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gs60风扇声音太大的模具能插980m吗

该商品已下柜,非常抱歉!
微星(MSI)GS60 6QE-243CN 15.6英寸游戏本电脑(i7-6700HQ 16G 1T 128GSSD GTX970M GDDR5 多彩背光)黑色
商品介绍加载中...
型号GS60 6QE-243CN
操作系统Windows 10家庭版
CPU类型第六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四核处理器
CPU型号i7-6700HQ
CPU速度2.6GHz
内存容量16GB
硬盘容量1T
转速7200转/分钟
接口类型SATA 串行
固态硬盘128GB SSD
类型集显+独显
显示芯片GeForce-GTX970M
显存容量独立3GB
光驱类型无光驱
屏幕尺寸15.6英寸
屏幕规格15.6英寸
显示比例宽屏16:9
物理分辨率
屏幕类型LED背光
内置蓝牙蓝牙4.1
局域网10/100/1000Mbps
无线局域网有
音频端口1 x 麦克风接口; 1 x 音频接口
扬声器内置扬声器
内置麦克风有
键盘背光键盘
网络摄像头有
电池6芯 锂离子电池
续航时间2-3小时,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电源适配器100-240V自适应交流电源适配器
尺寸390 x 266 x 20.05mm
净重1.5kg-2kg
GS60 6QE-243CN x 1 电源适配器 × 1 保修卡 × 1 说明书 × 1
本产品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质保期为:二年质保
您可以查询本品牌在各地售后服务中心的联系方式,
品牌官方网站:
售后服务电话:400-828-8588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能效标识说明:
根据国家相关能效标识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京东自营在售商品的能效标识图样,将会逐步替换为新版能源效率标识贴;受能效标识标准变化影响,部分产品的新版和旧版能效标识,在能效等级、测试值等方面会有差异,但产品实际性能完全一样,并不影响购买和使用,加贴新版或旧版能效标识的商品会随机发放,请您放心购买;如有疑问,请在购买前通过咚咚或来电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购买之前,如有问题,请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MSI GS60 2QD Ghost 轻薄暴力美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近年来电竞笔电吹起了一阵轻薄设计风,从 RAZER 灵刃系列、ASUS ROG 系列、AORUS 系列等电竞笔电,都推出轻薄强效的电竞笔电产品抢市,而身为电竞笔电品牌之一的 MSI 微星科技,当然也不会缺席这场轻薄电竞笔电大战。MSI GS60 2QD Ghost 龙魂电竞笔电同样也拥有相较于其他系列轻薄的机身架构设计,配备 15.6 吋 UHD 4K 分辨率显示萤幕,搭配 Steelseries 打造电竞笔电专用键盘与多彩背光、Dynaudio 音效技术、Killer Double Shot Pro 游戏加速网卡等硬件配备,延续过去龙魂系列电竞硬件配置。同时内建 Intel 第四代 Core i7 处理器、16GB 内存容量、最大 512GB Super RAID 架构搭配 1TB HDD 7200 RPM 储存装置,以及最高 NVIDIA GeForce GTX 965M GDDR5 3GB 独立显示芯片等配置,这款MSI GS60 2QD Ghost 同时也是兼具外观与效能的电竞笔电机种。
硬件开箱与机身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纯黑色的硬式纸盒内,有着主机本体与相关配件,伴随着机身轻薄化,包装盒也相对薄性化不少,不过拿起来还是有一点重量,Top Player - Top Choice 则是微星龙魂系列电竞笔电主要产品精神。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本次要进行测试的 GS60 2QD Ghost,配备 15.6 吋 UHD 显示萤幕等硬件规格配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黑色的内盒搭配产品识别色的红色配色,是包装上的一大亮点,当然这样的设计也便于开启外盒。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分门别类的配件与笔电本体摆放方式,除了增加简洁感外,取用与收纳上都有一定的帮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先来清点盒内配件,产品使用说明书、光盘、保证书、VGA 转接线、专用变压器、电源缆线与随机附赠的鼠标,似乎比之前的 GT 系列少了一支电竞耳机麦克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专用变压器为分离式电源缆线设计,变压器本体也显得比较轻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采用标准国际输入电压配置,输出电压则为 19.5V / 7.7A。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实际测量专用变压器与电源缆线的重量约为 680g,比起过去动辄破 1Kg 的重量来说,是值得为肩膀松一口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随机附上的USB 有线电竞鼠标,也采用黑红配色的风格,鼠身上方也有代表 MSI 龙魂系列的帅气标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USB 连接线微编织线材,拥有不易缠结的优点,也能确保线材的耐用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鼠标上方可以看到较宽的滚轮,另外还有调整鼠标灵敏度的独立按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鼠身侧面则可以看到两个操作按键,使用者可自行设定相关快捷按键功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鼠身的后侧可以看到类似车头进气坝的设计,让鼠标的帅气度又提升不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最特别的是当鼠标接上笔电后,在鼠身的左右两侧,会发出红色光源的呼吸灯,看起来又更有电竞风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随机附上的有线电竞鼠标重量约为 125g,是可以方便携带外出的重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包复笔电本体的保护袋也有专属的 MSI 龙魂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笔电机身虽然少了一点电竞笔电霸气风格,但多了一些科技时尚的俐落感,雾面质感涂层搭配金属发丝纹路,让龙魂电竞笔电拥有另外一种风格。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代表龙魂精神的铭牌当然还是必须存在的一部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萤幕上盖则多了两道突起的线条,成为产品识别上的一个主要视觉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薄型化之后的 GS60 2QD Ghost,在机身前端配置七个代表不同状态的指示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前端不含防滑橡胶垫的厚度为 19.79mm,薄型化设计确实很有感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则有支援充电功能的 USB 3.0 连接埠与 SD 记忆卡插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还有 HDMI 端子、Mini Display Port 端子(支援多萤幕输出及 4K X 2K 输出)与 RJ-45 有线网络端子,还可以看到一颗重置按键,非必要时其实没有使用的必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还是保有散热孔配置,确保机身本体的散热性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尾端的散热孔也从原本的大型开孔,换成较小的散热开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尾端不含防滑橡胶垫的厚度则为 20.25mm,以电竞笔电来说也不算太厚的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左侧也配置有散热孔,另外还有防盗锁孔与电源输入插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看到的是两组 USB 3.0 连接埠,以及各自独立的麦克风与耳机音源插孔,采用 3.5mm 接头规格。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配备 15.6 吋显示萤幕,但镜面萤幕配置多少会有反光的问题,萤幕边框如果能用窄边框设计会让整体美观度又提升不少,虽然目前官网针对这款笔电还是标注 Full HD 1920 X 1080 萤幕分辨率,但实际上还有 UHD 3840 X 2160 真实萤幕分辨率的机种可选,至于 GTX 965M 独显芯片是否能够满足 UHD 萤幕的需求,下方详细测试中会慢慢告诉各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萤幕上方则备有 Full HD 网络视讯镜头与环境光源感应器,两侧则是双阵列式内建麦克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内部则附有一块擦拭布,用来当作键盘保护垫似乎有点太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建的笔电喇叭单体与音效技术也是由合作已久的 DYNAUDIO 所提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电源开关位于机身中央上方,蓝色光源指示灯辨识度很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配置全尺寸键盘、独立数字按键与全平面触控板,是 15.6 吋笔电机身的标准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特别为游戏玩家设计的键盘,则是由知名电竞周边厂商 steelseries 所打造。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按键编排的方式也与一般笔电有所不同,例如左下方 Fn 按键旁并没有 Windows 开始功能按键配置,这是避免在玩游戏时误触,按键颗粒的大小适中,上方印刷的文字笔者也很喜欢,很有自己的风格,键程与键距的设计也相当突出,敲击回馈感相当明显,且不会发出太大的声响,适合夜晚时偷玩游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独立的数字按键虽然颗粒设计较小,但敲击的手感与主要按键没有差异,另外可以看到许多搭配 Fn 使用的功能按键,则多设置在此处,同样也是为了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teelseries Engine 应用程式,则是用来让使用者自行设定键盘配置,包含按键宏功能、键盘背光颜色、键盘语系配置、快速开启应用程式等都包含在内,最后还有按键压力记录器,可以让使用者即时记录每颗按键的感压程度,以便了解最常用的按键组合与配置,这样对于设定上会更有帮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全平面触控板则支援多点触控与手势操作的功能,大面积的操作范围,提供不错的使用体验,用来进行一般工作的操作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一体式的机身底盖上有散热与喇叭使用的开孔,另外还有防滑橡胶垫与螺丝孔,不过整体来说还算可以接受的简单风格。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部的硬件架构部分就显得比较复杂,虽然拥有高清洁性,但可更换升级的硬件却是比较少,就连常见的内存插槽都无法简单的更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左右两个散热风扇与散热鳍片都属于好清理的部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靠近机身前端处可以看到两个内建喇叭单体。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左侧的喇叭单体旁则有内建硬盘,更换上算是比较简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建充电式锂电池则位于机身右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电池容量配置为 4640mAh/52.89Wh,算是满大的电池容量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实际测量笔电本体含电池的机身重量约为 1.937Kg,虽然重量配置有下修一些,但接近两公斤的重量还是算颇有份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GS60 2QD Ghost 随机还会附上专用的笔电包,比起过去赠送的包包在设计上又更为时尚,包包也换成类似布料的材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除包包上 MSI 龙魂标帜外,上方的提把也印有 MSI 品牌字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GS60 2QD Ghost 搭载 MSI Dragon Gaming Center,也就是系统控制中心,在系统监控中可以看到目前硬件效能,以及本款笔电全新搭载的变档模式,下方则有 CPU 与 GPU 温度与有线及无线网络速度等资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工具选单中则可以设定快速开启的应用程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快速启动选单中则是专门设定游戏软件的快速启动,当笔电内有安装游戏时会在下方出现游戏列表,可以直接开启游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当然使用者也可以透过手动新增的方式,来进行游戏的搜寻。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显示 & 声音选项中,可以直接调整声音音量与麦克风音量,显示部分则是萤幕亮度与 Gamma 值,基本上都是跟游戏比较相关的设定选项,不过设定前要先按下下方设定按键后才能调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鼠标选项部分则可以调整指标速度、连按两下的速度以及滚轮一次卷动的行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的资源释放则是可以选择在快速启动时会被关闭的应用程式,可以使用全选或是都不要选择,等确定应用程式的公用时再来进行设定,或许会比较安全一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装置设定选单中,就可以看到特别的变档模式,共有 Green、Comfort 与 Sport 三种模式,是不是有点像是开车时的行车模式,图示上方的火焰则代表效能等级,Sport 模式很明显的是最高,其实看名称也可以猜得出来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采用 Killer Double Shot Pro 游戏加速网卡,当然也要有相对应的管理应用程式,之前有许多电竞笔电都会搭载相同的软硬件,因此笔者在此就不多做介绍,因为操作管理接口完全没有改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建的 Sound Blaster Cinema 2 音效应用程式,则是搭配 DYNAUDIO 音响系统一起使用,一开始会出现教学画面,不过每次开启应用程式就会一直出现,感觉有点烦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共有音乐、剧院、游戏、语音与个人化五种音效模式,每种音效模式内还有五个不同功能细项可供调整,第一个是环绕音效程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清澈音效程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重低音效果调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智慧音量程度设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则是语音强化效果调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最下方的进阶设定选单中,则可以选择使用的音乐播放装置,包含立体声、耳机与内建喇叭共三种,另外也提供测试、交叉频率与喇叭校准等功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GS60 2QD Ghost 还提供 System Control Manager 系统控制管理程式,这与上方的游戏管理程是有点不同,可以设定 Wi-Fi、蓝牙、网络摄影机启闭、萤幕亮度、音量大小与电源管理模式等功能,也可以直接关闭显示萤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PU-Z 软件中可以看到内建 Intel Core i7-4720HQ 2.60GHz 处理器的详细资讯,为四核心八线程架构,并搭配 6MB L3 快取内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主机板则为 Intel Haswell HM87 芯片组,是电竞笔电常见的主机板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PUmark 99 针对这颗 i7-4720HQ 处理器的效能测试,得到不错的 605 分效能分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uclearus Multi Core 的处理器效能测试为 25204 分,其中 ALU Speed(算术逻辑部件)为 8681 分、FPU Speed(浮点运算器速度) 11502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线程速度) 33721 分,与之前测试 i7-4710HQ 处理器的效能还要再好一些,效能表现也相当够水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存则为 16GB 容量,为双通道架构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IDA64 中的内存与快取内存效能测试,主要内存的延迟时序为 76.3ns(越低越好),至于 L3 快取内存的延迟时序为 12.6n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储存硬盘装置则为 1TB 7200RPM HDD 配置,采用 SATA III 传输接口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rystalDiskMark 硬盘效能测试,测得 136.2/124.2 MB/s(读取/写入)速度表现,比起平均 80MB/s 的读写速度表现来说,在没有采用混和硬盘配置,这样的效能表现算是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TTO Disk Benchmark 的硬盘效能为 916 MB/s(读取/写入),测试结果与上方差不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arkdale 硬盘效能测试,循序读取的读写速度为 133.0/114.3 MB/s(读取/写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看各位最期待的 GPU 效能表现,在 GPU-Z 中先来看到 Intel HD 4600 显示芯片,为内建显示芯片组,GPU 时脉为 400MHz。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一颗 GPU 显示芯片则为 NVIDIA GeForce GTX 965M,拥有 2GB GDDR5 GPU 独立显示内存,GPU 时脉则为 924MHz。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INEBENCH R10 的 OpenGL 效能分数为 5451 CB-GFX,单 CPU 硬件加速效能分数则为 6823 CB,多核心 CPU 硬件加速效能分数则为 25368 CB。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INEBENCH R11.5 中的 OpenGL 效能表现为 58.61 FPS,在相同系统的排名相当出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 CPU 硬件加速效能表现则为 7.03PTS,在相同系统中的表现则是中规中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来看到 CINEBENCH R15 的 OpenGL 效能测试,测得 96.73FPS 的效能表现,在相同系统的效能表现依旧名列前茅。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 CPU 硬件加速效能则为 646CB,看到下方的相同系统排名则同样在中阶的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VANTAGE Entry 测试模式:49008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测试模式:22914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VANTAGE High 测试模式:16647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VANTAGE Extreme 测试模式:11725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11 Entry 测试模式:10617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11 Performance 测试模式:7159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11 Extreme 测试模式:2323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测试软件中的 Ice Storm,是专门设计给行动装置与入门级电脑使用的测试模式,测试环境为 Direct 11 软件第 9 级,效能分数为 81519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看到 Ice Storm Unlimited 测试模式,测得 129281 分不错的效能分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Ice Storm Extreme 测试模式,会在绘图测试模式中,将萤幕分辨率由 720p 提升至 1080p,并使用较高的品质与后制效果来进行测试,测得的效能分数则为 67594 分,算是不错的效能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Cloud Gate 测试模式是一项 DirectX 11 软件第 10 级基础测试,适用于所有等级与 DX10 相容的笔电与家用个人电脑,GS60 2QD Ghost 的效能分数为 17186 分,在效能等级排名中介于高阶电脑桌机与游戏笔电之间,整体的效能表现也算出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Sky Diver 测试模式适用于配置主流显示卡、行动装置 GPU 或整合式图形处理器的系统设计的基准测试,针对游戏专用笔记型电脑与中阶个人电脑等装置,是在 DirectX 11 环境下进行测试,效能测试分数则为 14640 分,虽然效能评比排名也相同,但可以看到效能分数的差距比较明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模式,则同样是一项 DirectX 11 基准测试,适用于高效能游戏专用个人电脑装置的测试,这款笔电则获得 4830 分效能分数,效能评比的等级相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测试模式,则是专为测试 SLI/Crossfire 高阶多 GPU 系统,此外这个测试模式会将画面分辨率从 1080p 提高至 2560 X 1440,在 2K 分辨率的测试模式下,GS60 2QD Ghost 获得 2408 分的效能分数,效能评比的排名没有改变,但效能分数则仅超越 21% 的系统装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来看到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测试模式,在测试的过程中,系统会将画面分辨率提升至 3840 X 2160 4K UHD,测试的条件是,独立显示芯片(或显示卡)最基本上要有最少 3GB 的独立内存,虽说这款笔电仅有 2GB 独立内存,但笔者还是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 827 分,基本上算是不太合格的效能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游戏效能测试,这套测试软件的萤幕分辨率最高仅能设定在 1920 X 1080,另外也仅能在视窗模式下进行测试,在游戏特效与画面品质在 MEDIUM 的情况下,获得 11044 分效能分数与 Extreme High 效能表现等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将游戏特效与画面品质设定在 High 模式下,则测得 6912 分的效能分数,以及 Very High 效能表现等级,可以看到效能分数差异颇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将游戏特效与画面品质调整至 Maximum 模式下,则测得 5289 分效能分数,以及 Very High 效能表现等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all of Pripyat Benchmark》游戏效能测试,笔者将萤幕分辨率调整至 3840 X 2160,并开启全萤幕模式,测试环境则是在 DX11 等级下进行,在游戏品质为 Medium 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各场景的平均 FPS 虽然不到破百,但还是有 50 左右的表现,最后的混合场景平均则为 34.3FP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游戏品质为 High 测试模式下,则可以看到单一环境场景的平均 FPS 稍微下降,不过混合场景的平均 FPS 则仅有 20 左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游戏品质为 Extreme 的测试模式下,各场景的平均 FPS 也稍微下降一点,但与上方测试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则是在 Ultra 游戏品质测试模式下,各场景的平均 FPS 也没有差距太大,整体的表现算是相当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游戏效能测试中,将萤幕设定在全萤幕 3840 X 2160 分辨率下,测试环境则为 DX11 等级,笔者将游戏品质调整至 Ultra,并开启 4xAA 反锯齿模式,测得效能分数为 196 分与平均 7.8FPS 的效能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于测试结果算是普通,笔者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将反锯齿模式下修到 2xAA,则测得 206 分效能分数与平均 8.2 FPS 的效能成绩,整体的效能表现也没有太过出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虽然同样在 DX11 游戏环境等级进行测试,但对硬件负载没有那么高的《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游戏测试,萤幕分辨率同样为 3840 X 2160 全萤幕模式,游戏品质同样设定在 Ultra,在开启 2xAA 反锯齿模式,测得 415 分效能分数及平均 9.9 FP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开启 4xAA 反锯齿模式,则测得 357 分效能分数及平均 8.5 FPS 的测试结果,整体来说也不算是太好的效能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恶灵古堡六》游戏效能测试,笔者将萤幕分辨率设定在 3840 X 2160 X 48Hz 全萤幕环境下,关闭垂直同步并开启 FXAA3 反锯齿模式,游戏特效与品质设定在最高进行测试,测得游戏效能分数为 2626 分以及 RANK C 的效能等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将反锯齿模式开启置 FXAA3HQ 模式,则测得 2605 分效能分数与 RANK C 效能等级,基本上与上方的测试结果差不多。此外,眼尖的朋友应该有发现没有快打旋风的游戏效能测试,笔者在进行测试软件安装后,并针对电脑进行更新,试了两次都无法进行相关测试环境设定,因此就没有相关的测试结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实际的游戏效能测试,首先测试的游戏为《Diablo III:暗黑破坏神三》,相关的游戏环境测试为全萤幕 3840 X 2160 X 48(16:9 宽萤幕),游戏品质与特效全开,同时关闭垂直同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使用 FRAPS 记录两分钟的游戏 FPS,可以计算出平均 35.13 FPS 的效能表现。
▲ 这边也提供实际游戏的影片供各位参考,整体的游戏顺畅度算是正常,不会有延迟的情况发生,在最高分辨率与最高特效的情况下,还是能保有完整的游戏体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第二款游戏要来看到的是《Medal of Honor- Warfighter:荣誉勳章-铁血悍将》,全萤幕 3840 X 2160 X 48Hz 的萤幕显示环境,关闭垂直同步,并开启 1X 分辨率范围,图形设定则开启至最高的状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同样在 2 分钟的游戏过程中,测得平均 45.79 FPS 的游戏效能表现,比起上方的效能表现又来得出色一些。
▲ 在实际的游戏画面中,可以看到 GS60 2QD Ghost 的硬件配备,对于这款游戏的运作没有太大的问题,整体游戏体验也算顺畅。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同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Call of Duty-Advanced Warfare:决胜时刻-先进战争》,在全萤幕 3840 X 2160 X 48Hz 的显示环境下,关闭垂直同步并将游戏特效与品质开启至最高进行测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 2 分钟的游戏过程中,测得的平均 FPS 为 32.86,整体来说也算是不错的表现。
▲ 实际游戏体验的顺畅度也相当让人满意,延迟感也不算明显,建议各位可以调整至 4K 画质来进行观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一款游戏则为经典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Battlefield 4:战地风云 4》,同样可以看到显示环境为全萤幕模式,以及 3840 X 2160 X 48Hz 萤幕分辨率,同时关闭垂直同步,画面品质则设定在最高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于战地风云 4 对于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 2 分钟的 FPS 记录下,仅测得平均 12.32FPS 的效能表现。
▲ 从实际的游戏画面与体验也可以看到,在游戏运作时出现的延迟感会比较明显,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将游戏画面品质下修,或者是将萤幕分辨率下修,则会获得比较顺畅的游戏体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笔者也使用 FurMark 来进行 GPU 烧机测试,可以看到在待机时 GTX 965M 的 GPU 温度为 37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使用 1920 X 1080 的 15 分钟烧机测试模式进行烧机,电脑系统会将 GPU 温度控制在最高 76 度,对于温控部分的表现还算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笔者也使用 AIDA 64 中的系统稳定度来进行电脑本体的烧机测试,在待机约一分钟后,可以看到主要硬盘的温度为 36 度,各核心温度则在 45~50 度之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使用测试软件运作约 30 分钟后,可以看到硬盘温度来到 40 度,至于各核心的温度则在 78~84 度之间,温度变化曲线虽然幅度较大,但整体来看还算是满有规律的变化,系统稳定度表现也算是正常。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的统计数据,在主要硬盘的平均温度为 38.2 度,各核心温度则为 74.0~77.5 度之间,不过 CPU 整体的温度还是没有正确的抓取到,因此无法提供正确的数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的效能测试,则要来看到电脑综合效能测试,CrystalMark 2004R3 所测得的效能总分为 292598 分,算是很高的分数表现,但 D2D 的测试模式无法顺利完成,在硬盘效能分数上也比较差一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7 的电脑综合效能分数则为 3769 分,以电竞笔电来说并不算太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8 Home 情境测试模式(网页浏览、文书处理、视讯通话、相片编修等综合测试),效能分数为 3071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8 Creative 情境测试模式(网页浏览、多重视讯通话、相片编修、影片编修、游戏效能等综合测试),效能分数则为 3894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8 Work 工作情境测试模式(Office 产品测试),效能分数为 3479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8 Storage 硬盘效能测试模式,效能分数为 2411 分,储存频宽表现为 9.36 MB/s。
总结与心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MSI GS60 2QD Ghost 电竞笔电在龙魂系列中,确实拥有较为轻薄的机身设计,笔者在与它的初见面中,就能感受到轻薄设计的氛围,比起过去厚而笨重的机身来说,大幅提升携带上的便利性。GS60 2QD Ghost 也延续龙魂系列电竞笔电的强大硬件设计,拥有完整的 I/O 端子埠配置,搭配已经成为系列机种招牌的 Steelseries 电竞笔电专用键盘,以及 Dynaudio 音响系统等硬件配置,使用者依然可以从这款产品中,获得完整的电竞笔电体验。配备 15.6 吋 UHD 4K 分辨率的显示萤幕,让实际的观赏体验又强化不少,用来观看高画质影片也相当合适,搭配良好的音效表现,在游戏体验之外也增添不少多媒体娱乐的飨宴。
内部硬件规格元件,GS60 2QD Ghost 也可以说搭载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高阶硬件元件,从实际的效能测试结果来看,足以应付大多数的笔电工作需求,当然要应用中高阶硬件需求的游戏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面对较需要高硬件需求的游戏来说,UHD 分辨率的显示萤幕,反而变成一种甜蜜的负担。在测试战地风云 4 以及未出现在测试页面的刺客教条:大革命时,前者只要开启 UHD 分辨率与较高的游戏特效,就会明显感受到运作的不顺畅,而后者则是因为硬件效能需求太大,如果将特效开启至最高,并开启 UHD 分辨率显示模式,就连在选单就会完全卡住,完全无法进行相关测试,笔者最后是使用 2K 2560 X 1440 分辨率,并将游戏品质设定在最高的情况下,才勉强得到平均约 22FPS 的效能表现,且还是会有明显的延迟感与顿挫感,看来还是在 1366 X 768 的萤幕分辨率下,才能保有最佳的游戏体验,这点算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总而言之,MSI GS60 2QD Ghost 拥有相对于龙魂系列较为轻薄的机身设计,且不失其高阶的效能表现,在机身与效能间取得平衡,是这款电竞笔电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一个主要概念,但笔者还是建议如果有意愿购卖这款笔电的朋友,可以在购买时直接将硬件规格冲顶,以免之后想要升级硬件规格,会遇到比较多不便利的情况。
【值得称赞的地方】
1. 以 15.6 吋电竞笔电的竞争对手来看,轻薄的机身设计搭配实际效能,确实很有吸引力。
2. Steelseries 打造的专用键盘,不论是敲击手感与使用便利性来说,当然还有酷炫的键盘背光,的确是目前轻薄电竞笔电中的佼佼者。
3. UHD 4K 分辨率搭配 Dynaudio 音响系统,虽然对于游戏体验来说算是有点负担,但能增加额外的多媒体娱乐体验,另外搭配多萤幕输出功能,使用上也相当便利。
4. 实际呈现的效能表现也相当出色,能够满足大多数的工作需求,并且能拥有额外的效能体验。
5. 各式独家的效能管理程式,让实际使用的便利性大幅的提升。
【建议改进的地方】
1. 显示萤幕边框或许可以考虑使用窄边框的设计,可以让视觉美感更为提升。
2. UHD 4K 分辨率如果要运作高硬件需求游戏,或许可以考虑更换更高阶的独立显示芯片,如 GTX 970M 或 GTX 980M,此外搭配的独立显式内存也尽量在 3GB 以上。
3. 建议各位可以将储存装置选择 1TB HDD 搭配 SSD 固态硬盘的选择,可以让整体的效能提升不少。
好机器一台~不晓得价格是多少呢?
为了效能 SSD 固态硬盘是不错且必要的选择,但是小朋友就....
Bryan.S wrote:
近年来电竞笔电吹起了...(恕删)
这么多搭配4K萤幕的机器,这台应该是少数真的有机会游戏跑上4K顺畅的吧@@!
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
定位是游戏笔电 core gaming
然后用个4K萤幕导致效能降低一些游戏LAG到玩不动还要降分辨率
Bryan.S wrote:
【值得称赞的地方】
1. 以 15.6 吋电竞笔电的竞争对手来看,轻薄的机身设计搭配实际效能,确实很有吸引力。
2. Steelseries 打造的专用键盘,不论是敲击手感与使用便利性来说,当然还有酷炫的键盘背光,的确是目前轻薄电竞笔电中的佼佼者。
3. UHD 4K 分辨率搭配 Dynaudio 音响系统,虽然对于游戏体验来说算是有点负担,但能增加额外的多媒体娱乐体验,另外搭配多萤幕输出功能,使用上也相当便利。
4. 实际呈现的效能表现也相当出色,能够满足大多数的工作需求,并且能拥有额外的效能体验。
5. 各式独家的效能管理程式,让实际使用的便利性大幅的提升。
【建议改进的地方】
1. 显示萤幕边框或许可以考虑使用窄边框的设计,可以让视觉美感更为提升。
2. UHD 4K 分辨率如果要运作高硬件需求游戏,或许可以考虑更换更高阶的独立显示芯片,如 GTX 970M 或 GTX 980M,此外搭配的独立显式内存也尽量在 3GB 以上。
3. 建议各位可以将储存装置选择 1TB HDD 搭配 SSD 固态硬盘的选择,可以让整体的效能提升不少。...(恕删)
写得很棒^^
当然会有一些网友开始吹毛求疵。(键盘评比手又会出现)
这台笔电已经非常超值,当然顾客时常会表达有更多的需求,只不过,您愿意付多少钱买一台笔电?
GTX 970 或 980 SSD (结果容量还不能太大,避免售价破表没人想买) 等,我相信原厂都有办法装上去,但如果因此必须把售价往上拉高2~3万(也就是一台7~8万的笔电),大多数人的预算应该没那么高。
如果在PC上配搭超高分辨率萤幕,一样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
PC的高阶显示卡贩售量因为价格及需要较高的供电,售量本来就较少,
如果为了效能把SSD和高阶显卡及电供都换上,一样面对的是高售价和高耗电及高热能三个大问题。
----------------补充----------------
查找一下,原厂真的有把GTX970M和SSD都装上去,但售价就比较符合有高需求和高预算的玩家了。
MSI微星GS60(Ghost Pro 4K)-411TW
就是采用:nVIDIA GTX970M-3G独显 256G SSD+1TB混碟设计,已经有再把规格往上拉,
但售价就变为:$70900
相较MSI微星GS60(Ghost Pro 4K)-255TW
售价为:$48900
应该会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在效能高,价格优范围
开规格划大饼很简单,重点是您有多少预算来满足这个需求?千万别变成一个老爱抱怨/开条件但却又掏不出来/付不上对等代价的性格。
Bryan.S wrote: 近年来电竞笔电吹起了一阵轻薄设计风,从...(恕删)
这台多少钱??
抱怨4K的讲的好像被强迫使用4K一样,实际上使用者还是可以选择买FHD萤幕的版本吧,
而且跟很多搭配G840/GTX850M的比起来,搭配GTX970M/GTX965M的已经是比较适合
跑3K/4K分辨率游戏了,例如GRID Autosport赛车游戏没这么吃重,上4K画质更棒啊!
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
所以请问一下这台算是第二代 ??
2015年新的笔电吗?
觉得笔者不太用心...
随便查一下就知道有gs60 2qe
有gtx970 3g 外加双碟
网拍市价fhd版本5w7
3k+raid0版本也只要6w6
虽然在扩充性不如gt系列
但是薄型化还是很吸引人的
如果采用窄边框
键盘配置跟硬件配置空间更小
散热空间也会受影响
相信不是一个好做法...
不过个人也觉得在电竞笔电上放4k萤幕
有点多余也不必要就是...
rog有轻薄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星gs60 6qe438测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