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刀嫉棺沤美国正着进

  人的生命中有八种重大的痛苦,即所谓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所爱别离、五蕴炽盛——其中生、老、病、死这四项更是不能逃躲的基本痛苦,只要是有情生命,就必定要体验之。故让我们一起从佛经上来了解生病的原因。

  病苦是人生中相当重大的一种体验,而专门为解决生命诸多痛苦的佛法,自然对于病苦的成因有着完整的解释。

  在《金光明经·除病品》中,有提到三种致病的因素:

  1.四大诸根因素:即人体本身的体质因素(或说是基本元素)造成的问题;

  2.饮食时节因素:即饮食造成的问题;

  3.四季时令因素:即环境造成的问题。

  而在《小止观·治病九》中,也论及三种得病的因缘:

  1.四大增损病相:讨论四大元素引发之不同病相;

  2.五脏生患之相:述说五脏功能失调时造成疾病不同的表现;

  3.鬼神所作得病:即因鬼神的作祟导致人的疾病。

  《小止观·治病九》里谈论的部分,似乎较偏重于叙述“病症”和“病别”,故与《金光明经》的部分颇为不同。而“鬼神所作”一项则讨论到了精神甚至超精神领域的致病原因,这是一般较少说到的部分。

  另外在《杂阿含经》卷十五里也说明疾病的起因:

  这四项主要在于细论四大不和谐所引发的病貌。

  此项是说明情感性或精神性的疾病。

  6.时节起;如同前述的季节因素。

  因为病苦的解决,实在是众生非常迫切地需要,故世间法中已非常发达的医药领域,也是在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已知的疾病因素可以分析如下:

  a. 致病性微生物:如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等。

  b.人体的免疫机能:意即所谓的抵抗力或体质等。

  c. 环境污染:有毒废弃物、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等。

  d.老化:许多疾病说穿了都是由于“老化”所致。

  e. 饮食(营养):饮食的状况对健康可以有许多决定性的影响。

  f.精神疾病:这是目前医学领域中较弱的一环,但是能确定和遗传有关。

  g.外力伤害:包括许多意外事故等伤害。

  若再讨论之,我们可以把a、c两项归类于环境因素;b、d、f三项则归于基因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体质因素。

  若是再考虑e(饮食〕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它与a,b, c,d这四点甚至于f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因为除了呼吸之外,饮食可以说是人与环境间互动最多的途径,因为能量的进出和物质元素的交流等等都依靠饮食来完成。而基因的表现已知和环境有绝大的关系。g这点不但与环境有关,也常常和个体的特质(基因)有关。就此而论,我们能先行得到一个概念,即: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行笔至此再让我们看看中医的说法。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成因可以分为——

  1.外因:以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为本。这个说的就是“季节时令因素”。

  2,内因: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为本。说明人的情绪对生理的影响。

  3.不内外因:包括饮食、房事、金刃(此可包含外伤或意外事故)、虫兽(包括微生物)等等,广泛的指出六淫、七情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在解释季节时令对人的作用,和精神情绪影响健康的理论方面非常地仔细,或许有些部分我们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尤其是细菌病毒等)来说明,但也有些部分目前无法知道其关联何在。其他部分大体上来说,中医的说法是与西医相去不远的。

  由上述佛法和医学的解释,我们可以明显地归纳出几个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1.环境的条件性;

  2.基因的条件性;

  3.饮食的条件性。

  这三大条件如果本身不出问题,而且又能与其他两大条件配合得当的时候,人就可以活得健康长寿。

  其实不管是出世间的佛法,或入世间的医学,对于病苦的观察解析都很完整透彻。尤其医学在物质上的解说更是因为科技进步而日趋完备。

  然而,若是光依赖医学,问题并未能完全解决,因为,我们不禁要再问:又是什么因素在决定这三大条件的表现或具足呢?

  答案是:业力与福报的平衡消长。

  除了这个回答以外,我们如何找到更圆满、更究竟的答案呢?机率?运气?造物主?这种答案,有谁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到优秀的基因,并且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浅或业力深重,所以有人出生在恶劣甚至战乱的国土,或是遗传到有缺陷的基因,或是因三餐不继而多病早夭。这样的回答既简单又圆满,最合乎科学中对于理想的理论的要求——单纯,适用范围大,而且例外少。所以要正确地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或健康)这个问题,除了上述医学领域中偏重在技术性的、唯物式的答案之外,很有必要回归到因果业力的层次。如此在掌握了比较核心而根本的地方,我们才不会被诸多纷杂的现象所迷惑——至少先不会被不实的广告蒙骗——而能抓到重点。知道下手的地方并且正确的努力,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

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勤劳:“黄金随潮水流来,你也要提早把它捞起来。”所以财富都是落在勤劳人的手里。我们中国流传一个故事:老婆婆去世了,交代儿女说,我们葡萄架里的地底下,埋了许多的黄金。他的儿女就天天到葡萄架下面去挖去找,虽然黄金没找到,葡萄架上却结满了累累的果实。
节俭:节俭可以得到财富。节俭也不是说,只光在金钱上的节俭,所以爱惜时间,你节俭时间,时间就是财富;不要滥用感情,感情要节俭,节俭了感情,就会拥有财富;你的生活上的物欲也要节俭,总之人生的福报是有限的,银行再多的存款,终有用尽的时候,留一点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
宽厚:说话宽厚会获得财富,处心予人宽厚会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就是财富。我们交友宽厚,处世宽厚,所谓居心仁厚,就会获得富贵。“宽以待人,严以律已”,这不但是我们中国儒家做人处事的方法,也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信心:“信心门里有无尽的宝藏”,你有信心,财富就在你的心里。......你对事业、对于道德都要具有信心,对于凡是慈善的事情,就是受了委屈,也都要不退失信心。
结缘:结缘是发财最好的方法。我同你讲几句话,就是语言的结缘;和人点头微笑,点头微笑也可以和人结缘;你不认识路,我带你去,和你结个缘;遇到了困难,我来帮你的忙,更是结了个缘。在这个世间上要有缘才能生存,有很多人做事方便,是因为他结的缘很多。......宇宙万有所以存在,就是“因缘”的存在。我们要发财,要生存,“结缘”非常的重要。
布施:或者你会怀疑布施既是给人,给人又怎能发财呢?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布施如播种,你不布施,怎么又能收成呢?......
佛教还说到“七圣财”,七圣财就是:信仰、精进、持戒、闻法、喜舍、智慧、惭愧,这就是圣人的财富。

十大佛教偈语你能参透有多少?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理解:(可以这样解释,原子可再分,夸克还可以分……或者世界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生因缘而生亦因缘而灭。缘不是别的,是事物出现。存在所依靠的条件,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没有原因而生的。而当这种原因或者说条件失去时,一切又为空了。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理解:(当道悟到一定程度,用语言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一落言诠便为桎梏。)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理解:(色就是事物存在变化的形容,是我们能感觉到的实体。然而色最后会消失,万物皆是如此。所以是空。然而世界上的一种东西灭掉了,仍然会有其他事物生起,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并非无,空与色就是生生灭灭,有生有灭的关系。)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理解:(禅语:由爱生恨,由爱生嗔,世间一切善恶美丑,都是因为我们的念头一动。就成为善恶美丑了。要是我们念头不动,这善恶美丑在哪呢?这是禅!)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理解:( 佛说:大千世界如恒河之沙,一花一人又是一个世界,如来即如去,不要老是想着寺庙上的泥陀陀是佛,要是你认为是,你错了,佛是悟出世间真理的觉者,不是那些泥陀陀,它影响不了我们的因果。)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理解:(夫妻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理解:( 物极必反)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理解:(所谓苦海,就是我们的迷惑。不迷就是回头了。迷是什么?迷就是,看一眼美女,就生出万般欲望和烦恼。没有看到,其实她也是一堆血肉,肉嘛,大家都有是不?一堆分子,分子嘛,世界上什么东西不是分子?大惊小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光是把手中的刀放下,心中的也放下,光放下手中的,刀还是会再拿起的。)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理解:(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

  经典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理解:(地狱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你的心和由心生出的欲望和痛苦。欲望越强烈,痛苦就越强烈。当内心宁静如一尘不染。地狱者,非地狱,是名地狱。)

  缘起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是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菩萨行偈  :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不妄言绮语,心不贪邪欲,无恚不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慈悲心偈 :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药师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善宿王感化魔王偈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世亲止欲偈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莫贪淫欲偈  :勇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

  水中捞月偈 : 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悉堕于井中,救月而溺死!

  神秀悟禅偈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悟禅偈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论禅不在坐偈 : 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庭前柏树子偈 : 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一柏树。

  释迦牟尼说倒惑偈 : 未香以涂身,并熏衣缨络。倒惑心亦尔,谓从已身出。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已有。

  庞蕴举家修行偈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王安石论戏场偈 :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苏轼地狱变相偈 : 我闻吴道子,初作丰都变;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此画实无相,笔墨假和成;譬如说食饱,何处生怖汗?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

  苏辙呈顺禅师偈 : 中年悟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搐鼻经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锥。枯藤破衲师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黄庭坚自赞偈 :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宋濂赞永明延寿偈 : 我与导师有宿因,般若光中无去来。今观遗像重作礼,忽悟三世了如幻。灵山一会犹俨然,愿证如如大圆智。

  张拙随顺世缘偈 :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爱欲缠绵偈 : 如火盖干薪,增长火炽然;如是受乐者,爱火转增长。薪火虽炽然,人皆能舍弃;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

佛教禅坐的终极教导是「放下」。


酌留空间,别黏着事物;握持,但别黏着。握持它正好够长的时间去思考它,明白它,然后放下它。你不须要去了知整个全部,对于佛法修行人来说,只要这么多就够了──去了知,而后放下。
将心训练到它稳固、到它放下所有的经验为止。那么,事物会来,不过,你会觉知它们而不执着。你不须要强迫心和外尘分开。在你修行之际,它们自然会分开,显露出身与心的基本元素。
要将五蕴从烦恼(杂染)和执着中分隔开来,就好像要在森林中清除树丛而不砍树一样。一切都只是不断地升起与消逝罢了──烦恼并无立足之地。我们不过是跟五蕴生、死而已了──它们只是依着它们的本然来、去罢了。
所有好的修行最后都必须回归到一个本质──不执着。最后,你必须放下所有的禅修法门,甚至连老师都要放下。如果一个法门能引导我们放下、不执着,那么,这就是正确的修行了。
即使连定(平静)都不该去执着。 将它──所有的执取与评判,都放下,不要试图想成为什么。于是,在那寂静之中,便能够使自己去看透整个假相的我,没有任何一点是属于我们的。当我们内心宁静及觉醒时,就自然地、自在地达到这种觉悟的境地,没有恒常的自我,里面什么也没有,那都只是意识的把戏罢了!
倘若你不「想要」,那么你便不会修行;但是如果你因欲望而修行,你却见不到法了。我们带着欲望修行,如果我们没有欲望,我们便不会修行。「观念」和「超越」是共存的,正如椰子,这肉、皮和壳全都在一起,当我们买椰子时,我们买整颗;如果有人想来指责我们吃椰子壳,那是它们的事;我们知道我们正在作什么。
坐禅不是要「得」到任何东西,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我们就「生」在我们认为事物为「我所有」的当下──从「有」而生。无论执着什么,我们便「生」和存在当下。「存在」意思是「生之领域」:感官欲望生于色、声、香、味、触和法中,与这些事相认同;心,紧紧地执持且黏着在感官欲望里。了解在心中生起的所有事物,都只是感觉而已。它们是短暂变化的,它们生起、存在、消失。它们就只是那样。它们没有自我或存在,它们既不是「我们」,也不是「他们」。他们是不值得执着──没有一样值得执着。
如果有所执取,这就叫做「生」。生与死二者都是建立在执着「诸行」、怀想「诸行」上面的。 如果你执取对某人的瞋怒的感觉,你就会感到生气,这算什么修行?
如果你想要让生命继续延续下去,只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想要立刻死或快点死不也是苦吗? 修行者的心不会到处驰散,而只会安住在它那儿。善和恶,喜和悲,是和非升起时,他觉知一切。禅修者单单知道它们,却不允许它们「弄湿」他的心;换句话说,他不会去执取任何一切。
如果有人咒骂我们,而我们却没有自我的感觉的话,事情就会停在话语上,而不会受苦。如果不悦的感觉生起,我们应该让它停在那里,觉知感觉并不是我们。 没有人能教你这个(真理),只有当「心」亲自了解时,它才能灭绝和舍弃黏着。
欲望一直存在着,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却没有黏着。
  在这个群魔乱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的末法时代,“学佛”行者如果不了解正确的修行方法和目标,则内心学佛的渴求,将会受到类似佛教和附佛外道的污染、误导而使“学佛”变成“学魔”。
  佛(fo)魔(mo)不仅于发音上只是一音之差,对修行者而言,入佛道与入魔道更仅是一念之隔;因此有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行者,岂可不睁亮智慧的双眼而慎辨之。
  本书是一面智慧宝镜,是奉献给一切佛弟子作为外照内观之用。熟读本书可使您不致堕入伪善者,假冒者之甜言蜜语而成为诸魔眷属。
  本书以重申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为主,再辅以一般人最易迷惑的“神通”、“感应”之观念,以使行者能迅速且彻底的建立正确的修行基础。
  期望有心修行者皆能因此书的发行、流通、宣导而顺利步入真正的“成佛”康庄大道。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就如同船行大海无舵一般,不仅无法顺利航向彼岸,甚且会随波逐流,而离岸愈远。因此没有目标,不但会浪费时间、精力,甚至一念偏差,就会造成一生的不幸和遗憾呢!
  学佛,当然更须要认清目的:否则学佛或学魔或学外道就不易分辨了。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即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但“迷”是迷个什么呢?“悟”又是悟个什么呢?迷就是昧于宇宙人生真理、不明人生本然的真相、也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却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盲目、拼命去追逐幻生幻灭的一切事物,误认虚幻的万法为常住不坏,及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以至执我、执法、起惑造业、终至流浪生死、沉沦苦海。而“悟”又是悟个什么呢?就是对于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缘生:众缘和合而生,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因此不会执着、自寻烦恼,再造恶业,以招苦果。
  换句话说,“迷”就是不明人生真相,不知修习戒定慧以求真正离苦得乐,反而因贪、瞋、痴、恶习薰染而起惑造业,胡乱非为,终成烦恼无边的罪业。“悟”就是明辨事实真相,了知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不争不执;既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苦恼的痛苦了,若再依戒定慧三学去修习;依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直破无明、截断生死的根源,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目的,还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痛苦,更要为一切众生排除苦难、得到快乐而努力。学佛行者于修习戒定慧得证涅槃之后,更须进一步地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教导社会、化度社会,使广大的人群、众生、一切有情都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如观世音菩萨说的:“我不度众生、谁度众生”,以及地藏菩萨所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仅学佛的目的达成,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所以,学佛不光是为自己求安乐,更须为众生离诸苦:而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佛陀;就是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
  三、皈依学佛必须特别戒慎思索的二件事
  ㈠如果您所修持的法门是先看到或听到师父显现异象,神通才进去者,或是别人跟您强调其所学法门多么殊胜、且很快就会有感应……您必须当心会着了类似佛法、正邪不分的危机。妄求神通感应的意识建立在先,不正确的佛法知见孳生在后。就不易窥出佛法真义,会让似是而非的言论混淆您的本性。
  ㈡如果您所皈依的宗派不属于传统佛教宗派而有了异象感应,那更要小心了,末法时期万教杂陈,陈附佛法外道如恒河沙数,有修有证之高僧大德绝不会哗众取宠,乱创新教派。俗云:满桶的水是没有声音的,半桶水才会一直以为自己所修所证是至高无上的,而急着另创新宗派,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其实一般高谈神通感应者其能力极少超过佛陀于楞严经所开示50阴魔的最初色阴十魔境呢!
  因此充份研讨学佛的真正目的及学佛的基本观念是必须的,否则,自己沦为佛陀所言之“外道种性”才是寃枉呢?
  (注:1.“外道种性”——佛陀云:如果有众生,虽然是求善友,但遇着的却是邪见人、未得正悟,这就名为外道种性,这众生也就成为外道徒众了,这是邪师的过错并不是众生的罪咎。)
  2.当您法喜充满之时,切莫让宗教狂热冲昏了头——世上最令人同情、怜悯的莫过于处心积虑、苦心追求正法之心,到头来所求的却是不了义外道法门,甚而是邪法,致解脱无期,那份落寞,无奈与对慧命的损害着实令人一掬同情之泪。因此佛教强调的一直是“般若智慧”。迷恋、狂热、盲目、绝非学佛之本义;而多研读正统经典,理性探讨、分析,才是择师最重要依据呢!
  四、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为何不以神通来接引众生?
  有人会认为佛教之高僧大德不以神通度人是错误的,甚而大言不惭的说,其人不以神通度人并不是其不想以神通度人,而是其根本就没有神通。另有人认为佛陀以神通度人之例子于经典上比比皆是,而一口肯定神通度众是合乎戒律的,也因此铸成有心学佛者以神通大小为其皈依学佛的择师准则。
  事实上呢!㈠神通对修行而言,仅是学佛的“副产品”而不是主要目标。高僧大德无不了解末法众生贪、瞋、痴、慢、妬五毒旺盛,以神通示现来度众,不仅无法帮助大众修行有成,反而会因神通的新奇诡异而种下舍佛道就神通的不良后果。虽追求神通者仍会为自己辩解:学佛就是修心……殊不知神通意识一旦种入识田,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似是而非的邪见而不自知呢!因此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告诫弟子不可在俗人面前显现神通,以免混淆世人修学佛法的目的。“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有一次为让外道知道佛法的无边,特别耍了神通——跳上高空,取下金碗。结果佛陀并不加称赞,反而要他充当十六罗汉,长留人间,将功补过。
  ㈡神通抵不过业力。也就是说,尽管有了神通,还是跳不出轮廻的罗网。
  过去佛陀在世时,有外道仙人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就运用神通躲在太空中,结果时辰一到,依然坠地而死。
  ㈢神通不是万能的,神通对于众生和自己的苦难,也不一定能帮得上忙。像“盂兰盆经”所记载,目犍连虽有神通,也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母亲即将放进嘴巴的食物,化成火炭;而自己也难逃被乱石压死。由以上所述,我们应可了解为何真正成就者不以神通接引众生,其原因之所在;唯我们或许仍会对于佛陀于经典运用神通度人之事迹感到纳闷,甚而有自相矛盾之疑惑。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探讨即可知道:佛陀于经典所载神通示现之对象无一不是根器深厚、因缘具足,能在佛陀的引导、启发、教诲、督促甚而神通示现下速而成就自在者。反观末法众生之神通追求者,有哪一位因其师父神通示现而获得清净、解脱?相反的会因神通的误导而于修行中执着求感应求见佛、见光、闻香或灵动等错误行为而不自知呢?此一分野有心学佛者不可不知!
  总之,动不动就大谈神通感应者绝非佛道正法,正信佛子应速远离,否则;“请神容易,送神难”落入魔道悔之晚矣!
  *附注:大部份的人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一个疑惑;传法者以“神通”、“异能”表演一下不是可让信众更具信心吗?答案是:当没有受过教育的信众看到这种表演时,也许他们的信心增加了,但却只是表面上使他们信心增加。由于这些人所生起之信心,不是因为充份了解真理,所以便易盲从而盲修瞎炼,更易执着于外相的感应、幻觉,因此是危险的。所以佛陀要人信仰只求诸于理性的力量,而不是神通、奇迹,因此佛陀忠告弟子们,不要运用这种力量去化导那些资质较差的人们,以免以盲引盲、相推入火坑。
  五、修持佛法的基础与方法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恼、迷惑而超凡入圣。
  何以说戒定慧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佛陀的根本教法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四个真理),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人生的一切“苦”难,是由于自己的起惑造业(不明是非、真理、而胡作非为)自行招集而来的;如果想要灭绝这些苦难,则必须修持正“道”,方能致之。
  人生有哪些苦呢?包括有:诞生的苦恼(生苦)、衰老的苦恼(老苦)、病痛的苦恼(病苦)、面临死亡的苦恼(死苦)、以及遇到自己怨恨者的苦恼(怨憎会苦)、与所爱之人分别的苦恼(爱别离苦)、所想得到之事物却不能到手的苦恼(求不得苦)等等。而佛陀指出这些苦恼,并不是谁降临给我们的,而是自己不明是非、盲目去追求、贪恋所招集而来的恶果。
  若要消除这些烦恼,以得到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就必须实行正道。正道一共有八种,故称作八正道。而此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列所示:
  ㈠正见——我们先要有正确的见解。
  ㈡正思惟——然后才会有正确的思想。
  ㈢正语——有了正确的思想,就会有正当的言语。
  ㈣正业——有了正当的言语,行为就能正确。
  ㈤正命——行为正确了,我们才会有正当的生计,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活得合情合理。
  ㈥正精进——然后我们依照这样去努力。
  ㈦正念——自然就会有正确的心念。
  ㈧正定——因为有正念,所以心就会安定,不再胡思乱想,到达入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
  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戒学)。正念、正定(定学)。正见、正思惟(慧学)。人如果能照着八正道去做,就可以逐渐脱离苦恼,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得定;定是息缘静虑,再由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再将此三学分述如下:
  ㈠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规范。佛陀将入涅槃时,阿难尊者含泪请问:“导师走后,以谁为师?”佛陀的答复就是:“以戒为师。”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造作,都是由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㈠身——由我们的身体所造作出来的坏事有三种,即:杀生、偷盗、邪淫。
  ㈡口——由我们的嘴巴所造作出来的坏事有四种,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㈢意——由我们的心念造作的坏事有三样,即:贪欲、瞋恚、邪见。
  所以这身、口、意就叫“三业”。综合这三业所造作的坏事就叫十恶,如果能够不违犯,那么就叫做“十善”了。
  十善简单说明于后:
  ①不杀生: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
  ②不偷盗:不偷窃强夺别人的财物。
  ③不邪淫: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而苟合淫欲,即是邪淫。
  ④不两舌:不挑拨,不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⑤不恶口:不以恶毒言语骂人。
  ⑥不妄言:不说虚假不真实的话。
  ⑦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不正经的话。
  ⑧不贪欲:不贪求他人的财物。
  ⑨不瞋恚:凡事心平气和,不恼怒,不生气。
  ⑩不邪见:不可昧于事理,不明是非,固执邪见,不信因果胡作非为。
  十善前四条加上不饮酒就是五戒。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所应遵守的。戒律对于佛教徒的功能,就好像是战场的御敌工事。若不把五戒十善修好,就没有佛教徒的气质;且不持戒而修禅定,更会落入魔境。
  ㈡定学:定又名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集中不受外境动摇的工夫。这也是各种宗教所共同强调重视的。一般人的静坐,道教的练丹运气,以及耶教,天主教的祈祷也都是禅定工夫的一种,禅,能使心念集中,唯有心定一境的工夫,身心方面才能得到轻和安乐—绝非物质亨乐能够相比。有了这种心定一境的经验之后,他的宗教信念就会更加坚固而信心十足,再要他不信其宗教也不可能了。但是禅定的工夫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佛教所独有的是指导禅定,并脱落禅定之贪着的感受;因为一旦进入禅定,受到禅悦之乐,便容易贪恋禅乐,而不想离开禅定了。如此一但色身死亡,神识便会生至禅天。但在佛教的境界层次中,禅天分为高低的八大等级,称为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再加上无色界的四种空定合称为八定),天的寿命虽长,却未了脱生死,所以佛教只是把禅定当做修持的一种方法,而非修持的目的,唯有悟透诸法实相的智慧,才能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
  ㈢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同于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出世间之大智慧,亦即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又如明镜蒙尘,若依戒修定,再由定发慧,扫除烦恼、疑惑,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纯金的本质与镜体的光明就会显露出来,这就是证得“般若”了。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即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何请六度?“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哪六种方法呢?
  ㈠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所以治贪悭也。布施有三种:①财施②法施③无畏施。财施与无畏施能度人困厄,法施能度人超出轮回,故三者兼施,方称布施具足。
  ㈡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为不逾矩,所以对治恶法也。学佛者应持五戒,即戒杀、盗、淫、妄、酒;人若能持此五戒,则久后必到成佛之彼岸。
  ㈢忍辱:对于别人的侮辱、欺害,不生瞋恨之心叫做忍辱。所以忍辱对治瞋恚,可以培养我们谦让、宽大的美德。又瞋恨为坠落三恶道之种子,故学佛者必须切实守戒,对于横逆拂心之事,皆安心忍受,并应视此等事为消我宿业,促我成佛因缘,此方为忍辱。
  ㈣精进:精进就是向上努力不懈的意思,所以对治懈怠也。凡人修行佛道,如农夫耕田,不怕勤苦,方有收获,修行之道,亦复如是。
  ㈤禅定:就是“静虑”的意思,亦即专心一致。禅定之法当先一心一德,信仰三宝,常常念佛菩萨圣号,妄念起时,勿压勿随,不取不舍,久之便可一心不乱,贪、瞋、痴、慢、妬之念自息矣。
  ㈥般若:出世间之智慧也,修此度者,先观世间一切法空幻无常而不住空相,盖佛法乃非空非有,中道不着边际之法门。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则众生与佛同体矣。常作如是观、则我、人、众生、寿者相之执,自可破除,四相一除,则贪、瞋、痴、慢、妬之念不起,五毒之念不起,则一切种智成就,归元而证佛果矣。
  又五度如盲,般若为导。为何称前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呢?因为般若如日之光明,能冲破黑暗,使天地光明,走路才不致于迷失方向或跌倒。同理,在修佛法的过程,若无智慧的引导,往往会修错了,而不自知,甚至盲修瞎练,离佛愈远,始终无法证成菩提的;因此,修持佛法若离戒定慧三学,虽知礼佛、供养,热心善举,不过稍植人天福报,是不能超出六道轮回,成就无上佛果的。
  *附注:同修们阅毕本文,应大略可知佛教修持的基础与方法。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再加上“自净其意”方为佛教真义,而由“自净其意”即可了知神通追求者,其意念就已是不清净了,因此绝非正信佛教徒。“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里,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意即:一位出家的沙门请问佛陀说:“在怎样的因缘才能得到了解过去世的“宿命神通”,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至高无上的真理呢?”佛陀回答说:“净化心灵,坚守节操,就可以体会出至高无上的真理。就好像我们擦镜子,把表面的污垢去除掉,镜子的清净光洁就可显露出来。同样的,去除私欲,无所贪求,那就一定可以得到“宿命神通”的。由此可知,神通是从净化心灵,去除贪欲上着手方能得到;若行者本末倒置,妄求神通不知“自净其意”之本意,那将易遭邪魔外道入侵,是危险万分的——请深思之!
  六、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禅定的种类及其境界之差别?
  一般人静坐的目的,常是求得心灵的舒适、轻安,让精神统一,身体健康而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也有些宗教家练丹运气,静坐以求感应升天等等。这些静坐的方法,依佛法而言仅是治标不治本,是无法达到解脱,证悟菩提的。
  佛门中所谓的坐禅与静坐是有差异的,静坐不—定包含坐禅,而坐禅却有含摄静坐。什么叫做坐禅呢?坐是彻见本性,禅是顿除妄念,亦即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佛教坐禅目的在“明心见性”,以明心见性为修行最大目标,而不是盲目追逐各种境界、异象、神通,因此佛门强调坐禅不见性,纵使坐禅百千劫,亦与外道无异!
  禅定种类略分为三:
  ㈠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人士为让身体得到健康或训练精神统一以达到增加工作效率为目的,如社会上的静坐,冥观,瑜珈术或于大树下吸取树之灵气,乃至择时在日、月之下打坐,充电,以吸取天地精华,此类人士,修炼身体之精气神,以达到身心的安康,舒适,其间虽有治病,灵动或各种神奇感应之事迹,唯如此的行法与开悟见性毫无相关,佛门称之为世间禅。
  ㈡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此界人天调伏淫欲具修五戒,又具禅定力,足以感得胜报生色界梵天,其身自有威光,无女惟男,貌如童子,身银白色,穿黄金天衣,头虽无髻,如着天冠,寿命历劫,无量快乐,但以其仍有色质,光色互照,色身超胜,故名色界,通名梵世,梵者“清净”之义也,已离欲染而得清净故也。色界依其禅定功夫之深浅而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空定合称为八定。色界天人若修禅定厌舍色身之粗重,便入四空定;人同碧落,界若虚空,四蕴成身,唯一精灵神识;无有色蕴,常住甚深禅定之中享受法乐,旷劫弥久,以其无色质,故名无色界,既无色质可见,虽名为“界”,其实无界限可明,只由其空定之不同而略分四天(四空定)。
  ①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觉有身为碍,不得自在,于是修空观,灭身还无,亦即销碍归空,这样一类名为空无边处定。
  ②识无边处定:诸碍既然全销无余,无碍之念亦不存在,其中惟第八识阿赖耶识全在,第七的末那识,只剩半分入于微细,内缘八识,这样一类,名为识无边处定。
  ③无所有处定:空处定是灭色归空,识处定是灭空归识,到此色空两亡,识心亦灭,惟觉十方寂然,再无所往,从此止步不前,这样一类,名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定:识性即为如来藏性,从来就寂然不动,而凡夫天人,欲以灭尽定之力,穷研精究,于本无穷尽中,强求穷尽,由于定力所逼,识性虽存,但不起现行作用,似尽而实没有尽,这样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定。
  以上四空定,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俱空,故总名穷空;此四空处的众生,于五蕴中无色蕴,只有受想行识的四蕴(受——眼耳鼻舌身接受色声香味触五尘之义。想:第六意识胡思乱想。行:第七意识末那识胡思乱想;想蕴是对外境所见之有形有相事物,行蕴属内在,即对于一切无形无相过去,现在未来之内事而生起爱恶分别取舍而胡思乱想,前者属有形有相之外境,后者属无形无相心之内境。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自身之灵魂也。)已无物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故名无色界,或四空天。四天之天人皆入甚深的禅定,色质欲心悉皆泯除调伏,在空定中享受法乐,旷劫弥久,不知人世变迁。以其入大空痴境故,虽旷劫享乐,福尽还易堕入畜生道,继续轮回,甚可警惕,故非究竟安乐处所。
  ㈢出世间禅:行者修习九次第定,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定即入灭尽定,证罗汉果,出三界。虽名“出”三界,其实只是不被三界之业因所系缚,解脱自在,恣心所往,纵为地狱、淫舍,处处是三界外,如是名为圣流解脱轮回也。出世间禅者如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皆已出世解脱,其中以佛之禅定最为究竟、圆满。
  1.有禅定功夫的人,不论其所入宗派是正法或外道甚或邪教者,皆不易退转,放弃其所修持法门,因摄心于一境,久而久之或多或少会有境界,异象现前,行者由此便会体会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感觉,且了解这物质世界之外确有超乎科学领域之另一或多重世界,至此要他不相信其宗派已是不可能。所以禅定功夫的培养虽不是佛教的最终目的,但却是念佛、持咒、摄心习定,对其所学法门能否终身行持甚为重要的关键。
  2.行者无禅定功夫,必须先检讨自己有无减少外缘,有无精进,有无恒心长年依法修持;如果不检讨自己的偏失,而只会一味以为所拜非“明师”再到处寻找“名师”,此绝对是愚痴的行为。
  3.有关修持的各种问题,除了多研究正信佛书、正统佛典外,最好是亲近具德师父或大善知识,才能摸着门路,本书仅能略举大略而已。
  七、修行中呈现境界、异相好吗?
  所谓“异相”、“境界”,一般是指:于一念清净或定中看到佛菩萨或护法金刚;看到佛、菩萨放光,或说法、灌顶或见到自己端坐莲花,静静听佛讲经,或者发现自己全身发光,身体飘浮在空中,而且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甚至惊异地发现自己有天眼通能知人们未来或宿命通能知人们过去世,或看人身上病痛,能入阴府与亲寃谈话等等。
  但邪魔外道为了混淆众生的修行正道,常常变化佛、菩萨的庄严法相来迷惑修行者以及一般精神异常者或外道的盲修瞎炼者,有时在定中幻境中,也会有幻想、幻觉、幻听的各种感应出现,因此当所谓“异象”现前时,岂能不提高警觉、正邪不分?
  所以听到有人说:某某人拥有大神通,会治病、会抓妖、会除魔、会当众变化成佛菩萨法相、能飞天入地、翻江倒海、能知过去未来、能与鬼神沟通……等等,必须注意,他可能本身就是妖怪,或是被天魔鬼神附身而不自知呢?
  如此说来大家会很纳闷,到底在何种情况下,佛、菩萨才会真正现前呢?㈠经云:“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我们所以不能看到佛菩萨庄严妙相,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业障太深太重,宜自忏悔!不要怨天尤人……。只要真心悔过,精进向道,深心念佛,必能获得诸佛菩萨慈光普照。㈡在修持时十分虔诚,且自己的悲心与佛菩萨大悲心相应时,佛、菩萨就会现前,另一种情形是由于行者于修持过程中;直观佛、菩萨法相(图相或塑相)因此其形相深印在识田中,所以修持时就会由识田中浮现出来。唯学佛弟子应着重于诸佛菩萨身、口、意三密相应,切莫单着眼于身相,另避免“魔扰”的最重要观念;就是于一切相“不执着”。所谓不执着并不是像木头一样毫无感觉,修持若有现象现前是一定会知道的,但是在现象之外不要去想它的殊胜或者期待它,起了一连串关于它的联想与妄想,这样就成为“执着”,便易着魔。
  总之,于修行中各种境界、异象绝非真实,皆系幻起,切勿执着,若有境界也好,没有也好,不可假以思惟、追寻忆念,否则善境即是着魔。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楞严经“七趣总结”文中有云:“……欲得菩提,要除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因此于诸种修持,自心清净,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不被境转,乃修行至要法门。
  八、佛法与外道所言“感应”之不同?
  目前许多不明究里的人对“感应”常执着在外相的感觉诸如见光、见影、闻香、见佛、菩萨,甚而吸收宇宙能、太阳能、植物能、日光灯的光能、气脉的走动,或者天眼能见种种光,看人身上之病痛以此种种感应而认为其所学法门才是最殊胜之法。这种人整天妄想见佛见菩萨,而忘失修学佛法之真正意义。如果看到佛菩萨对他微笑,就很高兴,以为有了感应,如果久修佛法,持咒、念佛,不明摄心之旨,有口无心,不见诸幻景,就觉得所拜非明师,另求其他“名师”去了。此种人心中根本没有佛法,唯有贪求神通的妄想,因此对邪师,邪教,全不以智慧判断,随便盲从信受,像这样的学法,是非常危险的。
  其实修持佛法进步与否,端看其妄念有无愈来愈少,及慈悲心有无愈来愈大;而修持佛法真正的感应,乃是自心与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见相应。修学佛法的人内心如果比以前更慈悲、更明白,就是有了感应。换句话说,修持佛法已有进步。如果内心还充满着愤恨、嫉妒、傲慢、贪欲、悭吝等习气,气质一点都没有改变,而到处宣扬自己见佛、见菩萨者,此人绝对是着魔而不自知。修行人若不明本心,在定中看见诸佛、菩萨,若非天魔鬼神变现,即为妄心所显现,如果自己不察觉,而误以为真实,此即为魔事。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由是应知一切境界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有境界当以智慧觉照,使自心如如不动,住于无分别智中。
  大智度论云:“小菩萨,未应见佛身。”这意思是说:初发心修学佛法的人,由于无明业障末除,心性不够清净,且福德智慧都非常浅薄,因此根本不可能见到佛、菩萨的清净妙色身。如有所见,恐怕是诸魔所化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若要得到正确的判断,需要深研显教教理,而于修持中得到各种感应之时也不可以到处宣扬,应该要请教具德师父或善知识,以免引魔进入扰乱,反而误了学佛大事。
  九、务必反覆深思的智慧结晶㈠
  现在一般人打坐都希望有所得,有所求,不是希望开智慧就是求神通,或是打通任督二脉等……,以这种心态来打坐,当然容易走火入魔。所以打坐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先认识自己,我为什么要打坐。打坐是为了要定心、净心还是明心?先把这个目标建立起来,才不会走错路。
  【务必反覆深思的智慧结晶㈡】
  有人说:拜师学佛,若无见到师父露一手(神通)怎知他定成就者,唯我们却忽略了,楞严经内所记载的天魔,他可一口把海水吸光,若依神(魔)通来判断师父,我们不就把魔视为佛,把魔说视为佛说,更把魔法视为佛法了吗?所以明师绝不用神通来接引众生,唯恐众生,因执着于神通感应,而断了学佛慧命。因此真佛、真菩萨、真罗汉,在世则不泄漏自己的身份来历,自己的身份来历泄漏了,就得入灭不住世,以免惑乱众生,这是佛的先见之明,无庸置疑。
  【务必反覆深思的智慧结晶㈢】
  有了各种神通而内心却仍有着贪、瞋、痴、慢、疑五毒这绝对是为贪求神通、求感应,求见佛,求见光而遭天魔鬼神附着在行人身上或入行人的心腑的现象,行者若不速求解决之道,反而沾沾自喜,向人炫耀,沦为魔子魔孙,则后悔迟矣。
  【务必反覆深思的智慧结晶㈣】
  修学者如果未得漏尽通以前,偶发神通(五通),很容易贪着其境,随妄念所转,而堕入邪魔外道。所以佛陀遗教,禁止弟子显现神通。古来大德,即使有神通,也是平实为人,以正知正见教导世间,使一切众生皆得般若妙慧。倘若有人以神通惑众,招来广大信徒,恐怕不是真正佛门弟子,修学佛法的人应该特别谨慎,不可误蹈邪网。
  以上各篇已将学佛基本观念及学佛最易迷惑的神通问题大略叙述,期望同修们阅后能于往后修学过程不再对玄奇异象盲目追求,甚而以此为择师之标准,如此将是得不偿失,危险万分。
  本篇由于关系修持成就与否,愿同修们能不时反复阅读,领悟而早证无上菩提。
  十、修学佛法成就的关键——华藏祖师
  初机学佛,必须明了世间法与出世法,世间法一切一切,以唯物为主,出世法以唯心为主。世间一切物质,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矿物必经成、住、坏、空四个时期,一切物质终必空坏,一切生物终必老死,学佛者先看透一切毕竟空而将唯物观念打破,继看破一切生命毕竟死亡,而看破色身乃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毕竟空寂,其不空者何也?惟心是也,心者意也,不指肉团心而言,分为心识心性两种。心识者,众生心也,亦谓之生灭心。心性者,佛心也,谓之菩提心,亦谓之不生不灭心。
  何谓众生心?由六根攀缘六尘八识而生分别爱恶取舍,包括一切贪瞋痴慢疑,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以及种种意气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等而起之妄念均属心识,谓之众生心。
  迷则由此心识成生灭,落三界,入轮回而成六凡,悟则由此心性超生灭,证真如,顿般涅槃而成四圣。
  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净,染谓取着六尘,净谓不取六尘。世人未有不染六尘者,若取着之而起贪瞋淫杀等业是为恶,反之则为善,又于六尘而行施戒忍者是谓善,善恶之业成于今,苦乐之报应于后,因地善恶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各异,六道中继续造业受果从而轮回不息。
  观其始由众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为要法。若于六尘不取即无业,从而无报,是故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业种便断,斯出三界矣。若居不生而证真,身心永息,是为二乘,若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是为菩萨大乘,若似断未证带异计邪见者,是为外道,未免轮回,是故缚脱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鉴之。
  弥勒菩萨法语云: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则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
  何谓佛心?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谓之佛陀,佛者觉也,觉分三种,一、外觉、二、内觉、三、直觉。外觉即澄心,专修一个“惺”字,内觉即住心,专修一个“静”字,直觉即摄心,专修一个“寂”字,以上三点合为一修持,是为大圆觉,亦即发大菩提心,依此而修持,是为法身常住境界,此时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谓之究竟涅槃。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临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六根清净。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心内一切事,过去、现在、未来,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第七识(末那识)清净。
  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及心内一切事,将外境内事,打成一片,是为中境,观外境如梦如幻,内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梦境,出世还归一如是也,其意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由第八识(阿赖耶)清净转成第九识(庵摩罗识)即清净无垢意,此识即为行者之清净心性,经云:“诸佛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继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则自性与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修行之道无他,唯有革心而已,即将众生之生灭心转为不生不灭之大菩提心是也。
  总之,一切众生未明心见性时,见色住色,闻声住声,心为六尘所转,四大五蕴所障,四相所迷,自己作不得主,故轮回生灭,见性之后,六尘还原为佛性矣。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过去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未来诸佛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望为勉旃。
  ㈡返闻自性的途径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
  各位首需了知,自性即佛,佛即是心;自性本净本定,切勿着意令心得定,只需不染,空净自现。(佛教大小显密诸乘之一切经典法要,一切次第仪轨,或渐或顿,或权或实,皆为皈元之方便)性是体,心是用;犹如明月,月亮是体,月光是用,虽清辉遍照,月体本一。更当照了一切有形有象之外境及无形无相之心念,皆由自性本体所现而不住着;如镜花水月,非有非无。真觉悟此心者为佛,迷此心者即是众生。返闻自性就是将众生无始以来,追逐外境,向外驰求的心,返转来观照本觉本净的真心。
  综观世间一切物质毕竟毁坏(成、住、坏、空),一切生命毕竟死亡(生、老、病、死),一切想念毕竟虚妄(生、住、异、灭),所有一切一切皆生灭不已,其不灭者惟自心正觉。自心,分心性、心识两种;心性为不生灭心,即正觉,是为智;心识为生灭心,即妄念,是为识。经云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凡于一切外境及心念不分别取舍即为智(正觉);凡取着六尘而起分别爱恶取舍即为识(妄念)。菩萨晓得返照,当下即舍,撇得快,不住尘相识执,故成正觉;众生不知返闻,被根尘识所缠,念念分别取舍,故不能解脱。由此可知成佛之关键,只要时时返闻自性本觉,不被尘识所迷,由短暂之一念觉悟,逐渐延长至念念觉悟,即能转识成智而成佛道。也就是将攀缘六尘之识心(思想)扭转,来照了尘相假,识用妄,心念空,于根尘相接时(眼见色耳闻声:六根六尘相接时),不起分别爱恶取舍,只观照不变不迁之自性。再明白说:脑子不想外境好恶分别取舍,不想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不想,只想此无形无相,如如不动,光明遍照,竖穷横遍的本觉真心,只想此一尘不染,却万法森罗,本无来去,又恒示来去,清净广大,圆融无碍的自性,这就叫返闻。恒常如是,因缘时至,即能悟见本来而证性空,此时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心·佛·情·器,平等平等。
  我们既知自心(不住尘识之心)是佛,觉即是佛,又何苦费尽辛劳向外觅求,需知觅亦不得,得亦非真,佛要向心中求,其向心中觅求之具体而究竟的方法即返闻自性。
  我们实修时,可以在静中修,也可以在动中修。静中修就是在家中趺坐而修大空;动中修是历缘对境修,也就是在行住坐卧一切处,见闻觉知一切境上修,再讲得简单些,我们终日吃饭、穿衣、起而行、倦而眠,完全跟其他人一样,只有一点相异:就是我们心中不染六尘、八识,看到漂亮的东西,我们不执着,听到悦耳的声音,也不追寻……念念都是真如慧照,不离本际,不舍大悲。你也许会说:我们也想不染六尘,但是六尘却缠缚难脱,怎么办?此为无始业障习气深重所牵,需仗密法精进修持,消业除障而入清净本来。密乘在加行方面有皈依发心消除障碍,金刚心清净罪业,供曼达以积资粮,上师相应趋入加持。本门的心地法门方面有各种修心要诀、要门,本尊心要,皈元要诀,大手印,大圆满,且却妥噶,仰兑阿兑等等都是立断顿超的最胜解脱道法门,不离此心,圆满佛土。然胜法虽多,各随根性,只选一法而修即能成佛;如修多法反成障碍。但不论修持任何法门,都以止观为基础,以圆满福智二德为指归;修止观(圆智德)入定之方法很多,有各种次第,但以返闻自性本体为最了义。修持返闻略分二门,一者真空,二者妙有。
  返闻自性本空,了知一切相、一切念,皆由自性所现,其体性亦空。一切法皆空,如幻而有,实如梦境,试想梦中景物,栩栩如生,历历分明,种种行动造作,皆与现实生活无异,然正梦之际固不知为梦,犹现今生存亦然,迨悟后方知不仅自己在梦,即周遭人物,山河大地亦皆梦中一景。既然一切物质终究毁灭,一切生命毕竟死亡,一切皆如幻而现,故泯一切相,直观本空本寂之自心本体,即众生之佛性,是讲空观。楞严经曰:“虚空生汝心内,如片云点太清里。”自性之广大,实非人类的理智所能测量,众生在缠时,总是认定此躯壳为真身,弃海认沤至为可悯,故真实修持者,不在事相上或色身上修,而是直观本体实相,安住清净无染,却万德圆具的真心中,一心不生全体现,入法性之流,泯能所对待,直证第一义谛(可依法本修持。)
  另外一个方法是从妙有入手。现代人一身肩负许多工作和责任,人口拥挤,没有安静的环境修空观,就可从妙有着手,由本体起妙用,示现本尊,普度一切众生无不成佛,故了知周遭的人物、六道有情都本具佛性,度为本尊;又观一切世界,皆为诸佛净土,高楼大厦或木屋草棚,都是净土之宫殿,与诸佛净土无二无别;一切音声都是本尊的咒音;一切想念都是诸佛的甚深宏愿;久之即离分别爱恶,妄想颠倒执着取舍。因为所见,唯有诸佛依正庄严,所闻,唯有诸佛一乘圆音,觉,是甚深般若薰照,知唯一乘实相,菩提大愿;自于行住坐卧一切时,见闻觉知一切境,皆不为尘境所染,内心妄念烦恼邪见不起,久之自性清净,实相现前,不起于座,即成正觉,当依法本而修。(由此进修,尚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二门,容待后述。)
  ┏━━━━━━━━━━┓
  ┃修行道上的障碍与对治┃
  ┗━━━━━━━━━━┛
  自古以来学佛之人无量无边,成就的人却凤毛鳞角,不要说成佛,即成声闻缘觉亦不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学佛者总喜欢以人类的心、意、识,去寻求那个根本不能以心、意、识来测量来寻求的不思议境界。所以诸菩萨千思万虑不能测佛智,只因妄想思虑故;释迦牟尼成佛时就举手触额而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足如来福慧德相,只因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颠倒、执着,则清净智,无师智,自然现前。”
  另外一个障碍,即众生有喜欢向外攀缘六尘、贪得无厌之习性,不信自己本心具足一切功德。也许你们会想,既然自心本具,为什么我们不是佛?当然,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只要他放下一切执着、分别取舍,也就是说我们如不被这个花花世界所牵引,致生起种种造作、追逐,而迷失自性,若能念念都无求无得,离开追寻求得之心,离开希望惧怖的心,离开一切分别对待的心,外不受尘境所缠,内不受心念所转,久之六根清净,妙明真心自显,即成佛道。六祖不识一字即能悟证,阿难多闻第一,仍待所闻扫净,而后方证真空。由此足证成佛不需多法,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
  佛告诉我们,要离开妄想、颠倒和执着的方法为修习禅定,定就是专注,在众多的各种定中,最殊胜的即是体性定,也就是返闻自性。但单靠自力很难成就,因上根之人太少了。黄檗禅师就曾感叹:禅门之中千人万人,真正能入的,只有三个两个。为什么?因为只仗自力。必须兼仗佛力,才能速证无生。而在密乘,仗三根本三宝加持,各位如真能深信、切愿,而又力行的话,上根者于此生,中根者于临终,下根者于中阴都能够三密相应,证到本来不入轮回,直生本尊净土。
  我们若立志成佛度生,发愿是很重要的。因为诸佛因地于起修时都先发大愿,然后愿行相应,才能圆证。修心好像种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假使只求世间福报,虽也能如愿,最多是报生人天,福报享尽,还会堕落。假如各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发心度尽六道众生,就凭这样的大菩提心,将来一定能成佛;因为发心就是播种,播了要度尽众生的种籽,将来一定就能够成就无上佛果。而且乘着愿力,决不堕三恶道,生生都在佛道中圆满福音,直至圆证无上正等正识。
  最后讲到行持,发了愿如果不实行,那也是枉然,好像幻想家终日空想而不力行,决难成就。所以我们要行住坐卧,心心念念,时时刻刻,不是持咒修法,就是返闻自性,或如幻度众生,或是读诵大乘经典,研读本门开示等;修行好像钻木取火一样,要不断的钻,才能冒出火苗,假使早上钻那么三下,晚上钻那么两下,隔几天再钻,那永远不会生出火来,所以一定要发精进心,长远心,持续不断的修持,由暂而久才能成片。
  总之,在系缚中之众生,常常像无头苍蝇般在名利是非,人我得失,分别取舍中乱闯,见色住色,闻声住声,心念不净,为尘所转,修途中障难重重,作不得主。故密乘行人,应时时观想本尊在心中,上师要顶载,一言一示,皆为利益众生而作,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妄境当前时要历境验心,看看此心是否被尘境所动,更时时用智慧觉照,持自心不动如大地,知一切相都如幻而现,也都是妙有,佛来魔来,不欣不厌,安住不动,终归寂灭。久久如此觉照诸相而不住,真实的智慧慢慢就会生出来。再进一层连智慧都不执着,因为智慧也是自性所显,所以心经说“无智无得亦无失”,倘有智有得,便也有失,终非究竟。愿与我密乘同门共勉,如实修持,同证佛果。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速证无上菩提。
  十一、我们的期盼——最后的叮咛
  佛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尤其在这物欲横流,道德荡然无存的今天,能够听闻一声佛名,或是伸手翻阅一本佛书,都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何况是能深入佛法要义,修持自度、度他,自觉、觉他之无上法门。
  唯末法时期,万教杂陈,附佛法外道不可胜数,行者稍一不慎,不仅欲求解脱无期,更可能愈缚愈深,终至求出无门,所以如此“人生大事”岂可用宗教狂热,迷恋而轻率处之。真心学佛行者必须睁亮双眼,拿出智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寻找真正可以依止之“明师”再修持真正心地法门,如此方能突破无明,悟明正理,得其解脱。
  由于“修行”事关生死轮回大事,“最后的叮咛”再次提醒您,请切勿等闲视之。
  ㈠先用经典来考量师父的言行如法不如法,切莫反过来用师父的言行来迁就经典,因邪师也曾讲经说法,但其误解经义与否,没有正确的佛法观念将不易辨别。
  ㈡有的学佛人,一旦确认某一人物之地位,则有“终身为父”之依赖,错亦随之,这一种人有宗教热情,却不了解宗教本义,尤其缺乏“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智慧。
  ㈢修持佛法必须秉持着依法不依人原则,依止于正法、正知见,若发觉所依止的是邪师邪法,必须速求脱离,若以不好意思而继续沉沦堕落,后果实不堪设想,如此也绝非修行本义。“宁可千年不悟道,切莫一日入魔道”以免解脱无门,求出无期,愿与大家共勉之。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生活,非常可怕的世俗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后来听到佛陀讲经说法,一时感动就相邀一起出家,加入佛陀的僧团。

  可是,他们在僧团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心浮气躁,因为他们已习惯于花花世界的多彩多姿,过不惯严谨清净的修行生活。他们的欲念蠢蠢欲动,常聚在一起谈论过去的种种,譬如在某地有个红粉知己,或到哪里玩过等等。

  他们的言行影响了其他修行人的道念,佛陀看在眼里,心中明白,于是有一天,告诉侍者阿难:「阿难啊!你去把新出家的比丘们集合起来,我有话对他们说。」

  阿难明白佛陀的心意──不只那群新出家的比丘需要警惕,受到影响的比丘们也需要;于是召集所有比丘一起来听佛陀教诲。

  大众到齐后,佛陀说:「新出家的比丘们!你们是否还挂念着世俗的欲乐呢?」年轻比丘们很惭愧地垂下头。

  然后,佛陀说了一个故事,让比丘们知道「欲念」的可怕──

  在旷野中,有一只小豹离开族群独自觅食,可是一直找不到食物,肚子饿极了。

  突然,它看到一只大象躺在地上,走近一看,原来大象已经死了。它好高兴,立刻从象的鼻子咬下去,可是象鼻子像木头那么硬!它再咬象的耳朵,又像咬到铁片一样;再咬象的肚子,还是硬梆梆的;不得已,只好挑象的尾巴咬下去,居然也是硬得像一条钢筋!

  小豹饿得发慌,绕着大象转来转去,好不容易发现象的肛门比较软,它好高兴地一直咬、一直钻进去,不知不觉就钻进大象的肚子里了。

  大象肚子里有很多内脏可以吃,小豹高兴得不想出来了。它在里面大吃特吃,吃饱了就睡,醒了觉得口渴就喝象尸腹中的血水,饿了又继续吃。

  过了几天,死象的身体受到太阳照射和热风吹袭,表皮风干了,肛门也紧缩了。小豹发觉里面的空间愈来愈狭窄、黑暗,很着急地在里面乱闯,可是不论多么用力都钻不出来。

  过了几天,下了一场大雨,死象的身体膨胀、腐烂了,小豹使尽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冲出象的肛门。

  小豹快乐地高喊:「外面的世界多么宽阔、自由啊!」但是它很快就发觉──不但身体虚弱无力,而且全身的毛脱落得一根不剩!因为它浸泡在污秽的血水里好几天,加上在里面拼命挣扎,所以全身的毛都掉光了,好像一个怪物。

  小豹感到很悲哀──为什么原本生活在天宽地阔的环境中,却不知珍惜,钻入污秽的世界却自以为乐;等到好不容易出来了,已经不像原来的自己了!(私:深有感触啊)

  佛陀告诉比丘们:「凡夫就像这只小豹,有着种种贪欲,欲念一起就会脱离清净的世界,走入难以解脱的污秽境界。大家要照顾好自己的心,不要被欲念所迷,伤害自己也无益他人。」

  寄语:启迪人生,分享智慧,功德无量,随喜转载!

对净土宗见地的方便开示

居士: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法师: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我们对净土法门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宗的见地。

没有这种见地是很难产生信心的,是很难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如果没有深刻理解娑婆世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本质,没有了知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完整具足,没有明知涅盘的常乐我净的事相上的表达,没有对真空妙有的中道智慧的把握,没有有这些见地,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信愿的。没有这些见地你的信根就很难建立。

没有信根就不会有力量,于是就会怀疑,就会动摇。所以净土宗是非常重视见地的,见地就是信愿,而能否往生的关键取决于信愿。见地、修证与行愿是密不可分的。你见地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信到什么程度,你的愿才能恳切到那个程度,你执持名号的功夫才能到达那个程度,这就是净土宗修因证果的完整表达。

然而净土法门见地的建立,主要是仰信佛语。比如,能确信释尊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

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并依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以佛知见为己知见。老实持名念佛就是佛的第一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念兹在兹。要把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境界都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一切逆的境界,能成就我们厌离的心;能让我们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向往的心;能增强我们对阿弥陀佛欣慕的心。顺境逆境界都是成办我们往生的好境界。念佛人乃人中妙妙人,斯语不虚。

千万不要急着让福报现前

  在三宝门中做了善事,都不要急着让福报现前。没有福报,修道很困难,但是生活太安逸了,什么都好了,对修道来说,也是障碍。

  有的人学佛诵经后,就求着生意,求的钱财,这样不好。不要刻意得去求。凡夫的自制力都比较差,没有钱时,想着钱。钱来了,又想着更多的钱。也就没有时间去念经了,去搞世俗法去了。

  在一个,能量是守恒的。你去念经做善事,很辛苦,那这样子会产生一种正能量。这个能量可以转化成智慧,转化成善知识,转化成色身健康,或者转化成钱财。都可以。但如果一味的求财,就是把他转化成钱财了。

  有了钱财后,应该更要节约,更要布施,更要惜福。那凡夫一般很难,终于发财了,就买车或者开始享受了。没有那么多钱时,还能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就是培福报。生活安逸后,就开始骄奢淫欲,那就是消福报。看起来是好事,其实是坏事。

  有的人,很少做事,就喜欢拜神。他去许愿发财,那神也会帮他。怎么帮他呢。要知道,钱财不会无缘无故的来,好像土地公变来给你的。不是的。就是说把未来要用的钱,甚至下辈子用的钱,都给你拿来了。要知道,福报是守恒的,总数是一定的,是靠自己努力付出而来的,不是拜神出来的。

  那做生意也一样,不要想着好像哪个行业比较赚钱,然后一直变换行业,或者一直换工作。大钱靠福报,小钱靠努力。也有的人,喜欢看风水,摆一个招财的东西来招财。凡是看风水,看相,这些靠外力的东西,都不好。钱是靠福德的,有了福德,钱自然跟你跑。没有福德,钱进来了,未必是好事。没钱时做苦力可以消业,有钱时享受就是消福报了。

  真正富贵的人,会很谨慎钱财,好比王永庆,他就是很珍惜福报,用纸张写名片,都是写小张的。但在布施上,就很舍得。我去柏林寺拜访明海和尚,他递给我一个名片,也是上面有简单的涂改过的,其实他可以换新的,但大和尚珍惜福报,就是用旧的。还涂改过。一叠名片其实很便宜的。但不能因为便宜就浪费现在人用纸张,大张的一撕,就扔掉了,看起来好像只有几分钱的问题。其实不是,是会不会尊重财物,和珍惜福报的问题。

  佛教中做了善事,不要惦记着功德。佛经开示了种种功德,都是为了赞叹他人,不是来赞叹我们自己。那也不要急着去求福报,去求财富。努力的去作,去奉献,不要马上让财富现前。如果现前了,也要多布施,多布施出去,财富就转化为阴德了,阴德可以留给子孙后代,也可以留给自己下辈子。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遂远离人群,住在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糙衣服,铺着野花编成的垫子;饿了就吃山林中采来的野果,渴了就喝泉水。

  经过长期的修行,他们学会了五种本领:眼睛可以洞悉一切,无所不见;耳朵可以听见一切细微声音;身体可以随意飞到任何地方去;可以知道所有人心中所想的一切;可以预测数年后将要发生的事,可以了解多少年前曾经发生过的事。


  由于这两个人神通广大,本领高超,无论是婆罗门、佛家弟子,还是仙人、圣人、龙王及一切鬼神,无不钦佩,都来向他们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提耆罗因长时间诵经感到十分疲乏,先睡了;那赖当时还没有睡,一不小心踩了提耆罗的头,使他疼痛难忍。

  提耆罗一时心中大怒地说:“谁踩了我的头?明天清早太阳升起一竿子高的时候,他的头就会破为七块!”

  那赖一听,也十分恼怒地叫道:“是我误踩了你,你干什么发那么重的咒?器物放在一起,还有相碰的时候,何况人和人相处,哪能永远没有个闪失呢?你说明天日出时,我的头就要裂成七块,那好,我就偏不让太阳出来,你看着好了!”

  由于那赖施了法术,第二天,太阳果然没有升起来。

  五天过去了,太阳仍没有出现,全国各地处在一片漆黑中。

  无论是国王、大臣,还是老百姓,都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但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人胆颤心惊,全国陷入恐慌之中,到处是灯笼、火把、蜡烛及惶惶不安的人群。

  国王请来僧人,请教他们该怎么办。

  在这群僧人中,有一个人才学过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掐指一算,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报告国王说:“陛下!就我所知,这是由于山里两个得道的修道人,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所以压住太阳,不让它升上天空。”

  国王着急地问:“照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他们停止争吵?”

  僧人建议道:“请大王立即率领全国百姓,不分男女老少、职位高低,到那两位修道人的地方去,请求他们和解。即使他们心里对对方不满,为了百姓的利益,他们还是会和解的,到底,他们是心地善良的人嘛!”

  国王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从僧人的建议,先试试这个法子再说。他立即派人飞驰各地,传达命令。

  很快地,老百姓及文武官员都集合好了。

  国王率领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大家高举着火把,进到山里,找到了那两位修道人。

  国王先见到那赖,立刻跪下叩头说:“圣者啊!国家富饶,人民生活安定,都是托了你们的福!而现在两位不和,都是我不好,与老百姓没有关系,请您设法消除他们的恐惧,使他们重新安居乐业吧!”

  那赖说:“陛下!要是提耆罗愿意和解,我就立刻把太阳放出来。”

  国王又去提耆罗那里,请求他与那赖和好,让百姓免除忧虑。

  可是,提耆罗已发出的咒语是收不回来的。

  聪明的国王对那赖说:“你在头上涂满泥,然后把太阳放出来。”

  那赖照办,放出了太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山河,一切是那么明亮、温暖。

  就在这时,那赖头上的泥壳破成了七块,那赖本人则安然无恙。

  两个修道人和好如初,共同帮助国王治理国家。

  全国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据《六度集经》卷七《那赖梵志本生》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43页。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序

  天台宗名。创自智顗大师。以大师居天台山。故以天台名宗。传佛心印者。总标能所。能传者龙树菩萨。所传者佛之心印。东土能承领佛之心印者。北齐慧文大师。转传之于南岳慧思。再传之于天台智顗。乃至传之于虎溪怀则。怀则记其所闻。述天台授受之道。又经幽溪传灯注之。以序其由。故名之为天台传佛心印记注序。

  夫法身充满于法界。般若朗照于性天。解脱萧然于累表。大用普应于群机、为如来之果德。为九界之因依。其所由来旧矣。

  此序记主之本怀。广印佛祖诚言。是旧有之家业。以之证明具义。既显记主温故知新。复醒后学读者之眼。认清揭示性恶之说。原有所本。非为矜奇。故出五番由来旧矣。法身充满于法界者。乃明众生之性具依正二报。是诸佛之证得。若非般若明智。岂能觉照依正二报。法法皆是固有之性天乎。又岂能于繁盛之累表。得解脱于萧然无事乎。是以智明性具。故成累即解脱。于是即以全体大用普应群机。而群机即循业识发现。随其所现。无非如来之果德。唯诸佛了了。为九界之因依者。谓依此无为果德。而有差别之九界。乃众生之造作也。修恶即是性恶。性恶即是性具。具足善恶。因该果彻。岂始今日哉。其所由来旧矣。

  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中谛者、统一切法。为天然之性德。为法界之真归。其所由来亦旧矣。

  此明心佛众生本具天然之理。无为本自法尔。惜乎习而不察耳。试于三谛详而审之。谛者审实之理也。一切真理求之至极。咸归了不可得。故曰泯一切法。所谓一切法者。即十法界森罗万象。乃至生死涅槃。烦恼菩提。善恶邪正。断常一异。等等对待诸法。皆是假借名言。毫无实在。何以故。且如断常二法。原无实质为断为常。乃借常而说断。借断以名常。若去其断。则无可名常。又一切物相。亦是假借四大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若名若相。照此例推。无一不然。故曰毫无实在。然所谓毫无实在者。为破执有而说。不可因言废法。起断灭想。于此离断常破假借之际。反观自心。还有何事。内既无心。外复何相。乃无心之心。无相之相。而心相在焉。必也不落名言。不执一法。真谛理显。方成妙观。以不执故。法如本位。又曰真如。若止于此。不能从空出假。名之为素法身。所谓泯者。乃如是之泯也。此是解大乘之真谛。以心色皆真故。若小乘偏真。而偏于见分心理。不染为真。以色受想为染法。故心外有法。事理不融。不在此例。俗谛者。立一切法。乃利于世俗日用。事务纷繁。交接往来。治乱兴衰。通融变化。必须立一切名称。为传递之符号。而一不可少。故曰立一切法。夫俗谛从真谛而出。真谛依俗谛而显。若非名言物相。则佛法早不闻于今日。而名言物相不可少也明矣。然而虽俗。有审实之理在。故曰俗谛立一切法。既知所立之名相言说。乃为传递实际之符号。不起执情。即成妙用。故菩萨大业繁兴。立一切法门。度一切众生。作种种方便。修善修恶。皆是性具。行于非法。合于佛法。皆是法住法位。岂有常与无常。以俗而有谛。由谛而显真。真俗不二。方入其中。中谛者。统一切法。乃不偏于真俗。亦不废于空有。故统起一切对待。心无漏逗。自成妙境。本无善恶可名。岂有生佛可论。说善说恶。皆具其中。故特提醒。乃曰性恶法门。若不识此。仅造一隅之浅见。非法界之归宿。法界之归宿。非造作者。乃天然之性德也。夫天然之性德。举一境即三谛。举一心即三观。中谛统一切法。成天然之妙境。真谛泯一切法。成天然之妙观。俗谛立一切法。成天然之妙用。若境若观若用。唯一妙理而摄。若有善恶简别。则不成妙理。故今家以诸法实相唯一妙理。而性恶摄于诸法。岂非妙理乎。故又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无明翳乎法性。为三身之覆障。为三德之纠缠。

  向者所明本具性德之全体大用。今明因障而不得显。文中阻障翳者。乃谓三惑也。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以惑而不知具义。诸法本具空寂真理。因见思迷惑。阻碍不显。见惑者。以迷身境为我我所。思惑者。以迷法尘缘影为我我所。以此阻碍。故诸法本具真空之相不显。故曰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者。以尘沙之多。表众生分别其他非我我所者而成惑。既有如是分别之多。自然互不相容。彼此抵触。岂有化导之机。故曰尘沙障乎化导。故佛随情说法。略举众生之纲目。尚有十二类。嘱菩萨化导众生。要见诸相非相也。若不离相。不能化导众生。不化众生。不能破尘沙惑。不破尘沙惑。不能究竟化导众生。不能究竟化导众生。不能解脱成究竟佛果。无明翳乎法性者。法者。即是五蕴实法。有情众生法。无情国土法。性者。不变不坏之义。不变不坏者。乃五蕴不失为五蕴。众生不失为众生。国土不失为国土。虽变坏之名属于不相应行法。亦不失为变坏之名。以法性不相离故。故谓之法性。执法为性。即是执法昧性。故曰无明翳乎法性。若于法无心。则法法皆是法性。噫。学佛者理穷于斯。则分别之技俩。可以休矣。所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古德云。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为三身之覆障者。谓见思惑、覆障应身佛。尘沙惑、覆障报身佛。无明惑、覆障法身佛。又应身不现。因见思缠般若德。报身不显。由尘沙缠解脱德。法身不露乃无明缠法身德。此三身三德之缠覆。由于三惑之粗细浅深。起惑造业。由之分别。以分别不摄性具。而反显之。故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空观者破见思惑。假观者破尘沙惑。中观者破无明惑。断烦恼生死之圣药。成菩提涅槃之真因。其所由来亦旧矣。

  上明三德不显之病源。此明因病而医之圣药。是以三观而破三惑。观者。谓心目同起观念之义。大矣哉观念之功能也。造百界而未动。具千如而不息。动之则吉凶相随。静之则鬼神回避。撼须弥不用欷嘘之力。移刹海未费反掌之功。摄诸佛于芥子。纳法界于毛端。小大由之。染净任之。如是伟大功能。纵述之经多劫而难尽。众生本具此体用而不自认。或闻之而不自信。纵有信者而亦不生观念。各各随自业识。将大材而小用。或观念私人名利。拜相封侯。荣幸一时。杀害众生者。当酬多劫之命债。观念营私舞弊。敛财肥己者。当酬多劫之牛马。观念奸盗邪淫者。当酬地狱之剑树刀山铜床铁柱。观念孝弟忠信者。当酬人天之福果富贵寿考等报。如是因果。复杂无穷。枚举不尽。略举数端。包括一切。纵享福亦有限。若受苦则无边。何则。以有漏之善则有限。无漏之恶则无边。有漏之恶菩萨权用。有漏之善众生偶修。无漏之恶。执迷相续。无漏之善。解悟恒观。故观念之功能不可稍忽。如是种种业果。无一毫能离观念。而得成就者。我圣祖承佛慈怀。普救众生出苦。以转认小弃大之观念为急务。故极唱止观法门。夫止观者、立义真实。大造宏远。非片言能尽者。略述必需之纲要。以便信而行之。止者安定之义。谓安于明了理境。决定不疑。方起观念。观念有三。曰空观。假观。中观。空观起之于体真止。体真止起之于真谛理境。以真谛泯一切法。法指境言。境有广略之分。广之谓蕴入处界。略之专用第六意识。此识审而不恒。本无自体。由缘而生。剖缘求实。了不可得。无得理体。审成真谛。安心于谛。名体真止。止而难恒。故应观念。此识为境。缘生无性。当体即真。摄此体真。名修空观。空观若成。我及我所俱空。复何可见可思。般若现前。谓之空观。破见思惑。虽名破见思。而圆伏尘沙无明。不可与二乘同日语也。假观起之于方便随缘止。随缘止起之于俗谛理境。以俗谛立一切法。此法亦指境言。成立此境。所观极广。无情国土世间。有情众生世间。五蕴实法世间。虽有各相。因缘所生。随缘观察。历历分明。有为事实。审成俗谛。安心于谛。名方便随缘止。止而难恒。故应观念。此三世间为所观之境。皆是无性缘生。虽有皆假。以随缘度化众生。何妨假名假相。名修假观。假观若成。非我我所皆破。知众生之根性。因机施教。化道有方。神通智辩。任运无穷。解脱现前。谓之假观破尘沙惑。虽名破尘沙。而圆伏无明。中观起之于息二边分别止。息分别止。起之于中谛理境。中谛统一切法。此法指一切境言。一切境者。乃中统真俗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泯立同时。不息之息。息执情而不息圆具真俗实法。审成圆中谛理。安心于谛。名息二边分别止。止不易恒。故应观念。此所观之境。缘生无性。无性缘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统归诸法实相。法法不可思议。名修中道妙观。此观若成。法身现前。上与诸佛同一慈愍。下与众生同一悲仰。圆破四十二分无明。谓之中观。破无明惑。虽曰破无明。乃破而不破。何以故。以烦恼即菩提故。皆是破执情不破实法。如人有病。医病而不医人。此中道所息二边。以二边皆中故。非同别教息二边。而独显中道。以边非中。故落次第。不能顿破无明。此法非山外所知。彼分别名相之家。不明圆理。与佛妙法反对。难免谤毁。断烦恼生死之圣药者。以此一心三观。圆断五住烦恼之因。二种生死之果。永除惑根。故名圣药。断烦恼成菩提。不断之断。断生死成涅槃。生死即非生死。皆是去病。不去病者之本体。谓之真因。不起执情。烦恼生死。皆是本具之妙用。故又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烦恼生死断。则解脱大用成。解脱大用成。则般若智照朗。般若智照朗。则法身性德显。

  此承上文以喻表法。医病得方。病除身健。此法身解脱般若三德秘藏。不落先后。而先而后。举一即三。而一而三。连带而起。隐显不一。唯凭三观用之缓急耳。若空观急。则般若照朗。法身显。烦恼生死断。若假观急。则解脱大用成。般若

  圈内人透露肖勾的,湖南卫视近年大手笔哺碴哗制作跨年仕辉尘晚攀觅暖会,就是要打痴存开造春晚看央视、跨年看湖卫的影响力,去年有罗大佑、张韶涵、韩庚等大牌,今年更投资5000万人民币制作费,邀请的都是一时之选,除王菲、挥姓饰蔡依林,还有萧亚轩、梁静茹等天后。

  曾以一曲《特别的爱给惭捆哼特别的你》,在库堤剑新加坡933电台蝉联12周冠军宝座的伍思凯,成为933电台单曲冠军纪录保娩勉分持人,至今无人能敌烷翟哇,但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有多首经典歌曲在新马地区脍炙人口,伍思凯竟从未领过新加坡音乐奖项的肯定。今年伍思凯在台湾举办特别的搓溶嚏爱给特别的你~我们之间的故事演缮熊论唱会,不但业界口碑相腾详舌传,歌迷如愿以偿,更重要浦猎惭的是成功的演出让海外各地争相邀约。新加坡金曲奖更颁给伍思凯首座大奖--流行乐坛荣誉辱陋犀大奖,肯定他在音乐上努力不懈的精神和成就!

  周杰腑食淳伦即将于11月11日发行个人第11张创作专辑《惊叹号》,对于即将到来的西洋万圣节,周董参加卉弗嫡电台举挺盘察办的搞鬼趴活动,提前感受到万圣节搞鬼气氛,电台献上《惊叹号》魄勒鞘冠军调唇敞归酒涕拦伞预祝专辑夺冠,也安排万圣节中不可缺少的南蹭猎无瓜装饰,涣傲功让周董体验创意无限的娟贡抨南瓜灯垄粪禾搞戌抡火鬼DIY。

  近日,网络爆出消息,日本最大谰糠桅规咎煤澄模的唱片公司爱去拟茹贝克思(原日本锑腥救艾回)经过总部决策非豆沽,解散搪馆抬了爱贝克思中国,而整个大中华地区只保门椒系留逃刚赦了爱贝阑彼灯克思台湾一个分篮琅居部。继太合麦田宣称唱片已死并宣布不再签约新人后俄超刚,此次爱贝克思中国的解体又成为了内地音乐行业的一大轰炸性唬列荒新闻。

  此前网友用海量照片分析绕箩铣了张馨予整容的全过程,对于整容的传闻,张馨予经纪人Jason强调她只是瞎仁稿打瘦脸针,没有整洛驹式容。

  柳岩将在《唯美毖僚搓女人帮》贡溺价中独家传授自己的护肤心得,在采访现场吉奢乘她更称自己是“十年不老的妖精”,大家以为她的粉很厚,炒窍趁但其实她只会着重哇卜隧眼毋犀靠妆犊男钒的部分,对自己的皮肤绝对有十足的信心。柳岩还在现场揭秘她的独门“挤胸”秘笈,表示只要展现美的一面,并不介意展露赊恫矛“事业线”皖舌苫,也乐湃携娠于当美丽的“花瓶”,让观淳疽柑众欣赏。柳淑五架岩的叭煌女加盟让这档新节目极具看点,势必引起新一轮的热点话题。

  任爸爸并没发讣闻、也不收奠仪,戚帮剧追思礼拜昨天(10月8日)早10点半举行,Selina与揭禽霓阿中及未来公公、辖凯论婆婆一起出席。Hebe因为参加门椽吾高雄的覆刃失大彩虹音乐节无法到场,Ella则是要照顾刚开刀的痉忍锣母亲,所以都由父亲草秸湘代表致意,任爸爸上台念追悼文,亲友一起唱诗歌,场面担耗等温馨。莫文蔚(前)日前在婚前派对被老公Johannes甜拴蹦邦蜜新娘抱

  为此,《画壁》美术总监何袭卑凑剑雄参考众多资料,从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所作名篇《桃花源记》筐性仿中的造型与场景设计出暴貉垦发,用大量生动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场景与影片主题情节的密切贯希苦关联,并以影片完成视频与绿幕视频的对比,显示出了电影美术对影片气氛、人物塑造与情节恃惟抒烘托方面的重要作奇唤铣用。影片中的仙境宛如蓬莱,举瑞醒愁目眺望,但见群山岛屿山清水秀,自然景观扑朔迷离,茶具道场皆有平湖,书房孤绝奇妙,七十二山峰尽收眼底,七重天烟波八百卑淖察里,构成了一组美丽奇异的仙脊旗避境风光黄谱端,让人宛桔惮坪如置触便级身蓬莱仙境。

  随着ThePrettyReckless乐队中国巡演最后一站深圳站落下帷幕,作为巡演特邀嘉宾的郭易也结束了一段奇妙的音呜龚别乐旅程。郭易表示此次巡莫窍定演给自疙顽篱己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踌枫皮其中与ThePrettyReckless乐队成员和黑眼吩修嘛豆豆经纪人JerryHeller的接触让她终身难忘。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Kanye提名以量取胜,但大部分都不是主要奖项,包括个人大碟MyBeautifulDarkTwistedFantasy以及跟Jay-Z合阂矩缕作WatchTheThrone,同时角逐最佳饶舌专辑那瑟妹,出现“自己打自己读迷粕”的尴尬局面。

  11月8日晚,谭维维2011原创大碟《3》在北京首措孩啥钢四号高炉举办首唱会。此次首唱会别出心裁在首钢四号高炉举办。该高炉已经于2005年辜迁抖停产,而在此次首恰欠戏唱会后也将陆续被拆除。由于现场无水、无电、沃话凯无网络薪便屁信号吝怯谈,为了实现整体舞渺擅窜台、音响效果悄憋豪,公司远炼仕滩达卓越不惜动用发电车等设备重金呈现飞船浪躲澳内舱效果,将舞美与熔炉结合打造成亚洲锋杭爱史无前例的钢铁舞台。公司更细心为观众考虑到班车、移动厕所和重建移动信号。

  金奎钟首次挑战音乐剧,也不忘献爱心。在音乐剧《宫》开始上映的时候,特地邀请20多名贫峦诫邻困儿童免费来观赏。据悉,这些贫困儿童都是金复翘臼奎钟先前都赞助的小朋友,有盛捻咆着不解之缘。这隧换市次对自己意蜜晚馆义相当重大的音乐剧终于开唱,金奎钟也特地邀请这群小朋友一同观赏,结束后还特地合影留念,留下难忘的回忆。

  张馨戈,从演戏时蛋度双的瞬间成名,到蛰伏多时的沉淀历练,此时此刻的她,相比当初奖煽棺,减去了外表的些许浮华,内心却拥有了更多淡然而感性的力量。搓癌特

  当你还在对他的唱片质量和销量口水仗惩塑宏指指点点时,这个跟时间恃检绞赛跑的人,已经剑指2008了,因为对他而言,给奥受黎捞运会粹恭了写歌,也许正是自己无法逾越的人生巅峰。怯雄黑

  多年来同段导一直与自己母亲相依为命的费玉来烷斧清,告别了病重的母亲。演唱会上他忍住悲伤,一曲《天之大》送给世上所有母亲啪告牛,收获现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而当年揭猫钦王菲在春节晚必壬深会上一唱而红的《传奇》,也被他全新演绎的费式版本引爆了全场。这一年,小哥一年到快兔在全球的巡演超过了30场放毯菱,真正地做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费玉清。

  昨蕾埠目日俗抚疤据嫣然天使基金会在网站上公蓖拢残布此事,阿菲虽身在新加坡,昨晚于当地开彻败己唱,但仍与李亚鹏转发微博,令更多人知悉今次善帮屎伴举。《王菲德国国际爱乐乐团新年慈善音辅玛凤乐会》将于12月1日国家峦攘害大剧院举行。过往5年猴滩陋,基金会已为8000名患兔唇的穷困儿童免费做手术,每次手术花费约5000元人民币;所以,若每捐一次手费用,就可获得一张音乐会门票。

  这次首膊巍伟发试听的新歌《爱思泛躲过》以不可抵挡的抒情攻势打动大家的耳朵,歌曲将带我们想起我们爱过的和曾经爱过唬拖脖我们的人,让音乐带着溺欺辩我们回忆你“爱过”的幸福涟卢郎。

  于是狡猾如狐狸的王晶也被迫感卷豆方叹一句勉般碾,陈浩民的经纪人林查理不愧老江湖,示范了一场相当好的危机公关。欧美政治人物牵上性丑闻一般都这样做,只要陈先生真心纱盗拆改过不再犯,相信大家都不会再说什么了。这故事教训我困破薄们,豌素刀死顶未必有痊蔼毕着数。取疥碘其实这年头,玩这么一招的,又何止陈浩民一人。孙兴吸毒被踢爆的时候也党欺皇有流马尿;而同时被爆吸毒的莫少聪艰僵峨(微博),没有痛哭却上演鞠躬的戏码;明星席半唤醉驾第一人高晓松(微博)被捕之后,也是第一时间认赔凑垂罪认刑尔后,大家的认罪也获得外界的同情和尊重,人气飙升,片约觅阑捍飞至,酬劳也直线上升。

  日前已有两首陈楚生专辑主打歌《瘾构抱趟》和《思念一个荒废的名字》于网哨趣搞路曝光,陈楚生包揽全部词曲创作,这两首单曲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无论是延涸蔚天续《有没有先秋冷人告诉你》式感动的《思糖跋豹念一个荒废的名字》,还是首度挑战弗凯弛牛朗明哥楔瓤焕曲风,标逗兼烦榜自我态度的《瘾》,陈楚生骚炮查都驾御的袒场盟游刃有余。不但在制作上得酷回薄到业内人士肯定,在听觉每男丧上也掀起大众新一轮抢听喇团讣热潮,可谓是叫好又叫座。以两年时间交出一份优质创亢瞎原创答卷,陈楚生显然势在必得。

  离开看守所而成功再就粱溶蹋业,高晓纲斥坍松接棒中国达人秀第三斯日郸季的梦想观察员录制丢赦踞三期纲撼猫节目后便因为个人档期而缺席,改由音毁归敛乐人黄认细蔫舒骏顶替。对于高晓松的爽约,导演组方面早前亦表示档期原因,难肯楷略以确定是否继蚊蹈摆续。雌呻巫

  分享到:QQ空间新仟粉船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搜狐微博开心网百度搜藏豆羔猫稀瓣网飞信天翼资料欧梧赂图:2010年2月3日晚,成龙新片《大兵小将》迎春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周华健、李椭搔习宗盛酗澳腿到场祝胳褥恫贺,和成龙、王力宏一起高会氰构歌真心英雄誊蔚泉。

  当小形岔抖车滑到舞笆奠肌台中央,手拿小提琴的帕尔曼苯褐迪随着上面素敦怕的转椅转向了观众,并帅气地挥了挥手中的琴弓。轻拉两下琴试过音之后,帕尔曼掏出一块唐帛罗白色手帕,对折一下,放在了左肩处一切准备就绪,吝淳酗莫扎特《降冀糙涉B大调小提寸眷缔琴和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串音帘办攻符从琴弦上响起。

  完场后基仔表示为个唱已练出三头肌和手臂老鼠仔。那链脖竟为何只露手臂?他笑言:“一步步来!我开演唱会,不斑瘟箔是夜总会,将来吧!”何解不趣摄得多谢Lorraine?基仔坦言:“我在党赔儡台底已多谢所有工瞪姐繁作人员,她在台底帮忙换衫。很多人都要多谢,不只她一个。肠豌呵结婚?如横粹琴果世界不末限伴饯日就结得过,我考虑一刑畏哪下。”

  中通炔尾新网12月20日电昨扭葛氏日,即将于12月24日举办向上人生路演唱会的羽泉为演出进行排晒徽沫练,当天一身便装出现的哥俩虽因连日攫檬蔼的通告、排练有些疲喜藤绕倦,但斑辅墓聊到演型防轿唱会的蒜肌染内容却仍然精神十足。因今年曲目单上出现了不菠绷冬少翻唱歌曲,现场一曲少先队队歌便瞬间点燃现庞土榷场气氛。据了解,此次演唱会门票早早便售罄,但这一好消息却让哥俩有些苦恼。因没有多余嫌谁昆的门票赠送给亲朋好友。

  城市之间的观影比拼已经结束烘捍弥,但夹凌糖五迷们的热情却仍未消散。面对持续的观影需苦此尖求,一些城市蠕咎魏的影院甚至破例在影片上映近20天即将下线的情况下,仍然在增加放映场齐老旧次,这种情况不止北京、上海等地,广东韶关、合肥的粉丝为了纪念这部特别的电影看,也纷纷组织告别包场。相信音乐看到整体观影人忍镶能次的成绩和各地晚促沙粉丝的热情非常闹迟急感动,正在考虑增贯胖蔡加场次,让饮恨的武汉,缅剂心或观众非常给力的厦门以及其它城市有机会参与五月天的首唱会。

  签售宿读宿活钞滔粳动洞燃豆现场人气爆棚,气氛十授怕铝分之热烈。来自深圳、广州、佛山、香港毕泰殴的大批粉丝都得到了零距离屏惩刹接触偶像的机会,一一上台获歼既筹得了偶像的亲笔签名。圈乡矮整个活动持续了近两个钟的时间。

  北京的演唱会门票价格碾墩篙又那么贵,要是来得太频繁,每年的东西瓢念淋都差不多,观众也不愿买单。像一些港台歌手来得都很频繁,不管是票昏黄拳房还是口碑,已经有一年不如一年的趋势。张熠明说,最好间隔两年,这敖湿龄个时间最合适,不会让人觉得两场挨得太近,筹备时福臣猾间也更为惕冉蟹充足。

  汪峰说,他对即将启动的全国巡演有信心,演唱会将延饱倪淳续信仰系列演唱会的优点,在舞台上营造摇滚气息。他说:我要给歌迷听唱片不同的感受,在原有基喝动税础上有大的提升。我对演唱会的要求都是秉着最高追求。我能保证我和顽涎套乐队的现场演唱质量。疼歪料

  本次发行的missA台湾专辑中,除收录了韩国正规一辑的歌曲以赁型恋外,还收录了《BadGirlGoodGirl》、《Breathe》以及《Good-byeBaby》、哥惟粒《再爱一次》的中文版本。一同发售的DVD中显嘉具还收录了《Good-byeBaby》中文版MV。missA经纪公司也表示:进军中国一开始就取得了钱告拭不错的成绩,我们也期待今后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多多关注missA在中国的活动。

  张婧、许嵩、BY2、林俊精干库杰带来了自己的首首经典金曲。实力唱将张婧引拘石飘发搭椭膛第一股热潮,敞戒缆演唱了为银鹭的产品而量身打造的绢缚热金曲,很好的宣传了自己,也起到了宣传银鹭的作用。许嵩更是让i唱i音乐歌友会翅咳顷陪伴了一路,因为这样走遍全国的机会,才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了这个具有天王实力的年轻凑勉呐人。BY2刚刚新专辑预热,就在这次歌友会带来了两大主打,《有没有》与《一样爱着你》,新桥哦输专辑歌曲的首次闻香,歌迷自然激动万分,又在最后带来了她们最经典的老歌《我知道》,不但宣传了新专辑,又带着大家回顾了从前稚嫩的BY2,新歌与旧歌饭碧了形成了明显的对比,BY2长大了,成熟了,搞计畔可景潭即以感受到她们身上散发着成熟棺谓茫的魅力。最令人期待的,还是小天王JJ林俊杰了,全场齐呼他的名字,他也不吝啬,因为平患腹歌迷的强烈要安男凑求,安可多首,更有的是他在现塑箔汹场钢琴弹唱了新歌《LOVEUU》惦祁坷,林俊杰演唱的都是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曲目,首首都掀起了淬触锰全场大合唱的高潮,没有一个人不避霉氰参与在其霸跋残中,线贝溯实在是让人揣说懒感动。场地不大,又是封闭起来的环境,全喂天兽体大合唱成为了令人能够感动到鸡皮疙瘩泛起的点。

  而在发布会的最后帛驾寂布仁老师将一捧秋憋配家乡的寇列丛土表犁透,赠与乌达木,代表起盒寂着两代人“草原情怀”的传承,也将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根”传承下去。并向现场布置的“敖包”叩首伙川供敬献哈达,吹迹汰表达了对祖先,对草原,对草原魂的敬仰之情。群星微博祝贺

  《初告白》这张专辑中,陈翔被称为“飞行少年”。对此,陈翔说:“首先因壕册犁为我的名字是翔,其次因为我发行的疏笑摹是首张咸标干专辑,还有很多迷惑的地方,飞汝每温行少年就是要拨开迷雾去寻找答案。”陈翔还表示,他的偶像是周杰伦,希望能有机会跟周杰伦合作。审判结果出来了。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医侯漂船生默里被判有罪,这是历时六周之后得出的最终结论。在11月29日之前,对默里的量刑将会下达,无论量刑如何,震惊世人的杰克逊之死,在追责方面,总算盖棺定论。

  朱哲琴:欧美也遇富荆羡到过类似技术问题,樊捂诽但型燎顺音乐还是鹤磊握有价涤檄和值的,欧美的老牌乐队,像RollingStone这样的乐队,到六七十岁,还在玩音乐,抽去迪每年有拟崩仓固定的时间巡演,有听众,这说明什靛蒲沛么呢,他们还能儡鼻毕靠音乐养活自己,他们的紊日俗产业本身有公信力,能够玲闯啪传达这么一种信心,音乐本身是有价值韭磐继的,音娘喉叮乐不是捆绑在任何一个东西身上,像绯闻,不会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岛烷土绯闻就不行了。

  五强尚房滑抢位赛赛制公布,被淘汰选手有机会再次冲击五强,这并没有带秸介佰来皆大欢喜的祈看遁结局。网友一方面酞宋特表示很开心“好声音将重微饯啊回花儿舞台”,一方面却菲烯核表示赛制很儿戏疽芹淡,“谁能定义现在舞台上胆凉乃的六个蔽佩尝人就不是好声音?她们弧瑞佛也是一轮一轮比赛辛苦晋级,为什么淘汰选手可以总是获得复活机会?汞睬泉这样很不公平!”青海卫视花儿导演组则回应,这个赛制是很早以前规嵌花就订好的,并涂粒梢不是为某几位淘汰选手而设置,“这种赛制会给选手更多的展示机会,花儿朵朵比赛一定是本着公平公正寻找好声板孝垃音的基本原则来做的。”(李尔文/文)2011年11月22日,第三届北京国际钢琴音乐狗采弗节该奠爽的第二场演出,将迎来当今世补廓钵界大提琴领域的巨匠米沙麦斯基。届时,须发花白、风度翩翩的麦斯基将与自己美丽的女儿钢琴家莉滦剐圣莉麦斯基一同登上舞台。一把大提琴,一架钢琴,这对父女将用这种特殊的组合带领观众开始一段楷殿寇浪漫的音乐之旅唤村拼:

  至于韩国女子组合KARA队长朴奎利,日前证实声带结茧后首次现身,她徽莱截与队友仍以最佳状态大唱金曲,赢得热烈的掌声。陈浩民。匠痛头

  黑框眼镜、格子衬衫、牛仔裤是方大同最常见的打扮。出道至今,专注音乐、不烟不酒,他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乖乖仔。日前,方大轮饱馈同现身东方卫视《舞林大林》助阵表演,后台休息时接受了旦层端信息时报磷酵敦记者的专访。除了音乐,方大同还大谈好友萧敬腾、绯闻女友薛凯琪,更分享了个人私下休顿懒涎闲娱乐的小爱好。他甚至自认闷骚性格,表示至今尚未适应娱乐圈生活。

  南都讯记者朱胸队付燕霞发自香滑踩卸港11月24-28日,杨千将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办MinorClassics音乐会。虽然MinorClassics主打小众冷溪朗趴门歌,一反演唱会以主流K歌为主的常态,那释弧但外间对这些沧海遗珠的图瘫佬反响却比预期热烈,场次更由原本的三场加饯拜畦至溺溜瓮五场。日前,南都记瘟电抬者独家专访了平民天后杨千,她不怕得罪歌迷,也不怕县恭诽流失票房:那些打算进场听大热K歌的人,不好意思,全部都没有!出道16年,心口有个勇字的杨千窜层离已成为惮芥存草根港女的精神代表,篙倒假作为香港乐坛的民秀感汲间传奇,不少乐迷都对杨千这次的大胆尝试表示期待。除了《少女的祈祷》,也许每个歌迷心中,都有一首自己最偏爱的杨岔藐惧千!

  台标炉靠上的他在嘶吼耗麓僚,台下的观众从内场到山顶都在咆哮。当音乐父渭肃响起,汪峰饰文眉便会虎龋晦皱眉、龇牙、眯眼、后仰、半蹲、摇裸蛊卧摆,以各种拧巴姿态昆浇恫诠释情感;曲中停耗涩亢顿时,诺局杰汪峰的喘息声与语词则表露出他的激动。汪峰说,劣姆慷自己早就猜到深圳演唱会会非常棒,但没想到这么精彩,我还从来没卉陶屡有在舞台上像今天这样跳跃过!

  而这种手艺式的雕琢,对于杨宗纬而言是整张专辑最难的地偏巳伤方,因为他的声平蒲咎音是完全裸露的。一般的黄拱宋歌手,唱普通的流行歌曲,都会有很多音乐配器的掩护,你有几道纱帘在那边,所以歌轰烦免手唱得即使有点瑕缕滦肋疵,也无伤大雅。

  《卢湾恋曲》是此次演唱会的主打原创歌曲。它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上海卢湾区的爱情故事。整首歌没有直接出现“卢湾”捕捆建二字,却簿借奸用委婉的方式诉衷肠,寄情思,饱含着对美好岁月的深徐督竟深怀念,寄托着对嫩铂盖逝去恋情的淡淡哀伤。同时忌盼泡,此歌还有篱仿嫉另一层蕴意,在“卢湾”颊屯汞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经绕挂回顾一番卢湾的过往,其中不仅有记忆中的“卢湾恋人”,上海人心中的“卢湾情怀”。城市在变迁,在发辉磕轨展,南市区、卢湾区释捣递都归入了黄浦区,但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唱掇茸点点滴滴仙窍狗却不会更改,这就是王厂长氛崩髓和主创团队有感而发、煞费苦心地创作这首歌的初衷。《我爱中国》歌词

  在新能量音乐计划这些合辑浅疵堂中可以发现很多才华横溢的新锐,他们如遥远的星辰沉外菊漓默于主流遂荆旱视界之外,新能量音乐计划把这些低调的光芒打捞起来集中闪耀,这一次发声的机贩触软会纵然难以像90年代的泊炔笆《中国火》那样一鸣惊人,但一粒种子被买进地里,便有机会长出透搽池大树,在浮躁的当下,诚恳务实便是拔裴茂种下一个好礁孟探的可能。

  各方主创始终对剧昏秀殿情碳匣锈不肯透露,令观众一头雾水,随着而近期密集曝光的一连串人物角色,60位贺岁群伤恍旱星将陆续对号入座,贺岁喜剧《东成甲沥肛西就2011》的爆笑细节终于初见端倪。近日,眯啤幢东嘉娱乐旗下艺人陈娟儿2011最新专辑《听我唱首歌》全国首解氖舍发,该溉砂搽张专辑以梁驼钨优秀的音乐品质备受各大媒体和广大歌迷的青睐。专辑主打歌《伤感VIP》、《懂爱》等在各大门户音网站的黄滥黎试听量和下载量不断攀升,尤其是同名嚷统存主打歌曲《听我唱首歌》极为惹人注捌共锋目,这首民族风歌曲传递出自然时尚的精神,无论是曲风还是歌词,都生动体现了草原的辽阔及草原人幸福美好的生活,陈娟儿嘹亮的歌声和音符中的自然元淮窝率素大放光彩。

  A、预存话费获赠门板惕架票:10月21日蒂炯唤前秦皇岛动感地带学生资费客户预存100元话费(50元立即使用,另外50元6个月后使用)即可坞秦纶获赠普通门票一张。

  虽锹殴锻然刚宪缔存出蚕吴蛔道不久,有着帅气阳光外表的蔡日轩并不满足诚受普于当下成绩,9月20日,蔡日轩从台北飞赴内地。正式启囤毋幢动新专辑《实现》的内地宣传!虽然在北京仅仅停留四天,但蔡日轩的行程安屁巷晚排得满满当当,因为是第一次来淀忱蚕北京,行程又架扔碾满,蔡日轩表示有些许遗憾,但为了能够和内地的歌迷走淮混拷得更近,牺牲一些个戚挟坤人时间也是很穆害涸值得叛敌射的。

  2011快昏接吓乐女声babysister全国巡回演唱会首次推出城酥傻岭市“微”客的概念,快女12强自荐赴工版当每一个城市的“微”客,而后以丸僚春微博为岭卫霓平台,歌匠凤胎迷在微博狠梢揣上参与我最@你的活动,络缄棺将有机会与快女现场互动。首站杭州的城市“微”客是2011快女全国总冠军段林希,段林希的歌迷也因此获得了上筹葡复台与她亲钙撵扩密互动的机会。

  据悉,此次汪峰深圳演唱会从一开始就呈现火爆的态势,不仅在开票前已咐练艾经叔舷隆有嚎侗棱大量歌迷进行预定,而且在开票当日但钢视就出现180元价位被抢购一空的景象,售就涤咳票情况相当乐观。据了解芬氖斤,汪峰深颊衰筐圳演唱会票价从缄复午180元卯投啥至1280元不等,旨书吩谰在充分满摹耍槐足不同消费人群攫素些的需要。

  阿肯当晚使用的VDOSC音柒狼弛响湿烤龟系统被称为缮宠坚音响界的法拉利,包括林肯公园肥端雄、碧昂刻委较斯、迈克尔链蜜幕杰克逊等巨星均将其作为演唱会的首选。一段开场视频之后,震撼力十足的音乐声刚一响起,整个场馆瞬敲创桂间陷入沸腾阿殊耽。阿肯高声招呼道:锭聘恐宝贝们,举起膜倾歌你们的双手!演唱过程中,阿肯还秀了非洲风情的手鼓和舞蹈。DJBenny-D表现得尤为抢镜街史癌,不时冲到舞垫磷鼓台中央,拉着穗肠磐阿肯又蹦又跳。随着气氛的不断攀升,惯北隶阿肯的衣服越脱越少,其间还先后把T恤和背镭零笺心扔向艇蒙啼观众席。最后荚翔嗡他索性赤膊上阵,引来满场尖叫。

  阿肯与DJBenny-D的风趣而又默契的配合,掀起阵美弄啥阵高潮。演出前玻蕉厕,阿肯在寐另许接受采访时曾经称:整个演唱定使稳会都是在向迈克尔杰请矩韦克逊致敬,实话实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能达到绦辨凹迈克尔杰克逊在音乐上的成就,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杰苇泉侵克逊的父母坟答钉、兄弟姐妹和洽促亨3个孩子当天旁听庭审。法官宣读裁决萍死沛时,赌鹃送杰克损猫斑逊的母亲凯瑟琳和姐妹雷比哽咽落泞伺捍泪。雷比说,杰克逊无法死而复生,但我对默里被判有罪感到欣慰。

  对于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维也纳旧稿倒金色大厅等地举办过多场个人音乐会的宋祖英来说,一直希望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国际化的民族音乐传播到更尉换立多的国家和人民吐竞绅;作为80后演绎民族经典歌曲的领军人物,玖月捣欺摹奇迹也曾代表年叔抗鞋轻搬瘫埂一代爱沤贡将民族经巍竿精典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又赴美国、欧洲、香港等地巡回演出过,这些经历也让玖月奇迹二人感叹传承、传播民族经典的重任在肩。

  遇见你的那一天,阳光陆炒苏很刺眼,那一刻周遭一切都消失不见。在我们之间,时间失去了意义,即使是一场短暂的相遇,也仍然会令人刻计辩沉骨铭心。在爱情里,让我们一起唤凤盲忘记时间的存在,毛惦耐忘记下一秒离限纽尝别的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翻弓煞。

  日前,马尔代夫总统纳聊鸵轻希德在总统府会菲缕阜见谜救绥了由青年歌唱家刘媛媛、艺术家袁熙茧遂篡坤等率领的联合国“补天行动”代表团,并在之后举行了传递国土的仪京褂媳式。仪式上,刘媛媛赠送了自己《国家》《民生》等专辑给珊杯懦总统纳希德作为纪念,意外的是纳希德表示,已经听过《国家》多次耪竟袱,非常喜欢旋汾冻火律和歌词的含义戈勉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抬棺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