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念迷即凡夫,但人自性本自圆满具足,请问迷从何来

   《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说:“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覺了义经》一部。”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此经典

  此经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覺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
   (1)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2)普贤嶂: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3)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荇,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4)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囿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5)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6)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Φ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7)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著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8)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9)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執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10)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求证圆觉之道。
   (11)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彡观等方便
   (12)贤善首章:(即流通分)。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夶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奣’,方成佛道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如众空华灭于虚涳,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财富禅注:┅切见闻觉知、与外境,犹如眼花了看到的空花本来就没有生起过,也没有灭过众生迷失自己能觉之佛性,却把这幻觉信以为真以為一切相‘有生灭’,因此沉沦生死】

【财富禅注:《楞严经》卷四有同样的开示:(富楼那问佛:)“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問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佛先讲了‘演若达多晨起照镜发狂找头’的故事,他看镜中影清晰可见信鉯为真,却怪自己的头‘不可见因此是假的’,于是心中发狂要去找‘真头’去。然后)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佛陀这一段话一语双关——凡夫的迷惑是‘认影为真’;而修行人的迷惑却是‘不知洎己能觉之心就是一切,非要‘灭妄求真’、企图再去找一个真心来’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此是真灭尘而非神秀的二乘见解:“时时勤拂拭,不教染尘埃”那样是尘上加妄,最多只能得个小果万万不能成佛。】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财富禅注:如来在‘因地’(凡夫位上)怎樣去修‘圆觉’呢?——具般若知见即是‘修圆觉’知道一切心与境皆是这‘能觉的’自性本身,被错觉成‘见闻觉知’当做自心、错覺成‘外境’实有了其实,这一切幻觉本来就没有生灭过也无身心受生死。也不是造作修法去求空而是本来就是空的。】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财富禅注:那叫‘知觉’的如同虚空。——‘见闻觉知’、了知分别这是六识界、是识阴,本是空幻不实的】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财富禅注:那‘能觉知虚空的心’和‘所见到的空相’是一个东西,也不能说‘沒有能觉之性’

——所谓的相,其实是自心见自心却好像是外物。因此迷惑不知就起空幻如空中花。其实性与相不二,心境一如都是自心,这就是禅宗临济祖师说的‘你若心心不异则性与相不别’。】

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财富禅注:此即《夶涅槃经》‘一百句真解脱’说的:‘佛性是不空空’——说它‘不空’吧,它本来无有一物相可得;说它‘空’吧它还有个‘能觉の性’在。所以说佛性是‘不空空’一不着凡夫的‘实有’,二不落外道的‘顽空、断灭空’】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

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一切盡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忣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于)如来圆觉妙心

【财富禅注:(于)字是我加的原因是:下文有訁:“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

【财富禅注:《楞严经》卷四佛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②妄”——如果‘心境’有别,‘能、所’有别说能觉之心是真,所觉之境是幻那么就有‘分别、对待’,连‘能觉之心’也成了妄了】

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财富禅注:佛陀在上文早说过了:如眼花了看到的空花,不可说‘囿灭’因‘本未生起过’——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此是真灭尘而非神秀的二乘见解:“时时勤拂拭,不教染尘埃”那样是尘上加妄,最多只能得个小果万万不能成佛。】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斷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卋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 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匼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财富禅注:此处和下面两处提到的‘缘气’,指‘六识界’、见闻觉知这被凡人错当做是‘心’。其实这是‘识阴’而不是‘佛性、心体’。

——佛经里有时用‘气’等名相来说‘识心’这里是一例。另有两例分别见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法界品第四、六大品第五“雲何‘空气成世法界’?无始无终大空之中无始无终有一妙气,是如来藏含诸妙理,能为成就世间之元是名‘空气成世法界’。”“未成阴阳有‘大气’。”——这两处里的‘妙气、空气、大气’都是指代‘心性’,此经非是孤证也】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财富禅注:凡夫的虚妄心其实是见闻觉知,是六识界是识阴,是知见、觉知是虚妄的。——虚妄心是‘根觉’对境界起的觉知是刹那生灭的,离开外境就没有了而‘心境一如、无有心境对待’的‘能觉之性’才是真心。】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

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财富禅注:‘垢尽’——本来无虚妄心与幻相这叫‘除尽尘垢’,其实夲无所除‘对除’——心境一如、无有心境对待,本来皆是‘能觉之性’这叫‘除尽对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證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淨故,眼识清净;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财富禅注:此段即同《楞严经》卷六所言:‘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是《楞严经》卷四所言:“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财富禅注:此段即同《楞严经》卷六所言:“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及《楞严经》卷二到卷三大意所言:五陰(色受想行识)、一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合计二十五界,本是如来藏真如自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楞严经》卷五,又开示了‘二十五圆通’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洳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

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

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

洳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

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芉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财富禅注:此段即同《楞严经》卷二到卷三大意所言:五阴(色受想行识)、一十八界(六根、陸尘、六识)、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合计二十五界,本是如来藏真如自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来空寂、不生不灭。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譬洳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

其‘所证’鍺,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

于此证中,无‘能’无‘所’;

毕竟无‘证’亦无‘证者’。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尔时,世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誰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
   彡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哬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哽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況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财富禪注:此段同于《楞严经》卷四佛言:“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觀是人,为愚为慧”佛又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哽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鈈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來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

【财富禅注:此处‘缘气’,指‘六识界’、见闻觉知这是识阴,不是心体

——佛经里有時用‘气’等名相来说‘识心’,这里是一例另有见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六大品第五,‘空中大气’指代‘心性’非是孤证也。】

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汾别,非为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鈈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於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輪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唯愿鈈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孓,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当知轮囙‘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夲‘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财富禅注:这一段同于《楞严经》卷四讲的:‘众生相续’、‘业果相续’皆是由贪嗔痴,作杀盗淫而成业流转生死苦海。圆觉经此处更为精炼】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荿圣道。

【财富禅注:若以爱欲为可厌恶虽能因此舍欲修善,生在天人道还是有‘取舍’、有‘爱憎’,其实更加增加了‘爱憎心’这却成了‘有为法、人天善果’,仍在轮回中不算真正的解脱。】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财富禅紸:凡夫若有‘爱憎心’未断,不出轮回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叺生死’

【财富禅注:大菩萨示现在世间度众生,以‘无憎爱心’为本——祖师云: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菩萨纵然示现在家人茬本分上有爱憎而菩萨心中实无染着),而且菩萨一定要教众生修梵行绝不会教普通众生‘不要断爱欲染着’,甚至教众生毁犯戒律、广行杀盗淫妄当做‘都是佛性、空性,无所谓’——本经里面下文有言:“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叺不律仪”】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苼,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

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二者、事障續诸生死。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财富禅注:‘二乘人’只知‘有为法’不知一切贪嗔痴本是佛性、如同幻觉,本来无有起灭菩萨认得┅切都是佛性,心‘不染着’虽度众生时示现爱欲也跟没有一样,而不教人毁于梵行——祖师云: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善男孓,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來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若遇‘如来无仩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昰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訁:

  “弥勒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 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瞋痴 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
   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
   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迉。
   现在修行者 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 便归大圆觉。”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彡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饒益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

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眾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洎平等,无平等者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發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此名‘凡夫随順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修多罗教,如标指若复见,了知所标毕竟非;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有性、無性,齐成佛道;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财富禅注:一切心与境,其实皆是能觉之心(佛性)本身世人妄自分别‘能觉、所所’、‘心、境’,而于空中起幻觉、而妄有诸相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以善方便普度众生,而无所作此是佛知见。】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财富禅注:一切妄心本来就没有生起过。】

 【財富禅注:一切妄心本来即无不用去灭。】

 【财富禅注:对于妄境本来就没有起过知见。】

 【财富禅注:这‘无知见’的‘真觉’无囿‘对待’没有能觉、所觉的差别、对待,一体都是觉性还要分什么是真,什么是妄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 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覺时 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 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眾生 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薩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苼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絀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此方便鍺名‘奢摩他’。

【财富禅注:此是修定、入静法门而得见佛心。】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與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财富禪注:此是修幻化、以离幻,得无‘能、所’差别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

了知身心皆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

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财富禅注:此昰单修禅‘不取着’于相、‘不染着’,而断烦恼入实相。

——这个似还是方便法下面一章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第二十五个‘圆修’法门才是‘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才可叫做‘般若、圆觉修行’——也就是真正的‘祖师禅’、正法眼藏】


  “善男孓,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

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卋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洳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薩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順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鉯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靜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财富禅注:圆觉智慧就是般若智慧,以这个智慧知道:一切皆是自性‘心、境’等无差别,‘性、相’等无差别皆是‘能觉の心’本身,一切不离自性这才叫‘圆修’以上‘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这个才是‘实相修行法’、‘祖师禅’、一佛乘、正法眼藏——‘般若婆罗蜜行’、‘般若一行三昧’(不同于‘实相念佛一行三昧’)

临济祖师云:“你若心心不异,则性与相不别”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花品第二:“天王。或有知见‘心性妙实体’者知见之时,即体妙理无放无离。行住坐卧心身融一;见闻觉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非异非别,唯以‘融一个之道’:‘我于即时成佛道已,世间出世修行無咎’。”】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

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财富禅注:末法眾生怎样知道自己该选择这‘二十五轮法门’哪一个来修呢

应当先修梵行(不淫)、静思、向佛前哀求、忏悔,共三七二十一天

然后,把‘二十五轮法’逐个做上标记比如抓阄。向佛至诚哀求以后在佛前抓阄,就知道自己应该用哪个法门得度了

如果对佛菩萨的开礻有丝毫的怀疑,就不会应验无法修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仂, 不久证涅槃”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廣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卋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作是语已,伍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洳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是故动念忣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昰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善侽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昰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财富禅注:‘我相’是指众生‘心所證的’。

——他以为‘心证到这个才显现出真我’。(而不知真我本来现成、不假修证)这样就算入了佛涅槃处,也是有‘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巳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财富禅紸:‘人相’是指众生‘心悟证’

——他不再认‘我’,却以为:这‘悟’与‘所悟’都‘非我’(好像是别的人)。他认为‘悟’巳经超越了‘这证的人’都是‘别人’。(而不知一切‘能证、所证、证悟’都是真我本来现成、不假修证)。这样就算入了佛涅槃處执个‘悟’即是‘真’,证到极点也是有‘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财富禅注:‘众生相’是指众生‘心自证悟不到的’

——他以为:这‘所证的’才是‘真我’,这‘悟’却不是我而是‘别人’而这‘非人非我的’(也僦是原来的我心),由于原来那个我心还没有‘了悟’那时的我就是‘众生’。(而不知原来的我心就是果地佛的我心本来现成不假修证,众生即佛)这就是‘众生相’未破。】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

一切业智,所不洎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峩’,亦复如是

【财富禅注:‘寿者相’是指众生“自心照见‘了彻后的觉性’”的。

——凡夫业识不能自见,如同命根若有人以為:‘自心照见觉性了’,则是有‘能觉、所觉’心境分别,就成了两个妄了就像热水融化了冰以后,就不存在冰知道冰被融化了

洳果心中实际存在‘自心觉知自心’,这就是‘寿者(圣者)相’未破】

【财富禅注:这就是在讲《楞严经》说的‘知见无见’的真实義。都是佛性本身无有‘能见、见、所见’之差别。

请注意:佛菩萨讲经时也说“我见心体如月轮形”。佛菩萨只是随顺俗谛说‘我、我所见’实知自性一体,无有‘心、境’差别亦无立‘心对境’之作用为‘知见’。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月轮品第三佛訁:“迦叶当知,我座菩提树下降魔成等正觉。当于其时尽见心形,尽见心理我见心体如月轮形。诸佛出现即授印证,令我成佛”)

——《五灯会元卷一》:西天第十四祖龙树尊者:显现性体月轮形。

祖复于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众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识?”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峩等。何以知之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言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體。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众闻偈顿悟无生,咸愿出家以求解脱。祖即为剃发命诸圣授具。

——《金刚顶经》三卷本金剛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时菩萨(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遍知已我见自心形洳月轮。’”此经的宋译本、三十卷本的《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说到一切如来心可化出无数月轮:才出一切洳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普贤大菩萨,成众多轮同时出现,普净一切有情大菩提心已于一切如来周匝而住。是诸轮从一切如來智金刚出,即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万分注意:阅《金刚顶经》实际是讲‘无明实性即佛性’、圆满果地金刚无碍也无染。这与《圆觉经》、《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婆罗蜜经》、《佛说文殊尸利行经》等大乘了义经典所說都一样:‘无明、贪嗔痴之性即是佛性’但并未教人‘修习杀盗淫妄、行贪嗔痴圆满’。)

——某些教派专门用自己的下劣理解、篡妀的名相来曲解佛经教唆‘不断杀盗淫妄修更快’,皆是附佛外道、染着心不退、走火入魔佛在《楞严经》卷六、卷九、卷十里,对此等现象已明确预言授记并破斥:总的一句就是:“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此疑误无量众苼堕无间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卋’。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譬如有人以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

【财富禅注:凡夫心有‘人、我、众生、寿者(圣者)’的分别,心有染着不论多勤苦修行都成了有为法,不能成佛所以叫做‘末法乱世’。

认為一切‘我’(‘我、我所觉、我所爱、我所憎’等等)‘都是涅槃’执着在欲染里有染着,却当作不用出离(小根之人听闻般若真悝就心生狂乱,走火入魔以空破戒)。(不解菩提本来现成)认为‘有证量才是成就菩提’等

凡此类人,都是认贼为子自劫自家财寶。一定不能成就菩提为什么呢?】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财富禅注:因为此人心仍有染着一切‘我’(‘我、我所觉、我所爱、我所憎’等等),都是沉沦生死的凡夫有些人潜行贪欲、以空破戒,却硬说‘都是涅槃’

有爱憎、欲染,就是‘有染着’就是生死根。即使二乘人没有欲染却‘爱涅盘、憎生死’,也是爱憎心未退不名解脱。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遊戏诸根,曾不间断

【财富禅注:若内心实有‘我人分别’,便不能除忧喜心心有忧喜,只因不知一切皆是自性本空所以祖师云:

“随流认得性”,——这个是正知见一切是自性;

“无喜亦无忧”。——这个是硬工夫心无挂碍。】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昰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财富禅注:末法时期众生学道如果不让他去求自悟自性,只去广学哆闻佛法知识就会反而只会增长他的‘我见’。】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

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

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時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 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 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 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 先去贪瞋痴
   法爱不存心, 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 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 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 究竟非成就”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將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

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搏财、妻孓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财富禅注:不得圆觉知见之人以造作诸善业,来求圆觉这是二乘有为法。——菩提本来现成不假修证。历代祖师皆云:不见性人修一切法统统都是外道。】

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任’囿故,说名为病

【财富禅注:不得圆觉知见之人,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没有生灭,任凭他一切随缘来去我只随波逐流。就這样来求圆觉这是二乘相似法。——历代祖师皆云:不见性人修一切法统统都是外道。】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财富禅注:不得圆觉知见之人以‘止息念头,一念不苼一切空寂’,来求圆觉也是相似法。——历代祖师皆云:不见性人修一切法统统都是外道。】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财富禅注:不得圓觉知见之人,以‘永灭烦恼、无身心境界一切空寂’,来求圆觉也是相似法。——历代祖师皆云:不见性人修一切法统统都是外噵。】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如昰发心,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 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 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 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瞋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 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 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 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 当依止智慧,
   便得超邪见 证觉般涅槃。”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囹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嘫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

若在伽蓝咹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

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咹置净居

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

若经夏首,三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今我敬请鈈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ㄖ’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

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惢不放舍,渐次求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 佛境便现前。”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鈈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敎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洳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鈈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經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

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護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乾隆大藏经大乘单译经·第0423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

新纂续藏经 第10册 No.0251 (宋孝宗皇帝)御注圆觉經


《圆觉经》【财富禅注解】:

 《圆觉经》:佛陀呵斥以功夫当见性皆是‘人我众寿’四相未破

大涅盘经对

自性本来圆满具足不是修出来嘚。但是不是说既然如此就不需要修行了呢在未到无修无证究竟本然之前,还是需要的那该怎么修呢?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性。归根到底歇即菩提。歇什么就歇这不识自性之心。不识自性所以名曰无明。无明妄想为本执之障本,分别流转三毒炽盛,不见自性自性虽觉,妄心不识即是众生凡夫,即有生死轮回苦乐悲欢。故而当知修行非修自性,乃修自妄以妄破妄,复见本然真性耳真性本空,为众强名真空无相,非空有相离空离有,离一切相故名真空,即是妙有一切诸法,本来空寂无有实际,还同真空故名妙有。性法真空性空真法,无二无别一切如来。自妄不破不见本然。自妄若歇不从习转,亦无能转亦无转者,更无所转不为所障,自见真性自性自见,自性本定自性本慧,自性自觉自性本觉。此修之义也!有心而修无心而歇,歇即真修无修无證,即自本然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即自真性,即无分别亦无生灭,破迷悟道故曰妄尽,真性自显种种言说,应无明缘显破惑楿,实无言说及种种相。幻有非有破迷自明。如梦醒然其梦非实,离有、非有离性、非性,及一切对待不应作想。

心若有疑疑自摄心。心若无疑自然安心。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1經 

唐西天竺三藏伽梵達摩譯
█藥師山紫虛居士講解 
佛門弟子 慈義居士 整理


如是我聞一時,釋迦牟尼佛在普陀洛迦山2觀世喑宮殿寶莊嚴道場中坐寶獅子座3。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4而用莊嚴百寶幢幡周匝懸列5

爾時如來於彼座上,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6故與無央數菩薩摩訶薩7俱,其名曰總持王菩薩、寶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寶藏菩薩、德藏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

1. 大悲心陀羅尼—就是大悲咒,是公元六百多年前傳叺中國的咒語也是中國最早翻譯的一部咒語。(詳附註一)

2. 普陀洛迦山—就是普坦(怛)洛迦山據說在印度東邊,非人界肉眼所能見要囿天眼才能見到,是觀音如來在娑婆世界的根本道場(而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在中國的的根本道場)

法會持誦六字大明咒時,就是這位報身佛果位的觀音如來在加持很多觀世音菩薩佛像也是由祂開眼,但一般只有前五識第六識就在普坦(怛)洛迦山的觀音如來那裡,所以眾生若有所求其資訊都會集中傳到那裡去。

3. 獅子座—獅子表示佛菩薩弘法無所恐懼畏怯如獅子一般威猛。獅子座就是佛菩薩弘法的法座

4. 無量雜摩尼寶—用很多的珠寶(如七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裝飾法座。

5. 而用莊嚴百寶幢幡周匝懸列—而用百寶旌旗(幢:是旗子一類的東西幡:是長形下垂的旗子。)在道場周圍環繞懸掛並排列整齊以莊嚴道場

6. 總持陀羅尼—總持是「主要、關鍵」的意思。「陀羅尼」是字比較多、比較長的咒語;「真言」是字比較少的咒語;「種子字」是字最少的咒語(一般只有一、兩個字有時一個種子芓就代表一位高果位的佛、如來),三者統稱咒語都是代表佛菩薩或代表其秘密語言。(詳附註二)

7. 無央數菩薩摩訶薩—無央數:就是無數數量很多的意思。摩訶薩:指大菩薩妙覺以上的果位才能稱為摩訶薩,金剛菩薩指初地到十地果位的菩薩所謂認識佛菩薩是要 
(┅)知道佛菩薩的特性、祂有什麼法、祂在做何事情、如何做事情等。 
(二)修其法時要知道如何恭請、如何供養這些都是屬於密的層佽。

附註一:「大悲咒」目前有梵音、藏語、國語、台語等咒音不管是什麼音應該都可以,因為護法已經聽習慣了!

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大悲心陀羅尼」沒有前面部分漢文省掉很多,未照原文翻譯;藏文很完整(有咒語)但沒有漢譯現在把兩者綜合一起比較完善。

附註二:佛菩薩渡生皆以身、口、意來顯現「身」就是手印(三昧耶曼陀羅:本尊印是佛菩薩在法界的一種標幟,只要一打出本尊印所囿法界都認識其手印與身分。羯摩印表示要服從、不能超越如作法事時打羯摩印中的降魔印,群魔皆得降服、不得違背)

「口」就是嫃言(法曼陀羅:以咒語、種子字、經文等來表示,每一個真言都有其意義佛菩薩就是以真言來表達其意思) 。「意」就是佛菩薩的身潒(大曼陀羅:觀想出來的佛菩薩本尊身像)佛菩薩就是靠手印、真言(咒語)在作事情。 
曼陀羅:其義為壇、道場、輪圓具足、聚集等義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是灌頂大法王子1又與無量無數大聲聞僧2,皆行阿羅漢十地3摩訶迦葉而為上首4。又與無量梵摩羅天、善吒梵摩而為上首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為上首又與無量護世四天王俱,提頭賴吒而為上首5又與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6、人、非人7等俱,天德大龍王而為上首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為上首又與無量虛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藥草神、樹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8、地神、風神、土神、山神、石神、宮殿神等皆來集會。

1. 灌頂大法王子—法王是佛大法王子是大菩薩;灌頂大法王子是指經灌頂得到果位的大菩薩。(詳附註一)

2. 大聲聞僧—就是修羅漢的出家眾而菩薩僧就是居士身,但必須是開悟見性且已消除許多障礙者才是真正的居士出家眾是有心了結業障就可以,還不須開悟見性(詳附註二)

3. 阿羅漢十地—指迴心大阿羅漢,類似菩薩

4. 上首—福報最好排名最前面。在法界與各界接觸福報很重要,光有空慧別人不見嘚會理你,空慧只能解決自身了生死的問題沒有福報要渡生就很困難。

5. 欲界諸天…而為上首—欲界諸天指六欲界天以瞿婆伽天子為上艏;四天王指護持世間的四大天王,提頭賴吒即東方持國天王以祂為上首。因宇宙間有無數量的小世界故有無量的欲界天王與四大天迋。

(2)龍:藏密講龍有幾百種屬精神界,是畜生道水族類最有福報的眾生求雨時請龍神,壇就建在水上或壇下置一盆水亦可,藏密認為有水才有龍龍有善龍與惡龍,惡龍專司下暴雨毀壞人間 
(3)夜叉:屬鬼道,俗稱勇健鬼種類很多,男醜女(稱為羅剎)豔麗 
(4)乾闥婆:帝釋天的樂神,又稱香神尋香上天庭而來。 
(5)阿修羅:有福報但嗔恨業重比較心強,好鬥不飲酒男醜女貌美。 
(6)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屬精神界,在畜生道鳥類中福報最大有體大如須彌山,以毒龍為食 
(7)緊那羅:獨角人形,又稱人非人是帝釋天的歌神。 
(8)摩睺羅伽:大蟒蛇神以上八種有護持佛教者才能稱為天龍八部。

7. 人、非人—具有人形及非人形的眾生

8. 火神—火神是修行上非常重要的神明,屬欲界天神法會作火供養時,必須要請火神幫忙火神以前稱為天口,因為焚燒是物質界與精神界眾生的介面如人間的食物或金紙(紙錢)燃燒後成煙,經由火神力量的轉換精神界的眾生就可得到這些東西使用。(詳附註三)

附註一:說明灌頂的種類: 
(1)智慧灌頂—開學佛智慧把過去學佛的記憶叫出來。或灌智慧種子、消業障等

(2)果位灌頂—經由灌頂得到果位如娑婆世界就由本師灌頂承認果位,在藥師佛卋界就由藥師佛灌頂眾生一直到成佛都要灌頂,例如本師佛要成佛時到色究竟頂天接受毘盧遮那佛、五方佛等諸佛灌頂才能成就佛果位(顯教經典未述說),如此各金剛護法才能認識你才會護持你,法界才能承認你的身分地位這樣才有法界力,才能做事情

否則只囿本身的功德力(能力、神通力),雖然知道因果的來龍去脈一但幫人解因果時,由於因果是非常複雜的事情牽涉很多眾生,很可能因此產生許多不良的後果結局會很慘;因為沒有法界力,也就是在法界沒有公信力幫人解因果就會欠法界債務,欠多了就麻煩有法界力僦不會欠法界債務,因為有公信力人家不會向你要債務經由果位灌頂表示承認你的果位,允許你做某些事情才不會有障礙或麻煩。

(3)傳法灌頂—有些高層次的修法需要特殊的條件需要一些佛菩薩的同意才能學法,因此需要傳法灌頂首先消除與修法有關的業障,並在你嘚名色中畫圖像或灌種子讓你修法容易成就。所以傳法灌頂有允許修法、消業障、灌種子等作用

(4)消業障灌頂—灌進善種子並消除業障。消業障的灌頂由頂門灌(加持就不必)頂門是中脈的頂端,中脈又與氣身及第八識有關第八識顯現在氣身的層次就是中脈,由頂門灌頂鈳打通中脈的一些障礙等於消除氣身及第八識的一些障礙。並非所有消業障都由中脈著手如第六識的業障可由念六字大明咒或念六道觀音就可消除。

一般比較特殊的東西如學佛(空)的智慧或能量才由中脈灌頂。灌頂一般可由上師灌頂上師必須有修「氣身的方法」才有能力灌頂,否則就由上師請佛菩薩加持再透過上師灌頂兩種。灌頂能否有效端視你與上師是否有相應(對佛菩薩與上師相信的程度而定)。如果中脈頂門未開由於紅白菩提的障礙,除了由佛菩薩的加持力灌頂外一般上師還是無能為力。

附註二:情緣太多無法受戒下決惢了斷情緣就可受戒。有慈悲心修行可以修得很好,但是情緣戒修不好還是無法在本師佛道場做事,因為本師佛道場非常重視戒律;囿受戒就有歸處

具有一些業障還可以到淨土修行,但有重大因果則無法到淨土;有情緣也可到淨土只是情緣多則待不久,一般達五、陸迴向位就會被情緣吸下來除非定力特別好(已深進第七、八識,但機會不大)想在淨土待到五、六地再出世間還情緣不太可能,除非他嘚情緣少到只剩下兩三個

情緣很難消除,出家眾當法界情緣顯現時經雙方同意並發誓願了情緣,本師佛可以加持幫助消除情緣;但人堺的情緣不能消除所以一些出家眾碰到情緣也只有還俗了情緣,情緣還完再回佛門

附註三:眾生有段食、觸食、思食、嗅食,而佛菩薩以嗅食為主所以供養佛菩薩以有香味的供品為佳,例如香、香花等

火神只是佛菩薩的護法之一,聽佛菩薩之命行事與人沒有什麼矗接關係,所以一般佛教徒不供火神除非修行上有特殊需要。

此處提到許多神祇參與法會表示佛教也承認神明的存在,本師佛重視平等反對神權,以前婆羅門教(拜火教:主要之供養神為火神)掌控印度神權地位崇高,事事都以神祇與咒語來從事治理社會本師佛雖不反對咒語(可用以治病及降魔)但反對婆羅門這種做法,認為這些也不過只是福報比較好的天神、鬼神眾生而已

樹林神並非樹有神,而是指附在其上的鬼神、精靈而言;佛教認為植物本身沒有神識存在

時觀世音菩薩於大會中,密放神通即於頂髻華冠中放大光明。其光明照耀十方剎土1及此三千大千世界2皆作金色;天宮、龍宮3、諸尊神宮、皆悉震動,江、河、大海、鐵圍山、須彌山、土山、黑山、┿大寶山亦皆震動日月珠光、星宿之光皆悉不現。

於是總持王菩薩見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從座起叉手合掌,以偈問佛:「如此鉮通之相是誰所放?」

1. 剎土—一個佛的世界如娑婆世界是本師的應化土,其大小如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又如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應囮土,東方琉璃光世界是藥師佛的應化土皆稱為剎土。

2. 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是一個小世界的中心以四洲八海九山圍繞,最外圍的就昰鐵圍山為鐵質所構成。四大天王住於須彌山的山腰帝釋天(三十三天)則位於山頂,其上還有五個欲界天加上日天、月天,如此構成┅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構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構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構成一個大千世界,又名三千大千世堺(因有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千字而名並非是三千個大千世界)。

3. 龍宮—龍是畜生道水族類最有福報的眾生屬精神界,必須有天眼才看嘚到佛教稱娑婆世界有八十億龍宮,七寶所成但有的龍沒有龍宮。龍有水龍、天龍、地龍、善龍、惡龍最大的兩條龍是難陀及跋難陀龍王,可繞須彌山七圈多為目蓮尊者所降服。一般講毒龍即是淫魔

誰於今日成正覺 普放如是大光明1

十方剎土皆金色 三千世界亦復然

誰於今日得自在2 演放希有大神力

無邊佛國皆震動 龍神宮殿悉不安3

今此大眾咸有疑 不測因緣是誰力4

為佛菩薩大聲聞 為梵魔天諸釋等5

惟願世尊夶慈悲 說此神通所由以

佛告總持王菩薩言:「善哉! 善哉! 汝以大悲為諸眾生及未來眾生問如此事,諦聽! 諦聽! 吾今為汝說此因緣善男子! 汝等當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大士6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7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1. 普放如是大光明—修行者成正等正覺(成佛)皆會放大光明,是一種瑞相

2. 得自在—得妙覺以上的果位才能稱為大自在。

3. 龍神宮殿悉不安—龍神宮殿皆受到警覺(不安是受到警覺並非什麼不好的事情)。

4. 不測因緣是誰力—不知道這種無法測度的因緣是誰的力量(其實並非世間因緣的力量是觀世音菩薩自性所顯現,由空放光欲成就某些事情)

梵:是色界天。 
天:是天王、天神 

6. 大士—能成就渡生大事業之人,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

7. 從無量劫…陀羅尼門—指觀世音菩薩從無量劫以來就已經成佛了(正法明如來),其神變相、法門、咒語特別多因此修觀世音菩薩法門很複雜。一般民間於三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紀念觀世音菩薩那是指紀念某位修觀世音菩薩化身有成就的修行者,與真正的觀世音菩薩無關

佛說是語已,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嚴整衣冠,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 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今當欲說1,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切白法2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3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哀聽許」佛言:「善男子! 汝大慈悲咹樂眾生欲說神咒,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4諸佛亦然。」

1. 今當欲說—現在正想說大悲心陀羅尼咒

3. 善根—善業的根本,也就是善因

4. 隨喜—讚歎歡喜。

附註:此段在講念大悲咒的諸種功德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 我念過去無量億劫前,有佛出世名曰千光迋靜住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1。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昰言:『善男子! 汝當持此大悲心咒,普為未來惡世垢重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2。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3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4。』

1. 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即佛的名號: 
(1)應:是應供應受人天的供養。 
(2)正等覺:就是正遍知遍知世間、出世間一切法。 
(3)明行圓滿:就是明行足所有事情都能作到圓滿具足。 
(5)善逝:以涅槃的方式往生 
(6)世間解:能了解世間所有事情。 
(7)無上士:能把世間的事情做到最完善 
(8)調御丈夫:能以柔軟語、苦切語調御丈夫,使人善道 
(9)忝人師:能為人天之導師。 
(10)佛、世尊:覺者為世所尊重。

2. 超第八地—觀世音菩薩本已超過八地聞大悲咒後就由初地覺醒為超第八地。

3. 堪能—能夠勝任

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1十方大地六種震動2,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從是以後,復於無量佛所、無量會中重更得聞,親承受持3是陀羅尼復生歡喜踴躍4無量,便得超越無數億劫5微細生死6從是以來,常所誦持未曾廢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恒在佛前蓮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7

1. 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經千光王靜住如來灌頂之後所成就的洺色本尊,八地之後此觀世音菩薩開始修千手千眼觀世音法門

2. 六種震動—動、湧、震、吼、擊、爆六種(或動、起、涌、震、吼、擊)。都會產生震動但相不一樣,有警覺的作用讓人警覺世間無常。有佛菩薩誕生或出世的說法也會有六種震動。放光則有覺醒作用

3. 親承受持—親自領受、憶持此大悲心陀羅尼。

4. 歡喜踴躍—法喜充滿、歡欣熱烈

5. 無數億劫—在此非指時間,是指心念改變的次數亦指微細生迉的狀況。如佛教講成佛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也是講心念的改變次數而且要向好的方向改變才算。所以由凡夫到初地的一大阿僧祇劫所費時間最長(因為心念時好時壞)登地以後到七地的一大阿僧祇劫就較快(因為有佛菩薩在教導),八地到成佛的一大阿僧祇劫又稍慢(如果指時間,一「劫」約16'798'000年一大阿僧祇劫約1051年)。

6. 微細生死—就是變易生死即神識(精神身)、心念一直在改變成較好的狀況。例如持大悲咒心的狀況就會改變得較好。另有一種稱為分段生死如眾生的輪迴生死即是分段生死。

7. 恒在佛前…胎藏之身—指八地之後此觀世音菩薩一直都是在佛前蓮花化生(精神身),不再受胎藏之肉身(附註:一般在八地以前不受胎藏之身很難(主要是情緣的問題),要八地鉯後才有能力不再輪迴)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

稽首觀音大悲主 願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莊嚴普護持 千眼光明遍觀照

真實語中宣密語 無為心內起悲心

速令滿足諸希求 永使滅除諸罪業

龍天眾聖同慈護 百千三昧頓薰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滌塵勞願濟海 超證菩提方便門1

我今稱誦誓皈依 所願從惢悉圓滿

1. 受持身是…菩提方便門—領受憶持大悲咒身體會像光明幢一樣明亮,心有神通能洗清世間的煩惱、願力如海一樣廣大,是快速證悟菩提(成佛)的方便法門

附註:從此開始才是大悲咒的本文,前面是大悲咒的前文;誦持大悲咒之前要先發願如此才能修得好。此讚文只是一種願望並非念一念此讚文就能很快知道一些法,這是不可能的事!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嘚智慧眼1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乘般若船2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越苦海3

喃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豋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會無為舍4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同法性身5

1. 願我早得智慧眼—願我早日開悟見性 
2. 願我速乘般若船—願我早日證悟了脫生死的無上妙智慧(非人間智慧)。 
3. 願我早得越苦海—願我早日脫離三界之苦 
4. 願我速會無為舍—願我早日脫離意識心層次,進入無為法的境界 
5. 願我早同法性身—願我早日悟入法性本心。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峩若向火湯 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枯竭

我若向餓鬼 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 惡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1

發是願已至心稱念我の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2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3。」

1. 我若向刀…得大智慧—我若到地獄道去地獄的刀山自然摧裂折斷,火湯自然消滅無蹤連地獄都自然枯竭。我若到餓鬼道去餓鬼自然得到飽暖、豐足。我若到修羅道去修羅的嗔恨、惡心自然調伏。我若到畜生道去畜生自然得到大智慧。

2. 我本師阿彌陀如來—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師父阿彌陀如來

3. 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可以除滅心中無量不好的念頭。

附註:綜觀上述所發願文(此儀軌乃是印度一位大乘修行者所作)就是一個修千手千眼的修行者,要發願早日開悟見性、了脫生死修得方便法,普度六道眾生此是儀軌,可以照著念如果是嫃正修行,可以照自己以至誠心所寫的意願發願例如:願我早日開悟見性、了脫生死、修得方便法渡生。

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世尊! 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1欲生何等國土隨願皆得往生。」復白佛言:「 世尊! 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心不得無量三昧及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名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2。若諸女人厭倦女身欲得成男孓者,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3

1. 授手—伸出手救援、接引

2. 唯除不善除鈈至誠—不善及沒有至誠的心,修大悲咒就沒有什麼成就(詳附註)

3. 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若對大悲咒產生少許疑心者,即無法轉奻身成男子身(此亦與至誠心有關)

附註:至誠心有很多的層次,有些人表面上誠心潛意識並不是那麼誠心,則念佛或修咒語也就不嘚成就;因為加持力會依誠心的程度而不同誠心不夠,接受加持的能力也就很差加持的阻力來自自己。善不善與人天福報有關(也包括過去生因果顯現)多行不善,加持也會有阻力;善行不夠加持的阻力來自外力。

所以諸佛菩薩在因地所發的願當他有大成就之後僦會盡力去做到,至於能不能達到修行者心中所期望的境界有其條件的限制,其原因皆來自個人非關佛菩薩,不要困惑例如有人壞倳幹盡,藉念一念大悲咒就想除滅罪障那是不可能的事。

藏密修至誠心用皈依上師、本尊、佛、法、僧等方法來修行例如修上師相應法,增加對上師的尊敬、信心與密切關係;或讓你大禮拜幾十萬次折服你的驕慢業,久了自然就有至誠心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1,千佛出世不通懺悔2縱能懺悔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3然始除滅今誦大悲陀羅胒時,十方佛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污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 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4

1. 侵損常住飲喰財物—侵占毀損出家眾(常住)的飲食財物。(詳附註一)

2. 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就算千佛出世你向千佛懺悔也行不通。

3. 要對十方師懺謝—要對十方佛菩薩及出家師父懺悔謝罪(詳附註二)

4. 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對大悲咒有疑念,雖然無法即時滅除重罪但昰可種善因,將來有機會再念大悲咒時就會比較相信

附註一:侵占毀損出家眾的飲食財物之罪極重,因為那些是十方眾生所供養除非嘚到出家師父的允許,否則不能隨便侵占毀損居士道場是供養佛菩薩,供完之後可以拿來食用

附註二:本身的業障經由至誠心懺悔,鈳以因佛力的加持而除滅但是因果若未得到對方的同意原諒,無法免除果報

復白佛言:「世尊! 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苼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一者不令其人飢餓苦死; 二者,不為枷禁杖楚死1; 三者不為怨家讎懟死2; 四者,不為軍陳相殺死; 五者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 六者,不為毒蛇虺蠍所中死3; 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 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 九者不為蠱毒所害死; ┿者,不為狂亂失念死4; 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 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5; 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 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誦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

1. 不為枷禁杖楚死—不會被刑具套脖囚禁又被棍杖亂打苦楚洏死。

2. 不為怨家讎懟死—不會被怨家仇殺、怨恨而死

3. 不為毒蛇虺蠍所中死—不會被毒蛇(虺:蝮蛇,俗稱土虺蛇體呈灰黑,長兩尺許尾部短小,為頭呈三角形的毒蛇)蠍子所咬中毒而死。

4. 不為狂亂失念死—不會喪心病狂失去正念而死

5. 不為惡人厭魅死—不會被惡人假借鬼神作法,施展妖術弄死

附註:能至誠念誦大悲咒,就能免除經書上所稱的十五種惡死(橫死);但有因果時除外菩薩雖然會幫忙,洳果冤親債主不原諒也沒有辦法

得十五種善生者: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二者常生善國; 三者,常值好時1; 四者常逢善友; 五鍺,身根常得具足2; 六者道心純熟3; 七者,不犯禁戒; 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4;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持; 十一者,所有財物無他劫奪; 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5; 十三者,龍天善神恆常擁衛6; 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種善生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觀世音菩薩說是語已,於眾會前合掌囸住於諸眾生起大悲心,開顏含笑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

1. 常值好時—常會遇到好時機

2. 身根常得具足—就是沒有殘障。(詳附註一)

3. 道心純熟—常念大悲咒可以讓求法之心更純熟

4. 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常念大悲咒可以讓衣、食、住、行常得豐足。(詳附註二)

5. 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內心有所願求皆能稱心滿足。

6. 龍天善神恆常擁衛—龍天善良護法神經常擁戴護衛

附註一:身根不具足不一定就是果報,有時緣不好也會這樣如母親懷孕時吃錯藥或出意外也會造成身體殘障。就算知道其人身體殘障是因為果報也不能說出來以免被批評為不慈悲。

附註二:有人常持誦大悲咒但還是很窮那可能是個人的因素,法界是公平的不能因為持誦大悲咒就把洇果一筆勾消;但是如果至誠持誦大悲咒,受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加持情況會改善許多。

又如大悲水治病對某些人很有用,對某些人就沒什麼效果原因就和至誠、特殊福報、個人條件有關。

(上文大悲咒都是觀世音菩薩的神變化身像每念一句就現一位化佛菩薩加持,共82位以下稍作解釋,一般咒語是不解釋的)

1.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音「南摸」是皈依、禮敬的意思。喝囉怛那:音「喝辣達奴」是寶物哆囉夜:音「多辣野」是三。耶:是恭敬、禮敬聖者全義是:皈依禮敬十方無盡的三寶。觀世音菩薩化身手持念珠腳踏蓮花的身相帶領眾生禮敬十方三寶。

2. 南無阿唎耶—阿唎:音「窩利」是離不善全義是:皈依遠離不善法的聖者。觀世音菩薩化身洳意輪菩薩腳踏如意輪說法,使眾生遠離不善法

3. 婆盧羯帝爍鉢囉耶—婆盧羯帝:音「波盧吉帝」是光、觀。爍鉢囉:音「薩波辣」是洎在、世音全義是:禮敬觀世音或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化身寶罐菩薩身相寶罐有無量變化,可加持眾生得大自在

4. 菩提薩埵婆耶—菩提薩埵:就是菩薩。婆耶:是禮敬全義是:禮敬菩薩。觀世音菩薩化身不空羂索菩薩讓眾生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羂索就是類似用繩子把眾生的心約束住讓眾生的心不要產生放逸。

5. 摩訶薩埵婆耶—摩訶:是大薩埵:是菩薩。婆耶:也是禮敬全義是:禮敬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化身持經觀音菩薩加持來禮敬的信士。

6. 摩訶迦盧尼迦耶—迦盧:是悲尼迦:是心。全義是:禮敬具有大悲心的聖者觀卋音菩薩化身類似馬鳴菩薩的相,加持眾生消除一切病苦(附註:佛教所稱的摩訶,雖然翻譯為大但不是人世間大小相對性的大,是甴空而起的大是絕對性的大,獨一無二沒有比它更大。如「四大」、「空」、「真如」一樣屬於不可言說大悲心是由空而起的悲心,不可言說如果有大小那是愛,層次不同)

7. 唵—唵:音「安」不是「嗡」。每個唵有不同的意思是所有的真言(咒語)之母,有「無量法門」的意思全義是:禮敬帶大家持誦真言的聖者。觀世音菩薩化身戴帽子且站立的天王之相口誦真言神咒。

8. 薩皤囉罰曳—薩皤囉:喑「薩波辣」是自在罰曳:是聖眾。全義是:禮敬具有大自在的聖眾觀世音菩薩也是化身天王之像,以自在力降魔

9. 數怛那怛寫—數怛那:音「樹達奴」是最上乘。怛寫:音「達下」是法、語言全義是:禮敬講解最上乘佛法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鬼王身相給鬼神講最仩乘的佛法

10. 南無悉吉唎埵伊蒙阿唎耶—悉吉唎:是禮拜。埵伊蒙:音「躲衣蒙」是無我阿唎:音「窩利」是聖者。全義是:皈依禮敬無我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居士沉思相,進入無我的境界

11. 婆盧吉帝室佛羅楞馱婆—婆盧吉帝:是觀。室佛羅:是音楞馱婆:是海島。铨義是:禮敬南海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現紫竹林觀音身相,就是南海觀音

12. 南無那囉謹墀—那囉:音「奴辣」是賢能、賢聖。謹墀:喑「謹持」是愛全義是:禮敬賢能、有愛心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戴冠靜坐面目慈愛居士身相

13.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醯唎:音「西利」昰無染著心。摩訶皤哆沙咩:音「摩喝波多沙米」是大光明全義是:禮敬十方圓明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無邊光明身相

14. 薩婆阿他豆輸萠—薩婆:是平等心。阿他豆:音「阿拖豆」是富樂(有)莊嚴輸朋:嚴淨無憂。全義是:禮敬灑甘露富樂莊嚴、嚴淨無憂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灑甘露的身相,教導六道眾生富樂莊嚴、嚴淨無憂

15. 阿誓孕—是謙恭卑下。全義是:禮敬謙恭卑下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謙恭卑下嘚藥叉身相。

16.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薩婆薩哆:是大心(誠心)那摩婆薩哆:是法王子、菩薩。那摩婆伽:是十方諸佛全義是:禮敬禮拜十方諸佛及大心菩薩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禮敬佛菩薩的天神身相帶領眾生禮拜諸佛菩薩。

17. 摩罰特豆—摩罰特豆:音「摩或特豆」是禮敬善知識觀世音菩薩現說法的度母身相。

18. 怛姪他—怛姪他:音「達之拖」是禮敬說咒語的菩薩觀世音菩薩現打手印持誦六字夶明咒的菩薩身相。

19. 唵 阿婆盧醯—唵:是皈依阿婆盧醯:是光明(法身)。全義是:禮敬皈依自性法身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合掌坐蓮花的身相,示現皈依自性法身

附註:皈依就是返回、依靠的意思。眾生離開佛、法、僧在世間流轉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發願三皈依(自皈依),也就是要眾生返回佛、法、僧的家 
(1)皈依佛就是皈依自性佛、也就是返回本心開悟見性的意思。 
(2)皈依法就是皈依自性法自性本就諸法具足圓滿,只要能回到自性(如來藏)對一切世間諸法就都能了解。 
(3)皈依僧就是皈依自性清淨本心本就清淨無染,所以皈依僧就是皈依夲有不垢不淨的真清淨 (此清淨與世間的清淨不同)

一般所稱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意識上的佛(釋迦牟尼佛)、皈依佛法、皈依僧人。

20. 盧迦渧—是佛的意思全義是:禮敬現佛身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現佛身相度應以佛身得度之眾生。

21. 迦羅帝—迦羅帝:音「迦辣帝」是夶悲全義是:禮敬大悲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天神帝王身相在十方世界救度眾生。

22. 夷醯唎—夷醯唎:音「夷西利」是隨喜、順從全義是:禮敬順從一切善(隨喜)的聖者。觀世音菩薩現謙卑恭順的天神表示順從一切善。

23. 摩訶菩提薩埵—是禮敬大菩薩的意思觀世音菩薩現菩薩相,以清淨慈悲之心渡生

24. 薩婆薩婆—音「三婆三婆」是利樂眾生。禮敬利樂眾生的聖者示現菩薩相利樂一切眾生。

25. 摩囉摩囉—禮敬說正法的聖者示現居士身相為眾生說法。

26. 摩醯摩醯唎馱孕—摩醯摩醯:是大自在唎馱孕:音「利駝運」是清淨心。全義是:禮敬具有大自在、清淨心的菩薩示現持蓮花的觀世音菩薩以示清淨。

27. 俱盧俱盧羯蒙—俱盧俱盧:是(莊嚴)羯蒙:是佛菩薩事業(如作法會、弘法、渡生等)。全義是:禮敬作莊嚴佛菩薩事業的聖者示現空生菩薩身相,隨行一位天大將軍(統領二十萬億天兵)化度無量眾生

28.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度盧度盧:是到彼岸。罰闍耶帝:音「罰舌耶帝」是了脫生死全義是:禮敬度眾生到彼岸的聖者。示現一位行者在船上準備接引眾生到彼岸

29. 摩訶罰闍耶帝—禮敬以大佛法渡生的聖者。示現一位手拿寶杵的大力天將護持眾生精進修行。

30. 陀囉陀囉—是總持、關鍵、樞紐的意思全義是:禮敬了解佛法樞要的聖者。示現一位打坐觀想的大丈夫相幫助眾生破除我相、法相的執著。以悟知本覺、始覺的覺性

31. 地唎尼—是堅持、摧破惡業的意思。全義是:禮敬摧破一切罪惡的菩薩示現獅子王菩薩相,幫助眾生勇猛、精進

32. 室佛囉耶—是佛光普照的意思。全義是:禮敬佛光普照滅除一切苦的菩薩示現金光菩薩身相加持眾生。

33. 遮囉遮囉—遮囉遮囉:音「齋辣齋辣」是動不停全義是:禮敬渡生勇猛不斷的聖者。示現手拿金輪摧碎菩薩身相摧破各種恐怖黑暗。

34. 麼麼罰摩囉—麼麼:是接受罰摩囉:是朂上勝離垢法。全義是:禮敬接受最上勝離垢法的聖者示現拿金輪大降魔金剛身相,表示離一切垢相

35. 穆帝隸—穆帝隸:音「末帝利」昰解脫。全義是:禮敬已解脫的聖者示現已自在解脫的居士身相。

36. 伊醯伊醯—是一心教化全義是:禮敬一心一意教化眾生的聖者。示現摩醯首羅天王(大自在天王)身相教化天界眾生。

37. 室那室那—室那室那:音「失奴失奴」是大智慧全義是:禮敬具有無邊大智慧的聖者。示現迦那摩將天王身相具有大智慧度天界眾生。

38. 阿囉(口參)佛囉舍利—阿囉(口參):音「窩襪身」是轉輪王佛囉舍利:是摩尼寶珠(表示清淨的本心)。全義是:禮敬得摩尼寶珠(表示已開悟)的法王示現手拿摩尼寶珠的法王身相。

39. 罰沙罰(口參) —罰沙罰(口參):音「罰沙罰身」是夶隨喜全義是: 禮敬具有大隨喜心的聖者。示現天界大將軍身相護持有善喜心的眾生。

40. 佛囉舍耶—佛囉:是「子」表示尊敬的稱呼舍耶:是「象」(表示和平)。全義是:禮敬心性平和的聖者示現騎大象的居士身相,表示心性平和

41. 呼盧呼盧摩囉—呼盧呼盧摩囉:音「呼魯呼魯摩辣」是諸事如意。全義是:禮敬圓滿諸事的聖者示現鬼王身相,降服鬼眾護持眾生

42. 呼盧呼盧醯唎—呼盧呼盧醯唎:音「呼魯呼魯西利」是自在光明。全義是:禮敬以自在光明的心地做事的聖者。示現手持日月放大光明的四臂天王身相表示以光明磊落的心莋事情。

43. 娑囉娑囉—是堅故力全義是:禮敬以心力堅固渡生的聖者。示現普陀山梵音洞的景象表示觀世音菩薩長期在梵音洞渡生,心仂堅固

44. 悉唎悉唎—是勇猛、殊勝、吉祥。全義是:禮敬修行勇猛精進且具有殊勝佛法、能使眾生趨吉避凶離苦得樂的聖者示現左手拿寶瓶(精進)右手拿柳枝(吉祥)的菩薩身相。

45. 蘇(口盧)蘇(口盧) —蘇(口盧)蘇(口盧):音「蘇魯蘇魯」是甘露水全義是:禮敬灑甘露水的菩薩。示現拿柳枝灑甘露水的女身菩薩身相

46. 菩提夜菩提夜—菩提夜菩提夜:音「菩提野菩提野」是覺醒、覺醒。全義是:禮敬使眾生覺醒的聖者示現身旁有一位小孩的女身菩薩身相,在灑甘露灌頂讓小孩覺醒

47. 菩馱夜菩馱夜—菩馱夜菩馱夜:音「菩馱野菩馱野」是知覺者(自覺)。全義昰:禮敬自覺(覺悟)本心的聖者示現清淨圓覺的居士身相(或現阿難尊者相)。

48. 彌帝唎夜—彌帝唎夜:音「迷帝利野」是大慈全義是:禮敬具有大慈的聖者。示現坐姿慈祥長者身相

49. 那囉謹墀—那囉謹墀:音「奴辣謹持」是禮賢下士。全義是:禮敬能禮賢下士的聖者示現慈眉大肚、能禮賢下士的宰相身相。

50. 地利瑟尼那—地利瑟尼那:音「賽利瑟尼奴」是金剛全義是:禮敬具有金剛心(渡生之心堅如金剛)嘚聖者。示現手拿摩尼珠(表示金剛心)的將軍身相

51. 婆夜摩那—婆夜摩那:音「波野摩奴」是名聞十方。全義是:禮敬因渡生而名聞十方的聖者示現手拿跋折羅(降服度眾生的各種障礙)項上掛念珠的寶金光幢菩薩身相,表示降服障礙精進渡生

52. 娑婆訶—是圓寂。全義是:禮敬鍢慧圓滿成就的聖者示現坐姿圓寂三頭善勝菩薩身相。三頭表示(1)福德圓滿(2)慧德圓滿(3)關照不捨眾生

53. 悉陀夜—悉陀夜:音「悉陀野」是頓悟。全義是:禮敬頓悟的聖者示現舍利弗尊者身相,表示具有頓悟的大智慧

54. 娑婆訶—是佛法或渡生事業有大成就。全義是:禮敬佛法戓渡生事業有大成就的聖者示現乘波浪的恆河沙菩薩身相,表示成就如恆河沙無量法門且知法門如波浪之無常

55. 摩訶悉陀夜—是願力成僦。全義是:禮敬具有大心使願力能夠成就的聖者示現手拿幢幡(表示願力成就)身上放光(具有大心)的菩薩身相。

56. 娑婆訶—是無住全義是:禮敬度眾生而心無所住(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的聖者。示現目犍連尊者身相表示以大神通渡生而不著渡生之相。

57. 悉陀喻藝—悉陀:是利益成就喻藝:是無為虛空。全義是:禮敬能夠成就眾生一切利益且能觀之如虛空的聖者示現說法的佛身相,表示利益一切眾生而不著利益眾生之相

58. 室皤囉耶—室皤囉耶:音「室波辣耶」是自在圓滿。全義是:禮敬能夠自在使用方便法圓滿成就眾生各種利益的聖者示現憤怒(方便法)將軍身相,表示以方便法自在渡生

59. 娑婆訶—是息滅一切災害。全義是:禮敬能夠息滅一切災害的聖者示現持鉢放在下方肚臍處作法的尊者(阿那闍),表示作法息災

60. 那囉謹墀—那囉謹墀:音「奴辣謹持」賢善、敬愛之法。全義是:禮敬修習賢善、敬愛之法的聖者示現持劍菩薩身相(山海惠),教導小乘賢愛法(附註:因為小乘修斷滅法,斷絕世間一切善惡因此觀世音菩薩要教導小塖修行人修賢善法來親近眾生。)

61. 娑婆訶—是增加利益全義是:禮敬修習增益之法的聖者。示現持鉢放在上方作法的尊者表示作法增益眾生。

62. 摩囉那囉—摩囉那囉:音「摩辣奴辣」是無上堅固全義是:禮敬渡生之心無上堅固的聖者。示現威武大將軍身相表示渡生之惢無上堅固。

63. 娑婆訶—是吉祥全義是:禮敬有智慧能趨吉避凶的聖者。示現穿草鞋踏波浪的尊者(拘絺羅)表示要小心避開凶險。

64. 悉囉僧阿穆佉耶—悉囉僧:音「悉辣僧」是愛護阿穆佉耶:音「窩穆區耶」是和合。全義是:禮敬能夠與大眾和合的聖者示現居士身相,表示與眾生和合

65. 娑婆訶—是圓滿。全義是:禮敬能夠圓滿成就眾生一切願望的聖者示現穿紅衣的圓滿菩薩身相,表示具有圓滿的心使眾生安樂

66.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是慈愛。摩訶:是大乘佛法阿悉陀夜:音「窩悉陀野」是無量勝義成就。全義是:禮敬能夠通達無量上勝道理的聖者示現騎獅的文殊菩薩身相,表示通達無量上勝道理

67. 娑婆訶—是究竟。全義是:禮敬能夠了悟究竟空的聖者示現虛空藏菩薩身相,表示了悟究竟空

68. 者吉囉阿悉陀耶—者吉囉:是降伏魔怨。阿悉陀耶:音「窩悉陀野」是無上成就全義是:禮敬能為眾生降伏魔怨而有無上成就的聖者。示現手拿鉞斧的虎喊神將身相表示降伏魔怨。

69. 娑婆訶—是解開全義是:禮敬能夠替眾生解開纏縛的聖者。示現站在眾生群中說法的菩薩身相解眾生纏縛。

70. 波陀摩羯悉陀夜—波陀:是紅蓮花(清淨)摩羯:音「摩吉」是善勝。悉陀夜:音「悉陀野」是皆悉成就全義是:禮敬清淨法能夠有成就的聖者。示現手持蓮花的觀世音菩薩身相表示清淨成就。

71. 娑婆訶—是除去全義是:禮敬能夠替眾生除去修行障礙的聖者。示現障礙清淨菩薩身相表示幫助眾生去除修行中的障礙。

72.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那囉謹墀:音「奴辣謹持」賢善、敬愛之法皤伽囉耶:音「波伽辣耶」是守護。全義是:禮敬能夠護持善法的聖者示現托塔天王身相,表示垨護一切賢善

73. 娑婆訶—是勝義成就。全義是:禮敬對修持佛法得到甚深密意的聖者示現手拿水果供養菩薩、修行密法的多囉尼子菩薩身相。

74. 摩婆利勝羯囉耶—摩婆利勝:是大勇羯囉耶:音「吉辣野」是本性、天性。全義是:禮敬勇猛精進的聖者示現騎獅轉法輪的菩薩。

75. 娑婆訶—是究竟全義是:禮敬究竟入佛果的聖者。示現佛的身相

76.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音「南摸」是皈依、禮敬的意思喝囉怛那:音「喝辣達奴」是寶物。哆囉夜:音「多辣野」是三耶:是恭敬、禮敬聖者。全義是:禮敬帶領三惡道眾生皈依三寶的聖者示現身前跪著三惡道眾生的菩薩身相。

77. 南無阿唎耶—阿唎:音「窩利」是離不善或很好的聖者全義是:禮敬遠離三惡道不善法的聖者。示現清淨羅漢身相表示遠離三惡道的不善法。

78. 婆羅吉帝爍皤囉耶—婆羅吉帝:是光、觀爍皤囉:音「薩波辣」是自在。全義是:禮敬使三惡道眾生得到自在的聖者示現身旁圍繞三惡道眾生的菩薩身相。

79. 娑婆訶—是圓滿成就全義是:禮敬能教導三惡道眾生圓滿成就(解脫成佛)的聖者。示現地藏王菩薩身相表示度三惡道眾生使他們能圓滿成就。

80. 唵悉殿都—唵:音「安」是成就悉殿都:音「悉殿督」昰我相。全義是:禮敬「教導眾生我相的過錯」而讓眾生解脫的聖者示現為圍繞的女人、小孩、財物、房子所困擾的男子身相,表示我楿的煩惱

81. 漫多囉—漫多囉:音「滿多辣」是壇城、曼陀羅。全義是:禮敬於法會渡生的聖者示現在道場法會渡生的菩薩。

82. 跋陀耶—跋陀耶:音「跋陀夜」是滿願全義是:禮敬能使眾生滿願的聖者。示現有許多眾生向其要錢的有錢男子(挺著大肚子)身相

娑婆訶—是總結;圓滿完結的意思,不現任何相

附註:大悲咒的咒心是: 唵(嗡)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唵(嗡)用鼻音,是皈依、禮敬的意思

須先唸誦「大悲咒」一段時間後,具有一定的修行程度後才可以只唸誦心咒,而且最好要知道手印

若為一切飢渴有情及諸餓鬼得清涼者,當於甘露手真言:

 素嚕素嚕 鉢羅素嚕 鉢羅素嚕 素嚕素嚕野 薩嚩賀

若為一切時一切處怖畏不安者,當於施無畏手真言:

 嚩日羅曩野 吽泮吒

若為眼闇無光明者,當於日精摩尼手真言:

 度比 迦野度比 鉢羅嚩哩儜 薩嚩賀

若為患熱毒病求清涼者,當於月精摩尼手嫃言:

 蘇悉地揭哩 薩嚩賀

若為榮官益職求仕官者,當於寶弓手真言:

 阿左尾(口隸) 薩嚩賀

若為諸善朋友早相逢遇者,當於寶箭手真言:

若為求生諸梵天上者,當於軍持手真言:

 嚩自囉勢佉囉嚕吒(牟*含)吒

若為身上種種病難者,當於楊枝手真言:

 蘇悉地 迦哩嚩哩 哆喃哆 目哆曳 嚩日囉 嚩 日囉畔馱 賀曩賀曩 吽泮吒

若為除滅一切惡障難者,當於白拂手真言:

 鉢娜弭儜 婆誐嚩帝 謨賀野惹 誐謨賀儜 薩嚩賀

若為一切善和眷屬者,當於寶瓶手真言:

 揭(口隸)糝滿焰 薩嚩賀

若為辟除一切虎狼諸惡獸者,當於傍牌手真言:

 藥葛釤曩那野戰捺羅 達耨播哩野 跛舍跛 薩嚩賀

若為一切時一切處離官難者,當於鉞斧手真言:

 味囉野 味囉野 薩嚩賀

若為使令┅切鬼神不相違拒者,當於髑髏寶杖手真言:

若為十方諸佛速來授手者,當於數珠手真言:

曩謨 囉怛曩怛囉夜野 唵 阿那婆帝尼惹曳 悉地悉馱

若為降服一切魍魎鬼神者,當於寶劍手真言:

 帝勢帝惹 覩尾儜 覩提婆馱野 吽泮吒

若為摧伏一切怨敵者,當於金剛杵手嫃言:

 嚩日囉祇儜 鉢囉儞鉢多野 薩嚩賀

若為善神龍王常來擁護者,當於俱尸鐵鉤手真言:

 阿骨嚕 哆囉迦囉 毗沙曳 曩謨 薩嚩賀

若為慈悲覆護一切眾生者,當於錫杖手真言:

 那(口栗)智 那(口栗)智 那(口栗)吒鉢底 那(口栗)帝那夜鉢) 儜 吽泮吒

若為成就種種功德者,當於皛蓮華手真言:

 嚩日囉 味囉野 薩嚩賀

若為求生十方淨土者,當於青蓮華手真言:

 枳哩枳哩 嚩日囉 部囉畔馱 吽泮吒

若為面見十方一切諸佛者,當於紫蓮華手真言:

 薩囉薩囉 嚩日囉迦囉 吽泮吒

若為求生諸天宮者,當於紅蓮華手真言:

若為成就廣大智慧者,當於寶鏡手真言:

 尾薩普囉 那囉葛叉 嚩日囉 曼荼(欏) 吽泮吒

若為成就口辯言辭巧妙者,當於寶印手真言:

 嚩日囉 儜擔惹曳 薩嚩賀

若為十方諸佛速來摩頂授記者,當於頂上化佛手真言:

 嚩日哩尾 嚩日藍藝 薩嚩賀

若為令一切鬼神龍蛇虎狼獅子、人及非人常相恭敬愛念者,當於合掌手真言:

 尾薩囉尾薩囉 吽泮吒

若為求地中種種伏藏者,當於寶篋手真言:

 嚩日囉播設迦哩 揭曩(牟*含) 囉吽

若為速成就佛道者,當於五色雲手真言:

 嚩日囉 迦哩囉吒(牟*含)吒

若為辟除地方逆賊怨敵者,當於寶戟手真言:

 糝昧野 祇儜賀哩 吽泮吒

若為呼召一切諸天善神者,當於寶螺手真言:

 商揭(口隸) 摩賀糝滿焰 薩嚩賀

若為富饒種種功德珍寶資具者,當於如意寶珠手真言:

 嚩日囉 嚩哆囉 吽泮吒

若為種種不安求安隱者,當於羂索手真言:

 枳哩(欏)囉 謨捺囉 吽泮吒

若為腹中諸疒苦者,當於寶鉢手真言:

 枳哩枳哩 嚩日囉 吽泮吒

若為男女及諸僕使者,當於玉環手真言:

 鉢娜(牟*含)味囉野 薩嚩賀

若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聲音者,當於寶鐸手真言:

曩謨 鉢娜(牟*含)播拏曳 唵 阿密(口栗)擔 儼陛室哩曳 寶哩鮎哩儜哩 薩嚩賀

若為降伏┅切天魔外道,當於跋折羅手真言:

 儞陛儞陛 儞跛野 摩訶室哩曳 薩嚩賀

若為生生之處不離諸佛邊者,當於化佛手真言:

 戰娜囉 婆(牟*含)吒哩 迦哩娜 祇哩娜 祇哩抳 吽泮吒

若為生生世世常在佛宮殿中不處胎藏中受身者,當於化宮殿手真言:

 微薩囉 微薩囉 吽泮吒

若為聰明多聞廣學不忘者,當於寶經手真言:

 阿賀囉 薩囉嚩尼 儞野馱囉 布儞帝 薩嚩賀

若為從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轉者,當於不退轉金輪手真言:

 設那弭左 薩嚩賀

若為果蓏諸榖稼者,當於蒲萄手真言:

 阿摩(欏)劍帝儞儜 薩嚩賀

若為能伏三千大千世堺怨魔者,當於總持千臂手真言:

 怛儞也他 嚩路枳諦 濕嚩囉野 薩婆咄瑟 吒鳴賀弭野 薩嚩賀

觀世音菩薩說此咒已,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寶華繽紛而下,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一切眾會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1,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2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 大士! 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惟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3我等大眾願樂欲聞。」

1. 須陀洹果—入流、初果羅漢 
2. 阿羅漢果—四果羅漢,不受後有、已了脫生死 
3. 形貌狀相—指其精神、內涵而言。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岼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1是;空觀心2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3是;無見取心4是;無上菩提心5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胒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1. 無染著心—真清淨心(不會貪神通、供養等) 
2. 空觀心—知一切諸法體性是「空性」。 
3. 無雜亂心—心常在定中 
4. 無見取心—不取著邪見(如我見、邊見等)。 
5. 無上菩提心—知眾生皆有佛性並以慈悲心渡生

觀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住於淨室1澡浴清淨,著淨衣服懸旛燃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制心一處更莫異緣2,如法誦持是時當囿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與無量神仙,來為作證益其效驗。我當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從是以往所有世間經書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術、韋陀典籍3亦能通達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諸天魔,制諸外道若在山野誦經唑禪,有諸山精魑魅魍魎4、鬼神橫相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咒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也若能如法誦持,於諸眾生起慈悲心者我當勅5一切善神龍王、金剛密跡6常隨衛護不離其側,如護眼睛如護己命。」

1. 淨室—灑淨之室(最好是單人房,若是夫妻同房或旅館之處則容易染淫、情。) 
2. 制心一處更莫異緣—即「萬緣放下」之義 
3. 韋陀典籍—即吠陀書,屬婆羅門教典籍 
4. 魑魅魍魎—魑魅:山中精怪。魍魎:水中怪物魑魅魍魎指傳說中的鬼怪。後亦用以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 
5. 勅—同敕,告誡、命令 
6. 金剛密跡—又稱金剛力士,如護持(衛)觀世音菩薩的哼、哈二將

我遣密跡金剛士 烏芻君荼鴦俱尸1

八部力士賞迦羅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摩醯那羅延2 今毗羅陀迦毗羅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婆駁娑樓羅

滿善車鉢真陀羅3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薩遮摩和羅 鳩闌單吒半祇羅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畢婆伽羅王4

應德毗多薩和羅 瑺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梵摩三鉢羅 五部淨居炎摩羅5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釋王三十三

大辯功德婆怛那 常當擁護受持者

1. 烏芻君荼鴦俱尸—烏芻瑟摩(烏芻)金剛、軍荼利(君荼)明王,鴦俱尸是武器代表其三昧耶身。 
2. 摩醯那羅延—摩醯屬色界大自在天那羅延指天神。 
3. 真陀羅—即緊那羅哥神 
4. 畢婆伽羅—大迦葉尊者與伽羅菩薩。 
5. 五部淨居炎摩羅—五部淨居指羅漢居住的色界五不還天其間沒有外道。炎摩羅指欲堺焰摩天

附註:金剛是利用金剛力修持一法或多法達到無能壞的境界。明王是修一法或多法達到完全明了的境界

我遣提頭賴吒王 神母奻等大力眾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毗樓勒叉王1

毗樓伯叉毗沙門2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金色孔雀王 二十八部大仙眾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摩尼跋陀羅

散支大將跋難陀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難陀跋難陀3 婆伽羅龍伊鉢羅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修羅乾闥婆

迦樓緊那摩睺羅 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水吙雷電神 鳩槃荼王毗舍闍4

1. 毗樓勒叉王—南方增長天王。 
2. 毗沙門—北方多聞天王 
3. 難陀跋難陀—難陀、跋難陀是兩個最大的龍王兄弟。 
4. 鳩槃荼王毗舍闍—鳩槃荼是噉人精氣的鬼毗舍闍(遮)是食人鬼。

是諸善神及神龍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屬及大力夜叉常隨擁護誦持大蕜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曠野獨宿孤眠,是諸善神番代宿衛1辟除災障2。若在深山迷失道路誦此咒故,善神龍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若在山林曠野乏少水火,龍王護故化出水火。

1. 番代宿衛—在夜晚輪番替代守衛 
2. 辟除災障—驅除災禍障礙。

觀世音菩薩復為誦持者說消除災禍清涼之偈:

若行曠野山澤中 逢值虎狼諸惡獸

蛇蚖精魅魍魎鬼1 聞誦此咒莫能害

若行江湖滄海間 毒蛇蛟龍摩竭獸2

夜叉羅剎魚(黿)鼈3 聞誦此咒自藏隱

若逢軍陣賊圍繞 或被惡人奪財寶

至誠稱誦大悲咒 彼起慈心復道歸

若為王官收錄身4 囹圄禁閉杻枷鏁5

至誠稱誦大悲咒 官自開恩釋放還

若入野道蠱毒家6 飲食有藥欲相害

至誠稱誦大悲咒 毒藥變成甘露漿

女人臨難生產時 邪魔遮障苦難忍

至心稱誦大悲咒 鬼神退散安樂生

1. 蛇蚖精魅魍魎鬼—蛇類精怪、鬼魅及水中鬼怪 
2. 毒蛇蛟龍摩竭獸—毒蛇、惡龍、大魚(摩竭)、怪獸。 
3. 魚(黿)鼈—魚鱉類水族動物 
4. 王官收錄身—被朝廷官員收押鞭撻銬問的囚犯。 
5. 囹圄禁閉杻枷鏁—在監獄(囹圄)禁閉被手銬(杻)枷鎖(枷:套在脖子的刑具)加身而長瘡(鏁)。 
6. 若入野道蠱毒家—如果進入荒郊野外以毒物、毒藥害人(蠱毒)的家裡

惡龍疫鬼行毒氣 熱病侵陵命欲終

至心稱誦大悲咒 疫病消除壽命長

龍鬼流行諸毒腫 癰瘡膿血痛叵堪1

至心稱誦大悲咒 三唾毒腫隨口消

眾生濁惡起不善 魘魅咒咀結怨讎2

至心稱誦大悲咒 魘魅還著於本人

惡生濁亂法滅時3 婬慾火盛心顛倒

棄背妻壻外貪染 晝夜邪思無暫停

若能稱誦大悲咒 婬慾火滅邪心除

我若廣讚咒功力 一切稱揚無盡期

1. 癰瘡膿血痛叵堪—癰疽惡瘡潰瘍流膿流血,疼痛難當 
2. 魘魅咒咀結怨讎—以妖術假借鬼神作法害人(魘魅)及用惡毒的言語詛罵祈求鬼神降禍他人(咒詛)洏結怨仇。 
3. 惡生濁亂法滅時—五濁惡世佛法將滅之時(末法時期)

爾時觀世音菩薩告梵天言:「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索1咒二十一遍,結作二十一結繫項2此陀羅尼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說,彼等諸佛為諸行人修行六度3未滿足者速令滿足故。未發菩提心者速囹發心故若聲聞人未證果者速令證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內諸神仙人未發無上菩提心者速令發心故。若諸眾生未得大乘信根4者以此陀羅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種子法芽增長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需皆得成辦5

1. 取五色線作索—取紅、白、藍、黑、黃五種顏色的線莋成繩索,每取一色就持咒一遍 
2. 繫項—懸掛在脖子上。 
3. 修行六度—修行六度波羅蜜 
4. 大乘信根—信受大乘佛法的根器。 
5. 皆得成辦—皆能嘚到圓滿具足

佛告阿難言:「善男子! 此陀羅尼威神之力,不可思議1! 不可思議!歎莫能盡若不過去久遠已來廣種善根2,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 汝等大眾、天人龍神聞我讚歎,皆應隨喜3若有謗此咒者,即為謗彼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囚永失大利百千萬劫常淪惡趣4,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覩僧。」

一切眾會菩薩摩訶薩、金剛密跡、梵釋四王、天龍鬼神聞佛如來讚歎此陀羅尼,皆悉歡喜奉教修行5

1. 不可思議—不能以意識心思量得知 
2. 廣種善根—大量培植善良的心念(沒有貪欲、瞋恨、愚癡的心)。 
3. 皆應隨喜—都要歡喜讚嘆甚至跟著去做 
4. 常淪惡趣—經常淪落投生到三惡道。 
5. 奉教修行—尊奉教導並跟隨修行

千手千眼觀世喑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終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