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散与五苓散区别和五苓散的区别

十大名方之一的五苓散方出《傷寒论》太阳病脉证病治篇,是治疗膀胱气化失司太阳蓄水证的专方。

命名分析:五为脾胃土之数土居中央能克水治水,苓有茯苓猪苓

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泽泻 白术 茯苓 猪苓 桂枝 。泽泻为君茯苓猪苓为臣共同作用于下焦而利水渗湿。白术温补中焦健脾鉯祛湿。桂枝温补心阳强上焦而化湿。三焦协同利尿除湿,帮助水液在体内正常代谢和输布

泽泻量最大一两六(三十铢)、茯苓猪苓白术 同为十八铢、桂枝半两(十二铢)量最少。

太阳病 发汗后 大汗出 胃中干 烦躁不得眠 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 小便鈈利 微热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汗出后口渴的,先小口喝水试试可能就好。 如果没有缓解 又小便不利水邪停于下焦,津液不能输布全身则容易口渴欲饮水。适合五苓散

伤寒 汗出而渴者 五苓散主之。

汗道兴奋出汗则排尿抑制,水停下焦人体自我保护而感觉口渴。口渴、渴欲饮水消渴,都是五苓散的主症之一

中风发热 六七日不解而烦 有表里症 渴欲饮水 水入则吐者 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

水停于下焦湿邪,水邪影响脾胃则有呕吐。喝水吐水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反射,否则小便不利再饮水,会形成水中毒

本已下之 故心下痞 与瀉心汤 痞不解 其人渴而口燥 烦 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

水邪逆于下焦 肚脐之下有悸动

水邪逆于中焦 吐唌沫。

水邪侵入上焦 头晕目眩

苓桂姜咁汤中生姜为君药,治疗胃虚水停之症四肢冷、心下悸、上腹部有振水声、没有口渴的主症。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的相似度很高,只是去甘草加猪苓和泽泻加强了利尿的功效。

苓桂枣甘汤适合脐下悸动水邪上冲的奔豚症。

五苓散和猪苓汤的区别:共同的成份都有泽泻、茯苓和猪苓五苓散加了桂枝和白術,侧重温阳化气猪苓汤加了阿胶和滑石,偏于滋阴清热治疗热入下焦、水热互结,兼有心烦失眠、舌红发热之阴虚症状。从小便症状看五苓散只是尿少或者尿频等小便不利,猪苓汤证有尿频、尿痛、尿急、尿短赤的下焦热之表现

五苓散和八正散与五苓散区别的區别:从季节看,秋冬春天气寒冷,适合五苓散夏天热,适合八正散与五苓散区别八正散与五苓散区别的症状比较容易鉴别:尿频、尿急、尿热、尿痛。五苓散以尿少、浮肿、口渴为特点

五苓散和真武汤的区别:同为利水之方,真武汤用了附子生姜,白芍、茯苓、白术更偏于排寒性水肿,水邪

小便出现血尿,去掉桂枝名为四苓散。

癔病性小便不利加辰砂,名为辰砂五苓散

下焦寒湿,小便淋漓不尽加苍术,名为苍桂五苓散

下焦湿热,小便黄便秘,黄疸加茵陈,名为茵陈五苓散

食积发热,尿涩便结加羌活,名為元戎五苓散

停饮夹湿,腹痛泄泻加平胃散,名为胃苓汤

伤暑泄泻,加黄连香薷饮名为薷苓汤。

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口燥心烦加小柴胡,名为柴苓汤

气虚,小便不痛加党参,名为春泽汤

水肿明显,加五皮饮合方

汗症、胸腔积液、痰湿咳嗽、心衰、胃炎、急性胃肠炎、呕吐、便秘、腹泻、呃逆、排尿困难、肾炎水肿、肥胖症、关节积液、水肿、血肿、囊肿、高血压、脑积水、美尼尔氏症眩晕、耳聋、鼻炎。

总之体内组织有水液蓄积者,水液代谢失常者皆可以用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正散与五苓散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