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Java常量池池都有哪些

     java常量池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面试官的最爱,题目花样百出,小菜早就对常量池有所耳闻,这次好好总结一下。

     程序计数器是jvm执行程序的流水线,存放一些跳转指令,这个太高深,小菜不懂。

     方法区存放了一些常量、静态变量、类信息等,可以理解成class文件在内存中的存放位置。

     Java中的常量池,实际上分为两种形态:静态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所谓静态常量池,即*.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不仅仅包含字符串(数字)字面量,还包含类、方法的信息,占用class文件绝大部分空间。

     而运行时常量池,则是jvm虚拟机在完成类装载操作后,将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载入到内存中,并保存在方法区中,我们常说的常量池,就是指方法区中的运行时常量池。

     接下来我们引用一些网络上流行的常量池例子,然后借以讲解。

     首先说明一点,在java 中,直接使用==操作符,比较的是两个字符串的引用地址,并不是比较内容,比较内容请用String.equals()。

     s1 == s2这个非常好理解,s1、s2在赋值时,均使用的字符串字面量,说白话点,就是直接把字符串写死,在编译期间,这种字面量会直接放入class文件的常量池中,从而实现复用,载入运行时常量池后,s1、s2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存地址,所以相等。

     s1 == s4当然不相等,s4虽然也是拼接出来的,但new String("lo")这部分不是已知字面量,是一个不可预料的部分,编译器不会优化,必须等到运行时才可以确定结果,结合字符串不变定理,鬼知道s4被分配到哪去了,所以地址肯定不同。配上一张简图理清思路:

s9也不相等,道理差不多,虽然s7、s8在赋值的时候使用的字符串字面量,但是拼接成s9的时候,s7、s8作为两个变量,都是不可预料的,编译器毕竟是编译器,不可能当解释器用,所以不做优化,等到运行时,s7、s8拼接成的新字符串,在堆中地址不确定,不可能与方法区常量池中的s1地址相同。

     s1 == s6这两个相等完全归功于intern方法,s5在堆中,内容为Hello ,intern方法会尝试将Hello字符串添加到常量池中,并返回其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因为常量池中已经有了Hello字符串,所以intern方法直接返回地址;而s1在编译期就已经指向常量池了,因此s1和s6指向同一地址,相等。

     以上所讲仅涉及字符串常量池,实际上还有整型常量池、浮点型常量池等等,但都大同小异,只不过数值类型的常量池不可以手动添加常量,程序启动时常量池中的常量就已经确定了,比如整型常量池中的常量范围:-128~127,只有这个范围的数字可以用到常量池。

     说了这么多理论,接下来让我们触摸一下真正的常量池。

     前文提到过,class文件中存在一个静态常量池,这个常量池是由编译器生成的,用来存储java源文件中的字面量(本文仅仅关注字面量),假设我们有如下java代码:

     为了方便起见,就这么简单,没错!将代码编译成class文件后,用winhex打开二进制格式的class文件。如图:

     简单讲解一下class文件的结构,开头的4个字节是class文件魔数,用来标识这是一个class文件,说白话点就是文件头,既:CA FE BA BE。

     紧接着4个字节是java的版本号,这里的版本号是34,因为笔者是用jdk8编译的,版本号的高低和jdk版本的高低相对应,高版本可以兼容低版本,但低版本无法执行高版本。所以,如果哪天读者想知道别人的class文件是用什么jdk版本编译的,就可以看这4个字节。

     接下来就是常量池入口,入口处用2个字节标识常量池常量数量,本例中数值为00 1A,翻译成十进制是26,也就是有25个常量,其中第0个常量是特殊值,所以只有25个常量。

     常量池中存放了各种类型的常量,他们都有自己的类型,并且都有自己的存储规范,本文只关注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常量以01开头(1个字节),接着用2个字节记录字符串长度,然后就是字符串实际内容。本例中为:01 00 02 68 69。

     接下来再说说运行时常量池,由于运行时常量池在方法区中,我们可以通过jvm参数:-XX:PermSize、-XX:MaxPermSize来设置方法区大小,从而间接限制常量池大小。

Metaspace异常。同理说明运行时常量池是划分在Metaspace区域中。具体关于Metaspace区域的知识,请读者自行搜索。

     本文所有代码均在jdk7、jdk8下测试通过,其他版本jdk可能会略有差异,请读者自行探索。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zm/article/details/

这几天在看Java虚拟机方面的知识时,看到了有几种不同常量池的说法,然后我就去CSDN、博客园等上找资料,里面说的内容真是百花齐放,各自争艳,因此,我好好整理了一下,将我自认为对的理解写下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Java的内存分配中,总共3种常量池:

1.1:字符串常量池在Java内存区域的哪个位置?

  • 在JDK6.0及之前版本,字符串常量池是放在Perm Gen区(也就是方法区)中;
  • 在JDK7.0版本,字符串常量池被移到了堆中了。至于为什么移到堆内,大概是由于方法区的内存空间太小了。

1.2:字符串常量池是什么?

  • 在JDK6.0中,StringTable的长度是固定的,长度就是1009,因此如果放入String Pool中的String非常多,就会造成hash冲突,导致链表过长,当调用String#intern()时会需要到链表上一个一个找,从而导致性能大幅度下降;

1.3:字符串常量池里放的是什么?

  • 在JDK6.0及之前版本中,String Pool里放的都是字符串常量;
  • 在JDK7.0中,由于String#intern()发生了改变,因此String Pool中也可以存放放于堆内的字符串对象的引用。关于String在内存中的存储和String#intern()方法的说明,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博客:

需要说明的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只存在一份!

即执行完第一行代码后,常量池中已存在 “hello,world!”,那么 s2不会在常量池中申请新的空间,而是直接把已存在的字符串内存地址返回给s2。(这里具体的字符串如何分配就不细说了,可以看我的另一篇博客)

  • 我们写的每一个Java类被编译后,就会形成一份class文件;class文件中除了包含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就是常量池(constant pool table),用于存放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Literal)和符号引用(Symbolic References);
  • 每个class文件都有一个class常量池。

2.2:什么是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 字面量包括:1.文本字符串 2.八种基本类型的值 3.被声明为final的常量等;
  • 符号引用包括:1.类和方法的全限定名 2.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 3.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 运行时常量池存在于内存中,也就是class常量池被加载到内存之后的版本,不同之处是:它的字面量可以动态的添加(String#intern()),符号引用可以被解析为直接引用
  • JVM在执行某个类的时候,必须经过加载、连接、初始化,而连接又包括验证、准备、解析三个阶段。而当类加载到内存中后,jvm就会将class常量池中的内容存放到运行时常量池中,由此可知,运行时常量池也是每个类都有一个。在解析阶段,会把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解析的过程会去查询字符串常量池,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StringTable,以保证运行时常量池所引用的字符串与字符串常量池中是一致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常量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