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族精神的名言资料。

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试题 我们的民族精神(含2014年)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1次
资料类型:高考真题
文档大小:511.50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试题 我们的民族精神(含2014年)
1.(重庆杨家坪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 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 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 看成“天演之公例” ;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 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这些体现了(
)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解析] 1.材料表明,近代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自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史书典籍的作用,故①不符合题意。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故②表述错误。
2.(黑龙江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 “神州十号” 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进一步发扬了我国新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而首次的太空授课也使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实现了同步收听收看。“神州十号” 载人飞船的发射和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有利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有利于通过大众传媒这一重要途径传播优秀文化
④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解析] 2.材料中“神州十号” 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进一步发扬了我国新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因此④符合题意。首次的太空授课使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实现了同步收听收看,则有利于宏观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故①符合题意。题意没有涉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容,故②不符合题意。“神州十号” 载人飞船是一次科技活动,而不是充当传媒来传播优秀文化,故③不符合题意。
3.(天津十二区县重点校2014年第一次模拟)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④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解析] 3.这首诗之以能引起两岸的共鸣,是因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②④符合题意。这种共鸣也反映出两岸人民对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③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表述错误。答案B
4.(江苏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 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 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 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解析]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故D错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也就是从传统文化之中来塑造民族精神,故选C。其余各项不符合题意。
5.(天津五县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与活力
③民族精神终有传统性
④只有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解析] 5.②④正确地说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因。①观点错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是时代精神;③观点错误,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6.(湖北宜昌2014年元月高三调研测试) 嫦娥三号及其月球车的网上征名活动,激发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的参与热情。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中国探月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因此,从收到名称方案统计,“玉兔” 号64.99万余张,得票第一,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命名月球车为“玉兔” 号。这充分印证了
①网民饱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对中国航天的丰富情感
②文化在参与中传播,在传播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深厚民族精神
A.①②  
[解析] 6.“玉兔” 号月球车得名受到我国民族神话传说的影响,故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故②不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③表述错误。全体中华儿女高涨的参与热情与玉兔的形象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深厚民族精神,故④符合题意。答案 D
7.“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与此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D.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解析] 7.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理解。首先,“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体现出的是爱国主义;其次,A、B、C项名言体现的是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民族精神,C项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故选C项。
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诗词格言中,能体现出爱国主义传统的是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8.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知识。①③④都强调爱国,体现了爱国主义传统,②体现了自强不息,不合题意。故选C项。
9.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9.题干强调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力量,对中国或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故②③正确;并非所有的中华文化都是先进的,故①错误;④观点正确,但偏离题意,排除。
10.根据同名佛教故事创作的舞剧《千手观音》,讲述了我国古代的代国公主舍身救父,最终化作“千手观音”的传说,表现了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的和谐仁爱、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011 年以来,该舞剧公演了上百场,以其感人的叙事和宏大的舞台效果,令海内外观众为之折服。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继承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10.题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等知识。表现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舞剧《千手观音》根据佛教故事创作,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②符合题意;将佛教故事以舞剧的方式进行公演,并让海内外观从折服,体现出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故③符合题意。①观点偏离题意;④观点错误,文化传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11.中国画家画马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韩干、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頫都画过马,他们的“马”多是皇帝圈养的马,养尊处优,不会有瘦骨凌风的样子。而徐悲鸿画的马,鼻子较大、胸肌发达、四肢长,取的是荒原大漠里战马、野马形象。
1895年出生的徐悲鸿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阶段。在徐悲鸿的笔墨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坚强不屈、奋起抗争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
A.中国文化软实力强大的表现
B.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灭的重要原因
C.中华优秀文化对人的有形影响
D.每一个人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关切
[解析] 11.题干中国精神体现不出中国软实力的强大,故A项不合题意;精神力量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精神力量不是每一个人对他所处时代的关切,故D项错误;题干中的精神力量属于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来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
12.“勤俭节约”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②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④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12.①③中地诗句都强调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故符合题意;②中诗句指向诚信,不合题意;④中诗句指向艰苦奋斗,也不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应该为C项。
1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回答32—33题。
(2013江苏, 32,2分) 实现“中国梦” 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013江苏, 33,2分) “中国梦”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这就需要我们(  )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②果断抓住时机,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13.32.考点定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排除。①④切题, 答案选B。
33.考点定位: 人生价值。“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说的是“大” 与“小” 的关系, 不涉及质变, 故排除②。④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14.(2013四川, 6,4分)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 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 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14.考点定位: 中华民族精神。“万众一心” 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民族情怀” “坚韧品格”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生生不息”, 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故③④正确, ①不合题意。②排除, 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 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5.(湖北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6分)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同时表示,尊重台湾同胞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连战表示,2005年国共两党开展和解对话,进而两岸走向和平发展,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这是一条不应也不可逆转的正确道路。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国共两党或两岸各界,在政治互信上都向前迈进了一步,包括主张各依法规用“一个中国” 架构定位两岸关系,重申“九二共识” ,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等。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亲。两岸更应以务实的心态,使台湾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且正面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习连会“两岸一家亲” 共识的认识。(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10分)
(3)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尊重台湾同胞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的合理性。(4分)
[解析] 15.第⑴问:本题要求回答对习连会“两岸一家亲” 共识的认识。首先习连会是一种政治活动,在政治活动中达成两岸一家亲的共识,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而“两岸一家亲” 的共识之所以能够达成,则是因为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第⑵问,本题有着明确的知识范围要求:即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结合知识范围,说明“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也就是指出两岸不是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对等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组织答案时,可以从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角度,指出中华民族是统一的整体,两岸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第⑶问,本题要求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合理性,也就是回答在对待台湾同胞的生活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方面,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组织答案时,从价值判断与选择的两个标准进行分析即可。
16.(江西省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5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2013年12月,西方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高校10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一时间网上掀起一阵“圣诞节,过还是不过” 的争议。某地部分高校在当晚组织节日庆祝活动时也表示,过分渲染“圣诞狂欢” 气氛,将削弱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学校不应提倡。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影响深远,成就瞩目。这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⑴你是赞成或是反对过“圣诞节” 诸类的“洋节”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
⑵结合这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我国当前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8分)
[解析] 16.第(1)问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个中选一个回答。答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世界的,从共性来组织答案;答不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民族的,从个性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0分)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厉行勤俭节约,目的是要弘扬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党在新时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这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 有关知识,分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作用。
[解析] 17.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设问指向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作用;考生可以结合教材为什么我们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进行说明;主要是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说明。首先要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精一魂” ,因此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铸造精神基石、强基固本;其次我们可以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的角度进行说明,当然语言可以适度变化,变成有利于的模式进行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有利于更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18.(河北邯郸市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 。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 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今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材料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特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古代“竹文化” 对你有何启示。 (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12分)
(3)结合材料二,就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解析] 18.(1)首先审设问:本题材料限定材料一,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生活》,设问角度是启示即怎样做。其次审材料:“竹文化” “丰富的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的象征” 。结合材料信息,我们可以迁移的知识有:文化塑造人生、民族精神、思想道德修养。最后运用知识扣题分析即可。
(2)审设问:材料限定材料二,知识范围哲学《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设问角度是原因。根据题意和设问要求,可以明确本题可以运用创新的作用来分析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或者树立创新意识。
(3)审设问:材料限定材料二,知识范围为哲学,设问角度为怎样做。
审材料:结合材料中的措施找对应的方法论。“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可以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或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体现坚持群众观点,树立群众路线。
19.(厦门市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26分)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不变的主题。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三中全会根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定不同的主题(见表2) 。
(1)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因。(6分)
(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不变的主题” 的理解? (8分)
(3) 全面深化改革,应凝聚改革共识,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请运用文化对社会的作用,说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时代意义。(6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图5。
(4) 从图5中,选择—个主体,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其作用的认识。(6分)
[解析] 19.(1)审设问:该题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设问角度是原因,需要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等方面考虑。然后结合材料,运用党的相关知识分析。
(2)该题有明确的知识点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包含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回答基本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运用知识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该题知识范围:文化对社会的作用,需要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具体分析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意义。
(4)图中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选择一个即可,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所选主体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市场的角度而言,主要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如何发挥的,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主要回答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
20.(14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1)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8分)
  材料二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2)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6分)
[解析] 20.第(1)问,设问中的中国精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分析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就是分析中国华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第(2)问,一是注意设问比较大,需要从整个哲学角度分析问题;二是注意对“求真务实”进行细化剖析,以全面调动知识,求真包括追求真理、解放思想等,务实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
21.(2013福建, 39,42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 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 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 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 为主题, 收集资料, 展开讨论。
|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GDP增长11.4%, 财政收入增长15.9%;
|观点一: 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 有了金山银山, 就 |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 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 奢侈浪费之风抬头; 能源消费总量 |有绿水青山。观点二: 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 有了 |
|增长4.2%, 万元GDP能耗下降5.7%; 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土壤、水体质量下降;
|绿水青山, 就有金山银山。
|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 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 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 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 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 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 提供节省实用, 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 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 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 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 尊重爱惜劳动成果; 适度消费;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环境。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分)
(2)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 中的任意一个观点, 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12分)
(3)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 的合理性。(9分)
(4) 结合材料二,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 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10分)
[解析] 21.(1) 由设问可知, 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 题型为措施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问, 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 找出材料一中A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资源浪费严重, 土壤、水体质量下降,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存在问题等; 然后针对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 从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的职能, 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等方面综合分析即可。
(2) 审设问可知, 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题目类型为评析题。解答本问, 一要注意选择材料一中的任意一个观点, 不用对两个观点全部分析; 二要注意将所选观点与理论依据相统一。观点一, 既要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又要说明只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方法上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观点二既要说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又要说明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而忽视经济建设在思想方法上也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3) 审设问可知, 本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 分析“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 的合理性。本问答题的关键点是“时代内涵”, 应结合材料二从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勤俭节约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予以分析。
(4) 审设问可知, 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首先应指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然后指出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违背了客观规律, 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而是错误的。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解析] 1.材料表明,近代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自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史书典籍的作用,故①不符合题意。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故②表述错误。
[答案] 2.D
[解析] 2.材料中“神州十号” 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进一步发扬了我国新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因此④符合题意。首次的太空授课使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实现了同步收听收看,则有利于宏观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故①符合题意。题意没有涉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容,故②不符合题意。“神州十号” 载人飞船是一次科技活动,而不是充当传媒来传播优秀文化,故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3.B
[解析] 3.这首诗之以能引起两岸的共鸣,是因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②④符合题意。这种共鸣也反映出两岸人民对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③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表述错误。答案B
[答案] 4.B
[解析]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故D错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也就是从传统文化之中来塑造民族精神,故选C。其余各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5.C
[解析] 5.②④正确地说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因。①观点错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是时代精神;③观点错误,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答案] 6.D
[解析] 6.“玉兔” 号月球车得名受到我国民族神话传说的影响,故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故②不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③表述错误。全体中华儿女高涨的参与热情与玉兔的形象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深厚民族精神,故④符合题意。答案 D
[答案] 7.C
[解析] 7.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理解。首先,“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体现出的是爱国主义;其次,A、B、C项名言体现的是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民族精神,C项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故选C项。
[答案] 8.C
[解析] 8.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知识。①③④都强调爱国,体现了爱国主义传统,②体现了自强不息,不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 9.C
[解析] 9.题干强调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力量,对中国或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故②③正确;并非所有的中华文化都是先进的,故①错误;④观点正确,但偏离题意,排除。
[答案] 10.B
[解析] 10.题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等知识。表现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舞剧《千手观音》根据佛教故事创作,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②符合题意;将佛教故事以舞剧的方式进行公演,并让海内外观从折服,体现出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故③符合题意。①观点偏离题意;④观点错误,文化传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 11.B
[解析] 11.题干中国精神体现不出中国软实力的强大,故A项不合题意;精神力量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精神力量不是每一个人对他所处时代的关切,故D项错误;题干中的精神力量属于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来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
[答案] 12.C
[解析] 12.①③中地诗句都强调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故符合题意;②中诗句指向诚信,不合题意;④中诗句指向艰苦奋斗,也不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应该为C项。
[答案] 13.32. B 
[解析] 13.32.考点定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排除。①④切题, 答案选B。
33.考点定位: 人生价值。“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说的是“大” 与“小” 的关系, 不涉及质变, 故排除②。④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答案] 14.D
[解析] 14.考点定位: 中华民族精神。“万众一心” 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民族情怀” “坚韧品格”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生生不息”, 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故③④正确, ①不合题意。②排除, 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 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答案] 15.(1)A.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分)两岸有共同的文化,国共两党开展和解对话,在政治互信上向前迈进了一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2分)
B.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2分)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亲。(2分)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1分)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1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1分)国共两党用“一个中国” 架构定位两岸关系,要统一不要分裂。(1分)
(2) A.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 (3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应携手同心,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
B. 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分)两岸都应通过自身发展,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两岸更应以务实的心态,使台湾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且正面的作用。(2分)
(3)A.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分)尊重台湾同胞选择的社会制度,是根据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和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决策。(1分)
B.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1分)尊重台湾同胞选择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1分)
[解析] 15.第⑴问:本题要求回答对习连会“两岸一家亲” 共识的认识。首先习连会是一种政治活动,在政治活动中达成两岸一家亲的共识,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而“两岸一家亲” 的共识之所以能够达成,则是因为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第⑵问,本题有着明确的知识范围要求:即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结合知识范围,说明“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也就是指出两岸不是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对等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组织答案时,可以从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角度,指出中华民族是统一的整体,两岸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第⑶问,本题要求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合理性,也就是回答在对待台湾同胞的生活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方面,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组织答案时,从价值判断与选择的两个标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6.(1)赞成:①文化虽然是民族的,但是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 ②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分) ③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中,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发展。(4分)
反对: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产生深刻影响。(3分)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过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与创造力,并提升综合国力。(3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3分)④所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3分)
(考生如果答了两种态度,以其答案中的第一种态度作为给分根据。)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用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2分)
②坚持全面的观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2分)
③坚持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深化改革;(2分)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不断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分)
[解析] 16.第(1)问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个中选一个回答。答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世界的,从共性来组织答案;答不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民族的,从个性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 17.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铸造精神基石、强基固本。4分
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2分
③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2分
④更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2分
[解析] 17.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设问指向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作用;考生可以结合教材为什么我们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进行说明;主要是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说明。首先要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精一魂” ,因此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铸造精神基石、强基固本;其次我们可以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的角度进行说明,当然语言可以适度变化,变成有利于的模式进行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有利于更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答案] 18.(1)(10分)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用先进文化塑造我们的人生。(1分)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l分)③ 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2 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 2 ) ( 12 分) ①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 分)②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2 分)③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 分)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2 分)
( 3 ) ( 4 分)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 分)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2 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2 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 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二点即可)
[解析] 18.(1)首先审设问:本题材料限定材料一,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生活》,设问角度是启示即怎样做。其次审材料:“竹文化” “丰富的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的象征” 。结合材料信息,我们可以迁移的知识有:文化塑造人生、民族精神、思想道德修养。最后运用知识扣题分析即可。
(2)审设问:材料限定材料二,知识范围哲学《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设问角度是原因。根据题意和设问要求,可以明确本题可以运用创新的作用来分析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或者树立创新意识。
(3)审设问:材料限定材料二,知识范围为哲学,设问角度为怎样做。
审材料:结合材料中的措施找对应的方法论。“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可以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或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体现坚持群众观点,树立群众路线。
[答案] 19.
[解析] 19.(1)审设问:该题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设问角度是原因,需要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等方面考虑。然后结合材料,运用党的相关知识分析。
(2)该题有明确的知识点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包含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回答基本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运用知识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该题知识范围:文化对社会的作用,需要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具体分析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意义。
(4)图中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选择一个即可,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所选主体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市场的角度而言,主要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如何发挥的,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主要回答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
[答案] 20.(14分)(1)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③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8分。①要点2分,②③要点中每分句1分)
(2)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将梦想变成现实。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推动梦想的实现;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实现梦想。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实现梦想。(6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最高给6分)
[解析] 20.第(1)问,设问中的中国精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分析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就是分析中国华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第(2)问,一是注意设问比较大,需要从整个哲学角度分析问题;二是注意对“求真务实”进行细化剖析,以全面调动知识,求真包括追求真理、解放思想等,务实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
[答案] 21.(1) 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关注民生, 尊重民意。②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职能, 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要依法行政, 科学民主决策, 自觉接受监督。
(2) 观点一: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经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只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
观点二: 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②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3)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 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 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4) ①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觉遵循客观规律,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 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 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违背了客观规律, 危害了人民利益。
[解析] 21.(1) 由设问可知, 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 题型为措施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问, 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 找出材料一中A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资源浪费严重, 土壤、水体质量下降,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存在问题等; 然后针对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 从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的职能, 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等方面综合分析即可。
(2) 审设问可知, 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题目类型为评析题。解答本问, 一要注意选择材料一中的任意一个观点, 不用对两个观点全部分析; 二要注意将所选观点与理论依据相统一。观点一, 既要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又要说明只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方法上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观点二既要说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又要说明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而忽视经济建设在思想方法上也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3) 审设问可知, 本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 分析“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 的合理性。本问答题的关键点是“时代内涵”, 应结合材料二从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勤俭节约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予以分析。
(4) 审设问可知, 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首先应指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然后指出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违背了客观规律, 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而是错误的。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弘扬民族精神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