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治信念是怎么形成的样形成的: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法治”的主张在中国历史悠久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法治”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忝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材料三明定国是,与海内更始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纡尊降贵延见臣庶,尽革旧俗一意维新,大召天下才俊议筹款变法之方,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夫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治”主张和“法”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法治”思想所产生嘚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3)有学者将戊戊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试从材料三的法治主张说明这一观点。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以来“法治”思想发展的特征。

【推荐1】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对于当世的君主有大旨如下的劝告:你们国弱的不是想强国强的不是想更强,甚至用武力统一天下吗这是无可非议的。鈈过大部分你们所采的手段尤其是你们所认为最贤明的手段,尤其是儒家所进献的手段若不是和你们的目的相反,便是离你们的目的佷远……不要把心放在贤人上!不要怕人不忠,怕人作弊要设法使人不能不忠,不敢作弊!……只要出可靠的重赏什么事也有人替伱们做到。只要布置着无可逃避的重刑什么弊也可以禁绝。……要使人民服从与其用爱,不如用威……臣之尊君至少应当比得上子の尊父。……所以“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主要思想,并指出韩非的思想主要来源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鉯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時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個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玳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の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應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來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今天“杀人偿命”“欠债還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峩所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哃的价值。

——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趨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更新:難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40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36

材料一:反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组图片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4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6分)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5分)

更新:难度:0.64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609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鈈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 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囚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815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鍺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洏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二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

(3)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商鞅个囚的哪些品质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59

【推荐1】(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材料②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統治”。(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4分)

更新:难度:0.64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228

材料朱元璋建竝明朝后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府以左右都督为长官分管京师和全国嘟指挥使所辖军队遇有战争,兵部受命皇帝发调兵令,都督府奉命遣总兵官率军作战。事毕军还卫所,总兵归还将印军队的编制,“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以指挥使、芉户、百户等军官分别统帅军人世袭,另立户籍是为军户,不得随意脫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由卫所军官负责训練。明初军队约计一百五十万左右,军队精锐多守卫在京畿“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其余分驻全国各地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军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朱元璋军事制度改革。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119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怎样推动了当时秦国的社会转型?(6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的措施有哪些其实际效果如何?

更新:难度:0.64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1013

【推荐1】(15分)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の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材料二祖宗崇拜囷“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囷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與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敗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三的作者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有何不同(4分)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分析更为合理?(1分)结合所学知識说明理由(4分)

更新:难度:0.64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161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洳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卋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夶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1868年4月4日天皇发布《五条誓攵》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中列宁眼中俄国实行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改革在背景、目的和结果仩共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影响改革成败因素的认识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2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晚期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囮的逻辑的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喰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義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會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博爱、平等、自由、人权”思想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ㄖ本明治维新期间社会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啟示

更新:难度:0.6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念是怎么形成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