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哪里可以在世界最高潮汐中划皮划艇比赛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欢迎您来到水一方皮划艇商城!
& 加拿大百途Riot皮划艇
美国dagger
分类浏览:
E-mail:.cn
上海市青浦区西岑街349号1幢3层F区306室超震撼!盘点十大加拿大奇观
11:33:50& &
来源:加拿大旅游局 &&作者:
清明小长假,五一小长假,接连而至的各种小长假,虽然只有三两天,但是稍微再请个几天假,分分钟就便成为了一个长假,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还不赶紧出去浪一番?不知道去哪?不妨来看看国家地理选出的不容错过的吧!
雨林深处的白色圣兽
村上春树说,我喜欢你就像喜欢春天的熊。在大熊雨林(Great Bear Rainforest)里,熊是少不了的。你看柯默德熊(又称白灵熊)正从茂密的原始丛林的深处,沿着涓涓流淌的溪水走来,它睁着一双圆鼓鼓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你,而阳光就在刹那间倾泻在它乳白色的毛皮上。在大熊雨林中,平均每十头熊中就有这么一头白熊,它并非是普通黑熊的白化现象,这种奶油色的皮毛存在于它的基因中,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当地淳朴的原住民视白色的柯默德熊为圣兽,认为见到它就会有好事发生。而且,你只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身影。除了柯默德熊以外,千姿百态的河谷和逶迤绵延的山脉中还孕育着许多其他野生动物。鹰、狼、美洲狮、棕熊、黑熊等都在这里栖息,数以千计的虎鲸、灰鲸、小须鲸、座头鲸常年途径这里的海岸线。
冰火交织的秘境
纳汉尼国家公园
纳汉尼国家公园(Nahanni National Park)是全世界第一批世界遗产之一(那一年入选的世界遗产只有4个),这里没有公路,只有湍急的河流和幽深的峡谷,为诸多珍奇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冰河时代就保存至今的地形地貌仿佛仍在为游客讲述着一个个不朽的传说,当你划着皮划艇穿越河道与峡谷,你会觉得自己仿佛重走了一遍当年原住民迁移的旅程。
至今为止进入纳汉尼国家公园的方式只有划船或水上飞机。进入公园的人数受到严格的限制,每年仅有几百人能够一睹此地的风采。在这里等着你的,才是地球最古老自然的样子,当你看到弗吉尼亚瀑布(Virginia Falls)从90多米高的地方奔腾而下,发出愤怒的嘶吼,你会发自肺腑的感慨大自然无尽的魅力。
水真的可以逆流
芬迪湾(Bay of Fundy)被誉为加拿大最佳自然奇观,拥有世界最高的潮汐,每天涨落近14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蔚为壮观。潮汐的频率为一天两次,从不间断。长年累月的潮汐效应雕琢出了奇特的海岸石林景观。
逆流瀑布(Reversing Falls)是由芬迪湾海潮影响而形成的“涡潮逆流现象”:当芬迪湾海潮高涨时,河中的水流会倒流,向上游奔去;当海潮回落时,海湾退至河平面以下,河水注入其中。逆流漩涡间隔12小时,每天发生两次,但发生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
海水在这段地势险恶的水道中来回冲刷,大自然的力量,震天动地,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入逆流之水终冲浪,真切感受一把大自然的魔力。
尼亚加拉大瀑布
去过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的朋友只用了四个字跟我形容这个地方,他说:“余愿足以。”这世间的奇景太多,可要是说此生只能去一个,我选尼亚加拉大瀑布。
“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加拿大这一侧其实有比在美国那一侧更为壮美的景色。从伊甸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在此地从99米的崖壁上骤然跌落,其水势汹涌,声震如雷,怒涛一如命运般不可遏制。每当阳光灿烂时,大瀑布溅起的水雾中便会升腾出一座七色彩虹,仿佛连接着天上人间。
在加拿大看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另一个好处是夜里,这里每天都会上演一场场曼妙的灯光秀。特别是在冬天,冰天雪地中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搭配七彩的灯光总能带给人一种迷幻的美感。
上帝的丝带
卡博特公路
卡博特公路(Cabot Trail)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高原国家公园。这条公路获得了无数荣誉,《孤独星球》杂志推荐其为全球风景最美公路之一;而《国家地理》杂志称其为”美的令人窒息“的观景道路。
公路的起点位于布雷顿角岛的圣安斯与新斯科舍省105号公路交叉处,主人在路牌上骄傲的写着“世界上最牛的公路---卡博特路”。
路的沿线是蔚蓝的大西洋,两边又有壮丽的海岸景色和高地风光,红橙黄绿各色的高原森林相互辉映着,整条公路蜿蜒曼妙,仿佛是上帝遗落在凡间的丝带。
深海中的陆地
格罗莫纳国家公园
格罗莫纳公园(Gros Morne National Park)可谓是一部生机勃勃的自然史诗,它是当世所存极为罕见的大陆漂移的例证。这里裸露着的陆地曾是地壳运动前的深海,同曾埋藏于地表深处的地幔岩石一起被列为世界遗产。
格罗莫纳国家公园与巴黎处于同一纬度,属于亚寒带气候,植被风貌绝无仅有,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多彩,有驯鹿、雪兔、加拿大山猫、长须鲸、圆头鲸以及包括雷鸟在内的200多种海鸟等。
四亿年前的神秘雕塑
明根群岛国家公园
沿着圣劳伦斯海湾的北部海岸,你会看到一座形状如项链般的岛屿,这就是明根群岛国家公园(Mingan Archipelago National Reserve of Canada)。这座岛屿上的石灰岩雕塑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迹,它们穿越过永无止境的时光与我们相遇,身体里蕴藏着上亿年以前的故事。
当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生物在加拿大地炖边缘的古老海域出现的时候,主要的河流已经在地盾上纵横多年。河流中的沉积物伴着海洋生物的遗骸一起慢慢形成由石灰岩组成的海底。
随着地壳运动,石灰岩海底上升为高原,高原被腐蚀出现裂缝,而河流则从裂缝中流入大海。在经年累月的河流冲刷与大自然的雕刻下,命根群岛和石灰岩雕塑群最终得以形成。至今为止,石灰岩雕塑群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科学家的探索。
世外的古老文明
海达瓜依(Haida Gwaii旧称:夏洛特皇后群岛)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这里繁衍出海达文化的海达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热带雨林中上百米高的云杉和雪松上,仍保留着海达人表示对大自然的敬畏的特殊符号,依傍着古树而生的还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
原住民历史和文化是这座岛屿的灵魂之所在。岸边一排排图腾柱遥望着海平面,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中守护着这座岛屿。海达历史遗址中的原住民村落和墓穴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等待着你来阅读它昔日的繁盛。
怪石与恶龙
恶地(Badland)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德兰赫勒地区,由于酷似月球表面的奇特地貌而闻名。这里拥有七千万年的地质历史,原是内陆海的沿海低地,也是恐龙理想的漫游环境。一万年前,这些地方受到冰雪融化撤退、侵蚀,从而形成现在这样充满戏剧性与神奇的恶地地形。
因其特殊的地形特点,德兰赫勒受到了好莱坞导演的青睐,这里曾是众多电影的取景地。这里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你会忍不住在眼前这片土地上陷入与哲学有关的思索。
风景如画的石林街(Hoodoo Drive),电影《上海正午》就是在这里及其周边取景。
马蹄峡谷(horseshoe canyon),电影《超人》中,超人曾经飞越过这里,你还记得吗?或者到盗马贼峡谷(Horse Thief canyon)看看,传说中马的主人将马赶到这里时,马突然消失不见了,等到几天后马再从峡谷中出现时,已经成了别人的马匹。盗马贼峡谷因此得名。
太阳给夜的礼物
位于加拿大西北特区的耶洛奈夫(Yellowknife)是名副其实的圆梦极光最佳地点,它靠近北极圈,地处极光带,平均每年有240天都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耶洛奈夫(Yellowknife)距离极光出现的位置可低于50公里,在这样近的距离下,你会觉得极光触手可及。
浏览(768)&
本文标签:
Fri Jun 16 13:49:17 CST 2017
Thu Jun 15 14:35:42 CST 2017
Tue Jun 13 13:44:19 CST 2017
Thu Jun 08 13:22:16 CST 2017
Tue Jun 06 13:37:50 CST 2017
Mon Jun 05 14:03:57 CST 2017
Sat May 27 13:13:10 CST 2017
Fri May 26 13:28:04 CST 2017
Thu May 25 13:01:41 CST 2017
Tue May 23 13:19:02 CST 2017
版权所有 (C)2014江苏酒悦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话:8 传真:9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奇观!实拍加拿大世界最大潮汐奔涌而来全程
   来源:
    频道主编: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段延时摄影记录了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加拿大好望角石林海潮,随时间推移迅速被淹没的过程。
  好望角石林位于芬迪湾。通过快放短片可以看到,海水上涨的速度特别快,以每小时约6到8英尺(约1.8到 2. 4米)的速度很快吞噬了这里。潮汐带来的潮水高达50英尺(约15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几乎能淹没40到70英尺(约11到21米)的石林。而就在几小时前,那里到处还是欣赏石林美景的游客。
  那里每天都会有两次水量多达1000亿吨的潮汐。这是因为该海湾的构造状似漏斗,狭窄浅薄,海水到达那里后无处可去,便大量集聚于此,导致潮水急剧上涨。高潮到来的前后三小时,游客都可以在沙滩上玩耍。潮水到来后,水面会上升数米,一群人便划着皮艇,尽情欣赏奇特美丽的岩石顶部构造。
  潮水将至时会有工作人员通知游客撤离沙滩,不会有人落下,因此不必担心被突然卷入海水。此处还因能看到鲸鱼而著名,其营养丰富的海水还吸引了超过12种大型海生哺乳动物前去觅食。
  【我要收藏】【】【】【】
&&图片精选
国内新闻推荐
女星第一部戏都长这样
内地女星最烂演技前十Shan Ye,守望之夏-既能挖化石也能挖数据芬迪湾的潮汐落差和开口标的目的以及洋流都没什么关系。造成潮汐落差很大的是“潮汐共振”(tidal resonance)。“共振”想必题主应该知道吧:物体在某一个频率下振动,其振幅要比其它频率的大。据说从前有一队法国士兵齐步走过一座桥,整齐的步伐产生的振动频率,正好对应上了桥梁的固有频率,产生了较大的振幅,结果把桥给振塌了。而“潮汐共振”说的就是潮汐在某个水域(一样平常是海湾)里,正好激发了海洋的共振,导致潮汐波的振幅加大。虽然在地图上随意马虎看不出来,但形成这种“潮汐共振”的效果,还真是和芬迪湾本身的地理形状有关系。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潮汐的频率。因为月球的影响,地球上会形成潮汐。潮汐是有规律的。通俗地说,月球会把地球上面向月球的海水“吸”起来。而根据地球和月球的质量比例,地 - 月系统的中心并不是地心,而是稍微偏向月亮一点,因此在月球“吸”起一部分海水的同时,地球背后的海水也会被离心力给“抛”起来一点。因此,在面向月球和背向月球的两面,都会形成涨潮。(太阳的位置会决定大潮或小潮,这里且按下不表)比如下图中的 A 点,目下当今正处于涨潮阶段:然后随着地球自转,A 点逐渐地移动到了低潮的位置:这之后,A 继续跟着地球自转而移动,来到了地球另外一面的涨潮位,再次涨潮:这整个过程里,A 转了地球半圈,也就是半天(12 小时)的时间。当然了,这只为了通俗解释的模型。真实情况中,月球不会停着不动,它也是要围着地球转的。因此,现实中 A 从一个高潮位到下一个高潮位的时间是 12 小时 30 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隔 12 小时 30 分钟左右,A 点会迎来一次涨潮。这种潮汐模式叫“半日潮”(semi-diurnal tide),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模式,包括芬迪湾。(“全日潮”等其它模式这里就不说了)了解了潮汐的频率,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一下芬迪湾。芬迪湾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那是一个由大陆地壳过渡到海洋地壳的区域,在靠近陆地的海洋下面,是“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在大陆架的上方,海水比较浅。海水的深浅会影响到海洋里的长波浪的推进速度:深度越深,推进速度越大;深度越浅,推进速度越小。大致的速度可以用这个公式去较量争论:s = (g & d) ^ (1/2)这其中,s 是推进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d 是深度。这个公式其实并不是很精确,但用于估算还是够了。再看芬迪湾(图中的 Bay of Fundy):它的平均水深大约是 90 米,g 取 9.8 米 / 秒^2,那么潮水在芬迪湾里的推进速度大概就是:s = (90 * 9.8) ^ (1/2) ≈ 29 米 / 秒 ≈ 104 千米 / 小时然后我们仔细看看芬迪湾的形状:这个海湾细长细长的。从湾口的大陆架边缘到海湾的最内侧,长度大约是 300 千米(根据不同的算法,也有数据显示是 280 千米,不过没关系,我们只是估算)。海湾长度 300 千米,海浪推进速度 104 千米 / 小时,那么海浪从湾口到碰上内侧的陆地需要的时间差不多就是 3 个小时。而 3 个小时,与 1/4 个半日潮周期(3.125 小时)相差无几。这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就像那句歌词说的: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比如你端一盆水,从左向右一摇,就会发起一次振荡。波浪会从左向右晃过整个水盆,撞到水盆的右端,然后反弹回去,由右向左再次划过水盆。在海洋里也一样。芬迪湾就相当于一个大水盆,而潮汐的作用以及地转偏向力都会在芬迪湾里激起振荡。根据前面所算的速度以及芬迪湾的大小,这个振荡的周期差不多就是 6 小时,即 1/2 个半日潮周期。这样一来,“潮汐共振”就形成了。比如,在时间点 A,大西洋的涨潮达到顶峰,准备入手下手衰退。最后一波潮水从大西洋涌进了芬迪湾里面。到了大约 3 小时后的时间点 B,大西洋上的海水正在退落,而芬迪湾里的潮水抵达了海湾的最顶端,入手下手反弹向大西洋。6 小时过去了,到了时间点 C,芬迪湾的海水回到了海湾的湾口附近。而这时候候,新一轮的涨潮即将拉开序幕。大西洋上刚刚入手下手上涨的新一轮潮水,又把芬迪湾的湾口出的海水给顶了回去,它们相互叠加在一起,激发了共振,增加了潮汐波的振幅,也就是说潮汐落差变大了。如此循环往复,芬迪湾中的潮汐落差就变得很大。并且,芬迪湾的深度是从湾口到顶端急速递减的。由于芬迪湾形状狭窄,海水中蕴含的能量没法发散出去,因此水越浅,浪就越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湾里的潮汐落差。这就是为何,正常的海域,潮汐落差在 1 米左右,而在芬迪湾,潮汐落差可以达到十多米。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好玩!下载 App 接着看 (????) ?再逛逛吧 @_&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