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的故事感想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老百晓在线】
    您的位置: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译文]
  走路要不慌不忙,站立要姿势端正,作揖时要弯腰,让身体成一弯形,尽可能表示出你的恭敬。
  [小故事]
   唐玄宗在勤政楼设宴,宴会结束后,兵部侍郎卢绚以为皇帝已经回宫,便平稳地骑马走在楼下。卢绚容貌清秀、温文尔雅。走在路上,总是风度翩翩,仪表俊逸,与众不同。仍然在楼上垂帘观看的皇帝被他的风度吸引了,忙问左右近臣:“这人是谁?”近臣便把卢绚的姓名告诉了皇帝。皇帝连连称赞他含蓄宽容、风度不凡。不过,也正是这一句赞美之词使卢绚遭到了奸臣李林甫的陷害。
  中国经典文化精品《弟子规》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则【图文】弟子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11.59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弟子规步从容教案 正文
弟子规步从容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弟子规 教案 谨
篇二:弟子规教案 古诗《咏柳》设计 设计理念: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古诗《咏柳》教学反思 《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所作,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我从复习有关春天的古诗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咏柳”,问孩子们“咏”是什么意思,他们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明白“咏”有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这首诗孩子们课前读了,比较熟悉,背诵很快。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情朗读、背诵很顺利。但是,到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的时候,就不知如何回答了。这一环节,为了让孩子们自主去探究,我安排了同桌合作学习,并提示孩子们看书中的注释,或者查《词语手册》。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孩子们较少接触,我举诗句例子说,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我认为学习古诗最关键的是从理解重点词语入手,一步步理解诗句意思。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一个过程。课堂中我讲得比较多,没有让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悟古诗内容.以后我在古诗教学中会更放手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维的空间,去体会诗意。《弟子规―谨》教学设计高要一小 苏金好 教学内容: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臂。 学习目标: 1、读书并能背诵所学的内容。 2、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懂得礼仪。 重难点:背诵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谨有一点时间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 答),看来挺学们学到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 学习新知 1、出示所学的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 4、学生齐读 5、指名读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吗?那你们小组讨论讨论然后 我在一起交流好吗? 6、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7、汇报交流 三、 根据学生汇报的进行学习 1、学习:步从容,立端正。 师: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 步从容的意思走路的时候要慢走,不能慌张,走得太快。 师:如果走得太快,会有什么后果? (指名学生说在学校的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过马路走得太快的后果) 生:立端正的意思是站立的时候要抬头挺胸,不能弯腰驼背。师:如果我们站得不端正会有什么后果?(指名学生说自己的观点)我们说的这么多谁愿意到前面表演一下步从容,立端正。“步从容,立端正”给人的感觉真的是太精神了,我 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到。我们在一起读这句话。 2、齐读:步从容,立端正。 师: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3、学习:揖深圆,拜恭敬。 意思:问候他人,捉揖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师:这是古代人的礼仪,我们现在不捉揖或拱手,但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生:可以鞠躬问好或道谢 生:我们是小学生可以敬队礼 (师生情景表演) 师: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4、学习: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臂。 生:勿践阈,勿跛倚是说我们在进门的时候不要踩门槛,与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伸出一只脚或者靠在物体上与别人讲话。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指名学生说) 生:箕踞的意思是坐着的时候炼焦或两腿张开像簸箕。臂的意思是大腿。这句话的意思是坐着的时候不要把双腿或双脚展开,不要抖动腿或臀部。 4、同学们你们说的可真棒,下面我们再来读读今天学的内容 (齐读 女生读、男生读、男女生对读 等方式) 我们把今天要学的内容学完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指名学生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演节目。 四、 游戏的“大家来找茬”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平日情况选择。 1、让学生开门(因为根据日常的观察绝大部分学生在关门时都来跑的)找出他错在哪 里,应该怎样改正 2、教师表演:与学生谈话弯腰驼背、靠在桌上、伸出一只脚、一条腿不断的抖动、而 且眼睛看着别的地方。学生指出与今天所学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五、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原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这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自身形象,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师生齐读: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臂。 只要我们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成为一名举止文雅的小学生,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 板书设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臂。 举
教学反思: 我们班在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这门课前,我们班有些学生在课间的举动很随意,就如书上写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上到这些内容时,我觉得很有必要纠正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因为课堂教学是进行“诵读经典诗文”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我主要 坚持“三个认真”。 一、语文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规律,以学定教,选择教学策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学习需要。教学《弟子规》,也应该如此。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教学契机,给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想象,当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积极性被老师的“按教案上课”这一思想打击之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还有多少呢?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一生的发展会有多大影响呢?假如,我没有改变教学步骤,学生会老老实实地随着我的牵引,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效果如何呢?而这样,我们还能欣赏到孩子们稚嫩的、闪着火花的音乐作品吗?……篇三: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 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 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吃的时候适量就可以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言行的准则,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谨”的第三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贵」是著重的意思, 「上」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循分」是遵循自己的地位, 「下」是ㄧ般的平民百姓, 「称家」是与自己的家庭地位条件相称.
穿衣服重在整洁不在华丽或名牌,要依照自己的身分,地位,年龄来穿著.并要依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合适的服饰.
现在很多小朋友看到同学有名牌衣服,球鞋,手机,心里就会很羡慕,吵著要父母买给他,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甚至不惜去偷或去抢,所以当我们想要ㄧ样东西之前要先想想,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每个人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二)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拣择」就是挑食的意思, 「过则」是过量的意思.现今社会富裕,吃得非常丰盛,我们不要挑剔食物的好坏.饮食的分量,大约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不要过量. (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乃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并不是饮酒作乐.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酒后乱性,丑态毕露是最愚痴的行为,所以不要养成饮酒的习惯.尤其在现代社会,更应谨记: 「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1.提倡「蔬果五七九,健康人人有」:
建议儿童每天三份蔬菜,二份水果;少女及所有成年女性,每天摄食四分蔬菜,三分水果;青少年及所有成年男性,每天五分蔬菜,四分水果.各种颜色蔬果应均衡摄取,可达防癌效果.每份的份量以自己的拳头为大小. 2.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1)油炸类食品 (2)腌制类食品 (3)加工类肉食品 (4)饼乾类食品 (5)汽水类食品 (6)方便类食品 (7)罐头类食品
(8)话梅蜜饯类食品 (9)冷蛱鹌防嗍称 (10)烧烤类食品
请小朋友想想看平常是否有吃这些垃圾食物 若是有的话,则要减少食物的份量,多吃蔬果来改变饮食习惯. (四)复习 1.身有伤贻亲忧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 「贻」g遗留.父母亲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所以要更要好好爱惜.
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 所以要先反省自己. 2.德有伤贻亲羞
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或是各种团体中,如果和别人起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像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流连网咖,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难过.
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古代有所谓「诛九族」的制度,ㄧ个人如果犯了大错,所有的亲族都会连累被杀刀叉的摆法:叉子在左,刀子在右. 用餐方式(讲解时请学生出来示范) 1.西餐重视视觉,以主人为主,女主人优先,男主人或侍者需帮忙挂衣服或拉椅子. 2.口布打开置於腿上,开动时以女主人为主,女主人开动,众人就可以开动. 3.饮料以浅尝为主,杯子为高脚杯,倒入饮料约杯子的1/3. 4.肉或糕点需切成数小块慢慢品尝(切完后刀子放在盘子的上方,右手拿叉子). 5.食用完毕后,餐具摆放以十点钟方向或四点钟方向为主,刀锋向上. 6.口布擦拭以嘴角四周为主,勿用来擦脸.
每位学生发下刀叉,盘子和餐包,请他们练习用餐的方法.
《弟子规》谨第四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 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 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1.「步从容」
走路时仪态要从容不迫,就是要稳重不慌张,横冲直撞.有的小朋友在学校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
引申一般人走路大都匆匆忙忙,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急性子,没有耐心,个性太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2.「立端正」
即站得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弯腰驼背,这样能显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
引申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姿势都要端正,除了是一种礼,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与健康.现在很多弯腰驼背,长骨刺与经常腰酸背痛的人都是因为不良的姿势所引起. 3.「揖深圆,拜恭敬」
问侯他人,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引申 祭祀行礼或对他人行礼,都要从内心发出恭敬,旁人可从你的行为 (腰有没有弯,速度的快慢,说话的声调)看出,所以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恭敬心. (二)勿践阈勿跛倚
「勿」是不可以;「践」是践踏;「阈」是指门槛.「践阈」是进门时踩在门槛上.「跛倚」是一只脚斜站著,给人懒散不敬的印象.
引申 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少有门槛,不过有些寺庙或旧房子仍有,所以下次记得要跨过门槛,不可踩在上面再跳下.另外很多人喜欢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斜放著,这样身体肯定会歪一边.或是有人喜欢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这样的姿势都是不雅,而且非常不礼貌. (三)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著时两脚张开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 新课传授 (一)称尊长,勿呼名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对老师、对长辈也要有适合的称呼,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称谓的礼仪十分重视。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就像现在如果老师听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都会觉得怪怪的。 我在法国生活过2年,法国人称呼对方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用“你”,其他时候都用“您”,他们只对小孩和小狗称呼你,我有一次在火车站把一个包掉在了地上没发现,一位白发老太太对我大声喊“先生!先生!您的包丢了!”,小朋友,我们不仅喊长辈时要用尊称,而且还要称呼“您”。 如果别的小朋友喊我们的父母名字,我们一定不高兴,所以我们自己也不要做类似的事情。如果遇到陌生人,比我们爸爸年纪大的可以喊什么?伯伯。小的呢?叔叔。(类似阿姨、婶婶),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称呼,可以问问爸爸妈妈。 父母们也要注意,平时尽量多用“您”,对我们的领导、长辈、老师也要用尊称,否则孩子们不能从我们身上学到恭敬心,他们以后也会不知道怎么去尊敬别人。一个懂得尊敬别人,谦虚的学生以后遇到的贵人一定会特别多。 (二)对尊长,勿现能。 故事: 有个男孩,在宁波天一广场的外教处学习英文,他的英文名字叫Jacky,一次吃饭的时候问奶奶,苹果用英语怎么说?奶奶说不知道。小孩就嘲笑奶奶真笨,苹果是apple呀!他又问奶奶香蕉怎么说?奶奶摇摇头,小男孩又说奶奶你真白痴! 提问:这个孩子的英文好不好?那他知道孝顺长辈吗?我们可以向他学习吗? 骄傲是不好的品德,假如一个同学舞跳得特别好,但她遇到谁都要说自己跳舞很好,这样的同学是善还是恶? 弟子规里讲有余力,则学文,才艺应该学习,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自己哪一方面很厉害就骄傲,这样反而会让别人讨厌。但是如果有的时候父母老师请我们表演才艺,那我们就该大方地表演,己有能,勿自私。比如宁波有爱心义演活动,常常有小朋友上台义演帮助别人,这样的行为是善还是恶? 此处,家长也要先从自己做起,看看自己平时有没有傲慢的缺点,是不是也经常称呼对方为你,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孩子们的改变才迅速。另外,我们也不可以盲目地表扬孩子,使他们养成自大的缺点。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是否进步了,批评时也要注意,不要总是拿邻居家的孩子来和他们比,还是要以理服人。 (附加故事:井底之蛙)
(三)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游戏:练习鞠躬(请2位家长和6位孩子上台面对面站好) 老师先示范鞠躬:鞠躬时眼睛看着对方,微笑,90度鞠躬,动作缓慢,抬头时仍然微笑看对方。先请两位家长互相鞠躬,说早上好,再请孩子们互相鞠躬,然后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他们会说很高兴,因为对面的小朋友在对我笑,借此进一步鼓励学生们! 同时也要说明,学习传统文化要灵活运用,假如过马路或很匆忙的时候就不该鞠躬,可以招手微笑说“叔叔好”等。 每周一句:“虚心使人进步!”――毛泽东
(四)问起对,视勿移。(邀请两位同学上台做场景配合) 和长辈说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看哪里?要看对方。我们父母也要注意,跟领导、同事说话眼睛要看着对方,尤其是谈判、面试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也有利于我们把事情做好! 另外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可以随意打断,倾听是一种礼貌! 当别人两个人在说话时,不要从他们中间窜来窜去,这样也不礼貌。
(五)事诸父,如事父。 我们说百善孝为先,是孝顺谁?那别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要不要尊重他们,孝顺他们?如果邻居家的小朋友对我们的爸爸妈妈不礼貌我们会高兴吗?所以我们要尊敬所有的长辈! 教学目标 1.
会 和客人道再见。 2.送亲友到楼下或路口,若是远道而来的亲友不熟悉环境,则要送他们上车才行, 3.目送客人离去。 重点难点解决策略 1、诵读、讲故事 2、小品演练 3、生活中落实
教学活动设计 经文内容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称尊长勿呼名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对老师、对长辈也要有适合的称呼,像外国人都会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但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称谓的礼仪十分重视,所以我们不可模仿。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就像现在如果老师听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都会觉得怪怪的。 ※提问一:大家以后到社会上去工作时,对自己的老板、上司如果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二)对尊长勿见能 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见」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在长辈面前特别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很爱现、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注一:现代人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强调自我表现,不懂谦虚的美德。 (三)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疾」是快步走过去,「趋」是小步的走过去,「揖」是很恭敬的向他问候。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引申: 当我们刚好在忙自己的事情时,长辈刚好来了,这时我们应当要放下手边的事情, 先向长辈问好,处处不要忘了这恭敬之心。 ※故事一:伯禽趋跪。 (四)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骑马、乘马车、牛车居多,所以在路上遇到长辈,就应下车, 向长辈打招呼,让长辈先过去,等待长辈大约离去距离我们百步之后,自己才上马 或上车。 注二: 现代与古代交通工具的不同,应对之礼就有所不同。在现代,如果车子正在高速行驶,我们突然间看到长辈就摇下车窗来向他招呼,或是将车子紧急停下,这样都是很危险的。古时的马车与现代汽车之不同,古时与现今街道之差异,均应考虑最合宜的行礼方式。我们要懂得对长者礼让,帮他开门,等他坐好后再轻轻的把门关上,下车时,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很安全的下来。 要注意迎、送的礼节,长者搭车时,我们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再离开。 机场送别时,要一直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礼仪,不能不谨慎学习。 二、故事时间 (一)蔡顺拾椹供亲 汉朝时有位读书人名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采桑椹,回家的路上遇到强盗,强盗很纳闷为什么他为什么要把桑椹装两篮?蔡顺告诉强盗,一边是熟的比较甜,是给母亲吃的;另一边是不太熟的留给自己吃。强盗感动他的孝心把他放了,并送些米给蔡顺奉养母亲,但是他并没接受,因为蔡顺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了解物品的来路,以免被别人误会。 弟子规 (一)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句话就讲到我们现在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了。就是孩子吃饭问题,古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对饮食,勿拣择,对于吃的喝的,不要挑三拣四,挑肥拣瘦;食适可,勿过则,食物够吃就行,吃个七八分饱就好,不要吃撑了,这样会伤到胃的。 1、不要挑食:现在大人们都希望小朋友吃饭不要挑食,不要只吃肉,也要多吃各种蔬菜和米饭,要营养均衡。有小朋友吃饭的时候说,青菜不好吃,我要吃肉,或者说妈妈烧的鱼不好吃,我要吃饭店烧的鱼,这样都是不应该的。 2、(带一个饭碗到课堂)不浪费:现在很多人吃东西经常要浪费,去饭店吃饭点了很多,吃不完,觉得打包回家很没面子,就都浪费了,这是非常非常不应该的。因为食物是很宝贵的啊,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有感激的心情,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啊。所以浪费是非常非常罪过和可耻的事情。问题?有没有小朋友每次吃饭不剩一粒饭?每周一句:勿以恶小而为之。 3、少吃垃圾食品(带一些给孩子们看,准备饮料、饼干、火腿肠等食品到课堂): “病从口入”,我们吃东西也要有选择,不要吃一些“垃圾食物”。你有没有在吃垃圾食物?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一、 油炸类食品 1. 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2. 含致癌物质; 3.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 腌制类食品 1. 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 影响黏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 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 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 .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诸位朋友,一个新鲜的肉放在空气中,多久就臭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结果这些肉制品居然可以放多久?有的放三年,有的放五年。什么力量造成的?放了很多防腐剂。所以听说现在制造木乃伊也不需要放防腐剂了,很多人死了以后就不烂,长期吃这些防腐剂。这肉制品里面还含有亚硝酸盐,这是三大致癌物之一。因为我们现在也可以了解到癌症的比率有多高?四分之一。有没有最新数字?已经往三分之一迈进了。对。癌症是不是抽签的?是不是?「真衰,我得了癌症」。有果必有因,所以当你饮食很注意,然后心情又很好,常常读诵《弟子规》,不看别人的缺点,就看自己的,这样就不会心情那么不好。因为看到自己缺点就努力去改,你就会有成长的喜悦。因为癌症的病因,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一个比饮食更厉害的,情绪,所以要管好我们这颗心。心又好,吃的又注意,保证你跟癌症是绝缘体。所以诸位朋友,你有没有信心不得癌症?有,掌声鼓励一下。 四、 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 .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其他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 .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 .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 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 .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 .只有热量,无其他营养成分。 七、 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 .热量过多,其他营养成分低。篇四:弟子规教案全集 弟子规教案全集 (总叙~余力学文) 目
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备注
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 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生
8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 10 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
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 15 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 - 0 -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复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 20 切戒之☆复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 21 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复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 22 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复习: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 23 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R饰增一辜☆复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2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复习: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25 勿话扰☆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 26 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 27 短报恩长☆复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28 ☆复习: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29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 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复习: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余力学文 3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复习: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31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复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32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复习: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33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复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4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复习: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35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复习: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1 - - 2 -
- 4 -篇五:弟子规教案全(打印版) 课题:1“谨”之“缓揭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 “谨”之“缓揭帘”。 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2、情感与目标:养成拾金不昧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 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预习《弟子规》P8-9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复习“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二、学习“谨”之“缓揭帘” 1、听泛读“谨”之“缓揭帘”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2、领读。 3、试读。 4、齐读。分行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 腿更不可以抖动。 五、练习背诵 1、自由背。 2、同桌背。3、检查。 六、作 业 1、背诵“步从容”。 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 板书设计: 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教学反思: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课题:2“谨”之“事勿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 “谨”之“事勿忙”。 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情感与目标: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 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预习《弟子规》P9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复习“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二、学习“谨”之“事勿忙” 1、听泛读“谨”之“事勿忙”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齐读。分行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 2、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邪是不正的意思,僻是怪僻,邪恶不正当,不合正道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四、练习背诵 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板书设计: 2、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教学反思: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课题:3“谨”之“将入门” 教学目标: 3、知识与技能:学习 “谨”之“将入门”。 4、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5、情感与目标:养成敲门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 学习难点:养成敲门的习惯,用人东西要有借有还。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预习《弟子规》P9-10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缓揭帘”。 2、说说自己是怎样端菜、盛饭的? 二、学习“谨”之“将入门” 1、听泛读“谨”之“将入门”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2008jdvcywuA==" title="弟子规步从容教案"/> 三、了解意思。 1、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屋内是否有人,不要冒失闯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
弟子规步从容教案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弟子规的感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