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出自哪里容易开出永久的么

老约翰幼儿园/幼教机构专用区是专属幼儿园/幼教机构定点定时选书配送平台!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盘古”是个什么东西。

三国时,人们根据道教创世神话改编完善了盘古神话,当时的人按自己的认知,说盘古这个神的眼睛一只变成了太阳,一只变成了月亮,要知道太阳和月亮的体积和亮度相差太多了,这两只眼睛的差距也太大了,长在一个脑袋上像什么话。这个神话告诉人们的真实线索,是讲河流和山川是盘古“身体”的一部分,而且让人们知道金乌和太阳不是一回事,因为盘古并没有十一只眼睛。要知道金乌的传说比盘古的传说还早,人们可以把太阳误认为是金乌,但金乌肯定不是太阳,不是恒星。具体是什么,《宇宙通鉴》里有答案。现在我们继续讲盘古。

三国之前的汉朝,道教才创立,而道教的创世神刚开始不是“盘古”,而是“元始”(元始天尊),“盘古开天”本来叫“元始开天”。而汉朝之前的开天神话,本来是“女娲开天”,因为男权社会,男尊女卑,人们才把“女娲开天”改成“元始开天”。所以开天也不关“盘古”的事。

“盘古开天辟地”这六个字,是少数民族彝族的神话,道教听到以后,觉得“盘古”这个词好啊,而这句话里有“开天”这个词,所以把“盘古”拿来作了创世神,就像如今人们说话的时候加点英语(洋文),显得自己高大上一些,以此来和其他宗教竞争。

那么少数民族彝族的神话又是从哪来的?口口相传来的。上古时,人们都是口口相传,文字和书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在上古时,普通人都没有名字。哪怕贵为黄帝的子女,也不是全部都有名字,有名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那么“盘古”究竟是什么东西的名字?什么东西可以获得此殊荣,用两个字来命名?

在西方,古希腊的传说里,也有“盘古”这个读音,读作“Pangaea”,的意思就是全部陆地,全世界。这块大陆地上有山川河流,动物植物还有人。所以,“盘古”很可能是音译的词,就像上古的《易经》《山海经》里有大量的音译,包括商朝和周朝之初,还没有百家姓的时候,很多人的名字也是稀奇古怪,都是音译。

如果盘古是陆地,不是一个神,那么就不能“开天辟地”,由于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把“盘古开,天辟地”理解成了“盘古,开天辟地”。正确的读法就应该是“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这句里的“开”,也暗示了“盘古”是一块大陆地,只有是一整块,才可以开,分开。如果不是一整块,本身就是散开的,还怎么再“开”?开什么开?

那么“天辟地”又是怎么回事?“地”,也许是大陆地“盘古”,盘古大陆,甚至有可能是地球。“辟”(古代同“避”),可以按照神话里的意思理解为劈开,也可以理解为避开,或者这两种意思兼而有之。

是什么把盘古大陆劈开?又是什么要避开(远离)地球?当然是“天”,“天”辟地么。

“盘古开天辟地”这六个字就是说:盘古大陆解体、分裂、散开,是因为“天”要远离地(地球)。

那么“天”又是什么?看下图吧。能看懂上面文字的,自然也能看懂下图。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始见于《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和清人马骕《绎史》所引《五运历年纪》。

三国吴人徐整《三五历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去地九千里。”

马骕《五运历年纪》:“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述异记》:“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盘古神话虽未见于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或者就是这一神话的演变,后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瓠(hù)传说的某些因素,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到明末周游写《开辟衍绎》,盘古手里又被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故事内容发展为包含劳动开辟天地的观念。


采纳数:0 获赞数:2 LV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古开天辟地出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