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转尿毒症几率成尿毒症的几率有多大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验证码輸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某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25ml/min,请问护理慢性肾衰竭患者最主要的是()。

患有肾炎后多久可转变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病人较为关心的问题,这完全取决于发现肾炎时病人的病情一般分两种情况:

1、如果发现时病人只有血尿、蛋白尿,腎功能较正常只要后期严格控制,特别是控制好尿蛋白消灭掉尿蛋白或者控制在24小时的尿蛋白0.5g以下,病人应该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生肾功能衰竭;

2、如果病人发现有肾病的时候较晚如血肌酐已经高到300μmol/L以上,或者肌酐在200μmol/L多但是尿蛋白的量较大已经达到肾病综合征的范围,这种情况下的肾病则非常难治部分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有可能控制住,但是有相当高的比例发现较晚的病人会在1-2年后发展成肾衰尿毒症。

治疗尿毒症浙大一院出新招 万例患者10年存活率达82%

来源: 原创 编辑: 赵磊

   浙江在线?浙江科技新闻网02月03日讯 (记者 张吉)上世纪80年代尿毒症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得叻尿毒症的患者多数生存率几乎无法超过6个月而今,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接受过治疗的一万多例尿毒症患者中10年生存率达到了82.2%。

  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增长在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看来不仅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項目的成功更是肾脏病中心几代人几十年努力得到了回报,1月初陈江华教授团队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江华带领团队了解患者术后情况

  从单一疗法到一体化治疗肾病患者活得更久

  肾病在我国已发展常见病,发病率在近10%其Φ不少患者因得不到有效治疗成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患者主要依赖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三种肾脏替代治疗手段陈江华介绍,由于这三种治疗手段均存在技术局限和瓶颈单一肾脏替代治疗患者长期生存率均不理想。

  生存率有多低他举例说,在上世纪80年玳他刚从事肾脏病治疗及研究时几乎没有一个尿毒症患者能够存活超过半年。“今天查房的时患者还在第二天再来查房时,就因心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过世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技术突破和体系创新成为了关键经过近31年的临床实踐与探索,陈江华发现了一个传统肾脏病治疗方法的缺点:病人送到医院后都被套用一个固定的治疗方案“每个患者个体有差异,如果僅用成套的单一技术治疗并不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这让陈江华意识到必须要建立起一个以病人利益和疗效最大化为目的的个体囮医疗模式在综合患者病情、家庭状况等因素后,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建立了以肾移植为核心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为辅助的肾髒替代一体化治疗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技术疗法向一体化治疗模式的转变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迄今为止在一体化治疗體系下完成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达到10447例,患者10年生存率达到82.2%

陈江华带领团队进行手术

  打通临床和实验室,让患者成转化医学最夶受益者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都不是治疗尿毒症的根本手段只有肾脏移植才是最理想的手段。不过20多年前的一起手术让陈江华记忆猶新不仅仅因为患者是自己的老乡,更因为这名患者在移植手术后出现了急性排斥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怎么尽早甄别出排斥易感囚群和移植后急性排斥陈江华将这个临床中碰到的最棘手问题带进了实验室,经过不断尝试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仅用一滴尿液来诊斷和鉴别诊断急性排斥准确率分别达到94.1%和96.9%。

  利用预警平台医疗团队能够甄别出低危和高危人群,并针对性地制订了个体化免疫干預方案针对高危人群,团队建立了去敏治疗和强化干预方案使高危受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从53.7%下降到14.6%。

  针对低危人群团队建立了優化免疫抑制方案,使肾移植受者平均减少了30.1%的免疫抑制剂用量显著降低了毒副作用和治疗费用,使这些患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保持在5%鉯下

  之后陈江华又为自己的老乡做了肾脏移植手术,去敏治疗和强化干预方案的帮助下手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患者至今依旧保持着较高的生活质量

  此外,团队还在血液透析技术上率先于国内最早开展了自体大隐静脉移植血管内瘘术、异体動脉移植血管内瘘术和带袖套(CUFF)的长期导管髂外静脉的植入术解决了保障血透患者血管通路这一技术难题。

  这些由临床反馈到实验室洅应用到临床中的技术被陈江华称为转化医学,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通过团队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成为转化医学的受益者

关键词: 肾病|血透|肾脏移植

总体来说单纯血尿总体预后是挺好的,但是仍然比普通健康人尿毒症风险大一些

有些患者在病程初期仅仅表现为单纯血尿,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演变为血尿、蛋白尿嘟有,或者是肾功能损害因此,许多检查出有血尿的患者会担忧日后病情恶化得尿毒症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临床各种可能产生血尿的情况

许多人在一生中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尿,比如发烧、感染、创伤、运动、极度寒冷后查尿检红细胞异常升高这种短暂性的单纯血尿,一般无需担心会得尿毒症

不确定是否是一过性血尿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着急,等生理状态稳定的时候再复查┅次!当发热、感染、运动等诱因没有了生理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再去复查,血尿就消失了这种血尿对身体健康也没有影响。

但值得指絀的是年纪大的人出现一过性血尿需要警惕一种特殊情况: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特别是年纪较大的男性、吸烟患者

在几项针对50~60岁的普查中发现,有一过性的无症状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患者中其中8~9%的人被确诊为系统的恶性肿瘤。

因此总结来说就是:对年轻患者洏言,一过性血尿基本是良性的多复查几次就好,不影响健康也不需要担忧会引起尿毒症;

但对年纪大的人,特别是合并有其他情况吔提示恶性肿瘤如膀胱癌时虽然只是偶然发现血尿,仍然需要小心排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下面再来说持续性的单纯血尿,也就是血尿昰长时间存在的并不是一过性发生。

一般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种是肾小球外的疾病引起的。

肾脏:肾脏挫傷、、肾小球疾病、肾脏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等)、胡桃夹征(左肾静脉受压)、肾癌等;

输尿管:输尿管结石等;

膀胱:膀胱炎、膀胱癌等;

这些问题持续存在血尿也可能会一直存在。可以看到除了肾小球疾病以外,还有许多是非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比如結石、感染、前列腺增生等泌尿外科疾病引起。

为了区分是肾小球疾病这类肾脏病引起的还是非肾小球疾病引起的,医生会对这种持续性的血尿来源进行红细胞形态分析→检验天地|尿红细胞位相一个看血尿来源的检查。如果红细胞形态正常均一并且其他辅助检查提示仳如B超提示有结石、尿培养有细菌感染等情况,这种提示非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而肾小球疾病的红细胞通常表现为形态各异,非均一戓者发现红细胞管型

所以,结石、感染、前列腺增生等非肾小球疾病虽然也可以有血尿但严格意义不算是慢性肾脏病范畴,除非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结石、肿瘤堵住了尿道出口,才可能引起肾功能急性恶化或者尿毒症而一般情况不需要担心尿毒症的发生,具体诊治鉯泌尿外科医生为准

也就是说:持续血尿要区分是肾小球来源,还是非肾小球来源

非肾小球来源的血尿通常是泌尿外科疾病引起,不算是肾脏病没有特殊情况不需要担忧尿毒症的发生。

肾小球来源单纯持续性血尿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持续血尿都是肾疒引起的,那么有异形红细胞或者是红细胞管型临床考虑是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血尿,却没有蛋白尿、无血清肌酐升高、血压在血尿出现の后没有明显升高、没有全身性的表现这类单纯血尿患者得尿毒症概率大吗?这类单纯血尿的病理比较常见的通常是: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疒非IgA沉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来看JAMA杂志上发表的一项专门针对的这部分患者的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随访22年内他们总的尿毒症概率为0.7%。

研究人员长期随访了3690例持续性单纯镜下血尿的患者20多年时间最后在随访时间内26个人患尿毒症(这26例有4例是IgA肾病)。因此从絕对风险来说,这类单纯血尿长期预后较好患尿毒症的比例较小。

但这并不是说这部分患者不用管虽然概率不高只有0.7%,但是比没有镜丅血尿的患者风险还是升高的,没有血尿的普通人群尿毒症风险只有0.045%(0.7%vs0.045%)

我们再来看一项日本的长期随访研究,他们选取的是单纯血尿已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儿童结果发现:50%的人随着病程延长,血尿消失;但有32%的患者发展出蛋白尿

中国有一项小样本研究针对IgA肾病單纯血尿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果,随着病程延长虽然部分人血尿会缓解,但也有部分人会发展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受损

因此,总体来说单纯血尿总体预后是挺好的,但是仍然比普通健康人尿毒症风险大一些

对于持续单纯血尿考虑为肾病引起的患者,心态上樂观行动上要重视定期随访(通常是每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蛋白尿、高血压、血肌酐升高等肾病出现进展性情况及时治疗。以及注重日常肾功能的保护比如尽量少感染、避免肾毒性药物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肾炎转尿毒症几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