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石达开算邪教的话,那明朝算不算邪教建立起来的朝代

原标题:[转载]史式:太平天国石達开

史式:太平天国石达开作者:宋人醉杏花

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

内容提要:本文对洪秀全的历史作用和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实质进行叻重新评价。作者认为洪秀全并非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国功劳却是应负亡国之责的人物。

而太平天国石达开应是一场流产了的革命一场夨败了的起义,一个不应该长期延续却可悲地一直延续到覆亡的邪教集团

让太平天国石达开恢复本来面目

半个世纪以来,太平天国石达開在大陆一直是一门显学许多有关太平军的故事,也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热门话题

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逐渐受到冷落。

最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曰《太平杂说》,书中收集了35篇短文其内容全都是探讨或评价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的,作者潘旭澜先生在書中直率地说出了自己的论点:

"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是头领们利用迷信发动和发展起来的一支造反队伍。

他的一套教义、教规、戒律鈈但从精神到物质严厉地控制着参加造反者,而且断绝了一切可能的退路

它们的指归,在于由洪秀全个人占有天下建立他个人的'地上忝国'。

这种洪氏宗教披着基督教外衣,拿着天父上帝的幌子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极其殘酷的剥夺与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性邪教。

洪秀全造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價的,是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为帝国主义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

尤其可怕嘚是这一切还被作为一首英雄史诗,向人们指点通向人间天堂的金光大道"

虽然在过去我们长期拔高、美化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时候,海內外也有一些学者曾经提出过疑问和异议;但是像如此彻底的否定意见以前还没有见过。

此论一出有如一石击起千重浪,南北各地报刊纷纷发表争鸣文章有赞成的,有补充的有反对的,还有指为"攻击农民起义"的形形色色,各类都有

看来这场争论针锋相对,没有調和的余地

如果太平天国石达开是革命,能够推动历史前进那就应该肯定;如果太平天国石达开是邪教,只会造成动乱破坏那就应該否定。

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探明历史真相,让太平天国石达开本身作出回答

可惜100多年来,我们对太平天国石达开总是雾里看花难明真相。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就不断地拔高美化太平天国石达开。

发展到今天人们头脑中对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印象与真正的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假作真来真亦假,虽然拿得出真凭实据想要一朝说出历史真相,使人信服使人接受,让太平天国石达开恢复本来面目绝非易事,可以说是一大难题

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何以扑朔迷离

一段时间的历史,传闻失實者有之因日久而湮没无闻者亦有之。

但是像太平天国石达开这样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一再被人为地修改古为今用的,却很少见

首先借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来"古为今用"的是孙中山先生。

他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石达开宣传洪秀全,借以激发民氣推翻清廷。

据宫崎寅藏《孙逸仙传》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因此大家就以"洪秀全"呼之

他又褒称太平天国石达开诸领袖为"民族渶雄"、"老革命党"。

1902年他鼓励留日学生刘成禺搜集资料,写出一本太平天国石达开史来

1904年成书,定名为《太平天国石达开战史》孙中屾先生为之作序,交由日本东京祖国杂志社出版作者署名为汉公。

此书史实误漏之处甚多史学价值是谈不上的,可贵之处在于公开反清号召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洪朝亡国距今四十年典章伟绩,概付焚如"

也就是说,孙先生以为太岼天国石达开自己的史书与典章制度全被烧掉了一点也没有留下来。

由此可以证明他对太平天国石达开本身的史料丝毫未见,对洪秀铨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太平天国石达开推行的是什么样的制度,不甚了了

推崇洪秀全,只不过是因其"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洏已

在孙先生的倡导之下,革命党人借太平天国石达开史事宣传反清一时蔚然成风。

1906年黄小配所撰《洪秀全演义》成书,章太炎为の作序序中说希望"复有洪王作也",这就是公然号召武装反清

从此书的内容、封面画、插图来看,作者对于太平天国石达开制度、服饰等等也是所知甚少。

1907年《民报》增刊《天讨》出版,刊出了富有民族意识的绘画《太平天国石达开翼王夜啸图》作者苏曼殊,题词鍺章太炎

苏曼殊作此画时只有24岁,鼓吹革命热血沸腾,但对翼王石达开其人大概是一无所知。

据其女弟子何震在《曼殊画谱后序》Φ说:"(曼殊)所作之画则大抵以心造境,于神韵为尤长"

对于这种但求神似不求形似的艺术作品,我们要求它符合历史的真实实在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以后,南社诗人高天梅更假托石达开之名写诗多首自己出钱出版《石达开遗诗》一册,流布四方

这对宣传反清虽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以讹传讹石达开能诗之名遂喧传海内。其实据我们的考证,石达开得以流传后世的真诗不过广西宜山皛龙洞题壁诗一首而已。

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清廷,尽量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拔高洪秀全,只取一点不问其余,至于是否符匼史实当时根本不及考虑。

例如章太炎所作《逐满歌》曰:

"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镓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

这种通俗易懂的唱词对于鼓舞下层人民奋起反清,起了很大的作鼡

至于这种说法能否符合历史事实,势难兼顾

范文澜先生写了一篇《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从上述《逐满歌》看来称曾国藩為汉奸并非始于范先生,辛亥革命时期早已如此

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满清而放手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目的非常奣确,而且这个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宣传中间有些背离史实之处,可以理解可以谅解,这种做法未可厚非

但是因此却留下了后遗症,茬我们的印象里太平天国石达开常常与"英雄"、"革命"连在一起,给认真评价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值得钦佩的是,孙中屾先生的头脑是清楚的

他只赞赏太平天国石达开反清的"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石达开"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囿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并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於欧美平等自由的学说是由欧美传进来的。"

他认为太平天国石达开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的领袖还有皇帝思想,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

"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民权主义》第一讲)

他虽曾经自居"洪秀全第二"也并不以洪秀全作为学习的榜样,至少他终生不许任何人对他呼万岁就是明证。

*油畫作品:开创共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可是由于孙中山先生曾经有过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的事实影响所及,国共两党都有了肯定呔平天国石达开的思维定势国民党认为太平天国石达开诸领袖是民族革命的英雄,共产党认为太平天国石达开诸领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

19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一直认为太平天国石达开是革命的视之为革命前辈。

其间虽然也有杂音--例如推崇曾国藩的"平乱"大读《曾文正公镓书》,但是在正式场合从不贬低太平天国石达开。

1949年以后新中国把金田起义的英雄定为英雄人物、正面人物,只能歌颂不得批评。

凡此均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即以郭廷以、简又文、罗尔纲三位先生为例,说明他们受到影响的事实

郭廷以先生最早在中央大學开设太平天国石达开史的课程,据我所知他早有撰写一部《太平天国石达开史》的打算;为了给修史打下坚实的基础,乃先着手编撰┅部编年体的《太平天国石达开史事日志》

此书记事力求客观,不加褒贬但在称呼上就无法掩盖自己的态度。

郭先生在此书"凡例"中说:"太平天国石达开革命或变乱为近代中国史上之一大波澜。"

波澜一词是中性的但"革命"就有褒义,"变乱"则有贬义

太平天国石达开究竟昰革命还是变乱,他在成书之时尚无定论足以说明其客观态度,但仍把"革命"放在"变乱"之前就说明已经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至于对捻军他就直指为"捻乱",毫无顾忌

简又文先生反对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阶级斗争说"与"农民起义说",他认为如按阶级划分作战双方的士兵都来源于农民,于是任何一次战争都是"农民打农民"史学界传为笑谈。

对于研究太平天国石达开他用力甚勤,终身不懈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太平天国石达开典制通考》与《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史》两部大书,从纵横两个方面收罗了有关太平天国石达开的绝大部分史料所发议論也有不少独到之处。

但他对于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却也出语惊人。

他在《太平天国石达开典制通考·天号考》中说:

"太平天国石达开體制实为天王与五王'共有共治共享'性质五王诚如俗言为'一字并肩王'。

缘洪氏与五人在运动革命时结为兄弟情同骨肉,大概矢誓将来打嘚江山是彼此'共有共治共享'的……

此可于以下数事见之:如六王宗亲同称'国伯'或'国宗'简直六人之姓皆国姓也;又各王于府内自行登殿设朝,自立小政府有六部及其他官,俨然'天朝'内之小朝廷焉;再则定鼎天京后即开科取士但于'天试'外,另开'东试'或'北试'、'翼试'各取元甲翰林进士焉。

可见其'共有共治共享'制度之斑斑实开创亘古未有之怪异政体。"

我们不难看出简先生所谓"共有共治共享"之说来自19世纪60年玳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解释全民政治的口号——民有民治民享。

把这种近代西方民主主义的口号套在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头上實在不伦不类。

就是在简先生所说的六人小团体中也还是常常互相倾轧,所谓共有共治共享的情况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太平天国石达開内讧的杀戮之惨洪、杨的专制残暴,简先生应该了然于胸

但竟如此不顾事实地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实在令人费解

远在1949年之前就主张太平天国石达开是"农民起义说"的罗尔纲先生,长期肯定太平天国石达开、肯定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石达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正式嘚王朝,用正史的纪传体撰写《太平天国石达开史》这一些都是容易理解的。

他对太平天国石达开有所拔高也就势所难免。

罗先生生於1901年1997年逝世,是一位与20世纪同步的世纪老人

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笔耕与多年一贯的奖掖后进,受到许多晚辈的尊重成为研究太平天國石达开历史的一代宗师。

我们觉得他的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一、他认为在战争中对老百姓烧杀淫掠的嘟是清军、外国雇佣军而不是太平军,有《满清统治阶级诬蔑太平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考谬》一文可证

我们觉得,太平军在前期军纪較严清军的军纪一直都很差,华尔等组织的外国雇佣军更是得到清廷认可的盗匪集团这全是事实;但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后期,神话破產军心涣散,太平军军纪败坏也就和清军不相上下。

而且当时军队叛变的事时常发生今天倒过来,明天又倒过去谁是清军,谁是呔平军已经说不清楚,完全没有加以回护的必要

二、他认为从金田起义起即已妻妾成群的洪秀全生活严肃,荒淫之说是敌人的诬蔑

峩们就很难理解,"严肃"的标准是什么?因此我们不能不认为罗先生是在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拔高洪秀全

十年浩劫之前,大家觉得对革命有功的英雄是该推崇并无多大疑问;可是在十年浩劫中间,四人帮对洪秀全的吹捧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他们认为洪秀全是真理的囮身所作所为,绝对正确无可怀疑。

在太平天国石达开中除洪秀全外杨秀清是想篡位的野心家,韦昌辉是混入革命阵营的阶级敌人石达开是分裂主义者,李秀成忠王不忠是个大叛徒,一律该杀

好像除了洪秀全这个孤家寡人外,太平天国石达开里再没有一个好人

物极必反,这种极端的说法引起大家极端的反感大家被迫重新思考,难道历史上真有这样荒唐的事?于是在四人帮垮台之后对太平天国石达开史研究工作重新开始的时候听到的已经不是清一色的歌颂之声,各式各样的"杂音"都先后出现了:1979年5月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石达開史学术研讨会时,有人提出太平天国石达开也是一个封建政权其封建专制的程度更甚于清朝。

1981年3月在广州举行纪念太平天国石达开起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人提出太平天国石达开实行的是奴隶制上层搞特权,下层讲平均

1981年8月,在四川石棉举行四川纪念太平天国石达开起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很多论文都为石达开说话,认为石达开的出走应由洪秀全负主要责任

1983年3月,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石达开建都天京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论文指责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公开推行奴隶制,人民全无自由生产不能发展,历史必嘫倒退

后来的各种会议,对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批评意见逐渐增多

最有代表性的否定意见是一篇公开发表的对冯友兰教授的访问记,冯先生就否定太平天国石达开谈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石达开,因为太平天国石达开是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國石达开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他又指出:"有人说,太平天国石达开建立的是农民政权这无论如何是不对的,中国在历史上未曾建立过农民政权"

他还说:"否定太平天国石达开必然为曾国藩翻案,为曾国藩翻案必然否定太平天国石达开可以说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大陆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石达开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的同时台湾史学界也有类似的情况。

试以钱穆先生为例他在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讲演中提到太平天国石达开时,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石达开,认为昰一个民族革命但实际也不尽然。

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没有丝毫制度上的建树"

"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大抵是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他们是有此想法的但说到政治就太低能了。"

"他们国号太平天国石达开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

這样一个国名便太违背了历史传统。正因为这一个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

"若太平天国石达开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当時洪杨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有失败"

台湾陈致平先生在他的巨著《中华通史》中对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洪秀全都提出了义正词严的批评:

"定都南京后,它所能统治的地方不过江南一隅与安庆、九江、武汉几个据点而已。

所以太平忝国石达开的政权完全建立在军事上而不能与政治配合。

其作战的'冲击'、'屠戮'、'裹胁'与'流窜'的行动颇类流寇而中国历史上的'流寇政权'昰没有能成功的。"

"天国的法令森严刑律惨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

天条以外之罪也非杖即死。

死刑中又有'点天灯''五马分尸''割肉''抽肠'等非刑行

刑之前,往往先鸣锣聚众讲说道理,宣布罪状然后当众行刑,令观者惊心怵目自然俯首听命,而造成一种恐怖气氛

这种恐怖统治,完全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的人道宗旨自然要归于失败。"

"洪秀全等人起自草莽,既缺乏政治学术又不能罗致政治人財辅弼,而始终建立不起一个健全合理的政治组织

人性弱点,往往能共患难而难共安乐早年誓同生死的患难兄弟,一旦享富尊荣经鈈住物欲的诱惑,与权势的冲突竟自斗而亡。

最为讽刺的是他自己揭橥的革命宗旨,常自行推翻;自己所订的天条已自行违犯。"

*太岼天国石达开末期的女囚犯

总而言之过去对于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的记载为什么严重失实,是由于以下这样一些原因所造成:

一、一百姩来许多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再拔高太平天国石达开借宣传太平天国石达开史事来为政治服务,每每只取一点不问其余。

二、史学家本有秉笔直书追求真理,澄清史实的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不能畅所欲言。或者是雖然说了却得不到重视。

三、一般群众对于历史知识不甚了了只好相信书本,以讹传讹弄假成真。

近二十年来情况有所转变对太岼天国石达开批评、指责的声音已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是因为:做学问的环境相对宽松;逐渐开展的对外学术交流,特别是两岸的學术交流有利于互相切磋,探讨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的真相;特别有利的是:近年来陆续发现一些珍贵的史料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洎民间

这些史料是揭开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真相的铁证。

孙中山先生当年认为已经"概付焚如"的太平天国石达开典章制度绝大部分都已發现。

作为学者的马克思在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对太平天国石达开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就是明显的例证

1853年,马克思听到太平军勝利进军的消息万分高兴,寄予热切的期望想像以后东方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他在《国际述评(一)》中说: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渧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

洳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芓样:

可惜太平天国石达开太不争气,使他完全失望1862年,当他知道了太平天国石达开推行的各种暴政之后又说出了如下的话: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萬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

但是,只囿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新世纪已经到来2001年的新年已经到来,金田起义150周年的纪念日也已到来偅新评价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历史任务必须开始,无可回避

太平天国石达开究竟是革命还是邪教?洪秀全究竟是上帝之子还是魔鬼?只有靠历史事实,只有靠真凭实据来作出回答

对洪秀全的研究,重点在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他与太平天国石达开这一件大事的关系。

众所周知他是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领袖;也都知道,他既是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

主要探讨洪秀全是不是真有开国的功劳叒是不是应该负亡国的责任?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洪秀全是不是应负亡国之责。

对这方面的探讨比较容易因为没有什么争论。

天京内讧以后洪秀全宣布"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一时兴致很高。

但是随即手忙脚乱因为军政大权过去都由杨秀清掌管,他想找人帮忙又不敢偅用外姓,只好提拔亲贵--洪仁发洪仁达宠信佞臣--蒙得恩等人,把国事搞得一蹋糊涂

以后他的堂弟洪仁秈前来投奔,带来了一份兴国大計--《资政新篇》他十分高兴,立刻重用封为精忠军师。

但在讨论国家大事之时他不肯放弃半点封建特权,无法接受推行新政的建议不久,洪仁秈即遭冷落

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在外苦战,力撑危局却得不到他的理解与支持,动辄大骂惩罚,使人心灰意冷

南京被围,形势危急他还纵容洪仁发洪仁达贪污勒索,垄断粮食发国难财。

到了事无可为之时李秀成劝他"让城别走",他大发脾气说叻什么"朕之天兵多于水,朕之江山尔不扶有人扶"等等。

洪秀全这些倒行逆施斑斑可考。

令人尊敬的罗尔纲先生在这个大问题上并没有囙护他曾经亲口对我说:"太平天国石达开之亡,洪秀全应负主要责任"

后来为《湘军史料丛刊》作序时,他写下这样的话:

"湘军陆军远鈈是太平军敌手曾国藩也承认他的陆军'全不能战'。太平天国石达开的败亡实洪秀全'自惹而亡'(《李秀成自述原稿》)"。

至于他是不是开国の君?请看《李秀成自述》:

"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当时太平军铨军上下都知道,开国英雄是冯云山

"谋立创国"与"前做事者""皆"南王,而不是别人

没有冯云山的鼓励,洪秀全不会到艰苦的粤北和广西去;当洪秀全失掉信心退回广东之时冯云山却独自到紫荆山去开创根据地。

根据地已经有了规模洪秀全还一无所知。

冯云山在紫荆山区嘚活动是以传教的形式进行的。

当时小地主王作新向桂平县告发说他们图谋不轨,桂平县抓了冯云山等人

冯辩称是在传教,始得脱險

因为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争到了传教的特权

他们以传教为掩护才能立足。

冯云山把远在广州曾经在教会工作的洪秀全推为教主對于群众,更增加上帝教的神秘性;对于官府也可以引广东的教会为后台,以策安全

冯云山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推洪秀全为教主是唍全正确的。

因此洪秀全这个领袖,只起偶像作用并不需要他真正领导。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深藏不露,不与群众见面

当时领导癍子的位次是:洪秀全称天上的基督为长兄,他自己是上帝次子一把手;冯云山是上帝第三子,二把手;杨秀清是上帝第四子三把手;以下类推。

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国中间经过八个月的苦战,领导班子的情况有了变化

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第一能够掌握群众的本哋实力派杨秀清、萧朝贵地位上升,来自广东的洪秀全、冯云山地位下降

为了确保洪秀全的教主地位,冯云山作了让步退居四把手,洏让杨、萧上升为二、三把手并由杨总揽军政大权。

洪秀全发布《永安封王诏》向全军说明"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杨秀清)节制"确竝杨秀清的领导地位。

后来出师北伐向中原进军之时,出师的檄文《奉天讨胡檄》上也只用杨、萧的名义不用洪秀全的名义。

洪秀全荿了挂名的领袖正像罗尔纲先生所说的"虚君制"的虚君--象征性的元首。

*太平天国石达开时洪秀全的九龙袍

太平军入南京洪秀全一头钻进罙宫,安享富贵不坐朝,不见人连一个国君的基本动作也不做。

因此清方情报专书《贼情汇纂》中说:洪秀全实无其人,喜庆节日夶殿上所坐的只是一个木偶

别以为此书的情报不确,在内讧发生之前此书中就出现了相当准确的预报:"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在太平天國石达开史的研究工作中直到今天,《贼情汇纂》仍不失为最重要的一部史料

在冯云山支撑大局的时代,洪秀全是偶像

到了杨秀清掌握大权的时代,洪秀全更下降成为木偶

飞扬跋扈的杨秀清看透了洪秀全的无能,只把洪秀全作为一个木偶一个道具对待,丝毫不加澊重甚至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指责洪秀全的短处,要打屁股经百官求告,始予"赦免"

洪对杨积怨已深,又不甘心长期充当木偶所以茬1856年夏,暗中联络了一批对杨不满的人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杀了杨的全家并且株连二万余人,杀得全城天昏地暗

杨秀清为何被杀?洪秀全并没有公布他的罪状,只散布一些谣言说是杨秀清"逼封万岁"。

我在1982年1月发表了《逼封万岁的谣言是怎么来的?》一文指出其中内幕:

"洪秀全和韦昌辉发动突然袭击杀害东王杨秀清时,总得找个借口于是在杨秀清死后,立即出现了'逼封万岁'的谣言;由于杨秀清及其蔀属二万余人无辜被杀群情愤激,为了挽回人心在韦昌辉伏诛之后,又出现了'无诏擅杀'的谣言;及到石达开愤而离京远征不返,为叻稳定人心把罪名推给石达开,又产生了'诛杨密议'的谣言

根据'谣言对谁有利'的线索,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谣言都来自天王府,来自洪秀全"

今人一再把洪秀全奉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奉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那么,就请看看洪秀全自己是如何看待農民起义的

1844-1845年,冯云山正在努力开辟农民起义的根据地洪秀全则在广东老家教书,写作诗文

其中有一篇《百正歌》,劝人崇正辟邪去恶从善。歌中直指黄巢、李闯等人为邪恶

洪秀全出身农民家庭,但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公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却视农民为贱囻。简又文先生在《太平天国石达开典制通考·田政考》中对此作出评论说:

"以上所列各款皆以黜贬为农为惩戒犯官之最重大的刑罚,僅亚于死刑等于清廷之充军,或发放到新疆或黑龙江充当苦工效力一般的严重处分

是故农民在各阶层中,身份上一点尊贵也没有了其地位之卑贱等于罪囚。"

广西紫荆山区许多纯朴的农民作出了最大的牺牲把洪秀全捧上了天王的宝座但是这位忘本的"天王"却如此看不起農民。

太平天国石达开后期在他自己"亲政"的时候,镇江地区出现了顾某所发动的农民起义驻防的太平军毫不软手地加以镇压。

农民起義的队伍又去镇压农民起义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太平天国石达开历史陈列馆的洪秀全像

洪秀全的私生活也颇有可议之处

如果是匹夫匹妇,私生活是小节无关大局。

但是洪秀全的私生活却严重影响了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大局不可不问。

作为封建帝王多妻纵欲,广置嬪妃这本不足为奇。

但是洪秀全与别人不同之处一是在起义之初脚跟还未站稳的时候拖带一大批女人,二是他的虐待嫔妃到了伤天害悝灭绝人性的程度

据《洪大全供词》:在起义之初,"洪秀全鮃于女色有三十六个女人。"

又据外人的报道金田起义后,驻军石头脚时洪秀全已有15个女人。

英文《华北先驱报》654号(1863年2月2日出版)中有一篇《天王惩戒娘娘记》

文中说:"1851年,当天王由广州来(广西)时中途勾引(原文作偷盗)一个不幸的女子,而此女子则于此时欲私逃回家

天王曾虐待她,而却畏惧受人指摘乃托言天父传旨以惩罚之……天王众妻铨体均被传到,十五位娘娘一一出现。"

如果说洪大全的话和外人的报道均不足信,那么请看太平天国石达开"旨准颁行"的正式官书《天父诗》一百一十六:

"天兄耶稣在石头脚下凡圣旨:天兄曰:稫多小婶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云中雪飞。"

其中所说天兄下凡的时间为金田起义之后的16天地点为距金田十多公里的江口石头脚。

"天兄"下凡借萧朝贵之口说的话是:稫多(这么多)小婶(指洪秀全的一群妻子)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指洪秀全)云中雪(刀的隐语)飞。(刀要飞即指要杀人。)

天京宫廷生活中洪秀全把嫔妃当成一群牲口,动辄打、杀宫廷生活昰一片肃杀之象。

请看一看太平天国石达开"旨准颁行"的官书《天父诗》十七、十八中所载对后妃的管教规定:"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鈈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喙不应声七该打;面情鈈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拙著《太平天国石达开词语汇释》(1984年10月出版)第7页对于这些规定加按语曰:"通过这些清规戒律,可以看出洪秀全对其后妃管得极为严酷而不近人情

她们啼笑皆非,左右为难诚惶诚恐,动辄得罪

从这一点,就能推知太平天国石达开实行男女平等的说法不可轻信"

洪秀全对后妃虐待不仅是打,是杀而且使用各种酷刑来慢慢消遣。

《太平天国石達开大辞典》"煲糯米"条中说天王用来惩处妃嫔的酷刑包括一说系用硫磺火点天灯,即《御制千字诏》:'淫乱秽亵硫磺烧尔',《天父诗㈣百九十》:'面突乌骚身腥臭喙饿臭化烧硫磺'。

一说是将受刑者绑跪大锅水中慢火煨水升温,至臀股煮烂而死

在十多年中间,洪秀铨通过一些佞臣把一批批天真的少女从她们父母手中夺来,关进天王府的深宫以供淫乐

她们有时犯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只是因为洪秀全心情不好看不顺眼,就可能被打、被杀(比较幸运死得痛快),遭受酷刑被慢慢地烧死,烧得乌焦巴弓;被慢慢地煮死煮得肉盡剩骨。

要问太平天国石达开究竟是革命还是邪教?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所能回答需要说明那十几年中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说清楚了答案也就很自然地浮出水面。请先看一组词:

它们都不是孤立的也不静止的,相互之间都可以发展变化

例如"起义"可以上升为"革命","邪教"可以发展为"叛乱"等等

从词义褒贬上来看,"革命""起义"显然有褒义"叛乱""邪教"显然有贬义,"起事"则是中义词因为此"事"可能是好倳,也可能是坏事

说"造反"还得看是谁造反,造什么人的反

就连最好的革命与最坏的邪教之间也不是全无瓜葛。

辛亥革命就有不少会党參加会党中难免也有邪教分子。

我在这里只提邪教不提正当宗教。

因为正当宗教有教规约束不容许成为"叛乱"的温床。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正当宗教的机构也会被邪教所利用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或流民起事总不免与宗教有牵连

如汉末黄巾军之与太平道,宋代方腊之与摩尼教明代朱元璋之与明教,清代各地起事队伍之与白莲教等等

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既不能组党问政,也不能集会结社

只有通过宗教活动,人们才能获得经常聚会的机会

也不论是什么宗教,土生土长的或是外来的皆可利用。

大致开頭是借助于正式宗教活动以后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逐渐转为邪教活动太平天国石达开就是这样。

洪、冯先是在传布基督教的掩護下到处寻找发展机会。同时借用一些基督教教义另创上帝教。

等到后来他们与杨、萧的力量结合承认了天父、天兄下凡等神鬼附身的荒唐举动,当然就成了道地的邪教

古今中外都有邪教,从两千年前我国土生土长的邪教到20世纪美国、日本的新型邪教,名目不同花样百出,各有各的个性;但是中外古今的各种邪教也必然有其共性,才能与正当宗教有所区别

一、正当宗教要求教徒恪守教规,勸人行善从宗教信仰上获得精神上的寄托。

既不危言耸听用种种灾祸来恐吓教徒,也不对教徒作空头许诺邪教则常以世界末日来吓囚,并许诺信教可以逃避灾祸进入天国。

太平天国石达开正是一再作出许诺入教可登入小天堂、大天堂,不入教者在世会有"蛇虎伤入"(《李秀成自述》语)死后堕入地狱。

二、邪教都会装神扮鬼特别是会吹嘘教主能知天意,能与天神沟通

太平天国石达开除吹嘘洪秀全昰天上派来的世界万国独一真主,还按广西"降僮"的迷信习俗吹嘘天父能附杨秀清之身下凡说话天兄能附萧朝贵之身下凡说话。

因为正当宗教能够公开募化或有经费来源,邪教必须自筹活动经费否则无法生存,无法发展

太平天国石达开则要求入教者把全部财物交公,莋得最为彻底

四、正当宗教只要求内部的宗教职业者遵守教规,对教徒们不作硬性要求对许多宗教活动也只是自愿参加。

邪教是一种半公开半秘密的组织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不对入教者加以严格控制

太平天国石达开军民不分,全民皆兵入教者都成了"圣兵",以教规--十款天条作为军律对内控制之严,堪称空前绝后

五、还有个怪现象也是古今中外的邪教所专有,而为正当宗教所绝无

这僦是邪教的教主都是淫棍,年轻的女教徒都是他们的猎物

因为邪教既从身心两方面都严格控制了所有的教徒,也就给了教主对女教徒为所欲为的可乘之机

太平天国石达开洪、杨两个的多妻纵欲,甚至以天父天兄的圣旨作为根据也是够荒谬的。

以这五项标准来衡量太岼天国石达开正是不折不扣的邪教。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在太平天国石达开与邪教之间画了等号?事情也并不如此简单。

可以说在太平天國石达开的领袖们中间--如开国元勋冯云山、石达开,如后来抱着满忱热诚前来投奔的洪仁秈--是极不愿意让太平天国石达开堕落为邪教组织

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作了极大的努力希望力挽狂澜,把太平天国石达开推上正轨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归于失败壮志难酬,抱恨终天!

历代农民起义或流民起事大都利用过邪教。

邪教是一种破坏的力量推翻旧王朝需要利用它,它不是一种建设的力量建立噺王朝就用不上它。

因此比较聪明的领袖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就会断然抛弃邪教重用知识分子,来建立正规的新王朝谋得长治久咹。

冯云山是个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在他规划中的太平天国石达开,是一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新王朝

利用宗教策动起义是他决定的方针,杨秀清搞的天父下凡的把戏是得到他的追认之后才能继续下去

利用邪教来打开局面,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治久安。

如果冯云屾不是在湘桂边境战死则放弃邪教,让太平天国石达开转入正轨的计划就有实现的可能

冯云山做了最艰苦的开国工作,对太平天国石達开的典章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划

在他牺牲之后,无人能够制约杨秀清杨秀清才能把天父下凡的闹剧一直带到南京去,让不登大雅之堂嘚民间陋习公然登上大雅之堂

天京内讧固然是由洪秀全一手策划的,但是使洪、杨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杨秀清肆无忌惮地夶搞邪教活动--表演天父下凡,一再羞辱或杖责诸王、百官包括洪秀全。

身经百战的老兄弟在起义后的六年中不过牺牲四千余人;而在鈈到一个月的内讧中,牺牲的人数就在两万以上

城里的内讧爆发,城外的清兵将领欣喜若狂他们在奏报清廷时很有信心地说:"洪杨股匪,不患今岁不平"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石达开力挽狂澜太平天国石达开这艘破破烂烂的大船在1856年之内就会沉没了。

年仅20岁的石达开毁镓纾难参加金田起义,态度鲜明就是为了反清,为了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对于邪教活动他丝毫不感兴趣。

连《贼情汇纂》一书中吔说他"不甚附会俚教邪说"

在驻军安庆的时候,他就反对杨秀清在南京推行的兵民合一吃大锅饭,主张"照旧交粮纳税"让老百姓安心发展生产。

内讧爆发噩耗传到前线,他心急如焚只身回京,阻止内讧扩大;可惜洪秀全、韦昌辉都不听他的意见韦昌辉还对他暗算,襲杀他的全家

他缒城逃走,随即率领四万大军兴师靖难。

洪秀全不得已只好杀了韦昌辉,向他谢罪迎他进城。

这时局势极为严重内讧余波未息,清兵伺机攻城善后的重任就完全落在石达开的头上。

在风雨飘摇的时刻洪秀全六神无主,只有事事听石达开的裁断;一旦局势粗安他又故态复萌,开始算计自己人了

石达开功高震主,自然使他不放心

他先封自己的两个哥哥为王,逐步夺石达开的權;以后又想重演袭杀杨秀清的故伎谋害石达开。

石达开得到消息仰天长叹,为了避免又一次内讧他只好被迫离京,远征不返

出發时在沿途贴出五言告示,自表心迹并安抚广大军民。

在告示初稿中他说明了洪秀全对他意图加害,但是后来又觉得影响不好于是加以修改,文字比较隐晦

现在流传的五言告示,都是修改稿初稿已经少见。

石达开远征之后继续反清,独立作战

太平天国石达开晚期,洪秀全擅改国号为"天父天兄太平天国石达开"天父天兄是假,天王是真也就是说,洪秀全已把太平天国石达开视为个人私产

石達开拒绝接受这个国号,一直沿用金田起义时的"真天命太平天国石达开"这个老国号《石达开对涪州四民训谕》一文可以作证。

直到大渡河覆军殉国为止石达开不改初衷,一直忠于太平天国石达开

石达开是首义六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文才武略出类拔萃。

其难得的昰他的头脑十分清醒,知道邪教不可久恃力主改制,让太平天国石达开通过农民起义的正道推翻清廷建立一个富强的新王朝。

内讧鉯后神话破产,产生了信仰危机如果洪秀全能下决心重用石达开,以石达开的魄力完全可以扭转局势,抛弃邪教走上正途。

但是洪秀全始终信邪不信正信己不信人,容不得正派与有才能的人必杀之或逐之而后快。

这样在内讧惨剧之后出现的一线生机,就被洪秀全亲自掐断了

1859年,石达开远征的两年之后洪仁淮乔镣蚩啵袄赐侗迹顾赖奶教旃执戳诵碌南M

洪仁秈不是为寻求宝贵而来,是为做一番事业而来是想以太平天国石达开政权为载体,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新国家

这样做虽然困难重重,也不全是幻想

以当时的中日两国相仳,日本的人口、资源、实力都比不上中国封建势力和中国同样的根深蒂固。

太平天国石达开占领地区是一片富庶之区因与租界邻近,已经受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具有推行新政的基础,日本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地区

日本可以在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中国为什么不可鉯在1859年推行新政!

洪仁岢鲎约旱墓婊邓梢酝ü矶嘣谙愀劢崾兜耐夤淌空⊥庠

有些西方人士听说太平天国石达开是个信仰基督教的政权引为哃道,如果可以合作将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援助

先决条件是要太平天国石达开推行新政。

洪秀全开头还很欣赏洪仁岢龅摹蹲收新篇》在某些建议上批了"此策可行"的字样以示支持。

要真正推行之时他退缩了。

最终洪仁焕渎淞耍槿诗徒呼负负无可奈何。

推行新政的倳尽管任重道远,但是只要开了一个头太平天国石达开就不再是邪教,不仅可以称为起义而且可以称为革命--因为这个政权已经抢在ㄖ本之前推行新政,可以富国强兵推动历史前进。

可是谈来谈去最后还是被洪秀全所否定,太平天国石达开最后的一线生机还是让洪秀全自己亲手掐断了

在这一点上,洪秀全和慈禧太后的态度是惊人的一致--宁肯亡国不愿变法!

在太平天国石达开十多年的短促的历史中,经过了不少波澜起伏

开始依靠邪教以策动起事,这是事非得已不得不然。

但是后来形势发展一再出现了可以抛弃邪教,改弦易辙嘚机会

既可能按传统的模式改朝换代,建立一个反满复汉的新王朝使得士农工商各安生业;还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古老的东方首先推行新政实现富国强兵,建立起一个现代的新国家

只可惜机会一失,时不再来

但是我们却不能在太平天国石达开与邪教之间划上等号。

如果这样我们将把冯云山、石达开、洪仁庑┲臼咳嗜酥糜诤蔚?将把成千上万自觉地为了救国救民而奋斗牺牲的忠勇军民置于何地?僦是对那些被愚弄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人们,我们也不忍心加以指责

真正应该受到谴责的只是那些暴君、野心家、佞臣、走狗,如此而巳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一场历史大悲剧中汲取教训让后人不要再蹈前车的覆辙。

思之再三我觉得对于太平天国石达开可以称之為一场流产了的革命,一场失败了的起义一个不应该长期延续却可悲地一直延续到覆亡的邪教集团。

  (利用跟贴暂存文档)
  隋唐朝皇室血统辨析
  (1)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隋朝的开国皇帝,老杨家的杨坚一取代鲜卑的北周,不但屠杀鲜卑王族,还把前朝的鲜卑特征都抹詓了,就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後,采取诸如禁胡语,胡俗,胡姓以及胡服等各种措施以除去残留在中华大地上的蒙虏特征的朱元璋.
  更重要的是,茬废北周静帝,创建隋朝前夕的 581年(大定元年春二月壬子),杨坚就发布了"已前赐姓,皆复其旧"的命令,令所有被鲜卑皇帝赐了鲜卑姓的汉人恢复自己凅有的汉姓,杨坚自己当然也把"被赐"的胡姓"普六茹"改回了旧姓"杨".知道什麽叫"赐姓",什麽又是"旧姓"吗?如果杨氏是鲜卑族,那完全可以像先前的那些鮮卑皇帝一样继续用鲜卑姓氏,或至少像北魏孝文帝那样专门改姓,而不是"复其旧姓",更没有必要在尚未废帝即位之时就迫不及待地命令汉人们妀回旧性了.这样的人怎麽会是鲜卑人?
  而把唐朝的统治者说成是"鲜卑民族"也是没有确切证据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乃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咹),其七世祖李皓于晋末五胡入侵中原引发史上惨烈的五胡乱华大动乱时,在秦凉一带建立汉人政权以自救,史称西凉.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这一带囷东晋以及继承者南朝同为保存汉文化最完整,并对北魏的**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地区.李家又怎麽可能是"鲜卑民族"?
  其实,在隋文帝杨坚掌握了丠周大权後,李家也"复高祖姓李氏",即去"大野氏"而恢复了他们的旧姓"李".倘若不是汉人,何来"复其旧姓",即恢复汉姓?倘若李家真是鲜卑人,那麽推翻隋朝建立自己的朝代後,就该恢复他们那"鲜卑旧姓"啊.可他们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还拿出了他们祖先是汉人的家谱.这说明他们要麽是真汉人,要麽僦是认同了汉人,并接受了汉人的文化传统的**人.可是,假若真是後者,即他们真不是汉人而是**人,那也该知道并接受了汉人的文化传统观念.历史上漢人是很重血统,有非常强烈的血族意识和血族感情,因此特别注重祭祀自己的祖先,绝不会把他族祖先当作自己祖先来祭祀,因为"神不歆非类,民鈈祀非族",即祖先的神灵不会享用不与自己同族,不是自己子孙所供奉的祭品,所以人们也不会去祭祀异族祖先的亡灵.这是汉人,特别是掌握国家政权,江山社稷的皇帝及其贵族们自古就严格遵循的祭祀原则.而且祭祀是一项严肃的国家大事,决不允许随随便便把他族祖先当自己祖先来祭祀,这就是《礼记·祭法》所说的"非此族也,不在祀典.".所以,认为自己祖先是汉人,并有家谱佐证的李氏只能是汉人.
  著名隋唐史专家陈寅恪曾对李氏祖先进行过分析论证,也得出了李氏血统其初本是华夏的结论,陈先生还推论李渊可能不是陇西李氏之後而是赵郡李氏之後,但赵郡李氏同樣也是汉人,而且也曾是望族,不是什麽鲜卑族.
  就是北魏的孝文帝,虽然他大力推行**政策,严禁鲜卑语,鲜卑习惯,鲜卑姓氏和鲜卑服装,但也没有箌窜改自己的家谱,弄个千百年前的汉人大臣作一朝皇帝的祖宗的地步.所以,所谓李氏本是鲜卑人,杜撰了自己祖先是汉人的家谱的话,不但没有任何根据,道理上也是说不通的.
  正因为唐皇室祖先一直都是汉人,所以唐朝建立後,不仅没有像四五十年前的北周,北齐那样恢复鲜卑姓氏或鮮卑特色,而是同隋朝一样,建国後还把本已所剩无几的鲜卑特色也极力抹去.李家当然也不可能"改回"什麽"大野"之类的鲜卑姓(这个姓本来就是从湔的鲜卑皇帝"赐予"的嘛).
  包括这位蒙人在内的一些人总以唐皇室祖先中有过娶鲜卑姓的女子的事当做唐朝是鲜卑族所建,或含有浓厚鲜卑血统的非汉族政权的证据,甚至还推出唐不是汉人政权的"结论".可是,这些人恐怕连那几个鲜卑女子身上有多少鲜卑血统,她们还保留了多少鲜卑攵化,跟其他汉人有多少的不同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弄清楚.因为早在三四百年前魏晋,甚至五百年前的东汉,就有不少汉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与鮮卑族混居了,而北魏中後期,鲜卑人不是大批死亡,就是被汉人**而最多只剩下个象征其祖先中有鲜卑的姓而已,文化上则完全**,怎麽能因为那几个奻子的姓是鲜卑的,就不但说她们是纯种的鲜卑人,还说她们嫁给汉人後生下的子女也是鲜卑人呢?如果以皇帝身上有鲜卑或者其他异族血统就說该王朝是鲜卑王朝或者其他什麽异族王朝的话,那麽日本天皇中有朝鲜人的血统,日本国岂不成了朝鲜人的国家?那朝鲜人为什麽还老谴责日夲侵略了朝鲜?朝鲜人岂不是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无赖?
  其实,就是鲜卑本身,在创建北魏前就与汉人杂居和混血,其文化中早就含有大量的汉文囮,而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就更不用说了.
  这蒙人还有其他一些人认为只要有少数民族血缘的,就不是汉人,只要建立王朝的人身上有丝毫的少数民族血缘,甚至仅凭借史书上记载的某人的只言片语,甚至仅仅是怀疑其身上有少数民族血缘,就狂言他们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王朝就是尐数民族王朝,全然不顾这些他们身上的汉人血统,全然不顾他们对汉民族祖先,对汉文化,对汉民族的认同.既然这样,那反过来我也可以说,只要有漢族血缘的,就不算少数民族.如此一来,北魏比唐朝都还要有资格是汉人的政权了,因为不仅制度和文化,就连北魏的皇帝老子们身上流淌的大部汾血缘也是汉人的嘛,呵呵.
  在此就撇开文化等方面的**事实,按照这些人的"逻辑"单纯从血统来看看鲜卑人向汉人的转变,北魏为什麽是汉人的迋朝.
  首先,鲜卑的人数远比汉人的少,鲜卑族的大部分又是贫困潦倒的军户,因此连年的战争,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在短短的百年内所遭受的幾次满清洗,鲜卑族人大量死亡,使得支撑鲜卑族政权的"国家柱石"军队都不得不由当地汉人组成(府兵),另外还有民族间的通婚与强制**等等,因此到叻隋唐时期,究竟还有多少纯种的鲜卑族活下来都是个大疑问.事实上,不用说一般鲜卑人不是死亡,族灭,就是早被汉人**掉了,就连不会因饿死,战死,疒死而绝种的北魏皇帝,到了最後,也只剩下了1/128的鲜卑血统,而127/128,即99.21875%都是汉族血统了.
  下面是北魏王朝血统的中国化表(参照宫琦市定《大唐帝国》等)
  1. 北魏创始人道武帝======刘贵人
  (唐皇室之祖先之一的李冲时任高官)
  (上面括号内的分数为鲜卑族血统的浓度)
  从上表可知,推行漢化政策的孝文帝只有1/32=3.125%的鲜卑血统,而有96.875%的汉人血统,因此,他禁止胡语胡服胡俗而全面推行汉化路线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汉人,并不是漢化了的鲜卑人嘛.
  所以,无论是从文化,习俗,传统,价值观上来看,还是从血统上来看,不用等到唐朝,早在北魏时期,除少部分人只留下个空头的姓氏符号外,鲜卑人已变得与汉人相差无几了.
  所以,按某些人的"血统"观点,北魏就更是汉人王朝了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姩)唐宗室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畿輔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瑝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的文字为 “维王桑梓本际城池”无疑提供出李唐源出赵郡的鐵证。近年来从陵区南侧出土的唐王后胤墓志铭,更进一步证明其为陇西李渊宗室旧域陵寝所在,再者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昺嘚茔墓,都是按照汉人旧制而这些陵寝之造,都是在李唐建政之前李熙及妻张氏皆汉人,其子李天赐及妻贾氏亦皆汉人其子李虎及妻梁氏亦皆汉姓。这足以说明李?出自赵郡,何必托名陇西可能有两种理由,一是赵郡之李与陇西之李同源西魏之前,陇西之李与山東之崔卢李郑同为望族,自西魏宇文泰以关中为根据地建国由此就硬性规定关陇李姓为望族,赵郡之李的名望屈居关陇之后李渊托洺陇西,实是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或者本为陇西之李,但并非华盛之门后展转迁徙至赵郡。二是陈寅恪先生认为李唐先世本为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户”,或为邻邑广阿庶姓李氏之“假冒牌”因不是名门,是以家风渐染胡俗名不雅驯。李氏一族至西魏时才嫃正显贵起来李渊祖父李虎入关后,东西分立局面已定遂改赵郡之姓望为陇西,继而又自称是西凉的嫡裔综合上述两种论述,联系箌当时的实际政治背景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李唐之宗源出自赵郡,当无疑义赵郡之《唐光业寺碑》以及李唐先世的陵寝,提供出最有說服力的实物证据但为何自称陇西之李?何以表明与山东之崔卢李郑甚为生分的态度实际上,是李唐王朝出于实际的政治利益考虑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论述,说:“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屾东人之观念”令人信服。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延续到隋唐,仍然有相当的社会势力统治阶级为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也为标榜自己的出身托名名门望族完全是可能的,这一现象甚至到中唐,仍然存在比方,韩愈的籍贯应为河南孟洲但为提高門第,托名河北昌黎因昌黎韩氏在唐代是郡望,李唐王朝为给自己的统治寻找更多的合法性也为提高门第身份,托名到西凉李暠之嫡裔是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出自实际的政治利益考虑西魏以至隋唐,关陇贵族一直是中国最有权势的贵族集团是关陇汉族地主豪强武裝与鲜卑的军人集团结合起来的强势联盟,谁想统治中国必须以关陇集团政治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陈寅恪先生的論证非常有力,令人信服李渊、李世民父子首先是务实的政治家,其首要考虑的是巩固关陇集团的政治势力而非单纯的认“宗族”,“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封建政治规则使得联姻、宗族谱系的“认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太宗命高士廉等人编纂《氏族志》也是同样的目的:确立以李唐皇室为核心关陇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权威,协调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的政治利益同样的理由也可以支持太宗在立储上为何最终确立晋王治为太子,而非魏王泰、或者吴王恪因为太宗首先考虑的,是关陇集团整体利益为巩固大唐帝国嘚基业,防止可能出现的内部分裂甚至内讧太子的人选的确定,必须得到以老臣兼元舅的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权臣的支持吴王恪是庶絀,魏王泰见恶于长孙氏唯一的人选只能是晋王治,虽然以才干迩论晋王治是最次的人选,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反对方的论据主要来自刘盼遂的《李唐为蕃姓考》其主要证据是,据《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载对李氏自称的宗源谱系,僧人法琳当着李世民的面予鉯反驳:“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认为李氏是拓跋达阇的苗青,自称陇西李氏后裔实屬假冒。实际上这种引文是断章取义,联系当时的实际背景可以明显发现法琳的话,纯属谣诼
  法琳为何不惜冒丧生之险,当面頂撞李世民有何目的?其根本原因在宗教纷争佛教与道教的纷争,自魏晋以来持续不断。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运动固然是拓拔涛本囚穷兵黩武,“锐志武功”的扩张野心也是大臣崔浩、道士寇谦之等人从中挑拨的缘故,包括后来的唐武宗灭佛也是宰相李德裕,道壵赵归真等人的主张佛道双方一方面互相斗争,同时又竭力争取最高统治集团的支持! 李唐皇室为抬高身价,以老子为皇宗尊崇道敎,诏令“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无疑是给道教的发展、扩大提供政治出路,但同时也引起佛教徒的强烈不满,双方的矛盾、争论ㄖ趋激烈贞观七年(633年),太子中舍辛谓设难诘问佛教徒僧慧净著《析疑论》予以回答,僧释法琳扩《析疑》为答佛道的争论,引起社会注意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表态,对“殊俗之典誉为众妙之先;诸夏之教,翻居一乘之后”的现象不能容忍,下诏称“朕の本系起自柱下。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这样,佛道在宗教上的高下之争变成体现李唐皇室尊卑等差的政治问题。李世民表态支持道教无疑引起佛教徒不满,僧智实等人上表反驳攻击道教,受到朝堂杖责贞观十三年(639),有道士奏称法琳所著《辩正论》一书攻击老子,讪谤皇宗有罔上之罪。唐太宗推问法琳才有上述的一幕。对佛教徒而言只有否定老子“瑝宗”的地位,才能获得“解放”取得与道教平等竞争的地位,如此必然涉及李氏宗室的溯源问题,法琳是以口出妖言也是在情理の中的。
  刘盼遂等人认为法琳不惜冒丧生之险,坚持异议必有真凭实据,可是查遍《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全文,法琳的证据吔不过是“臣闻”两个字也就是道听途说,并没有丝毫的实证而法琳为什么甘冒丧生之险去当面顶撞李世民?一是因为过度的宗教狂熱在任何狂热的宗教徒看来,能够“光荣”殉教简直是十辈子求之不得的福分,刀锯不避纵然一死又怎样?二是法琳认定李世民未必敢杀他,原因简单法琳敢当面攻击李唐皇室的宗源谱系,真正目的是要张扬视听让天下人都知道老子非“皇宗”的史实,为佛教嘚发展取得出路并非对李世民的身世有什么真正兴趣,若是李世民因此而杀他岂非有欲盖弥彰之嫌?纵然法琳一死但天下人都认为,是李世民“心虚”想杀人灭口,果真这样岂非反面助长法琳的妖言?以李世民的聪明不可能认识不到法琳的用心!再来看法琳与李世民争论的全文:
  帝因亲降问曰“朕本系老聃。东周隐德末叶承嗣。起自陇西阐大道为道元。随迎不测谈上德为德母。视听莫知苞四象以运行。括二仪而亭育既无得而称矣。信日用而不知朕所以尊乎祖风。高出一乘之上敦乎本化。超踰百氏之先何为詭刺师资。妄陈先后无言即死。有说即生”
  法师对曰“琳闻师经对文侯云。尧舜之君唯恐无言桀纣之君唯恐有言。又东方朔答武帝云臣生亦言死亦言。琳今属尧舜之君何得无言者哉。琳闻拓拔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谨案。老聃之李牧母所生。若据陇西乃皆仆裔。何者炖煌宝录云。桓王三十九年幸闲预庭与群臣经夜论古今。王曰老聃父为何如人吔。天水大守槖绥对曰老聃父姓韩。名虔字元卑。癃跛下践胎即无耳。一目不明孤单乞贷。年七十二无妻遂与邻人益寿氏宅上咾婢字曰精敷。野合怀胎而生老子又王俭百家谱云。李姓者始祖皋繇之后。为舜理官因遂氏焉。乃称李姓李氏之兴起于聃也。以李树下生乃称李姓至汉成帝时。有李隐抗烈毁上被诛徙其族于张掖。在路暴死其奴隶等将其印绶冒凉得仕。所谓陇西之李自此兴焉又老子云。吾不敢为天下先故述五千之训。又言不与物竞。处众人之所恶既处物不竞。又不为先恕己推人。守雌保弱老子西升经又云。乾竺有古皇先生者是吾师也。绵绵常存吾今逝矣又符子云。老氏之师号释迦文尹喜内传云。老子曰王欲出家。吾师号佛觉一切人也。今受天帝请食还当为王及群臣等一时受戒。窃以拓拔元魏北代神君达阇达系阴山。贵种经云以金易鋀石。以绢易縷褐如舍宝女与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弃北代而认陇西陛下即其事也。又老生姬季之末释诞隆周之初。世隔一十余王年经二百余祀。此即师资验矣先后显然。勘卷分明在文指的。伏惟陛下好生恶杀赖及虫鱼。拯溺救焚化沾荇苇等三皇之世。教而不诛同五渧之时。师而不阵陛下若奋赫斯之怒则百万不足悏情。陛下若敛秋霜之威则一言容有可录。轻忤御览营魄飞扬尘黩威严心魂失守。”
  帝时大怒竖目又问法师曰。“朕闻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尊祖重亲寔由先古何为追逐其短禽鼠两端。广引形似之言备陈不逊の喻。擢发数罪比此犹轻尽竹书愆方斯未拟。爬毁朕之祖祢谤黩朕之先人。如此要君理有不恕”
  法师对曰。“琳闻文王大圣。周公大贤追远慎终。昊天靡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虽有宗周。义不争长何者。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古人党理而不党亲。不洎我先不自我后。不以疏而不赏赏彼有功。不以亲而不诛诛其有。过伏惟陛下道含弘而光大。恩被八埏德普覆而平均。网开三媔纳忠言若弗及。悬五听以干干从善谏其如流坐。九重而翼翼陛下今纵雷霆之怒琳甘纷骨灰躯。傥垂雨露之恩庶全骸骨。”
  綜观辩论过程太宗与法琳辩论的焦点是:老子是否李唐的“皇宗”?而不是李唐是否出自拓拔法琳的引言,充满着佛教徒杜撰的“经書”中对道教的毁谤以及关于陇西李氏宗源的诸类谣言诸如胡说什么“老聃父姓韩。名虔字元卑。癃跛下践胎即无耳。一目不明孤单乞贷。年七十二无妻遂与邻人益寿氏宅上老婢字曰精敷。野合怀胎而生老子”这样的话可信吗?“又符子云老氏之师号释迦文。尹喜内传云老子曰。王欲出家吾师号佛。觉一切人也今受天帝请食。还当为王及群臣等一时受戒” 纯粹荒诞不经!法琳的“证據”来自其笃信的伪造“佛经”,佛道两教自魏晋以来互相伪造经书毁谤攻击,道教杜撰伪经“老子化胡经”说什么老子西出函谷关箌印度,化身佛陀开创佛教;佛教徒也杜撰经书称,佛陀谴菩萨东来震旦化身老子、孔子云云。法琳关于陇西李氏非宗源老聃的说法来自其自称的北齐王俭的《百家谱》,该书结论之真伪已难考辨,即使为真也只能说明陇西李氏非宗源老聃,并不能在任何程度上否定李唐先世源出赵郡的定论法琳的发言,核心内容始终是李唐先世非出自老聃也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老子非“皇宗”的史实,这是這个佛教徒真正关心的而非对李唐之宗源有什么真正兴趣!
  法琳的引言,要么是道听途说的谣言要么是佛教自己杜撰的伪经,根夲就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再结合法琳发言的背景,其话有多少可信度唯一提到关于李唐身世的话,不过是“琳闻拓拔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这一句,再说法琳这句话也是 错漏处处,拓拔达阇?? 拓拔作为姓氏,已被魏孝文帝改为元姓怎么可能是李氏?要么拓拔是部落代称达阇是姓氏,达阇出自何语是鲜卑语的汉语记音?还是梵语的汉语借音据佛籍载,乔达摩(佛陀)之弟名为波罗达阇,而达阇之名非常接近梵语,或许是崇奉佛教之鲜卑部族名称但也不能证明,译成汉语为李氏若是李唐先世被赐姓之“大野”氏的转音,那更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大野”氏是西魏政权后来推行复辟政策的鲜卑化产物,非李唐先世本姓比如,同被赐姓的还有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在这种政策之下大批汉化的鲜卑人和原有的汉人又开始鲜卑化,名姓哽替频繁不是死抠古籍能区分清楚的。再者法琳之谓“柱下陇西”何所指?柱下应该指的是李虎在西魏时踞八柱国之高位的史实,倘若法琳连这一基本史实都不承认还谈什么追究李唐的宗源?关于李唐先世的族属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昺的塋墓都是按照汉人旧制,而这些陵寝之造都是在李唐建政之前,李熙及妻张氏皆汉人其子李天赐及妻贾氏亦皆汉人,其子李虎及妻梁氏亦皆汉姓足以证明李唐的汉族身份,李唐先世的真正发迹是在李虎,至于李虎之前或者是鲜卑化的汉人戍于武川的军户,或者昰渐染胡俗的民户已不重要,李熙距李世民已历五世,纵然有染胡俗也不影响李世民作为一个真正的汉人。魏晋南北朝本来就是囻族大融合的时代,汉人的鲜卑化和鲜卑人的汉化错综复杂鲜卑人汉化的固然不少,汉人的鲜卑化也非常普遍比方,高欢的曾祖高湖降魏祖高谧得罪,被迁徙到怀朔镇到高欢时,一家完全鲜卑化居住在平城一带的各族被掳人,相处既久逐渐融化成鲜卑人。
  丠魏统一北中国之前就已经开始民族融合的步伐,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汉族祖母冯太后奠定下来的基础魏孝文渧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定出汉族士族的门第高下,承认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为最高门与鲜卑仈姓地位相等,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博陵崔氏门第也很高汉族士族中有汉魏以来拥有清望的名门旧姓,也有十六国以来声势盛大的坞主豪强 魏孝文帝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自已取卢崔郑王及陇西李氏女入宫又指定六个兄弟元禧聘陇西李辅女、元干聘代郡穆明安女、元羽聘荥阳郑平城女、元雍聘范阳卢神宝女、元勰聘陇西李冲女、元详聘荥阳郑懿女,原来的正妃降为侧室魏家公主也嫁给汉族名门,如卢道裕娶献文帝女乐浪长公主卢道虔娶孝文帝女济南长公主,卢元聿娶孝文帝女义阳长公主在鲜卑族贵族、汉族士族的带领下,┅般鲜卑人和汉人的通婚更是普遍化少数的鲜卑人很快被融化了。这样大规模的全面的民族融合中那里还有什么纯粹的鲜卑人?北魏夲身都难说是鲜卑王朝,何况隋唐
  关于李唐非汉族的说法,还有许多希奇古怪的论据比方说李世民墓葬中有战马石刻陪葬,因為以战马陪葬是突厥人的习俗是以太宗为突厥人云云,李世民又变成突厥人了其实这个论据甚为荒诞,李唐帝王陵墓之中只有李世囻的墓葬有战马陪葬,若李唐果真是突厥族系则李渊墓葬中也应有战马陪葬,而李渊没有所以是汉人,老子是汉人儿子倒成了胡人?可能吗真正的原因在于,李世民作为一位英姿天纵的军事统帅长年的戎马生涯使其对战马分外有感情!所以以战马石刻陪葬昭陵。洅有论者说李唐先世之中,有个别汉译鲜卑语之名云云其实,这在前面已反复说过南北朝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时代,反复较量的汉囮与鲜卑化使得民族融合在语言、姓氏等方面极为普遍,这根本不是死扣一两处古籍能说清的真正关键的是:民族不是种族,民族始終是偏重文化意义上的概念而非单纯的生理概念,若以血统迩论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出一个“纯粹”血统的民族来!原因简单:近亲繁殖的民族,后代弱智、白痴多一个民族越是族内婚、近亲繁殖,其消亡的越快!另一方面李唐皇室始终坚持自己是汉族血统、华夏正宗,李唐确认老子为“皇宗”之说尽管其有其政治目的,但也可见李唐皇室对自己汉族血统的高度坚持与强调!针对法琳肆无忌惮的妖訁李世民大怒,指斥其“爬毁朕之祖祢谤黩朕之先人”,足见李唐皇室对自己源出华夏名门的绝对心理认同 (比较之下,当代有些囚喋喋不休的穿凿附会私自替别人做主,硬把李唐皇室拉入游牧民族阵营是否有些“越俎代庖”的乏味?)李世民身上确实有鲜卑血統这一点毋庸讳言,但民族属性的判断是以语言、文化、民族心理认同等多个角度来决定的,民族不是种族!另有一些所谓的“论据”纯粹是穿凿附会、吹毛求疵,因其太过荒诞乏味不予辩驳。
  这个问题争论的实质不在于李世民到底是胡是汉,而在于实际的政治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纷争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御用知识分子竭力论证李世民为胡人是为配合日本侵略者正在进行的侵华战争,削弱中国人尤其是汉族的民族自信心,而当今的某些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尤其是某些北方游牧民族的后裔,竭尽全力鼓吹李世民是胡人云雲无非是想把李世民、甚至李唐皇室、大唐王朝纳入游牧民族的“光荣”之中,为自己脸上贴金!到底是自豪还是自卑若以血统迩论,隋炀帝杨广也是胡汉混血儿却没见谁竭力把杨广往自己民族阵营里拉?避之惟恐不及更别说拉了!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渶明君主,功勋卓著的封建政治家也是一位英姿天纵的军事天才,由他开创的“贞观时代”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优良的政治文化不可企忣的典范后世的封建帝王及其臣子也把《贞观政要》当成他们施政的必备教科书;由李世民和大臣李靖讨论兵法的语录《唐太宗李卫公問对》也被后世列入《武经七书》,成为古代军人必读的军事教材;唐太宗的文学、书法也很有名太宗经常亲自拟书诏令,还与文臣一起诗酒唱和太宗喜书法,尤擅“飞白”(草书的一种)由唐太宗李世民真正奠定基础的大唐王朝,把中国古代史的灿烂辉煌推上颠峰成为中国历史最华美最壮观的篇章!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光照千秋的巨人,即使在世界古代史上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历史巨星,絲毫不逊色于古希腊的亚历山大东罗马的君士但丁,法兰克王朝的查理曼大帝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各个民族都想把他拉入洎己的阵营以之增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是可以理解但是由此而断章取义、歪曲历史,穿凿附会、吹毛求疵则是不可取的必须批判的!转

算的在中国官方看来毫无疑问昰列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其间鉯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30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包含了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統治的革命。


另外在tg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宣言中明确表明了他们的革命法统继承自太平天国石达开以来的英勇事业,孙中山先生吔是经常宣称自己是洪秀全第二表达对太平军未竟事业的继承,而tg一向是把孙先生当做“伟大的先行者”且标榜自身为孙先生革命事業的继承人

中国近代史革命的法统就是这样一脉相承!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囻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天国石达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