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一个月,一天,一年是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之间的边界吗

您访问回复列表出错
您可以试试:柏林危机;第一次柏林危机;随着德国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苏联得知该计划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占领军长;6月29日,美国实行空运,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1948年9月,西占区以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苏联于封锁中蒙受道义损失,它深知此时封锁不能阻止;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
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 随着德国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为了使法国在合并占领区问题上与英美方向一致,美国用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巨额援助安抚法国,另一方面在1947年通过《萨尔宪法》,从法律上给予法国甜头,保证萨尔并入法国,促使法国同意法占德区与美英占德区合并。
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的“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区与英美双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联邦德国,将联邦德国纳入欧洲复兴计划。日,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在德国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的决定》。决定责成苏联驻德军事当局在西占区单独进行货币改革时立即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要求“苏联军事当局争取在整个大柏林地区发行苏占区新货币”。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有B记号之马克。
苏联得知该计划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占领军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布“告德国民众书”,书中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6月29日,美国实行空运,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大规模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在一年间飞行次数277,728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对苏占区所缺的钢、焦煤及电力等实行反封锁。
1948年9月,西占区以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开始拟定新宪。日,德国议委会通过新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新法,同时公布占领法,标志著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
苏联于封锁中蒙受道义损失,它深知此时封锁不能阻止建立西德国家的进程,于5月12日宣布撤销封锁,延续462日的柏林危机结束。5月23日,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9月20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权,英美法三国保留管制联邦德国之外交、外贸、国防特权力。同一时间下,苏联亦在德国东部筹措成立共产党控制的德意志国家,苏占区在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定都东柏林,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取代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及外贸监督,德国彻底分裂为东西德。 第二次柏林危机
柏林于1949年分裂后,西柏林由于重建顺利,经济逐渐繁荣,令苏联决意解除问题。日,苏联单方面向英美法三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的驻军,使西柏林成为自由市,否则,苏联会把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改由东德负责。苏联自知统一无望,故迫使西方承认东德。
英美法三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且宣称如果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它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回应作出强烈抗议,史称第二次柏林危机。
苏联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放低了调子,表明六个月的期限非最后通牒,并希望透过国家领导人会晤改善东西方关系。美国表明如果苏联能先收回六个月的最后通牒及由苏联先先举行外长会议,美国将同意召开新一轮四国首脑会议,讨论柏林问题,苏联接受,第二次柏林危机稍稍缓和。
第三次柏林危机 日及4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共领导赫鲁晓夫于维也纳举行两天会谈,讨论焦点集中于柏林问题,赫鲁晓夫旧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否则西方国家进入西柏林都需先得东德同意,肯尼迪断然拒绝。
柏林墙 1961年7月初,苏联宣布暂停复员,并将军费增加三分之一,肯尼迪作出强硬反应,因他认为西柏林是抗苏焦点,绝不容重演绥靖政策,肯尼迪要求国会增加32.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征召部份后备役人员及国民警卫队入伍,扩大民防及修筑防空措施,顿时美苏关系再次紧张,史称第三次柏林危机。
日,苏联及东德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从15日起沿东西柏林分解线在东柏林境内筑起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都需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这一举动令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但除发出警告外,不得不把柏林墙的事实加以接受。柏林墙既已筑起,赫鲁晓夫便在同年10月10日苏共22大正式取消英美法于12月底前撤出西柏林的期限。后来,苏联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的问题,美苏关系再度缓和。
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一系列试验。肯尼迪虽看出苏联虚张声势,但也不甘示弱,在九月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新高潮。
“一危”的空中运输
世人瞩目的空中补给线――柏林危机中的空中运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会议上即决定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政策,并邀请法国作为第四个占领国。同样,柏林市也实行四国共管。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协议规定,柏林西部由美、英、法三国占领,东部则由苏联占领。 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出笼后,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攻势。它乘西欧各国政治上、经济上困难之际,迫使西欧国家接受条件苛刻的“美援”。它还以“美援”为诱饵,对东欧各国施轰炸加影响,企图拆散东欧与苏联的联系,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在这场激烈、尖锐的冷战抗争中,美国的主攻方向是西欧,特别是位于欧洲心脏地区的德国。1947年底,苏、美、英、法四国伦敦外长会议破裂后,美国决定加速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分裂德国。1948年2月,美国不顾苏联政府的坚决反对和警告,拉住英、法,拖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在伦敦举行所谓六国会议,商谈成立独立的西德政府。美国还和英国、加拿大秘密商议建立北大西洋政治军事集团。
从1947年6月到1948年初仅半年时间内,美国以咄咄逼人之势,先后建立了西德国家和新的军事同盟,企图一举夺取欧洲。针对美国在欧洲发动的这一系列冷战攻势,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 1947年9月,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逮捕和清洗了一批反动政客和反苏分子。1948年4月6日,苏芬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两国在军事上合作,抵抗外来武装侵略。1948年2月,为抗议西方六国伦敦会议,苏联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苏管区出席德国人 的政治集会。
1948年3月30日,苏联驻柏林代表通知柏林的美国军事长官,从4月1日起,苏方将检查所有通过苏占区的美国人证件,并检查所有货运和私人行李以外的一切物品。苏联开始对柏林实行一系列地面交通限制。
1948年6月18日,美国不顾苏联4月间在柏林断断续续采取的限制地美国日进行的核试验面交通运输等警告性措施,仍与英、法宣布在其占领区内实行货币制度的改革。这是在西德实现马歇尔计划,严重分裂德国的重大举措。1948年6月19日,苏联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
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路实施下列“交通管制”:1停止火车客运交通;2禁止西占区汽车和马匹进入 苏占区;3水路运输须经允许并彻底检查后始能放行;4个人通行证无效;5货运列车须经彻底检查后始能通行等等。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关闭了从汉诺威至柏林高速公路上的赫尔姆施泰特检查站(位于占领区边界),同时,封闭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通往柏林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运输,并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电力和煤炭。
西柏林位于大片苏占区(东德)的腹地。这座城市当时还是一片废墟,但它却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盟国的管制委员会和西方国家的占领军。然而这座城市根本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的生存完全依赖陆路、水路运输。苏联对西柏林实行了“交通管制”后,曾提出向西柏林居民供应粮食和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
与此同时,美、英等国也对苏占区采取了反封锁措施。1948年6月24日,英国中断了运往苏占区的煤、钢。1948年6月25日,英、美对取道美管区来往于东柏林与波茨坦之间的苏联人故意刁难,以示报复。柏林危机加剧。 西方决定空中补给
美国决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1948年6月24日晚上,美驻德军事长官克莱的部下和顾问们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怎样对付苏联政策。会议上各种意见分歧很大。最后克莱决西方盟国对柏林空中运输的行动计划表 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
驻西德美空军司令李梅将军接到克莱的命令后,立即调动他所掌握的飞机,第二天向柏林开始了空运。李梅在调集欧洲可供使用的美国运输机的同时,又急电华盛顿派出更多的运输机以供空运。
1948年6月26日,在美国的内阁会议上,杜鲁门下令,“空运应在全面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命令美国驻欧洲部队将能够获得的一切飞机都投入空运。也就在这一天,美国空军的1架运输机从法兰克福将一批急需的物资运入柏林,代号为“运粮行动”的空运作业正式开始。世界航空史上罕见的特大规模的空中运输――柏林空运,拉开了序幕。
从1948年6月26日期,美国加强了柏林空运,但是,杜鲁门和他的许多高级官员们,并不相信依靠空中运输能够长期满足柏林的需要,他们认为空中运输只是为了赢得更多时间来打开“外交僵局”罢了。 此外,他们也担心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而燃起战火”。 为此,杜鲁门下令克莱和墨菲回国汇报。1948年7月23日,在美国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极力反对把飞机集中起来给柏林搞空运,理由是集中美国运输机进行柏林空中运输,意味着削弱美国在其他地方的空中力量,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使美国“暴露在无法收拾的形势之下”。 杜鲁门权衡利弊之后,认为,要想继续留在柏林,而又不致冒全面战争的危险,“空中运输比陆路武装护送危险性要小”,因此他命令空军“对柏林空中运输给予充分支持”。 于是,举世瞩目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空中走廊”,在美国朝野 上下激烈的纷争中,在杜鲁门的精心筹划下架设起来了。 狭窄拥挤的空中走廊 从美、英占领区通往柏林的空中走廊有3条,即北部空中走廊、中央空中走廊、南部空中走廊,每条走廊宽度为3公里,远远地小于宽度8公里的规定。这3条空中走廊在柏林空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数百架飞机的全部飞行都是在这3条空中走廊内进行的。
美国空军在柏林空运中,共使用了7个机场,其中莱茵美茵、威斯巴登、法斯堡和塞里机场为装载起飞机场,滕珀尔霍夫、加托、特格尔机场为到达卸载机场。由于空域和终端机场范围都很有限,加之参加空运飞机数量很多,致使空中走廊的飞行拥挤,飞机密度大。在这种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显得尤为重要。在空中走廊内,进入柏林的全部飞机都要接受美
占区法兰克福和英占区巴德埃尔森管制中心以及柏林安全中心的严格指挥和控制。为了适应“美英联合空运特遣队”的需要,1948年12月又在滕珀尔霍夫成立了一个联合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美国空军军事空运局还将两部CPN-4型引导车进行拆散分解后空运柏林,其中有重达5万磅的阴极射线管、雷达和最先进的地面控制进场设备等。
在空中走廊里飞行的全部运输机,必须按照划定的空中走廊范围和规定的高度、速度飞行。各飞行梯队、飞机之间的调配按照区分时间、高度的办法进行。规定单机间隔6分钟,实际飞行中只能保持3分钟的时间间隔。在柏林空运期间,每天进入几个规定机场迫降的运输机达868架次以上,差不多每1分钟就有1架飞机迫降。 滕珀尔霍夫机场平均每天有325架飞机着陆,飞机的着陆间隔时间为4-5分钟,空中飞机的间隔时间为3分钟。在长达13个月之久的柏林空运中,据统计有266644架次飞机在这仅3公里宽的狭窄通道里来回穿梭飞行着,创造了人类空运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哥俩”媲美
C-47型运输机和C-54型运输机是柏林空运中的主力机种。这两种运输机同出于一个\祖先\,都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生产制造、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使用的。C-47型飞机与C-54型飞机相比较,C-47型飞机的“役龄\长一些,可以说是老资格的“兄长”,而C-54型飞机则短一些。
人们习惯称C-47型运输机为“空中列车”。它的机身比较粗大,机身长为19.63米,机身高为5.2米,机身横截面直径2米还有余,机头呈圆型,驾驶舱突出于机身头部。它装有2台120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368公里,飞行极限高度为7350米。最大载量为3.5吨。
C-54型运输机被人们称为“空中霸王”。它装有4台1350马力的发动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8公里,极限飞行高度为6860米,最大载量为17吨。
柏林空运开始时,西柏林每天最低的物资需要量为4500吨,一天也不能中断。因此,组建空运力量与空运活动必须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筹措空运力量的同时,现有空运力量必须投入实际运输。截止1948年7月20日,柏林空运特遣队拥有161架运输机, 其中,有54架C-54型运输机和107架C-47型运输机。当时每日的运量只能达到1500吨左右。由于地面已被封锁,这1500吨的运量显然无法满足西柏林250万居民4500吨的最低日需求量。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增派运力并成立暂编空运特遣队,1948年7月23日,美国军事空运局的8个中队72架C-54型运输机和2500余名人员抵达威斯巴登机场,使执行柏林空运任务的运输机增至231架,平均每日空运量达到2000余吨。至1948年9月底, C-54型运输机完全取代了C-47型运输机。美国有319架C-54型运输机参加了空运,占当时服现役的400架C-54型运输机的80%。英国用于柏林空运的军用和民航运输机也有140架之多。 突破空运1万吨大关
从1948年6月26日美国空军的第一架C-54“空中霸王”式飞机空运开始起,美、英、法三国每天都需要向柏林运送大量的生活必需品。最初,美、英、法三国定的空运指标为每日750吨。由于苏联没有干预柏林的“空中走廊”,1948年10月15日起,美国和英国便正式建立了联合空中补给工作小组,由特纳将军指挥“美英联合空运特遣队”的大规模的空中运输活动。1949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空军也派飞机和机组人员参加了柏林空运。柏林空运除了要供应美、英、法三国驻柏林占领区的军队外,还有西柏林的250万居民的大量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粮食、布匹、药品、煤炭甚至某些机器设备等,也要靠空运来供应、维持。随着需求量增加,投入运输的飞机、机场以及运输强度也都在增加。空运指标已经从原定的每日空运750吨,急剧地上升1500吨、2000吨、4000吨、5000吨??克莱后来洋洋得意地这样写道:“当1949年春天来到的时候,
我们和英国同僚一迫使空运达到了每天平均800吨的运量,这是封锁前我们经由铁路和水路能够运到柏林的数字”。
1949年4月16日,天气格外晴朗。这一天是柏林空运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繁忙 的一天,所有的运输机倾巢出动,日空运量骤然跃升到12840吨,创造了柏林空运史上的最高记录。 柏林空运结束
柏林的苏军指挥官们向莫斯科报告了西方国家运输机进行空运的情况,克里姆林宫命令他们进一步施加压力。于是,苏联人宣布,盟国飞机连续进行大规模空运将会引起“巨大困难”,苏联军用飞机要通过空中走廊“进行军事演习”,并公然提出警告说, “整个空中走廊问题必须重新考虑”。盟国管制委员会的代表则回答说:“你们不能改变四国协定,如果你们宣布新规定,其他国家将不予承认。”
1948年底,柏林已经分裂为两个城市,美国在分裂德国的路上已走得很远。杜鲁门政府借柏林封锁问题大叫大嚷,极力保持紧张态势,借机恐吓西欧各国,加速建立西德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政府认为有改变策略的必要。从1949年初开始,苏联采取措施解决柏林封锁问题,同时,大力开展世界和平的宣传运动。从1949年2月开始,美苏就解决柏林问题进行秘密谈判,经过几个星期的折冲周旋,苏、美、英、法四国政府终于达成协议。1949年5月5日,莫斯科、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同时发表关于解除德国各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限制公报,宣布在5月15日结束“封锁”。
按照四国的协议规定,苏联在1949年5月11日星期三的午夜提前解除了全部封锁。大规模封锁的解除来得如此突然,以致人们开始简直难以令人置信。5月12日零时,耐心等待已久的西方的汽车、火车越过苏占区继续向柏林驶去,大批记者也涌入柏林,柏林“封锁”结束。至此,震撼世界历史罕见规模的柏林空运也随之减少下来。此后,空运活动仍在进行,直至9月30日才真正结束。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58柏林危机等内容。 
 第二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是肯尼迪时期美、 苏争夺的重大事件。 危机的导火线是 1960 年 5 月 1 日发生的 U-2 飞机事件。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于 1961 年...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1948 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发生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1.98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  第一次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 通道 而引起 的国 际危 机。根 据二 战期间 苏美 英法 四国的...  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研究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研究 【摘要】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SKY123.ORG 对抗、威慑与妥协――从总统对国家外交战略深刻影响的角度思考美国在柏林危机中的角色 摘要:由于美国总统在美国政治中的独特地位,他们的个人气质深刻影响...  历史 雅尔塔体系、第一次柏林危机、“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冷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德国和欧洲的分裂,最准确的理解是()
A欧洲被削弱的结果 B...  历史 雅尔塔体系、第一次柏林危机、“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冷战的结束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  历史 雅尔塔体系、第一次柏林危机、“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冷战的结束 图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柏林墙的第一天
我的图书馆
柏林墙的第一天
日,和56年后的今天一样,是个周日,“玫瑰行动”正式启动了。这是柏林墙的第一天,再往后,还有10529天,246个月,近29年。前一天是周六,柏林天气晴朗,太阳时而被飘着的云朵挡住。之前的大雨已经歇住了。像往常的周末一样,柏林人聚集在路边的咖啡馆里、公园里和湖边的沙滩上。九年后因“华沙之跪”而瞩目全球的勃兰特(Willy Brandt)彼时正任柏林市长。那天晚上,他在距柏林约400公里外的纽伦堡,总理竞选活动的最后阶段。勃兰特的对手阿登纳(Adenauer)也奔波于竞选,他在离西德首都伯恩不远的吕贝克。“我们有义务对处于边界另一边的德国兄弟姐妹说——别惊慌。”阿登纳说,会有那么一天,所有德国人将结束痛苦的分离,重新合而为一。▌“东西柏林的边界在今早关闭……”路透社的记者亚当(Adam Kellett-Long)是唯一一个驻扎在东柏林的“西方”记者,东德政府和路透社达成协议,发放证件给亚当,并负责他的办公费用。他刚受邀参加了周五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通过了一个决议——针对当前柏林形势中的“复仇主义”倾向,不论东德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议会都予以批准——这更像是给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的一枚万能章,一张赦罪牌。▲ 1949年12月,莫斯科,乌布利希(右二)在斯大林的70岁生日宴上。 (C) epodreczniki.pl“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亚当问他的消息源——共产党宣传机构的负责人霍斯特·辛德曼。“不知道你是不是打算要在这个周末离开。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不会。”辛德曼说。周日凌晨1:00左右,亚当在东柏林的路透办公室,电话响了。一个陌生的声音用德语劝他说,“今天晚上不要睡觉”。十多分钟后,电传打字机响了,是华约组织一篇上万字的决议,华约成员国正确保“在整个西柏林的周围建立起可靠的防卫,和有效的控制”。声明还向北约国家保证,华约组织不会触碰通往西柏林的交通线。亚当在夜幕中驾车开往东柏林边界,汽车被一个手里挥舞着红色信号灯的警察拦住。“恐怕你不能再往前走了,”警察平静地说,“边界关闭了。”他只能往办公室的方向开,在马克思-恩格斯广场,这个东德士兵最主要的操练场,他又被拦住了。为了让满载士兵和警察的巨大车队通过,手持红色信号灯的警察们阻截了交通,“无休无止的车队似乎永远也走不完”。“东西柏林的边界在今早关闭……”亚当写了一份紧急报道,全世界新闻社的机器陆续运转起来。▌“没有人想建一堵墙。”两个月前的东德政府大楼举办过一场新闻发布会,领导人乌布利希召集了大约300名来自东西柏林的记者。宴会厅在二战时曾被用于招待第三帝国空军部的宾客,舞台的背后,曾经挂着纳粹鹰徽和万字徽的地方,悬上了东德的国徽——铁锤、圆规、麦穗、黑红金三色带。召集过程有些繁琐。因为早在1952年,乌布利希就切断了柏林城两边的电话线,东德不得不派出一支特别行动队,带着西德硬币和西柏林报纸协会的成员名单,跨过边境线,到西德的公共电话亭,一个一个给记者打电话,发出邀请信息。新闻发布会上,《法兰克福评论报》的记者问:“主席先生,如您刚才所说,要将西柏林建成一座‘自由的城市’,这是否意味着民主德国(东德)将在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筑起国境线呢?”“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在暗示西德人将可能看到我们发动东德首都的建筑工人去建一堵墙。”乌布利希稍作停顿,目光冷峻,“我并不知道东德有任何这方面的意图。我们首都的建筑工人主要在忙于建造公寓和住宅,他们所有的工作都用在了这上面。没有人想建一堵墙。”彼时整个东德有1700万人口,但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有4770人以难民身份离开东德。若按这样的流出规模,一年会有174万人从东德流出。而西德,人口6000万。虽然柏林墙建成后看似只有167.8公里长,但跨越城市、郊区、街巷、河流……加之冷战时期复杂的军事背景——同盟国四国对柏林的分区占领——想要平稳的把墙筑起来,几乎没有可能。▲ 冷战时期德国地图及柏林区域图(图左黄色区域为柏林,右下实线部分为柏林墙范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承担了建造柏林墙的全部责任,他说当时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让东德完全放弃把西柏林并入东德的想法,一是去建一堵墙。他写道:“我与肯尼迪总统在维也纳没能达成圆满协议,后来是我想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和西德大使汉斯(Hans Korll)的一次会面中,他们谈到8月13日凌晨的那次连夜行动,以及行动对东方阵营造成的宣传灾难,赫鲁晓夫说:“我知道,这堵墙是个引起仇恨的东西……但是我应该怎么做?就在7月,3万多最优秀的人才离开了东德……如果我们不赶紧设法阻止东德人大规模外逃,东德经济将崩溃。……修筑隔离墙是唯一可以采用的办法。”是苏联人帮助形成和设计的方案,并为“玫瑰行动”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军事保障。但是,柏林墙的诞生却是乌布利希不断催促的结果,而且最终是东德人砌起来的。赫鲁晓夫对汉斯说:“有一天,这座墙将会消失,但那只是在建造它的理由消失的时候。”▌“边界将实行控制。”理由从来都很迫切,“玫瑰行动”正式启动了。8月13日凌晨,东德边境警察鲁迪·梭罗被三声悠长的警笛声惊醒。他在位于柏林以北40公里的伦琴塔尔,头一天下午,苏联的T-34和T-54坦克轰隆隆不停从身边开过,他还看见几列装满东德士兵的火车开往东柏林。看起来不像是演习。惊醒后的梭罗和其他同事集合在魏茨中尉面前。中尉小心撕开一个上面写着绝密字样的棕色大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念了五分钟,终于切入正题——为了防止西德和西柏林的复仇和好战势力的敌对活动,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边界将实行控制,包括大柏林地区的西部边界……柏林将被一分为二,而梭罗和同事们将为此划出分界线。“玫瑰行动”开始20分钟后,西柏林法国占领区,警察汉斯·皮特斯看着六辆东德军车驶来。东德士兵下车后,立马分列在大街的两边,手里像是拿着机关枪。两队六个人一组的士兵在大街的便道上,面朝西,或卧倒或蹲下,把架在支架上的机关枪指向皮特斯的方向。在前排士兵的身后,另外两个班的人马在架设铁丝网。他们把成卷的铁丝网展开,再挂在预先架设好的拒马上。东德军队的警戒线完全架设在苏联占领区内,处在划定的分界线后面,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在法国占领区内,皮特斯,这个孤独的西柏林警察,孤独地目睹了一次完美的行动。对面既是敌人也是同胞,他们平静而顺利地封闭了大街。那晚,这样的行动在许多条街道重复上演,一旦边界线固定下来,东德士兵就会把枪口转向东面。面向他们自己的人民。凌晨3:00刚过,美国驻西柏林的外交官威廉·理查德·斯迈泽和同事驾车向波茨坦广场开去,东德警察和工人战斗队正在打开第一卷铁丝网。一番交涉后,他们被允许通行,开进了东柏林。绕东柏林行驶的一小时里,威廉见证了这个城市近乎缜密的警察行动。沿着所有的边界线,警察都在卸下水泥柱和铁丝网,封闭从东通向西的所有街道。在通往西柏林最主要的火车站,警察正在封锁光线昏暗的站台。那些痛苦的旅人,在黑洞洞的大厅里,坐在他们的箱子和包裹上,许多人都在哭泣。▲ 早期铁丝网状态下的柏林墙。 (C) ▌“大家都同意吗。”8月12日,晚上8:00左右,柏林城东30公里处的施特劳斯贝格,人民军司令部。东德的人民军司令和国防部长海因茨·霍夫曼骄傲地站在他的下属军官面前,他们刚看过一场歌颂社会主义战斗力的电影。战前,他是一个年轻的共产主义者,因在反纳粹游行中被判攻击罪而入狱。后来他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加入国际纵队、在苏联接受教育和训练,终于在1949年创立了东德武装部队。现在,他要将这支力量用在他自己的人民身上。站在军方的高级指挥官和高级边防警官面前,霍夫曼交出第一道密封的命令。命令随后逐级向下传达。准备工作早已提前完成,整个周末,数千士兵和警察都被他们的长官留在了兵营和训练基地。总计8200名警察、3700机动警察部队、12000工人战斗队和4500国家安全人员。他们的后面还有40000名东德士兵,用来防备可能出现的起义。还有原本驻扎在柏林的10000名人民军,和来自萨克森的增援。在柏林城外约40公里,一个叫“桦树林别墅”的地方曾是纳粹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的狩猎屋,如今成了政府礼宾的场所。政府官员们作为宾客聚集于此。除了要把他们困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以便在批准“玫瑰行动”的文件上签字,乌布利希还有一层打算——如果被西方情报部门监视,这也只是一次夏日聚会。晚上10:00,客人大多酒足饭饱,准备回家。乌布利希已经和他们一起待了六个小时,“我们应该开一个小会了。”他说,终于正式宣布了他的计划——三个小时后,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将被关闭。在场的部长都将签署一项已经印好的法令,允许他授权东德安全部队对“社会主义欧洲与资本主义欧洲之间仍然开放的边界予以适当控制”。“大家都同意吗。”他说。并满意地看着客人们默默点头。他告诉客人们,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他们和他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行动没有完全展开之前,不能离开。但是,他补充道,有足够多的食物和酒在等着他们消受。一个清凉晴朗的夏夜。▌“把一切反抗扼杀在摇篮里。”天色渐明,礼拜日,柏林墙的第一天。经过一晚的布置,东德警察梭罗的一个同事,对于自己参与破坏人们正常生活感到极度羞愧,或者因为别的原因,在晨曦中越过铁丝网,投向了西边的世界。半年后,梭罗也逃到了西德。作为一个逃兵,他此后遭受国家安全部门的追杀,明确地逃过了一次暗杀和一次绑架。▲ 日,世界上最著名的翻墙者之一,Hans Conrad Schumann。那年他19岁,在柏林墙执勤,仅仅开工三日的柏林墙只是一道低矮的铁丝网。在听到西侧民众“过来!”的呼喊之后,他跃过铁丝网,坐上了一辆在旁边等待的西柏林警车,飞驰而去。 (C) Peter Leibing早上6:00,“玫瑰行动”的另一位负责人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开车沿着边界行驶,他在中央委员会中负责安全事务,乌布利希的得力助手、继任者。他扫视着眼前的细节,监督警察检查下水道的入口,防止人们从那里逃跑,确保巡逻艇对水路的控制。他把剩下的军队都派到火车站了,那里有一些旅客需要应付。在此之前,他整夜都在表扬遇到的指挥官,只偶尔在细微处修正一二。到凌晨4:00,最关键的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他才放心回办公室。▲ “兄弟之吻”是柏林墙上最著名的涂鸦之一,内容即是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亲吻前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美军驻柏林指挥官小艾伦·莱特纳经过一整天的信息收集、核实,陆续向大西洋对岸发回报告,终于在当晚10点左右,他做了进一步的电报报告。他强调了东德巨大的军事调动,以及苏军的重要支援。他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向人民显示,任何不服从的行为都将受到坚决的镇压,从一开始就恐吓住人民,从而把一切反抗扼杀在摇篮里”。封锁边境后的第11天,24岁的君特·利特芬决定游过约30米宽的水域,游向西德。8月13日以前,和其他5万名“边境穿越者”一样,他白天去西德工作。他给一些著名的舞台演员当裁缝,挣的是西德的马克——硬通货。然后,再以五比一的汇率将钱兑换成东德货币。在那个特别的周末,他在西柏林参加了一场喜宴,在午夜时分乘着高架轻轨回家。那晚他什么也没注意到。更早一段时间,他已经在西柏林一条大街上租了间工作室。但是为了不被东德警察怀疑,他和兄弟用两辆不同的汽车,小批量地把家里的东西往西德运送,甚至用拆分零件的方式把他最珍贵的新式缝纫机也偷运出去了。他从广播中得知了柏林墙的第一天,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就像1953年那次。几天之后就恢复正常了。几天后,他和兄弟骑车去勘察地形,发现大部分的拒马和铁丝网都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3米高的水泥和灰浆砌成的墙。他决定冒险逃跑。电视台在播放8月13日之后成功越境的案件,那时候大约有150个东德人通过运河游向西边,其中还有人带着孩子。一个年轻人开着大众汽车冲破了边界上的铁丝网,撞进了法国占领区。还有一个东柏林人直接从卫兵的手里夺下冲锋枪,带着枪越过了边界。于是在11天后的周四下午4:00,明晃晃的阳光下,气温25度,他穿着浅棕色的外衣和黑色短裤,跳进了运河温暖的河水里。近处的桥上正站着一个铁路警察,他看见了君特,并冲着君特喊了五次,让他停下。君特继续往前游。警察向他身边开了两枪示警,子弹在他头前激起水花。继续往前游,离对岸只有10米了。警察开始用冲锋枪扫射,第一颗子弹就击中了君特。为了躲避,受伤的君特想潜入水底。这时已经有三个警察对他不断地射击。当他浮出水面准备换气,并且举起手臂表示投降时,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脖子。他像石头一样沉下去。君特成了企图逃离而被射杀的第一个人。那天早晨,警察首次接到命令,可以当场射杀那些企图犯下“逃离共和国”罪的人。第二天,八名秘密警察闯进君特母亲的住宅,他们拆开、划开所有“可能藏有东西”的物品。一个警察对哀号的母亲解释道:“你的儿子被射杀了。他是一个罪犯。”试图越过墙的人,成了罪人。参加君特葬礼的有几百人。在8月13日之后,柏林人从震惊开始,经历了悲伤的所有阶段:起先是拒绝接受、不敢相信,继而是愤怒、挫折感,最后是无奈。这样的情绪,起起落落,持续了一万多个日夜。日,东德《边境法案》正式生效,其中说明,边防军承担“保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不受侵犯,以及防止入侵东德领土等挑衅行为”的任务。如果其他阻击手段未能奏效,作为阻碍越境者的最后手段,使用武器将是合理的。▲ 日,边界关闭一年后,18岁的Peter Fechter被边界警察开枪击中背部,躺在地上流血一个多小时才死去。这件事情引起西柏林广泛的抗议。 (C) National Archives▌“那将是非常幸运的一天。”8月3日,莫斯科。赫鲁晓夫和乌布利希又见面了。他们在研究关闭边界的最后细节。再早一个月,他们已经多次详细研究了安全措施和军事部署,赫鲁晓夫说,他们要一起“把柏林用铁环围起来……我们负责造出这样的铁环,你们负责守住它”。该确定最后的行动时间了,赫鲁晓夫问:“什么时间最合适?选你认为最合适的时间吧,我们随时可以。”人口外流问题严峻,又担心计划泄露,乌布利希想要尽快行动,于是提议在8月12日至13日的周末夜间。西方普遍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赫鲁晓夫说:“对我们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来说,那将是非常幸运的一天。”六天后,昂纳克拿着自己又长又精细的检查清单。他要知道,手下是否买够了能环绕整个西柏林的铁丝网。为了避免被怀疑,他的手下先把订单分派给东德一些可靠的进口商,再让他们与不同的英国、西德生产商洽谈。列宁曾说,“资本家连我们用来吊死他们的绳子都会卖给我们”。这一次,资本家们则以批发价兜售着各种材料,辗转落到东德的共产主义者手上,把他们自己的人民围起来。至少八年前,乌布利希就有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隔离墙的打算。但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多数国家反对这个计划,包括苏联在内,他们担心筑墙会“在柏林人当中引起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在东德驻军的敌视和不满。”当时赫鲁晓夫认为,应对西德的挑战,更好的办法应该是“用文化和政策改善生活条件,赢得民心”。八年后,柏林墙进入最后倒计时,昂纳克发现手下之前报告时候提到的材料短缺问题已经解决,这些慢慢补齐的2100根水泥柱、1100公斤金属夹钳、95英寻(约174米)木材、1700公斤连接线、31.9吨金属钢丝、303吨带刺铁丝,终将围成一个封闭而精准的图形,只留下给西柏林的交通通道。阻止东柏林人的出逃。▲ 铁网前的勃兰登堡门。 (C)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6年说的“铁幕”终于变成了一圈实实在在的围墙,铁网慢慢变成高墙、地雷,甚至自动机枪。日,柏林墙的第682天,美国总统肯尼迪到西柏林,在演讲中,他说:“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据统计,在柏林墙期间,超过10万东柏林人曾尝试越境,其中约有5000人成功(约有600人是边境守卫),但至少171人在越境过程中身亡。爬铁丝网、打地道、制作并乘坐热气球、攀过相邻的建筑……人们用各种方式越过这道墙。这道墙根本不应该存在。赫鲁晓夫曾对汉斯·克罗尔说:“有一天,这座墙将会消失,但那只有在建造它的理由消失的时候。”▌“民主德国开放它的边界。”柏林墙的开放则因为一次不可挽回的误解,尽管支持它的力量已经撑到了极限。日,柏林的边界开放。长久以来,人们都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以克伦茨(Egon Krenz)为核心的民主德国领导层采取了如此无条件的转向,实在太不可思议。其实是因为东德一次会议,制定了针对旅行以及所谓永久性移民国外者的临时过渡条例,借此把大批逃亡者用常规铁路运输的方式送到第三国。然而,就在11月9日18:00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之前,已被指定为新闻秘书的京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收到了一张纸条。他在回答一名意大利记者的提问时,令所有人诧异地宣布,民主德国的公民被允许短期出国,并可以立即获得永久性移居国外的护照。不久后,不同的西德广播台把沙博夫斯基这句烦冗的、中间被许多“呃”打断的详细解释缩短后播出:“根据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委员京特·沙博夫斯基的报告,民主德国开放它的边界。”克伦茨后来指出,首先,他们并未开放柏林的通道;其次即便开放,出国者也需要向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当晚,数以千计的东柏林人晚蜂拥而至,聚集在柏林中部的边界站前。午夜过去不久,所有通往西部的通道都被打开,数千人涌到了西柏林。边界已经开放,“柏林墙已经倒塌”。▲ 日,市民们穿过边界站。 (C) Oberst, Klaus两日后,民主德国的国防部长海因茨·克斯勒尔曾短暂采取了强硬措施,派出了国家人民军的两个团在勃登堡门前列队,以便结束那些“蓄意破坏者”占领并破坏柏林墙的举动,然而,清除柏林墙的工作很快由西德警察部队接手。当晚,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进行了一次“深思熟虑”的谈话。苏方公开表示,不会派遣红军进行干涉。1973年8月,乌布利希因中风去世,葬于东柏林。日,东德军队正式下令拆除柏林墙。乌布利希所葬之处——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已无所谓东西柏林之分。从柏林墙的第一天开始数,等到那一天,还有10529天,246个月,近29年。年轻人们都老去了,有的死去了,几代年轻人在墙的两边长大。主要参考:〔美〕雷德里克·肯普.柏林1961:肯尼迪、赫鲁晓夫和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德〕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M〕.漓江出版社,2017.其他参考:〔德〕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李英.柏林墙倒塌日记〔J〕.炎黄春秋,2009年,第11期.TIME.Berlin: The Wall〔J〕.TIME,Aug. 25, 1961.Jill Smolowe.East-West Tale of a Sundered City: After 25 years of the Wall, Berliners still long for unity〔J〕.TIME,Aug. 18, 1986.The Economist.So much gained, so much to lose〔J〕.The Economist,Nov. 5, 200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方文化差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