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76出来了吗

为什么生化6比生化7卖得好?

CAPCOM的恐怖游戏大作生化危机6发售时,欧美各大媒体给出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较为客观的IGN给出了7.9分,其他有的媒体给了9.5分,有的给出4.5分甚至3分。

堆砌平庸的大场面,就像是虚有其表的动作电影。

内容重复率太高,乏味。QTE太多。

继续偏离生化危机的体验,更加像战争机器、COD那样的主流射击游戏。

不仅媒体评价两极分化,玩家口碑也是毁誉参半,分歧很大。

但生化6硬是在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中,销量一路走高,虽然没有达到5代的高度,但最终卖出了660万套。为什么出现了这种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呢?

生化6确实有很多缺点,上面已经列举了一些,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它的设计思路就是生化系列英雄的大团圆,里昂、艾达王、克里斯都出场了,此外还有雪梨、杰克、美女联络官哈尼根等熟悉角色。

这些英明神武的英雄们以及生化的故事线正是老玩家最注重的东西,也是情感之所在,不可视而不见。

而生化7失利的重要原因就是老角色都没亮相,CAPCOM为了突出原创角色,就压抑了老角色,而且故事线也偏离生化主线,让很多人失望不已。

而游戏流程也兼收并蓄,迎合主流玩家的口味。

克里斯线更接近战争机器、COD,突出射击爽快感,与拿着AK47的丧尸远程对射,让人尴尬不已。

里昂线更接近生化4、5的感觉,恐怖感与射击爽快感并重。

艾达王线接近MGS这样的潜入游戏,偷偷摸摸的行动。

雪梨杰克线比较像是克里斯线,突出战斗。

由于分为四条线,游戏长度很长,很饱满,达到20小时以上。

关卡设计比较大格局,遍布全球来追查阴谋,而不是生化7里面的一个小屋与一条破船那样的小格局。

鬼泣制作人、擅长动作游戏的小林的加入,加强了生化6的动作性,里面有帅气的虐杀丧尸动作、臀部滑桌子动作等花哨的东西,让很多玩家玩起来很high。

很多人骂生化6设计的烂,但其中的一些点迎合了老玩家的口味,所以老玩家还是愿意买账的。

这就是差评而热卖的关键原因,里面有老玩家注重的东西,优点突出,而缺点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有缺点的生化依然是生化危机。

而生化7则不一样,生化7为了打造新体验,抛弃了原有体验,所以多数老玩家不愿意买账,而喜欢创新的新玩家的人数有限,自然销量锐减。

游戏里无法满足多数老玩家的需求,还指望老玩家买单,创造销量奇迹,不要太天真了!

生化7的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在于,CAPCOM考虑到了欧美媒体的口味倾向于大创新,有些可以花钱买,但很多无法买或要价太高,无法用钱搞定一切,所以采用了颠覆式改革,用来赢得媒体的高评价,希望借此来诱导玩家购买提升销量。

事实上也达到了目的,生化7的媒体评价普遍较高,9分的很多,只有IGN给了7.7。只不过高评价并没有吸引大量玩家购买,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好忽悠了。

当然,6也不是十全十美,甚至有网友评价,6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6最大的突破就是系统。资深玩家对6代的系统还是认可的,完全摆脱了过去的站桩思路,而且本身游戏性相当不错,射打避一体,是颇得好评的3代系统的超级进化。

说到内容,6是我见过的最有诚意的游戏之一,3个剧本随便挑出哪个,都可以做一代男朋友,流程很长,过场很多,而且3个剧本侧重点完全不同,很丰富。很多人说6偷工减料,真是冤枉了。

但6的口碑还偏偏就很差,罪魁祸首就是QTE。我始终不明白CAP是怎么想的,居然在游戏里安排这么多QTE,还真的以为这能解决玩家在过场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矛盾?4代的QTE更难,但好歹数量少。一个段落反复死4,5次很正常,战斗不紧张,到了过场大家全紧张起来了。

之前恰好看到一个关于游戏叙事技巧的分析,里面说到游戏过场不是个好东西,容易让玩家在剧情高潮放松精神。这不,有人发明在剧情高潮让大家紧张起来的方法了,简直一塌糊涂。

无论新老玩家,都被这玩意烦得不行,因为QTE积累的不满最后迁怒到系统,剧情,演出上面,把缺点无限放大,优点无限缩小。就好像一个绝世美女,身上却散发出浓烈的尸臭,那么她恐怕也很难找到追求者。

另一方面就是关卡设计的马虎,很多地方明显是为了凑长度而设计的,打的很多却没什么新意。尤其克里斯的部分,让人非常烦躁。新系统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真的变成战争机器了。这方面真的应该向COD学习,你别看它的关卡都很短,但能让玩家不失去新鲜感。

BOSS战部分,设计的没问题,但就是太长了,打完都虚脱了,节奏完全乱套。

我知道有朋友怀念老生化那种精妙的解谜设计和渲染气氛的流程,但这种做起来很困难,你看宇宙水电工现在不是也枪枪枪了么?而阿兰醒醒就很失败。寂静岭也衰落了。大家还是要向前看。

总之,整体思路很好,厂家也很用力,但细节上太马虎了,拉低了整体评价。这作最后不知道卖了多少,以内容来说,我觉得500万以下都可以算血本无归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化危机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