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理论知识最新文章去哪里找?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太极拳理论】十年太极拳感悟
查看: 3577|
评论: 0|原作者: 窦健勇
摘要: 2003年6月在德州植物园跟邓新华老师练洪传陈氏太极拳至今满10年,自己身体很收益,功夫未下多少(易学够我忙的),多少感悟还是有一些的。
太极拳与太极的关系:太极是太极拳根本,太极为阴阳之道,阴阳的转换中包
& & 2003年6月在德州植物园跟邓新华老师练洪传陈氏太极拳至今满10年,自己身体很收益,功夫未下多少(易学够我忙的),多少感悟还是有一些的。& & 太极拳与太极的关系:太极是太极拳根本,太极为阴阳之道,阴阳的转换中包含着自然、哲学的道理,一开始练太极拳有人就问,太极拳能打人吗?为什么太极拳用这么慢的速度练习,后来才感悟到:至阴而后至阳、至柔而至刚劲。& & 二八理论:100个人学拳,10年后有20个人还在坚持,练得出色的大概也就2、3个,陈发科在北京教拳30多年,学生不少于一千人,出色的成名的也不过几个人。太极拳就像写字,谁都会写,没几个成为书法家的。& & 内与外:与写字不同,太极拳是讲求内涵与实战的功夫,你就是把拳打成陈发科、杨露禅一样的漂亮,也未必会有他们那样的内涵与功夫;& & 太极推手:与其它拳种相比是文明的竞技较量,太极推手太极功夫讲求后发制人,点到为止,这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 成名公式:功夫大师不仅是打拳漂亮(也不一定漂亮),更要有功夫的内涵,但是这需要很多精力投入、悟性挖掘、名师指导,这也是太极拳成功的公式。& & 阴阳鱼缠丝:功夫内涵是什么?其实练到最后就是一个阴阳鱼,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的,而是一个立体螺旋的,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拳缠法也!& & 太极操: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也没什么不好,有多少人会对实用感兴趣?练练太极操也同样可以舒筋活血的,就是这样简单,也赶不上公园跳集体健身操、交谊舞及溜圈散步的人多;& & 生病才锻炼:太极拳练习者多数是30以后的人,工作清闲,想锻炼一下,或者身体生病了才想起来要锻炼,轻微活动的太极拳是首选拳种了,洪均生、刘成德、张家俊、马虹等等都是身体不好才修炼的。& & 魅力:太极拳是很有魅力及内涵的拳法,外家拳上了岁数必然30以后难以入门,更很少可以练出来成绩的,太极拳可以,蒋家俊为什么会追随洪均生三十年哪?因为太极拳的魔力与魅力。马虹45以后练太极拳的。& & 参天大树:相对于别的拳种来说,太极拳可以算作参天大树,长得慢,可以成大才。太极拳是很实用的拳法,但是比较难以练成的。三年拳(武术)不如一年摔跤,一年摔跤不如3个月的拳击,也有说形意拳一年打死人。但是见过形意拳大师跟散打省冠军比赛的视频,形意拳没有胜出。& & 老师与徒弟:一个有名气的老师,未必一定有真功夫;老师有功夫,并不代表徒弟有功夫。一个善于授业的好老师是很难得的,名师易得,好徒弟难求。太会说的未必是好老师,好老师要有功夫,不保守,徒弟还得是那个材料。& & 悟性:感悟能力、理解力,易经、太极、中医等都讲求悟性,就针灸一样,博士生的徒弟给病人扎了多次就是治不好,领着让老师看看,白胡子老师拿起针来,还是扎的那几个穴位,一会就见效了。太极拳中的採挒肘靠等使用方法需要大量的实践,而且没有功夫很难用上,这些也都离不开悟性。练一辈子糊涂拳的很多。张家俊学太极拳不到十年,能实战战胜日本空手道20多人的代表团,全国练太极拳的没有几个到这水平的,这就是悟性。天才:悟性高的当然也是天才,当然天才不仅仅是悟性,还有动作的协调性等,太极天才马畅,江西省《樟树市洪传陈式太极拳分会》聂文华学生张宇霆(八岁女孩)练得很有板有眼的,每个拳种都可能出现天才般的人物,关键还在人。& & & 太极自然桩& & &太极桩&& & 站桩:很多拳种包括气功都以站桩为基本功,太极拳也是如此,只是站桩的姿势稍有不同,站桩可以通筋络,气感传的快,但有的太极大师不站桩也练得很好,比如洪均生宗师,站桩方式比较多的比如冯志强。& & 划圈:太极拳的划圈是比站桩更重要的基本功,大中小圈不同,传承也不太一样。自己在清晨打坐& & 打坐:利于放松、培养元气、通周天,道家功夫打坐的多,站桩容易打通奇经八脉,各有特点,站桩不容易出偏差,打坐要有人指导才好;天界中佛祖、菩萨打坐,金刚站立,想想为什么那?& & 导引气功:最好是培养好元气,再导引也不晚;& & 内功:大师们的说法也不一样,就算是有内功的话也要练、养,太极拳起源于气功的自发动,转而言之,太极拳可以变成“动”气功的一种形式,你练基本功,或者单式子效果不见得明显,但是练拳的时候可以感到气的“流动”,比如每次一路拳练到某个式子左右你有明显的出汗,这也可能是气感的一种形式,你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基本功、单式子练了很久没出汗,而打拳到2、3分钟时就开始出汗了?& & 天人合一:是修炼者的一种极佳状态,内外感知、天地人相融合在一起。& & 长寿:太极拳大概并不是最长寿的拳种;& & 偏差:练功过度容易有伤,内功练不好容易跑偏,看到一些大师得癌症的,是先天八字后天大运不好,还是练功偏差所致?这方面的实例总结的很少,不可妄断。膝盖受伤算是普遍现象。& & 大师的修行:首先要具备两条武功+武德,武功为阳,武德为阴,阴阳结合,周天不停,这样才能提高,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如果你看到哪位自称大师的人在骂别的太极大师,你不妨对号入座,没有武德的人就像折断的翅膀,飞不太高的;& & 摒弃门户之见:这也是武德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太极拳有十多家分派系,陈杨孙吴武洪等那个传承的太极拳都有高明的宗师、独到的见解,青出于来的弟子,唯有一家好是片面的;陈家沟还是正宗的太极拳发源地,现在从小孩抓起的太极拳,以后应当是人才辈出的。门户之见是国人的诟病。& & 太极梦:金庸的武打小说为什么畅销,因为年轻人、成年人都需要梦,现实中的梦不很完美,对打很难看到,两个大师打起来太过简单,因此才有丰富内容的小说;太极拳的实用爱好者,也是怀揣着梦想,迷恋到了太极的魔圈中,实际太极散打中擒拿基本用不上,梦没必要醒来,自得其乐就好。心态:一般太极拳修炼者的心态应当是---只管耕作,不问收成。& & 规范化:太极拳应当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才能走出去,就像跆拳道、空手道的规范,传统的传拳过几代人就容易走样,就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徒弟打拳也各有千秋,我们容易注重悟性而忽视了规范;香港吴氏太极拳硬件、训练搞得都不错。& & 参禅悟道:一武术大师跟我说:以前脾气急躁,参禅后心胸开阔了很多,现在如果背后有人骂我了,改天他来求我办事,我照样帮他,以前不行。都有这种心态难,经得起检验也难。这就是易经上的厚德载物,学易经不容易悟进去,很遗憾易经没有上升到图腾一样让人崇拜。国学传承任重道。& & 个人感悟而已,不论对错,也许再过几年感悟会不一样了。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极网微信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太极网微信号:cntaijiwang 关注太极网公共平台,及时了解太极拳界新闻,太极拳赛事,太极拳理论成果。欢迎投稿,免费宣传!
123456789101112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Powered by太极拳理论考试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太极拳理论考试复习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考​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太极拳理论:从太极内功心法论“纯读经”不是“只读经” - 今日头条()
太极拳理论:从太极内功心法论“纯读经”不是“只读经”
王教授在练习太极拳一、引言我原本也是一个很科学很唯物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前对传统文化的很多形态基本上持鄙夷态度,对太极也认为不过是老年人的健身操而已。自2008年创办贵阳博雅书院后,在贵州推广读经教育,渐渐亲近传统文化,加上自己身体也开始不好,才开始学太极,了解了一些理论和常识,才知道原来对太极的认知是“很不科学的”。尤其是近三年来终于折服于季谦先生,认真学习读经教育理论,走上老实大量读经之路,对传统文化乃有生命之体悟,练习太极才渐渐入门,并感觉到文武相通,在平时练拳和读经的教学中,对于太极内功和教育心法,两相印证,颇多感悟,觉得读经学堂可以把太极内功心法引进来做作体育读经的正规课程,既能完善读经教育的框架,而且有助于领悟纯读经之理念和心法。二、太极之缘、身体开悟与包本难易之辩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武禹襄故居日应读经推广中心之邀,我赴中国太极之乡——河北永年的作读经教育宣导,顺便参观了太极宗师杨露禅故居与武禹襄故居,有幸得遇武氏太极第五代直系传人,河北永年武氏太极学院院长孙建国先生,遂起拜师之意。攀谈中,我请求孙先生对我进行了指点,孙先生纠正了我的浑元桩后,还传授了武氏太极的母桩——懒扎衣桩,让我非常受益。谈起老传统传承之难,孙先生与我颇有同感,于是鼓励我正式学习太极,并欣然应允我的要求,同意择期收我为弟子,使我将得以忝列武氏太极第6代门人之中。于是约定近期内再返永年,按老传统行大礼拜孙先生为师,从此将推广武氏太极作为终身事业,一边习练太极,一边将其放到体育读经之框架中,在读经界推广,既弘扬太极文化,亦造福于读经家庭和读经学堂。本来因为性格、身体和一线教学之需等三个原因,我几乎是不出门的,这次若非中心之调遣,我也不可能出来做宣导,凑巧的是宣导地点居然是永年,而时间上也一样凑巧,孙建国先生长期出外授拳,我去的这几天,他刚巧回来,似乎就等着与我相遇,看来机缘已至,该我正式进入“武林”了。我之所以对武氏太极情有独钟,是因太极本为文化拳而武氏尤甚,且太极六大门派中,以武氏太极拳理最深最精,是文人拳中的文人拳。武氏一家乃官宦之家,于文于武皆为世家,武禹襄兄弟三人有两人考中进士,亦全都自幼习武,杨露禅亦先随武禹襄之父武烈习洪拳和长拳,27岁乃赴陈家沟从陈长兴学练太极,武氏一家亦差不多同时习练太极。杨露禅与武禹襄皆武学奇才,各自加以研究,竟分别创派,皆成为一代宗师!二人一生曾有过四次正式交手,各胜两场战成平手,可见武禹襄功夫之深。武李家族虽终身研究太极,但祖训不以太极拳为业,其祖训曰:“不吃拳饭,不扬拳名……”,故武氏太极一直只在家族中秘传,直到四代祖师李锦藩先生始传外姓。李锦藩先生临终时嘱咐孙建国先生将武氏太极弘扬出去,故孙建国先生及其他同门几十年来不遗余力推广武氏太极,使其走向全世界,使我等业余爱好者也有机会亲近大师,甚至还能成为入室弟子,真乃幸事也!武禹襄祖师的拳论有言:“先由心知,后有身知,身知胜于心知……”,尤其契合于我现在的教学实践。首先我还是要申明我的教学并不是创新,而只不过是真正做到重视读书而已,并不出读经理论之外,我所说的话,季谦先生20多年来已不知说过多少次,在《网络回复类编》和其他场合随处可见。我现在的实际教学中,每本经典一般皆令学生先分段读100遍,再通本读200遍以上才开背,致力于打破对于背书之执著,我模仿季谦先生说:“背书不包本,包本不背书,谁教学生背书谁是笨老师,包本是天下最容易的事情,最简单的事情,最快乐的事情,从今天起,读经老师别再那么努力地妨碍孩子包本了!”然后引用武禹襄祖师的话跟他们说:“那100遍分章读就是心知,以后的通本读200遍以上就是身知,即我在《纯音流包本法》中所说,读经是读到会背为止,不是背到会背为止,背书是体力劳动而不是脑力劳动。200遍以上的快速通读,通过身体开悟而产生西方人所说的肌肉记忆或者右脑记忆,一旦开背就非常容易,往往可在以半个月左右完成包本(目前最快为3天),不会再发生那种一年半载背不下一本书的情况,而且心知易忘,身知几乎终身不忘。这就是纯读经的神奇功效,但是说神奇也不神奇,是因为今人不读书,才以为神奇,真正都这样读,人人如此,就见怪不怪了。”大道至简,这才是正常的读书方法,绝不是那些反对纯读经者因误解而批评的:“纯读经是激进、极端和功利的教育,是对儿童的残害”,恰恰相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不功利、不激进、不极端,做到因材施教育和人性化教育,可以彻底解决现代教育的百年困境。只是因为读经这个传统断绝百年,现在来恢复,真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以至于读经学堂出现了十多年,我们自己都还是很难领会或不敢相信先生所说的“信心和心法”——越简易越高明,越高明越有效,不敢相信先生所说的理想的教育就是这样简单,从教授2010年在对田田妈的回帖中提出要“纯读经”以来到现在,很多学堂还是不能处理好“读”与“背”的关系,不敢这样纯读,虽然都是老实大量,但落实到现实层面总是会有不同程度的歧出和偏离,从而导致教学上的挫折,有的学堂甚至反过来质疑老实大量,将人病误认为法病。我因为做事一向认死理,做什么都特别重视基本功训练,故学太极我也比较愿意站桩,通过太极,透过“身体开悟”的概念,很容易就接受纯读经,坚信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开发生命和智慧,达到读经教育戒定慧一次完成的效果,实现季谦先生说的“真学问、真工夫”。只是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对包本的重视,把包本当作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性目标,切不可有丝毫动摇,不能因为强调纯读就说只读就好,背不背无所谓,包不包本无所谓,那样就相当于阳明后学,只抓住一句“满街都是圣人”便束书不读,直到呵佛骂祖,流于狂禅,那就非吾人提倡纯读经之本意了,倘若以后有人如此,则我有言在先,非我之罪也。故曰:辩清包本难与易,人人可为夏梓朝。勿忘勿助勿捐道,至纯至简致舜尧!三、只练拳不练功,只“上学”不读书之辨我与武氏太极第五代直系传人孙建国先生于武氏太极学院合影这一百年来,由于现代社会对记忆力教育的排斥、否定和打击,现代人落入了一个“只上学不读书”的怪圈,惯性之余力,导致推广读经以后,大家对读经虽然部分接受了,而“只上学不读书”的思想仍然在上演“变形记”,或变为“重解经轻读经”,或变为“重背经轻读经”,总之,很难干净利落、痛快淋漓地“纯读经”。在这个社会大趋势下,太极和读经有着相似的“练拳不练功”的命运和危机,最近几十年,国家对太极的推广和扶持力度很大,太极普及程度很高,但很多太极名家却看到其中的隐患,认为在这样的大面积普及中,太极的文化内涵、内功心法和技击因素——即其高度和基础——却被淡化了,而这些才是太极的生命所在,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对此甚至都没听说过,练拳不练功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失去基础和高度,太极就会变为普通的健身操,无形中也就等于消亡了。这个担忧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现代人长期受限于实用主义心理,强调现买现卖,片面追求轻松、快乐,特别照顾孩子的兴趣和情绪,故练拳和解经一样,很容易让人一下子产生兴趣,学点招式和套路,又没有难度,马上看得出成效,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反之,练功则要长期苦练才有成效,与现代人的观念格格不入,如果不加以特别的强调和支持,是很难做到的,这与读经教育的推广不是极其相似吗?太极拳的传承应该说比读经乐观一些,不管在大面积的普及还是真功夫的传承,都已颇有成效,读经教育却是真正断绝了百年,恢复与传承更加困难,但读经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教育,也是最高度的教育,就相当于太极的基本功,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高深的,也是教育的根本原理,今天要走出教育的迷思,读经是唯一之途,舍此无他。普及太极与普及义务教育,有同样伟大的历史功绩,但也造成类似的弊端,就是导致内涵和“真功夫”的缺失,不过这个缺失是可以弥补的,也是必须弥补的,惟需机缘和条件而已,现在看来,似乎机缘和条件都已渐渐成熟,追求两全齐美的时机已经来到,惟此过程中需要打破一些思维定势,会引起一些争议,我们需要智慧圆融地对待。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固然是普通人容易出现的弊病,但并非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浩叹和悖论,有贤者出即可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季谦先生之读经理论,即为此大时代之大手段和及时雨也。因为练功和练拳本不相妨,练功是本,练拳是末,本末一体,原本没有问题,更不会互相冲突,但现代人只从知识和功利的角度来认识世界,肤浅、浮躁,不肯吃苦受累,凡事喜欢讲究意愿和兴趣,所以不愿意练功,就可能导致练功和练拳的对立,而在教育上,读经和解经就相当于练功和练拳的关系,现在读经和解经居然就对立了,这是一个不可避免,也无需避讳的事实(不过我看季谦先生早已预见,也早有对策,大家不必惊慌,问题迟早总会解决的)。从养生的角度说,只练拳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因此而批评“只练功”,更不能武断地认为练功没有练拳有趣,真正肯练功的人,练进去后他还是觉得练功更有趣些。一位练太极的朋友跟我说过,他常常觉得舍不得花时间练拳,甚至一天到晚练功他都不觉得枯燥,他甚至有瘾只练功不练拳,所以不见得练拳就一定比练功有趣。同理,从成年人业余爱好的角度来说,只解经是可以的,但不能因此而反对“只读经”,武断地认为解经一定比读经有趣,也是想当然。我也听到很多读经家长,他们说舍不得解经,宁愿只是读,他觉得这样就很好,很有趣,所以不见得解经就一定比读经有趣,当然,从教育的安排上说,将来是一定要解经的,不会只读经不解经,但要有次第,不能乱来。另外如果说,练功练拳都需要,如果一定要提倡,应该提倡什么呢?毫无疑问是提倡练功,因为练拳一是很容易,二是一下子可以吸引人,是不需要特别提倡的。而练功则不然,练功不容易有进步,更不容易一下子让人有兴趣,如果不特别提倡,很有可能就没人练功了。所以提倡练拳会妨害练功,但提倡练功却不会妨害练拳,反而有助于更好地练拳,这是一个不可质疑的道理。只听说过崇本息末的,没听说过崇末息本的,本再怎么提倡都不过分,而末则是不能提倡的,也不需要提倡的,练功的人哪有不喜欢练拳或练拳不如人的道理呢?读经不也是这样吗?哪有大量包本的人解经不如人的道理呢?四、“只练功”其实已包含了练拳,“只读经”同样已包含了解经,反之则否武李家传氏太极传承表——孙建国支系“只练功不练拳”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但“只练拳不练功”的现象则是可能存在的,一般人如果没有师父指点,或者故意不练功,打拳时不带着内功心法走,他仍然可以练拳,顶多就是把太极变为健身操而已,所以虽然价值降低,但“只练拳不练功”的确是做得到的。但是反过来,为什么“只练功不练拳”就做不到呢?因为所谓练功主要是站桩,而任何一种桩功都是太极拳招式中的一式,甚至是所有招式的母式,它不仅本身是拳,还是一切招式的源头,所谓“拳是走步的桩,桩是定步的拳”,站桩本为最低限度的练拳,只要你练功就一定已在练拳,故“只练功不练拳”从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是做不到的。比如“懒扎衣桩”就是武氏太极的母式桩,一切招式都从这个桩化出,又归于这个桩,故称“母桩”又称“拳宗”,体现了“万法归宗”之运用,也说明了练功之重要。譬之于读经,就是“只解经不读经”是做得到的,“只读经不解经”却是做不到的,读经本为最低限度的解经,因为就普通人而言,五官六根都总摄于大脑,其运作无一不受大脑之控制,现代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也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思维都不会停止,除非是死亡。所以只要开口读就是在解,读得越多解得越深,即便儿童也是这样,因为他会长大,他是活的,他的理解力在天天增加,他读一遍有一遍的理解,长大一天就增加一天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从做学问角度的解经,是不高明的,也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不需要的,但现代人往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孩子做学问方式的解经,这才是不对的。至于读到入定,超越大脑的控制,使生命和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那更是求之不得的真功夫,是读书的终极目标,纯读经就是对此境界的追求,为什么要限制呢?但现代知识教育执著于理解和实用,执著于科学证据,对此理不但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认同,而且一定要来打倒这种“愚昧落后”的神秘论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文学式的批评,不过是文人的戏论,当不得真的,但恰恰是这种看似精辟,实则乖谬的格言或谚语,最容易深入人心控制民众,所以文人不读经,有才无德,不懂得“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不懂得“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不懂得“草上之风必偃”的道理,越有才危害越大,这一百年来哲学退隐,文学凸显,造成各种社会乱象,不正是如此而已么?这个误区来源于另一组矛盾,即现代人不知道“只有知识没有智慧”是可能存在的,但“只有智慧没有知识”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智慧一定要通过知识来体现,启发智慧一定要学最低限度的知识,而这个最低限度的“知识”最好是经典,而不应该是所谓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道理甚明,但即便这个看来几乎无可质疑的道理,在现代社会都是很难被接受的!所以才会出现这些“只上学不读书”的变形。总之,暂时只练最低限度的拳,将来学拳才能学出真功夫,暂时只解最低限度的经,将来解经才能真正通经。所以那种“我不反对老实大量读经,我只反对纯读经或只读经”是一个假命题,但却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论,是很令人遗憾的,但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认知太符合现代观念了。而实际上,现在老实大量纯读经的学堂,大部分当初也是带着这种认知进入读经教育的,我就是一个“典型”,并因此走了多年的弯路,所以我们需要互赞互勉以及更多的悲悯、包容、耐心和等待,教育乃千年之事,不必做一时之争。五、对“背诵”一词的百年误解及包本之超越武氏太极第四代传人——李锦藩先生手迹一般人对纯读经之误解,一是以为纯读经反对理解,这是一百年的老问题了,强调理解和实用;二是以为纯读经就那么死板,其他什么内容都没有,这也是老问题,但纯读经好像是个“新问题”,所以又引起老调重弹。关于理解和实用的关系,季谦先生已解答过,大家也都答复过多次。我再简单说一下,第一,是说基础教育阶段不应该有解经课,要等到高级教育阶段再开。第二,不理解是说学堂不主动开这个课,而不是说学生没有自然的理解,纯读的过程一定有自然的理解,这是理解的升华,而这个过程是自发的,不是老师教的,更多的是体悟,比理解的价值更高,这才是做学问真正需要的理解。第三,长期读经的孩子,包本几十万字之后已有阅读原典的能力,是不需要现代出版物,更不需要现代教学那种满堂灌的模式来解经的,他们是直接读古人的注本,这不是更有价值吗?我们为什么要着急用不高明的方式来给他们解经呢?第四,有学者说现在进入文礼书院的孩子都是“不纯读经”的成果,否则他们连字都可能不会写,更别说写出那么好的文章了。这是完全的臆测,我要说,早期文礼学子与将来纯读经的孩子们比,能够直接阅读原典做学问,这是相同的,要说一定有不同之处,我想一定是纯读经的孩子将来应该整体上会优于这些“不纯读经”的孩子才对。至于说纯读经,我加一点不新的“新意”来解答这个误会:纯读经其实主要是就读书的状态言,而不是教学的范围言。是说整本书是读会的而不是背会的,读的过程中就是纯读,不要思考,不要边读边背,不要依靠理解记忆,全靠熟读成诵,这才叫纯读经。我们并没有因为提纯读经而改变教学内容,读经还是中外文读经、音乐读经、美术读经和体育读经,没有任何增删,只是每个学堂根据条件不同而不一定那么成熟地把读经的全部体系建立起来而已。纯读经的标志是读的时间多,背的时间少,越少越好,它只是包本手段的改变,其他方面与老实大量是完全相同的,但这个改变,可以说,才真正实现了读经教育符合人性、开发人性,不功利、不激进、不极端的本色。因为纯读经教学模式是要引导孩子读会为止,最后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就是开背后以最少的时间完成包本录像,这个时间,根性利的学生可能在10天以内,中上等学生可能在20天以内,一般学生只要读书功夫出来了,也应该在30天内,理论上是一天都不需要,读完后直接上来背给老师听,然后录像。至于读多少遍,那就看每个孩子的资质、用功程度、志向以及家长的配合了。这样大概从一两百遍到一两千遍不等,孩子们总会包本,其快是自然的快,慢是自然的慢,我们不着急、不催熟,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不管是自然而然,还是老师有意引导,就可以进行提升心性、培养习惯、校正行为和锻炼静定功夫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了,录像则渐渐变成一个必然会有而不刻意重视的结果,这样就体现出因材施教、法无定法和人性化教学,季谦先生所描述的轻松、简易、高明和有效的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的回归和对儿童的保护,怎么能说是功利、极端、激进呢残害儿童呢?这个解答实际上是对“背诵”这个概念的重新厘定,现代人把背诵理解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以为“背诵”是指把不会“背”的书强记下来叫“背”,整个包本过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在“背”,所以名之曰“死记硬背”,认为这是对大脑的损伤、创造力的破坏及对儿童的“残害”,如果背诵真是这样,那么这些批评就是成立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现代人完全把“背诵”的概念弄错了!通过一线教学实践,我发现真正的“背诵”或“背书”,应该是指学生上来把读会的书背对书本念给老师听,故称“背书”——背对书本读书!故背书本来就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不是拿到一本新书,没读到自然成诵就要求学生开背,而把包本最主要的过程——“读书”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准备阶段”,把作为结果的“背书”当作整个包本的过程。所以在教室,我常常对学生强调,你坐在座位上只有读书一件事,没有背书这件事,谁背书我就批评谁。然后我用电脑的工作程序打比方告诉孩子们,人的左右脑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和硬盘,内存只有临时存储功能,它主要负责处理文件,而硬盘则专门负责存储,电脑要执行什么命令就把文件从硬盘里面调出来放入内存,处理完又把新形成的文件存入硬盘,内存必须立即清空,否则就会导致死机,这是电脑的工作原理,与左右脑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包本的过程应该是通过读书把内容存入右脑,背书就相当于内存在处理文件,把右脑里面的内容拿出来放到左脑里面整理一遍,录像就相当于把处理好的文件再存入右脑,所以在背书上所花的时间和力气一定要远远少于读书才对。如果不是熟读成诵,就是强硬的把文件存入内存,就会导致电脑反应慢甚至死机,所以背书的结果一定是很慢,甚至完全背不下来。违反了电脑的操作规程,会导致电脑死机或系统瘫痪,违反大脑的操作原理,也会导致大脑死机,你哪里面还能正常包本呢?即便是资质好的孩子用这样的笨办法,看起来他照样包本,但他很快就会遗忘,除非他用更多的精力来复习,而读会的书虽然也需要复习,但不会那么费时费力,所以背会的书不属于你,读会的书才永远属于你。虽然季谦先生早有阐述,但因为现代人根深蒂固地把背书理解为一个长期强记的过程,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常常要求学生这样背诵,效果固然不好,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这样的“背诵”当然会引起“争议和反思”了,因为这样背书的确是很困难的,也是违反教育之道和人性的,批评这样的“背诵”,我也双手赞成啊!所以那些质疑纯读经的老师,就他们的出发点而言,纯读经学堂和他们是一致的,都是想要顺乎人性,保护儿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是由于概念混淆,导致了实操的不同和无谓的争议,甚至于莫须有的攻击和诽谤,真是很可叹惜!六、面对质疑和攻击的态度——耐心和等待,以不辩为上武氏故居旁边的武氏太极学院(院名题字者为中国武协主席,联合国武协秘书长张耀庭先生)不管怎么样,在现代观念下,纯读经的教学,不拿出实例是很难说服一般人去实践的,现在我们终于做出来了,但说出来还是很难让人相信,因为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何况那些实践多年而未成功的学堂,和多年浸泡在现代知识体系内的专家学者呢?但我相信,只要符合人性,这个教育就一定会得到推广,只要真诚关注教育,质疑者一定会很快改变过来,即便他不纯读经,也会知道原来纯读经不过是打基础练内功而已,但真正打好了基础,练好了内功,将来画龙点睛,一飞冲天,才有可能。而这样的教育真的是笼罩各种层次的读经,而不是对立于所谓的“不纯读经”,这样,无谓的争议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只是,我深深知道,像我们这样的阿猫阿狗,能够读经,已是德薄而福大,居然还要推广读经,更是力小而任重,何况与人辩论,那真是智浅而谋深,不自量力了。故我们自己的欠缺与不足一定是很多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有的质疑、批评,甚至反对和攻击,都可视为帮助我们反躬自省的手段,我们都应该自处谦卑而心存感恩!所以季谦先生一再告诫我们不与人争,其意深远,其心慈悲,盖恶恶丧德,当不为已甚,如果我们真能通过读经教育体贴圣人之意,于常人之情亦当能体谅,故我愿意感谢一切批评者,然后反求诸己,日新其德。但我也相信这些问题都不会太大,因为大方向没有问题,只是因为迥异于时风,而动世人之疑,故引致如许热议也。孔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桓魋其如予何?”孟子也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如果读经教育是符合人性的,是历史之必须,则一时之误解与争议,不会使读经断灭;如果纯读经是反人性,反教育的,那么何需世人群起而讨之,自己早已败亡了。且凡质疑者,莫不带着真情与热忱而来,都是为了孩子、教育和文化的出路着想。我们既然读经了,就要一反“五·四”之风气,勿做意气之争,敢于率先对人“作善的揣测”,而不要延续鲁迅只作“恶的揣测”,只管坚定信念打基础,一心一意纯读经,则天下太平总还有一丝希望。惟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都能早日放平意气,回归理性,《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孟子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愿与天下人共勉!故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读经不包本,有始亦无终。功不妨害拳,重拳会害功。练功须无空,练拳始可通。讨好儿童者,尤忌基本功。但言爱儿童,群言故汹汹。人为造分裂,吹面尽寒风。久矣我华夏,未能至中庸。疾风知劲草,岁寒识劲松。大雅久不作,何人能执中?我愿天下异,磊落洒心胸。携手相扶持,高飞并相从。斯须之不悦,都付笑谈中。夫如是,不信圣贤皆寂寞,不信大道不能从!孔夫子,爱迪生,千年一相遇,都谓此心同!七、体育读经之安排1933年李锦藩先生参与创办的斌儒学院至纯至简做真功夫在于见道,勿忘勿助弃口头禅莫若以明。这些实践和体悟,跟我这几年逐渐能够体贴体统文化的各种形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练习太极,对于帮助我开展纯读经教学,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次,机缘所至,得遇孙建国先生,让我可以正式学习太极,将来引入体育读经,配合易筋经,完善读经学堂的教学体系,也算是瓜熟蒂落吧,而推广太极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这样我就对推广武氏太极更有信心、兴趣和决心了。我简单说一下关于体育读经之构想。季谦先生尝言:“如要学体育,最好是学中国武术或印度瑜珈.因为不仅锻炼筋骨皮之效果不亚于西方之各种体育活动,另外,对精气神之锻炼,则是西方体育之所难能也。……今后吾人推广读经之余,亦应注意儿童体魄之锻炼,吾以为适当恢复武术教育,是为良策也。……所谓[体育]者,顾名思义,应是[对身体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身体教育的学问,不仅起源甚早,其品类繁多,虽人为而本乎天然,由运动而通于医理,自生理而上达性灵,讲技艺而尊尚德行。其中有动有静,而且寓动于静,静中涵动;有内有外,外练而固本,内练而发强。合天人身心动静内外术德而为一,可谓博大精深,技进于道,而通称为[武学],这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之一大表现。可惜自民国建国,提倡全盘西化以来,在位者对此智慧有意鄙视,社会民间也因而日渐生疏,社会学校流行所谓「体育」者,大体以西洋为标准,固亦有其精采处,但总觉偏重于“外练筋骨皮”,而无所谓[内练精气神]。吾人认为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亦是整个人类的损失。……近十余年来,儿童读经蔚然成风,建议读经之余,亦宜以此教习之,此孔子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也。”观先生之意,大旨有三:第一,必须是正宗武术,第二,可内外兼修,第三,以基本功为主,为以后保留无限之可能。故体育读经应主要侧重于武术基本功之训练,不可侧重于器械与套路之练习,而这一设计,正好有助于我们理解先生所说“纯读经是练内功”的意思,于文于武,契合无间,两相得益,不至流于不老实,玩花样,端在于此也。根据季谦先生所说的心法,如果所解不偏的话,那么,我对包本是追求“不背而背”,对体育读经也是追求“不练而练”。我在追求滴水不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教学上的“秘诀”,就是对于孩子的德行教育、身心健康、静定能力、体育读经、课堂纪律、包本速度、心性功夫等或实或虚之教学要求,似乎可以找到一个以一驭万、以简驭繁的方法,将以上要求一以贯之地一步完成甚至一成永成,那就是训练孩子的坐姿!以此为突破口,真正把孩子的坐姿训练好了,以上教学内容或教学效果,几乎可以全部揉为一体而又各得其所、各尽其效,如此浑然一片地实施教学,真是既简单又高明,既轻松又有效。如同教育有方方面面的要求一样,课堂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解决,那永远解决不完,这样的课堂一定到处“漏水”,时常“漏水”。朱子把孝弟解释为行仁之本,也就是说通过孝弟可以走向仁,我在实际教学中则把坐姿训练当作行孝弟之本。为什么?因为一个弯腰驼背的孩子一定是怠惰的,而每个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弯腰驼背,一定非常着急,一定在家多次纠正过而没有效果,因为孩子本来就不听话不爱学习不求上进来的,大问题都解决不了,何况这个“小问题”呢?从“父母唯其疾之忧”的角度来说,他违反孝道;从身体上说,他有害健康;从德行上说,他违逆长辈;从精神上说,他颓废消极;从学习上说,他容易松懈不求上进;从心性上说,他尚无生命之自觉与内省;从修养上说,他全无静定功夫;从公德上说,他最容易违反纪律……等等,那么,你要把这些帽子扣到他头上吗?然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去开展你的教育?这显然是不行的,我相信教授说的,教育是天下最简单的事,所以我反过来想,一个人如果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他一定是一个心性较好的人,善于自律,凡事认真,懂得体贴,容易立志等等,所以如果把坐姿训练好了,就比较容易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了。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或者说所有“大问题”的解决都要以这个“小问题”的解决为前提,这个“小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问题都不容易解决。于是每来一个新生,我都会告诉他读书比背书重要,做人比读书重要,而做人从哪里做起,从孝道和师道做起,而孝道和师道从端正坐姿开始,我的课堂上什么都不如坐姿重要,你坐不正我可能会“罚”你不读书!那怎样训练坐姿呢?以太极拳的桩功来训练,通过体育读经让孩子们掌握一点基本的太极内功心法和正确的身法,除了站桩时专门练习之外,引导他们用于易筋经和平时的站、坐、行和劳动之中,使其一生受益,当下见效。为什么是坐姿呢?因为现代社会这样一种文明形态,它全面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和为财富而财富的生活,是有内在必然的联系的,这种知识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生活,一定会让人追求感官享受,忽视身体教育,从而身心懈怠,所以现代人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其行、走、坐及运动,身法基本都是错的,这是坐姿之所以成为一个教育关键点的原因所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有一个经验,明知道站相和坐相很重要,但是要求学生坐端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方面是大家已经习惯于糊涂,习惯于故意不知道;另一方面,自己都不知道何为正确的坐姿,想教也教不来,时间久了老师也没信心和兴趣去关注这个问题了,而信心正是所谓教育的“心法”,心法既失而没有效果那是一定的。中国内家拳基本都要求站桩,其要领和口诀也大致相同,主要不外乎“提顶吊裆,尾闾中正,命门后撑,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百会上撑,卷舌叩齿”等,其目的就是调直脊柱,使人体中正安舒,四肢百骸恢复正确的结构,再辅以呼吸吐纳之术,达到祛病强身、养生延年之功效,在武学修为上则是练内功的上上法门。即便不练武,这个身法也适用于日常生活的一切动、静状态,如果养成习惯,日期用而不知,时时刻刻都以这个身法来生活和学习,就相当于全天都在练功,不仅精神饱满,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精神专注,更有利于让人生发向上之心和愤悱之情,这样,德育、养生、习武、励志和课堂纪律就都在其中矣!所以这既是以一驭万的上佳手段,也有一举多得的上佳好处,其训练过程又非常简易,只需要一节课即可完成第一次训练,以后每天边练习边纠正,几个月下来,就可以掌握要领,费时极少而收功甚多,诚为体育读经之最佳课程。课程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是每天1至3次,每次5至15分钟,越长越好,练易筋经的时候就把那一次站桩安排在易筋经之前,效果更佳!将来进入文礼书院或别有机缘拜师学艺,则读经、站桩和易筋经的底子,就可以培养出武林宗师了,当然我们并不只是为了培养武林宗师,而是教育该怎样教,就怎样教。诚如教授所说,体育就是“身体教育”,从读经的高度来统摄体育课才能叫“体育读经”,才能真正起到身体教育这效果,故搞好体育读经,除了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所有气血、经络和五脏六腑方面的疾病,孩子一辈子身心健康之外,因为有读经之高度,则将来做人做学问才能有本有源,在这个基础上乃有文化之传承,乃有各行各业大师的正常涌现。因为和中医一样,中国传统武术尤其是太极,其文化内涵之深,没有读经的底子是不太容易读懂的,连基本典籍都读不懂,谈何传承呢?我见过一些武学经典,常常是引用或化用《四书》、《老庄》、《易经》里面的句子,而太极名家一般也都兼通“三玄”——《老子》、《庄子》、《易经》,(后附的《武氏太极内经心法》即是如此,一看便知。以纯读经之心法,再辅以体育读经之训练,我现在所带的大班,虽由七、八十个青春期大孩子组成,亦时常接近于滴水不漏之状态,这个效果,连我自己都感到神奇。而我的“秘诀”,从术的层面讲,就是纯读经和站桩,从道的层面讲就是太极内功心法和读经教育心法,但这两个心法亦只是一个,就是信心!这乃是万法之法,坚持正确的理论而有100%的信心,这样的老师必定能产生“动人”之效应,这个效应会渐渐让孩子心悦诚服,言听计从,你批评他,他会接受,你鼓励他,他会努力,你启发他,他就上进,日积月累,就会慢慢养出颜渊之德。教育达到这样的地步,不用等到学生毕业,就可以判定这个教育已经成功了。现实中我带的学生基本上都在往这个趋势发展,不管他原来是否逆反和厌学,所以我有时仿佛有一点时空错乱的感觉,坐在教室中而恍若不在教室中,抬头一看,面前居然有那么多学生坐着,哦,还是在教室中!真是“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比如有一次轮休,只我一人值晚课,但因为有事,我十分钟后才进教室,孩子们秩序井然在读书,我以为有其他老师帮我顶班呢,没想到居然一个老师也没有!也不知是学生隐形了,还是老师隐形了,孩子们一边读书,我一边悄悄地感动了很久!因为心中幸福满溢,便加倍地喜爱教育,喜爱孩子!为什么现代教育大呼爱和人性,但往往都是口头禅呢?我想一定是教育没有做对,所以关乎人性与教育的事情,我痛切地认识到,要痛下真功夫,莫做口头禅!否则既耽误孩子,还往往以此为矛,很轻易地就对他人发起无情的攻击,还自以为在匡扶正义!八、最后一点尚不能“挥之尽去”的感慨武禹襄祖师铜像我不可避免地联想到现代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喜欢强调“儿童的意愿”,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冒出这样一个理论!因为所谓的“意愿”一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理性的判断,而理性的判断又需要一个前提,即理性的判断能力,那孩子哪里来的这种能力去判断一件重大的关乎一生的事情呢?这明显有悖于逻辑和现实的理论,居然能够大行其道,实在大为怪哉!即便是成人,在判断之前也需要深度的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对一件陌生的事进行深度的了解,现代人往往也没有这个耐心,所以即便是成人也很难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却要责之于儿童,不知是何道理!现代教育就是如此破坏人的思考力,而没有思考力,也往往比较容易没有良知,所以现代社会才这么坏!如果善意地理解这个理论,我愿意这样去想,如果说儿童表达了他有参加某种学习的“意愿”,那一定是经过一定的试验后,他跟老师能产生感应,他愿意受教于那个老师。而那个老师凭什么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意愿呢?一定是那个老师有季谦先生所有说的“老师的特质”,能产生“动人之效应”,让这个孩子感受到,从而愿意接受那里的那种教育。而这个效应从何而来呢?一定是从教育者的“信心”而来,这就是季谦先生反复阐述的“心法”,而当今教育最擅长的这个心法的,恐非纯读经莫属。因为教育者的“动人效应”而形成一个良好而强大的学习场,这个磁场让孩子们有了学习的“意愿”,好学生更上进了,一般的学生开始上进了,落后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了,教学越来轻松,越来越快乐,学生的学习“意愿”乃开始产生,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这是家长配合学堂把孩子强迫一段时间之后才有的效果,那么,这个“意愿”属不属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意愿”呢?另外,我现在有这个“意愿”将我的一点肤浅的体会贡献出来,让大家参考,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有这个“意愿”来了解和交流,这又属不属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所说的“意愿”呢?若教育是正常的,人生是理性的,普通人于文于武皆能这样从小打基础、练内功,则一生幸福已有所依,何况事业与学问呢?而现在我们不仅连事业和学问都谈不上,连把教育做正确都这么难?念及于此,我忽然悲从中来……心中尚有怨尤,看来我还是修养太浅,也许该闭关一段时间充充电了。李鹏 日八稿相关链接:一、武李氏家传太极:武禹襄()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尚侠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约1850年同乡杨露禅()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长兄武澄清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武氏论著较多,先著后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而写成,所以已故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称武氏著作为“简练精要,无一浮词”。武氏一生虽然研究太极拳术最为精深,但终以教读自任,故此拳传人甚少,只传其甥李经纶(字亦畲)技艺最精,以后李氏单传,故称武李氏家传太极,到第四代后始传外姓。二、王财贵:中国当代大儒,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全球读经教育发起人。日出生,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师事隐者掌牧民先生、书法家王恺和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台湾武艺文化协会第二届理事长,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华山书院院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鹅湖月刊社编审委员,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研究员。东海大学人文学系兼任讲师,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兼任教授,文礼书院院长。三、孙建国:法号德海、别名“行者”。武氏太极拳第五代嫡系传人、武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中国武术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武当百杰人物。结业于北京中医药培训大学,擅长武医推拿、拔罐和针灸。现任邯郸市峰峰武术协会副主席,永年县武氏太极学院院长,南昌理工大学和邯郸学院客座教授,《武当》杂志、《武魂》杂志,《太极》杂志,《搏击》杂志和《中华崛起》丛书特邀编委。自幼爱好武术,16岁拜武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生为师,刻苦研练,数十年如一日敬师如父。自1991年至2005年,曾十一次率队参加“中国(邯郸)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获得金银铜牌数十枚。1991年任“太极拳联谊会”开幕式千人太极拳优秀教练,1993年“广府太极十二新秀”,2004年出版《武氏太极拳秘笈》一书,2005年广州“俏佳人”音像公司和人民体育出版社为其拍录《家传武氏太极拳》系列vcd光盘9碟,2007年,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华武术》栏目拍录专题片《拜师记》,同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邀请他拍录《中华武藏》《武式太极拳》系列套路大型电视教学光盘20碟,中英文版向全世界发行。其业绩已载入国家体育总局出版的《中国体育年鉴》。2008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研究院邀请参编中国武术段位制《武式太极拳》教学教材,2009年特邀参加香港武术联会被评为【太极名家】,2012年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武氏太极拳全典》,2013年参加天山武林大会被评为武氏太极拳掌门人。2014以来,受永年县政府特邀,常驻武禹襄祖师故居,接待国家、省、市各级领导,讲解武氏太极源流特点与发展历史。四、武氏太极内经心法:太极拳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至刚至柔,太虚寥廓,肇基化元,阳动阴摄,法轮常转。至道在微,恍兮惚兮,有如是空,无形无象,推之大之,其原其要,本乎阴阳。阴阳者,自然之道也,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视之似有形,探之赠无物。如水之无常形,按之则柔,斫之则激,且愈斫愈激,而克天下之至坚。上者左行,下者右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此乾坤之象也。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故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如环球之无端,虽变化万千,而唯其一理,阴阳相济,阳固而阴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下,阳运化,阳在上,阴收藏。从阳而引阴,从阴而引阳。以左制右,以右制左;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上下相随,进退若骛,自然相应,以至无形。用阴则沉虚固静,用阳则轻捷猛厉。先则用阳,后则用阴。攻必守,守必攻;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移形换位,左右旋转,双手互搏,无分阴阳,是谓乱环。行功走架,须去世离俗,自然松静。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以意领气,虚实开合,圆活连贯;用气不用力,动则分,呼也;静则合,吸也。一呼一吸,均匀柔缓。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动,使丹田之气鼓荡,布迭周身百骸,四肢末梢,勿忘勿助,自然而然。由阶而渐进,则功夫日深,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修炼不缀,则真气从之,内力渐生渐长,形与神俱,内外若一。由始悟而初觉渐入佳境,入佳境而大悟大觉,然后知其法而忘其形。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虑之患,恬淡虚无,积精全神,浑元一气,太极生焉,虽百岁而形体不衰,精神不倦也。遇敌守中,舍己从人,引时落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不丢不顶,能收能放,粘连沾随便,随曲就伸。乘隙而趋势,懂动而借力,四两拨千斤。顺势曰走,一走即活,而重滞之病。内格反空,逆从阴阳。我顺人背,人刚我柔,曲中求直,意在敌先。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蓄势而动,后发先至,一收即放,迅雷贯耳。胜有敌,不胜在我。察阴阳,审刚柔,避重而就轻。正所谓制人而不制于人是也。斯技虽为有法而无法,法无定法,非法,法也,尽在得机得势,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全球首家太极拳门户网,始于1997,立足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理论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