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囊取石头内有一颗2.2*1.0cm石头,需要手术吗

一般10点多钟发病,挂几并消炎的很快就好,过几天又痛,请问之能手术吗,而且3月16号在本院刚做的囊肿切除手术

本人胆结石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是多发性的胆结石想咨询下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对于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处理,重症胰腺炎的抢救,乙肝...

胆囊结石如果症状反复发作建议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

专长:肠梗阻,胆囊息肉,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问题分析:冒昧问一下现在有无其他不适症状,你的情况应该提示为结石导致的炎症的发生
意见建议:建议及时到医院的肝胆外科就诊,建议常规检查,如果提示为上述情况,建议腹腔镜下微创治疗

专长:背脊痛,大隐静脉曲张,肩周炎粉碎性骨折,颈部创伤,...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所述情况可能是胃肠道功能不良,可以服一段时间参苓白术散,胸腺肽片,奥美拉唑,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受凉熬夜饮酒刺激性食物饮料和生冷干硬食物,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慢慢就好了

胆囊结石右腋下见约0.9×0.4cm淋巴回声,胆总管内径0.

专长: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脏肿瘤、血管瘤)、肝胆管结石、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脾大、脾亢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肿瘤、脾脏占位等。

超声提示是胆囊肿,胆囊大,胆囊结石。需要手术吗?

专长: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脏肿瘤、血管瘤)、肝胆管结石、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脾大、脾亢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肿瘤、脾脏占位等。

严重吗,胆总管内径0.4cm,门脉主干内径1.0cm,脾肋见

专长: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脏肿瘤、血管瘤)、肝胆管结石、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脾大、脾亢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肿瘤、脾脏占位等。

胆囊肿大,胆囊结石。我能保守治疗吗?

朋友你好,你这情况建议考虑手术治疗的,建议正规三甲医院就医

多发性胆囊结石该怎么治疗?

对于肝内多发囊肿,要继续观察,如果增大,影响肝功能,可以行穿刺抽吸并注射95%酒精,或行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无须治疗。

超声所见;肝大小正常;肝内探及数枚强回声斑,后方伴...

指导意见:你好,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胆囊炎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蛋白、高脂,避免过饱。病情发作时可服消炎利胆片、氧氟沙星片的,疼痛严重时可以配合解痉药物改善。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

健康咨询描述: 2年前检查出胆结石,现在长到1.8*0.8,有几种治疗方法。

化验、检查结果: 今天做的B超,长到1.8*0.8。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治疗过,这半年犯过3到4次。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尽量采取不手术打掉石头。

若不采取手术,是不是只能缓解病痛,并不能把石头排除,而且石头长的是不是很大了,有危险吗?

通过中成药及上述注意事项经过三个月以上,有部分人是可以排出结石的。但如果仍没有排出,或无法按上述注意事项做的话,那么就有危险的可能。

现在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如果身体没有其他病症。是不是手术后也需要注意这些事项,以免再长石头。

如果没有其它病症,建议继续保守治疗继续观察。手术的话通常是将胆囊整个切除,毕竟对身体是有一定损伤的。

还有9条医生回复,微信扫一扫,随时看答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疾病百科| 胆结石(别名:胆石症)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

常见症状:腹痛、胆绞痛、胆囊增大、腹痛,发热及黄疸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胆囊是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的内容,作为囊性脏器,超声有其独特优势。但是,超声检查中,一般采用低频探头,高频探头应用较少,部分病变常被漏诊,尤其是胆囊底部病变。本文通过高频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的应用,探讨其价值。 
  1.1材料收集0-11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现胆囊底部病变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30个,女性22个,年龄24~78岁。上述患者均因发现胆囊病变(结石、占位、息肉等)而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共发现胆囊底部病变65个。 
  1.2 方法应用GE 公司的Logiq9、730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振探头频率3.5~4.0MHz(低频),线振探头频率7.0~10.0 MHz(高频)。患者取平仰卧位,必要时变换体位检查(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胸膝位、坐位等),直到获得最佳图像;分别用低频及高频超声检查胆囊的大小、形态、囊壁、囊腔及其周围情况,发现病变后再进行血流、频谱等观察。术后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0.05 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2.1胆囊底部病变情况。在65个胆囊底部病变中,胆固醇息肉47个,炎性息肉5个,腺瘤2个,腺癌3个,腺肌症5个,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个,分隔胆囊并腔内结石2个(表1)。胆固醇息肉平均大小0.4cm,炎性息肉平均大小0.4cm,腺瘤平均大小0.6cm,上述病变内无或极少量血流信号;腺癌大小1.1cm×1.0cm~1.8cm×2.1cm,病变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腺肌症(图1)大小0.8cm×0.7cm~1.0cm×1.5cm,内均未见血流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图2)大小2.1cm×2.0cm,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病灶内可见一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2个分隔胆囊患者,分隔均位于胆囊底部,并远端囊内结石(囊腔大小1.0cm×1.5cm;1.0cm×2.0cm)。 
  表1超声检查胆囊底部病变情况表 
  2.2 不同频率超声在发现胆囊底部病变中的对比观察。65个病灶中,高频超声发现59个 (90.8%),低频超声发现41个(63.1%),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表2)。 
  表2不同频率超声发现胆囊底部病变对比 
胆囊底部解剖特点与超声检查技巧。首先,胆囊底部临近结肠肝曲,后者可以覆盖胆囊底部,由于肠道气体干扰,超声检查常遗漏胆囊底部病变[1]。在超声诊断中,可以通过变化体位,使肠管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其次,十二指肠球部也干扰对胆囊病变的诊断,可通过饮水,充盈肠管的方法来鉴别病变与正常结构。另外,少数胆囊内可见分隔,当胆囊底部出现小的分隔时,常规低频超声检查经常漏诊病变。本研究中,有两个胆囊底部分隔患者,均由于误将分隔当成胆囊底壁而漏诊远端囊腔病变(远端囊腔透声较差,回声较强,误认为肠管结构)。最后,相对于胆囊颈部、体部而言,底部一般位置较表浅,而7.0~10.0 MHz超声探测最大深度为4~5cm,这就为高频超声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同频率灰阶超声在诊断胆囊底部病变中得差异。超声的空间分辨率分为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切面分辨率。其中纵向分辨率与超声波的频率相关,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越高,反之,纵向分辨率越低。目前,商用探头的纵向分辨率约等于超声波波长[2]。这样7.0兆高频探头的纵向分辨率就是3.5兆低频探头的2倍。因此,在发现微小病变方面,高频超声有优势。在本研究中,大多低频超声漏诊的病变均为体积较小的病变。47个胆固醇性息肉中,高频超声发现43个,低频超声发现32个。另外,高频超声由于分辨力的较高,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及其与周边脏器的关系也显示较清晰。例如,3个胆囊癌病变高频超声均显示病灶与肝脏分界不清。但是,高频超声探测最大深度较小,本研究中,有4个病灶由于胆囊底部位置较深,高频超声探查不满意。 

不同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胆囊底部病变中得差异。超声波的频率越高,其所能探测的最低血流速度越低。反之,频率越低,所能探测的最低血流速度越高。由于胆囊壁上的血流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论高频、低频超声均不易显示血流信号。当胆囊出现病变时,个如腺瘤、炎症、腺癌等情况下,血流信号增多,此时,较低速的血流信号首先被高频超声发现;当病变内血流信号进一步增多,流速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低频超声才显示血流信号。因此,在发现病变后,应采用高频超声对其内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胆固醇性息肉、腺肌症病变内一般无血流信号;腺瘤内血流信号较少;腺癌内血流信号一般较丰富[3.4]。若能显示病变内有血流信号,则高度提示为肿瘤。若为异常高阻或低阻动脉频谱,则应怀疑胆囊癌。本研究中,3个胆囊癌病变内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2个胆囊腺瘤病灶内高频超声显示细线状血流信号,而低频超声所显示的1个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漏诊1个),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胆固醇息肉及胆囊腺肌症诊断,而倾向于肿瘤病变。再例如, 1个超声诊断胆囊底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刚开始怀疑胆囊腺肌症[5,6](病变部分胆囊面较光滑,内可见胆固醇结晶超声征象)。但是,病变内发现血流信号,从而否定上述诊断(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7])。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 
  总之,在胆囊底部病变的诊断中,高频超声较低频超声有一定优势。因此,在超声检查中,应常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胆囊底部,以免漏诊病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胆囊取石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