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k歌长假7天乐dnf签到有礼礼今天怎么没了

编者按 秋高气爽,太湖南岸。湖州影视城畔,一场名为“正剧的突围之路”的编剧论坛昨日举办,论坛由著名制作人唐蒙主持。编剧余飞登台演讲,痛揭影视业界流行的“盗墓文化”,并针对病状提出了解决之道。在这个一切都在整合的时代,影视行业也不能幸免,资本和新媒体作为新时代亮瞎眼(很遗憾宝宝不想用亮丽这个词)的风景线大规模粗暴介入,导致了一系列乱像,出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稀奇事儿,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夜之间如雨后癞蛤蟆一样冒出的很多质量非常非常差、名气非常非常大、但最终统计结果还非常非常好的奇怪的戏。这是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在并不遥远的过去,一部戏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没有这种质量、口碑、统计数据各说各话无法对话的情况出现。更可怕的是,要是没有任何人来管,没有任何人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甚至变本加厉。如果寄希望于管理者的话,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一共十二个人,管理全国的电视剧创作,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管到位。总局不是超人,不光不是超人,还是一个上下受制于各种力量的普通人,他不是什么都说了算或者说了管用。所以,民间的声音也非常重要,可以作为参考、补充和风向标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经常要发出声音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影视业当前的情况好不好?答案是不太好,甚至是很差,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有必要来梳理一下现在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朝哪个方向走?怎么走?余飞这次论坛的主题“正剧的突围”是我提出来的,在这里,正剧的定义是什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正剧的定义可能相对于悲剧、喜剧来讲的,但我借用这个概念实际上给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我认为“一切以符合该类型创作和制作规律来生产的剧,就是正剧”。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充满了悲愤,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低的标准。相当于跪求农民能种地,诗人能识字,厨师能做熟一碗面条——只是最低要求。这只是最普通的要求,及格线的要求。因为现在有大量的作品在及格线以下,趋势是在往零分、甚至往负分的标准飞奔过去。大量的影视作品,根本不是以影视作品的标准来创作和生产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重新提出正剧这个概念。就是说,你只要达到及格线这个标准,从这个方向再往上,往70分的方向去走,就是一件好事情。其实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剧,无论是什么类型都有很多这样的经典优秀样品。像历史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包括《北平无战事》,我觉得都是正剧。生活剧,像《贫嘴张大民的生活》,我觉得也算是很正的这种路子。包括周星驰的喜剧,也属于这之列,因为那些戏是有他的特色的东西(早期别人控制制作的戏不算),他的每一部喜剧都打着他自己的烙印,就是用他系统内自洽的方式制作的。抗战剧,像《亮剑》这样的,我就认为就是正剧,那手撕鬼子我认为它就不属于这个之列,因为这种类型的剧就不应该有手撕这样的创作手法,它犯规、越界了。谍战剧,像《潜伏》《黎明之前》《悬崖》,我觉得这都是可以算是很正的方向了。但是如果说我全靠卖小鲜肉来做谍战戏,我觉得它有问题,就不算这里面的正剧。那么,正剧的反面都有什么剧?洗钱的。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拍一个好作品,他是为了洗钱。我给你一千万,你再给我三百万回扣,这种情况是不是有?这个不用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玩击鼓传花游戏的。他真的不是为了去做一个好作品,他就是便宜买了,他想贵一点卖,用各种方式把这个东西价钱炒高了:一块钱买的,自己倒手,从左手倒到右手来回倒,倒到最后炒作好了,他一百万就卖,看看最后谁买单。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戏好不好他不是很关心的。抄袭的。抄袭的作品即使再正,抄的完全一样,甚至比人家原创的还要好,那你也不能算是正剧,因为不是你的东西,你偷来的——用最邪恶的方法做最正的剧,最终它也是邪的,它带着原罪来的。拼贴的。因为咱们这个行业里面是聪明人太多了,所以聪明人特别会打擦边球。他们发明了拼贴。怎么拼贴呢?他游走在抄袭的边界,你说我抄吧我没抄,我是致敬;你说我没抄吧,又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它有强烈的同质化,两部作品就像在莆田系医院整过容的孪生兄弟。但是,你真正想去界定它是否抄袭的话又很难。尤其咱们搞创作的人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这个创意从哪儿来,怎么来的,自己经过什么改造,心里都是非常非常清楚的。所以这个是你要有本事,你索性就改到人家根本看不出来。你从人家那儿来的,但是那个人还感谢你,还敬佩你,说你写的真好——你改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质的变化,就只是借鉴而已,就变成你的原创了。但是很多人因为技术不过关,随便改了改,连上面署名都没有抹掉就弄成自己的了,连错别字都没改过来,就署上自己的大名了——这就属于拼贴式的操作,属于没有创意,是完全靠组合他人创意的创作方式。关于架空和悬浮剧种,也是可以有正剧的,前提是创作者在架空和悬浮世界是达到自洽,下足功夫做出自己的架空世界或悬浮世界。我认为没有严谨定义的架空和悬浮世界,属于避重就轻,属于很鸡贼、不下功夫、全靠百度去创作的,这个我觉得是与正剧对立的——其实就是因为历史常识或者常识积累不够,你不想下这个功夫,你随便说我就是虚拟了一个什么朝代,什么大陆什么星球,然后就去胡写一通,那是不行的。除非你把它做到位,这个悬浮或架空才算真正悬起来了、架起来了。没有做到位就是一个四不像,完全是为了投机取巧。还有靠搞粉丝经济介入的,试图用颜值取代价值,用包装和人气取代智慧和积累。粉丝经济是有问题的,大部分情况下是从人的本能下手,并不是从人的审美入手。就是说,我就喜欢看这个人的脸,这人长得好看,这男的长的好看,小鲜肉,我喜欢他;这个女的长的好看,我想对着她怎么样怎么样,YY。最后结果并不是这个戏好看,而是因为这张脸在这儿出现我们就去看。所以公司就抓住这个特点,卖脸,用造出来的偶像作为爆点来做戏。这对整个创作都是有伤害的。更可怕的是什么呢?有的连粉丝经济都不用了,连粉丝经济都是假的。他们伪造不存在的粉丝,让他们的作品只是从一个IP走向一个IP地址,根本没有走到活人眼前,自己刷点击量和收视率,一切互动全在电脑里自个儿进行完了。可能根本没有人看到这部作品,但它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点击量几十亿、几百亿——变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系统,隔绝了一切监督,只为做出一个所谓的“好业绩”,去欺骗某些没长眼的资本来买单。正剧的对立面,就是这些“耀眼”的风景线。“耀眼”从何而来?其实是因为这些弄潮儿“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恍然回首黑一片,全城已被弄停电。”趁停电之前,得让他们赶紧放下菜刀向后转,他妈妈在喊他回家吃饭。封闭的循环系统是什么呢?首先,现在很多所谓的IP都是网站自己做的。你要在某个网站把自己的小说推出来,就要跟网站签约,签非常死的约,甚至一签约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品都由它来代理,而且分成什么比例都很高。第二,他们用自己网站的资源把这个IP炒火,把它的点击量做大。做大以后再倒手高价卖给制作方,这是第一次就获利了。第三,卖给制作方,他还要参与投拍。投拍制作的时候,里面还有很多猫腻,自己吐出来的钱还可以再吃一大块回去。这是第二次获利。第四,拍完之后网站或者电视台它们播出,更多的是网站自己拍自己播,自己播相当于自己购买,金钱在里面来回跳跃转移,每转移一次就会有人获利。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这是第三次获利。第五,播出之后,接着就是广告和周边的收入分成,这是第四次获利。第六,接下来是评价体系介入,其实他们往往是自我评价,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荣誉和口碑,点击量不用说了,自家服务器上玩儿就行;还可以自己评奖,或者是操纵别的评奖活动。刚刚出来的百花奖评选结果之荒谬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很难说这背后是什么人在操作——评价体系操作完,他们包装的作品或人的影响力大增,这些他们拥有绝对权益的作品或者人会再次升值。第七,再往后就是衍生产品和续集。因为此前的运作,他们拥有的作品或人就变成了更大的IP,然后就能卖出更大的价钱。之后的续集就会作为更大的IP就进入下一轮封闭循环生产。他们可以从源头的IP开始,到投拍,到播出,到自己评价的体系,然后到广告收入,到再重新做续集和衍生产品,整个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别人无法插手,或者即使插手也没有决定权,只能分一杯残羹。这是一个封闭的文化怪圈,它不是一个能向外输出文化的系统。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拍出来的作品永远都无法走向世界,甚至都没法儿走向中国,只是走向了网站的服务器,从IP走到了IP地址,走到那儿就完了。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如果我们再往下深究,就会发现,长期有效地运作这种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很可怕的,我把它命名为“盗墓文化”。盗墓文化是什么?是以挖人家祖坟、偷人家的东西为基础的一种文化。首先这种文化自己并不创造文化价值,而是用不正当的手段,不付出任何代价,攫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然后利用资本和权力集团进行包装,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封闭循环系统,或者通过腐败的手段把它卖出去,或者重新包装变成自己“原创”的东西,再用封闭循环的系统炒作成大IP,自己来做。它的定义就是用龌龊的手段偷走别人最神圣的东西,在黑市上交易,清洗包装之后变成自家的原创作品,堂皇的摆上市场,再用资本来包装,用自家掌控的媒体来炒作,最终卖出一个惊人的价格,这就是盗墓文化,其实就是抄袭文化,山寨文化。它是从见不得光的地方来,以资本和骗局开道,夺取最光明最耀眼的广告席位,用成功学来洗白自己吸引所有人的视线,再以正宗文化和先进文化自居,并自我催眠说服自己没有任何作恶的心理障碍,遇到有人质疑还会发自内心地哀叹自己是“清清白白的一生”,从而让年轻一代以他们的价值观为准,最终让整个产业创新乏力、自我复制或者互相抄袭,直到将整个产业的原创能力完全阉割掉,让中华文明变成抄袭文明,沦为全球笑柄。盗墓文化,是要把祖宗留下来的血脉完全铲除干净,只留下一个新的祖宗:抄袭菩萨。现在有很多创作者拜的就是这个菩萨。可悲的是,当我们声讨抄袭现象的时候还会听到很多杂音,非常非常多的杂音。比如说“你妒忌人家成功了”,还有人说“人家抄袭是让你出名了,要不抄袭你,谁知道你啊”,还有就是“你有本事你也抄啊,你也抄袭像人家那样,怎么你抄都抄不成人家,算什么本事”。各种各样的人发出这种杂音,就变成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文化。这样的直接结果是什么?这种成功导致大家都去参与,三教九流各种人不经过培训,只要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部有点影响、或者因为包装才有了影响的小说,就完全能参与影视创作或者主导影视创作,甚至自己能指定主创人员,还会参与分成。当然了,也有人可能会说,抄袭是个别现象,没有那么大危害。如果只是个别的,我们就不会把它上升到与“正剧的突围”这个话题并列的地步,因为它确实不是个别现象,它的猖獗和可怕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现在正是吃板栗的季节,我们举个栗子。有一件让我们特别感动的事情。就是有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她自己认为有一本书抄袭了很多她喜欢的小说,她就自发地比对,发现这本书抄了200多本书,然后她找到了我们,现在我们编剧界正准备筹款来帮她打这个官司。那些被抄的网文作者自己单独打非常麻烦,很难运作——这是所有被侵权者同时面临的尴尬和悲哀。一般来讲,这本书抄袭一百个人,你必须联系到这一百个人一起来起诉才行。这个非常麻烦。但是我们的民间就有这样的志愿者,她自己在家干这个事,而且比对的结果都已经差不多了。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所以我们愿意捐钱。虽然这件事情跟我们编剧没有直接关系,属于小说网络这块的,但是我们愿意来做这个事情,来净化这个环境,让我们创作的源头、改编的源头成为真正的原创。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对打击抄袭山寨的呼声还是很高的,老百姓也希望看到真善美的东西,而不希望看到假丑恶。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看到,这位作者抄袭人家200多本书,所有能抄到的都抄到了,全是拼贴起来的。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抄袭已经变成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变成一个创作的基本手法、默认手法,不抄不足以平民愤、不抄不算真本事了。这就是我讲盗墓文化的原因,因为这种盗墓文化涉及到上面讲的IP的封闭循环系统的存亡与发展。没有抄袭,它那个循环系统不可能继续,因为它要海量的原创资源来支撑。这里说的原创,其实只是个烟雾弹。有的网站说有一千万部小说,这一千万部小说每天可能要更新一万多字,一千万乘以一万是多少字?这些字从哪儿来?这个灵感从哪儿来啊?所以很可能就从这个地方来。不排除有很多真正靠自己能力原创的作者,我也认识不少,他们很优秀,是超人一样的存在。但我认为,这些超人作者绝对不可能支撑起上千万部小说的读书网站的每日更新。我们捋一下它这个逻辑关系:每个创作者每天更新上万字才能支撑起这样的读书网站——有了读书网站才有可包装的资源——无论资源有多烂,我们很多编剧都接过这种很烂的改编资源——无论资源有多烂,它主要是必须得有——在大量没有天赋的创作者作为支撑更将主力的情况下,抄袭、山寨、拼贴就成为一种必然。然后再往下,在制作和播出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这种被包装炒作的IP会占用大量专业人员的制作和播出的资源。因为他有很多钱,他融到了很多资本,他拿很大的资本来砸这个题材的时候,就肯定会有一些人不得不去接这个活儿。全国成熟的制作班子也就一百套左右,可能有五十套班子就被他占走了。剩下的制作人员就更少了。甚至他们要更优质的资源去制作他的这个东西,因为他知道他原材料是很烂的,他必须用更优质的人员去制作,才有可能达到一个相对的标准线,这桩生意才能继续往下炒作。这样还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导致制作成本大大提高,包括买版权的时候,几千万一个IP,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你还得让编剧去写。编剧一写还得给编剧钱啊,成本自然就升高了。所以包括海林老师,方金老师,我们大家都提过这个逻辑:你花五千万买一个IP,然后找一个三万块钱的编剧来写,最后的结果,这个剧本的质量就是三万块钱,而不是五千零三万块钱。结果就是,在他购买版权以后制作成本会大大提高,并会导致演员和各种职员的成本上升。然后就是宣传渠道的垄断,网站因为它占有风气之先,所以它会先宣传自己家的东西。真正专业人士的作品很难被人看到。很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可能为了钱会说违心的话,实际上替他们吆喝皇帝的新装多么牛逼。再往下就是因为生存压力,职业编剧和一些非常优秀的制作单位遭遇凛冬,很可能向现实妥协,去改编制作这些并不好的作品,将自己的荣誉和经济利益分享给那些人。这样会导致我们的职业人员荣誉感会越来越低,这样的结果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最终的结果是,整个影视文化都建立在这种盗墓文化或者疑似盗墓文化的阴影之中,我们不可能输出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全是偷来的,抢来的,用各种狡猾的办法拼贴来的,我们怎么输出啊?我们没法儿往外输出。我们的国家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强壮的傻子。所以,我们必须突围,正剧必须突围。如果我们被包围了,必须突围出去,传播职业正能量;如果没有被包围,必须突围进去,占领核心阵地。正剧的突围如何做到?简单点说就是两个字:归位。说细点是七个字:什么人干什么事。你本来是一个写程序的,你本来是挖煤的,是盖房子的,你接着盖去,接着写去,你不要突然跑进来,说你变成一个可以拍戏的人了。这就是要归位,什么人干什么事,每个人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好。现在不是这样的,大家都在干自己不该干的事,最后把正在干自己该干事情的人都逼着去干那些不该干的事去了。这就是最可怕的。谁?如何归位?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一是管理系统我一直认为,管理系统不是广电总局,而是所有主管宣传部门的决策者,以及执行者,还包括舆论的主体:评论家、观众,所有这些人,他形成一个互动的管理系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时候上层的动作来源于底层的呼声,所以观众也是有作用的。如果观众天天写信,天天在网上骂,那么管理层的决策者们觉得这样不行,得管。所以很多时候有上头的长官意志,但也有下面的民意导致某一个决策的出台。大部分情况下,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互动的管理系统。但因为系统的复杂性,很多事情都不是很容易能解决的。比如说,大家都骂了很久的收视率这个问题,实际上因为上面有一个各方互相制约的复杂的系统,中间还有时刻游走在悬崖边的播出机构和制作方,下面还有大批因为能力不够或者责任感不够,或者因为生活所迫的创作者,以及尴尬于无法可依的执法系统,这一大堆东西合起来,共同打造了混乱的评价体系。对于管理系统来讲,我们要提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对于我们来讲,我觉得就是正视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定位,让创作者拥有更多的创作空间,我觉得这个就是文化自信的。比如说,我们能写别人打我们的题材,为什么不能写我们把别人打败的题材呢?应该都能写,才是自信的表现。所以我觉得管理系统是包括观众,评论家,政策的执行者、决策者,共同用舆论和行政权力、法律构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这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机构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这个肯定说说起来好听,谁去干这个事,怎么弄啊?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个编剧,我只能提出我的观点,至于谁去做,谁是不是都有意识的去往这个方向去靠,那就是大家形成合力去做的事情了。二,播出机构电视台,网站这些最主流的现在播出机构,我觉得首先是要给自己定位。电视台怎么定位?不要跟风,不要谄媚。现在应该抓住中年人、老年人、家庭主妇和宅男,把长期宅在家里的,或者以客厅为主活动场景的人吸引到电视机前面,开发他们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网站怎么给自己定位?我觉得应该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我们之前看到的网络大电影、网剧很多都是克隆、山寨、打擦边球的作品。当然,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现在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在创作和制作方面都上了很大台阶的作品,但是这个量还远远不够。目前的一些新媒体,他们在影视行业努力但毫无必要地摸索,这种现象让人很无语。因为完全没必要返祖之后再一步步进化,我们影视产业已经进化到了相当先进的创作和生产模式(当然也不是每家都如此),只需要新旧媒体从业人员整合起来即可。他们现在提了许多新的概念和名词,但并没有新的内容。其实他们应该把精力用在整合职业人才上面,而不是试图用外行或新手的方法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所以我觉得新媒体是要重新整合力量,它可以重新洗牌,但是洗的必须是牌才行。如果用一个程序员直接变成编剧公司策划总监,那显然就不是洗牌,那是洗钱。三,制作机构因为要生存,所以我觉得不苛求制作机构的行为。我建议不要好大喜功,整天想着上市。虽然我自己的悠闲影视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了,但是我还是建议轻易不要想这个事,非常复杂,非常麻烦。资本是妖艳的大胸美女,魅力惊人,但是,你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资本运作会掏空你的身子,这个非常可怕。因为资本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让你浮躁,给你打鸡血,让你竭泽而渔。比如说,资本找到一个不错的编剧要收购他,估值一千万。因为风险投资都不会说我就投一千万给你,那不可能。如果它投给一千万,他占股百分之百,它就要负责整个生产经营,它不干。一般都是投30%左右,估值一千万给你300万。给你300万以后,你就要为这300万成立一个公司,马上就会有房租、水电、人员工资、五险一金,各种税费,全都上来了。你作为一个运作人员,你的题材和想法,全都要放在这个公司里来运作,你还要找人来写,找人来运作,还得请司机,请前台,请秘书什么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如果你没有,就是个特别寒酸的公司;如果你有,这个费用肯定上去了,每个月都几十万几十万地掏。这300万风险投资下来以后,一般3-5年就会有一个动作,看你有没有盈利,盈利以后是并购还是把这个公司卖掉。一般来讲,给你300万,基本也就能支撑两三年的工资、房租这些东西。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你本来估值一千万,但是这三年时间你可能自己的项目,你自己该写的东西可能什么也没有写,全都在运作这些事,拿到这300万自己也根本没法儿花,全都花在人员工资、房租这些上面了,搞得挺累,而且还把自己装的挺像个人似的,整天到处开着车,印个名片,老总什么的。忙活三年,人家给的300万花完了,一分不剩,自己牵头做的剧本还要分别人百分之三十。如果没有做成什么事情,这个钱就白花了,白花了以后,你的创造能力还有30%属于别人。说白了,你有30%卖给人家了。作为资本,一旦它进入,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强势的掌控和驾驭它的方式,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打鸡血的过程,就让你提前把自己的身体透支了,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制作单位来讲,在资本的影响之下,可以搞大IP,但是当你发现大IP没有那么多、而且有可能假IP、或者是别人击鼓传花的结果之后,你还不如不接。如果真有好的IP,我觉得可以搞,不苛求你完全原创新题材;但是,在改编他人IP的时候,应该保留最大的精力去做原创,做有质感的原创题材,自己沉下心来好好地出一个作品。当前热播的《中国式关系》、《小别离》这些剧,都不是什么大IP改编。事实证明确实效果很好。所以,我是觉得职业的人要做职业的事情,不要被人影响花主要精力去搞资本运作,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资本运作的。四,创作者<section class="96wx-bdtc" style="width: 1 border-top-width: 0.元浦说文(jinyuanpu)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影视文化众筹平台共有62家(含37家综合类含影视文化项目众筹平台),成功筹资额为4.06亿元,成功项目数为655个,成功投资人次达14.3万人次。在B站的二次元论坛上,B站董事长陈睿接受了小娱的专访。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卫哲做事认真,精明能干,他从管金生的小秘书做起,3年干到万国证券副总经理,却在327国债事件中,因为老板入狱,事业跌落谷底。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这家刚满两岁的VR创业公司,为何会有这样的底气?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仅北京地区四五月份先后就有几家新店开业,尖叫连连背后,全民VR时代已然不远。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作为创作者,我们可以为了生存和生活做一些事情,但千万不要自我放弃,要永远在内心深处给自己的原创留一块最好的地方。《乐高大电影》的制作人罗伊·李(《驯龙高手》)和丹·林(《大侦探福尔摩斯》)将与《乐高大电影》导演菲尔·罗德和克里斯·米勒一同制作《乐高忍者》。偶像主题二次元IP的本土化改革和升级。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去年暑期档国产电影IP大爆炸,被视为制胜法宝的IP电影却在2016年的暑期档集体“哑火”。在经历了暑期档IP电影的萎靡不振之后,国庆档的四部大IP电影将接受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考验。作者:高庆秀
编辑:郑道森互联网公司到底要怎么做电影?腾讯,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思路。 在中秋节假期的最后一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随着“互联网+”兴起,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4326.3亿元,同比增长39.9%,预计2016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成功的天使投资人,要做到覆盖、聚焦、独到,看中竞争壁垒、垄断利润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粤传媒收购案,最近又有了新进展,公司9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香榭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严重资不抵债,为了减少亏损,维护公司和股东合法权益,香榭丽拟以债务人身份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有人把“上海首富”的桂冠往应书岭头上扣,却忘了上海首富的下场通常不太好。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点击上方“元浦说文”可以订阅哦!元浦说文微信号:jinyuanpujinyuanpu人大金元浦在这儿侃文学、聊文化,会会新老朋友!热门文章最新文章jinyuanpu人大金元浦在这儿侃文学、聊文化,会会新老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签到有礼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