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和菊花麦冬枸杞苦参泡水喝有什么作用

治疗虚热多采用三物黄芩汤

三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云:“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柴浩然老中医不仅擅用三物黄芩汤治疗产后虚热,而且将其扩大运用于多种虚热疑难杂症。

董某,女,41岁,农民。1976年5月8日初诊。患者3年来每届春夏之交,即感骨蒸发热,渐至手心、足心及心口灼热,以致心烦不安,神疲乏力,小便色黄灼痛,曾经中西医多次治疗,均未奏效。诊时,虽骨蒸发热,但体温并无变化,舌质红绛,苔薄黄,脉虚数,左寸较为洪盛。证属水亏火盛,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

3剂,隔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

5月20日二诊:服上方后,五心烦热及蒸热等症已减大半,舌绛及黄苔渐退,脉仍虚数。此虚热基本消退,继宜滋阴壮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细生地30g,山萸肉、茯苓、粉丹皮各9g,

泽泻6g,山药15g,沙参、麦冬各18g,

5剂,每日1剂,水煎,空腹服。此方服后,病家来人调方云:烦热尽退,诸恙悉除。嘱原方再服5剂,以巩固之。

[按]本案五心烦热、骨蒸发热虽系阴虚内热,但因虚热偏盛,故首诊柴老重用黄芩苦寒清热,其用量较原方明显加大,意在突出清热之功;后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滋阴壮水,首尾衔接,各有侧重而获佳效。

李某,女,25岁,1993年8月18日初诊。患者5年来,每年3-11月夜半发热,体温高达39. 5℃—42℃,至天明热退无汗,若于发热时稍有汗出,发热即退。发热时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消退后皮下有结节,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诊时见舌质淡红,尖部剥脱少苔脉弦细而数。证属阴虚内热,迫血外泄。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12g。4剂,水煎,空腹服。

8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夜半发热即停,精神、食眠均佳,但近两天咽喉疼痛。上方合桔梗汤化裁。

处方:生地24g,苦参15g,黄芩、桔梗各9g,甘草6g。6剂,水煎,空腹服。

9月3日三诊:服上药10天仅有四天夜半发热,咽痛消失。上方合青蒿鳖甲汤化裁。

处方:黄芩、青蒿、知母、粉丹皮各9g,苦参15g,生地24g,鳖甲(打碎先煎30分钟)30g。6剂,水煎,空腹服。服完药后,夜半发热消失,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案夜半发热,热退无汗,虽系高热,但舌红少脉弦细数,亦属阴虚内热。柴老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即获初效,继合桔梗汤清利咽喉,终合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5年痼疾,霍然而愈。

邵某,女,37岁,1992年3月21日初诊。患者低热有齿痕,苔白润,脉弦细略数。曾于某医院检查,诊为低热待查,服用中药(不详)两剂,稍有减轻,停药如故。

证属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益气,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黄芩、生地、玉竹;荷叶、太子参各9g,苦参6g。两剂,水煎,空腹服。 :

4月3日二诊.腰腿酸困,手足心热。

此余热未尽,继用上方加地骨皮15g,知母9g。3剂,水煎服。

3天前感冒又见低热,体温37.1℃,舌尖生疮疼痛。改用三物黄芩汤合封髓丹。

处方:黄芩、苦参、黄柏各9g,砂仁4.5g,甘草6g,生地15g。3剂,水煎服。

4月15日四诊:口疮痊愈,低热消退,嘱用六味地黄丸易汤加地骨皮30g。3剂,水煎服,以资巩固。

[按]本案阴虚内热,兼气虚,故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加太子参、荷叶、玉竹甘润益气养阴之品,使低热退却,正气渐复;后因外感复作,口舌生疮,继合封髓丹滋阴降火,标本兼顾;终以六味地黄汤滋阴善后,以资巩固。

杨某,女,53岁,1992年1 1月3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出现**及**灼热疼痛不适,伴小便灼热,时觉疼痛,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口干,舌体发热,大便干燥,3-4天一行。曾经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老年性**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服中、西药多种(不详),均无明显效果。诊时除上述见症外,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涩弱。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治宜滋阴清肝,增液润燥,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生地30g,黄芩、知母、黄柏各9g,苦参、怀牛膝各15g,甘草6g。3剂,水煎服。

12月4日二诊:药后大便不干,两日一行,**及**灼热感明显减轻,余症亦有不同程度减轻。药症相投,上方去怀牛膝,加栀子、玄参、麦冬、桃仁各9g,鱼腥草24g,穿心莲15g。3剂,水煎服。

12月8日三诊:除**轻度瘙痒,心烦、烘热时作外,余症悉退。继用上方加地肤子15g,6剂,水煎服。1年后随访,药后病愈停药,亦未复作。

[按]本案以**及**灼热为主症,其病位在厥阴肝经,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故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的基础上,一诊酌加知母、黄柏清肝泻火。二诊又加玄参、麦冬、桃仁增液通便;栀子、鱼腥草、穿心莲清热燥湿。三诊复用地肤子清利湿热以止痒。其辨治过程始终有方有守,灵活化裁,切中病机,而获良效。

马某,女,61岁,1993年7月28日初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两耳灼热,自诉两外耳灼热难忍,除睡眠后无感觉外,自觉症状始终存在,伴心烦急躁,时有烘热。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正常,别无明显不适。经多处诊治无效,曾一度放弃治疗。诊时主症同上,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证属肾经虚热,循经上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丹皮各9g。3剂,水煎服。

8月1日二诊:服完上方,两耳灼热明显减轻,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基本消失。上方化裁。

处方:生地24g,黄芩9g,苦参12g。

[按]本案较为奇特,临证鲜见。因肾开窍于耳,故两耳灼热,经年不愈,辨证为肾经虚热,循经上扰。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无影响、别无明显异常,说明仅为肾经虚热,未及脏腑。方用三物黄芩汤,既清肾经虚热,又兼养阴凉血,药简效宏。

陈某,女,50岁,1975年12月20日初诊。患者素因家事繁琐,操劳过度,兼之情志不畅,常觉寐少眠浅,夜梦纷纭,时感烦闷灼热,遇事急躁,无因喜悲,舌红而干脉象弦数,左寸虚大。此为心阴耗伤、肝郁生热、虚热扰神之候,治以清热养心,疏郁安神,自拟“安神却梦汤”加减。

处方:珍珠母30g,茯神15g,莲子心1.5g,麦冬15g,夜交藤15g,炒枣仁15g,合欢花9g,佛手9g,甘草6g,琥珀5g。

12月26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病轻十之七八,仍以原方5剂续服,已竞全功。;

[按]本案患者由于操劳过度,情志不畅,心阴暗耗,肝郁生热,而致虚热扰神。柴老采用“安神却梦汤”治疗。方中麦冬、莲子清心清虚热,养心阴;枣仁、夜交藤补血养肝,宁心安神;合欢花、佛手解郁安神;珍珠母、琥珀清肝潜阳、镇惊安神,使虚热、烦闷、灼热、失眠、多梦等症自安;甘草、麦冬、枣仁三药相合,乃“甘麦枣仁汤”,养心阴,缓肝急,安心神,使急躁、喜怒欲哭诸症自愈。【中医临床家---柴浩然】?

柴浩然(1923~1993),著名中医学家,主任医师,首才比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55年,临床擅治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感热病、急危重病,并娴熟针灸。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思辨特点,独到的用药风格和临床路径。先后撰写学术论文和临床经验文章20余篇,指导继承人总结发表其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先生熟知正野典故,通晓儒释道百家,诗词拈手即来,喜爱太极拳道,书法自成一家,尤长魏碑隶书。著作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柴浩然》、《著名中医学家柴浩然墨迹》、《柴浩然医论医案集》。

菜系及功效:肝调养食谱 肾调养食谱 明目食谱 肝硬化食谱 肝炎食谱

枸杞麦冬炒蛋丁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肉(瘦)50克,鸡蛋300克,花生仁(生)30克

辅料:枸杞子10克,麦门冬10克

调料:盐2克,味精1克,淀粉(豌豆)3克,花生油30克

枸杞麦冬炒蛋丁的做法:

1. 枸杞洗净,在沸水中略氽一下;

2. 麦门冬洗净,于水中煮熟,剁成碎末;

5. 鸡蛋打在碗中,加盐打匀隔水蒸熟,冷却后切成粒状备用;

6. 将锅置旺火上,加花生油,把猪肉丁炒熟;

7. 再倒入蛋粒、枸杞子、麦门冬碎末,炒匀;

8. 加精盐,水淀粉勾芡,加味精调味,盛入盘中,铺撒脆花生米即可。

1. 滋补肝肾,强身明目。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

2. 麦冬滋阴,枸杞壮阳,二药相配调理阴阳,不温不燥,作用较为平衡。

3. 鸡蛋、瘦肉含脂肪少,富含蛋白质,适于肝病患者食用。

4. 这道菜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且能强身,常食有益健康。

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
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花生仁(生):对于肠胃虚弱者,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麦门冬:麦门冬与款冬、苦瓠、苦参、青襄相克。

枸杞麦冬炒蛋丁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

麦冬做为养阴润肺的上品,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吗?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等症。还适合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结者。

4.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 生物碱、 谷甾醇、 糖、 、 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 镇静、 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5.此外,麦冬还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 肝糖原、降的作用,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麦冬可代茶饮。取适量麦冬,开水浸泡,每天多服几次,能有效缓解口干渴的症状。部分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因此饮用麦冬水时,可搭配一点党参,更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菊花麦冬枸杞苦参泡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