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血尿简述水肿的发生机制制

血尿 - 中医临床经验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2184|回复: 27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血尿英文名:Hematuria科室:泌尿外科,肾脏内科常用药物:症状:乙肝e抗原,伴高血压,低热,体征和症状,健康线异常,出血,创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结石,咽喉炎,囊肿,夜尿,夜尿增多,尿三杯试验,尿急,尿比重下降,尿比重增高,尿痛,尿蛋白,尿钙增多,尿频,尿频伴尿急和尿痛,局灶症状. . .
血尿(hematuria)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正常人尿中红细胞仅为0~2个/高倍视野,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取新鲜清洁中段尿(以清晨为好)10ml,以1500转/分离心沉淀5分钟,弃上清液,将管底沉渣0.2ml混匀后涂片镜检,高倍镜下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8x106/L(8000个/ml)即为镜下血尿。肉眼即能见尿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称为“肉眼血尿”。一般当尿红细胞&2.5x106/L(1000ml尿中含0.5ml血液),即可出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颜色与尿液的酸碱度有关,中性或弱碱性尿颜色鲜红或呈洗肉水样,酸性尿呈浓茶样或烟灰水样。
目前常用尿液分析仪(试纸法)检测血尿,其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的氧化性与试纸的呈色反应来进行半定量分析,但当尿中存在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50mg/L),可呈假阴性。尿中存在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等物质时可呈假阳性。健康儿童尿液分析可有潜血阳性,且尿潜血与镜检往往不平行,尿潜血仅为筛查试验,确诊血尿应以尿沉渣显微镜检査为准。
目录1病因及发病机制2诊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完整性受损或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压增高、尿道黏膜的损伤、全身凝血机制障碍等均可导致血尿。肾脏疾病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小球、Alport综合征、薄基膜病、IgA、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肾结核、。畸形:肾血管畸形、先天性多囊肾、游走肾、、肾盂积水等。肿瘤:肾胚胎瘤、肾盏血管肿瘤等。肾血管病变:肾静脉血栓形成、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胡桃夹现象)。损伤:肾挫伤及其他损伤。药物: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杆菌肽、水杨酸制剂、磺胺类、苯妥英钠、环磷酰胺等,均可引起肾或尿路损害产生血尿。
尿路疾病感染:、尿道炎、结核。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肿瘤、息肉、憩室、异物等。
全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再生障碍性、等。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以及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所致感染后肾炎。风湿性疾病:系统性、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肾炎。营养性疾病: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过敏性疾病:饮食过敏,如牛奶或菠萝过敏。   其他疾病: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剧烈运动引起的一过性血尿、特发性高钙尿症等。
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 血尿的诊断首先要排除以下能产生假性血尿的情况:摄入大量人造色素(如苯胺)、食物(如蜂蜜、黑莓、甜菜)或药物(如大黄、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引起的红色尿;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卟啉尿;初生新生儿尿内尿酸盐可使尿布呈红色;血便或月经血污染。
①~④虽有尿色异常,但尿沉渣检査无红细胞可资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确定后,首先判定血尿的来源,然后确定原发病因。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若以异形红细胞为主,则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相差显微镜下&30%)。以均一形为主者则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血尿来源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多见于泌尿道感染、结石、结核、肿瘤、创伤等。影响尿红细胞形态的因素有年龄、尿比重、尿pH、利尿剂的应用、泌尿系感染、肉眼血尿发作。来源于肾小球的血尿常呈棕色、可乐样或茶色、葡萄酒色,尿试纸蛋白检测&100mg/dl。来源于下尿路的血尿常呈鲜红色、粉红色,可有血丝或血块,尿试纸蛋白检测一般&100mg/dl。尿沉揸检查见到红细胞管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明血尿为肾实质性,多提示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步骤临床资料分析: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应注意详细地询问血尿的伴随症状及体征。伴水肿、、尿液中发现管型和蛋白尿,应考虑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新近有皮肤感染、咽喉炎后出现血尿,首先要考虑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其次为IgA肾病;伴有夜尿增多、贫血显著时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伴有听力异常,应考虑Alport综合征;有血尿家族史,应考虑薄基膜肾病;伴感觉异常,应考虑Fabry病;伴肺出血,应想到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伴有紫瘢,应考虑紫癜性肾炎;伴有高度水肿和大量蛋白尿应考虑肾病综合征。
血和尿生化分析:血AS0升高伴有C3下降应考虑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伴血HBsAg(+)和(或)HBeAg(+),肾组织中有乙毒抗原沉积,可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血清补体持续性下降,考虑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ANA、Anti-dsDNA、ANCA等阳性应考虑狼疮性肾炎。血清IgA增高,提示有IgA肾病的可能;IgG、IgM、IgA均增高,可见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炎。尿蛋白成分分析以中、大分子蛋白尿为主,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提示间质性肾炎。
肾活检分析:肾活检病理检查对血尿的病因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如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狼疮性肾炎、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薄基膜病、Alport综合征等。
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步骤尿三杯试验:第一杯红细胞增多为前尿道出血;第三杯红细胞增多则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后尿道或精囊出血;三杯均有出血,则为膀胱颈以上部位出血。上尿道出血多呈暗棕色尿,无膀胱刺激征,有时可见血块。尿中出现血块通常为非肾小球性疾病。临床资料分析: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应考虑泌尿道感染,其次为肾结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应考虑肾结核;伴有皮肤黏膜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伴有出血、溶血、循环障碍及血栓症状,应考虑DIC或;伴有肾绞痛或活动后,应考虑肾结石;伴有外伤史,应考虑泌尿系统外伤;伴有肾区肿块,应考虑肾肿瘤或肾静脉栓塞;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应考虑急性间质性肾炎;无明显伴随症状时,应考虑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肾微结石、肾盏乳头炎、肾小血管病及肾盂、尿路息肉、憩室。
辅助检查分析:尿培养阳性,尿菌落计数可诊断泌尿道感染。尿培养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对诊断肾结核有重要价值,并可通过3次以上晨尿沉渣找抗酸杆菌,其阳性率为80%~90%,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为70%。全尿路X线平片检查在非肾小球性血尿病因诊断中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对于尿酸结石,X线检査阴性者可采用B超检查。对于怀疑上尿路病变者,可行静脉肾盂造影(IVP),IVP阴性而持续血尿者,应行B超或CT检查,以排除小的肾肿瘤、小结石、以及肾静脉血栓形成。若仍阴性者,可行肾活检。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常见原因,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确诊。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也是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常见原因,尿钙/尿肌酐(mg/mg)&0.2,24小时尿钙测定&4mg/kg,即可诊断。
阅读权限20
 血尿的饮食有哪些?血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即尿隐血或称潜血)两种。肉眼血尿通常尿色鲜红或暗红,容易发现;而镜下血尿较难发现,常在出现腰酸、、尿痛等其他不适症状就诊或时发现。血尿不一定都是引起的,发现血尿首先应该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尿血,大部分是因为热扰血分所致,热蓄肾与膀胱是尿血的主要病理机制,所以在饮食上一般忌温性、热性食物,而宜选择凉性食物。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大蒜、姜、辣椒、酒等,少抽烟或不抽烟。
  2、忌吃油炸肥腻食物,不宜食用烤炙食物,温性、热性食物应少吃,应多食用凉血、止血的食物。
  3、忌食虾蟹、牛肉、羊肉、狗肉等发物,少吃海产品、豆制品及动物内脏和肉皮。
  4、伴有浮肿者,宜低盐饮食。
阅读权限20
刘玉宁教授运用收散法治疗蛋白尿的临床经验
尕丽娅, 王焱, 樊然然, 刘玉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心 100700
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刘玉宁教授从事肾病临床 30 多年,在肾脏病临床上运
用收散法治疗较为顽固性的蛋白尿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刘教授的临床经验与大
家分享如下:
1.收散并行,相反相成:收是收敛止涩,散是发散疏利,二者相反相成,协同奏
功。收散法是针对肾脏病脾肾亏虚,精关不固,精微失摄和风、湿、热、瘀扰动
肾关,肾失封藏的基本病理提出的治疗方法。
2.分清主次,合理收散:对于病程长而虚多实少者以收为主而散为次,病程短而
实多虚少者,以散为主而收为次;久病精关不固而若新感热邪,治当以散为
主,兼以收法。或病久而邪少虚多,故患者虽有小邪恋滞伏留,但以脾肾亏虚,
精关不固为主者,治当以收为主,兼用散法。
3.收关止涩,土封肾藏:脾位中焦,如堤坝之居中,故有制约肾水之泛溢,固摄
肾精之流失的重要作用。因此,刘教授治疗久漏不止的蛋白尿亦以补脾为要务,
其用药最喜选用黄芪且用量较大,常在 30 至 120 克之间。
4.发散疏利,重在湿瘀:蛋白经久不消的患者,多由邪气恋滞不化,纠结不散所
致,故当发散疏利,以祛邪安肾。刘教授认为风、湿、热、瘀四者之中,风、热
皆为无形之邪,如不与有形之湿、瘀相互攀援,则当无留滞之虞;而湿、瘀之邪
皆为有形之邪 ,其湿之性重浊粘腻淹滞,易生难消,且如抽蕉剥笋,层出不穷。
并常于瘀血互相攀援,从而成为疾病缠绵不愈的关键。
阅读权限20
刘玉宁教授治疗紫癜性的临床经验
汪焱, 刘玉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心 100700
性是一种由(HSP)引起的继发性肾损害。兹将刘玉
宁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谨守病机,标本兼治
临床辨治紫癜性肾炎, 刘师主张抓助病机, 从标本两方面着手, 分 5 个证型论治: ;
①.风热夹瘀型,治宜疏风清热,清营活血。药用消风散加减。②血热夹瘀,治
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③气不摄血, ,治宜健
脾养血,益气摄血。药用归脾汤加减, 。④火旺 , ,治宜滋阴补肾,清热凉
血。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⑤脾肾阳虚 ,治宜温肾健脾,化气行水。药用真武
汤加减。如出现脾肾阳虚,溺浊内聚者,治宜温阳降逆,通腑泄浊。药用温脾汤
二、凉血散血,贯穿始终
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瘀热相搏是其重要病机。刘师在临床上针对瘀热
相搏之病候,重在抓助二大方面,①凉血重在清热解毒;②散血当须活血化瘀。
三、从络辨治,善用虫药
紫癜性肾炎病情迁延,则病久入深,邪潜肾络,以致络体受损,络道瘀痹。故刘
师临床上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及舌脉灵活运用蝉蜕、地龙、僵蚕、土鳖虫、全蝎、
蜈蚣等虫类药物。
四、中西结合,互资其长
刘教授把中西医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治疗紫癜性肾炎。 如对于有前驱症状
患者, 及时给予西医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中医疏风清热解毒法或清肠化湿解毒
法为治。对中、重型患者,刘师也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并按照激素治疗
阶段的不同,辨证地配合中药治疗,以强化激素的疗效,减轻激素的毒副作用。
对肾功能短期恶化呈急进性肾炎型者,采用甲基强的松冲击疗和/或环磷酰胺冲
击治疗,配合服用或经肠道灌注中药通腑降浊类药物如酒军、芒硝等,藉肠道排
泄体内潴留之溺毒,改善机体的内环境。根据本病属西医Ⅲ型变态反应的病理机
制,运用蝉蜕、僵蚕、白鲜皮、地肤子、白蒺藜等祛风抗敏的药物以增强疗效。
阅读权限20
炎清片治疗肾小球性血尿临床观察
* , 马路, 宋明辉, 何志军, 汪卫华, 陈光磊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肾脏病科 066100
目的:观察清片对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性血尿的各型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 法:选择我科住院就诊并诊断明确的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肾炎患者 624
例,按原发病的不同归入不同疾病组,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554 例(慢性肾小
球肾炎 429 例, 19 例,单纯性镜下血尿表现的隐匿性肾小球肾
炎 107 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70 例( 49 例, 21 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19 例,
324 例;非 IGA 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05 例。各疾病组再随机分为
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原发病的不同予以常规针对性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
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炎清片治疗;之后门诊观察 6 个月。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积分,好转有效率,尿红细胞下降程度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各型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中医证
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肾炎清片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
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对于 AGN 的统计以显效率进行比较,其它比
较总有效率。各种以肾小球性血尿为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疾病,加用肾炎清片均取
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 CGN、LGN、及 HSN 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 AGN
和 LN 的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未见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有效观察样本较小
有关。各型肾小球肾炎治疗后尿红细胞均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型肾小
球肾炎治疗组尿细胞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肾炎清片在表现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肾炎治疗中,对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尿
红细胞、增加有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w R�&&39.4±2.8g/L,两组在年龄、病程、收缩压、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血总胆固醇等方面存在差异。2、根据病理分型,低蛋白血症组Ⅱa 型 0 例,Ⅱb
型 2 例,Ⅲ型 37 例,Ⅳ型 7 例;正常白蛋白组Ⅱa 型 6 例,Ⅱb 型 13 例,Ⅲ型
29 例,Ⅳ型 0 例;与正常白蛋白组相比,低蛋白血症组Ⅱa、Ⅱb 型所占的比例
较低,而Ⅲ、Ⅳ型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肾间质、小管
及血管病变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呈表现的 2 型患者临床表现为年龄相对较小、糖尿
病病程短、收缩压高等特点,病理改变相对较重。
阅读权限20
心理干预在不同病理类型单纯血尿患者中的应用
* , 金丽萍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肾脏病科 066100
目的 单纯性血尿,又称为孤立性血尿或无症状镜下血尿。是一组以持续性镜下
血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单纯性血
尿作为肾小球疾病临床并不少见,越来越引起重视。我们通过我院 2005 年 1 月
至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者心理护理的回顾性分析研
究,对单纯性血尿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总结和探讨。
方法 我们对病理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轻微肾小球病变和薄基底
膜患者的护理重点放在对疾病的认知上,责任护士通过经治医生了解病情,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让
患者从认知和心理上接受治疗; 对病理表现为 IgA 肾病的患者的护理重点在消除
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心理,在沟通和解释中做到热情大方、诚恳热心、举止文明,
消除医患间的陌生感;对病理表现为中-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前面的基础上加入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增
强患者的自信,使患者能够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的积极的治疗和随访观察。观察不
同肾脏病理类型血尿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值和恐惧值。根据国际公认标准,焦虑
值:采用 Zung 焦虑量表(SAS)测量评分;恐惧值:采用 “视觉模拟量尺”(VAS)
评分。统计学处理:使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析。计量资料以±s 表
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
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值(SAS 评分)和恐惧值(VAS 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
(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有利于患者配合医生进行进一
步的治疗。一种美好的心情,胜过十副良药来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我们的
回顾性分析数据显示了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后, 患者的恐惧
评分和焦虑评分较入院有显著下降,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
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阅读权限20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 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 或血
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 IgA 、系膜增殖性、局灶性
肾小球硬化症,,多囊肾,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
疮性肾炎。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
制,最终导致。我们观察运用祖传汤剂肾宁汤治疗肾性血尿的疗效。
方法 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62 例,对照组 50 例,两
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 ( P &0.05),具可比性。对照组:外感
风热型: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方以银翘散加减;火旺型:治以滋阴降
火、凉血止血,方以理血汤(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白芍、阿胶、白
头翁、茜草、旱莲草、益母草、丹参)加减;气阴两亏型:治以益气养阴、凉血
止血,方以参芪地黄汤加减;脾不统血型:治以补益脾气、固摄止血,方以归脾
汤加减;瘀血内阻型:治以活血化瘀止血,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组:在对
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以祖传肾宁汤,基本方组成:黄芪、木香、当归、三七、白
茅根、血余炭、棕榈炭、地榆炭。
结果 治疗组 62 例临床痊愈 21 例,显效 22 例,有效 14 例,无效 5 例,总有
效率 91.94%;对照组 50 例,临床痊愈 14 例,显效 16 例,有效 9 例,无效 11
例,总有效率 78.00%。两组比较见表 1。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运用祖传汤剂肾宁汤加以临床辨证论治,治疗肾性血尿效果显著,值得
阅读权限20
宣肺疏风、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血尿的疗效观察
杜原, 李月红
天津市南开医院 300100
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冗长,可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有程度不等的水肿、及肾功能损害,尿常规检查有不
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本病呈缓慢进展性,治疗困难,预后较差,至
慢性肾炎晚期,由于肾单位不断的损毁,残余肾单位逐渐减少,纤维组织增生、
肾脏萎缩,最终导致竭。从中医角度认为,慢性肾炎由于外感风邪,肺失宣
肃;或肺气素亏,外邪从皮毛、口鼻等处侵入,累及与肾,致肾失封藏、固摄,
水液代谢功能失常,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候。
目的:根据慢性肾炎病因病机,拟宣风热肺疏风、活血解毒之法,方用银翘散合
小蓟饮子,通过临床症候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评价其疗效。
方法:将住院及门诊诊断符合慢性肾炎证属风热犯肺的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 减轻蛋白尿、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合小蓟饮子,随症加减,疗程为 4 周。主要观察指
标:中医症候评分、尿红细胞计数及近一月内的次数。运用 SPSS13.0 进行
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症候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感冒的次
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红细胞数两组相比无明显临床意义(P&0.05)。
结论:慢性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因病机复杂,总属虚实夹杂之证,虚者
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亏虚,患者余邪未尽,又易于感受外邪,致病情缠绵,根
据临床症候或有肺虚及脾虚之偏重,但总归肾气亏虚,元气不足;外邪侵袭,阻
滞气机,形成气滞血瘀,日久入络,或外邪本身兼夹湿、热、毒、瘀,与体内存
留之伏邪相合,更伤气阴,使余邪难去,此为慢性肾炎难治之根本。通过临床观
察,慢性肾炎从肺肾论治,采用宣肺疏风、活血解毒法治疗此病,能明显改善患
者临床症候,并可有效预防感冒,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损害,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及
治未病理论特点,遣方用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阅读权限20
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小儿性紫癜临床观察
西安祈康中西医结合医院 710061
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小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
征,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目前西医主要以对症、激素、抗过敏治疗为主,疗效
一般。我院自 2013 年 6 月~2014 年 6 月采用自然免疫平衡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
儿童过敏性紫癜 38 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治疗: 急性期限制患儿活动, 控制运动量, 宜卧床休息; 缓解期可适当活动。
停用可疑的致过敏药物及食物;饮食宜清淡,忌食海鲜、鸡肉、鸡蛋等动物蛋白
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生活调护,避风寒,多饮水。
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予开瑞坦、维生素 C、钙剂、抗等对症支持治
疗,2 周为 1 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①内服清热凉血、解毒化瘀中药,基本
方(该剂量为 7 岁患儿用量):水牛角 30g,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各 15g,黄
芩、金银花、丹参各 10g,三七 6g。加减:者加蝉衣、紫苏叶,关节肿
痛、屈胂不利者加忍冬藤、薏苡仁、川牛膝,腹痛呕泻者加木香、竹茹,尿血者
加白茅根、紫草。每日 1 剂,水煎 2 次,煎成 200mL,分 2 次温服。②盐酸川芎
嗪注射液,按照 5mg·kg
-1 ·d -1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0.05%)静滴,每
日 1 次,连用 2 周。③中药煎剂外洗:蝉蜕、蒲公英、紫草、紫苏叶各 50g,煎
汤候温外洗,洗浴部位为皮疹及关节肿痛处,每次 10~20 分钟,每日 1 次。2
周为 1 疗程。④低频脉冲电治疗:左右肾俞、左右膀胱俞、关元、水道、足三里
(右)、三阴交(右)、涌泉(右),每日一次。2 组均治疗 2 疗程后观察临床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皮疹消失时间、腹痛及关节痛缓解时间比较,见表
1。2 组间皮疹、腹痛、关节消失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
0.01)。治疗组皮疹消失时间及腹痛、关节肿痛时间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 ① P <0.01。
治疗后 2 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示治疗
组优于对照组。
:中药内服配合外洗可以缩短皮疹消退、腹痛及关节肿痛消失的时间,总有效率
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提示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
采用自然免疫平衡治疗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简便效廉,易于患儿接受,值得推
阅读权限20
裸花紫珠叶的活性成分研究
1,2 , 李平 1 , 黄健 2 , 董琳 3 , 李国玉 4 , 刘明生 5 , 王金辉 2*
1. 中日友好医院 临床医学研究所
2. 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3. 海南医学院 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4. 石河子大学 药学院
5. 海南省南药黎药研究院
目的:马鞭草科紫珠属大约有 190 种植物,广泛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以
及大洋洲和部分美洲地区。在中国许多紫珠属植物被作为民族药,用于治疗多种
疾病。紫珠属植物的已被报道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二萜类、三萜类、黄酮类、酚
酸类及挥发油等。 裸花紫珠为海南省黎族常用药, 主要功效为抗炎、 止血。 然而,
由于裸花紫珠的有效成分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对裸花紫珠的活性成分进行
了研究。 方法:利用各种波谱析方法鉴定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同时,采用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利用 Griess 法评价所分离得到化合
物的抑制 NO 生成活性。 结果:从裸花紫珠叶中分离得到 8 个二萜类化合物,4
个木脂素类化合物,2 个黄酮类化合物,1 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1 个 3,4-裂
环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为新化合物,4 个木脂素类化合物为首次从紫珠属中
分离得到。8 个二萜类化合物和 4 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显示出潜在的抗炎活性。 结
论:二萜类化合物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为裸花紫珠的活性成分,有效成分的抗炎机
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阅读权限20
复方积雪草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 ILK、TIMP-1 的表
达,上调 MMP-9 的表达,改善肾纤维化程度,是复方积雪草防治肾纤维化程度的
重要机制之一。
阅读权限20
肾康栓组成:大黄、黄芪、丹参、红花。肾康栓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竭(CRF)患者较之单纯内服尿毒清
颗粒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非透析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使用方
便、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阅读权限20
肾损害诊疗现状及中医证型分析研究
张雅雯, 李月红
天津市南开医院肾内科 300100
目的:回顾性调查高血压肾损害住院患者的诊疗现状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方法: 由专业人员自东方医院病案室调取 2008 年 1 月至 2014 年 6 月于南开医院
肾内科出院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填写《南开医院肾内科高血压
肾损害住院患者信息调查表》,对初诊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发病情况、辅助检查、
用药情况、中医证型等方面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探讨目前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
特征、诊疗状况,并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规律。
: 结果: 1、 本次研究共纳入病历 94 例,男女比例为 1.16: 1,平均年龄 62.71±12.66
岁;血压控制达标率为 34.0%。2、在 94 例样本中,25.8%患者肾功能正常,74.2%
出现肾功能不全;初次发现肾损害距离发现高血压的平均时间为 17.06±12.30
年; 99.0%的患者合并至少一种其他靶器官损害,其中以心血管损害最常见; 88.7%
患者伴有至少一种代谢异常情况,其中以血脂异常最常见;回顾病史,超过半数
(56.7%)的患者是因发现肾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肾损害,其余
患者多因水肿、、等不适症状就医。3、高血压肾损害无中医专用病名,
常用的中医诊断为“慢”、“尿浊”、“水肿”和“眩晕”,亦散见于血证、
慢肾风、、淋证、胸痞、头痛、喘证等疾病中。将中医诊断复合证型进行证
候要素提取,本病多见虚实夹杂,实证以湿热、湿浊、浊毒、血瘀为主;虚证以脾
虚、肾虚、气虚、为主;其中肾虚、脾虚是本病最常见的证素。4、西医降
压用药方面:CCB 是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物;RAAS 阻断剂的应用比
例偏低;80.4%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控制血压。
: 结论: ①高血压肾损害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多数患者初次发病时无特异性症状,
多通过体检发现,导致其就诊时间偏晚,且常合并心脑血管损害、眼底损害、糖脂
代谢异常等疾病;②对于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③CCB 是高血压
肾损害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应提倡增加 RAAS 阻断剂的应用; ④高血压肾损害没有
直接对应的中医病名,“慢肾衰”、“尿浊”、及“水肿”为其最常用的诊断名
称;⑤高血压肾损害病性为本虚标实,实证以湿热、湿浊、浊毒、血瘀为主;虚
证以脾虚、肾虚、气虚、阴虚为主;其中肾虚、脾虚是本病最常见的证素。
阅读权限20
心肾综合征患&&CKD3- -5 5&&期心脏改变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周旻, 李月红
天津市南开医院肾内科 300100
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
行代偿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概念认
为心肾综合征是指慢性患者出现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
并且心衰的治疗由于肾脏功能的进一步下降而受到限制。、、血脂
紊乱及等是共同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心肾综合征患者 CKD 分期与心脏改变的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方法: 选择 115 例心肾综合征患者, 均出现肾功能改变,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
水平将其分为三组,慢性肾脏病(CKD)3 期(n=33)、4 期(n=32)、5 期组(n=50),
分别用彩色多普勒心动图进行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测,并对 CKD3-5 期患者心
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心肾综合征患
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心肾综合征患者 CKD3、4、5 期之间比较,年龄差异有显著性;随 GFR 水
平下降,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升主动脉内径、E
峰、A 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心室心肌重量在 CKD4、5 期之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肌酐为心肾综合征患者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改
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1),甘油三酯为心肾综合征患者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1)。
: 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心肾综合征患者中 CKD3-5 期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主要包括:
室壁增厚、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升主动脉内径增宽等。血肌酐为心肾综合征患者
(LVMI)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为其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人口老龄
化的发展,心肾综合征作为一种新近认识的疾病,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
近年来对心肾综合征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
展,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还需要对其诊断、治疗,特别是早期
预防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心脏彩超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方便快捷的辅助检查
手段, 可对心肾综合征中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寻找其影响
因素并加以控制,有助于减少心肾综合征进程中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阅读权限20
芪苓消肿汤治疗肾脏疾病Ⅳ期的临床观察
张丽, 李月红
天津市南开医院 300100
: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芪苓消肿汤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 IV 期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包括测尿白蛋白排泄率、24h 尿蛋
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 C 等)的影响,客观评价芪苓消肿汤对 DKD IV
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根据糖尿病肾脏疾病中医诊疗标准确诊为 DKD IV 期的患者按就诊顺序
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试验组(30 例),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方案(降血糖、降血
压、降血脂、低蛋白饮食)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
芪苓消肿汤每日 1 剂,两组均治疗 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测尿白
蛋白排泄率、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 C 等实验室指标水平的
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 83.0%,对照组总有效率 56.7%,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中
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单项症状
积分组间比较,在疲倦乏力、小便频多、夜间多尿、腰膝酸软、视物模糊、目睛
干涩、面色无华、便溏泄泻或大便干燥症状改善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在肢体浮肿、口干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0.05),试验组明
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
异( p&&&0.01),试验组改善蛋白尿明显优于对照组。5.两组 24h 尿蛋白定量比较:
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6.两组血
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 C 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试
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试验组能有效改善 DKD IV 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在疲倦乏力、小便频
多、夜间多尿、腰膝酸软、视物模糊、目睛干涩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
组,亦能有效减少蛋白尿,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发展,改善患
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疗效明显表明芪苓消肿汤是治疗 DKD IV 期的有效方剂,
为临床治疗 DKD IV 期提供了新的、安全的治疗方法
阅读权限20
略论调补脾肾在慢性肾脏病 4 4&&期治疗中的必要性
黎创, 徐鹏, 毛炜, 刘旭生
广东省中医院 510120
目的: 慢性肾脏病 4 期是由于脾肾不足导致气机失调, 血行失畅, 水液代谢紊乱,
湿、浊、瘀、毒内生的一种疾病,其中脾肾不足是其中心病机和疾病特点。本文
拟探讨从调补脾肾的角度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思路。方法:从本病的疾病特点以及
调补脾肾等内涵两个角度探讨了运用调补脾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 4 期的必要性。
结果、结论: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了方向明确、简明扼要的辨证治疗策略。
阅读权限20
中医特色疗法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个登记研究
夏金金, 李茵, 傅昊阳, 曾宇平, 刘旭生, 傅立哲, 吴一帆
广东省中医院 510120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
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在 CKD 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 “信息共享系统” 结构化录入 CKD 患者信息, 通过与本院 HIS 接口,
实现互联互通。运用“ETL 工具”,将符合筛选标准的中医证型诊断及入院
理化检查结果、 中医症状评分、 治疗方案全部导出, 经过数据清理后, 生成 EXCEL
表格,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 CKD 患者 333 例,剔除
92 例数据不完整的患者, 余 241 例纳入统计, 其中 CKD3 期 58 例 (24.1%) , CKD4
期 64 例(26.6),CKD5 期 119 例(49.4%)。全部患者入院后经中西医结合干
预治疗, 出院时各项检查结果及症状评分均发生变化, 与入院时的基线情况比较,
中医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01);出院时各项临床检验指标也较入院有所改
善,主要包括葡萄糖、尿素氮、肌酐、尿酸、二氧化碳结合力、24 小时尿蛋白
定量、尿白细胞、尿潜血、尿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P<0.01 或 P<
0.05)。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医特色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我们选中 eGFR 作
为主要疗效指标,以 eGFR 上升与否作为应变量,将多种可能影响 eGFR 变化的因
素从“信息共享系统”中导出,作用自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选择
Forward:LR 方法,结果提示纠酸药、健脾补肾泄浊中成药、吴茱萸外敷、通络
宝是改善患者 eGFR 的有利影响因素。结论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健脾补肾泄
浊中成药、吴茱萸外敷、通络宝是有利于患者 eGFR 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值得
进一步深入研究。
蔗糖铁和多糖铁复合物治疗透析患者 肾性的疗效观察
湖北省中医院 430061
目的:观察静脉制剂蔗糖铁和口服制剂多糖铁复合物分别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 90 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 45 例。静脉组患
者于每次血液透析时使用蔗糖铁 100mg 稀释于 10ml 生理盐水中从透析器静脉端
泵入。总预计补铁量=体重(kg)×(150-Hb 实际值)(g/L)×0.24+500(mg)。达到
预计补铁量后改为每周使用蔗糖铁 100mg(操作方法同前)。口服组患者服用多
糖铁复合物 150mg,每日 2 次。全部病例都合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
为 120~150U.kg-1.w-1,皮下或静脉应用。两组患者共观察 8 周后复查血红蛋
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清铁蛋白(SF)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血红
蛋白&110g/L(Hct&33%),但不&130g/L 为达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
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治疗后静脉组达标率为 91.11%,其中 2 例患者血红蛋白(Hb)&130g/L,口
服组达标率为 7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
(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清铁蛋白(SF)均较治疗前升高,而静脉组 Hb
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升高幅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静脉组有 2 例患者血红蛋白
(Hb)&130g/L,口服组有 3 例出现恶心、腹胀。
结论:蔗糖铁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补铁作用比口服更快,
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阅读权限20
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很常见, 导致皮肤瘙痒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 1, 皮肤皮脂腺萎缩导致皮肤细菌的繁殖。 2, 皮肤肥大细胞的活化增值,
释放组胺物质。3,透析过程中,透析液中杂质以及透析膜导致粒细胞活化释放
组胺物质。
血透患者皮肤瘙痒中医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肝肾,阴虚生内火。2,阴血
亏虚,血虚生风。3,脾肾阳虚,阳虚生内湿,湿聚皮肤。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鲜皮及艾蒿均有杀菌抑菌,抗的作用,所以配合西医的
治疗对血透患者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确有比较好的疗效
阅读权限20
李顺民教授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慢性经验辑要
* , 李顺民
深圳市中医院 518033
目的:总结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各种,包括原发性综合征、膜性肾
病及 IgA 肾病等的经验总结。
方法:将昆仙胶囊、雷公藤多甙片、火把花根片等雷公藤制剂的应用原则、联合
应用以及增效减毒方面进行分述。具体分为:(1)、根据蛋白尿的多少,分层
次选择雷公藤制剂;(2)、雷公藤制剂与 ACEI 或 ARB 类药物联合应用;(3)、
育龄女性使用雷公藤制剂因人治宜;(4)、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及增效
减毒;(5)、针对雷公藤制剂的治疗方案等 5 个方面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按蛋白尿定量的多少进行分层次治疗,并灵活使用火把花根片、昆明山海
棠或雷公藤等中药免疫抑制剂。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
素 II 受体阻断剂(ARB)类降压药、激素、雷公藤类制剂、中药辨证论治等联用,
取得了良好疗效。针对育龄妇女的生育需求,选择采用中药辨证及 ACEI 或 ARB
药物治疗,待蛋白尿控制到小于 1.0g 后,撤退 ACEI 或 ARB 药物,选用中药辨证
及金水宝治疗,不影响患者。雷公藤的副作用多在大剂量及长期使用过程中
倍增。故主张短程足量应用,一般以 3 至 6 个月为一疗程,但不同的疾病,维持
疗程略有差别,膜性肾病或慢性可延长至一年以上,密切观察血常规
及肝肾功能,有胃肠道反应时需服用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以护胃,有轻度肝功能
异常者密切观察,一般不需停药,可服用维生素 C,肌苷片或五酯胶囊护肝,有
并发疱疹者需对症支持治疗,为减少闭经率,按患者分属证侯,如肝郁脾虚型、
脾肾亏虚型、气阴两虚型等,分别以柴胡疏肝散、滋水清肝饮、桃红四物汤合知
柏地黄丸加减;同时选择复方血栓通胶囊及氯吡格雷常规剂量抗凝;培坤丸补肾
活血。 若患者出现尿检白细胞脂酶增多而无者或月经稀少者暂停或减
量使用雷公藤制剂。对于使用超过 6 个月患者,加用紫河车或桑椹等补肾填精;
益母草、丹参、田七、等活血祛瘀;艾叶、阿胶等温经通络、滋阴养血。疗程超
过 8 个月以上或出现闭经者,可暂停一段时间,一般 3 至 6 个月,待月经恢复正
常后,可再次使用。
结论:对于雷公藤制剂,用药非常灵活,多考虑综合因素,不主张以蛋白尿转阴
为终极目标,特别强调要注意患者体质,联合用药,即便有副作用也可以在加用
护胃或调经的基础上继续使用
阅读权限20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1 , 李贵森 1* , 王海莲 2 , 王莉 1 , 邓绍平 1
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暨肾脏病研究所
2.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目的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
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肾脏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
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表达的变化来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
方法 采用单侧肾脏切除+高脂饲料+STZ(38mg/kg)的方法诱导大鼠
模型。 造模成功的糖尿病肾病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丹红注射液组 (DH 组, n=20) ,
生理盐水注射组(NS 组,n=20);同时,另外选择单侧肾脏切除+高脂饲料组(NR
组,n=12)作为对照。DH 组每日给予丹红注射液(2ml/kg)尾静脉注射 1 次,持
续 2 周;NS 组、NR 组均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ml/kg)尾静脉注射 1 次,持续 2
周。在给予药物干预后的第 2、6、10 周各实验组随机处死 4 只大鼠,分别收集
血液、尿液、肾脏备检测。
结果 NS 组、DH 组的大鼠血糖水平在给药后第 2、6、10 周均较 NR 对照组明显升
高, DH 组血糖较 NS 组呈现偏低趋势。 DH 组的大鼠存活率较 NS 组的存活率高 (85%
vs. 65%)。在给药后第 2、6、10 周,DH 组的大鼠 TC 较 NS 组均呈现偏低趋势,
HDL 则呈现偏高趋势。在第 10 周,DH 组的大鼠血清 TC、LDL-C 较 NS 和 NR 组明
显降低,而 HDL-C 水平显著升高。在给药后的第 2 周,DH 组大鼠的 BUN、SCr、
Cys-C 均较 NS 组大鼠呈偏低趋势。在给药后的第 6、10 周,DH 组大鼠的 24h-TP
较 NS 组大鼠呈偏低趋势。在给药后的第 6 周、10 周,DH 组的肾小球体积较 NS
组体积明显偏小。在给药后第 2、6、10 周,DH 组的大鼠肾脏表达的 VCAM-1 和
PECAM-1 的 IOD 均较 NS 组明显弱。VCAM-1 的 IOD 与蛋白尿水平( γ =0.59,
P =0.001),以及肾小球体积( γ =0.67, P =6.51E-5)呈正相关关系;PECAM-1
的 IOD 与蛋白尿水平 ( γ= 0.72, P =2.19E-6) , 以及肾小球体积 ( γ= 0.46, P =0.007)
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减轻 DKD 大鼠的早期肾脏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肾功
能和降低尿蛋白水平,可能延缓 DKD 大鼠肾脏损害的进展。丹红注射液可减轻
DKD 大鼠的肾小球肥大,提示它可能减轻 DKD 肾脏的高滤过状态。丹红注射液可
减少肾脏 PECAM-1 和 VCAM-1 的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减轻 DKD 大鼠肾脏内皮损
伤而保护肾脏
阅读权限20
周冬枝教授活用“治血四法”治疗肾小球性血尿探析
* , 夏欣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710061
血尿是慢性肾小球的临床常见症状,部分单纯血尿会进展为肾脏不良事件。
周冬枝教授认为血尿病因病机不外“气虚、、湿热、瘀血”,尤其“湿热、
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故治疗之法不离止血、清热、祛瘀、补虚。其在临床中活
用《血证论》理论,精于辨证论治,将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活
用于血尿的治疗,收效甚佳,见解独到。同时临床善于与微观辨证结合,不拘泥
于“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则,指出四大法则应相互联系,综合运用,
止血往往兼用消瘀之药,消瘀又常寓有宁血之意,宁血又有止血之用,补虚有时亦
具有止血之功,临证当根据各种血证的不同况而恰当运用。周冬枝教授根据唐容
川治血四法的学术思想总结到:血如洪水,首应截其流,即“止血”;继应疏通
渠道,即“消瘀”;再应固其大坝,即“宁血”;终则调其各部,即“补虚”。
阅读权限20
海派名医童少伯教授论治肾脏病经验撷要
麻志恒,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科 201203
目的:总结分析童少伯教授论治肾脏病经验。
方法:总结分析童少伯教授论治肾脏病经验。
结果:1.和调阴阳,肺脾肾三脏兼顾。在诊治过程中注重阴阳的调和,特别是在
肾脏病治疗方面,治疗过程中务必要注意阴阳的平衡。具体表现为一是用药方面
多使用性味较为平和之药,主张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不能套用古方,
泥于成方,特别是攻泻剂的应用,必须慎重,只有在标急于本,万不得已时,才
考虑使用猛烈的攻泻剂,并且多次提到中病即止的告诫。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
在肾脏病相关的医案中多次提到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尤为推崇《景岳全书》“凡
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
末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的辨证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2.注重表
里,上中下三焦通调结论。注重三焦辩证,在水肿因外邪入侵或水肿伴有寒热等
表证时,非常重视外邪的去除。在童老的医案中,如有表邪热像者,他多选用金
银花、连翘、桑叶等疏风清热药,如有表邪寒像者,则选用麻黄、豆卷、藿香发
表散寒之药,这些药物的使用,即有常用的麻黄,豆卷等,又有温病喜用的
金银花,连翘,无不体现童老对于伤寒,温病学的融会贯通。同时非常注重脾脏
在肾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在治疗肾病中,大多使用归于中焦的药物,使脾土旺
健,水湿得化,扶土以制水,在反复或持续水肿患者中,其效果更显,故有从脾
论治慢性之说。3.扶正祛邪,补调泻三法共用。扶正祛邪,相反相成,扶正
乃为祛邪而设,正气得助,自会一鼓作气而祛邪外出;祛邪亦为扶正而立,邪气
得祛,则正气间接得助,在诊治过程中很重视邪正关系,在的诊治中,
他根据邪正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一系列临床显效的治疗原则及经验方。
结论:童少伯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治疗肾脏病应“和调阴阳,肺
脾肾三脏兼顾,注重表里,上中下三焦通调,扶正祛邪,补调泻三法共用”的中
医诊疗特色,值得临床借鉴。
阅读权限20
gA&&血尿程度与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冒慧敏, 占永立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 100053
目的:初步探讨单纯血尿和(或)少量蛋白尿 IgA 肾病患者血尿程度与临床、肾
脏病理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 2008 年 5 月~2013 年 12 月我院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 IgA 肾病、临
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少量蛋白尿(24 小时尿蛋白定量≤1.0g/d)患者 67
例,综合分析患者血尿程度与临床、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1.血尿与主要临床指标相关性: (1)血尿程度分级:1 级:尿红细胞计数&3/HP、
≤10/HP, 33 例 (49.3%) ; 2 级: 尿红细胞计数&10/HP、 ≤20/HP, 16 例 (23.9%) ,
3 级:尿红细胞计数>20/HP,18 例(26.9%)。(2)血尿与尿蛋白的相关性:
血尿 1、 2、 3 级患者,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为 0.47±0.28g/d、 0.53±0.25g/d、
0.67±0.24g/d,血尿程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 P <0.05)。(3)血尿与肾
功能的相关性:67 例患者中,CKD1 期 41 例(61.2%),CKD2 期 20 例(29.9%),
CKD3 期 6 例(9.0%),无 CKD4 期、CKD5 期患者,不同程度的血尿患者,CKD 各
期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2.血尿与肾脏病理相关性:(1)不同程度的血尿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无统
计学差异( P >0.05)。(2)不同程度血尿患者肾小球硬化及新月体形成的发生
率无统计学差异 ( P >0.05) 。 (3) 肾脏病理牛津分型以 M1E0S0T1 多见, 占 52.2%。
M1、E1、S1、T1/T2 发生率分别为 100%、4.5%、2.2%、86.5%。不同程度的血尿
患者 M、E、S、T 病理改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3.血尿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中医证型与肾功能(血肌酐、GFR)无明显相关性
( P &0.05);不同中医证型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显著差异( P <0.05):脾肾阳
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型>肺脾气虚型; 不同中医证型尿红细胞计数有显
著差异( P <0.05),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肺脾气虚型。
结论: 单纯血尿和 (或) 少量蛋白尿 IgA 肾病患者, 血尿程度与尿蛋白呈正相关、
与肾脏病理无明显相关;血尿程度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肾阳虚型血尿
较重、而肺脾气虚型较轻。
阅读权限20
甘草制剂治疗探讨
毕礼明, 陈英兰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14071
目的: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被冠以“众药之王” 和“国老”之称,甘草味
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常作佐使药入多种中药复方。甘草是中医处方使用最为广
泛的一种药物。已经证实甘草有多种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然而其对肾脏影响仍
不是很清楚,临床医师也未重视。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探讨甘草在肾病处方中的地
方法:1.文献复习甘草药理机制: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二氢黄酮、二
氢黄酮醇、查耳酮、异黄烷、异黄酮、黄酮、黄酮醇、异黄酮和异黄酮)和三萜
皂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保肝、
抗炎、抗菌、抗病毒、镇咳、抗疟等多种活性,甘草提取物还具有一定的降糖、
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解、抗血小板聚集、降胆固醇作用,也有类似糖皮质和盐
皮质激素样作用。其药用价值已经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2.同样可应用于肾脏病
的治疗:甘草解毒可减轻治疗肾病药物毒性;通过抗氧化、抗纤维化、改善糖脂
代谢等延缓肾病进展;降低血钾治疗高钾血症等等。3.存在潜在不良反应如水钠
潴留、电解质紊乱等。
结果和结论:甘草功效呈多向性,对预防和治疗肾损害存在很大优势,在治疗肾
脏病的处方中应给予重视。然而作为中药的甘草,临床使用中应按照传统中医的
思路和方法进行处方
阅读权限20
慢性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需要多种有效成分对其治疗,华丹肾炎灵颗粒是目前国内所有治疗的中药中组方最大的中成药,组方中有十七味全草植物药,仅仅现代药学成分等研究并充分证明有效的成分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多糖、挥发油等就有200种以上,其涉及的治疗功效达到36种之多,由于组方中有效成分丰富,作用靶点和机制也更全面,因此产品的有效率和显效率都很高,总有效率高达86.7%,在治本的中药里是最高的了,尤为难得的是显效率高,通过剂型技术工艺改进,显效率提高了45.71%。具体有效成分及功效如下:
编号& & & & 功效& & & & 肾炎灵颗粒有效化学成份
1& & & & 抗菌、抗病毒& & & & 墨旱莲鞣质、 齐墩果酸、 熊果酸、 牡丹酚、 丁香酸、 对羟基苯甲酸、 绵马酚、 山奈醇、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绿原酸、 咖啡酸、 原儿茶酸、 环烯醚萜类、 车前子、地榆、大蓟、马齿苋提取物
2& & & & 免疫调节、撤减激素&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维生素A、 齐墩果酸、 地黄多糖、 山药多糖、 胡萝卜素、维生素C、 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 芍药甙、 羧甲基茯苓糖 、 羧甲基茯苓糖、 猪苓多糖
3& & & & 降低激素副作用&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齐墩果酸
4& & & & 抗炎& & & & 齐墩果酸、 熊果酸、 芍药甙、 牡丹酚、3,3’,4-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 环烯醚萜类、 黄酮类、 墨旱莲提取物、 地黄提取物、 马齿苋提取物
5& & & & 利尿& & & & 齐墩果酸、 甘露醇、 川芎嗪、 大黄酚、 茯苓醇、 山奈醇、 蕨素类物质、 D-甘露醇、 马齿苋提取物
6& & & & 保肝& & & &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地黄低聚糖、 多孔菌酸 、 墨旱莲提取物、 茯苓提取物、 栀子提取物
7& & & & 止血& & & & 鞣质、 鳢肠素、 烟碱、 咖啡酸、 大黄酚、 蕨素类物质、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环烯醚萜类、 地黄提取物、 大蓟提取物、 小蓟提取物
8& & & & 降脂& & & &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山药提取物、 马齿苋提取物
9& & & & 降糖& & & & 齐墩果酸、 熊果酸、 梓醇、 低聚糖、 山药提取物、 茯苓提取物
10& & & & 降压& & & & 鞣质、 环烯醚萜类、 狗脊提取物、 大蓟提取物、 栀子提取物、
11& & & & 抗& & & &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山药提取物、
12& & & & 调节中枢系统、解热、镇静、镇痛&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熊果酸、 山药提取物多糖、 丁香酸、 香草醛、
13& & & & 改善造血系统&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齐墩果酸、 地黄多糖、 山药多糖、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14& & & & 清除自由基,抗疲劳,延缓衰老&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鞣质、 川芎嗪、 女贞子提取物、 山药提取物、
15& & & & 抗&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鞣质、&nbs,齐墩果酸、 芍药甙、 小蓟提取物、
16& & & & 抗诱变&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鞣质、&nbs,齐墩果酸、 芍药甙、 小蓟提取物、
17& & & & 抗& & & & 齐墩果酸、 羧甲基茯苓糖、 茯苓多糖、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墨旱莲提取物、
18& & & & 抗凝& & & & 川芎嗪、 大叶茜草素、 2-甲基-1,3,6-, 三羟基蒽醌、 异茜草素、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19& & & & 保护心血管& & & & 齐墩果酸、 地黄低聚糖、 环烯醚萜类、 墨旱莲提取物、 山药提取物
20& & & & 内分泌调节& & & & 女贞子提取物
21& & & & 消化系统调节& & & & 芍药甙、 茯苓提取物、 狗脊提取物、 车前子提取物
22& & & & 肾脏功能调节& & & & 墨旱莲提取物皂甙、 多巴胺、 阿魏酸、 川芎嗪、 磷酸川芎嗪
23& & & & 改善视功能& & & & 维生素A
24& & & & 改善睡眠& & & & 墨旱莲提取物
25& & & & 促发生长变黑& & & & 墨旱莲提取物
26& & & & 改善记忆& & & & 地黄提取物
27& & & & 抗氧化& & & & 胡萝卜素、维生素C、 磷酸川芎嗪、 苹果酸、 栀子提取物
28& & & &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 & & 多巴胺、 川芎嗪、 尼克酸、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29& & & & 解痉作用& & & & 芍药甙、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30& & & & 抗辐射& & & & 猪苓提取物
31& & & & 对呼吸系统影响平喘镇咳& & & &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车前子提取物
32& & & & 对泌尿系统影响& & & & 蒽醌衍生物和萘醌衍生物
33& & & & 促进愈合& & & & 环烯醚萜类、 地榆提取物
34& & & & 消肿& & & & 小蓟提取物、 栀子提取物、 马齿苋提取物、 蕨素类物质
35& & & & 生物活性& & & & 大蓟生物碱
36& & & & 电解质平衡调节& & & & 小蓟氯化钾、 马齿苋多量钾盐
以上有效成分通过合理配伍,充分高效发挥作用,而且规避了对肝肾有伤害的中药和成分,而且对肝肾损伤有修复作用,使得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功效优势更加明显,华丹肾炎灵颗粒不仅治肾而且还有养肾护肾的相关功效。
有了好的原料和技术做坚实的后盾,使华丹肾炎灵颗粒安全性、高效性更上一层楼。通过临床实验,华丹肾炎灵颗粒既能有效地降低蛋白尿、红细胞尿,又有改善肾功能作用,适合于各种类型肾炎患者,也可用于患者。单纯华丹肾炎灵颗粒剂治疗近期总有效率为86.7%,华丹肾炎灵颗粒剂适用于临床各类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对该病的多种中医证型,疗效较好。对于激素无效的顽固例合用激素能明显提高疗效,并且可以对激素依赖顺利撤减激素,且复发率低,临床试验随访半年复发率仅为0.5%。疗效可靠,是治疗慢性肾炎和慢性肾病综合征的理想用药。
阅读权限20
目的 观察微量白蛋白尿对单纯镜下血尿患者行肾活检必要性的临床提示作用.方法 单纯镜下血尿193例,均经肾活检确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30~300 mg/g为微量白蛋白尿 (microalbuminuria,MAU);根据理分为组和薄基底膜肾病组.结果 193例患者中,病理类型以IgA肾病最多,共97例(50.3%),薄基底膜肾病56例(29.0%),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19例(9.8%),局灶性肾小球肾炎12例(6.2%),膜性肾炎9例(4.7%);肾炎组137例,薄基底膜肾病组56例;131例伴有MAU的患者中,肾炎组126例,薄基底膜肾病组仅5例;62例不伴有MAU的患者中,薄基底膜肾病51例,肾炎组仅11例;肾炎组UACR的数值明显高于薄基底膜肾病组[(96±17) mg/g:(20±4) mg/g,P<0.05].结论 对于单纯镜下血尿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是一个能及时评估肾活检必要性的无创性指标.
阅读权限20
华丹灵颗粒组成:旱莲草、女贞子、地黄、山药、当归、川芎、赤芍、狗脊(烫)、茯苓、猪苓、车前子(盐炒)、茜草、大蓟、小蓟、栀子、马齿苋、地榆。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颗粒剂,味微甜。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肝肾内热证,证见目睛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肌酸痛,小便赤灼热,心烦口渴,夜寐不安,舌红少苔或舌红,脉细数或数。
阅读权限20
这么多资料,大家看了也不发表看法和见解?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水肿的发生机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