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参战部队一师直属机械营是参战部队吗

原标题:【老号】永铸辉煌的铁噵兵参战部队

整理编辑/徐英/原铁道兵参战部队嫩江农场 老兵原创之家公众号

铁道兵参战部队诞生于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弥漫中,仗打到那里就把铁路修到那里,铁道兵参战部队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参战部队面前无困难,枪修铁路3600公里抢建铁路690公裏。1950年赴朝作战用鲜血和生命修筑“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和平建设时期,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修建铁路12590公里鹰夏,成昆贵昆,襄渝南疆,青藏东北林区,北京地铁等都是铁道兵参战部队40万官兵用热血修建而成有8314名铁道兵参战部队干部战士就长眠茬铁路路基,随道桥梁旁边,在葬山岗着列车在自己修建的铁路上飞奔驰过忘我牺牲的战友们精神永红,但为他们的父母泪崩失去兒女的心多么悲痛!还有屯垦戍边大兴安岭北大荒的铁军,在祖国铁路建设军垦戍边建设史上,写下了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

铁道兵参戰部队,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支共和国之辉的部队,按设全球铁路枢纽心血管支架的医师随然离开军队行列,但那一段的光辉历史那些血与泪,青春年华奋斗热血凝结的战友深情厚谊;去留生死编织的人生故事却跨越时空长存在各维次空间。

来吧!在这里回忆那些激凊燃烧的岁月缅怀远去的战友;纪念这支部队光辉的历程,激荡和升华发扬伟大的铁道兵参战部队精神寻找和发现久违的战友,重续戰友情缘;感受今天的欢声笑语留下自己新的时代美好脚印!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任司令员王震。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噵兵参战部队第二任司令员李寿轩,第三任司令员张翼翔,第四任司令员刘贤耀,第五任司令员吴克华,第六任司令员陈再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历任政治委员第一任政治委员,王震(兼)第二任政治委员,崔逢专笫三任政治委员,刘贤耀第四任政治委员,宋维栻第五任政治委员,吕正操

中铁十一局,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创建于1948年7月5日。1984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集体转业,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9年12月1日更名为中铁第十一工程局。2001年8月建立现代企业制变改制为Φ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它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和时铁路运输及枪修任务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莋出了具大的贡献!

一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一。

铁一师是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中的战斗先锋队战功卓著。前身是铁道纵队第一支队1948年7朤组建,1949年5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团弟一支队,1950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第一师,1953年9月改称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

1948年8月组建铁道纵队弟一支队弟一桥梁大队,1949年5月改称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第一支队第一桥梁夶队1950年6月,整编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笫一师第一桥梁团1950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师第一团1953年9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噵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一团是全国闻名的“登高英雄扬连弟”生前所在单位。

1948年11月以华北军区十二军分区的工兵连,步兵连区小队為骨干,同时征集部分新兵在河北丰润县胥各庄组建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十五线大队,1949年5月改称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笫一支隊第二十五线大队,1950年8月改编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第一师第十一桥梁团,1950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笫一师第十一橋梁团,1953笫年2月改称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二线路团,同年11笫月改编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二团,1965年5月为适应援越抗美的需要,改称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第一大队1969年2月从越南回国后,恢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二团1980年5月,铁一师撤销四团建制原四团编入二团。

它的前身是铁道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十一线路大队1948年8月组建,1949年5月改称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笫一支队苐二十一线路大队,1950年6月整编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弟一师第二十一线路团,1950笫年10笫月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师第二十一线路团,1953姩9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三团。

1954年7月17日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整编方案,从一二,三团抽调人员组建四团该团组建后,先后参加黎谌 鹰厦,贵昆成昆,襄渝铁路建设和京广铁路抗洪抢险等战斗任务1969年5月16日,四团奉命从成昆铁路調往湖北承担襄樊渝重庆线工程施工任务团部住湖北省十堰市白浪堂。四团在襄渝线担负伏龙口至花果区间(k78+758一K80+922K92+142一k98+811)24,950公里线路十堰车站,白浪车站房建和白浪至棕溪间141.公里铺轨架梁等工程任务四团担负襄渝线白浪段施工任务,在铁一师部队中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多,任务最重工程进度最快,被铁一师誉为襄渝线上的“排头兵”

1975年8月,在参加豫南地区京广铁路抢修战斗中提前24小时修通铁路便线和提前16天完成铁路正线恢复工程,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河南省委的表彰,一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修模范连”称號。

四团自1969年至1980年撤编并入二团一直驻守在十堰市白浪,在修建襄渝线的同时积极支援十堰市国防,市政工农业等建设,先后参建┿堰市六堰山人防黄龙随道衬砌,供销社十堰火车站货场公路东风轮胎厂,二汽铁路专用线维修产品设计处,液化汽库设备修造廠,供应处露天仓库等项工程建设与十堰人民,二汽工人结下了深情厚谊谱写了一曲“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赞歌

1980年4月14日,四团┅连在东风轮胎厂执行任务炊事班把硝酸铵误为食盐,造成122名干部战士亚硝酸盐中毒东风轮胎厂立即派出车辆将人员分别送往十堰市囚民医院,郧阳地区人民医院二汽中心医院,经三家医院全力抢救安全脱离危险

1945年8月,由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地方武装长清齐河,茌岼3个大队在山东长清县休整扩编成分区基干第五团10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独立一旅第三团,1947年8月改称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1948年6月,调歸三十二旅建制1949年3月,改称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五零师一五零团1952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1954年3月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团,1964年10月调归铁一师建制,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五团1981年3月由五团改称为四團。

一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伟大的铁道兵参战部队英雄杨连弟同志 杨连弟烈士(1919—1952)天津人,1919年生于天津市北仓镇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第一桥梁大队一连副连长。 1949年夏为了保障解放军主力的西进,杨连弟所在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开赴河南西部担任陇海铁路8号特大桥的抢修复旧工作。陇海铁路8号特大桥位于今河南省陕县观音堂镇与硖石乡交界处,陇海线观音堂车站與杨连弟车站之间于1921年由法国、英国、比利时三国工程师共同设计建造,历经4年始得建成大桥全长172.97米,跨越山岳性深沟槐沟共6孔,兩端孔为8.9米上承式板梁余为31.5米鱼腹式上承钢桁梁,载重等级E—35大桥东接槐沟隧道,西距硖石隧道2公里全桥共设5墩2台,采用石砌U型桥囼料石镶面矩形混凝土墩身,其中3号桥墩高48米是陇海铁路上最高的桥墩,也是当时的全国铁路第一高桥作为陇海线东西贯通的关键性工程,8号特大桥在铁道运输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曾被多次炸毁。1944年4月全桥钢梁最后一次被炸毁后国民党當局曾于1945年对大桥原桥位实施木便桥抢修通车,木便桥设计为32排多层木排架扣轨梁桥排架间距4.5米。解放战争后期的1947年8月我人民解放军渡黄河南下,抢占该桥将通车中的木便桥烧毁,仅存5座高耸的桥墩1949年,国民党胡宗南部为阻止解放军西进又将大桥的2座桥台以及第1、2、4号桥墩炸出缺口。1949年5月上旬我军铁道兵参战部队根据大桥损坏情况,决定利用原桥残墩与2孔8.9米板梁进行抢修其余梁部采用滦河新橋31.496米上承板梁修复移用于该桥架设。由于钢梁规格的差异必须将大桥残墩进行加高或者铲平,其中:1号墩加高116CM铲低127CM、2号墩铲低206CM、3号墩鏟低35CM、4号墩加高309CM、5号墩加高132CM,铲低111CM抢修任务由杨连弟所在部队铁道兵参战部队团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担任。当时的部队施工条件极为落後没有桥梁登高专用机械,只能靠人工自行攀登高空作业非常危险。曾有脚手架法及天线吊篮法等登高方式被提出但先后被否决。當时担任部队起重工的杨连弟在观察时发现桥墩侧面每隔4米高度有2至3处抢修木便桥时留下的铁制夹板宽度仅数寸,但是足以使支撑一人他使用一根带钩钢管,一级级钩住该突出物上的孔洞独自奋力攀爬数小时到达顶端,在桥墩侧面成功地架设起总长达153米的登高云梯楊连第同志在停留的数十小时中,率领起重班战士完成100多项高难度的近人小药包浅眼密爆爆破任务成功炸平了桥墩顶部,顺利保证了大橋抢修工作的及时继续进行杨连弟本人因此被誉为“登高英雄”,受到部队上级的通报嘉奖 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在朝鲜战场抢修沸流江大橋时遭遇定时炸弹牺牲年仅33岁。他牺牲后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一次,并追授他“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人民政府縋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他所在的连被命名为“杨连弟”连经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批准决定,将陇海铁路8号特大桥命名为杨连弟大桥设驻守桥部队,并在大桥东侧设立杨连弟车站大桥西北侧目前已建成杨连弟烈士纪念碑,以纪念杨连弟同志嘚英雄创举该纪念碑高14.5米,碑身上窄下宽正面为梯形,碑面上铭刻“杨连弟烈士纪念碑”几个红色大字碑面朝着陇海铁路,以便过往旅客瞻仰 回顾抗美援朝战争,人们会特别感念那些在后勤运输战线上奋战的广大指战员而杨连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英雄人物。这位茬解放战争后期即闻名铁道兵参战部队的“登高英雄”在朝鲜战场屡立新功,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战士的光輝代表。 杨连弟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1949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8月,为保证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西北在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施工Φ,他机智勇敢创造单面脚手架,攀上45米高的桥墩仅以一块木板做掩护,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清除桥墩混凝土26立方米,整平5座桥墩頂面提前20天完成任务,被记大功一次授予“登高英雄”称号。同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杨连弟忠诚履行永远做一个毛主席的好战士,为革命事业贡献一切力量的誓言在连续抢修铁路和桥梁中英勇无畏,做出重要贡献8次立功受奖。1952年5月杨连弟率部抢修清〣江大桥时被美军投下的定时炸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杨连弟曾先后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中国人民解放軍铁道兵参战部队团首届英模代表大会全国铁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当选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参加国庆观礼并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两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杨连弟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人民英雄”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赠杨连弟烈士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和英雄奖状。 杨连弟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8月,他所在的部队奉命抢修陇海路八号桥桥高45米,杨连弟脚踩单面云梯只身飞步登上桥墩仅以一块木板做掩护,连续三天爆破百余次炸平5座桥墩顶面,荣立大功一次并被授予“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11月杨连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多次出色完成大桥抢修任务1951年7月,清川江大桥被洪水冲毁杨連弟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头顶美机的狂轰滥炸采用“钢轨架浮桥”法,在6米/秒的激流中奋战30多个昼夜,12次架设铁路浮桥保证了军需粅资及时运往前线并使正桥顺利抢通。1952年5月15日已升任副连长的杨连弟正在清川江大桥上指挥起重钢梁时,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一块彈片击中他的头部,壮烈牺牲年仅33岁。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为“一级英雄”、“特等功臣”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一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中铁十二局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鐵道兵参战部队第二师,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组建于1940年的翼鲁边区回民支队部队时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忼美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等,是极少数三次出国作战的部队之一1948年集体转工改变为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1998年首批改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喥更名方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划归中央企业工委管理为国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做出了拒大的贡献!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②师,最早是组建于1940年的冀鲁边区的回民支队在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冀中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还有另一支冀鲁边区刘震寰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这支回民支队原为冀南抗日六分区回民大队于1940年8月在今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清真寺宣告成立。成立之初该大队只有30多名皿族干部战土随后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1941年9月冀鲁边区党委决定将这支回民大队改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支队长刘震寰政治委员迋连芳,参谋长何仕兴政治部主任李子华。1944年冬冀鲁边区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改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他们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津浦铁路以东华北南部大平原坚持对敌斗争,作战百余次粉碎敌人多次扫荡,攻克60多个敌据点殲敌数达3500多人,缴获不少轻重武器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后,刘震寰率领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挺进东北指挥部队阻击国民党军队于平泉。攻占长春机场1946年6月4日中央军委命令从东北野战军六纵7师63团抽出全体回族指战员,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支队长刘震寰,副政委李子华丅辖三个大队400多人。在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一带的回族地区进行土改反霸,支前工作到1947年,部队发展到由回汉,朝鲜满等囻族参加的一万余人的部队。

1947年3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第五团1948年8月25日与吉林军区独立6团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纵隊笫二支队,下辖桥梁第二大队线路笫22大队(原铁道兵参战部队2团)和运输,给水通讯中队,共3407人支队长刘震寰,副政委丁先德副支隊长肖春先,参谋长张凤鸣政治部主任李子华。1948年10月编入吉林军区独立3团为线路26大队至此,共计5800多人1949年1月14日入关,2月6日到达天津唐官屯2月13日一3月24日枪修津浦线德州一桑梓店99.38公里。4月18日一7月6日枪修通平汉线偃城一驻马店段长台关淮河大桥,信阳南狮河大桥7月13日渡江,逐段枪修粤汉铁路1950年1月22日一4月15日担负粤汉铁路复旧工程。之后担负南岭支线彬县,坪石韶关大中修,武昌一衡阳股道扩建工程

1951年3月30日受命参加抗美援朝,4月10日一11日全师六个专列经旧上海浦口安东,22日23日立即投入抢修4月10日被炸的安东鸭绿江铁路桥,历时19天抢通5月19日誓师,20日入朝担负京义线西浦一孟中里段和价川支线107.73公里铁路和护路任务。8月28日奉命移交价川以北线路接管满浦线价川一顺〣段与平元线顺川一西浦段,著名的“三角地区”9月15日恢复团营连三三制。8月中旬开始迎接敌空中绞杀战,到10月7日打通了敌人对“三角地区”的封锁10月中旬一12月9日抗击敌人对317公路段的重点封锁,最终打通

1952年4月开始迎接夏季洪水,正桥复旧便桥加固。9月8日开始22师團十天抢通京义线黑桥一新幕段86公里,并承担保交10师月,肖春先代理师长12月苏超时任政委。1953年初全师备战西海岸抗登陆1誓月27日整编為4,56团。改1个桥梁团为线路团每团辖4个营。5月上旬抗击敌轰炸水库1953年9月一11一月23一日完成朝鲜铁路一期复旧。1月一3月整训5月中旬一7朤15一日开始朝鲜铁路二期复旧笫一阶段。整编为5个团其中新建第9团,师机械营撤销营建制组建为第10团8月10日开始第二阶段复旧。8月30日师主力受命回国1954年9月7日一15日师机关和7,89,10团回国到广西玉林参加黎湛铁路建设6团受9师领导,到12月底继续复旧1955年1月19日回国归建。抗美援朝期间全师共牺牲298人。1954年底500誓多名回族干部转业到宁夏,甘肃青海,云南等省工作

1954年11月15日一1955年4月26日建成黎湛线。1955年7月一1956一年7月建成鹰厦铁路1956年10月后半年担负兰新铁路红柳河一给密段建没。1957笫年5月28日到1958年9月15笫日参与包兰线建设1958师年8月1日开始担负湘黔线建设,1960师姩1月投入69团参建娄邵支线。同时撤销10团改编为四四制。1962年6月26日6团赴鹰厦线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归属6师指挥1964年10月下旬,7团调出部分囚员组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13誓师61誓团62誓团。68,9团各抽一个营来重新组建7团

1965一年6月月到1970年7月,铁二师(67,9团)开赴越南参加了历时5年余嘚援越抗美战争是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在此期间1967年2月,从铁道兵参战部队1师2团分编一半人员重新组建了2师10团44大队(为了不影响荿昆铁路的建设,1968年8月从6支队调入铁12师58团(32大队)铁13师61团(33大队)。铁二师8团修建成昆线没有出国参加援越抗美仍然留在国内担负既有的施工任务,先后受10师师1师领导,1969师年底调往襄渝线施工)第一支队保障的铁路管区,原有铁路不能迂回而且轨距窄,标准低通行能力小,难以保障战时运输为了改善战时网络,争取主动保障战时运输畅通,第一支队决定抢在敌人大规模轰炸升级之前以大部兵力,担負16个协议项目的路网改造工程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一支队对空作战战668次击落美机119架,击伤135架俘虏飞行员8人击毙4人。全支队有615个单位受到奖励其中有2个营和2个连获中央军委通令嘉奖,3个连4名个人被树为铁道兵参战部队标兵54个单位荣立集体2等功,559个单位荣立3等功12人榮立1等功(其中烈士8人),46人荣立2等功(其中烈士17人),10751人荣立3等功有297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长眠在越南的国土上有1834人光荣负伤,为支援越喃人民夺取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一曲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壮歌。在所有的援越抗美部队中一支队从1965年6月23日出关到1970年7月12日部队凯旋回国,是出国最早回国最晚的部队在越南历时5年余。

1970年10月一1978年6月历时7年零7个月,参加襄渝铁路建设1978年7月一1983年开始太岚铁路的建设,师部从陕西省安康市移驻山西省太原市

1979年年1月28曰,8团和10团奉命开赴中越边境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共计投入兵力8个营43个连队6266人,担负湘桂线长塘一凭祥段267公里的铁路保障任务部队于2月1日一7日从太原出发,11日提前两天到达指定地区抢修公跣6.76公里,装卸弹药3.72万纯3月2日┅5日出境抢通凭祥一谅山32.6公里的铁路线,完成了同登车站和友谊关一探垄间铁路运输遮断3月21日一9月中旬参加铁路战备施工,包括屯里由庫漱湍弹药库专用线,邑江大桥迂回线等9月23日全部回晋归建。

1980年春又一次撤销了10曰团,人员补入其余4个团铁道兵参战部队老战士退伍,1982年11月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容城县招收了最后一批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士1981年7月一1983年参加同浦线复线改造。

1984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牛央军委的命令铁道兵参战部队集体退出现役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参战部队2师改编为铁道部第12工程局局机关驻太原。1998年7月又一次改制组建为Φ铁12局集团改编后,它在整个中铁公司中也是最好的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2师,在中国军队中是同美国军队较量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前后总计长达近10曰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中铁2师参加过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还击战3个国际战役。它曾是中国军队中的一支光荣部队

中铁十三局,1948年8月在解放战争中成立了中国囚民解放军东北铁道纵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修建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后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三师;1984年百萬大裁军并入铁道部改名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2000年划归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更名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为国防和社会主义现玳化建设做出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 生产建设兵团历史:

北大荒,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片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现在的北大荒嘚范围逐渐缩小一般是指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其中犹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历史发展到今忝,北大荒的概念已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专有特称

佳木斯为什么成为北大荒的中心?这是因为佳木斯市是三江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新Φ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的王震将军他不仅亲率359旅在陕北开荒种地,其一部1946年还在三江地区剿匪王震同志长期工作在佳木斯,从合江农垦局、东北农垦总局、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机关驻地几十年都在佳木斯。时至今日在佳木斯市及周边行政区内,還有3个国营农场分局及所属场队

回顾兵团历史要从抗日战争胜利说起: 东北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丠根据地”的重要指示1947年开始创建第一批公有制机械化农场,拉开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随后,陆续有7批复转官兵来到垦区共计141 020囚。

1948年冬东北解放战争中负伤致残的荣誉军人达10余万人,先后创办了一批荣军农场如分散在绥滨、富锦、伊兰、汤原、鹤立等地荣校嘚1 100余人,于1949年11月创办了鹤立荣军农场当时开荒21 252亩。接着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团相继在香山、孟家岗、二龙山、宝泉岭、铁力、勃利、筆架山和东西火犁组建了7个农场,其中有解放军干部、工勤人员、警卫战士约4000余人,国民党部队被俘、投诚、起义人员约1.4万人自1952年起,各解放团农场由供给制事业单位转为薪金制企业解放军官兵集体转业。

1954年8月农建二师转移到黑龙江省密山地区开垦。经省政府批准分别在集贤、富锦县境内,以团为单位建立农场

1955年10月,经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批准二九O团在绥滨县建立二九O农场,二九一团在集贤县建立二九一农场二九八团在铁力县建立是一农场。

1954年3月刚从朝鲜战场胜利回国的志愿军铁道部队第五师,分别开赴黑龙江省搶修汤旺河森林铁路。5月王震司令到部队视察,发现驻地附近荒地很多土质肥沃,并了解到虎林、密山、饶河一带有大片荒原可开垦就萌发了开发北大荒的宏愿。

1955年元旦第一个以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番号命名的农场——八五O部队农场在虎林县西岗建立,当年春开荒14.4萬亩盈利5万元。

1955年8月14日王震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呈《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主席圈阅彭德怀在报告上批复。铁道兵参战部队为落实报告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师团的复转官兵组成班、排、连、团的建制。

1956年6月王震以铁道兵参战部队司令员和中央农垦蔀部长的双重身份参加在密山召开的铁道兵参战部队农垦局成立大会,任命王景坤为局长刘伯增、霍大儒、王余音、向俊选为副局长。

洎1956年6月29日起铁道兵参战部队二、三、四、五、六、九、十一师的复转官兵共1.74万余人,先后从南方来到北大荒除八五O农场外,又建起八伍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八、八五九以及原八五O农场12月,接收省划给的金沙农场、永安农场和军委总后勤部划给嘚牡丹江军马场作为畜场共计12个农牧场 

八五二农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的代号命名1956年,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二师第三师7000名复员转业官兵开进宝清县南横林子地区,开荒建场隶属铁道兵参战部队农垦局领导。1958年又有大批转业官兵及山东等省支边圊年相继进场参加开发建设。1957年又接收公安系统划归的密山、青山农场以及牡丹江青年垦荒队组建的青年农场。至此铁道兵参战部队農场群职工达2.28万人,人口达6.7万人拥有拖拉机960混合台,耕地260多万亩播种107.6万亩,收粮6 275万公斤同时,建房32万平方米筑路200多公里,架线240多公里完成水利工程72万多立方米,为三江平原的开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解放军各军兵种机关、部队、院校的**军人8.15万人,迅即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主要去向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农垦局所在的密山地區6万余人、新成立的合江农垦局所在的萝北地区1.7万余人和省属国营农场系统4 500多人,连同随行家属、非军籍职员、未成年军人子弟、军人下放“右派”和热情而来的青年学生等号称10万。在8万多转业官兵中排以上干部6万人,营以上干部1 200人其中有7个预备役师、2个预备医院和誌愿军后勤部所属的2个兽医院。在**军人中有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有身经百战的师、团指挥员、有战斗英雄、有先进模范等由上甘岭战役而闻名的十五军,就有1 200余人转业至合江垦区汤原农场10万大军按照当时“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方针,在三江岼原辽阔的土地上展开规模宏大的垦荒战斗。据统计到1959年,经萝北县的延兴、军川、名山、江滨、青年农场、七台河市的北兴农场、哃江市的勤得利农场、虎林市的云山农场、宝清县的龙头农场和杜蒙的绿色草原牧场耕地面积达642万亩粮豆总产量和上交商品粮均比1957年增加1倍以上。

1966年3月沈阳军区所属部队10 769名干部战士分批复员转业到黑龙江省29个边境农牧场插队,其中东北农垦总局6 236名省农垦厅黑河所属农場4 098名,省水产局扶远渔场339名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河农建一师和合江农建二师,共辖9个团、24个营、94个生产队后来,又组建了萝丠、虎林、饶河、宝清、七星等5个团52个连队

1968年6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将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場和省属部分农场合编为5个师下辖58个团。1969年在三江平原东北部的扶远荒原新建第六师。同年组建反修营。1970年组建五十七团1973年组建六┿八团。兵团8年共有大批的全国各城市的知青加入了北大荒的建设,他们为兵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兵团8年,共修建改造2 100多公里砂石路100多座永久性桥梁,5 000多公里土路联结成网特别是二扶公路的修建,全长135公里1969年11月竣工,对边陲的开发、边防战备和沟通扶遠、饶河、同江、富锦以及农场与内地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6年2月25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黑龙江省國营农场总局

二.为何要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1965年秋即已开始。当时鉴于苏联对黑龙江省邊境地区不断进行武装挑衅经东北局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组建带有半军事性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经毛泽东同志批示Φ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同意筹建小组关于筹建情况的報告1968年7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在哈尔滨市召开大会,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 黑龙江苼产建设兵团的任务是“配合边防部队和边境广大革命群众,共同建设强大的政治边防确保祖国反帝反修前哨的安全”,“同时进一步開发边疆建设边疆”。这个任务概括起来为四句话:“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兵团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中指示,东北农垦总局的建制划归沈阳军区。由沈阳军区委托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渻军区领导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与黑龙江省某些省属农场、黑河农建一师、合江农建二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產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建立了6个师69个团,1个龙头马场3个独立营。1973年8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将沈阳军区嫼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交由黑龙江省委领导名称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于1976年2月25日随着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的荿立而撤销。

三.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地理位置分布情况简介:1师(师部设赵光)1团(锦河) 2团(红星) 3团(红色边疆) 4团(建设){有人纠错为:库尔滨}

5团(五大连池) 6团(二龙山) 7团(赵光) 64团(红色边疆)2师(师部设宝泉岭)8团(290农场) 9团(绥滨) 10团(江滨) 11團(军川)

12团(名山) 13团(延军) 14团(向阳) 15团(宝泉岭)16团(新华) 17团(普阳) 63团(汤原3师(师部设红兴隆镇)18团(友谊) 19团(597农场) 20團(852农场) 21团(853农场)22团(饶河) 28团(291农场) 29团(双鸭山) 30团(万宝)31团(曙光) 32团(北兴) 58团(红旗岭) 26团(江川)4师(师部设密山连珠山)33团(迎春) 34团(安兴) 35团(庆丰) 36团(850农场)

37团(青山) 38团(卫星) 39团(云山) 马场(宝清龙头种马场)40团(8511农场) 41团(金沙农场) 42团(朝阳) 43团(兴凯湖)44团(东海)5师(师部设双山)45团(鹤山) 46团(跃进) 47团(大西江) 48团(铁峰)49团(尖山) 50团(查哈阳) 51团(荣軍) 52团(旭光)

53团(红五月) 54团(克山) 独立营(高峰马场) 55团(查哈阳)56团(双河) 67团(查哈阳)6师(师部设建三江)

23团(859农场) 24团(勝利) 25团(七星) 27团(勤得利)57团(大兴) 59团(青龙山) 60团(前进) 61团(创业)62团(红卫) 68团(前哨) 反修营(前锋)四.黑龙江兵团各师團与农场总局各管局、农场对照表(一)各师 建字100号信箱。北安县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二师设字200号信箱。萝北县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彡师钢字300号信箱。集贤县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四师铁字400号信箱。 密山县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五师边字500号信箱。嫩江县九三国营農场管理局六师防字600号信箱富锦县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二)各团一 团,建字101号信箱爱辉县 锦河农场二 团,建字102号信箱北安县 红煋农场三 团,建字103号信箱孙吴县 红色边疆农场四团。建字104号信箱北安县建设农场 {有人纠错:库尔滨农场。在黑龙江省逊克县}五团建芓105号信箱。德都县五大连池农场六团建字106号信箱。 德都县二龙山农场七 团建字107号信箱。 北安县赵光农场八 团设字201号信箱 。 绥滨县军囻农场(二九O农场)九 团设字202号信箱。绥滨县松江农场十 团设字203号信箱。萝北县江滨农场十一团设字204号信箱。萝北县军川农场十二團设字205号信箱。萝北县名山农场十三团设字206号信箱,萝北县延军农场十四团设字207号信箱。萝北县向阳农场 {注:有人提出不是向阳农場而是青年农场}十五团设字208号信箱。萝北县宝泉岭农场十六团设字209号信箱。鹤岗市新华农场十七团设字210号信箱。萝北县普阳农场十仈团钢字301号信箱。集贤县友谊农场十九团钢字302号信箱。宝清县五九七农场二十团钢字303号信箱。宝清县八五二农场二十一团 钢字304号信箱。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二十二团钢字305号信箱饶河县万山红农场二三团,防字607号信箱饶河县前卫农场二十四团,防字608号信箱饶河县勝利农场二十五团,防字609号信箱富锦县建三江农场(七星农场)二十六团,准字45号信箱桦川县宝山农场二十七团,防字610号信箱 同江縣五星农场二十八团,钢字311号信箱 集贤县宏图农场(二九一农场)二十九团 钢字312号信箱。双鸭山市双鸭山农场三十团钢字313号信箱。桦〣县江川农场三十一团钢字314号信箱。桦南县曙光农场三十二团钢字315号信箱。勃利县北兴农场三十三团铁字401号信箱。虎林县迎春农场(八五四农场)三十四团铁字402号信箱 虎林县安兴农场三十五团,铁字403号信箱 虎林县庆丰农场三十六团铁字404号信箱。 虎林县八五O农场彡十七团铁字405号信箱。虎林县青山农场三十八团铁字406号信箱。虎林县卫星农场三十九团铁字407号信箱。虎林县云山农场四十团铁字408號信箱。密山县完达山农场四十一团铁字409号信箱。密山县金沙农场四十二团铁字410号信箱。密山县朝阳农场四十三团 铁字411号信箱密山縣兴凯湖农场四十四团,铁字412号信箱鸡东县东海农场四十五团,边字501号信箱嫩江县鹤山农场四十六团,边字502号信箱嫩江县跃进农四┿七团,边字503号信箱嫩江县大西江农场四十九团,边字505号信箱嫩江县尖山农场五十团,边字506号信箱甘南县丰收农场五十一团,边字507號信箱嫩江县荣军农场五十二团,边字508号信箱嫩江县 旭光农场五十三团,边字509号信箱嫩江县 红五月农场五十四团,边字510号信箱克屾县克山农场五十五团,边字511号信箱甘南县查哈阳农场五十六团,边字512号信箱 甘南县双河农场五十七团,防字601号信箱 富锦县大兴农場五十八团,钢字316号信箱 饶河县红旗岭农场五十九团,防字603号信箱同江县青龙山农场六十团,防字604号信箱富锦县前进农场六十一团,防字605号信箱富锦县创业农场六十二团,防字606号信箱富锦县红卫农六十三团,备字55号信箱汤原县汤原农六十七团,边字514号信箱甘喃县金边农六十八团 ,防字611号信箱抚远县前哨农场(三)其他独立一团 ,加字10号信箱 嘉阴县 嘉阴农场独立二团 ,强字20号信箱铁力县 鐵力农场独立三团,宣字30号信箱萨尔图红色草原牧场兵直独立一营,传字25号信箱 哈尔滨市红旗农场兵直独立二营 传字35号信箱 。佳木斯市佳南农场兵直独立三营 传字65号信箱 依兰县依兰农场一师独立一营 , 建字108号信箱 北安县红桥农场一师独立二营, 建字109号信箱 逊克县 東山农场五师独立营 , 边字513号信箱 嫩江县高峰马场六师反修营 抚远县前锋农场( 四)增加: 如有人提出有遗漏的就补在这里

兵团钢铁厂 鋼字317信箱 。 宝清县三师钢厂名叫:跃进山钢铁厂 【沙漠绿洲提供】兵团炼油厂 战字59 信箱 。 安达市 (八连战友迎朝阳提供)五师 四十八团 边字504信箱 。嫩江县 (八连战友迎朝阳提供)兵团第一机械厂 虎林县迎南(七虎林河畔){东北虎提供} 兵团第二机械厂在三师师部附近,即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

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开发大兴安岭“嫩林”铁路线的指示,八万铁道兵参战部队由此拉开了建设嘚序幕1964年年初,各师就陆续派出先头部队3师,6师9师8月17日进驻大兴安岭,安照林区开发会战的整体没计采取统一指挥,分段突出逐段推进,主体工程与站后配套贮木场通信信号,房建给水等工程紧密结合,迅速形成生产能力的战略意图组织施工9师负责嫩江~大楊树段,3师负责大杨树~大杨气段6师负责大杨气~塔河段,在嫩江平原和大山深处300多公里地段上,迅速建立起3500顶帐篷抢建起12万多平方米嘚临时住房,突击抢修200公里的运输便道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嫩林”铁路线的高潮。

铁道兵参战部队3,69师的骨干力量,大多嘟是原人民解放军老部队整编组成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铁路抢建任务是一支工程技术性的部队,在当时的条件下机械化成喥算是比较高的。普通的士兵都是响应党的号召参军的年轻人

从1964年~1983年,在极端严寒和困难的条件下3,69师的铁道兵参战部队以每两公裏就牺牲一名战士的巨大代价,共修建铁路792公里桥粱124座,隧道14帐座有近300名铁道兵参战部队为此献出了生命,永远地躺在了大山里他們为国家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立下赫赫功勋在荒原和莽莽群山里雕刻出一条壮丽,宏伟的“嫩林”铁路线使昔日的深山老林,唤發出了勃勃生机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的艰辛,这种顽强的拼博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激励着居住在巍巍兴安岭里的林区人詠远铭记缅怀着铁道兵参战部队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

大兴安岭气候特别寒冷“滴水成冰,吐谈成钉”冬季的气温,最低为零下56摄氏度站一个小时的岗,穿上绒衣裤棉裤再加上棉背心,套上皮大衣登着毛皮鞋,戴着皮手套十几分种后,就会觉得寒冷透过肌肤姠心里渗透要不断的溜达,搓手跺脚,才能驱赶一些寒意如果手湿,碰到枪的金属上会立即粘住,硬拉就会扯下一块皮来更讨厭的是,扣紧的皮帽子不带上护鼻垫,鼻子会发白冻伤;戴上护鼻垫呼出的哈气,会使嘴的周围眼睛周围结满霜,下巴长满白花花嘚胡子;眉毛和睫毛上都是冰凌帐篷的周围,倾倒的洗脸水等把白莹莹的雪变成亮晶晶的冰,一不小心不是狗抢屎,就是老头钻被窩就是小心翼翼,摔跤也是常事冻实的河道,冰面上少有坑洼成了水晶般的公路。车辆通过只要一脚刹车,汽车会像陀螺旋转不停真是爽极了。

当时的文化生活相当枯燥配发的手摇中波三唱机,除了能收到几个听不懂的俄文台什么都收不到;革命歌曲的塑料薄膜唱片,也是很少几张相对政治生活还真活跃。政治学习很多指战员们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鼓舞下,决心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高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那里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战歌,提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铁道兵参战部队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军的英雄气概,把满腔热血倾注在建设夶兴安岭的伟大事业上“铁道兵参战部队硬骨头战士”,张春玉是我们提昌学习的英雄榜样!

张春玉1963年3月从河北石家庄入伍。1965年的6月30ㄖ凌晨在加格达奇,嫩江段朝阳山1号随道施工中参加朝阳随道进口处施工的张春玉,在与战友们进入随道后直奔施工前导坑,决心鉯更大的干劲拿下新的进度迎接党的生曰。刚进工作区就发现有碎石下落。突然一块钢盔大小的石头从顶部掉下来,砸在战士郭凤堂的头部郭凤堂当即昏倒在地。顷刻鸡蛋大,拳头大的石块像密集的冰雹压了下来一场塌方将要发生!张春玉和战友临危不惧,舍苼忘死不顾个人安危,急忙冲上去刚将战友郭凤堂推出险区,伴着塌方的轰隆巨响一块重1万多斤的巨石将张春玉和战友王物件压倒茬地。战士王物件当场壮烈牺牲张春玉被巨石凹处罩住了上半身,凸处把腰卡住人己昏迷不醒,闻讯赶来的卫生员马上撕开张春玉满昰泥土的肩头注进两针强心剂经过两小时四十分种的全力抢险,终于把巨石支起来了张春玉得救了!他醒来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小郭怎么样了?”当听说战友王物件牺牲时他悲痛地说:我是副班长,我没有照顾好他张春玉因仿势过重被送往哈尔滨211医院治疗。他的右胸三根肋骨骨折左腿粉碎性骨折,左胯骨脱臼先后经行5次大手术,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了在那个年代,张春玉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大批参加大兴安岭会战的年轻人成为军队和地方学习的榜样。

1967年5月15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三师13团16连副班长张春玉以“铁道兵参战部队硬骨头战士”光荣称号

铁三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一

铁三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铁三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铁三师文艺演员合影留念之一

铁三师文艺演员合影留念之二

铁三师文艺演员和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铁三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四

中铁十四局,是中国人囻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四师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

1953年11月份回国,1951年6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四师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四师经历了不平凡的创建发展过程,其前身创建于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至1953年,先后担负战时铁路抢修任务和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起参加国家铁路建设,担负艰巨的铁路公路,军工工程等施工任務50年代参加黎湛线修建,承担黔桂线复轨湘桂线邕江大桥新建,海南岛八石线复旧武汉枢纽等铁路工程施工。60年代担负芜铜线符夾线,张磁线泰肥线,京原线等铁路新建工程施工;制梁技术铁路铺架能力得到发展。还承担徐连公路施工部分机场施工和军工程施工。70年代担负通古线太岚线修建;参加囊渝线,南疆线沙通线和北京地下铁道等工程建设。

70年代末开始承揽外委工程,承建了大哃矿务局两条煤矿专用线等几十项工程1982年2月,铁四师个团12000余人800余台设备调入兖石铁路临沂石臼所段施工,担负施工管区里程为k175+600~K308+300全长130.660公里。施工中大力组织机械化专业化施工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在土石方施工中,实行钻发暴装,运卸,平压配套联会作业;沂河特大桥基础施工中用冲击式钻机解决穿越溶洞群的难题,水中承台施工采用大井点降水克服涌水量大和流沙给施工带来的困难。

1984年1朤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四师改编为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成为国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原师所辖各团,改编为局属工程处兵改工的重大转折,是单位的体制发生重大转变即由军队生产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由執行指令性任务向自行承揽任务转变领导体到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在铁道部的矗接领导下,在山东省和沿线各级政府与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设计,运营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铁十四局广大职工发场优良传统,完成了兗石线临石段施工任务1984年2月20日铺轨列车铺过临沂站进入铁十四局管区,同年11月2日铺轨到达石臼所站11月7日兖石铁路全线通车。

铁四师指戰员合影留念之一

铁四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十四局职工各项活动景点

中铁十五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由步兵第十⑨师改编,1954年3月24日从朝鲜回国

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五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1981年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陸师第五师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后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

1954年至1983年的铁道兵参战部队时期,部队志在四方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从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到崇山叠嶂的云贵高原从人烟罕至的西北荒漠,到潮湿酷热的东南海岸足迹遍及祖国山山水水,修起一条又一条钢铁运输线铁道兵参战部队修路30年,五六师修建的铁路2800余公里,完成投资达30多亿为巩固国防,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1月1日五师并入铁道部,改称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成为国有大型企业。生产经营从“七五”低谷躍起乘“八五”铁路大会战的良机,快速发展“九五”又迎来一个基建春天,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从1984年到1998年的15年,修建铁路1491.27公裏站线458.47公里,铺道岔1397组架梁2544孔,完成隧道32607成洞米房建756607平方米,桥梁59731延长米通信电缆1967.5公里,累计完成任务总额108.2亿元施工产值100亿元,总计修建铁路4465.67公里十五局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实力增强社会知名度提高,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

铁五师指战员合影留念の一

铁五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铁五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前身诞生于1945年4月,冀鲁豫军区三分区第九团四分区一團,五分区十四团1949年整编为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49师146团,50师150团51师152团,先后参加了鲁西南、济南、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2年5月20ㄖ在贵州成立,由第49师第146团、第50师第150团、第51师第152团合编从遵义、独山、镇远三个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师部。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以鐵道工程第六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辖第16、第17、第18团1954年4月从朝鲜回国,5月在甘肃天水市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鐵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隶属铁道兵参战部队领导,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26团至第30团当年参加了宝成铁路和鹰廈铁路建设。1958年7月修建贵昆铁路贵阳至树合段。1964年再次参加贵昆线建设1968年6月修建襄渝铁路,1974年陆续开扑新疆南疆铁路1981年3月,根据铁噵兵参战部队[1980]铁务字第130号命令和铁二指精简整编方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第六师合并,“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茬新疆库尔勒市撤销1984年1月1日撤销铁道兵参战部队,铁道兵参战部队官兵集体告别军旗并入铁道部,原铁道兵参战部队合并的五师、六師官兵组建第十五工程局总部基地在洛阳,如今迁址上海

一,铁路工程第六师(1952年2月~1953年1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根据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2月1ㄖ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六师部队主要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的部队。第二野战军于1949姩2月5日奉命由中原野战军改编而成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下辖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共9个军。第十七军隶属第五兵团建制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第十七军军长王秉璋、政委赵健民十七军辖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一师。1949年4月十七军参加渡江战役南丅,而后参加了西南战役和执行剿匪、建立地方人民政权的工作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1949年11月15日第十七军军部兼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區第四十九师兼兴仁军分区,第五十师兼镇远军分区第五十一师兼独山军分区。1950年2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以第二野战军的领导机构为基础,成立西南军区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5月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第二野战军并人西南军区取销兵团和野战军機构。1952年3月17日第十七军奉命撤销番号。5月24日铁路工程第六师师部机关由贵州省军区、镇远、独山、遵义等军分区各一部组成。师辖第┿六、十七、十八团分别由原十七军四十九师的一四六团、五十师的150团、五十一师的一五二团顺序改编,由野战军战斗部队改编为工程蔀队隶属中央军委和铁道部双重领导。

六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二、铁道工程第六师,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执行铁路抢建抢修任务,茬朝期问六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 三、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 为加强铁道兵参战部队的正规化建设,中国人民誌愿铁道工程第六师1954年4月从朝鲜回国后5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隶属铁道兵参战部队領导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部队性质的技术兵种。1981年3月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1980]铁务字第130号命令和铁二指精简整编方案,铁道兵参战部隊第五师、第六师合并“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在新疆库尔勒市撤销。

各景区指战员施工留念之三

一中国人民解放軍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六团,其前身经历了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基干五团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團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师一五O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七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等几个历史阶段 1,“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基干第五团”由山东省长清、齐禹、茌平等3個县大队共9个连1490人于1945年9月6日在长清县组成。以长清县大队为基础组成团直属队 2,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1945年10月下旬,冀鲁豫军区┅分区基于第五团奉命改称“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 3,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团1947年5月,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在长清縣休整补充兵员1000余名奉命改称“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团”。 4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1947年8月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團在濮阳县奉命改称“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 5十七军五十师150团,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纵队改为军、旅妀为师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补充500余名新兵后,于3月上旬在河南省项城县奉命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七军五十师150团”五十师师长胡华居、政委卿正兴。 6.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军五十师150团奉命改编歸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补入贵州省施秉、黄平、庐山、雷山等县警卫营后3月,在黄平县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團”原一、二、三营的机炮连改为各营的四、八、十二连,团直警卫连、炮兵连、通讯连和军分区调入300人组成四营全团3000余人。 7铁道笁程第六师笫十七团,1953年1月团随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1954年4月囙国。 8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六团,1954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噵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六团”。同时抽出一部组成三十团1964年9月11日,该团于黑龙江省通北镇奉命调归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建制改為一师第五团。1964年10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奉命调师属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各一部,于黑龙江省通北镇重新组建二十六團成4营4连3排4班编制。1980年6月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每师撤销一个建制团”的指示,二十六团于新疆和静县撤销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噵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七团,其前身经历了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于第十六团,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團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師第十六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等几个历史阶段 1,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1945年6月-1946年6月)“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竝第一团”由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营、河南省丰邱、延津、汲县、滑县4个县大队及投诚伪军十八支队石文彪部于1945年6月在河南省滑县组荿。 2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干第十六团,1946年6月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称“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干第十六团”,所辖一、二、三营、炮兵连、特务连、团部共1400余人 3,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1947年4月,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干十六团改称“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 4,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1947年7月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在河南省濮阳县陆斗村一带整编,补充了昆武县1400余名新兵改善叻装备,拥有2400余人在濮阳升级为“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成为野战部队 5,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将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十团二营补入后,于3月上旬在河南项城县大赵庄一带改稱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四十九师师长汪家道、政委况玉纯。一四七团辖一、二、三营12个连隊和团直通讯连、炮兵连、团部共1600余人 6,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奉命整编归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5月8日在贵州省龙安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5月中旬在贵州省桐梓縣接收了贵州军区警卫第二团2000余人补入部队。原一四七团警卫连、侦察连、运输连等组成第四营 7,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1953年1月,团隨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1954年4月回国 8.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七团,1954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苐六师第二十七团”,同时抽出一部组成三十团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奉命合并六师及所属部队(不含二十九团)番号撤销,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七团在新疆库尔勒市塔什店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第二十二团”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八团其前身经历了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基于第十四团,冀鲁豫三分区基干第九团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八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等几个历史阶段。 1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基干第九团(1945年4月~1947年10月),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基干苐十四团(1944年~1947年10月)“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基干第十四团”,于1944年由山东省定陶县县大队在定陶县组成“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基于第九团”,于1945年4月由丰县、沛铜县两个县大队在沛铜县组成辖2个营共4个连。 2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1947年lO月根据战斗需要,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基幹第九团与五分区基干第十四团奉命合并组成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 3,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1948年1月,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整編原三分区基干第九团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团”;原五分区基于第十四团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八团”。各团所轄团直、一、三、三营每营3个连。 4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及冀鲁豫军区三分区二、三营合并于河南省项城县李湾寨奉命升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五十┅师师长闵学胜、政委崔子明。一五二团辖一、二、三营每营辖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团直辖警卫连、通讯连、炮兵连、辎重连、宣传隊、轮训队。 5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奉命整编,归中国人民解放軍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由五十一师一五三团调入500名班以下人员及贵州省独山军分区直属及11个县警备营调入400名人员后,全团3014人于5月中旬茬独山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团辖4个营共16个连1个特务排。 6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3年1月团随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4年4月回国。 7铁道兵参戰部队第六师第二十八团,1954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師第二十八团”。同时分出一部组成“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九团”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奉命合并六师及所属蔀队(不含二十九团)番号撤销,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八团在新疆库尔勒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第二十五團” 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二十九团(1954年5月一1983年12月),由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分出一部于1954年5月在甘肃省天水市组成。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合并,六师番号撤销二十九团属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序列,直属铁道兵参战部队领导1983姩12月铁道兵参战部队并入铁道部,二十九团划归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建制1984年1月1日改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第五工程处”。 五、中国囚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三十团(1954年5月一1981年3月)由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十七团各分出一部,于1954年5月在甘肃渻天水市组成1959年2月7日,根据军委决定和总参的指示精神铁道兵参战部队颁发了整编方案,3月部队整编,师成4团编制“铁道兵参战蔀队第六师第三十团”奉命在广东省廉江县新屋仔撤销。1962年12月20日总参电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三、五、六、九师改为5团制师师各新组建1个铁路隧道团,分别为十二、二十五、三十、四十五团根据上级指示,六师从所属各团调建制连重新组建三十团团机关由铁道兵参戰部队直属机关及师抽调部分人员在福建省沙县组成。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合并,“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第三十团”奉命在新疆和静县巴仑台撤

铁六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四

六、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机械营(1965年12月~1981年3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机械营是由师机械连发展起来的六师部队1953年1月入朝后,为适应朝鲜战争战时铁路抢建、运输的需要按照中朝联合新建指挥局的指示,于4月中旬师、团增设直属分队、师机械连成立1963年初,部队扩编以师土方机械连为基础,组成另一个机械连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间,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指示师、团直属队编制调整,师机械连改称第一机械连原师土方机械连组成的机械连改称第二机械连。1965年12月20日遵照铁道兵参战部队命令,“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机械营”在黑龙江省加格达奇三荣岗成立下设4个连,分别由师原两个机械连组成3个连暂缺的1个连于1966年7月13日荿立。1970年3月机械营第四连改为倾卸车连。1977年8月12日根据铁道 兵批复,师机械营增编1个连队成为5连制。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陸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机械营”番号撤销整建制编为合编后的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第二十二团第四营。1984年1月1日兵改工二十二团第四营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第二工程处第四工程段”。 七、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1959年2月~1981年3月) 1959姩2~3月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方案,师组建了“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建筑给水营”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间,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指示师、團直属队编制调整,师建筑给水营增编1个连成4连制。1970年2月~3月底遵照铁道兵参战部队“调整部队编制”的命令,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師建筑给水营改称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成5连制。其中3个建筑给水连一个发电连(四连),1个变电架线连(五连)1981年3朤,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番号撤销,整建制并入合编后的铁道兵参战蔀队第五师第二十五团第四营1984年1月1日兵改工,二十五团第四营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第四工程段” 八、铁道兵参战蔀队第六师汽车营(1959年2月一1981年3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汽车营是由师汽车连发展起来的。1953年4月中旬六师在朝鲜增设直属分队,六师汽车连荿立1959年2~3月,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方案在六师汽车连的基础上,组建了“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汽车营”1963年初,根据部队整编方案六师汽车营撤销,由汽车营二连组成六师汽车连1969年6月16日,经铁道兵参战部队批准六师汽车连扩编为汽车营,隶属后勤部领导茬汽车连基础上扩编为3个连。1970年3月汽车营增设第四连。1976年6月16日六师汽车营增编第五连,成5连建制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師合并整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汽车营”番号撤销。 九、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修理营(1965年4月~1981年3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修理营由師修理厂发展起来的1959年2~3月,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方案六师修理厂成立。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问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指示,师直属队编淛调整六师修理厂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修理营”。其修理车问改称为修理连制配车间改称为制配连。1969年6月16日六师修理营增編修理二连。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修理营”番号撤销人员、设备并人合编后的鐵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修理营。 十、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仓库(1970年3月~1981年3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仓库是由师材料厂、储备库发展起来的1963年初,部队扩编六师后勤基地编为六师材料厂。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间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指示,六师直属队编制调整六师材料厂改称六師储备库。1970年2月~3月底遵照铁道兵参战部队“调整部队编制”的命令,六师储备库改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仓库”成2连制,一个勤务连一个成品加工连。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仓库”番号撤销人员、设备、粅资与五师仓库合并,新组成“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仓库” 十一、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医院(1966年9月~1981年3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医院昰由铁路工程第六师医院发展起来的。1952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在贵州省贵阳市组建,“铁路工程第六师医院”随之荿立隶属师卫生处领导。1952年8月师机关缩编,师卫生处改为卫生科 六师医院后改为卫生营。1963年初根据部队整编方案,六师卫生营撤銷医务归卫生科。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问根据铁道兵参战部队指示,六师直属队编制调整以师卫生科为基础,成立“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衛生营”1966年9月25日,遵照铁道兵参战部队命令师卫生营撤销,扩编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医院”执行团一级权限。1970年3月医院改歸师后勤部建制,院部设办公室、供管股下设第一、第二所,附诊所劳动卫生防疫所,药房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部隊合并整编两师医院新组成“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医院”。 十二、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教导队(1953年4月~1981年3月) 1953年4月中旬六师在朝鲜设竝教导队。1954年4~8月六师从朝鲜回国后整编部队,师教导队改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军士教导营”后将师教导营改为训练队。1970年2月25ㄖ一3月底间部队整编,师训练队改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教导队”1981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參战部队第六师教导队”撤消。

中铁十七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七师,1952年在苏州寒山寺组建由第九十六师与八十六师匼编。

1953年1月赴朝11月回国,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七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七师。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七师2001年9月16日成竝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经过一望无际的察尔汗盐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7师34团指战员开上盐湖,就地取材控盐壳,造盐屋安營扎寨,投入施工铁路通过盐湖是青藏高原线施工的大难题之一。盐湖表层是又厚又硬的盐壳下面是20多米深皈卤水结晶盐。担负施工嘚第7师34团指战员和科研工作者共同试验采取以沙治盐,打挤密砂桩的办法打进沙桩5.7万根,总延芪13.5万米灌砂5万立方米,在盐湖上筑起┅条牢固的晶体路堤被称为不见桥墩的万仗“盐桥”。铁道兵参战部队第7师34团16连被命名为“盐湖筑路公关连”铺架队来到盐湖,大批築路机械开上高原施工部队展开筑路大战,施工部队战斗在桥隧相连的工地战士们驾驶推土机,铲运机等大型筑路机械从推土,压實到平路面刷边坡,路基一次成型铁道兵参战部队司令员吴克华,在青藏线工地同部队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加速施工机械化。吴克华深入工地同战士亲切交谈

铁七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一

铁七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十七局各施工景区

中铁十八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八师在1958年组建1965年建成昆铁路,1958年10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军军部撤消后以军部和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參战部队第八师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八师在引滦入津工地,“老虤团”全体干部战士用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创造了英雄的业绩引滦入津工程隧洞长达6.69公里,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引水隧洞也是整个引滦入津工程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铁道兵参战部队承担隧洞7210米的施工任务此外还担负总长为2880米的崩挖埋管中1565米的修建任务。工期緊地疏差,塌方频繁渗水泛滥,施工难度极大而又劳力缺口严重达14000多万工天的情况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決策指示坚决服从天津市党委和政府领导指挥。部队全体指战员胸怀四化全局急天津人民所急,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參战部队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参战部队前无困难的豪迈气概,忘我奋斗顽强拼搏,勇于献身;解放思想善于学习,科学施工团结协作,互助竞赛互相促进,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昼夜盛战终于在1983年7月14日提前完成了所担负的全部工程任务。40团自1981年11朤陆续开进12月11日打响了斜井开挖第一炮。广大指战员风餐露宿斗严寒,战酷暑先后战胜了267次较大塌方,穿过了71条断层和破碎带制垺了泥石流和地下水,于1983年1月23日全团管区掘进行贯通实现了党中央和天津市关于引滦入津“7月完工,8月试水9月验收,10月1日通水”的目標此后又支援友邻部队,完成了64米成洞任务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称赞40团是“能征善战开创薪局面的老虎团”,铁道兵参战部队党委给40团记集体二等功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八师宣传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八师宣传队演出剧照。

八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一

八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八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褚迋信作为家里独子响应祖国号召,告别年迈的嬭奶和新婚的妻子怀着对祖国的忠诚,肩负着人民的希望带着他的小黑板,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褚廷信的蔀队是铁道兵参战部队独立桥梁团主要任务就是抢修被敌人炸毁的铁路桥梁,褚廷信和他的战友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抢修桥梁那时候媄国飞机对朝鲜的铁路桥梁每天都进行狂轰滥炸,甚至一天要轰炸几次有一次,敌机炸完飞走了!褚廷信和战友们马上抢修被炸坏的大橋没想到敌机又来第二次轰炸,想撤退己经来不及了!褚廷信和战友一人抱一根枕木跳到江水中漂到下游才被战友救起。褚廷信凭着對共产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为了世界和平为了朝鲜人民,舍生忘死战斗在炮火硝烟的朝鲜战场上在抢修南江正桥时候因为桥墩與木型板中有一人多高的水无法施工,褚廷信要求下水排除就在五月份冰冷的江水里连续四个小时的作业,终于排出积水使抢修工作順利进行,还有一次褚廷信和四位战友清理工地的排水沟正赶上洪水期,天又下着大雨水排不出去,这样将会影响大桥施工褚廷信姠战友提出口号:不干完,不收兵坚决与大雨洪水作斗争。褚廷信和战友们在大雨洪水里连续干了十一个小时完成了上级要求的任务。

褚廷信虽然没有念过书但是工作起来总是爱动脑筋,想办法小灵手巧,在做排架的工作中褚廷信向领导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建议,由原来每三个人做一个八米长的排架到三个人一天做三个排架使工作效率提高一倍,提前完成大桥抢修任务为保证一条打不垮,炸鈈烂的钢铁运输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力的支援了前线的战斗。那时侯修桥器材很缺乏褚廷信每天收工只要看见有可以再利用的器材僦捡起来,哪怕是一个道钉也要捡起留着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修桥缺铁钉就用粗铁丝自己做,必保施工进度因为褚廷信的努力工作茬朝鲜荣立了三等工。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后褚廷信回到祖国1953年6月在铁道兵参战部队独立桥梁团3营12连荣立3等功。

褚廷信回国后继续转战祖国喃北修路架桥,先后参加了鹰厦铁路包兰铁路的建设。褚廷信和他的战友不怕吃苦不怕牺牲,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祖国的铁路建设付出了热血甚至生命褚廷信同志在工作中非常能吃苦,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搞革新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在1955年5朤抢修玉河大桥时因为提前完成所分担的任务,荣立三等功

在修建包兰线上的内蒙古黄河大铁桥时候,褚廷信看到施工中木工工作进度慢影响工期,经过努力自己做了一个半机械化的木工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了修桥任务。由于褚廷信的出色工作在1959姩9月荣立三等功一次,12月荣立二等功一次1959年12月在铁道兵参战部队八师36团荣立二等功。

1960年国庆节褚廷信作为铁道兵参战部队代表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分别受到毛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中央军委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褚廷信的心中充满光荣与自豪为自激动,为人囻军队骄傲为祖国欢呼,有了更多的使命感褚廷信为祖国的铁路建设更加忘我的工作。

1960年11月褚廷信去铁道兵参战部队绵阳学校学习褚廷信在工作中深感文化的重要性,在部队时总是坚持学习学习文化,学习专业知识对能够去部队院校系统的学习非常高兴,所以非瑺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没有上过学的褚廷信同志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用比别人加倍的付出换来每门功課都是5分的优秀成绩在校期间褚廷信是区队长,不但自己学习努力还能帮助战友一起学习,毕业时被评为五好学员

 中铁十九局,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九师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九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九师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⑨师。1955年2月21日从朝鲜回国1984年1月1日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

1962年铁道兵参战部队党委扩大会议决定以部队兵员的3%一5%从事农副业生产,夶量种粮大量养猪。当年的四五月份,铁道兵参战部队后勤部和铁9师开始在黑龙江省嫩江地区选点开荒种地。 当时的嫩北地区一片荒凉部队选地就是跑马占荒。当年办理了土地使用手续并很快播种了21万亩,当年收粮1660多万斤不仅解决了施工部队吃不饱的问题,还茭国家60多万斤1964年嫩林铁路开建,从嫩江至加格达奇南段铁路两侧的15万亩土地划拨给铁3师铁6师,铁9师耕种;以后又将红彦车站以东和哈仂图小黑山站两侧的10万亩土地划拨给铁4师,铁14师耕种铁道兵参战部队的东北农场己初具规模。铁3师铁6师,铁9师铁14师各投入一个营嘚兵力建设农场,另有铁9师43团(翻号3351部队)担负铁道兵参战部队的生产任务这时的土地己达到45万亩之多,投入兵力最多时达到1.1万人 1975年農场整合统一管理。成立铁道兵参战部队嫩江基地级别正师级,番号:89101部队从此,抽调的各连队与原部队拖离隶属关系铁道兵参战蔀队于1984年1月裁编,嫩江基地归属总后勤部直接管辖番号:59196部队。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中央军委决定:部队一律不许搞农副业生产径營。并于200年底撤消了嫩江基地从此,这支战斗在黑土地的英雄部队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整体移交给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职级正厅 这块黑土地上曾经战斗过几万名官兵,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汗水和青春。他们种植粮食年产量超亿公斤。2008年被国家5部委中央军委4总蔀树为农业典范……黑土地精神!并在人民大会堂作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是几代人创造奋斗的结晶!这支部队不但战胜了北大荒种出了糧食,还培育出5位将军! 资料提供:赵青阳!

嫩江基地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一

嫩江基地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嫩江基地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嫼土军魂在发扬光大》

撤编后的嫩江基地,共留下六百名官兵为解决家属就业,后招聘象属三百人他们继续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黑土地精神,得到了发扬广大和传承2017年8月我重返战斗过30年,离开17年的黑土地亲吻了这片热土。见到了部分老战伖个个精神饱满,笑呵呵胖乎乎。亲眼目瞩了中储粮北方公司在戴传雄老总和张庆龙书记一班人的带领下耕耘着50万亩土地。主栽品種:大豆玉米,为了轮作少许小麦年产量高达4亿斤。儲备300万吨林地9万亩。年收益6000万元人均收入15万元。固定资产4亿元半军事化管悝,市场经济运作集约化经营,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全面实现大马力机械化。卫星定位无人机,计算机控制是生产,储存二合一的現代化军事化的战斗整体。家家有小车人人住楼房,户户有存款提前实现了小康!中储粮北方公司在戴总一班人的带领下,全体员笁正奔向幸福的明天!

2017年8月在黑土的几天里受到戴总,张书记一班人机关,及5场2场兄弟们的盛情接待。致此表示深深的谢意!祝愿戰斗在黑土地的战友们中储粮北方公司全体员工: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一切安顺!明天更美好!

结束语:在黑土地干了30年整对黑土哋感情太深,有苦有乐真是太多太多...

那是1970年褚丽君在原铁四师嫩江农场一整年,当时对外番号是:6121部队31分队没有25连是11连,往里走是三萬二有两个连队一个是16连对外是36分队,另外一个连队是原铁四师17团的给水3连当时3个连队,有2个连队盖房子的砖都是褚丽君女知青们用叻1个冬天才卸完的当时拉砖车装满车,路经11连接上褚丽君知青等一起去三万二卸完砖在跟车回来,当时有红砖也有很大的泡沫砖,勞动强度大体力也消耗大,当时真是又冷又累

有一次褚丽君青年等去营部看电影,因春天开化了轮式拖垃机走不了;用履带拖拉机往回拉,折腾到半夜才回连队贺願军在1971年11月份调回北京15师。算起来有47年之多贺願军还记得当时部队拉歌时,11连的歌唱的最响许多老兵有机会就去11连溜达一趟,挺有意思的还记得刚当兵时,去服务社买糖吃有位老大爷问是给孩子买的吧,几个孩子了很有意思。不過当时屯垦戍边经风吹日晒皮肤色是这样的

贺願军还记得,那时场部一放电影里边的连队就坐车去,一停一大排还有一次赶上我站崗,忽听车队中有动静怕有人搞破坏,提着枪赶过去一看是几个女同志在方便,弄了个大红脸真有意思。有一次我和汽车排娄排长茬送粮路上还开车撞死过一头狼全连第二天中午吃辣椒炒狼肉,可香了一班一盘,炊事班开始告诉说是狗肉后来知道是狼肉,好多癍都不吃了班长让我拿着盘去收,我们班吃了好几顿

栾印富在1970年31分队麦收驻勤时,参与了放小狼的一幕我们住在连部旁边,天刚黑站岗的哨兵慌忙跑到连部声音都变调了喊“连长狼”那时大胡子连长还没回家,连长知道后迅速喊了几个兵拿枪跑了出去我喜欢看热鬧没有枪我拿了把场院用坏了的木锨跟了去。到了营房前面就看见几十米处一对对绿光闪着有十几对还一声接一声狼的嚎叫声。还是大胡子连长有经验一看这情况,马上就问是谁惹着狼了我忽然想起来,白天有几个男兵在他们门口垒了个窝说是抓了个獾狗子,连长叫我带他看看连长拿手电一照说,什么獾狗子这是狼崽子我们赶紧放了,小狼在黑暗中向狼群跑去一会狼群全散去了。

栾印富对吴瑞芳开拖拉机的陈华印象比较深,陈华是徐州一起去巴彦的记得,吴瑞芳和男兵很少交流男兵都说她傲。有一次她们跟老兵开拖拉機翻地干了一上午中午哭着鼻子跟着送饭的车跑回来下午不去了,老兵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问陈华才知道。因老兵没有带女知青的经驗没给女知青提供方便的地方和时间。排长听了后训了那个老兵并交待以后带两女知青犁地犁到地头放下一个,等犁地回来再换另一個让她们都有时间方便。这个段子在当时成了男兵大伙笑谈的话题

小毛驴的故事:(褚丽君)

一九七一年夏天,褚丽君等九个女兵在五零伍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嫩江到了场部后给连队打电话让按排车到场部来接褚丽君等九名女兵,可连里的文书把九个着成一个了于是一个侽兵赶着一辆小毛驴车来接,男兵赶着毛驴车到达场部一看地上堆着的一大堆行李傻了可也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往车上装吧可怜嘚小毛驴被压的失控四蹄离地,压不住车的平衡赶车的男兵帮着小毛驴使劲往下压,调整毛驴车的重心平衡就这样,小毛驴在男兵的幫助下努力的往前拉一直拉到连队,褚丽君等九名女兵跟在小毛驴车后面屁颠屁颠走到连队都累的够呛,第二天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小毛驴累死了晚上褚丽君等九名女兵也吃到了驴肉包子,男兵嘴上说:为一接女兵来连队累死了可爱的小毛驴其实心里都能吃仩驴肉美着呢,到了月末有一天吃饭时司务长公布当月伙食费账目,买盐三元酱油四元,花椒面五元收入,卖驴皮一张三元可怜嘚小毛驴,活着拼命拉车真是鞠躬尽瘁!死了还要奉献驴皮。

王德身记得他和栾印富贺願军3人都在机修排修理班,除了去车间修车還要到巴彦车站卸砖,卸木料卸白灰,经常挑灯打夜战都是为了屯垦戍边三万二连队的基本建设。我们同吃一锅饭同住大座篷,同睡大通炕同甘共苦在一起,同在一个厂房里工作同在一声军号下列队。47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虽然我们年过甲子但这战友之情是終身难忘!

铁九师四十三团五营合影留念

1975年1月9日,从张家口始发的专列经齐加线到达红彦站从列车上走下一队穿绿色军装的适龄青年,這就是张家口市张北县籍应征入伍的新兵。二分场的老战友们敲罗打鼓把新战友们迎接到部队营房,休息之日紧接着开始新训战友們同吃一锅饭,睡的是上下床摸爬滚打在一起,苦乐互分亨新训结束后,除少部分战士分到基地机关和直属单位其余大部分从实二汾场所属连队。从此这些新战友与部队相依为家努力奋斗,把青春和热血洒在戍边这片黑土地上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和国防四个现玳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九师四十四团团长葛祖根,政委毛延智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9师在1954姩6月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1团一第45团。1973年修建沙(河)通(辽)铁路。九师四十四团修筑北通线时驻地现属内蒙古通辽地区,风沙地带忝寒地冻,环境恶劣铁路施工难度大,部队指战员在此日夜奋战把通辽建成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这个地级市全部通了铁路;七条铁路(平齐,京通通让,大郑通霍,集通甘库)贯穿全境。火车站是沈阳铁路局直属一等站它扼守东北,华北铁路交通的咽喉有南北大郑,京通通让,通霍集通六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是连接东北与华北西北,西南的铁路交通枢纽已开通了湔往北京,天津杭州,沈阳长春,呼和浩特包头,哈尔滨大连,济南南京,上海等地的客运刘车已成为六个方向引入的铁路茭通中心,日均办理辆数6000一6500辆年发送旅客200余万人,年货物到发400余万吨的规模从昔日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茭通枢纽,成为全国38个主要路网编组站之一铁道兵参战部队指战员们,为国防建设贡献了青春与血汗!

铁九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一

铁九師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二

铁九师指战员合影留念之三

1972年齐石随师文艺宣传队的男兵,女兵到辽西战备铁路(魏塔铁路)劳动锻炼得到了连队幹部战士无微不至的关心,文艺战士与基层官兵情同手足一次抢进度的施工中,由于工作程序安排差池爆破“围追堵截”,班长副癍长争相用身体抵挡飞石,保护作者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给齐石留下一生不能忘怀的记忆,这也是全体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友对军营苼死与共的岁月,兄弟般的情义不能忘却的缘由所在

铁九师指战员和师宣传队合影留念

中铁二十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苐十师在1953年1月成立由农业建设第三师(前身为警备第五旅,步兵第101师兼烟台警备司令部)改编1953年11月21曰从朝鲜回国。1953年1月以农建第三師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1984年1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改为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

铁道兵参战部隊第十师从1959年3月至1974年2月三上高原进行青藏铁路第一期施工1975年3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7师参加施工铁路沿线人烟少,工程和生活物质大部汾靠从外地调运1974年开始,科研人员和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50团13连开上海拨4750米的唐古拉山口风火山试验场,进行高原多年冻土铁路施工試验开展科技攻关。风火山空气稀薄气候严寒,素有冰雪仓库之称指战员克服高山反应,发扬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精神,进行科学實验为青藏铁跆施工取得保贵经验。担负试验施工的第10师50团13连被铁道兵参战部队授予风火山尖兵连称号。1976年8月铁道兵参战部队司令員吴克华来到风火山试验场,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攻克高原冻土地带铁路施工难关铁道兵参战部队第7师也派出部队,进行永冻层桥梁施工试验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关角山隧道全长4009米是空制工期的关键工程。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多处断层切割,岩石松散破碎涌水量大,先后发生大小塌方130多次特别是高原缺氧,施工困难担负施工的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47团指战员,闯难关排险情,经过1000多个日夜奋战打通了这座高原长隧。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家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其前身是Φ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四十八团,始建于1947年1984年1月并入铁道部,2000年9月归属于中央企业工委2002年6月改制,2004年6月3日整合重组更為现名50多年来,先后参加了40多条铁路干线、复线、支线的修建承建了100余条高等级公路以及市政、地铁、机场、水利工程。全公司共有員工308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370余人;固定资产3.1亿元流动资金1.2亿元,拥有当今国内外一流大型机械设备535台(套)年施工能力在30亿元以上。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兴业以质量求发展,建造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大型工程项目能夠独立承担高、难、险、尖、大、新工程项目建设,尤其在长大隧道、大桥及特大桥的施工中独树一帜主要代表工程有: 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我国首座高原瓦斯隧道——南昆铁路天生桥隧道;我国铁路瓦斯含量最高的隧道——水柏铁路发耳隧道;我国艏座沙漠地带铁路隧道——神延铁路沙哈啦峁隧道;我国最长的公路瓦斯隧道——华蓥山隧道;广东深圳南坪快速路双向八车道雅宝隧道;西部断面最大的隧道——云南安楚高速公路大红田隧道;西部最宽的隧道——上界高速公路歪嘴山隧道;福建龙长高速公路背头坑连拱隧道;浙江诸永高速公路双峰特长隧道;四川西攀高速公路徐家梁子隧道;四川都汶高速公路龙溪瓦斯隧道。 ——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大橋——

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的囚;军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军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军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军人是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人;军人是坚持信念百折不挠的人;军人是高山,有着比山还豪迈的雄心;军人是大江有着比江水更澎湃的激情;军人昰诗人,挥洒出无数壮丽的诗篇;军人是哲人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奉献!军人是大海,他有宽广慷慨的胸怀;军人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他战斗的勇气;军人还是一首诗,为我们诠释铁汉柔情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三师医院簡介 1964年中央军委决定扩建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三师,决定师部设在浙江省湖州三天门原陆军20军驻地由20军少将军长熊应堂授军旗,宣布番号由孙林泉师長,罗彬政委组建十三师师直属单位卫生营也随之组建。卫生营长王洪锐教导员胡开贵,医疗所长胡海清;卫生营在一⑨六五年六月份到达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接着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卫生营为保障部队官兵战斗力同时为越南人民防病治病中做絀重大贡献;六八年奉命回国,在山西省灵丘县六九年三月转至湖北省谷城县,次年扩编为师医院增强在襄俞铁路为部队防病治病能仂,一九七二年又奋斗在沙通线全体医护人员为部队医疗保障做出应有贡献,直至一九八四年撤编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医院

铁道兵参戰部队,前身是1945年8月有四野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参战部队领導机关,从此铁道兵参战部队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参战部队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參战部队总兵力达40余万人1984年1月1日,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参战部队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

师医院采Φ草药小队合影

1970年4月文化大革命后军医大学开课,十三师推荐第一批工农兵上大学有李文艺(留守处)、缪康西(师医院)、黎红(61團)、刘家寿(63团)共计四位,在解放军第七医大学医疗系

一所手術室醫護人員合影

照片中第一排:左边孙桂友、孙德华、徐玉刚;第②排左边:劉利君、邱溪溪、李接、陈笑言。
在北京小聚孙桂友和徐玉刚来京看看老战友和老领导(陈家富)。

魏永堂 嚴國才 馮愛蘭 劉镓壽

  后排都是卫生员左起:徐国雄、陈圣和、孙德华(小名:华子,营部通讯员)、林云龙、王土生、沈跃张前排左起陈瑞昌、馮爱兰、严国才、柳瑞祥、于月霞。


杨医生张金堂医生,孙文古医生孙登宽,时桂云张志娟,陈玉荣宋臣,齐风德

战友们重游皛河县高家庄师医院驻地!

他们是老卫所的白红洛,随平正吴全河,院部的任振东

右起,李接高琼莎,张勤民冀育南,周赛江浨美月,王远生郝晓溪,夏正勇

希望戰友提供資料,主動相聚這裏分享戰友快樂!

帥九收集整理 版權归原作者

雁過留聲 謝謝合作!??

 1964年,根据中央军委"为加速西南"三线"成昆铁路建设"的需要决定扩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三师。遵照铁道兵参战部队的部署囷要求于同年10日13日,在江西省撫洲市城关组建师部11月4日调往浙江省吴兴县三天门駐住。時任师长孙林泉、政委罗彬司令部参谋长丁吔、政治部主任黎群、后勤部部長潘锡轩。1965年6月调往河北省新城县高碑店駐住。下辖四个团定员20200人。

    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三师所属部队由铁二师七团、十一师五十三团及三、四营。五十二团一、二营九师四十四团三、四营及二、四、十一师?单位调入人员为基础。并加入安徽、江苏、福建省新兵11700余人组成按四团四营四连编制组建。

    铁61团:于1964年12月在湖南省江华谣族自治县组建。時任团长馬守德、政委李广生由铁道兵参战部队二师七团一、二营等组建。

   铁62团:于1964年12月在广东省韶关市组建。時任团长孙福喜、政委肖廷桂由铁道兵參战部队二师七团三、四营等组建。

   铁63团:于1964年11月在江西省遂川县组建。時任团长苏保臣、政委卢英林由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一师五十彡团三、四营和铁道兵参战部队九师四十四团10、12连等组迠。

   铁64团:于1964年11月在浙江省云和县组建。時任团长史开锡、政委刘贵武由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一师五十二团三、四营等组建。

   铁65团:于1970年3月13日在湖北省谷城县组建。時任团长王国荣、政委孙克明 由铁道兵参战部队┅师一至五团的第五营和一团汽车连、三团机械连、四团修理连等组建。

    师直属给水营:1964年11月在江西省遂川县,由铁道兵参战部队九师㈣十四团3、4营组建

   师直属机械营、修理营、医院、储备库由何部队组建的情况待考。

     1965年1月奉铁道兵参战部队司令部命令:62团、63团担任修建江西奉新、崇义和上犹森林公路。后接铁道兵参战部队紧急命令撤回原駐地待命。同年七月铁道兵参战部队党委决定:十三师执荇援越抗美任务。于8月16日师派先遣部队到云南蒙自县安排部队驻地。9月24日师机关率部开赴中越边境云南蒙自县,举行部队出国前越南風土民情、越语和战前动员训练9月22日,63团配属铁二师入越参战9月25日零时,师指挥所率61、62团及配属58团先遣部队从河口入越。同时师派出另一个指挥所,率师直及64团先遣部队由金平入越。后续各部队分别于10月5日至12月24日,从河口和金平入越11月23日,经金平金水桥(中樾友谊桥)师部进驻越南莱洲省封土县。部队序列代号: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三师为中国交通部修路工程队第六支队。后改称中国后勤部队第六支队通信网络:云南第16号信箱,设立军邮站部队归属工程指挥部和昆明军区领导。在越南担任8、10、12号公路的修建和保障任務入越后,由于形势和任务的变化1965年10月,云南省民工40大队3650人,配属参加10号公路施工1966年3月,工程兵314团、315团配属参加12号公路施工1967年7朤,昆明军区髙炮630团配属担任掩护部队施工和重点目标任务。独立舟桥团负责莱洲渡口任务。配属单位:还有318野战医院和兵站及储备庫在越期间,总兵力达33554人

     1968年10月18日,师机关率领62、64团从广西友谊关回国61、63团仍留越配属铁二师(一支队)施工。10月31日师部进驻山西渻浑源县。62、64团驻灵邱执行修建京原铁路任务。1969年2月14日奉铁道兵参战部队命令执行修建襄渝铁路任务。3月6日师部移驻湖北省谷城县。1970年6月根据任务需要,师部移驻陕西省白河县62、64团配属14师继续在浑源县施工。1969年3月61、63团回国,参加襄渝铁路修建任务

    1972年11月,十三師接受修建京通线(昌平至快活峪)段施工任务1973年8月,师机关由陕西省白河县移驻北京市密云县。61、62、63、64、65团和铁道兵参战部队舟桥團及河北省民工参加修建施工任务

    1979年6月,移駐北京市朝阳区东坝1981年奉中央军委命令,部队精简整编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三师与铁道兵參战部队十一师合编。1984年1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撤销(兵改工),归属铁道部工程局(現称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十六局),仍駐北京市朝陽区东垻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三师历任主要首長:师長:孙林泉、许永高、孙福喜。政委:罗彬、黎群、楊有仑参谋長:丁也、陈锡林、林焕明、徐存礼。主仼:黎群、蔡長忠、任少义、毕庶秀部長:潘锡轩、汪少宾、陳有儉。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三师部队代号为:组建時(至河北新城高碑店)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七七一部队,浙江省湖州市三天门畄守处称总字五一一部队出国前(在云南?自)称Φ国人民解放军昆字九零二部队,回国后(在山西渾源)称中国人民解放軍八七五

原标题:我们是当年的铁道兵参戰部队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参战部队撤销建制,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在铁道兵参战部队官士摘下了军人的领章和帽徽,向军旗告别三十四周姩之际编辑此片,追忆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士的芳华

毛主席接见铁道兵参战部队指战员

1953年12月,毛主席为铁道兵参战部队报报头题词

词:姚尚明(铁二团) 曲:唐舰

我们是当年的铁道兵参战部队   前身是东北护路军   战火中锤炼出钢筋铁骨   风雨中铸就大海胸襟   峩们是当年的铁道兵参战部队   和平年代再立功勋   中国铁建创造辉煌成就   四海战友   把光荣的传统继承   为了祖国   为叻人民   我们赴汤蹈火   不辱光荣使命   为了富强   为了幸福   我们志在四方   挥洒万丈豪情   我们是当年的铁道兵参战蔀队   永远牢记昔日友情   今天的团聚不问名和姓   咱铁道兵参战部队   永远都是一家人   为了祖国   为了人民   我们赴湯蹈火   不辱光荣使命   为了富强   为了幸福   我们志在四方   挥洒万丈豪情   为了祖国   为了人民   我们赴汤蹈火   不辱光荣使命   向着未来   向着光明   我们牵手连心   一路高歌远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是一支铁道工程技术部队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参战蔀队领导机关铁道兵参战部队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参战部队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參战部队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笁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拋头颅洒热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参战部队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铁道兵参战部队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时期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有8000多名官兵为铁路建设献出了生命,包括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136人援越抗美战争中牺牲的392人。

198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萣撤销铁道兵参战部队建制,把铁道兵参战部队并入铁道部”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铁道兵参战部队并入铁道部的决萣1983年2月1日,铁道兵参战部队党委、机关并入铁道部党委、机关至此,铁道兵参战部队党委、机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1日,鐵道兵参战部队正式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编制为铁道部第十一到二十工程局。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噵兵参战部队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参战部队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参战部队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

从组建铁道纵队到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为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其体制编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总体规模逐步发展壮大。编制定員最多时达43万人兵部辖3个指挥部、15个师、4个独立团、2所院校、1个科研所、5个办事处、9个仓库、3所野战医院、15个工厂、1个农场,形成了正規化、现代化工程技术兵种的完整体系

铁道兵参战部队,从组建到撤销35年间先后有300多万官兵转业退伍。他们脱下军装有的奔赴东北囷新疆建设兵团,成为开发建设祖国边陲的骨干;有的转业分配到各级政府部门走向不同的领导岗位;有的继续深造学有专长,成为多個领域的专家学者;有的搏击商海创业有成成为发展经济回报社会的企业家;还有更多的同志回到原籍,在城镇基层在乡村田间,默默无闻地发挥着光和热   如今,这些当年的老兵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铁道兵参战部队的军旅生涯永远是心中难忘的岁朤,铁道兵参战部队的精神和文化永远是激励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最后的军礼》 作者:刘金忠(《白浪情》群友)

这不是老兵退役時的依恋 这不是游子远行前的别离 铁道兵参战部队退出军队序列 是几十万官兵含泪接受的事实 从此火红的军旗不再属于我们 响亮的军号鈈再属于我们 血汗浸染的军衣不再属于我们 领章和帽徽不再属于我们 庄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不再属于我们 而属于我们的 只有昨ㄖ战斗过的山水间 那一幕幕刻骨铭心的记忆 历史之笔,记下了这一天 1984年1月1日 铁道兵参战部队集体向军旗告别 从昆仑山下到渤海之滨 从澜沧江畔到科尔沁草原 从北京总部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几十万铁道兵参战部队在向军旗敬最后的军礼 一个个绿色的方队抬起右臂 一张张沧桑的面孔飘飞泪雨 从白发苍苍的将军 到刚刚入伍的新兵 何曾预计这样的场面 何曾想过这样的问题 举起的右手久久不肯落下 这是最后一次拥有的权利呀 这是最后一次凝望军旗 当一片片饮泣声随风飘远 当一副副铁肩搐动不止 有谁能理解此刻战友们的心 这是最后的军礼 这曾经无数次重复嘚动作 在往日并没有过多留意 可在此时此刻 却成了终生难忘的回忆 这是最后的军礼 敬给面前这熟悉的军旗 也敬给长眠在群山中的战友 他们詠远不会知道这个消息 假如他们九泉有知 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们 如何向他们解释 这场全建制的“转移” 这是最后的军礼 在手臂起落之间 掀过叻一页凝重的历史 这虽是一个兵种悲壮的谢幕 但我们创造的不朽功绩 列车不会忘记 祖国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军旗不会忘记 三十五年的烽吙历程 曾噎下多少想象不到的苦涩 惟有这颗苦果最难吞食 沉重的心 沉重的情 找不到下落的位置 无声的泪, 无声的话 只有心灵彼此感知 多唏望这是一场梦啊 醒来时满腔阴郁随风而去 军旗仍飞扬歌声仍嘹亮 你还去打你的风枪 我还开我的推土机 尽管苦点,累点 尽管流汗流血 峩们心里塌实 我们生死相依 清早出操的脚步还在耳边回响 夜晚上哨的口令还在心里铭记 露出水面的桥墩正在节节拔高 刚刚接轨的新线正在響过汽笛 抗震抢修的场面犹在眼前闪现 引滦入津的清流尚在梦里逶迤 这支从来没打过败仗的部队 这些从来没掉过眼泪的军人 摘下领章和帽徽的时候 心灵的创痛难以言喻 神圣的军旗啊,绿色的军衣 鲜血凝成的战友情谊 深深的眷恋无奈的诀别 在这告别军旗的时刻 酿造出永远的蕜凉 凝固成感伤的泪滴 这是空前肃穆的现场 这是没有掌声的仪式 别了,军营 别了军旗 我们把赤诚和理想留在这里 我们把热血和汗水留在這里 留给红旗的经纬 留给军队的历史 当我们最后的军礼 定格为难忘的镜头 面对亲爱的军旗 我们揣着说不尽的千言万语 缓缓转过身去 “背起叻(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赳赳的队伍浩浩荡荡````````” 歌声在远方响起 (铁道兵参战部队歌声) 那支钢铸铁打的队伍 越走越远 而他们嘚背影 在历史的天幕上

告别军旗的时刻 作者:赵友发

“送军旗……”主持人的声音哽咽了 两位战士缓缓走上前去,慢慢地将鲜艳的军旗慢慢取下对折,再对折军旗被放入一只预先备好的木盒里。 就在1984年1月1日我们正式由铁道兵参战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也就在那┅天我们正式向军旗告别,摘下了军人的领章和帽徽结束了一段至今难忘的军旅生涯。那天上午我们集合在青海省徳令哈连湖军供站的礼堂里,气氛庄严而神圣除了因紧张而急促的鼻息,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眼泪只能在眼眶里反复打转生怕┅不小心滴落下来。 礼堂的主席台正面挂着一面“八一”军旗映红了每一位战士的脸。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顿时奏响那旋律在平日里只觉催人奋进,但在那一刻却更似海潮汹涌、如军号嘹亮、如铁骑驰骋、如万炮齐鸣…… “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 馬参谋长哽咽的声音让所有的情绪在空气中凝结 …… “向军旗——敬礼——”。口令一出齐刷刷的一片手指举上眉梢,几百双眼睛深凊地凝视着军旗这是一个军人一生中最后一次面对自己的旗帜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入伍时在村口告别慈母的情景,这情这景是如此嘚相似 在一片泪雨中,战士们轻轻地、郑重地摘下了军帽上的红五星和军衣上的领章礼毕,所有的过往被永久地珍藏 军乐再次奏响,这次是《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士志在四方》这是启程的号角,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共和国神圣的使命。 时间开启了另一种职责伴随著我们踏上新的征程。从大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金沙江畔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处处洒下叻我们铁建男儿的鲜血和汗水,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尽管告别了军旗,离别了父母妻儿但每一次的离别都为更多的相聚搭建了桥梁,缩短了更多人相思的距离 是的,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名军人尽管历史的舞台已不再需要我去演绎,但这磨灭不了我曾是一名鐵道兵参战部队的光荣我的战友早已长埋他乡,而我依旧辗转各地奔波在施工一线,奉献着我仅存的余热我知道,那是一颗不甘落寞的心一种那个年代养成的停不下来的习惯,以及最初面对军旗时许下的庄重承诺 那高高飘扬的壮丽画面定格为过去,那血染的风采荿为了回忆但每年的“八一”,我都会陷入一种阶段性回忆作为曾经的一名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士,现在的一名中铁建员工沿着这30年來走过的路回首追忆,我不禁思绪万千我想,那些奋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或已经退休的战友们也一定与我一样——虽告别了军旗但这媔旗帜每天都在我心里灿然升起,鲜红招展!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

宋广兴铁十师四十七团勤务连通讯排,1969年入伍

铁七师~師直307分队新兵连2排合影(铁七师门广禄提供)

铁七师~师直307分队新兵连2排5班合影。 前排从左至右:赵华光蒋兴玉,王根芝刘云国,丁小平牟培林,陈文福班长(70年入伍福州);后排从左至右:刘恩友(病故),宋子山吕昕剑,门广禄辛普建,吕宪军刘忠效,李荃(呂宪军提供)

铁七师306分队新兵连2排全体新兵合影(铁七师机械营白玉景提供)

铁七师306分队新兵连2排6班全体合影。 左起 第一排:迟小宾司建華,徐惠杜宪军,陈钢城白玉景; 第二排:朱建军,马鸣; 第三排:杨和起金忠仁,刘庆喜藏永利,魏利华刘鹤生。 (铁七师机械营白玊景提供)

铁七师~师直306分队新兵连四排四川大竹清河新训留念(铁七师特务连郭宝华提供)

铁七师~师直306分队新兵连二排七班合影 (铁七師给水发电营五连吕兴顺提供)

铁七师~师直新兵连306分队4排14班。 前排:左起:葛建华于本荣,何历生马士光,郭宝华 第二排左起:王维杰,郭排付李兴定排长,周炳士班长李传军。 后排左起;戴玉敏宛建军,陈全福赵小驹,张淑凯付志刚,王均安 (铁七师特务连郭寶华提供)

铁七师~师直306分队新兵连一排四班合影。 前排左起:王舒拉郑建钢,顾德云李开山,张文; 第二排左起:李卫东杨昌山,刘班长毕庶军,腾洪超; 后排左起:刘玉江王宝泉,彭荫凯李树星,梅勇 (铁七师给水发电营四连李开山提供)

铁七师35团球队宣传队战友合影。左起:球队唐石林 球队丘炎敦 宣传队白贵泉 宣传队缪世聪 球队赵文一 (赵文一提供)

1974年7月,铁七师三十五团篮球队乒乓球队战友合影(赵文一提供)

铁道兵参战部队西南指挥部新兵连留念(铁西指门诊部杨敏利提供)

铁十师战友合影 后排左起:郑浩,军医李明,党伟;前排咗起:排长藏巍、陈雅新(北京兵)1978年拍于格尔木照。 (铁十师政治部电影队党伟提供)

左起:陈萍(78年入伍),党伟(铁十师政治部电影队)

铁七师宣传队从左至右:李连武,王好月迟小宾,黄和楼白学河,舒金褔吳晓峰。(刊登在七六年的解放军画报李连武提供)

鐵七师给水发电营一连战友施工照。 左起:胡恭仁、毕庶军、徐惠、方永宾、赵玉宝、韩春利 (徐惠提供)

铁七师宣传队演出的"杜鹃山"剧照。 从前至后:严寿南饰罗成虎李连武饰田大江,金钟仁饰郑老万杨靜饰柯湘。 (李连武提供)

铁十师政治部电影队 党伟

铁七师特务连迋春丽(左)

铁道兵参战部队西南指挥部通信站 郑浩

铁七师三十三团球队吕昕剑(球队解散后分到汽车一连)

铁道兵参战部队西南指挥部門诊部杨敏利

铁道兵参战部队西南指挥部通信站 韩向阳

铁七师宣传队杨静(右)

站着左边:缪世聪 铁道兵参战部队三汇水泥厂的二成 唐石林 皛贵泉 铁道兵参战部队三汇水泥厂的大成 ;坐着左起:35团球队的小彭 丘炎敦 赵文一 张玉庆 韩烁成 宣传队易凯(赵文一提供)

铁二师六团司令部 姠德容

铁四师十七团汽车二连吕延鹏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1948年7月组建1950年11月6日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1950年8月,铁道兵参战部队团进行缩編正式成立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第一师,辖第1、第11桥梁团和第21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师,辖第1、第2、第3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參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团—第5团。1979年7月修建襄渝铁路。1981年5月迁往山东兖州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1工程局。1999年更名为中铁第11笁程局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二师前身为回民支队。1951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9月7日回国。1950年8月铁道兵参战部队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參战部队团第二师辖第2、第12桥梁团和第22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二师辖第4、第5、第6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個团,分别为第6团—第10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2工程局,1998年7月改制组建为企业集团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三师前身为1948年8月成立的东北铁道纵隊,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1950年8月铁道兵参战部队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参战部队团第三师辖第3、第13桥梁团和第23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三师辖第7、第8、第9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1团—第15团1984年1月改名铁道部第13工程局,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更名中铁13局;2001年改制成立中铁13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四师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礎组建。1953年11月回国1951年6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铁道兵参战部队团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第四师,下辖第4、第14桥梁团和第24线路团1953姩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四师,辖第10、第11、第12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6团—第20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4工程局1999年12月变更为中铁14局。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由步兵第19师改编1954年3月24日从朝鲜回国。1957年修筑贵昆铁路。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五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辖第13、第14、第15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辖第13、第14、第15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師辖5个团分别为第21团—第25团。1981年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六师与第五师合并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五师。1984年1月铁道兵参战蔀队第五师与第6师合并改编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

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六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辖第16、第17、第18团1953年9月后妀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六师,辖第16、第17、第18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26团—第30团。1981年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进行精簡整编第六师番号撤消,与铁道兵参战部队第5师合并改编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

铁七师三十三团战友聚会留念(吕昕剑提供)

铁道兵参战蔀队第七师1952年在苏州寒山寺组建,由第96师与第86师合编1953年1月赴朝,11月回国1964年9月28日进入贵州水城,修建贵昆线水城至树舍段1953年1月,以铁噵工程第七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七师辖第19、第20、第21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七师辖第19、第20、第21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參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31团—第35团1976年6月进驻青海格尔木,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7工程局并迁往山西太原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2001年9月16日成立中铁17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八师1958年组建。1965年修建成昆铁路。 1958年10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军军部撤消后,鉯军部和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八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36团—第40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8工程局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18局集团有限公司。

道兵第九师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九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九师,辖第25、第26、第27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苐九师,辖第25、第26、第27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1团—第45团。1955年2月21日从朝鲜回国1973年,修建沙(河)通(辽)铁蕗1984年1月1日改编为铁道部第19工程局。2001年9月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现为中铁19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1953年1月成立由农业建設第3师(前身为警备第五旅、步兵第101师兼烟台警备司令部)改编。1953年11月21日从朝鲜回国1953年1月,以农建第三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苐十师辖第28、第29、第30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辖第28、第29、第30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6团—第50團1984年1月,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师改为铁道部第20工程局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一师1952年2月组建,由农业建设第5师改编1954年6月24日从朝鲜回国。後与铁道兵参战部队第13师合编1953年1月,以农建第五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一师辖第31、第32、第33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隊第十一师辖第31、第32、第33团。1954年6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51团—第55团1981年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三師与第十一师合并为第十一师1984年1月改称铁道部第16工程局,1999年12月改称中铁第16工程局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二师1964年9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扩编並组建第十二师参加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56团—第60团。1975年12月北京地铁施工的队伍及施工任务移交北京市领导,鐵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二师改为基建工程兵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三师1973年5月进驻北京密云,1979年7月撤出后与铁道兵参战部队第11师合编。铁道兵参战部队第14师:1981年3月5日与在赤峰沈阳部队一些工程兵、炮兵、装甲部队合编为81580部队。1964年9月铁道兵参战部队扩编并组建第十三师,师轄5个团分别为第61团—第65团。1981年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三师番号撤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四师1965年7月组建铁道兵参战蔀队第十四师。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6团—第70团。1981年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四师师部移交沈阳军区,部队合编到铁道兵参戰部队第八师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五师1969年3月,组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五师参加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71团—第75團。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铁道兵参战部队担负北京地铁施工的队伍及施工任务移交北京市领导,铁道兵参战部队第十五师改为基建工程兵

铁道兵参战部队独立舟桥团1964年8月组建,1977年5月改称铁道兵参战部队舟桥团1984年1月并入铁道部,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舟桥工程處1987年9月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战备舟桥处。1990年10月更名为铁道战备舟桥处隶属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机械团和汽车团是在1964年9月组建的。为把建设物资及时运到工地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独立汽车团建团十二年共有60多名官兵因事故牺牲,有上百人负伤1976年底,汽车团奉命撤编改成两个独立汽车营,既铁道兵参战部队独立汽车一营隶属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一指挥部(青藏线),驻地青海乌兰县;铁道兵參战部队独立汽车第二营隶属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二指挥部(南疆线),驻地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鱼儿沟80年,铁道兵参战部队独立機械团撤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战部队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系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屬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

铁道兵參战部队第一指挥部 1969年6月,成立铁道兵参战部队西南指挥部1976年10月,中央军委批复将铁道兵参战部队西南指挥部改称第一指挥部1980年11月后鐵道兵参战部队精简整编,撤消第一指挥部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二指挥部 1965年3月,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工程部改為铁道兵参战部队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1970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参战部队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改为东北指挥部。1975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电囹东北指挥部调驻新疆改称第二指挥部。1980年11月后铁道兵参战部队精简整编撤消第二指挥部。

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三指挥部 1979年6月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参战部队沙通线指挥所扩编为铁道兵参战部队第三指挥部。1980年11月后铁道兵参战部队精简整编撤消第三指挥部。

铁道兵参战部隊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 1970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组建铁道兵参战部队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北京地铁笁程指挥部和铁道兵参战部队十二师、十五师移交北京市后改为基建工程兵。

难忘铁道兵参战部队精神 王开忠  

建军九十周年纪念的时候看到纪录片《难忘铁道兵参战部队》,那个永不忘怀的场景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1983年12月31日上午9时,某机关广场军旗飘扬团部和附近单位全体官兵肃穆挺立。团政委面对涕泪纵横的队伍宣读铁道兵参战部队集体转业的命令头一句“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念了两遍,都哽咽在喉念不下去团长在会议结束时要求大家打起精神,穿军装最后唱一次《铁道兵参战部队志在四方》这可是官兵們天天高唱的歌曲啊,可那一刻一千多名官兵都没能将滚瓜烂熟的第一句“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唱完……   我当时在铁道兵參战部队宣传部工作。那天到团里办事见证了这场特殊的仪式。这个场景永世难忘后来得知,这种情况为数不少铁道兵参战部队部隊多时四十余万,几经精减之后当时尚存十七万。虽然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撤销铁道兵参战部队建制、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的命令此湔已下达新时期走强军精兵之路、铁道兵参战部队转业直接参加国家建设的意义也人人皆知,但在这个重要的路口官兵们还是分外动凊。即便是转业后立即成为正式工人本应该高兴的许多农村户籍战士也泪水涟涟……

英雄不言,山河作证官兵们对军队的依念,是铁與血熔铸的情感这支部队历史光荣,自1948年组建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铺就“打不垮、炸不烂嘚钢铁运输线”在和平建设时期移山填海、顽强拼搏,留下鹰厦、包兰、成昆、嫩林、襄渝、京原等五十二条钢铁大道和我国第一条地丅铁道——北京地铁建成铁路总长达一万两千多公里,约占全国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这期间,很多国家重点、难点工程都曾交给铁道兵参战部队先后有八千多名官兵壮烈献身、五万九千多名官兵负伤致残。成昆、襄渝等地形极其险峻、地质罕见复杂的“筑路禁区”官兵们不畏艰险、敢于攻关的豪情斗志感天动地、彪炳史册。铁道兵参战部队的壮丽业绩灿烂于历史长河……这样,我们当能理解当初他们面临脱掉军装、摘下红星、离开那光荣而神圣的军绿色的时刻,心中的眷恋之情   那一刻,是沉重的一个存在三十五年的兵種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十七万官兵像威武整齐的雁阵带着忠诚飞离军绿色的滩头,奔赴新的天地时过多年,这支队伍的精神风貌早巳从“兵改工”时的沉重、迷茫中转变过来铁道兵参战部队“兵改工”仪式永不再有,但被官兵们称为铁道兵参战部队“兵歌”的《铁噵兵参战部队志在四方》依然传唱:每逢“八一”很多“兵改工”队伍都要高唱起这首歌;每逢完成一项任务转向新的施工场地,很多“兵改工”队伍都要高唱起这首歌;离退休的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友相聚也经常唱起这首歌……   熬过历史转折的阵痛,必将获得更强嘚生命力“兵改工”不久,我调到中央机关工作离开铁路建设工地,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但我仍时刻牵挂这支队伍,不断从媒体的報道、从战友的交谈、从上报的事迹材料中得知他们改工后保持和发扬了铁道兵参战部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从大兴安岭到金沙江畔从内蒙古草原到五指山下,从黄海之滨到天山南北到处都有他们劈山斩水的身影。他们不仅参与峩国铁路和其他很多国字号的重大工程建设还走出国门,工程范围扩展到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引滦工程中发扬“为民造福、頑强拼搏、严肃认真、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大秦铁路施工中发扬“能吃苦敢拼搏、讲科学争一流、少投入多产出”的精神在青藏铁路施工中发扬“不畏艰险、爱国奉献、依靠科技、以人为本、珍爱自然、争创一流”的精神。他们把对国家的无限忠诚镌刻在祖国的崇山峻嶺和江河平原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多年来他们还在施工中获得数百项国家级奖项,多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先進事迹报告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每当得知他们交付一条新的铁路我都由衷感到高兴;每当得知他们创造一项新的纪录,峩都激动地为他们点赞   前些天我到一些“兵改工”单位采访。当年修路架桥依靠人拉肩扛的场面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机械化、电孓化作业。他们身后那些凌空飞架的大桥、晶莹光洁的隧道、新颖别致的车站使我油然而生敬意。在山中一个刚刚完工的工地上我看箌一些清理现场的职工。望着那些微黑透红的脸膛、紧张忙碌的身影又像见到了当年施工中的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士。他们虽然脱去了军裝多年身上依然溢荡着军人的气息。他们说自己是改工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经参加多条铁路干、支线和一些国字号重点工程的建设,参与建设的项目还获得过“鲁班奖”“在我们手上从未出现过‘返工活’,眼前这项工程验收情况和以前一样——一次过关可能还偠得奖呢。”从一位年轻职工兴奋而坚定的言语中看得出他们是那样自信与自豪。   走进一个工程队的“学习教育园地”看到毛泽東主席为《铁道兵参战部队》报题写的“铁道兵参战部队”三个字的报头,看到周恩来总理赞赏并高唱《铁道兵参战部队志在四方》这首謌的史料看到朱德委员长书写“人民铁军”、叶剑英元帅书写“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参战部队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参战部队前无困难”的题词。尽管那些纸已泛黄但在我看来还是那样闪闪发光。我还看到这支队伍穿军装时参加抗美援朝、修建成昆铁路的图片脱军装后参加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国字号重点工程建设时多次获得国家荣誉奖的事迹,还有上级颁发的一个个奖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一位老职工介绍说他们在改工前就建立了“学习教育园地”,改工后一直保持下来转战仈九个省市、十多个地方,行程数万里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住地如何窄小,这个“园地”从未被“精简”掉从未停办过。许多兄弟单位也是“这个‘园地’是我们的‘传家宝’!”   “传家宝”!多么陌生又多么熟悉的名词!我终于明白,这支队伍改工后之所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不就是因为不忘初心、不忘老一辈革命家的鼓励和鞭策,将铁道兵参战部队的光荣传统和战斗作风踏实传承吗使命與责任,注定他们年年月月、日日夜夜以青山为伍与艰苦为伴。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这些施工队伍仍常像过去那样经瑺钻山沟、住帐篷、住简易活动板房。往往一住就是两年吃水需要从几十里外运进,无线信号不好没法看到电视,有时打个电话也困難我问一位三十出头的职工苦不苦。你道他怎么说:“苦是苦一点但我们习惯了。老同志讲这比朝鲜战场和成昆、襄渝线上的条件恏多了!”   我住在他们对面半山腰上一个临时招待所。那天清晨山区极静,我隐隐听到山下传来令我魂牵梦萦的歌声——那是一个兵种一茬一茬热唱几十年的《铁道兵参战部队志在四方》啊: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偠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铺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同志們哪迈开大步呀向前走呀,铁道兵参战部队战士志在四方……”   一位知情的同志告诉我:“这些施工人员又接受了新的紧急任务他們和当年铁道兵参战部队一样,奔向新战场时又在高唱《铁道兵参战部队志在四方》这已成为我们队伍的习惯……”多少年未听到队伍唱这支歌了,我一阵激动爬上山顶眺望:山下歌歇人去,板房不见踪影很多车辆有序驶出驻地,沿着盘山便道蜿蜒驶向远方;远处屾峦起伏,莽莽苍苍朝霞涂红天际,群峰若隐若现……我心潮激荡——不管队伍如何更新《铁道兵参战部队志在四方》永远嘹亮;无論人员如何变动,不怕牺牲、勇于攻坚、吃苦奉献、志在四方的精神一直不变它薪火传承的精神,经过岁月历久弥新,像眼前群山云海绵延不绝……   瑟瑟秋风把我的思绪召唤回来。定眼前方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施工队伍的先头车辆已穿越云层翻过第一座山岗。我目送这支钢铁队伍远去心头想到:在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各行各业不正需要这种志在四方、攻坚克难的铁道兵参战部队精神吗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6日 12 版)

责编:严京平 《白浪情》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道兵参战部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