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开发培训团队需要多少人

21ic官方微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963|回复: 44
假设有这个一个产品,看一下有多少人或团队能够承接
&&已结帖(2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仅是假设,不是骗方案,现在骗子太多了
需求:电量计
输入电压范围:24V~60V。
板子的平均工作电流:&400uA/s。
静态电流&30uA/s。
采样电流精度:200mA。
采样电流范围:0~20A。
具有通信功能,存储电量功能。
板子大小:5cm*5cm。
单纯的硬件成本要求:控制在10RMB左右。
其他要求:
短路板子上任意相临的两点,都不能出现,起火现象。
同样要利于生产,加工工艺要好。
无论是加班还是加点给3~4个月吧。
有点难度吧!(个别条件已经放宽了)
主要目的是看一下,坛子里的大虾有多少。哈。。。。。。
再次声明:是假设外包,不是真的!!!!!!!
注意:千万不要骂人!!!!!!!!!!!!!
满意回复+2
俺第一次看到这个主贴的时候,还没有人跟贴,两天下来这贴这就么火了。
一方面要想办法给取样电阻散热,一方面要给设备供电,这叫守着聚宝盆感穷...
王会计一定 ...
控制在10RMB左右,这个不容易,光一个互感器就要不少钱啊。
确实非常困难,主要是钱的问题。
兄弟,关键是你60*20咋办?
你20A电流如何搞进来啊,光这个也够你喝一壶的,先别谈MCU,AD啥的。
最便宜的就是用锰铜了,要不自己去DIY一个? ...
10# 草履虫
还是要方案的啊,“露馅”了吧,哈哈。
康铜丝电阻也是要钱的啊,也是个位级的RMB啊,而总BOM成本才10块。
难啊, ...
没有人说做不到,只是说困难。我做的项目,从来没有这种
极度计算成本的。没山寨过。
还有这么玩的,长见识了。我对模拟电路知道的很少。
如果大蚂蚁在的话,可能能给更好的建议。
俺做的都是 税控税款机,对成本是相当的不敏感,只要不过分就 ...
这确实不是骗方案的,
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冲放电管理上用的,可能是太阳能板的。
成本确实可以最低。我们也在做,但非常明确的说:国内的冲放电管理,低价的 ...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自已先顶一下。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自已先顶一下。
草履虫 发表于
控制在10RMB左右,这个不容易,光一个互感器就要不少钱啊。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用电流互感器肯定是不行的。就连高级一点的精密电阻都得省着用。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6%打赏:0.00受赏:14.00
主题帖子积分
确实非常困难,主要是钱的问题。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4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4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0%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4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4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4 积分
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没钱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6%打赏:0.00受赏:14.00
主题帖子积分
也对,如果钱很多,可以搞个专用asic电路,单个成本一下子就下来了。估计1RMB都能做到。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芯片3至4颗。最贵的MCU:4RMB。 运放便宜的0.4RMB * 2(3). LDO, 0.5RMB. NOMS两颗最贵的2RMB,便宜的0.1RMB。功率小电阻:0.3RMB。其他电阻电容:0.8RMB。板子费用:25*0.07=1.9RMB .
基本上够用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芯片3至4颗。最贵的MCU:4RMB。 运放便宜的0.4RMB * 2(3). LDO, 0.5RMB. NOMS两颗最贵的2RMB,便宜的0.1RMB。功率小电阻:0.3RMB。其他电阻电容:0.8RMB。板子费用:25*0.07=1.9RMB .
基本上够用了。 ...
草履虫 发表于
兄弟,关键是你60*20咋办?
你20A电流如何搞进来啊,光这个也够你喝一壶的,先别谈MCU,AD啥的。
最便宜的就是用锰铜了,要不自己去DIY一个?
最沾边的一个。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康铜丝电阻。20A*20A*5mR = 2W。
20V-60V可以用LDO加NMOS搭建一个高输入电压的LDO。
如果是单一型的选手和团队基本上是没有戏了,如果团队中没有一个理论基础+经验非富的,估计也没戏。
东西虽小,如果做下来的话,可能不超过50个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芯片,不算接线)。
这也算得上一个小的嵌入式系统了吧。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0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0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4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0 积分
哥进来拿免费“方案”:D
好妹妹,饶了我这一遭吧!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1%
主题帖子积分
确实是有难度。
以VS1003B和山景SOC芯片为背景,倾心研制数字化语音录放产品.
排忧邮箱:xg_2004_
得意之作是做了个AVR高压编程器,用起来爽歪歪,
串口MP3录放音模块,全面进入数字录放音时代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0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5 积分
还是要方案的啊,“露馅”了吧,哈哈。
康铜丝电阻也是要钱的啊,也是个位级的RMB啊,而总BOM成本才10块。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几年前已经做过的东西了,也是别人委托开发的。硬件成本10RMB,功能比这个还要多些,工作环境我都没有说的太苛刻。
我只是想看一下,天天有那么多人想找兼职,到底里面有多少高手。
这个东西还用要方案呀?
一天下来看的人很多,真正的系统高手太少了,或许是不屑。结贴了。别让人说我骗方案。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想做这个东西,要具备:
模拟电路:运放电路,如何搭建LDO电源电路,RC充放电原理, mos和三极管的应用。
单片机:要会使用定时器,PWM,AD采样,知道I/O的驱动能力等,如何正确选择MCU。
其他:知道不同的电阻,电容的某些工作特性,功率,工作电压,稳定性。
生产:了解生产工艺。
真正做成这个东西,团队里面至少有一个人同时具备以上的能力,否则的话,很难做成。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再吃一下牛。
我在以前的团队里面,论技术可是最弱的一个。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6%打赏:0.00受赏:14.00
主题帖子积分
吹吧你,拿出证据来。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6%打赏:0.00受赏:14.00
主题帖子积分
没有人说做不到,只是说困难。我做的项目,从来没有这种
极度计算成本的。没山寨过。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你做的那些全都是工业产品。
我以前是做家电出身,成本压力大,都成习惯了。
画板子的时候连一个平方都得计较,能不加工艺边的就不加。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以上的成本你可以算一下。论坛里不是有人说用PWM做AD吗。
方案基本差不多。
小信号放大,然后利用积分电路,将所得到的信号用时间来表示,电流采样与时间成正比。
除了单片机供电使用LDO外,其他的电路供电均采用MCU I/O供电,不用的时候输出低。用哪个模块,给哪个模块供电。待机的时候,除MCU外,其他部分均不上电。
电路中的电阻,除了康铜丝(5mR)以外,大部分都在100K级。
采用插件的TL432+200V的NMOS(2RMB)搭建的MCU供电电路。
关键的电容用的是CBB电容。
晶体谐振器采用3个脚的。
总之电路中除了不影响性能的东西,插件的便宜用插件,贴片的便宜用贴片。当然如果遇到加工费插件算下来比贴片贵的话,那就用贴片的。
总体的话,硬件成本&12RMB。
技术导师奖章
人才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社区建设奖章
等级类勋章
欢快之小溪
发帖类勋章
突出贡献奖章
等级类勋章
湍急之河流
发帖类勋章
荣誉元老奖章
等级类勋章
坚毅之洋流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高手奖章
人才类勋章
精英会员奖章
等级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奇才奖章
人才类勋章
沉静之湖泊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热门推荐 /5博客访问: 232847
博文数量: 84
博客积分: 4016
博客等级: 上校
技术积分: 830
注册时间:
APP发帖 享双倍积分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IT职场
我心目中的优秀团队,从来没有遇见过,可能工作时间比较短,跳槽次数比较少的原因吧。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团队不团队,更不要说优秀不优秀了,只要有单位接受就可以了。人们常说,人的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其实我要说的是人生中第一个指导你工作的人对你影响非常大;你开始工作时,第一个加入的团队对你影响非常大。而无论这个团队是否优秀,或者是否是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团队,它对你的影响直接到你对一个优秀团队的看法。所以每个人对优秀团队的看法必然不同。即使同时加入一个团队同时毕业的两个人,由于对团队理解以及个人的性格,目标不同,其对一个优秀团队的看法也就不同。所以这里我要说一下我对优秀团队的看法。
一个优秀团队它各方面都是出色的,优秀团队中任何一点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可是我们这些俗人大部分和优秀团队无缘,在这里只能自淫一下,夸夸其谈一下优秀团队。优秀团队任何一点都是可圈可点,在这里我先圈一下优秀团队的技术。
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其成员的技术也必须是优秀,那么至少是良好的。有时候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就可以决定一个团队是否优秀,可以说技术是一个团队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个基础夯实,看看我们是否也具有这种水平,是否有实力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
先做一个调查
一:你一年中平均投入在技术书籍上的花费是多少
1:1000以上
2:500 以上
3:200以上
4:100以下
5:别玩了,上学时候才买书。
二:选择技术书籍的标准是什么?
1:定义长期目标,逐步购买书籍实现这个目标
2:需要什么买什么
3:没有什么标准,只要感兴趣就买
三:平均每天投入多少时间看书学习?
2:一个小时
3:两个小时
4:两个半小时以上
我想这样的调查你做多了,已经知道我在问你花费在书籍上的金钱和时间。其实我们不妨自己问问,我们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少?而这个时间和你的技术水平成正比。只要我们不断的看书学习,我们的技术水平就越高。而看书学习不仅仅是给我们带来技术上的进步,更重要是开阔我们的思想,拓宽我们的思路,当再考虑问题时,会发现我们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比别人要长远。
优秀团队应该是很注重学习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也才不断的创新。
在工作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保持不断学习劲头。对待不同技术层次的我们,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一个团队中,不乏存在技术高,技术一般,技术低的成员。那么这个技术高低,只是我们自己的一个评定,并不具有权威性。一个真正技术高的成员应该是在某方面有很深的技术底蕴,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许有人说,技术这么强悍的大牛,见一面都不容易,如何成为。其实我们在一个团队中就应该制定这样的目标,并不断的学习,去靠近这个目标。我们应该作的是计算机专家,而不是一个coder。
自从网络搜索强大以来,我们已经很少看书了,当我们遇见问题时,最常想到的也是google,baidu一下。当我们google,baidu到一篇文章后,不管作者水平如何(这里并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如果发现他写的代码功能,正好与自己要实现的功能相同或者相似,这时候最常见的一个动作就是CTRL+C,CTRL+V,拷贝下代码,放到自己程序中,作为自己的一项功劳,到处炫耀。而这段代码后所隐藏的原理,我们从来不问,也不去想。所以最后我们培养出来的团队也是一个VC的团队。而由这些VC高手写出来的程序,可信度有多大,实在不敢恭维。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高手,而不是VC高手;我们使用搜索引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有什么优点或者不足,而不是见代码就拷贝粘贴。我们需要是思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创新,写出高效的代码。
也许这样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这样优秀的团队,我们开发的项目,我们做的产品,只会为了功能而做,没有开阔的思路。当我们的小组几个人时,而开发的代码量不是很大时,我们是不会感觉优秀团队的重要性的。因为最后的项目我们做完了。并且也是几乎完美的完成。但是我们作为之后想过没有我们的项目有什么不足。常常的问题是我们的项目太紧了一个接着一个,这个项目没有做完,就已经开始做下一个项目,根本没有时间考虑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的得失,所以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重复我们的错误。跳不出我们的思维怪圈。一次又一次重复小工的工作。
为什么中国的软件业不及印度,我们一次一次找原因,做比较。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说我们的教育不行了,说我们政府不重视了。这些都是中国软件不及印度的地方。但是作为开发人员的我们,我们什么时候非常自信的说过,我们开发的软件没有问题。我们都是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开发。作为软件开发的我们,没有过多思考我们做的工作,又评什么要去别人替我们思考。
&&&&&& 我们一直说IT行业是一个风云变换的行业,新技术不断出现,学习起来迎接不暇。如果我们一直跟随新技术,会发现到最后累死也学不到多少东西。那么就涉及到一个合理学习问题。中国有句俗话“万便不离其宗”,所以学习,我们要学习的是“宗”,计算机的地层的原理。而不是为了时尚,学新技术。这里不是说新技术不好,如果我们的根基好,学习新技术是非常快的,那么我们永远是新技术的领航羊。
&&&&&& 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能正确的预测技术走向,其实学科论文是一个很好的预测,任何技术的发展,首先会在学科论文上有所体现,所以我们不能对学科论文抱有偏见,不要以为那些东西是很学术的,很泛泛的。其实这些学科论文很能体现将来技术的走向。不放多多关注一下你从事行业的论文,作到预测先知。或者去引导一项技术的发展。
我们可以不去做大事,但是不能没有大的胸怀。而扩大胸怀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合理的学习。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以开阔的思想投入开发工作中去。
最后要感谢给予我第一份工作的知识产权出版社研发中心的刘延淮老师,以及第一个指导我工作的王泓博士。也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在东方灵盾公司做出一些成就,并且有幸主持Celsis系统开发和MarkushDraw系统的开发。
阅读(1350)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9&分页:lwwwwt发信人: lwwwwt (lwwwwt), 信区: Embedded
标&&题: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3 09:31:29 2015), 站内 && 之前有过A9芯片系统开发成功经验,并提供驱动层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芯片前端开发是重点,单核多核均可,如有意请拨打153一一9三 二86九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1.196.139.*]
鱼啊鱼发信人: fishAfish (鱼啊鱼),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8 10:41:35 2015), 站内 && 前端是指什么? && 【 在 lwwww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有过A9芯片系统开发成功经验,并提供驱动层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芯片前端开发是重点,单核多核均可,如有意请拨打153一一9三 二86九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80.157.0.*]
民工六草发信人: newre (民工六草),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8 13:57:36 2015), 站内 && 是指CPU么? 原来国内好像方舟有人做过。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22.114.*]
从地狱到天堂发信人: wukuan (从地狱到天堂),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8 17:21:36 2015), 站内 && 国内买得起A9 license的公司可不多,你是要找公司还是私活? &&&& 【 在 lwwwwt ()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有过A9芯片系统开发成功经验,并提供驱动层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芯片前端开发是重点,单核多核均可,如有意请拨打153一一9三 二86九
发自xsmth (iOS版)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22.66.*]
lwwwwt发信人: lwwwwt (lwwwwt),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13 08:32:07 2015), 站内 && 可以公司,也可以私活,A9 license不用太担心。当然如果您直接有现成的系统,那最好了,要不,给个联系方式咱打电话聊聊吧。
【 在 wuk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买得起A9 license的公司可不多,你是要找公司还是私活?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1.196.130.*]
lwwwwt发信人: lwwwwt (lwwwwt),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13 08:32:41 2015), 站内 && 方舟是么?有没有联系方式啊?
【 在 new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指CPU么? 原来国内好像方舟有人做过。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1.196.130.*]
lwwwwt发信人: lwwwwt (lwwwwt),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13 08:33:03 2015), 站内 && 前端是指Verilog代码
【 在 fishA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端是指什么?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1.196.130.*]
沉默作为回答发信人: EuroPad (沉默作为回答),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13 09:16:06 2015), 站内 &&&&&&&&&&&& 这是准备自己搞芯片封装了? && 【 在 lwwwwt (lwwwwt)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3 09:31:29 2015), 站内
: 之前有过A9芯片系统开发成功经验,并提供驱动层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芯片前端开发是重点,单核多核均可,如有意请拨打153一一9三 二86九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1.196.139.*]
嫁给和尚的好处:
1.和尚戒荤,所以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就MM一个人吃,还可以美其名曰“为了不浪费”。
2.和尚无发,每年可以节约很多洗发水——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
3.如果是一个会武功的和尚,还等于一个免费保镖。
4.和尚穿袈裟、布鞋,MM不用考虑给他买衣服、鞋子。至少在忘记他生日的时候撒谎也多个借口。
5.和尚,一般妙龄女子不会去勾引他,所以,多了一分保障。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lwwwwt发信人: lwwwwt (lwwwwt), 信区: Embedded
标&&题: Re: 求 ARM A9前端开发团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25 10:49:46 2015), 站内 && 对的,想自己开发芯片,最好有现成的芯片系统已经流过片,我们对系统修改一下就能用的那种
【 在 EuroP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准备自己搞芯片封装了?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4.250.153.*]
文章数:9&分页:
抽奖到手软!将狂欢进行到底!原来ARM是这样挣钱的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于《超能网》,如您觉得不合适,请与我们联系,谢谢。&在智能手机、平板大行其道的今天,ARM这个名字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见到或者听到几次,作为编辑的我更是如此,每天涉及到的新闻总是或多或少跟ARM扯上关系,它还与Intel、AMD、NVIDA等公司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仇怨情仇。虽然名字如雷贯耳,但是很多人对ARM公司却缺少基本的认知,它到底有多强大以致于Intel在进军市场上都要面临ARM公司的激烈竞争?实际上ARM公司小的很,从,其营收不过2.6亿美元,利润还不到9000万美元,这跟Intel Q1季度营收126亿美元、净利润20亿美元的规模差的太远了,就连NVIDIA甚至AMD的营收规模都要比ARM大得多。但是,ARM公司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非常强大的,它有超过1000家授权合作伙伴,每个季度出货芯片超过25亿片,在各种嵌入式处理器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现在随着智能设备的热量,ARM公司在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中也成为一哥,无论是苹果的iOS系统还是Google的Android系统,就连Intel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微软的WP系统中使用都是ARM处理器,而在PC市场不可一世的Intel在智能设备市场的份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ARM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自身规模非常小,但是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ARM的影响力遍及各地,四两拨千斤的运筹帷幄能力即便是Intel也不可小觑,凭借自身的优势,ARM甚至开始向低功耗服务器市场进军,ARM正在侵蚀X86的市场份额。今天我们就来谈谈ARM公司的商业模型,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包括笔者在内)了解一下ARM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本文主要内容源于,其中用到的资料应该是ARM官方制作的、用于宣传ARM公司商业模型的PDF。原文内容较多,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对应翻译,来看下主要内容。ARM公司商业模型:IP授权为核心的无晶圆半导体公司与Intel不同,ARM公司也是Fabless无晶圆半导体,这一点跟NVIDIA以及卖掉晶圆厂之后的AMD是一样的,不过ARM公司自己不产任何处理器,主要是提供IP授权给半导体合作伙伴(高通、苹果、AMD及三星等),后者使用ARM的架构、设计以及开发工具推出自己的处理器,然后再供应给OEM客户(各种手机、平板厂商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期间可能还会有二次授权。ARM的收入就源于这个循环,合作伙伴购买ARM的IP授权需要交技术授权费(license fee),还会根据厂商的处理器价格抽取一定的版税(ongoing royalties,也可以说是提成、特许费之类的),这可能涉及芯片的各个环节。简单来说,ARM的商业模型就是“你交钱,我授权”,对处理器设计研发是“包教包会”,会提供一系列工具帮助客户简化开发。ARM公司的商业模型是非常独特的,至少目前跟PC市场是有很大不同的。在PC市场上,Intel主导者平台的发展,而且他们的产品通常也占据着最大的BOM物料成本,而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主要的处理器成本大部分都在整个设备的10%以内,通常来说都是单位数的比例,比如400美元的设备中SoC处理器售价通常在15美元,比例是3.75%。Intel的理论是超便携移动设备随着芯片复杂度的提升最终也会改变,但是目前为止(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依然需要不同的商业模型。ARM是怎么运作的?前面已经说到了ARM是以提供IP授权为主要商业模型的,ARM也说自己能提供多种有弹性的授权类型,具体来说有三种授权方式:POP、处理器以及架构授权。处理器授权是指授权合作厂商使用ARM设计好的CPU或者GPU处理器,对方不能改变原有设计,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举例来说,三星的Exynos 5 Octa使用的是四个Cortex-A7和四个Cortex-A15处理器,这就是处理器授权。ARM会提供一系列指导确保用户使用他们的设计,但是最终产品的频率、功耗之类的还要靠厂商自己的团队。POP(processor optimization pack,处理器优化包)授权是处理器授权的高级形式,如果或作伙伴的团队驾驭不了ARM处理器,那么ARM也可以出售优化后的处理器给你,这样用户就能在特定工艺下设计、生产出性能有保证的处理器了。在Cortex-A8时代,三星以及苹果的团队就能比其他公司研发出更好的处理器,但是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这样的能力,所以POP授权对这些有心却无力的公司来说更适合。ARM前不久发布的Cortex-A12架构就是在GF以及TSMC的28nm工艺下的一种POP授权方式。最后一种授权方式是架构授权,ARM会授权对方使用自己的架构(ARMv7或者ARMv8),然后对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处理器,这就是高通Krait处理器使用的授权方式,苹果目前的“Swift”架构也是如此。这些处理器跟ARM自己设计的Cortex-A15处理器是ISA兼容的,但是有高通、苹果自己的实现方式。这种授权中你会得到一些指导以及一系列测试来验证与ARM ISA的兼容性,ARM会提供一些帮助,但是不可能帮你设计、开发自己的处理器。ARM是如何赚钱的  Intel、AMD和NVIDIA都是靠出售处理器过日子的,ARM不出售任何处理器,靠的主要是技术授权费和版税提成,厂商都要交这两笔费用,这二者在不同的处理器架构中的比例也不同。技术授权费依据芯片架构复杂度收费,老旧的ARM11要比最新的Cortex-A57要便宜得多。技术授权费一般在100万-1000万美元之间,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会比这两个数据更高或者更便宜。版税提成是按比例来的,典型的比例是1-2%,如果这家公司的芯片是对外销售的,那么数值就容易计算了,如果对内销售(比如三星自产自销),那么版税比例也要根据市场应有售价来算。不同IP的版税比例上面就是ARM公司不同IP授权的版税提成比例,大部分都在1-2%左右,POP授权的0.5%比例可不是根据芯片价格来算的,这是针对晶圆厂收的,计算的是每个晶圆的0.5%。通常来说,双方需要6个月时间缔约合同,从获得技术授权到首笔可获得营收的出货间隔长达3-4年,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厂商此后可以继续出货20年左右。320家授权厂商中有超过一半厂商在支付版税提成,其他厂商大部分处于签订授权协议到出货产品的阶段,ARM公司每年可以新增30-40家授权厂商。签署了授权协议的公司有80%在市场上出售他们设计的处理器,其他20%要么被收购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失败了。ARM公司50%的营收都来自于版税提成,33%的是技术授权费,其他部分都是软件工具及技术支持费用了。ARM公司的运营情况不错,2015 年ARM成果丰硕,除营收近15 亿美元,较前一年成长15% 之外,在当红的虚拟实境VR 方面,也因为ARM 针对VR 所开发的Mali GPU 突破当前的技术极限,未来将会有亮丽的市场表现。但考虑到目前有那么多ARM设计存在,ARM的营收还是偏少的,ARM应该考虑提高版税提成比例了。不过由于ARM独特的商业模型,他们的毛利率高达94%,运营利润在45%左右。授权类型及选择虽然前面已经讲了ARM公司三种主要的授权类型,不过ARM提供的授权是一系列的,种类繁多。学术授权(Academic licenses)是免费的,不过你不能出售任何设计的处理器,但是在大学或者研究所里用来学**架构还是不错的。DesignStart也是一种低成本的授权选项,当然你也不能出售设计的芯片来盈利。对于那些只需要单一使用的场合,ARM提供了Single Use授权,通常的Cortex-A级别CPU授权只需100万美元和2%的提成。Mutil-Use对大公司来说就很有意义了,虽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授权费,但是你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比如3年)在任何产品内使用CPU授权,除非授权到期,不然你是可以在任何产品上都能随意使用的。订金授权(subscription license)是几种授权方式中最有趣的之一。客户公司可以自己花一笔钱在ARM那里购买到一整套授权,这种授权适合那些不需担心预算的工程经理开展一个新的芯片研发计划,当然代价就是花钱多,技术授权费在1000万美元量级。最顶端的还是架构授权,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目前主要有Marvell、高通、苹果等15家公司拥有架构授权。 还有要提的就是ARM公司选择的三个早期合作开发伙伴。由于ARM公司自己不出售任何芯片产品,它需要确保每一代产品中都有合作伙伴发布基于ARM最新、最好的架构的处理器,因此他们会选择三家厂商亲密合作,选择这些厂商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他们一道扩大市场,我们趋向于关注高端智能手机/平板SoC处理器,但是ARM也找到了他们在工业应用、数字家庭、智能电视以及其他市场的优势。选择的三家合作厂商可以比其他授权厂商获得更早的处理器架构信息,他们帮助测试及debug,甚至直接向ARM反馈,获得的好处就是能比其他公司有更好的市场优势。ARM的市场份额2012年ARM在不同领域的市场份额2012年ARM授权芯片出货量为87亿,根据不同的市场,ARM所占的份额也不同,不过在移动设备领域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家庭设备中的机顶盒、数字电视也45%的份额,数码相机中有80%的份额。预计2017年ARM在不同市场的份额及复合增长率ARM还在不断增长中,到2017年预计授权出货量可达410亿,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7亿,每个设备中有3-5颗ARM芯片,仅智能所用ARM芯片就高达68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0%。总结:本文是Anandtech讲述ARM商业模式的第一篇,主要介绍了ARM是如何运作、靠什么赚钱的,他们的商业模型不敢说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相比传统PC市场的商业模式来说,ARM确实够独特,这种模式也成就了ARM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ARM本身不销售任何处理器产品,他们主要靠提供IP授权及抽取提成来运营,处理器公司可以借此快速推出集成ARM IP授权的产品,而且这种方式的好处之一就是降低了芯片的成本(注:这也跟ARM处理器的芯片复杂度较低有关)。ARM公司的商业模型也成就了几家芯片公司,虽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但是ARM对业界的一大影响就是促进了市场竞争,并保持了芯片的低价格,一个例子就是ARM促进了高通所提的物联网的发展。虽然我们主要关注ARM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上的情况,但是他们的技术授权出货量的主要增长还是来自其他市场领域。ARM在高端移动SoC处理器市场还有增长的机会,来自Intel的竞争注定也不会是ARM的末日。【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摩尔精英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m开发培训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