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硬盘当移动硬盘像机能录格夜就没了知能看当天的。

贵州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景点?为什么?贵州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景点?为什么?小派爱旅游百家号答|百度派 @地方撒提及贵州,你大概开始想到的便是黄果树瀑布,但你不知道的是,贵州最值得去的不是黄果树,另有那些隐蔽着的大大小小的景点贵州地区聚居了太多少数民族,依附着奇美的山川、壮丽的风景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浩繁游客,看形态各别的吊桥楼,在风雨桥上听天籁般的侗族歌曲,与世无争的生存就在这里,来一趟贵州,劳绩心田的寂静。1.荔波荔波小七孔景区内高出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桥,故此而得名小七孔。秀美寂静的景区内,山川湖泊、丛林树洞与瀑布融为一体,再加上土家和瑶族的特色风情,使得荔波小七孔景区成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走过七孔桥,逆流而上,拉雅瀑布从山上伸张下来,层层叠叠的瀑布,沿着河床倾注而下,形态各别。接着往下走是小七孔最美的景点—水上丛林,河谷内氛围非常清新,生长着茂密的灌木和乔木,形成一道道天然的翡翠屏蔽,绿得令民气醉,“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供游客步辇儿的步道一下子在水边,一下子又在水中,宛若在瑶池中行走一样平常。别的位于荔波县小七孔景区西门外约两公里处,有一片伴山而种的薰衣草田,漫山遍野的紫色美不堪收,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小普罗旺斯”!每年5-8月,这里山间一片片紫色的薰衣草花海俏丽绽放,冶艳的色彩装饰青葱的山谷,交错成荔波难忘的气味。置身这篇薰衣草花海中,紫海翻滚,香气袭人,令人如痴如醉!2.西江千户苗寨提及贵州,不得不提西江千户苗寨,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是凯里四周范围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以是称之为千户苗寨,是如今中国以致天下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葱茏的山坡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散落着贵州苗家最有特色的木质吊脚楼,依偎着群山。喝过一杯“拦门酒”,才算真正进了寨子。白水河从苗寨中间穿过,将这里一分为二,河的左岸是贸易步辇儿街,对岸则是俯瞰苗寨全景的观景台,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千户苗寨的全景,极其震撼壮观,让人叹息中国少数民族在构筑上的伶俐,到了晚上,西江万家灯火亮起时,雾气氤氲,多了一份昏黄的美感。3、加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与广西的龙脊梯田早已驰名天下,贵州的加榜梯田却鲜有人知,隐蔽于黔东南的加榜梯田,是贵州地区位居一二的天然景观。加榜梯田是苗族人间代耕耘的佳构,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是上帝画下的五线谱,线条精美,风景美丽,极具魅力,散落其间、独具苗乡特色的吊脚楼则是五线谱中的一颗颗音符,与大天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人与天然的调和相处的美感。远眺望去,苗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梯田灼烁的水面上,熠熠生辉,一副与世隔绝、不吃烟火食的样子边幅。4.镇太古城镇太古镇位于黔东南镇远县,舞阳河边的镇远又称为八卦古镇,河水蜿蜒着以“S”形从城中穿过,将镇远一分为二。镇远并不大,过细的游览下来,一天的时间足以,镇远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没干系在这里住一个晚上,看看五光十色的夜景,灯光点亮了微微上翘的屋檐,如许的夜色绝不逊于湘西凤凰。游完古镇还可以到青龙洞古构筑群看看,这里山势特立,悬崖绝壁与洞穴融为一体,由青龙洞、紫阳学堂、中元禅院、万寿宫、祝圣桥、莲花亭等六个部分构成,背靠青山绿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每走一步都别有洞天。5.威宁草海威宁草海与洱海、滇池同称为中国三大高原湖泊,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高原淡水湖,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草海所处的都市威宁,由于其天然的地理气候条件,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可以享受到富裕的阳光,被称为阳光之城,纵然是夏季,均匀气温也在18度左右,堪称贵州地区最得当避暑的地方。在听海亭上观草海全景,听百鸟欢鸣,彩虹桥连接着草海与听海亭,花海垛田里长满了芳香馥郁的相思草和格桑花,微风吹过期,宛如是一首浪漫动人的情歌,乘游船穿梭在格桑花间,水天一色的美景令人分外心神向往。6.铁溪铁溪位于镇远城北部,景区内沟壑深谷、崇山峻岭、原始植被丰富,素有“云贵高原小九寨”之称,龙池湖面寂静,像是一壁湖蓝色的明镜,深不见底,又如大海一样深奥,风景富丽,环境幽静。行走在高山峡谷之间,纵然是盛夏也以为清冷舒爽,完全感觉不到夏天的酷热,溯溪而上,一起的风景葱茏得让民气旷神怡。7.乌江百里画廊乌江百里画廊位于黔西县南部,因构筑东风水电站而形成,浩繁瀑布山泉跌落在湖中,形成了百里乌江上最美的山川画廊,乃至有“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的佳誉。乘船游览乌江画廊,河道宽阔而清澈,两岸山川魄力高大,顺流而下,还可以看到极具土家特色的本地民居,山川水色与浓厚的民族文化相连合,尽显人间美色。8、梵净山梵净山的名字可以明白为“梵天净土”,是国度级天然掩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西岳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乃至有“梵净返来不看山”的佳誉。梵净山上云雾缭绕,“一山有四序,上下差别天”,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垂直气候与动植物散布带,生存着天下上少有的亚热带珍稀物种,包括黔金丝猴、珙桐等。景区内完全找不到人工雕琢的陈迹,屹立不倒的“蘑菇石”是来梵净山必看的异景。9.毕节百里杜鹃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毕节市,是天下最大的杜鹃花景区,景区内包括有马缨杜鹃、明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水杜鹃等多达23个品种的杜鹃花,最为独特的是一棵树上最多可以开出多达7种颜色的花朵。最得当赏杜鹃的时间是每年三月尾到四月末,杜鹃的花期很短,每年只有两到三个星期的时间,杜鹃花开时,本地当局会举行范围隆重的国际杜鹃花节,辅以民族风情演出,也是贵州地区特有的一道人与花相连合的风景。黔东南公寓——贵州西江故事西江故事度假旅店地处雷山西江景区中间,位于西江千户苗寨白水河边,与演出场隔路相望,相近贸易街;周边环境优雅寂静,依山傍水、群山常翠。团体计划传包袱地苗族的艺术英华,风雅典雅;要是想相识更多关于贵州的景点和俏丽的留宿,欢迎背景私信主页菌啊~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小派爱旅游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百度旗下高质量问答讨论社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摄像机的设置
摄像机的设置
伽玛校正       &
在电视和图形监视器中,显像管发生的电子束及其生成的图像亮度并不是随显像管的输入电压线性变化,电子流与输入电压相比是按照指数曲线变化的,输入电压的指数要大于电子束的指数。这说明暗区的信号要比实际情况更暗,而亮区要比实际情况更高。所以,要重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电视和监视器必须进行伽玛补偿。这种伽玛校正也可以由摄像机完成。我们对整个电视系统进行伽玛补偿的目的,是使摄像机根据入射光亮度与显像管的亮度对称而产生的输出信号,所以应对图像信号引入一个相反的非线性失真,即与电视系统的伽玛曲线对应的摄像机伽码曲线,它的值应为1/r,我们称为摄像机的伽玛值。电视系统的伽玛值约为2.2,所以电视系统的摄像机非线性补偿伽玛值为0.45。
彩色显像管的伽玛值为2.8,它的图像信号校正指数应为1/2.8=0.35,但由于显像管内外杂散光的影响,重现图像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均有所降低,所以现在的彩色摄像机的伽玛值仍多采用0.45。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伽玛值,以获得最佳效果。
由于伽玛校正对彩色还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伽玛校正曲线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曲线,所以伽玛校正需要非常精确。
摄像机的白切割电路是用来防止输出信号超过可用的视频电平,白切割点通常设定在视频电平的110%到120%的位置。由于白切割电路只是简单地将高亮度区的视频电平限制在一个确定的值,因此,亮区的图像细节就不能被重现了。拐点校正就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拐点校正电路的功能是将超过确定视频电平的信号进行压缩,这个压缩点就是拐点。拐点校正电路将超过拐点的视频输入信号进行压缩,多增加一个渐变区域,这样拐点以上亮区的一些细节信息就可以被还原出来,摄像机的动态范围也被扩大了。
细节电平的调整
所有的摄像机都使用图像增强技术来改善图像质量。简单地说,图像增强技术就是增强亮区到暗区和暗区到亮区对比度,即提高视频信号边缘的脉冲峰值,使物体垂直和水平边缘变得更清晰。
细节电平的调整关系到图像改善程度,即画面细节的清晰度。改善信号细节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通过将信号延迟并重新组合,获得细节校正的信号;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特殊电路将信号边缘的脉冲峰值提高来进行信号细节的校正。
动态对比度控制
动态对比度控制(DCC)功能是当摄像机拍摄高对比度图像时,可以重现画面的细节。最好的例子是当我们在室内拍摄一个站在窗前的人时,使用DCC功能,即使室内和窗外的光线不同,也可以在摄像机记录的画面上重现窗外景色的细节。
DCC的基本原理与拐点校正是相同的,不同的是DCC通过自动控制场景视频信号电平的拐点而获得更宽的动态范围。例如,当拍摄一个没有高亮度区域的场景时,拐点会被调整到一个接近白色切割电平的位置,这样图像的细节会被线性地重现。另一方面,当入射光远远高于白切割电平时,DCC处理电路会根据光线的强度降低拐点,保持高对比度。这样,在标准视频电平范围内可以获理一个很大的动态范围。
所有的可见光都可以由R、G、B三原色组成,而R、G、B三原色的光谱特性是不同的,在某些区域包括了负的光谱响应。由于负区这部分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有一些颜色不能得到光学上的再生。但是,在视频摄像中要实现全彩色再现,这些负区光的值是不能被忽略的。
线性矩阵电路根据R、G、B视频信号的负光谱响应再生和增加与其电路信号进行补偿。矩阵校正电路被设计在伽玛校正之关,这样就可以保证补偿值不会超过伽玛校正的范围。
彩色校正现在主要通过线性矩阵电路经过线性变换实现。根据R、G、B三原色的光谱响应曲线,我们得出其线性关系为:
R=a1R+b1G+c1B
G=a2R+b2G+c2B
B=a3R+b3G+c3B
经过矩阵变换后,其线性关系为:
R=R+b1(G-R)+c1(B-R)
G=a2(R-B)+G+c2(B-G)
B=a3(R-B)+b3(G-B)+B
此时我们只需确认a2、a3、b1、b3、c1、c2六个矩阵参数,由各基色信号相减组成的色差信号,也很容易通过差分放大器得到,另外,因色差信号占用带宽较窄,所以使用色差信号作为校正信号不会引入过多的噪波。
摄像机可以通过调整线性矩阵的矩阵系数精确地进行色彩的校正与重现。由于线性的矩阵校正被设置在非线性的伽玛校正之前,因而可以提供完美的光谱响应。
SONY的数字摄像机有两个线性矩阵参数存储表,表中初始存储的是出厂值,我们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分别存储不同的矩阵校正系数,即使不使用设定卡也可以方便的调用。
如同“色温”中提到的,由于摄像机不能适应于发光体的光谱特性变化,必须通过调整视频电平来保持一致,否则就不能保持颜色的一致性。例如,拍摄一个纯白色物体,分量视频信号的红、绿、蓝三路信号的比率为1:1:1,这个比率在各种灯光下都应该保持一致。但是,如同“色温”一节中说明的,每一个发光体的光谱特性是不同的,同样,白色物体的反射光和分光棱镜透射光也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视频信号是通过将光解析为三基色取得的,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幅度,不仅与拍摄物体的色度和亮度有关,而且与照射物体的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特性有关。当拍摄一个色温为3200K白色物体时,从兰色CCD输出的信号非常小,从红色CCD输出的信号非常大,而对于一个5600K的发光体,这种比例关系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况下,为了使再现的白色R、G、B比例保持1:1:1,在CCD的信号输出端需要进行电子调整。在后一种(5600K)情况,兰色CCD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调节率应小于1,而红色CCD的输出视频信号的调节率应大于1,使得红、绿、蓝信号相等,再现的白色物体也具有相同的光谱特性。这种调整称为白平衡调整。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根据不同的发光状况分别调整3个CCD输出的视频电平,使红、绿、蓝三路信号电平保持1:1:1以重现白色。
彩色摄像机的色彩重现很大程度上与光线有关。人眼能够适应光的变化,这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如日光、卤光灯等)的照射下,它的颜色人眼看起来是一样的,而摄像机则不能适应光线的变化,当光线发生变化后,拍摄的物体的颜色会有变化。
发光体的颜色与它的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物体在相同的温度下发出的光的颜色都是一样的,一块铁与一块煤都被加热到3000K的温度,它们发出的光具有相同的颜色,它们发出的光具有相同的光谱。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热辐射光源的辐射特性。热辐射光源是通过吸收热量、而不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充能量的光源。如果它所辐射的光波是可见光,我们就可以看到光源在发光。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的是不可见的红外光;当物体被加热到约770K时,开始辐射暗红色的可见光;大约在1770K时,物体开始发出白光。因此,物体的热辐射过程的光谱特性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色温”来定义发光体。
色温是用来描述光源的,但是,色温仅用于描述光源的光辐射特性,它的光谱也随之变化。例如,色温大约在2900K左右的发光体,600至700纳秒波长的长波光的能量要大于400至500纳秒波长的短波光的能量。绝对黑体在低温下长波光的比例大,在高温下短波光的比例大。前面我们提到过,人眼可以适应于光线的变化,因此,无论光谱如何变化,白色的物体人眼看起来都是白色的,但是,摄像机就必须通过调整以使白色视频信号及所有色度信号保持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光线发生变化后,我们必须调整白平衡的原因。
摄像机电子快门的选择
与传统的摄像管摄像机相比,CCD摄像机采用纵向OFD(溢流沟道)构造,因而具有了可靠的可变电子快门功能。当使用电子快门功能时,我们可以拍摄到高速运动物体的清晰画面,但是设定的电子快门速度越快,CCD所能接受的光量越少,所需要的光圈越大。另外,使用电子快门功能可以拍摄到清晰、无水平噪波带的计算机监视器、电影银幕、投影屏幕画面。下面以IT型CCD为例来分析电子快门的原理。
当电子快门关闭时,经过光电转换后的电荷在进入垂直消隐期间之前被存储,当电子快门打开时,在指定的时间内,被存储的电荷会全部被送到纵向OFD中丢弃,接下去进行再一次电荷储存。因此,实际上的受光时间,只有从丢弃时开始到传送到垂直移位寄存器的这段时间。电子快门设定的时间越短,转移的电荷就越少,可获得的动态清晰度就越高。
一般专业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包括EVS(增强垂直清晰扫描)、CLS(清晰扫描)及ECS(扩展清晰扫描)、1/60秒、1/125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等多个档位。
DVW-700P摄像机为例,EVS自动将垂直扫描频率设定为1/50秒,以改善垂直清晰度,与标准模式相比减轻了频闪现象,但是用来拍摄快速移动物体时画面会变得模糊。CLS的频率范围为50.2Hz到9000Hz,主要用来拍摄垂直扫描频率在50Hz以上的计算机监视器等,以获取无水平噪波带的图像。ECS具有295个从25.4Hz到48.7Hz的调整等级,主要用来拍摄垂直扫描频率小于50Hz的计算机监视器或其他屏幕,以获取无水平噪波带的图像。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等档位主要用来拍摄快速移动物体。
DV--概念篇
&DV= Digital Video,
digital是相对于analog而言的,比如家用VHS录象技术和Laser
Disc是模拟的,VCD和DVD就是数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PC上的视频处理都是数字的了。
&DV= Digital Video
format, 是由索尼,松下,JVC,
夏普,东芝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所谓的DV摄象机就是以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
DV的基本指标:
码率 25 Mbits/s720x576, 25fps (PAL),
720x480 29.97 fps (NTSC)YUV 4:2:0 (PAL), YUV 4:1:1 (NTSC)
音频 48KHz, 16bit 立体声,优于CD质量
DV格式和MJPEG/MPEG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DV的核心压缩算法和JPEG/MPEG一样,是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商编码.
与MPEG不同的是,DV没有采用帧间压缩算法(运动补偿),只是在每一帧内进行压缩,这样,可以具有精确到帧的可编辑性。
DV与JPEG(MJPEG)不同的是,
DV在同一帧的两个field之间作了场间压缩的运算,使码率分配得到局部优化,从而得到比MJPEG较高的压缩比.DV的压缩比是5:1,
质量相当于MJPEG的3:1压缩.可以参考DV vs MJPEG compression。
DV的质量: --
比格式,不比产品以10为最高,可以看到DV的质量已经比常用的专业betacam
sp还要略胜一筹了.当然,这里比较的只是格式质量,器材质量要考虑光学系统,电路系统的质量.
D-5 (10-bit uncompressed digital)
D-1 (8-bit uncompressed digital)
Digital Betacam, Ampex DCT 9.7
D-9 (Digital-S), DVCPRO50 9.6
DV, DVCAM, D-7 (DVCPRO), Digital8 9
MII, Betacam SP 8.9
1" Type C 8.7
3/4" SP 6.5
3/4", Hi8, SVHS 5
Video 8, Betamax 4
EIAJ Type 1, Fisher-Price Pixelvision
DV的码率和存储 -- 我需要多大的硬盘?
DV的码率是3.6M
Byte/s,基本上来说,1分钟的dv文件在pc上就是200MB左右,2G的空间可以容纳9.5分钟的DV。
对硬盘速度的要求:以前的非编系统都是用scsi
raid高速存储系统,称为av硬盘,因为当时ide硬盘接口技术落后,驱动部分也慢.,现在的新硬盘,从UDMA33开始,基本都能满足DV的i/o速度要求.主要指标是看硬盘的持续传输速度,现在的ide硬盘一般可在6MB/s以上,应付dv的3.6MB/s是足够的。
关于2g/4g avi文件大小限制
这个限制有两种情况:
1)操作系统本身限制,如win98只能支持最大2g文件,win98se可以支持到最大4g,win
nt/2000用NTFS可以支持更大.
2)文件格式本身限制.老的avi1.0格式文件最大限制也是2G,新的avi2.0(OpenDML)没有这个限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win98se中premiere5.1最大文件也只能到2G,
而象ulead media studio pro6的type 1 dv avi采用AVI 2.0
(Open_DML),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什么是 type1/type2 DV?这是Microsoft对dv
avi文件定义的两种格式. type 1是基于微软的direct show, 文件中视频和音频数据是同一个数据流"ivas"
(interleaved video & audio stream), type 2
是基于老的video for windows技术, 文件中视频和音频分别在两个数据流中: vids (video
stream)和auds(audio stream),
其实在type2中的vids中,也包含有audio数据,type2实际上重复存储了这部分数据,因此,type2 avi文件比type
1 avi文件稍微大一些。
桌面视频一直是基于video for windows技术的,type2 DV
avi 采用VFW格式存储,所以兼容性比较好一些,多数视频软件都可以处理。type 1
DV在2000年以前得到的支持有限,比如premiere5.1就不能支持type 1 DV AVI。最早支持type 1
DV的是ulead的media studio pro6和video studio 3 DV版。
到现在随着Directshow技术的推广,type 1
DV的支持也越来越好,现在premiere 6也可以支持type 1 DV。
DVCAM/DVPRODV主要是针对家用的,DVCAM和DVPRO是针对专业的.
其中DVCAM有sony支持,DVPRO有松下/日立支持.
这3种格式没有大的区别,压缩算法和质量都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磁带上存储信号的方式不一样.另外一点不同就是DV
Pro的PAL制和NTSC制的YUV采样都是411,而DV/DVCAM的PAL制式为YUV420,NTSC为411。
YUV (YCrCb)和4:2:2, 4:1:1,
4:2:0是指亮度信号Y和红/蓝色差信号的抽样格式. 在dv中, ntsc是4:1:1, pal采用4:2:0. 注意,
4:2:0并非蓝色差信号采样为0,而是和4:1:1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提高1倍色差采样频率,在垂直方向上以Cr/Cb间隔的方式减小一半色差采样
部分视频名词解释
.Digital Video 数字视频
  数字视频就是先用摄像机之类的视频捕捉设备,将外界影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转变为电信号,再记录到储存介质(如录像带)。播放时,视频信号被转变为帧信息,并以每秒约3
0幅的速度投影到显示器上,使人类的眼睛认为它是连续不间断地运动着的。电影播放的帧率大约是每秒24帧。如果用示波器(一种测试工具)来观看,未投影的模拟电信号看起来就像脑电波的扫描图像,由一些连续锯齿状的山峰和山谷组成。为了存储视觉信息,模拟视频信号的山峰和山谷必须通过数字/模拟(D
/A)转换器来转变为数字的“0”或
“1”。这个转变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视频捕捉(或采集过程)。如果要在电视机上观看数字视频,则需要一个从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将二进制信息解码成模拟信号,才能进行播放。
.Codec 编码解码器
  编码解码器主要作用是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解压缩。计算机工业定义通过24位测量系统的真彩色,这就定义了近百万种颜色,接近人类视觉的极限。现在,最基本的V
GA显示器就有640*480像素。这意味着如果视频需要以每秒30帧的速度播放,则每秒要传输高达27MB的信息,1GB容量的硬盘仅能存储约37
秒的视频信息。因而必须对信息进行压缩处理。通过抛弃一些数字信息或容易被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忽略的图像信息的方法,使视频的信息量减小。这个对视频压缩解压的软件或硬件就是编码解码器。编码解码器的压缩率从一般的2
:1-100:1不等,使处理大量的视频数据成为可能。
.动静态图像压缩
  静态图像压缩技术主要是对空间信息进行压缩,而对动态图像来说,除对空间信息进行压缩外,还要对时间信息进行压缩。目前已形成三种压缩标准:
  1.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标准:
  用于连续色凋、多级灰度、彩色/单色静态图像压缩。具有较高压缩比的图形文件(一张1000KB的BMP文件压缩成JPEG格式后可能只有2
0-30KB),在压缩过程中的失真程度很小。目前使用范围广泛(特别是
Internet网页中)。这种有损压缩在牺牲较少细节的情况下用典型的4:1到10:1的压缩比来存档静态图像。动态JPEG(M-JPEG)可顺序地对视频的每一帧迸行压缩,就像每一帧都是独立的图像一样。动态J
PEG能产生高质量、全屏、全运动的视频,但是,它需要依赖附加的硬件。
  2.H.261标准:主要适用于视频电话和视频电视会议。
  3.MPEG(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全球影象/声音/系统压缩标准)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视音频同步)三个部分。
MPEG压缩标准是针对运动图像而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并保存第一帧信息,然后就只存储其余帧相对第
一帧发生变化的部分,以达到压缩的目的。
MPEG压缩标准可实现帧之间的压缩,其平均压缩比可达50:1,压缩率比较高,且又有统一的格式,兼容性好。
  在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中,较多采用MPEG系列标准,包括MPEG-1、2、4等。
  MPEG-1用于传输1.5Mbp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经过MPEG-1标准压缩后,视频数据压缩率为1/100-1/2
00,音频压缩率为1/6.5。MPEG-1提供每秒30帧352*240分辨率的图像,当使用合适的压缩技术时,具有接近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的质量。
MPEG-1允许超过70分钟的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存储在一张CD-ROM盘上。VCD采用的就是MPEG-1的标准,该标准是一个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
  MPEG-2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需要,传输速率为10Mbps,与MPEG-1兼容,适用于1.5-60Mbps甚至更高的编码范围。
MPEG-2有每秒30帧704*480的分辨率,是MPEG-1播放速度的四倍。它适用于高要求的广播和娱乐应用程序,如:
DSS卫星广播和DVD,MPEG-2是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分辨率的两倍。
  MPEG-4标准是超低码率运动图像和语言的压缩标准用于传输速率低于64Mbps的实时图像传输,它不仅可覆盖低频带,也向高频带发展。较之前两个标准而言,M
PEG一4为多媒体数据压缩提供了—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它更多定义的是一种格式、一种架构,而不是具体的算法。它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充分用进来,包括压缩本身的一些工具、算法,也包括图像合成、语音合成等技术。
  即数/模转装换器,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装置。
DAC的位数越高,信号失真就越小。图像也更清晰稳定。
  AVI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面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A
VI支持256色和RLE压缩。AVI信息主要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用来保存电视、电影等各种影像信息。
  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统称为“颜色空间”或“色域”。用最简单的话说,世界上任何一种颜色的“颜色空间”都可定义成一个固定的数字或变量。RGB(红、绿、蓝)只是众多颜色空间的一种。采用这种编码方法,每种颜色都可用三个变量来表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强度。记录及显示彩色图像时,R
GB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案。但是,它缺乏与早期黑白显示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因此,件多电子电器厂商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RGB转换成YUV
颜色空同,以维持兼容,再根据需要换回RGB格式,以便在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彩色图形。
  YUV(亦称YCrCb)是被欧洲电视系统所采用的一种颜色编码方法(属于PAL)。YUV主要用于优化彩色视频信号的传输,使其向后兼容老式黑白电视。与R
GB视频信号传输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占用极少的带宽(RGB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其中“Y”表示明亮度(Lumina
nce或Luma),也就是灰阶值;而“U”和“V”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亮度”是通过R
GB输入信号来创建的,方法是将RGB信号的特定部分叠加到一起。“色度”则定义了颜色的两个方面—色调与饱和度,分别用Cr和CB来表示。其中,C
r反映了GB输入信号红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而CB反映的是RGB输入信号蓝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同的差异。
.复合视频和S-Video
  NTSC和PAL彩色视频信号是这样构成的--首先有一个基本的黑白视频信号,然后在每个水平同步脉冲之后,加入一个颜色脉冲和一个亮度信号。因为彩色信号是由多种数据“叠加”起来的,故称之为“复合视频”。S
-Video则是一种信号质量更高的视频接口,它取消了信号叠加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一些无谓的质量损失。它的
功能是将RGB三原色和亮度进行分离处理。
.NTSC、PAL和SECAM
  基带视频是一种简单的模拟信号,由视频模拟数据和视频同步数据构成,用于接收端正确地显示图像。信号的细节取决于应用的视频标准或者“制式”--NTSC(美国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PAL(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e
Line)以及SECAM(顺序传送与存储彩色电视系统,法国采用的一种电视制式,SEquential Couleur Avec
Memoire)。
  在PC领域,由于使用的制式不同,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就拿分辨率来说,有的制式每帧有625线(50Hz),有的则每帧只有525线(60
Hz)。后者是北美和日本采用的标准,统称为NTSC。通常,一个视频信号是由一个视频源生成的,比如摄像机、VCR或者电视调谐器等。为传输图像,视频源首先要生成—个垂直同步信号(V
SYNC)。这个信号会重设接收端设备(PC显示器),保征新图像从屏幕的顶部开始显示。发出VSYNC信号之后,视频源接着扫描图像的第一行。完成后,视频源又生成一个水平同步信号,重设接收端,以便从屏幕左侧开始显示下一行。并针对图像的每一行,都要发出一条扫描线,以及一个水平同步脉冲信号。
  另外,NTSC标准还规定视频源每秒钟需要发送30幅完整的图像(帧)。假如不作其它处理,闪烁现象会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每帧又被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2
62.5行。一部分全是奇数行,另一部分则全是偶数行。显示的时候,先扫描奇数行,再扫描偶数行,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图像显示的稳定性,减少闪烁。目前世界上彩色电视主要有三种制式,即N
TSC、PAL和SECAM制式,三种制式目前尚无法统一。我国采用的是PAL-D制式。
.Ultrascale
  Ultra6cale是Rockwell(洛克威尔)采用的一种扫描转换技术。可对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显示进行任意缩
放。在电视这样的隔行扫描设备上显示逐行视频时,整个过程本身就己非常麻烦。而采用
UltraScale技木,甚至还能像在电脑显示器上那祥,迸行类似的纵横方向自由伸缩。
摄像机电子快门的选择
与传统的摄像管摄像机相比,CCD摄像机采用纵向OFD(溢流沟道)构造,因而具有了可靠的可变电子快门功能。当使用电子快门功能时,我们可以拍摄到高速运动物体的清晰画面,但是设定的电子快门速度越快,CCD所能接受的光量越少,所需要的光圈越大。另外,使用电子快门功能可以拍摄到清晰、无水平噪波带的计算机监视器、电影银幕、投影屏幕画面。下面以IT型CCD为例来分析电子快门的原理。
当电子快门关闭时,经过光电转换后的电荷在进入垂直消隐期间之前被存储,当电子快门打开时,在指定的时间内,被存储的电荷会全部被送到纵向OFD中丢弃,接下去进行再一次电荷储存。因此,实际上的受光时间,只有从丢弃时开始到传送到垂直移位寄存器的这段时间。电子快门设定的时间越短,转移的电荷就越少,可获得的动态清晰度就越高。
一般专业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包括EVS(增强垂直清晰扫描)、CLS(清晰扫描)及ECS(扩展清晰扫描)、1/60秒、1/125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等多个档位。
  以SONY
DVW-700P摄像机为例,EVS自动将垂直扫描频率设定为1/50秒,以改善垂直清晰度,与标准模式相比减轻了频闪现象,但是用来拍摄快速移动物体时画面会变得模糊。CLS的频率范围为50.2Hz到9000Hz,主要用来拍摄垂直扫描频率在50Hz以上的计算机监视器等,以获取无水平噪波带的图像。ECS具有295个从25.4Hz到48.7Hz的调整等级,主要用来拍摄垂直扫描频率小于50Hz的计算机监视器或其他屏幕,以获取无水平噪波带的图像。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等档位主要用来拍摄快速移动物体。
检查镜头的?
我们把后焦点标准图标放在2~3m的地方,分别将变焦环置于长焦端和广角端,在寻像器和监视器上观察放射线圈的锐度,必要时还用放大镜观察,然后再锁定。后焦点校准之后,再用皮尺检查镜头的常用焦点刻度和皮尺度量的读数是否相符,以进一步验证后焦点的准确度。后焦点经常会发生漂移,而且没有什么规律,这与CCD器件和分光棱镜的工作温度变化有关。一天之内我们可能检查两到三次。调后焦图板每天必须带到现场。
检查电子寻像器
检查的项目有屈光度、安全框显示范围、画幅比例、斑马线和锐度等调整。摄影师依靠电子寻像器来把握画面,对影像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为此必须把相关的参数调到一个标准值。我们选择的显示范围是95%,画幅比例是VISTA1转胶片以后基本符合1:1.85的银幕画幅尺寸。为便于观察焦点,寻像器的锐度调到99%。
检查现场监视器
我们在现场使用的是Sony BVM
D系列14"和9"监视器,其信号输入都是分量的,所以需要3条BNC视频线。我们用SMPTE彩条、控制单元BKM-11R和自动探头BKM-14L每天对这两台监视器进行调整,包括消磁和对色温、亮度、对比度进行校准。
必须注意:数字电影的放映设备是DLP高清投影机,它的成像原理和色彩系统与CRT监视器不同,在现场对监视器做调整时需要校正这种系统间的误差。工作中要经常用彩条进行检查,以确保监视器能够准确还原图像而没有误差。
数字电影摄影很灵活,所有参数都是可调的。过去,我们依赖光学取景器观察画面的构图、焦点、曝光和影调。现在,数字摄影机主要依靠现场监视器和波形监视器、矢量仪来完成颜色和曝光调整,寻像器主要用于观察画面的构图和焦点,所以必须经常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这是摄影工作的基础。
高清摄影机的现场调整
高清摄影机的现场调整可分成三大类:一类是跟彩色和色调有关;一类是跟影调和反差有关;一类是跟轮廓、细节校正有关。
色温与色调的调整
与电视摄像的习惯做法不太一样,我们没有用白纸对着镜头和AWB按钮来调白平衡,而只用了D5600开关,对摄像机的预置色温进行3200K和5600K的切换,这大体上相当于胶片的灯光片和日光片的转换;用A、B档分别记忆所用白电平、主伽玛和黑电平参数进行的场景主色调调整。原因是:
(1)用白纸调白平衡不适合电影故事片拍摄,而更适合电视节目拍摄。因为白纸放置的位置、方向很难确定,也很难重复;而且电影的布光经常是不同色温的混合光,经常须要加色纸以改变光源颜色;还有,电影故事片的画面色调倾向于带有浓厚的主观化、情绪化意味,并不需要把不同场景都拍成色温平衡一致的“白平衡”。
(2)HDW-F900没有手动色温连续调整的功能,不能定义一个基本色温。当然,如果能定义一个色温值,颜色也不尽相同。比如色温取4300K,可以偏绿一点,也可以偏蓝一点。但要注意,白电平、黑电平、主伽玛三者之间的比例平衡,不能失调。就像胶片的三条曲线一样,不能交叉,这样亮部到暗部的颜色基本保持一致,不至于偏差太大。高清摄像机可以任意改变色温平衡值,还可以改变RGB的白电平、黑电平和伽玛值,使画面偏某种色调。这就给摄影创作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使场景色调在现场调整成为可能,而且是可以重复、控制的。
利用矩阵来改变影片基调也非常重要。在开拍前导演要求《冬至》这部影片拍成冷灰调子,不要出现太多的色彩。于是要求主场景墙壁的颜色做成中灰色,但是拍出来以后都偏绿。与著名摄影师池小宁先生研究后,使用矩阵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HDW-F900还没有升级,色彩矩阵还没有自动采样功能。)
影调与反差的调整
其做法是:通过伽玛类型、黑电平、黑伽玛、主伽玛、拐点及其白切割电平等参数调整,为每个镜头的场景亮度关系定制一条最匹配的伽玛曲线,使场景的亮度间距以恰当的比例压缩或扩展到CCD全部可用的动态范围之内。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合理分配CCD有限的动态范围资源的问题。我们基本上每个镜头都进行这项调整。因为每个镜头画面的构图、景别、照明条件、亮度间距、影调关系都不一样,如果想既不损失景物的亮度阶调层次、也不浪费CCD的动态资源,就必须改变CCD的光电转换特性来重新分配动态资源。更何况CCD的有效动态范围与胶片的宽容度尚有不小的差距,这项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轮廓和细节调整
在此之前,我们拍摄试片和样片的时候,把DETAIL都关了,结果发现上了大银幕以后所有镜头的焦点都偏软。因而在大银幕放映条件下,如果影像的信息量不够充足,则有必要令细节反差增强,关键是如何把握尺度。这次拍摄中,我们把DETAIL的值控制在30~75之间。如果是拍全景或日景,则调高一些;如果拍近景或夜景,就要调低一些。特别是在低照度的情况下,我们发现DETAIL提高的同时噪波也提高了,这一点要特别注意。DETAIL还可以控制爬格现象,例如我们拍竹帘子时遇到过爬格现象,用DETAIL的HV和LEVEL
DEPEND数值进行调整基本得以控制。(未完待续)
数字电影的摄影创作
电影故事片《冬至》是2002年12月初经电影局核发单片许可证,由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和万基集团北京万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出品的。从日开机到日停机,拍摄周期约30天。该片由田壮壮先生任监制,谢东先生任导演和编剧,吴樵先生任摄影,主要演员有秦海璐、许亚军和胡靖钒,总投资180万元,技术成本约60万元。作为国产的一部数字电影,《冬至》的后期?
3"&高清摄影机的技? itle& font
size="3"&拍摄数字电影《冬至》使用的?900摄像机、Angenieux
11.5&5.3AIF.HD(T/1.9)高清电影变焦镜头、ARRI MB-19&
"&5.6"遮光斗、ARRI
FF-4跟焦器boBKM-&VF1延长取景器及撑杆、Sach&
9abl+9油压云台和EFP三脚架。现 widt采用了Sony BVM-580" border="0"
cellspacing清监视器?0"0?/"p&& 高清摄影机组
努力向组织靠拢ING
高清数字电视产业化与节目制作的关系
与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相比,高清晰度电视(HDTV)图像分辨率成倍提高,可采用宽色域、大屏幕和环绕立体声播映,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可视性。自1998年开始,数字HDTV相继在美、日等发达国家播出,我国也将HDTV列为国家重大科研产业工程项目。
技术是基础,节目是关键,HDTV节目的质量和数量对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发展HDTV最大的难题是节目来源,当务之急就是建立HDTV节目制作平台,用内容优秀、制作精良的HDTV节目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化的持续发展。为此,广电总局提出了以节目内容为龙头的HDTV发展思路,在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计划纲要中把“加快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建设,推进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做好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储备和人才培训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高清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清摄像机的特点是:扫描线增加带来高画质;画面宽高比为16∶9,横向变长;清晰透明的立体声音。因此,节目摄制人员在图像拍摄和声音录制时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体现高清的优势。
在原来扫描线较少的标清图像中看不出来的焦点粗糙,在高清时就会很明显。即便用变焦镜头进行广角拍摄时,也不要自认为所有焦点都已调实,必须再三确认,如不肯定,则可通过监视器确认。在拍新闻和专题节目时,经常不便于使用监视器,这时摄像师要更加注意焦点问题,由于图像精细度高,画面具有很多的信息量,要留意拍摄使画面背景也能被有效运用的立体图像。
宽画面的处理
16∶9的宽画面比SDTV横向加长了15%,这被认为是与人类视野相近的视角。由于画面变宽,摄像师必须注意画面四角,否则很可能拍到并不想要的东西。并且,由于画面清晰度高,可能会拍摄到在黑白监视器上不易发现的东西,因此摄像师必须特别注意被拍摄物体的背景。
一个人物接受采访或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如果他或她的旁边出现空白,就有可能形成不安定的图像,有必要在有效利用背景拍摄和确定景别上下工夫。
曝光(光圈)的确定方法
在拍摄亮度有反差的物体时,以亮处为准进行曝光很少会失败。曝光过度会导致画面信息失落,后期制作时也无法恢复。而曝光不足的图像则留有信息,后期制作时可以补救。在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可边确定斑马线和自动光圈,边确定合适的曝光值,从而拍出好的图像。
镜头时间加长
对于高清电视来说,由于画质精细、画面变大,容纳了标清3倍以上的图像信息,在拍摄和剪接时每个镜头都要比标清镜头长。大画面的固定镜头,如果画面上没有动的东西,会显得很死板,因而可以使用摇臂、移动车、直升飞机等器械,努力拍摄出有跳跃感的图像。
摇镜头、变焦镜头
收看HDTV大多使用的是尺寸比较大的接收机,画面一有抖动,表现就非常明显,须要使用比较坚固的三脚架。一般来说,进行摇和变焦操作时,要比标清拍摄时慢。
是否用特写镜头
在高清监视器上,由于高清晰画面上的物体看起来非常清晰,有人便说没必要拍特写。但是,根据故事情节特写镜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全景构成的镜头无法编辑,这和标清应该是一样的。
高清摄像机的灵敏度与原有标清摄像机相同,新出品的高清摄像机性能甚至更加高,即使这样,也不能说就不需要照明了。为了充分体现高清晰的画面,更需要发挥照明的作用,如果光用得不好,有可能会使粗糙凸显,这与焦点的问题相同。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画面横向加长的部分,这就涉及到灯光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要。
阴云天气下拍摄时,需要打辅助光;在亮度反差很大的晴天拍摄时,使用反光板等会得到效果很好的图像。总而言之,高清拍摄时照明用灯要比标清拍摄时多。
关于高清电视的声音
电视声音的发展从单声道到AES立体声再到AC-3环绕声,对于不同的电视节目,像电视剧、体育转播、音乐等,录音操作方法可能各不相同,但都要有周密的计划。对于高清电视,声音录制要配合图像进行。
对于电视剧,首先要理解剧本,了解导演的意图,再设计声音效果。
对于体育比赛,要先了解规则,再做计划。因为现场直播不能试,正确地预见即将发生的情况就变得非常重要。可以说,声音效果的90%都在设计,只有10%在直播中。
对于舞台伴奏的合成,要搞清楚比例;对于交响乐,合适的话筒型号和正确的摆放位置决定着最后的效果;对于流行音乐,主要考虑电子合成器的压缩音质和改善音质等。
中央电视台高清设备配置与生产规模
1999年以来,我台先后装备了6讯道高清转播车、4讯道400m2高清演播室、6套外拍用高清ENG、一个DVS-8000高清特技合成机房、一个Smoke
HD高清非线性编辑制作机房、2个HDCAM与HD-D5对编机房、一个Crossover高清格式转换机房和5.1环绕声制作系统等,初步建成了高晰度电视节目制作设施。
众所周知,高清录像机记录格式的选择关系到今后高清节目的播出质量和制作工艺流程。2001年中央电视台成立工作小组,对HD-D5、DVCPRO和HDCAM高清录像机进行了市场占有率调查、技术指标测试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资料显示,由于HDCAM有摄录一体机型,出于采录、制作和播出的配套性和与原有设备的兼容性考虑,HDCAM摄录机和录像机的使用量明显大于HD-D5格式。但是,在美国和日本的图形图像制作领域和以胶片为素材源的电影、电视剧制作机构,后期制作多采用HD-D5格式。在电视台,从节目制作流程来看,前期或新闻以HDCAM和DVCPRO
HD为主,后期或娱乐节目中HDCAM和HD-D5格式均有使用。
从技术特性来看,HD-D5的记录码率为300Mb/s,对应高清1.5Gb/s数据量,压缩比为5∶1。指标测试表明,它确实具有30MHz全带宽频率特性,适合于后期特别是图形图像制作。HDCAM采用了预滤波限制带宽,再进行4.4∶1压缩视频记录,码率为185Mb/s,总压缩比为7∶1。指标测试其频率特性为22MHz。HDCAM摄录一体机普遍应用于ENG,也是后期制作的基本机型,它兼容性好,标清资料可以直接上变换,有预读功能,制作效率较高。HD-D5、DVCPRO
HD和HDCAM高清录像机均对测试图像序列复制15版后进行比较,主观评价表明彼此间质量差异不明显。
通过高清录像机选型试验,我台最后确定ENG和转播车素材为HDCAM带,演播室和非线性编辑系统为HD-D5带,播出为HD-D5带。
高清电视节目基本的生产链路:
(1)基于现行制作模式,同时考虑到国际节目交流,我们建立了可兼容1080/50i、60i、24p、25p的多格式制作系统;HDCAM/HD-D5磁带混合使用,同时兼容标清数字BATECAM磁带重放;音频系统满足立体声数字制作要求。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演播室和后期同时可兼做标清节目。多数素材来源于高清演播室和转播车,通过自编或直接进入电编合成。
(2)ENG拍摄的素材,经过自编完成初编,再进入电编合成或非线合成。
(3)其他格式的素材经过上变换进入合成系统。
(4)画面完成版下变换为标清格式,进行声音版的制作,再与画面版合成。
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曝光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画面成像质量。曝光过度,画面泛白甚至限幅,导致画面高亮部分的层次丢失;曝光不足,画面的层次少,尤其是暗部层次不能充分体现,虽然可以在后期提升亮度电平,但暗部噪波也会随之上升。通过高清拍摄实验,我们认为正确的曝光应该控制在-0.3~+0.3档光圈。摄像机的曝光值一般是根据寻像器中的斑马线和自动光圈来确定的,但实际中我们发现,摄像机寻像器中的光圈检测值与镜头的刻度不能完全一致,不能反映出半档光圈的变化。在曝光的精度方面,建议在拍摄现场增加标准监视器甚至示波器。特别是对光比较大的外景拍摄,应注意对亮部层次的保留。
资料显示高清系统的景深是标清系统的一半,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时,为获得相同的景深,镜头必须缩小光圈,直至光圈数值加倍,这会降低敏感度。在同样的着光面上,4∶3画幅的面积是58.08mm2,16∶9画幅的面积51.84mm2,高清镜头敏感区域缩小,敏感度降低10%。所以,充分认识高清与标清的区别,有助于有效控制光孔实现正确曝光。
高清摄像机的焦点不易对准,这一个问题其实是由于高清的景深而引起的。HDTV系统每帧扫描线是SDTV系统的1.5倍,在2/3"的CCD器件上高清系统具有更小的象素点,由于16∶9宽画幅时扫描密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很小的聚焦偏离看起来也很明显,因为许可半径不到标清系统的一半,景深会小很多。所以聚焦要格外小心。
建议使用标准监视器,而且尺寸越大越好。
高清的细节表现与画面的监看
由于高清的解像力比标清高很多,加上16∶9的宽画幅,对于我们注意的和不注意的画面细节都会产生放大的作用。为此,细节的表现同样需要较大的(24"1000线以上)标准监视器加以确认。Sony公司新推出的6"寻像器对外景监看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高清摄像机的轮廓开关
在高清拍摄时,有的人为了画面更“润”一些,关闭摄像机上的“轮廓”开关,使之接近胶片的效果。对此我本人有些疑问。我认为,如果是带人物的中近景,高清时人的面部和服装的沟边很突出,容易给人生硬的感觉,而且进行后期扣像制作时比较麻烦,基于这两点要关掉“轮廓”开关;但对纯风光画面就不一定这样做了,因为高清的焦点本来就“软”,再关掉“轮廓”开关,和胶片比起来画面就会显得更加模糊。“轮廓”关与不关,要视镜头的需要而定。当然,这取决于个人的审美和制作需求。如果用于后期扣像,前期轮廓加得太硬,就会呈现片状的效果。
高清摄像机参数的调整要做后期处理
为了追求胶片的效果,我们在进行高清拍摄实验时专门对摄像机的一些参数进行了调整。Gamma、Master
Black、拐点、白切割,有时甚至是在大光比的情况下加负增益,从实际效果看,确实起到了控制灰度、增加层次和画面透度的作用。但由于改变了Gamma等平时出厂设定好的重要参数,对于彩色还原有一定的影响。原因在于场景和调整参数的不同,画面偏色的表现程度也不一样,需要靠现场调整色温和改变摄像机上的Matrix色还原参数来校准。同时,对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场景,需要在相对可靠的监测条件下采用不同参数设置,这又增加了拍摄工艺的复杂性。要想现场调整摄像机参数达到理想状态,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后期处理。
关于格式变换
根据主观观测,各种高清格式之间的变换看不到什么质量损失。对应16&#∶3变换,有信箱模式、切边模式、压缩模式三种。上变换的标清素材相对于高清显得模糊,特别是运动镜头。相对来说,信箱模式优于切边模式。
高清下变换(信箱模式)的图像质量要好于标清拍摄的素材。下变换(图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信箱模式、切边模式。压缩模式图像有变形,建议不用。
下变换中特别需要注意的画面:纹路丰富,运动,字幕,画面中纹路细密的部分在格式变换时易出现闪烁。运动镜头有可能出现抖动,包括画面主体运动和镜头运动方式。字幕的细线、上滚和横飞可能会造成闪烁或抖动。
关于高清非线性制作
我们将不同格式的高清素材和不同分辨率的标清素材在smoke
HD非线性编辑系统上进行制作,结果表明高清素材特技效果的制作要比标清平均慢5倍。由于不能实时监看生成到监视器的高清效果,有时还要进行修改。所以,高清制作的实时性还是很重要的。
关于高清的制作工艺
高清电视高解像力、宽画幅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标清电视制作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期的拍摄,对灯光、舞美、服装、化妆、道具及声音都提出了接近拍摄胶片的要求。一些我们在标清制作中被忽视的问题,在高清制作环境中就会展露无遗。当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增加制作成本。相较于标清,高清电视制作要有更高的制作追求、更长的制作周期和更多的经费投入。如果为了提高高清设备的利用率而考虑高清、标清混合生产,我认为前期拍摄环境应该采取高清套裁标清的方法。
高清演播室拍摄
由于现场能提供更大的寻像器、监视器,还有示波器,对于高清外景拍摄中较难把握的焦点、曝光等问题都容易对付多了。
对演播室的布景和服装要尽量仿真,化妆时要化满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这两点是为了满足高清特有的细节表现力,否则就可能“穿帮”。
灯光要求应对16∶9的宽画幅,画面边缘部分要打匀,同时考虑到高清的景深小、焦点“软”,要适当加灯。要想达到理想的电影效果,就要使用电影的布光方式。
对于声音制作,至少应该是立体声,有声场条件的可以考虑5+1或者8声道。
高清拍摄用的三脚架,当然是重的为好,太轻的三脚架有一点抖动,在16∶9监视器上就会明显看出来。
不同的高清镜头,所拍出的画面还是有差异的。正常光圈下,我们实验的三种高清镜头清晰度都差不多,广角极限变形并不明显,主要差异在彩色还原、景深和眩光等方面。如果要达到接近胶片的效果,应使用电影镜头。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清晰度不是绝对的因素,影调、光效和镜头的景深才是处理的关键。
目前,我们还没有最后确定高清及下变换标清制作的工艺流程。我个人建议如下:
(1)电编合成之前,可使用标清电编机房进行脱机编辑,这样既可以直接产生标清的播出版,又可以将完成好的EDL码单套回高清合成,从而提高高清合成机房的制作效率。
(2)如果要套裁制作标清版,尽量使用信箱模式。字幕可以出在画面下方的黑边上,因为切边方式虽然能变成满屏,但要进行图像放大,这会使得画面粗糙,损失较大。挤压方式使画面构图变形,看后不舒服。
只有信箱模式相对能保持较好的转换质量,且摄像只需考虑16∶9的画面构图,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电视摄像机的一些先进技术
      
描述电视摄像机质量的技术指标有:
摄像器件的数量、尺寸、种类、像素数,如3片2/3英寸帧行间转移式CCD,像素数786&581;
灵敏度,如在照度2000Lux,色温3200K,0dB增益下光圈用F8.0;
信杂比:S/N,如60dB;
水平分解力,如700电视线; 重合误差,如少于0.05%;
垂直拖尾,如-120dB; 动态范围,如600%等
现代电视摄像机为了提高质量,在镜头方面、CCD摄像器件方面和视频处理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从模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1,采用内聚焦式变焦距镜头    
现代CCD摄像机的迅速发展,对摄像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CCD摄像机中,CCD片直接固定在分光棱镜上,虽然精度很高,但一经固定就不能移动。它不能象摄像管那样可前后微调位置,以减少镜头纵向色散像差的影响。又因为CCD的信号输出是靠时钟脉冲驱动电荷转移而得到的,不像摄像管中,依靠电子束的连续扫描来拾取信号,所以对镜头的横向色散引起的重合误差亦无法校正,因此要求在镜头的设计阶段就将色散校正到最低限度。CCD摄像机镜头的光学玻璃质量应更好,并精确计算好R、G、B的成像面位置。近期又推出内聚焦式镜头。以往的外聚焦式是聚焦组透镜在镜头的最前方,调焦时可前后移动,前面遮光罩也随之旋转。而内聚焦方式是聚焦组镜头分固定和可移动两部分,固定部分在前,可移动部分在后,调焦时变焦距镜头前端(连同遮光罩)固定不动,而后面可移动部分移动,这种方式结构复杂些,机械精度要求高,但可做到最合适的像差校正。因为内聚焦式镜头在调焦时前端固定不动,所以可将遮光罩做成画面形状的矩形。这样可充分通过有效光线而遮挡无用光线,与图形遮光罩相比,可减轻杂散光的影响,并且便于安装有确定位置关系的各种滤光镜,如偏光镜、交叉光镜和半彩色滤光镜等。调焦时,用它们所得出的画面效果不会改变。另外还有可移动部分镜片少,重量轻,操作方便,电机驱动时省电、调焦速度快等优点。
2,采用第四代CCD摄像器件及其发展   
CCD摄像器件进入广播电视领域后,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改进,新的CCD摄像机不断问世。CCD的缺点不断克服,性能不断提高,在灵敏度方面已超过摄像管摄像机一档光圈,水平分解力达700电视线以上,信杂比达60dB以上,重合精度达到小于0.05%,几何失真达到测不出的程度,彩色还原赶上氧化铅管摄像机。CCD垂直拖尾、固定图形杂波和网纹干扰等缺点也正在克服。CCD摄像机的发展关键是CCD器件的不断创新。第一代FT(帧转移)式CCD是FT-4,每行600有效像素;第一代IT(行间转移)式CCD每行500个有效像素。1986年第一代CCD应用于专业摄像机,灵敏度低、在标准条件下光圈F4、网纹干扰明显且垂直拖尾色偏红较严重。第二代FT
CCD是FT-5,每行有效像素784个;第二代IT式CCD是空穴积累二极管传感器CCD,每行有效像素786个。1989年第二代CCD应用于CCD摄像机,其灵敏度为F5.6,水平分解力达700电视线。第二代CCD有了空穴积累层,使暗电流减小到原来的1/10,减小了像素面积,提高了像素密度,并减轻了垂直拖尾,使拖尾不再发红。第三代CCD
1991年应用于CCD摄像机,其特点是提高了灵敏度,比第二代CCD摄像机减小了一档光圈,IT式CCD的第三代称为高精度空穴积累二极管CCD(Hyper
CCD),用它可使摄像机的光圈减小到F8.0。第三代CCD的结构与第二代CC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它表面上增加了一层微透镜,称为片上透镜,在传感器上为凸透镜,在垂直转移寄存器上为凹透镜,这样可使较多的入射光聚集到传感器上,从而提高了灵敏度,也减少了漏进垂直转移寄存器上的光,进而减轻了垂直拖尾。用这种CCD摄像机拍摄时,光圈不用太大,景深可大些,低照度下图像杂波较小,信杂比提高,也有利于提高电子快门速度。但片上微透镜也有一些缺点:一是会使“空间像素偏置”效果降低,因而影响了静止图像的清晰度;二是在因照度低而加大光圈时,入射到微透镜上的远轴光线不能聚焦到感光面上,使灵敏度受影响,也会使垂直拖尾加重。第四代CCD,1992年第四代CCD摄像机投入使用,其特点是高分解力,其典型产品是Hyper
100型FIT(帧行间转移)式CCD,有效像素为980&582=570360个,高达62万像素,高清晰度电视(HDTV)摄像机所用的CCD像素达200万。
最近又出现了Power HAD CCD。过去的Hyper HAD
CCD安装的片上透镜大大改善了摄像机的性能。Power HAD
CCD技术是在此基础上应用了最新的电路处理技术,其传感器进一步减小了垂直拖尾,扩展了画面创作的自由度,灵敏度也相应提高,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良好的信噪比使我们仍然可以获得出色的画面。例如SONY的数字Betaeam摄像机DVW—709
WSP和DVW—790 WSP的灵敏度达F9.0光圈;而DVW—707P的灵敏度达F10光圈,它们都安装了Power HAD
CCD单元。高灵敏度CCD和超级增益电路(如+48dB),使新型的数字Betacam摄像机在低于0.2Lux的光线下也可以进行拍摄,其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甚至超过人眼的识别能力。又例如SONY最新开发的BVP-570演播室摄像机,应用Power
HAD 1000型CCD,有4&#∶9两种格式,62万像素,信杂比63dB,灵敏度F8.0光圈、
拖尾电平为-145dB(FIT型)和-120dB(IT型)。
3,先进的视频处理技术   
由于镜头、分光系统和摄像器件的特性都不是理想的,所以经过CCD光电转换产生的信号不仅很弱,而且有很多缺陷,如图像细节信号弱、亮度不均匀、彩色不自然等,必须经过视频信号处理放大器对图像信号进行放大和校正,否则所拍摄出来的图像就会质量不高。视频处理放大器包括:黑斑校正、增益控制和调节、自动白平衡、γ预校正、彩色校正、轮廓校正、γ校正、杂散光校正、黑电平控制、自动黑平衡、混消隐、白切割等,较先进的摄像机还有自动拐点,色度孔阑、超高带孔阑、软轮廓、黑扩展、黑压缩、超级彩色电路等。
数字信号处理摄像机则由模拟处理部分和数字处理部分组成,CCD输出的图像信号经过预放后进入模拟处理部分,完成黑斑补偿、自动黑/白平衡、杂散光校正、白斑补偿、增益控制、γ预校正等,这些部分如果也采用数字处理,则要求信号量化数用13比特,否则将出现数/模转换中量化比特数低的问题。除以上部分外,后面部分用10比特量化进行数字处理,包括彩色校正、轮廓校正、γ校正、混消隐、白切割、色度孔阑、二维滤波、数据检测、编码矩阵、彩条发生器。其主控器由微型机和ROM、RAM、数/模转换电路等组成。
 数字信号处理摄像机具有如下优点:
1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数字信号处理受温度影响小、干扰小,数字处理容易做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各种参数存储在存储器里,调节时采用数字设定、微机控制,取消了大量的调节电位器,减少了调节点,也减少了调节量,并可长时间保持不变,所以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2图像质量提高,许多在模拟处理中无法进行的工作可以在数字处理中进行,例如二维数字滤波、肤色轮廓校正、细节补偿频率微调、准确的彩色矩阵、精确的γ校正等,这些处理都提高了图像质量。
3调节精确灵活,各种调节是通过数字设定,比用电位器调节准确而容易。各台摄像机的参数差别是难免的,对于模拟摄像机很难使各台摄像机调节得一致,而用数字处理可通过均衡各参数值的方法把各摄像机之间的差别缩减到最小,可以用一个调节卡调节各台摄像机,并且摄像机的许多参数都可以调节和设定,设定的参数可很大范围内变化,调节量可迅速改变、存储和读取。
4宽高比可变,可进行画面格式16&#∶3变换。   
人眼的视觉对图像和亮度有很宽的动态范围,人眼对高亮度和黑暗部分的景像细节都看得清楚,然而用摄像机拍摄高反差的图像时,若调整光圈大小适合于明亮部分,则暗部分的层次细节就很难重现出来,反之亦然。为了扩大摄像机的动态范围,都采取了白压缩、自动拐点电路和黑扩展、黑压缩等先进技术。对高亮度图像把白切割电平提高到115%;在电平为(100~115)%部分采取白压缩的方法,使放大器增益减小,这样在入射光超过200%之后,输出电平才达到白切割电平,因此在入射光(100~200)%的范围内,其图像的亮度层次仍然重现出来,从而扩大了动态范围。白压缩开始作用的点即增益减小的起始点,称为拐点(KNEE
POINT)。对于拍摄高对比度的景像,如逆光像,若把拐点设在比100%高得不多的电平处,动态范围还是不够的。若调节光圈使较暗的前景图像亮度合适时,则很亮的背景部分就完全失去了灰度层次而呈现一片白,反之亦然。为了提高动态范围,现代摄像机都采用了自动拐点(AUTO
KNEE)电路,其拐点可随入射光的强度自动调节。当入射光增强时拐点自动降低,在拐点降低到85%时,入射光强度增高到600%,摄像机输出的信号电平仍不超过切割电平,即重现图像在高亮度处仍能显示出灰度层次,也就是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已由100%扩大到600%。但是传统的模拟摄像机,其拐点处理是红、绿、蓝各通道单独进行的。
由于拐点校正是一种非线性的处理过程,它又位于γ校正之后,当重新设定之后,色度、亮度和饱和度的平衡都会被改变,每一种拐点电路所处理的相关颜色的点都完全取决于画面的构成和色彩的平衡,因此当某一颜色处于转换曲线的非线性部分时(超过拐点部分)另一颜色可能仍处于线性部分(低于拐点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中高亮度区域的色度信号会发生变化,色彩不能得到真实地再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改善画面的总体质量,新的数字摄像机增加了Trueye处理功能,其拐点处理是在γ校正之前用亮度、色调和饱和度来代替单独的红、绿、蓝信号进行处理,这样拐点校正就只对亮度信号有效,不会造成色调偏转,但饱和度会随着信号电平接近切割电平而慢慢降低,拐点饱和度功能可以将画面中被压缩处理的区域的饱和度恢复过来,使色彩饱和度真实地再现。黑扩展(BLACK
STRETCH)可以只提高低亮度处的电平,使暗处图像清晰地再现出来,而对亮处的图像信号电平没有影响,也不影响色度信号,不改变图像的色调,只使暗处的灰度层次较好地重现出来。黑压缩(BLACK
PRESS)就是只降低暗处的亮度信号电平,不影响亮处的信号电平,也不影响色度和色调,它只使图像暗处的灰度层次受到压缩。   
新型的数字Betacam摄像机应用新型的高精度12比特数/模转换处理芯片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仅使画面的动态范围达到600%,而且色彩还原得到了增强,具有如下新功能:
1)多区彩色矩阵 这一功能可以自动选择某一特定颜色,它的色彩和饱和度具有20级可调范围,有利于后期制作时色彩校正。
2)色彩平衡 使用自动白平衡或自动黑平衡时,所有颜色都可以获得精确的平衡设定。
3)自动跟踪白平衡 在光线色温发生变化时,可实现白平衡的自动跟踪,当我们追随目标,从室外到室内,从日光下到荧光灯下,
做连续的跟踪拍摄,又没有机会重新调整白平衡时,此功能十分有效。
4)色温控制 可以在摄像机上随意设定色温值,例如设定为“暖色调”或“冷色调”,在光线色彩混杂的场景中,应用此项功能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5)精确的γ曲线 γ曲线决定中灰度区的色调,对拍摄的总体效果十分有效。以前的γ曲线是由32个点组成的,而新型的γ曲线则由48个点组成,因而更加自然、平滑。另外对于主γ和γ平衡,还提供了几种单独的γ曲线,用来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它们都可以由设定菜单获得。曲线A是标准的设定;曲线B提供了更高的γ增益值,用来增强画面的暗区域;曲线C进一步提高了γ的初始值;曲线F被称为“电影效果的γ值”。它是根据电影胶片的平均转换特性设定的,在暗区域它的斜率比较小,在中灰度区的斜率是一致的,而在高亮度区则变平坦了,因而提高了总体的动态范围。黑γ功能可以准确地控制阴影部分,有助于再现画面暗区域的细节而不影响中灰度的色调,同时精确保持黑电平不会改变。对γ曲线和黑γ的灵活设定,为我们带来了富于变化的创作获得满意效果。
6)自适应高亮度控制功能 内置新型大规模集成电路,对CCD单元的每一个像素的输出电平进行分析,自动确定拐点和拐点斜率,再现高亮度区更多细节信息。
7)拐点饱和度控制功能 应用SONY的最新的Trueye技术,以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代替单独的红、绿、蓝信号进行处理,这样拐点处理就只对亮度信号部分有效,不会造成色度信号偏差,从而真实地再现高亮度区域的自然色彩。
8)自适应细节控制功能 此功能可有效地消除由于细节增强带来的在高亮度区、高对比度环境中物体边缘的勾边效果,同时可以随意控制物体边缘的“厚度”,使整个画面更加自然、真实。
9)三肤色细节控制功能 突破传统的“肤色细节校正”功能对肤色范围处理的局限,可在对肤色范围的细节做“柔化”处理的同时,对另外两种色彩的区域的细节信号增强或减小,这样对整个画面的细节控制更加全面、灵活。
10)电子柔焦功能 通过减小原始信号的细节,使整个画面的锐度降低,提供与柔焦滤色片相似的效果,这个功能可以与肤色细节校正功能配合使用,使粗糙的皮肤看起来变得光滑。
试论情感在电视摄像中的运用
一 .审美情感是摄像师创作是原动力
审美情感是摄像师对拍摄对象所持有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摄像师对拍摄客体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的态度体验。它和审美认识过程中其它心理因素不同,审美中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不是对拍摄对象审美属性的直接反映,而是拍摄对象与摄像师之间某种需要关系的反映。
摄像师之所以对拍摄对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画面素材能有所感觉,是因为拍摄对象与摄影师需要的画面素材之间形成了某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拍摄对象都能引起摄像师产生情绪和艺术感觉,只有那些与摄像师情感需求相一致的拍摄对象才能引起摄像师的情感体验。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只有抓住客体本质与主体情感的内在联系,把自己美的理念注入到拍摄的画面素材中去,此时拍摄的画面素材才会具有审美意义。
情绪和情感的产生,虽以摄像师对拍摄对象的感知为基础,与拍摄对象的感性形式有关,但是情绪和情感体验,是拍摄对象与摄像师关系的主观反映,因此随着摄像师的生活阅历,审美理念,审美趣味等主观条件的不同,以及拍摄环境的制约,产生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强度和特点也是不一致。
由此可见,艺术情感在电视摄像拍摄中是多么重要。也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审美情感不仅是艺术的生命,而是推动摄像师对电视画面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在电视画面语言的拍摄过程中摄像师的情感体验对于摄像师认识和把握生活,提炼主题,朔造形象,结构情节等各个阶段,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也就是说摄像师是在情感支配下去认识拍摄对象,选择拍摄素材。
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艺术情感积累的越多,对拍摄选取画面素材的驾驭能力就会越强。尽管一切电视画面素材都拍摄于客观世界,但并非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电视摄像师所选择的被摄体。也就是说,被摄体经过摄像师运用一切的物质手段把它物态化,成为有用的画面素材,需要摄像师把被摄像体放到自己的思维中去体验,审度,使客观的被摄体变成内在的意象,又使内在的意象通过一定的艺术和技术的手段,变成外在的艺术形象,这一系列的转化过程都离不开摄像师情感的支配。摄像师内在的情感可以照亮自己视野,增强对被摄体取舍的艺术直觉,调整幽微,以期更好地适应各种拍摄题材的需要。当摄像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拍摄对象中去的时候,就可以从拍摄到的素材中看出摄像师的喜怒、爱憎、昂扬、褒贬的情感倾向性来。
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与自身的审美情感紧密相连的,是在审美情感的支配下运用摄像艺术的视觉语言去表现现实的。摄像艺术技巧包含着熟练的技术手段,摄像师以光线、线条、色彩,作为词汇,通过所选取的视觉符号有序安排在画面中来展现自己的意念。如由本人拍摄并制作的电视艺术片《走近有轨电车》在这方面有较好的体现。该片采用抒情,忆旧的叙述方式,通过记录有轨电车--这一与大连市发展的标志性视觉符号,特色性的反映大连今昔变迁,让人们在梦幻般的画面中细细地品味这座城市的内涵。在拍摄制作此片过程中,编导做到了画面色彩与画面构成情感运用的统一,同期声与后期音乐合成情感运用的统一,画面内容表现和解说与情感运用的统一,为此该片在辽宁省2000年电视社教奖评选中,获得文化类一等奖。
二、审美移情和摄像师在创作中情感运用的主要途径
摄像师必须借助情感来认识现实,把握现实。如在一部片中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就应该从人物性格、气质、心理状态出发,去感受、去思索。即使被摄体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山川河流,草木鱼虫等自然景物,在摄像师的眼里也应视为有生命、有情趣的视觉符号。也就是说,摄像师要把自己的情感和情趣"移入"到被摄对象中去,达到审美立体与客观对象的吻合。通过移情的运用才能使摄像师跳出单纯记录的圈子,去表现更广阔的时空和摄像师的情感,理想和美的追求……"移情"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摄像师在拍摄创作中的主观视野。
"以人度物,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意为象通",是移情现象的重要特征。"以人度物、寄情于景",是摄像师对客观外界的观察、感受,同时也是选择拍摄的过渡和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摄像师的眼力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是摄像师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能见到常人所未见,既能及时捕捉拍摄到稍纵即逝的瞬间,又能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不平凡。就是那些无生命,无意识,无情趣的事物,如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棵垂柳,落日的余辉,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股清泉,甚至一条抽象的线条,一片孤立的色彩,在摄像师的眼睛里都可以视为生命,有情趣有意义的视觉符号,而且它们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可视性。"托物言志,意与象通"是拍摄创作中摄像师审美意象的物化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摄像师的审美经验,拍摄技巧,以及驾御画面表现形式因素的动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情感支配着摄像师表现手法的选择和运用。任何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其画面布局和章法结构,场面调度和拍摄角度的选择,线条和影调的提炼和配置,以及光线和色彩的处理等等,并非是纯物质性的因素,即使是一根线条,一片色彩也都有其一定的情感和情绪的内涵,传递出摄像师的理念。因此可以说"移情"是摄像师拍摄创作中情感运用的主要途径。
移情作用产生于联想,而联想是基于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是由眼前直观性客体对象的刺激,唤起头脑中记忆表象、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因此,摄像师在拍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审美联系和审美想象,可拍摄出更有情趣、更理想、更美和更感人的视觉形象来。凡发人深思、以情动人的电视画面,都是从客观事物与人的心灵相互关系中,所展开的某种矛盾发展变化而获得本质启示的,因此才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去过哈尔滨的人们都知道,这座城市有一条名扬中外的街道,即现如今的"中央大街"。而我在拍摄《中央大街》这部电视片时,就刻意避免了客观再现的拍摄方式,而是利用视觉符号的叠加,使本来没有情感的方石块,欧式古典式的路灯,大树的投影,古老建筑的细节等视觉元素,赋予了新的生命,利用这些视觉元素向观众传递我所感受到的"中央大街",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另外,移情现象往往和摄像师心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理专家认为,心境就是使人的所有其他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比较持久的一
种情绪。心境这种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是人对现实的对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主观态度和体验。正如同一部电视片,看到它的观众所获得的感受并非是一致的,可见,摄像师的心境不同,对其观察事物的角度,处理事物的方法,以及其表现手法和风格的形成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要正确得把握情感运用的尺度
摄像师在拍摄创作中只有把握住情感运用的尺度,做到情感与理智结合,才能扩大和加深审美情感的容量,提高审美主体认识和把握拍摄各种题材的能力。
摄像师在拍摄中如没有情感是不可想象的,但仅凭情感,在拍摄中任其自然流露,其结果也是不可想象的。在生活中人们的各种情感随时都会因遇而发,这种生活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并非都具有审美价值。同样摄像师在拍摄中完全为自己的情感所陶醉也是行不通的。正如俄国作家列夫o托尔斯泰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在体验某种情感的时刻直接用自己的姿态或自己所发出的声音感染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在自己想打呵欠时引得别人也打呵欠,在自己不禁为某一事情而笑或哭时引得别人也笑起来或哭起来,或是在自己受苦时使别人也感到痛苦,这还不能算是艺术。摄像师也是如此。否则这种创作态度往往会陷入不为观众理解的自我表现中,其电视作品也就失去了艺术的社会价值。另外,在拍摄时摄像师仅凭情感自然流露,即使捕捉拍摄到好的画面,也往往会因为与整个片子的画面风格不统一,而影响该片的审美价值。
电视摄像师是艺术创作与拍摄技巧融于一体的职业,在一部人物专题片中,它既要表现人的情感,又要表现人的思想,因为人的情感总是以一定的思想为基础的,而理性的思考必然会深化摄像师的情感体验。情感只有融进理性的内容,使情感受到理智的控制,才能正确地认识、把握和判断被摄对象,这样创作出来的视觉形象才会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既然如此,作为摄像师,怎么才不会陷于自发的情感中、使自己的主观情感趋向与理智相结合、按照理性的要求去选择拍摄画面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既如何处理好摄像师与被摄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问题。如果两者之间距离过近,既"移情"过度,必然形成物我不分,很难拍摄出具有内涵的电视画面。如果摄影师与被摄客体距离过大,以至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不理解他们的感情,你所拍摄的电视画面,就不可能真实的反映他们的生活本质,甚至歪曲他们的形象。同样,既使摄像师十分熟悉的拍摄题材,如是没有调整好上述距离的内在矛盾,往往在拍摄时感悟不深,熟视无睹,落入俗套,难以给人新鲜的审美视觉享受。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说:"要入乎之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能观之。"这句话也道出了摄像师在拍摄时同审美客体所应保持的适当状态--即摄像师在情感上、心理上等各方面与审美客体保持不即不离的状态。可见,在摄像师拍摄创作过程中既要做到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用理智去陶冶和规范自己的情感,又要保持摄像师情感本色和艺术想象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种题材的片子中呈现出具有意义的视觉符号,并使其得到更好的表现。
数字摄录设备的选型与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领域的数字化浪潮也方兴未艾,如今数字设备比比皆是,从前期的新闻采集到后期制作,从播出设备到传输系统,数字化已无所不在。全数字的节目制作系统也早已不是稀罕的东西了。
我们再来看数字摄录设备,几年来Sony、松下、JVC三家公司均推出了自己的全线产品,从前期采访到后期制作,从低端产品到高清设备,谁都想总体解决。另一方面,随着高效实时信源编码、宽带网络传输、海量存储技术及大容量、并发数据流实时交换与网络管理等核心技术与设备的日趋成熟,以SAN存域网技术为标志的非线性制作网络在各地电视台已得到广泛应用。后期节目制作手段的变化对数字摄录设备的选型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SDI接口及数据流使不同格式数字设备连成一个系统成为可能,系统内部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转换大大简化,方便了系统的设计。因此,它的存在在目前多数据压缩方式并存、传输方式不一的情况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数字电视系统均以串行数字分量为主流,通过SDI接口可用一根同轴电缆同时传输4:2:2的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数字音频和时间码。在后期制作时,不同数字格式的素材可以利用SDI接口上载,经过剪辑后,下载为需要的格式,也可下载成多种不同的格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摄录设备格式的统一在技术上确实已不再那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格式时应更加关心摄录一体机的性能与性价比。
二 几家公司产品的评价
1. 记录格式
最初公布的MPEG标准,考虑到人眼对彩色信号的分辨能力低于对亮度信号的分辨能力,因此包含了4:1:1和4:2:0的取样方式,但在后来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复杂编辑和色键处理时,因4:1:1和4:2:0取样使视频色度信号的有效带宽下降,导致重建的视频信号质量降低,故在1996年公布的MPEG-2技术标准中,规定演播室的取样标准为4:2:2。从这一点来看,DVCPRO25和DVCAM等格式只能应用于简单的编辑和制作,而不适用于对视频信号质量有较高要求或复杂制作要求的场合。
Sony公司的Betacam-SX在视频4:2:2取样的同时,采用了帧间压缩的方法,压缩比达10:1,因此在保持较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冗余信息量,视频数据码率仅为18Mb/s,
较低的码率有利于数据的处理、传输并降低存储费用。根据数字压缩的原理,无论是帧内压缩还是帧间压缩,压缩比越低,数据码率越高,对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存储的要求相对也较高,当然成本也会提高。Betacam-SX这种格式压缩比较大,尽管其采用了独特的压缩算法,但还是有人担心18Mb/s的码率会降低图像质量。不知是否与此有关,从去年起,Sony又新推出了Betacam-IMX格式的系列产品,该格式采用MPEG-2
4:2:2单I帧压缩的方式,使码率提高到50Mb/S,图像质量比Betacam-SX又有改善,这给用户增加了一种选择的同时,也要多费点心思。
松下公司的DVCPRO50和JVC公司的Digital-S都采用了比较标准的记录格式:4:2:2取样,8b量化,帧内压缩,50Mb/s的视频数据码率,压缩比为3.3:1。
2.图像质量
事实上对数字摄录设备进行质量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摄录一体机,其摄像单元和记录单元很难分开,而对于录像机,除了测量其技术指标外,往往要通过录制图像、观察其多代复制的性能来判断其质量的高低。由于采用数字压缩,传统模拟设备的一些测试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而针对数字设备的一些新测试仪器和方法也刚问世不久,还不是很齐全,缺少权威的标准。因此,我们采用了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摄录一体机来说,更是以主观评价为主。
数字摄录一体机从整体上看,具有较高质量的图像、高稳定性、易于调整、操作方便、功能丰富等特点,对高亮度、细节、肤色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具体到各个公司的产品,主要区别在于采用的CCD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SP)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各有特点,但不同价位的产品所选用器件的档次不一样。这次我们做主观评估邀请了数十位专业或准专业人员,从结果来看,离散性较大,评价不一,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编辑录/放像机的多版复制,欧广联已经做过一次很权威的测试,其结果也早已众所周知。尽管我们并不具备十分充分的条件,但还是尝试做了一次多版复制测试(分量和SDI连接两种状态)。我们在客观测试时主要采用的是静态测试信号,尽管对由于压缩—解压缩引起的重建信号劣化难以定量测试,但结果仍可反映出设备某些方面的性能,这一项,从总体上看是Betacam-SX领先。(注:由于测试信号源是模拟分量信号,测量仪器所接入也是模拟分量信号,故与A/D、D/A的性能有关)。
3.可靠性。
字机与模拟机相比,磁鼓转速较高。一般来说,磁鼓转速越高,对录像机机械系统、伺服、走带系统的可靠性和磁头的耐磨性都会有更高的要求,与Betacam-SX和Digital-S的4500转/分相比,DVCPRO50的磁鼓转速更是高达9000转/分,当然松下公司采用了超小型高精度磁鼓,并设计了独特的机械结构,但由于其磁鼓直径太小,同时采用的是1/4"的小盒带,因此长期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有待证实。Betacam-SX和Digital-S都采用了1/2的磁带。前者的机械系统采用了成熟的Betacam-SP机型的工艺,鉴于Sony公司多年生产专业录像机的经验和Betacam-SP多年来良好的市场表现,且磁带走带速度较低,仅为Betacam-SP格式的一半,因此,其可靠性还是值得信赖的。Digital-S采用了与S-VHS相近的机械系统,较宽的磁迹宽度也有利于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改善。S-VHS前几年曾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相信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产品应该有所改善。
Betacam-SX是Sony公司Betacam大家族中的一员,根据Sony公司一贯的风格,可向下兼容Betacam-SP,既可重放原有的模拟磁带,更可直接用Betacam-SP
格式的磁带记录Betacam-SX格式的信号,DVCPRO也可向下兼容民用DV格式的磁带,Digital-S则兼容S-VHS格式的磁带,总之,三家公司在兼容上均做足了文章,就看你怎样取舍了。
与现有设备兼容,固然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磁带素材资源,保持设备更新换代的连贯性,但有时我们也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因为考虑兼容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典型的如Betacam-SX就分为兼容型和不兼容型两种,价格差别很大),而磁带资源也是有寿命的,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进步,作为过渡手段,我们可以考虑设置一定的混编线或上载机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对于兼容问题应综合考虑系统的整体配套性,才能既使系统设备实现优势组合,又能提高投资收益,真正做到物有所值。
5.技术支持
对于广播电视专业产品,售后技术支持非常重要。由于广播电视工作,尤其是新闻节目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政治性,同时,现在电视台均在进行成本核算,设备的使用率较高,很少有备用机,这就要求我们的售后技术支持必须及时有力,据我们了解,以上三家公司均已在我省设有特约维修站,其中松下和Sony的维修站正常情况下可在两小时内到达。
另一方面,公司还应该提供电视台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维修零件、资料,这一点对所在城市无特约维修站的电视台尤其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故障的发生都是突然的,靠专业维修站无法进行应急处理,所以要建立商家与用户联合维修的制度,来共同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这样做同时也有利于电视台培养后备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
我们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非压缩数字录像机(如D1、D5等),90年代初数字Betacam问世,这几款机型质量都非常过硬,技术上也无可挑剔,但其昂贵的价格使其难以普及。而以DVCPRO、Digital-S和Betacam-SX为代表的这一代数字设备能迅速占领广大市场,应该说是质量和价格两方面同时都能为用户接受的结果,其中Digital-S更是以低价位主攻中小型电视台。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市级电视台,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作出一个与我们的技术设备投入能力相匹配的选择呢?
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我们定购了一批JVC公司的Digital-S设备和少量Sony公司的Betacam-SX设备。
应该说JVC公司是数字化时代重新崛起的一匹黑马,其Digital-S格式已被SMPTE确认为D-9格式,欧广联和国家广电总局广研院的测试表明,D-9格式的图像质量可以匹敌当今任何一种主流数字格式,适用于各类特殊制作的要求。它采用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的帧内压缩方式、3.3:1的压缩比、50Mb/s的码率,误码校正采用的理德—所罗门方式,得到了EBU和SMPTE联合专家评审小组的较高评价。应该说,从格式来看Digital-S还是比较理想的,特别是它的价格仅相当于现有模拟分量设备(PVW系列),更增加了其市场竞争力。该产品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们基于以前的认识对它的信任度不够,或者说主要是对公司而不是产品本身缺少信心。当然Digital-S设备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由于采用与S-VHS兼容的走带机构,因而在小型化方面(尤其是摄录一体机)遇到了困难,如果不能在体积、重量方面加以改进的话,市场前景会有问题。另外我们在试用过程中发现其工艺相对而言不够精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接口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Betacam-SX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前几年讨论的零帧编辑的问题已不再成为问题,现在唯一有些担心的是Sony公司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Betacam-SX还是Betacam-IMX。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家公司都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但我们的电视事业却不能停下来等待,现在各家公司100Mb/s的高清产品也已纷纷登场亮相,也许这又是一轮新的较量和选择。
受利益的驱使,公司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总是说尽好话,而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则应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比较,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请记住,不一定选择最好的,但一定要选择最适合你的。
专业视频技术和DV技术
关于DV(Digital Video)
过去几年中,视频工业已发展为两大类。第一部分是“专业”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设备必须满足日常制作工作和高影像质量的严格要求。重点在高影像质量和下列方面的可靠性:记录、编辑和再制作。这一类工作通常包括分量视频格式,如Betacam
和MII。当然,购买和维护专业级设备的花费是相当高的。仅管这些费用通常转嫁给消费者和客户,分期偿还投资仍需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新的投资需要仔细考虑。过去十年中,视频技术已不仅仅是有经济实力的用户才能负担得起的。这主要得益于小型化,使得数字摄像机成功地引入市场成为可能。
非专业市场比专业市场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期望。一般要求轻便的设备,低一些的信号质量,通常是(VHS、S-Video或Hi-8)以及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等。可以承受的价格和家庭计算机用户桌面工具的产生更扩展并加深了这种趋势。无论什么平台,用户都可以以大大低于广播级专业设备的花费来满足他们图像制作所需的任何要求。因而这一类型视频技术的发展显著超过了专业级产品的发展。
最近几年,第一部数字摄像机的问世消除了图像质量上的怀疑。新的摄像机记录视频不是以模拟信号,而是以压缩的数字信号的方式。结果是原来专业级图像质量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而同任何新技术的发展推广一样,价格也随着用户群的扩大而持续下降。为避免出现不兼容的情况,这种技术的主要产品都符合一个新的数字压缩标准:DV(Digital
Video)。至目前为止,很多国际知名的视频厂商都开始发展和提供DV格式的产品。这其中的传输标准被称为FireWire(IEEE
1394)。这一标准是与DV标准合作,同时也有其独立性的输出标准。FireWire是一种设备间传输数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里的东西突然没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