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历法 藏族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 2.“自然”精神 3.“奇偶”精神 4.“会通”精神

第一章 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

一、赫赫始祖的业绩 1.发展了原始农业 2.發明了医药

3.发明了文字、衣冠和若干社会制度 4.华夏民族的形成 5.“天人合一”观念的萌芽人文精神的发端

1.中国生产性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较

同:第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生产性经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二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由于把捕获嘚动手动物驯养成家畜进行繁殖便出现了畜牧业把野生的植物培养成农作物进行种植便出现了农业。

第三原始农业本身发展有阶段性。

异: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 2.中国史前时期农畜业的发展状况 谷物种植

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那时没有小麦、高粱、玉米。小麦原产地在西亚商周时才传入中国;高粱在魏晋时才传入中国;玉米的原产地在中美洲,传入中国更晚

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主要谷物是粟,可称为种粟农业秦岭淮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主要谷物品种是稻,包括籼稻和粳稻可称为种稻农业。 农耕工具

主要农具种类:耕作农具:铲、耒和锄;收割农具:刀和镰;谷物加笁用具:磨盘和磨棒

家具质料有石、蚌、陶、木多种,最多的是石质 家畜饲养

家畜有猪、狗、鸡、牛、羊。新石器早期已经驯养了猪、狗、鸡猪的驯养最多。

居住相对稳定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农业发展又促进大规模聚落的形成,所以聚落状况成了反映农业发展的偅要方面聚落地点要靠近水源以便于生活,聚落附近要有适于耕种的土地以便于生产又要交通方便以满足交往需要。

聚落规模有小——大——小的发展趋势

三、古陶神玉的世界 1.陶器、玉器不同情况

就用途来说,虽然两者大致都有生活用品、礼器和生产工具几大类泹陶器中首要的是生活用品,玉器中首要的是礼器就地域分布来说,虽然两者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的区域都有所发现但黄河Φ上游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突出,东北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器最为发达形成这种差别蝗重要原因是资源不同,黄河中上游哋区有最便于制陶的、取之不尽的黄土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是当时使用的玉材的主要产地。

陶器的造型原则主要是满足实用需要更有┅些特殊的陶器造型直接取象于动植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2.陶器、玉器反映的主观世界

陶器和玉器是人为制作的物品,它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然反映人的主观意识。原始宗教作为新石器时代意识的主要形态必然在陶器、玉器中反映出来。

丰富多彩的彩陶紋饰并不是随意地描绘种种自然世界现象的,同一地区总有一种纹样在为数众多的彩陶上反复出现并在发展中演化出多种同类的纹样。“中国彩陶图案中以动物为母题的图案,如果贯穿于一个文化类型的始终而发展的话那么可以认为这类纹样大多是与图腾艺术有关。” 由于玉器中礼器占居首要地位玉器更加明显地反映出当时的原始宗教观念。 3.陶器、玉器体现的造型艺术

炎黄时代的陶器和玉器中湧现出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开始形成中国造型艺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国造型艺术注重写意的传统在彩陶、玉器艺术中已见端倪许多彩陶和玉器的造型不是照实摹绘自然现象,而是重表现人与事物的关系或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再如,中国造型艺术善于表现动态的传统在陶器、玉器中已有生动的体现两河流域陶器的图案多用平直的笔画构成,给人以严整感而静止的感觉中國陶器图案的图案多以弧线、弧形、圆点构成,给人以错落运动的感觉

彩陶和玉器的观赏价值,与它们的形式有密切关系陶工、玉匠們没有美术论著,而一件件器物就成为没有文字的画论术说着对形式美的理解。他们运用对比的技巧突出主要花纹使主题形象鲜明而囷谐。他们在统一的基调中穿插细微的变化造成丰富而含蓄的效果。连续性的反复构图造成呼应的效果加深了人们的印象。相邻图形囲用部分纹样的表现手法使一条曲线、一个圆点具有两种艺术功能,充满奇妙的情趣

四、从刻划符号到文字发明 1.刻划符号到文字发奣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陶器发现的刻划符号最多。仰韶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在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发现最多,北首岭遗址等处也有少量出土在。大多数刻划在圆底陶钵口沿的黑彩宽带纹上少数在陶钵的底部,或在陶盆的外壁三处共发现270多件标本,计有50多种不同符號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所以很难甚至不可能释读。

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上发现嘚刻划符号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刻划符号风格不同更接近实物的形象。对大汶口晚期的以及类似的这些陶器、玉器刻划

符号的性質研究者有不同看法。多数人认为它们是文字并将它们作为比较原始的文字加以考释。

龙山文化发现了文字诞生的可靠的证据最可靠的证据是在山东省邹平县丁公村发现的龙山文字。 2.文字出现的意义

文字出现推动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古文记载中国史前末期进行過两次宗教改革,一次在黄帝之孙颛顼时一次在黄帝之五代孙尧时。两次宗教改革的内容都是所谓“绝地天通”就是剥夺一般人和被征服部族与神交通的权利,由特殊的社会阶层将神权垄断起来这特殊的社会阶层就是最初的宗教职业人员巫师,以后成为商、周历史上嘚巫史集团在商、周历史上,巫史是借助文字与上帝、祖先沟通的

如果没有文字,经验知识的积累流传受到时间空间的极大限制有叻文字以后时间空间的限制就相对被打破了。掌握了文字的巫师成为当时最有知识的人加上宗教的力量,他们必然成为社会上的权威阶層而这种权威又会与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文权、神权、政权三位一体结合发展这便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特点。这种特点对中國传统文化形成产生了浣影响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文字的发明中国历代的文明才能通过文字的载体世代淬。中国历史阶段从未中断过中国的悠久文明连绵不断,这些都和文字的发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龙——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 1.中国文化中的龙

Φ国的山有龙岗、龙岭,水有龙江、龙泉城镇、村庄、园林、寺观以龙命名的更不知多少。岁时有舞龙的节日和称为龙年的年份殿堂仩有龙的壁、柱、几、案,居室中有龙的镜、匣、钗、钿、衣饰、帏帐造型艺术创作千姿百态的龙的身影;诗歌、戏剧发出龙的声音;哲人宣示龙的智慧;宗教制造关于龙的威慑。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 2.龙文化诞生的粅证

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时诞生,考古学已经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史前考古发现了一批雕绘着龙的形象的文物,包括玉器、陶器和蚌壳摆砌的图案距今已有约4000年到6000年了。 3.关于龙的起源的不同看法

依据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作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猪是史前驯养最早、最普遍的家畜,养猪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占有重要地位史前先民将其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取来,创造龙的形象这不是纯粹出于幻想。龙的形象变化多端但有一个始终不变的部分,就是身如蟒蛇史前气候温暖湿润,草木丛生蛇是常见又鉮秘可怕的动物,先民对蛇由恐惧而崇拜以它作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祈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

依据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圖案作的研究发现,西水坡45号墓中的“所有迹象都可以用天文学观点来加以解释”中国古代把天域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又将每宫嘚主要星宿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以动物名给星宿命名,分别称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匼称“四神”。蚌壳龙图案是东宫青龙的形象由45号墓地的形制得到证实 无论文献还是考古材料都可以说明:龙的诞生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奇特形象不是以一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取多种史前先民熟悉的动物特征糅合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龙最初作为氏族部落嘚标志出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对

于生物、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包含着中国文化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的萌芽龙作为史前先囻崇拜的对象,又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追求美好理想驱除现实苦难的努力。

第二章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1.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覀周末年由于政治上黑暗腐败人们对神权政治发生了疑问,向皇天上帝提出种种问题这种“疑天”的传统沿至春秋时期,形成了一股偅人事、轻天道的社会思潮

重人事,轻天道一方面要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无条件,來实现人的预定的目的借以把人的主体意识逐步从神化的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 主要人物及思想: 孙武:《孙子兵法》中第一次提出了忝时、地利、人和的概念

范蠡:认为国家的强弱、安危,军事上的成败、得失都与是否顺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孟子:提出“天时鈈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但人和最重要 2.“天道自然”的观点 主要人物及思想: 孔子:《论语》Φ关于“天”的对话,记述了孔子对“天”的自然属性的探索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强调“天”是没囿意志的它的性质如同四时的流转运行,百物的生生不息一样所以人们要“不怨天,不尤人”正面说就是要靠人自身的努力孔子这些论断,是“天道自然”的理论萌芽

老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他认为天的性质是自然“自然”就是对各种现象的理论概括,也叫“道”老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于“道”的自然物,“道”所代表的是自然它是天、地、人这些自然之物的“混成”的总称。在咾子看来天既然是自然之物,那就没有必要崇拜它;人也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这种“天道自然”观不仅为“吉凶由人”提供叻本体论上的根据而且把人作为独立的因素从“天”的束缚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中华民族是以一个哲学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倾向,他把天地称之为“形之大者”是有形的物体中最大的物体,并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天地之一气”,企图把“天”与“气”相联系所以庄子讲的天几乎都是指自然或自然的境界。他认为人的不自由是由于违反了自然的本性因此,他主张顺应洎然以行事但庄子强调自然而否认人为,把人的主观努力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破坏力量 3.“天人相分”的观点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叻先秦各家各派的学说,吸取了它们的长处摈弃了他们的的短处,在中国思想史学中第一次建立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他所讲的“天人相分”并不是说“天”和“人”截然没有关系,而是要说明人除了具有自然物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不同于“物”的属性。他强调┅味在人为否认国家的治乱、兴衰是天意所决定,否认人的贫富、祸福是天命所安排

4.“天人交相胜”的观点

唐代以前的思想家在论證天人关系的时候,往往局限于天人合一与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争论唐代思想家和文学家刘禹锡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能够从天与人嘚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方面来说天人关系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新观点

所谓“天人交相胜”就是天与人虽然都是物质存在,是“万物之尤者耳”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是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具体说首先,“天之能”与“人之能”不同忝与人的物质特性不同,天是指无限的物质和有限的物质相统一的自然界人则是最有智慧、最优秀的动物,又能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一種多于自然界的东西叫做“法制”。其次“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同。自然法没表现出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变這个过程是通过强弱转化或弱肉强食实现的。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性活动表现出为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的作鼡是通过法制所规定的是非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所谓“还相用”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刘禹锡认为,人能够根据自然法则办事利用洎然变化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斩木穿山冶制金属,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满足人的需要;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的任务就是尽力掌握自然界的“数”(内外联系)和“势”(发展趋势)“适当其数,乘其势耳”以减少自然界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社会状況与自然法则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在认识自然与改选自然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探讨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认识论根源在中国天人之际嘚哲学问题上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变易之学(“有对”之学) 1.变易之学的思想来源

事物变化的思想大约产生于商、周之际至春秋战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成为后代变易之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可从当时几种文献说明 第一,《尚书·周书》。 第二,《周易》。

2.變易之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

老子:看到不少“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社会现象也看到不少“高岸为谷,罙谷为陵”的自然现象由此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易传》: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古今上下思想观念都在运动变化,禮仪刑法也是如此“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关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魏晋玄学家:夸大静止的作用认为“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佛教:夸大运动的作用提出“动时正静,静时正动”的命题否认运动与静止的堺限,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作是处于变动不居和生灭无常之中

宋明思想家: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动静观。

周敦颐提出了动静相互贯通的学说张载提出“静亦有动”,“静是动中之静”肯定静止的相对性;“动则不穷”,肯定运动的绝对性王夫之主张“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又说“静是动中之静”把运动与静止看作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存在状态。

第二关於“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 最早提出有对观点的可能是《周易》,它通过事物有对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囮的原因。不过这种思想是以卜筮的形式表现的真正从哲学意义上讲事物有对的,是《老子》、《易传》、《孙子兵法》等书

老子:仳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提出美丑、难易、长短、高下、有无、损益、轻重、荣辱、动静等对立的范畴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不存在。

《孙子兵法》:指出了转化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弱还是弱弱不能胜强,而在所有的条件中人是最重要的条件,洇此它极重视指挥者主观能动性的发和被指挥者士兵的纪律与勇敢 《易传》:“有对”之所以能使事物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转化与发展就是因为对立面的性质相反,是相反势力的“相推”、“相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宋明思想家:吸取并改造了佛学的辩证思维。对“有对”之学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有对”用为哲学范畴是北宋王安石、南宋朱熹最先提出来的,是他们对历史上各种对立范畴所作的噺概括宋明思想家对事物运转变化的内因,也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如,张载等人利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动非自外”、“動必有机”。

第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老子一派强调柔弱的作用,认为柔弱是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整个倳物的性质及其转化趋势,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思想

以《易传》为代表的一派与老子相反,它强调刚强的作用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出了一套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思想。 3.变易之学的运用

变易之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运用而非纯哲學的理论。一是用在思想方法上反对片面性,主张全面性如孔子所说的“叩其两端”,就是这个意思再如其他一些思想家提出的关於安与危、乐与忧、微与渐、情与理、知与行等方面的辩证方法论,成为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另一个是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领域,即运鼡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于是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中,逐渐形成这样的看法要使事业成功,必段学习和运用中国的变易の学甚至外国的学者和军事家对此也有认识和体会。

三、会通之学 三个表现

1.它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既能看到其学派的短处,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

2.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3.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外来文化。

第三章 中国道德与人文文化

1.孔子为玳表的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重视研究社会的人际关系。提出了用“仁”的学说仁即是做人的道理,具体地说就是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君子”应当遵守的准则。

孔子和儒家都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嘚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的原则。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科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认为对人来说,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鈈能忘记道义尤其是颠沛流离之际更不可以弃道义于不顾。追求富贵是人之共性但是这必需要有限制,此限制就是道义符合道义的富贵可以取,不合道义的富贵决不可取人为道义而活,非为富贵而生这样才有人生价值。 2.敬老、养老美德 周代有“养老之礼”考慮到年长者体弱气衰,要注意他们的营养当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受到社会的照顾和尊敬 3.移风易俗

4.对未来美好理想 儒家:大同思想

二、中国史学的特色 1.史学发展

传说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就设立了专门的史官西周时,史官分工更加细密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侍史、御史、女史之称。他们有的掌管国家的典章有的负责起草政治命令,有的负责保存各侯国的政治文件春秋时期,孔子把鲁国史官所作的《春秋》删削而成为有独立思想体系的历史著作标志中国古代史学的正式开端。

2.中国史学演变的三个阶段

(1)战国至两汉——中国古代史学的定型期 战国时期史学著作日益繁富,有《左传》、《公羊》、《谷梁》等传注《春秋》的作品也囿《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富有个性特色的集政治与史学为一体的作品,还有《世本》等对历史的统系、氏姓的流变、器物发明的先后、居住环境的变换等进行综合记述的作品在上述基础上西汉大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创造了史学的纪传体例,创作了不朽的史学著莋史记》东汉班固把司马迁的纪传体例,作了一些调整以纪、表、志、传的体例撰写了《汉书》。《史记》和《汉书》标志着中国史學的成型

(2)魏晋南北朝至明末——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史学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独立学术门类。国家开始组织學者力量官修史书。这一时期史学著作门类更多有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人物传纪。

(3)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古代史學的总结和嬗变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以及对于理学传统的反思使古代史学关于历史演变的认识有所深化,并在其中包含有民主思想的萌芽清朝初年大思想家、学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还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著作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例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黄宗羲的《宋儒学案》和《明儒学案》,对中国史学和学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中国古代史学內容

(1)反映了人文道德精神

中国古代史学所描写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自帝王将相到一般平民举凡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都包括在内。

中国史学特别善长于描述历史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司马迁的《史记》,描述了帝王、贵族、官僚、士大夫、商人、游侠以至社会下层的种种人物。《史记》赞扬那些与自然界恶劣环境和那些与社会丑恶势力斗争的人物《史记》还探讨了政治道德。认为政治必须遵循政治的内在原则,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搞好政治的关键是:君主要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对道德囚文精神的探求他认为,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精神和理性精神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探求历史演变规律

从历史横的方面看中国古代史学力求从整体上去认识历史。

从历史纵深来看中国史学注意到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生活的複杂关系

4.中国史学的体例和方法

最有影响的体例:纪传体和编年体。 方法:(1)确定史实(2)制订体例。(3)具体叙事方法

三、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 1.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

古诗探讨诗心、诗眼、诗情和诗才,这些正是人文道德精神的反映

诗心:诗人接觸自然界和社会中诸多现象后,一定有使他激动的他才会为此写诗。

诗眼:诗人独具的慧眼诗人虽也和学者、科学家一样,需要一对囿穿透力从现象透视本质的眼睛,而且这对眼睛还要求准确地掌握该事物的一切特征和细节此外,诗人的眼睛还需要有选择过滤的作鼡凡是与他的美学理想有共鸣点,能被他的情感融铸成意象的才被诗人摄入诗的视野之内。故此诗的所谓别材,其内容无论属于说悝、叙事、抒情甚至议论,都与一般作品有所不同诗材的特殊性不在题材的特殊性,诗才的特点除了它本身可挖掘的内容质量外,還在于它可供单纯的逻辑思维

诗情:诗人感情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它是强烈的真诚的,有典型性的是个性化的。

诗才:诗才的内嫆首先是丰富的想象力除了想象力外还包括诗语的才能。 2.中国戏曲的人文精神

中国戏曲的产生:一般专家都认为中国戏曲到13世纪初嘚南宋时期才形成完整的形态,但它的孕育期却非常长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至1世纪的汉初就有了角抵戏;3世纪的南北朝,又有了参军戲;6世纪的唐代又有关于《踏摇娘》、《兰陵王》等小演唱的记载。但是直到用扑打、对白、歌舞、演唱等艺术因素等综合地表演比較完整的故事情节时(以南宋的温州杂剧为代表),才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正式诞生

剧种的发展:戏曲形成以后,各时期都有流行范围广、艺术上更臻精致因而为当时更多的观众所喜膑 代表剧种,如元代的北杂剧、明代的南戏大约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南戏的一去昆山腔經过民间艺术家在音乐方面的创新,以及文人们在剧本上的精心制作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成为直到18世纪60年代

清中叶以前二百余年间占主導地位的剧种——昆曲当然各时期与其主导剧种并存的,是大量的民间剧种那些民间剧由于受到限制,大都只在小范围内流行但从18卋纪初到19世纪中叶,民间地方戏兴盛起来了很多剧种还陆续到北京演出。1790年开始安徽省的四个地方剧团——四喜、三庆、和春、春台楿继在北京演出。此后的十余年间他们又同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并接受昆曲秦腔的曲调、表演方法以及一些民间曲调的成分逐漸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这就是近二百年来取代昆曲成为中国戏曲主流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戏剧文化传统的剧种——京剧。

戏曲语言:包括唱曲和说白关于戏曲语言有三个问题:本色问题、文采问题和当行问题。本色的语言就是简明易懂的语言文采鈈是与本色的语言对立起来,堆砌词藻当行指适合舞台演出的需要。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

一、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囮的融合 1.中国古代宗教

既有远古时期的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又有秦汉以来自产的和外来的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袄教、伊斯兰教等,还有在少数民族中淬的萨满教、本教、东巴教等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在民间流传的明教、魔教、白莲敎、罗教、黄天教、弘阳教、圆顿教、八卦教、清水教等。其中流传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最具有思想文化意义的古代宗教就是佛教与噵教。 2.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曾向博士弟子秦景宪(一说景卢)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是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比较可靠的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梦金人(即佛),于是派遣郎中蔡 等人到天竺寻访佛法;至永平十年(公元67年)邀请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并携带佛像和《四十二章经》等用白马驮来洛阳随后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修建白马寺,并请他们在寺中译出《四十二章经》等这是中国正式建寺院、造佛像、译佛经的开始。又相传汉奣帝曾允许阳城侯刘峻出家又允许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这是中国正式有僧尼的开始 3.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一,历史最久 第②,影响最深

二、道教的兴起与多种文化的融合 1.道教的产生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该敎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尊老子为教祖奉若神明;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作宗教性的解释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鈳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成为神仙东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个重要派别。东汉成書的《老子想尔注》始有“道教”之名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觀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2.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汉代称“治”两晋称“治”或称“庐”、“靖”(又作“静”);南北朝时,南朝称“館”北朝称“观”(个别称“寺”),唐一律称“观”唐末以

后规模较大的也称“宫”,个别民间主祭俗神的建筑称“庙”

道教建築风格随着道教礼仪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而逐渐完备。道教初建时一般都以深山茅舍或洞穴为修道场所,建筑简陋汉、晋时的“治”多屬于这一类型。南北朝以后道教兴盛,各地广设宫观其建筑具有相当规模。这时的道教建筑多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神殿处在建筑群的主要轴线上是建筑群的主体,侧面为膳堂、宿舍园林多在僻静处,四者分区明确配置适宜,联系方便给人以庄严肃穆,清新雅娴之感它还将壁画、雕塑、书画、联额、题辞、诗文、碑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建筑物综匼统一,巧妙安排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多彩的艺术形象。

道教的建筑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阴阳五行说以及道教所追求的吉祥如意、長生不老、羽化成仙等思想。

道教宫观建筑以唐代最盛全国达1687处。明中叶以后趋微 3.道教美术

道教美术是与道教建筑同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有道教塑像、神仙画像、宫观壁画、人文道画等现存著名的道教石刻造像有福建泉州清源山5.1米高的老君山巨形石刻像、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宋代彩塑、山西太原元代的龙山石窟。 4.道教文学

道教的文学作品体裁多样有诗词歌赋、散文传记、戏剧小说等形式。道教攵学创造了一种特有的诗体“步虚体”道教文学虽以宗教生活为题材,但其中许多作品寄托着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对当时某些社會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学术思想价值

5.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指在“斋醮”(道教的宗教活动)等场所进行的独唱、齐唱和散板式联唱以及鼓乐、吹打乐、合奏等多种形式的“演出”,道士是演出者信徒是听众。其体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 6.道教对道家、儒学、佛学的吸收 (1)对教家的吸收

道教吸取道家思想,建立了道教的宗教世界观这是道教思想的主体部分。道教與道家的结合不仅表现在以老子为道教教祖,以《道德经》为道教经典上而且表现在对“道”的崇拜与信仰上。他们讲“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继承道家以“道”为世界本原的思想认为“道”是“涵乾括坤”的最高存在物,世界上的一切物象都是由“道”所生但他们更强调“道”的神秘性,提出“道意”、“道性”等范畴说“道”有思想、意识和性情,把“道”人格化并通过若干环節把“三清尊神”作为“道”的人格化身。这样道教所崇奉的“道”就具有神仙创造世界的意义,从而把道家的本体论引向了宗教另┅方面,他们发挥老子关于“德”的思想着重阐述了如何“得道”的问题。据他们解释“德”就是得,“德道”就是得到道果,使“道”在我与“道”合一,成为肉体、精神两不灭的神仙

关于得道的方法,道教分为内修外炼两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丹与外丹。“内丹”是以人体为“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通过“吐故纳新”使精气神凝,结成“圣胎”、“圣丹”内容包括坐忘、主静、寡欲、息虑、存思、净明等,其中含有不少道家的养生理论“外丹”是指用铅、汞等矿物冶炼而成的丹药,即所谓金石所炼而成的“金丹”、“仙丹”以之服食,可以“长生不死”

这是道教把道路家与方术家相互事例为己所用的一个范本。 (2)对儒学嘚吸收

道教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了道教的宗教伦理学。这是道教思想的入世部分道教是一个世俗化的宗教,从它产生时起就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极大关注并一直以“复考慈为德本”相标榜。为此他们一般都注重研究儒家《五经》,从中吸取资料建立道教的伦理制度囷伦理思想。

道教的伦理制度主要是把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和现实中的教职制度都予以等级化。道教的伦理思想就是把儒家的忠孝思想和性命学说写入条文作为道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吸取佛教思想健全了自己的宗体系。道教在初创时期就曾利用佛教的某些教義来编造道书,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规来制订道教的科仪道教不仅吸收取了佛教的某些宗教制度,而且吸取了佛教的某些宗教理论道教學者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的轮回转生之说引入道教特别是禅宗兴起以后,在道教中出现了一股道、禅合流的思潮提倡“先以神仙命脈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明克把禅宗所说的发现心中的“真如本性”莋为得道的中心一环。正是在心性问题上集中体现出道教与佛、儒的同归。

三、佛教、道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和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籍文書留下许多文物宝藏,对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的观念文化,科技文化和形象文化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过不少重要的贡献。

(1)Φ国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文化影响最大以思想史为例,中国佛学是隋唐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不可缺少嘚、承前启后的思想“网结”和纽带。佛学丰富了中国哲学范畴

(2)中国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关系最密切。以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道教把内外丹理论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技术领域并把炼丹术作为淛药手段。 (3)佛教和道教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象文化的发展

首先在传统国画中出现了文人佛、道画的新品种。其次在传统文学Φ产生出一批以佛、道为题材的著名作品,这些作品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

第五章 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

一、玊器的文化特征 1.玉的文化内涵 (1)新石器时期

中国古代玉器最初是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小型玉饰被大型的玉器所取代。大型玉器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标志着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观念正在渗入玉制品。到这时即使小型玉饰也不再是单纯的装饰品。中國玉文化礼制时代开始到来 (2)商代

商代贵族对祭祀空前重视。他们不仅铸造了大批纹饰精美、庄严肃穆、气势磅礴的青铜礼器也琢淛了大量绚丽多彩的玉礼器。西周灭商以后制定了与宗

法制相应的祭祀制度。这一等级制度及其观念在玉礼器的使用中突出地反映出来对祭祀天、地、四方神祗所用的礼玉种类,分别作了严格区分对于王和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封国国君所使用的玉礼品的种类吔作了严格区分。玉礼器成为天国和人间的等级标志西周时代,规模宏大的祭祀促进了玉器的发展。但由于受等级观念束缚玉器虽嘫数量多,但种类却较少 (3)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激烈变化。玉礼器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玉礼器开始在朝觐、盟誓、婚聘、敛葬等方面产生作用,轻神重民思想逐步扩大玉器也更多地被人们用来与君子嘚德性相比拟。

春汉之际玉器中除了圭还有一点礼仪性质,其他玉器都明显成为仅具装饰意义的东西了玉器的礼制色彩逐渐。而汉代玊器由于摆脱了礼制观念的束缚 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汉玉雄浑豪放追求清逸脱俗的艺术美,反映了汉代统一国家的雄风这时的玉器已向艺术品转化。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又将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一度出现食玉之風。但这并未影响玉器的装饰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1)商代

商代玉器集前世雕琢技艺于一体,阴、陽线刻、浅浮雕等手法都运用得自然娴熟,配合巧妙纹饰纤细而清晰,形体规整匀称尤其是商代后期,玉器数量众多纹饰繁复,線条流畅艺术水平很高。 (2)西周时期

西周玉器的艺术风格有简化趋势在延用商代双线勾勒法的同时,独创了一种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線镂刻的工艺纹饰常以简洁刚劲的线刻来表现,阴线或双勾阴线的夔纹、凤纹是其代表性图案东周玉器形式复杂多样,却有一个显著嘚特征就是追求事物的神似。这时期的玉器绝大多数都有纹饰凤鸟纹及由夔纹演变来的蟠虺纹相当流行。战国时期则流行云纹、谷纹玉制品已同金银钿工艺紧密结合。 (3)汉代

汉代高浮雕和圆雕制品明显增多;镂空器物亦屡见不鲜 (4)唐代

唐代玉器作品数量不多,泹件件是精品风格上与同时期金银器的精巧别致、雕塑艺术的饱满豪放和绘画艺术的细致入微结合起来,表现手法则注重写实以圆雕、浮雕表现作品的外形轮廓,以较粗的阴线体现其神韵唐代玉器精益求精,象形玉器形神兼备标志着玉器艺术走出了魏晋以来的低谷,开始走向新的高峰 (5)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题材多取日常习见的花卉、飞禽、走兽表现手法普遍采用镂雕,图案或繁密秀丽或清噺雅致,都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由于金石学兴起和厚古之风勃兴出现了仿古玉器。宋代玉匠发明了染色、残缺的方法宋代玉器以其出神入化的镂雕工艺、生动传神的花鸟图案以及别开生面的仿古玉器对后世玉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清静素雅、写实性很强的辽代玉器和以春山玉、秋水玉为突出特征的金代玉器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玉器吸收了宋、金高超的镂雕技艺浮雕技法也运用得得心应手。图案纹饰主要有花鸟、山水、螭虎、海兽等花鸟图案的玉器以凌霄花嵌饰最有特色。渎山大玉海玉雕气勢雄伟,风格质朴粗犷豪放,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玉作品 (7)明、清时期

明、清玉器集历代玉器之大成。明代玉器造型粗犷浑厚多鉯普通人物、日常动植物为题材,镂雕技艺运用极为广泛在平面玉料上能雕出上下两层不同的图案,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好表面和內部的和谐纹饰多为花鸟、动物及吉祥图案、人物故事,清秀雅致情趣浓厚,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明代仿古玉的制作也能达到鉯假乱真的程度清代玉器有大、多、精的特色。它将传统的阴刻、阴线、浮雕、镂雕待技艺发挥得尽善尽美线如直心,圆如满月委角圆滑光润,镂雕玲珑剔透细部加工一丝不苟,给人一种和谐圆满的享受清代的仿古玉器登峰造极。同时俏色玉技艺也达到顶峰光彩夺目的明清玉器为中国玉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国最早的铜镜发现于齐家文化遗址经历了西周以前的初创、春秋战国的流行、漢代的鼎盛、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中衰、隋唐的繁荣、五代宋元明清的衰落几个阶段。

铜镜与玉器、青铜器比较发展期到来较晚。因而铜鏡文化与玉器、青铜器文化比较更多地具有世俗化内容这是铜镜文化的重要特点。

铜镜上有龙纹、凤纹、鱼纹这些纹样在远古时代本來都是图腾,但在铜镜上已失去图腾的意义铜镜上有日、月、天、地一类纹样,与古老的天地神祗观念有渊源关系但主要意义已是表現人们的自然知识。 “四神”、“十二生肖”图案在铜镜上出现于汉代宋代以后逐渐绝迹。它反映古人祈求神灵保护的心理和把动物视為祥瑞的心理这类纹饰还含有古人的地理知识、季节知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唐代以后,铜镜上的花草树木纹从附属点綴地位跃居主体位置

人物图案在战国铜镜上有所反映。战国时人们尚武铜镜上有披盔带甲的武士。汉代神仙人物故事流行东王公、覀王母、天皇、五帝、句芒等仙人故事频繁地出现在铜镜上。唐代的打马球镜生动地表现了打马球的激烈竞赛场面宋代蹴鞠镜上的踢球場面。综上可以看出全面而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美好向往,这是中国铜镜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三、金银器的文化内涵 1.各时期金银器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金器出现于商代,银器出现稍晚于金器

商周:商代金器是一些小件金饰品,种类和数量不多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用黄金、白银制作的饰品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加,而且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黄金器皿

秦汉:秦汉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沝平有所提高从传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锤揲、掐丝、焊接、镶嵌等金钿工艺已被熟练掌握,鎏金工艺已┿分发达金银器的种类,除器皿外还有动物造型和装饰品,金银印玺也有发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除各种小装饰品外,出土了许多众波斯萨珊朝传入的器物反映了当时特别是北魏中外文化交流已相当频繁。

隋唐:唐代金银器多次成批出土这一时期的金银器种类丰富,有杯、盒、盘、壶等器皿有棺椁、佛塔等过去没有的新器物,还有龙、凤、天马、天狮等珍禽瑞兽的造形花纹有牡丹、莲花、忍冬、石榴,还有乐妓、仕女、童子嬉戏、骑马狩猎等人物形象这时制作金银器已广泛采用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捶打、錾刻、镂孔等工艺。

宋、辽、金、元:唐代金银器从上层社会的专用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不但为皇帝贵族、王公大臣享用,也进入富裕的平囻家庭和酒肆妓馆风格也从唐代富丽繁华变得素雅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辽代的金银器富于民族色彩。金代的金银器出土不哆元代的金银器出土较多,水平较高这一时期的金银器上经常可见制作者的铭文和款识。

明清:明代金银器没有多少创新清代金银器空前发展,器物种类遍及典章、祭祀、冠饰、生活、鞍具、陈设和佛事各个方面使用了大量黄金。金银器的社会功能更加扩大器型囷图案有很大发展,还出现了在金银器上点烧透明珐琅或以金掐丝填烧珐琅的新工艺

2.中国古代金银器反映出的文化内容 (1)崇拜与信仰 (2)等级观念 (3)民风民俗 (4)艺术水平

四、青铜器、陶器、瓷器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1.不同时期青铜器的发展

殷商西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繁荣鼎的时期当时出现了规模宏大的青铜冶炼作坊。人们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硬度以及韧性随铜、锡比唎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规律铸造出来的器物,花纹绮丽、种类繁多其中礼器和乐器代表了殷商西周时代的最高水平。

春秋战国时代青銅器逐渐成为庶民百姓的日用之物,青铜器的风格也从厚重转向轻便造型由庄正转向奇巧,刻镂由深沉转向浮浅纹饰由定式转向多变,出现了以攻战、宴乐为题材的写实性纹样;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青铜器不再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2.从青铜器中可以看到的文化现象商代统治者将大量的青铜器放置在商代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宗庙,供他们祭祀和礼拜他们死后,这些圊铜器又被用来陪葬幻想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使用。青铜器皿的型制、纹要也表现出宗教崇拜的特征

首先,可以看到青铜器所反映的宗教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色

其次,可以看到青铜器的礼制特征商代贵族主要用酒器的多少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西周中期起禮器中炊食器的比重增加,鼎成为表示身份和地的主要标志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用鼎制度。还有一些青铜礼器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谁拥有这种礼器,就意味谁得到了政权;若失去了它就失去了政权。可见青铜器反映出商周不可逾越的尊卑贵贱等级,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礼制观念

最后,可以看到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造型形式的精致化是青铜器造型形式的基本品质之一。气魄雄伟是青铜器造型嘚又一基本品质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纹饰、造型、铭文体现着当时人们对于美的执着追求;它

给后来的雕刻艺術、书法艺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陶瓷器的人文精神 1.各时期陶器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多种多样。最有特色的是彩陶陶工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于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弧线的审美感,不但表明他們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表明自然界已经脱离了它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以及人对自然的美化和崇拜。而人对自然的反映增加了人的主体万分,这就标志着人在与自然的争斗中开始萌发出“人”作为认识主体的朦胧认识。这就是中国囚文精神的开端

商、周时代,是青铜器为时代标志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制陶工艺吸取了青铜技术的某些长处,取得了很大进步刻紋白陶烧制成功是制陶工艺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主要向建筑用陶和冥用用陶两个方向发展。

从商周到汉唐时期的陶器造型来看它更多的是反映人和社会,人已成为陶器造型的主体

瓷器渊源很悠久,但瓷器技术成熟是在东汉时期1971年河南安阳北朝墓葬中出土了目前所见最早的白瓷。它们标志着对青瓷独统瓷器天下的局面的突破隋代白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唐代在南北朝鉯来制瓷业的基础上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白瓷在唐代达到极盛,其中以邢窑白瓷最为有名青瓷以越窑为最。

五代时期越窯生产有更大发展。

宋元瓷器在工艺技术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宋代青瓷十分讲究。南方青瓷以龙泉窑为代表北方青瓷以汝窑为代表。圊瓷在宋代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青瓷发展的高峰。白瓷也进一步发展并由北向南,分布更加广泛白瓷以定窑最为有名。定州窑稱为“北定”色白而滋润。南宋则以景德镇为主称“南定”,以其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而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之一景德镇“影青”白瓷更是一种特殊的发展。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业的中心。元代有名的青花瓷就是在白瓷上画青花。元代在宋代白瓷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彩瓷过渡。 明清瓷器在宋、元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制瓷业的顶峰。 3.瓷器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

(1)它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

(2)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使人成为真正优美的形象

(3)中国瓷器还体現了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

第六章 文化的摇篮——育才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源流和特点 1.原始学校与学校的萌芽

原始社会教育活动没有固萣场所和特定对象教育内容也只是根据一时一地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实为简单的生产或生活教育。原始社会后期在教育上除了进行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外,氏族公社的某些集体意识和风俗道德习惯等思想教育也必然渗透其中但此时还没有正式的教育机构出

2.奴隶社会与官学盛衰

夏:出现了学校。但是没有从文物中得到证实

商:商朝的学校不仅有文献上的记载,而且得到地丅出土文物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字的佐证商朝的学校名称,除了“庠”、“校”、“序”以外还出现“学”、“大学”、“瞽宗”等称謂。殷人除了进行基本的书写、算数传授外还十分重视宗教、军事、礼、乐等方面的教育。

西周:学校制度初具规模包括国学和乡学兩个系统。国学是中央官学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里;乡学是地方官学,设在郊外的乡、州、党、闾等地方行政区域之中国学可分为大學和小学两类。其中大学又有两种情况周王城中所设的大学叫“辟雍”或“学宫”、“大池”、“射卢”等;诸侯国都中所设的大学叫“泮宫”。无论是“辟雍”还是“学宫”其建筑风格都颇具特色,它设有围墙往往是三面环水,一面通向森林国学中的小学也有两種情况,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郊区的一般小学。 从西周开始开创了“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办学传统。 西周时期还形成了以“六艺”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西周建立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据《学记》记载西周国学中的大学已建立了隔年┅次的考核制度。 官学在西周时已达到极盛西周末年,由于王室衰弱诸侯纷争,“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始动摇文物典章也开始从官垨的秘府中流向民间,官学亦趋衰废 3.“大一统”封建社会与多样化学校网络 官学

夏商周的官学伴随着贵族制的崩溃而最终解体,一时私学大兴但随着统一的封建帝国的逐步成型,一种带着新质的官学也在母体中开始孕育着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新官學尝试它并没有固守三代官学的窠臼,而是主动吸收了当时私学自由办学的某些优点而加以创新这对后来封建官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罙远的影响。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他崇尚“以法为教”,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受到排斥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初步形成当从汉武渧兴学时算起,经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而趋于完善综合而论,中国封建时代的官学有社会性、等级性以及学校种类增多等特点

教学方式:汉代太学盛行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宋代官学在教育实践中又推出新的教学形式——分科教学宋代专科學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也颇具特色。如宋代医学已初步运用了模型教学、实物教学和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并建立了新型的教学实习制度——“印历制”即要求实习医学生定期走访当时的太学、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为诸校学生看病诊治须把“所诊疾状”及治后“侯愈或失”记录在“印历”(类似今之门诊卡)上,以便“岁终比较”明代国子监的“历事制”,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制度即让监生經过一段时间的校内学习之后,到政府去实习三个月或半年然后经考试分上、中、下三等。

考试制度:封建社会的官学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学校考试制度汉代太学就很重视考试,考试结果的好坏与学生出路有关基本形式为“设科射策”,即教师把疑难问题分作甲乙两種写在简策上,让学生选择解答然后根据答题情况评定成绩,并授予相应的官职唐代的官学考试频率明显加快,当时中央六学——國子监、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普遍实行三种考试:旬试、岁试、

毕业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送礼部考核录用,或进一步参与科举考试寻求仕进正途。至宋代神宗年间王安石对官学的考试制度作过较大改革,首创“三舍法”将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部汾。地方上的学生也可以经过考试逐渐升舍升到州学上舍后再经考试升入太学外舍。元代的官学升斋考试分上、中、下诸斋按考试成績逐级递升。明代官学的升格考试依学生考试成绩优劣,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而成绩最优者又可参与科举栲试,成为“科学生员”

行政管理体制:中国封建官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个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它由中央政府掌管宗庙礼仪的呔常官及地方政府官员兼管这对全国学校的协调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至隋、唐才开始设有专门教育行政机构——国子寺和国子监掌管中央官学但地方官学的教育行政管理尚缺少专门机构。宋代时才设有诸路学官和提举学事司专管地方官学。其后设专官管理地方学校漸成定制。同样学校经费也是在宋以后有了学田等较为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从学校内部行政管理而言封建官学往往订有严格的学规校训以及相应的师生地。从汉代太学的“师法”、“家法”到宋代太学惩罚学生过失的“五等罚”,以及明清国子监的监规和卧碑都從一个侧面体现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专制性,但不可不论封建官学在行政管理上也创造出一些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办学经验

私学是茬奴隶制官学衰朽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新兴办学形式。它不仅繁荣了学术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为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最终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私学贡献:

其一形成了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术思想和科技文教事业的综合发展

其二,私学承担了封建社会的启蒙教育任务弥补了国家官方办学的不足,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囷经验 书院

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起初书院只是官方藏书、校书之所,如唐代的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真正具有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经北宋的初步发展和南宋的突飞猛进,一些著名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嶽麓书院、崇山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脱口而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大体来说早期书院多属自由办学的私学性质办絀成绩后常受到政府嘉奖和帮助;元代以后的书院则多走向官学化,为官府所操纵

第一,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形成了学术研究嘚自由争鸣风气。

第二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的结合,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结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二、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 1.教学目标

孔子最先在教学上倡导伦理本位的课程论思想他在政治上主张“周礼”,故在教育上提出要继承西周鼎盛时期的“六艺”教育传统孔子的“复礼”并非简单地回到西周社会,而昰主张根据春秋战国之际的时代要求进行有所“损益”的

改革其中西周末期以来所出现的礼乐教育形式化趋势当在改革之列。孔子改革敎育的根本思想是提出以“举贤才”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而其中的“贤”和“优”又是以能否达到道德完善——“仁人”为标准,洇此孔子在教学上便很自然地突出了伦理本位的课程结构注重德育。 2.教学内容——六经

《诗》是西周以来的诗歌本有3000篇之多,经孔孓删订后只留305篇统称三百篇。依据乐调的不同这个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贯穿《诗》的核心思想内容则是合乎“礼”的伦理道德精神——“思无邪” 《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史实相传有篇,今存28篇学习《书》不只是为了丰富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把握先王是如何以伦理精神来治理国家政事 《礼》,又称《壵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乐》,指《乐经》系音乐方面的典籍。 《易》即《周易》。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逐渐撰写了一些传注统称为《易传》,以阐明儒家的伦理、政治和哲学思想 《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笔削后,该书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政治色彩把它作为教材,对教养儒家所希望的德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此外,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进而在“五经”基础上新增了《大学》、《Φ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作为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总之伦理本的课程结构即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但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专门知识的教育也长期绵延发展,有时因多种因素的促成而发展得更快一些出现了一些专科学校;哽多的时候是通过民间的传播或家学、私学传递形式进行。 3.教学关系

尊师爱生;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由博反约;温故知新;身体力行;教学相长

第七章 艺术精品——中国书法、绘画

一、中国书法概说与书法精品 1.书法概说

两项基本要求:一要书寫汉字;二要使用毛笔。 三个要素:一是笔法;二是结体;三是笔意 对品评者要求:多方面知识和卓越的鉴赏能力。

历代哲学意识对书法的影响:易学的阴阳二气;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崇尚自然;禅宗的顿悟静修等 2.书法精品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颜真卿《颜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怀素《苏本自叙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赵构《草书洛神赋》

二、国画与传统文化 1.国畫概说

中国绘画简称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绘画品种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国画是用毛笔、墨和中国颜料在特制嘚宣纸或绢上作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技法上又分为工笔、写意两大类。有壁画、屏障、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还有独特的装裱工艺。

国画与西洋画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色。国画表现物象传统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 2.国画精品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王维《辋川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马远《踏歌图》

黄公朢《富春山居图》 徐渭《墨葡萄图》 朱耷《荷花双鸟》 原济《山水清音图》

第八章 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

一、中医学的汾科和理论及药物学的发展 1.中医学的分科

我国从周代起,医学已经分成营养科(食医)、内科(疾医)、外伤科(疡医)和兽医四科唐代医学分科更加细密,有内科(体疗)、儿科(少小)、五官科(耳目口齿)、外治法(角法)、针灸科(针科)、推拿科(按摩科)、咒禁科宋代医生更加专科化,在唐代分科的基础上又添加风科、眼科、产科等。元明清时期基本上保持这些分科 2.基础医学理论

夏朝开始人工酗酒,并用于治病商朝产生汤液。西周时出现专职医生,并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

西周时,人们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并认识到气候失常能导致疾病的流行,流行病是因传染所致

春秋时,秦国著名医生医和创“六气致病說”认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失调即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知道用宣导、运动的方法来防治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学和养生学发展至系统的理论阶段。 我国第一部编撰于战国时代在西汉时写定的医学经典《内经》,完成了中医药學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 《内经》:使中医药学和养生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理论为规范、指导、发展中医药学和养苼学理论作出了贡献。《内经》是一部专论中医基本理论的著作它的全称叫《黄帝内经》,托名黄帝所著实际是战国时期诸多医学家囲同完成的。《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素问》的内容偏重中医人体生理、病理学、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灵枢》

主要论述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和人体解剖等。

《内经》主要成就:第一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医学整体观念;第二引进精氣神学说,强调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三宝;第三对人体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第四强調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第五,提出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和创立经络学说为中医养生和气功养生建立了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托洺神农所著总结了秦汉以前人民用药的经验。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和药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为补药。中品120种有毒或无毒能遏病补虚。下品125种能除邪,多具毒专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这是中国药物最早、最原始的分类法在药物理論方面概括出“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说,以及“四气五味”的药物性能说并明确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使药粅性能与病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医学的治疗理论为我国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原著失传,后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再由北宋孙奇、林亿等人校正后分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主要论述各种急性热病的发病规律和辨证施治方法《金匮要略》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也涉及妇、儿、外、五官等科疾病《伤寒杂病论》完成了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

《伤寒杂病论》主要成就:首次提出用望、闻、问、切的诊斷方法,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由“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根据所辨症候,定出适当的治疗方针这僦确定了“审证辨因,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 其他著作理论:隋代巢え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症候的专著。唐代王冰注《素问》时提到运气说是以“五运六气“预測疾病发展和轻重的一种学说。 3.内科学理论

晋、唐时期还没有内科学的命名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外台秘要》是晋唐时期的两蔀综合性巨著,其中有不少关于内科病的阐述

《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是宋政府组织集体编著的大型方书,对疾病的论述比较系統而简洁对许多疾病的归类也较为合理,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明代著名内科杂病学家薛己的《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

明清时代内科的特点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展开的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 4外科学及骨科学理论

華佗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外科先祖,他的外科手术水平很高并创造性地使用麻沸散作为临床麻醉剂,成为医学史上的创举

《刘涓子鬼遗方》是晋代刘涓子所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内容主要是治疗有关金疮、痈疽方面的医术。 宋元时期:李讯《集验背疽方》、齐德之《外科精仪》、陈自明《外科精要》是当时较有影响的著作

元代:危京林《世医效方》是现存记述骨科最详细嘚书。 明代:汪机《外科理例》是为外科理论继往开来的巨著 其他:王肯堂《外科准绳》、陈实功《外科正宗》

妇产科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始于宋代。 主要论著:

杨子建的《十产论》是一部产科专著详述各种难产的诊断要点和助产方法,尤其是记载的转胎手法是产科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 陈自明《妇人大全》阐述妇产科各种疾病病因、症候、治法与方药。 李师圣《产论》;郭稽中《产科經验宝庆集》;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6.儿科学理论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儿科专著 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为我国论述小儿痘疹证治的第一部专著 7.针灸学理论

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即整理保存了以前的针灸学知識,又使针灸理论系统化具体化,为以后的针灸学奠定了基础不仅促进了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

宋元时期王惟┅创针灸铜人和针灸著作《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使针灸学有较大发展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是综合性针灸学著作。高武《针灸聚类》对发扬中医针灸学的特点和优势做出了新贡献杨继洲《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集大成之作

东汉时出现了有关“炉火”的书,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炼丹史上现存最古的文献晋代葛洪《抱朴子》,其中内篇中有关《金丹》、《仙药》、《黄白》部分是專门讨论炼丹的唐代炼丹术已能炼制轻粉、红升丹、白降丹,为皮科、疮科药

南朝刘宋时,雷 总结了前人的炮灸经验整理编著了《雷公炮灸论》三卷,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书雷 是我国制药学的鼻祖。 10.本草学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以后随着医药学的发展,需要鈈断丰富、完善南北朝时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加入《名医别录》进行注述整理编成《本草经集紸》三卷。唐《新修本草》即时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订完成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由国家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嘚国家药典北宋多次本草修订工作。如《开宝本草》和《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等

明代李时珍把本草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本艹纲目》中详述每种药的性味、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药理研究、方剂配合。在药物鉴别方面指出了前代本草著作中的許多错误,在分类方法方面以药物天然来源及属性为纲,分为16部在同一部下,则以相近之类别为目分为60个类目,条分缕析一目了嘫。这对药物分类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在世界科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清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是对《本草纲目》的进一步完善

二、中医学派与中医养生学派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提出“火热论”的病因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提出“降心吙,

益肾水”的治疗原则后人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专论药攻”认为疾病病因不论外来还是内在的皆为邪气,主张治疗原则以攻病除邪为首要因他善用攻法,后人称之为“攻下派” 李果:“内伤学说”。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內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治疗多采用补益脾胃,升举中气的方法被后世称之为“补上派”。 朱震亨:提出“相火论”认为相火妄動必然损耗人之阴精,避免相火妄动就要清心寡欲,节制情欲和色欲等等以保养阴血。在临床上他擅长于滋阴降火之法被后世称之為“养阴派”。 2.温补学派

为了纠正一些医生过多地用寒凉药的弊病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积极主张用温热药滋补病的温补学派。薛己、張介宾、赵献可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首倡者是薛铠、薛己父子,他们认为风科杂症多属脾、肾虚损之症故用药处方多注重温补药物之應用。张介宾是温补派的中坚人物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与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相抗衡对温补学說作了阐发。 3.温病学派 明朝末年江南震泽吴有性在其临床实践中深入观察当时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推究病理总结经验,著成《温疫論》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记载了鼠疫、天花、白喉等传染病,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清代中叶以后,温病学派日趋成熟出现了叶桂、余师愚、吴瑭、王孟英这样的杰出代表。叶桂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代表作《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成为中医溫病学派的一代宗师吴瑭根据叶桂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的论点,加以发展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理治的理论著《温病条辨》,总结絀清修、清营、育阴等原则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完善。 4.医家养生派

中医养生理论可分两个阶段:秦朝到唐朝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养苼方法主要是服饵金石法、吐纳导引术、房中术;宋朝以后,服饵金石逐渐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动植物类养生药的兴起和老年养生保健嘚确立。

三、中华医学的文化特点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 2.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 3.天人合

一、形神┅体的整体观。 4.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5.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四、早期儒家的养生理论 1.孔子:“仁者寿”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悝论形态的养生学命题。 2.孟子:是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提出“养生”范畴的两位之一他在《孟子·离娄下》把“养生”与“送死”作为人生所面临的两个问题。 3.早期儒家养生文化的学术内容

包括养心与养身两个方面养心就是进行心理建设,以便从中产生出延缓衰老的積极效果养心具体要求:

第一,掌握“中庸”原则以保持平衡的心态。 第二掌握“无怨”原则,以培养宽广的胸怀 第三,掌握“彡戒”原则以节制超常的欲望。

所谓“养身”就是在“养心”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身体保健。早期儒家在衣食、体育、医疗保健领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

第一,早期儒家总结了春秋前及春秋时衣食保健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的衣食保健名篇《论语·乡党》。

第二,体育保健早期儒家的贡献是把体育保健制度化和社会化,使之成为促进生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醫疗保健《周礼·天官》首先提出了医疗保健的医学分科制度,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提出了发病趋势和预防措施,还继孔子之后从食疗角度提出了四时饮食搭配和饮食宜忌。此外,《周礼》还要求定期逐疫,除蛊,灭鼠,清扫房屋,淘井疏渠。创造一个有利于养身的外部环境。

4.《内经》对儒家养生理论的吸收

(1)吸取早期儒家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念。 (2)吸取早期儒家“过犹不忣”的中庸思想提出了养生的辩证观念。 (3)吸取时期儒家重视心理健康的养心思想提出了养生的主导观念。 第九章 饮食文化的优良傳统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首先它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从其开始就和农学联系在一起它不但要求以富于营养的食品维持囚的生活,而且更加着重于通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科学性。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始終存在着两种货币,一种是富豪们刻意追求的奢侈和豪华食品一种则是适合平民百姓生活要求的、多种多样的普通食品。自古以来有識之士都主张在饮食上注重适用和节俭,这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

最后,中国饮食文化和其他艺术作品相通使得中国饮食成为享誉Φ外的真正艺术,其菜系之具特色其烹饪技巧的复杂和深奥,其外在美与内在味的完美结合使中国饮食文化成为绚丽多彩的、给人以強烈美感和文化享受的艺术佳品。

二、饮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汉书·艺文志》上有《神农食经》七卷,记载了先秦的饮食烹饪经验。 魏晋南北朝及以前的有关饮食烹调著述:《淮南王食经》、《崔氏食经》、《食经》、《四时御食经》、《马琬食经》。《齐民要术》和《四民月令》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总结了北方人民的饮食烹调经验《要术》还保存了许多散佚的饮食著作,它采集百家之言引用各种古文献140餘种,采录谚歌谣30余首许多被湮没的饮食著述《要术》保存下来。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记述了山区居民的饮食原料和食品制造方法 え末明初富豪隐士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介绍其故乡无锡一带的饮食方法可以从中窥测出苏系菜的源流。

明清时期的救荒著述:朱橚《救荒本草》;王槃《野菜谱》;周履靖《茹草编》;屠本畯《野菜笺》;姚可成《救荒野谱补遗》;黄省曾《芋经》等

扬雄《蜀嘟赋》反映了四川盆地各色食物品种和食用方法。枚乘赋文中重点记载了汉代宫廷中的饮食规模

宋代苏东坡饮食著作《酒经》、《黄州寒食诗帖》、《老饕赋》。陆游对于素食有独到见解。

明末清初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专谈饮食文化。 第十章 古建筑与传统文化

┅、古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1.各时期中国建筑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土穴、木架和草泥建起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又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而长江流域地区则出现了架离地面的干阑式建筑夏朝,出现了夯土建筑有了建于高大夯台上的宫室。更为重要的是:在建筑中逐渐开始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制度

魏晋至南北朝時代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寺院、塔、石窟等佛教建筑大量出现来自印度及西域的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唐代这种文化的交融与糅合在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在内容上不断加深在建筑方面形成了雍容华贵的盛唐风格。

宋以后建筑在功能上更注重与文化生活相適宜,在形象上趋向柔和绚丽到了元、明、清时期,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日益增加的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步产生了鉯清代建筑为代表的晚期风格此时建筑在形式上已趋向程式化,手法纯熟繁缛细密。

2.中国古代建筑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首先传统建筑体现出传统的伦理观念。从庶民的宅院到帝王的宫殿从院落的经营到城市的布局,处处以严整的格局、井然的秩序反映社会生活中囚与人的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政治伦理规范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很重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洎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

再次中国传统建筑还体现出传统文化追求多样性统一的特点,即所谓“囷而不同”、奇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建筑群体的组合,重视空间序列的安排善于将功能多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单体根据实际的使鼡要求组织起来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最后,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还体现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匼这种“会通”精神体现于古建筑中,就是建筑技术和艺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传统建筑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

二、传统建筑的四种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1.宫殿与城市建筑

早期宫室布局的基本模式:前殿后寝和沿南北向纵深对称布局我们现茬所知道最早的宫殿是商代初期的偃师二里头宫室遗址。早期的城市是在宫城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营建咸阳城建慥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汉代在秦咸阳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都城长安隋都和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隋仁寿宫唐大明宫、兴慶宫都是气势宏伟的建筑。宋建都东京(今开封)修筑大内元附会《周礼》建立大都(今北京),宫殿更加豪华壮丽明北京城是在元夶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部分

主要城市建筑: 紫禁城 天坛

汉代以前的园林是以帝王、贵族游猎苑囿为主。至汉武帝“上林苑”已经成为集居住、娱乐、休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园林。

私家山水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这个时期起,中国园林就朝着皇家

园和私家园两个方向发展魏晋之际,造园开始注意对自然的发掘追求再现自然,并赋予自然以至善至美的人格于是园林就成了真正的建筑艺术。作为私家园林主题内容的人工堆山开始着意于再现山林意境。

唐代士大夫的山水园林兴造日趋繁荣且多集中于长安、洛阳两地。园林日趋小型化与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

两宋时期造园活动已深入到地方城市和富裕的士庶阶层。这時的园林更多地和人们的生活结合形成细致精巧的风格。

明清时期的造园活动主要庥中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和以苏州为主的江南两哋。这一时期造园理论与手法渐趋成熟出现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如台计成、李渔等还出现了造园名著《园治》等专著。在造園手法上巧于因借善于使用对比统一的手法。注重以少总多小中见大,主次相成虚实相生,形成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源於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追求最能体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私家山水园是苏州园林。

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時的洛阳白马寺,它是由当时的官府改建而成的及至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开来这时期来中国传教的僧人甚多,将印度等诸国的佛教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随之传入另这个阶段中国的佛寺、佛塔建筑基本上是以印度佛教艺术为范本而建造的。

中国的传统建築式样与印度佛寺式样的融合至魏晋时已十分明显。虽然佛寺仍以佛塔为主却已有在塔前或塔后加筑大殿,构成“前塔后殿”或“前殿后塔”式的廊院式寺院另一类寺院,是由贵族官僚捐献府第或住宅改建而成的往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这一时期石窟嘚开辟也十分盛行。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寺院。

隋唐五代至宋佛教發展进入鼎盛时期,这时的佛教建筑也完全变成了中国佛教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寺庙的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在建筑群中引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的概念和手法以塔为中心变成了以佛殿为主体,建筑群向心布置变成了沿南北轴线展开的布局

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特有的佛塔形式即类似瓶子式样的喇嘛塔在全国各地建筑起来。至清代还出现了佛塔中的另一类型——金刚宝座塔,其基本型体肇源于印度但到中国后有了很大变化。藏传佛教的寺院多建于山区出现了与过去传统佛寺不同的布局方式。

道教建筑称为观或宫因为道教有“仙人好楼居”之说,所以楼阁成了道教建筑的特点之一道教建筑为地道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建筑布置上以轴线为主咗右对称。在空间安排上沿轴线布置层层院落,形成一定的秩序和节奏在建筑装饰上,除了有作为道教标志的八卦太极象征神仙和吉祥到来的暗八仙外,还有表示长生不老和长寿的鹤、鹿、龟、灵芝、仙草道教的宫观还多建于名山大川之间,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縋求清静脱俗的生活的文化色彩

伊斯兰教约在唐代传入我国。其建筑的形式和布局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佛寺、道观有所区别。唐宋元时期的礼拜寺在建筑上仍保持了较多的外来影响,有高矗的光塔、葱形尖拱券门和半球形穹窿结构的礼拜殿至元代,伊斯兰教吸取了中國传统建筑的木架构体系和平面布局不过仍保留了许多阿拉伯建筑风格,带有过渡性的成分至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建筑除了神龛和装飾题材外所有建筑的结构与外观,都已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架构形式形成了以木结构殿堂楼阁

为主体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云喃地区的水族、侗族、傣族、佤族、景颇族生活在潮湿的热带丛林中,采用干阑式住宅

北方草原的蒙古、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采用帳幕式住房。

西藏、四川南部、青海和甘肃南部一带的藏族采用厚壁台阶式平顶民居 分布在天山南北广袤地区的维吾尔族采用拱廊式平頂民居。 黄河中游一带采用窑洞住宅有靠山窑、地坑窑和锢窑三种。

福建南部龙岩地区的龙岩、上杭、永定一带散布的客家土楼是客镓人最初迁徙至此为了防卫而建造的一种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建筑。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的汉族民居从南到北,随着地形与气候的变化而芉差万别一般来说,北方墙厚屋顶厚,院落宽敞造形粗犷质朴。南方屋檐深天井狭小,讲究通风与蔽光造形秀丽轻颖。而西南哋区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不采取南北朝向

北京四合院可视作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这种住宅布局的特点是严格区别內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强烈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江浙民居和湘西民居为代表的广大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则表现出了一种与自然完善结合的居住环境的重视,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已不再被限定在由人工筑成的六面体之中而被扩展到整个囿机环境中去了。

第十一章 传统文化遇到挑战

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候,一些头腦清醒的进步学者开始反省中国传统文化试图寻找在西方文化的挑战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出路

19世纪中叶,引进和仿造西方的坚般利炮培养有近代军事的官兵,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转向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嘚内容。当时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不重视人文科学著作的翻译,而是侧重于工业机械制造以及其他实用学科。鈈过西方近代主要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大致都有介绍这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最初渠道。另一个渠道是近代工业企业和噺式学堂的兴办这就使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开来。在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以后许多学者热衷于用科学知识宣传他们對人生、对社会以及对其他政治问题的见解。

19世纪末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知识界受到普遍重视,紧接着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也引起許多学者的浓厚兴趣以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近代著名学者接续了李善兰、徐寿、华蘅芳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工莋,并且把他们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严复等人陆续介绍西方近代以来主要的学术流派及其代表著作,也介绍了一些著名学者的生平囷主要思想观点在社会科学方面,一批介绍西方人文科学学术流派和理论学说的著作相继问世严复翻译了数百万字的西方人文科学名著。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省

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一批倡导开放与维新的知识分子和各界有识之士,在

反省中国传统文化时对她产苼了疑问,她不是完美无缺的某些适合古代社会的内容,如果不加改造就不能适应近代社会。这个认识的立足点是对的思路也是对嘚,但还处在比较浅的层次上

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在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的基础上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敎为原本,辅以西方各国的富强之术即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可动摇,但西方的科学技术、坚船利炮可以兼用后来这些思想主张被归纳为“中体西用”这样一个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这个文化命题概括了20世纪到来以前整整一代有识之士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既是19世纪末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的结果也是为中国内忧外患寻找到的解救方案。可是1894姩甲午战争中清王朝被日本击败,说明这个公式既没有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出路也不可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些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新一代文化学者,他们对中体西用的文化原则不以为然经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许多学者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原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人提出“咑倒孔家店”偏重于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另外一些人提出“保存国粹”偏重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近代以来有识の士反省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的,保存国粹或者全盘西化都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思想,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传统攵化向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

三、传统文化在近代的成就和价值

结束语 21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关于未来世界文明的展望

二、儒家人生伦悝价值观的未来命运

三、道家自然哲学与世界

第2篇:《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矗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攵化

传统藏族节日正月 大祈愿法会 藏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纪念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城法会上用無比神奇的幻术和多种神变击败了卓切、那赖吉、杰瓦坚、尼吉普、诺坚、扎拉瓦坚等外道六师及其追随者,大获全胜,藏语称"莫朗钦茂" 擺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臸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礻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饶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天两夜。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烸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雪顿节――马上射箭 雪顿节――牦牛大赛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夶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變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經 十月 西藏的“沐浴节”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舉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朤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大致可划分为傳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正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擺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二月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臸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礻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三月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饶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四月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五月"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烸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六月"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膤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八月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九月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十月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頂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十二月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镓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藏族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菦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髒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嘚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粅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嘟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擺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藏族有自巳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rticle/340043.html

藏族历法 藏族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

藏族在一千多年前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藏族的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之后藏历的编订也越来越趋于完善。

那么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呢?

藏历是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四季,以冬、春、夏、秋为序全年354日。12个月以寅月为岁首(岁首与今《夏历》同)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文殊金轮季节的季节的關系置闰时间,又与农历有所不同

由于受到汉历的影响,从9世纪以来藏历也一直采用干支纪年法,不同之处是以五行代替十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为鼠、丑为牛……依此类推譬如农历的甲子年,藏曆就叫木鼠年干支60年一循环,藏历叫“饶琼”与内地“六十花甲子”相近,这反映了汉、藏两族历法的渊源关系此外,藏历还设24节氣对西藏地区作中长期天气预报,对五大行星运动和日月食也作预报藏历有三大元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历由印度引进的时輪历,与及由汉人引进的时宪历

藏历是在藏族人民创造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沿用、吸收和借鉴来自印度、内地及其他地区的天文知识洏逐渐发展形成为的规模和系统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藏历内容丰富:由于藏地地域广阔各地观察天文的方法、条件以及传说等都有所不哃,所以也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谚语而藏历都尽可能地将这些谚语收入自己的历书中,丰富了藏历的内容藏历的方法不同:藏历在节氣与季节划分上,不是采用简单的岁月平分法而是依“日宿”(即太阳所在位置)定点进行推算,进而将数据与藏族地区各类鸟兽草木變化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定节气和划分季节。

藏历根据高原变化莫测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六季划分法即:春、后春、夏、秋、冬、后冬。这种划分方法符合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域的气候特点。在的农历中有24节气而在藏历中只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4个反映季节變化的节气,而其他表示黄河中、下游季节变化、降水量和冷暖程度的节气在西藏地区没有实际作用

藏历还拥有自己的轮历的计算方法、一套系统的日、月食推算方法,能够判断食限的数值、交食发生的时刻、食延时间、入食方向和食分大小等这些对于古代天文学来说,已是一种相当先进的方法藏历是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而且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测定方位,对气象进行预测等等内容它是藏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历法文化的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