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药越贵越好吗好刺激性越小对么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和药物品种的增加,治病选药的范围越来越大,同时患者自我诊断、选药用药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我国使用频率最高、滥用程度也最高的就是抗菌药,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滥用抗菌药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安安总结了以下使用抗菌药的错误情形,快来看看吧。

1.抗菌药就是消炎药、感冒药

大家要记住,发热不等于感染,更不等于细菌感染。许多人一发烧就用抗菌药,而实际上发烧是机体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并不是造成疾病的原因,找到病因至关重要。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如感冒后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的症状,应到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抗菌药越新越贵越好

许多人在使用抗菌药时往往迷信新药、好药、贵药,认为抗菌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劣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药,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有的病人对抗菌药期望值过高,使用某种抗菌药一两天后没有明显好转,就要求医生换用其他抗菌药,或增加其他抗菌药。治疗时间的长短应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反应和细菌的种类。通常对于急性感染,抗菌药的疗程一般为5~7天,或症状和体征消失3天后方可停药。如果一个普通的感冒用几种抗菌药,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还可能造成二重感染。

4.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

抗菌药联合使用的目的是为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增加疗效,反而可能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或增加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会,因此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指征:混合感染、严重感染、一般抗菌药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容易出现耐药的或必须长期治疗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尿道感染或骨髓炎)等。同时,应避免联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药。

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处方药,在使用抗菌药时,正确做法是听医生的话,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病原适当地选用抗菌药物,不要擅自用药。

服务声明: 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因此医生的健康指导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经营许可证:粤B2-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粤

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问医生 健康咨询平台 版权登记号:

原标题:最常见的抗生素、抗菌药、消炎药,你吃对了吗?

生活中,人们经常犯这样一些错误。头疼脑热,就掏出抗生素吃几片。身上红肿,就赶快搬出消炎药来救急。还有些养宠物的人,把抗菌药装在身上,和宠物接触过就吃几片。

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而且还有更多的危害。

抗菌药,又被称作抗细菌药,是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可以想见,抗菌药最主要被使用在医疗领域,用于杀死细菌。抗菌素这个说法并不正确,1982年,国家科委命名时已经明确取消了这一命名。

抗菌药能解决的常见病原体有大多数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微生物都在它杀灭的范围内。当然,它的工作领域不止于此。除了解决细菌性感染,抗菌药具有抗肿瘤活性,参与到癌症的化学治疗中。

而医疗领域外,也能见到抗菌药的身影。农业、畜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它。

抗生素虽然也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的功能,但它和抗菌药不画等号,是抗菌药范畴中的一员。

抗菌药是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完全由人工化学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不能称为抗生素,应该称之为抗菌药。如生活中常用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硝唑等。

最典型的抗生素就是青霉素。青霉素是最早的抗生素。由英国的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佛莱明于1928年发现,虽然他将这个成果发表在《英国试验病理学期刊 》,但直到1939年,牛津大学的学者佛罗里才提纯出青霉素,开创了医学的新纪元。

消炎药则是专门解决炎症反应的药物。在医学领域中,专门的消炎药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类固醇类消炎药。利用类固醇与皮质醇结合来减少炎症。另一类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它的原理是中和环加氧酶这种间接引起炎症的东西,从而减轻或者消除疼痛。

炎症并不是某种特定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有的共同表现:红、肿、热、痛等。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外伤等。

消除感染针对某些炎症有效。正因此,许多不暗医学常识的人就将抗生素或抗菌药称作消炎药。但抗生素和消炎药本来就是两种药物,只是抗生素在特定场景下有消炎作用,并不是全职对抗炎症。而真正对抗炎症的是消炎药,它才是能直接减轻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的药物。

但看完上面的介绍,你就知道,这三种药物其实并不相同。

在生活中,很多人使用抗生素时,常常面临这样一些误区。

一方面是用药时间不准确。很多人担心抗菌药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就选择经常停药,还有一些人认为身体离不开抗生素,即便症状消失了,还要继续吃药。

但随意停药,会导致身体无法短时间内解决感染,甚至会带来更严重的感染。

而症状消失后继续吃药,不仅可能导致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导致更严重的耐药性的出现。考虑到这一问题,身体没有出现问题时也吃抗生素进行预防,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是抗菌药的选择不当。许多人认为越贵的抗菌药效果越好,一次性进入身体越多,药效发挥得越快。于是,医院中出现了非贵价抗生素不打的滑稽局面。

但抗菌药的使用,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微生物感染体的生物特性以及在体内的分布状况来定。这就要求用对药,而不是用好药,多用药。这种用药需求就对医学专业知识提出了要求。如果擅自用药不仅药不对症,而且会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引起细菌耐药率的上升。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有病看医生,不随意开药,听从医嘱。虽然去医院麻烦了一些,但长远考虑,这是最简便的办法。

同时,我们要在生活中养成多看药物说明书的习惯,建立对药物的基本认识,保持警惕,不胡乱用药。

当然,在使用抗菌药之前,我们还有其他能做的事情。比如搞好卫生,勤洗手,不要把状况拖到非使用抗菌药的地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炎药越贵越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