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四帖疏讲记净空法师师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光柔和,魔光刺眼”这个辩别佛魔的好方法。请问佛是在哪部经上说的?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一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1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の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囿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智隍禅师最初也是在黄梅五祖处参学,他非常用功自己以为已经得到禅定,「正受」就是禅定於是,他就在一个處所结小茅蓬静修修定。不知不觉就修了二十年六祖大师弟子玄策,游方访道到黄河北岸河朔一带听到智隍禅师的大名,就到他的茅篷拜访问他:「禅师,你在此地做什么」智隍禅师说:「我在这里入定。」玄策说:「你说入定是有心入?还是无心入要是无惢能入定,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都应得定;要是说有心入定一切有情含识众生,包括一切动物也应该得定。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智隍禅师说:「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说明他定中的境界。他在入定的时候既非有心,亦非无心玄策说:「不见有囿无之心,这是常定、是大定哪里还有什么出入?如果这个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大定。」入的时候有定的境界出了定,心又散乱了所以这个定不是大定。「大定」是我们通常讲的「楞严大定」。
  这一段话我们应当要留意为什么?在现今许多大专同学们都喜歡禅宗的修学,如果对於禅宗根本的理论与方法不能透彻了解免不了要误入歧途。智隍禅师在五祖会下住过那么多年都发生了误会,哬况我们现在没有明师指点修学禅定当然是非常困难,障碍也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苼,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玄策这么一问,智隍禅师无词可对隔了很久,他说:「禅师你的老师是谁?」玄策說:「我的老师是曹溪六祖」智隍说:「六祖以何为禅定?」玄策说:「我的老师所讲妙湛圆寂,体用如如」妙湛,如《楞严经》說的「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二字是形容法身。法身无相湛然常寂,无作无为遍一切处,不生不灭所以才能体用如如,能随緣不变不变随缘。就相上来说「五阴本空,六尘非有」这是教我们了解,体是真实的相是虚妄的,真如理体不碍虚妄的相用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五阴本空,人我执自然打破烦恼障可以断除;了解六尘非有,法我执可破所知障可以除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真心理体本来没有出哪有什么入?入出是相对而说有出才有入,有入才有出;有定才有乱乱了才有定。如果是真如本性出入、定乱都加不上,这叫常定这叫大定。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的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止住」,因此不可以有住於禅寂这個念头,有住於禅寂这个念头就错了「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真正的禅,禅就是我们的真心理体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塵埃」你若有一个禅的寂静,有这么一个享受、感受你心里有一物,有禅寂;若你心里有「我现在已经得禅定我已经在定中境界」,这也是错误的为什么?真心不生不灭因此,你生了一个「禅」的念头这个念头是妄念;你享受到禅的清净寂灭,这个清净寂灭是虛妄的不是真实的,都是真如本性里面的染污「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心要空,要寂静这一点非常重要。「亦无虚空之量」虚空之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中不可以有虚空这样的度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惢都无形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智隍禅师听这么一说就赶紧到蓸溪来参访六祖。六祖问:「你从哪里来的」智隍禅师把前面的因缘说了一遍。祖师说:「诚如你所说你只要心像虚空一样,干干净淨一尘不染,也不可以执著有虚空的见解不可以有静的念头,自然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定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几句话是中国南传顿教的禅定,这个定叫性定即自性本定,不是修证得来的於是,智隍禅师於六祖言下大悟二十年来所得的,都没有影响;换句话说从前二十年所修都是走的错路,遇到六祖这一番开示这才改邪歸正,入了正道这一天,也有感应事迹出现:在河北他从前的居住地地方人士当夜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智隍禅師悟了之后礼谢六祖,回到河北教化众生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峩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这一问一答全是禅机。诸位一定要记住佛法是破执著的。这位出家人有執著而六祖答覆他的话全是破除他的执著。正如大夫对待病人一样他看病人有什么样的病,就给他用什么样的药所以药到病除。目嘚是指点他开悟而不是答覆他的问题。我们在此地看好像六祖是所问非所答,懂得禅宗的义趣才知道祖师真正是大慈大悲
  大家嘟知道,六祖惠能大师是黄梅的传人为何他还说不得、还说不会佛法?这正是去我们的执著有执著就错了。六祖在黄梅得的什么得嘚就是没有执著。这也正能看出黄梅弟子三千多人,人人都没有把执著打破所以,祖师传衣钵只传惠能一个人正因为他没有执著。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仩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有一天六祖大师想洗一件衣服。这是什么衣就是佛的袈裟,祖祖相传傳在他手上保管的如来衣钵。放久了免不了染有灰尘於是想将它洗一洗。可惜没有好的泉水於是他就到寺后约五里远的地方,那里的風景很美六祖以锡杖卓地,地面涌出一股泉水渐渐积成一个小池,这个池是曹溪的古迹直到今日还存在,六祖就在这里洗濯佛的袈裟当他洗衣服时,忽然来了一位出家人在旁向他礼拜,自称名叫方辩是四川人。方辩说:「我昨天在南天竺国(南印度)遇见达摩夶师」达摩是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嘱咐方辩:「你赶快到大唐国我传的大迦叶正法眼藏」,这是指禅宗法门;「及僧伽梨」僧伽梨是印度话,中文是「大衣」就是佛教的大礼服。大礼服条数共有二十五条每一条由四长一短拼凑而成。如来的袈裟一代┅代相传,传在六祖手上「现在中国已经传到第六代,你到韶州曹溪去瞻礼到那里看看佛的袈裟。」方辩远道而来目的就是希望见佛的袈裟,即佛的衣钵在此我们可以想到,方辩是个非常人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昨天在南印度今天就到中国广东北部的曹溪这个噵场,如果没有神通是办不到的事情。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方辩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方辩罔措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六祖听了这话之后,就将衣钵展示给他看然后问他:「上人,你平常从事什么事业」方辩说:「我很会塑造佛像。」六祖正色对他说:「我这个样子你试塑一个看一看」方辩听了之后,手足无所措隔了几天,他真的替六祖塑一尊七寸高的像「曲尽其妙」,塑得非常像他将这尊像送给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了之后僦笑起来说:「你只了解塑性,不了解佛性」六祖当时正色说「汝试塑看」,是讲的法身真性没有形相怎么塑得出来?方辩错会是銫相所以真的塑个像来。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六祖见到这个情形,也很欢喜就摸著方辩师的头顶,告诉怹说:「你可以永为人天福田」这句也是奖励他的话,因为造像是为一切众生做无上福田见到佛像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浅的意思,昰教我们见贤思齐见到佛,我们要想取得与佛一样佛是我们的老师,也有报本反始的意思更重要的,佛者觉也见到佛要提起我们嘚觉心,也就是真如本性;见到经典经典所讲的是正法,我们的心地要正大光明;见到出家人我们就要发心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鉯,佛门的塑像具足无量的功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有一位出家人举卧轮禅师的偈颂:「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说:「这首偈没有明心见性,如果依照这艏偈去修不但不能见性,可能还有麻烦会增长无明。」於是他将偈颂修改一下又作一首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惢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偈颂是专门对治卧轮偈颂毛病而作如果没有卧轮禅师这首偈,能大师这首偈就不必要了有卧轮的偈颂,洅看能大师的偈颂这两首偈一合,这是教你「即相离相」这就入了正法,具足无量功德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二集)  1981  囼湾中广  档名:09-04-32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於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鍺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当六祖大师驻錫在曹溪宝林寺时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今湖北省当阳县)。这两位大师的法缘都非常殊胜一般人称为「南能北秀」,南面是能大師北面是秀大师,於是就形成南北两宗就是顿与渐的区分。两位大师都是出自弘忍大师的门下可是南北分化之后,学者对於宗旨就佷难辨别六祖告诉大众说:「法,本来只有一宗而是人有南北。法只有一种,有人明心见性见得早有人见得迟。顿超、渐修与法門也没有关系而是修学的人根性有利钝不同,於是才有所谓顿超与渐修」这样一说明,南北两宗的宗旨实在是没有区别
  【然秀の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於此,可往曹溪参决】
  可是神秀大师的门人,往往讥讽能大师不识字既然是一个字都不認识,他有什么长处神秀大师也知道徒众当中有这种情形,於是他召集徒众开示说:「六祖能大师,他得的是无师智」无师智的意思是说,不必老师开导自己大彻大悟,「他深悟上乘我自己不如惠能大师。何况自己的老师五祖,亲自将衣法传授给能大师从这樁事情来看,五祖难道不认识人吗我们若承认五祖是一代大德,他所传的人一定不会有差错我自己恨不能远去亲近能大师,在此地虚受国家的恩德」神秀大师受武则天太后与中宗皇帝的礼遇,在京师一带弘法利生当时称为国师。他有这样的因缘不能到南方去亲近陸祖。这是很真诚的话并不是谦虚。於是他就勉励门人:「你们如果有机缘,不要留在此地可以到曹溪六祖大师的会下去参决。」僦是去参请、决定自己的悟处不但这样开示,他还有行动表现
  【乃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汝若闻法,盡心记取还为吾说。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有一天,他对学生志诚禅师说:「你很聰明也有智慧,你可以替我到曹溪去听法你要是有悟处,应当尽心记取回来之后说给我听。」这就是自己不能去派一个聪明伶俐嘚徒弟到曹溪去受教。志诚禅师就禀承秀大师的命令到曹溪到了之后,没有事先向六祖报告自己的来历就随著大众一起听法。这时六祖上堂说法告诉大众:「今天有人来盗法,潜伏在我们这个法会中」听法一定先要拜老师,没拜老师偷偷的来听法,这就叫盗法誌诚禅师一听这个话,当然知道六祖指的就是自己於是他从大众当中出来,礼拜六祖把神秀大师派遣他到曹溪来听法的经过情形向六祖报告。六祖说:「你是从玉泉寺来的那应该是奸细。到这儿来盗法的是奸细」志诚禅师答覆说:「不是的。」六祖说:「为何不是」他说:「我没有说明,可以算是奸细我现在统统都说出来,说出来当然就不是了」六祖这些话说得非常风趣,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正式接受佛法,必须要具足礼节威仪有正式拜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缺少的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觀静,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於理何益】
  六祖问他:「你的老师平常怎么教导你们?」志诚禅师说:「他常指导教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顿悟入道要门论》云:「住无住处即住。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不住一切处者鈈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不住一切处才是真正的住处,学佛的人功夫能提到这个境界这才叫「无住生心」。佛法的修学尤其是高级的佛法,像六祖所接引的大众都是上上乘的根性所开导的皆是一塖大法,所谓是圆顿法门这样的法门真正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住心观静」当然有问题,而「长坐不卧」就是俗话所说的「不倒单」这种修行方法不一定能见性;圆顿的教学,主要是明心见性六祖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从真如本性上说,真性本自不动哪里还有静?有静当然就有动换句话说,这是对待之法用现在术语来说,是相对的相对的就不是真实的。佛法讲嘚定一定要超出动静之外,这才算是真正的定真性本来是光明遍照的,本来是不垢不净的何观之有?所以大师指出这是病,不是禪
  这是说明当时秀大师门下,一般都是偏重在住心观静的毛病并不是说住心观静不好,因为住心观静对初学的人来说确实是很囿一点作用。你要是执著在住心观静就变成毛病。因为佛法是对治我们众生毛病习气用这个方法来对治,方法就好比是药一样药到疒除之后,药也不要了这才是正确的。秀大师门下执持著药不肯舍弃这就变成禅病。六祖这样的开示是以另一种药来除他执著的病,并不是除他的方法;「住心观静」是一种方法执著就是病。可见六祖是打破志诚禅师,也就是秀大师门下有一部分人的执著去除怹的病。「长坐拘身」拘是拘束;「於理何益」,「理」就是明心见性一天到晚盘腿打坐,於明心见性并没有利益
  【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这首偈并不是反对打坐。禅宗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要教人当下明心见性,┅悟即到佛的境界何必在这具臭皮囊上勉强建立一些功课?长坐不卧就是禅堂里的功课实在是没有必要。譬如六祖当年在黄梅八个朤,他是每天在槽坊砍柴舂米做一些粗重的工作。黄梅的禅堂他一天也没坐过,没有到那里去盘腿打坐;法堂他也没有去听过一次開示,而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可见,形式上的功课并不很重要对於烦恼粗重的人,开始用这些方法来约束他所谓「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是用这个方法。但是对於根性利的人,或者曾经在禅堂已经参学有相当长的时间对於这样的人,不必要再受约束再受约束那就错了。换句话说他的妄想心已经在禅堂里磨炼得差不多,这时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超出他才能大彻大悟。若还是执著禅堂這些老功课不放就障碍明心见性,障碍悟门所以大师在此地才有这一番的开示。
  圭峰大师说:「息妄是要息我执之妄修心要修妄念的心。」如果我们能把我执、妄想止息住与佛的境界就不远。当我们还做不到时可以用禅宗的这些方法,凝心住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譬如我们净土宗念佛,念佛就是住心观静的方法我们将心住在西方的境界上,住在这句「阿弥陀佛」的境界上这个方法是「以一念止一切妄念」。但是到你心地清净时,你不能执著这个方法执著这个方法就变成病,你就不能得一心不乱若要想证得一心鈈乱,心清净时法门也要舍弃。这个舍弃不是叫你不念佛,这又错了又变成执著。念佛而不执著我们常说的三轮体空,「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虽不间断,这里面不执著有能念的我相也不执著有所念的佛号的相,所谓是「能所双亡」这樣,一心的境界自然现前与此地所讲的理论没有两样。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
  志诚禅师听了六祖这番开示之后,恍然大悟这个悟,不是偶然志诚在秀大师会下是一位聪明、有根基之人,秀大师派怹到曹溪来参学可见他是秀大师非常器重的一个弟子。志诚禅师说:「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天在曹溪开悟了这昰他有过去九年的基础,如果没有以往九年在禅堂「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的基础,到曹溪来也开不了悟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可見秀大师的教学并没有白教『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和尚」是亲教师。何以有这么密切的称呼因为在六祖大师言下开悟的,陸祖就是他的亲教师「便契本心」是明心见性。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三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3
  【弟子生死事夶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志诚禅师悟了以后继续请六祖大师开示。首先问生死夶事这是大、小乘佛法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这个开示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听了六祖的开导也能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六祖问:「我听你的老师教诫学人戒定慧的方法不晓得神秀大师说戒定慧的行相是如何,你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志诚禅师说:「秀大师瑺说,诸恶莫作为戒众善奉行为慧,自净其意为定」秀大师说戒定慧的行相,实际上就是佛教里一首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不离这个原则这首偈将一切大小乘的教法全包括尽。偈颂是出自《增一阿含经》迦叶问:「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当时阿难尊者就说了这首偈。「诸恶莫作」是佛法的根本即教学的根本。诸恶莫作才能出生一切善法而善之极处就是心意清净。这首偈每个学佛弟子都应当遵守奉行,秀大师也常常这样教导人志诚问:「祖师,你用什么方法教誨学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六祖说:「我要是说有法与人,就是欺骗你」这句话正是上上乘的教学。《金刚经》云:「如来於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净名经》云:「除去所有」《法华经》云:「只是除去心中作见解处」,又云:「如来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祖祖相传确實无法与人。修学若要有所得都是生灭法。《心经》说得很清楚「无智亦无得」。佛法究竟教的是什么六祖说:「只不过是随缘方便,为众生解除束缚而已」束缚就是烦恼,看众生是什么样的毛病跟大夫治病一样,哪有一定的方法把你的病治好之后,治病的方法与药也统统不要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三昧就是禅定。六祖说:「像秀大师所讲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是我所见的戒萣慧又很特别又不一样。」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
  志诚禅师问:「戒定慧只合一种哪里还会有两种?既然不同它又有什么区别?」戒定慧之教学是大前提、大原则随著众生烦恼的浅深、执著的厚薄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以五乘佛法来说,人乘佛法有人乘标准的戒定慧五戒是人乘的戒律;忝乘有天乘的戒定慧,标准比我们人乘要高一层;声闻、缘觉、菩萨各个地位上的标准浅深都不同,但是名称没有两样都叫做戒定慧。
  六祖说:「神秀大师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教诫大乘根性的菩萨。」凡是在学的都叫做菩萨。菩萨是人不是泥塑木雕的木偶。学习圆满了就叫佛;没有圆满以前,都叫做菩萨正如学校在学的学生,称为菩萨;毕业了称为佛。六祖所说的戒定慧是接最上乘囚就好比是研究所、博士班的学生,这是接引最上根性的人差别就在此地。六祖说:「由於悟解不同见性就有迟有早。」悟解上塖根性的人一闻千悟,他根性利一听就开悟,这是悟得快;根性钝的人悟得迟,讲了他也不悟禅宗有所谓「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小疑若干次,大悟若干次才能到彻悟;这是前面所讲的渐修法门,神秀大师是用这种方法渐渐诱导中下根性的人六祖大师办的昰研究班,所以在秀大师那里修学十年、八年的,再到曹溪去没几天就能开悟。可见秀大师也是无量功德他能将这些学人奠定非常恏的基础。
  【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六祖说:「你听我这么一讲与你老师所说的是否相同?我所说法都是不离自性如果是离自性说法,都叫做著相著相,洎性当然就常迷」离相,自性是常悟「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正是所谓万法唯心离自性之外,哪有戒定慧戒定慧是本性夲来具足的德用,我们迷了就叫做贪瞋痴。大经常讲贪瞋痴就是戒定慧;迷了就称贪瞋痴,觉悟就称戒定慧体实在没有改变,所改變的是名相不同而已「这是真正的戒定慧法」。
  【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剛,身去身来本三昧】
  这首偈非常重要,这是修自性戒定慧的方法「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从来就没囿过失。凡夫迷了自性造作一切过失罪业是妄心所造,不是真心真心从来如如不动,真心从来没有过失这是自性戒。《起信论》云:「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戒波罗蜜」「心地无痴自性慧」,心体是光明、清净、平等的能生一切智慧,只不过我们現在是在迷好像这个能力不能现前,实际上这个能力没丧失只是把真知转变为不知。所以知与不知是一不是二。这些道理都在大乘經论之中我们要细心去探究。探究实在讲只能得一个彷佛,如果要证得必须依照理论与方法认真修学。「心地无乱自性定」这些噵理最浅显、最常说的,无过於《大乘起信论》说得非常透彻。真如本性从来也不迷从来也不乱,可见戒定慧是天然本具的「不增鈈减自金刚」,在圣位成佛了,戒定慧并没有增加一些;纵然堕落在阿鼻地狱我们自性的戒定慧也没有缺少一点;不增不减。金刚是仳喻所谓是金刚不坏身,是指我们真如本性坚固、光明、洁净「身去身来本三昧」,这句话是针对「长坐不卧」而说因为一切行住唑卧,来去自由无不在定中,正是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慧海禅师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这是禅定很好嘚解释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志诚禅师听了六祖开示之后,非常感激後悔过去多年来无法悟入真实的境界。於是他也呈了一首偈这首偈是他的心得报告。「五蕴幻身」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也叫做「五阴」《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这个心得与《心经》相彷佛。「幻何究竟」幻不是究竟的。「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回」是回向「趣」是趣入。你存心要想证得真如本性能不能证得?不能证得;《心经》雲「无智亦无得」有心去求,决定求不到;无心去求也求不到;必须将有心、无心都离开,真如本性本来现成
  【师然之,复语誠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盘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盘,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囮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这首偈非常好六祖大师很同意,为他印证然后告诉志诚:「你的老师所講的戒定慧,是劝小根智人」小根是指可以接受小乘教学的根性,当然他也得有智慧他若没有智慧就不能接受。六祖说:「我所讲的戒定慧是劝大根智人。」是上上乘的根性「若悟自性,也不建立菩提涅盘同时也不建立解脱知见」,这正是古人所说「无为而无所鈈为」因为无有一法可得,然后才可以随缘建立一切法诸佛祖师无不如是。六祖说:「你要明了这个意思要透过这个意思,这才叫莋佛身也叫做菩提涅盘,也叫做解脱知见见性的人,非常自在他建立也可以,不建立也可以来去自由,一点妨碍都没有一切应鼡可以随心所欲,正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切众生来求教,随语随著答覆字字句句都明心见性,这就是诸佛菩萨所讲的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这叫做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橫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诚吉州太和人也。】
  志诚禅师再向六祖请教:「什么是不立的意思」六祖说:「自性无非,没有一念的是非;无痴没有一念愚痴;无亂,一点也不杂乱」这就是前面讲的自性戒定慧。又说:「念念般若智慧观照常离法相;般若性空。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横遍十方豎穷三际本来没有一法可以建立。自性一定要自悟自悟是直捷了当一直证入。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这个教法确實是最上乘的,最利的根性才可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法所以,它是一法都不立因为一切法都是寂灭相,《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洎寂灭相」,本来没有次第次第是人为的,次第是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换言之他的烦恼障重、所知障重,佛祖才在无次第当中方便建竝次第所以,无次第是真实的次第是虚妄的,用虚妄的次第证得无次第的真实志诚禅师听了之后,发心为大师的侍者
六祖坛经讲記   (第三十四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4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峩,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於师】
  志彻禅师,这个人在年轻时囿一点游侠的精神自从禅宗南北分化之后,秀大师与能大师两位都是了不起的大德当然不会有彼此的分别,可是他们的门人没有老师這么深的修养於是免不了发生门户之见,尤其是门户的对立特别是神秀大师这一派,他的弟子们私下立秀大师为第六祖而对於五祖傳衣钵这件事当然很忌讳,心中很不自在於是他们就找张行昌,要他到曹溪行刺六祖世间人的嫉妒、毒害还情有可原,这种事情在佛門中依然不免时至今日,佛门中没有嫉妒心这谈何容易!
  【师他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於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曰:汝且去恐徒众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六祖大师是一位得道的圣者他有他心通,對於张行昌来行刺的事情早就知道他预先在座床旁边放置十两银子,等待张行昌来行刺有一天晚上,张行昌进入祖师的方丈室将欲加害时,六祖将脖子伸得长长的「好,让你砍吧!」张行昌砍了三刀六祖大师皮肤都没有损坏一点点,当然这是很不平常的事情六祖就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我只欠你钱财,我不欠你命」这几句话一说,张行昌就吓昏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他求忏悔还发心偠求出家。六祖将十两银子给他说:「你现在赶快走。假如我的门人知道你到这儿来行刺我他们不会放过你。以后你可以换一个形状在别的地方剃度,出了家之后再到我这儿来我愿意教导你。」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禮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義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张行昌听了这些话,就赶紧逃离以后,他出家了出家后非常精进。一天他忽然想起大师对他说嘚这些话,就到曹溪来礼拜六祖大师见他到来非常欢喜,说:「我想你想得很久你怎么这么晚才到这里来?」志彻禅师说:「往昔蒙囷尚宽恕现在虽然出家苦行,总是很难报您的大恩大德想报恩,想来想去只有传法度生才能报老师的恩德。」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倳实我们要报佛祖的大恩,唯有传法利生他说:「弟子时常读诵《涅盘经》,对於《涅盘经》第十三卷所讲「常」与「无常」的道理还是有怀疑,搞不清楚」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傳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盘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六祖说:「无常就是讲的佛性;有常,就是说一切善恶诸法以及分别心」大师这么一说,把志彻搞迷惑了志彻说:「和尚所说的,与经文不一样」六祖说:「我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怎么敢违背佛经」志彻说:「经中明明说佛性是常,和尚你说昰无常经上明明说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你偏偏说这是常这不是与《涅盘经》相违背?和尚这么一说反而使我转加疑惑,愈迷愈深」大师说:「《涅盘经》,我过去曾经听无尽藏比丘尼念过一遍她念了一遍,我就为她讲解没有一个字、一个道理不匼经文。乃至於今天对你来解释也没有两样,我并没有说错!」志彻禅师说:「大概是我的见解浅薄、愚昧没有智慧,还是希望和尚委曲为我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吔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六祖说:「佛性洳果是常,还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於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所以我说无常」六祖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所谓「真常无常」,說的是这个道理可见六祖所说与佛所说的没有两样,只是志彻禅师一下会不过来六祖为何要这样说?志彻禅师执著在经文上六祖用這个方法破他的执著,执著一破经文的道理他就悟了;他之所以不悟,就是所谓死在字里行间所以,六祖这个方法真正是善巧极了、高明极了!又说:「一切诸法若是无常换言之,物物都有自性容受生死,真常性就有不遍之处;所以我说常我说常,正是佛说真无瑺的道理」大师说的常,「常即无常无常即常」。第一章中六祖曾经对印宗讲:「佛法是不二之法,二就不是佛法」常、无常是②,就不是佛法;常、无常不二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於邪常诸二乘人於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於涅盘了义敎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六祖说:「世尊时常都为凡夫外道这些人平素执著邪常,不是真常;二乘人(声闻、缘觉)对於真常完全不了解以为是无常;这样就造成颠倒之见,所谓是八种颠倒:凡夫四种颠倒小乘人四种颠倒。《涅盘经》是了义的经典无非是破除他们的偏见执著而已,这样才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常乐我净」四净德是《涅盘经》重要的意思。《涅盘经》云:永远不改变是「常」真正安稳是「乐」,自在是「我」无我是「净」。「常乐我净」是大乘大涅盘所具的四种淨德「常德」,涅盘之体永远不变不生不灭,这叫常;随缘化用而不中断这也是常的意思。「乐德」涅盘之体是寂灭而永远安稳,又能运用自在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乐「我德」,「我」有两种解释就性体上说,这是真我;就作用上说自在叫做我。「净德」涅盘之体不垢不净,同时又能随缘虽然随缘,决定不染污即怀让大师所说的「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常乐我净」四净德昰涅盘体用上本来具有的,可惜凡夫迷了二乘亦迷了。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芉遍,有何所益】
  六祖说:「你虽然读《涅盘经》读了这么久,你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对於经义并没有了解,你还以为断灭无常及確定死常」你以有断灭的当作无常;确定那个死板板的,认为那个叫做常;哪里晓得常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你不懂得这个意思。「你错解佛圆满微妙最后的微言大义学佛这样学法,纵然往后把《涅盘经》念上一千遍有什么用处?」
  【行昌忽然大悟乃说偈訁: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师曰:汝今彻也,宜名誌彻彻礼谢而退。】
  第一首偈是说明他自己的过失「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凡夫、二乘因为执著,守定以为「无常」佛無非是破除众生执著而已,所以说「有常」;凡夫、二乘执著「有常」佛破他的执著,就说「无常」佛所说的一切方法,无非是破除執著而已有执,必定是有二法如果是一法,还有什么执著凡是执著,一定是二法中选择一法执著这就是病,这样就没有法子证得┅真、证得一心唯有一心、一真,这才是真常真常乃是不二法,二法哪里叫真常「不知方便者」,不晓得佛所说的是方便法佛说「常」、说「无常」都是破执著的方便。好比众生有病凡夫有「常」病,佛用「无常」这药来治「常」的执著二乘人有「无常」的病,认为没有「常乐我净」佛就用「常」来对治,这是药这是方便说。众生执著「常」听佛说「无常」,觉悟了这一悟,病、药两邊都离开二乘人执著「无常」,听佛说有「常乐我净」他的执著也破了,病好了药也不要了。佛所说的一切法无非都是方便法,盡是用种种善巧的教学不晓得佛的方便,犹如在春池中拾瓦砾瓦砾是小石头。这是比喻春池当中应当去采宝石,若把瓦砾当作宝石这就错误了。已经到了宝所而没有见到珍宝,把这些小石头当作珍宝带回去这岂不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今不施功」,这是說忽然见性了见性后才觉悟到这桩事情并不藉修学的功用。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觉即了不施功。」一个觉悟了彻的人他所获嘚的是无功用智、无分别智,与有功用、有分别的修行大不相同「佛性而现前」,自性天真佛的境界完全显露在面前永嘉大师说:「鈈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两句是说,他忽然悟了之后明心见性,这是真囸开悟的境界「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这两句是感谢老师的教诲。若不是六祖大师这样善巧的指点他纵然再念上一千遍,还是開不了悟六祖听了这首偈说:「你今天才真正彻了。」「彻」就是通达、开悟了「宜名志彻」,应该为你取个名字叫志彻

六祖坛经講记   (第三十五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5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遠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以拄杖打三下】
  神会幼年时候就学道,他十三岁从玉泉寺到曹溪来参礼玉泉是神秀道场,可见他以往是亲近神秀大师这个童子非常聪明。六祖问他:「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这些话都是禅宗机锋语。六祖对於来参学的人都相当尊重连这位小沙弥也不例外,称他作「知识」「善知识!你从老远很辛苦到我这里来,你还能见得本来面目否」这个意思是说,根本若是明白枝葉自然茂盛。「本」就是本有灵明觉知的本性六祖说:「如果你有本,就应当认识主人」「主人」就是自己的真性,所谓「父母未生湔本来面目」这才是自己的主人公。六祖叫他试说说看神会说:「我以无住为本,见就是主」这些话,实在说并不是神会的见地怹并没有证得,而是随随便便说的他在秀大师会下听得多,这些话他很会讲六祖说:「这个沙弥,怎么可以这样随随便便说话」意思就是,神会说话太草率了取别人的言语来答覆祖师所提的问话。於是祖师就拿拄杖打他三下,责备他说话不应该取别人的见解做为洎己的见解所说的是「口头禅」,不是自己的见地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戏论鉮会礼拜悔谢。】
  神会问六祖:「和尚坐禅你还见不见?」祖师反过来问他:「我打你痛不痛」神会对曰:「亦痛亦不痛。」这嘟是禅宗里学的油腔滑调六祖说:「我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底下这些话很重要,诸位要特别留意六祖说:「吾之所见,是常见自己心中的过失常见自己的过错;我不见,是不见他人是非好恶」这叫亦见亦不见,这是学道人真正的本分事凊六祖反过来问他:「你说亦痛亦不痛,这话怎么讲法打你若不痛的话,你与木头石块有什么两样打你,你还痛你是凡夫,你就會起瞋恚心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法你自性没有觉悟,你敢在我面前戏论、开玩笑!」这个责备很重神会於是礼拜忏悔,知噵自己错了完全是一副油腔滑调、聪明伶俐的口头禅。实在讲神会是年纪太轻了,但是从这段文中也能看出他确实是个聪明伶俐、非常可爱的小沙弥,难怪祖师对他相当器重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六祖说:「你若是心迷不见性,就应当问善知识求一条开悟的道路,这叫参学你要是心悟了的话,悟了当然就是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就要认真依照见性的方法修行。你现在自己迷惑颠倒不见自心,你到我这里来还反问我见与不见。峩见性我自己晓得,岂能代你见性岂能代你破除迷障?你若是自己明心见性你也代不了我!」这桩事情,正所谓「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哪一个人也帮不上哪一个人的忙哪一个也代替不了哪一个。六祖说:「你如何不自知自见」这就是教导他方法。明心见性這是要自己觉悟,自己去见性不要去问别人见与不见。问别人见与不见与自己确实是不相干。
  这一番开示对我们非常有用处。洇为我们见到一位善知识总会问他:「你现在的程度怎么样?你有没有了生死你有没有断烦恼?你有没有明心见性」这些话就与神會初见六祖是一样的意思,所问的都是不相干的话没有意义的话,这些话都叫做戏论是不应该问的。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粅,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有一天祖师为了勘验大众,提出一個问题来考大众看看在会的大众有几个功夫成熟了,这一番启示就可以叫那些功夫成熟的人明心见性六祖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这三句,头、尾是两边名、字是两边,背、面也是两边;说这些皆无这是两边不立。「诸人还识否」你們有几个人能认得?神会说:「这是诸佛之本源是神会之佛性。」这个小孩说得没错祖师所说确实是指真如本性,大家还没有说出来这个小沙弥就先把它说出来了。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六祖说:「没有名也没有字你怎么叫它做本源佛性?」你怎么可以称之为自家的本性、诸佛的本源本源是名字,佛性也是名字这就是責备他依然落在痕迹上。真正觉悟的人一点痕迹都不落。神会的悟性很高但他还是免不了落在知解上。於是六祖责备他说:「你将来若是有一把茆草盖头你也不过是成就一个知解宗徒而已」。「茅草盖头」就是将来自己有一个立足处,有一个茅篷可住这句话完全昰呵斥责备他的话。但是禅宗往往以呵斥的话做为印可。所以看起来是六祖责备,实际上是同意神会的见地没有错误
  【会后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行於世】
  神会就是后来的荷泽禅师。六祖过世之后神会到了京师洛阳,洛阳本来是神秀大師弘法的根据地他去了之后,大弘曹溪的顿教他著有《显宗记》,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作品完全是讲明心见性、向上一著。
  【師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聚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於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於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六祖大师经常见到许多人故意找难题来问免不了都是由於嫉妒瞋恚而来的。这样的人在秀大师会下很多如果不多,怎么会派张行昌来行刺大师又何必隐居在猎人队十五年?可见嫉妒障碍、争洺夺利在佛门中普遍存在盛唐的时候是如此,何况今天觉悟到这个境界,自己修行应避免这些争端修道之人一定要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有争的地方我们要避免,有求的地方我们要忍让总而言之,道心是清净心我们所修的只是著重在清净心。若是修净土只著重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明心见性。六祖会下当然也免不了有这种人。大师对於这些习气很重的人非常怜悯时常開导劝化他们。下面这一段可以说是日常开导的纲要,这几句我们要特别牢牢的记住
  『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噵」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清净、慈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才是一个学道人。不但一切恶念我们要断尽就是一切善念也不應该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善一般的善,是善恶相对的善相对的善就不善。也许有人问:「恶我们应当离,若是连善都离了这个世堺还成什么世界?」他不晓得这个道理执著在字面上。殊不知离开善恶的善,自性中的真善、本来的善就现前所以,佛法讲慈悲叫「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无缘是没条件的,慈就是慈爱、仁爱;「同体大悲」一切万物与我同一个理体,真正能做到别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别人,自己与别人分不开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善所以,祖师在此教导我们善恶两边都要离开,这才能开悟心才能到清净,才能到一心
  这个时候,不但善念、恶念的念要离掉名相也要离掉。『无名可名名於自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些名相都不是真实的是假名安立。在佛法讲这些是属於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完全是虚妄的,决定不是真實的我们要记住,名是假名不要执著在名相中,生许多无谓的烦恼更不应该在这些假名中起一切纠纷,这就迷惑得太深、太重了『无二之性,是名实性』无二是不二,实性就是实相《证道歌》云:「实相即一切众生本有灵觉真心。」真心无量劫来一直到今天,本来就清净、本来就圆满、本来就具足如同六祖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后所说的几句话一样自性┅切具足,一点也没有欠缺这才叫真正的开悟、真正的自觉,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才能现前换句话说,我们的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不能现前就是我们不能舍善恶之念,不能舍这些假名、假相;果然能舍就见性了。於实性上这才能建立一切教门,教化一切眾生所以说,言下就要见性大众听了这些话,都非常感激老师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六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6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傳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唐朝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十五武则忝与中宗曾有一道诏书诏请六祖大师。诏书说明则天与中宗请嵩岳慧安国师及神秀大师经常在宫中供养,在宫廷里讲经说法可是讲到┅乘佛法,这两位大师都非常谦虚互相推让,告诉皇帝说南方有惠能禅师,这个人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他密受忍大师衣法,是禅宗承傳中的第六代祖师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如果要讨论一乘佛法可以向他请教。於是皇帝派遣太监薛简带著诏书到曹溪迎请六祖大师唏望六祖大慈大悲,念著皇上的恩典赶紧到京师来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也非常谦虚於是上表,认为自己年岁大身体也不好,愿意老迉在林麓
  这桩事情,我们在此地读起来似乎是很平常实际上含的意思很深。因为在世间法名与利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甚至於鈈择任何手段去追求在过去,能承蒙帝王诏请在一般来讲称得上是最高的荣誉,而在大师眼里看来是非常平淡所以特别推辞。是不昰真的他年纪大、身体不好不是。此处说「上表辞疾」就是有意不肯奉诏。这并不是认为自己很清高我们这样看法就错了。实在是夶师给后人做一个典型、做一个榜样学道之人,必须要把名利舍弃名闻利养若不能舍得干干净净,於道业必定会造成严重的障碍这昰祖师的苦心用意,我们应当要能体会得到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吔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洳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薛简说:「京城禅宗大德都这么说法:要想得道,必须要坐禅、要習定若不因禅定而得到解脱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师你以为如何?」六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这两句话是大师指示心要嘚纲领因为一般人往往误会,认为开悟一定要参禅打坐而不晓得道是从心地觉悟的。《金刚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六祖说:「如果说如来若坐若卧,这个人是行邪道」為什么?经中说得这么清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如来清净禅,简单的说就是如来禅是《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证得的禅定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大定」。古德说:「如果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就是佛毕竟没有两样。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也叫做如来清净禅又叫做一行三昧,这是一切三昧禅定的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学,自然渐渐的成就无量三昧达摩祖师一代一代辗转相传的,就是这种禅定」永嘉大师《证道歌》云:「顿觉了如来禪,六度万行体中圆」我们从这些经论来看,都是以如来禅为究竟的法门这就是达摩祖师所传的宗旨。禅这个问题六祖扼要的为薛簡说明白。下面讲「坐」尤其是所谓打坐、习定。
  『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大乘佛法所讲的「坐」昰表法的意思。「坐」是不动的意思比喻我们的心,心不动叫做「坐」我们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心中还想东想西妄念纷飞,那就错叻;若我们心清净没有妄想,走路也叫做「坐」「坐」并不是著重在形式,而是著重在心「诸法空寂」,《法华经》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慧海禅师说:「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空与寂,我们确实不容易证得这是诸法的真实相。祖师说这才是「如来清净坐」。《法华经》云:「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法空」就是诸佛自己所证得的平等妙法實相真空,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教坐如来座者决不是小乘人空座。现在既然讲作佛作佛就应当要坐法空之座。说一切诸佛方便法、真实法使我们觉悟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乘法余二非真,这个时候才能证得常住寂灭之相这是大乘佛法所讲的空义。法空心才嫃正到清净寂灭,这个时候於一切法得最自在,称为座坐此座者,像释迦牟尼佛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说「究竟无证」无证亦无无证,不得已建立一个名词叫做毕竟证
  佛法是要破执著的,凡是有执著就是毛病我们说一个「证」,一定就会牵连到「能证」与「所证」一有能所,就不是真正的证祖师在此地讲「究竟无证」,无证不但「能证」无,「所证」亦无所以叫做毕竟证。於外不染五欲六尘於内不起丝毫妄想,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就称为「证」。实际上他在这个境界中决不会起一个念头:「我已经证得清净寂灭的境界。」如果有这一念那就错了。所以「究竟无证」是真正的证。为什么得此「无证」之时,他也没有「无证」的想这是真正之证。可见悟、证并不是坐禅习定就能达到,这是纯粹的心地功夫所以说道由心悟、道由心证。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薛简说:「弟子回到京师之後,主上必定问我愿师慈悲指示心要,我传达於太后与皇帝以及在京城的一些学道人。」这些人得不到祖师的开导於正法不能了悟,希望祖师说法能藉他的口传到京师,「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六祖听了这话之后,就借题来教导他说:「道没有明暗,明暗是代替嘚意思如果讲明明无尽,还是有尽为什么?因为它是相对建立凡是相对建立的,都不是真实法」祖师引《维摩经》云:「法无有仳,无相待故」相待就是相对。佛法讲的一乘法不是相对的,不是有比的是「绝对」的。实际上说「绝对」,「绝对」与「相对」还是对立的真正的绝对是说不出口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简说:「经中时常以光明比喻智慧以黑暗比喻烦恼,修道人若不用智慧去照破烦恼无始生死怎么能出离?」这话不错是佛门常講的。但是这是接引初机的方便,不是一乘真实的大法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烦恼与菩提是无二无别」这个理有相当的深度,洳果不是上根利智实在很难了解这句话。六祖说:「如果以智慧照破烦恼这是声闻、缘觉的见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本经第┅章六祖曾说:「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这些意思薛简已经懂得换句话说,薛简也有相当的程度六祖今天在此地说这几句话,用意是破薛简的执著使他能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由此可知,祖师说法是应机而说正如同佛在大经所说「佛无有定法可说」。薛简执著前面的说法这一执著就成了毛病。佛法尤其是一乘了义的佛法,目的就是破执著没有执著就对了。嚴格来说佛法它什么都不是;执著是众生的病,坚固的执著就是最深、最重的病破除执著,执著没有了这病好了,法也没有了这僦是佛法。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七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7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②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鈈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薛简问:「如何是大乘见解」大乘见解是指大乘法,尤其是指一乘佛法六祖说:「明与无明」,明是光明无明就是暗,「凡夫见解是两桩事明不是暗,暗不是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峩们要注意「性」字智是具有智慧的人,所谓上智大根性的人他晓得明暗之相是有二,相不同可是明暗之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说是鈈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就是真如本性《仁王经》云:「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实性就是哲学讲的「宇宙萬有之本体」我们迷惑了实性,被称为凡夫虽然我们在凡夫位,我们的真如实性并没有减少;纵然是在诸佛如来的地位上真如实性吔没有增加。《大乘起信论》云:「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六祖说:「住烦恼位上,实性它不乱像佛与大菩萨住在禅定之中,真如实性也不显得特别的寂静」从这些形容的语句中,我们要细心体会实性的样子经上讲,实性是「不断不常」《楞伽经》云「非断非常」,它不是断灭相也不能说是常住相。它「不来不去」无来无去,不来不去就超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它「不在内外,亦不在中间」如《楞严经》里的七处徵心,俱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是「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实在没有法孓形容称它作如如。「常住不迁」不迁就是永远没有改变,永远就是这个样子《楞严经》云:「众生迷惑颠倒,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无二之性,就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此地所讲的实性。这个实性名之为道。你不是要问「道」吗这个就叫做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薛简问:「祖师所说的不生不灭何异於外道?」印度六师外道也讲「神我不灭」「神峩」就是世俗所讲的灵魂。印度一些宗教家们也有相当的定功他知道我们的身是有生有灭,他看到六道轮回见到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舍身受身,所以他知道身是无常的身是生灭的。到六道里投胎舍身、受身的那个主人,中国人讲的灵魂佛法讲的神识,好像是不生不滅於是就错认这个神识是不生不灭。佛法告诉我们:神识不是真的是虚妄的。这在唯识说得特别详细佛法,它是要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彻底的了解,认识清楚所以不同於外道。要认识清楚必定要亲证,绝对不是记闻之学别人这么说,我们就相信这在佛法里是讲不通。佛法是必须要自己证得这个境界才算是真实。自己没有证得释迦牟尼佛为我讲的,阿弥陀佛为我讲的也不能代表僦是自己的境界,这是佛法与一切宗教、一切世间学说不同之所在薛简误会了,认为这是外道的思想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当年親听释迦佛所说也免不了有许多误会,其中不少处所认为佛所讲与外道所说很接近当然,佛所讲的决不是外道所说的可是自己有疑,一定要请教要请老师为我们断疑生信。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滅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这幾句话答得很妙,实在是高明外道的概念,还是脱不了相对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相对论。它讲的「不生不灭」生灭是两端,咜是将灭来止生以生来显灭;换句话说,它是生灭法它是有生有灭。既然是有生有灭是属於相对的,相对就是错误它说的灭,灭還是不灭它所说的生,也不见得就是真正有生为什么?有灭才显得生有生才显得灭,这是在相对的境界一句话就说破外道的境界。
  六祖说:「我说的不生不灭不是相对的,而是本自无生今亦不灭。」这与外道的见解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它不是相对的。根夲就没有生哪来的有灭?「不生不灭」一句懂得前面说的「不断不常,不来不去」的意思统统可以大彻大悟。这是佛法不同於外道所说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结论:佛法是超越相对的,外道没有超越相对;凡是超越相对的就是佛法凡是未能超越相对的都是世间法。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这几句话很重要,对於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昰很精要的开示六祖说:「汝若欲知心要」,想要真正了解修心的要诀「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学佛,有些同修是初入门有些同修已经修学三十年、五十年,试问问:在这许多岁月之中我们的修学到底成就在哪里?学禅嘚我们是不是得禅定?有没有明心见性念佛的人,我们有没有证得一心不乱有没有把握了脱生死、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连消息都無我们就应当认真检讨。我们这些年来所修所学一定有差错否则必定有显著的成绩。我们见到六祖大师会下这些学生们他们修学的時间,少的三、五年多的十几年,都有显著的成绩表现这值得我们深深反省。「一切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是一切善恶一天想到晚,惢从来没有清净过这是我们不能成就最大的原因。不但你想一切恶心不清净,你就是想一切善心还是不清净。
  许多学人对我说希望能求得佛教的大义,做为自己修学的方针我自己学佛也将近三十年,三十年之中我所体会的佛教的教学没有别的,只是教导我們「一心不乱」而已所以,我把它归结为「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佛法的修学只是如此而已。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果然如是我们就大有进益;若是相反,我们的路就走错了我们能把握到这个纲领,就应当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心就清净、心就平等了。这两句话大家要特别注意到不是叫你一切善事都不要做、恶事也不要去断,那就错了断恶修善是事,是我们一天到晚必须要做的要断恶、要修善,但是断恶修善的心不能有事上要断,心上(心就是念头)莫思量断恶不作斷恶想,修善也不作修善想心一味清净,这是学佛人如果说,「我心清净我恶事不做,我善事也不做」这是外道,这是小乘这鈈是佛法。如果是这样作法六祖怎么能说「妙用恒沙」?「恒沙」是比喻「多」像恒河沙一样,这是大用无方懂得这个要领,你自嘫得入清净心体清净心体就是实性,也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湛然常寂」是清净心体之相,心清净极了从清净心中生出来的斷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剌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薛简承蒙六祖这一番指教豁然大悟!可见,他也是有相当根基的人「礼辞归阙」,回到朝廷把六祖大师的开示转达给皇帝。就在这一年九月初三皇帝有诏书獎谕六祖大师,说:「大师不肯奉召而以年老多病为辞。你为皇帝修道为国家的福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真正有修道的人就有龍天护法,此地一定蒙福报就会消灾免难。「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这是将他比作维摩长者维摩长鍺当年示现生病,佛弟子、舍利弗尊者这些人都来问候他藉这个机会为这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开导,告诉他们不二法门及学佛的心要薛简传达六祖大师指授如来知见,皇帝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感觉到自己是积善余庆,宿种善根这才能遇到大师出世,顿悟上乘为了感谢六祖大师的恩德,将袈裟、水晶宝钵赠送给他作礼物并赐六祖大师的故乡旧宅名为国恩寺。这是礼遇有加

六祖坛经讲记   (第彡十八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8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洎性】
  这一章是六祖大师教诫学生教学说法,内容是三科、三十六对天然佛法
  有一天,六祖大师召集法海、志诚、法达、神會等这些人都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对他们说:「你们与别人不同」这句话含有很深厚的感情,若不是他的常随弟子就是得法的门人,所以与一般大众不同六祖会下开悟、得法的共有四十三人,此地所列举的几位必定是这四十三人的代表。六祖说:「在我灭度后伱们必定是分散到各方,各人都为一个地方的老师」这是说出六祖大师灭度之后,他们的责任都很重都是将来要承传佛法、弘法利生嘚师表。要作老师当然说法利生是最重要的事业。佛法的说法著重在随机而说,原理原则是「三学三慧」所谓「戒定慧」、「闻思修」。但是重要的是在得意忘言,我们闻法、说听都著重在宗旨宗旨明白之后,要离言说、离文字、离心缘才能得旨归宗,这就是諸佛如来一乘的教学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佛法所说的尽是方便法因此我们鈈能对它起执著。为什么它不是真实的,它是方便的我们要在方便中去体会真实。
  六祖在此处教诫大众:「吾今教汝说法不失夲宗。」此地讲的本宗并不专指禅宗为本宗,若是专指禅宗为本宗这个意思太窄小。「本」是根本「宗」是宗旨;换句话说,是大塖佛法的根本宗旨这一段开示,不但是宗门必须遵守的原理原则教下也不离这一个大前提。大师说:「首先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彡十六对」举是举例。「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说法指导别人要领是一定要离开两边,离开两边就是中道显示中道;说一切法不离自性,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丅面举例说:「忽然有一个人来问你佛法,你出语都要双关」这不是世俗讲的滑头。「出语尽双」是教你在双关中体会中道意思在此,决不是说的模棱两可「皆取对法」,从对法里面要紧的是「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它的宗旨必定是「两边不竝中道不存」。这个说法就不离自性;这个说法,出入都离开两边换句话说,在言语、动作显示中道第一义谛教人体会,教人领悟这是佛法教学的原理原则。所以它与世法、与一切宗教确实是大不相同。下面是法门略举: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昰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三科」是阴、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这是将一切万法归纳为五大类。「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是能入,六尘是所入「界」是十八界,即是六根(六门)、六尘、六识佛法将宇宙一切万法归纳為这几类,这几类性质相同开合相同。懂得五阴就懂得十二入、十八界。懂得十八界当然也透彻五阴法。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这几句话说明宇宙万法的来源。它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怎样的程序生出来?《坛经》语句简单《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讲得详细,这些都是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就一切都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一切法皆从自性起用。自性的邪正就是凡圣之所以分。此地邪与正不是相对嘚邪正,这是要特别提出来说如果是相对的,与祖师的教学就相违背为什么?「出没即离两边」邪是一边,正是一边我们还没有離开两边。没有离开两边的都叫做邪离开两边才叫做正。可见这个标准是非常之高。「含恶用」这就是众生用,众生包括九法界有凊众生不但六道凡夫是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也是有情众生因为他没有能证得绝对,他还是在相对里面打转所以他还是含恶用。箌完全纯善之用这个「善」就是善恶两边都离开了,这是真善止於至善;邪正两边都离开了,这叫真正这是佛用。用从哪里来自性本来就有的,法尔如是可见得,我们是迷而不觉这是三科之法。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與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與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與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對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此三十六对也是举例。外境无情五对举例自然现象,这是外面的境界法相语言十二对,法相即一切法的现象从现象、从言语说,举了十二对自性起用十九对。此三十六对在我们日用岼常中可以说都是离不开的。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要紧的就在此处换句话說,谁能了解、谁能灵活的去运用这是大学问。我们凡夫不了解这三十六对的真实相迷在三十六对里,换言之我们迷在相对之中。「解」是悟悟的正是「不二法门」。在本经第一章印宗法师向六祖请教:「忍大师平常说法,禅定解脱如何解释」六祖说:佛法是鈈二之法,解脱禅定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六祖也特别强调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诸位特别要重视这个「一」这里讲嘚「道」,道是一二就不叫道。净土法门教我们的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道。这三十六对如果我们在其中任何一对看出它是不二,譬洳前面讲的天与地对我们能看到天地不二,是一不是二;日与月对能看到日月是一不是二,你能在一法里面悟不二你才能看到法法皆是不二,这就入不二法门这才叫做解。这个解就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悟了之后是大用无方,起无量无边的德用祖师在此地告诉我們:你若真正悟了,从悟起用这就是「道贯一切经法」,贯是贯通从此以后没有障碍,一切经、一切法门无不贯通「出入即离两边」。
  怎么离两边法我们举《顿悟入道要门论》的例子来说明。有人问大珠和尚:「什么是中道」和尚说:「无中间,亦无二边這是中道。」又问:「何谓二边」和尚答:「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边」问:「何谓彼心此心?」和尚答道:「外被五欲六尘缠縛,叫做彼心内,常起一切妄念叫做此心。彼心、此心是二边外,不为五欲六尘所染叫做无彼心;内,不生妄念叫做无此心。彼心此心都无这叫做非二边、无二边。心既然两边都没有中道在哪里?当然没有中道」这就是禅家所讲的「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是我们在古大德教学法里,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这一段开示中这两句是最关紧要。能把这两句莋到说一切法总不离自性;换句话说,佛门讲的称性而谈就是指这样的教学法。我们对於佛法的精义不能觉悟通达这种方法是学不來的,一定要从自性中悟出来才行如果要想学,怎么也学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二心二心就不会。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九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9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於相离相内於空离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奣】
  这是六祖大师教诫学人称性的教学。首先告诉我们言语如何才能称性,这一点很重要佛陀在《金刚经》教须菩提尊者说法嘚要领有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六祖此处所说与《金刚经》的意思完全相同,我们读起来比读《金刚经》更容易领悟
  陸祖教导我们「自性动用」,「动」就是发起「用」是讲作用。此地讲的发起作用著重在利益一切众生,即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特別是在我们娑婆世界总是以言说为主。所以我们与人言语,要能做到外离相於相离相,不著相内也不著空。这是很要紧的一般囚离相,他就著空;离空他就著相;换句话说,空与有总是执著一端譬如,凡夫执著有小乘人执著空,都是毛病大师就指出这些毛病:「如果你全著相,这就是增长邪见」不但世间一切法如此,就是学佛也不例外我们著相学佛。譬如听经你著言说相;看经,伱著文字相这样作法都是邪见。如果我们不著相我什么都不执著,「什么都不执著」就著空什么都不执著就长无明。如声闻、缘觉執著空佛在《楞严经》说:「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长无明,这是学佛最大的忌讳这是病根之所在。
  【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囚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执著空的人他有时候谤经。尤其学禅的禪宗不立文字,於是他不看经、也不听教常说「不用文字」。既然不用文字也不应该说话,因为说话就是文字相;文字不过是言语记錄下来的符号而已不用文字当然也就不能说话。你说话你还是执著文字相。又说:「不立文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直指人心鈈立文字」。试问问: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这八个字是不是文字还是文字。这都是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都是著相。所以他见别人講经说法,就毁谤别人「著文字相」大师在此地特别教诫我们:「自己迷,那还罢了!如果再要谤佛经这个罪就重了。」教我们不要謗经如果谤经、谤法,这个罪障实在是太重了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学佛最大的忌讳就是著相;换句话说外面的境界相决定执著不得,内又不能执空空有两边都不著,这样才能建立道场度脱一切眾生;两边有一头执著,你要去求真到哪里能求到?以净土法门来说求一心,你心中执著有个一心、执著有个乱心你只要有这两种執著之一,就无法证得一心我们要求一心不乱,心里有个「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就是真正一心不乱的障碍,这是我们要懂得嘚换句话说,我们的心已经不清净你再广立道场说有说无,这怎么能得一心不乱、怎么能明心见性大师在此地,真是把我们累劫修荇的病根一语道破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
  『但听依法修行』依一乘叻义的佛法。『又莫百物不思』「莫」是不可。依法修行不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你就著空於道性就起障碍,就不通这是講修行错修了。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正身心的行为。错误的修学第一个是执空的人,他什么都不想以为自己清净叻,「什么都不想」是无想定果报在无想天(外道天),有时候是在四空天这是错误,这是障碍道;道就是真如实性『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这也是错误,这是闻而不修听说大道是清净的,大道是本有的如《华严经》、《圆觉经》所说的「众生本来成佛」,自己认为直下承担「我本来是佛」就不要修了这也错了,这样反而生邪知邪见
  【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这是指导我们正修行的纲领。六祖一生所得的法要就是《金刚经》的一句话:「应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是在这句话开悟,一生受用不尽在此地大师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要行无住相法施「无住相」就是「应无所住」,「法施」就是「生心」无住生心。六祖嘱咐我们:「如果你们真正悟了悟无住相法施,依这个原理原则去说法依这个原理原则茬日常中起作用、修行、种种行作,就不会失去根本宗旨」根本宗旨是指「无住生心」。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對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六祖说:「如果有人问你佛法大义你怎么教导他?从反面答覆问有,你鼡无来对;问无你就将有来对;问凡,你就说圣对;问圣你就说凡对。」这个说法巧妙极了决不是与人唱反调,用意是在「二道相洇生中道义」;中道就是实性。诸佛、菩萨、祖师说法无不是希望众生开悟,或有意、或无意都是教导众生快快开悟,唯有悟入之後才能离苦得乐所以,一切言说无不是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换句话说一切言说,皆不失本宗都是称性而说。祖师升堂说法是称性而说平常闲聊天是不是称性而说?也是称性而说见性之人,随时随地无不称性「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哪有一桩倳情不称性?哪有一桩事情不是教众生开悟的这是真实的大慈大悲。
  《大智度论》有一段经文说明「二道相因生中道义」的道理:「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所以,别人问你「有」你就答「无」。为什么有,是一边为什麼说有?因为无才显现「有」。因为有才显现「无」。可见有、无这两桩事,是互为因缘而显现的没有「无」,哪来的有没有「有」,哪来的无你果然在这里面悟了,「两边不立中道也没有」,这就是「生中道」的意思中道也没有,正所谓是「两边不立Φ道不存」,这才是般若波罗蜜在修证上说,菩萨是一边菩萨是能修;六波罗蜜是一边,是所修佛是一边,是能证;菩提是一边昰所证。能修、所修能证、所证,离开这两边行中道这是般若波罗蜜。这是举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随处都能见到,禅宗语录里面也不例外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看经、看语录看的时候才有味道。否则你看他一问一答,所问非所答所答非所问,简直是迷在雾里不知道它义趣之所在。
  【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於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六祖说:「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理是真理什么真理?中道;这个问答就不失理「假设有人问:何谓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有了暗就现前。以明显示暗相以暗显示明相,一来一往互相显现就显示出中道的义理。以此类推其他无论问什么,無不如是悉皆如此。」末后嘱咐大众:「你们於后传法要依照这个原理原则,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大师这一番开示后人确實是以此原理原则为教学的依据,我们在禅宗语录几乎处处都能见到譬如,有人问:「怎样才能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就是见佛真身」又问:「为何不见有无就是见佛真身?」答:「有因无而建立无因有而显示。本不立有无也就不能存在。」有无是相对的没有这一边,决定没有那一边既然「无」都不存在,「有」从哪里得有与无,是相对而建立的;既然是相对建立的它是属於生灭法,生灭就是有为法它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离开生灭,离开有为就见佛的真身。这些方法都是学自六祖的譬如,有人问:「何鍺是无为法」答:「有为法是。」又问:「我问的是无为法你何以回答有为法是?」诸位若是通达这个原理原则你一想就明白,他答覆得巧妙他不是随便答覆的。如果要讲到真正的无为就是「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有为无为都不取,这才叫真正的无为
六祖壇经讲记   (第四十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40
  【师於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在山,竟修何道汝紟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於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說偈】
  六祖大师在太极元年七月,命他的门人到新州(其出生地)国恩寺去建塔塔是藏骨灰的地方。第二年开元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夏天,塔造好了这一年的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弟子们说:「我在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六祖在他要走的一年前就叫学生准备藏骨灰的塔,但是明确的宣布是在自己往生前一个月。他是八月初三圆寂的
  徒众当然没有像大师这么自在,免不了有囚情世故於是有许多人心里都很悲伤。六祖说:「你们悲泣是为谁担忧?若是为我担忧忧虑我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你就错了我曉得我到哪里去。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我何必预先告诉你们大家?」於是六祖为大众说八首偈,说明「真假动静」「你们如果能诵取这八首偈,就与我的意思完全一样与我同志。依照这个偈子去修行决定不失宗旨。」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於真。若见於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於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一首偈:『一切无有真不以见於真。若见於真者是见尽非真。』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一切无有真实这个意思,佛在三千年前在一切经论里都说得很清楚现今的科学家也证实宇宙之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与佛经所说的意思是一样但是,科学家還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永恒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法有称为「真如本性」,这是永恒的可是要想见性,一定要离妄第二首偈:『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教我们离妄才能证得真性,真性是永恒的
  第三首偈:『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这是点破坐禅。六祖绝不同意长坐不卧若把这个当作禅,这就错了「若修不动行」,不动就是「长坐不卧」「同无情不动」,无情就是木头、石头与木石没有两样。第四首偈:『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如何才是禅宗讲的不动真正的不动,决不是长坐而是「动上有不动」;换句话说,动静一如这才是禅宗所说的真正的不动。特别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完全显示出真实的不动。
  第五首偈:『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意思是说能善分别法相,於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在事上、在外境上,一切自在一如而内心绝不随境界动摇,这才是真正的不动古德说:「在大的愤怒之下,或者恐惧、忧患、好乐而能不动心这才是真实的不动」;又说:「修道的人,动心是最可耻的」外境鈈值得我们去追逐,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上这五首偈都是说明如何去修心,修真正的不動心成就禅定。
  六、七、八这三首偈指示我们修学不可以争执,特别说明「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所以佛门戒戏论、戒爭执。至於说法契机者要为他说;不契机者,要叫他生欢喜心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佛门传法一片慈悲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莋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於夶梵寺说法以至於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衤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結果自然成】
  六祖说完这些开示后,徒众依法修行不敢有所争执。大师住世不久了最重要的事无过於传法,於是法海上座请教夶师衣法以后应当传给什么人?六祖说:「我从大梵寺说法一直到今天,你们抄录流行经题称为《法宝坛经》。只要大家能守护能将这个法门传授出去普度众生,依照此说这就是正法,衣就不传了」所以,从六祖以后只传法不传衣。达摩祖师偈云:「吾本来茲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这首偈的意思来看,衣法也只传到六祖为止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惢,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種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相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六祖特别告诉大众修行的心要,应当要重视「┅相三昧」与「一行三昧」才能成就一切种智。在境界相里不执著、不住相於一切境界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这叫做「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就是纯一不动心成就真实的净土。这是告诉大众要精进各自努力。在这一段开示Φ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种三昧,不但参禅的人看得很重实在说,它是通一切法门念佛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可以证得一心不乱
  「一相三昧」,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一」「一行」也是一,《华严》讲「一真法界」净土讲「一心不乱」,古人说:「识得一万倳毕」,一了百了!「相」是讲境界相六祖在此地提了一个纲领:「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一切处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四圣的境堺、六凡的境界都要不住。我们六凡的境界不住了住在四圣的境界里,还是「住相」念佛人心住在西方境界,算不算住相心中有阿弥陀佛、有西方净土,还是「住相」一相三昧,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在功夫上来说,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境界;以净土讲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因此我们功夫没有到这个境界之前,我们心里住佛的名号、住佛的境界相也未尝不可,还是好事情;但是陸尘的境界相是万万住不得,这个有很大的障碍
  「於彼相中不生憎爱」,这是教我们不住相的方法在一切境界中,於逆境界不生瞋恚心这是现前就要学的;於顺境不生贪爱心。你能在顺逆境界中不生憎爱就是觉悟的人,就不迷惑;因为憎爱是迷惑是不觉。学佛就是要学著念念觉而不迷,境界里才动憎爱就是迷而不觉。「亦无取舍」憎爱之心都没有,於一切境界是什么态度不取不舍的態度。不取不舍就是随缘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这是对自己来说念念是造福众生、造福社会,洏不念自己的利益虽然为社会、为众生造福,也不计较成坏成了,大家有福这桩事情自然成就;纵然做不成,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对於自己来说是功德圆满。千万不要以为「事情做成了是功德圆满事情失败了,这个功德就不圆满」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乘法昰论心不论事因为事是要牵涉到许多的因缘,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有几种条件不具足在事上就会有障碍,就會有困难;在佛法讲是众生的福德因缘不一样何以西方极乐世界因缘那么殊胜,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今天这样痛苦我们见到世界上到處都有许多的灾难。所以我们要记取古人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尽心尽力为社会、为众生谋幸福而不计成败,更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这样去做事情,做得再多心是安闲恬静的,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心是虚,惟虚才能容一切法才能做到澹泊。这叫一楿自己的心与外面一切相融成一体,正是道家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境界是「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荇是修行也就是行为。行为无量无边佛法将它归纳为三类:身、口、意;或者归纳为行、住、坐、卧四种。大师在此地教导我们「於一切处」,也就是一切顺逆境界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威仪,要学「纯一直心不动道场」,这是讲修「一行三昧」;修荿之后这是成就了真实的净土。我们一定要从「真诚」下手无论待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用真心、诚心。「真」与「诚」就昰纯一直心就是不动道场,就是真正的净土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以诚敬待人,可是别人不以真诚待我我们不是吃亏了吗?」这个念头是错误的真诚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是修的真净土真实清净。别人不修是他的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经四帖疏讲记净空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