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浮2 士兵属性在古代属不属于士阶层

在古代士兵作战,为何没有士兵不战装死?
在古代士兵作战,为何没有士兵不战装死?
历史的昨天
在人类有记载的5560年文明史上,共发生大小战争14531次,简直是兵锋年年有。有的国家施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有的则采用征兵制或募兵制,甚至雇佣兵制。但不论哪种兵制,在千军万马、流血漂橹的战场上却不是随便一个小兵都会有斯巴达勇士一般的训练与勇气。事关生死,总有些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保全小命,比如说战场装死。那么在古代战场装死可行吗?活下来的几率又有多大呢,梁军与卫军混战一番,两军皆没,而成龙大哥扮演的小兵却因装死而活了下来。诸如此类装死成功的案例在古代战场上有一定的可能,比如说刚出道不久就凭装死偷生的影帝刘备,但大部分人恐怕没这么好的运气,古代战争中,受限于当时坑爹的通信技术,大将统军作战通常会利用击鼓、鸣金、挥旗等手段来调度军队,这种通过目视或听力范围内的指挥手段决定了其所控制的军队大多会以比较密集的大阵形式出现。古代军队大都是车、骑、步构成的混合军团,动辄上万大军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硬碰硬,光是被车马碾过、人员踩踏而死的人都不在少数,现在随便一踩踏事件都能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更别说古代几万壮汉扛枪挥刀进行大规模群殴了,在这种情况下站着的人永远比倒下的人存活几率要高,曾经看过英雄的童子们啃腚对一言不合就放箭的秦军印象颇深,古代战场上,放箭、抛石等手段就是当时的火力准备。火力准备不光是接战前的开胃菜,在反复的拉锯战中也会频繁使用,这时遭殃的不光是对方的冲击部队,早已躺在阵前或者真死或者装死的仁兄们恐怕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真有万幸的兄弟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假死;又躲过了千军万马的踩踏洗礼岿然不动;更在箭雨飞石的昼夜轰击中侥幸不死,那么还有一关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躲过去了。古代战争往往以斩敌首级记功,比如说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每仗不带回几万人头那是要担责任的。还是那句话——装死可以,但容易变成真死。所以说在古代战场上装死的成本还是很高的,与其躲不开了倒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能立功受爵,快活几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历史的昨天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喜欢历史的人,都很博学。
作者最新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汉代士人儒家思想对汉碑的影响论文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论汉代士人儒家思想对汉碑的影响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9:29:0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汉代士人儒家思想对汉碑的影响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全史百卷本—第014卷 春秋战国思想史
我的图书馆
中国全史百卷本—第014卷 春秋战国思想史
&&&&&&&&&&
第014卷 春秋战国思想史
  本 卷 提 要  本文从军事形势、战争、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与军事著作等四个方面论述春秋战国军事史的分期、特点及前后演变的历史轨迹。春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争霸战争的主要方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并出现了水军兵种。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不论兵源、兵役、军赋和军事编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列国还出现了地方兵和卿大夫采邑家兵。在争霸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和《司马法》。它们是集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大成之作,尤其是《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  战国时期的战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争霸战争,而是兼地略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争。战争规模大,历时久,大规模的野战和围城战突破了传统的战争模式。战国的军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常备军出现,职业化军官产生,关塞要津普遍设防,经常性的军事训练取代了" 狝狩" 式的训练方法,军功爵制确立,军事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而这标志着军事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战国时产生的吴起与《吴子兵法》、孙膑与《孙膑兵法》、尉缭与《尉缭子》、《六韬》等一批军事思想家和军事著作,以不同的特点和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学术思想宝库。  一、春秋战国思想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  到秦统一六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历史上又称" 东周" ,是相对" 西周" 而言的。春秋战国时期又可分为春秋时期(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和战国时期(周元王元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年)①。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因为铁制农具的使用,在井田以外可以开垦出新的土地,从而产生了" 私田".这种" 私田" 越来越多,便使周王朝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因为私田数量的迅速增加,以至于私田的收入超过了井田的收入。诸侯、大夫因为占有大量私田,从而使其收入大大增加。而靠井田收入的周王室,越来越衰弱。在王室无法控制诸侯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发展快、军事实力强的诸侯便以武力兼并力量较弱的诸侯。这种兼并战争不断发展,从诸侯的兼并而至于大夫的兼并,进而形成" 陪臣执国命" 的局面,周王室的地位就更加衰微了。频繁的兼并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就迫使诸侯、大夫增加财政收入,于是便向新开垦的私田按亩征税,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 初税亩" 的制度便应运而生了。私田得到承认,即地主土地私有制取得了合法存在的地位,标志着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了。  在政治上,则出现了几家大夫瓜分公室财产的事件。例如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孔氏三家,在鲁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 三分公室" ,到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又" 四分公室" ;周贞定三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灭了智氏,把晋国公室也瓜分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正式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这就是" 三家分晋".而在齐国,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大夫田常实际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取代了姜氏,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这就是" 田氏代齐".这一系列事件,说明新兴地主阶级在这些诸侯国取得了政权,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确立。  在思想战线上,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的" 学在官府" 的局面被打破了。原来属于" 王官" 的学者流落到民间,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作为周王室史官的老子,以其知识的渊博与思想的深邃,在思想界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在私人讲学中贡献巨大而创建儒家学派的孔子和从儒家脱胎出来而创建墨家学派的墨子,在春秋末与战国初,形成儒、墨显学对峙的局面。战国初中期,因杨朱学派的创立,其势力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了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中的激进分子,在三晋中的魏国,开始了向法家的转化。早期法家李悝、吴起等完成了由儒家到法家的转化,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魏文侯的支持下,以子夏为首的西河 之学在这一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①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实乖违的现象很多。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名家因此而产生了。  各家学派的出现,导致了互相间的争论与诘难。这种情况在齐国的威王、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中,因其" 兼容并包" 的学术政策而得到顺利发展。老子的学说被改造为黄老之学,成为稷下学宫的主导思想。而田氏政权则对诸子百家都不歧视,一视同仁,因而吸引了各国学者云集于稷下。阴阳家、名家、齐法家、兵家等都发展很快," 百家争鸣" 形成了高潮。另一方面,由于各家各派云集稷下,使其互相增进了解而致于相互影响、彼此取长补短,因而出现了百家融合的趋势。  到战国后期,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经过几世的经营,逐渐强大并具备了统一六国的良好条件。吕不韦与秦王政相继执行了广招人才的政策,致使包括稷下先生在内的学者纷纷跑到秦国,《吕氏春秋》的编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荀子、韩非、尉缭等人的入秦,对秦国的学术与政治、军事方面有重大的贡献,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秦的统一,使百家争鸣的局面基本结束。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其中特别是儒(主要是孔子和思孟学派、荀子学派)、道、法、阴阳等家的思想,对秦王朝及其以后的各个朝代,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源头,无论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和宋元明的理学,还是清代的考据学,都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学在官府" 与学术下到民间的转变以及诸子百家的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文化战线上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局面,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春秋战国的阶级状况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也发展起来,城市也随之大批兴起,出现了如临淄、安邑、邯郸、咸阳、定陶,等繁华的大都市。伴随着地主阶级的产生,大量的奴隶获得解放,而成为耕种私田的农民,或者成为小块土地私有者,即自耕农。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社会上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然而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奴隶也还大量存在着,官营手工业作坊私家的奴隶仍然没有获得解放。只是在农业生产中已经不使用奴隶了。个体工匠和商人在城市和乡镇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春秋战国社会,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 士" 阶层的大量涌现与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 学在官府" 与学术下到民间  " 士" 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 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说:" 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 ①说的就是" 学在官府" 的情形。即夏商周三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 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周礼》明确规定,那时的学校只允许" 国之贵游子弟学焉".②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 礼坏乐崩" 的形势。一些" 王官" 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论语》卷十八《微子》记载了王官流落民间的一些情况:" 太师挚适齐,五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鼓襄入于海。" 这里所说的" 太师" 、" 乐师、"鼓师" 、" 少师" 等都是" 王官" ,是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在动乱中,他们分别逃到齐、楚、蔡、秦等国;有的人居于黄河或汉水之滨,有的则处于海边。这样他们就把本来属于官府的文化传播到民间。正如孔子向郯子学官之后对旁人说:"'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 ,犹信。" ③还有另一种使王官散入民间的途径,如《吕氏春秋》卷二《当染》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周平王派史角到鲁国传授" 郊庙之礼" ,史角被鲁惠公留在鲁国," 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即史角及其后代便定居于鲁国,成为墨子的老师。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 郊庙之礼" 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 郊庙之礼" 并没失传,但他的后代已经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于是" 郊庙之礼" 便流传于民间。由此可见,孔子所说:" 礼失而求诸野。" ①这话是有道理的。  随着" 学在官府" 局面的打破,私人办学兴起了。入学条件比西周时大为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 有教无类" ,②即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 束脩" (一串肉干)作为学费,就可以了。  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 士"." 士" 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 士" 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记载,中牟的地方官壬登(原文误为王登)在一天之内推荐两位学问渊博的人(即" 士" )当上了中大夫,并赏赐了田宅。因此,中牟的人纷纷抛弃自己耕种的田地,出卖了房屋与园圃," 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即改学文学的人竟多达中牟人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当时弃农为" 士" 的人数不少。当然" 士" 的来源还有多种途径,而私人办学的发达,则是最主要的。  (三)" 养士" 之风的盛行与" 士" 的活跃" 士" 阶层的活跃,还和当时社会的" 养士" 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 养士" ,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纷纷" 养士" ,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 士".每杀一头牛,仅取" 一豆(四升)肉" ,其余的都用来供" 士" 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 二制" ,即两匹(共长三丈六尺)布帛,其余的分给" 士" 做衣服穿。①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尊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稷下学宫,招徕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大贵族" 四公子" ,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 养士" 多达几千人。还有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有" 食客三千".②这些食客都是有一技之长的" 士".春秋战国诸侯、大夫、贵族的" 养士" 之风,使" 士" 受到重视,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学术活动有了方便的条件。其中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取得卿相的地位,如吴起、商鞅等。这就鼓励了" 士" 阶层的活跃和大大促进了" 士" 阶层的发展。  复杂的阶级关系与" 士" 阶层的活跃。这就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形成的社会与阶级基础。  ①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5 年版。  ②   《周礼》卷十四《地官》、?《左传》卷四十八《昭公十七年》。  ①   《史记?十二诸年表序》。  ②   《侯马北西庄东周遗址的清理》,《文物》1959年第 6期第 43 页。  ①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②   《国语?晋语八》。八郤指郤氏一家五人为大夫,三人为卿,因势力大,被晋厉公诛杀。  (四)" 百家争鸣" 出现的特殊历史环境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而这种" 百家争鸣" 的出现,则又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  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到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以致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到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排挤和束缚。而一旦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确立,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就很难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 百家争鸣" 的盛况了。  (五)春秋战国时期宽容的学术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形成,与各诸侯国宽容的学术政策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 士" 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 士" 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 西河之学" ,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稷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国对" 士" 都给以十分优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尤为突出。田齐政权虽然倡导黄老之学,但对各家各派的学者并不排挤打击,而是兼容并包,都受到礼遇。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随意议论政事。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的政见是不同的,但在稷下学宫都受到重视,爵禄都是相当高的。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来终于因为彼此政见不合,孟子离开齐国。但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 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①即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屋和万钟的俸禄。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的尊贤礼士,是因为他们要巩固其政权,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总结为政的得失,摸索统治经验,因而对各家各派都" 兼而礼之".韩非曾指出,当时的诸侯,以墨家薄葬短丧为节俭,从而礼之;又以儒家厚葬久丧为孝道,从而礼之。这是" 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当时的诸侯,以漆雕轻视爵禄为廉洁,从而礼之;又以宋荣子(即宋■)" 见侮不辱" 为宽容,从而礼之。这是" 宽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礼之".②《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说:" 百家殊业,兼务于治".这句话正好反映了战国诸侯对待诸子百家总的态度。因为这些学说,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都可以进行选择而各取所需。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 士" 的宽容政策,允许其" 合者留,不合则去"." 士" 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 择木而栖" ,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 下令国中求贤者" ,①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稷下学宫位于上大夫之列,他不满齐湣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邹衍又回到稷下学宫,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又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春秋战国这种特殊历史环境,对诸子百家的形成和"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稷下先生使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错综复杂、异常活跃的局面。  (六)" 百家争鸣" 与传统文化的继承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形成,与继承夏、商、周的传统文化也是分不开的。因为任何一种新学说或思想都不能凭空产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是文明古国,在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已经历夏、商、周三代,形成了以" 六经" 为主的传统文化。" 六经" 就是丰富的思想资料。  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 六经皆史" ,②古人虽然没有私人的著作,但古人并没有离开具体的事情而空谈道理," 六经" 都是夏、商、西周先王的政治典籍。这是因为古代" 学在官府" ,而史官是官府里掌管文化知识的人。据《周礼?春官》记载,史官由大(太)史、小史、内史、大夫、士来充当,他们掌管" 图书、记载、命令、法式之事".①王国维《观堂集林?释史》认为,周代的" 六官之属" ,其中掌管文书的官员也称为" 史".可见" 史" 官的职务就是专门负责" 藏书、读书、作书之为事".  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辉县发掘报告》。  ②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战国遗址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版第 1期。  ①   古本《竹书纪本》载" 自武王灭商,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自序》中说,从武王灭商至幽王灭国,积年二百七十五年。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 1992 年版,第 184页。  ①   《左传》襄公十年。  殷周的天子,一言一行都有史官作记录。据《玉藻》记载:天子的行动由左史记录,而言论由右史记录。《大戴礼?盛德》认为,内史居于左,即是左史;太史居于右,即是右史。因为殷周之时以左为尊,所以左史记录行动,右史记录言论。两汉时代,有所变化,因为以右为尊,所以《汉书?艺文志》认为,左史记录言论,而右史记录行动。  殷周之时史官的职权范围相当大,不仅记录天子的言论与行动,而且还主管教育与宗教仪式。《周礼》卷二《春官》明确记载,太史掌管" 建邦六典" ,即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其中掌管" 教典" 的职能是" 以教邦国,以教官府,以扰(驯)万民".②教育也是由史官来负责进行的。  由于当时" 学在官府" ,因此那时便没有私人的著述。殷周的奴隶主贵族垄断了知识和学问。而知识和学问又和宗教神权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官府里太史、太祝、太卜等官吏,控制了社会的精神生产。这些人就是" 王官".而" 王官" 大都是史官,许多官都是以史命名。他们垄断学术文化是借神权统治来维持的,因而宗教迷信色彩很浓厚。他们还掌管着祭祀活动和占卜等等。这些活动,特别是祭祀,有严格的规定,反映出奴隶制等级制度的森严。  " 王官" 将保存在官府的资料分门别类整理汇编而成的典籍就是" 六经".其中宫廷的和民间搜集的诗歌,就是《诗》;国家的政令、国君的言论记录等档案材料,就是《书》;与卜筮有关的材料,就是《易》;典章制度与各种礼义的材料,就是《礼》;能歌唱的乐谱(已失传),就是《乐》;历史资料就是《春秋》。" 六经" 保存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精华。  " 六经" 典籍原是" 王官" 藏于秘图(官府的图书馆)或太史之家的。随着" 学在官府" 格局的打破,不仅" 王官" 散入各诸侯国与民间," 六经" 典籍也同时散入各诸侯国并流传于民间,从而成为诸子百家所据以创造新学说、新思想的主要和丰富的资料。  在古代,传统文化的保存,往往是以师徒、长幼之间的口耳相传为主要途径。许多民间传说与诗歌,甚至包括历史资料都是这样的。这些都是诸子百家形成其思想的丰富的宝藏。  (七)诸子百家的分类  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分类的简况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即称为诸子百家。《汉书?艺文志》记载有" 诸子百八十九家".简而言之称" 诸子百家".按照其时间早晚为顺序,大致有老子、孔子、关尹、孙武、墨子、杨朱、子夏、吴起、商鞅、申不害、许行、宋钘、田骈、孙膑、孟子、庄子、惠施、慎到、尹文、荀子、邹衍、韩非、公孙龙、张仪、苏秦、吕不韦、尉缭等等。  ②   《左传》僖公五年。  在春秋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对于诸子百家就有不少论述。战国中期的《孟子?滕文公》等篇论及儒、墨、杨朱以及农家许行,还有主张耕战的法家和兵家。《墨子?非儒》抨击儒家。《庄子》的《天下》、《骈姆》等篇将诸子分为六类,提到姓名的思想家有十五六位。《荀子?非十二子》把十二位思想家也分为六类来评论。《韩非子?显学》主要评论儒、墨,也兼及杨朱等派别。《吕氏春秋?不二》论及老聃、孔子、墨子、关尹、列子、陈(田)骈、阳生(即杨朱)、孙膑、王廖、儿良等十一位思想家的特点。将" 诸子百家" 归纳为主要的六家,即"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是西汉初期的太史公司马谈(司马迁之父)  最先在《论六家要指》①中指出的。西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要略》中论述了先秦学术的发展,主要论孔子与儒者之学、墨子、管子、晏子以及" 纵横修短" 、" 刑名之书" 和" 商鞅之法".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有时又略去小说家,认为" 其可观者,九家而已".②2。从诸子百家起源来分类的几种学说首先是《庄子?天下》倡导诸子百家出于" 六经" 之说:其次是班固根据刘歆的《七略》,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诸子出于王官之说;第三是《淮南子?要略》提出诸子出于" 应世之急" 说。从汉代以后到近代的胡适,基本上没有突破以上三种学说。  侯外庐认为,这三种学说," 其正误参半之处姑且不论,充其量只是对春秋战国之际诸子学说的' 所以诞生' 有所探究".①而其中第一种与第二种,有相通之处。主张第二种即" 王官" 说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指出,诸子百家虽各有短长,但" 合其要归,亦' 六经' 之支与流裔".即是说,诸子百家的要指都是由" 六经" 演变出来的。而王官又是掌管" 六经" 的。章学诚《校讐通义》认为,《易》由太卜掌管,《书》藏于外史,《礼》保存在宗伯那里,《乐》隶属于司乐保管,《诗》收藏于太师之处,《春秋》储存于国史手中。可见,王官说与" 六经" 说,就实质而论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述的形式不同而已。《庄子?天下》指出,《诗》是用来讲明事理的,《礼》是用来讲明行为规范的,《乐》是用来表达和气舒适的,《易》是用来表达阴阳变化的,《春秋》是用来表达褒贬、定其名分的。"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而道之。" 即" 六经" 的陈迹,散入各国,流布民间,诸子百家往往引用称道。这段话把诸子百家思想资料的来源说得很清楚。可见,王官说与" 六经" 说,就其思想资料来源而论,是相同的。而《汉书?艺文志》认为,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史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法家出于理官,名家出于礼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杂家出于议官,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出于稗官。这里仅就思想资料的继承而言,与" 六经" 说是一致的。因为春秋以前" 学在官府" ,没有私人讲学和著述之说。由此看来," 六经" 说与" 王官" 说," 对春秋战国之际诸子学说的' 所以诞生' 有所探究" ,仅仅是从思想资料的来源方面来进行的。当然这远远没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因此,这两说仅从思想资料来源来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显然是不够的。  以上两说在历史上颇有影响,不少名家都如此主张。如章太炎《诸子略说》主王官说,并详为之解。而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有《诸子不出王官论》,赞同《淮南子?要略》的诸子出于" 应世之急" 说,并驳斥章太炎之说。应该说"应世之急" 说所论学术之发生、发展,紧扣时代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比仅从思想资料的来源来分类要进步。当然它本身仍有不足之处。  ①   《左传》昭公十五年。  ②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诸子百家的形成,突破了上述诸说的旧框框。他认为,任何新学说,其根源都深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因此必须从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上来论述诸子百家的起源。在西周,因为"土地既然被氏族贵族公有制支配着,国民阶级既然没有在历史上登场,则思想意识的生产……只有在氏族贵族的范围之内发展,不会走到民间".而要打破这种格局," 唯一关键在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春秋发现了铁,则显然是此种改变的主要物质根据。  同时,也因为阶级的分化,出现了私学思想家,开始了严密语义的中国古代思想史".①这种观点才开辟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研究的新阶段。  3。先秦诸子分为" 六家" 或" 十家" 的长处与不足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 六家" ,刘歆、班固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 十家" 或" 九流".应该说这对于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是也应指出,这些划分并不全面。比如杨朱学派在当时思想界的影响颇大,孟子常把他们与墨家相提并论。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阶级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而应该是独立的一家。若是按" 六家" 或" 十家" 的框框来套,勉强将其归入道家,甚至说成是道家的始祖,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兵家在《吕氏春秋?不二》中就提到" 孙膑贵势" ,并与老子、孔子、墨子等并列。兵家的代表人物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对后世军事史和思想史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就是当时,因为战争的频繁,兵家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 六家" 或" 十家" 中却没有兵家。《汉书?艺文志》把兵家的著作或者列入道家,或者列入杂家,这样归类当然是不科学的。不过,班固并未否认兵家的存在。《汉书?艺文志》指出:" 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看来他认为" 诸子十家" 出于王官,而把兵家作为王官之武备。然而既列纵横家而不列兵家,有点说不过去。纵横家朝秦暮楚,颇能兴风作浪。但是就其学术而言,实在谈不上,远不如兵家。因此,我们应该把兵家单独列为一家。  还应指出,一家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之中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相互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根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裂为八派:" 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①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 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 ②在儒家八派中,子思之儒、孟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应属一派,即思孟学派;孙氏之儒,即荀子一派。在战国时期的儒家,影响较大的就是这两派。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孟、荀之间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可见,同为儒家,差异却相当大。道家也有类似的情况,稷下学宫的宋钘、尹文的思想和老子、庄子的思想颇多不同。如果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作标准来分析" 诸子百家" ,就会发现,两者虽然同属一家,但在哲学上却往往分属不同的哲学阵营;相反,分属两家的思想家,有的在哲学上却属于同一阵营。如孟子和荀子同是儒家,孟子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荀子哲学则是唯物主义的。又比如,老、庄与稷下学宫的宋钘、尹文,同属道家,但老、庄哲学偏于唯心主义、而宋钘、尹文的哲学则是唯物主义的。  ①   《左传》隐公三年。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晋语四》。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28-30页。  虽然如此,司马谈、刘歆与班固从每一" 家" 的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来分类,或" 六家" 或" 十家" 的做法,给先秦诸子的分类标准,还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春秋战国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方便,所以它被后世一直沿用下来。  三、孔子的思想与儒家的创立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与他所创立的儒家,在春秋战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它还对中国思想史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孔子思想与儒家产生于鲁国的历史根源  孔子思想与儒家创立在鲁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西周时,鲁国在诸侯国中居于特殊的地位。鲁国是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的封国。  因周公辅佐周成王有功,封于" 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①但是,周公仍然留在朝中辅佐成王,而是派儿子伯禽到曲阜代他受封,即伯禽代就鲁公之位。周成王十分感激周公的恩德,使鲁国享有天子独有的祭祀天和祖庙的特权。这是其他诸侯国所没有的。因此," 鲁有天子礼乐".②《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子鱼说,周成王" 分鲁公(伯禽)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即周成王将上画交龙的大旗及插旗的铜质金路、夏后氏所用的珍器——半璧形的璜、封父所用的良弓,分赐给鲁公伯禽。  又分赐给鲁国附庸小国与太祝、宗人、太卜、太史等官,还有服用的器物、典籍简册以及卿、大夫、士等百官和宗庙祭祀的彝器。这些就使得鲁国文化繁盛,远远超过了其他诸侯国。  而周王室的文物典籍、礼器等等,在犬戎入侵之时,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动乱过程中,几乎全都丧失了。但是鲁国未遭此劫难,仍然保存着王室赐予的典籍简册、各种礼器以及史官的设置。因此,晋国的韩宣子到鲁国聘问,从太史氏那里看到所藏的《易》、《象》和《春秋》等典籍文献之后,发出了" 周礼尽在鲁矣" ,①即周礼全都保存在鲁国的感叹!  《左传?闵公元年》记载仲孙湫说:鲁" 犹秉周礼。" 又说:" 鲁不弃周礼。" 《周礼?明堂位》也记载,鲁国的" 礼、乐、刑、法、政、俗" 并没有什么改变。各诸侯国都认为鲁长期保存周礼是" 有道之国" ,所以天下诸侯的礼乐制度都仰仗于到鲁国去学习。  正因为如此,鲁国的儒士相当多。在孔子创立儒家之前," 儒" 早已有之。关于" 儒" 的含义,东汉郑玄注释《周礼》" 儒以道德民" 时指出:" 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 ②可见,儒是用《诗》、《书》、《易》、《礼》、《乐》、《春秋》(即" 六艺" )来教育贵族子弟的王官。春秋时代," 官学" 变而为私学,人们把从事教育的先生也称为儒。儒一般都穿着儒服。《庄子?田子方》记载:" 鲁多儒士".又说,鲁" 举国而儒服".这都说明鲁国儒士之多。而穿着儒服的儒士,即《庄子》所说的" 邹鲁之士,搢(缙)绅先生".①而" 邹鲁之士" 的" 邹" ,是指孔子的故乡" 陬"." 陬鲁" 即是鲁国。《庄子》这里所说"搢绅先生" ,是多能懂得《诗》、《书》、《礼》、《乐》等经典的,这说明郑玄上述的注释是有根据的。总之,这些都反映了鲁国是保留殷周文化传统最丰富的诸侯国。因此,孔子思想形成与儒家在鲁国产生,绝不是偶然的。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皇甫谧说:" 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①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②   《左传》庄公十九年,二十一年。《国语?周语上》。  (二)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代" 贫且贱" ,青年时代曾作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因为孔子努力求学,又懂得周礼,所以鲁昭公曾派他到周王室史官老子那里去学礼。后来,因鲁国内乱,避乱到齐国。回国后,鲁政局动荡,他只好从事教育,整理文献典籍。鲁定公九至十三年(公元前501- 前497年)先任中都宰,后任司空、大司寇;后因他与鲁国执政者季氏的矛盾不可调和而弃官,离开鲁国,率弟子" 周游列国" 14年(公元前497- 前484年)。他曾先后到了卫、陈、曹、宋、郑、蔡等国,但都没有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以" 不知老之将至" 的精神,从事教育和整理古籍的工作,为保存和传布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三)政治思想  孔子处于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末期。他认为当时" 礼乐征伐" 由诸侯控制,就是" 天下无道" 的社会。他反对春秋末期政权下移,认为由诸侯掌权,大约十代很少有不灭亡的;由大夫掌权,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而卿大夫的家臣掌权,则三代很少不失掉政权的。①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把刑书铸在鼎上公诸于众。孔子认为晋国抛弃了祖宗的法度,打破了" 贵贱不衍" 的秩序,因此表示反对。齐国的陈恒杀了齐简公(即" 田氏代齐" ),孔子听说后"沐浴而朝" ,请求鲁哀公兴兵讨伐陈恒。②鲁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家臣势力强大,控制着三家的都城费、郈、成。三家打算拆毁都城以限制家臣的势力;孔子则想利用这个矛盾,以达到扩张公室的目的。所以他和鲁定公合谋,支持三家的行动。从以上几件事看来,孔子在政治上是倾向保守的。  这种倾向还明显反映在他对" 礼" 和" 正名" 的看法上。  " 礼" 的原意是人通过敬神以求享福。它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因此,最初是与神权政治相结合的,后来发展为贵族等级制度的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 礼" 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祭礼、丧礼、外交礼、作战礼、婚嫁礼等等,实际上包括社会关系与典章制度。它是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  ①   《左传》僖公十一年、二十五年。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三十二年。  孔子对周礼持改良主义态度。他对礼很重视,无论在朝还是在家,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办。而且他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周礼。比如《论语?八佾》说,子贡不遵守周礼的规定,认为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活羊可以不用,孔子表示反对,认为你爱那只羊,而我爱周礼的规定。  又如,《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的弟子颜渊死了,没钱买棺之外的椁,弟子们建议把孔子的车子卖了买椁。他反对,认为他是大夫,按" 礼" 的规定出门应该坐车而不能步行。弟子们又要厚葬颜渊,孔子认为不可。  但弟子们没有听他的话。孔子急忙解释,厚葬颜渊不是他的意思,而是弟子们干的。孔子对他得意的弟子颜渊尚且如此,可见他是严格按照" 礼" 来办事的。  然而孔子对历代的礼,又主张改良。《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认为殷代的礼是根据夏代的礼有所" 损益" 而制订的,周代的礼又是根据殷代的礼有所" 损益" 而制订的。以后如果有继承周礼的,虽然经过一百世也可以知道它的来源。他对夏、商、周三代的礼作了比较以后,认为周礼比较完善,因为它参考了夏、商两代的礼。所以,孔子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①《论语?阳货》又记载,孔子说,如果有人要用我为政,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道。  因此,孔子对诸侯大夫、家臣僭越礼制的活动持反对的态度。比如,《论语?八佾》记载,鲁三家在祭祀宗庙之后,不应该唱《诗经?周颂》的一篇叫做《雍》的诗。因为它只有天子祭祀宗庙后,在撤去祭品时才能唱。孔子对季氏" 八佾舞于庭" 十分反对。因为用8行共64个舞女所跳的舞,是天子所用的礼。而季氏是大夫,当然不能用。所以孔子说,连这都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可见孔子对此是何等深恶痛绝。又比如,当时季氏祭祀泰山,而这是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干的事,季氏只是个大夫,按礼是不可以干的。因此,孔子希望他在季氏手下办事的学生冉有来阻止这事。但是,冉有却不愿意。于是,他大发感慨,责备冉有。又比如,《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反对鲁大夫臧文仲把一种叫蔡的大乌龟放在雕梁画栋的房屋里。因为这是天子所用的礼,所以孔子批评臧文仲这样做算什么" 明智" 呢?  但是,孔子并不主张完全恢复周礼,而是主张改良。他要在不触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题下,通过改良的途径来维护旧的制度。这种改良主要表现在他企图用" 德" 和" 礼" 来补充" 政" 和" 刑" 的不足。  他认为只用行政命令和刑罚来治理民众还不够,应该进一步用" 德" 来加强思想教育和用" 礼" 来进行约束,这样民众就知道羞耻而服从统治了。①这是一种调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矛盾的方法。孔子认为,只有统治者讲礼,民众也跟着讲礼,这样的社会才能够稳定。孔子说:"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②他把礼看成维持统治秩序的重要规定。有了礼,就可以防止人民的反叛。《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有道德的君子要学问渊博,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可能有反叛的事发生了。同时,他又在《论语?子路》中,主张在不违背周礼" 亲亲" 原则的前题下" 举贤才" ,即挑选有才能的人参与管理国家。在《论语?为政》中,他认为这样做就能使" 民服".否则," 民不服。" 而他之所以如此主张,是" 因民之利而利之。"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序》。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周表后按语。  ②   《论语》卷十六《子路》。  这些都是从缓和阶级矛盾出发的。对于" 礼" ,孔子主张在不改变礼的本质的前提下,可以在形式上作一些修改,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现实。比如,《论语?子罕》记载,过去用麻布作礼帽虽符合周礼,但很费工;当时都改用丝绸来做,比较节俭。孔子便赞成当时的做法。又比如,《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礼与其注重仪式的完备,不如内心的悲戚。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礼乐,很有感慨。《论语?阳货》记载孔子说," 礼" 难道只是玉帛之类的礼器吗?" 乐" 难道只是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孔子对" 礼" 的这种态度,正是他企图进行某些改良而不愿触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  孔子的保守思想,更多的体现在他的" 正名" 主张上。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已是" 礼坏乐崩" ,臣子杀国君,儿子杀父亲之类的事经常发生。他为了挽救社会危机,提出了" 正名" 的主张。据《论语?子路》记载,孔子在卫时,子路问他:" 如果卫君用你管理国家,你打算首先做什么事呢?" 孔子回答说:" 必也正名乎!" 所谓" 正名" ,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变动而破坏了的" 名" 、" 实" 关系匡正过来。孔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要把不符合周礼所规定的那些人和事物都统统匡正了,即建立所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社会秩序,就能" 名正言顺" ,天下太平了。这就是要用" 名" 去规定" 实" ,而不是依据" 实" 赋予" 名".这种把" 名" 看成第一性," 实" 看成第二性的" 名实观" ,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他认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是由于" 名" 与" 实" 不符引起的。因此,他认为只要通过" 正名" 的办法就能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礼" 和" 正名".前者虽然主张维护旧秩序,但已经有所改良;后者则显得比较守旧。  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的统一思想。孔子企图用周天子为统一的象征,但那时的周天子势力已经大大削弱,难以控制各个诸侯。因此,孔子的统一思想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社会动乱,政权下移,已经是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孔子无法阻止这种趋势的发展。孔子这一主张,一方面反映了当时要求消灭混乱局面,形成有秩序的统一的社会思想;另一方面,他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又违反了历史规律。孔子的统一思想不符合春秋末期历史上的客观实际。但是,一旦统一的政权出现以后,这种尊君的统一思想,就很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口胃。因此,从汉王朝统一局面形成以后,统治者就认识到孔子思想对统一政权的效用,提出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公羊学派直接继承孔子而形成了" 大一统" 的思想。孔子的统一思想,对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都有积极的影响。因为一个统一的政权和国家是有利于整个地主阶级统治的,而分裂的局面则是不利的。从这点看,孔子统一的思想在历史上居于很重要的地位,对封建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四)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 见利思义" 的义利观与" 富民" 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 义" ,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利" 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  在" 义" 、" 利" 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 义" 摆在首要地位。他说:" 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 义".他认为"义然后取" ,即只有符合" 义" ,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 罕言利" ,即要少说" 利" ,但并非不要" 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 义以生利".即先有了" 义" ,才能生出利。《易传?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 这是把对立的" 义" 和" 利" 两者统一了起来。这种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张,《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婴说:" 义,利之本也。" 义是利的根本。与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对片面追求功利。他认为在" 利" 的面前,必须时刻以" 义" 来衡量是否应该取。他说,符合道义然后才去取得,这样人们就不会厌恶他的取得。相反," 放于利而行,多怨".①即片面追求个人私利,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就会产生许多的怨恨。因此,孔子认为,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 义" 与" 利" 的态度,可以区别" 君子" 与" 小人".有道德的" 君子" ,容易懂得" 义" 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 小人" ,则只知道" 利" 而不知道" 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既然重" 义" ,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 小人".孔子还认为,种田的人就免不了饿肚子,而读书的人就能做官而享受俸禄。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 初税亩" ,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 初税亩" ,目的是批评其" 非礼也".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鲁国又" 用田赋" ,即按亩征收军赋,孔子也表示反对。①但是孔子却主张" 富民".他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对民众的剥削不应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他在《论语?阳货》中主张为政要宽,说:" 宽则得众".他在卫国和弟子冉有论政,提出对民众要" 富之".②即富民的主张。在孔子看来,民众富足了,国君没有不富足的;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 因民之利而利之" ,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同时,还主张" 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 仁" 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①  1923 年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晋墓出土牛尊,高 33.7 厘米,牛鼻穿有鼻环。见浑源彝器图,中国古青铜选著录,现藏上海博物馆。  ①   傅斯年:《大东小东说》,载《史语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  ②   《论语》卷八《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   《左传》闵公二年。  ②   《左传》成公七年。  (五)伦理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即是他的" 仁" 的学说。据清人阮元统计," 仁" 在《论语》中有五十八章提到,而" 仁" 字出现共105次。③" 仁" 的含义,主要是道德伦理学说,但也包括治国之道和学问之道。  " 仁" 字出现较早,但赋予其哲学意义是从孔子才开始的。据《说文解字?人部》说:" 仁,亲也,从人从二。" 阮元解释" 从人从二" 就是" 人与人相偶" ,④即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基本意思是" 爱人".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要相爱。  主张" 仁" 的学说,并把它付诸实行,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又把它概括为" 忠恕" 两个字。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恕" 就是自己所不希望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即《论语?卫灵公》记载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 就是忠诚,对人对君都要忠诚。也就是自己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满足的要求,也要使别人得到满足,即《论语?雍也》记载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 仁" 还包括恭敬、宽大、守信用、勤快、恩惠。认为居住在家谦恭、办事认真严肃。而刚强、果断、朴实、说话慎重,这样就接近仁了。孔子还认为仁者不轻易说话,指出那些" 巧言令色" 的人是很少有仁的;而油嘴滑舌、常与别人争辩很令人讨厌。孔子还主张" 志士仁人" 没有因为求生而加害于人的,而" 有杀身以成仁".他还认为仁者也不贪财利。  孔子还常把" 知" 、" 仁" 、" 勇" 三者并提。他的弟子子贡认为这是孔子所具有的三种道德。孔子认为仁包含了勇敢。他说仁者必然勇敢,而勇敢的人未必是仁者。又认为仁者以仁为安宅,有知者以仁为有利。可见仁包含了知,仁者高于有知者。从修养来说,先达到" 知" ,然后才能达到" 仁".孔子的" 仁" 还包括孝悌。孔门弟子有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因此,宰我不实行三年之丧,孔子就说他" 不仁".他认为只要统治者厚待自己的亲族,则民众就可以实行仁了。孔子还认为仁是高于血缘关系的,他说:"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①这种认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论语?颜渊》记载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这反映了" 仁" 与" 礼"的关系。克制自己,使之符合" 礼" 的要求,这就是" 仁".具体的办法是凡不符合" 礼" 所规定的,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孔子认为,一旦做到" 仁" ,则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的。  ③   《揅经室》一集卷八《论语论仁论》。  ④   《揅经室》一集卷八《论语论仁论》。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  可见," 仁" 的标准是" 礼".只有按" 礼" 的规定办事,才称得上" 仁".不过,孔子又把" 仁" 看成是纯主观的内心修养,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实行" 仁" 并不困难,只要我想实行," 仁" 马上就达到了。这是要求大家都来进行" 仁" 的修养,从而达到维护" 周礼" 的目的。在孔子看来,民众是需要" 仁"的,而且也可以实行" 仁".因此," 仁" 不仅适用于统治者内部,也适用于被统治者。  总之,孔子" 仁" 的学说是为统治者着想,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一般地说,实行起来不算难,但是真正达到标准成为" 仁人" ,又很不容易。可见,其目的是给人指出如何做人的努力方向。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臣子杀国君,儿子杀父亲之类的事经常发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都很尖锐,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张。" 因此,孔子站在奴隶主改良派的立场,企图挽救社会的危机。他的办法是提倡" 仁者爱人" 来达到调和矛盾,即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对于前者很易理解;对于后者,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得清楚,既然" 仁" 的根本是孝悌,而民众懂得这一点都实行" 孝悌" 之道,这样,就不会犯上作乱了。①但是孔子的" 仁" 学具有内在的矛盾,一方面孔子说,民众可以实行" 仁" ,但实际生活中,民众又对他提倡的" 仁" 并不感兴趣。因此,他感叹说," 君子" 里也有不仁的,但在" 小人" 里却没有- 个仁者。①但是,孔子提出" 爱人" 的口号来修补过去的" 克己复礼" ,则是西周以来" 重民" 思想的一种反映,其中透露出劳动者在身份上的变化,这在思想上不失为一个进步。而孔子专门论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孔子的" 仁" 的学说,被战国中期的孟子发展为" 仁政".到西汉" 独尊儒术" 之后,孔子仁的学说为封建统治者利用并加以改造,成为封建统治的一套思想体系,起着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孔子" 仁" 的学说,也被历史上一些进步思想家所接受和改造,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  (六)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关于天命鬼神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说:"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②可见,天有无比的权威,是世间万事万物、凶吉祸福的主宰者。这就赋予天以意志,成为有人格的神。因此,他有" 畏天命" 的主张,进而又有"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的主张。③他还认为," 道" 是否行得通,这是由命决定的,人们要想阻碍也办不到。由此可见,孔子基本上是维护传统的天命思想的。但孔子又不完全是天命论者,他也承认天是自然之天,天并不说话,春夏秋冬四季运转,百物自然生长。  这里的天,没有任何神秘的意味。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孔子思想中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他主张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但是,他又说," 知我者其天乎!" ①这里仍然有天命的影子。在他得意的弟子颜渊死后,他又发出了" 天丧予!天丧予!" 的感叹。总之,孔子在天命思想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矛盾是西周末年,天命思想已经动摇,在孔子思想上的反映。  ①   《国语?郑语》。  ①   《诗经?鲁颂?閟宫》。  ②   波梁斯著:《外国经济史》,三联书店 1958 年版,第 69 页。  ③   《论语》卷十九《季氏》。  对鬼神的态度,孔子也与对天命的态度相似。他一方面赞美禹对鬼神的孝顺,一方面又说,祭祀与自己没有关系的鬼,是谄媚。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还是主张祭祀鬼神。但是他又与传统的鬼神观不一样。他主张:" 敬鬼神而远之。" ②认为还没有能够事奉人,怎么能够事奉鬼神呢?还没有知道生,怎么能够知道死呢?这里孔子首先强调的是事奉人和知道生。而且他还" 不语怪、力、乱、神".在一定的程度上,他是怀疑鬼神的,而把人事看得更重要。显然这是他继承了子产" 天道远,人道迩" (近)的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孔子也具有调和的色彩。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天赋知识的人是最上等;经过学习才具有知识的人要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而遇到困难仍不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③孔子还说,只有" 上知" 与" 下愚" ,即最上等的聪明人与最下等的人(愚蠢人),是不能改变的。可见,他把人分为若干等级。而" 上知" 与" 下愚" 的区分,反映他有知识是天生就有,不必通过学习和实践的先验论。  但是,孔子从来没有称许过任何人是" 生而知之" 的。也不承认他是先天就有知识的人,而且还多次承认他有过错,并主张要改正错误。因此,实际上他所说的" 上知" 这一等是虚设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他的先验论。而仅就孔子" 学而知之" 的主张,即知识是通过学习而来的,这在认识论上就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他认为," 学而知之" 包括" 多闻" ,即多听各种各样的意见,并且择善而从,即选择其中好的意见去照办。也包括," 多见而识之" ,①即多看并且把它记住。这里的" 多闻" 、择善、" 多见" 、" 识之" ,实际上讲述了求知的过程。孔子一身从事传授知识的教育工作,对这个过程是身体力行的。因此,对于孔子的认识论,我们要做具体的分析,而不能一概以先验论而全面否定。  孔子的方法论是" 中庸".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②所谓"中" ,按照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就是" 无过无不及".即既不过激,也不要不够。而" 中庸" ,正是《论语?尧曰》所说的" 允执其中" 的" 中" ,即恰到好处,最正确、最合理的意思。孔子认为,他的弟子子张太过激,而子夏又不够,太过激与不够都是不符合" 中庸" 的。" 中庸" 又可叫做" 中行".孔子认为,如果不能够与实行中庸之道的人交往,那么也要与积极进取的或有所不为的人(即" 狂狷" )交往。因为这两种人要比没有是非标准,随波逐流的人(即" 乡愿" )好得多。《论语?子路》记载,孔子是主张" 和而不同" 的。" 和" 是有原则性,对错误的言行敢于提出批评意见,从而使之达到恰到好处。而" 同" 则是盲目服从,随声附和,根本没有原则性。" 和而不同" 的和,正符合" 中庸" 之道。可见,孔子的" 中庸" 并不是不讲原则的折中调和,而与" 明哲保身" 的处世哲学毫无共同之处。  ①   《韩非子?解老》。  ②   《论语》卷七《雍也》。  ③   《论语》卷十九《季氏》:"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习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①   《周礼?草人》:" 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骍刚(赤刚土)用牛,赤,缇(赤黄色土)用羊,■壤(肥美的土)用麋,渴泽(塗泥)用鹿,鹹潟(盐鹹土)用貆,勃壤(粉状土)  用狐,埴垆(黑色坚硬的土)用豕,强■(坚硬的土)用蕡,轻■(浮鬆的土)用犬。" 郑玄注说:" 凡所以粪种首,皆谓煮取汁也。……郑司农云: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 ②   《论语》卷七《雍也》。  《论语?子罕》记载孔子说他的" 中庸" 的方法是" 叩其两端而竭焉" ,即对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弄清楚事物的两个极端,这样就对事物有所认识了。比如说,要认识一个人,只要看他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观察他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什么方法,了解他对什么事情心安理得,对什么事情于心不安。这样,就能得出结论了。①因此,孔子" 中庸" 的方法论是具有唯物辩证法因素的。但是这种方法论对矛盾双方的斗争性缺乏认识,对矛盾的转化也不够重视,因此容易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歪曲为折中、调和而加以提倡,使它长期在封建社会中起着消极的影响。  (七)教育思想  孔子几十年从事教育实践,他的教育思想有许多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著名论断,具有积极的意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首先,孔子教育弟子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这就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其次,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反复温习。他在《论语?学而》中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又在《论语?为政》中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他还主张,学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努力前进,从不停止。孔子十分强调主观努力,把它譬喻为用土造山,要永远不休止地努力。同时,他还反对主观成见,即不猜测(" 毋意" ),不武断(" 毋必" ),不固执("毋固" ),不自以为是(" 毋我"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学思相结合。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即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则是危险的。孔子对前人的知识很重视,主张借鉴,认为要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进,才能获得成功。可见,孔子在学习态度与治学方法上都强调客观事实而反对主观成见。  第三," 因才施教" 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他根据弟子中不同程度、不同特点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还提出了启发式的教育法。即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到反复思考还是想不通的程度,就不去开导;不到反复思考已有了体会、想说又难以说得出来的程度,就不去启发;弟子要是不能" 举一反三" ,就暂时不答复。①第四,孔子教育不分贵贱等级的" 有教无类" 思想,使受教育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他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的有72人。②他们便是孔子所创建的儒家的基本队伍。可见,孔子在我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总之,孔子思想虽然在春秋末期没有被统治者所重视,但到封建政权巩固以后,孔子的思想便被统治阶级按照他们的需要进行改造,使之形成一整套封建统治思想体系。孔子被抬到" 至圣先师" 的高度,而《论语》等儒家著作,被视为经典,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因而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子以及儒家学说,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我国社会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左传》桓公十五年。  ③   《论语》卷二《为政》。  ①   见《说文解字》壤字解释。  ②   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引马融说。  四、邹鲁儒、墨显学之争  孔子创建儒家之后,墨翟(约公元前480- 前420年)也在鲁国创建墨家,两家形成" 显学" ,互相争鸣,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幕——儒、墨显学之争。  (一)关于百家争鸣的发端  我们知道,作为周王室史官的老子(聃),不仅早于墨子,而且年长于孔子(孔子曾到周室问礼于老子)。为什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幕是邹鲁儒、墨显学之争,而不是儒老(或说儒道)之争呢?上面我们已经讲过关于学术由官府下到民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孔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老子则远不如孔子。《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看到周王朝已衰落,便弃官离开洛邑,到了函谷关。守关的令尹喜请老子为他著书,于是老子才著了上、下篇论述道德的意义,约五千字,而出关西去。老子究竟去了什么地方,最后死于何处,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因此,老子在当时影响有限。然而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孔子,在打破" 学在官府" 的格局,开创私人讲学的历史潮流中,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深远。至于他是否为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无关紧要。据童书业研究指出,春秋时代,过去的" 王室之学" 逐渐消失,关于官办学校的史料几乎找不到,可能是" 私人讲学之风" 在这时逐渐兴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国的叔孙豹说,鲁国过去的臧文仲大夫,虽已去世,而" 其言立" ,即他的言论能成立,流传于后世。由此看来,臧文仲等人已有私人讲学的事。至于孔子,本是个求学没有固定老师的人。  他的弟子子贡曾说,周文王、武王之道没有失传,这是在于有人将它传播开去,贤德的人能懂得其中大的方面,不够贤德的人只懂德其中小的方面。但无论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总还是有周文王、武王之道的。  ①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私人讲学的学者很多,而孔子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人物。②我们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有72人。这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是少有的。孔子的弟子遍布各诸侯国,在学术的许多领域里都有很深的造诣,影响颇大,确实称得上是" 显学".与儒家对立的是墨翟创建的墨家。墨子的祖先虽是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鲁国,应该是鲁国人。他最初投师儒者,学习儒家之业。但是他后来认为儒家的烦琐礼节很难施行,特别是" 厚葬" 、" 久丧"(三年之丧)的主张,浪费财物,使民众贫困,办丧事还要花许多时间,既损伤活人的身体,又妨害从事生产。所以,他" 背周道而用夏政" ③,即背弃周代烦琐礼节和" 厚葬" 、" 久丧" 的习俗,而用夏代的" 节财" 、" 薄葬" 、" 简服" (三月之丧)的简朴精神。因此,墨子背叛了儒家而另外创建墨家。墨家发展很快,人数众多。《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对楚王说,他的弟子有" 禽滑■等三百人".而《淮南子?泰族训》记载:"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吕氏春秋?上德》也记载,墨家的领袖孟胜为阳城君死难,他的弟子从他而死的有180人。由此还可看出,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纪律的集团,有相当大的活动能力。关于儒、墨显学,据《吕氏春秋》说,在孔子、墨子死后," 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①可见当时两家的盛况。儒、墨相互诘难,《墨子》有《非儒》,专门抨击儒家,儒、墨在一系列的问题上形成尖锐的对立。  因此,把儒、墨之争作为先秦" 百家争鸣" 的发端,或者说第一阶段,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①   《孟子?告子下》。  ②   《论语?宪问》。  ③   《国语?齐语》。  (二)儒、墨显学之争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儒家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而墨子创建墨家也是在邹鲁,因而儒、墨显学之争也产生在邹鲁。我们知道,墨子最初是以儒者为师的。他创建墨家依据的思想资料也是《诗》、《书》等经典,继承的仍然是邹鲁的文化传统。这就是两家之争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吕氏春秋?有度》记载,儒墨之徒" 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由此可见,两家虽然互相争鸣,但也有共同的地方。他们之所以相争,只是因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各不相同。墨子出身破落贵族家庭,曾作过宋大夫,但后来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他当过工匠,在《墨子?贵义》中被称为" 贱人" ,在《吕氏春秋?爱类》中被称为" 北方之鄙人".可见其社会地位低下。而墨家的成员很多是下层社会的劳动者,他们多半穿着粗衣、草鞋,勤劳工作,日夜不休,以自苦为理之妙极。②他们常常代表" 农与工肆之人" 的利益说话。荀子认为墨家的学说是" 役夫之道" ,①也可反映墨家是生产者的代表。因此,儒墨显学之争,是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诞生的初期,统治阶级与小生产者对立和斗争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儒、墨显学之争还有其鲁国的时代背景。《孟子?告子下》记载,淳于髠说," 鲁穆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公仪子即公仪休,贤者,为官清廉,拒收贿赂。在其为政期间,鲁国政治上还算比较好。子思是孔子之孙,也是贤者,《孟子》记载,鲁穆公尊礼子思,为了使子思安心在鲁从政,经常派人去安慰子思,保证按子思的建议办事。孟子还谈到在穆公朝中任职的泄柳、申详。泄柳即子柳,亦即《说苑?杂言》所说的子庚。《孟子?滕文公下》记载,鲁穆公礼贤,最初亲自见泄柳。而泄柳" 闭门而不纳" ,即不开门与他相见。可见鲁穆公尚贤之一斑。申详,据《礼记?檀弓上》郑玄注,为孔子学生子张的儿子、子游的女婿。当时儒家在鲁国势力颇大,鲁穆公时,孔子的弟子曾参已死,他的儿子曾申也是有名的儒者。那时年青的吴起从卫逃至鲁,便投到曾申门下。后来与曾申决裂,学兵法而成为鲁将。吴起之所以破格提拔为鲁将,与鲁穆公礼贤是分不开的。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谈到鲁穆公礼贤诸人中有" 南宫边" ,列于墨子之后,②但墨子弟子中无此人,恐为南宫适之误。南宫适为鲁大夫,孔子的弟子。  ①   《国语?齐语》。  ②   《论语?微子篇》有" 五谷" 之说。此外《孟子?滕文公篇》也有" 五谷" 的提法。  ①   《国语?齐语》。  墨子居鲁,为鲁人,其活动多从鲁出发而到其他地方。《墨子?鲁问》记载,越王派公尚过" 迎子墨子于鲁".《墨子?贵义》又记载" 子墨子自鲁即齐".与其他古籍相印证,正是如此。《吕氏春秋?爱类》说,墨子救宋," 自鲁往,……见荆王".《淮南子?修务训》记载此事则说,墨子听说" 楚欲攻宋" ," 自鲁趍(走)……至于郢。" 《墨子?公输》记载:" 子墨子归,过宋".这是指墨子由楚而归鲁,经过宋国。可见墨子确是鲁人,常居住在鲁国。前面已经提到墨子学于史角的后人,也是在鲁国。当然,墨子的弟子禽滑■、耕柱子、高石子等,则不仅仅在鲁国,而是遍于各诸侯国了。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讲鲁穆公" 礼贤" 时,特别提出墨子,并说:" 在这里儒、墨两派特别活跃".他还指出:" 鲁缪(穆)公把' 孔子贵公' 、' 墨子贵兼' (《尸子》)的两派文化人兼礼。" ①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墨子?鲁问》记载,鲁君对墨子说,我怕齐国来攻打,可以相救吗?墨子说:可以。这里所说的鲁君,孙诒让怀疑就是鲁穆公。②从时间上来看,孙说是对的。鲁穆公时,齐国多次攻伐鲁国。《墨子?鲁问》记载,墨子派胜绰在项子牛部下任职,项子牛" 三侵鲁地".孙诒让注指出,项子牛是齐国人,但" 三侵鲁地" ,不知在什么时间。从《史记?六国年表》与《田齐世家》来看,鲁元公十九年,齐国征伐鲁国的葛和安陵,二十年取鲁一城。穆公二年齐又伐鲁取郕. 十六年伐鲁,取最。这大概就是指的" 三侵鲁地" 的事吧?③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吴起仕鲁考》不同意孙诒让的说法,他认为,齐伐鲁国之葛和安陵,应为穆公四年齐伐鲁莒及安阳。鲁穆公四年(公元前412年)为齐宣公四十四年,齐国派项子牛进攻鲁。这场战争,因鲁穆公起用吴起为将,战胜了齐国。  在这场战争中,墨子的弟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胜绰即在项子牛部下,参加了战争。墨子听说之后,派弟子高孙子去把胜绰从项子牛部下撤退出来,并严厉斥责他是" 禄胜义" ,①即过分贪图俸禄而不顾道义的人。  由此可见,鲁穆公的礼贤,在当时意义重大。它不仅使鲁国在这次战争中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且对儒、墨两家在鲁国并存,从而形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阶段——儒、墨显学之争,也起了促进作用。  ②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 46 页。  ①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②   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③   孙诒让:《墨子闲诂》卷十三《鲁问》,第 428页,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①   《左传》闵公二年  (三)墨子思想与墨家的创建  1。墨子的生平、《墨子》与墨家墨子为鲁人,也有人说他是齐国人。曾到过宋、卫、楚、齐等国,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其主要事迹有: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般而止楚攻宋。楚惠工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②《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  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尊天" 、" 事鬼" 、" 非乐" 、" 非命" 、" 节用" 、" 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 国家昏乱" ,就选用" 尚贤" 、" 尚同" ;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 、" 节葬" ;等等。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 巨子".第一任巨子是墨子,后来的" 巨子" 有孟胜、田襄子、腹■(tún,吞)等。由" 巨子" 执行" 墨子之法".墨者" 巨子" 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  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 天下之大义" ,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①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具有" 赴火蹈刀,死不还踵" ②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吕氏春秋?上德》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 巨子" 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 巨子" 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 侠客" 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如果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等等。  不仅如此。墨子还是一个科学家,墨家也是一个科学家集团。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 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巨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而墨子的十大主张,流于空想,而且自相矛盾,是比较肤浅的,没有像儒家那样的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墨者往往陷入难以适从的境地。因此,常常背叛墨家而逃入儒家、道家或者杨朱学派。在魏国,子夏于西河讲学,弟子中就有墨者禽滑■。《孟子?尽心下》记载:" 逃墨必归于杨".可见,墨者背叛墨家而逃入其他学派确乎是事实。而墨者后来成为墨侠,虽然有自我牺牲精神,但是往往被人利用,站到反动势力一边,其破坏性也相当大。墨侠的历史作用如何?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而这种极端的行为正是其不能长久的重要原因。当然,还应指出,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在逻辑思想史上还是有相当地位的。  ②   《左传》僖公九年。  ①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 1992 年版,第 196页。  ②   《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  2。政治思想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兼相爱,交相利".①他们认为社会动乱攻伐,相互残害,就是由人们" 不相爱" 而造成的,所以墨子提出了" 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不只单方面的爱自己,而是还要爱别人;不是单方面的使自己有利,也要使别人有利。墨子认为," 兼相爱" 就是大家都要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是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是自己的身体。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了。而且他还认为,必须我先做那些爱和有利于别人的亲人的事,然后别人再报答我的爱和有利于我的亲人的事。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残害了。因此,他说,要想天下太平,而厌恶天下动乱,就应当贯彻" 兼相爱,交相利" 的原则。  " 兼相爱,交相利" ,是从小生产者立场出发的,具有反抗剥削压迫的意义。但是,墨子把" 王公大人" 、" 士君子" 与" 农与工肆之人" 都认为是出" 力"者。墨子并不主张废除等级制度,认为他们之间也是" 兼相爱,交相利" 的关系,这便使这一主张具有调和色彩。因为小生产者本身没有力量来实现对社会现状的改革,只希望维持现状,使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同时使各方面的势力相安无事。事实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墨子" 非攻" 的主张,是" 兼相爱,交相利" 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墨子看来,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都是违背" 兼爱" 原则的。他揭露这种战争在春天进行就使农民不能耕种庄稼,在秋天进行就使农民不能在田间收获。因此,它是" 夺民之用,废民之利".①但是,墨子并不一概反对战争,他只是反对无故" 攻伐无罪之国" 的侵略战争。而对防御性的战争,墨子则是支持的,他曾帮助宋国抵御楚国的进攻。" 非攻" 的主张,是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立场,反对破坏生产,保全其生命财产的安全。  " 尚贤" 、" 尚同" 的主张,则是墨子" 兼爱" 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富有高贵是" 无故富贵" ,因为这些人是依靠血缘关系而取得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的。所以,墨子主张政治地位的获得必须要才能,没有才能不能做官,这就是墨子" 尚贤" 的主张。他反对世袭制度,提出:"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②做官的不能永久都保持高贵的地位,而民众不能永久都处于卑贱的地位。只要有才能就应该推举出来当官,而没有才能的官吏则应该降级或罢免。虽然是农民与工匠,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推举出来做官。这种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的思想。  " 尚同" 则是" 尚贤" 思想的扩大,不仅一般官吏要" 尚贤" ,而且" 天子" 也要由贤者来担任。墨子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意见不能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标准,因而天下大乱。所以,他主张选举天下的贤德、善良、人格高尚而又有智慧、能言善辩的人立为天子," 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③然后,天子又选择贤者来任" 三公、诸侯、国君" 与各级的" 正长" ,以帮助天子统一民众的思想。这样做就是尚同于天的意志,因为天的意志是" 兼爱".若是人人都做到"兼爱" ,天下当然也就太平了。墨子" 尚同" 的主张,在当时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这种学说倾向于中央集权****主义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其积极的意义。  3。经济思想墨子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 节用" 、" 节葬" 的主张上。他提出为政要增加生产,使物质财富成倍增长。他说:" 圣人为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①用什么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呢?他认为并不需要扩张领土,只要尽量开发本国的资源,而又厉行节约,去掉不必要的开支,物质财富就可以成倍增长了。同时,墨子还主张国家的财政开支要对人民有利。他说:" 诸加费不加利民者,圣王弗为。" ②根据这个原则,墨子激烈反对儒家的" 厚葬" 、" 久丧" ,而主张" 节葬".他认为葬礼不分贵贱,一律" 桐棺三寸" ,也不需守丧。埋葬以后,马上就去参加生产劳动。③他指出," 厚葬" 要把财富多埋在坟墓里,而" 久丧" 则影响劳动生产。这样干要想使国家富强,是根本办不到的。" 节用" 、" 节葬" 的经济思想,是墨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列国疆域表》。  ②   《左传》闵公元年。《国语?晋语一》。  ③   《墨子》卷三《尚同中》。  ①   《左传》僖公十五年。  ②   《墨子》卷六《节用中》。  ③   《墨子》卷六《节葬》。  4。哲学思想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在他的" 尊天" (即" 天志" )、" 事鬼" (即" 明鬼" )的主张上,同时也表现在经验论的认识论与" 三表法". "尊天" 、" 事鬼" 是为他的" 兼爱" 学说在哲学上寻找的理论根据,即要论证" 兼爱" 学说是天的意志,是鬼神的意志。墨子认为,天下无论是大国或是小国,都是天的城邑;人无论是年长、年幼、高贵、卑贱,都是天的臣民。因此,墨子思想中的" 天" ,对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他说:"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 ①同时,天还希望人们有力量要相互帮助,有好的道理要相互教诲,有了财富要相互均分。  而且,墨子思想中的" 天" ,还有赏善罚恶的威力。如果是顺从天的意志,实行" 兼相爱,交相利" 原则的,就必然得到奖赏;而违反天的意志,即" 别相恶,交相贼" 的,就心然要遭到惩罚。因此,墨子认为:"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②这就是墨子所谓的" 天志". "天志" 在墨子看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无论是" 王公大人" ,还是" 万民" 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用它来量度。他说:" 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发言谈也。" 总之,墨子的" 天" 是小生产者的理想化了的神,它是反映小生产者利益的一种幻想。但是,它与传统的" 天" 又有不同。传统的" 天" 是维护统治者统治民众的。而墨子的" 天" ,却反抗这种统治,维护小生产者的平等权利。虽然墨子利用传统的形式,以便于民众所接受,但却赋予了它以新的内容,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 事鬼" 即" 明鬼" ,也就是相信鬼神,是从" 鬼神" 可以帮助" 天" 赏善罚恶而提出来的。他说,如果使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够" 赏善罚恶" ,则天下怎么会乱呢!①墨子主张" 天志" ,但是又主张" 非命".他认为强调" 命" 的思想危害性很大,王公大人如果相信天命的学说以指导他的行动,则必然懒于断案和治理政事;卿大夫必然懒于治理官府;农夫必然懒于耕种田地;妇女必然懒于纺纱织布。其结果必然造成天下大乱,社会财富必然不足。墨子认为," 命者,暴王所作" ," 此皆疑众迟朴" ,②即" 命" 是由古代暴王制造出来欺骗民众的。墨子揭露了" 命" 并非是" 天" 产生的,而是人制造出来的,这是对" 天命" 论的有力打击,这里包含了无神论思想的闪光。  墨子还提出" 力" 、" 强" 与" 命" 相对抗。他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是由" 力" 决定的。依赖于自己的力量的就能生存,不依赖于自己力量的不能生存,他反对不参加劳动就获取劳动的果实。" 强" 即是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他说," 强" 必然就治理得好,不" 强" 必然就会乱。" 强" 必然就会富贵,不" 强" 必然就会贫贱。因为天喜欢努力图强的人,赏赐他们成功。这实际上是说,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虽然他并没有摆脱" 天志" 的束缚,但这种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善良愿望,希望通过主观上努力来摆脱被统治的地位。但是,由于小生产者的本身的软弱性,他们又寄希望于在" 天" 和" 鬼神" 上。因此,他们的目的不仅不可能达到,相反,这种具有宗教性的思想很容易被统治者所利用。  ①   《墨子》卷七《天志中》。  ②   《墨子》卷一《法仪》。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②   《吕氏春秋?慎小》。  但是也要指出,墨子并非片面的强调" 天志" 、" 明鬼" ,他还主张" 非命" 和提倡" 力" 与" 强" 的学说。后者是强调人事的重要作用,属于人本思想。墨子思想的二重性,表明他正由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过渡。  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将老子的" 自然为本" 与孔子、墨子的人本思想相结合,所产生的无神论思想,是先秦无神论思想的高峰。其中荀子的" 制天命而用之" ,①包含了墨子" 非命" 的思想。韩非关于" 明君务力" ②的学说,显然是从墨子提倡" 力" 的学说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在评价墨子" 天志" 、" 明鬼" 的主张时,要充分看到" 非命" 和" 力" 的主张的积极性,并在春秋战国思想史上给予应有的地位。  墨子的认识论,因为他直接从事生产劳动,有实践的经验,所以成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客观感觉的经验,事物的存在必须以人们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感知为标准。《墨子?明鬼下》说:" 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 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就有,否则就是无。这种认识论,肯定了人们的感觉经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触及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真理。它是唯物主义的,但又有狭隘经验的局限性。  墨子关于" 名" 、" 实" 论的思想,主张" 取实予名" ,即" 名" 是由" 实" 来决定的。没有" 实" ,就无所谓" 名".可见" 实" 是第一性的,而" 名" 是第二性的。这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名实观。同时,墨子还主张言行一致," 口言之,身必行之" ,如果言行不一,即使掌握国家政权也会出乱子。③《墨子?非命上》的" 三表法" 是墨子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这是他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所谓" 表" ,就是标准、法则。" 三表" 是指"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第一表" 有本之者" ,是根据古代圣王所经历的事情,即古人的历史经验。第二表" 有原之者" ,是考察人民大众耳闻目睹的实际经验,即民众现实的切身经验。第三表" 有用之者" ,是根据客观效果,看其是不是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墨子的" 三表法" ,注重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地位。这种认识论和思想方法,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思想,它为批判传统的" 命定" 论提供了思想武器。但是,这种武器仍然有其局限性,因为它只把认识停留于感性阶段,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即是感觉论。因此,它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墨子" 明鬼" 的主张,就是根据有人曾经见过鬼的传说,来证明鬼神是确实存在的,从而违背了客观事实。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②   《吕氏春秋?贵卒篇》。  ③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四)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1。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前面我们论述了孔子与墨子的思想,因此对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就比较清楚了。现归纳如下:首先,是爱有差等与" 兼爱" 的对立。儒、墨两家虽然都提倡" 仁" ,但是两家" 仁" 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的。儒家的" 仁" ,虽然也主张" 爱人" ,从表面上看来是爱一切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里所谓的" 爱人" ,对统治阶级来说,是要调和其内部矛盾;而对被统治者来说,表面上的爱,是为了劳动者为统治者卖力。而且儒家的"仁" ,还受着宗法制的制约,强调" 亲亲、尊尊、长长" ①的区别。比如,《孟子?告子上》记载就明确说:" 亲亲,仁也。" 这样便使爱有了亲疏厚薄。因此,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的。  墨家主张的" 仁" ,是" 兼相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所以,孟子批评墨家的" 兼爱" 是" 爱无差等".②学术界多持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 爱无差等" 的对立的观点。但是孙诒让《墨子闲话?墨家诸子钩沉》据马总《意林》辑录《隨巢子》(墨子弟子隨巢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防三国志士兵属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