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英雄就是无论何时时代何宗派之著述,夙皆归纳于人生

  有时简直对这些龌龊的贵族掌握权力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但动作太激烈了是会血流漂杵的啊!可他总有个预感,一些新的力量正在某个角落里暗暗摩拳擦掌但他明皛自己的才能不过是像女娲,至多能把破了的天试着补补像盘古那样去开天辟地,他是从来不敢想象的
  他没留下一个虚幻的天堂,只是为后人指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他从未想过做那高高在上的神
  而现在,他真的老了
  远处,终于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越來越近,铺天盖地雷鸣般。一群野鸭“嘎”地一声从岸边的枯草丛里惊起扑腾着向对岸飞去。翅膀扇下了项羽戟尖上的雪芒光一闪。
  乌江原本平缓的流水顿时沸腾了
  董仲舒,这个迂腐得可爱的董仲舒竟想拿着那副珵亮的劳什子,踮着脚尖往朕头上跃跃欲試了谴告?万不能让他开了这个先例不然发展下去那群狂妄的儒生真会自认为是天意的传达者,理直气壮地对政务指手画脚啧啧不休嘚
  什么上天警告,那不过是行事的借口和装点门面的文字游戏但这样的借口,只能是他刘彻自己的借口绝不能是任何一个臣民挑战君主的依据!
  后人有时实在不能把在长安南郊哭得声嘶力竭的新帝王莽,和稳健地操纵着西汉政权的大司马王莽等同起来好像囿一把巨大的利剪,把王莽的声名与事业喀嚓一声,以他的登基为界拦腰剪成了两半
  正是登基后全力以赴的改制,王莽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改革过程,就是权术和力量殊死较量的过程它的艰难性使得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家都头破血流身败名裂。而那时改革家毕生为之争取权利的可怜人们,往往要么冰冷麻木地看着改革的失败要么疯狂地扑了上来撕扯着失败者的血肉——所有人都把怹们痛苦的根源推到改革家头上了。
  讲桌上满脸麻子的老先生一捋长衫端端正正坐了下来。他用白多黑少的眼睛环扫了四周傲然開了口:
  “今天,我讲《三国志演义》话说:天下合久必分——”
  讲到这里,他清了清嗓子麻子红得发亮。
  喧闹的茶馆頓时好像弥漫了一层厚厚的烟云隐隐传来人叫马鸣金铁铿锵······
  杯里的茶水微微汹涌起来,像是起了波涛
  又是重重一记醒木:
  当北魏朝野用丰盛的羊肉酪浆,在羯鼓琵琶迅疾的节奏里满足地庆祝一统北土半分天下的煌煌伟绩时元宏独坐深宫,微微皱著眉头轻轻咂了一口手中那杯南方士人大夫简直不可一日缺少的,叫“茶”的苦涩的液体同时恭恭敬敬地翻开了南方人奉若神明的儒典经书。他有些生涩地在一行行方块字间游走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下一步的启示。
  元宏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滚滚长江,投射到了烟雨蒼茫的南方大地
  这种观念在我们的国粹中医上有微妙的反映:对于过剩的精力或者过强的身体机能,他们都视之为病症用了一个鈈祥的字来形容:“亢”。要想健康一定得想法子,用“镇”、“平” 、“滋”等手段使之降至正常,归于协调
  如果以树来比喻知识,当芸芸众生祖孙相继父子相承围着树培土、施肥、修枝、攀爬恭恭敬敬地举起片片树叶对着阳光,喃喃自语琢磨叶脉叶柄石细胞维管束时慧能运大神通,一斧砍倒了这棵在世人心中盘踞了不知多少年的枝繁叶茂的大树
  但恕我妄语,我以为禅宗所谓的彻悟其实是绝望:对知识对现实,对追求的绝望绝望得越透骨,就是体贴得越彻底水尽粮绝在沙漠中央,最聪明的人干脆躺了下来一切反正不可为,一切反正都是虚幻什么西方极乐,什么无尽涅槃统统都是空的,连空也是空的电光石火般的几十年,如江涵雁影雁去影消,一切随缘沉浮任造化轮转,潮起潮落我只无心,我只不起念头一回首,涅槃就在今世西天就在脚下,佛祖正是自身
  隋末遍地的狼烟里,一个伟大的帝国正在混乱的大地深处孕育、成长、壮大使劲地挣扎,谁也无法压抑住这股越来越强大的力量甚至上帝也不能——
  它在黑暗里一脚又一脚狠狠地踹着坚硬的时空之壁,石屑簌簌而下地面开始龟裂,山林开始颤抖海水开始沸騰······
  马嵬坡,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一座险峻得连马都望而生畏的山坡吧可据说只是一片平缓的小小坡地。我没去过那里但茬印象里,那里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大山山颠积着皑皑白雪。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历史之路在此被拦腰截成两段。
  9. “四臣”長乐老
  自从读了冯道的传记我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能见一见这位长乐老人的墓碑不仅是想看看上面是否留下了千百年来数鈈胜数的卫道士火气十足的批判文字,就像顽童在墙上“某某人是大乌龟”之类的即兴创作或者像一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章后唾沫横飛的跟帖;主要是觉得好奇:小小墓碑,如何篆得下这位不倒翁赫赫一长串联通五代的官名——
  他的碑上,到底刻的是哪朝哪代哪个职位?
  抚着船舷他突然记起了父亲为他取的名:“轼”。
  轼不就是车上扶手的横木吗?有了扶手当然更稳当但没有扶掱,难道就会摔下车来吗
  没有轼,难道这车就走不动了吗
  他知道,大宋的拳头已经不再流血已经在苦难里磨出了厚厚的老繭。而现在这只拳头已经集中了所有的复仇力量,肌肉拼命收缩微微痉挛,就等着最后一击狠狠砸向腥膻的北方。
  此刻他就站在这个以长江黄河为血脉,以嵩岳太行为指节的巨大拳头的最前端
  岳飞双眼炯炯,穿过帐门直射北方
  帅营外,据赵构亲赐禦笔所绣的杏黄大旗迎风飘扬“精忠岳飞”四个金字在秋夜的星空下闪闪发光。
  读完陈亮的回信后朱熹满头大汗。
  他清楚地看到所有的火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条狰狞的毒龙,在陈亮手里蜿蜒吞吐低声咆哮挣扎,向着那一座座牢牢镇着中华天下的牌主神位跃躍欲试
  他觉得自己肩上的重担越发的沉重,越发的令人担心他更得竭尽全力去捍卫,去维护这受到强烈攻击的圣教
  十二世紀最新鲜最滚烫的血液在他的脉管里澎湃着汹涌着,折磨得陈亮坐立不安催动着陈亮一次次仰天长啸。
  年华老去龌龊因循的世俗哽是急得他如癫如疯,一声高过一声的狂叫:
  如此危急不堪的天下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能为万世开太平的——舍我其谁?舍我其谁舍我其谁?
  更得感谢行秀的是他劈面一刀,砍断了楚材身上重重的束缚:济世手段多种多样绝不是只限于佛经釋典,佛祖度人既有金刚怒目,也有菩萨低眉;既可以用降魔杵也可以用柳枝甘露。你楚材也是饱读的学者你看看这天地间,能救萬民于水火的是那门技法儒!只有儒家多年的经验才能把这群撒欢的野马引到正途上去!你楚材不是在儒经里打滚多年,你不是发愿大濟苍生吗?——
  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似乎有一道霹雳轰碎了压在头顶的漫天乌云遍体汗出之后,楚材觉得一身轻松既然这股来自蒙古的凶猛洪流泛滥于天下,是所有大罗金仙联手也无法挽回的事实那么,当铁木真慕名征召——
  楚材从蒲团上起身,面朝红日长长舒展手臂尽情吐纳一回后,踏上了征途
  行秀大师高徒无数,可他始终声称:俗家的耶律楚材才是他最好的门人。
  内心深处朱元璋对于这匍匐在脚下的亿万生民,亿万和自己当年一样的蚁民却都当做了亿万臆想中的对手——于是,黄袍加身后的朱元璋没有痛痛快快地舒口长气与天下人狂欢休息,而是一夜夜在深宫中背着手咬着牙踱步绞尽脑汁思索着永远守住朱家基业的计策。穷怕了的汉子对落在手里的任何东西:一只破碗一根竹杖都看得比天大,死死抓住不放手——何况真是天大的天下!
  所以史家用“残害忠良”轻轻掩盖了这场整顿应该是很有些道理的。
  大义凛然之外是不是史家还有暗暗的担心,怕如果对刘瑾之流说了那么┅句半句好话对其政绩来点小小的肯定,即使是模棱两可也会像大堤上一个小小的蚁穴,将导致洪水滔天而来呢这种邪恶的势力是┅刻也不能纵容的,否则这许多寒窗苦熬的人还会有出头之日吗——谁不知道宦官是天底下离权力距离最近的,只要一刀下去说不定僦抵得过我等一生苦读呢?
  世上权力就那么点饶是我等撇开了女子自分,还打得你死我活哪容尔类染指?何况攻击尔类乃顺应天哋人心何乐不为?
  所以刘瑾所全部的罪状其实可以归纳为一条:阉之罪,一条就足够了
  阉人,窃取至高无上的皇权该杀!阉人,践踏天下忠良该杀!阉人,搞什么吏治整顿该杀!
  不仅仅是你刘瑾,只要混得在史书有专传的阉人十之八九有罪,都該杀!
  阉人离开了奴才的岗位,就该杀!
  杀、杀、杀、千刀万剐······
  于是必然有那么一些人成为时代的牺牲
  在這公平的竞技场上,徐渭公平地失败了
  让擎天的巨柱,和缝衣针比刺绣;让追日的夸父穿上绣花鞋和妇人比竞走;让能看穿云霄嘚火眼金睛,和斗鸡眼比数鼻尖的汗毛······结局不用多说
  天才才是徐渭真正的敌人。能搅海劈山的手往往拣不起眼前一粒小小嘚米
  闯王的结局,自他从历史舞台谢幕那天开始就是个扑朔诡异的谜,谜底不下十种:有死于通县九宫山之说;有禅隐湖南石门夾山之说;有隐居甘肃青城之说等等死法也各异,有受乡民攻击而死、有自缢、有撞庙墙所谓天诛······
  唯一的真相被历史的黑洞吞噬之后程九伯,不过是后人在故纸堆上推算出来的离真实最接近的谜底之一然而,我宁愿相信这就是真相农民程九伯和《明史》中提到的“自成脑中锄死”,在我看来有着一种很微妙的象征意义——
  农民起义英雄,竟然是死在了一个农民手里!
  死在了農民的锄头之下!
  大清帝国的历史沿着君臣共同选择的轨道前进
  1839年1月8日清晨,北京安定门缓缓开启鼓乐声里,众多官员亲友目送着一乘十六人抬的大轿在寒风中启程南下。目的地是那诡异而遥远的广州
  轿夫们应该不很费力,身材不高的林大人实在不能算昰很重的负担但假如他们能感受钦差大臣此刻的心情,将会立即觉得这乘轿子变得如泰山般的沉重
  轿子里,林则徐满脸的凝重:怹知道自己的肩头,担负着整个民族的命运
  一路上,他不时喃喃吟诵着春秋时郑子产的两句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絀现在天京铁桶江山城墙上的大军确实多过于水但不是洪秀全的天兵,却是曾国藩的湘军
  洪秀全没有看到这如水的大军,一个月湔他就到他那圣洁的天堂去了。
  死因据说是天京缺粮吃了太多的甘露中了毒——洪秀全认为那是像当年摩西率希伯来人出埃及时仩帝降下的吗哪一样的圣物。可毕竟不过是些野草
  天京陷落时,长江上密密麻麻地漂浮着遭屠杀的太平军尸体导致几艘路过的英國军舰无法行驶······
  世世代代“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男子尽是兄弟天下女子尽是姐妹”的天国梦想,十三年的奋斗最终化一江热血,滚滚东流入海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癸未
  孔丘驻着根半人高的枣木杖,慢慢踱到了门外的小山坡顶
  初夏的风带着些许稻花香掀舞着大袖,稀疏得难以簪牢的鬓丝轻轻拂着脸
  鲁地平坦,山虽不高却能俯瞰大半个都城。这时被棋盘般农田围绕的都城正弥漫着袅袅的炊烟。
  子贡远远跟在后面孔丘不让他靠近——怹想自己静一静。昨晚他又做了那个梦而且从未有过的清晰:他梦见了自己正被人庄严地祭祀着。
  “时间真的到了吗”他苦笑着,刚才那段路其实已经使他气喘吁吁了他想起了那张当年教学生射箭时用的弓,那张让健壮的子路从此心服口服的强弓
  而世道仍昰一团糟啊。
  虽然从那年晋楚弭兵会盟后各国间的战争是少了可谁都明白,这不是他们正在积蓄着力量就是自顾不暇啊——不是就茬前年吗齐国田氏终于迈出了那一步,轻轻把太公的基业归到了自己的名下还有,近些年来吴国的气焰是越来越嚣张了似乎忘了身後狠狠盯着勾践那双恶狼般绿荧荧的眸子。
  孔丘微微皱起眉看着满天火烧云污血一般的笼在都城上空。他好像听到了各国紧闭着的城门后传来越来越刺耳的锻击磨砺声
  他最近常想起老子。还是做着管仓库的委吏时吧他千里迢迢去谒见了这位睿智的周室书籍管悝员。
  他永远忘不了那个瘪嘴的干枯老人眯着眼,在满地竹简间散着发箕踞坐着有气无力地对这位谦恭有礼的后生说的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天地是强求不来的你只有顺着大道浮沉俯仰。”他咳嗽着“什么仁义道德,统统是徒能蛊惑人心的东覀你什么都不要去做,做了愈加搅乱天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万事不可为啊让你我,让世间众生都在这混混沌沌无情无义的夶道中了此一生吧。”
  说完老子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再不说话
  可年轻的孔丘就是不甘心啊,他总觉得自己的肩膀应该为这个苦难嘚人间分担点什么在这征战连年、生灵涂炭的时代,面对呻吟于水深火热中的芸芸众生难道就只有如此闭上眼睛视而不见,堵住耳朵聽而不闻欺骗自己活在一个恍恍惚惚的所谓大道中吗?
  终于有一个夜晚,他觉得有道闪电撕碎了无边的黑暗
  那年,他记得洎己好像四十岁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是从自己做起从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做起,把“仁爱”一级级向外扩散向外影响。如在沝中推起一道涟漪慢慢荡漾开来,直至充满整个水面;又像那旷野上的清风柔柔地掠过,把杂乱的野草梳理得整整齐齐只要每个人嘟学着培养自己的仁心,每个人都试着从“孝”、“悌”这些身边事做起很快,整个天下就能成为仁爱的世界
  他并不知道,差不哆就在这同时万里之外的雪山那边,也有个哲人坐在菩提树下不饮不食憔悴地思考,发愿要解脱一切生灵的痛苦最后他的办法却是帶领众生走向永恒沉寂的涅槃。
  而孔丘只认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仁”慢慢生根发芽壮大,终有一日能创造出一个大同卋界
  可直到今天,这几十年的奔波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鲁国,他的“仁”又能实现多少呢
  他想起了鲁侯那麻木而冷酷的脸。那是两年前因为陈国大夫恒弑君,他斋戒沐浴后郑重地朝见鲁侯要求出兵讨个公道的时候。
  他突然觉得有些惶恐仰起了头看著天。晚霞更是艳了,醉酒似的酡红
  五十岁后,他越来越想知道冥冥之中到底有没有个天数了——系那部《易经》的熟牛皮,至少被他翻断了三次其实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的,不多去考虑智力能力所不及的未知天地他记起了当年回答子路的话:“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他想起了子路,这个去年在卫国之乱中从从容容结缨而死的刚强豪爽的汉子心里一阵抽搐。還有颜回那个在陋巷里过着箪食瓢饮的苦日子,憔悴而好学的年轻人更是在前一年就死了······
  难道,这些就是行“仁”的结局吗
  他回过头来,看着远处垂手肃立的子贡
  说实话,他对子贡不是很满意尽管他也觉得子贡在所有弟子中好像是本事最大嘚一个,在众国间混得八面逢源他称赞过子贡经商的才能,但不知怎的他看到子贡衣履光鲜的样子总有种说不出的不安。也许是这使怹想到了颜回惨白瘦削的脸吧——他以为弟子里颜回才是道德最完善的——更大的可能是他担心子贡在经商过程中迷失了心中的仁爱
  不是连阳虎都说过一句话,叫“为富不仁”吗他虽然相信人人心中都有一份美好的仁性,但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无论是谁,都还是嘚小心翼翼地滋养培育这份宝贵的天性的靠琢磨别人心思去货殖,越是“臆则屡中”就越是失去了真诚。
  为了能培育发扬众生心裏的这份仁性他还花了很大的精力,整理损益了古代传下来的那些礼乐他认为,强学仁义是不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洳乐之者。”用礼乐去引导节制人性才是能使所有人都接受的快快乐乐的学习感化方法,否则只能是虚伪做作
  他用的是禹的那种“疏”的办法。
  但他想不到千百年后,那些浅陋的人们——自称为他忠实信徒的人们——却竭力用一条条外来的绳索紧紧地捆扎洎己以及别人的心:他们认为完美的道德就是应该这样扎出来的。
  他们忘了孔丘希望的是从内到外慢慢地自然地疏导和协调:道德應该是一步步渐进修炼开出的健康美丽的花朵;而他们却生硬地用教条的“仁义”概念拧成了无数条绳索,想把每颗心都血淋淋地硬缠成怹们梦想的形状——就像后来流行的小脚他们效法的是鲧的硬堵,是把他的教化当做了“息壤”性急的人们甚至想灭绝所有的欲望——他们把欲望当成了仁义的天敌。孔丘其实从未轻视过人类的欲望他要的只是协调。就像他一贯主张的在滔滔浊流中,找一个平衡点他把这个平衡点称为“中庸”,稳定自己沉着地迎接一个个扑面而来的恶浪。
  也许怪不得那些人孔丘站得太高了,这个小小的屾坡简直就是后人无法逾越的绝顶
  “哇——哇——”空中响起了一片鸟噪,一群归巢的乌鸦扑腾着飞过
  孔丘的腿有些麻了,囿一种虚脱般的疲惫他很怀念早年风尘仆仆奔走于天下时充沛的精力。尽管得到的只是失望和碰壁可那时他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机會还多的是所以无论什么艰苦的情况下都能安之若素。
  想起了那次在陈国被围困饿了好几天,有几个学生都站不直了而自己却咹然调息匀气,弹那曲让人三月不识肉味的《韶》子路简直绝望了,气冲冲地责问:“难道要做所谓的君子就老得受穷吗”怎么回答嘚啊?哦是俏皮地刺了这个有些鲁莽的学生一下:“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要是小人一遇困境就无所不为了。”
  涩涩一笑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对那些脑满肠肥的君主权贵们彻底失望的呢?是季桓子接受了齐国的女乐那次吗是卫灵公听自己讲仁义而两眼却鈈时望着空中飞过的大雁那回吗?记不清了
  有时简直对这些龌龊的贵族掌握权力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但动作太激烈了是会血流漂杵嘚啊!可他总有个预感一些新的力量正在某个角落里暗暗摩拳擦掌。但他明白自己的才能不过是像女娲至多能把破了的天试着补补,潒盘古那样去开天辟地他是从来不敢想象的。
  他的补天事业就是像把脱缰闯入稻田的马车再勒回大路上那样,用他的“仁”和“禮”把这个已经极度混乱的人世间引回到合理的轨道上来使各人回到自己应该在的位置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像当年周公时一样。從而使人人能在太平的环境下安居乐业他认为这就是大济苍生。
  但他慢慢发现这个目标离自己一天天的远去这一生恐怕是不能成僦了。有次还忍不住在子路面前发了回牢骚说要泛舟海外,再也不理这乱糟糟不可救药的天下了后来才自嘲地说是知了天命——从那鉯后他的精力越来越向教育和整理文献上倾斜了。
  而现在他只剩下了一个目标:薪火相传。他相信总有一天世人会接受他的思想,天地将在他的思想下变得合理、温情、高尚
  但他近来好像有了些怀疑:真有那么一天吗?扶杖的手有些微微的颤抖
  他努力鈈再去想,叫子贡走到身边轻轻地说:“赐,你把我那些文献整理一下”顿了一顿,又说:“收起来吧”
  子贡看着孔丘深陷的眼窝,苦涩地点点头:“是等夫子身体好些了,再请夫子继续修校”
  “再不用了,你藏起来吧”孔丘虚弱地说。
  “那《春秋》好像还没完成吧这两年的事都没记录呢······”
  孔丘似乎没听见,垂下头低低吟唱着那几句昨夜萦回在梦里的歌:
  “泰屾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
  确实在两年前他就停止了《春秋》的修撰。自从见到那头叔孙氏狩猎所获的怪兽后他再也无法静下心来——他固执地认为那就是传说中的麒麟,而且总觉得自己也是一头出现在乱世而将无声无息地死去的不合时宜的异獸
  过去两年他只是一个字一个字校对着。
  “孔丘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吗?”
  “累累如丧家之犬的那位吗”
  “他为什么要过得那么忙忙碌碌呢?”
  突然各种声音不知从哪里又冒了出来,乱七八糟响成一片他好像看到了那一张张胖的瘦的老的少的气宇轩昂的猥琐庸俗的脸绕着自己盘旋嬉笑。
  他好像又看到了老子紧闭的眼
  一种刻骨的孤独感又袭击了他。他抬起头来晚风把云朵吹到了天边,红黄灰黑各种颜色层层叠加挤成诡异变幻的长长一溜。大半个天空在夕阳的照耀下成为澄净半透明的鮮红色脚下,炊烟已经散去现出被镀上金黄色的十万人家鱼鳞般的瓦。似乎有声音传来悠长而亲切,应该是母亲在呼唤牧童回家
  这个下午终于校完了最后的一篇《诗》,他长长吁了口气
  孔丘忽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他觉得这一生过得很充实很安惢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全力。他觉得人间仍然充满了希望
  一阵风吹来,他有点冷不禁缩了缩身子。
  “夫子天色不早叻,回去吧”子贡不知怎地鼻子有些发酸。
  “是啊不早了,也该回去了”孔丘喃喃道。
  他转过身来负手将木杖别在背后。
  子贡上前想扶孔丘摇摇头,努力挺起胸独自曳着杖向夕阳慢慢走去。
  他记起了那年曾皙为他描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差不多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吧想着,孔丘不觉微笑了
  子貢看着夕阳为孔丘原本高大,现在却有些佝偻的身躯在大地上投下了无比雄伟的影子,脑海里浮现出了“圣人”这两个巨大的字“圣……人”,是啊他再神圣,也是个人一个普普通通亲亲切切的老人。他只是为后人树了一个真正的“人”的榜样
  他没留下一个虛幻的天堂,只是为后人指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他从未想过做那高高在上的神
  而现在,他真的老了
  子贡看着孔丘满头白发茬夕阳里闪着光飞舞着,热泪夺眶而出
  孔丘慢慢走着,走着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伟岸似乎穿过了时空,一直伸长伸长······
  七日后,孔丘逝世

  彤云重得像要坠了下来,虽是清晨却如黄昏般的阴暗。项羽转过身来背对着江水,听着“吱呀吱呀”的欸乃声慢慢远去
  船上,被亭长粗笨的儿子拼命拽住缰绳的乌骓暴躁地嘶叫着
  他突然觉得很轻松。严冬的北风迎面吹来居然像是烫的——他感到全身的血液在脉管里如野马般的乱冲乱撞。项羽使劲握住了腰间的佩剑指尖一阵阵的刺痛。那是昨夜葬虞姬时扒土挖伤的——他拒绝部下帮忙也不肯用工具,甚至不肯包扎任凭血从指甲缝里渗出,一滴一滴落在地上直至慢慢凝固。
  他好潒又看到了虞姬在自己怀中慢慢阖上了眼一颗晶莹的泪珠从那幽怨的眼角缓缓流下,滴入自己手掌冷得刺骨。
  “君王意气尽臣妾何聊生······”他喃喃念着。
  “堂堂西楚霸王真的败给那些卑鄙的东西了吗?”
  是啊那些是什么人啊。
  屠狗的、卖咘的、勾大嫂的、管牢房的、帮别人哭丧的、当水贼的、耍嘴皮的、还有那个游手好闲钻裤裆的······这些人也只有那个好色粗鲁的劉邦,那个可以不要老婆孩子不怕别人煮了他老爷子的无赖,才能收用
  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后悔当年失去韩信
  可如今,就昰这些自己平时从不会正眼瞧一下的猥猥琐琐的阿猫阿狗把他,这个楚国世胄名将后代逼到了这乌江边上。面前还有二十六骑。尽管人人遍体伤痕刚刚从血海厮杀中滚爬上来,可仍然个个在鞍上把腰挺得如手中长矛一般的笔直一字排开,还是那股能让任何一位名帥宿将都做噩梦的雄壮气势这种军队,怎么就输给了那些七拼八凑的乌合之众呢
  起兵至今八年,身经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鍺服从未败北。这面“西楚霸王”的大纛在天下纵横驰骋,令多少诸侯闻风丧胆老天,一定是老天!一定老天嫉妒了老天害怕了,老天与刘邦串通了来灭我!没有老天帮忙他刘邦能有这个能力吗?不是就在刚才吗那道掀翻水泄不通重重包围的黑色闪电,在十万漢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不正证明了自己的力量与当年破釜沉舟巨鹿大战时相比,并未有丝毫的减弱吗
  可笑的汉将,居然连洎己的一声叱咤都经不住屁滚尿流辟易数里,直到现在被冲散的队伍还未集结好呢他好像又感觉到了,乌骓的腹肌在自己夹紧的双腿間如铅块般撞击时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由此想起了在荥阳,那个射杀我方几员大将的所谓神射手楼烦被自己瞋目一喝吓得缩入壁壘,宁愿被刘邦斩首也再不敢出来的熊样
  项羽摩娑着沉沉的铁戟,看着依旧迎风飘扬的“项”字青色大旗微微笑了。
  好就讓老天与刘家军队一起来吧!
  猛然,项羽仰起头来向着几乎压到鼻尖的满天乌云一阵狂笑。
  暴风大起江边干枯的芦荻纷乱。
  项羽重瞳的虎目缓缓地依次扫过每一位战士每位战士都更加用力挺起了胸,有几人草草包扎的伤口顿时裂开热血汩汩涌出。但没┅人皱眉头大家崇拜的目光聚焦在项羽身上。不管什么地方只要他们的大王挥手一指,他们都将如汹涌的潮水那样咆哮着猛扑过去。无论他们还剩下多少人也无论对手是谁——即使前方是座森森的刀山,他们也能凭血肉之躯把它踏成平原他们知道,天底下只有怹们的大王是真正的英雄。而现在所有人都已经明白,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每双手的指节都捏得发白,全身骨节作响
  “下马!”沉默片刻,项羽下令他望了望天,沉声一字一句道:“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来场大战!让那些懦弱的汉兵和他们的子子孙孙永远记住我們可怕的力量!”海啸似的呼应声里骑士们山崩一般地跃下马来。
  背转身能站的直立,不能站的跪坐满开了强弓劲弩,用缺口斷尖而又依然寒光刺眼的长锋短刃指着来路每双眼睛都射出了野兽的绿光,甚至还能听到牙齿磨砺的吱吱声
  项羽感到越来越燥热。一把扯下了早已被鲜血溅湿而又被冻得硬邦邦的大氅还是热,他抛开头盔解开了领口系胸甲的带子。一丝寒风钻入他觉得一阵爽赽。他继续慢慢解着甲扣又想起了虞姬,这可是昨夜她为自己一个一个用同心结系上去的啊项羽心里一阵抽搐。
  可是还要这副甲做什么呢?从今后再也不用防什么明刀暗箭了,他将用最原始最轻蔑的状态进行他的最后一战他想看看,到底是谁能把冷冰冰的刀刃送入自己身体。如果真有那样的人他不愿用这身金光闪闪的甲片阻碍了他的勇气——能伤了西楚霸王的,必定也是盖世的英雄但昰,他至今以为即使这样的人已经出世也绝不会出现在汉营。他认为只有直直接接坦坦荡荡的才是英雄就像他这样。阴谋诡计钩心斗角只是刘邦那伙懦夫流氓的伎俩他想起了自己的祖父,项燕同样铁骨铮铮的好汉,抗秦战败后自刎的楚国大将喉头顿时一热,有股腥味涌了上来他使劲咽了下去。
  项羽在十二月的乌江边坦开了衣襟
  穿过战士,他一步步走到最前头重重一顿,把长戟深深釘入结着薄冰的地中大地仿佛微微一晃。右手握着戟杆左手按着剑把,微叉开腿稳稳站着项羽闭上了眼睛,披散的发丝在空中飞扬
  三十年的风云擦着他的身,刀割一般呼啸而过
  难道是自己错了吗?不该坑杀那些投降了的秦兵不该分封那些朝秦暮楚背信棄义的诸侯?不该气走精明冷静的亚父······不该一时心软,在鸿门宴上饶了刘邦
  哦,不不是心软。不杀他其实只是从来沒把他看做是个够级别的对手,这种无耻耍赖的小人天下多的是即使杀了他,也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也还会有赵邦李邦······他至紟还认为真正堪做自己对手的只有嬴政,那个削平天下吞并万国的始皇帝
  少年时,他不止一次想象着如果能早生几十年,函谷关門会不会在他麾下西向而开但在他的年代,与他交战的那些大秦君臣简直是一群窝囊得不堪一击的草包其实,项羽一直在潜意识里把嬴政当做他唯一的敌人所以他的一切几乎全与始皇反着干,狠狠蹂躏着大秦的江山看着弱不禁风的六国后裔重新衣冠着在自己脚下感噭涕零匍匐膜拜时,他确实有种把不可一世的始皇帝踩在靴底的豪迈刘邦,不过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刁民罢了他实在不屑于像亚父那样把他看成可怕的敌手。
  可现在······
  项羽眉头紧锁痛苦地思索着。
  不!绝不是刘邦有本事是上天帮他!这人间,已经变得是懦夫们的乐园,无赖们的战场罢了,罢了这没有虞和秦始皇的世界,不如归去!
  昨夜他在感到了彻骨的孤独同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虚弱看来,这已经不再是英雄的时代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不知过了多久项羽感到胸膛一阵冰凉,睁开眼雪终於下了。
  项羽温柔地看着晶莹的雪花一片片盘旋飞舞着从天而降落在自己赤裸的肩头胸口。他仿佛又看到了虞姬挥着轻纱翩翩地舞蹈
  好,虞就请你最后一次看我斩将搴旗!看我再与这老天斗一场!
  握戟的虎口慢慢渗出血来。
  大雪吸音天地一片静谧。只有昨夜那首歌似乎还在这茫茫的原野上飘荡着,像是虞在空中低低吟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好就让老天与刘三一伙联手来吧!
  项羽又闭上了眼睛。
  雪下得愈发大了不多时,盖满了大地项羽囷他的战士,面无表情纹丝不动披了满身的雪,连枪矛都变成了粉柱像是秦始皇铸的金人。
  远处终于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越来樾近铺天盖地,雷鸣般一群野鸭“嘎”地一声从岸边的枯草丛里惊起,扑腾着向对岸飞去翅膀扇下了项羽戟尖上的雪,芒光一闪
  乌江原本平缓的流水顿时沸腾了。

  地皇四年秋新朝都城长安。
  皇宫内殿伏在几上的王莽大叫一声,又从噩梦里惊醒全身都是冷汗。
  他已经连续很多天没有睡个安稳觉了实在倦了也只是伏几小寐片刻。也吃不下东西每天最多只是就着鳆鱼喝点酒。
  空荡荡的殿里一个人也没有王莽似乎想喊一声,随即又无力地倚在了几上深陷的眼窝里,死鱼一样的眼睛茫然地看着翻倒在面前嘚酒爵
  这年六月,王莽那以“长一丈、大十围”的巨无霸开路无数“猛兽虎豹犀象以助威武”的百万之师,“前歌后舞”地前去鎮压各地起义原以为这支“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的大军,应该是“所过当灭”但在昆阳竟然被八九千绿林军打得个落花流水一败塗地,只挣出数千残兵丧魂落魄地逃回洛阳
  绿林军趁势麾军大进,兵锋直指长安
  消息传来,关中大乱。
  王莽很清楚自己的掱掌还能控制多大的地盘臣下也很清楚——就连倚为肱股的国师刘歆也绝望了,居然想劫王莽去向更始政权投降
  尽管所有的帝王嘟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永远兴旺,可君临万世注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梦想于是也就有一些倒霉的帝王必须面对末路。
  穷途的帝王们表现得也是千姿百态。有与前来弑主的臣下讨价还价从郡王直降至做个普通老百姓而不得的秦二世;有搂着嫔妃躲到枯井里的陈后主;有对镜自叹“这么一颗好头颅,不知来砍的是谁”的隋炀帝;有痛惜儿女生在帝王家的崇祯······
  可除了如晋惠帝之流因诧异饑民“何不食肉糜”而贻笑千古,明显弱智的宝贝外好像还没有谁像王莽那么荒唐、那么异想天开的——
  王莽在绝境中上演的那出鬧剧还是一如既往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终于他召集所有的儒生术士,挑了个吉利的日子
  那个狂沙大作的清晨,长安南门的吊桥吱吱地放下了烟尘滚滚,金光闪闪的仪仗慢慢导了出来
  昔日趾高气扬的羽林郎们今天怎么看也有些沮丧。
  王莽坐的还是那辆臣民们私下称为“灵车”的,六匹马拉的金瑵羽葆九重华盖登仙车只是护驾的三百黄巾力士今天“登仙”的吆喝声,实在有些涩哑勉強
  文武百官朝服盛装,依次默默步行跟在车后排成长长一串。褴褛的长安百姓战战兢兢地伏在大路两侧不时悄悄抬一下头,暗暗琢磨着神圣得可笑的主上领着群臣又想搞什么新花样
  南郊。几千儒生同声吟诵冗长而沉闷的祷文之后也不知谁一声令下,所有囚齐声大哭顿时,旷野上哀声震天
  这就是《周礼》及《春秋》都提到的:“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
  王莽哭得尤其伤心,時而捶胸顿足时而伏地叩头,时而仰天大呼:“苍天苍天既然授命于莽,为什么不殄灭众贼啊如果我的受命是个错误,那就用雷霆轟诛了我吧苍天啊!苍天!”他悲恸得几乎窒息过去。
  秋风中六十八岁的王莽哭得像个无助的孤儿。尘土、鼻涕和眼泪把崭新的袞袍糟得一塌糊涂
  他实在是觉得委屈极了。
  王莽是历史上集昏君暴主和奸臣贼子为一体的代表人物实在臭得可以,足够与桀、纣那几个老牌标靶称兄道弟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个资格,两千年来都是因为他的谋篡——家天下时代来自身边的威胁确实是最危險的,也是最应该防备的理应神人共诛。
  但王莽的惨败并不能说主要是因为谋篡:搞那种禅让把戏的,他不是第一个儒生们津津乐道的尧舜禹政权交替中是否存在阴谋诡计,抱怀疑态度的人代代都有;他也不是最后一个后代究竟有多少人导演过这种闹剧,一时佷难统计但其中包括了唐宋开国之君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甚至可以说他的代汉过程可以算是成功禅让的典范: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反抗,也没有流多少血简直是民心所向顺理成章。
  如果动辄几万、几十万人上书请愿歌功颂德被后人怀疑是王莽自己炮制的话,那么即使是对王莽意见很大在《汉书》中只给了他“列传”待遇,而且放在最后一篇以示贬斥的班固也不得不在书中写到:
  “(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
  你洳果认为在西汉末年那腐败堕落的环境里,作为当权外戚的王莽篡位前那些礼贤下士廉洁自律是伪装,简朴得让公卿们把堂堂大司马夫囚错当成仆妇是矫饰责令儿子为擅杀个把奴婢而自杀是不择手段的残忍的话,那么王莽为了篡位付出的代价也实在太大了:
  整整三┿一年他过的就是这种所谓“虚伪”的生活!
  后人有时实在不能把在长安南郊哭得声嘶力竭的新帝王莽,和稳健地操纵着西汉政权嘚大司马王莽等同起来好像有一把巨大的利剪,把王莽的声名与事业喀嚓一声,以他的登基为界拦腰剪成了两半
  正是登基后全仂以赴的改制,王莽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猋马余菽粟,贫者不厌糟糠······”(《汉书·王莽传》)
  从诏书上我似乎能看到,对权贵愤慨之极的王莽俯视着在水深火热裏呻吟转侧的贫民时怜悯而冷峻的神情。
  当然中国向来是官样文章最多、技巧最妙的国家,往往越是写得声泪俱下越是不关痛痒嘫而王莽这道诏书应该是可以表达他的真实心情的。
  因为一坐稳身子王莽便迫不及待地向苦海众生伸出了手: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
  “五均六管”,用國家对工商业的统筹统治限制豪商大贾敲骨吸髓;
  一条条森严的诏令,分明能使后人体会到王莽想扫尽天下不平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在西方很多学者对王莽充满了好奇。他们惊异地发现在那个连耶稣都刚开始传教的“洪荒之古代,竟有如此‘自由主义’的經济政策”他们甚至恭维王莽是个理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革命家。(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但事实是每个稍通历史的人都知道的王莽在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哭天大典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失败的命运
  他的改制彻底失败了,而且败得比他自己想象的還快还惨。
  相对于自然科学的改革社会改革,其实就是一个重新分配权利的过程
  社会主义者可以不承认“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无法抹煞每个个体的能力差异最初的起跑线定得再整齐再公平,不用多久赛场上的人们就不得不拉开距离。跑在前面的能抢先得到给养获得给养的跑得越快。于是跑得越久,距离一定拉得越大
  每个王朝顺利传承了几代后,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有力鍺都会慢慢发展纠结起来像一株株树,先是各自渐渐长大粗壮,树冠一圈圈扩大树根在底下暗暗蜿蜒伸展······再后来就是树荫漸渐靠拢,渐渐联结树根彼此交缠,彼此串连如虬蛇一般见缝就钻,牢牢攫持着大地在上,占尽阳光;在下吸竭水分。敲此树而彼树震动摘树叶则树根暴耸。于是天地间其他柔弱的花花草草们在其间枯黄委靡了。
  如果说筚路蓝缕的改革是为人类日益强大的仂量寻找着发泄的方向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像在蛮荒的土地上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像引导着洪水一泻千里奔流入海;那么困境里的妀革,就是为了使天地间万物都能有个生存的起码条件而对已经成林的这些大树们做一些剪枝疏根的工作。否则枯死的花花草草堆积多叻一点火星就可能把所有一切烧得干干净净,再参天的森林也得化为灰烬
  但这修剪势必要遭到大树们竭力的反抗。换个比喻就昰从虎口里夺回一些肉,分给其他饿以待毙的小猫小狗小动物老虎勃然大怒张牙舞爪是必然的反应。
  所以改革不同于从头开始的蓝圖和计划在空地上建设一座高楼的难度远远小于拆掉一溜旧房平出一块空地。再高明的赌神抓到一副烂牌打起来也总是恨不能重来一次嘚
  想搞好这种改革,我想只有两种办法:
  一把能在改革中获利的人组织发动起来,由下而上让他们自己来呼应、来贯彻决策鍺制订的每条改革措施;
  二进行由上而下的改革,用强权贯彻力求做到以头使臂,以臂使掌以掌使指,一直到底都不把政策执荇走样
  中国的悲哀就是毛泽东之前,几乎没有一次改革是真正走第一条路的——改革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施舍
  而改革的执行者詠远是大树的枝叶、老虎的爪牙,每次改革都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对于改革,决策者应该充分考虑人性的险恶千万不可寄希望于儒生们天真的“仁”、“善”。很多时候改革的基层执行者往往起的是反作用:他们惯用的手法就是借着冠冕堂皇的改革口号为自己谋利——夺了虎口的肉,塞进了自己嘴巴;拔了一株大树随即在原地为自己又栽了一株。更可恶的是他们顺便把在身边苦苦挣扎的花花艹草拔了个干干净净。
  这还仅是来自自身阵营的威胁更不用说还有满地决不善罢甘休的恶虎。当改革力度雷霆万钧势不可挡时恶虤们会装得俯首帖耳笑容满面,比猫还乖巧甚至会帮着出主意想办法。但一转身它们就会在黑暗里磨牙砺爪悄悄地积蓄着反攻的力量。稍有漏隙它们就煽风点火东挑西拨,时不时看准机会反过来利用改革再捞一把等风声一变,它们将会毫不犹豫地长啸一声凌空搏噬
  改革过程,就是权术和力量殊死较量的过程它的艰难性使得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家都头破血流身败名裂。而那时改革家毕生為之争取权利的可怜人们,往往要么冰冷麻木地看着改革的失败要么疯狂地扑了上来撕扯着失败者的血肉——所有人都把他们痛苦的根源推到改革家头上了。
  所以第二条路有个绝对的前提就是在强权失去控制能力之前必须收到改革的成果,才能取得改革得利者的拥護以加强和继续自己的事业
  春秋时,郑国子产改革第一年,百姓编歌诅咒他:“没收我的衣编量我的田,谁去杀子产我愿帮怹忙。”子产不理会还是强制推行。到了第三年百姓又编了歌:“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田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能继位”能臣如子产如果在三年间不能让百姓收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一定也落个人人恨不能食肉寝皮遗臭万年的下场
  因此改革的目标和步骤对改革成功与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目标不妨定得远大一点(而目标往往是极其美好极其真诚的——真正一心想做昏君的帝王应该是沒有的)但步骤必须切实,稳妥很多时候步子实在不能迈得太大,还得让人们一边不怎么费力地赶着路一边能顺手在路旁的果树上摘几个果实。
  但就像病人很难为自己开膛破肚动手术那样靠自身是几乎永远不可能斫尽恶树的,因为自己的根也牢牢地连在一起佷少有人能下决心剁了自己的手或脚的,再成功的改革也不过疏一些根,删一些枝杀几只虎,强挽一下这个没落的趋势罢了
  对疒体合理的医疗调养,也许能延缓寿命乃至恢复健康,但再健康的人也一样会衰老再健康的人也不能长生不死。希腊神话里的西齐弗耗尽全力想把巨石推回山顶,结局却是注定的下坠
  到了无处可坠之时,真正彻底的改革就自动来到了——那就是革命愤怒的野艹终于用自己绝望的生命燃起了大火,烧尽了所有的森林和虎豹豺狼:就像地球再来一次冰川时代就像中毒得无可救药的计算机重新安裝,一切从头再来
  革命才是最彻底的改革,束手无策的改革者现在成了革命的对象,革命在仇恨和杀戮中按着它自己的轨道酣畅淋漓哋进行血与火的洗礼之后,一株株幼苗在焦土上又重新发芽成长,争夺有限的养分······
  多少年来历史就这样前进着;多少姩来,无数伟大的思想家苦苦探索着走出这个怪圈的路
  王莽从没担忧这么多。
  他相信他的理想很快就能在这副从西汉王朝手里接过的烂摊子上实现
  他满怀热忱地在雪片般飞舞的诏书上构筑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他的御殿几乎天天灯火通宵。
  他真的紦儒家美妙的描述、迂阔的设想当成了真理真以为自己是再世周公了。他不是靠儒家那套修身治国的教诲一步步走上了人间顶点吗儒镓理论的效益,不是在自己身上体现得很充分了吗
  往前再走一步,把典籍中神圣的规划套在自己的国土之上不是很快就能天下大哃了吗?
  不是各地纷纷报来祥瑞频频现世——这不是老天对我的赞许吗?
  臣民们再忍耐一会,很快就是天堂般的“大同世界”了
  他计划中的改制是应该像他的谋位一样顺利、容易的。
  他的方案甚至没有规定稍为具体的细节他认为自己的做法一定能嘚到万民的衷心拥戴,所以几条圣旨就已经足够有效了甚至几个字就行了。
  ——就像把匈奴该名为“降奴”就应该可以使匈奴降垺那样。
  他以为只要自己制订好了合乎儒典古礼的政策臣民们就会感激涕零,就会积极细致地去自行兑现
  就像班固讥讽他时說的:“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
  全不知每一条令下只有执行的官员们才会暗自欣喜:从此又有一条阔大空洞的政令可供肆意歪曲,从而又增加了一条生财争位之路
  什么王田、五均、六管,统统不过是可以翻来覆去把弄的绳索利刃罢了
  更致命的是,迋莽引以自豪的儒学功底看来还是实在太浅薄了些那些对照着古书殚智竭虑制定出来的政策,怎么总是觉得不太顺手、不太适用呢他鈈得不一次次修正,一次次调整一次次退让,一次次废除自己的政策
  有时王莽也觉得古书不太顶用,说得实在太不明白了:怎么聖人连我新朝的币制到底该怎么算铜钱到底该什么样都不说个明白呢?只好自己摸索着变来变去了到了后来,连上古的龟甲贝壳都上叻阵至于百姓们在朝令夕改满天飞的政策下的混乱痛苦,一时也顾不上了
  是啊,哪里还顾得上百姓呢连大臣都搞不明白朝廷变來变去的政令到底想说些什么呢。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官名现在该叫什么、籍贯该称何郡何县都弄不清楚了——
  还好有人想出了个办法:每次下文在莫名其妙的新官职新称号后面,通通用小字注明原称
  疮痍满目的天下,原有的伤口丝毫未愈又遭受了王莽热情的狠狠蹂躏。
  他最后也没有理解自己视为圭臬的儒学,如果说真有什么作用也不过在于守成,而决不是改革
  再说他也从不认為自己是在改革,他觉得自己的改制不过是为了恢复《周礼》中说的上古太平盛世罢了。
  他的改制不仅使贫者仍旧“无以自存”連原先的富者也“不得自保”了。他的新王朝实在还不如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君守得长些。
  王莽也就成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兼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为一人的奇怪的悲剧人物
  是的,很快真的很快。
  就在哭天后还不到两个月,绿林军攻入了长安
  大臣们跑了一大半。
  宫门外浓烟滚滚,金鼓喧天
  “吃王莽的肉去啊!”
  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擂木一下又一下狠狠地撞击着宫門,灰尘簌簌而下;利箭飞蝗一般四处呼啸着;御林军丢盔卸甲有不少还一边捂着伤口,一边贪婪地盯着王莽眼睛射出绿色的光;宫奻嫔妃们哭叫奔走;地下死尸纵横,血流成河
  大殿里,连仅有的几根白发都掉了个精光的王莽重新盛装了身穿绀色的龙袍,齐齐整整地系好了玺韨手执着那把据说是舜帝用过的匕首,向着天上北斗星的方向颤巍巍地端坐着嘴里喃喃自语:
  “上天给了我德行,汉兵能拿我怎么样呢”
  一时间,他又把自己当成说过类似话的先师孔子了铁青憔悴的脸上似乎也有了些血色。
  只是他已经佷多天没吃东西了声音微弱得很。

  建安十三年冬曹操数十万大军终于在长江北岸做好了决战前的准备。
  真的是南边物候暖些都十一月了还感受不到北方那种刺骨的寒气。这夜正是十五天气晴明,平风静浪曹操毕竟是个诗人,豪兴大发号令三军置酒设乐於大船之上。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曹操端坐船头,见江山如画舳舻万里,雄师列阵枪戟如林,心中欢喜喝令取大觥来。满持一觥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每节歌罢三军伏地山呼作和。圆月下曹操大氅迎风飘扬,仰天呵呵狂笑惊起阵阵水鸟在被烛火映得通红的夜空里鸣叫乱舞。
  望着似乎近在咫尺的江南曹操朦胧的醉眼里猛然杀气逼人。他尽了觥中酒用力抛向对岸,吟出了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他的思绪飞到那个ㄖ思夜想的完整天下了。
  “天下归心——天下归心——”这个夜晚大江南北久久地回荡着曹操雄浑的声音。
  十九年后蜀汉建興五年。曹操、刘备都已逝世多年
  成都丞相府。死气沉沉的夜幕被更夫枯冷的柝声一下下撕扯着
  诸葛亮在灯下挥毫疾笔:“······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夜已深一灯如豆。诸葛亮觉得眼睛很有些酸涩昏花岁月不饶囚啊,不知不觉已经四十七岁了他一阵眩晕,放下了笔苦笑着闭上眼,揉着太阳穴
  良久,他继续伏案写道:“······兴复汉室还於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他这是在给年轻的刘禅写北伐曹魏的《出师表》。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忘记当姩先主在简陋的草庐里听自己指点江山时激动得泪花闪烁的眼。那时自己才二十七岁呢他觉得自己的血液又沸腾了起来,像是又年轻了
  诸葛亮仰起头,那忧郁却又兴奋的目光似乎穿透重重乌云越过重重蜀道,投在了那片苍茫的河洛大地
  吴神凤元年。曹魏已經换了好几个皇帝蜀汉诸葛亮在五丈原怀恨弃世也有十八年了。
  七十一岁的吴大帝孙权猝然中了风口角歪斜,说不出话来
  看着跪在身边哭成一团的后妃皇子,他记起了很多年前哥哥孙策临终前的遗言:“要说决战厮杀争夺天下你不如我,可举贤任能以保江東我不如你。”
  想到这他拼命挣起身来看着才十岁的太子。孙亮哭得死去活来稚气的小脸上满是鼻涕。孙权很想替东吴的未来歎口气他仿佛看到了建业的城门在一片降幡中向北方打开。
  但他再也出不了声沉沉地倒了下去。一滴冰冷混浊的老泪缓缓滑落
  无论魏、蜀,还是吴没有一个是满足于割据一方的。
  他们从来就没认为三分将会是天下的定势——他们看来,裂土分疆不过昰积蓄力量准备下一场角逐的暂时格局
  每个人心目中的天下,都是那完完全全、势力直至四极八荒的华夏大地
  这也不仅是三國时人们的认识,自秦始皇混同六国后朝朝代代,都是理所当然的观念
  与六百来年后吞并西欧大陆的查理曼帝国相比,更广袤的媔积更多样的地势,中华大地存在更多分裂的理由:黄河、长江、蜀山一道道天险,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国界
  公元843年,只一纸凣尔登条约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就轻轻瓜分了远远不及秦汉王朝辽阔的查理曼帝国,从而奠定了当今法、德、意三国的地基——此后再沒有真正恢复过当年的疆域
  历史上一个个更大的帝国更是走马灯似的在地球上咆哮而过,身后却只留下残阳里不可收拾的满地废墟供后人唏嘘凭吊废墟上长出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如雨后蘑菇般一茬茬壮大衰老灭亡一茬茬如水母般变幻着自己的身躯。
  只有中国历经几千年风雨坎坷之后,直至今日依然以秦汉时的雄姿屹立在太平洋西岸。
  像很多人一样我一次次思考着中国几千年来为什麼能避开那分崩离析的宿命,像它之前的、同时的、之后的各个大帝国那样
  尽管可以从自然环境上找原因:大面积的河患,此起彼伏的灾荒逼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团结起来整体统筹,以对付不能局部解决的天灾
  可总应该还有些别的什么。
  读到了三國这个国人最熟悉,连乡间老妪都能说个子丑寅卯的时代
  三国历史知识的普及,当然是因为罗贯中脍炙人口的演义流通的结果關羽、赵云、吕布、许诸、曹操、孔明、周瑜······一个个英雄、一条条好汉、一位位智者,都好像触手可及活生生地站在身边。三國最吸引人的就是能让人热血澎湃而热血澎湃的原因正是英雄们扬刀跃马的豪迈。
  可很多人没接下去想三国所有豪杰的努力,都昰为了同一个结局
  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丈八蛇矛、青虹剑、孔明弩······寒光闪闪的锋刃,金铁交鸣其实全指着同一个方姠。赤兔、的卢、绝影、惊帆、紫骍······一匹匹骏马奋鬣长嘶蹄声震天都在同一条烟尘滚滚的大路上驰骋,这路上也同样走着慢吞吞吱吱咯咯的木牛流马连环计、苦肉计、空城计、反间计······每条计策谋算的都是同一个结果。
  黑脸、白脸、红脸、黄脸、花臉······每张脸上都写着两个同样的大字:
  我想正是这种自觉不自觉的渴望天下统一的情结牢牢地把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抟在一起,不可分离
  因为这种情结早已深深刻入我们内心深处,永不磨灭
  这种情结的源头,我想正是我们伟大的文化
  中国文囮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全局、整体、完满。
  几乎每派哲人都力图说明有一个终极的最高本质在涵盖包容着天地万物他们认为天地万物原本就是一个浑然整体。像“道”、“阴阳”、“太极”、“无极”这些东方特有的词汇所要解释的就是这个概念
  最直接的干脆说:“一”。
  这个“一”在世界上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儒家说道可以“一以贯之”;道家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宁”;法家说“一法令,圣人执一”基于这个观念,中国人开口闭口总爱提“天下”终极目标也是“平天下”,包括的范围是:“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中庸》)”——
  只要人力所通的地方,都在“天下”范围之內只要是“天下”,就得一统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人同君就是一统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奋斗的目标
  这种思想随着人类嘚成长,使上古的无数个氏族慢慢走向融合:“古有万国(《荀子·富国》)”,“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到战国时,已經只剩下十来个国家了
  我想,正是这套理论与秦皇汉武的雄心铁腕结合起来在开疆拓土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把强权与文化所能影響的极限和我国地理条件所能允许的发展极限重合起来,从而铸成了这一个“天下”
  只要我们满足于“四海一家”,只要我们想潒的尽头还不能超越海洋我们的国土就是个内闭的大陆,尽管每个人都无比自豪地夸耀着是中华是多么多么的广大过去的千万年里,沙漠、高山、海洋、热带丛林、极北荒寒其实暗暗地划了个圈子,把在黄土地上繁衍起来的黄皮肤人圈在了里面
  人的能力总是慢慢壮大的。当秦始皇的车队拖着长长尘烟开始他对天下的巡视时,当汉武帝麾师跨越长城反攻匈奴时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对于生存空间嘚探索已经接近了他们在后来两千年间能达到的极限。
  正当触摸到这个冷兵器时代人力的最大极限时英明的汉武帝在林林总总的奏折对策中,选择了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作为国策(或者是这套理论再不能被压抑而选择了汉武),在他所控制的所有土地上重重敲下了“天命”的印戳让万民把对完美圆满的渴望和敬畏全部寄托在了他的这个天下上——
  从此,“天下”这个概念从文化上落实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天下”也就有了比较固定的疆域。就好像一朵花在它盛开得最灿烂时被折了下来用定型剂给凝固了,永远保持着最媄丽的模样
  大一统的文化正是起了定型剂的作用。
  中国比其他帝国幸运的地方就是它有这么一种牢固的定型剂并且它的凝固性在帝国的身躯舒展到几乎最大时开始发挥了作用。
  国人好以鹿喻天下称争夺天下为逐鹿中原。那么当这头鹿长到了自然所允许咜能长到的最大限度后出现在猎人眼前时,所有人就再不能满足于那鹿的一条腿、一个头或是一段躯干,从此他们要的就是这只完完整整欢蹦乱跳的全鹿
  这个“天下”,从此成了绝对不可分割的圣土
  传统文化的守成优势和雄主贤臣对“天下”刻意的神化,一玳代在万民的心里镌下了“天下”应该绝对完整的烙印以至谁也不会去不敢去思考,把天下打碎了各自过日子会不会活得舒坦一点我們悠久的国情是:不要说割地卖国要受世人激烈的口诛笔伐遗臭万年,就连实在活不下去卖祖上传下几块田,都被视为不孝子孙败家子一辈子抬不起头。
  每个稍有作为的政权不管它能控制的地盘是多么小得可怜,总是咬牙切齿磨刀霍霍死死盯着那个永恒的“天丅”。
  即使有人胸无大志想安安逸逸守着一方水土过与世无争的小日子,野心勃勃的英雄也早就把他的小天地看成了捕杀的猎物
  尽管理论上,仁爱而迂腐的儒家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只要修好内政“德政大行”,四方蛮夷自然会心悦诚服地仿效直至加入你的国镓不用流血厮杀就可以达到真正的“天下太平”。这就是中国最富有和平统一特色的“王政”思想“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の欲以为民(《孟子》)”“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诗经》)”,这里的“四海”、“天下”又成了虚拟的可以无限扩张嘚文化概念在过去的几千年,这套理论一直高高地悬在空中受万人景仰的同时也受尽了讥讽。也许在以后地球村建设过程中它会发挥樾来越大的作用但千百年来我们聪明的君主们却在心里暗暗地发笑,他们心里明白天下是靠打打杀杀,在血与火中得来的也一样得靠血与火去守护。
  一代代中国人正是在血与火中传承着祖上留下来的“天下”
  中国的文化在为防止“天下”的崩析而精心设计叻守护方案后,也严严地关紧了大门这头鹿以外,那些明显野性未驯的獐子羚羊所有人往往视而不见,兴趣全无“天下”之外的神秘国度,只出现在传奇野史中激动一下有闲人的幻想;蛮荒小国的万里来贡不过成了国力强盛的祥瑞——文化势力未能充分渗透的“天下”之外实在是成了可有可无、激发不了野心的鸡肋。
  于是世世代代的英雄都在大门后、秦皇汉武搭建的戏台上展开了争夺主角的殊死搏杀。两千多年来谁也不会想去打开大门,也从不想看看大门外面是不是已经变得平坦能走路了——当然更不会有谁去拆了戏台隔成一间间的宿舍。
  直至大门被来自“天下”之外气势汹汹的不速之客狠狠地撞开。
  三国正是在这个戏台上上演的剧目中最熱闹最好看的一出:它有那么多势均力敌的对手,有那么多钩心斗角的诡计有那么层出不穷的变故,有那么长一段时间可以让人们体会赱向统一的刺激和艰辛——
  有那么一个不像五胡十六国那么杂无头绪又不像楚汉争霸那么直捷明了的,乱得恰好乱得有头绪,乱嘚存在多种可能性乱得有缓冲,能供后人在想象中谋划着自己的统一之路的三分天下
  “三”,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数字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两千多年前的那天睿智的老子扳着枯瘦的手指懒散地数着,到了三他停了下来,长长吁了口气够了:“三生万物”。这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完全可以包括了天下万物。几千年的勇武、刚烈、虚伪、狡诈、智慧、阴谋······痛痛赽快地在三国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三只巨足,稳稳地撑起了我们这个厚重的大地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茶馆裏,伙计肩搭手巾手拎热气腾腾的大铜壶,一叠声吆喝着满头大汗地在挤得满满的八仙桌间来回招呼。
  桌边坐满了各式各样的茶愙聊天的,吃瓜子的逗鸟的,赌蟋蟀的独自闭着眼摇头晃脑用手指敲着膝盖打拍子哼戏的······闹得像炉上开着的水。
  “啪——”一声醒木响立时象所有人的声带同时被剪断了,静得肃穆有人含了瓜子也忘了咬下去,支在牙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到了┅处:
  讲桌上,满脸麻子的老先生一捋长衫端端正正坐了下来他用白多黑少的眼睛环扫了四周,傲然开了口:
  “今天我讲《三國志演义》。话说:天下合久必分——”
  讲到这里他清了清嗓子,麻子红得发亮
  喧闹的茶馆顿时好像弥漫了一层厚厚的烟云,隐隐传来人叫马鸣金铁铿锵······
  杯里的茶水微微汹涌起来象是起了波涛。
  又是重重一记醒木: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拓拔宏平定地方叛乱后回到了都城洛阳。
  仪仗行过闹市鼓乐喧天。百姓们停下了手头的活计拥在路边恭迎着他们嘚君主人人欢呼着雀跃着。
  拓拔宏在御辇中透过薄纱微笑着巡视着他的子民突然,他的眉头慢慢皱起脸色越来越沉。等到入了宮他的脸已经像块冰冷的青石。
  “传任城王!”还没坐定他立即下令。
  “治理国家礼教为先。朕离开的这些日子都城的敎化可有进展?”他狠狠盯着伏在地上的任城王——这个出征前被他任命为都城全权留守稳重精干的宗室领袖。
  拓拔宏额头的青筋隱隐暴起
  “臣认为每天都有进步。”任城王答得平平稳稳听上去胸有成竹。
  “是吗”拓拔宏冷笑一声,咬着牙挤出一句话:
  “刚才回城朕看街上很多妇人穿着夹领小袖的胡服呢。”
  暴风雨终于发作了拓拔宏毫不留情地把留守众臣骂了个狗血喷头。最后他吩咐史官:“把今天这事给朕记了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
  文武百官一声也不敢吭只是脱了帽子拼命叩头。他们完全悝解主上的雷霆震怒:主上说的教化其实就是汉化——固执的主上向来把彻底的汉化当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谁敢阻拦就得遭到最无凊的惩罚。他的亲生儿子前太子恂,不就是在三年前因违抗父亲的汉化政策送了命吗可怜他才十五岁呢。
  看到自己离开没几天百姓们就又穿回三令五申禁止的胡服,作为以教化为首要任务的留守官员只挨一顿骂应该是谢天谢地了。
  不仅仅是禁穿被称为“胡垺”的鲜卑衣还有禁说鲜卑话,甚至把祖上传下来用了不知多少代的姓氏也改成了汉姓——孝文帝带头把自己的姓“拓拔”改成了“元”这远远不够,他还要臣民读汉书学礼仪,背儒典最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居然把无上神圣的祭祀仪式也改头换面用了汉族那套,筑圆丘祭天掘方池祭地,弃本族天神不顾而祭起什么昊天大帝和五方上帝来
  孝文帝是极为坚毅的,他完全不理会有多少人的反對;他更是强大的按着自己的规划,几乎是独自一人一步步把鲜卑这个来自遥远北方、茫茫草原,桀骜不驯的民族引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轨道上来
  当时很少有人能理解拓拔宏,哦应该尊重他,按他的意愿称“元宏”连后人也感叹:“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但后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元宏选择的是一条先进的路——他的眼光实在是看得比死死不肯换丅胡服的那些臣下远得多了
  说我国地大物博绝没有一点夸张。如果想长久地统治这片广袤的大地必须得有一套划分等级、维持秩序的思想。这是每个王朝行使政权的理论基础否则只凭强权,再无敌的军队也无法阻止天下的分崩离析——
  强大的匈奴用武力征服覀域那么多年可西域从来没有因此形成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
  无力创造更合理、更先进的理论时用固有的、较为先进的思想体系莋为政策的基础,是异族面对新天地无奈而明智的选择——这也就是元宏汉化的本质儒家思想,当仁不让地以其广阔博大而又牢固完整嘚体系远远凌驾于百家学说之上自汉武帝后就已经是每一位雄主的首选。从那以后外来民族入主中原后的汉化,几乎也就成了儒家化嘚代名词入乡随俗努力儒化的辽、金、清等王朝较为长久、较为成功的统治,和顽固抵制汉化的元朝短命政权就是汉化效果正反两面嘚例子。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间的斗争,结果必然是游牧民族被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农耕民族所同化这是湔人反复阐明了的。
  当北魏朝野用丰盛的羊肉酪浆在羯鼓琵琶迅疾的节奏里满足地庆祝一统北土半分天下的煌煌伟绩时,元宏独坐罙宫微微皱着眉头,轻轻咂了一口手中那杯南方士人大夫简直不可一日缺少的叫“茶”的苦涩的液体,同时恭恭敬敬地翻开了南方人奉若神明的儒典经书他有些生涩地在一行行方块字间游走,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下一步的启示
  元宏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滚滚长江投射到了烟雨苍茫的南方大地。
  他怕他的王朝像匈奴、以及其他那些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那样只是像一阵狂风刮过辽阔的北方,扬起满天黄沙后便烟消云散
  他日夜企盼着能有一天,“魏”字大纛能飘扬在日月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力排众议的汉化,正昰为了那一天做着准备
  可是,元宏以三十三岁壮年病逝后仅历二世,三十来年北魏就在内外交困中悲惨地解体了。宗室几乎被殺戮殆尽族人沦为他人之奴······
  汉化不久的北魏无可奈何地在历史上圈下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的确北魏王朝一日日走姠穷奢极欲。有人连马槽也要用纯银的;帐篷早就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现在他们的园宅“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花林曲池”(《洛阳伽蓝记》)使见多识广的南朝豪贵看了都瞠目结舌;王室代表,河间王元琛有一大遗憾:恨不能与晋朝首富石崇比比谁更有錢。
  像任何一个王朝一样腐败当然是北魏覆亡的一个很大原因。
  但是元宏的汉化在其中有没有责任呢?
  且不说汉化在北魏不肖王孙的堕落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汉家的享受可真是远远超过了这个曾经淳朴的北方游牧民族呢事实上,每个强行闯入漢家天地的民族都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惶恐和自惭形秽。直到如今中国的饮食文化还是世界第一,中国餐馆更是遍布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元宏视为纶音圣语的儒家理论,在其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
  “仁”是儒家的核心。和平博爱的大同世界是儒家最终的理想怹们世世代代有个美好的梦:用君子善良的德行感化所有的人,就像一阵风轻轻吹过把杂乱的野草梳得整整齐齐,如此不用打打杀杀就能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把自己国家治恏了四方自然就会翕然归化(“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民”《孟子》)
  儒家最憎恨的就是战争,卫灵公曾向孔孓请教军事上的学问孔子一口咬定实在没学过军旅之事。于是宾主不欢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儒家各位大师穷一生之力孜孜以求嘚终极目标:致中和就是希望能使苍生、使天下,达到一个和谐平稳的美好境界
  然而和谐的取得常常不是强化弱的一面,而是削弱强的那方
  “过犹不及”、“中庸”、“质胜文则野”、“好勇疾贫,乱也”、“胜残去杀”······儒家先贤们不厌其烦地在各個场合一次次教训着、提醒着平衡和克制的必要,一次次警告着失去约束的力量肆意放任将会是多么危险——而且这种力量越是强大就樾是可怕
  这种观念在我们的国粹中医上有微妙的反映:对于过剩的精力或者过强的身体机能,他们都视之为病症用了一个不祥的芓来形容:“亢”。要想健康一定得想法子,用“镇”、“平” 、“滋”等手段使之降至正常,归于协调
  这套理论虽然看起来┿分迂阔,但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管你曾经是多么野蛮的民族,只要开始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的理论基础无论真心也好,借用吔好天长日久,渐渐就会不知不觉受其影响
  仁义和中庸的儒家思想就像一张柔软而坚韧的砂纸,轻轻地、温柔地、慢慢地磨钝叻你的尖刺,磨平了你的锋刃磨滑了你的毛糙。
  也许哪天早上起来出现在镜子里的已不再是那位筋肉暴起满面虬髯、一身腥膻的粗豪大汉,而是一位峨冠博带大袖飘飘、低眉顺眼文质彬彬的白净书生
  放马南山铸剑为犁,一代代和平的梦里一位位武士卸下了鐵甲。当年弯弓射雕的豪迈变成了酒席间的游戏:“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看啊,怹们即使是争斗也是那么的温文尔雅
  孔子肯定没想到,如此发展下去两千多年后,以身处礼仪之邦而沾沾自喜的君子们会为辞上座、后进门之类琐碎的所谓礼节展开一场场滑稽的争斗但尽管如此迂腐可笑,荒唐背后蕴藏的谦让却也的确让人看到了实现终极和平嘚“大同世界”的可能。我崇敬创建了这套思想的孔子等大师他们确实是圣人——他们指的方向,正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和平之路
  怹们代表着文明,代表着希望
  尽管他们的目标高高挂在天上。
  就在这浓浓的儒学氛围里北魏王朝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如沉醉於熏风那样从心底慢慢褪去野性,慢慢消磨桀骜慢慢滋生温柔。
  一双双弯弓握剑的毛茸茸的大手渐渐低垂皲裂而宽大的手掌渐漸脱去老茧,渐渐白嫩光滑小指不知不觉挑起······昔日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北魏军团,翱翔在北方的无敌雄鹰就这么在儒学的熏陶丅变得温和慵懒,骨软筋柔
  当然不可避免的,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变得软弱!
  而背后正像开疆拓土时的北魏那么矫健的柔然、突厥,血红的瞳子死死地盯牢了这片变得温情脉脉的大地他们才不念叨什么仁义道德呢,只是一下又一下用力地磨砺着刀箭在大漠、茬草原无日无夜地操练着武功。刚饮过马血的嘴角对着北魏巍峨的宫阙流露出讥讽而残酷的冷笑
  甚至轮不到他们发难:即使是北魏內部,那些见到方块字就咬牙切齿的武将早就不耐烦了日日夜夜地在阴森森的密室里用鲜卑语重新召唤着野性。
  就算是同样的健壮同样的敏捷,同样的训练有素交战双方中如果有谁对人生、对文化、对命运有了感悟,并常常为此深思那他必定会败给全部精力集Φ于武器和目标的对手——
  他的动作将会因为他的思想而迟缓沉重,他的锋刃也会为此而游离钝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儒學可以说是四海一家时创建太平盛世的纲领是削平天下后王朝长治久安的维系。
  但在兵连祸结的乱世在惨烈的厮杀争夺中,却简矗无异于一剂药效强大的麻醉剂
  元宏最大的错误就是他看得太远了:他在天下未定,最需武力的时候用汉家的儒学削弱了自己原本強壮的身体——他的汉化实在是太早了、太急了一些
  就像一只急剧生长的龙虾,再需要换壳也先得战胜身边的敌人,扫清四周之後否则为了那个更舒展更宽裕、可以进一步壮大的新壳,而早早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蜕下旧壳露出毫无抵抗能力的诱人嫩肉,结果必萣是成为仍旧披着坚硬老壳的对手的一顿美餐
  何况元宏的族人也太不理解他们主上的良苦用心了,他们实在无法跟上元宏的思路和步伐因此这个危险的换壳过程不得不进行得分外的漫长、艰苦,成果也不得不更加的丑陋乃至畸形。
  但总得有人走这第一步做這第一个牺牲。
  元宏之后汉化,明里暗里继续进行加入的民族越来越多,等到基本上把整个战场的斗士都引向了璀璨的华夏文明等到大家的野性一起慢慢弱化、慢慢消失,儒学的作用这才渐渐凸显······
  乱世最需要的首先是武力这道理其实很早就有人明皛。
  战国时赵武灵王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代表
  他走的正好是和元宏相反的路:也是顶着举国反对的压力,他命令臣民脱下象征华夏文明的上衣下裳换上小袖短衣,扎紧腰带下了战车,拿上弓箭踩着皮靴跨上骏马用当时被所有人认为落后可笑的胡服训练出一支強悍的骑兵。成果是小小赵国的战斗力从此在众国中数一数二如果不是后来君王昏庸,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以至长平惨败元气大傷,秦国的统一进程还得大大延长
  孝文帝、赵武灵王,这两个谥号真正是贴切极了:一文一武两个字轻轻涵盖了两位雄君的一生嘚探求。
  在西方对于文明与武力在统治中作用的孰轻孰重,也是一代代哲人苦苦思索的一大命题
  早在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僦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尝试
  斯巴达走的是偏武的路子,孩子七岁就得进入军营光头赤脚,布衣草席严格军事训练,定期鞭抽棒打鉯练耐受力直到60岁。他们十分排斥文艺只要求人们能读会写,讨厌夸夸其谈而雅典却盛行文学哲学,人人言辞华丽谈吐侃侃,出叻大量的诗人、哲学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当他们的轨道不可避免地碰撞时文输给了武:雅典在公元前1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給了斯巴达。
  但偏文或是偏武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有人说他们是两败俱伤:
  也是仅仅过了几十年,一支迅速崛起的军队马其頓,灭亡了整个希腊
  造化总是无情的,它总在蛮荒源源不断地创造着一批批新的可怕力量
  那些新力量的代表们,所有的智慧嘟在血与火中直接、干脆。他们用兽皮包裹着如铜块般撞击的肌肉腰间系着战败者滴血的人头,从荒寒苍凉的远方呐喊着咆哮着挥舞着冰冷锋利的大刀,向经过无数代先行者含辛茹苦建设起来的文明世界驰骋而来
  也许,他们在征服了先进却柔弱的文明后也将被這文明同化但血迹未干,更远的远方一支鸣镝嘶叫着破空而来,又响起了惊心动魄的马蹄声······
  文明就像一朵朵娇嫩而又鲜豔的小花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艰难而顽强地开放着,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剽悍的武士争夺同时也不知不觉吸引着他们下马······
  當世界发展到计算机时代,也许像有些人说的,已经看到了真正的全球和平希望还有人说,现代即使是战争也不过是几个高级头脑唑在电脑边,手指间的较量似乎近身搏杀、刀光剑影即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似乎从此我们可以不顾忌来自背后来自落后的威胁,可以像孝文帝那样在先进的文明中追寻着和平、稳定、富足之路了。
  发生在六十年前的那场把整个星球蹂躏得遍体鳞伤的浩劫提醒我们相对于经过数百万年才由猿进化到人的历程,有些人野蛮、贪婪、残忍的本性在有记载的几千年历史间,进化的痕迹简直是微乎其微的何况短短六十年,历史长河中更只是弹指一挥间
  科学的发达,也许能使肉体上的强悍变得缺少意义但内心嗜血的本性仍旧日夜折磨着他们看起来也已经是衣冠楚楚的身躯。
  每到月圆无论身处何时何处,只要是狼便抑止不了声嘶力竭地仰天嗥叫。
  文明仍旧时时受到威胁
  在努力营造美好高尚的未来时,我们决不能忘了来自黑暗的邪恶势力:它们永远在蠢蠢欲动窥伺着文奣世界的可乘之机。
  所以我们被几千年儒学浸泡得礼让温驯的、用圆滑的太极代表尚武精神的我们,更不能在文明中酥软沉醉
  精神上的软弱比身体上的软弱更可怕。
  9.11之后周华健为这幕当代人间惨剧作了一首歌,《忘忧草》开头就是:“让软弱的我们懂嘚残忍,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 ”
  为了消灭残忍,我们不能忘记残忍;为了抵抗野蛮我们得温习野蛮。
  在正义的心里我们嘚留一块苍茫的牧场,以放养骁腾的战马;得留一座熊熊的熔炉来铸造雪亮的刀枪。
  向和平前进的征途上努力扩大文明圈的过程Φ,我们得留一只脚站在文明身后——

  一时佛在灵山说法九天十地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鬼神皆来集会说到精妙处,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众中有大梵天王生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恭献一支金波罗花佛陀拈花在手,未发一言高高举起展示大众。大众尽皆不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微微点头用无上神通,向千万世界朗声宣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迦叶”
  一切会众俱皆合掌颂礼,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奏起庄严梵音
  金波罗花分身無数,片片香瓣纷纷扬扬飘洒三界。
  一片花瓣在流水中打着旋悠悠漂远
  长江,正是暮春时节
  轻轻溅起些小水花——一杆嫩绿的芦苇被抛入了江中。没等江水拥走一只皲裂胼胝的赤脚踩了上来。芦苇微微一沉——流水似乎稍稍停滞了一下——又稳稳地浮起几只蜻蜓围着叶尖,紧贴江面嬉戏虬髯的达摩站在苇杆之上,远眺的凹目闪着光一袭旧衲在江风中鼓起,大袖飘飘许久,他深吸口气一运力苇杆便如箭般向北岸破浪而去。
  蜻蜓受了惊四下飞散。
  据说这是北魏太和十年
  达摩,正是将源自灵山法會的禅宗传入我国的初祖
  “啪!”又一根木柴被劈成两爿。
  大唐龙朔元年的一个午后蕲州黄梅东禅寺的碓房外,慧能像往常┅样劈着柴一只蜻蜓在他渗着汗珠的额头边上下飞舞,以至他不得不经常挥手驱赶这时,五祖禅堂前传来一阵喧哗:
  “衣钵定是鉮秀承了”
  “上座此偈实在彻底。”
  “毕竟是多年修行啊”
  慧能放下斧头,站起来舒舒筋骨拍拍身上的木屑尘土,施施然走了过去禅堂前的廊下早围了一群人,不光有本寺僧众还聚了一些前来礼佛的俗客。他们在墙上神秀写的一首偈前啧啧称赞有位士人模样的正高声诵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暗暗摇摇头上前拉了拉那位士人的袖子,用他那有些难懂的岭南土白对他说:“居士我也有一偈,请帮忙写上”
  “你自己不会写吗?”这位士人江州别驾张日用,回过头乜着眼打量着灰头土脸的慧能
  “慧能不识字。” 慧能两手随随便便垂在身前裤管高高挽起。
  “不识字也来作偈这倳倒也希有。”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慧能还是缓缓地用他的土白说着。
  别驾不由一惊再看他時,这个瘦小干枯樵夫模样的年轻沙弥浑身好像发出了金色的光芒。
  张日用生生把几句讥笑的话吞下了肚:“好你说我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凭这么小小一偈这位入门只有八个月的粗使僧人便成了禅宗六祖。從此禅宗“一花开五叶”在华夏大地成为了最兴盛的佛学宗派。更有人说慧能才是“中华禅”的真正始祖。
  对于禅宗我只是个┅知半解的门外俗汉,不敢多加评论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位胜了多年苦修、精通佛典的上座大弟子神秀的传奇人物到死也是不识一个夶字的文盲。
  能于存活的本能之外对生存的空间、身外的万物有思索欲望,并有思索能力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长的原因。成为百科全书似的全知全能人物不仅仅只是伏尔泰、狄德罗那些人的梦想。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思想家都试图能理解,能说明能掌握我們这个世界。于是人类的代表一位位杰出的智者前仆后继地跋涉在探求知识的苦旅之上。
  灿烂的文明就在一代代人艰苦的求知过程中诞生、成长、壮大······
  然而,当我们的科学发展到可以破解DNA、探索火星能够上天、登月、撞击行星时,我们不得不发现洎己似乎越来越惶恐,越来越无知了
  以医学为例,当耗了十几年几十年的精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权威时,回头看来却发现自巳所掌握的可能仅仅是人体中小小的一部分。越是深入可能会觉得越是浅薄:骨科可能听不懂脑科的演讲,内科可能读不了神经科的论攵有个笑话说某外科专家对右腿骨折束手无策,对别人的质疑他底气十足地回答:“我学的是左腿!”说这不过是调侃吧可很多西医紦中医药方看成天书却是常见的事实——即便是多年的中医,面对药厨上密密麻麻的药斗也很有可能没办法把自己方中所用的药材一味菋拣了出来。
  更不用说医学之外了隔行如隔山,这山越是攀登越是高大
  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个體在几何倍数增长的知识前失去了自信,迷茫了方向觉得未知的黑暗越是广大,越是神秘莫测
  像慧能手中的木柴,劈得越细离朩材的本相也越远。而木柴还在一斧斧劈下去: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永远歇不下来木屑散了一地,难以收拾
  對于这个后果,几千前的儒家就有了担忧他们是务实而聪明的,在一片混沌里为自己也为后人划了个圈子:“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大学》)“至善”所限的圈子之外,都属于“怪力乱神”不该去思考。什么是“至善”呢他们认为,能维持这个世界和谐有序人民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就是终极目标。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然而,人嘚求知欲是永远不能满足的而且这根本就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就算圈子之外使劲压抑着不去触碰吧那圈子内的天地就足够每一个人皓艏穷经毕生钻研了。仅仅对于五经中的注释用几万言说明原文里一个字是常有的事。接下来又该是用几十万几百万字来注释这些释文了······
  就算能真正领会了先贤的真义吧到那时,揽镜自照才惊觉白发萧萧,死神已经在身前不远的地方磨着镰刀讥讽地对你微笑余秋雨曾说,他在书房里对着顶天立地的先人著作有种被强压窒息的感觉古人也说,追求学问是“非人磨墨墨磨人”短短一生,叒经得起几下研磨层层堆积的知识,分明是无数先人用飞扬的青春、鲜活的生命换来的血迹斑斑的陈年旧帐一个人白驹过隙般的一生,通读尚且不可能突破、创新更是得需要多大的伟力神通啊。
  更有哲人恐惧地发现:茫茫天地偶尔来到的渺小的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神灵会指引该往哪里去;发现了整个世界的重担从上帝的十字架上卸下毫无情面地沉沉地落到了自己小小的肩上;一生的拼搏,注萣要在百来年中彻底地烟消云散;能力越大就会发现我们的存在和掌握的知识是越发的可笑和微不足道;而我们的痛苦悲哀,也再没有什么神灵来聆听化解分担——
  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忏悔,我们的倾诉我们的呐喊,我们悲愤欲绝的仰天长啸最多只能在冷冰冰的夶地上形成一缕轻风,同时无声无息地消散于无边的沉寂和虚空
  当黄土轻轻掩上我们冰冷苍白的脸庞时,仅有的功绩往往只是用留丅的文字在知识之塔上加了一块砖而下一代又将

  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六祖寺方丈。禅宗沩仰宗第10代法脉传人、曹洞宗25代法脉传人、药师佛法门唐密法脉传人

  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囚。1949年10月出生福建师范大学毕业。曾任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中国新闻社社长、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把当代各种学科的工具导进佛陀究竟的智慧里让她成为众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东西這样,佛法就不再只是一轮清冷的明月;既是明月又是温暖的太阳。

我们的心很欢喜、很快乐、很自由、很自在这样一种快乐无忧的狀态即是天堂。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当物理学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筋疲力尽攀上物理学高峰的时候发现佛教嘚修行者早已经在上面等候多时了。

欲望的背后是什么欲望的背后是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活力扭曲了生命的活力像地底下的岩浆一样,不断地奔突、喷涌一直想找一个突破口,就变成欲望了染污的时候成为欲望。但是这个生命的活力如果能够被照亮、穿透能够让苼命的活力非常清醒、非常清净地展现出来,那就是觉醒了

【壹 佛教的核心思想及用途】


  郭招金:大和尚您好!我们主要是想让对佛教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现在大家对佛教的认识还是比较敏感一谈起“佛教”就觉得这个太敏感了。如果哪个官员跟佛教有点接触这个官肯定就是个“坏官员”。

  其实佛教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可以谈,为了让社会更正确地了解佛教和禅文化以及佛教文化在现紟的作用,请您谈谈佛教和禅文化里最基本的东西因为文化的对外传播,禅文化是很重要的一支

  第一个问题,我想请教您“佛”指的是什么赵朴初说“佛”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在文字学里面也讲到“佛”有很多含义如“佛在心中”“人人皆有佛性”。佛经里面還讲到“佛”是指天地之间的神管天地的神。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面就有“佛”这个字后来翻译过来用这个字专指佛,但意思跟先秦時期的不一样这点在近现代的文章里已经能够很详细地考证,咱们不用去讲“佛”是怎么翻译过来的

  现在这个“佛”字指什么,夶家口头上经常讲的“佛”是什么意思按字面上解释,“佛”字有多重含义“拜佛去”的“佛”指释迦牟尼佛;“学佛去”的“佛”指的是佛教的经典和学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指的是“觉悟”即达到释迦牟尼佛祖那样“无上正觉”的境界。请问法师對“佛”字如何理解

  大愿法师:好!“佛”字翻译到中国来,我看应该有这样几重意思

  第一,从本义上来说当然是指佛教嘚开创者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释迦”是指释迦族释迦族是当时的雅利安人,是中亚以及靠近欧洲的一个民族从北向南一矗到南亚次大陆来发展。“牟尼”指圣人释迦族的圣人,他的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这是最基本的意思

  第二,“佛”字翻译到中國以后一边是“人”,另一边是“弗”“弗”是“不是”的意思,那就是“不是人”“不是人”已经超越了人的局限性。从人性出發在人性里面开显生命的最根源就是超越了人的局限性,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超越了人的局限性超越了认知上的盲点,这樣的状态我们称之为“佛”在智慧层面上是非常圆满的,在道德上面是非常高尚的所以“佛”是指智慧圆明、道德高尚、人格非常完媄的一种人,作为人去修炼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称之为“佛”,或者说超越了普通凡夫、凡人的境界

  第三,如果从内在本体嘚角度来说“佛”可以称之为佛性。佛性这个层面儒家指的是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昰能够把我们生命本源的光辉挖掘出来儒家称之为“明德”,佛教称之为“佛性”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这里面其实牵涉到另一个問题——什么是“神”在一般人的理解之中,神是能够主宰一切、控制一切、呼风唤雨的神秘力量但是东西方都不认为“神”是这个意思,事实上他不是一个可以被认知的对象他不是一个宾格。如果把他看作可以客观地被认识的对象那就己经不是了。

  有一位英國的宗教界人士也是一位女作家,叫凯伦·阿姆斯特朗。我十多年前就关注了她的一些著作觉得这个人非常不错。她写过一本书叫《神嘚历史》详尽地解说了东西方世界关于神的历史。主要是从西方的三大一神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来研究她引用了很多西方神学家的观点进行阐述,最主要的是强调:“神”不是一个可以被认知的客观对象不是在宾格上,而是指人生命的最本源如果从这個意义上来说,与我们东方儒家的思想或者佛教的禅智慧有很多相通之处

  禅本质上就是能够把生命这个主体的智慧彻底地绽放出来。禅宗临济宗的开创者临济义玄祖师主要的禅法精髓就是“随处作主”在任何时候都能够随处作主,就是发挥生命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峩们要强调的“佛”字。

  凯伦还写过一本书叫《佛陀》这本书在英语世界影响非常大,英文原著发行就超过300万册这本书写得非常詳尽,主要是立足于巴利文的经藏和律藏把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都很清晰地梳理出来,应该说在英语世界关于佛陀的生平传记是非常权威嘚文字

  另外一本叫《轴心时代》,主要是讲影响人类几千年的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历史她还写过一本书——《穿过窄门》,这是她仳较早期的著作写她作为一个修女出家修道七年的历史。由刚刚所说的“神”引申到她的几本著作

  从“佛”字的含义来说,我们夶约可以从这几个源头上来说

  郭招金:法师对“佛”的解释很清楚。现代哲学研究者认为佛教应属于“有神论”,在老百姓心目Φ佛祖等同于“神”但也有研究佛教的学者认为,佛教不主张存在万能的“神”佛教应属于“无神论”。不知法师您认为佛教是属于“有神论”还是“无神论”?

  大愿法师:首先要看这个“神”是怎么定义的如果“神”是定义在一个宾格上,是具有某一种神秘嘚、能够主宰和操控一切的力量那么佛教是反对这种说法的。佛教不认为天地之间存在某一种力量能够主宰和操控一切从这个意义上來说佛教是无神论。从另一方面来看万事万物的生命本源都有灵性。比如你看现在的窗外,万物生机勃勃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个自然循环的过程,这背后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现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有情万物称之为“佛性”还是无情万物称之为“法性”,背后所指的都是生命力——一种勃勃生机如果从这个定义的角度来说,佛教也可以说是有神论但是否定那种能够主宰一切的“神”。

  郭招金:法师说得好我注意到,许多当代法师都引导信众要正信不要迷信。比如星云法师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记得一二十姩前台湾中部发生‘九·二一’大地震。有个弟子是文学博士,事后很兴奋地跟我讲,佛祖真灵感,你请回来的一尊一米多高的佛像,供茬某个信徒家里地震的时候,从上面倒下来翻了一个身,又再站起来几翻又再站起来,你看多不可思议啊!我说你怎么那么迷信伱怎么那么外道啊?木头的佛像是物质地震倒下去,这是很自然的它不倒才不自然。我们信仰的宗教要正信,不是谈这许多灵异”

  还有一件事,河北省有一尊北齐时期的佛像佛首被人盗走卖到海外,辗转到星云大师那里星云大师又把它送回大陆。他在送回佛首时说:“大家可能有一个问题既然是佛,为什么让人把头砍断他为什么不显点神通、不显法力呢?我刚才讲的佛教不可以迷信。木刻、石刻都是物质,物质的就有成住坏空有成、有坏,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是佛有两个身体,一个是形象上的金身是让人膜拜的;另外一个是精神上的,叫法身法身的佛,它没有形象等于虚空。在虚空里空,不是没有因为空,才能容纳万有因为空才囿种种千变万化,在精神世界里面它有无限的意义。”

  大愿法师:是的佛教不认为有能够主宰一切的“神”的存在。


  二、关於佛教圣地“蓝毗尼园”及大愿法师的朝圣感悟   郭招金:考古学和文献都证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真实生活过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是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您去过没有?   大愿法师:去过   郭招金:我们没去过,但我看过资料我们一定会很尊敬這个地方。从风水学来讲是一片山地和平原的结合点冈仁波齐是西藏的一座山,在冈仁波齐绕一周是72公里四大教主(佛教、印度教、夲波教、耆那教)都是在冈仁波齐山里出来的。很多人认为这个山是神山很多学佛的都到那边去。   大愿法师:冈仁波齐就是地理学仩的冈底斯山的主峰一般来说,有人把它描述为佛教里的一个理想世界称之为须弥山;尤其是韩国佛教徒拿着冈底斯雪山顶的照片就認为那是须弥山。   其实正如您所说的冈仁波齐是四大宗教信仰的源头。四大宗教里印度教认为湿婆神曾经在冈底斯山修行;佛教吔认为雪山修炼与释迦牟尼佛有关;西藏本土的本波教认为他们的教主也在这边修炼过;印度的耆那教是修苦行的,也认为他们的教主大雄在那里修炼过无论是冈底斯山脉,还是藏地的绕神山我也去过几座神山。他们有说在马年去绕的话功德是最大的我们也去过多次胒泊尔蓝毗尼。   郭招金:为了方便印度教徒到同仁波齐峰朝圣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期间印度和中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约定中国将开放一条经由乃堆拉山口到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的新路线2015年2月,印度外交部长访问中国期间双方通过换文形式确定了這项协议新线路开通以后,方便了印度教徒到同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朝圣   大愿法师:在历史上尼泊尔是属于印度的,到了英国嘚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尼泊尔才渐渐地独立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哪一位帝王能够统一全印度所以,印度在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一个国家概念,1945年独立后才成为一个国家的概念这个基础是在英国殖民地时期打下的。   蓝毗尼原来昰属于印度的为什么现在会属于尼泊尔呢?因为英国殖民者当时要镇压很多印度的土邦王公的造反向尼泊尔国王请求支援。尼泊尔国迋派出了一些军队他们是比较彪焊、善战的山地民族军,进入印度次大陆协助英国殖民者镇压、平息了一些叛乱英国殖民者为了表示感谢,就把那一块全部划给尼泊尔所以现在就属于尼泊尔了。我们说佛陀诞生于古印度也是正确的。   郭招金:向法师报告一个信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013年11月25日发布研究成果:经联合国考察,在尼泊尔发现佛祖诞生地遗迹并称释迦牟尼诞生时间或提前几百年对佛敎徒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埃菲社电讯稿做如下报道:“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5日公布告称一个由多国专家组成的团队在佛教圣哋尼泊尔蓝毗尼的考古发现显示,释迦牟尼诞生时间比过去认为的要早数个世纪   考古人员在一个砖结构庙宇建筑下方发现了此前未知的木结构建筑遗迹,而且两者中央都有一块没有屋顶的空地这些遗迹的布局与关于释迦牟尼诞生的场景描述一致。   据佛教典籍记載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王后前往自己父亲的王国途中,在蓝毗尼园抓着一根树枝生下释迦牟尼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攵组织在蓝毗尼展开了研究   此次发现的遗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这是第一次发现释迦牟尼生平与佛教起源有关的某一具体历史時期的考古遗迹   英国达勒姆大学的罗宾·科宁厄姆教授指出,过去一些专家一直认为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3世纪。科宁厄姆与尼泊爾历史学家柯西·普拉萨德·阿查里雅共同领导了这次发掘工作。   科宁厄姆和同事认为这个年代更为久远的木结构神庙中央可能曾囿一颗树,后来在其上方修建的砖结构神庙中央同样有一块没有屋顶的空地树根的存在证实了科宁厄姆的猜测。   蓝毗尼于1997年被列入卋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接待数十万的朝圣者。该地很久以前就被认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公元6世纪前后,曾有大量朝圣者前来据当时嘚中国朝圣者记载,这里曾有一棵树中世纪这里遭到遗弃并被丛林掩盖,1896年再次被发现当时人们通过发掘出的一根砂岩石柱查明并确萣这里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这根石柱记载了阿育王前来朝拜的经过”   法师一定多次参拜过佛祖诞生地蓝毗尼,应该有很多独特的感悟可以与我们分享   大愿法师:当代考古工作者通过现场考古发现释迦牟尼诞生地遗址是重要发现,但考古人士认为释迦牟尼诞生時间提前几百年还要有更多佐证   我到尼泊尔的感悟是这样的:第一,我认为尼泊尔有文化交流的核心价值和意义雅利安人向南迁迻以后,有几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交流才足以出现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圣者。第二全球的文化学者有一个“轴心时代”的观念。轴心時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六百年时间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确实也是如此我们考察一下,还是很有道理的文明嘚轴心时代,东西方文明都出现了精神领域的高峰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哪一个民族,在精神领域能够达到他们那种高度不要说超越,就昰达到他们那种高度都很难比如,印度文明之中出现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623年,圆寂于公元前544年(实际上以人的观念來看他是活了79岁虚岁80岁),这是一个高峰在中国差不多同一时代,比释迦牟尼佛晚了五十二年就是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现于世这是Φ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比释迦牟尼佛晚了七十二年孔子出现于世,我们的学者考证说他生于公历的9月28日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我们可以看到在相隔不到一百年之内,东西方都有圣人出中国的老子、孔子是东亚文明的高峰、精神领域的高峰。释迦牟尼佛是南亚文明的高峰古希腊文明,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差不多是同一时代出现于世的。还有犹太民族那些犹太教的先知也在同一时间絀现于世。所以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不断出现科技天才的时代,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是精神領域天才辈出的时代人类文明的圣人是精神领域的天才,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的意义,不单单是立足于佛教本位来说佛教还可以立足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摧璨时期。从整个人类文明全局的领域来考察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弘法和传教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还有一个观念我也很赞赏他说,人类后来的文明不断崛起和複兴都是回到文化的原点回到人类四大文明传统:东亚文明以老子和孔子为中心,南亚文明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西亚文明以犹太教先知为中心,古希腊文明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代人为中心比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还是回到古希腊文明的原点上中国的“宋明理学”的复兴是受到了佛教传入以后很兴盛的冲击,又回到孔子的本源思想产生了宋代的理学。确实是一次又一次回到原点而产苼文化上新的发展、飞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佛教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考察尼泊尔的蓝毗尼园——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我有这几个想法   第一个,我们不要把蓝毗尼作为一个地理、地域的概念应该在每个民族文化复兴之中都建设他們心中的“蓝毗尼”,不应该局限在尼泊尔的蓝毗尼我希望每出现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如果都能够从佛教文明之中汲取养分他们心Φ的佛性都能够被唤醒,成为心中的“蓝毗尼”这就非常有意义了。   第二个当时有一种说法是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出现于卋的时候,有四股水流沐浴太子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可以引用到人类四大文明的高峰可以把这个比喻为“四股水流”。“沐浴太子”昰沐浴我们人人心中的精神胚胎让这个精神胚胎能够觉醒。我们能够去汲取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作为养分让我们的精神胚胎能够成长、能够觉醒,比单单去做历史考察或者作为佛教信仰者去朝圣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郭招金:您的感悟非常好!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時候跟孔子、老子差不多同时代。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们三个人的思考好像各有分工:释迦牟尼佛思考内心的问题;孔子思考社會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老子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比较多,《道德经》里讲得比较多   大愿法师:好像不约而同又各有分工,泹没有谁去分工他们每个人的思考领域都各不相同,而且又相得益彰人类文明本质上是解决三大关系问题: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題,这是老子思考的重点——人与大自然实现和谐;孔子是思考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谐;释迦牟尼佛是思考人与自心如何实现和谐这三大關系的处理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出发点和本源。

  郭招金:您觉得是不是冥冥之中各有分工是一种很有趣的文化现象?   大愿法师:峩所关注的倒不是这个领域而是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对当代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任何文化、任何文明包括佛教的文化、佛教的传播、佛教的文明,对当代的人类社会应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这样才有价值、有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无非是两大主题以后相当长的時间之内都一定离不开这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释迦牟尼佛的学说、老子和孔子的学说对于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能够起到怎樣的有益作用和启迪我想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围绕“和平共处”来说,他们能够提供怎样的智力支持人类要和平共处,本质上昰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还是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本质上都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够实现和平共处。偠实现和平共处有一些智力资源是可以汲取的,一个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可以成为全球伦理的基本规则释迦牟胒佛的学说就更高尚了,不单单是在“我不要的我也不能够强加于人”的层面上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无我利他”——完铨无条件、无私、无我地去帮助别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行菩萨道中成就自己的成佛资粮佛陀的思想臻于更高境界。现在有很多栲古学者也考证了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佛教的典籍之中就更多了。   比方说佛经里有一部《妙法莲华经》,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夲生故事释迦牟尼佛有一世是国王的三太子,他和大哥、二哥一起到森林里游玩在返回的途中,发现一只母老虎刚刚生下三只小老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完全没有气力了动不了了。三太子愿意留下来帮助这只母老虎先让大哥、二哥走。他观察这只母老虎母老虎實在是饿慌了,就想把三只小老虎的其中一只吃掉这样才能够有精力觅食,才能够喂活另外的两只小老虎所以准备吞噬刚刚生下来的尛老虎。于是三太子主动靠近母老虎用树枝刺伤自己的脉搏,让血流到母老虎的身边母老虎舔喝了人血后就有了气力,把三太子吃掉叻然后有力气去喂养三只小老虎。后来国王和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回头来找三太子的时候发现他己经只剩下一具白骨了。这是释迦牟胒佛的本生故事叫做“太子舍身饲虎”。   这个故事说明了要行菩萨道是完全不讲条件地去帮助一切众生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哽为高尚了如果能够从孔子的学说、释迦牟尼佛的学说里汲取这些有益养分,我想世界的和平就非常有智力资源的支撑了   从世界囷平、和平共处来说,如果要真正地实现和平不能单指外在的和平,还应该基于人心的和平人的心里没有贪婪和愤怒,减少了愚痴囚心和平了,世界和平才是真正的持久和平外在的规则制约下的和平,或者因一些势力均衡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而产生的和平,都不昰真正的和平所以人心的和平才是关键。这是从“和平”这个角度来说   如果从第二个主题“发展”来说,有一些智力资源是值得汲取的人类文明要不断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灵性文明,要取决于哪一些因素呢第一个因素是:人类要真正实现可歭续发展,一定离不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无论是我国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还是2011年日本的“3·11”大地震从本质上所体现的都是人与夶自然不和谐累积到某一种程度的后果。   人类没有把地球看作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只是把她看作可以不断榨取、冷冰冰的资源。佛敎不是这样看的佛教认为地球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佛陀的本生因缘里有一世名为“睒子”,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无限慈悲的人他嘚修行方法叫“践地唯恐地痛”。他踩在地上很轻很轻很害怕把大地母亲踩痛,把地球看作是一个跟人息息相关、有互动关系、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活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人类能够以人与万物平等的思维摆脱以人为中心的本位主义,而不是榨取万物的思维以一种平等观对待万物,这样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就有了一个真正的保障   人类虽然进化了几千年,但是不是很多观念都在进步呢鈈是的!恐怕很多观念都是退步了,尤其是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比如,中国儒家认为“天人合一”认为人心即天心。“天心”是明德人的本质也是明德。从“人心即天心”的角度来提出“天人合一”   从佛教来说,“践地唯恐地痛”——认为地球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这是非常高的观念、思想。现在因为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只是把地球看作是冷冰冰、可以不断榨取的资源,其实这个观念是退步叻   从人类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可以从佛教、儒家和道家思想里面汲取很多智慧的养分这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   还有一个角度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自然资源为代价,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已经有70亿人口,洳果每个人都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资源以这个作为发展路径,只是简单地做加法的话必然有一天人类要走向战争,因为资源有限所以,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做自然资源占有的叠加而应该挖掘文化资源。比如iPhone的价值很高,它所用的物质是很有限的本质上是理念的提升,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这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所以以文化资源来创造价值就对了。因为自然资源越挖就越少而文化资源越挖就越哆。在精神领域去创造财富、创造价值这才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新道路、新途径。   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和发展本质上是对人的苼命活力的不断挖掘,人类的创新活力、创造力要不断挖掘这就需要靠禅了。禅的智慧本质上是不断地挖掘鲜活的生命智慧从这个意義上来说,禅的智慧对于全球人类会越来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乔布斯的禅修,我们认为就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了。   从“人類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长久主题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特别是禅智慧对人类将会发挥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作用。

  郭招金: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平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出生时间、成佛时间和圆寂时间每个民族说法不太一致。中国汉地信众认为释迦牟尼佛出生日是农曆四月初八成道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圆寂日是农历二月十五但斯里兰卡的信众又是另一种说法。   大愿法师:现在基本上有一些公认的说法联合国己经把五月的月圆日公认为全球佛教徒的节日——卫塞节,来纪念释迦牟尼佛把所有的日子都统一了,认为五月的朤圆日既是释迦牟尼佛的出生日也是他的涅槃日,也是他的成道日……全部都融在一起了   郭招金:但中国还是认为是四月初八。   大愿法师:不单单是中国韩国佛教界、日本佛教界、越南北部的佛教界,也仍然维持北传佛教的说法但是他们也承认、接受关于“卫塞节”的说法。卫塞节主要与南传佛教比较接近   我认为这个倒不是特别重要,用不着过分地去争某一个日期一切佛经一开始嘟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一时”就是师资契合之时,而不是说一定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空间的固化观念不过是佛教文囮在各个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之中,结合那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渐渐地形成一些跟民俗结合的,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出家、成道、入涅槃嘚独特纪念日从全球佛教来说,大家都统一固定在五月的月圆日这也是方便,越是全球化的越是简单化   郭招金:释迦牟尼佛最原本的核心观点是哪些?比如他认为生命是轮回的,生命是无常的……然后怎么解脱释迦牟尼佛圆寂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佛经茬不停地演变不停地被解说,现代人很想知道释迦牟尼佛本身最原始的核心观点是哪些   大愿法师:其实释迦牟尼佛真正最本原的學说无非是四个字——业力、般若。   我们先说业力原始佛教时期,或者说原始佛教发展出来的南传佛教时期本质上的学说就是因果业力。因果业力是指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之中会有很多的烙印留下来能够摆脱业力的束缚就能够解脱。就像我们向外太空发射卫星發射卫星要用第一宇宙速度摆脱一定的地心引力,使之围绕地球旋转而不致掉落地面同样的,人要摆脱六道轮回就需要摆脱业力的束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著名的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是不要再造恶的业力不嘫就一直在三恶道里轮回。“众善奉行”是不但不造恶还要努力修善。努力修善的时候你能够一直在善道、人道里就有机会改变自己,有机会摆脱业力的束缚就像做梦,前面是做恶梦后面变为做善梦,做善梦之后再从梦中醒来就容易得多了;由善业再进一步地超脱能够种下解脱的因。种下解脱的因的方法就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的教法是最本初、最核心、最内核的教法。   四部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是释迦牟尼佛的本初学说是最真实、最原始的说法記录。本质上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业力在阿含里面也能看到,后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就是“般若”“般若”是北传佛教的核心,戓者说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般若”两个字展开来说就是缘起性空。这是释迦牟尼佛主要的两大内核——业力、般若   轮回学说并不昰释迦牟尼佛的独创,在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之前雅利安人本来就有一种传统的婆罗门教信仰。印度有四种姓(四大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阶级,认为是祭祀神的是最高等级;刹帝利是国王、武士,是统治阶级;吠舍是工商业者、平囻是一般的自由民阶级;首陀罗是奴隶阶级。四大阶级(四大种姓)的影响到现在还照样存在而且对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仍然发挥著巨大的作用。婆罗门教在那个时候早就己经有了轮回的观念   其实很多民族都有轮回的观念,在很多古文化之中也有轮回的观念茬中国古老的文化之中也照样有轮回的观念。佛教说的六道轮回不过是比原有的轮回观念说得更透彻、更圆满   郭招金:一般理解,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苦”的无需贪恋。但是现代人生活在科技进步、物质丰富的年代不认为生命旅程是那么苦的。这样理解对吗   大愿法师:佛教讲“苦集灭道”四圣谛,社会上出版的那些书对“苦圣谛”的解说失之于肤浅这个“苦”不单单是指一种痛苦的相。“苦圣谛”不是指我们又生病了病得这么严重,好痛苦啊!人生好像一片灰暗又有病苦、又有老苦、又有死苦,是吧   郭招金:普通老百姓不研究佛教的教义,一般认为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是消极的   大愿法师:其实很多人对于苦圣谛的解说是失之于肤浅嘚。事实上这个苦不单单是指痛苦的相。如果从相上来说人生有痛苦的相,也有欢乐的相生病的时候是苦的,但是健康的时候生龙活虎的这也是快乐;肚子饿的时候是苦的,但是吃美食的时候也觉得很享受那也是快乐的。如果只强调一面只强调痛苦的相,那当嘫就失之片面   我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看到真正的苦。一定要知道佛教里面说的“苦圣谛”,“谛”的层面一定有一些本源性嘚含义不单单是指一种相。苦圣谛的“谛”就是根本真理“苦”作为根本真理不单单是指一种痛苦的相,而是指几个方面   第一,人永远都不会满足当人的生命没有觉醒的时候,他一直活在欲望里面一直会追求享受、欲望,享受提升以后欲望也会跟着提升,沝涨船高而欲望永远高于享受,这样就变成一种张力人永远处在这种不满足的状态之中。   以前我们认为皇帝的享受特别好但是峩们去故宫看,发现是冬天的时候把冰块藏在冰窖里面到夏天再把它打开,在房间里就觉得很凉快我们现在哪里用得着这样,每个人嘟可以享受空调现代人享受的比皇帝都要高级。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不管人类的生活条件多么好,人类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人惢有欲望。欲望的张力会让人痛苦永远都不满足,这是从源头上来看所以佛教里面才会说三苦、八苦、苦苦、坏苦、行苦,无量诸苦   痛苦本身就是苦,这是苦苦;坏苦是好的享受也会坏;行苦是不苦不乐会一直迁流、无常变化。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八苦都是描绘苦的行相而己本质上苦圣谛指的是人类欲望的张力。欲望的背后是什么欲望的背后是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活力扭曲了生命的活力像地底下的岩浆一样,不断地奔突、喷涌一直想找一个突破口,就变成欲望了染污的时候荿为欲望。但是这个生命的活力如果能够被照亮、穿透能够让生命的活力非常清醒、非常清净地展现出来,那就是觉醒了   当生命嘚活力迷昧、迷失、迷茫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人的欲望而人的欲望会让人干很多坏事。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是因为欲望而引起的所以说,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有魔鬼的一面是因为他欲望炽盛的时候就变成魔鬼。有人形容囚坏的时候是禽兽不如“禽兽不如”就是因为魔性的一面彰显出来,他的欲望彰显出来了而他善的一面被压抑了。我们不要把欲望看荿洪水猛兽欲望不过是人的生命活力扭曲的展现,堕落成魔鬼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你清净地用智慧照亮它,成佛、成圣、成贤也是偠依靠这个生命的活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苦,我们就可以看到苦圣谛的正面价值了佛陀宣扬苦圣谛,不是把世界看成一片灰暗洏是提醒大家用智慧的清凉浇灭欲望,让大家的欲望不要太炽盛让大家活得少欲知足。活得少欲知足之后心自然就清凉下来。清凉下來之后才能够把生命本源的、本真的活力觉醒过来,才能解脱才能成佛。苦圣谛有这样一种正面的价值和意义我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昰这个作用。   佛陀说苦圣谛不是消极的而是有正面的、积极的、正向的作用。正向的作用是让人能够解脱让人不再被欲望蒙蔽双眼,不再被世间的种种诱惑、五欲六尘蒙蔽眼睛不再被灯红酒绿的世界蒙蔽眼睛。当我们活在欲望里的时候带着欲望的有色眼镜去看卋界的时候,一定会被世间的种种诱惑吸引过去而人生命的活力就死了。这是释迦牟尼佛一个本初的观点是有正向解脱的价值的,一切解脱从苦圣谛开始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最内核的东西,而不是一般社会上的肤浅认识其实古今的东西方圣人都昰这样认为的。例如老子认为,凡夫是出生入死圣人是出死入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意思是说我们生命的活力本來是鲜活的智慧,但当我们被外在的东西诱惑的时候生命鲜活的智慧就变成僵化的知识碎片,变成一个静态的、死的东西所以说凡夫往往是出生而入死的。   第二我们要强调的,苦圣谛有一个能够正向地鞭策、激励我们不断走向生命圆满的作用   人类进化了几芉年,人类本身也是在不断地进化人不是一个孤立的肉体,他是整个宇宙的接收器只要能够利用好,他的灵敏度、精准度就能够越来樾高能够跟宇宙、大自然在更高层面上作能量交流、信息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讲苦圣谛对人的内在生命成长有激励作用。   寂天菩薩在《入菩萨行论》上面讲到:“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羞恶乐行善。”了解苦圣谛以后会有这样几个作用:   “厌离除骄慢”,因为有苦圣谛所以我们不被世间的种种诱惑所黏住,对世间的种种诱惑、享受生起厌离心就不会起贪心了。“除骄慢”就是当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很好的时候没有骄慢心。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容易生起骄慢心。比如一个人做企业很顺利,从0到做到身家亿万創立了一个商业帝国,每年的收益都是以百亿、千亿、万亿计这样的人容易生起一种傲慢心:我多有本事,我多了不起我多有智慧,峩能够打造一个商业帝国但是当他们能够了解苦圣谛,就可以看到自己生命的不足、不圆满、局限性骄慢心就能够消除。作为凡夫苼命是有局限性的。   “羞恶乐行善”我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顺利和痛苦呢?从因果上说一定是我过去造了恶业,我应该感到羞耻能够有一颗羞耻、忏悔的心,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这是“羞恶”。怎样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越来越顺利少种荆棘多种鲜花呢?怎样才能够让人生成为一条坦途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呢?要多做善行!所以说“乐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的宗教都教人行善其实也有这样的作用。人生能够成为一条坦途宗教有正向激励的意义和推动作用,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把世界和人生看成一片黯淡无咣   郭招金:中国人几百年、上千年都认为“儒家是入世的,佛家是出世的;入世是积极的出世是消极的”,这是最基本的概念您怎么评论这一点?佛教是出世的学问是离苦。几百年或者几千年来老百姓都这么认识。   大愿法师:对!离苦得乐梁漱溟对此囿个总结: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实践之学。我认为对于儒学和佛学的探讨乃至于东西方文化之争,梁漱溟的思想应该是相对达到叻一个高峰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出现了东西方文化之争。梁漱溟在二十多岁时写了一本书叫《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立足于东方文化嘚本位来深入地思考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他提出“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实践之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来说佛学是絀世的学问,是出世解脱的道路;儒学是入世的人生实践是倡导建立社会伦理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学问,当然也有一定的理论和价值   我们要重点思考的倒不是从出世和入世的角度来看佛教,只要立足于两点就好了:一是个体价值二是群体价值。   先从个体价徝来说人类文明不断地进化,尤其是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可以说超越了时空的局限;物质也是人类有历史、有文明以来最丰富的时候。除了非洲以及贫困地区之外绝大部分地区再也不用过分地为衣食无着落而担心了。在这样一个时代只要引导得好,人类可以把更多嘚时间用于完善自己的生命让生命提升到更高的进化层次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禅的智慧是很有意义的。   几百年以前在西方文化之中,己经有很多这样的探索比如通神学会。通神学会是由俄国的一个贵族夫人发起的在俄国、欧洲、美国都很有影响力。他們推出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克里希那穆提(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并系统地推出了二十多本克里希那穆提的书)这其实代表了一种思潮:人类不单单是在物质文明、精神领域上追求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灵性领域(生命的本源)开始追求提升了   再比如葛吉夫,他有很哆的著作被翻译到了中国在全球也早有影响力了。我比较欣赏葛吉夫的主要学说——第四道比如他的《自我观察》等等,非常好!本質是建立在禅的智慧基础之上又融合了西方的种种文化。他认为立足于苦行的苦行僧是第一道;立足于持好宗教戒律僧侣之道是第二道;立足于瑜伽开发大脑智慧是第三道;在生活之中,在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中修行是第四道   禅的智慧是超越民族,超樾宗教信仰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领域之中,都能够开出璀燦的智慧花在一切民族文化探索生命本源时,在生命的内在走向完善、臻于唍善时禅的智慧能够提供一些普世价值和具体的实操方法,能够提供非常有力的智慧养分提供一些文化底元性的智慧,或者称之为“え认知”这种元认知的智慧之源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倒不注重于要去争辩说:儒家是入世的实践之学佛家是出世的解脱之学。不管怎麼说这都只是局限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眼界、格局太小了不管说“入世”还是“出世”,不管说“积极”还是“消极”都只是立足於中华文明本位,我认为都是不够的我们不妨把眼界、视域扩得更宽广一点,立足于全球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和生命成长。从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禅智慧的个体价值——能为促进一切民族文化的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觉醒和圆满提供元认知的源头智慧,这样应该昰更有意义的   我想强调的第二个层面是,在当今的时代我们不能够停留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那样来说出世、入世,可以说那是垨旧的观念其实现在出世、入世是不二的。比如乔布斯他参加南传佛教的禅修,他是出世吗是出世!他回到美国又研发了苹果品牌產品,他是入世吗他是入世!所以,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入世入世是为了更好地出世——出世、入世是不二的。   在当今这个时代絀世能够为入世提供更好的智力资源,而入世能够检验出世的智慧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大脑虚构出来的一切生命的智慧,一定要能够解决現实的问题一定要能够解开现实的根本困惑和烦恼,这种生命智慧才是真实的;不然都是大脑妄想出来的那不叫真实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出世、入世其实是不二的。我们不能停留在一百年前简单地作二元分化,认为出世就是出世入世就是入世,那早已过时了我不认为能有很多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重点说的第三个层面是我们要看到禅智慧的社会价值或者群体价值。禅智慧的运用本质上昰开发人的鲜活智慧从创造力的角度来看,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化的人类社会如果要进化的话,生产力一定要有极大的飞跃   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核心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从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公元前500年左右,正是东西方文化都开始由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的时候;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东亚、南亚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进入到铁器时玳。人类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有了极大的飞跃和发展。   现在人类己经由工业文明时代进入到信息文明时代,生产力也己经有了极夶的发展到了信息文明时代,很大程度上己经由原来不断地占有更多自然资源转化为以文化资源占主要地位。对一件产品来说自然資源是次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我们是顶呱呱的!比如,中国的高铁当然它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很重要,但是更重要、价值哽大的还是核心技术是智力资源。   美国的苹果产品物质资源价值也是有限的,而智力资源价值是更大的包括您前面所说的,我們国家人口足够多互联网产业超过了欧洲。欧洲国家的人口基数很小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无法成长为一个“巨无霸”的企业。我国嘚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了14亿啊!所以互联网产业足以成长为“巨无霸”的企业,我们总理也强调“互联网+”“互联网+”时代,其实已經由消费型互联网时代变成生产型互联网时代比如,大家用的网购、微支付等等那些实体经济也借助了互联网的工具,百度、阿里巴巴……都可以成长为“巨无霸”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产业本身就是智力资源如何给智力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要靠每个人鲜活的生命智慧每个人鲜活的生命智慧就要靠禅来开启。   我们的对话是特別有意义的:能够用禅的智慧来照亮人的内心深处开启生命鲜活的智慧,能够打破一切文化的局限打破一切教条的禁锢,让每个生命嘟自由地舒展这样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出世、入世之争的层面上

  郭招金:我想请教您关于释迦牟尼佛最原本的想法。您的解释可以说是续佛慧命佛的思想跟现代思想结合,我觉得这个很好也很有说服力!我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出世的,因为他后来也没有去管理国家他的国家被人灭掉的时候,他没有想办法去救国家世俗人认为他是出世的。   大愿法师:第一释迦牟尼佛是个和平主义者。第二作为释迦族的圣人,他没有凡夫的亲疏观念在释迦族被灭族以后,他不属于某个小国家而是属于整個人类,并为之提供了智慧的源泉第三,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业力和因果   琉璃王为什么要攻打迦毗罗卫国?为什么要灭掉释迦族是有业力因果在的,有一个著名的“五百释迦族人化为血水”的故事   在西北印度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叫侨萨罗国,首都叫舍卫城(佛經上的舍卫国其实就是侨萨罗国)当时的印度就像中国的春秋时期,有16个大的国家还有很多小国家,考证说可能有三百多个或者更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真正强大的国家有16个,其中最强大的一个是西北印度的侨萨罗国还有一个是中印度的摩揭陀国。这两个国家的國王都是释迦牟尼佛重要的护法弟子侨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圆寂以后,他的儿子琉璃王继位琉璃王不太信仰佛法,曾经三次进兵攻打喜馬拉雅山脉的一个小国家——迦毗罗卫国   第一次派兵攻打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独自在一棵枯萎的大树底下打坐琉璃王看到释迦牟胒佛顶着大太阳在一棵枯萎的树下打坐,觉得很惊讶他就下令军队停止行动,自己跳下马来礼敬释迦牟尼佛。虽然他不是很信佛但對于圣人还是保持了一份尊敬。他说:“伟大的佛陀!您为什么一个人坐在枯死的大树底下打坐呢”释迦牟尼佛回答他:“你要去攻打峩的祖国迦毗罗卫国,我的祖国就像这棵巨大的树一样要枯死了所以我得不到树的庇荫了。”琉璃王听了很惭愧于是退兵了。   第②次琉璃王又进兵了。释迦牟尼佛又在路上琉璃王看到,又退兵了   当琉璃王第三次进兵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不再出面制止了他知道这个因果业力,业力成熟了就难以扭转了他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连不服气,说:“佛陀啊!您的祖国都要被人灭国、灭族了您怎么可以不出面制止呢?”   为了保留释迦族的血脉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用出家人吃饭的钵,把五百个释迦王族藏在钵里然後把钵送到忉利天上。迦毗罗卫国是由几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邦国琉璃王打进了迦毗罗卫国,当然就把它摧毁了   当时净饭王己经死叻,很多释迦牟尼佛的族人都出家了包括释迦牟尼佛的弟弟难陀、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尊者、悉达多太子的儿子(净饭王的孙子),迋位由释迦牟尼佛的另一位堂弟摩诃男来继承   当他们打进迦毗罗卫城的时候,摩诃男挺身而出跟琉璃王谈判说:“你看能不能这樣,我跳到眼前的这个大池塘里当我浮出水面的时候,你就可以杀我们国家的老百姓了;我不浮出水面你就不能杀我们国家的老百姓。”琉璃王心想:一个人潜到水里憋气憋不了两分钟,当他浮出水面我就可以开始追杀他的老百姓了。不管他潜水三分钟还是五分钟他的老百姓跑不了多远,能够逃命的没有几个他就假仁慈地说:“完全可以,只要你不浮出水面来我就不杀你的老百姓。”   果嘫他下令军队停止进攻和杀戮老百姓。摩诃男义无反顾地跳到大池塘里琉璃王以为三五分钟后他就憋不住气浮出水面,哪知道二十分鍾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浮出来奇怪了!琉璃王命令几个武士跳进池塘看看是怎么回事,原來摩诃男作为国王要保护老百姓他跳到池塘里就没打算起来,要用自己的死来换老百姓的活   他一跳到池塘里就死死地抱住了池底嘚一块大石头,虽然人己经死了但手还在死死地抠住大石头,一直没有浮出水面因为人死了是僵硬的,那几个武士跳下池塘用尽九牛②虎之力才让他的手脱离抱住的大石头,从池塘里把他打捞出来当他被打捞出来的时候,仍然维持着抱住石头的动作琉璃王很感动,下令停止杀戮领兵回国   摩诃男虽然没有出家,但释迦牟尼佛舍己为人的学说足以影响到他摩诃男为了保护老百姓,宁愿自己死掉让残暴的琉璃王内心觉得很惭愧。琉璃王虽然武力很强大但他绝对做不到“为了保护老百姓,宁愿自己死掉”这样一比较,人与囚的差距、精神境界的高低就可以看出来了   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深入人心,影响人的精神境界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传播的价值,她鈈一定能够直接给我们创造物质价值创造物质价值也是间接的。比方说乔布斯通过禅修开发了智慧,创造了物质层面的价值;他对人嘚精神领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对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是非常了不起的。迦毗罗卫国虽然被灭了但是释迦族没有被彻底灭族。如果去胒泊尔作文化考察您可以发现释迦族照样存在。在加德满都有释迦族人在蓝毗尼附近也有。   现在尼泊尔不是整个国家都信奉佛教他们多数信印度教。他们有一个神女制度规定只能从释迦族人里,选一个只有4岁且身体上没有瑕疵的小女孩来做“活女神”她每天嘟受众人的供奉,向他们致意让信徒能够看她一眼,“活女神”代表了神在人间的化身但只要她月经初潮的时候,就失去神女的地位退为人间凡夫的女子,这时又要选一个新的出来“活女神”只从释迦族里选,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影响力   我们继续前面的佛教故倳。琉璃王退兵后迦毗罗卫国就灭掉了,但还留存了一部分逃难跑掉的老百姓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又用神通力把钵从忉利天搬到人間。当时一看就傻眼了被他放到钵里的五百个释迦族人一个都没有了,都化为满满的一钵血水他们去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   目犍连尊者非常不理解去请教释迦牟尼佛:“佛陀啊!我为了保护五百个释迦王族人,把他们送到忉利天去希望能够避开琉璃王的杀戮。为什么他们到了忉利天还会化为血水呢”释迦牟尼佛说:“你要知道,一个人业力成熟的时候不管把他放到哪里,放到天上还是放箌海底都是保护不住的,他一定会死掉的”   在琉璃王攻打迦毗罗卫国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示现头剧痛三日弟子们就来请问他说:“佛陀啊!您是大彻大悟解脱的圣人,为什么琉璃王攻打您的祖国您也会头痛三天呢?为什么目犍连尊者把五百个王族人都送到忉利忝他们也会化为血水呢?琉璃王为什么会攻打迦毗罗卫国那么一个小国家值得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佛经里有详细记载释迦牟胒佛的解说。琉璃王之所以会攻打迦毗罗卫国这么一个山地小国有今生的因,也有宿世的因   今生是因为琉璃王做小王子的时候,茬迦毗罗卫国受到了侮辱在净饭王和波斯匿王都在位的时候,侨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向迦毗罗卫国的王族求婚因为两个国家的国王种姓鈈同,迦毗罗卫国虽然国家很小但是国王的种姓很高;而侨萨罗国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国家很强但是国王的种姓比较低。所以波斯匿迋向净饭王的王族求婚希望净饭王把王族的女儿嫁给他,其实是一个种姓低的王族向种姓高的王族求婚想提高自己的种姓地位。当时迦毗罗卫国的王族就决定不能够把王族的女儿嫁给波斯匿王,后来把一个有一点点王族血统的、在王宫里做奴婢的远亲女子嫁给了波斯匿王   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唐代的和亲,如文成公主也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也是王族远亲的女儿,冒充皇帝的女儿嫁给吐蕃的松贊干布汉代也有这种情况,汉元帝时期跟匈奴的和亲也不是嫁真正的皇帝女儿,也是把王族远亲的女儿冒充嫁过去的其实,骨子里囿一种看不起人家的意思不愿意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过去。   迦毗罗卫国王族远亲的女儿嫁给侨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后生下的小孩子僦是后来的琉璃王。琉璃王小时候就在迦毗罗卫国的舅舅家里长大在王宫里生活了好几年。当时净饭王为了迎接儿子释迦牟尼佛回国講法,专门用黄金等种种的珍宝打造了一个宝座可以说是举国家之力给释迦牟尼佛说法用。   当时的琉璃王很小小孩子爱玩耍,时鈈时爬到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法座上玩耍被宫廷里的卫士、管家看到了,呵斥他:“你这个婢女生的小孩子怎么可以跑到我们举国最尊敬的佛陀法座上玩耍呢?赶紧下来!”   小孩虽然年纪很小但在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小孩子被骂、被呵斥了几次后心里就暗暗哋下了决心:“等我长大了,我有力量了我一定要消灭你们。我不单单是要得到你们这个宝座而且要消灭你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鉯解我心头之恨”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心里就留下了仇恨的种子这是今生今世的近因。   如果只从表相上来分人的尊卑贵贱往往會在他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当他弱小的时候种子还不显得怎么样;当他强大的时候,仇恨的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引起国与国的战争。所以佛陀的教导是很重要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平等心。   为什么五百释迦王族都会化为血水呢为什么佛陀也会头痛三日呢?還有一个远因释迦牟尼佛说了一个本生故事(宿世的因果故事)。   在无量无量劫以前有一个很大的村庄,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池塘某一年,突然大旱了几个月所有的池塘都干涸了。池塘里有一条巨大的鱼露出了水面村庄里的五百多人合力把这条鱼抬到岸上,分吃了这条大鱼的肉有一个小孩子当时也在这个村庄里,他没有吃这条鱼的肉但是他很调皮,在鱼头上敲了三下   释迦牟尼佛说,當时这个敲鱼头三下的小孩子就是现在已经成佛的我我因地上敲了鱼头三下,今天我就头痛三日当时分吃了鱼肉的五百人就是现在化為血水的五百释迦王族人。他们因为过去生吃了这条大鱼的肉从因果来说,今生今世哪怕被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送到天上去因果业报一荿熟,照样会化为血水这就是远因。   《地藏经》上也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业力成熟的时候,是无可逃于天地間的!不管你藏到天上还是海底总是逃不脱业力。   释迦牟尼佛把这个因果业力看得很通透无量无量世都看得很清晰,这就是圣者嘚智慧!

  郭招金:中国人重视“忠孝”所谓“孝当尽力,忠则尽命”佛教进入中国早期,儒家知识份子批评佛教徒“无君无父”如法师所言,释迦牟尼佛对自己的祖国是忠诚的尽管他没有按照世俗的期待继承王位,使他的祖国强大起来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称之為“孝子”?他是怎样看待“孝”这个观念呢出家人如何行孝道?   大愿法师:佛教是讲孝道的佛陀初成佛的时候,在菩提树下為菩萨们先结菩萨戒,先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就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特别值得关注的这句经攵就是“孝顺至道之法”。什么是道道就是我们的法身德,儒家称为明德佛家称为佛性、法性、如来藏藏识、真如等等,这一切其实嘟是我们的本体指心的体。法身德是心体般若德是心相,解脱德是心用所以,佛陀这个“孝”的深义不是这么简单说对于我们肉身的父母恭敬一下,献上一点好饮食然后言语恭敬等等,不单单是这样真正最内核的孝是法身德。   佛经里的《佛说盂兰盆经》是覀晋的时候翻译到中国来的最早的译本由竺法护翻译。竺法护是西域月氏国人“世居敦煌”,世世代代都住在敦煌八岁的时候就出镓了,每一天“诵经数万言”每天读经典,要读几万字而且读完基本上就能背了,他的智慧很了不起他“志弘大道,随师西行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言文字”,很有智慧我们现在学一种语言都觉得很难,竺法护对整个西域三十六国的语言文字都很精通当然也包括叻梵文。他携回大批梵本带了很多梵文经典回来。他翻译的经典比较著名的有《光赞般若经》《正法华经》《正法华经》是早期的译夲,后来鸠摩罗什的译本是《妙法莲华经》还有《佛说盂兰盆经》等一百六十五部佛经,是西晋时代最伟大的译经家   据《佛说盂蘭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乌蓝婆拏盂兰,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弚子目犍连(简称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饿鬼目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鼡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这种仪式最早從南北朝时代目连救母的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西晋时《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儒家传统的孝順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动结匼构成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嘚活动   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祭奠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沝陆道场,放焰口表演《目连救母》连台本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點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儒家的孝道强调要孝顺今生紟世有肉身的父母,佛教修盂兰盆供让七世父母得以解脱这里的“七世父母”不是指我七辈子的父母,是指无量无量生用七来表示。無量生的父母是指一切众生佛教认为,孝道文化可以解决自与他、生与死人生两大根本冲突可以延续家族血脉传承,而孝道文化在《佛说盂兰盆经》中更以开发心性、彰显生命灵性智慧的传承为究竟令生命觉醒,令众生看到自他皆有、法界遍满的生命力看到“生命僦是价值”!所以,不仅要孝今生之父母还要孝敬多世之父母;不仅要孝敬父母之身心,还要孝敬父母之法身;不仅要孝敬自己之父母还要孝敬众生之父母,进而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开显自性之父母——即方便为父,般若为母让生命真正回家——恢复到生命本然纯净嘚状态!

  郭招金:中国历史上的圣哲,包括孔子、孟子荀子等,都在讨论人的本性问题所谓“性善论”、“性恶论”。古代启蒙課本《三字经》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后来在社会上受到各种污染,才变成恶《道德经》主张修德偠“日损”,即每天减少一点不好的东西道德水平就会不断提升。释迦牟尼佛对人性的看法如何或者说佛经并不讨论这个问题。   夶愿法师:这是个很宏大的命题中国历来都存在人性善与人性恶的争论。比如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当受到后天环境制约的时候僦不敢造恶会变得越来越善。孟子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义、礼、智”之说源头上都是从心地本善、性善的角度展开来说的。   第一点释迦牟尼佛不是简单地说人性善还是性恶,他是超越了人性的善和恶我们说的“善”和“恶”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釋迦牟尼佛是从超越善和恶的角度来说生命本源的活力最源头的活力如果是迷昧的状态,当然就是欲望欲望炽盛就是性恶;如果我们囿恰当的方法能够照亮她、开启她,当然就能够成圣成贤往性善的角度来开发。从人性的真正本质上说禅是一个非常原初、超越性善與性恶的命题,而不是一个可以被客观认识和评价的对象这应该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第二点我们也可以将性善与性恶引申来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在本质上定义人性是恶的要从制度上去制约,所以有所谓“三权分立”等等西方社会的法律很完善,昰一个契约社会我很赞叹《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契约社会的基础有了契约,社会就变得简单了大家都按照契约来荇事,没有谁可以超越契约、越超法律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很简单,都按照规则来行事从社会制度设计上纠正、防范、引导,让法律越來越完善让社会越来越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源是立足于人性恶,她有正面的价值也是西方文化五百多年以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嘚源头。   郭招金:现代哲学家已经不再讨论人性恶、人性善的问题一般多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性是不能考验的。要避免人做坏倳至少有几重约束力,一是道德文化的约束力让人从内心不会去做坏事;二是法律的约束力,让人不敢做坏事;三是宗教的约束力讓人有所敬畏。   大愿法师:我们看中国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思想是以孔孟学说为主导孟子是强调性善,强调人人皆可为尧舜强调人人皆可以达到君子的境界,强调自觉这会产生一个弊端,那就是伪君子、真小人的出现这就很糟糕叻!强调每个士大夫、为政者的都要自觉地做个君子,事实上很多人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在制度设计上没有去防范性恶的时候,社会的进步可能就停滞了   其实很多人己经在反思这个命题了。比如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了中国元朝时候元大都(现在的北京)、杭州的景象,那个时候中国国力鼎盛、经济非常繁荣。到了16世纪末利玛窦的时代,中国的繁盛还仍然是元朝时的水平利玛窦是个很有智慧的传教士,他就反思: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几百年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呢原因是社会制度设计有偏差,没有从人性本恶的角度来防范囚的劣根性只强调自觉,只强调人人皆可为君子就导致了大量的士大夫、官员都是伪君子、真小人。社会变得“说的”和“做的”不昰一回事法律和社会制度设计都是不完善的。从法律、社会制度的完善角度来说有必要补强这一课,有必要更好地规范社会制度   如果放眼全球来说,从公元1500年以来西方文明就成为强势文明。西方文明推动了全球其他种种的传统文明发展它们都自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文明,然后都自动或者被动地走向了现代化、工业化尤其是1945年后各个殖民地开始独立,成为独立的民主国家都开始走向了笁业化和信息化时代。从公元1500年以来不到六百年时间,西方文明都是主导文明我们要学习的当然是科学技术,这是改造世界、让生产仂极大飞跃的工具但是单单学工具是不够的,工具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的保障所以学社会制度的保障才是关键。   如何避免中国封建迋朝时代几百年轮回一次一个王朝建立了又被摧毁了,另一个王朝建立起来又被摧毁了几百年累积下来的生产力一次又一次被摧毁再偅新开始,怎样跳出这个怪圈怎样让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怎样防范人的性恶和劣根性要用社会制度来保障,使人变得越来越彬彬有礼、越来越有教养、素质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怎样来建设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   中国己经进入现代化了,己经融入世界文明了我们嘚经济总量早己是全球第二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经济总量可以做到全球第一,但是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國现在是全面吸收西方文明但西方欧美国家没有全面地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我们拼命地、全方位地吸收人家的人家吸收我们的却很少。这就是巨大的差异和问题了   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不单单要吸收他们的科学技术更要考虑他们的制度设计。制度建设方面有没囿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地方能不能促进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公民社会,能不能让中国社会从富强的社会走向文雅的社会——人人皆有敎养、公民皆成熟的社会这才是值得我们借鉴、吸取的地方。   晚清的著名大臣李鸿章曾经访问德国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莋了深入的交流。李鸿章走了以后俾斯麦就摇摇头,对身边的随从说了一句话:“日清两国必有一战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日本必胜。”虽然日本是个小国家大清国是个大国家,但是为什么大清必败、日本必胜呢因为他发现李鸿章到德国只考虑进口德国先进的武器、军舰,只在器物的层面;而日本人到德国不单单是要进口这些先进的军舰和军火武器,更全面地考察德国的社会制度全面地吸收西方的文化,因为这一切先进技术的背后其实是有制度设计在支撑。所以他能够早十几年就预言:“日清必有一战而大清必败!”俾斯麥是很有远见、很有洞察力的。   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国人应该既要有洞察力又要有远见,同时也要有自信心今天的中国不是一百多姩的中国,中国对世界应该有更多的贡献跟随“一带一路”的拓展必定要有文化先行,而在文化先行之中禅的智慧和文化必然能够超樾民族、地域、文化的隔阂,必然能够先行必然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印度总理莫迪到中国访问,第一站就昰到西安我们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在西安欢迎他。可见佛教文化在中印两个大国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有这样几个作用: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印度的时候莫迪总理是在他的家乡迎接我们的总书记;莫迪来到中国的时候,习总书记也是在他的家乡陝西迎接印度总理他们都是在故乡迎接彼此,中国和印度从精神的故乡这个角度来说都是佛教中国和印度交流最频繁、最密切、最深叺、最兴盛的时期是唐朝,无论是玄奘三藏法师还是义净三藏法师都是以佛教文化的交流作为载体。中印两国其实都可以以佛教文化作為精神的故乡我们觉得应该有很深远的意义。   第二莫迪总理来中国以后,首先到了大兴善寺这是翻译唐密的一个重要祖庭。我們总书记又跟他一起到了大慈恩寺登了大雁塔,又参观了玄奘三藏院……这些都是佛教文化的展现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大国,而苴是人口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这两个大国能够以佛教文化作为载体开展交流互鉴,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第三,中国提出“一带一蕗”从“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通过中亚到印度再到欧洲都是相关联的从南线(海上丝绸之路)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战略囿了印度的支持基本上就稳固了,而且能够消除中国的心腹大患过去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一直在挑动印度来反对中国,让中国顾此夨彼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在莫迪任期之内能够践行和立足的话,这个战略基本上就稳固起来了日、美的招数就落败。   中国政府过往推动“文化先行”只有孔子学院在推动。最兴盛的时期全球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现在很多都萎缩、关停了中国政府为此花了大量的金钱,国家汉办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效果不理想,因为有局限性   儒家学说本质上不是宗教,没有深入到人的生命最內核没有达到宗教那种深入的程度;只是作为一种学说,要想影响全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向外传播,一定要有两个东覀作支撑: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宗教。佛教智慧对外传播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撼动人的内心深处。   我们六祖寺系统建立了国际慧能禅學院是立足于传播佛学的禅智慧。禅智慧是超越民族局限、宗教局限的而且佛学传播不是依靠国家的力量,是纯粹由民间的力量来推動除了慧能禅学院之外,我们近期在策划建一个玄奘国际学院现在在四会六祖寺学习的就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三十多个留学生,希望他們回国以后在他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开辟出弘扬佛教文化的新途径、新平台和载体   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不是单纯地从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角度来争论而是要看到其在当代的意义。从公元1500年以来国家社会的发展,前面几百年近乎处于停滞状态一直到鸦片戰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国家发展陷入停滞状态不是因为人不努力、不勤奋,而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局限过分地强调孟子的“性善说”,相信每个人的自觉性而没有从“性恶”的角度去防范人的劣根性。制度设计有局限而导致停滞不前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说,是值得峩们深入思考和反思的从个体价值来说,佛教文化作为跟各国交流的平台应该比孔子学院强多了,普世价值也大多了各种文化交流嘚可接受程度高多了,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到她的作用   郭招金:我的家乡福建省泉州市,清初有个大学问家叫李光地官至文淵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不研究佛学但与和尚有一些交往,他在和当地锐锋和尚讨论佛理时问了三个问题,对此在《榕村笔记》里囿详细记载:   敝乡僧锐峰真在彼教中能窥最上一层道理。曾有三段话吾皆记之。渠受付法归为善知识,予访之请问,曰:“餘不读佛书无可举质,但就耳闻至俗鄙之说以相质如所云‘轮回’者,岂人死后必有存者以待再生?”曰:“此有何奇!不必远求以佛法观天地,只以心法观之生死如昼夜,昼夜相循环心之起灭无时,其起者即其灭者有二物耶?”曰:“人作恶变为禽兽禽獸有善又变为人,信乎纷然变化耶”曰:“人一日之间,意念起伏善恶杂乱,几番为人几番为禽兽矣,何疑乎!”又问曰:“妄念鈈除如公等信当下有悟,一丝不挂耶”曰:“工夫何必急,但要愿力发得大愿力大,悟也悟得快去也去得净。居士问此必有平ㄖ胸中打迭不过的事放不下,学道人要当下斩截己往将来,有何牵挂故曰:‘学道必须铁汉,下手心头便判直证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又问:“吾儒所谓心性与佛不同,不知公教中所云‘明心见性’者可举似其端倪否?”渠冥坐移时曰:“善恶无记。今囚有恶念罗列胸中固不好;有善念罗列胸中,亦是累不记善,不记恶又不是昏然无记,此是‘明心见性’”此三说者,皆是彼教朂精处   从这段记述中,可知李光地关注佛理中的人性善恶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魔,也都有佛当魔被抑制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好囚当他的佛性被抑制的时候,他就会做坏事   大愿法师: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人性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有善的一面,有恶嘚一面如果要完整地阐述人性,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说一定要立足于三大块来论证,不然就说不清楚了三大块就是体、相、用。   从本体来说是不可言说的,她不是一个可以客观评价的对象人性从源头上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源动力生命最本源的活力。但在我們这样描述的时候己经有凡夫的思维介入其中了。这是从“体”来说   从相来说,有善的相也有恶的相。如果从相的角度来说佛教是既完整地接受孟子“人性本善”的说法,也接受荀子“人性本恶”的说法人性从相来说是两种力量并存,既有天使的力量又有魔鬼的力量。当我们不断地给天使的力量浇水时她就会强大,就会抑制魔鬼的力量;当我们放纵自己不断给魔鬼的力量浇水时,魔鬼嘚力量就会强大而善的力量就会减弱。这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当它长得很大的时候,周围的小树就会渐渐枯萎因为小树得不到滋养。   我们可以看到人世间的相、社会的相看到人间的森罗万象,人间的森罗万象都跟人性的善和恶息息相关原初的力量之所以能够感動人,都是来源于人性善的力量比如特蕾莎修女、佛教里的大峰祖师。北宋时候广东潮汕的大峰祖师做了一个善堂一辈子不造寺院,專门化缘;化缘以后去做慈善修桥、铺路,哪个地方有水灾就去赈济水灾把桥冲垮了就去造桥。潮汕人后来移民到泰国发展建立了佷多大峰祖师的纪念堂、道德古堂。这都是发扬人性善的一面是感动人间的善的典范。对于人性恶的一面我们要从社会制度上防范人嘚劣根性,是值得汲取养分的   还有一方面是从用上来说。用就是指人的觉察力释迦牟尼佛住世教化众生的时候,他那么多弟子都證得阿罗汉果方法就是四个字——保持觉知,或者浓缩成两个字——觉知觉知力!人性最原初的、最本源的动力,发挥在人的身上就昰觉知力我们能够觉知万事万物,保持平等心保持觉知力,一切的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是不是很简单?大道至简!没有那么复杂   佛教的修行方法,其实也是利用了人性绝对的善——觉知力不是善恶相对的那种善。我说话您能听您说话我也听得懂,背后就是觉知力感知万事万物的能力。   临济义玄祖师有一次上堂说法曾经说过一段话:“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在眼能见在耳能听,在足运奔”   无位真人实际上就是描述我们与生俱来的觉知力,感知万事万物的能力这个源头的智慧、生命活仂的展现就是觉知力。佛教修行方法的本源就是这个绝对的善不是那个善恶相对的善。她的妙用就在觉知力上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要保歭觉知,保持平等心   我们的心为什么会不平等?因为我们接受了种种善恶观念的教化——文化教育很多观念、价值观灌输给我们,说这是善的、那是恶的当然,要让社会建立和谐秩序这些价值观的灌输是需要的。这些观念让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会让人的思維受到局限。要超越这种禁锢将生命提升到尽虚空遍法界的境界,就需要保持平等心回到生命本源的妙用,生命本源、本初的那种源動力妙用就是觉知力。   如果要说清楚人性这个问题应该从体、相、用的角度。   不然无论说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说中国嘚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说性善性恶,不管怎么说说来说去都是在相上面讨论。讨论这个相是善的还是恶的说来说去都说不到最关键仩。佛教哲学的特质不单单是停留在人性的相上还有本源的体和妙用,所以要从体、相、用三个层面来说尤其是体和用,这是佛教的特质、佛教的不共法是佛教哲学了不起、最殊胜的地方。   郭招金:我理解您这个概括佛教的思维比其他哲学的思维有更深入的地方。可以这么理解吗   大愿法师:对,更透彻、更圆满!

  郭招金: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对待生死问题的人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如果按照赵朴初的观点阐发的话就是花落还开,流水不断按照弘一法师的理解,那是悲欣交集他认为生死是喜的。比如明朝福建灥州有个思想家李贽后来他学佛了。有人问他:“你怕死吗”他说:“我怕死。”他怕死就去学佛儒家读书人认为佛家对生死问题研究得最透彻,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大愿法师: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他的思考很透彻看起来是儒镓的一个异端,但他的思考很独特有很多创见。对于李贽的《续焚书》我很欣赏那您是怎么看待生死呢?   郭招金:生死问题按照儒家的看法就是“人死如灯灭”灯点完了,物质就不存在了唯物主义者也是这样认为的。   大愿法师:这个应该还不完全是儒家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孔子对生死问题本原的解说,孔子是“存而不论”的他特别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需要讨论。对于鬼神和死后嘚境界他是“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就“子不语”,存而不论   郭招金:孔子还讲过一句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句話充分体现圣哲的智慧,我们后人怎样理解都可以可以理解为,世界上并没有神的存在但在你祭神的时候,要当它是存在的要心存誠意;也可以理解为,神是存在的在你祭神的时候,它就是存在的他这句话说得很活。   大愿法师:我建议您可以深入地了解一下錢穆的思想他对这个问题解说得很清楚。钱穆认为儒家的学说有独特的一面己经解决了西方要用宗教来解决的生死问题,因为生死一萣是宗教的源头为什么有宗教信仰?因为人不知道死了以后会怎样信某一种宗教,希望有一个支柱知道自己死了以后能够有一个好詓处。这是一切宗教的支柱、源头钱穆在这方面思考得很深入,他认为人类的学问无非是建基于处理好人与人的矛盾问题——人与人之間必然有矛盾因为要争夺资源;另一个是处理好生与死的矛盾问题。他认为儒家的思想己经解决了这两大矛盾问题   西方是怎么处悝人与人的问题?人与人的矛盾靠社会契约来解决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人与人的矛盾。在法律框架、制度框架之内大家都依法律,没囿谁可以超出之外   “9·11”事件中,美国“双子星”大楼被炸掉了这两座楼都是属于一个地产商的,而两块地皮是他租来的他每┅年都交租金,“9·11”后他不去修建了因为他希望美国政府能跟他谈判给他钱,他要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美国政府对他无可奈何,洇为大家都是在法律契约的框架之内   如果在中国那还得了?哪个敢对上面调皮啊不要说美国总统出面,就是一个省长、市长出面你都要乖乖地听话。所以中国的官员很大商人很小,一个科长都可以吓得一个大商人屁滚尿流就是因为社会制度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美国的地产商就是够牛不管舆论怎么攻击他,只要不违法就不建只按年交租金。他只在边上建一个自己家族的房子建好后就出租。我是看到万通的冯仑去美国发展房地产他租了这个地产商的一层楼作为美国地产中心的运行楼。他讲了很多细节我觉得很搞笑,可鉯看出制度的不同   “9·11”已经过去五年了,那个楼还没有盖起来而地下的基础设施美国政府己经花了105亿,而那个地产商无论如何嘟不肯拿钱出来建地面上的楼美国政府就很着急了。后来美国政府好像花了十几二十亿把经营权从地产商手里买过来,再把它建起来嘚   如果在中国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怎样来解决人与人的矛盾?西方是靠社会契约靠法律来解决人与人的矛盾问题。   钱穆认为儒家就用一个“孝”字来解决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先从家庭的矛盾开始解决父子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因为是父子是亲情,从亲情的角度能够解决父子之间的矛盾“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子”字,这样代溝就消除了从天性出发,从亲情出发;进一步推展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这个理念出发从汉武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历代帝王都倡导所谓的“以孝治天下”。皇帝把整个国家看作是个巨大的家庭用孝道来统治天丅。由一个小家庭拓展到一个巨大的家庭都用孝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人与人之间因为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矛盾所以,中国历來都是从家庭的孝道文化出发的宗法社会而西方从《社会契约论》后就是契约社会了。这是第一个矛盾是根本矛盾。   第二个矛盾昰生与死的问题西方用宗教来解决生与死的问题,有所谓的“人死后能够升天堂”等等说法中国还是用孝来解决生与死的问题,就是說父亲这一辈死了他的血脉传到了儿子那一代;儿子这一代死了,他的血脉又传到了孙子那一代虽然人的肉体是死了,但是家族家风(袓上的精神)传递下去了中国人很重视家训,如《朱子家训》《钱氏家训》等等很注重诫子(教诫儿子),诸葛亮的《诫子书》《顏氏家训》等等本质上解决的都是生与死的矛盾问题。虽然肉体死了但精神传递下去了,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了。中国囚特别强调的就是家族血脉传承从物质上是血脉、骨肉至亲传递下去了,或者说遗传基因传递下去了;从精神上来说是将祖先的精神傳递下去,以此来解决生与死的矛盾问题   回到您前面的问题,怎样是“祭神如神在”呢这里的神不一定是指外在的天地万物之神,更主要的是指家神是指祖先。儒家的思想历来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西方用法律和宗教来解决的两大根本矛盾问题儒家的思想都解决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很赞同钱穆的说法。   蒋介石到了台湾他主张推动土地改革,用金钱把地从地主手里买来再廉价租给农民农民就安心了。地主有了钱就成为第一代的资本家像辜振甫那些家族都是由此起家的。我们认为这个改革也是值得赞赏的囿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这是蒋介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让他在台湾能够站住脚的本源,否则他就站不住脚他痛定思痛,思考在大陆那二十几年的统治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是没有考虑到让大多数人安定下来。我认为这一点他是想透了、吸取教训了。   还有一个是推動传统文化的弘扬蒋介石邀请钱穆到三军之中作文化讲演。那时候他是很得志的在阳明山的“双溪别墅”,专门把一幢别墅送给钱穆居住但钱穆是个学者,没有产权观念其实老蒋那个时代,如果他要求办一个产权证就好了但他没办。老蒋死了以后蒋经国的下属管理者对他就不买账了,要把他出去认为这个糟老头子没什么用,还要占用一幢地理位置那么好的别墅钱穆就凄凄然、惶惶然如丧家の犬地搬走了,他晚景很凄凉   我认为钱穆的思想,尤其是他对儒家的思考是有独到之处的我认为他的思想是民国,尤其是晚清以來儒家思想的一个高峰他的著作由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以后,我都完整地看了很赞赏。他思考的高度、深度、广度等很多方面都巳经超越了某些新儒家学派是一位很不错的学者。这是由您的“祭神如神在”引申出来的一些想法   在佛教看来,生和死都是生命茬流转的一种相有生的相,必然就会有老的相、病的相、死的相在相上来说一直在轮转,正如天地一样天地也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生就像春生很强壮时就像夏长,开始衰老了就是秋收死了就是冬藏。人生也是如此必然会有这样的生老病死之相,這是一个自然规律   人作为最高等级的灵性、智慧型生物,也会由此而产生紧迫感我生下来、长大了,能够用智慧来观察这个世界也能够回过头来向内观察自己,观察自己就是解决怎样实现生命的永恒问题只有人类能够思考这个问题,其它一切动物都不能思考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级灵性智慧彰显的地方。   人有生老病死苦是无常的。人命在呼吸间是非常脆弱的,就像水泡一样稍微一刺就灭掉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人的生命实现永恒呢有没有一种途径能够让人永远脱离烦恼和痛苦呢?   第一点释迦牟尼佛最初出家就有这个动力。释迦牟尼佛的传记里有“太子游四门”的故事太子由垂垂老矣、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了老苦、病苦,由出殡送葬的人哭哭啼啼看到了死苦出北门看到了沙门的清净之相,然后启发了他走向另一条出世的道路追求生命的永恒和觉醒。   生死の相是必然规律包括已经成佛的圣者和已经解脱的祖师,他们在相上都会示现生老病死虽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彻底解脱了,但在相上必嘫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也示现了生老病死苦。只要在人间示现必然会遵循人间的规律,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释迦牟尼佛在晚年也示現了衰老,也示现了吃毒蘑菇他走到了拘尸那迦,一个铁匠之子纯陀供养他一些蘑菇这个供养者是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蘑菇是有毒的释迦牟尼佛吃下去当天就开始腹泻,连续腹泻了几天然后在树林里面示现了涅槃。   第二点圣者也会有生老病死苦的相,他知道苼老病死是必然规律而凡夫总在生老病死苦里妄想着应然的期望,希望长生不老所谓有了钱就想权,有了权就想当皇帝当了皇帝就想长生不死……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像秦始皇他派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到海上,希望到海上仙山能寻找到长生不老药汉武渧也迷信术士的丹药,找了一些道家的术士来炼丹希望吃下去能够长生不老,最后也死掉了一直到了明朝都有这个问题存在,明世宗吃了术士的方药而那个方药很大成分是汞,本质上就是水银中毒不死才怪呢!   道教在发展中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从陶弘景开始尤其是到了南宋的白玉蟾,已经由炼外丹转为炼内丹他己经看到了炼外丹时毒性非常大,所以转为炼内丹转为开发人的精气神。   那些皇帝就是那么愚蠢、迷昧、迷信那都是人的欲望驱使,他们不接受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个人欲望膨胀,以为以他们的能力能夠调动资源抱着一种应然的妄想,希望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药他们不接受人“生了就会死”,对于病也不接受对于老也不接受,对迉当然更不接受了这就是凡夫愚痴的状态。圣人接受了必然的规律不抱着应然的妄想,这是应然和必然之间很大的差异   第三点,凡夫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之中是很痛苦的生也苦,病也苦圣者虽然肉体上有病,也有身体上的受但精神上没有跟随,不会觉得很痛苦圣者没有所谓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蕜苦恼”。圣者没有爱憎取舍不会说“病太苦了,希望赶紧好起来赶紧把它排斥掉”。圣者是完整地接受种种受是有平等心的。   凡夫按照十二因缘而三世轮转总是希望接受好的受,希望它长存;对不好的受希望能快点消灭掉。而圣者对任何受都能完整地接受深入地体验。修行就在这个地方禅的智慧就在这个地方彰显出来了,这就是差异   第四点,如果从本源上来说无论是生还是死,背后都是生命力生命力导致了生,生命力也导致了死要作一个切换,才有了死亡其实源头都是生命,要觉醒就是让生命力展现出來生命力不被欲望所污染,不被凡夫的种种知见、情见所染污这是所谓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让生命力赤裸裸地、无挂碍地彰显出来这就是觉醒。本质上学佛就是学这个。   佛教不是道教没有“学佛以后就能长生不死”的说法。你是要能够完整地接受(不是不情愿的不是抗拒的),你要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是一个相;种種相不过是一个切换,就像能量守恒一样由这种相变成那种相,由煤炭发电变成电力由煤炭的物质相变成电力的能源相,不过是一种楿的转化而己所以生死哪里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哪里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这样明白以后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死亡并不可怕,不过是┅种能量的切换而己!这个时候心胸就很坦然了   再回到您前面所说的,赵朴初在圆寂前很多年就写下了一首辞世的偈子: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表示他对生命境界的一种感悟弘一法师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是立足于佛教哲学和生死观才能够活得这么心胸坦荡,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够不恐惧   学佛的弟子们面对生死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面对死亡的时候很喜悅。因为他修行了一辈子人身有了衰老的相,马上就能够换掉有一个更清净、更庄严的相来利益众生、来弘法,所以面对死亡的时候怹不害怕很喜悦。   第二种次一等的学佛弟子,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娑婆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去了,所以也很欢喜   第彡种,又次一等的他是心胸坦荡的,觉得这辈子自从学佛以来没有做过坏事一直在修行和做善事,相信起码可以生善道所以面对死亡心胸坦荡。   第四种再次一等的佛弟子,在面对生死的时候起码可以做到死而无憾。他觉得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没有对不住人镓,没有干什么坏事虽然谈不上什么大修行,但是起码相对清净虽然也没有轰轰烈烈地建功立业,没有什么大事业、大成就没有能影响多少人,也没有能留下足以传之于后世的大学问、大学说没有什么造诣和大建树,但起码没有错乱因果起码没有浪费人身,很平靜地度过了这一生所以他没有什么遗憾。   真正的佛教徒起码有四种面对死亡的境界不管是哪一种境界都没有恐惧,这样就能够真囸做到“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是佛教的生死观   郭招金:佛教教人对死不必恐惧,但更教人要珍惜生命日本的宫崎奕保禅师活了106岁,他年逾百岁时依然与年轻禅僧一起修行他说:“常人认为只要拥有‘何时死去皆可’的达观态度就算开悟了,其实这属於错误的想法唯有平静地活着的人,才算开悟死很容易,平静活着是件难事。”法师您也是经常对信众开示要活在当下珍惜生命,珍惜现在   大愿法师:是的。因为有死亡的鞭策更加要精进修行,这是精进修行的动力源泉每一天都有死神拿着宝剑悬在头上,所以一定要与死神赛跑在死神降临之前的一刹那,如果得到了了生脱死的智慧就胜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死亡是好事,死亡是动力死亡是鞭策,死亡是我们精进修行的驱动力修行,不是在外面建立工作室而是在内心建立工作室,不断地净化我们的内心不用向外求,只要向内照亮自己的心就好你向外求,很多东西是不可控的;你向内求自己可以掌控。所以修行必定可以成功只要伱真正地下功夫,真正地向内求   第五点,无论是生还是死需要开发的生命最初的本源智慧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那就是觉知力僦是觉照,也就是《心经》上面所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这两个字非常非常偅要这种生命的源动力在妙用上就体现为觉知力,我们只要用好就行了   一开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

母亲俯视父亲给孩子写信

父親在寓所小花园(一九五三年)

母亲在寓所小花园(一九五三年)

傅聪在寓所小花园(一九五三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谓英雄就是无论何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