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导弹视频车到底能不能防止核弹秒杀

[合作模式] 如何才能避免核弹?
前面打的兴起,后面来个核弹,用的雷诺加上反应快,扫描配女妖,秒了。一会又出一个,扫描是有,但是没技能了,空降来不及。用沃也出有一次,先知刚飞走,就有核弹,回来杀的时候他妈的已经扔完了。
养成习惯对面是t就家里扔盘子,虫族眼虫展开脚下放个bc
我一般是留技能盲点,犹如盲点虫族潜伏者。因为实在来不及起个前置炮台或者反隐单位全在前线。
雷昊,导弹塔加尖牙炮塔
看见人类直接主要路口前置地堡和防空,反正余钱总是有的
路口 和分矿靠外侧修地堡P放一个炮台就可以了 区域内建筑大于4个会被核弹 水晶炮台分开放 路口建筑别摆的密密麻麻的注意升格这个图 分矿的鬼兵是从后面来的 也就是红点进攻的方向 炮台修后面
家里放个展开的ob,眼虫,如果来不及,就当没看到了,反正建筑能吃一炮,大不了再补呗
建筑四个以上就会吃核弹,,所以,放个反隐 放个炮塔就行。雷诺放个导弹塔 再放个碉堡,,碉堡升尖牙炮塔。斯旺 一个 榴弹一个导弹塔三个星灵,一个水晶一个炮塔就行。虫子,一个孢子爬虫,一个 地堡。
前置反隐+炮台,后面建筑堆一起,鬼兵会傻乎乎顶着炮台进村的。
其实讲道理 对雷诺来说 防核弹这种事应该是队友的活 自己最多辅助下雷达别的英雄一个路口耗点矿而已 雷诺还得提前升尖牙科技 地堡卡路径 射程近 并不适合打鬼兵不过我从一级到九十级 就没见过几个队友主动放路口防御的 懂放盘子的多是会玩的凯拉克斯 个个carry全场…
没记错的话有核弹的局第一波是死神,针对一下就好了
在门口放一个防空加一个地堡
[b]Reply to [pid=59312,1]Reply[/pid] Post by [uid=]Ace…D[/uid] ( 11:47)[/b]这个只能说给高地坡道建造一个防御塔了,千万不要造太多防御塔,否则会出现鬼兵直接在射程外对防御塔群丢核弹的状况,让你很难反应。敌人幽灵会有先选择建筑密集地方丢核弹,所以家里一定要建筑物多,让鬼兵进来丢核弹,这样防御塔在坡道才能挡住鬼兵,不要在前沿阵地建太多建筑,也不要防御塔太密集。一般斯旺防空塔往前修,一般看到鬼兵可以操钻头打掉。技师要利用凯林巨石打。但光炮必须在前面,中期接口模块出观察者在防御塔附近展开,这样就没问题了。雷诺一般路口一个防空塔,留几个雷车布雷,地雷是克制鬼兵的。
[b]Reply to [pid=59312,1]Reply[/pid] Post by [uid=]先知小王[/uid] ( 11:45)[/b]t所有组合都有核弹,步兵组合居多,机械化也有鬼兵扔核弹,空地混合第一波是死神,后面光头+飓风+解放者,但也有鬼兵。t空军组合也有鬼兵。鬼兵只有步兵组合数量最多,其他基本2-3个。但非常讨厌,很容易让你分神。所以必须把路口设置前哨
。所以有没有鬼兵,看的是地图。防守地图是100%大量鬼兵的,进攻关卡是没有的。所以AI用t最恶心
直接把[del]电脑[/del]爱萌家的核弹发射井干掉就不会有核弹啦[s:ac:计划通][s:ac:计划通][s:ac:计划通]
用284在基地门口和关键路口埋一地的雷,自从这么搞以后,就算不带反隐也再没被核弹炸过
把电脑基地里出核弹的建筑拆了,有用吗?
[b]Reply to [pid=59312,1]Reply[/pid] Post by [uid=132871]chrisleah[/uid] ( 14:15)[/b]能拆过去了家里早没问题了
阿巴瑟防核弹其实很简单,因为会丢核弹的地点其实相对固定,所以在那个地点附近放一个监察王虫,用观察模式,这样王虫反隐范围扩大并且不会因为F2乱动,王虫下面放只宿主就行了。因为升空的监察王虫视野比核弹的射程还长,所以肯定能看见放核弹的幽灵的位置,宿主的警戒范围也很大,会自动放出小虫子去把幽灵杀掉。这是阿巴瑟的办法,另外两个虫族英雄、还有神族英雄稍微麻烦点,其实也是用监察王虫/观察者升空模式看见放核弹的幽灵的位置,然后要么轨道炮点掉,要么出兵来及时杀掉。
[quote][pid=59312,1]Reply[/pid] [b]Post by [uid=]神机剑[/uid] ( 15:02):[/b]阿巴瑟防核弹其实很简单,因为会丢核弹的地点其实相对固定,所以在那个地点附近放一个监察王虫,用观察模式,这样王虫反隐范围扩大并且不会因为F2乱动,王虫下面放只宿主就行了。因为升空的监察王虫视野比核弹的射程还长,所以肯定能看见放核弹的幽灵的位置,宿主的警戒范围也很大,会自动放出小虫子去把幽灵杀掉。这是阿巴瑟的办法,另外两个虫族英雄、还有神族英雄稍微麻烦点,其实也是用监察王虫/观察者升空模式看见放核弹的幽灵的位置,然后要么轨道炮点掉,要么出兵来及时杀掉。[/quote]还不如路口放孢子爬虫和脊针爬虫,省钱啊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一国,为什么美国还要造几万颗,甚至……中国核武专家说清楚了第二个阶段:保持全面核优势和单项领先;第三个阶段:核均势阶段;第四个阶段:增强第一次核打击能力;第五个阶段:转向了太空和新一代核武器的建设发展竞争。在长达40多年的核军备竞赛中,美苏两国研制了大量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潜射弹道导弹、陆基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核武器以及核巡航导弹、核炮弹、核地雷等战术核武器。他们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1957年到1960年,这3年间,美国的核弹头数量从5000多枚一下子跃升到了18000多枚。到1967年,达到了峰值31200多枚。1986年,苏联达到了峰值的45000枚。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在冷战期间,世界长期笼罩在美苏的核阴影之下。这次特朗普又高调宣布要更新核武库,世人之所以如此关注,也是担心会引起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杨承军:我想,在这里边我们可以悟出来一些启示,避免核军备竞赛的历史悲剧重演。*从政治上来讲,各个国家都应该想一想,如何更加有效地维护好国家的安全。只要能够有效地维护好国家的安全,就不一定非要和哪个国家较劲儿。我觉得要很好地论证一下维护国家核安全权的最低需求是什么。*从军事上来讲,要认真分析一下:现实的作战对手是谁?潜在的作战对手是谁?要想有效保持军事上的战略主动,应该发展一个怎样规模、怎样毁伤能力的核武库?*从经济上来讲,苏联的结果是把自己的国民经济拖垮了,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国家的军事投入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投入要相匹配、相协调。核武器这个东西不能吃也不能喝,搞多了必须付出高昂的军费去维护,所以要从经济上论证清楚。*从科技上来讲,一定要使用最前沿的科技、工艺和材料,这样使战略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在使用服役过程当中,在一定的年限里不落后。这不仅有这个经济意义,而且有军事意义。此外,要搞好军民融合。军民融合现在是党中央确定的一个基本国策。搞核武器装备的发展,也需要实行军民融合。把民企里面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最前沿的、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拿到部队来服役,可以大幅度提升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2共5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1228被浏览498254分享邀请回答1.3K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7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中俄老司机们是如何驾驭导弹发射车的,我们来看看!
中俄老司机们是如何驾驭导弹发射车的,我们来看看!
军事实验室
大阅兵时,大家的视线往往都聚焦在巨龙一样雄壮的导弹发射车上,龙骑士们却深藏功与名,他们的功绩虽与世长存,他们的名字却无人知晓,如果有什么驾照能配的上他们的技术,那就是SSS级驾照。轮式6x6地空导弹发射车:采用wz551轮式底盘,武器糸统由pl-9型地空导弹,搜索雷达,光电坐标仪,电视监视器,激光测距仪,火控计算机,随动糸统,导弹发射架和电站组成.每车挂弹4枚,组成一个完整的火力单元.搜索雷达最大搜索距离20公里,光学跟踪仪器作用距离20公里,激光测距机在能见度为18公里-20公里时,测距范围为400米-12000米.导弹发射装置4联装,采用[pl-9型空空导弹的改型]后的地空导弹,弹体长2.99米,最大射程10公里,单发杀伤概率0.8,弹体直径为167毫米,发射质量为120千克最大速度2马赫,系统反应时间为10秒,该轮式导弹发射车,是对付中低空飞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的“杀手锏”.主要装备我军轮式轻型机步师快反部队防空营.x今天点兵君就和大家聊聊中俄老司机们是如何驾驭这些钢铁巨龙(熊)的,皮皮车,我们走!先从解放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火箭军某旅六级士官严建军说起,这里的红旗车可不是那个民用红旗车,而是我军汽车兵的最高荣誉,类似于空军的金头盔,陆军的精武标兵。这位老汽兵已经从军30年了,不仅对国内外10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驾轻就熟,并且先后350多次开特种导弹车牵引着令世人敬畏的洲际核导弹,转战大江南北,驰骋戈壁雪原,创造了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6圈的无事故记录,保证了导弹发射分队一次次实弹发射、战役演习等重大任务的完成。在央视的采访报道中,严建军竟然在地上摆上很多熟鸡蛋,驾驶着百吨重的导弹车,并让车轮轻蹭地上的鸡蛋却不压碎一个蛋,要知道导弹车轮胎宽度超过50公分,而这样一个个小鸡蛋才不足5厘米,这种技艺堪比武侠小说中的“入微”境界。点兵君不得不赞一句“老哥,稳!”下面咱们在说说“不稳”的俄罗斯老司机是如何飙车的。2010年2月,部署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第39近卫导弹师进行冬季实兵拉练。多辆白杨式导弹发射车和保障车辆在山区简易道路上进行高速机动,锤炼复杂路况和气象条件下的行军能力。但就在紧急加速的过程中,一辆时速已经提到60公里发射车突然翻车了。幸好发射车和发射筒虽然有所损坏,但内部的核导弹因为自身的保险和发射筒的保护问题不大,但核导弹翻车这几个字的确让人肝颤,要知道车装的是50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一旦爆了,后果不堪设想。西伯利亚是俄罗斯联邦境内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为邻,面积1276万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罗斯境内。也有人将北冰洋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作为其东界。在1958年美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美军一架装载着氢弹的轰炸机在训练中发生事故,飞行员将氢弹丢入佐治亚州的浅水海域,军方寻找很久却没找到,因担心引起民众恐慌,所以这颗氢弹的爆炸当量未公布,只知氢弹重量为3500公斤,这已经算是氢弹家族中的重量级选手了,美媒推测当量至少超过500万吨TNT,若哪天静极思动突然爆了,足以把美国东部佐治亚州沿海地区全部夷为平地。好的,咱们接着说回俄罗斯白杨导弹翻车事故,根据俄方报道,近6年白杨发射车已发生了5次翻车事故,说这不是伏特加导致的,大家一定不信,但实际上这是洲际核导弹发射车的通病,为了保证越野性能,这类底盘必须造得很高,轮胎也要很大,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其重心。如果说搭载尺寸较小的战役战术导弹的发射车这个问题尚不明显的话,那么类似白杨这样的洲际导弹车的稳定性已经十分糟糕了,并且为了减小转弯半径,这类车辆往往采用独立可调液气悬挂的特种底盘,还采用多轮驱动甚至全轮驱动,甚至能向坦克一样原地转向。RT-2PM弹道导弹(俄文:РТ-2ПМТополь,英文:RT-2PMTopol,中文:白杨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5,英文:Sickle,中文:镰刀)是俄罗斯的一种洲际战略弹道导弹。白杨弹道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以公路机动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一枚或多枚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飞行速度快,并能作变轨机动飞行,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系统工程代号(俄文):РС-12М,系统工程代号(英文):RS-12M,系统РВСН编号:15П158,导弹РВСН编号:15Ж58。最后点兵君说句题外话,世界上有两类人是碰瓷党得罪不起的,一个是女司机,一个是毛司机,信不信人家拿50万当量的小拳拳锤你胸口,碰瓷有风险,且行且珍惜!中俄老司机们是如何驾驭导弹发射车的,我们来看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军事实验室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军事实验室,精彩的视觉享受
作者最新文章帖子主题:几十枚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 为何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共&476&个阅读者&
军号:7659352 工分:234061
/ 排名:52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几十枚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 为何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美苏的几千枚核弹也不是一夜之间造出来的,中间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博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军事科技的进步、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有人性所面临的终极考验。我们从第一颗核弹讲起。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引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在德国跟斯大林参加波茨坦会议,得知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后,他告诉斯大林美国掌握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斯大林对于这句话并没有特别多的表示,只是简单地做了回复。杜鲁门觉得有点扫兴,觉得傻乎乎的斯大林根本没听说过原子弹,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下面是波茨坦会议上的斯大林,一幅小熊维尼式的憨厚样:但波茨坦会议上的斯大林只是在故意装傻而已。斯大林不但知道原子弹,甚至比杜鲁门更早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机密——曼哈顿工程。(这就是历史的黑色幽默)由于曼哈顿工程在美国被列为顶级机密,杜鲁门作为副总统时竟然也完全不知情。一直到日,在原总统罗斯福去世、杜鲁门成为新的美国总统十三天后,才有人向他报告了曼哈顿工程的详情。而斯大林通过苏联的间谍活动,从1942年就开始在获取美国人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相关资料。据说曼哈顿工程遭到苏联间谍渗透的原因是它的保密级别太高——高到FBI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工程,自然就没办法防范苏联间谍。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美国人虽然已经试爆过一颗原子弹,但还是被它实战中展现出来的威力吓了一跳。美国人意识到虽然自己是第一个造出原子弹的国家,但也不可能永远保持核垄断。于是,美国代表心急火燎地在联合国提出建议,要求所有国家的核武器研制以及核材料的生产都要接受联合国的监管,以防止核武器扩散(大哥,现在全世界就你有啊)。苏联代表当然不买账,表示美国先把自己的核武器销毁掉,我们再来谈这事。大家整天口水仗打来打去,后来苏联代表干脆连会都不来开了,让美国跟自己的小兄弟们在会上尽情意淫。联合国里的口水仗一打就是好几年,一直打到日苏联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就这样,美国的核垄断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四年。美苏之间长达40年的核对抗正式拉开了帷幕。在这四年里,美国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核战略,也没想明白原子弹应该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在苏联引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之前,美国人的态度差不多就是没事就先造着,造出多少来算多少。到1949年底,美国大约拥有235颗核弹。苏联第一颗核弹的爆炸声惊醒了处在深度自我陶醉中的美国人。出于对苏联的极度不信任,美国开始加速核武器的制造。到了1950年,苏联拥有5颗核弹,美国有369颗。到了1953年,苏联拥有120颗核弹,美国有1436颗。在这个时候,美苏双方的核打击能力都还没有到按一个按钮就毁灭世界的程度,因此美国还能愉快地跟盟友讨论下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一下核武器。比如1952年美国就在西欧部署了核武器,声称苏联一打过来就要用核武器自卫。在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国政府也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要不要使用核武器。这个时候美苏由于地理位置遥远,双方都缺乏有效的远距离打击手段,因此顶多也就是相互进行一下核威慑,全面核战争是打不起来的。不过,在几年后苏联人取得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直接导致了美苏间的核对抗的进一步升级。日,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击中了6000公里以外的目标。洲际导弹一出,国土广袤、战略纵深这些概念统统都成了浮云。就算你国土再广袤、战略再纵深,对于导弹来说不过是多飞几分钟的事。美国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向来不用担心本土的防守。但在苏联部署洲际导弹之后,美国本土也完全暴露在了苏联的核打击之下。如果说之前的美苏就像两个男人在相隔十米的距离上用枪瞄准对方,那么在洲际导弹出现后,这两个男人就好像是被关进电话亭里然后互相用枪指着对方的头,动也动不了,躲也躲不开。1957年10月,苏联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很多美国普通老百姓晚上看到苏联人造卫星在天上一闪一闪,担心说不定哪一天上面就会丢个核弹下来。对于美国普通民众来说,遭受核打击的威胁从未如此真实过。这个时候的美国政府当然也怕,然后就有人提出了相互毁灭保证(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MAD)这个理论。这个理论提出,在全面核战争中应该有两个概念:先发打击能力(First Strike Capability)和二次打击能力(Second Strike Capability)。先发打击能力很容易理解,指的是把所有的核武器发射到对方国家去的能力。而所谓的二次打击能力指的是在经受对方的一轮核饱和攻击之后,仍然能够保存的核打击能力。如果美苏双方都能够确保自己具备二次打击能力,那么无论谁先发动核攻击,最后的结果都是两个国家(包括各自的盟国)一块从地球上消失。在这样的设计下,两国政府都会保持克制,避免发动全面核战。美苏核对抗升级到这个程度的时候,美国就非常非常怕自己失去二次打击能力。怕到什么程度呢?从1960年代初开始,为了防止苏联突然发动核战,美国永远保持一部分B52战略轰炸机挂着核弹头飞在天上。也就是说,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管美国老百姓在吃饭还是在睡觉,军方永远有一部分战略轰炸机在空中巡逻——不为别的,只为万一下一分钟核战爆发,他们可以立刻调转方向奔赴苏联投下机上的核弹。(评论区里有人问如果巡逻时核弹掉了怎么办,大家可以参考海岸星光的这个回答:有没有一些冷门有趣但又深刻的历史故事? - 知乎用户的回答)下面是众多巡逻路线中的一条,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从1954年到1963年,美国人一共造了700多架这种B52战略轰炸机,下面是一群B52退役后被堆在一起的照片:当然除了战略轰炸机之外,美国还有陆基弹道导弹和可以从潜艇上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来保证二次核打击能力。这三种武器也构成成了美国的战略核三角(Nuclear Triad)。在MAD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政府最担心的不是核战爆发,而是核战爆发后自己没有能力确保对方也完蛋。反过来讲,如果能让对手相信自己在经受核饱和攻击之后,仍然有能力进行反击,全面核战便不会爆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1960年代美国开始疯狂的加速核武器的制造和部署。同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有意无意地在各种报告中夸大苏联的核攻击能力,向总统施加压力要求更多的经费和更多的核武器。有趣的是,在地球另一端的苏联也上演了同样的一幕。苏联军方向中央委员会拼命强调美帝的核打击能力,请求拨给他们更多的经费去扩大核武器库。到了1960年代初期肯尼迪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已经拥有大约27,000核弹,而苏联的数量大约是这个的十分之一。这个时期美国内部也有人质疑是否需要这么多的核弹,甚至肯尼迪也觉得美国的核弹已经太多了。有报告声称只要有200枚核武器能够在第一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就足够维持必要的二次打击能力。但是,要造多少枚核武器才能确保有200枚能够存活下来?500枚?1000枚?还是5000枚?没有人经历过全面核战争,也没有人敢做这个保证。所以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结论就是核武器的数量只能增加,决不能减少。下面是美苏双方在冷战期间的核武器数量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到,美国核武器数量增长最疯狂的就是1960年代这一段时间:有了足够多的核武器之后,还要有相应的指挥和通讯系统将他们发射出去。在1960年,美国军方制定了一个核打击系统叫做SIOP(Single Integrated Operation Plan)。这个方案简单地讲就是把美国所有的核武器的发射系统整合到一起,然后把发射权交到总统手里。每当有新的美国总统上任时,军方都会专门针对这个系统对总统做一次简报,告诉总统美国核打击力量的组成以及如何使用这个系统。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1960年的艾森豪威尔、1961年的肯尼迪、1969年的尼克松)在听过这个简报之后都表示觉得心情很压抑。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苏联领导人身上。1972年,苏联军方向勃列日涅夫汇报了如果美国进行先发核打击的话会有什么后果:苏联的军事力量减少到原来千分之一,八千万居民死亡。勃列日涅夫听了以后马上整个人都不好了。还没等勃日涅列夫恢复过来,军方又准备了三枚未安装核弹头的战略导弹让他熟悉发射流程。在按下发射按钮时,这位苏联领导人紧张到手抖,反复跟身边的人确认这三枚导弹是不是真的没有安装核弹头。作为一名人类的个体,美苏领导人的这种反应是非常正常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他们,在美苏核对峙最严峻的年代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每一分钟你都可能接到军方的紧急电话:“总统先生/总书记,对方的核武器已经全部升空,我们等待你的命令。”这个时候,你将会有大约20分钟来做出你的决策。但所谓的决策,无非只有两个选择:1)什么也不做,等着自己这半个世界在20分钟后被摧毁;2)发射自己的核武器,摧毁对方那半个世界(但那时你应该已经死了)。人类有文字的文明大约有五千年。在这五千年里,人类的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但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却和五千年前的人类没有本质的区别。五千年前还在过着部落生活的生物,现在却要在20分钟内做出是否要毁灭世界的决定。如果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核弹头导弹的话,留给苏联领导人做出选择的时间将由20分钟进一步缩短至6分钟。这也是为什么苏联领导人对于美国人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如此介怀,也是为什么美国拼了老命也不让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弹。人类核武器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类这种生物的大脑所能承受的能力。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遭到全面核打击的情况下,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一个心理学上的终极问题。美国军方在向总统演示核武器发射流程的时候,也绝不会让总统站在发射台前,而是让一个替身扮演总统,真正的总统站在旁边观看即可。这样做是避免总统在演练过程中的操作会暴露自己的“终极选择”。把是否毁灭世界这件事交给一个人在6分钟内决定,也难怪美苏领导人一想到这些就心情压抑。不过,这竟然还不是美苏核对峙中最疯狂的时刻。==========以下为4月24日更新内容==========美苏双方在建立了庞大的核武器库后,分别把发动核打击/反击的的权力交到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手里。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同时也是一份沉重的负担。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期间,理论上讲全面核战可能在每一分钟爆发,因此美苏领导人必须随时随地都能与自己的核战略力量保持联系。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总统开始使用核公文包(俗称Nuclear Football)。这个核公文包由专人携带,无论总统去哪都必须寸步不离左右。携带公文包的人也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背景审查才能接受这个光荣的任务。跟很多人所想的不同,核公文包打开以后并不是一颗大大的红色按钮,它只是一个保障总统与核战略部队联络的一个通信工具。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美国的核公文包中有描述核打击选项的文件以及授权进行核打击的密码卡片(也有总统把卡片装在身上)。苏联在1985年也开始使用类似的核公文包(也有可能更早,因为苏联方面的信息一向不如美国透明)。苏联核公文包原理的跟美国的大同小异,也是保持总书记与自己的核战略力量随时通信的一个工具。这样的指挥系统看起来挺完善,但其实还是有几个问题:第一,万一总统/总书记在第一轮核打击中被斩首了怎么办?美国在1980年代曾高调地将针对苏联领导人的斩首行动列入核打击的一部分。苏联方面无疑也会有类似的打击计划。日,车臣领袖杜达耶夫只是打了一个卫星电话就被俄军两枚呼啸而来的制导导弹炸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相信为了斩首美国总统苏联军方会很乐意付出比这多一千倍的努力。我不知道本来就心情压抑的美苏领导人每天想到对方会慷慨的拿出一部分核弹专门瞄准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心情更加抑郁。(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斩首行动不一定意味着杀死对方领导人本人,也可以理解为直接瘫痪对方的指挥中枢)第二,总统/总书记没被斩首,但与核战略部队之间的通信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全面核战中,重要的战略目标都会遭受到超饱和攻击,因此一些地面指挥中枢可能在发动核反击之前已经被摧毁。例如另外一个答案中提到的美军神经中枢夏延山军事基地,号称可以承受核弹攻击。但答主在《死亡之手》这本书里面看到的描述是,里根在参观这个军事基地时有人问指挥官如果苏联的SS-18直接命中这里会怎么样,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会被炸飞”。第三个问题与人性有关。如果接到发动核打击的命令后,战略轰炸机的飞行员、导弹发射基地的指挥官、核导弹潜艇的舰长,他们会真的像训练的那样去马上执行吗?如果全面核战爆发,世界上将不再有军事法庭,也不会有人来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真的会亲手按下毁灭世界的按钮吗?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人性所面临的终极考验。在一部纪录片里,一位美国战略轰炸机的飞行员坦言如果当年服役时接到全面核战的指令,他会选择把机上的核弹丢进大海然后找一个大洋中的荒岛迫降。苏联也曾经出现过导弹部队在接到系统自动发出一个提高戒备等级的命令时,军官纷纷向上级打电话求证命令真实性的案例(这还只是提高戒备等级而已)。无论是美军还是苏军,都不可能对以上几个问题视而不见,让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和人力打造了庞大的核武器库在核战爆发后变为一堆废铁。因此,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部分地)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Designated Survivor (指定幸存者):看过电影《空军一号》的都知道,美国政府对总统突然死亡或被绑架后由谁来继任总统有明确的规定(Presidential Line of Succession)。比如总统死亡后,副总统就继任接任总统,如果副总统也死亡的话就轮到众议院议长,依次类推。不过,在一些比如像总统就职典礼这样的活动中,这个继任者名单中的大部分都会出席,如果苏联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动袭击怎么办?这时就会有一名内阁成员成为指定幸存者,在整个典礼进行的过程中身处一处秘密的藏匿地点。在藏匿期间,指定幸存者也会有一个核公文包在身边。如果就职典礼现场发生灾难性事件导致所有潜在的总统继任者身亡,指定幸存者将继任成为美国总统。Operation Looking Glass(镜像行动):为了保证即使在地面通讯和指挥系统全毁的情况下也能下达核打击的指令,美国在一些EC-135C飞机上复制了整套核武器指挥和通讯系统。从日到日这长达29年的时间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美军天天都有一架这样的飞机在空中(好像只中断过几个小时?)。如果地面指挥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架飞机将成为空中指挥中心,并自动获得授权进行核打击的权限。在60年代后期美军装备了空中发射控制系统(Airborne Launch Control System)之后,飞机上的军官甚至可以在地面导弹部队人员全部死亡、地面通信系统全毁的情况下直接启动导弹发射,以完成美苏相互毁灭的保证。下图就是一架正在执行镜像任务的EC-135C飞机:有一点请大家注意,美国政府用来应对苏联核打击的具体方案都是最高机密,公众能得到的只是军方选择性披露出来的非常有限的信息。真正核心的内容都没有解密,也许永远也不会解密。所以上面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让大家感受一下美苏核对峙时期的紧张气氛。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苏联的。与美国相比,苏联的通信技术更加落后一些。但是技术上的落后无法束缚苏联工程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了避免前文提到过的种种问题,苏联设计师们制造出了一种特别的导弹,这种导弹上安装的不是核弹头,而是一种特殊的电子设备。在升空后,装在导弹头部的电子设备会向全苏联境内的洲际导弹发出广播,装有真正的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在收到这个广播后将会自动发射。这种设计可以在地面通讯系统全毁的情况下发动核反击,同时也解决了一线导弹部队指挥官拒绝执行命令的问题。那么,由谁来下令发射这些“广播导弹”呢?在1980年初,苏联设计师曾经考虑过把这个系统交给计算机来自动控制。如果电脑通过对地震波、放射线等数据的检测判定苏联已经遭到核攻击,将会自动释放“广播导弹”发动核攻击。这样的话,就算苏联从总书记到平民全部死光,一样可以对美国进行核反击。如果这套系统成为现实,那么就等于把全人类的命运完全交给了计算机来控制。计算机由于任何原因出现的误判,将直接启动毁灭世界的全面核战。在之前的冷战对峙中,不管美苏双方的核武器数量如何增长,局势如何紧张,至少发射权还是掌握在人类手中的。所以,答主个人认为,在苏联设计师提出将这套发射系统全自动化的时候,就是美苏核对峙中最疯狂的时刻。科幻小说中机器控制人类命运的故事,在这一刻差一点就要成为现实。幸好,就连苏联军方也觉得这个想法过于疯狂,最后还是决定给这套系统设计一个开关,由人类来控制,仅在出现核危机的时候激活。这套系统被称之为死亡之手(Dead Hand),于1985年投入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退役)。在冷战已经结束的今天,大家读上面的内容时可能感觉就像是在读科幻小说(评论区很多人说像三体的情节)。但是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民众,世界核战爆发的可能性就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甚至有专门给小孩子看的教育动画片,告诉小孩子核战爆发后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在这样的恐怖平衡中,对于美苏政府来说,保持双方核弹数量的对等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而已。事实上,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单纯的核弹数量要多得多:打击计划,核弹存活能力,核弹投放载体、指挥系统的可靠性等等。就像前文所介绍的那样,在核对峙的一步步升级中,美苏双方不但建立起了庞大的核武器库,还给这些核武器配备了一触即发、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启动机制。今天,当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庆幸长达40年的冷战没有以另外一种方式结束。好,历史背景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开始回答题主的问题(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我只是来讲故事的吧)。关于题主的问题“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一些答案在上面的历史背景里已经提到过了,现在重新总结一下(先写下几个要点,稍后再扩充,写到半夜答主脑子已经不清醒了):1)由于相互毁灭保证的存在,美苏双方都需要考虑制造更多的核弹,以保证足够数量的核弹能在第一轮核打击中存活下来。由于核武器在实战中几乎没有被使用过,双方都很难计算出要保证足够的二次打击能力究竟需要制造多少核弹。2)一个国家的核力量是国家最高机密,因此美苏在判断对方实力时都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两国的军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在报告中有意无意的夸大对方的实力。3)政治家的政治需求,以及给予普通民众安全感。例如在肯尼迪竞选总统时,他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大肆抨击,指责他们导致了美国在军事上的落后,同时强调增强美国军事力量的紧迫性。可能有人会问,答主为什么前面要啰啰嗦嗦讲一大堆,而不是直接上结论。其实这几个结论,其他答案里都有,讲得比这个回答更细致。但是,答主觉得历史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灵魂的。与单纯地列出几条原因相比,大家可能在感受了当年冷战中核对峙的疯狂和恐怖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因。以上。=====================正文结束的分割线======================又写到了凌晨一点钟,终于写完了,脑子已经不清楚了,有什么遗漏的内容等明天再补充吧。如果文中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尤其评论区中的高人 @JK JK )。接下来答主将对大家提出的错误进行一一核实并修改(可能会花很长时间),谢谢。还有,评论中很多人说此回答很像《三体》里的情节,答主没看过《三体》,所以也不大清楚你们在说什么……评论区里有一位兄弟说答主的这个回答是抄袭的,这是一项很严重的指控,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澄清一下。答主在写这个回答的过程中,用到的参考资料有大约七八本书,维基百科,两部纪录片,还有其他十几个网站。看这些参考资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数据和历史事件,比如第一颗核弹是什么时候爆炸的、苏联领导人在核战爆发的情况下有几分钟时间来回应、肯尼迪对于核弹数量的态度、以及勃列日涅夫在演练发射导弹时的反应等等。答主所做的是把这些找到的数据和历史事件串在一起,加上自己的点评和观点,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尽量讲出一个流畅的故事。我不知道除了上面这种方法,还可以怎样写历史。难道要肯尼迪复活,然后我去采访他?我不知道别人写一个答案要多长时间,反正这篇答案写到现在已经花了六个小时的时间(还不包括查资料和搜图片)。答主的另外一个过万赞的关于破解恩格玛机的回答,累积写了大约三十个小时,分六次才更新完。如果答主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其他书籍中提供的数据和历史事件,就构成抄袭的话,那么所有写中国历史的人都是在抄袭《二十四史》。如果我的文章中有错误,请随时提出,答主绝不是知错不改的人。至于是不是抄袭,就让大家自己来判断吧。谢谢大家支持。下面是截止到现在答主所用到的参考资料,本来是打算更新完毕一起放出的,看到评论区里有人要,我就放上来,之后可能会再增加。书籍(有一些是有中文版的,但我看的是英文版,所以列出英文书名):[1] Nuclear Weapon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2] Cold Wa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3] Real World Nuclear Deterrence: the making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4] The Dead H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cold war arm race and its dangerous legacy(这个有中文版,书的主标题叫做《死亡之手》,副标题很长的那个)[5] Dilemmas of Nuclear Strategy[6] Nuclear Weapons and Strategy[7] The Manhattan Project - Making the Atomic Bomb (这是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文件)网站:[1]英文版维基百科各种相关词条;[2]其他各种网站,实在记不清了。纪录片:[1] 《冷战谍中谍》(小米盒子上有得看)[2] 另一部纪录片答主是N年前看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里面有doomsday这个词,搜了一下感觉应该是《On the Brink: Doomsday》这部。这部纪录片很震撼,答主就是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才知道冷战时期的核对峙有多么的恐怖。记得片子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是“Tomorrow...could be doomsday.”图片:除三张以外,所有的图片都来自维基百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几十枚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 为何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47854 工分:1360
左箭头-小图标
知乎上的吧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96584 工分:1568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没看过三体,我来概括下,外星人要入侵地球,地球人说,你丫要敢来,我就召唤光粒打击,大不了大家一起死。后来,这个红色的按钮被全民选举交到了一个妹子手里,外星人判定这个妹子不敢按发射,所以在5分钟妹子拿到按钮5分钟后就发动了入侵。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0093 工分:2314
左箭头-小图标
广播指令弹,有沒有?这个怕还没有解秘吧。但苏联人的末日计划却真实存在。我们也一样。一旦通信中断,就会有四人小组带上手令到那些秘密山洞里,下达反击命令。英国核潜艇一旦在指定时间收不到新闻广播,就会进入战时壮态。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57782 工分:9665
左箭头-小图标
广播指令导弹,让我想起俄海军重型反舰导弹齐射弹群中的“领航弹”战术,俄国人的打法既另类又疯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77897 工分:3238
左箭头-小图标
很好的科普军事文章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98321 工分:80899
左箭头-小图标
别认为&奇爱博士&只是一部电影噢, 美国国际安全及军情分析大腕约翰·派克曾说,“关于核战略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从《奇爱博士》学到。”该片也成为大学国际政治与核战略研究的教科书内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98321 工分:80899
左箭头-小图标
"广播导弹"什么的真不是受了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的启发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几十枚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 为何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核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