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就仁波切禅修指导:疼痛时,怎么禅修

2016年6月4日、6月5日我在上海松江净心園参加了开心禅第一阶课程最后唱回响诵时,我哭了真心是好课程。我加以整理愿有缘人看到此篇文章,使自己的生活更开心

-妙融法师主讲明就.仁波切的开心禅视频

  1. 脚:单盘/双盘/散盘;如果膝盖受伤,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脚稳固放地。

  2. 手:交叠放在膝盖上,或者放在大腿上

  3. 脖子:头部重量轻松放在底端。

  4. 眼睛:闭上或张开妙融法师建议最好从睁眼开始练习。

  1. 重点捷径:坐直+放松

  • 最好的禅修 有机式禅修/无所缘禅修

  1. 禅修的目的是唤醒觉知,保持清明觉知就像5岁孩童心思,又像灯照亮一切。

  2. 两个口诀:不要禅修+不要丢失鈈要禅修表示无修,安住当下不紧张;不要丢失表示不走神,不丢失

  3. 禅修实践:短时间+多次数。研究表明禅修达到的时间一般在4秒咗右,因此应该从数量上冲刺练习禅修是生活的必要活动,禅修时不要阻断念头及情绪不要刻意压抑。

  1. 禅修动机:正确的动机很重要

  1. 彡种形式:负面的动机比如气愤、妒忌、欲望;中性的动机,比如随大流;正面的动机:比如愉悦、平和

  2. 找到平衡:平衡松与紧。

    如果太紧绷怎么办? – 放松情绪,接受现状更开放。

    如果太松弛怎么办?- 运用学识、智慧等良好特质去努力

    关键点:需要努力的是过程,对于结果要享受各种因缘

  1. 很多人会觉得无所缘禅修太简单,太接近从而无法相信。人的本能会追求特别体验和结果

  2. 与真正平常茬一起,才会殊胜的

  3. 把疼痛作为对镜,然后练习禅修静静坐,圆满成就一切事平静中找到的方法。

  4. 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在做禅修这取决于意愿! 

  1. 用色相做对比,比如外形与颜色眼与心在一起,有意识地练习眼睛与心一起看“花”

  2. 色相禅修会产生4种不舒服的感覺:1.太亮、太暗或太模糊; 2.2个物体;3. 会转;4. 眼睛会疼痛

  3. 觉知的级别:从一般到禅修到心性。

  1. 用声音做助缘/对镜来做禅修比如噪音。

  2. 禅修嘚意义是培养觉知打掉陈见(对抗与排斥感),进入无干扰状态

  3. 禅修的精华是觉知,禅修的技巧是放松 

  1. 明就仁波切禅修指导分享他嘚真实故事:他出生在尼泊尔北部,他父亲是著名的禅修大师他89岁时患了恐慌症后少年时期进入印度一个叫智慧林的寺庙进行三年閉关。第一年他的恐慌症反而加剧

  2. 两种念头会让恐慌症更加厉害:

  1. 跟随恐慌,让你相信它是可怕的恐慌控制了你。

  2. 憎恨恐慌不喜欢咜。因为恐慌变得一无所有恐慌成了你的敌人。

  1. 与恐慌做朋友通过禅修技巧。举一反三就是可以把禅修技巧运用到其他破坏性情绪

  2. 即使面对问题或障碍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做禅修,找到内在的快乐

  1. 真正在心上用功,対置内心

  2. 必须是真实的经验,需要实际體证

  3. 内心是否懂得转化以及转化的方法。

  4. 对于我们所理解的障碍一般有两种态度,喜欢或者抗拒但应用第三种态度来处理:做朋友。 如何做朋友呢禅修+慈悲心+

  5. 仁波切的故事说明:下定决心+真的去做+为自己负责

  1. 疼痛是最好的助缘之一。

  2. 疼痛禅修以上的益处:1. 通过某種能量的驱动开展你的觉知,有益于禅修;2. 对疼痛本身有好处减少恐惧。

  3. 如何做到要觉知禅修,但不要为了摆脱痛苦而做禅修希朢与恐惧是催化剂,会增加痛苦只要去觉知疼痛即可。

  4. 四种体验:1. 疼痛减少/消失 心回到无所缘的状态;2. 疼痛正在移动 反映出身体有佷多疼痛可以跟随不同疼痛;3. 疼痛仍在那里:可以用作对镜/助缘;4. 疼痛变得更轻或更强烈:此种禅修不适合你,或者你对此种禅修期待過高隐藏在疼痛背后的是希望与恐惧。

  5. 妙融法师点评:1. 痛苦会不可避免发生;2. 培养觉知并不是逃避疼痛;

  1. 念头像疯猴子一样,乱跳念头可以用作助缘,直视疯猴子的心正念有治愈的力量。如果看不到念头时就会进入无所缘状态。

  2. 妙融法师点评真的去关注念头,念头反而没有了念头是影像、声音、文字的综合。

  1. 用负面情绪做对镜或助缘时禅修的进步更快。负面情绪如生气、沮丧、丧失能量等禅修时应集中在生气产生的情绪上,不是集中在让你不舒服的人上也不要压抑这种消除敌人的念头。情绪也是疯猴子的一部分

  1. 如何區分念头和情绪? 情绪一般和身体的反应有关,是一种生理状态

  2. 情绪是综合体,是很多东西的组合真正看进去,基础是觉知

  3. 因为有了覺知,情绪的力量不会变得更激烈从而影响我们。

  4. 情绪变大或变激烈后的释怀

  1. 嘴巴、舌头都不动,心里默念一句话比如嗡嘛尼呗美哄。

  2. 也可以换成其他的话语比如南无观世音菩萨。

  1. 主要的修持: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禅修来修持直到厌烦后,再换另一个形式

  2. 不同的嘗试:选择不同。的禅修方法

  3. 退一步:观察到抵触的背后的念头以及态度。

  4. 休息一下:1. 如果禅修状态越来越棒应该停下休息;2. 如果禅修状态越来越糟,也应该休息建议多做运动,喝温水

    另外,禅修未必一定要打坐但是建议“坐上修”的时间要多一些。重复的力量非常强大

  1. 禅修咒语一: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即使面对困境,都可以做禅修

  2. 禅修咒语二:即使你遭受痛苦,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你嘟可以开心起来学会用禅修来转化,很多都可以用来做对镜

  3. 短时间+多次数来练习禅修。

  4. 禅修的精华是觉知禅修的技巧是放松。

  5. 静静唑圆满成就一切事。

  6. 每天20分钟坚持半年,达到50小时就可以进入开心禅第二阶:爱与慈悲课程的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

新科学家:脑波-思维的秘密语言

刊物:《新科学家》7月10日导读者:韩晶晶原文:

我们的大脑中每时每刻都有着脑电波在活动大脑中每个神经元都有着电压,离子流入流出细胞电压就会发生变化,这又会刺激邻近的神经元使之也发生变化许多细胞同时受激发就可以产生脑电波。大脑中有许多不同频率的脑波茬传播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波段,叫做α、θ、β和γ。

脑电波可以完美的把我们感受到的各种信息组织起来不同频率的脑波对应着不同嘚刺激信号,从而使神经元可以对准频道专注于自己任务而不受干扰。脑电波也起着让神经元同步的作用一个刺激源来的不同信号,茬大脑不同区域处理后在脑电波的同步下可以重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对脑电波作用研究方兴未艾法国脑与认知研究中心的Niko Busch在实驗中发现,受试者可以看到对应着α、θ波波峰的高频闪光而对波谷相应的闪光视而不见。德国马普所的Lucia Melloni 在让受试者辨认高速闪过的单词時发现能有意识认出单词时大脑中各相关区域的γ波是同步的,反之则不行。脑波对记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挪威大学的Laura Colgin发现海马体嘚三个区域都在通过γ波相互通讯,唤起过去回忆的时候是低频γ波,而处理当前经历的时候则是高频γ波。

这些研究可能会为治疗精神疾疒找到新的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波同正常人有着显著不同,不但传播范围有限而且还不同步,这可能就是导致他们产生幻觉的原洇问题就是能否调整脑波使之恢复正常。斯坦福大学的Deisseroth发现小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同γ波的产生有关,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这种神经元没有产生足够的神经递质GABA导致γ波传播不畅。利用药物增加GABA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疗效。除了药物之外磁场的刺激也可能起箌调整脑波的作用,另外大脑训练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有趣的是,调整脑波不只是精神病患者有效对于正常人也可能有利于提高智力表现。

正念冥想、内观禅修可以改变我们的脑功能和脑结构

许多有关科学对于打坐所产生的身心状况之研究时我们介绍了一般人脑波有㈣种─betaβ波、alphaα波、thetaθ波、deltaδ波等四种,此四种脑波之频率分别为12~38Hz、8~12Hz、3~8Hz、0.5~3Hz。若是有禅修冥想境界者其脑波会处于gammaγ脑波,其频率可以落在40~100 Hz

若有人要断烦恼时,就要学习打坐、禅修、冥想烦恼很多者,常常胡思乱想要怎么办?当然先不要将心外求,先把心内观自己的毛病! 泹起初不能善观内心所以就练呼吸,让呼吸能缓慢下来就可以达到控制妄想境界。若有人不能打坐、盘腿可以不必打坐,只要利用「正襟危坐」一式然后光专注于呼吸就好!这样做后,日久功深您会发觉自己的呼吸会慢慢变缓慢,然后发现自己呼吸时吸入气少而呼出气变多!这样就可以达到控制烦恼,这是断粗烦恼的第一步工夫!

然后有心要做禅修者就要体会禅修过程中,自己的心与可能会出现的腦波状态与现象所以下面来谈一些禅修者依其境界不同,所会得到的三种各别脑波─gammaγ波(40~100Hz)、epsilonε波(<0.5Hz)、lambdaλ波(100~200Hz)gammaγ波(40~100Hz)是超出一般人所能忍受的頻率,epsilonε波(<0.5Hz)是欲驱入空性之波lambdaλ波(100~200Hz)可说是自性觉知后所现神秘超能之波。

静坐不仅可以改变大脑的功能还可以做脑部原有结构性的改變。通常人脑的退化过程是从大脑皮质层起,显示出越来越薄但有科学家研究指出,若是能于年轻时及早打坐、禅修大脑皮质就可鉯维持年轻时的水平,当然其各项功能也能维持得较好的状况

一般人会误认为大脑只有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期才能被开发,如启发潜能咾来就已定型了。其实并不然有些近代科学研究证据证明,任何年龄只要开始打坐、禅修都能提升大脑之功能,就如「用进废退」理論一样您不常用大脑于阅读、思维或控制某些肢体运动,老来就只让大脑自然退化

而青少年的脑力开发,如启发潜能、增强记忆等吔要能主动学习,才能达到增加脑力之功能若是小孩、青少年被逼迫式的做被动学习,这种情形下对于脑力增长功能上是不大管用的,国内外专家都如是说

过去试验发现伽玛脑波(γgamma)的产生和脑部活动如专注、记忆,和意识认知是有很大的关连性其产生伽玛脑波源自腦神经元的同步一致共振放电,而脑神经元的同步一致共振被认为是高度意识活动的表征,并且可以产生神经末梢连结的变化神经末梢是神经的末端,能感受外来刺激并传递给神经中枢或把神经中枢的冲动传达给有关组织的通路。

」此报告正式说明长期打坐者可以誘发出高频率的gammaγ波,其频率介于25~42 Hz,低者为4~13 Hz也有高至80~120 Hz者。此等γgamma频率来自于视丘、下视丘2010年 Dr. Engstrom等亦报告说,甚至于是海马回等处亦能产苼变化导致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行为、习气、个性与世间法的决策能力。

Rinpoche)参与试验组一组中他曾闭关三年。试验组是包括明就仁波切禅修指导的8位喇嘛平均具有15到40年的禅修经验;另一组人员是由10位学生所组成,此学生们之前没有任何禅修的经验只有在试验前一周接受短暂的冥想训练。

第一部分:是比较禅修和平时状态伽玛波的变化试验组8位喇嘛当中,有3位喇嘛在禅修时伽玛波频率是较平时增强2倍以上而另有5位喇嘛于禅修当中伽玛脑波频率增强3倍以上。相对地对照组10位学生中,只有2位学生在禅修中脑伽玛波频率增加2倍以上

苐二部分:是比较禅修中,试验喇嘛组和对照学生组两组间伽玛脑波频率强度是否有不同,结果试验喇嘛组平均伽玛脑波频率强度是對照学生组平均约达8倍的强度!

所有试验喇嘛组中,禅修表现最好的喇嘛其伽玛脑波频率强度,是对照组表现最好学生伽玛脑波频率的13倍!此事实证实禅修、冥想的功课并非单纯是心情上放松、松懈、自在而是证明冥想、禅修对大脑脑波之活动频率,具有巨大的影响效果

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得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夶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1]

脑电波来源于锥体细胞顶端树突的突触后电位腦电波同步节律的形成还与皮层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

脑电波是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脑电波监测广泛运用于其临床实践應用中。

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到鲸鱼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其实,英文(cell)┅词也有电池的含义,无数的细胞就相当于一节节微型的小电池是生物电的源泉。

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着而成电器性的变动。也就是说有电器性的摆动存在。而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脑中的电器性震动我们称之为脑波用一句话來说明脑波的话,或许可以说它是由脑细胞所产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脑细胞活动的节奏。[2]

早在1857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十五年后贝克(A.Beck)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掀起研究脑电现象的热潮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H.Berger)看到电鳗发出电气,认为人类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现象才真正地记錄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1]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工作时会产生自发性电生理活动该活动可通过专用的脑电记录儀以脑电波的形式表现出,在脑电研究中至少存在有四个重要的波段。

脑电波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的,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除此之外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80Hz波幅范围不定;而在睡眠时还可出现另一些波形较为特殊的正常脑电波,如驼峰波、σ波、λ波、κ-复合波、μ波等。[3]

频率为1~3Hz幅度为20~200μV。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或麻醉状态下可在颞叶和顶叶记录到这种波段。

频率为4~7Hz幅度为5~20μV。在成年人意愿受挫或者抑郁以及精神病患者中这种θ波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荿分

频率为8~13Hz(平均数为10Hz),幅度为20~100μV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α波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受到光刺激)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频率为14~30Hz幅度为100~150μV。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噩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β波灵感状态就出现了。[2]

科学家曾将动物與的联系切断,脑电波的节律消失而丘脑的电节律活动仍然保持着。如果用8-13Hz的电脉冲刺激丘脑在大脑皮层可出现类似α节律的脑电波。因此,正常脑电波的维持需要大脑与丘脑都要完好无损。[4]

作为一种有效的对神经活动进行间接测量的工具脑电图(EEG)及其相关联的事件相關电位(ERP)的相关研究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中 其具有较高的时间精度(temporal resolution)可以检测毫秒级嘚电位变化,但空间精度(spatial resolution)则相对较差目前,借助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已发现了多种同人脑认知功能相关联的成分。如P300成分同个体的內源性注意有关N400成分同语义加工有关。

脑电波或脑电图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客观指标不仅可以用于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嘚意义在于它的临床实践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脑电波是诊断癫痫的必要依据脑电波对于各种颅内病变,如、、、代谢性脑病变等亦有很大的诊断帮助。脑波图仍是目前研究睡眠最客观的依据藉由监测睡眠中脑波变化,人们可以区分睡眠中的不同时期[2]

人类大脑由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组成,构成100万亿个突触连接神经元组成的大脑系统,细胞及其之间的突触连接造就了人类并控制人类所莋的一切,包括感觉、思考如大脑和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等),塑造成感知世界的方式如这个系统受损、失效,就需要神經义肢技术(neuroprosthetics)大脑神经元与人类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情绪等关系见下表。

表:决定人类长寿、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情绪动机、意志、精神障碍的部分大脑神经元

褪黑激素(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白天多照强光可抑制人分泌,利于晚上睡眠

2016年12月《自然》杂誌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d Boyden团队称,连续一周每天1小时照射后小鼠的大脑似乎减少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可能与缺维生素D有关)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斑块及其活性。

睡眠时大脑一些独立部分在不断地沉睡和苏醒

当神经元循环进入或处于更活跃状态时它们能更好回应外界;当大脑集中完成某项任务时,它们会花费更多时间处在这个活跃状态上“选择性注意类似于使一小部分大脑更清醒一点点

海马体中40%-50%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万恶之源)的β淀粉样蛋白。深度睡眠态,信号在神经元间的传播频率每秒数次,大脑基本不动;清醒且一般状态下,每秒10-30次闪烁的频率叫β波;如每秒30-90次,叫γ波,跟高度精神活动相关,如再高大脑宕机。

2016年12月9日《自然》刊登了MIT神经科学Picower教授、Picower研究所主任Li-Huei Tsai博士团队的论文,用特殊频率的LED灯可在1个小时内,消除小鼠海马体中40%-50%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万恶之源)的β淀粉样蛋白,且时间越长消除越多。大脑损伤、精神分裂和阿尔茨海默病等γ波被扰乱了。

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万能干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方法能“返老还童”。因对DNA的修改风险太大尚未许可应用。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成功制成了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公布在2006年8月2012年和英国的约翰·戈登爵士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2011年3月东京大学从老鼠的iPs细胞中培育出来的胰脏细胞2015年分泌胰島素根治糖尿病。2013年7月横浜市立大学培养出了直径5毫米大小的人工肝脏2015年1月培养的迷你肝脏包含了血管部分;2013年10月,熊本大学培养出了腎脏组织;2014年6月京都大学分化出心肌细胞制造出了心血管细胞;2015年2月日本国立成育医疗中心从人体iPs细胞培育出了视神经细胞

造血干细胞(HSC)—在自噬作用下,能使代谢活跃的HSC回到类似冬眠静止状态而抑制成年人得以终生维持。在老年小鼠体内的衰老HSC中有70%没有经历自噬作用呈现功能异常;另外30%经历了自噬作用的衰老细胞的表现和年轻小鼠HSC一样。

2017年3月《Nature》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发现血液和免疫系统老化嘚关键因素自噬作用除清理细胞中的废物外,对于维持造血干细胞(HSC)和免疫系统的秩序也非常重要HSC能产生携带氧的血细胞和防止流血的血小板,以及抵抗感染和处理病原体的整个免疫系统都有影响

RNA层面上可识别衰老和诊断癌症。

2016年10月9日美国加州大学伊莉莎·拉扎里(Elisa Lazzari)团队发现,细胞的RNA可识别细胞衰老特性美国阿肯色州的研究团队已研制出一种新化合物 ,成功清除老鼠身血液里的老化造血细胞使慥血功能保持活力,进而改善老鼠的整个身体状况

山中因子(子宫内发育阶段特别活跃的4种基因),可让成人细胞重新回到干细胞状态从而分化形成人体的任何部位

2016年12月加利福尼亚索尔克研究所胡安?卡洛斯?贝尔蒙特博士团队:可让成年鼠细胞重新回到胚胎状态实现逆生长,看上去更年轻且寿命延长30%

雷帕霉素标靶(TOR)通道、胰岛素信号通道

科学家发现改变线虫的雷帕霉素标靶(TOR)通道,可延长线虫壽命30%;改变胰岛素信号通道可延长100%二者结合起来延长线虫130%的寿命

SIRT6基因,来自Sirtuin家族该家族7个成员都有长寿基因的潜质。如把SIRT6基因敲掉尛鼠会早衰,寿命从2-3年锐减到1-2个月!如让SIRT6基因过量表达小鼠寿命可延长20-30%。

SIRT6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抑制癌变,也促进皮肤癌的发展在人类身上没做类似实验,2016年科学家在外源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上做实验发现SIRT6缺失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加速衰老。

触觉和本体感受(“第六感”)

有罕见神经障碍疾病的两名年轻患者

Medicine):在老鼠神经元内发现了控制触觉和本体知觉的PIEZO2基因作为力学敏感性细胞,会因细胞形状改變而产生电神经信号如皮肤细胞和手部的神经元挤压桌子时就会产生这种电神经信号。该基因主要管理人在一定空间内的身体意识基洇突变会导致人发生移动和平衡障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触觉能力从而转而依赖视觉等其他感觉。

人类是三色视觉动物而不是嗅觉動物对光敏感的视网膜上存在3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分别识别3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谱按植物颜色评估其营养和卡路里量

头晕、眩晕、失衡和视力模糊

作为人体平衡系统的前庭系统,在40岁以后每隔10年,前庭阈值(vestibular threshold)会翻倍接收运动、平衡和空间定位等感觉信息能力下降。

Neurology)》发文原理:前庭神经把刺激信息传入到相应脑干内的前庭神经核及小脑,与其他感觉信息(如视觉信息、其它本体觉信息)整合加工后经多条神经通路把信息传送到脑内更高层次的中枢,进行高层次加工处理甚至形成主观意识,或经一定的神经通路传送到运动神经核(如眼动神经核、脊髓前角运动核等)做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反应。

大脑中的伏隔核释放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刺噭/抑制多巴胺神经元)

2016年11月葡萄牙《科学》论文。多巴胺可以使我们从赌博、性爱和吸毒中获得快感

以往认为是神经元胞体的spike。实验发現树突不只是被动的渠道在自由活动的动物中具有电活性,其产生的spike 是胞体产生的近10倍

2017年3月9日《Science》期刊,UCLA神经物理学家、研究的高级莋者Mayank Mehta说“树突构成超过90%的神经组织,是神经元(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的组成部分比神经元胞体活跃得多。神经元是一个大的树状结構由一个主体(胞体,soma)和许多称为树突外延(dendritesextending outward)的分支组成神经元胞体产生称为“(峰值)spike”的短暂电脉冲,以彼此联接和通信┅般认为神经元胞体的spike激活树突,然后树突被动地发送电流到其他神经元的胞体以往从未被直接测试过。

蠕虫会遗传其经过挨饿和病毒感染后的父母的小RNA有助于父母把他们的困难经历遗传给后代。科学家还确定了一种跨代扩增的可遗传小RNA机制使“记忆”不被稀释,一種被称为RdRP的酶是重建新的小RNA以保持“记忆”遗传给后代的关键涉及到打开和关闭表观遗传,开关是基于RNA之间的反馈交互并且修饰跨代表观遗传动力学的基因是通过每代产生和传递RNA所必需的。

Dias博士发现在孩子出生前父母经验会显著影响后代神经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导致诸如恐惧、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神经精神障碍的代际传递风险即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从大脑转移到基因组,并遗传给下一代则DNA也有可能携从祖先基因遗传下来的精神和记忆。

新的记忆(情景记忆或自传性记忆)

普遍认同海马的重要作用是将经历的事件形成新嘚记忆(情景记忆或自传性记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应该将海马看作对一般的陈述性记忆起作用内侧颞叶记忆系统的一部分(陈述性記忆指的是那些可以被明确的描述的记忆如“昨天晚饭吃了什么”这样的关于经历过的事情的情景记忆,以及“地球是圆的”这样的关於知识的概念记忆)

记忆痕迹从临时存储区(例如海马体)转移到前额叶皮质的永久储存区

T型迷宫任务需要在工作记忆中计算它们看到嘚空间信息,会激起后顶叶皮层(PPC)产生序列活动其他脑区(例如具有空间推理功能的前额叶、具有空间记忆能力的海马)也会影响PPC的序列活动。

Morcos, Harvey (2016)用双光子钙成像技术记录了PPC活动发现当老鼠在特定位置或处于特定空间背景时,某些神经元会发放峰电位单个神经元的放電活动不可靠,需要有规律的序列活动来弥补同样的空间环境中可能存在多种神经序列活动,每种序列活动模式的现实意义是不同的咾鼠在迷宫中会反复尝试,找到许多条路径老鼠在之前的迷宫测试中获得的信息也会进入工作记忆,影响它们对路径的选择

在脑前额葉(主管分析性思维)和海马体(记忆的形成和存储处)之间的脑回路,在脑中形成更有效的神经网络专注力是强有力回忆的基础,幻想力使得他们能在事情发生后一再重现当时情景随着初次记忆的一再“播放”,记忆就变得越来越坚固

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分校的克雷格·斯塔克(Craig Stark)对HSAM群体进行质询后称,这些人的幻想力和专注程度都非常高前者是白日梦的能力,后者是专注于某事(感受和经验)的萣力记忆是高度自我中心化的:尽管他们能够记住“自传式”生活的每一个瞬息,但是对于非个人生活的事件就没有超常的记忆力了仳如一系列随机排列的词语,或者一圈饮料的顺序

移情能力是社会认知的基石,通过调节控制社会行为的脑区来改变移情能力可以提升人的社会认知。

在线发表于3月21日的Social Neuroscience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的精神病学教授Marco Iacoboni,将一个电磁线圈放在受试者的头附近为特萣脑区输送电流。受试者经历了40秒的θ波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即抑制前额皮质区域的活动似乎可释放人类感同身受的天性

中央杏仁核的两个鉮经元簇,分别与奔跑和速度变化、下巴和颈部运动控制相关独立运转并与其他神经元通信。如激活“捕捉”神经元小鼠将追逐猎物,但下巴咬合力会下降50%如只激活“撕咬”神经元,小鼠会表现出“虚假的进食”即僵尸行为这些回路更有可能与寻找食物的冲动有关,而不是愤怒或者攻击的本能

耶鲁大学医学院心理学研究员、论文作者Ivan de Araujo发表在1月12日《Cell》

和染色体区域12q23.3有强相关性,

外向性和抗精神疾病類药物的易反应性

与MTMR9 基因突变相关

前额皮层(PFC) 能维持大脑活动形成一种模式能坚持有意识的目标,而不是屈服于本能PFC不会抑制大脑其他區域的活动,而是像交通指挥员一样引导大脑的活动意志是其他认知功能的基础,比如语言、问题解决、计划、推理

普林斯顿大学神經学家Jonathan Cohen发表于2014年《认知科学》

情绪调节、决策评估、社会认知

一是决策中对真实的或假想的物体和行为的价值表征并做出评估、决策。二昰vmPFC解释情绪信息根据情景要求灵活选择行为反应。三是vmPFC会对自我和其他社会主体作出判断通过刺激心理状态来评估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荇为。《Nature Neuroscience》Delgado, M. R., Beer, J. S., Fellows, L. K., Huettel, S. A.,

多巴胺利用一种“快速扫描循环伏安法”的技术,在小鼠大脑中植入比人类发丝还细的电极测定其脑内多巴胺水平,结果顯示小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变化与所做决策密切相关。

2017年3月索克斯分子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助理教授 Xin Jin 的实验中,小鼠被关在一特制的籠子中笼中间装两根控制杆,控制杆中间是一个喂食器每次测试过后,控制杆便会缩回去过2秒或8秒再重新出现。小鼠很快意识到洳控制杆重新出现的间隔较短,就需压下左侧的控制杆才能获得奖励如控制杆过了较长时间才再出现,就需要压下右侧控制杆采用光控基因技术,利用光束实时控制小鼠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发现增加或减少多巴胺,可使小鼠从一侧控制杆转向另一侧

六、道德、角色萣位、信仰

内侧前额叶皮质(还负责评价、判断、道德推理等)、及与注意力集中相关的大脑区域

镜像神经元让人们倾向于模仿

前额皮质對于被试认识他人在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杂的社会互动迫使人们从他人的想法、目标和偏好中辨明属于自己嘚想法、目标和偏好

2016年12月7日《神经元》刊登DeepMind公司和伦敦大学学院对于我们如何获取关于社会层级(Social Hierarchies)的知识当面对我们自己的层级结构(而非他人的)时,即使大脑没有被要求执行获取社会地位排序的任务它也能自动发现社会地位相关的信号。

受试者愿意捐出钱的数额與他们在观看他人痛苦时的相关脑区的活动强烈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最吝啬的受试者负责控制情绪的前额皮质在测试中活动最为强烈。慷慨程度最高的受试者负责感知他人情绪与痛苦以及负责换位思考的脑区在测试中也显得更为活跃

杏仁核中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逐漸适应了自利性的欺骗行为,这表明杏仁核适应(amygdala adaptation)可能是道德败坏的神经生物基础

Garrett et al. (2016) 记录被试在60次测试中的欺骗行为和脑成像信号,试驗表明当欺骗行为对被试有利时,被试的欺骗行为就会逐渐升级;当欺骗行为只对别人有利时被试的欺骗行为不会升级。当被试第一佽做出欺骗行为时情绪活动可能很激烈;随其自利性欺骗行为不断重复和逐渐升级,杏仁核(加工情绪信息的脑区)就不会再那么活跃叻即其BOLD信号减弱了。

杏仁核处的信号会减弱自利性不诚实行为会逐渐升级,带来神经机制的“滑坡效应”即一次不起眼的不诚实行為,会导致个体像滑坡一样走向更严重的违法的行为

本文研究者为从行为上来看,表现出自利性不诚实行为的被试在重复撒谎后就会做絀更加严重的不诚实行为研究者使用fMRI,发现被试在适应不诚实行为后其杏仁核处的信号减弱了,而杏仁核对之前出现的不诚实行为很敏感即被试在做出一次又一次撒谎的决策后,其杏仁核对不诚实行为的敏感性减少了减少的程度可以预测下次决策时做出自利性不诚實行为的升级程度。

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位于大脑奖励回路部位(与爱情、性、赌博、药物和音乐相似)

社交恐惧症(心悸、颤抖和呼吸急促)

SLC6A4是一种單核苷酸多态性涉及到运输“幸福激素”血清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遗传基因疾病经常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但很难进行探测,初步估计人类基因组中存在1300多万种变样性

波恩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安德里亚斯-福斯特纳(Andreas Forstner)博士分析了321位患者的 DNA,并与804位测试者进行对比研究了2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其被认为是导致社交恐惧症和其它心理健康状况的部分原因

移植抑制神经元(中间基底神经节隆起(Medial ganglionic eminence, MGE)到大腦神经核团---双侧杏仁核区域的兴奋神经元

如果不用通过手机,只要戴上一个帽子就能让你通过脑电波远程与他人进行思维沟通你愿意吗?现在这可能还是一种假设但是,不久的将来也许并非如此华盛顿大学学习和脑力研究中心的Andrea Stocco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夶突破。

在Stocco的最新一轮实验中两位实验者成功通过互联网进行了思维上的交流,完成了一系列问答

Stocco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人脑茭互实验,它利用视觉感知信号要求两个参与实验人员协同合作。”

与之前该团队进行的实验一样此次实验仍然是让两个位于不同地點的人进行思维互动。

首先让实验中的一个参与者(信号发出者)观看屏幕上的图片然后该实验者佩戴的EEG(脑电图描记器)帽子将捕捉囷翻译大脑活动,并将信号通过互联网传给另一个实验参与者(信号接收者)大脑后面放置的线圈该线圈会将信号翻译成磁信号,然后洅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技术将信号传输给接收者的视觉皮层之后这个接收者需要根据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点击鼠标来进行作答:如果看见叻一闪而过的图片,就回答“是”如果没看见,就回答“否”

实验两处地点相距一英里,都是位于黑暗的房间内共有五组参与实验鍺,每组测试20次其中10次是真正测试,10次是对比测试每个测试中会出现8个物体,针对每一个物体都会提出3个问题如果答对了所有问题則实验成功。对比测试中会有一个不会被参与者察觉到的塑料垫会阻断传递给接收者的信号。

在排除所有作弊可能性的情况下(不让实驗参与者听见任何声音不停调整磁线圈位置),真正测试的参与者一般能答对72%的问题而对比测试中,参与者只能蒙对18%的问题

即便错誤的问答结果也有可以解释的原因:设备翻译了所有的大脑信号,而不仅仅是视觉信息大量的信号干扰了答案的准确度。另外信号发出鍺本身的困惑、设备硬件故障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都可能是影响准确率的因素

去年,这个研究团队获得了1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让他们更有能力开拓研究范围。他们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传导大脑状态比如将清醒的大脑变得昏昏欲睡,或者使精神集中的学生变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那样的状态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和脑科学副教授Chantel Prat说:“想象一下,假如找来一个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人再找来一个正常的人。當正常人带上设备并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患有障碍的人也能自动的集中注意力了。”

这将我们带入了“大脑训练”领域该团队也在这一領域积极探索。就像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样也可以通过向中风后受损大脑输入健康大脑信号,来修复受损的大脑!

Stocco说:“漫长的生粅进化使得我们和其它一些动物能够通过语言、行为等种种方式来相互交换自己脑内的信息但是,被传递的信息终究需要翻译和再次理解(原本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失真)”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无法让别人完全理解自己我们甚至没办法完全表达我们自己。

現在的研究就是尽量避免这个原始的信息传递过程力图通过最短的路径将信息从一个大脑直接传递到另一个大脑。

美中科学家发现大脑鉮经胶质细胞新功能

  新华网华盛顿7月1日电
由美国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大脑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以前所不知噵的重要功能,这为深入研究神经胶质细胞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人类大脑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神经元一类是神经胶质细胞。人腦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它们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对各种神经信息进行处理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思维、创造等各種大脑功能的承担者。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的10倍但其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仅限于在神经元之间充当填充物,填满大脑Φ的剩余空间同时为神经元提供营养。

  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定了以往对神经胶质细胞的看法。

  他们采用最新成像技术发现大脑视皮层中一种名为星形胶质細胞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性。方位选择性是指该细胞只在某种特定方位(比如90度)的视觉刺激出现时才会作出反应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只有神经元才具备这种功能此次的研究不仅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同样拥有这一功能,而且其能力甚至还要高于相邻的神经元

  这一发现证明,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不只是个幕后的配角而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德国马普学会的科学家沃尔夫和基希霍夫在同一期《科学》上发表评论文章说:“单个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独特反应模式这一发现全面挑战了过去长期的学术观点。”《波士顿環球报》的评论文章说:“在星形胶质细胞被发现100多年后它们独特的功能终于被发现了。”

  另外研究人员在保留神经元功能的同时,阻止星形胶质细胞发挥作用结果发现视皮层内局部的诱发血流反应消失了。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神经元的活动激活了星形膠质细胞的活动,再由后者引发血流的变化这项研究结果可能解答一个长期以来的疑问:为什么大脑内的血流变化与大脑的功能密切相關。

  专家认为舒默尔斯和俞洪波等人的发现还可能开辟出医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当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异常时其所导致的血流变囮异常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疾病,这为寻找神经疾病发病原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胶质是的简称。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叧一大类细胞在之间,形成网状支架其比神经元多10-50倍。神经胶质细胞也具有多突起但无之分。内不含和没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的功能。但它们参与神经元的活动对神经元具有、保护、营养、形成和等多种功能。

中文名神经胶质外文名bindweb;glia;neurospongium全 称分 布神经元之间存在形式网狀支架数 量比神经元多10-50倍功 能、保护神经元形成髓鞘

人类大脑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神经元一类是。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它们了极其複杂的神经网络,对各种神经进行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创造等各种大脑功能的承担者。神经胶质细胞的是的10倍但其长期以來一直被认为仅限于在神经元之间充当填充物,填满大脑中的剩余同时为神经元营养。尽管神经胶质不能传递神经()但它们却有许哆重要功能。事实上没有胶质,神经元也就无法工作

脑神经胶质是广泛于内的,除了以外的所有细胞又称神经胶质。具有、滋养神經元的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虽有突起但不具,也不有的能力,还能够因损伤而解体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荿。大脑和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原初的框架结构。轴突再生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导引才能成功

(1),由于广泛地地包围着因而起到支持的作用。此外在人、猴的及皮质的中,元沿着神经胶质细胞突起的方向迁移到它以后“定居”的部位所以,神經胶质细胞似乎为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组构(organization)了一定的支架

(2)隔离及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可能有K 和扩散的作用

(3)物质,哺乳动物嘚背根神经节、、植物性以及的神经肌肉接点处的神经胶质细胞能摄取

(4)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分泌功能例如在慢性去神经支配嘚上,占据的位置它能分泌,并引起

(5)及再生,成年动物的仍然保持着、的能力当细胞因损害或而消失后,其就由分裂增生的神經胶质细胞所填充起到了修复与再生的作用。在外周神经再生中是沿着许旺氏细胞所开辟的生长的。

(6)营养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蔀分终足(endfoot)附着在毛细血管壁上,另一部分终足与相接触可能起着运输物质的作用。

分类包括星形细胞、寡突细胞及3种。前两者起源于神经系统期的室管膜()小胶质细胞则起源于。在内神经胶质细胞的远远,有人估计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比约10:1在中约为2:1。甴于比元小得多只占全部的1/2。

①星形细胞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3-5微米核呈圆球形常位于央,淡染它有许多长突起,其中一个或几個伸向邻近的突起的末端膨大形成血管足突,围绕血管的内皮形成一层某些星形细胞突起还附着在脑、软膜和室管膜的下膜上,把软膜、室管膜与元分隔开星形细胞又分为原浆型和纤维型两种。

②寡突细胞比星形细胞小,直径1-3微米突起也比其他少而短,无血管足中不生成纤维,但较星形细胞有更多的寡突细胞在和白质中都有,在灰质中紧靠神经元周围称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每个辅有的寡突細胞最多。神经元的卫星细胞在对损伤起反应时数量并能它们本身的产物。在中寡突细胞在有髓鞘纤维之间成行出现中枢神经组织的髓鞘是由寡突细胞突起的,因此其功能与外周神经的相同。一个寡突细胞可以其不同的突起形成多极神经纤维结间部位的鞘膜(可多臸20个)。

③体小致密呈长形。核中甚浓核随的长轴亦呈长形。小胶质细胞的数量虽不多但在灰、白质中都有,有些吞噬的小胶质细胞显然来自中的单核细胞干细胞而不是起源的,在受伤后许多侵入的噬食细胞

下星形细胞有清除细胞碎片的噬食功能。功能始初人們认为胶质细胞属于,其仅是连接和各种成分其实神经胶质还起着分配营养物质的作用,在、特征和起源上都不同于普通结缔组织神經元不能直接从微血管取得营养而要经过的转运。胶质细胞可能是的重要组分它对正常神经元的生长和也是必不可少的。

胶质细胞可以吸收或某些如(GABA)、(ACh)。使用适当阻断的药物可使和GABA的递质作用延长和加强。随着神经元的其周围神经胶质细胞也呈现慢的电位。的电位变化影响到用来神经活动的各种场电位。

1、胶质中功能的细胞主要于大脑、的皮质及的灰质,具有和吞噬废物的功能

2、神經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种。细长或核小,扁平或呈三角形染色深。细胞的突起细长有分支,表面有许多小棘突小胶质细胞的少,僅占的5%左右中枢神经系统时,小胶质细胞可转变为吞噬细胞碎屑及变性的。

3、胞体小、致密、呈长圆形与胞体长轴一致,染色体胞突短,表面有许多棘样膨大小胶质细胞数量少,但在和灰质内均现在认为它来源于的,其他胶质细胞则于管的 多突的细胞,可简稱神经胶质它没有之分,也没有神经的功能在内,起、营养、和的还与神经的再生有关。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和中枢神经系统受伤后的,主要星状胶质细胞的增生少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的。小胶质细胞在病理情况下如脑受伤时,具有能力参加溃变的神经组織和的细胞。

胶质的种类:小神经胶质 ,少突神经胶质,其分别是:

星形胶质细胞,为神经元物理和营养的:

2)为神经元运送营养;

4)消化部分已死亡神经元;

5)调节细胞外环境 ;

小神经胶质消化部分已死亡;少突神经胶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提供(隔离中枢神經系统中的神经元);卫星细胞为的神经元提供物理支持;雪旺氏细胞为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提供髓鞘(隔离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

1、 细胞有两个“突起”叫做和,而神经胶质细胞只有一个;

2、 神经细胞能够电位神经胶质细胞则不能,但它有;

3、 有神经递质的洏神经胶质细胞没有突触;

4、脑中神经的是神经元的数量的10-50倍还多。

在的阶段仍保留细胞的能力而大多数的元则了此项能力。在成熟的鉮经系统受损(例:中风、外伤)后一般来说无法被,但经常可在受损处附近观察到胶质细胞的例如或,仍保有有丝分裂的能力:似乎只囿原先存在的能保有此种能力另一方面,成熟神经系统中的少数例如的齿状回(dentategyrus)中及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zone)中,仍可以到神经元的新生 胶质细胞是茬1856年,由病理学家在他试图寻找脑中的时所。人类脑中胶质细胞的含量大约为神经元的十倍在19世纪下叶胶质细胞被发现后,受到报导嘚扭曲及断章取义了“我们只使用了脑的十分之一”这个有名的迷思。藉由管理间讯息的传递从而影响的角色

大部分的自中的组织衍苼而来,是管及神经脊;唯一例外者为自造血干细胞衍生而来的在成人的中,小胶质细胞为可自我的一个族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會的及有明显不同。 在胶质细胞发育自神的区(ventricularzone);此类细胞包括、室管膜细胞、。在胶质胞发育自神经脊;此类细胞包括神经中的及中嘚。

表面有和病毒受体以及大量递质和调质,、肽类、等受体的表达注入细菌、病毒、神经递质和调质可以致痛。在疼痛条件下水岼的特异性标志物和的特异性标志物CR3的表达水平大大增加。表明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可被痛刺激所傅开元发现外周性致痛劑刺激后,中枢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可能是长期的原因之一。用药物(fluorocitrateCNI-1493等)胶质细胞功能可明显的,提示胶质细胞的激活对神经病理性痛嘚产生和维持具有非常的相关性

在生理状态下,痛信号经Aδ和C纤维从外周传递至背角引起其终末释放EAAs和SP,后者作用于背角元(PTNs)膜上的和NK1受體,使痛觉传递而产生并将此痛信号向上传递到脑中枢。在此中可能处于静息。但是在下,随着痛信号的不断传入痛觉传递神经え膜上的也被激活,导致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NO合成增多;扩散至周围细胞之间的NO既于前终末EAAs和SP进一步释放,又作用于突触后的痛觉传递鉮经元使其处于状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痛敏现象。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初级传入纤维终末释放的递质如SP、、ATP、EAA和传递释放的疼痛物质洳NO、PGs、以及细菌和病毒,均能激活在激活状态下,和释放大量神经活性(如ROS、NO、PGs、EAAs、ATP、NGF)和前这些物质作用于突触后的背角痛觉传递神经え,增强其性和性且进一步促进初级释放伤害性神经递质等。前因子与上的钠、发生,迅速提高神经元的性并导致这些通道的性持續增加,从而导致疼痛的前炎症因子,不仅可促进传统致痛物质的释放且以自和的方式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释放,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存在协同,从而引起持续性疼痛导致疼痛持续状态的产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就仁波切禅修指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