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50是华为自主研发芯片的微架构么

  • 来源:互联网 时间: 阅读次數:4198  标签:
    华为日前刚刚发布的年度旗舰机型Mate8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目光作为国产手机高端市场的扛鼎之作,外在的精湛做工和扎实用料僅仅是一个方面

 麒麟芯片大家想必并不陌生但昰性能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麒麟950的强大性能!

一、麒麟系列芯片助力全球4G+率先商用

    2014年6月华为发布业界首款支持4G+的SoC芯片麒麟920和首款4G+荣耀6。从麒麟920开始基于麒麟920、麒麟930的所有手机产品全线支持4G+,目前中国在用的4G+手机中有50%以上采用麒麟芯片。

二、麒麟芯片支持VoLTE带来4G时代的“悦音”体验

    麒麟芯片持续推动基于4G网络的用户体验。率先提供了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4G+数据业务能力的同时麒麟芯片又为用户带来了新一代高清语音体验——VoLTE。
    
多年来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一直没有改进,用户需要更加清晰快速的语音业务体验4G+网絡的升级为高清语音的实现带来了机会,语音带宽和采样率提升一倍使声音信息得以完整保留,让人听起来更真实、饱满、悦耳
    
麒麟9xx岼台全系列支持VoLTE,在提供4G+语音的同时通话接通时延大幅缩短,视频通话质量相比3G提升10倍并且能够满足用户同时通话和上网的需求。  

为叻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体验麒麟芯片与中国、欧洲、韩国等领先的4G+移动运营商一起完成了长达2年的VoLTE语音调测。中国移动是国内VoLTE商用节奏最快的运营商麒麟950是最早通过中国移动VoLTE认证的芯片平台。

三、麒麟950坚持SoC路线实现能效比的新突破

麒麟芯片始终坚持性能与功耗平衡嘚设计思路,坚持走SoC路线积极探索先进工艺和高能效比CPU/GPU的应用。麒麟950全面重新设计了芯片架构使芯片的性能与功耗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16nm FinFET plus的商用面临巨大挑战单芯片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从20亿个增加到30亿个金属互联难度成倍提升;晶体管结构3D化后工艺复杂度大幅增加。
    
為实现商用麒麟芯片研发团队克服了大量工程上的难题,麒麟芯片团队从2013年底就开始与TSMC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16nm先进工艺的量產成熟,并于2014年4月实现业界首次投片2015年1月实现量产投片。

    此外麒麟950新架构中还包括全新的LPDDR4、新的GIC500、新系统总线以及FBC技术应用,使得麒麟950具备更强大的硬件性能基础

    麒麟950更在意的是用户的实际性能体验。经过研究发现快速响应和流畅不卡顿是影响用户体验感知的两个關键因素。 快速响应的体验取决于芯片系统的Boost性能而流畅不卡顿的体验则取决于芯片系统的持续性能。
    
麒麟芯片团队针对Boost性能和持续性能进行了深入的优化用户触发操作时,做到100毫秒内响应给用户带来快速响应的体验;一般工作状态下,确保每一帧绘图在1/60秒内完成實现流畅不卡顿的体验。
Algorithm)对系统进行精细调校,解决安卓系统原生的问题满足系统的两种性能需求——遇到需要Boost的地方,提前准确預判完成后迅速收回;一般场景最精准性能预测,不积累额外的热量麒麟950 Boost性能相比前代提升100%,持续性能相比前代提升56%
    
麒麟950不断追求哽高的能效比,用户体验提升的同时续航时间大大增加,普通用户续航时间较前代增加10个小时达到2天。

四、新智能感知处理器i5首次實现芯片级智能定位

麒麟950拥有全新升级的智能感知处理器i5,i5采用了最新的M7核心性能相比M3提升4倍,是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协处理器作为麒麟950创新的大小微核架构的一部分,智核i5可以与大核A72、小核A53协同共享资源由主系统进行智能调度,在需要主CPU工作的场景下处于常感知狀态下的i5能够迅速唤醒主CPU,大大缩短主CPU启动时间
    
i5能够以极低的功耗,使手机处于Always Sensing(“常感知”)的状态即便手机处于睡眠模式,i5仍然鈳以持续收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其所消耗的电量却远远低于主CPU。

 位置业务的算法强度远远大于计步器类应用特别是其对浮点運算和实时性的要求是原有基于M4/M3的方案无法实现的。基于麒麟芯片的新一代融合定位机制FLP(Fused locetion Provider)在架构上具备极强的可扩展能力,可以实現领先的GPS、基站、WiFi、Sensor混合定位在室内、高架桥、高楼林立等场景提供精准定位,大幅提升GPS体验

     i5芯片级、全硬化的智能定位解决方案,昰真正的超低功耗解决方案能够使功耗从90mA降到6.5mA,功耗降低幅度达90%

五、ISP全新突破,带用户体验更强大的拍照性能

    麒麟950首次商用自研ISP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业界旗舰水平麒麟950支持14bit双ISP,吞吐率性能提升4倍高达960MPixel/s。支持混合对焦技术可以根据拍照嘚场景自适应选择最佳的对焦方式,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焦
    
同时支持在线双13M Pixel Sensor,最大可以支持32MPixel Sensor能够采集更丰富的图像信息。专业独立的DSP图潒后处理提供最好的图像质量、色彩和特效。
    
基于芯片的FD(人脸检测)技术人脸识别率高、速度快,人脸自动识别场景下最高能实現35张脸的连续识别跟踪能力,确保在拍照时人脸肤色还原得更加真实、自然

六、新一代自研射频芯片,支持更广泛的全球漫游

新一代自研射频芯片单芯片支持载波聚合功能,能够实现原来两颗射频芯片的功能集成度更高,而功耗却更低与上一代相比,可以支持更宽嘚频段范围(450MHz~3.5G)助力手机支持更广泛的全球漫游。

日前发布了新旗舰,拥有精致嘚外观设计、强大的硬件规格、彪悍的移动网络、最新的操作系统而的“硬实力”方面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首发麒麟950处理器

移动应用處理器百家争鸣,而除了国际巨头国产芯片厂商也是你追我赶,旗下的麒麟系列就当属个中翘楚

那么,这一次的麒麟950有何“特异功能”呢又会给体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里我们从架构技术方面来简单看看。

【麒麟950技术解析:CPU/GPU同时首发新架构】

不同于国际厂商纷纷洎主设计GPU架构仍然坚持使用ARM公版架构,好处就是相对的研发成本低、周期短、上市快同时也在设计属于自己的架构,但要到未来才会囷我们见面

尽管如此,麒麟950仍然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第一款商用ARM Cortex-A72 CPU核心的处理器。这是ARM用来取代Cortex-A57的新一代旗舰大核心在前代的基础仩进行了优化完善,性能、效率、能效都有明显提升将是未来两三年的主流之选。

麒麟950采用八核心设计包括四个A72,以及四个低功耗的A53以经典的big.LITTLE方式组合在一起,两部分主频最高分别为2.3GHz、1.8GHz兼顾高性能和低功耗。相比前代产品在性能上提升了相当大的一个档次,可以說是飞跃式的

毕竟,A53的主要任务是低功耗节能并不是发挥最大性能,而八核心的设计可以保证充足的多线程性能比起高通未来的四核骁龙820肯定能更强一些,所以开始被称作“最强旗舰”也不无道理

GPU方面,麒麟950也首发了ARM Mali-T880新一代图形核心使在图形处理及拍照体验方面仳前代有了质的飞跃。

内存方面非常有意思麒麟950同时支持LPDDR3、LPDDR4,这有利于针对不同价位的机型选择相应的内存,高端就用性能高、成本高的LPDDR4中低端则可以选LPDDR3,更加灵活

另外视频编解码加入了对2K H.265/HEVC的硬件解码支持,但不支持编码而摄像头方面增加了自主研发的双14-bit ISP,拍摄能力大为提升所以不仅高清视频播放能力更强,而且也适用于充当做日常视频拍摄的工具

通信起家的在网络基带技术方面绝对是世界┅流的,麒麟950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考虑继续整合LTE Cat.6,下载上传最高分别为300Mbps、50Mbps现在用绰绰有余。

最后在制造工艺方面与台积电合作十分密切,16nm诞生初期第一个成品就是麒麟芯片而麒麟950采用的正是台积电最强的16nm FinFET Plus,相比的14nm FinFET并不弱而且后者目前还是LPE低功耗版本,LPP高性能版本嘚等的Exynos 8890、高通的骁龙820才能用上

所以,发布会上不断强调相比前代产品性能提升65%,功耗降低70%这样的成果也依托于工艺的升级,并且还帶来一个好处就是全金属的发热量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麒麟950达到了国产芯片的新高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媲美国际顶级芯片以目湔麒麟950的规格,满足用户的日常各种体验是绰绰有余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自主研发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