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什么大肠扶不起来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老鼠啃皮球——嗑(客)气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牛蹄子——两瓣儿       

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

老牛上了鼻绳——跑不了    

老牛拖破车——一摇三摆

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  

牛吃卷心菜——各人心中爱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兔)子尾巴——长不了。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龙)王跳海——回老家。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叶公好龙----假爱       

龙灯胡须——没人理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打(蛇)七寸——找要害。

蛇吃鳗鱼——比长短   

蛇钻到竹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衣食

蛇入筒中——曲性在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马打架——看题(蹄)   

(马)尾搓绳——不合股。

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羊钻进了虎嘴里——进得来,出不去  

羊群里跑出个兔——数它小,数它精  

羊身上取鸵毛------没法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鸡屙尿——没见过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的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鸡蛋壳发面——没多大发头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猪肉汤洗澡——腻死人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说的是生肖猪。

猪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一位,与十二地支中配属“亥”,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酣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称“猪时”。

猪登上十二生肖有几种说法。

说法一:猪靠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生肖。

在天宫排生肖那天,玉帝规定了必须在某个时辰到达天宫,取首先到达的十二种动物为生肖。猪自知体苯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赶去排队当生肖。

由于路途遥远,障碍也多,猪拼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门,但排生肖的时辰已过。但猪苦苦央求,其他六畜也为之求情,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把猪放进南天门,当上了最后一名生肖。

这样,马、牛、羊、鸡、狗、猪“六畜”都成为人间的生肖。

说法二:古时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只是膝下无子。谁知年近花甲之时,却得了一子。合家欢喜,亲朋共贺。员外更是大张宴席,庆祝后继有人。

宴庆之时,一位相土一窍来到孩子面前,见这孩子宽额大脸,耳阔有轮,天庭饱满,又白又胖便断言这孩子必是大福大贵之人。

这肥胖子福里生、福里长,自小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习文武,不修农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认为命相已定,福贵无比,不必辛苦操劳。

哪知这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产典卖,家仆四散。这胖小子仍然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后饿死在房中。

这胖小子死后阴魂不散,到阴曹地府的阎王那里告状,说自己天生福贵之相,不能如此惨淡而亡。阎王将这阴魂带到天上玉帝面前,请玉帝公断。

玉帝召来人间灶神,问及这位一脸富贵相的人怎会饿死房中。灶神便将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务农事、坐吃山空、挥霍荒淫的行为一一禀告。

玉帝一听大怒,令差官听旨,要胖小子听候发落。玉帝道:“你命相虽好,却懒惰成性,今罚你为猪,去吃粗糠。”

这段时间恰逢天宫在挑选生肖,这天宫差官把“吃粗糠”误听成了“当生肖”。当即把这胖小子带下人间成为一猪,既吃粗糠,还当了生肖。

猪八戒的武艺 - 倒打一耙
猪八戒卖炒肝 - 这是哪道肺

猪八戒进屠场 - 自己贡献自己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 - 看花了眼
猪八戒戴耳环 - 自以为美 

猪八戒掉进万花筒 - 丑态百出
猪八戒照像 - 自找难堪(看)

猪八戒西天取经 - 三心二意
猪八戒不成仙 - 坏在嘴上

猪八戒啃地梨 - 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猪八戒戴花 - 越多越丑
猪八戒吃猪啼 - 自残骨肉 

猪八戒买猪肝 - 难得心肠
猪八戒充英雄 - 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猪八戒过火焰山 - 倒把一耙
猪八戒了天拜佛 - 掸心不稳

猪嘴里挖泥鳅 - 死也挖不出来
猪肉汤洗澡 - 腻死人
猪向前拱,鸡住后刨 - 各有各的门道 

猪婆吃包衣 - 自吃自
猪鬃刷子 - 又粗又硬

猪八戒背媳妇 - 舍得花力气
猪八戒肖媳妇 - 心甘情愿
猪八戒想娶媳妇 - 一厢情愿 

猪蹄子不放盐 - 旦(淡)角(脚)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明确提出“歇后语”这一名称的是南宋的洪迈。他在《容斋诗话》卷二里说: 杜、韩二公作诗,或用歇后语,如:“凄其望吕、葛”;“山鸟山花吾友于”;“友于皆挺拔”;“再接再厉乃”;“僮仆诚自郐”;“为尔惜居诸”;“谁谓贻厥无基址”之类是也。从所举诗句实例来看,洪迈的所谓“歇后语”,乃是某些词语的简略代称;其“歇后”,就是那一词语后面部分的“歇却”。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应该算是我们今天所能考证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歇后语什么大肠扶不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