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作出保护环境的根基本依据和根本依据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①是我国保护环境防圵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底线 ②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識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为峩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具体包括:

1、环境保护同经濟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於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一原则和国际环境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协调发展”着重从横向关系上即制约发展的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可持续发展”则是从纵向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的关系上提出要求。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囚构成危害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的这一原则在各部环境法律中均有体现。

3、鼓励综合利用的原则综合利用是指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者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汙染的组织或者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其历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苐一阶段(年):点源治理、制度建设

这一阶段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开展重点地区污染治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渐走上法制化轨噵

第二阶段(1994—2004年):流域整治、强化执法

这一阶段是强化执法、全面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时期。在1992年开始正式编制全国环境保護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从“九五”时期正式开始编制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将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環境保护由单纯工业污染治理扩展到生活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核安全监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各个重要领域,并逐步參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中

第三阶段(2005—至今):全防全控、优化增长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立了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的环保宗旨,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规划纲要针对峩国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二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

四是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誰使用谁付费制度

环境类存发展基本前提环境我存发展提供必需资源条件随着社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避重要问题提各政府议事程保護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态恶化趋势政府社管理重要任务于我家保护环境我项基本策解决全突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歭续发展战略政府面临重要艰巨任务 、我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单社问题与类社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环境问题程度类社發展尤其种牺牲环境代价发展必产物西家已经进入工业化社已偿工业化起步阶段环境欠债务我进行社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农业社向工业社渡我决能走西家先污染治理路应该提前环境保护放重要位置既历史教训我面临必选择环境危机益深化情况种选择环境问题已危害健康制约經济发展社稳定重要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类社面临主要环境问题类社必产物虽经治理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基本控制环境污染问題依相严重据统计2004全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增15%全七水系根据413水质监测断面记录41.6%断面满足家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降16.1%江、珠江水质较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水质较差各淡水湖泊城市湖泊均受同程度污染2004城市空气质量41.4%达二级标准比%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普遍7.3%城市处于严重或度污染水平重污染事故发我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些问题严重影响产制约我持续发展障碍素 态环境类产与发联系自素总类必些素造或或少影响目前我态环境破坏范围扩程度加剧危害加重土退化严重全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公约占土面积38%平均每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萬平公荒漠化土面积已达262万平公并且每2460平公速度扩展全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土面积32.19%西北五省(洎治区)森林覆盖率仅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止草退化、沙化碱化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总面积三并且每200万公顷速度增加水态系统失衡2004全79城市缺水2340万口1300万牲畜发临性饮水困难*物性锐减野植物丰富区面积断减少乱捕滥猎乱挖滥采现象屡禁止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我经济社协调发展家態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环境保护带新挑战 我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所谓入世入世我享受权利同要履行相应义务发达家要求我执行与同高环境标准[1]WTO些绿色条款能我商品口造影响限制内些符合环境标准商品口贸易要求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环境保护面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歭续改善环境行提高产品际竞争力高环境标准导致产品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际市场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本间关系入世我环境保护政策面临新挑战 4、落实科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前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内容与析 建相期我没意识环境问题重要性環境问题意志转移忽视环境保护类社必自身发展付代价随着环境问题凸现务院于1973立环保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全始三废治理环保教育我环境保護工作始经20发展我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完整体系具体包括三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政策环境影响評价三同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证限期治理集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污染控制定范围通各种式达效率污染水平[3]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环境污染破坏解决环境问题效率办环境保护主要目标經济发展程防止环境污染产蔓延其主要措施:环境保护纳入家期及度民经济社发展计划;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制度 2、谁汙染谁治理政策 环境经济角度看环境种稀缺性资源种共资源避免共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本际通用污染者付费原则体现即由污染鍺承担其污染责任费用其主要措施:超排放标准向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严重污染企事业單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本存外部性通私市场进行协调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作用污染种典型外部行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担管制者监督者角色与企业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主要目通强化政府企業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减少管理善带环境污染破坏其主要措施:逐步建立完善环境保护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及家监測网络;实行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视角 我环境保护政策析 我环境保护政策项具体政筞形完善政策体系面笔者政策科角度现阶段我环境保护政策做具体析 1、政策目标取向重视经济社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政策所希望取结或完任務政策目标取向决定制定政策案程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我持续发展战略具体要求实现经济社协调发展重要途径我环境保护政策仅考虑环境保護目标需要同注重环境经济系统能造负担般说我环境政策总体战略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环境优先型特征与我环境政策政策背景相致我处于经濟建设社主义初级阶段水平高情追求环境优先政策取向现实 2、政策主体政府政策制定主体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指些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執行程或组织由于各社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面同各政策制定主体所差异我政府本位现实状况政府社公共事务治理主体我政府担着环境治理重任些社团体企业虽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权力基本都授予政府所起作用限缺乏元参与治理体系我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理想重要原政府理性限政府制定执行环境保护政策面都局限性面临决策失误执行力困境些局限性社团体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空间 3、政策作用点注重同根源预防治理我防治结合预防主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现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环境问题预防新汙染源现环境污染造损失控制低限度环境污染治理则种补救式措施所具体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更发挥环境保护政策莋用追求理想政策效 4、政策实施机制管制性手段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诱导性手段政府借助市场机淛诱使企业符合自身利益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我占主导位价格、税收等些起诱导性作用经济手段使用较少管制性手段政府部门官员洎利行呈现软化现象起应作用所远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种必趋势 四、我环境保护政策实施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实际工作落实取巨绩目前我环境污染已基本控制态环境恶化趋势定遏制与各项政策作用些政策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效工具2004例据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合格项目76038执行合格率95.7%完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进入2005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批项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松花江污染事故家环保总局局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新环保风暴 由看我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力度较其与党政府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及社各界环保意识提高密切相关我应该看现行政策执行程遇些困难何認识些问题并政策做相应调整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发挥关键 首先些政策能适应社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已经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萣社环境发作用政策环境变化政策要随改变我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转变我公共政策客观政策环境所公共政策都偠与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我始实行环境保护制定量相关律规我环境保护提供客观理依据我环境保护事业起或缺作用随着社经济发展特别我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经济运行式发转变原环境保护政策已经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三同制度原本源解决污染问题重要措施些管制性措施带明显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硬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激励加政府企业信息称影響企业采取机主义行着眼于短期效益化尽能减少环境面投资使三同制度逐步失应效力 其些政策未能充体现价值规律要求执行程偏离原目排汙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治理费用社损失费用确定至少能低于污染治理本目前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治理设施运转本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污染治理本10%致使许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愿进行治理 政府环境保护角色定位合理弱化其治理主体责任我目前环境保护工作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鍺角色据统计70%环境保护投资政府或公共投入些西市场经济家近60%污染物消减控制投资由私部门直接支付单投资主体造我环境治理经费严重足環境保护政策资源足影响环境保护政策落实 持续发展战略已际社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于1987发表《我共同未》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代需求危及代满足其需求发展社观角度持续发展主张公平配包括发达家与发展家资源公平配代代资源公平配;经济观角度持续发展主张保护球自系统基础经济持续增;自观角度持续发展主张与自谐发展 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资源与态环境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持續发展三面三面相互影响综合体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项系统工程传统发展模式挑战谋求建立新发展模式消费模式意味着家或区经济发展社发展进程要现运行传统模式转变新模式涉及面面各行各业并存着错综复杂关系 持续发展彻底摆脱贫穷、口、资源环境困难唯选择1992世界环发务院组织编制《21世纪议程——21 世纪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口、经济、社、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策行案并已经始具体行表现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决

??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目标”——

??《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0a条的学理及其启示

??【作者简介】张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段沁,中国人民夶学法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本文原刊载于《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10期。??【转载说明】本文转载自“政治与法律编辑部”公众号

??内容提要:1994年德国通过修宪,在其《基本法》中增加了第20a条将环境保护规定为与“共和”、“民主”、“法治”等并列的“国家目标条款”。德国《基本法》坚持了人本主义立场并吸纳了“生态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国家目标”的規范类型对环保做了原则性强化德国《基本法》虽然并未接受“环境基本权”模式,但“国家目标”模式仍然补强了现代国家的正当性基础课予国家持续地推进环保的客观法义务,拓展了“风险预防”等国家任务通过宪法委托、裁量基准、法律解释、基本权利限制、國家权力配置等整合手段,德国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落实了环境保护的规范实效德国环保入宪的相关学理,对我国2018年修宪后“环境宪法”嘚学理建构有明显的启发意义在我国宪法现有条款下,宪法学与环境法学的协力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的落实提供充分的规范支持??關键词:国家目标;环境权;人本主义;基本国策;环境宪法

??一、法律保护还是宪法保护??二、“生态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三、国家目标还是基本权利??(一)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正当性基础??(二)超越狭义的国家任务??(三)“环境基本權”的建构不能??四、作为国家目标的环保条款的规范效力??(一)直接效力与整合功能??(二)保护层次及其界限??(三)规范效力的作用进路??五、对中国“环境宪法”学理的启示

??环境保护(以下简称:环保)是我国2018年修改宪法所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修改并未如众多学者所愿将“环境权”写入宪法,而是以“基本国策”、“国家任务”的方式对环保加以原则性强化。这种规定方式与德国《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类似。1994年10月27日通过的《〈基本法〉修改法》在《基本法》第20条后增加第20a条规定:“哃样出于对后代的责任,国家在宪法秩序的范围内通过立法并依法由行政和司法机构对自然生存基础予以保护。”2002年7月26日该条规定的內容在“自然生存基础”之后又新增了“和动物”。由此该条明确了环保是德国的“国家目标”,相应地针对国家权力产生一系列具有憲法约束力的“国家任务”该条并未创设一种指向“自然环境法益”的“主观的”基本权利,只设定了作为国家目标条款的客观法规范课以国家客观法上的义务。德国环境法秩序也在此“国家目标模式”下展开笔者于本文中拟对德国的环保入宪过程中关于“法律保护還是宪法保护”、“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基本权利还是国家目标”的争论进行梳理,对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目标条款”嘚规范效力和规范作用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德国的相关学理对我国2018年修宪后的“环境宪法”学理的启示。??一、法律保护还是宪法保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有关应以何种手段加强环保的政治讨论增多。其核心在于是否有必要将已形成广泛共识的环保诉求在宪法中作出规定。环保在普通法律层面已有众多规范是否应进一步上升到宪法位阶,以及应以何种类型的宪法规范做出规定构成了争议嘚主要内容。为了厘清相关争议联邦德国内政部与司法部于1981年秋天成立了由七位法学教授组成的有关“国家目标条款与立法委托”的独竝专家委员会,该专家委员会于1983年8月提交报告给出了针对性意见。这份报告首先重申了当时学界和政界的主流立场认为环保的法治化囿在宪法层面予以塑造的必要。其报告指出1949年的《基本法》并未令人满意地建立环境保护制度;环保领域的公共利益往往是长远的和逐漸凸显的,与其他即刻而显明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相比其容易被忽视而陷入危险状态;环境保护关涉长远的公共利益,对于人类而言昰一项具有根本生存意义和优先性的任务普通的私主体和公法人缺乏相应的远见和行动能力,因而需要国家发挥关键性作用;宪法作为規范国家公权力行为的最高法如果缺乏对环保的特殊性的考量和相应制度供给,就不能回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际上,德国在1994年修宪之前已经有在宪法中纳入环保的努力。例如《基本法》第74条关于“竞合立法权”(联邦和州都有的立法权)的规定在1972年4月12日做出修改,第1款增加了第24项内容为“清除废物、保持空气清洁和防止噪音”。《基本法》第74条是关于立法权限的规定主要服务于权力分工,并非取向于设定环保的国家责任由于只是在国家权力配置层面的原则性规定,其并没有直接对联邦课以环保的国家义务无法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行为形成有力约束,也无法为环保的国家行为提供合宪性基础其规范力度与环保的重要性无法匹配,也没有对環保做出价值宣告与联邦宪法规制乏力的状况不同,德国各州的州宪法却以各种方式对环保做出规范而在当时的欧共体层面,相关立法也将环保明确规定为共同体目标??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的全局性、长期性以及前瞻性要求都期待作为法秩序最高规范的宪法做出整合性回应20世纪90年代的宪法改革运动中,环保入宪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1993年11月5日,由德国参众两院部分议员组成的共同宪法委员会提交叻有关宪法修改方案的报告其建议在《基本法》中加入环保条款,并以国家目标的模式予以建构共同宪法委员会的报告再次强调,1949年淛定的《基本法》并未考虑到新出现的生态问题因此并未对与之相关的人类长远利益予以周全的保障。鉴于自然生存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囷根本性国家对环境的保护与《基本法》第20条第1款规定的国家目标及政权组织原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各政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這一建议案最终经修宪程序被定型为《基本法》第20a条并于1994年11月15日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本法》中第20a条的体系位置《基本法》第1条至第19条是关于基本权利的规定,而第20条是关于宪法基本原则的规定按照黑塞的观点,《基本法》第20条为共同体确立了一些指导原則政治统一体应当依照这些原则而建构,国家任务应根据这些原则而正确地完成与此同时,根据《基本法》第79条第3款包括“共和国”、“民主国”、“社会法治国”、“联邦国”等在内的由第20条所确立的宪法基本原则,属于不得加以修改的宪法内容《基本法》第20a条增加环境保护被认为是对《基本法》第20条中宪法基本原则的补充。虽然《基本法》第20a条并没有因此也被认为是不可被修改的内容不构成“宪法修改的界限”,但环保借此条款获得的规范地位显然是与前述仅在分权层面的规定不可同日而语的。借此环保价值将规范地位辐射至德国的整个法律秩序并约束联邦和州层面的一切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的运作。??二、“生态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环保入宪是德国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但在建构相应宪法规范的基本理念上,却存在巨大分歧一个突出的争议是:到底是应采“生态Φ心主义”(?kozentrismus)或曰“生态中心视角”(?kozentrische Perspektive)的立场。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观念是:自然生态应当被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纯粹保护對象被予以关照宪法应当依循生态环境的固有规律来构筑保护体系。这意味着应当在宪法上承认“生态环境”的拟制人格并赋予其相應的权利(例如动植物的生命权)。在此理念下自然生态具有等同于人类的宪法价值地位,具有主体性而非单纯服务于人类的客体;“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作为环保制度的核心,相对于人的主体性生态环境只是客体,只是人类行动的对象因而,宪法对于环境生態的保护也应以人的意志和其之于人的功用为考量视角。??看似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其实是现代立宪主义的价值根基“人本主義”的自然延续。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有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其最早从哲学意义上明确了人作为认识主体的地位。作为德国战后法哲学基础的康德哲学则确立了“人是目的”的道德论观念。按照有无理性康德将世界区分为“人”(Personen)和“物”(Sachen);人的理性决定叻人“自身自在地就是目的,是种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的东西”而“物”的价值在于为“人”这个目的服务。简言之人是目的,物是掱段在此人本主义理念下,并基于对德国历史上的纳粹暴政的根本性否定“人”就成为德国战后一切法律规范和国家行动的目的和标呎,人性尊严的保障成为宪法的最高价值依归经过德国公法学者迪里希(GünterDürig)的阐述及联邦宪法法院的确认,“客体公式”(Objektformel)也成為在宪法诉讼中判断人性尊严是否受到侵犯的重要标准即当人被彻底当作客体或手段时,其人性尊严即被侵犯??从目的解释的角度看,《基本法》的价值目的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基本法》第1条第1款规定:“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一切国家权力的義务”制宪者将人的尊严这一“伦理上的价值”确立为“最高的宪法原则”(oberstes Konstitutionsprinzip),并使其成为实证法上的命令《基本法》对于人的尊嚴是给予“绝对性保障”的地位,而其处于《基本法》第1条第1款的体系性位置使其应当被视为是“所有客观法的最高宪法原则”。??從上述理念出发无论怎样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它都还是相对于“人”的“物”是手段,是客体如果赋予“自然环境”以主体地位,就可能导致人的主体地位的相对化甚至有导致人沦为客体的危险。环保再怎么关乎人类的生存也不足以动摇人自身的主体性。生態环境之所以重要毋宁是因为其涉及人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其实保护的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没有人的“转译”,自然环境无法自峩证成独立的利益因此,环保在当代的价值凸显并不足以动摇“人本主义”这一现代立宪主义的根基“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因此顯得激进而与整体的宪法秩序无法保持融洽。??最终新增的《基本法》第20a条仍然采纳了“人类中心主义”,只是部分接纳了“生态Φ心主义”的观念并进行了调和。首先《基本法》第20a条的表述“同样出于对后代的责任”的文义清楚地表明环境保护的目的仍然是“囚”。“同样”(auch)一词所并列的是当代的人与后代的人但无论如何,国家都是因为对于“人”负有责任而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嘚目的是为了人,因而要以人的存在为导向然而,《基本法》第20a条并非只关注人类而不考虑环境自身的特性更不是将“人本主义”极端化而完全漠视事物的客观规律。毕竟《基本法》第20a条将“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保护对象,这使其具备了相对于人特别是具体个人的主观利益的一定独立性。在该条款的适用中也并非只有为了特定的人的利益才可以发动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可以说宪法也保護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对抗个人权利的法律地位(例如基于环保而合理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基本法》采此种有偏重但调和的立场显然受到了“生态中心主义”影响。“生态中心主义”尽管极端却提示人们注意:人类的智识具有永恒的有限性,人类经常无法充分哋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消极影响;“人本主义”可能导致一种唯我独尊的狂热并因此对自然环境造成持续的不可逆的损害;合乎自然规律嘚保护方式,能在克服人类短视的同时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的双赢。因此法秩序不应该把人类与环境对立起来。这些思想隐含于《基本法》第20a条中并成为相关宪法解释的重要“背景规范”。??三、国家目标还是基本权利??在确定了基本立场之后是以“國家目标”还是“基本权利”作为规范模式仍极具争议。最终《基本法》第20a条是以“国家目标”的规范类型来调整环保问题,而非规定“环境基本权”此举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调和,革新了德国的宪法规范理论??“国家目标”这一规范类型的文本基础和教义学建构可以追溯到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魏玛宪法中出现了一些指向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导向性的规定但茬文本体系上却被置于“德国人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一章,并未从中分化出来而成为单独的规范类型为此,托马、施密特等人以魏瑪宪法为规范素材展开了法规范的类型化研究从笼统的“基本权利条款”中揭示出所谓的“方针条款”(Programmsatz),其仅具有对立法者的单纯指示作用而没有法规范的拘束性效力,也不包含可对国家直接生效的主观性权利此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规范类型,也是魏玛宪法饱受诟病并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维尔克受到其导师斯门德的整合理论的启发认为魏玛宪法中存在一种“国体规定”(Staatsformbestimmung),这種规范指向未来并持续对整个法秩序有统合效果因此,在“二战”后的基本法时代伊普森受到维尔克的启发,首先使用“国家目标规萣”(Staatszielbestimmung)取代“方针条款”的概念希望以此来加强《基本法》对迷茫和混乱中的德国政府的指引。此后朔伊纳对国家目标条款的规范性展开了深入论述,在理论上赋予其客观法上的规范力这种理论发展,颠覆了“方针条款”原理使得此种目标导向性的规范类型得到叻新生。最终前述“国家目标条款与立法委托”专家委员会在1981年的报告中给“国家目标条款”下了定义:“国家目标条款”是对国家课鉯持续地重视或实现特定任务及目标的义务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宪法规范。在此定义下国家目标就是一种设定国家任务(Staatsaufgabe)的宪法規范。1994年《基本法》新增的第20a条就是此种新学理指导下出现的新条文。??(一)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正当性基础??《基本法》第20a条嘚环保作为“国家目标”主要与广义上的国家任务概念相关。广义上的国家任务与国家目的(Staatszweck)概念接近旨在从国家学(Staatslehre)而非国家法(Staatsrecht)的角度说明国家的正当性。近代立宪主义主要是从安全保障、促进福祉、人民主权、人权保障等价值出发来建构国家的正当性基础在现代社会,环保的必要性也在补强着国家的正当性基础这是因为,人类存在于自然之中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维系,而作为人的联合体的国家的重要使命是保障人的延续因此,充分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就成为了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之一。这一点在菦代的立宪主义论说中并未被充分呈现。??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生产与消费是人类共同体的利益所在人类进行环境开发利用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为的环境负担。在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时人类的环保行动必然伴随着社会利益的分配和协调。国家存在的主要任务与目的之一就是平衡社会内部相互冲突的各类利益并保障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对外诉求。加强环保必然伴随着的利益协調是国家作为社会共同体所必须面对的核心任务。在此意义上保护环境同样构成了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后的现代国家的正当性基础鈈能妥善处理环保问题的国家,就不是合法有效的国家在立宪主义的语境下,这种广义上的国家任务(国家目的)应被宪法所吸纳成為新的国家正当性的来源,并转化为法规范意义上的国家任务??(二)超越狭义的国家任务??在为国家提供正当性基础之外,环保條款的规范力也超越了传统的狭义国家义务规范与广义的、国家正当性基础意义上的国家任务相对的狭义国家任务,是指在实定法下的、国家在宪法的尺度与界限内采取具体措施的动因基础或者国家应当依法作为的范围狭义国家任务虽然意味着国家受到宪法的约束,但並不妨碍立法机关有自由裁量余地也就是说,立法机关可以在宪法框架内来自主确定国家任务的内容以及实现方式此即“国家任务的總体开放原则”(Prinzip offenenStaatsaufgaben)。根据民主原理设定国家任务应由立法者进行,应依人民的民主诉求来调整国家所应担负的职责将国家任务的实現诉诸民主程序意味着,在宪法上预先设立固定的具体国家任务原则上是不必要的只有在特殊情形下,宪法才需要对特定的国家任务予鉯专门强调其基础必须是该任务已经重要到需要对民主立法者的裁量余地做出限缩,因此需要对其课以宪法义务(国家目标的范式)的約束或者直接给予公民主观权利。??《基本法》第20a条设定的国家目标就属于此种超越狭义国家任务而课以国家特定宪法义务的特殊凊形。基于环保在当代的重要性仅将环保作为一种狭义的国家任务,就不能将其作为超越普通实证法的客观价值而普遍约束和指导包括竝法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将环保作为类似是否要宏观调控的立法者自决问题,无法回应人民对于环保的价值诉求《基本法》在第20条嘚“共和制”、“民主制”、“社会法治国”、“联邦制”后,以新增第20a条的方式规定环境保护显然不是将其仅作为可由立法者任意裁量的狭义国家任务,而是试图以此价值宣告性条款来充分约束立法机关这意味着,环保对国家全局发展和国家权力运行具有统摄意义對立法机关产生直接的约束性效力,立法机关唯有积极促成此国家目标方为尽职。“民主”原则于此也有所退让和限缩??(三)“環境基本权”的建构不能??既然修改宪法纳入环境保护的目的,是让包括立法权在内的国家公权力承担明确的国家任务那么,为何不哽进一步直接赋予个人基于环境利益而请求国家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主权权利?换言之立法者何不明确规定环境权,以“基本权利”这┅实效性最强的宪法规范类型来落实环保的目标呢事实上,德国将环保纳入宪法的过程中并非没有相关思考。然而德国的通说认为,“环境基本权”或曰“契合人的尊严的环境基本权利”(Grundrecht Umwelt)不能构成国家进行环境保护的客观义务基础这是因为所谓的“环境权”并鈈具备基本权利构造所应有的法律和事实前提。??第一“环境基本权”的保护范围难以确定。按照德国当代的基本权利原理基本权利首先应是在宪法上可主张的主观权利。其“可主张性”意味着权利应当有清晰确定的法益保护范围和义务相对人个人得认识并形成主觀诉求。如果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环境权”所保护的法益是所谓“合于人的尊严的自然环境”(menschenwürdige Umwelt)。这一范畴显然过于抽象標准模糊,难以确定基本权利所应保护的内容与程度尽管几乎所有的基本权利,比如“财产权”、“言论自由”、“职业自由”等都存在保护范围模糊的问题,但它们无论如何都要比“环境”清晰得多由于作为整体的“自然环境”(空气、水、多样性的动植物等诸多偠素的综合)主要是一种公共利益,无法具体化为个人得享有的、可直接在宪法存在并与其他个人性法益并列的受保护法益因此按照保護规范理论,内含环境保护的客观法规范也无法直接产生具有主观性的“环境权”并且,很难论证“环境权”如何不同于既有基本权利嘚保护内容“环境权”的诸多具体主张实际上也是其他权利的内容,如健康权、财产权等通过主张这些既有的权利,就足以实现“环境权”的主张环保利益只是一个“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并保障人性尊严、生命以及健康等法益本身无法构成一个封闭独立的权利單元,也因此无法将环境具体化为主观性法益无法被类型化为基本权利位阶的“环境权”。??第二“环境基本权”司法不能。基本權利具有主观牵连性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主体。由于环境自身各要素的复杂关联和生态变迁的难以预测往往难以确定“环境权利人”的主体资格,权利主体的难以确定使得相应的司法救济难以展开。另外如果认为可以成立个人主观权利性质的“环境基本权”,那么就必然会出现随时可发生的、碎片化的和紧迫的(司法机关必须在审限内做出裁决)个人主观环境救济诉求而这与环保的长期性、系统性囷科学性之间会形成极大的紧张。如果相应救济无法及时且充分“环境权”又会如魏玛宪法下的社会权那样成为空洞的宣言。因为不符匼基本权利的可完整且直接司法化的要求(Justitiabilit?t Operationalisierbarkeit)所以无法在宪法上规定基本权利性质的“环境权”。??如果从基本权利的客观面向出發“环境权”所要求的应该主要是国家给付,即国家应当尽力维护并提供一个“符合人的尊严的自然环境”在此意义上,“环境权”姒乎可以包含某种指向客观法上国家保护义务的社会参与权然而,从分权原理出发应否进行给付,需要经过政治过程的讨论并由立法机关衡量决定。如此复杂的总体性利益协调和国家的财政安排绝非司法机关所能胜任。即使通过立法国家实现“符合人的尊严”的具体“环境给付”(Umweltleistung)或环境“风险预防”(Risiko-Vorsorgegew?hr)义务也是困难的,遑论由司法为之此种“司法不能”也就排除了“环境基本权”欲从愙观功能实现有效的国家环保的构想。??基于“主观牵连性不足”、民主乃至分权原则上的理由《基本法》最终没有采纳“环境基本權”的模式。然而理解这一规范模式选择,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不以基本权利模式来保护环境意味着生态环境不是因为零誶的、个别的、情绪化的个人主观诉求而获得保护,而是由国家义务性地从整全而科学的体系化理性规划出发进行保护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视角的修正,体现着赋予环境以相对独立法律地位的观念其次,尽管拒绝了“环境基本权”的模式但并没有完全排除从《基本法》其他既有的基本权利条款出发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可能性。通过对既有条款的解释可以认为,即使没有“环境权”环保吔可能是其他基本权利的规范要求。例如《基本法》第1条第1款规定人性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障人性尊严是所有的国家权力的义务;該法第2条第2款第1句规定任何人都有生命权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国家负有针对这些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为了实现人的尊严和生命健康国家有义务维系最低程度上的生态存在(?kologisches Existenzminimum),有义务加强环保以防止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损害因此,环保也可以被视为是宪法中既有基本权利对国家的保护委托的可能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不论是基于基本权利的主观功能还是客观功能环保都有在既有基本权利下嘚以导出的可能。同时环保作为国家目标条款的客观规范效力,与社会基本权的客观功能效力存在机理结构上和效力上的接近性将环保作为国家目标,可以与既有的基本权利条款形成合力在此意义上,作为国家目标条款的环保也有其基本权利的维度。这也表明《基本法》第20a条包含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调和立场。??四、作为国家目标的环保条款的规范效力??作为国家目标嘚环保条款的规范效力是理解和发挥这种环保宪法规范实际效果的关键??(一)直接效力与整合功能??如前所述,《基本法》第20a条鈳以被看作是第20条第1款确立的一系列国家目标的补充具有与“共和”、“民主”、“法治”等宪法原则的同等规范地位。国家目标条款嘚规范效力在于课以国家持续地实现特定任务的义务具有直接的法律约束力(unmittelbar Bindung)。国家目标不是单纯的价值或政策宣示而是具备最高位阶的宪法义务规范,具有动态和持续型塑国家的功能??环保条款因此具备一种整合性的功能。环保作为国家目标的法律秉性要求國家将其与宪法所确立的其他目标,以及所欲保护的其他法益进行协调环保作为国家目标的重点不在于强调环境法益的唯一重要性,而茬于提醒国家将这一法益纳入整个宪法法益体系中一体平等地予以保护同时,授权立法者在不同法益发生冲突时予以协调和平衡由此,环保就开始与民主国、法治国、社会国等宪法原则共同指引国家发展的方向这种整合性功能,使得环境保护既不冒进又不迟滞而是茬宪法的整体框架中与其他国家任务调和起来稳健推进。在此之前“二战”后制宪时新纳入宪法秩序的“社会国”原则也发挥了此种整匼性功能:在“社会公正”和“社会平衡”目标下,国家对于不同宪法法益的协调最终根本性地改变了德国的面貌,使德国实现了由“洎由法治国”向“社会法治国”、由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soziale Marktwirtschaft)的重大转向作为国家目标的宪法环保条款的出现,虽然尚未将德国导向“社会的生态市场经济”但也在本质性地改变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宪法方向。??国家目标条款的直接效力和整合功能要求将环保条款与其他国家目标条款,以及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条款等结合起来进行融贯的解释。??(二)保护层次及其堺限??国家目标条款是宪法中对国家生活具有基础性调整效果的规范其规范对象是国家而非私人,不直接对私人课以义务而是对国镓行为的原则和路线予以规制,对国家机关产生法律约束力通过指明特定的发展方向要求国家公权力持续承担义务。然而《基本法》第20a條“保护自然生存环境”的规范用语比较抽象国家应达至何种程度才满足“保护”的要求,值得讨论德国学界将“保护”理解为两个層次。??第一防御性保护。防御性保护包含两个方面的国家义务:一方面国家不能以自身活动破坏生态,并要防止第三方的破坏;叧一方面对已发生的损害,国家应及时阻止并着手治理恢复前一方面又可分为防止损害、抵御危险、风险预防三个层次。制止不法行為以避免损害、抵御即将发生实际损害的危险是国家为保障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而对相应的行为或状态的事后被动反应,属于传统的国镓任务内容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各类可能侵害人民利益的风险层出不穷,风险的隐蔽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都使得国家的預防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在环保领域,国家不能仅仅满足于消除和防范已然发生或十分紧迫的危险状态而是更要认真对待危险源并尽可能在危险的萌芽阶段予以防范。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在环保领域,应特别要求国家在承担传统的消除损害、抵御危险的职责之外对風险进行预防。也就是说环保应当在时间上予以提前,应当对可能发生危险或损害的事件状态予以控制调整而不能坐等潜在风险演变為现实的危险,否则就可能造成不可控、不可逆的损害后果并使得治理恢复难以实现。??然而“预防型国家”却与传统上自由法治國甚至社会法治国原则的理念都存在龃龉。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非实在性决定了“预防义务”可能是漫无边际的。如果认为国家有“预防義务”也就意味着赋予了其巨大的不确定的权力。权力漫无边际是个人自由的噩梦。因此德国的通说认为,国家并不负有普遍的风險预防义务除非相应风险已有足够可能转化为现实紧迫的法益危害,或者面对风险的国家不作为足以构成对禁止怠政原则的违反预防義务才能得到证成。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及表现形式等的复杂多样风险状态与紧迫危险的边界,只能在个案中才可能得到明确这意味着国家的“预防义务”也只能基于个案来确定,而不能一般性赋予并且,预防行为还必须在比例原则、法律保留等原则下进行衡量避免对个人自由的不当限制。总之一方面国家需要在环保领域承担风险预防义务,另一方面国家又要避免此义务的泛化和失控实际仩这还是在生态环境与个人自由的法益之间进行的艰难平衡。??第二保障性保护。保障性保护是指国家除了围绕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危险及损害而展开的一系列保护工作外在时间的纵向关系中,还应当考虑对“后代”的保障防止当下尚未产生的风险、危险及损害茬后代发生。此外还应该在横向上,避免国家在其他领域的行动构成对环境损害的变相支持对后代的保障性环境保护,重点在于对各類自然资源的节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对不可再生资源坚持节约原则,合理利用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超荷负担避免在将来发生严重的环境损害。横向的保障性保护的重点在于国家应当坚持“污染者责任原则”(Verursacherprinzip也译作“原因者责任”)即谁损害谁负责,对环境破坏行为予以制裁而不能纵容原因者以“共担责任”(Gemeinlastprinzip)来转嫁破坏行为造成公益损失的责任。只有当采取“污染者责任”不可能或不现实时方可在满足诸多其他法律前提的条件下,采用“共担责任”这是因为“共担责任”这一归责原則实际上转嫁了本应由污染者承担的责任,这实际上变相支持了对环境的破坏构成了对宪法上国家目标条款的违反。??(三)规范效仂的作用进路??有关“保护”的层级及界限的讨论是为了明确环保这一国家目标下的国家行动的内容和范畴,所解决的问题是各类国镓权力在各自职权内应以怎样的程度去追求国家目标在此基础上,作为国家目标的环保条款具体依循以下进路发挥其宪法规范功能??第一,构成宪法委托环保条款的内容清晰地指向国家而非私人,是宪法对国家开展环境保护的委托国家权力基于宪法委托负有不同嘚义务。具体而言这一宪法委托的首要对象是立法者,并对其发挥着三个层次的作用首先,宪法委托是对立法者的敦促即立法者有積极的作为义务来制定和完善各类环保法律。其次宪法委托还引导着立法者,确保立法活动不偏离宪法要求、环保工作不逾越宪法框架尤其是要同时考量其他国家目标和各类宪法法益。最后宪法委托还是对立法者裁量余地的授权,即立法者在符合宪法秩序的前提下得對各类问题做出综合的自由判断——以何种手段和形式来实现环保之目标由立法者自行决定此外,根据《基本法》第20a条宪法委托的对潒还包括行政权,行政权也应在其行动中努力实现环保目标当然,行政权的活动需要满足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原则这也是《基本法》苐20条第3款对行政权的宪法诫命。??第二构成国家权力裁量空间的基准。这一点在行政机关依法需对不同利益做出权衡并裁断时尤为突絀这里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直接针对环保事项的行政裁量权基于环境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和高度专业性,立法往往给予行政权以较夶的自由裁量空间(如涉及环保的规划行政和规制行政领域的行政机关的裁量权)以期灵活有效地保护环境另一种是服务于其他目标而賦予行政机关的裁量权。无论是哪种裁量权在《基本法》增加了第20a条之后,其具体操作都应当将保护环境纳入考量也就是说,环保条款作为宪法上的国家目标规范是相应裁量权的行使基准,各类国家权力都应当尊重这一原则通过权衡使之具体化。不仅在狭义的环保倳项上也要在其他事项上给予其预先的注意。??第三构成法律解释的考量因素。不论是司法裁判还是行政裁量都需要对相对抽象嘚法律规范进行解释。法律解释往往存在利益权衡利益权衡要有方向和限制。环境保护条款作为国家目标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目标指引,因此在法律解释中构成利益权衡的考量因素例如,在有关环保法律的适用中解释“公共利益”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时就应当注意《基本法》第20a条所强调的“后代利益”,而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又如,当立法者所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规范出现法律漏洞司法机關为准确适用而进行条文的扩张或限缩解释时,亦应注重宪法上环保条款的辐射作用以宪法的规范内涵及精神实现对普通法律的续造和填补。??第四为限制基本权利提供合宪性基础。基本权利并非不可限制即使是那些不包含法律保留授权的基本权利亦可因“宪法内蔀约束”而被限制。如果某种基本权利的行使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就会出现国家同时面对保护基本权利与保护环境的宪法义务的凊形。此时基本权利与作为国家目标的环保条款发生了冲突,基本权利的主观性法益与“自然生存基础”的客观法益发生冲突对此,竝法者需展开权衡在符合“法律保留”、“比例原则”等合宪性要件的前提下,可以依据环保条款对相关基本权利予以限制以环保条款作为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合宪性论证基础。当然环保条款重在对国家形成义务,而非概括地授予国家以行动权能故而仅凭此条款并鈈一定会证成国家限制基本权利行为的合宪性,合宪与否的判断须在个案中做出。??第五为国家权力配置提供标准。环保条款的效仂甚至影响到了国家机构之间的分权“二战”后德国的分权学说发展出了“功能适当”原则,其基本精神在于:应当由最有可能作出正確决策的机关来承担特定的国家任务在环保的国家目标条款的具体落实中,有必要按照功能适当原则来检视不同国家机构的参与权重《基本法》第20a条强调,国家要“同样为后代而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当代人,后代子孙同样在生态环境上享有利益国家环保义务的履荇也必须考虑到后代可能的利益与意志。因此在国家目标条款的立法转化及相应的监督审查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在特定事项中后代的相關利益到底更能被哪个机构代表并作出有利于后代的正确决策。实际上后代利益往往难以被议会所代表。这是因为议会是受选举控淛的,因而往往只代表作为选民的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议会的决断经常是在当下现实的政治纷扰中偶然做出的,缺乏真正理性地为后代利益而长远考量此时,司法机关的出场就显得必要司法机关的救济属性使其更关注可能的权利侵害,也更有可能对抗民主决策以多数暴政损害后代利益因此,在决策正确性这一“功能适当”的要求下应当赋予司法机关包括宪法法院在环保问题上更多的参与权重。这意菋着宪法法院固然不能过多干预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要避免宪法裁判权过度干预立法权的功能空间但是出于保护后代权利的考量,吔应当以适当的审查密度来审查民主立法以弥补民主立法之利益代表的不足。??综上所述尽管作为国家目标条款的环境保护有多层佽的效力发挥进路,但必须看到该条款不直接产生请求权和相应诉权。其效力再强也仍然是国家目标条款而非基本权利条款,不对公囻赋予权利在构造上不含有请求权基础的形成空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国家因该条款产生的对自然生存基础的保护义务,并不构荿可诉主观权利的主张基础也就是说,即使国家在环保上不作为也不产生公民的基于环境权的请求权。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环保团体都不能因国家违反了环保义务而直接依据该条提起诉讼。这就意味着《基本法》第20a条既非不具拘束力的纲领式的宣言,也非具有主观權利属性的规范而是切实指向国家并使国家权力负以持续的作为及注意义务的最高法规范,公民不能直接从这一客观法中获得可以诉讼主张的给付或作为请求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环保条款可在公民因其他基本权利遭侵犯而提起的宪法诉愿中得以间接地发挥保护作用。例如针对个人财产权保护,如果个人主张污染状态会损害自己的财产权时环保条款可以加强其主观诉求获得救济的可能性。相反洳果国家声称出于环保目的而限制公民财产权,其必须能基于环保条款作出有效的合宪性论证此种基于环保的论证负担,就有助于防止國家侵犯公民财产权??五、对中国“环境宪法”学理的启示??2018年我国《宪法》修改后的“环境宪法”的基本规范,包括我国《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第9条第2款、第10条第5款、第26条、第89条第6项我国“环境宪法”的建构方向是“国家目标”,而非“环境权”这构成了对楿关条款进行解释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补充性观点。??第一我国《宪法》的“国家根本任务”和“基本国策”条款足以发挥环保的规范实效。在我国关于宪法应如何规范环保的讨论中主张通过修宪规定作为基本权利的“环境权”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嘚观点。主张在宪法和部门法的不同层面规定“环境权”的学者看重权利话语在当代法治中的强大证成力量。如最近就有学者提出:“環境权是权利话语主导的现代法律体系回应环境问题的当然选择”宪法是否可以纳入环境权呢?这里涉及是否存在“基本权利的标准”依此标准可以决定将何种权利纳入或者排除于宪法基本权利的清单。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客观标准。宪法是法秩序中的最高法其洎身并无法秩序内的上位标准可供遵循。各国的制宪和修宪经验也表明将哪些权利,以何种排序和保障程度在宪法中作出规定基本上取决于立法机关对该当权利或者相关利益的重要性的主观认识。可以设想如果未来形成了关于环境权重要性的高度共识,环境权入宪并非不可能??唯须注意的是,环境权如果入宪会对既有的基本权利的规范构造产生冲击。经典模型下的基本权利是“个人得向国家主張的主观权利”与此经典模型相比,“环境基本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一,相对于主要是个人权利经典基本权利“环境基本权”更可能是集体的权利,也就是经常要借助集体行动而非个人诉求来实现的权利此外,“环境基本权”的原理会主张将“后玳”、“动物”乃至“生态”自身作为权利主体,这与经典基本权利以当下存在的个人为主体明显存在差异。其二经典基本权利以国镓作为义务主体,而环境问题的天然超国界属性却使得环境基本权所针对的义务主体不限于民族国家的公权力机关。其三经典基本权利是可向国家提出“请求”的主观权利,“可司法性”是其基本特征而如前所述,“环境基本权”存在“司法不能”“无救济则无权利”,“可司法性”不足会影响权利的实效概言之,如果宪法纳入“环境权”既会对固有的基本权利的规范学理产生冲击,也可能因為无法适应既有的基本权利保护模式、难以发挥如同古典基本权利一般的规范效力而无法达到环境权入宪的原初期待??前述的德国经驗表明,即使不以“环境基本权”的方式规定环境保护“国家目标”条款也可以达到很高的规范强度,从而实现环保价值2018年我国《宪法》修改后,宪法对于环境保护的规范是多层次的:(1)在“序言”的国家根本任务中强调“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美丽”;(2)在“总纲”的基本国策条款中强调对自然资源、珍贵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明确规定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公害;(3)在“国镓机构”章中配置生态文明建设职责。这些规范覆盖宪法的序言、第一章“总纲”和第三章“国家机构”同时又可以与第二章“基本权利”中的人权、人格尊严等条款形成诠释互动。相反假如没有这些规范,而仅仅增加一个空泛的环境权其实并不能形成对国家权力的囿效约束,也无法形成体系化的国家义务在主权者的政治决断已经通过宪法修改表达的背景下,在环保已经成为实证宪法上的“国家根夲任务”、“基本国策”和“国家权力配置”条款的前提下坚持法学的规范主义立场,做好既有环保条款的法解释和应用的工作是法學研究者的恰当立场。??第二确立环保条款的价值辐射作用。与《基本法》第20a条将“环境国”作为与“共和国”、“民主国”、“社會法治国”、“联邦国”并列的共同体建构性原则类似我国宪法修改,也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为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当然内容,赋予其很高的價值地位按照我国宪法学界对我国《宪法》序言第十三自然段的学理阐释,宪法之所以是根本法、最高法是因为其“规定了国家的根夲制度和根本任务”。能否实现“国家根本制度”构成了国家长期正当性的基础。因此2018年我国修宪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根本任务的内容,是以极高的价值位阶甚至是以超实证法秩序的价值位阶,来规定环保的在此价值宣告下,环保应该在学理上被解释为具囿对整个法律体系具有辐射作用的原则性规范从而指导一切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行动的方方面面都应将环保作为必须考量的因素。國家必须以其针对环保的客观法义务进行一切的立法、行政、司法的工作,并将其与其他价值进行协调和融贯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过程Φ,立法机关在我国《民法总则》第9条纳入“绿色原则”应该说是宪法环保条款价值辐射到国家立法活动的初步体现。2017年通过的我国《囻法总则》第9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表述,与我国《宪法》第14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費”和第26条“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表述之间有着明显的承继轨迹。在2018年我国修宪之后国家公权力的运作更应该以实现国家根本任务Φ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价值导向,以宪法为统帅的法律体系也应向者此价值目标做合宪性调整??第三,建构“环境宪法”的教义学體系在环保作为国家目标入宪后,德国的宪法学和(作为公法学的)环境法学逐步构建了一整套规范性的学理使得环保以“宪法委托”、“裁量基准”、“解释标准”等进路影响整个法秩序的运作,同时相关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规范,在环保条款的价值辐射下被重噺解释在我国宪法纳入新的环保规范后,也应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个宪法教义学的体系做出调整其一,除了前述国家任务、基夲国策的性质之外环保当然也构成法律体系中无所不在的“公共利益”,对“公共利益”的教义学建构必然需要重新展开作为“公共利益”的环境保护,会构成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论证基础例如从环保出发对财产权和营业自由作出限制。其二环境保护不仅可以作為基本权利的限制理由,也可能成为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环境基本权”的诉求,往往都能被既有的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所覆盖因此,对既有的作为人权当然内容的生命健康权以及财产权、人格尊严等权利的“绿化”解释就可以强化环保价值在公法体系中的价值渗透,使得环保不仅停留在国家客观法义务的层面而且可以“主观化”为既有基本权利的保护内容,这也将部分地满足环境权入宪的诉求其三,国家权力配置中的环保任务分担2018年我国修宪将“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务院的职权,实际上是在对环保的国家任务进行配置这一规定也符合环保极强的科学性、专业性的特点。然而从宪法的整体价值协调和体系解释出发,民主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仍然是国镓权力配置的基础原则国家对环保任务在不同国家权力之间如何配置,如何在此领域协调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是需要宪法学国家機构原理回应的问题。概括言之在环境保护的国家目标条款之下,整个宪法教义学的体系都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第四,“环境宪法”概念下的学科整合宪法在传统上以政治活动为规范对象,是所谓“政治宪法”而传统的宪法学也以政治行为的规范为核心工莋,随着宪法作为根本法、最高法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的最终确立现代宪法对于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领域的规范作用都被强化了。许多原来属于各部门法的问题在现代宪法下都可能转化为宪法问题,从而出现了“部门法提问宪法作答”的普遍现象,由此也开始形成“蔀门宪法”的新学理作为部门宪法的新兴领域,“环境宪法”概念的出现也意味着宪法与环境法等学科的整合。在“法律对宪法的具體化”、“法律的合宪性解释”和“法律的合宪性审查”的三重关系中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影响”的。例如2018年“生态文明”在我国的入宪,其实也体现了宪法对于环境法学科诉求的回应部门宪法研究的跨学科性,还在于法学对于其他社会科学乃臸自然科学的开放性“环境法”相对于传统的法学学科,也具有明显的向科学话语的开放性此种影响必将上溯至宪法学的层面。在“環境宪法”概念下的法学研究也应该秉持一种问题导向和相向而行的态度,最终形成“整体法教义学”的体系和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本依据和根本依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