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印令牌探奥下载令牌放什么位置好呢

道教法器和令牌在道教科仪中的意义
道教法器和令牌在道教科仪中的意义
(1)鼓,通神及辟邪之用及醒人振奋的传讯工具。醮坛多用、扁平手鼓等法器。晨钟暮鼓原道门之习,藉以说明时间来去匆匆,也警惕人生应当日日振奋。
(2)圭简,也称朝简、笏或手板,其长约五十厘米,宽五厘米,厚约五毫米,稍弯,上端略窄,用漆涂饰。古代大臣进宫朝覲,要持笏謁先帝王。如今道教斋醮时也用圭简,法师两手相合,恭执圭简於胸前,以謁见三清、玉帝等神灵。
(3)法尺,长约卅厘米,宽约二厘米,厚约一厘米的木尺,主要功能是去除不详及逐鬼。法尺通常用在道教斋醮法事上,形状面刻有尺度、绘有吉祥图案,如葫芦
等。另外,形状四棱的天蓬尺是发挥天蓬神的辟邪力量的法器,他比法尺更有威力。古人认为,度量衡讲究「规矩」及「合法」,且具有驱魔的力量。尺则被广泛利
用在信仰活动,仅次斗。道士利工匠也以鲁班尺、文公尺、丁兰尺等作为计算凶祸福。
(4)法绳,也称法鞭,俗称法索。法绳是一条长鞭,木纳刻有蛇头或龙头,其上栓有长约一米的麻绳或绵绳,构成龙身龙尾或蛇身蛇尾。法绳多为法师驱逐恶灵、鞭挞恶灵及辟邪之用,及传旨时使,至於道士施行法术时也使用法绳。
(5)法剑,又称宝剑、剑或七星剑,长约六十厘米,有铁製和桃木製两种,古代道士有佩剑的规定。铁製纲剑剑身两面各镶有北斗七星图案,七星剑一般是两把合
一,可合起来使用,称为合剑;也可两手各握一把,称双剑。七星剑是斩杀恶灵的有力辟邪法器。至於桃木剑(桃剑)剑身画有符咒,多用来驱魔,威力强大。
(6)筶,也称珓或教,有以青铜製成或木製,不过通常是以竹根削成半月形,涂成红色的卜具。其长度各异,较合规格的长约三厘米,宽约二厘米,凸面有十五级
横线,据说十二级代表十二时辰,其他三级是三界。筶形如半月形,后面凹,平面有个小洞,以便穿上红绳。一条红绳两头各穿一个,成为一双,红绳上头打个结。
筶两个一对,平面为阳,凸面为阴。在神灵前祈祷时,將筶掷在地上。若一双筶一阴一阳,则是圣筶,意思是神表示加纳或肯定;若两个平面则是笑筶,表示冷笑,
即无。但若两个凸面是伏筶,表示神生气,即否定。筶是用於判定鬼神意向的最简单方法,在所有的祭礼都经常使,在仪式进行,可用筶不停占卜神意。
(7)法印,道教对刻法之质料非常注重,多是木刻,但木质刻要寻穴霹枣木为佳。青铜印也有不少人使用,印上的字几乎都是神仙称號;如「道、经、师」,总称
「三宝」,即代「三清」的传承。「三清」是道教最高的尊神,即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圣號,其他的神仙各有各的仙號刻印及道法的印璽。
(8)手炉,源於古代灌献礼所的用圭瓚。醮坛仪式的发炉,即是道士执手炉燃香,以行祭仪。
(9)龙角,又称灵角、號角等,製造的材料包括牛角、锡角及铝角三大类。角身刻有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或刻日、月二字。龙角在古代战爭中作號角,如今是醮坛法器,具有招神驱邪双重作用。
(10)令牌,源於古代军队的虎符或称雷令、五雷牌。此牌用枣木造,以雷辟枣木刻令牌为佳。令牌的孤顶刻有「风云雷电雨」,平底刻有金、木、水、火、土五
行。其正面刻有「雷霆號令」;左边刻有角、亢、氐、房、心、尾、箕;右边刻有斗、牛、女、虚、危、室、壁;背后刻有龙盘七星剑,其意「总召万灵」;两侧刻
有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翌、軫,共为天上廿八宿的名称。两旁刻有「天声天声震动雷震」及「霹雳一声隨令降临」。其形状特徵是
上圆下方,象徵天地,是召集神灵的最神圣法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道教令牌应用秘诀 令牌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应用令牌是道教历代祖师们为了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道教各派都普遍使用本门令牌做法事: 令牌的制做:
我的图书馆
道教令牌应用秘诀 令牌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应用令牌是道教历代祖师们为了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道教各派都普遍使用本门令牌做法事: 令牌的制做:
道教令牌应用秘诀令牌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应用令牌是道教历代祖师们为了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道教各派都普遍使用本门令牌做法事:&&&&令牌的制做:在道教文献中,较早且比较全面记载道教令牌的是《道法会元》,该书有“论令牌”一节,是讲授使用令牌的原因,怎样制造令牌,祭令牌的方法,&&&&其中做令牌的方法:&&&&1.选择吉日斋戒沐浴,使身心双净,然后向上帝奏闻造令牌之事,并说明所役雷霆部属和其去处。&&&&2.选择制造令牌的木材,限定为枣木节,桃木,石榴木,柏木几种,其它则不能用,规定令牌长三寸,宽二寸九分,牌形为上圆下方,以象征天地。&&&&3.限定从采木到开木刻制的日期,甲乙日采木,庚辛日制造令牌形制,壬癸,丙丁日分别在牌上面书写“五雷号令”四字,前者为墨书,后者为朱书。以上为道士设计程序,刻工则要在逢丁之日斋戒开刻,刻好用皂纱袋装盛。制造完成后还要祭令牌。在祭令牌中首先是开令牌。给令牌装脏.开光.加持,就是给令牌增加能量。各门派中开令牌的方法都不一样。道教茅山派在开令牌中要在打雷闪电时进行。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平时开令牌时要请雷电之神,将雷电之能量集聚在令牌当中,才能发挥令牌的威力。令牌开完后就要祭令牌,在《道法会元》中所记载的祭令牌的方法有:&&&(1)祭牌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需选用六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因为它们是六龙会日,祭地要在高原或罕见人迹之处。&&&(2)祭祀用物。有大雄鸡,竹竿五根或木竿五根,皂钱,净盏五双净盘五面,鸟蛇或皂纸蛇一条,剑,酒等。&&&(3)祭祀方法。择净地,把竹竿或木竿及盏,盘置于五方,将皂钱挂竿上,把鸟蛇或皂纸蛇裂为五段,安皂钱下,用剑刺破雄鸡鸡冠,将血滴在盛酒的五方盏内。&&&(4)沟通鬼神。法师与雷神为誓,请五方蛮雷,上香酌酒毕,然后将祭物埋在祭所的太岁方下,接着焚烧皂钱,祝遣雷神讫,收起令牌,装在袋中,不能让他人看见,将令牌安于法坛中供养。&&&&在万法归宗一书中,将雷击枣木列为制作法器的第一圣木,从古到今都受学法者的相传。在道教的道法修炼中,以作为辅助道法的工具。从古至今身上佩戴雷击枣木就有驱邪除恶,迎福入身、预防百病、排除万难。使人化险为夷,还可带来祥瑞和幸运的功效,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就已将它视为贵重之物珍藏。如制作成令牌,法印,佛珠,念珠,手链等等。用雷击枣木制作出来吉祥工艺品礼品均为避邪消灾保平安的圣物。&&&&道教高功法师多选用雷击枣木令牌,雷劈枣木,又称“辟邪木”,是道家法术中至高无上的神木。枣木质地坚硬密实,纹理细腻,木纹细密。枣树一般生长特慢,碗口粗的树干,需要长上几十年。枣木虫不易蛀,古代刻书多用枣木雕版。而雷在道教中,有威慑和震慑的作用,更是能够破魔驱邪,斩妖除鬼,威慑四方妖魔。辟邪木它广吸日月的精华,天地火灵气,饱含上苍之气。因雷击枣木是天地阴阳之电结合交泰的精华。通过雷击,使雷电之能量集聚在枣木中。为什么雷会击这棵树而不去雷击别的树呢?那是因为这棵树有了道业,有鬼怪伏在上面修炼,上天追杀妖孽,雷击这枣木的同时也给这棵树注入了雷的力量。雷击后树身里面会留下很多黑纹,这就是雷文,乃雷击木的特殊标志。材料要选天然雷击枣木料,天然雷击枣木是制作法器中的上乘木料,要有真正雷电击焦后的黑痕迹为证,树龄在几百年以上的是为最上乘,并且选择雷击枣木被雷电击焦后中心最黑的部位制作出来的为极品,因雷击枣木它的神奇和木质的特性。用此木做成的法器威力也是最大的,而用天然雷击枣木制作出来的令牌威力最大。而不是人为用避雷针引雷击的和人工用高压电电击的枣木。用樟木制作法印还行,制作令牌一般,而用桃木就不适合作令牌,因为桃木制作出来的令牌杀气太重,不积功德。&&&&令牌制作要选择吉日开坛给令牌装藏、开光、加持、敕封、祭炼。这样制作出来的法器能量大、灵气足、沟通神灵信息强、助道修道显灵显圣、&&&&令牌的形状:为长条形,上圆下方,上方圆形代表天是圆的,下方方形代表地是方的,体现出道教是敬天地的,以自然为根本的。&&&&令牌的规格:各门派别没有统一。火龙蟠剑令牌与五雷号令牌类的规格:高10公分左右 宽5公分左右, 厚2—2.5公分左右 还有不同的规格。各派中制作的令牌规格都没有统一的。令牌的制作大多选枣木和桃木制作,以雷击枣木的威力最大,令牌的制作要看制作者的功夫,功夫高制作的威力当然大,功夫低制作的威力就小,令牌的关键是开光祭练加持。让令牌发挥到法力无边的震慑力。&&&&令牌在各种法事中用处很广,法师在行法时,常於仪坛上猛击令牌,以代表天神或者天师发布号令,借助令牌的威力的帮助,达到一定的功效。令牌的功能有:祈晴祷雨,统摄三界,遣召鬼神,斩妖除邪,发派兵马,差遣符吏,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印敕符绿,镇宅护身,治疗疾病,扫除温疫等&&&&不同的令牌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最常见常用的有:五雷号令牌、玉皇令牌、太上老君令牌、三茅真君令牌、祖师令牌、天皇令牌、雷公令牌,王灵官令牌、梅山张五郎令牌、武财神令牌、九天玄女令牌、真武祖师令牌、姜太公令牌、火龙蟠剑令牌、九龙令牌、赦招万灵令牌等等。&&&&令牌又分为文字符号类、两面神像类令牌等。令牌的作用大多都有共同之处,多是用于行法、科仪、书符诸法事中、发号施令、调兵遣将、治病除邪、印敕符箓等。&&&&如:五雷号令令牌:主要用来斩妖除鬼驱邪治病。玉皇令牌:主要是用来统摄三界,调兵遣将,遣召鬼神。王灵官令牌:呼召雷神灵官,听候差役,主要是斩妖除邪。祖师令牌:主要是调兵遣将,治疗疾病,斩妖除邪,扫除温疫等。姜太公令牌:是用于斩妖除邪杀鬼 、治疗邪病等等、太上老君令牌:有众神卫集,百鬼退避,用于治病救人,斩妖除魔等。火龙蟠剑令牌:使一切邪魔精怪化为无形,斩煞镇鬼,伏魔退邪。武财神令牌主要作用是招财旺财。还有部分令牌有助功修道的作用。&&&&&平常用令牌则为:法坛前焚香,然后右手执此令牌,将令牌在香案桌拍打一下,即可任意呼召诸神,如太上老君发令。令牌也可以带身上、可保护人身不受煞鬼的侵害,任何人士都可以将此令牌佩带身边,如带太上老君令牌,有太上道祖法身像金光罡气拱映,能化煞斩鬼,护身保命,驱邪扶正,平安吉祥,鬼邪遁形。群神拥护。平时佩带于身上、也可放于衣兜内、公文包内、办公桌内,居室正门门口处等。放在家中可以镇宅辟邪保平安,如果有邪气入宅雷击木令牌会自动降服。使妖魔鬼怪无藏身之地。&&&&令牌的保管:令牌是一种法器,更是法师专用的法器,不可转借他人使用,勿沾污秽之物,手沾污秽时不要用手拿令牌,用令牌前最好净手后在拿令牌,来月经的妇女不要动,以免不灵,正确的使用令牌会越用越灵,越用威力越大,用令牌两个面印在符纸上就是一道灵符,效果非凡,令牌不用时放在坛上供奉祭炼,外出使用时可以装在红布袋或黄布袋中,用时取出应用。没设法坛的可用红布或者黄布包好,放在洁净处。请令牌最好请道法师父亲自传的,有些商家卖的令牌灵力很低或者毫无效果。只有道家师父真传的令牌天然雷击枣木令牌才最有威力。&&&&令牌的使用:使用令牌的方法是根据作法事的目的进行的,&&&&一、令牌驱家中有邪法:&&&&二、令牌驱身上附体和不良信息法:&&&&三、令牌祛病法:&&&&四、令牌镇宅安家法:&&&&五、令牌调兵遣将法:&&&&六、令牌印敕加持符箓法:&&&&&&&&1、印敕符箓法:&&&&&&&&2、加持符箓法:&&&&七、五雷令牌的使用方法:&&&&&&&&1、五雷令牌咒:&&&&八、解令牌秽气法:令牌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应用令牌是道教历代祖师们为了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道教各派都普遍使用本门令牌做法事:&&&&令牌的制做:在道教文献中,较早且比较全面记载道教令牌的是《道法会元》,该书有“论令牌”一节,是讲授使用令牌的原因,怎样制造令牌,祭令牌的方法,&&&&其中做令牌的方法:&&&&1.选择吉日斋戒沐浴,使身心双净,然后向上帝奏闻造令牌之事,并说明所役雷霆部属和其去处。&&&&2.选择制造令牌的木材,限定为枣木节,桃木,石榴木,柏木几种,其它则不能用,规定令牌长三寸,宽二寸九分,牌形为上圆下方,以象征天地。&&&&3.限定从采木到开木刻制的日期,甲乙日采木,庚辛日制造令牌形制,壬癸,丙丁日分别在牌上面书写“五雷号令”四字,前者为墨书,后者为朱书。以上为道士设计程序,刻工则要在逢丁之日斋戒开刻,刻好用皂纱袋装盛。制造完成后还要祭令牌。在祭令牌中首先是开令牌。给令牌装脏.开光.加持,就是给令牌增加能量。各门派中开令牌的方法都不一样。道教茅山派在开令牌中要在打雷闪电时进行。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平时开令牌时要请雷电之神,将雷电之能量集聚在令牌当中,才能发挥令牌的威力。令牌开完后就要祭令牌,在《道法会元》中所记载的祭令牌的方法有:&&&(1)祭牌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需选用六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因为它们是六龙会日,祭地要在高原或罕见人迹之处。&&&(2)祭祀用物。有大雄鸡,竹竿五根或木竿五根,皂钱,净盏五双净盘五面,鸟蛇或皂纸蛇一条,剑,酒等。&&&(3)祭祀方法。择净地,把竹竿或木竿及盏,盘置于五方,将皂钱挂竿上,把鸟蛇或皂纸蛇裂为五段,安皂钱下,用剑刺破雄鸡鸡冠,将血滴在盛酒的五方盏内。&&&(4)沟通鬼神。法师与雷神为誓,请五方蛮雷,上香酌酒毕,然后将祭物埋在祭所的太岁方下,接着焚烧皂钱,祝遣雷神讫,收起令牌,装在袋中,不能让他人看见,将令牌安于法坛中供养。&&&&在万法归宗一书中,将雷击枣木列为制作法器的第一圣木,从古到今都受学法者的相传。在道教的道法修炼中,以作为辅助道法的工具。从古至今身上佩戴雷击枣木就有驱邪除恶,迎福入身、预防百病、排除万难。使人化险为夷,还可带来祥瑞和幸运的功效,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就已将它视为贵重之物珍藏。如制作成令牌,法印,佛珠,念珠,手链等等。用雷击枣木制作出来吉祥工艺品礼品均为避邪消灾保平安的圣物。&&&&道教高功法师多选用雷击枣木令牌,雷劈枣木,又称“辟邪木”,是道家法术中至高无上的神木。枣木质地坚硬密实,纹理细腻,木纹细密。枣树一般生长特慢,碗口粗的树干,需要长上几十年。枣木虫不易蛀,古代刻书多用枣木雕版。而雷在道教中,有威慑和震慑的作用,更是能够破魔驱邪,斩妖除鬼,威慑四方妖魔。辟邪木它广吸日月的精华,天地火灵气,饱含上苍之气。因雷击枣木是天地阴阳之电结合交泰的精华。通过雷击,使雷电之能量集聚在枣木中。为什么雷会击这棵树而不去雷击别的树呢?那是因为这棵树有了道业,有鬼怪伏在上面修炼,上天追杀妖孽,雷击这枣木的同时也给这棵树注入了雷的力量。雷击后树身里面会留下很多黑纹,这就是雷文,乃雷击木的特殊标志。材料要选天然雷击枣木料,天然雷击枣木是制作法器中的上乘木料,要有真正雷电击焦后的黑痕迹为证,树龄在几百年以上的是为最上乘,并且选择雷击枣木被雷电击焦后中心最黑的部位制作出来的为极品,因雷击枣木它的神奇和木质的特性。用此木做成的法器威力也是最大的,而用天然雷击枣木制作出来的令牌威力最大。而不是人为用避雷针引雷击的和人工用高压电电击的枣木。用樟木制作法印还行,制作令牌一般,而用桃木就不适合作令牌,因为桃木制作出来的令牌杀气太重,不积功德。&&&&令牌制作要选择吉日开坛给令牌装藏、开光、加持、敕封、祭炼。这样制作出来的法器能量大、灵气足、沟通神灵信息强、助道修道显灵显圣、&&&&令牌的形状:为长条形,上圆下方,上方圆形代表天是圆的,下方方形代表地是方的,体现出道教是敬天地的,以自然为根本的。&&&&令牌的规格:各门派别没有统一。火龙蟠剑令牌与五雷号令牌类的规格:高10公分左右 宽5公分左右, 厚2—2.5公分左右 还有不同的规格。各派中制作的令牌规格都没有统一的。令牌的制作大多选枣木和桃木制作,以雷击枣木的威力最大,令牌的制作要看制作者的功夫,功夫高制作的威力当然大,功夫低制作的威力就小,令牌的关键是开光祭练加持。让令牌发挥到法力无边的震慑力。&&&&令牌在各种法事中用处很广,法师在行法时,常於仪坛上猛击令牌,以代表天神或者天师发布号令,借助令牌的威力的帮助,达到一定的功效。令牌的功能有:祈晴祷雨,统摄三界,遣召鬼神,斩妖除邪,发派兵马,差遣符吏,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印敕符绿,镇宅护身,治疗疾病,扫除温疫等&&&&不同的令牌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最常见常用的有:五雷号令牌、玉皇令牌、太上老君令牌、三茅真君令牌、祖师令牌、天皇令牌、雷公令牌,王灵官令牌、梅山张五郎令牌、武财神令牌、九天玄女令牌、真武祖师令牌、姜太公令牌、火龙蟠剑令牌、九龙令牌、赦招万灵令牌等等。&&&&令牌又分为文字符号类、两面神像类令牌等。令牌的作用大多都有共同之处,多是用于行法、科仪、书符诸法事中、发号施令、调兵遣将、治病除邪、印敕符箓等。&&&&如:五雷号令令牌:主要用来斩妖除鬼驱邪治病。玉皇令牌:主要是用来统摄三界,调兵遣将,遣召鬼神。王灵官令牌:呼召雷神灵官,听候差役,主要是斩妖除邪。祖师令牌:主要是调兵遣将,治疗疾病,斩妖除邪,扫除温疫等。姜太公令牌:是用于斩妖除邪杀鬼 、治疗邪病等等、太上老君令牌:有众神卫集,百鬼退避,用于治病救人,斩妖除魔等。火龙蟠剑令牌:使一切邪魔精怪化为无形,斩煞镇鬼,伏魔退邪。武财神令牌主要作用是招财旺财。还有部分令牌有助功修道的作用。&&&&&平常用令牌则为:法坛前焚香,然后右手执此令牌,将令牌在香案桌拍打一下,即可任意呼召诸神,如太上老君发令。令牌也可以带身上、可保护人身不受煞鬼的侵害,任何人士都可以将此令牌佩带身边,如带太上老君令牌,有太上道祖法身像金光罡气拱映,能化煞斩鬼,护身保命,驱邪扶正,平安吉祥,鬼邪遁形。群神拥护。平时佩带于身上、也可放于衣兜内、公文包内、办公桌内,居室正门门口处等。放在家中可以镇宅辟邪保平安,如果有邪气入宅雷击木令牌会自动降服。使妖魔鬼怪无藏身之地。&&&&令牌的保管:令牌是一种法器,更是法师专用的法器,不可转借他人使用,勿沾污秽之物,手沾污秽时不要用手拿令牌,用令牌前最好净手后在拿令牌,来月经的妇女不要动,以免不灵,正确的使用令牌会越用越灵,越用威力越大,用令牌两个面印在符纸上就是一道灵符,效果非凡,令牌不用时放在坛上供奉祭炼,外出使用时可以装在红布袋或黄布袋中,用时取出应用。没设法坛的可用红布或者黄布包好,放在洁净处。请令牌最好请道法师父亲自传的,有些商家卖的令牌灵力很低或者毫无效果。只有道家师父真传的令牌天然雷击枣木令牌才最有威力。&&&&令牌的使用:使用令牌的方法是根据作法事的目的进行的,&&&&一、令牌驱家中有邪法:&&&&二、令牌驱身上附体和不良信息法:&&&&三、令牌祛病法:&&&&四、令牌镇宅安家法:&&&&五、令牌调兵遣将法:&&&&六、令牌印敕加持符箓法:&&&&&&&&1、印敕符箓法:&&&&&&&&2、加持符箓法:&&&&七、五雷令牌的使用方法:&&&&&&&&1、五雷令牌咒:&&&&八、解令牌秽气法: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读《道教法印令牌探奥》
&作者:王家佑-四川省博物馆研究员  李远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法印与令牌是中华道教最重要的两种法器。凡举行斋蘸法会,修真护身,通灵达神,驱邪伏魔,炼度济人等道教科仪与宗教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故历来为道教中人所推重。正如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柽先生所说:“宗教法物是宗教文物之一部份,就道教法物而言,通常所使用者,不出剑、印、尺、令,是行法时之必要道具,道教特性之一,是道教仪式中多有函牒文书的使用,类别众多,而符录文凭等等及涉及阴阳各界之书函,均须用印,是以法印用途既广,种类亦众,绝非常人所能理解。印者信也,令者权也,是道教神职人员演法时役使鬼神之必备法物,故道士奏领法职,师长必授法物,亦系道教法统上之固有制度。”
  如此重要的道教法物,长期以来却缺乏研究,以至于一些著名学者遇到道教法印、令牌时也时常有误,众多道教研究专著中对这类问题也少有涉及,只是在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中探讨了道教的法印,但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留下了道教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空白。
  可喜的是,刚刚迈进新世纪的2001年元月,即收到了一部填补这一空白的著作,那就是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策划、台湾道教清微道法科仪研究会秘书长洪百坚统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育成编着的《道教法印令牌探奥》。在这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多达三百六十余页的著作中,将历史文献的研究与实物考古、田野调查紧密有机的结合,以丰富翔实的文献数据,第一次系统地整理、研究了道教法印、令牌的历史沿革、宗教价值及社会影响,从而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里,就该书的内容及特点谈一些意见。
丰富翔实的文献研究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首先是必须掌握大量翔实的文献数据,并在对其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显然,该书的编著者王育成先生对此是下了大功夫。从全书的内容及结构中可以看出,作者首先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探讨了道教法印、令牌的基本概况、历史沿革、宗教功能、重要作用及社会影响诸方面,从而给人们一个相当清晰的认识。
  就法印而言,它是历代的高道祖师们因为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诸神的名号、鬼神司府的称谓及重要道经的内容而刻造的各种印章,象征着天界、地界、冥界中的神仙真灵的权力和威严,系模仿人间社会中古代封建帝王玉玺和官府公印而成。在道教看来,法印代表着三界神灵职司的威权,故行法用印犹人间行政施行必用官印。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干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真练本,以至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伪交驰,上下反复,于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格,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
《灵宝玉鉴》卷一亦曰:“法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道之齐也。故章表奏申关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祗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故法印不仅代表着神真的威严与神圣,亦是各个道派传授有绪的信物。
  关于法印的基本情况,作者认为它是道教文物中一个重要的群体,是一个涵盖面较广、文化面貌极为绚丽的中国印学的一个支系。并从其来源、使用的角度,将法印分为官印、名号印、法印三类。指出道教法印的出现,与秦汉之际方士们所用的“方士印”有着直接的关系,故汉代已经出现了一些道教法印,如黄神类印章、天帝类印章,为早期道教徒们在传道施法中运用。后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道教法印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在此期间,道教法印在材质、大小、形状、印文字体、印文内容五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材质上隋代之前基本上都为铜质,但隋代开始用木料雕刻法印,这就为道士们制作法印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法印在更大范围内的使用。又如印文文体亦呈多样化,变得日益奇妙诡异,使道教法印的神秘性得到了极度的发挥,并形成了一种“符印”。
  尤其重要的是,作者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从敦煌文书中不仅找到了几种十分罕见的隋唐道教法印印式,同时还考察了敦煌佛经中收载的二十种受道教影响的佛教法印,从而为其时佛道交流、互相融合的历史提供了左证。另一方面,作者又广览道教经藏文献,运用大量的资料详细的论述了道教法印的书体形式,从风格上将其分为篆书式、符篆式、道符式、符图式四种。并广征博引历代大师及道经,对一些典型的法印做了分析。至于道教法印的制造祭祀及文书用印,皆一一道及,十分清晰。
  在对基本资料较为全面掌握的基础上,作者又用大量的篇幅(第六章、第七章),将一批非常珍贵的法印实物印式展示,其中即有人们常见的方型法印、圆形法印,又有极为罕见的八棱形法印、六面形法印、六面式子母印、牌式法印,可以说这是有历以来道教法印最完美的一次大展示,让人们第一次目睹了道教法印丰富多彩、神圣瑰丽的面貌。并对它们的印文、内涵、沿革及功用,一一加以剖析,从而为人们认识、理解道教法印提供了极大方便。
  与法印相比较,令牌的出现较晚。道教之法印源出秦汉时期的方士印,道教令牌的问世似在宋代,首见神霄派、清微派的经典中。《道法会元》卷五七“论令牌”曰:“凡行五雷大法,申发表章,祈晴请雨,止风祷雪,驱役鬼神,扫除妖气,行符治病,差使符吏,若不申明号令,则将帅不行,吏兵不肃。五雷大法中,若不师受法令,何以驱使鬼神、祈晴祷雪?上则误太上之法,下则误生灵之望。”也就是说,在施行五雷大法之际,无论是发表文书、祈晴请雨,还是驱神役鬼、荡邪治疾,法师都必须使用命牌来发号施令。由于可见,令牌亦是道教施法宏道的重要法物。
  在该书第八章中,集中论述了道教令牌的沿革与功用,主要分为四节:
(1)文献记载中的令牌(2)五雷号令类令牌(3)火龙蟠剑类令牌(4)字符类和神像类令牌。
就其沿革而言,作者论述了令牌在宋元明清的基本样式及其变迁、特征,并就其材料做出了一些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将道教令牌分为四类,从文物、实物两个角度综合的加以考察,认为道教令牌至迟在元代即已存在,并且比较成熟。元明道书中虽有一些记载,但从考古发现与令牌的实际应用方面,要远比道书所录更为丰富、复杂,“它至少包括四种类型,反映出道教令牌的形制、刻文、雕像等等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些结论是建筑在将历史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考古成果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是客观可信的。
珍贵罕见的实物展示
  与其他依靠思辨的哲学研究或注重文献的历史探求不同,对法印令牌的研究则必须将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实物考古紧密结合,才能得出科学、客观的令人信服的结论,该书恰好具备这一学术优势。
  第一,作者详细地梳理了《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外道书》等道教经书中所载道教法印印式,一一整理,系统排列,共计261种300多幅印式,这是学术界人士首次将散布于道教经典中的各宗各派、不同时代的法印集中一处。于此亦可见作者对道教文献相当熟悉,曾长期浸染其中。
  第二,作者通过对大量教外文献的查阅,如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罗福颐《古代玺印概论》、《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刘喜海《长安获古编》、郭裕之《续齐鲁古封印玺》、陈介祺《郭 斋手拓印集》、周季木《魏晋石经室古玺印景》、吴式芬《封泥考略》、《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龚心钊《瞻麓斋古印证》、吴隐《遁庵秦汉印选》、汪启淑《 庵集古印存》、吉林大学历史系《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选》、王子聪.叶其峰《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研究》、《敦煌宝藏》、周进《魏石注室古玺印录》、香港《古代玺印辑存》、日本书道博物馆《书道全集》、日本管原石庐《中国玺印集校》以及《文物》、《考古与文物》、《东南文化》、《考古》、《文物参考数据》、《文物数据期刊》等刊物,钩沈引微,竟收集到140余种道教法印令牌的图式,可见其用心良苦,视野相当开阔。
  第三,书中还展示了现存在世的一大批法印令牌的图式,这是道教界洪百坚道长对学术研究的无私贡献。初步估计,由洪道长珍藏的法印令牌有百余方。这批法物多系明清制品,饰纹精巧,造型独特,品种繁多,价值连城,乃道教文化根蒂之信物,正一神化之宝传。洪道长毫无保留地将其公布于世,让人大开眼界,书中不仅收有300余幅黑白图,并载有722幅彩图,如此丰富的印图文献,为研究道教法印令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数据,有力地促进了对道教法印令牌的研究。正如张继禹道长所言:本书得以问世,是洪道长和王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洪百坚道长是道教中人,一心向道,热情于弘道的工作,1995年我们发起《中华道藏》整理点校,他第一个个人出资出力襄助,这不仅体现了一个道教徒衷心为道教牺牲性贡献的热诚,也表现了承传与弘扬中华文化的热忱和志向,因为道藏典籍不仅是道教的经典文献,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此次关于法印令牌的研究也得益于他提供个人收藏的法印令牌作实物资料,并积极推动以促成。”王育成先生亦曰:洪道长对本书贡献更多,从书稿的计算机录入打印,“到法印、令牌的照象,图片的修图、编排,直到出版资金的筹措等等,并为本书提出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没有他‘无为’的奉献,本书是无法出版面世的。”
  正是由于道教界人士与学者的同力合作,自道教立教以来第一部道教法令牌专著才能得以问世,初加统计书中所载印牌图式多达1569幅,曾可谓道教法印令牌之大全。这些极其珍贵的道教文物------法印令牌实物图谱得以公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道教学的研究,同时亦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史尤其是书法篆刻领域的一大充实与完善。在此,我们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期盼更多的高道学者积极投入对法印令牌的探讨与研究,因为在这个领域还存在大量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相信有关的研究成果将会在这部著作有力的推动下陆续而出,从而活跃整个道教学的研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令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