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两手叠在撞丹田的好处感悟处怎么叠男女有分别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气功经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0:04:0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打坐入门&经络跟全身之间的关系
一、下座时的养生动作
打坐完後,一定要做此养生动作,否则久了,身体一定会有副作用发生的。
1.若下座时脚麻无法忍受
可以双手大姆指与食指,分别按住双脚拇指指甲靠内侧的穴道处(大敦穴),约十几秒後,因刺激血液流速,酸麻现象即可解除。
2.洗脸动作:
打坐时像睡觉一样,下坐时如刚睡醒之时,犹是懵懵懂懂的,要把代谢下降的现象恢复,以按摩来恢复。打坐久的人,丹田会较易控制,而初学打坐的人,因丹田的气未上来。故初学者要多坐,境界就会慢慢改善。
(1)下坐时,双手搓热,然後像洗脸一样搓揉脸部,重复两、叁次。打坐久了以後,皮肤会细腻光滑,所以打坐的人皮肤看上去会非常滑润漂亮。
(2)再搓热双手,搓揉後脑及颈脖子,同样重复两、叁次。
3.眼睛保护
若有近视者,双手搓热後,以手心按住眼球,把热气灌到眼球,手压住时想把眼球凸出的水晶体压成扁平,次数约两次到四次。若有老花眼者,&以食指用微力,由眼睛上眼&缘及下&缘,向内侧往外侧推磨数十次。
4.鼻子保护
打坐时,气由喉咙入鼻子深处,在通与不通间,会流出鼻清液体,所以下坐後,用鼻猛吸一气後,再用嘴巴把气吐光。在做吸吐气之间,同时用两大拇指背面,在鼻翼旁的迎香穴处,推往睛明穴方向,如此上下摩擦间,配合吸吐气。注意摩擦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把鼻子外皮搓破了!做这动作後,保证打坐间,不会造成鼻子发生副作用。
5.头痛的处理
(1)时常头痛的人,要以右手大拇指及中指同时用力按住眉毛末端处,在眉尾与太阳穴间之岭骨突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再以大拇指及中指,同时用力按住眼睛鱼尾纹末岭脊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
(2)再以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按住脸上两边颧骨最高点中间凹陷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
(3)上下牙龈咬住,牙槽处肌肉凸出最高点,有个颊车穴,用双手之大拇指压下去,会有想咳嗽反应的地方,因它刺激到肺部气管,此处加以按摩。
6.听力改善&
耳朵的耳珠前面有一听宫穴,把嘴张开时,耳珠前会有凹下的地方,可按此穴。用双手食指头压按此穴,耳朵有听力毛病者可改善。
7.女生妇科毛病
耳朵上缘第1软骨结纹处上端,摸了会痛的地方,有一神门穴,女孩子生殖器官有疾病的话,要多压此穴。把耳朵摺压着会感知痛时,表示健康太差。所以要常常捏按,直到有一天怎麽捏按都不会痛,表示身体健康多了。
8.用手来按摩各部位
(1)轮流用一只手掌抓捏令一只手的肩部、手臂,使之松弛。因为打坐後肌肉静止不动,要使血气流通。
(2)胃肠不好的人,以双手掌心按摩腹部,以顺时钟方向,像转八卦般,以两手按摩,胃肠不好的人,要多花时间做这动作。
(3)大拇指放前,四指放後,摸到背後肾的部位,左右上下搓揉按摩後腰肾脏。常腰酸背痛的人,肾脏不强壮。
(4)脚踝内踝边缘是肾经走过经络,按揉大锺、水泉、照海等穴道。女众有妇科毛病多按此等处所穴道。
(5)脚踝外踝边缘是膀胱经,按压昆仑、申脉、束骨、至阴穴道,按揉顺着脚外两侧穴道。这是膀胱经的经路,膀胱与肾是互为表里,肾不好,膀胱经也不会很健康,女孩子妇科毛病也会发生,所以生殖器官有病,都与肾、膀胱不好有关。(待续)
二、打坐所需的道具
(一)坐具(蒲团):
若以榻榻米做蒲团,应分上下座两块合成,一般脚放在下座,屁股坐在上座。其尺度:下座为2*2尺见方,上座为1*2尺,上座高度为1.5寸。唯打坐的人若大腿太胖或脚僵硬的话,上座高度不够时,打座时两脚摆不下,会有上身後仰的现象发生,故此等人上垫要再加高至最舒适的高度。待打坐者用功时间久了後,脚已柔软下来,再将上座高度调低至1.5寸左右。坐在榻榻米蒲团上座时,只能坐表面的叁分之一的部分,如此脊椎骨较易打直。
世上有相物质是一物克一物,打坐蒲团材质也是一样,有的会蕴气,有的会耗气或吸人气。助人蕴气的材质有稻草、椰子纤维、茶叶、香草、草药、刨下的木材。耗气或吸人的气者有塑胶类、橡胶、PVC、藤材、海绵、泡棉等,这些材质会吸人之气。
若不信可试验一下:找一练功的人,让他用一手平举时,似可举起重物後,再拿一块塑胶布遮盖於其头上,隔绝此人的头与虚空之间气的通路,此时再叫练功人的手,手举起重物,似无法再举起至水平处,或能举而不持久。
(二)&盖脚巾、夹克(厚衣)、毛巾
1.盖脚巾:
长期间打坐,若不用盖脚巾,关节会发生问题,故定要用盖脚巾盖住脚膝部,甚至打坐习惯了,看电视或和人讲话时盘腿,此时也要用盖脚巾盖住双膝。因打坐初期时,人的体温因代谢增加会升高,与室温的差距会加大。假定冬天室温在摄氏22.5&,而体温36.5&,打坐时人体温若升高达1&,温差则由14&变为15&,故身体会觉得有点凉意。若夏天室温33&,体温为36.5&,打坐时人的体温增加1&,温差由3.5&增加到4.5&,因此在打坐时,会觉得外围温度下降,因此不会因夏天炎热,造成打坐烦闷,坐一阵子後会觉得更舒适,因温差加大故。
2.夹克、厚衣:&
春秋二季打坐要准备一夹克放在座位旁,打坐完洗脸动作做完时,先要将夹克穿上後,始下座活动,以免引发感冒。冬天打坐要视室温穿衣服护身,若寒流来时,则要穿厚重衣服打坐,一个原则是当打坐时,後背不要有凉意升起,若有此现象时,要多穿一些衣服上坐,免得着凉为要。
夏季时宜准备一毛巾,放置在打坐座位旁。打坐完未做养生动作前,先使用毛巾擦汗後再做养生动作。记住,不要一边打坐一边擦汗,打坐是在训练定力,流汗也要让其自流,不要理它。
(叁)、衣着:
打坐时要穿着长袖衣服,且要注意庄严。因为在打坐时,与你有缘的菩萨、护法,可能会来护持你,穿着整齐一点较有礼貌,或表示尊敬。打坐时所穿裤子要宽松,可用松紧带式者为佳,太紧会让气滞不前行,故女众在打坐时紧身裤不要穿上。&
(四)、打坐地点
1.打坐地点要有所选择,佳良场所依次为(1)佛堂(2)书房(3)单身卧房等。
2.打坐的地方,风不要直吹(贼风)到身体,否则易得风寒。
3.因地球磁场的关系,睡觉最好采东西向,不要南北向。但打坐则无挂碍,以面对佛像或侧对佛像即可。在自家房中,则以面向西或面向房门方向为宜。
4.忌讳在夫妻房间里打坐。
(一)、何时打坐
初学者饭後不要立刻打坐,要饭後1.5~2小时以上再打坐。吃饱饭时,血气在胃部进行消化作用,且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时打坐,脚一盘,血气分散到脚部,手印一结,肩膀会有气行走,血气会集中到手去。如此会造成胃及消化道无法正常运转,胃肠内容本来2~3时可排空的,此时便成3~4小时後才排空。久而久之,胃会受伤害,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所以空腹时打坐最合乎卫生。(由丹田、会阴、右肾发出真气),後天气(吃下食物代谢产生能量之气&营卫之气)。
但老参不受此限制,因为老参全身都有气感,吃完东西一定下心来,气便在自行运转,因此不受食後胃纳的影响。老参可藉用後天营卫来帮助气运行,饭後打坐更能有进境。气的来源&先天气
初学者打坐时间选在(1)早上起床盥洗後,(2)睡觉前打坐,约在11点时,就不受食後多久才能打坐的困扰。
(二)、打坐时间长短
初学的人可由10~15分钟开始,慢慢加长打坐时间,至每炷香约一个半钟头到两个小时左右。每天至少早晚两次打坐,若有气感时打坐,半小时打坐则可抵得过两小时的睡眠。若打坐习惯了,也开发出真气来时,若一天不打坐,会觉得没精神、血气不顺。因为每次打坐时,被开发出来的气,能将经络一一打开。若有一天不打坐,全身经络不开通,人会觉得不舒服。打坐的人累的时候,也可闭目养神,用打坐的调息法,十分钟就有非常好的休息效果。80分钟,起坐时先双盘再改单盘,如双盘坐了&50分钟後,再改成单盘,如此又可坐30分钟,总共80分钟很快就到了。打坐时间若太短,才刚上座就要下座,如此对修行是没有功效的,要达到修心的境界,就要把打坐时间拉长,至少能坐两小时。譬如修心中心法修到最紧要关头,一次要坐六小时,一天要坐叁坐,共十八小时,如此加紧用功才会有成就。
初学者会打坐後,每座最好能打到
(叁)、子、午时能否打坐
子午时打坐无妨,因修佛法要求解脱、要得自在,若对佛禅有所认知後,就能不为境缚,更不会挂碍何时不能打坐。子午时指夜晚、中午11~1点,此时间内因地球、月亮、太阳之间互相引力的关系,大气中磁能、真气最旺,若能吸气入体中可化成内气,有助於色身的用功。故一般没佛法熏习的人,不敢有太多的气化入身中,但要开悟却非有足够气机不可。故修佛禅解脱道,不要忌讳子午时不能打坐,但佛教的大道理一定要懂。
(四)、常用如意坐与金刚坐可能诱发的疾病130度,身体左右边那一边加大,就会引发长短脚,造成不同的疾病发生。(1)人可立在矮木桌前,闭上眼睛双手放松,双手手指放直後下垂,身体向前弯下,观察那只手先碰到桌面,表示那只手手臂较长,其相对边的髋骨也较高,相对侧的脚也较长。例如,右手较早碰到桌面,表示左髋股骨角度偏大,左脚也较长。此时宜用金刚坐,右脚放在上。打坐时长的腿应放在下面,较短的放在上面,久而久之,会把髋股骨角度矫正,脊椎柱骨会拉直。所以左脚长的用金刚座,右脚长的用如意座。用跏趺座时双膝盖一定要着地,若不能着地,即是有长短脚的问题发生,髋骨骨盘高低已成形。(2)另一判断脚长短的方法是站立时,长的脚在前,短的脚会在正位上承受较大的体重。(3)嚼东西时,用左边咬的人左腿比较长,反之,则右脚比较长。(4)翘二郎腿时,长的腿一定搭在另一只腿上,若左脚搭在右脚上,即表示左脚较长,反之,则右脚较长。(待续)
打坐若气不具足,色身左右又失去平衡时,且身体营养不平衡,造成肌肉、筋腱无弹性,长期打坐後,就会发生疾病,故要加以了解道理并改进之。吾人色身生理全由神经系统来控制五脏六腑等,此包括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及骨骼系统等。而神经系统正常与否,却与脊椎骨柱有关,若打坐时牵动髋骨与股骨的角度异常加大,就会因打坐诱发出禅病来。髋骨与股骨角度正常为
打坐该用如意坐或金刚坐?不要以舒服为主,而是以个人髋骨左右高低两脚长短不同来选择。左右髋骨高低不成水平,髋股骨角度偏大,会造成脊椎骨不直,气不易发起。一般而言,左脚长的人要用金刚座,右脚长的人要用如意座。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用什麽坐法,如意坐或金刚坐?
长久打坐若无气感,髋股骨角度偏大时,就会发生疾病。若造成左脚长的人,毛病会发生在下半身,如胃肠消化不好、泌尿肾脏、生殖器官、膀胱等毛病。右脚长的毛病大半发生在上半身,如心脏血管、肺脏、呼吸毛病、鼻病等。所以要恢复健康,应把习惯的动作反过来,调整、打破习惯。有的人看上去很瘦,打坐气都无法上来,那种人定有长短脚,脊椎骨不直,毛病很多,所以脊椎牵制健康甚
一、训练单盘及双盘的技巧
初学打坐的人,一定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若丹田未成形,打坐只有痛的份。故要打坐时间能拉长,就要练习丹田成形,若丹田气机有了,打坐就能渐入佳境。若丹田有点气,但是打坐时气不容易通达到脚,且单盘时膝盖也不柔软,不能与另一脚密合。此时最重要的是气不够,脚不能调理好,学者可以平躺下来,腿上绑上叁节(膝盖上、膝盖下、足裸处)健康带一、两个钟头,脚足的气就会上来,帮着脚气通,要通前,脚也会发痛的。我们有位同学,常常全身发冷,冬天睡觉都要穿棉袄,绑了健康带以後,当下就不必穿那麽多衣物睡觉,因为血气直接上来了。
(二)、双盘时:
打坐到上路後,采用双盘是必要的,因为气会由丹田往督脉,再经任脉回到丹田後扩散到下盘,双盘时对气扩散到下盘很重要。双盘时,双膝应能着地的姿势才是安稳正确的,若一脚膝盖没着地,就表示骨盆腔左右有高低,左右脚有长短的问题发生,要进一步调整髋、股骨。
(叁)、双盘不如法的调整
若双盘时双脚膝盖不能同时着地,此时应采用健康带来做调整,现在我大略把健康带粗略介绍一下。健康带是针对瘠柱侧弯或前後弯的毛病来调理的,脊椎不直牵连到中枢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关系着五脏六腑的健康,脏腑不健康,影响到内分泌系统,最要命的是真气也因而不通,打坐很用功但进境很缓慢,或根本无进展。
因此应把最基本的脊椎柱先调整直立,连带的脏腑毛病也因此易於矫正。所以,不止长短脚,若有妇女毛病、坐月子气衰、血气不通、冬天手脚发冷、脏腑器官有毛病的,皆可绑健康带以对治。
有练打坐、练丹田的人绑健康带,气较易诱发起来,十几分钟就来了,很奇怪,气会上来走到头,走到脑;而没有打坐的人,要绑到2~3个月气才会起来。所以老同学,除了感染到病毒类的疾病,要是内脏的疾病,尽量不要依靠药物,用健康带来治疗最好的。
绑健康带可以诱气的原因,是我们的脚普通是外张开的,因此髋骨、股骨角度也是外张的,髋股骨张开,脚走起路来时,就向外成外八字步型,脊椎不易拉直。绑了健康带,把脚并起,相对地髋股骨也内收,骨盘角度因而归位,脊椎因此拉直,便进而直接影响到中枢神经与内脏,达恢复健康的目的。所以绑健康带的人,学打坐初期会比一般人的气机易诱发起来。
(四)健康带的绑法:
(一)、单盘:
1.&脚踝部分:在脚踝上方部分绑上最短的第叁条健康带,松紧要适当,太松气起不来,太紧会胀得很大,很疼痛。若躺下来觉得太紧,要再放松点,因为十几分钟後气上来时脚会膨胀,会把带子拉得更紧。若足裸处会痛,两足裸间垫放一毛巾也可解决此困扰。
2.&膝盖上部分:在膝盖上1~2公分处绑第一条健康长带,此处绑紧一点没关系。3.&膝盖下部分:在膝盖下1~2公分绑上第二条健康长带,此处要略松,不宜太紧,因为太紧会影响到脚踝处,躺下会觉得太紧。
平躺下来时,若觉得太紧,要重新放松调整,调整好後,双手轻放於中腹部上两侧。何时要绑,睡觉时最好能整晚绑叁条健康带,除此外,只要人躺下便可绑。工作的时候也可绑,尤其打电脑、看书、看电视时,可以只绑膝盖上第一条健康带。
一个月後会发现走八字步的脚会变为正向平行走,而且双盘时双膝也可着地,因为此时脚型、脊椎与骨盆腔皆已开始恢复到较正常的位置了!有的人为了矫正脊椎而去整椎,花很多钱,跑很远,但整後隔日又恢复原状。我们不必去花钱,只要有机会,天天绑健康带,让肌肉、筋骨定型就可达到固定的好效果,因此希望学员们好好的利用这叁条带子。
二、心系缘处(意守何处)
初机打坐者要有一套方法,使自己能早日上路,以进入禅修的境界。在丹田诱发起来後,让意守督脉与任脉不同定点,可使任督两脉初连,然於往後打坐中再长守下盘丹田,即能将诱发之真气,随风大调理而渐入佳境。
督、任脉打坐时不同期间心系缘在何处?打坐时气已经能上来了,心要守哪里?意守何处,随下列各定点转移。
1.&打坐时,初学的人意守在呼吸上下之间。
2.&丹田诱起後要改成意守督脉命门穴,肚脐正对面的腰脊柱上有一命门穴。
(1)先记得提肛。
(2)气通过会阴。
(3)心守到命门穴:把意念和气导到命门,要是不知如何将气转入督脉,气容易从任脉逆流往上冲,念佛、念咒的人,因为心专注观想於头部,最会有此毛病,要注意不能让气逆走任脉。要使气从背後上来,再从头、面下到任脉去。命门在肚脐相对位置的後脊椎S弯曲的地方,亦即後面两肾中间与脊柱相交的部位。
(4)若微微感觉命门穴处胀或紧,则表示气已达到此部位,但若要是感觉该处紧或胀得厉害,就表示打坐姿势不正,腰弯驼背使得气无法通过,此时应要挺腰。
3.&次改守身柱穴,气能随意走到身柱穴最好,前胸檀中穴的正背後脊柱相对位置即为身柱穴。打坐时觉得胸闷,要观想身柱穴,脉通时气进去胸後,就会觉得胸部豁然开朗。
心守何处的方法有:
(1)若不会用心念守某定点,要用最笨的方法,以手抓痛那位置後,再用心观想该痛处。
(2)心可多用时,可同时观想呼吸和命门穴处,能做到则直接观想。道家、密宗用观想说气从背後上面前下,重复不断地将心&在前後脉上,因刚开始时,气尚无,也无法通督、任两脉,但如此观&久了,任督二脉也会通。但是我们不如此做的原因是,要真正体会到气,使心守哪里,气就走到哪里,通到哪里为要。因往後心要入定,不能让它一直在动,初机学者不得不移动心所守的地方,但如此做,起码一段时间心还是不动的。
4.&次改守眉间(上丹田):&若气觉得已到身柱穴处,就要把气从背後身柱穴导至眉间来,即要意守眉间轮。修世间禅定的人,从此点看外世界,内可连接到脑部的明点,闭着眼可见山河大地,即是道家说的第叁只眼。但佛禅修的是体性现,得半头天眼,就是脑里可充满外界虚空或一切境,是用见性看外界
5.&次改守鼻尖:气至後心移守到鼻尖,气会走过鼻柱或鼻两边而下。
6.&次改守仁中:此为任、督两脉交接的地方,气会由此进入牙龈门齿之间。
7.&次改守檀中穴:两乳之间中线任脉交接处,即中丹田。
8.&次回守丹田:&小腹为下丹田,心守住下丹田後,再正精进呼吸,因守下盘,要再进行风大呼吸的调理,往後打坐就一直意守丹田。
因为呼吸太大时,脚会胀痛厉害,故宜适当调理风大进出大小。呼吸(风)量大时,口会乾(火旺),呼吸量不大,则口不乾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左脚长的人,大半用左边牙齿咬,翘二郎腿时左脚在上,泰半下半身有消化器官、肾、膀胱、生殖脏器等的毛病,行者打坐时宜用金刚座。右脚长的人,大半用右边牙齿咬合,翘二郎腿时右脚在上,泰半有心脏、肺脏、呼吸道等上半身毛病,行者打坐时要行如意座,平常习惯要反过来,才能配合调整脊柱的正直。而跏趺座双膝盖一定要能两边着地,如此脊椎才能打直,因为脊椎弯曲时,气不易发起。
今天开始讲饮食与打坐之关系,也就是说饮食对丹田契机的影响,饮食与丹田成形:气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事项是
一、节减饮食:
(一)若本来每餐吃两碗饭,现在可改为吃一碗,节减食量。
(二)&断食是最佳的,断得好的人能诱发丹田契机,甚至引起丹田的跳动,有如心跳般,此谓胎息。若呼吸微细,入似有若无的呼吸,停息後时间久久,偶尔吸一点气,体内真气就很旺盛,行者能利用一点点空气化为内在大量真气,此谓龟息。行者进行禅坐中入叁禅境界时,色身布满真气,直到第四禅境界时行者呼吸即停止。
断食是初学者较锐利的法门,但执行时一定要有人指导,因为断食不佳会有副作用。问题大部分出现在断食後与复食间,譬如某些食物是否适宜食用等等,因为&饿故,吃的欲望很强,不能节制。故有的人不是被饿死的,而是复食时被食物胀死的。
(叁)&持不非时食戒:这是在家菩萨戒之一,此戒即是规定不该吃饭时不要吃饭,叫不非时食戒。我们常听人说吃斋,即指吃素言,若言斋戒者是指吃素外,还要在中午十二点到一点间吃过饭後(出家众均在11点後即用斋饭),即不再吃食物,是谓过午不食,中间只喝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再吃东西,此戒是约19小时的断食。若能持之以恒,人过四十,易发胖,持此戒,可维持数十年身材不突变。
二、持不非时食戒
(一)宗教上的意义:(或小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这六天就是要守斋戒。此六天源自印度历法,印度一年分二十四个月(节气),一个节气有十五天算一个月,一年有360天,&(24*15=360),所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属上半月,二十叁、二十九、叁十日属下半月。在这六天里,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太子会来人间考察善恶,所以要守六斋日,清净自身胃肠,并能洁身自爱,不行淫欲。(中翻为33天)的管辖。须弥山半山腰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天王守护,而山顶中间有忉利天宫,其四方分布有32天,每方各有8天,再加上中间的忉利天宫共33天,有4*&8&+1=33天。吃素行善而未去色欲等欲望者,都居於此33天中。越长越大则呼吸点上移至胃中部,最後老人气弱则用肺部短程呼吸。我们修行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恢复用腹部呼吸。腹式呼吸就能把丹田开发出来,但若吃得太多,则会堵死丹田契机,故持六斋日的好处,即能让丹田复活。
持六斋日是指农历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二十九、叁十
娑婆世界人寿有增劫和减劫之分,在增劫中,每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人寿最长,人无夭折。然後进入减劫中,每百年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增劫寿及减劫寿与人类德行有关。经载弥勒菩萨下生时,人寿八万四千岁,因人寿久远,人的德性都很好,故只说法叁次,即龙华叁会,就度无量众生。
阿修罗道也会投生在人道,所以有的人常常喜欢吵架、斗争、妒嫉等,可能是修罗道转来的。而我们人只要还在欲界,要属四天王天与忉利天
(二)、空出胃肠使它休息
一般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是用肚脐吸取养分,胎儿脐带会跳动。婴孩则用腹部呼吸,人
持六斋日有数年者,当可体会遇到连续两日的斋戒後,色身的契机就会恢复或更强,打起坐来时间会较长久,全身气机也较旺盛。
(叁)、学习死亡时的心境---采渐进方式练习守斋戒
一般人在死亡弥留边缘中时,心识会产生迷乱,错认幻化境界为真,而随缘去轮回。守六斋日可在不进食的情况下,来预先体会心乱的情形,进而克服心乱。我们的神经系统细胞大部分需要以葡萄糖来营养,少部份是利用支键胺基酸为营养。若在外源营养份不补充时,血糖下降容易造成人的心慌意乱,潜在的脾气、执着都会现出来。
人在死亡时也是这样,所以人死亡时要给他助念,把迷乱的心清净下来,减少妄想,集中注意力於佛号上,临死者才不会心生颠倒。要是往生者平时有念佛,到死时比较能跟得上助念者的念佛清净地。要是平常没常念佛者,或为非作歹者,虽有助念的人在念,但他的心根本不能跟着念,心因妄想念多故,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若没修行者,临死亡时,更不知心境的真假,大部份逆境都现出来了,所以很容易坠落!
我们初期守斋戒时,可利用这种状态来观自己存在的&心与邪心,然後要知道自己还有什麽习气、毛病在,然後就要好好修行,降服我们的心乱与坏脾气。若平时人稍为感到一点点&饿,一饿就马上又吃东西,因此血糖又上升,坏脾气就出不来了。故守斋戒时可发现潜在的习气,不吃饭时我们内心会现哪些潜在的习气、毛病,耍什麽脾气、个性,我们都会知悉。
叁、如何守六斋
(一)、食量由多渐少,食物的质由硬质改为流质。
(二)、刚开始每月可自选一天,譬如初八过午不食。
(叁)、因血糖偏低,若头昏脑胀,晚上可早点上床睡觉,譬如8点即可上床睡觉。
(四)、要是晚上饿得头昏难过,不能入睡时,可喝点流质的东西,如果汁。真的不行时再喝牛奶,但因牛奶营养很高,是有吃的意味在。千万别喝咖啡,咖啡会让你兴奋,反而睡不着。
(五)、有了一次的过午不食经验後,接着下来就可正式进行守六斋日。
(六)、如此要训练两、叁个月约12~18次後,应能习惯在低血糖下活动,因此往後若活动到晚十一、二点,都不觉得与常人有异常的状况。
四、六斋日适应後对身体的影响
(一)、促进体中脂肪的代谢(肌肉、酵素&等)、脂肪等物质,随时都在分解、合成,合成、分解。若一个人一饿了就吃,当然脂肪及蛋白质,合成量会大於分解量,人也就越来越壮,越来越胖。若当守六斋日时,过午就不吃後,&饿时已无新营养补进,故要维持体细胞的运转,就会分解储存的肝糖(glycogen)、脂肪或蛋白质来当能量的来源。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吃饭後,肝糖、脂肪、肌肉细胞等会依序被当做能量来源来用掉。
在正常人的体中蛋白质
因只有19小时的禁食,不会动到肌肉蛋白质,大多只动到体存的脂肪,以脂肪分解被利用为能量。起初禁食时,尚有些葡萄糖能被利用,随後肝脏即分解肝糖而利用肝糖,肝糖因量微,马上会被用罄,再来就会燃烧脂肪。我们体内细胞产生能量有两条路,一条是肝脏细胞中的粒腺体中,进行叁碳酸环(TCA&cycle)生化作用,此能量产生的原料是糖类及胺基酸,这是一般人的能量代谢主途径。
另一条是脂肪组织细胞分解成游离脂肪酸,脂肪酸转化成乙醯辅&A(acetyl&Co-A),进入叁碳酸环(TCA&cycle),以辅&-A(co-enzyme&A)做为氧化还原物质,进行电子传递而产生能量。此途径是适度断食者主要产生能量的途径,也就是充分以脂肪酸为能量之来源者。
一般人很难去使乙醯丙酮(acetylacetone)代谢成能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醣份不够,就会燃烧脂肪,产生乙醯酮体,此种酮体太多就会昏倒休克,是为丙酮血症(acetonemia)。然正常人做19小时断食数次以後,当丙酮体上升时,体内自然会分泌出分解酵素,促使体中的丙酮物质代谢,此理论已从动物实验证明,指出绝食中的小白鼠,其体中乙醯丙酮代谢&会上升。因此长期做19小时禁食的人,可以诱发乙醯丙酮代谢&产生,对脂肪酸的代谢效果很好,也可达到减肥的目的。
(二)、胃变小而壁厚,改善消化能力6次19小时让胃休息,故长久以往,胃会变小,胃壁会增厚,消化功能会增强。断食过的人和打坐的人胃口会转好,但是胃不好的人要先治好,再做断食。
我们吃饱时胃壁变薄,长期大吃大喝者,胃壁胀得更大更薄。实行六斋日後,一个月中有
(叁)、胃变小後会控制食量
长期守六斋日的人,因胃已变小而厚,但食欲很好,每吃多时,胃就会胀而感觉不舒服,故此时会停止而不再进食,可长久维持体重在适当的重量下,不会增重太多。
(四)、维持体重最佳方法1周所增加的体脂肪,在第1次(周)斋戒时即会去掉一点。到第2次(周)连续两天的斋戒时,更多的体脂肪会被用掉。如此的保持戒律,能常久地维持个人的体重不变,不要为年老发福忧愁。(待续)
行六斋日行者,因消化能力增强,吸收能力也增加,虽有胃纳量的限制,但照样会发胖的。好在第
若年纪轻者女生,为爱美要塑身,可用此法减肥或塑身,此法是最佳的减肥法,同时亦兼具养生法。若用此法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运动,也不要花很多的冤枉钱去塑身,年轻朋友何乐不为。
(1)夫妻性生活和(2)饮食暴饮暴食。修行首要断淫欲外,就要注意饮食方面对气机的影响,事实上,人的摄食量是与气的诱发成反比例的,故初机行者要节饮食。---六斋日
(火不旺),口水津液分泌适度(水温和上升
长时间打坐後色身运动方法- 打坐入门(五)
打坐或禅修者在长时间打坐或参加禅七等禅修时,因长时间打坐或调息不是很得体的情形下,色身及血气难免会滞闷,故逢此现象就要做一些色身的运动,才能保持禅修的进境。下列提供一些简单的功法供有心者参考。
二、手中乾坤对对碰:十一节动作&
大拇指的基部互相碰撞
手掌外刀部互相碰撞36下
36下36下36下36下36下36下36下36下36下:&打坐久了,头与肩膀会酸痛,做这动作会有帮助。&:肩膀提起、放下,重复十八次18下
手腕基部互相碰撞
双手手指用力互抓摩擦两边经络
右手手刀部敲击左手虎口的合谷穴
左手手刀部敲击右手虎口的合谷穴
右手握拳,敲击左手手心的劳宫穴
左手握拳,敲击右手手心的劳宫穴
两手掌微外翻背刀部互相碰撞
手背互相碰撞
指头用力抓放
全部做完手掌摩擦。常常做此运动,上半身的毛病会消除。
叁、肩膀运动
旋转肩膀十八次
右手握拳手垂直手肘弯屈,由前往後大力撞摆
右手手肘与腋窝成45度,由前往後大力撞摆18下
90度,由前往後大力撞摆18下
右手手肘与腋窝成
18下18下18下(逆时钟)18下(顺时钟)18下45度摆动,至不能再憋气为止。应练习到一口气可做到180下(来回算一次),做完後调息。
手腕旋转:
手叁阴(心、肺、心包络)与手叁阳(小肠、大肠、叁焦)等六条脉,都是经过手腕。手叁阴由胸部走到手指端,手叁阳由手指端走到头部。所以有头痛的毛病,不是处理头部,而是要转手腕,让气通後,头痛就会好的。动作简单,但对身体调理很有帮助,有时间就要多做,动的时候若感觉手很酸痛,表示身体很不健康,经络不通,起码练习做到一百五、六十下,肌肉不觉得酸痛,如此才表示身体健康。顺逆不同方向各转一百零八下。
脚踝旋转:
右手握拳弯臂向上外方摆动,左手握拳向下外摆动
换左手轮流重复再做一遍。
四、头的运动:
打坐到一个阶段,当气冲到头部,化不开也下不来时,在头里面发胀,要如何克服?头部、胸部和喉咙的交界点叫喉轮,要技巧运动头颈部,让上下的气相通。&
低头再往上,上下
以颈部为基准,头部左右摆动
头部由左往後再往右旋转
头部由右往後再往左旋转
以颈部为基准,先吸一口气後闭气,然後头部左右
五、手腕与脚踝部位的旋转
打坐久了,因为解溪穴常常气不够或不通,所以环跳、膝盖和脚掌会&疼,故要转动足踝处。因为足叁阳(胃、膀胱、胆)由头走到脚趾端,足叁阴(脾、肾、肝)由脚趾端走到腹胸部。故下半身的内脏器官经络都通过内踝弯曲的地方,如果肝、脾、肾、膀胱、胆、胃及生殖器官等不好的人,表示此处经络不通,要多运动。若长期打坐脚会酸痛,亦要运动此关节处。这运动最好在家里休息时躺着做比较能得力,效果会更佳。
膝盖曲起,一只脚以脚跟为中心,先依顺时针方向,用大力旋转,脚掌尖&围要大,转108下後,再依逆时针方向重复做108下。做完再换另一只脚做;两只脚要分开各别做,因为如此注意力和力道较充足。刚开始做的时候,解溪穴里的关节会很酸痛,要是做後不痛,则表示没有做对。
两只脚板平行,足掌板反方向踏下、提起,即一只脚板向下、另一只脚板向上提起,一只脚板上下算一次,如此运作108下。
回去要多练,都要做到108下不&疼,&如果作30下左右就&疼,表示脚很不健康,气不通顺,影响到骨骼肌腱、生殖器官、肝&、肾、脾等都不健康。(待续
),全身经络(地大)就会柔和。(待续)
前一阵子几堂课,都以手的动作及呼吸来帮助丹田成形,现在丹田有点样子时,就要身心同用来诱发丹田的契机,即是以观想来协助丹田气的成形。
一、观想的作用
眼开的人,能以空体来观想,想中化成有相。而密宗行者的修法,是先观想有相後再来将它化空,此是有相密法,尤其如藏密者。另如密法准提法门,除了念咒,还有观想佛像、日轮、月轮、梵字、&..等等,从无中化有相,再将观成的有相化为空相。
禅宗与有相密修的不同点是直接趋入本性,了解空相,守住空体,不执着後便能不起一法。因为当初起灭因缘法时有执着心,修禅悟入後,了解空性,能分别真心与妄心,对治我们的习气、毛病、妄想,成天守住空寂後,其後便不在乎这些妄想、妄念,慢慢就不会再执着,当妄想越来越淡泊时,空性就越显得坚固,烦恼境便越能排除,随後要化为有相,也一定要有基础才化得出来。
初学者闭眼睛时,头盖骨一片漆黑,当心光开始外露时,闭眼始可见微光,此时方可学观想,化成有相,但初机行者亦可用心想,来协助丹田的成形。
密宗观想气从海底轮起,由後督脉绕到前面任脉循环不断,久了以後可打通任督二脉。&而我们打坐也是要让气打通任、督二脉,上节课我们讲,要让气随意走,心守在哪里,气便走到哪里,如守会阴、命门後,再守身柱、眉间、鼻尖、人中、檀中後守住丹田,由督脉到任脉,观想哪里,气就到哪里,以守定点的心系缘在不同的穴道处。
当心观想在丹田时,心守在丹田,气要如何发起?可用观想带动身体契机的转动,诱发丹田。初学者的丹田&围是小的,练到一定程度(如有胎息)会有拙火升起,此时会形成略大,再来变成大修行者(开悟者)的大丹田--全腹部均是丹田。虽说密宗是从有相密开始修,但身体有七个轮脉要通过的,净土宗要求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亦能生起气机,此与禅宗叁者手段虽不同,但目标与身体的变化皆会是一样的。以下由袁同学来带领各位,用观想练习丹田辅助成形的方法:
(一)观丹田处火球圆圈转动法
坐在椅子叁分之一处,双手放在膝盖上,头与身体向前倾约45度左右。
观想时,先吸八分满的气後闭气,将注意力集中丹田。
以丹田为中心的横切面,观想有一颗红色或金色的火球,依顺时钟方向,沿着腹腰腔之肌肉层内缘行走,约一至两秒的时间转一圈。
火球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直至气憋不住时为止,然後坐着调息。
初学者平均一次的闭气约可数至25次为佳,练两周可数至叁、四十次後,气感就会很明显了!
此种观想若遇粗心时,火球会不见,所以一定要专注。
(二)&观丹田处火球左右直线运动法
坐在椅子叁分之一处,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向前倾斜约45度左右。
观想时,先吸八分满的气後闭气,将注意力集中。
以丹田为中心的横切面,观想有一颗红色或金色的火球,依直线方向由左往右,再由右往左,左右摆动为一次。
直至气憋不住为止,大约要做24次以上较好。
停止後坐着调息,把呼吸调顺。
叁、协助丹田坚实感的功法
做完以上两种观想後,可躺下来做另外的观想法,此法可练丹田的坚实感,躺下面朝上时,脏器会往下(背部)坠落,如此较容易吸入气。
1.吸满一口气後,用一只手五指端压住丹田部位,另一只手压住第一只手的手背上,呼气时慢慢的向下压沉下去。待再吸气时双手仍要施力,虽在双手的压力下,肚子还是会因吸饱气而凸顶起来,这动作虽不若船式激烈,但仍会有帮助丹田成形的功效。
2.做定点观想:观想丹田定点,丹田观想间,局部定点会扩大,丹田会有发胀、发痛的感觉,若没有此现象,则表示内气不具足,更要多用呼吸增长法和瑜珈的船式来用功,较会有助益丹田早日成形。
四、用功得利後的现象
前两种观想方法可交互配合运作,效果会更好。以上数种方法每人的反应不同,有的人气会由下往上带动旋转,有的会与丹田契合在一起跳动,最重要的是闭气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打坐的时间要能长久,丹田定要练起来,才能再进一步来调理风大。
当打「心中心法」的手印时,手印结起会帮助气到手,到上半身,仍因而不觉得累。而仅打坐时,若以定心手印打上两小时以上,更是不简单,此时风大的控制很重要。上次讲到地、水、火、风四大,打坐时四大不调,如地大不调时脚就会僵硬而痛,地大要柔软不痛,风大就要调得好。风大调得好,火大温柔,则水大微微上升,口乾舌燥的问题就没有。气能往上身,且布满了全身後,气就会往下到大小腿、脚尖等处,如此脚就不会发麻。所以丹田一定要练起来,才可以说学好了打坐的功课。
练丹田时,呼吸会随着练习的期间越来越长,当呼吸延长到顶点时,又会逐渐慢慢地缩短变小,此时就是要调理风大的必要时候,到後来只要吸一点点气(百分之1、2而已)就闷在那里,丹田则仍在那里转运那一点点的气,由下往上,再往下走,这样脚就不会痛,所以到最後的关键点就是在调风大。
不管怎样,丹田一定要让它成形,丹田成形後,行者上座要马上打开丹田,方法前两节课有提到过
(&89&年&4&月&22&日&於&法尔&先修班&)
二、利用观想培养丹田契机(即吐出浊气、吸气後闭气等)。打坐的成就与打坐的时间长短成正比,修「心中心法」时,要突破的关键点时,就要在黄历大月时(有30日的),从晚上九点起每座打坐6小时,再休息2小时,再打6小时一座,如此一天总共要打坐3座18小时,且连续七日才有机缘开悟。故长时间打坐才能突破色身、得开悟,故到後来一定要长时间的用功修法或打坐,才会有成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丹田发热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