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将i76i78700k是硅脂u吗的u换成7i78700k是硅脂u吗么?

我们已经进入了8代酷睿游戏本时代,8代酷睿游戏本最强的CPU是i98950HK,默认高频、不锁倍频、12MB三级缓存都是她的旗舰特点。我们今天将结合微星GT758RG高端风冷笔记本测试这颗处理器。

此外,Intel以EMIB方式连接AMDVegaGPU的Kabylake-G系列四核标压BGA封装处理器也已进入8代酷睿门墙,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是搭载i78809G的IntelNUC以及定位稍低的XPS15二合一笔记本。

Intel此前凌乱的路线图

Intel于4月3日发布了多达十一款8代酷睿家族型号,本文今天将要提到的i78950HK就是其中之一,隶属于CoffeeLake家族,采用14nm++工艺,相比前代相同定位产品多了两个物理核心,默认标称的满载睿频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自Skylake以来,IntelCPU的同频性能一直停滞,同频同电压下的功耗和温度情况也没什么改善,在今天正式揭晓谜底前,发烧友们一直对其预期表现非常纠结。

这是由8代低电压CPU的颇多降频、不同品牌之间性能差距悬殊的情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所致。事实上,在非常紧张的瓶颈区间内,这一代标准电压处理器增加了一半的核心数量,实现了更高的满载运行频率,带来了游戏本CPU多年不曾见到的性能提升幅度,着实让人感动。

i98950HK拥有哪怕放在桌面上也非常强悍的默认频率范围,我们家今天就来简单体验她在默认频率下的各方面表现。

包括华硕ROGG703、戴尔Alienware等的很多品牌都将会搭载这颗CPU,我们首先以风冷最强的微星GT75模具为载体分析介绍i98950HKCPU的基本情况。

i98950HK同i78850H\i78750H一样都隶属于6核12线程45W标准电压CPU序列。i9-8950HK默认频率2.9GHz,单核turbo4.8GHz,四核睿频4.5GHz,全核满载4.3GHz。这个频率同桌面的i78700K基本对等,单核睿频还要高一些,性能空前强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8代标压CPU的移动6核i7均配备9MB三级缓存,不锁倍频的i98950HK才拥有完整的12MB容量。当然,这颗CPU的默认TDP只有45W,我们拿到的微星GT75机器直接解锁了200W的PL1和PL2功耗限制。

直接超频不降电压将会导致惨烈降频47倍频设定只能实现44倍频效果

我们使用跑分软件、拷机软件和游戏对这颗CPU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一:即使在微星GT75这样的9热管、10热管风冷最强模具上,i98950HK在性能上也同频率接近的桌面i78700K有一定距离。在短促的跑分软件中,两者相差不大,但时间长了,默认电压下的i98950HK在满载应用程序中会降频,落后于桌面CPU。

AVX2重负荷转码必须手动降压才能维持4GHz否则会降频到2.6-2.9GHz

二:AVX2为代表的H265转码和密集负载的拷机测试中,i98950HK无法坚持默认全核睿频频率。我们借用压片工具组的命令行脚本进行测试,AVX2负载下其运行频率约为2.6到2.9GHz。AIDA64FPU拷机中,i98950HK的运行频率约为3.6GHz。普通应用程序中,视负载而定,i98950HK默认满载频率在4.15到4.3GHz之间。这两种条件下,强冷风扇对散热没有任何改善可言,满载都是98摄氏度。

无论是否开启强冷拷机频率都是3.6-3.7GHz温度也差不多98

三:有外媒表示这颗CPU的4.8GHz单核睿频只有在低于50摄氏度时生效,我们没有明确读取到这样的信息,但是在接近空载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未见过这颗CPU的睿频频率超过4.6GHz。其0负载频率大约在4.35GHz到4.55GHz之间。

四:在孤岛惊魂5这样的大型3D游戏中,i98950HK可以坚持4.3GHz的全核睿频,没有任何问题,默认温度在85到90摄氏度之间。如果打开GT75的强冷,那么其温度会下降到70摄氏度左右,降温效果明显。

无论是否开启强冷拷机频率都是3.6-3.7GHz温度也差不多95-98℃

五:我们尝试过超频,并且将单独写文描述他的超频过程。总的来说,i98950HK在密集负载(比如AVX2或AIDA64FPU)中,无论是向上调整频率,无论如何调整电压,最高稳定的全核睿频大概都不会超过4.3GHz,多数时间的典型频率在4.05到4.15GHz之间。

开启强冷游戏4.3GHz温度不到70

当我们运行次一档负载的跑分软件,比如CinebenchR15时,i98950HK有机会坚持十几秒的高频状态——你为其降低电压指定的倍频,但这种频率无法坚持跑完CinebenchR15,后半程将会跌破4GHz。我们总结的体质是这颗U只能在1.15V附近(实际电压,设定为1.17V加Offset-0.04V)勉强维持最高4.8GHz很短的一段时间。

对这颗CPU来说,超频的实际应用价值基本可以忽略,玩家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降低电压维持默频高负载,当然如果遇到体质较好的个体也可以尝试低电压4.5GHz玩儿游戏。

下面我们展开我们的测试过程,为您解读这颗CPU的具体测试成绩。

在性能测试环节,理论测试部分排在前面,实际应用排列在后,我们的理论测试项目包括Wprime多线程计算、3DMark物理运算两个部分。

注:我们使用的对比平台中,i78700K搭配DDR43200双通道幻光戟,笔记本平台中轻薄本为双通道DDR42400,游戏本16/32GB均为DDR42666双通道,8GB为单通道。微星GT75作为i98950HK载机同其他游戏本一样没有开启强冷模式。

从Wprime和3Dmark的测试结果来看,i98950HK如果不是运行超重负载的跑分软件,性能同桌面iK是无限接近的。

渲染与视频转码对比测试

在专业的图形渲染方面,我们使用著名的CinebenchR15和CoronaBenchmark进行对比测试。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

在渲染测试环节,i98950HK同i78700K的差距没有被拉大,同自家同模具GT75的i78750H相比,性能增幅也大致对得起频率增幅(4.3GHzVS3.9GHz)。

不过在渲染测试部分,i98950HK表现稍微不如意一点,这是因为测试时间较长,频率波动比较大的缘故。

这颗CPU的测试过程我们今天就告一段落,我们将在随后单独撰文发布他的超频实验结果。

原标题:6核4.8GHz! 8代酷睿标压CPU值得期待吗?

八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有传承的产品序列发展到第八代,多数也都有着相当大的突破与变革之处。上周我们讨论了AMD马上全面铺货的第八代移动APU系列处理器,今天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今年上半年Intel方面即将推出的正统高性能第八代酷睿六核处理器。

第八代酷睿移动标准电压版表现值得期待吗?

Intel的路线图现在已经非常混乱

Cannonlake何时发布,架构特性有多少变化还充满了未知。已知的第八代酷睿发布产品中,KabylakeURefresh采用14nm+工艺,CoffeeLake采用14nm++工艺,各自相比前代定位产品多了两个物理核心(i7带有超线程),默认标称的满载睿频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自Skylake以来,IntelCPU的同频性能一直停滞,同频同电压下的功耗和温度情况也没什么改善。

Intel的主要精力都超脱到了PC范畴之外CPU架构制程心急也没办法

八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有传承的产品序列发展到第八代,多数也都有着相当大的突破与变革之处。上周我们讨论了AMD马上全面铺货的第八代移动APU系列处理器,今天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今年上半年Intel方面即将推出的正统高性能第八代酷睿六核处理器。

第八代酷睿移动标准电压版表现值得期待吗?

Intel的路线图现在已经非常混乱

Cannonlake何时发布,架构特性有多少变化还充满了未知。已知的第八代酷睿发布产品中,KabylakeURefresh采用14nm 工艺,CoffeeLake采用14nm 工艺,各自相比前代定位产品多了两个物理核心(i7带有超线程),默认标称的满载睿频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自Skylake以来,IntelCPU的同频性能一直停滞,同频同电压下的功耗和温度情况也没什么改善。

Intel的主要精力都超脱到了PC范畴之外CPU架构制程心急也没办法

KabylakeURefresh发布半年多以来,已经在轻薄本领域枝繁叶茂。面对13、14英寸小弟弟纷纷变成四核“高性能平台”的事实,游戏本、工作站、高性能笔记本平台必将迎来标准电压八代酷睿的更新,时间也不会用太久。

岁末之交,NotebookCheck等媒体正式披露了i78850H等的详细信息。整个8代酷睿标准电压家族中,i58300H和i58400H都是4C8T8MBL3的规格,相比前辈多了超线程和2MB三级缓存,但全核频率从i57300HQ的3.1GH提高到了3.9和4.1GHz,单核睿频分别为4.0和4.2GHz,超过了历代游戏本i7。

当然,六核酷睿i系列还不止步于此,12MB三级缓存的i98950HK单核睿频冲上了4.8GHz,六核心满载频率也能实现2.9GHz。与之对应,支持ECC内存的E32186M移动版频率也保持了一致。

除了部分桌面Xeon型号,笔记本CPU的频率还从未达到过如此疯狂的程度。一方面这是“吃鸡”等高配置低优化网游的需求刺激结果,另一方面8代低电压已经实现了至少名义上3.XGHz的四核普及化,高性能平台水涨船高也是自然之理。

移植参照温度功耗压力很大

Intel第八代酷睿低电压系列轻薄本的性能差异特别巨大,因为主要的笔记本厂商遵循功耗限制策略,都无法以15W功耗维持官方给出的高达3GHz以上满载睿频,其中有的厂商给了15W的限制,有的厂商给了25W,可同真正的标准电压“低频”i7相比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动态频率调节是第八代酷睿最大的特点

其实这并不是Intel第一次给出无法坚持“满载睿频”或者说睿频规则调节几近无效的移动平台处理器。当年Haswell的i74700MQ/HQ系列默认设置下能够稳定运行在应有频率上的笔记本占比非常的小,绝大多数平台都只能以2.7甚至2.4GHz的低频来使用,很大一批型号甚至不如i73000MQ前辈性能强悍。

历代锁定倍频的最高默频型号i7为什么很少有厂商采用呢?因为,无论是i94980HQ还是i77920HQ价格都非常高昂,但笔记本模具能抗住的几乎没有几个,实际性能发挥跟i74720HQ和i77700HQ基本相当。笔者的同事曾经购买过i77920HQ的苹果笔记本,结果他的苹果信仰安然崩塌,一言难尽。

蓝天高端模具压制第八代桌面版也有缺憾移动版也不会有太大优势

在2017年的年中横评中,我们收到过蓝天P751TM万元高性价比游戏本,这款来模具搭载了桌面8代酷睿6核i58400处理器,通过对她的测试,结合一些既有结论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方向性的预测归纳:

一:8代酷睿桌面版同规格、同频CPU和7代温度基本一致,多了两个核心的增强i7\i5虽然不会明显更热,但那主要是桌面散热冗余的因素,如果移植到移动平台,压制3.5GHz四核移动i7已经很困难的笔记本温控压力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

二:虽然笔记本CPU没有顶盖封装,理论上没有桌面LGA封装内部硅脂的散热积热瓶颈,但是目前条件下桌面U即使换上了钎焊也不会有特别巨大的温度改善,AVX2.0的密集发热是主导要素。笔记本的实践来看,i77820HK比笔记本模具中的i77700K频率低很多,温度却并不低多少,同频温度基本一致,高电压下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要弱得多,更高频率的i7\i9六核平台很难维持住全核心满载睿频,肯定会有性能损失。

蓝天P751TM表面温度测试

三:搭载i77700K桌面CPU的蓝天、微星模具虽然拷机时的降频不可避免,但在不涉及全功率输出的游戏、日常任务负载时降频非常有限,性能和桌面版相差幅度几乎可以忽略。频率低得多的i58400在频率低得多的情况下温度已经和i77700K相当,满载的降频幅度和性能损失要大于i77700K。从此可以推断,i78850H\i98950HK的实际性能相对于标称频率的理想状态来说损失幅度不会太低,会明显弱于桌面i78700K。

四:不论我们的推测是否最终兑现,新一代的四核、六核平台全面登陆笔记本应该不可避免。届时传统四核i7、i5七代酷睿的游戏本势必会经历短期迅速降价的清货过程,玩家将来的可选范围并不大。

五:虽然可能无法兑现标称高频那么“震怖”的性能,甚至由于可能的降频情况在游戏中无法获得特别大的优势,但无论是四核还是六核心,第八代标准电压游戏本的绝对性能提升应该还是会非常可观,综合多线程性能提升幅度保守预测达到百分之二十(八线程八代i5对四线程七代i5,六核i7\i9对四核i7)还是没有问题的。

蓝天P751TM(zx8)在《绝地求生》中有点吃频率的亏

六:七热管以上高端游戏本工作站的相对价值将会因为IntelCPU产品线的扩充而得到重视。甜点级六千元到八千元的四核游戏本在性价比提升的同时,散热差异会变得更加悬殊,两极分化趋势非常明显。

总结这六点特征,我们来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

对于需要视频编码、大批高容量2D\3D设计素材编纂、科学计算的专业用户来说,第八代酷睿六核心游戏本肯定非常值得期待,物理核心带来的多线程优势是实打实的。

对于骨灰级游戏玩家来说,六核心第八代酷睿带来的游戏提升幅度不会特别大,取决于散热模组的冗余能力。如果散热给力,那么多核高频的新游戏本届将会通吃主流各种类型游戏本,值得升级,但需求不会是刚性的。

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六核心八代游戏本不会太便宜,无论是七代还是八代,相似性价比的笔记本模具产品不会有本质变化,即使Intel拉高了满载频率,多出来的部分也会被国际大厂们吃回去。所以,第八代酷睿对普通轻度游戏用户来说不算特别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8700k是硅脂u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