怎么查询向中纪委举报网站结果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寄给中央纪委信访室 监察部举报中心的举报材料,查询码都已看过了,说是电子邮件已转地方纪委,我该怎么查询地方的处理结果,中纪委有查询码,但是转到地方纪委没有查询码我该怎么知道处理结果?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重新在地方纪委上传一次举报材料.但地方纪委上传时好像不能上传附件.地方纪委好像比中央纪委还要忙,我同时在这两个地方上传了相同的内容,中央的已有答复,可一周过去了,地方还没有反应!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图为本报记者浏览中央纪委官网。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王岐山对中央纪委新网站寄予了很大期待。他曾对网站的工作人员讲过一个很形象的话,说网站一定不要“鸡窝子气”,就是没有后劲。
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崔少鹏说,举报人都能得到一个唯一的查询码,可以及时查询举报受理情况,而这个查询码是唯一的,只有你自己能看。
到9月18日,“五网合一”后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上线16天。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网站调研时表示,网站要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网站是前台,支撑在后台。
第一时间发布大案要案
今年9月以前,中央纪委没有单独的官网。
9月初,整合原有的监察部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网站、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网站和12388举报网之后,新建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www.)上线。
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崔少鹏告诉本报记者,王岐山提出了“五网合一”的思路,并将整合后的网站定位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综合性政务门户网站。
打开这个网站,其职能从栏目和板块分类上一目了然。在网站设置的10个板块和36个栏目中,“信息公开”、“案件查处”、“曝光台”、“我要举报”、“互动交流”等多项内容位置显著,而把“领导活动”、“政策发布”等其它官网一般在主页呈现的内容“藏”到了二级页面。
记者注意到,自网站开通以来,通报查处案件的频率很高,从9月2日正式上线至18日上午,超过了16条,平均每天1条,如备受关注的王素毅、李达球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等消息,都是由该网站首先发布的。
“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特别是中央纪委监察部查办的重大案件都将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第一时间发布。”崔少鹏说。
主动邀请网民举报
9月13日,中央纪委官网上贴出了一则公告:欢迎举报“两节”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这是该网站上线后,第一次接受专题举报。
那么网友举报之后,中央纪委是如何有效处理举报的?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对此,崔少鹏说,每位通过网站进行举报的举报人,都能得到一个唯一的查询码,拿着这个查询码可以及时查询举报受理情况,而这个查询码是唯一的,只有你自己能看。
崔少鹏表示,希望举报人对举报问题的真实性负责,纪检监察机关提倡署名举报,对于认定为实名举报的将优先办理和回复。
按照中央纪委的办案流程,从发现线索到移送司法机关,需经过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等程序。2012年立案的案件中,“受理”环节线索来源于信访举报的就占到41.8%。
对于许多人关注的举报之后个人的安全问题,崔少鹏说,中央纪委监察部态度明确,凡是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举报的,我们都会依纪依法保护,凡是打击报复者都会被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网友除了能通过网站举报,还能进行留言或者提问,互动性增强是这个网站的突出特点。在网站的“互动交流”板块,专门设置了“廉政留言板”和“每月e题”。截至17日,廉政留言板已有署名留言1757条;而第一个“每月e题”的话题“反腐败如何用好互联网”,则已经吸引了623条参与讨论的留言。
崔少鹏称,中央纪委监察部工作人员将会对网友的问题及时回复。
未来或开通官方微博
崔少鹏介绍说,“王岐山对中央纪委的新网站寄予了很大期待。他曾对网站的工作人员讲过一个很形象的话,说网站一定不要“鸡窝子气”,什么意思?就像开采油田一样,觉得这个地方有油,然后一下子打下去了,结果是一点滴油,喷一下油没了,就是鸡窝子气,就是没有后劲。他同时鲜明地指出,网站是前台,支撑在后台。”
对此,崔少鹏表示,网站只是内容的呈现,但背后支撑的,一方面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是广大网友的关心支持,我们最大最硬的后台就是人民群众,就是广大网友,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这个网站就难以办好。
尽管网站开通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但许多政府网站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保持长期的关注热度。对此,崔少鹏称,网站“不办成新闻网站,更不办成商业网站”,要防止后程乏力的现象出现,需要围绕着纪检监察、反腐倡廉的中心工作,及时更新内容,保证信息来源充足。他表示,只有取得广大网友的支持和参与,才能避免“鸡窝子气”。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移动性强的特点,崔少鹏说,中央纪委将“适时”推出移动客户端等其他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准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柴永强如何正确向中纪委举报:分清受理范围&提倡实名举报
日09:47&&&来源:
【编者按】人民日报昨日刊登《中纪委让群众举报更畅通》一文,文章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如何围绕受理和处理检举控告这个基本职责来谋划、部署和开展信访举报工作,畅通和拓宽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举报作用,加强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力求做到让来访的群众满意而归。其中一些受理举报细节值得关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结合信访举报工作程序及文章内容为您详解正确向中纪委举报的注意事项。
■&分清受理范围 把握“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原则
中央纪委信访室的受理范围主要有三类:①针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问题的检举、控告;②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中央纪委信访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八大以来,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中央纪委信访室聚焦主业,集中精力把检举控告特别是涉及中管干部的检举控告受理好、办到位。“从群众来访统计情况看,‘三转’以后反映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来访数量明显多了、被举报人级别高的明显多了、线索证据质量好的也明显多了。”中央纪委信访室有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业务范围内来访批次比2012年增长了46.7%。
提示:中央纪委信访室主要受理涉及中管干部违纪问题的举报,如果您要反映地方官员例如村支书等违纪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建议您向所在地方纪委信访举报部门举报。
■&多种信访举报渠道供选择&提倡实名举报
①来信:就是通过信件将信访举报材料邮寄到纪检监察机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加大,群众举报总量大幅攀升。中央纪委信访室一位负责办理群众来信的工作人员表示,“某省的群众来信在2013年之前,每月不过几百封,目前达到了每月近3000封。”
②来访:就是到纪检监察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当面反映问题。
例如亲自到中央纪委来访接待大厅,一位来访群众排队进入大厅,从安检、存包、取号排队到窗口接待、进谈话室谈话,整个过程一个多小时。来访群众只要在窗口递上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往读卡器上一刷,接待工作人员电脑里的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其来访记录。
③电话:就是拨打纪检监察系统的12388统一举报电话反映问题。
与其他三种举报方式相比,电话举报在受理突发情况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一些反映涉嫌违纪人员企图逃跑、正在转移销毁证据等情况的举报,举报人往往会选择这种方式举报。特别是八项规定颁布以来,不少群众及时通过电话举报违反八项规定的党员干部。有的干部正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群众一个举报电话打来,有关纪检监察机关立刻采取行动,往往能“抓个现行”。
④网络:就是登录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网站进行举报。
近年,网络举报数量逐年攀升。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右侧醒目的位置,可以看到“举报指南”“我要举报”“举报查询”“其他举报网站”四个板块,举报者只需点击“我要举报”板块就可进入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轻松提交举报,既免去了到来访接待大厅的舟车劳顿之苦,也不用像写信、打电话举报那样耗费邮资话费。如今,网络举报已占举报总量的近一半。
提示:不管是以上哪种举报方式,只要在中央纪委受理范围之内,都会被认真受理。当然,中央纪委更加提倡实名举报。中央纪委信访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八大以来,举报量持续增多,受到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及时回复”的鼓舞,署名举报比例大幅提升。“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反腐败工作的信心不断增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李源、崔小粟)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388中纪委举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