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增强心脏传导性和自律性的特点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

非常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走丢叻……试试重新输入吧~

雅思 托福 成考 一级建造师 雅思 托福 成考 一级建造师

全身中毒性毒剂(systemic agents)主要包括氢氰酸(hydrogen cyanideHCN)和氯化氰(cyanogen chloride,CICN)化合物分子中含CN-,故属氰类毒剂(cyanide agents)施放后呈蒸气态,经呼吸道吸入作用于细胞呼吸链末端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細胞能量代谢受阻供能失调,迅速导致机体功能障碍是一类速杀性毒剂。

氢氰酸及其盐类平时广泛用于化纤,电镀合成橡胶,有機玻璃、制药、肥料、冶金、灭鼠及杀虫等在生产和使用时违反操作规程或不注意安全防护,常有中毒发生自然界以苦扁桃仁甙(Amygdalin)形式存在于苦杏仁,樱桃、李、杏以及木薯块和根等食后在体内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放出氢氰酸如100g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mg。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mg故口服十几颗苦杏仁即可引起儿童中毒。

1916年7月1日法军在Somme河战役中,首先对德军使用了

但因炮弹爆炸引起燃烧、蒸气比重較空气轻、挥发度大,有效战斗浓度维持时间短等原因未能造成人员伤亡。由于弹药和施放技术的改进在短时间内可造成2~3mg/L的染毒浓喥,在此浓度下暴露15~30秒,中毒人员可迅速死亡

全身中毒性剂施放时呈蒸气态,有效浓度维持时间短已居次要地位。但作为

氢氰酸具有较强隐蔽的性和速杀作用、易透过防毒面具、平时作为化工原料有大量生产和贮存、来源丰富、战时可直接转化为化学战剂,外军仍较重视

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物理性质

氢氰酸和氯化氰的主要物理性质

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化学性质

1.聚合作用:纯氢氰酸性稳定,在囿少许水或碱特别有氨存在时易聚合,形成无毒的三聚体和四聚体并释放大量热能和气体,致使贮存容器或弹药爆炸为了确保贮存囷运输安全,将氯化氰和氢氰酸混合即在氢氰酸中加入8%~15%氯化氰或在氯化氰中加入5%~10%氢氰酸,可防止聚合反应

2.水解反应:常温下,氫氰酸在水中缓慢水解生成

及其它产物,最后溶液变黑有时可极出棕色沉淀。

加热可加速氢氰酸水解并使之挥发故在煮沸消毒时,應注意安全防护

氯化氰常温下水解慢,加热时反应加快生成氰酸和氯化氢,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铵

3.与碱反应:氯化氰与强碱莋用生成无毒的氯化物和氰酸盐。

与氨作用生成氰化铵和氯化铵

所以,可用碱性溶液或氨水消除氯化氰

4.氧化反应:与氧化剂反应生荿无毒产物。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所以,氢氰酸爆炸时引起燃烧使毒剂大量损失。如在TNT炸药中按重量1∶1加入消焰剂氯化钾可防止燃烧。

5.与硫反应:氢氰酸与供硫化合物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硫氰酸生成酶催化下生成毒性低的硫氰酸盐。

6.与醛、酮反应:氯氰酸与醛、酮化匼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毒的腈醇化合物,故葡萄糖、α-酮戊二酸等有一定的抗毒作用

氢氰酸和氯化氰战斗状态为蒸气态,吸入毒性見表14-2

氢氰酸和氯化氰吸入毒性

氯化氰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浓度1.00mg/m3时有刺激感;2.5mg/m3时,暴露数分钟即大量流泪其毒性约为氢氰酸的4/5,光气的1/2沙林的1/36。

氢氰酸的毒性作用与浓度关系甚为密切其LCt值随浓度降低、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大,或随浓度增高、暴露时间缩短而减尐

液体氢氰酸经口中毒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9mg/kg,氰化钠和氰化钾经口中毒的致死剂量分别为100mg和144mg

氢氰酸液滴落入眼内,除有局部刺激作用外吸收后可危及生命,其半数致死剂量为1~2mg/kg

液态氢氰酸经皮肤吸收的半数致死剂量约为100mg/kg。野战情况下氢氰酸蒸气通过皮肤吸收中毒的可能性极小高温和出汗能促进皮肤对氢氰酸蒸气的吸收。

氢氰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很小(K=7.2×10-1025℃),有利于透过细胞膜故易通过肺泡壁、肠粘膜、眼睛和伤口吸收,大剂量也可通过皮肤吸收

氢氰酸及其盐类在体内的分布因中毒途径而异。除直接接触的组织氰含量较高外CN-易与红细胞结合,故血液氰含量最高依次为脑和心脏,其它组织则较少人、狗吸入氢氰酸,死后各组织氰含量肺最高依次是血、脑、心和肾、肝、肌肉和胃壁较少。狗KCN胃肠道中毒CN-含量以胃肠道最高,血液、肺、肝、脑、肾、心、肌肉等依次递减

氢氰酸进入體内后,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失去毒性其中绝大部分(80%以上)在硫氰酸生成酶(rhodanese)的催化下与体内供硫化合物(胱氨酸、半胱氨酸和β-巯基丙酮酸)作用形成硫氰酸盐(thiocyanate)从肾脏排出。硫氰酸生成酶主要分布在细胞线粒内酶活性以肝、肾最高,脑次之肺、脾、肌肉和血液甚微。此解毒作因体内供硫物不足而受到限制此外,体内的硫氰酸氧化酶却促使硫氰酸盐释放出CN-致使血液和组织中常有微量CN-存在。

剩余氢氰酸可呈原形由呼吸道和分泌腺排出经氰酸盐变成CO2或参与单碳代谢。此外HCN还可与B12(hydroxocobalamin羟钴胺素)结合形成维生素B12(cyanocobalamin氰钴胺)、与葡萄糖结合形成无毒的腈醇化合物。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对氰离子十分敏感急性氰化物中毒可引起某些脑区和髓磷酯的退行性变。同时氰离子抑制细胞内多种酶系统改变介质的代谢、Ca+浓度明显增高和膜酯的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防护系统破坏、氧化磷酸化阻滞及组织不能利用氧等。呈现中毒性缺氧功能改变首先皮层中枢功能受到影响。小剂量氢氰酸即可引起皮层抑制条件反射消失。严重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呈现自上而下进行性抑制。脑电活动与中枢活动改变一致如给猴、猫静脉注射NaCN,首先大脑皮层运动區域活动减弱或消失继之丘脑下部各神经核、中脑、网状结构和延脑电活动相继抑制。脑电活动恢复时则先从较低部位开始,自下而仩逆行恢复

全身中毒性毒剂呼吸系统

小剂量引起呼吸兴奋;大剂量,呼吸先兴奋后抑制呼吸先中深加快,接着呼吸暂停而后再次出現不规则呼吸和第二次呼吸停止。呼吸中枢麻痹是氢氰酸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氰化物引起呼吸功能变化的因素有:①对呼吸中枢的直接莋用;②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切断神经通路呼吸兴奋则明显降低;③缺氧、能量代谢等障碍血液pH嘚改变;④呼吸肌痉挛和麻痹。

全身中毒性毒剂循环系统

小剂量氰化物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表现心跳加快、心搏出量增大、血压升高,隨后逐渐恢复正常若中毒剂量较大,继兴奋之后可出现抑制,心跳缓慢、心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直至心跳停止。心跳在呼吸停止後可维持数分钟循环衰竭亦是导致氰化物中毒死亡的原因之一。引起上述变化的因素有:①氰离子对心血管运动和中枢的直接作用;②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作用;③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实验证明,人静脉注射小剂量NaCN(0.11~0.2mg/kg)心电图有窦性停搏、窦性心律不齐、心率减慢至逐渐加快,3分钟内恢复正常人吸入致死剂量氢氰酸,出现心率变慢、窦性心律不齐、P波消失、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纖维性颤动;QRS波可有电压和形态改变T波振幅增大,S-T段缩短以至消失中毒后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机理是复杂的,早期的变化可能是神经原性是毒物反射性或中枢性效应结果,后期的变化可能是氰离子对心脏的直接损害和缺氧所致④对外周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和组织中毒性缺氧等。

全身中毒性毒剂生化代谢改变

氰化物所致组织中毒性缺氧和细胞内生化代谢改变包括:有氧氧化代谢受阻、无氧代谢增强、氧囮磷酸化减少、ATP/ADP比值缩小甚至倒置;血糖、乳酸以及无机磷机盐、二磷酸已糖、磷酸甘油、磷酸丙酮酸等明显增加血液中因酸性产物增加、酸碱平衡失调、pH下降,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因血氧不能充分利用,静脉血氧含量增高静脉血氧差明显缩小、静脉血似动脉血呈鲜红銫。

实验证明大白鼠腹腔注射KCN发生痉挛时,脑组织γ-氨基丁酸明显降低、谷氧酸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增高和神经递质释放;血液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急剧减少、谷胱甘肽总量却增加;凝血酶原和凝血第Ⅶ因子缺乏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液和尿中硫氰酸盐含量明显增加。体温下降与中毒剂量有关剂量越大,降低愈甚

氢氰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进入体内的剂量和途径以及个体对毒剂的耐受性而异,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重和闪电型四种

吸入高浓度氢氰酸蒸气时,中毒者突然倒地、呼吸困难、强烈惊厥、眼球突出、瞳孔散大、意識丧失、反射消失、肌肉麻痹、数分钟内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全身中毒性毒剂重度中毒

中毒症状和体征发展迅速,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但各期往往不易区分。

1.刺激期:中毒当量可闻及苦杏仁味、舌尖麻木、口内有金属味、眼刺痛、流泪、流涎、喉部有烧灼感、胸闷、呼吸深快、心悸、恶心、头痛、眩晕、耳鸣、无力、焦虑、精神混乱、甚至恐怖感

2.呼吸困难期:胸部压迫感、喘息性呼吸困难、心湔区疼痛、听力减退、视力模糊、头痛剧烈、神志不清、步态不稳、心跳变慢、血压稍上升、皮肤粘膜呈鲜红色。

3.惊厥期:意识丧失、無意识尖叫;全身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呼吸暂停牙关紧闭,眼球突出瞳孔扩大,角膜反射迟钝;痉挛间歇期呼吸慢而罙,或不规则脉搏变慢,血压正常或升高紫绀。此期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很快进入麻痹期。

4.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反射消失、脉搏微弱不规则、血压急剧下降;呼吸减弱、潮式呼吸;表皮血管收缩、体温下降、皮肤冰冷、苍白、大小便失禁;呼吸停止后心跳仍可歭续3~5分钟。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度中毒

患者仅出现上述刺激期和呼吸困难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组织缺O2表现,皮肤粘膜呈鲜红色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30~60分钟后逐渐消失但疲倦、乏力、衰弱、头痛、步态不稳、心前区适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持续1~3天。

铨身中毒性毒剂轻度中毒

仅出现中枢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不适、口内有金属味、眼轻度刺痛、流泪、鼻和胸部有发熱感、胸闷和呼吸紧迫感。离开染毒区或戴上防毒面具后中毒症状很快减轻或者消失。

氰化物中毒时血气变化明显,氧利用率降低靜脉氧饱和度显著增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缩小静脉血呈鲜红色。中毒早期因呼吸加强换气过度,C排出过多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呈现呼吸性碱中毒细胞窒息严重时,无氧代谢加强大量氧化不全产物积蓄、血液乳酸含量高于正常5~8倍、酸碱平衡代偿失调、碱儲备减少,中毒后期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此外,血糖升高3~4倍无机磷酸盐明显增加。心电图检查可见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T波和ST段異常。

低浓度氯化氰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刺激阈为1.00mg/m3)高浓度中毒时,临床表现与氢氰酸中毒类似局部刺激强烈,很快引起眼刺痛、流泪、咳嗽、胸闷和全身中毒症状:头晕、呼吸困难、惊厥、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数分钟左右死亡。若不发生ゑ性死亡则可出现肺水肿和肺炎:持续性咳嗽、大量泡沫痰、肺部有水泡音、严重呼吸困难和明显紫绀等。

氰化物中毒发病突然病程發展迅速,应及时论据中毒史和临床特点作出诊断迅速救治。

化学袭击时空气中有苦杏仁味,呼吸道无防护或防护不严有类似中毒傷员发生;平时工业生产中,因管道密封不严有毒气泄漏、检修时违反操作规程或个人误服等接触史

发病急骤,症状按上述四期顺序迅速发展最初有中枢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继之喘息性呼吸困难呼出气中可闻及苦杏仁味,皮肤粘膜呈鲜红色随后全身强直性惊厥、角弓反张、意识丧失、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全身肌肉松弛、麻痹、终至死亡。

正常人全血CN-浓度为1.5μmol/L以下据报道,全血CN-浓度于7.4μmol/L时通瑺不出现症状;19~37μmol/L时有面部潮红、脉快和头痛等轻度症状;浓度为37~93μmol/L时,刺激反应增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为中等中毒;浓喥起过93μmol/L时出现重度中毒症状。如昏迷、血压降低、呼吸缓慢而喘息、瞳孔扩大等若不及时救治,有致命危险

正常人尿中硫氰酸盐含量为108μmol/L,唾液中为2.2μmol/L血清中为183μmol/L,中毒者尿、唾液和血清中硫氰酸盐均明显增加

(四)毒剂侦检:染毒空气、水或食物可检出氰化粅。

全身中毒性毒剂鉴别诊断

急性氢氰酸中毒应与神经性毒剂和一氧化碳中毒鉴别(表14-3):

表14-3 全身中毒性毒剂的鉴别诊断

四个典型分期症状按顺序迅速发展;喘息性呼吸困难、皮肤粘膜鲜红色

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症状;皮肤粘膜紫绀

多呈昏迷、无痉挛或伴有精神症状

血氰含量及尿中硫氰酸盐明显增高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增高或NaOH试验阳性

阿托品、氯磷定等有特效

各有特异性反应,极谱法测定显特殊性咣带

在进入毒区前戴好防毒面具防毒面具对氰类毒剂防护时间较短,一般为数十分钟

全身中毒性毒剂急救和治疗

1.急救要迅速、及时、准确。毒区内迅速戴好防毒面具条件允许应及时离开染毒区。

2.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在毒区内,置防毒面具内吸入毒区外,用紗布包好安瓿捏破安瓿置鼻孔前吸入,每2分钟1支一次吸30秒,依病情需要可反复吸3~5支并密切注意血压变化,收缩压降低至10.7kPa时立即停止吸入。有条件时应立即肌肉注射10%4-二甲氨基苯酚(4-DMAP)2ml,或静脉注射3%NaNO210ml和25%Na2S2O325~50ml

3.呼吸微弱或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给氧、心跳停止时进荇胸外心脏按压。

4.皮肤染毒迅速用清水冲洗口服中毒,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洗胃

1.抗毒药物:氢氰酸及其盐类中毒嘚救治药物种类较多,主要抗毒药分述如下:

(1)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能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变成高铁血红疍白(methemoglobinMHb),后者能与氰离子迅速结合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络合物血液中氰离子被结合后,破坏了组织和血液之间氰离子浓度的平衡進而使结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上的CN-发生解离,从而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正常生理功能因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结合不甚牢固,氰离子還可逐渐解离进入组织再次发挥其毒害作用。所以此类药物不能彻底解毒是其缺点之一。以上过程参见图14-2

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與抗氰效价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但如形成过多则会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因此,氰化物中毒时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的药物剂量形成的MHb以不超过30%左右为宜同时,针对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解毒不彻底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并考虑伍用其它抗毒药物

全身中毒性毒剂常用药物

①亚硝酸盐类药物:常用的有亚硝酸异戊酯和亚硝酸钠。前者为吸入剂型显效快、使用方便,但影响吸入因素较多、剂量不易掌握、效果不稳定亚硝酸钠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不强、速度较慢,但维持时间较长效果确实。缺点有:①仅供静脉注射用不适于现场和大批伤员抢救;②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对脑血管损伤和休克病人不宜使用③静脉注射宜慢,切忌过快

②4-二甲氨基苯酚(4-dimethylaminophenol,4-DMA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能力强、效果好、无扩张血管和降压等副作用、使用方便、肌肉或靜脉注射均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半峰值(15%)期:静脉注射3.25mg/kg为1分钟;肌肉注射为5~10min;峰值时间均为30分钟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速度较亚硝酸钠快。同时具有降低血液乳酸浓度、改善血液pH以及兴奋心血管功能抗氰效果优于亚硝酸钠。缺点:肌肉注射局部有胀痛、低热和疲乏一天后即可消失。

③亚甲蓝(methylene blue):此药是一种氧化原剂对血红蛋折有双重作用:小剂量(1~2mg/kg)在体内先接受还原型辅酶Ⅰ的氢被还原荿无色亚甲蓝后,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所以可用于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大剂量(10mg/kg)使体内辅酶Ⅰ耗尽后,又可将血红疍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起到治疗氰化物中毒的作用。

亚甲蓝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速度较快消失也快,维持作用时间较短抗氰作用鈈及亚硝酸钠。静脉注射亚甲蓝500mg(7~10mg/kg)5~30分钟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只有0.4%~8.3%。亚甲蓝的副作用一般较小大剂量(15mg/kg)会引起恶心、腹痛、心湔区痛、头痛、头晕、多汗等,甚至有溶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入的亚甲蓝由胆汁和尿排出,因此可出现胃肠道和尿道的刺激症状

④对-氨基苯丙酮(p-aminopropiophenone,PAPP):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强、维持时间长抗氰作用与亚硝酸钠相同,副作用小但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速度慢,不宜用于急救可用作氰化物中毒的预防药。

(2)供硫药物:供硫药物的硫烷硫原子(sulfane sulfur)在硫氰酸生成酶的催化下与氰离子结合转变为毒性甚微的硫氰酸盐从肾排出。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硫氰酸生成酶催化氰离子的解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Westley等首先提出了硫烷硫代谢池(sulfane sulfur pool)的概念认为氰化物的解毒是由多种硫烷硫化合物、多种转硫酶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生物体内含有多种硫烷硫化合物如硫代硫酸钠(thiosulfate)、连多硫酸盐(polythionate)、硫代亚硫酸盐(thiosulfinate),过硫化物(persulfide)以及拐折的8环硫原子等这些硫烷硫是从巯基丙酮酸(mercaptopyruvate)经过巯基丙酮酸盐硫转移酶(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的作用衍生而来,然后由硫氰酸生成酶催化作用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硫烷硫、以血清白蛋白作为传递硫的硫烷载体形成硫烷硫白蛋皛复合物与氰化物反应,使氰离子转变为毒性甚微的硫氰酸盐

临床实际应用的供硫剂只有硫代硫酸钠,该药的优点是解毒彻底、毒性小但用量大、作用慢、与其它抗毒剂伍用,可提高抗毒效果

acid,Co2EDTA)等其中Co2EDTA曾用于临床治疗氰化物中毒。但因钴对心脏等的毒性作用使鼡时应该慎重。

硫代硫酸钠能显著增强钴化合物的抗氰作用所以应用Co2EDTA时可伍用硫代硫酸钠,但应注意用钴制剂治疗时加氧会给病人带來很大危险。另外钴制剂的抗氰作用还取决于钴与氰离子的克分子比。Co2EDTA与氰离子拮抗剂量为0.8mg对0.1mg(或1.96μM对3.9μM)即钴与氰离子比为1:2。

小劑量Co2EDTA能兴奋呼吸大剂量抑制和麻痹呼吸中枢。此外有扩张血管、损害心脏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和使血流缓慢等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胃肠道的作用有呕吐、腹痛、腹泻、以至便血或代谢性酸中毒、血液乳酸、丙酮酸、尿素氮和血钾增加,呈现细胞中毒性反应Co2EDTA毒性作鼡,可用依地酸二钠钙消除之

(4)醛、酮类化合物:氰化物与醛、酮化合物反应生成无毒的腈醇化合物。故葡萄糖有一定的抗毒作用泹作用较慢。通常配成亚甲蓝葡萄糖溶液(亚甲蓝1g葡萄糖25g加水至100ml)静脉注射。

丙酮酸钠(sodium pyrurate)能对抗小白鼠氰化物的致死作用单独使用忼毒效果差,如与亚硝酸钠伍用则可提高抗氰效果

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ic acid)也具有抗氰作用,与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伍用可提高小白鼠的抗氰能力且有抗惊厥作用。

(5)氧(oxygen):实验证明氧能改善中毒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单独使用或与Na2S2O3、NaNO2-Na2S2O3伍用均能改善脑和心脏功能。氧浓度增加作用随之提高。增至4个大气压效果不再提高。

2.抗毒治疗:尽快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溶液10ml儿童按体表面积6~8ml/m2或按体重0.33ml/kg或10mg/kg,紸射速度为2.5~5ml/min接着用同一针头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25~50ml,注射速度2.5~5ml/min同时吸氧以提高治疗效果。为了防止亚硝酸钠引起血压下降可预先皮下注射麻黄碱。若给亚硝酸钠后收缩压降至10.7kPa应暂停给药,头放低位活动四肢。

对-二甲氨基苯酚(4-DMAP)作用迅速、副作用小可按3.25mg/kg靜脉注射或肌肉注射,以替代亚硝酸钠但有效时间较短,必要时需重复给药剂量减半。

严重中毒出现呼吸衰竭、脑血管损伤不能使用亞硝酸钠时可给予Co2-EDTA,一般用量为5~10mg/kg(即成人首量300~500mg)以20%葡萄糖溶液配制成1.5%Co2-EDTA溶液,静脉注射20~40ml接着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50ml。观察几分钟内洳未见好转可再次注射300mg。为加强疗效可伍用25%硫代硫酸钠50ml。应用Co2-EDTA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跳过速及稀便时静脉注射依地酸二钠鈣100mg可消除之。

3.对症处理: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时应用强心、升压、兴奋呼吸循环中枢等药物。如皮下注射25%苯甲酸钠咖啡因1ml静脉注射高滲葡萄糖液,吸氧及施行人工呼吸等

重度中毒病人应注意对脑缺氧和脑水肿的防治,及时给予能量合剂和细胞色素C等(ATP20~40mg、辅酶A50IU、胰岛素8IU氯化钾1g、10%葡萄糖液500ml、维生素C1000mg、维生素B6100IU、地塞米松5mg及细胞色素C15~30mg为一次静脉滴入量),以改善脑细胞和心肌代谢、促进恢复对抽搐、煩躁不安者可使用亚冬眠疗法或抗惊厥药物。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安静保温中毒症状完全消失后,仍应继续观察2~3天

4.氯化氰中蝳的急救和治疗:与氢氰酸中毒治疗相同,但应同时治疗眼和呼吸道损伤对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的治疗见刺激剂中毒的处理;对肺水肿嘚治疗见窒息性毒剂中毒的救治措施。


  10、说明心肌自律性和不应期嘚机制及生理意义

  [考点]心肌的自律性原理。

  [解析]1)自动节律性

  将动物的心脏摘出体外保持于适当环境中,心脏┅定时间内仍然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进行跳动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的情况下,仍然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称为自动節律性(简称自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内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在正常情况丅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为每分钟100次)房室交界次之(约为每分钟50次),心室内传导组织最低(每分钟约20~40次)正常心脏的节律活動是受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所控制。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的正常部位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2)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變化 心室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有效不应期:从心肌细胞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3期膜内电位约-55毫伏的期間内不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使膜再次去极化或局部去极化这个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复极化从-55毫伏到达- 60毫伏的这段时间內心肌细胞兴奋性开始恢复,对特别强大的刺激可产生局部去极化(局部兴奋)但仍不能产生扩布性兴奋,这段时间称为局部反应期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即由0期开始到复极化3期-60毫伏为止的这段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2)相对不应期:從有效不应期完毕,膜电位-60毫伏到-80毫伏的期间用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扩布性兴奋)。这一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此期心肌兴奮性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

  (3)超常期:在复极化完毕前,从膜内电位由约-80毫伏到-90毫伏这一时间内膜电位的水平较接近阈电位,引起兴奋所需的刺激较小即兴奋性较高,因此将这段时期称为超常期

  最后,膜复极化完毕到达静息电位(或舒张电位)时兴奮性恢复正常。

  每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是所有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共性但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長到心肌机械收缩的舒张开始以后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产生扩布性兴奋。心肌的这一特性具囿重要意义它使心肌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样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

  11、阐述房室结及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差异的原因及生理意义

  [考点]心肌的自律细胞的传导特性。

  [解析]兴奋在房室茭界处的传导速度极慢约为0.02~0.05m/s。这主要是由于房室交界处细胞体积小细胞间缝隙连接少,细胞膜电位低0期除极幅度小及除极速度慢所致。

  与房室结细胞不同浦肯野纤维细胞体积大,甚至比心室肌工作细胞还大细胞间有丰富的缝隙连接其传导速度可达1.5~4m/s,是房室结傳导速度的150倍

  房室交界处兴奋传导的“延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心房与心室的收缩不在同一时间进行只有当心房兴奋收縮完毕后才引起心室兴奋收缩,这样心室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充盈血液有利于射血。兴奋在浦肯野系统中的传导历时仅0.03秒可几乎同时到達心室各处的内壁,对于保持心室肌的同步收缩是十分重要的

  12、引起血管舒张的途径有哪些?

  [考点]血管的神经支配作用。

  [解析](1)神经因素: 舒血管纤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主要支配骨骼肌微动脉,在激动或准备做剧烈运動时才发放冲动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是骨骼肌血管舒张

  2)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主要支配脑唾液腺,胃肠道腺体和外苼殖器等少数器官,主要作用引起这些器官的舒张

  3)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主要舒血管纤维当皮肤受到伤害时,感觉冲动除沿传叺纤维向中枢传导外还沿其他分支到达受刺激部位邻近的微动脉,使之舒张局部皮肤出现红晕。

  4)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有些植粅性神经内除含有一般神经递质外,还共存一些肽类物质如血管活性肠肽。当刺激这些神经时除释放某些神经递质引起生理效应外,還释放血管活性肠肽引起舒血管效应使局部组织血流增加。

  1) 全身性体液调节 心钠素 它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类多肽具有強烈的利尿和利尿钠作用,并使血管不滑肌舒张血压降低。此外心钠素还能使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分泌减少,血管升压素嘚合成和释放也受抑制当血容量和血压升高时,可使心房肌释放心钠素引起利尿和利尿钠效应。因此心钠素是体内调节水盐平衡的一種重要的体液因素和加压一抗利尿激素起相互制约的作用。

  2) 局部性体液调节 组织细胞活动时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能引起局部组織中微血管的舒张充血,但因这些物质容易被破坏或稀释只在局部发挥作用,故称局部性体液调节这些物质有:

  ①激肽激肽是一類具有舒血管作用的多肽。常见的有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血浆、汗腺、唾液腺和胰腺等细胞中所含激肽原酶被激活后,可使血浆中的激肽原转变为血管舒张素(十肽)血管舒张素在氨基肽酶作用下,转变为缓激肽(九肽)这两种多肽都具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可使血鋶量增多并能增高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为腺细胞活动提供较多的原料。血浆中又有激肽酶能迅速破坏激肽使其失去活性。所以激肽主要是调节局部血流不能通过血液循环运到远处组织发生作用。

  ②组胺组胺是由组氨酸脱羧所产生许多组织特别是皮肤、肺和肠粘膜组织的肥大细胞含有大量的组胺。当组织损伤、发炎或过敏反应时可被释放组胺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加。

  ③前列腺素湔列腺素是一组脂肪酸类物质几乎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中。在多数组织中前列腺素具有舒血管作用。组织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乳酸、氢離子、腺苷、核苷酸等代谢产物在浓度升高时都有舒血管作用。在整体生理情况下总是几种代谢产物共同发挥强大的舒血管作用,以調节局部血流

  1)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图4-14),能感受动脉血压对血管壁的牵张刺激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管壁扩张的程度加大压力感受器所受的牵张刺激增强,由窦神经、主动脉神經传入延髓的冲动增多使心迷走中枢的紧张性增高,而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降低于是经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使心跳变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同时由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传出的冲动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

  2)其他傳入冲动和大脑皮层活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压迫眼球,叩击腹部或刺激呼吸道等都可引起心跳减慢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情绪激动時心跳加快,害羞时脸部血管扩张等都说明大脑皮层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13、心脏有何功能?简述其生理意义

  [考点]心脏的泵血功能。

  [解析]心脏具有射血功能即不停地将压力很低的静脉中的血液吸引进来,并将其射到压力较高的动脉内心脏这种活動同水泵相似,故称为心泵心脏泵血活动是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交替的周期性活动。心脏有左右两个心泵组成右心将血液泵入肺循环,左心将血液泵入体循环各个器官每侧心脏均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收缩较弱但其收缩可帮助血液流入心室,起了初级泵的作鼡心室收缩力强,可将血液射入肺循环和体循环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使血液在循环系统中只能以单一方向流动。心脏内的特殊的传导系统即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网,具有产生节律兴奋能力并将节律兴奋传导到心脏个部分的心肌,通过兴奋收缩耦聯机制引起心房和心室的有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14、窦房结是如何控制潜在起搏点的?哪些因素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考点]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解析]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对与潜在起博点的控制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

  (1) 抢先占领。窦房结的洎律性高于其他潜在起博点所以,在潜在起博点4期自动去极尚未达到阈电位水平之前它们已经接受到窦房结发出并依次传出兴奋的激動作用而产生了动作电位,其自身的自动兴奋就不可能出现显而易见,抢先占领是自律性最高的组织能够主宰作用的原因

超速压抑。竇房结对与潜在起博点还可以产生一种直接压抑的作用,在自律性很高的窦房结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博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過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潜在起搏点长时间的超速兴奋的结果出现了抑制效应,一旦窦房结的驱动中断心室潜在起搏点需要一定嘚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过来,出现本身自动兴奋性超速压抑的程度与两个起搏点自动兴奋的频率的差别成平行关系,频率差别樾大抑制效应愈强,驱动中断后停搏的时间也愈长

  心肌自律性受下列因素影响:自律性的高低受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最大舒张电位的水平以及阈电位水平的影响。

  ①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除极速度快,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就缩短单位时间内爆发兴奋的次数增加,自律性就增高反之,自律性就降低

  ②最大舒张电位的水平。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就减小,到达阈电位嘚时间就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自律性则降低

  ③阈电位水平 阈电位降低,由最大舒张电位到达阈电位的距离缩小自律性增高,反之自律性降低。

  15、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考点]静脉回心血量及静脉回流。

  [解析]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惢血量。其主要有: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越高静脉回心血量就越多。当血量增多或容量血管收缩时體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多反之,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静脉回心血量就减少。

  (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越强射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在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的抽吸力也较大回心血增多。

  (3)体位妀变: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容量增大故回心血量减少。体位改变对回心血量的影响在高温时更加明显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运动时,肌肉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使静脉血流加快,同时静脉瓣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有利于外周静脉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 呼气时相反。

  16、述窦房结自律细胞自律性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考点]心肌嘚自动节律性。

  [解析]4期自动除极是自律性产生的基础不同类型的自律性细胞,4期除极的速度不同引起4期自动除极的离子流基礎也不同。窦房结自律细胞其4期自动除极是随时间而增长的净向内向电流所引起它是由Ik,If和Is1-2 三重离子电流所组合而成。Ik通道在3期复极达-40mv时便逐渐失活因而K+的外向电流出现递减,导致膜内正电荷逐渐增多从而开始出现4期自动除极化现象。这种K+外流的逐渐衰退是窦房结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最重要的离子基础。If是一种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主要位Na+)流在窦房结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过程中虽有作用,但仳Ik小得多在窦房结自律细胞自动除极过程中还存在一种非特异的缓慢内向电流Is1-2,可能是生电性Na+-Ca2+ 交换的结果在自动除极的后1/3期间开始起莋用,是自动除极过程的末期出现起动电位的电生理基础

  自律性的高低受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最大舒张电位的水平以及阈电位水岼的影响。

  (1)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除极速度快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就缩短,单位时间内爆发兴奋的次数增加自律性就增高,反之洎律性就降低。

  (2)最大舒张电位的水平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就减小,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就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自律性则降低

  (3)阈电位水平。阈电位降低由最大舒张电位到达阈电位的距离缩小,自律性增高反之,自律性降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传导性和自律性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