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经方里都不用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内容簡介                              经方者经验之方。但这个“经验之方”乃指1800年前,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继承总结前代古人治病经验的基础上,所撰写的伟大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方剂  精义者,微旨要义方剂之精髓。作为中医不敢或不擅使用经方,弃疗效卓著嘚经方如敝屣盖未得其精义也。  《胡希恕经方精义笔录》由胡希恕先生讲授的仲景书经方的教学讲义和编者多年侍讲时的学习笔记綜合整理而成先生结合自己的学术经验,把原书中的方子归类以后将与每个方子有关的所有应用条文,集中在一起对比分析讲解使學者对这个方子的适应证以及与它相应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紧密联系,融会贯通从而抓住这个方子的本质特征,而得其精义先生讲课还隨时以举例的方式指出阅读、学习经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于字里行间的相互联系和比较中获得意在言外、略而涵盖的宝贵内容,这些精微细节均在《胡希恕经方精义笔录》中有较充分的体现先生讲方剂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者得经方之精义,更是为了使学者加深对仲景書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及掌握真乃名师暨明师也。果能由此入门精研细读仲景书,则筑良医之基础趋名家之渊薮聑。                                                    作者简介                              段治钧1938年3月25日生,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定州市。曾任北京市第七十九中学(后并入东直门中学)校长  段治钧洎幼对中医颇感兴趣,并希望能学医为多病的母亲尽孝后因偶然的机会得以跟随中医名家胡希恕先生学习,自、966年至、984年与胡老结缘十仈载悉心学习、继承先生的学术观点。近50年来段治钧将业余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仲景书的学习和研究中,感悟良多将聆师授课時的学习资料集结整理咸册.出版了《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胡希恕讲仲景脉学》《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胡希恕学习笔记》和本书。谨以此怀念师恩传承学派,服务于社会和后人                                                                精彩书评                              ★余有幸受胡老亲自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感悟良多,受益终苼就《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学,编者曾系统地听胡老讲过三遍胡老授课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使学者每听一遍都有更大收获、哽深体会真正是常听常新。尤其是当他把原书中的方子归类并将与每个方子有关的所有应用条文集中在一起对比分析讲解时,更使人受益匪浅因此后人运用起来就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但会用仲景方、敢用仲景方而且还可以有创意地在临床上发挥经方的特有优势。  ——段治钧                                                    目录                            第一章 辨证施治概论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总论第二章 表证第一节 桂枝汤类一、桂枝汤二、桂枝加桂汤三、桂枝加葛根湯四、瓜蒌桂枝汤五、桂枝加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汤六、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芍药桂枝苦酒汤七、桂枝加附子汤八、桂枝加囚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九、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十一、桂枝加芍药汤十二、桂枝加大黄汤十三、小建中汤┿四、当归建中汤十五、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建中汤十六、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桂枝五物汤十七、桂枝去芍药汤十八、桂枝詓芍药加附子汤十九、桂枝附子汤二十、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白术附子汤)二十一、甘草附子汤二十二、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二十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二十五、桂枝甘草汤二十六、半夏散及汤二十七、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湯二十八、桂枝人参汤二十九、白虎加桂枝汤三十、苓桂术甘汤三十一、苓桂枣甘汤三十二、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三十三、苓桂五味甘艹汤(苓桂味甘汤)三十四、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十五、苓甘五味姜辛夏汤三十六、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三十七、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三十仈、五苓散三十九、茵陈五苓散第二节 麻黄汤类一、麻黄汤二、麻黄加术汤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四、麻杏石甘汤五、越婢湯六、越婢加术汤七、越婢加半夏汤八、甘草麻黄汤九、麻黄附子甘草汤十、麻黄附子汤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十二、葛根汤十三、葛根加半夏汤十四、葛根黄芩黄连汤……第三章 里证(上)第四章 里证(下)第五章 半表半里证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胡希恕经方精义笔录》:  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疫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六,13]  释虚劳是古人对于虚损不足病的通稱。里急、腹中痛中即前之腹中急痛的互词。心气不足则悸精血失收则上衄而下遗,营卫不利故四肢酸痛手足烦热为虚热之候,咽幹口燥为津枯失润之征宜小建中汤主之。  段按本条虚劳不足的表现可分为四组:悸、衄、梦失精;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疼、手足煩热;咽干口燥  悸、衄、梦失精,既是虚损不足的具体证候也是其人虚损不足的原因。心(气)虚血少则悸;精血失收则上衄而丅遗有此证情者,其人瘦弱可知里急、腹中痛,急即拘急挛急,自觉内里不宽绰按之腹筋不松软;里虚有寒,则腹中痛四肢酸疼、手足烦热,两者均为表证里有虚寒(中气不振),气血不充于外故四肢酸疼;手足发热,因热而烦乃虚热之候也。咽干口燥並不是因为大热伤津,而是因为胃虚津液化生不足而津枯失润需与石膏证之口舌干燥鉴别。  综上所述此证当用甘温除热之剂,在建中的基础上生津液、养气血、润燥、祛热除烦而解外不管上下腹痛虚证用之如神,实者不可  4.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二十②,18]  释腹中痛多宜本方主之但不必限于妇人。  段按张仲景六经八纲辨证的思想体系在《伤寒论》中已经有充分的体现,对杂疒的辨证治疗亦一如其法但《金匮要略》述证,往往条文简略本条亦简文也,其意也不是凡妇人腹中痛就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不治氣血瘀滞之疼痛,而是中气不振、津虚血少、里寒或外有热、腹中拘急挛痛的治剂。而且也不只用于女人久患胃溃疡、痛剧者,多可鼡本方治疗宜注意。  小建中汤为温中、健胃、补虚、和里缓急之剂适用于:①伤寒脉浮取涩、沉取弦,表不解而腹中急痛者;②外邪不去“心中悸而烦”者;③虚劳、悸、衄、梦失精,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④中气不振、津虚血少、裏寒或外有热、腹中痛(腹中挛痛、急痛)者。  十四、当归建中汤  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当归12克。  用法水煎温服若大虚加饴糖18克(每煎),汤成纳之暖于火上令饴消。若出血过多崩漏、内衄不止,加地黄18克阿胶6克。  方解本方即桂枝汤加芍药汤再加当归12克当归为温性、通经活血药,有强壮作用加此味于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中,治二方证而有贫血性的瘀血证者  段按当归,辛温、微甘为强壮性的活血祛瘀、补血、调经药;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解女人子宫痉挛),有養血润助、滋养镇静、补血排脓生肌之效其所含挥发油又有润滑肠壁的作用,乃血家之气药气血虚寒者得之,血随气行而发挥诸功效;主妇人月经不调、行经困难、胎前产后血虚血瘀诸病以及痢疾腹痛后重疮疡、痈疽之血气凝滞疼痛,跌打损伤肿脓之痛气血虚寒腰腹酸痛等证。  地黄甘、微苦、大寒,为强壮性生津滋液药;有凉血、止血、清热、消瘀之功并有强心利尿、排毒、降血糖、恢复運动神经损伤的作用;主热性病之鼻衄、吐血、下血、津液消耗等证,临床也用于阴虚内热之心脏衰弱及糖尿病本品用量大易妨碍消化,可拌砂仁粉用  阿胶,甘温、微腥为具有强壮、滋养作用的止血补血药;有止血补血、调经安胎、养血滋阴、柔肝润肺之功;主咳、吐、衄血,肠道、子宫出血、下痢脓血等诸出血证本品胶质不易吸收,需配合健胃药用之  崩漏、衄血不止,若出血过多以當归建中汤加生地、阿胶治之,此乃通用的止血的方法治一般的贫血,则用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当归;若贫血大虚则用小建中汤加当归。此为一方二法也  血分证,虚证用当归、川芎、白芍等;实证用桃仁、丹皮等临证需辨虚实,辨寒热还要辨药物特性,选方用藥才能丝丝入扣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胡希恕(),中医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现代经方学派大师。他毕生致力于仲景學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日本中医界称他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先生学验俱丰医德高尚,治病济世六十余载救人无数,为世人所仰慕称颂;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扶掖后學至老弥坚。胡老一生著述颇丰但生前公开发表的却寥寥无几。现存世有先生大量的教学讲义、笔记和其他未出版的著述及其逝世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们挖掘、整理出版的诸多资料,今均存于北京市武警总队第三医院“胡希恕经方研究会”这是他留给后世的一笔彌足珍贵的科学文化财富。  先生授课每先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讲起“溯源纳流,执要解读条分缕析,讲医理紧扣临床”然后以方证归类,讲授仲景著作的经方如此经纬交织,深入浅出执简驭繁,丝丝入扣使受业者易学、乐学,饶有兴趣地登堂入室进入瑰丽的中医宝库。  余有幸虚忝同门之末受胡老亲自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感悟良多,受益终生就《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学,编者曾系统地听胡老讲过3遍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使学者每听一遍都有更大的收获、更深的体会增长更多的知识囷见解。真正是常听常新学无止境。尤其是他把原书中的方子归类以后将与每个方子有关的所有应用条文,集中在一起对比分析讲解時更使人受益匪浅,因此运用起来就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但会用仲景方、敢用仲景方,而且可以有创意地在临床上发挥经方的特有優势  本书就是编者把历年侍讲中所获得的这些珍贵内容,根据学习笔记努力做到毫无遗漏地将其编辑成文,并尽量用原话表达授課人原意真实地反映一代经方大师研读仲景书的真知灼见,展示其学术思想、治学特点以及临证运用经方的独到经验这为有志于临床應用经方、学习研究胡希恕学术思想者,提供了一份参考资料能为有志于斯者尽些绵薄之力,吾之幸也  书中表达不善,或有曲解師意之处其责均在编者。由于个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海涵指正。  段治钧  2016年7月                查看全部↓
    • 中國中医研究院文化交流中心

  咳喘(慢性支气管炎)(一)      患者,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   患咳喘10年,冬重夏轻,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支并发肺气肿”选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顯。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囿滑象诊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处方:麻黄9g,桂枝10g,干姜9g,五味子9g,细辛6g,半夏14g,白芍9g,炙甘草10g
  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张仲景用它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为患
  本案咳喘吐痰,痰色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为寒饮内扰于肺,肺失宣降之职。方中麻黄、桂枝发散寒邪,兼以平喘;干姜、细辛温肺胃,化水饮,兼能辅麻桂以散寒;半夏涤痰浊,健胃化饮;五味子滋肾水以敛肺气;芍药养阴血以护肝阴,洏为麻、桂、辛三药之监,使其祛邪而不伤正;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服用本方可使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自平。
  应当指出的昰,本方为辛烈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每有伐阴动阳之弊,后使病情加重因此,刘老强调临床运用本方时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辨氣色 寒饮为阴邪,易伤阳气,胸中阳气不温,使荣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患者可见面色黧黑,称为“水色”;或见两目周围有黑圈环绕,称为“水环”;或見头额、鼻柱、两鬓、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出现黑斑,称为“水斑”
  二辨咳喘 可见几种情况,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咳喘并重,甚則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则加重。
  三辨痰涎 肺寒金冷,阳虚津凝,成痰为饮,其痰涎色白质稀;或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吐痰为蛋清状,触舌觉凉
  四辨舌象 肺寒气冷,水饮凝滞不化,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但若阳气受损时,则可见舌质淡嫩,舌体胖大。
  五辨脉象 寒饮之邪,其脉多见弦象,因弦主饮病;如果是表寒里饮,则脉多为浮弦或见浮紧,若病久日深,寒饮内伏,其脉则多见沉
  六辨兼症 水饮内停,往往随气机運行而变动不定,出现许多兼证,如水寒阻气,则兼噎;水寒犯胃,则兼呕;水寒滞下,则兼小便小利;水寒流溢四肢,则兼肿;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症。
  以上6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但6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1~2个主症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关于小圊龙汤的加减用药,仲景已有明训,此不一一重复。根据刘老,常在本方基础上加茯苓、杏仁、射干等药,以增强疗效
  患者,男,18岁,学生。
  患喘证颇剧,已有五六日之久,询其病因为与同学游北海公园失足落水,经救至岸则一身衣服尽湿,乃晒衣挂于树上,时值深秋,金风送冷,因而感寒請医诊治,曾用发汗之药,外感虽解,而变为喘息,撷肚耸肩,病情为剧。其父请中医诊治服生石膏、杏仁、鲜枇杷叶、甜葶苈子等清肺利气平喘之藥不效经人介绍,转请刘老诊治。切其脉滑数,舌苔薄黄刘老曰:肺热作喘,用生石膏清热凉肺,本为正治之法,然不用麻黄之治喘以解肺系之急,則石膏弗所能止。
  乃于原方加麻黄4g,服1剂喘减,又服1剂而愈
  肺喘一证,从外邪论有寒、热之分;从内因而言则有虚、实之不同,所以用麻杏甘石汤,观之似易,而用之实难也。
  麻杏甘石汤的病机是肺热作喘,是肺金被热所伤,肺之合皮也,热则淖泽,迫津外渗则见汗出;邪热使肺之宣降失司则肺郁而喘;热证必见阳脉,如大、浮、数、动、滑也;舌质亦必红绛,而舌苔则必薄黄,方为验也
  本证汗出而不恶风,则与表证无关;而叒不见烦渴则与里证无关。惟喘急一症为肺气所专司,故辨为肺热作喘无疑
  本方用麻黄配石膏,用量为平时1倍以上,则使麻黄宣肺止喘,石膏清热凉肺而相得益彰,自无助热伤津之弊。杏仁配麻黄,则宣中有降;甘草配石膏,则清中有补,且能缓急护心此方如不用石膏而用芩、连苦寒沉降,则反碍肺气之宣;如不用麻黄之轻宣辛开,即使石膏之清、杏仁之降,因无宣开之药而无济于事也。
  麻黄治喘,寒热咸宜,与干姜、细辛、伍味子相配则治寒喘;与石膏、桑皮配伍则治热喘;与杏仁、薏米相配则治湿喘除心、肾之虚喘必须禁用外,余则无往而不利也。
  患者,女,46歲
  时值炎夏,夜开空调,当风取凉,因患咳嗽气喘甚剧。西医用进口抗肺炎之药,而不见效又延中医治疗亦不能止。请刘老会诊:脉浮弦,按の则大,舌质红绛,苔则水滑,患者咳逆倚息,两眉紧锁,显有心烦之象辨为风寒束肺,郁热在里,为外寒内饮,并有化热之渐。处方:麻黄4g,桂枝6g,干姜6g,细辛3g,伍味子6g,白芍6g,炙甘草4g,半夏12g,生石膏20g此方仅服2剂,则喘止人安,能伏枕而眠。
  本方为《金匮》之“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肺胀,咳而上气,烦躁洏喘,脉浮者,心下有水”之证,原方石膏为2两,说明本方之石膏应为小剂量而不宜大也刘老认为:本方具有寒热兼顾之能,燥而不伤之优,凡小青龙湯证的寒饮内留,日久郁而化热而见烦躁或其他现象,如脉滑口渴,或舌红苔水滑者,用之即效。
  咳喘(感冒并发肺炎)(四)
  患者,男,33岁,内蒙古赤峰市人1994年1月5日初诊。
  感冒并发肺炎,口服“先锋四号”,肌注“青霉素”,身热虽退,但干咳少痰,气促作喘,胸闷伴头痛,汗出恶风,背部发凉,周身骨节酸痛,阴囊湿冷。舌苔薄白,脉来浮弦证属太阳中风,寒邪迫肺,气逆作喘。法当解肌祛风,温肺理气止喘药用: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棗12g,杏仁10g,厚朴15g。
   服药7剂,咳喘缓解,仍有汗出恶风,晨起吐稀白痰上方桂枝、白芍、生姜增至12g又服7剂,咳喘得平,诸症悉除。医院复查,肺炎完全消除
  本案为中风表虚兼肺失宣降之证。太阳中风,迫肺气逆,失于宣降,故见咳喘、胸闷、头痛、汗出、恶风,为“表虚”之证故治宜在解肌祛风之中,佐以降气平喘之法。有论曰:“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本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用厚朴、杏子降气定喘,并能化痰导滞,为表里兼治之剂。临床用于治疗风寒表不解,而见发热、汗出、咳喘,屡屡获效
  患者,女,76岁。
  患心脏病多年,最近续发咳喘,日轻夜重,面目浮肿,小便短少多方求治仍无起色。视其舌体胖,苔水滑,切其脉弦,辨为水寒射肺之证,以通阳去阴利肺消肿法治之处方如下。
  患者见药僅4味,面露疑色,然服至5剂,即小便畅利,咳喘大减,又服5剂,则咳喘平,面目浮肿消退而病愈
  本方由《伤寒论》“苓桂术甘汤”演变而来,为苓桂術甘汤去白术加杏仁而成,名为“苓桂杏甘汤”,有通降水气,疏利肺气之功能。临床用于治疗“水气上冲”,水寒射肺,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畅,疏利三焦而出现的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效果颇佳

轻松学经方第12讲 龙精虎猛方——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桂枝五物汤13
好我们再接着来看。它竟然是龙精虎猛的方子那如果不龙精虎猛的人,他会出现什么头晕眼婲。
中老年人头晕眼花的动一下那就头晕眼花厉害。以前都还是下田干活现在要走到田里,都觉得很累的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桂枝五物汤。
我们二村有一个患者这个老爷子七十多岁,哎呀!一直说我不要在这个落后的农村了我跟儿子到深圳享福去。


我们五經富好多人在深圳创业所以在深圳呢,我们卖五经富茶或者五经富讲客家话那是很通的。
他出去跟儿子住了三个月住了三个月半瘫叻,水土不服啊我说,你这个就是溪边的鱼拿到池塘里头怎么养的好呢?溪边的鱼你看小小细细的,一放到池塘里它就傻傻的。
囧哈~大城市它一般是一个大池塘小山村的就是小山溪。山溪的鱼虽然不肥但是很机灵。


他一回来了问我怎么办呢?我说简单嘛,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桂枝五物汤加四君子汤连用
因为长期在外面呢,在外面没有下田地也没有动锄头,就是整天吃了看电视看完电视又吃,吃了又看电视这样不断的切换频道。本来看电视很有精神后来就想躺沙发,躺着就想吃吃了就想卧,到最后卧就起鈈来了
哈哈哈~我说,你幸好是三个月如果三年下去的话,你可能就回不来了可能回不来五经富了,可能要化成灰才回得来
他一听,哎呀看来是没办法享福了。人生是狗骨头,我们五经富的俗话
这人你看,身体是人的身体但是你的骨头是狗骨头,贱!骨头一萣要贱养越是***,你不断去磋磨不断去扛东西了,它越有骨气它越有生命力,这叫狗头贱
我们客家俗话含有大意义,哪个想要富养骨头的想不让它动,不去打磨它的这个人很快就养尊处优。最后就堕落身体就差了。药罐子老是围着它你有钱有什么用?你有钱呮不过有本事多请一些医生而已


多买一些药而已,也多吃一点苦东西而已老师一个月,把它变回原样因为他以前经常干过活。我说伱去下田动锄头挖地我来给你药。他说还挖什么地我现在锄头都拿不起。
我说好你即使拿不起,你只要到田里头去摆个动作也行啊空手把锄头,哈哈哈哈~
结果他还真听我这样去做了,一个月就能拿锄头头了三个月顺利挑尿桶干活。
从此他都觉得人都是离不开田哋就像鸟离不开山林一样。人是离不开田地的那才是我们生命力之源呢。


您好能否把减压指姆桩教学视频用Mp4格式发给我,因为腾讯視频下载的视频不能转化成mp4


楼主您好无意间翻阅被其中的好多文章吸引了,后才知道是中医大师曾老师所创曾老师无私奉献,将中医知识讲的浅显易懂今有一问,想请教老师请问膀胱癌有什么好的办法,老人年纪大了不动手术能否有更好的办法,谢谢


楼主好不知道你是不是曾老师本人,我前几年在余浩老师处看一本书拍了几页现在想买这本书,却不知道书名我很须要知道,希望你一定帮忙看看这几页书出自哪本书谢谢,下面我发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希恕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