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的空性是什么中所讲的“出离”是什么意思

佛教里讲的出离心是什么?佛教里讲的出离心是什么?恒业居士百家号出离心,佛教词汇,为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再简单点就是:离苦得乐)之意,出离心基本上是希望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娑婆世界被称为苦海是因为它有存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命体,并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器世间,从佛陀的谛观,三界的众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开悟后第一次的转法轮时就讲述四圣谛法。 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于诸轮回诸盛事,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宗喀巴大师 《三主要道论》)四圣谛的第一谛就是苦谛,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苦,苦的现象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我们升起出离心。其实人类一出生时就感受到肉体的痛苦,母体跟婴孩都如此。另外一种苦就是病苦,不管任何年龄的人,一生中都会有生病的经验,老苦也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比如身体之力,视觉模糊等等,而死苦也是必然的。所谓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的一生写照,不管是国王或乞丐,都有这四类型苦的经验,即使有一些人因过去世的善行,使他这一生比较少苦,比如说他比较少生病,可是他仍然会有病苦的经验。&求不得苦&是另一类型的苦,即是不能满个人的愿望而遭受到失望的痛苦。另一类式的苦是怨憎会苦,就是我们常常碰到我们不喜欢的人而生起憎恨心,相反的却是爱别离苦,即跟我们喜欢的人相处不久就要分离,快乐不能持续下去,那最大的苦却是来自无常的苦,我们发觉到世间的东西都不能永恒存在,随顺着各种因缘而集散,这种的苦受非常强烈。所以当我们升起要脱离上述这些苦的时候,就是生起出离心,这个出离的方法就须要一个正确的道路。但是生起出离心也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的人的出离心是希望下一世转生到天道来享受天福,可是天道众生也有他的苦,在他的功德享用完后,他仍然会随落入三恶道,而有的人的出离心是希望避免堕入三恶罢了,这些的出离心都是不足够的,我们都要明白六道的苦处,这样才能真正升起脱离六道的出离心。根据佛陀的教法,苦的分类还可更详细的分解,但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不希望尝到苦,以及希望从苦中得到解脱。那我们应该怎样寻求快乐呢?即使作为一个人或是三上道的众生,他们的快乐也是短暂的,都不是最终的目标。所以苦的本质是无常和变化,我们要的是永恒的快乐,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就是从娑婆世界里面解脱出来,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即明白苦的原因,即熄灭苦的方法。苦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的恶业,什么是业呢?业是来自我们身口意的作意行为,比如说我们的心升起贪念,嗔恨心或痴心时,我们会造作恶口,或伤人的行为,即造成恶的业力,这个恶的业力会招来苦的果报。那什么是快乐的原因呢?快乐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的善业,就是我心中有慈悲心,有菩提心,没有欲望,没有伤害别人的心,没有无明,自然培育善的果报。因此善心,自会有善的行为,如帮助别人,自然会得快乐。所以如果我们要离苦得乐的话,应该做种种的善业,而撇开种种的恶业。但既然知道了六道众生苦的原因后,我们就会升起出离心,因为娑婆世界里找不到永恒的快乐,以出离心来作为修学佛法的基础,那最后我们会得到永恒的快乐。因此出离心是原始佛法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大乘和金刚乘所必备的,只有出离心才能让我们导向正确的修行。因为这个出离行心,南传佛法的修行者就会出家修行,守持戒律精进禅定,而最后得到解脱成就阿罗汉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恒业居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传统文化 发扬儒释道最具影响力的一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佛教中所讲的“出离”是什么意思?
我的图书馆
佛教中所讲的“出离”是什么意思?
'出离'的真意&&&&&&&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在佛教裡,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桶装水,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只能是一种遥远的梦想。他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话,你可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修,在地铁里,在公司里,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饭之后。但你同样可以出离,要知道,出离心并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现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就从这里出离了。你需要出离的东西很多,并不只是不抽烟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开始。&所谓出离,就是不再执著过去执著的事物。当你不再执著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著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例如,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令你不舒服,那么说明你执著于一个相反的观点。这个观点奴役着你,所以你会不舒服。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出离。不管这个相反的观点正确与否,或是谁所说,如果他可以让你不舒服,那你已经被攻陷,你都应该从那里出离。&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的新主人。你也许经常会变得很生气,那是因为你的生活里总是出现与你所预期的相反的东西。&例如,你请的临时工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仅仅是因为她擦桌子的方式与你不同,你很不喜欢她那种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时候你在街上看见一些打扮夸张把头发染成绿色的人也会生气。那是因為你执著于古老的审美观。&要摆脱这种不爽的心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你改变心态,不再执著于每个人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换一个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样的临时工。&很显然,前者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后者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你可能必须不断地更换临时工(这也是很多人不断更换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找到一个照你说的方式去擦桌子的临时工,但你很快会发现,她上厕所的时候居然忘了冲马桶。因此,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把毫无准备的你激怒。你有多少执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著里出离。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是否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著的东西。&佛陀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离了所有的执著。你可能因为任何事情生气,你可能因为公共汽车开的太慢而生气,可能因为找不到所需要的东西而生气(她把东西放哪了?她总是乱放东西),甚至可能因为你想让他生气的人不生气而生气。这说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之后,你可能还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但你还是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而现在你已经可以容许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较咸的菜而不会抱怨。&所谓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希望住在墙壁是天蓝色的屋子里(如果不是,你就会睡不著觉),你不喝桶装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浓也不要太淡。&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坏处就是,你会经常痛苦,因為这个世界上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它们不会事事顺著你。要让他们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世界,不过他们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因为你有各种执著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你会变得非常强大,你不再坚持必须住在有蓝色墙壁的屋子裡,不再坚持必须喝桶装水,不再坚持必须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水,不再坚持茶的味道必须不浓不淡。&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著,那么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伤害你。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佛教出离三界的两种模式
唐卡藏文化佛教向岩
悉达多太子发心出家出离三界文:向岩【三界,是芸芸众生苦乐升沉的真实写照,佛教修道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有两种情形,即横出三界和竖出三界。】佛教的三界概念“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句在中国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并脍炙人口的诗偈,相信很多人都在《西游记》或者《封神榜》等各种神话小说中听说过。但对这句话涵义的理解,可能除了朦朦胧胧地感觉属于超脱生死的境界外,并没有太多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其实这句话并非纯粹佛教的观点,而是民间糅杂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后,所产生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虽然三界是佛教术语,但五行理论属于道教思想。三界,是佛陀的世界观。佛教认为,在宇宙中,以性质分类,存在两种世界——凡界和圣界。圣界是指罗汉、佛陀等超世的世界,而凡界就是指三界的芸芸凡夫。佛教所说的三界,主要包括两种世界的概念:有情生命世界及无情环境世界。生命界主要是指生活在世界上的各种生命,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具有心识的动物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生命有人类可以看到的,也有人类看不到的;有处在水深火热痛苦煎熬中的,也有安于条件优越幸福快乐中的。但佛教认为,必须具有心识者才是有情生命,把草木等植物都纳入无情世界范畴。时下,很多误解佛教的人认为植物也是有情,也可以轮回和成佛,这并非佛教传统的观念。从佛教教义来说,具有心识的有情生命是一个续流,即生生死死、不断延续的一个生命续流。无论是轮转于三界的凡夫生命,还是解脱成佛的圣者生命,都不会永远消失,只是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着。在被称为佛教教义巅峰的密乘法门中,更是直接把讲述密宗的经典命名为“续”,正是建基于这生生不息的生命规律基础上的。欲界:具有以性爱、贪欲为主要欲望的众生,就属于欲界。色界:没有性爱、忿怒但仍有物质性身体的众生,属于色界。无色界:不但没有性爱等欲望,甚至连物质性的身体也不存在,只有纯粹的精神,属于无色界。色界、无色界的“色”是佛教术语,并非色相的意思,而是指物质的别称。可以说,三界几乎全部涵括了宇宙普通生命的生存形式及状态。佛教竖出三界模式三界的超越,按照追求目标来说,只有两种,即属于声闻、缘觉的小乘超越和大乘的成佛超越,超越的结果就是获得涅槃。而超越之道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常规的竖出三界模式,一种是非常规的横出三界模式。涅槃是古老的梵文译音,汉译为圆寂,即圆满寂灭的意思。但很多人会误解涅槃就是死亡,他们也把涅槃用来表达高僧或者出家人的死亡,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佛教的小乘教法中,涅槃是指完全断除了以无明为首的各种烦恼及负面心绪,是贪婪、忿怒、愚痴以及指使下的各种造业行为的终结,是解脱轮回后的安稳快乐境界。涅槃与死亡并无丝毫相同的地方,那些断除了一切烦恼障的罗汉,都是在生前就证悟了涅槃;没有证悟罗汉的人,即使在死亡后,也无法契入涅槃的境界。死亡前所证悟的涅槃,被称为“有余涅槃”,因为尚余有由过去无明和业所带来的有漏肉体。而死亡后的涅槃被称为“无余涅槃”。大乘佛陀的涅槃称为“无住涅槃”。欲获得涅槃,首先要了解三界的轮回本质——苦谛,然后寻求苦谛的因——集谛,了知集谛可断,便欣慕涅槃,追寻涅槃之道——道谛。由于轮回于三界的主因是众生无明虚构意识的产物,因此,出离三界的过程就是断除俱生我执的过程。所有的诸如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的历程,也都是根据破除无明烦恼的程度建立的。烦恼主要分为两种,即分别烦恼和俱生烦恼。分别烦恼是受哲学思想及背景文化影响后天形成的错误认识,一共有88种;俱生烦恼是与生俱来的心灵污垢,共有81品。通过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持,在见道的刹那,人们会顿断88种见解方面的烦恼,而81品俱生烦恼,则在修道的历程中逐渐断除。古德说,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无始以来的俱生烦恼污垢极为厚重,因此断除亦非一日之功可为。当81品烦恼断尽,便结束了修道,进入无学道——涅槃的境界了。从小乘而言,从开始步入解脱道,最快要三生才能证得阿罗汉,慢则不定。在大乘来说,不但要断尽所有烦恼障,还要积累更多的资粮,断除所知障,路途更为漫长。这种需要断除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才能进入涅槃的道路,便是常规的解脱道——竖出三界的模式。佛教横出三界模式所谓横出三界模式,就是不需如竖出三界般断尽一切烦恼才能超越,而是凭借特殊的方式,在不断除烦恼的情况下,就得以远离三界痛苦,超越轮回的方法。这就是净土宗所倡导的净土法门。这种传统的常规竖出三界模式,虽然是佛教的主导思想和根本之道,但由于需要多生甚至多劫的努力,因而对于某些意志力薄弱的众生,就显得十分艰难。特别是那些刚刚进入解脱道的初学者,他们因缺乏足够的资粮,经常在进退之间沉浮。修道中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致使很多修行人在几经挣扎后,淡化了解脱的愿望,退出修道者的退伍,无奈地继续开始无尽的轮回之路。正如牛羊吃草不吃肉,虎豹吃肉不食草,乌鸦食毒便身亡,孔雀饮毒更漂亮,遍知一切的佛陀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器,讲说了各种适应他们的教导。对于内心怯弱、散乱的人,佛陀授予了不需要断除烦恼便可永脱三界的净土法门——横出三界之法。虽然修持净土法门相对常规的竖出三界来说较为容易,但也绝非如时下某些不懂佛教理论者所认为那般,只要依靠阿弥陀佛的他力以及念诵佛号就可以毫不困难地往生净土。如果没有虔诚的信仰以及追求往生和解脱的愿望,单凭念几句佛号也是无法顺利往生的。有关往生净土的资粮和条件,我们会在下面章节中详细论述。在龙树的《十住毗婆沙》中虽然说横出三界的净土法门属于易行道,但难易只是相对的概念。针对常规的竖出三界模式来说,净土宗属于易行道,但这仅就难行道而言,并非普通理解的轻而易举之意,这点是读者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来自“唐卡藏文化佛教”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腾讯佛学官方微信号:rushidao_qq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通灵佛教网&||||||
钟茂森:为什么佛法说你要出离三界六道那才是大孝
  古人云:孝子不忍死其亲,正以吾亲实未尝死耳。古人是这么说,孝子什么都能忍,就是忍不了自己父母死,所以父母死去的时候是孝子觉得最悲痛难忍的。可是你要知道,事实真相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吾亲实未尝死。人我们见到所谓死他只是抛弃了身体而已,这个身体老了、坏了,不能再要了,就离开了,世间人看到死了,实际上他是舍身之后又去受身,又去投胎,哪有生死?身体是有所谓的生死,实际上我们的灵魂,真正的我没有生死,所以「岂特虚设此想乎」?为什么你要打这个妄想?这个想就是父母亲死了这个想法,有这个妄想你就想不到如何帮助父母来生去向的问题。一定要知道人没有生死,只有轮回,你才能够想到要如何帮助父母在轮回道路上去提升,最后超越生死轮回,彻底离苦得乐。真正想要尽孝要在大处上著眼,这个是要明了事实真相才知道的,所以这就需要佛法。  下面安士先生说,「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报。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这是佛讲的,父母的恩德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世人报不了的,恩德报不尽的。这里说了个比喻,假使我左肩担著父亲,右肩担著母亲,这样去报恩,父母大小便都撒在我身上,我这样的去报答他们,可以说忍尽千辛万苦都不能报,报不了的恩德。下面又说,「又使尽世间珍羞,供养父母,经恒沙劫,亦不能报」。假使你把世间所有的珍宝,所有的好吃的山珍海味都拿来供养自己父母,而且不是一时,是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就是无限长的岁月里面不断的这样去供养父母,来报父母恩德,能不能报得尽?不能。「由是观之,然则佛门之所以报亲者,必有道矣」。难道父母恩真的就永远报不尽吗?也不是这么说,在佛门里面讲报恩要有方法,不懂得方法确实你可能永远报不尽,你要知道方法,你懂得善报亲恩,报恩有道。下面安士先生就给我们举出佛法当中讲如何报恩的这些公案、故事,让我们去体会怎么样才能真正报恩。第一个故事讲的「五母悲哀」的故事,这是出自佛经里面《五母子经》。讲过去有一个沙弥,他七岁出家,出家以后很快就得道,也就是他跳出三界六道,成就阿罗汉果。他得到宿命通,看到自己前生的事,自己觉得很悲叹,他说我这一身累坏了我五个母亲,让我五个母亲都悲痛忧恼。他说在第一世的时候,他的母亲生了他,这是在前面他讲的第一世,结果在他出生的时候,他邻居家也生了一个孩子,可是他说我自己短命,结果当母亲看到自己邻居家的孩子成长起来,母亲就很悲痛、很酸楚。到了第二世,又遇到另外一位母亲,结果他出生以后,他也是很早就夭折,都是短命的人,结果他的母亲看到别人在哺乳的时候,抱著孩子,自己的母亲就觉得非常悲恼。后来又到了第三世,这个沙弥的那一世他十岁就死掉,也是短命,结果他的母亲见到别人家的孩子能够饮食、能够玩乐,就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十岁就死掉了,也生很大的悲恼。到了第四世,这个沙弥那一生长到成人,结果还没有娶媳妇就死掉,结果他的母亲见到跟自己孩子同辈的人都娶妻生子,这个做母亲的又很悲恼。到现在是第五世,这个沙弥是七岁出家,他自己现在的母亲又常常的怀念他、想念他,想著想著也很悲哀。这个沙弥说,这五位母亲为了我自己,已经不知道受了多少的悲哀、痛苦、忧恼,所以我现在要重念生死,要出离轮回,精进修道,不能够再来轮回,连累自己的母亲。  安士先生在后面的一段评论当中说到,他说「父母一生精血大半为人子耗尽,而怀胎十月,乳哺三年,以及推燥就湿之苦,则为母者尤甚」。父母这一生心血都花在儿女上面,我们的成长要知道耗费了父母大半的精神、心血,而父母又以母亲牺牲最大,母亲有怀胎十月,有乳哺三年,忍受推干就湿之苦。推干就湿就是孩子小的时候跟母亲一起睡,晚上尿床,这是常有的事情,一尿床就把床褥都搞湿了,所以母亲就把孩子放在干的地方,自己还睡在湿的地方。用这种比喻来说明自己父母对我们可以说是无怨无悔的奉献,忍受的这些辛苦,母亲做得最多。下面说,「自顾不肖形骸,遗累於亲者甚多,报答於亲者甚少」。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这样的一个身体,形骸就是身体,是连累父母的多,真正报答父母的少,哪怕你是有孝顺心要报父母恩德,可是你已经连累父母,让父母付出的太多,你报答的太少。「吾从无量劫来所饮母乳,多於大海之水」。我们生生世世轮回,每一生都有父母,这无量劫来喝的母亲的乳汁,真的比大海水还多,我们说比太平洋还多。「大小便利」,小孩子晚上尿床,「污及於亲者多於大海之水」,这些大小便污染到父母的身上的比大海水还多。「甚至生而不寿,累亲哭泣,所出目泪,亦多於大海之水」。我们不要说我们不孝,不孝固然会让父母伤心哭泣,就单说一条生而不寿,就是短命,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哭泣的这种泪水,累积起来也比大海水还多。「凡此皆因生死轮回,展转投胎之故也」。拖累父母,让父母受到这么多的辛苦、烦恼、煎熬,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在生死轮回,辗转投胎,每投胎一次就要殃累一对父母。  下面说,「纵使世世尽孝,得亲欢心,终不若不累其亲之为愈矣」。纵然你是一个大孝子,世间人认为你已经是尽孝了,你能够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让父母能够欢心,你这种尽孝难能可贵,但是要知道,拖累父母的,让父母受到的辛苦,比你所报答父母的要多得多。所以与其说去尽孝报父母恩德,不如说不要再拖累父母,这样更好。真正你要尽孝,就是不要再搞生死轮回,每搞一次就拖累一世的父母。所以为什么佛法说你要出离三界六道那才是大孝,你成佛了才是至孝,是圆满的孝,这道理很深。「孔子谓听讼犹人,必使无讼,不其然乎」?这是孔子在《论语》里面说的话,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听这些民事诉讼,判官司判案,他说我跟其他人是一样的,不会比别人高明,但是孔子说,必也使无讼乎,我能做到的是让百姓没有诉讼,不是我判案判得很高明这就是高明,高明是什么?让百姓都不要诉讼,没有案子,大家相安无事,安居乐业,我们说和谐社会,这才是真正高明。与其说判案高明不如说不要有案子,用这个类比,安士先生来给我们说明,与其说你生生世世来投胎,来报父母恩德,不如你不要再去投胎,不如说你赶快了脱生死,不要再回六道,这对你的父母那才真报恩。所以佛法讲孝道讲得更圆满。  摘自:《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十一集  如何报父母师长之恩?那就在求愿往生。真正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是真正报父母恩,也报了师长恩。为什么?父母、师长无论在哪一道,跟你缘深,当然你头一个去照顾他。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天眼跟阿弥陀佛一样,能够见到不是一世两世、百世千世万世,不是的,无量劫前的父母师长你统统看到了。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空法师主讲 第二0二集& 宗萨仁波切带你认识出离心:你对出离的误解和看法实在是对佛法的大不敬!
有很多人来找我说:“我今生实在过得很厌烦,这么多的工作,得到的东西却是这么少,压力又大。既然生活过得这么不好,我想出家当和尚,到山上好好去闭关算了。”这些人对佛法的看法实在是很大的不敬,学佛好像是出去野餐一、二个月,再回来过正常生活似的。。执着于此生、来生或人天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仍然是执着。以这种动机来修行,显示出我们不具出离心,我们真正忠心的是自己的执着与烦恼;生活依旧是件大事,而我们所谓的修行、持咒、仪轨、祈祷,都只不过是我们用来使生活更有情趣的另一种精巧的高科技工具而已。如果这真是你要的,那么不修佛法反而好一些,依赖物质世界来满足这些愿望,会更切合实际。---主题摘要
发觉网上流传部分署名仁波切关于出离的文章不是仁波切写的,今从仁波切文集摘录相关文章以供参考。
《无知始于当下》中:这些人对佛法的看法实在是很大的不敬
&有很多人来找我说:“我今生实在过得很厌烦,这么多的工作,得到的东西却是这么少,压力又大。既然生活过得这么不好,我想出家当和尚,到山上好好去闭关算了。”这些人对佛法的看法实在是很大的不敬,学佛好像是出去野餐一、二个月,再回来过正常生活似的。但是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话,便能够找到涅槃的地方,就在痛苦里面。痛苦是最好的老师,你不必花一分钱,不必很尊重他,也不须发什么戒言,这位老师都与你同在,事实上,痛苦是你逃不掉的。所以,我们虽然生活在这充满痛苦的社会里,如果有清楚的觉知,那我们便会更尊重佛法。这即是法对我们的加持。我们常常说要去闭关,这表示你划出一个界线,什么界线?这个门我不出去了,别人也不能进来,然后你坐在里面,远离一切车子、电话等等吵闹的声音,然后你觉得非常轻松,在好好地招持你自己似的。
&你坐在里面,以前所做的事滚滚而来,以后的事情你了都为它做好了周详的计划。几个月以后,你出来了,好像比以前胖了一点,然后你对别人说,你闭了这个关,闭了那个关,但是你真正做的是打妄念。妄念比持的咒还要多,就算你是在持咒吧,也是自私的,因为你想把咒念完,你要比别人好,你要做一个很好的老师,很好的禅定人。这些想法都是自私的,如果你是为了这样的目的,你大可不必去闭关。不了解痛苦的人自然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举个例说,现在有一个疯子来找你,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这时如果外面有一个很富裕的人要见你,你多半会进去,而不会注意脚下的那个疯子,这表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痛苦是最大的,穷人认为总统没有痛苦,因为他坐的车子很大,住的房子也不错,其实总统也有他的麻烦。很多有钱人觉得穷人很好,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实际上,我们都不能了解别人的痛苦,就连婴儿、动物、精神病患者也都有很多痛苦,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痛苦。通常我们都在非常好的地方修行,所以我们会说:我从没有那样的问题,你怎么会有呢?疯了附说许多奇怪的话,因为他生病了。
& & 所以了解别人的痛苦,体会别人的痛苦,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只知道还不够,应该进而去尊重别人的痛苦。如果你真正具有这样的心,就可以算是真正的慈悲了。这种慈悲与智慧是没有分别的,这也就是菩提心的真义。知道别人的痛苦,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痛苦。别人的痛苦对我们来说,也许没有什么,但是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这是我们都应该知道的事。其实谈痛苦并不需要讲得太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痛苦,问题是我们永远都在欺骗自己,就算我们有痛苦,也装著不知道。就在现在这一刻,有上千百万的人正面临死亡,有人快渴死了,有人在水里快淹死了,还有很多诸如地_震、洪水的灾_NAN正发生。
事实上,没有一个理由可以让我们继续活得下去,情况有问题时,一张纸都可以要掉我们的命。从实相上来说,谁也无法知道是晚餐先到,还是死亡先到?我们一直无意识地认为我们可以活下去,我们都避免谈论死亡,都希望把死亡隐藏起来,我们远觉得前面还有很多好日子在等著我们。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死,从出生那一刹那就一直在死,我们一直在为将来作安排,我们一生都花在这样的安排上,我们一直都在准备什么,但是在准备的当中,一生就结束了。从智慧的观点来看,我们是可以利用这些显现发展出一些正面的意义的,我们也许应该好好讨论什么是死亡。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死亡。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没有死亡,我们也不会感谢此生,就象没有分离,就不会珍惜友谊一样,朋友死了以后,我们才会觉得此人还不错。要知道,死亡是生命的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如何感谢生命。
在《末法时期如何成为实修者》:我们真的要看一下什么是出离心。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教导人的时候,他说:那些受有足戒的比丘,根据戒律来说,在佛的那个时代,如果有一位比丘,能把戒律完完全全地都守住,以及跟在目前,末法时期有一和尚破了所有的戒,只守住一条戒律的情形相比较,佛说,这二位比丘的功德是一样的,因为在佛的那个时候,打扰我们的事情比较少,能够帮助我们趋近法,帮助我们清净修法的机会比较多。末法时期像现在,虽然佛法本身无高峰期、衰落期,但因末法时期阻碍佛法的事情很多,所以一个人在末法时期修行,所得修行的功德力量,就算比不上佛时期大,也会和那个时候相等。
这不光只是牵涉到时间的问题,「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像住在此地或住在纽约的人会想象在尼泊尔是一个完美修行之地,人的想象不仅仅如此,自己的心里还会憧憬,憧憬自己会到高山去,听著淙淙的流水声,喝著山泉水,在空气清新、人堙罕至的地方,人们对以上之景,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憧憬,但我们憧憬之时,我们应该看看在憧憬愿望之后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因为多半人们会被如上这些美好的状况带著走,误以为这种想法和希望代表我们的出离心。就像几年前,我曾经说过的一样,我们应仔细考量我们所具有的、或者我们所认为的出离心,究竟是怎么样的出离心?我一直怀疑这种人──一个一直想往山上躲的人,他所谓的出离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自私又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此一想法的人都是这样,但大部分的具有这一想法的都是如此。
为什么我有这种怀疑呢?因为我发现,当人有这样到偏远山上去的意念时,绝大多数的人,我们多半的原因是想放自己一个长假,因为我们暂时地对变化觉得非常厌烦,也暂时性对交通阻塞觉得非常厌倦。如果我们真的永久性地对世界觉得非常厌倦,真的是这样的话,其实,我们甚至根本不必到偏远的山上去,目前的这个环境、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好好的修行。
&但是事实上,我们只是暂时性地对这个生活方式觉得有所厌烦,只是想知道一些新的东西。因为实际上,我们只想暂时性地从交通阻塞,忙碌的生活逃开一阵子,所以在此情况下,去了高山,在那所做的事,毕竟只是表示我想好好享受、轻松一下而已。但对多数人而言,就算跑到山上,也过不到好日子,怎么说呢?因为我们在山上的时候,就在计划着下山以后要做什么。所以,我们真的要看一下什么是出离心。
&昨晚,我和一位小姐谈话,我们谈有关「出离心」的问题,那时,我发现这位小姐的脖子上,挂著一个价值非常高贵的东西。我告诉她说:「你绝对不应该这么想,认为佛教是一种阻碍你去享受生命的东西。」很多人都有这种概念,以为佛教是一种阻止或者是享受世界美好的阻碍。
& & 佛教与其说是去阻止你享受这些东西,倒不如说是教导我们如何去享受它。
我记得昨晚与这位小姐讲过:我们一般人当脖子上戴着项链时,我们心里充满著各种希望、各种惧怕、各种骄傲,各种的方式来戴着。因为上述原因,使得我们戴项链时只注意到:「那一面朝外或链子正不正,会不会歪歪的;也许会担心这个项链会不会被偷走,或被摔坏」。换句话说,我们戴着的项链是一串痛苦的项链,那也就是说,在我们本身许多的打扰事情之外,另加了一件事来干扰我们。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戴那串项链,或许就会觉得更舒服点。。。
《轮回是战场,菩萨是觉悟的战士》:纯真出离心
&现在回过来谈这种纯真的“出离心”。我非常确定如果你到佛教的中心去,他们跟你谈论“出离心”的话,他们一定是劝你把世间的东西都放弃掉,要对这个世间非常厌恶,然后把你的头剃掉,躲在山洞里面,这种叫做“出离心”。但是在这个战士的传统里面,这个并不是我们谈的“出离心”。&
  在战士的训练里面,“出离心”的意思是说:你可以接受一切东西,但你随时准备放掉你已经接受到的。你可以享受任何在你生命里的东西,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给你上百万的钱,你也可接受,但是你随时准备好把这些放弃掉,你要随时准备好从这个状况离开,这个就是我们谈的纯净的“出离心”。&
  一般我们认为出离的,譬如说当和尚,这些出家人也许在某一方面说呢,他们从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出离,但是他们又进入了世界的另外一个地方。很多出家人,很多佛教徒,他们开始对如像佛像他们认为很神圣的东西产生了很多执着。很多人认为佛或是学佛,就要否定这个世界上很多优雅美好的东西,这是不对,佛教并不是一个告诉你,如何去毁灭这一切世界上优雅的东西的宗教,反之佛教是告诉你怎样去;感谢世界上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
  一个战士必须随时准备好接受,在他走向战斗的这条路上出现的任何一个状况。当你经过这个战场的时候,会有人赞美你,说你长得很漂亮,你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修行人。像这一类会让你感到非常高兴、骄傲的事情,也许有人会向你顶礼,供养你东西。像昨天晚上谈的那样,身为一个人类,我们永远不愿意去听我们应该听的,我们只想听我们喜欢听的。我不相信如果有一个人跟我们讲了,我们真正应该要听的话时,我们会非常感谢那个人跟我们讲了这些。&
  像今天早上你的朋友跟你讲了“早安”,他也许并不想跟你说早安,或你也跟别人讲早安,你也许并不想跟别人讲早安。这一生你至少有一次,当你跟别人讲早安的时候真的希望别人早安吗?当我们说“你好吗?”,我们并不是真的很关心那个人说是否好,而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讲的话,我们的表现就不像一个绅士。所以为了令我们的表现象一个绅士,我们跟他说“你好吗?”,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在乎那个人到底好不好。我们真的在乎他吗?也许我们所爱的人我们会很关心他。可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也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东西,我们平常所谓的爱,实际上是一种我们要非常去注意的东西,尤其对各位战士来说是这样。&
  你是否曾经跟人说“我爱你”呢?可以确定许多人已讲了许多次。也有很多人可能很想说,但是不敢说,也许很多人想这样讲时,但又想等别人先说,因为你觉得自己非常骄傲,所以你不想自己先讲,对方若不接受便觉得自己很丢验。但至少总有人想说“我爱你”,我们之中多半的人曾经对某一个人说过“我爱你”。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在每一次讲“我爱你”的时候,在这句话的背后有什么含义?这个背后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你从来没有用嘴问过,但你一直用心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实际是在问那个人“你爱我吗?”所以说你实际上并不是在对那个人说“我爱你”,而是在问他“你爱我吗?”或者当我们说“我爱你”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我爱你”,你的意思是说:我希望拥有你,我希望你只是我的,我希望别人都不要看你,或者别人都不要碰你,或这类的。这就是我们的爱,它和我们的自私有这么大的关联。&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爱别人,我们实际上是爱自己,希望拥有对方就像希望拥有一付耳环一样,在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这种关怀,但是如果你说“我爱你”,“想拥有你”,对方并不希望拥有这个说话的人,这样也好办。问题是当你说“我想拥有你”的时候,对方说“我爱你”,对方的意思也是“你爱我吗?”他也希望拥有你。你们之间的关系好像两超级强权想要互相拥有对方一样。你们互相之间希望找一个比较起来相当平等的东西,譬如说一个人间另一个:“你喜不喜欢听贝多芬的曲子呀?”如果这个人说:“我很喜欢”。他们就很满意。为什么呢?因为两个人都一样。我喜欢吃日本料理,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喜欢吃日本料理,这样就很好。&
  因此在你们两个所共有的上百万个不同现象里面,有一百个现象是一样的。总有一天会碰到一件事,两个人持不同观点,当这个不同观点出现时,因为你们两个的自私,你们之间就会有口角。&
  所有的恋爱开始时都很好,至少在开始时我们会觉得很好,因为大家都充满了希望。然后大家交换了订婚戒指,这时恋爱就没有像当初那么好了,因为这时两人就觉得稍微有一点压力,你要知道那么小的一圈金子它的力量是很大的。然后两个人结婚,两人一结婚恋爱就终止了。如果两人真的关怀对方,订婚结婚并不真的重要。&
  当一个战士在战场上走动时,有这么多事他要注意,你必须要接受它们。你不能说我不在乎这些事情,然后把我的头剃掉,到一个山洞里住上。这种情形可能对一些人有用,但是对大多数人不会有效,对很多人来说实际上是很大的折磨。所以我们最好是接受这些出现的事情:友谊、一切我们可以拥有的东西、晋升、成功、财富,但同时你要预备好把它放弃掉。你的师父也许告诉你要建一个很大的庙,你非常努力地去做,用一种很完善的方式把它完成。但如果隔天你的上师跟你说把这个庙给我拆了,你也要准备好把它拆掉,这并没有关系。&
  现在也许不合适,但在澳大利亚,我要求大家写一首诗,有的人感到很难写,因为他想写得比别人好,写一首最好的诗。当我好像应该看这首诗的时候,我却把这些诗全都撕掉。那些非常努力写诗的人觉得受到很大伤害,因为他们没有准备好把他们所做的事情放弃掉。同样的方法在这边可能不大灵光,因为中国人写诗总是比较在行的。不过我可以想另外一些事情来做,这几天再想想看,想一些让大家非常伤心的事。&
  如果我对你说:“我要做一件事,这件事会让你非常难过”,这些很难过的事,因是专门设计出来,而且你有了心理准备,这些事对你的伤害就不会很太大。但是我们并不准备把这个课程的宝贵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因为在我们的每一天已经有很多同样的事情对我们做同样的打扰。举例来说如果你准备把一千块钱送给别人,一千块钱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但如果你发现有人骗了你一块钱,你就会觉得很受伤害。这时我们就会用很多时间和力气跟那个人争,这种事在我们每一天生活中都会发生。&
  如果在座有人希望我会教一些东西。比如《心经》,把《心经》拿起来好好讲一下,我很抱歉不能令你满意。不过这一次我要从一些最基础的东西谈起,因为我发现在佛教的团体里很多人把信佛和过日子分成两个。我看得出来在许多佛教社团里,学佛只是你在佛堂里的那一刻,尤其是当你坐在佛堂那个非常软的座,那个时候叫做学佛,尤其是早上,也许一天就是一个小时,尤其是周末或是假期的时候才这样。当你从佛堂走出的时候你的佛法就结束了。&
  我们一天有24小时,睡了6个小时,剩下几个小时呢?在18个小时,我们修行了1个小时,我们用这1个小时去对抗剩下的23个小时,然后再跑去找老师抱怨那23个小时发生的事情。对这个战士而言,每个地方都是他的佛堂,他坐的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很软的座位,任何一个会令你有嗔心或是贪心的事情都是你的敌人,这就是我们谈到的完全纯净的“出离心”,这样就谈完了。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出离与虔诚&
  虽然我们可能相信空性见是正确的,也非常相信慈悲、宽容、布施等行为的美德,但是我们可能仍然处于思索的阶段,还没有把任何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再只是阅读而已,但是虽然没有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威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
  如果你打算在下午静坐修慈悲,到了那个时候,又有某种娱乐向你招手,于是你决定把修行延到晚上。到了晚上,你又发现有个非看不可的电视节目,或者突然发现柜子太乱了须要整理等等——一旦你决定开始修行,就会有各种借口出现。
  即使在理智上,你知道修行慈悲可能是你自由时间里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但是你仍然无法修行——因为你是习性的奴隶,你缺乏决心;只在理论上了解慈悲的利益,而对看电视和购物的乐趣却有实际的体验。  就如同你花了一段时间才培养出这些习惯,你也必须开始逐渐地去修行,譬如从一天修一分钟慈悲开始,直到你体会到慈悲的功德和利益;经过一阵子,修行成为你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好习惯,到最后变成一种瘾头——就像看电视一样。 
& & 你可能会想,如果对修慈悲上了瘾,这只是另一种习性,而修行的目标却是要超越它才对;你甚至会担心,对别人太慈悲,会让你依赖别人。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习性与瘾头的状态中,因此不妨开始把有害的习性和瘾头改为有益的,这样比较接近目标——这是一种以迷惑超越迷惑的方法。
  改变习性可能须要一点强迫,例如建立一种规律,强制自己依循它回顾过去;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习惯与瘾头的养成,最初都得强迫自己去做。
  某个人原来不知道如何打高尔夫球,甚至看电视上的高尔夫球赛都觉得很无聊,认为它既浪费时间又滥用宝贵的农地。但是有一位朋友不断地告诉他,打高尔夫球有多好,另外还有优雅高级的乡村俱乐部社交生活相伴等。这些话使得他的“自我”渴望跻升到那个上流社会去,所以他就非常努力地练高尔夫球——不管太阳多大,牺牲他一切享受来练球——最后他可能真正喜欢上高尔夫球了。现在,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这个人过去一直鄙视高尔夫球,为什么现在他反而把所有空闲的时候花在高尔夫球场上了。发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他刚开始时略为强迫自己——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这样养成的。
  对于我们部分的人而言,“强迫自己”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成为修行者不像耽溺于高尔夫球这么简单,因为后者还伴随了许多明显的社交利益——修行只是调伏自心,而结果经常很微细。你或许无意识地觉得修行没什么用,不如“真实生活”那么重要;如果真有这种想法,你就须要观察真实生活的缺陷与过患:想想过去种种不可避免的悲伤,在将来会再次出现;想想你所依赖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在刹那间就可能消失。看看生活中的这些层面后,你应该对于平常浪费珍贵生命的生活方式生起坚定的厌离心。
  传统上,佛法教导你这样做:看看你的生活,注意到自己把时间浪费在近似无意义的事物上;接着,思考生命短暂无常、非常脆弱,一气不来就生死相隔。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杀死你,而你又没有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人们离开蛮荒危险的生活,却在自己最喜欢的摇椅中,因为一根牙签卡到喉咙而死亡。根据统计,有百分之八十的致命性意外灾_HAI是发生在家中,而凶杀案通常也是受害者的家人或朋友所犯下的。在某些情况下,就连办公桌上的笔也能要你的命。无论你在食物、居所、衣服、保镖、维他命、健康俱乐部和医药上花多少钱,这些都无法保护你免于死亡;甚至它们可能成为你的刽子手。你可能正在吃健康餐的时候,却被呛死;或可能对于本来要治你病的药起了要命的过敏反应;印度的总理甘地夫人是被自己的安全警卫刺杀的。而致死的原因却没有滋养生命的双重功能。生命是无常的,不像衣服,它不能破了就补,也不能因为太短了就加长。我们必须勇敢地看清楚并思惟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部分,有些人甚至完全视而不见,因为“自我”不要我们看到这些。
  也许今天你和朋友吃午餐。你们谈些什么呢?可能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闲扯淡,像是最近谁和谁上床、谁又花了多少钱买什么东西等等。想想看,如果你把无可取代的两、三个小时生命,不浪费在无益的闲扯淡中,可以完成多少事啊!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利人利己——其中有些人都快饿死了!
  想想看,你在生命中浪费了什么东西、浪费了多少东西,不只是时间,还包括了对环境的浪费。虽然今天人们在理论上对于环保有较多的意识,也警觉到必须回收资源、保存资源;但是通常大家都怕麻烦,因为爱犯罪的“自我”总喜欢方便。
  厌离心能帮你不再把全部的生命用来做些根本无意义的事情、能引发你出离轮回痛苦的决定;特别是让你了解到,你所放弃的东西无论对你或其他人而言,都没有些许的利益,也没有让你得到快乐的可能。基本上,你所舍弃的是“自我”,也就是倾向于对甚至没有关联的东西,也加以夸大的习性。
  生起出离心,并不须要剃光了头到庙里去——对某些人这是个好方法,但现代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那样做。随着世俗生活愈来愈复杂,精神生活就愈来愈堕落。佛陀曾经说过,今日末法时期的比丘,即使只能持守一条戒律,他的功德跟佛陀时代能严持所有戒律的比丘一样。这是很合逻辑的,因为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挑战,远超过从前所能想像的;更大的挑战并不表示没有希望,相反地,更多的挑战代表有更多的机会处理迷惑。
  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出离心如此的重要。想想自己的时间多珍贵:你无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睡觉,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非常有限。 
 “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我们思考着明天或明年要做些什么事、计划退休的生活、孩子还没出生就先担心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多么随便地就忘记了死亡就在门口、书桌上、椅子上,它不只是守株待兔,而是不停悄悄地逼近我们。我们可能看过上千篇的讣闻,每晚在电视上都看到飞机失事的消息,却仍然觉得死亡永远不会来临。
  你应该不断重复地思惟,自己可能在任何时间、因任何理由而死亡;让无常的道理深深印在心上,对抗“自我”的谎言。花些时间思惟世间过患也很好,想想那些无法避免的争端、自私、国内冲突、国际战争、家庭纠纷、朋友摩擦、宗教纷争,想想人们经常卷入的一切,你就会开始明白,并没有什么值得抓住不放的。如果你能仔细地来看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某些人的“自我”所闹出来的大事。这样思惟之后,你就会开始觉得,多半的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为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例如,你通常在咖啡中加两块糖,但是你知道自己也许明天、甚或下一刻就会死去,可能没有机会喝一口咖啡;如果同事不小心在你咖啡中加了四块糖,你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会真心诚意地说:“没关系!”心中是这么想,你并不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个好人,只不过你不认为这是生命中的大事。
  当你到达这种“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出离心比任何智巧的争论、辩论、教授和其他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本书和其他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 
&  有时候,某些人修行佛法、接受教授是希望得到财富、长寿之类的东西,或者除去障碍以完成他们的欲望。这样的想法,有时会发展到极端,譬如说,你和某人进行商业谈判,希望这笔交易能带来极大的利润,即使你知道自己的利益可能正是别人的损失,你还是请喇嘛加持你的商业冒险行动,或请喇嘛们念咒、供养,帮你达成目的——这些都是修行佛法上非常奇怪的动机。
  或许你认为自己的动机比上面所说的纯净,因为你修行佛法是为了来生投胎到比较好的地方去,变得有钱有势——佛教也不鼓励这一类的动机。
  执着于此生、来生或人天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仍然是执着。以这种动机来修行,显示出我们不具出离心,我们真正忠心的是自己的执着与烦恼;生活依旧是件大事,而我们所谓的修行、持咒、仪轨、祈祷,都只不过是我们用来使生活更有情趣的另一种精巧的高科技工具而已。如果这真是你要的,那么不修佛法反而好一些,依赖物质世界来满足这些愿望,会更切合实际。
  如果你想体验实相,就必须发起纯正的出离心。当然,关心此生和来世并不等于执着,但是,对于今生来世唯一有价值的关怀,就在于是否能创造出修行佛法必需的因缘——生存的真正目的,在于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发掘生命的真实意义。
  即使你真的希望了悟实相,仍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执着,但不要因此而感到罪恶,责怪自己;只要永远注意到“自我”非常聪明,它能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操纵那些本来要用来对付它的力量而将它们转为己用。它用来保护自己的战术之一,就是假装在驱除自己,例如,当某人真正决心要修行成佛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一切执着了。“自我”可以使这样的人几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无论那件事多自私、多缺德,他都真心地相信,这样做是为了佛法和众生的利益。第一个自私的行为会导致第二个,一直滋生下去,直到他回到起点,完全迷失在轮回之中,却留下了一个更强、更狡猾的“自我”须要调伏。
  佛教典籍中经常提到信心和虔诚的必要性。在佛法中,这并不是盲目接受任何事物。“怀疑”与“发问”是发展真正信心与虔诚的优良基础,应该培养这种基础,而不是加以抑制。
尤其在开始阶段,忽视你的怀疑去选择某种信仰或是迷信的虔诚,绝对是不明智的作法。一旦你仔细地选出修行法门和引导者,并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有的时候必须贡献出不带任何条件的信任。要生起这样的信任,你一定要先问问题,再来就是事先分析和检查每件事,给你一个理性的基础,产生对此事的信任;否则,那些被丢到心灵角落又忽视了的秘密疑惑,会意外地出现,毁掉你所有的一切。
  在修道的过程中,分析以及自己的智慧,应该作为你主要的指南针;但是,有时候“自我”会故意吓唬你,因此你又不能依赖分析,也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如果在踏上旅途之前你就念了说明书,详细地检查过所选路线的地图,也检查过导游的证件,一路上发现地图是正确的、导游也很可靠,那么你就很有信心地相信自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相信自己一定会抵达目的地;即使中途偶然遇到崎岖或没有路标的路,你也不会担心。
  虔诚、信任与信心,并不是因为某人乃至于佛陀说它对或不对就接受它。假如你想找黄金,刚开始可能只知道它是黄色发亮的金属,但是经验多了以后,你就学会如何认出纯金的独特性质、知道如何利用黄金,把它做成许多美丽的物品。同样地,虔诚心就是学习认出并感谢好的道路或导游的品质。
  缺乏信心与虔诚,你很可能无法得到多少成就;因为这些特质让你对自己的修行产生信心,并且创造出成功所必须的热忱与精进。虔诚心利用原有的习性——就像修行慈悲一般——因此很有效。我们天性就对某人或某事有虔诚心,譬如对父母、配偶、孩子、工作或国家等;平常生活中,虔诚被视为一项美德,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建立稳定而持久的关系。
  佛法也同样重视虔诚,因为能忠于修行之道和引导者,欣赏它们的品质是在道上前进所必须的。选择法门的时候,你可能在理智上觉得有几种法门一样好,但是真正选择其中之一的时候,你可能是因为比较喜欢某种法门特别的性质,才选择它;而这种喜欢除了理智之外,还必然带有感情方面的因素。
  虽然虔诚是不可缺少的,却必须配合智慧才行。佛教典籍中认为,禀赋优异的修行者,以理智入道,而后发展虔诚;不过,先有虔诚而后理智也可以。
  不幸的是,有些弟子一开始就具备虔诚,但是从此以后再也懒得去问或分析任何事;这种弟子接受老师讲的全部都是对的,可能只因为老师符合弟子心中老师的形象、或者可能老师很有名、或者弟子幻想老师知道一切从而得到一种安全感。这种无法鉴别错误的心,就和永远要挑错误的心一样地偏差。
  只有当这个人碰巧撞到正确的老师与正确的法门时,这种“白痴似地虔诚”才有作用——他就好像是被好的导游沿着平直大路带领前进的盲人一般,无疑地,他能走到目的地;否则的话,非常有可能会发生不幸,因为他很可能遇不到好的导游或者道路险峻难行,很容易失足坠落而死。这种人也很难利益其他众生,因为他没有分析过是非好坏,根本不清楚向哪里走以及为何向那里走;就像是个盲人,无法告诉别人依道而修是件好事,因为在他抵达最后目的地之前,连自己都不能确定。
  有时候,我们为了非常肤浅、非常情绪化的理由来修行佛法。我们在演讲厅见到某位老师感到心血来潮,或是念了几本有趣的书似乎证实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把这些头脑简单的原因当成修行动机,然后就把虔诚心丢在任何出现的人或事物上面。也许我们有许多问题,也曾经听人家说过佛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佛法的确是这样,但也只有一阵子。我们喜欢某个老师,可能因为他给了我们常识性的建议,或者是心仪于他的外表,但这种虔诚心能持续多久呢?
  一段时间之后,你开始看到错误的地方,这可能是真的有错误,也可能只是你的投射而已;不论是哪种情况,你都会埋怨老师或埋怨修行之道。其实你从未检查老师和法门的性质,只不过一时冲动就跳了进去;这种随便的虔诚一点都不稳定,这也是有些人永远都在换老师、换法门的原因,这种状况的利益有限——至少对自己、对别人而言,都浪费了许多时间。
  筑基浅薄的虔诚心,受到一点轻微的打击,就会全部瓦解;然而,理智的虔诚是无法被摧毁的。在你沿着修行之道前进的时候,无疑地,会遇到许多障碍;如果能明智地探讨佛法的运作方法,了解自己在修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修,那么当障碍发生的时候,你就不会失去信心了。
我的更多文章:
( 15:35:19)( 13:38:39)( 10:41:18)( 10:09:27)( 16:22:02)( 15:01:51)( 15:31:03)( 15:45:39)( 16:58:01)( 14:31:0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