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吉利 写的是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概括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概括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那里的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最新中考语文复习名著推荐与阅读,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语文复习,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中考语文复习方?5a0?,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语文中考总复习全解,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最新中考语文复习名著推荐与阅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四手联弹全文阅读 作者:章诒和 贺卫方-牛宝宝文章网
四手联弹全文阅读 作者:章诒和 贺卫方
四手联弹全文阅读 作者:章诒和 贺卫方 《四手联弹》由www.niubb.net集整理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四手联弹全文阅读页面。章诒和贺卫方两代知识分子联袂新作:四手联弹 作者:章诒和 贺卫方章诒和自序2009年春,小贺被北大校方派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去了。如鹤一般,向西飞去。很快适应了环境,不久,就看到他拍摄的许多照片。我不会摄影,也不留照片,但喜欢欣赏――那大漠残阳里的景致,那天山脚下的风物,无娇艳,无香浓,消散了红尘,却比很多胜地名园可靠实在,也更耐看。是啊,现在不实在、不可靠东西太多了。世界变得很可怜,人也跟着可怜。我两年间(),三次赴疆。去新疆,就是回归自然;同时也让蒙尘的心灵,获得修复,以还原人心固有的温软和澄澈。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群羊,都能使你久久伫立。大自然是那么地朴素,但世间恐怕再也没有比朴素的大自然更深奥,也更能激动你、感动你的了。于是忽发奇想,对小贺说:“怎么样,拿出你的图片,我们合作一把,尝试着写出一本有图有文、图文搭配的小书来。写新疆,写花草,写阅读,写风习,愿意试试吗?”小贺为人随和,一口应承下来――那天是日。合作开始了!世俗,趣味,随意,是我们的宗旨。无政治,无思想,无锋芒,是图册的特色。他在新疆,我在北京,各写各的。他的题目,我不涉及;我的题目,他不过问。遇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合写一篇。写完交换一看,彼此大笑。说是合写,结果还是你向东来我向西,文风差异也不小。我的专业是戏剧,他从事法学。故我又对他说:“尝试一下,把我的戏剧和你的法学放到一个锅里去煮,看看煮出来的是什么?”小贺正色道:“煮出来的,便是‘戏法’了。”问及书名,人家教授说:“叫《四手联弹》,如何?”活像他是个搞艺术的。人的一生,童年有游戏,中年有经历,晚年有回忆。其间自有许多变化,但人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改变,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和情感倾向没有改变。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它也正是我们写作的惟一缘由。日于北京守愚斋贺卫方自序当愚姐最初提议写这样一本小书的时候,我的反应并不像她在序言里说得那么从容淡定;自己内心里,反而很有些惶恐。愚姐是戏曲文学方面的专家,本身即为作家,并以多部作品在汉语世界里树立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拥有大量痴迷的读者。我也是这读者群里的一员。现在读者居然登堂入室,跟她“四手联弹”,这是不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戏法”二字很轻松地说了出来,可是心中很清楚,二者的差距确实有点大。法律的训练总是趋向于理性严谨,例如不倡导用文学最习用的比喻说事,任何比喻都是以另外的事物来揭示眼前的道理,但那毕竟不是你要描述对象的本身。虽然不少文学家是学法律出身,甚至有人说一些伟大的诗人是法学专业的叛逃者,但实则爱好者多,成功者少;谁知道从多少叛逃者中,才能打拼出凤毛麟角的几个伟大的文学家。之所以敢应承下来,跟此书缘起于我的一些照片有关。愚姐说她很喜欢我拍的寂寞雪山和热闹花草,开始时我觉得这本书或以我的图画“跑龙套”,文字由她来“唱大轴”。不承想,我试着写出的一两篇得到愚姐的热情鼓励,仿佛张良当年得到“孺子可教”的夸奖,就有了再写一篇的冲动。现在,图也好文也好,是两手硬还是两手软,都只待读者评说了。说到图片,真要感谢这样一个数码相机的时代。体积小巧,像素千万;雁过留声,人过留影,这数码相机给我们的记忆带来了多大的便利!自知摄影方面很不专业,相机也只是那种便携式的“板儿机”,独特的地方是内容本身以及取景的角度。这些照片能够引发愚姐的思绪和想像,还写出或快乐或伤感或发思古之幽情的文章,这是最初照相时所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当然,读者或许会记起普鲁斯特的话:照相机不是现实的忠实记录,照相分解了现实,使之成为可以操控的、暧昧不清的所在。而通过批评家,这些原本互不相干、独立存在的影像碎片又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共同连结成人类都市历史的另一种解读与还原。所以,照片显示的,也许更多地是摄影者的主观偏好;依据照片所写的文章,就更是一种难以预期的解释了。在读者,这些文章和图片又能够激发怎样的二度创作?这更令我浮想联翩。好在书里留下了足够的空白。日于北京蓝旗营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也苍郁,也清冽章诒和2009年的*,像一只仙鹤向西飞去。在飞机上拍下这张照片,不是摄影家的他自称为“航拍”。照片发送给我,笑过后细看,蛮不错呢!说他是业余摄影家,足够的。极其凑巧的是拍摄时辰。他去石河子大学支教,我便称石河子为诗鹤子。别人为之惋惜,我偏偏替他高兴 ―― 一个思想观念颇新、中国文人气质颇浓的学者,终有一个扑向大自然的机会了!我在信中写道:“到生命不可企及的地方去感受生命的渺小和孤绝;在非常陌生的地方找到回归乡土的亲切感觉。”小贺喜欢庄子,可比逍遥游。人生是旅程,山川亦流逝。于是,镜头里苍茫的山峦和沉郁的雪色,都带上了强烈情感,搅动着人心。“恢恢,试问青天我是谁?飞飞,上的青霄我让谁?”我很有些激动,说:天山雪景的呈现,有东山魁夷的气息,寂静而伤感。我的下一本书,想用它做个封面。真的,不开玩笑。他答:那我以后,要用好一点的相机了,拍些够水准的。我不知道什么叫水准,喜欢就行。*其实,愚姐对于我的西行感到高兴我是完全理解的。记得我选择离开北京到杭州时,她也没有像许多朋友那样劝我不要离开北京;也许跟她一辈子经历的风浪太多有关,处变不惊了。但是她却周到地安排送行的宴会,又提前叮嘱说:大家就是吃饭,聊天,就是不谈你离开的事情。当然,事实上每个人的言谈和眼神都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我的殷殷关切。后来的进展证明去杭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我惭愧的是,假离开换来真惜别;一次不成功的调动,却“赚取”了那么多的饯行宴。友人浦君甚至发短信来:“假称调动,骗吃骗喝。”让我不禁有几分汗颜。年底曾写一:黑天望眼觅星星,白日无光欲点灯。梦里钱塘波浪涌,哪知一场乱折腾。后来的西行是不一样的事情。“到生命不可企及的地方去感受生命的渺小和孤绝”,这样的话令我感动。其实我此前已经多次到新疆,每次最喜欢看的就是快要到达乌鲁木齐机场时天山壮丽的景观。但是,成为石河子的一个居民之后,再看天山,好像有了一种不同的感受。它就在自己的身边,每天早晨拉开窗帘,总是喜欢面对那皑皑极顶凝视半晌。每次在飞机上,更喜欢多拍几张那“生命不可企及的”山顶。东山魁夷回忆川端康成时,提到过川端对他画作的评论:“有一件事却留在我的心中,没能写到文章里。那就是东山风景画中那种内在的魅力、精神的苦恼、不安的净福和虔敬。在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隐藏在深处。”只有川端有这样的眼光。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黑夹白(1)章诒和日,小贺与石河子大学的朋友去了鹿角湾风景区,拍了一组照片贴到了博客。他用短信通知了我,说除了照片,还写了一则童话呢。我看后,回复:“最喜欢那张‘阴云密布’了。非常震撼!它让我立刻想到刚去世的迈克尔 ? 杰克逊。想到他的黑发白面,黑夹克白手套,黑鞋白袜,以及他有声有色又有瑕有污的人生。所以,我把这照片取名为‘黑夹白’。”短信发出,对方沉默。转而一想,糟了:人家贺教授看到鹿角湾风景,耳边响起的是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乐章的优美旋律。我的联想阐释却如此浅俗,套一句外交辞令,当然他要“深感遗憾”了。记得今年年初,几个朋友一起去苏州。饭后散步,突然,不知从哪家的音响里传来西方流行歌手的嘶哑喊叫。我问小贺:“这是什么组合乐队?考考你。”他怔住了,吃惊地望着我。把答案告诉他,我快意地大笑!又不无得意地说:“我每天晚上都听流行。”小贺几乎难以置信,皱着眉,连连摇头 ―― 很失望,是吧?他该失望,这符合逻辑。我很想说:不是不爱听西方古典音乐,而是我不能听。更准确地说,是我不敢听,不忍听。因为每晚独坐,外边是黑的,心里也是黑的。所以,我听交响乐,去音乐厅。我很清楚:在世界音乐史上,再杰出的流行歌手也难与莫扎特、贝多芬相提并论。歌星如流星,难成永恒。但是,我的人生需要它。“敢吃了过头饭,烧了断头香。”经历恁多磨障,我真的要说:欣赏浅俗的艺术,过着浅俗的日子,挺好的。最初,我对迈克尔???杰克逊是不怎么欣赏的,觉得太怪异,太艳俗,特别是手掌伸向两胯之间的抚摩动作,加之一声尖叫,几乎就是性*。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凤凰卫视里播放的Black or White,我于瞬间被征服。画面是黑白肤色的手紧握在一起,美丽的地球缓缓上升,种族各异的面孔交融相聚 ―― 这时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已跨越了音乐的范畴,成为一种敲击心灵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异常强大,强大到能迅速化解政治的、宗教的、军事的、种族的分歧与隔阂,使我们每个人心生柔情。流行音乐常常是甜甜蜜蜜,卿卿我我,但迈克尔 ??? 杰克逊的歌唱充满大慈大悲,大仁大爱。所以,他能感动全世界的人。大陆央视很少播放迈克尔 ??? 杰克逊的节目,于是,自己就买光碟来看。我能一连气地看上五、六遍。有一首歌背景是莫斯科,雨水冲刷着街头,低迷又空寂。在这座大都市里,你和谁都没有关系,迈克尔 ??? 杰克逊独自走着,唱着,他走向哪里,我不清楚,他唱的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他曾说:“舞台就是我的家,在台上怡然自得,走下舞台就很伤感。”人越红,越孤独。而且他的孤独,是属于那种找不到人生归宿的孤独。有些曲目的歌词写得很普通,但是经过迈克尔 ??? 杰克逊的演绎和演唱,效果就全然不同了。在他的声音里,包藏着太丰富、太浓烈的情感。尤其是他对人的理解,对人生不幸的同情和抚慰,非常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迈克尔???杰克逊活着的时候,备受攻击和挑剔,从变容到娈童。日,他突然撒手而去。事情一下子翻了过来。媒体和舆论刚刚还在无端伤害,顿时改口对他推崇备至,说他技艺如何高超,讲他如何慷慨行善。死后三天,那娈童案的主角也站了出来,承认是他的父亲为了摆脱贫困,逼迫自己撒谎[注:案件是私了的,男童得到两千三百三十万美元的赔偿金,但迈克尔 ? 杰克逊在协议书里坚决否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日,泽西市警方公布:男孩的父亲、即指控杰克逊娈童者,在自己的豪华寓所饮弹自尽 ―― 这虽然洗刷了迈克尔 ??? 杰克逊长期承受的羞耻,但他死了!黑夹白(2)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世界,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什么叫天才?天才就是不正常的人。连这点起码的道理都不懂,还能有天才吗?即使有了,也会把他掐死,闷死,骂死。*愚姐说的那幅她特别喜欢的照片,摄于雨中天山。那一天我和石河子大学的同事们在鹿角湾饱览了灿烂阳光下的美景,下午3点,在一家毡房里吃午饭。不一会儿,忽然感到天色暗了下来。赶快来到外面,放眼天山,刚才的那朵朵白云已经连成一片,颜色也骤然变黑,沿着山坡俯冲下来。一时间天色如黛,草原上的那日光云影全然消失。大山深处响起几声惊雷,紧跟着,雨点噼里啪啦地就降了下来。我兴奋地走进雨中,任凭这天上的甘露把身上浇湿。凝望远山,景色更神奇。在很远的地方,云层稀薄之处,太阳与白雪映照之下,山腰处的树和草仍然闪着茵茵绿色,近处景致反而在昏暗之中难以辨析。光线的变化让眼前的山岭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云播雨,山叠嶂,美到极处,心却空旷。什么也不想,用张岱的说法,叫做“耳目不能自主”,只是痴痴地望……愚姐从这幅照片里解读出黑与白,联想到杰克逊,我迟迟未复是因为我对于那位刚去世的歌手实在是太过陌生,竟不知如何作答。我很少听通俗流行,多半是由于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聆听环境根本不讲求。音乐厅里固然可以,档次不高的音响甚至电脑里也照放不误。或许可以说,我把古典音乐给祛庄严化了。它们不过是自己干活时的背景音乐,听着心情好,就不去认真思考其中的意义。这多少有些不敬神明,不过也可以是一种“美到极处,心却空旷”吧。在文章的末尾,愚姐谈到媒体对待杰克逊的做法,生前备极造谣诋毁之能事,死后却马上变脸,大唱颂歌,感叹媒体的是非不分甚至黑白颠倒。其实,演艺界甚至其他领域的一些名人得到媒体这样的对待,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已属家常便饭了。当年,戴安娜也曾遭遇到媒体的疯狂追逐和揭露隐私。在她短暂生命结束前最后一次接受报纸采访时,她抨击那些小报热衷挖掘名人隐私,它们最希望看到的不是名人的成就,而是他们的错误,并且对于错误抓住不放。之后,戴安娜很快就以她令全世界震惊的死证明了小报记者的残酷无情和惟利是图。杰克逊们的遭遇的确令人同情,不过,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却也是有几分无奈的事情。虽然媒体热衷挖掘隐私,耸人听闻,但另一方面,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也离不开这些媒体的传扬歌颂,甚至包装鼓噪。假如没有今天这样的大众传媒,一个艺术家即便是天纵之才,也无法像杰克逊那样声名震五洲,“粉丝”遍天下。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杰克逊所到之处,都是万人空巷,尖叫入云。他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拥趸们则报之以更高的名声和更丰厚的收入。类似的情况还见诸马拉多纳,他的崇拜者甚至创建了以马拉多纳为教主的“宗教”,直接把这位球星推上了神坛。但是,名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常人的需求和缺陷。不仅如此,诚如愚姐所说,“天才就是不正常的人”,这种“不正常”有时体现为人情世故方面的明显缺陷,还有经年累月在媒体追逐下的心理扭曲 ―― 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巨大压力,外表的风光难掩内心的孤独。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媒体经常让他们的隐私甚至丑陋的一面大白于天下,对于那些曾经辉煌乃至神圣的名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黑色的毁灭性的力量。当然,现实中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媒体对名人只报道光明面,而回避阴暗面。只是这样的要求存在着很大风险,其中最要紧的是言论自由受到损害。历史表明,对言论自由的压制往往始于对那些低级庸俗言论或信息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还可以得到一般公正舆论的赞许。但是,低俗言论与信息正是一个健康的言论自由环境的组成部分,如同名人也有未能免俗乃至为主流道德所不容的一面一样。名人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媒体也只能是这种不完美状况的一面镜子。名人黑中有白,媒体白中夹黑。这不就是我们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灰色世界的真实写照么?为你疯狂章诒和“我要看胡杨,想得我都快疯了!”这是我对小贺反复念叨的一句话。他自然听得懂,意思就是一定要找个机会去看胡杨。所谓的机会,并不在于我们有无闲暇,而是在于胡杨的叶子是否都已金黄。半黄,那是去早了;枯黄,那是看晚了。为此,我买了有关胡杨的图册,又上网查寻关于胡杨的信息,还咨询了乌鲁木齐旅游局副局长。胡杨,又名胡桐,是一亿三千万年前孑遗的物种,也是沙漠惟一生长的乔木。世界上仅存三大胡杨林,分布于中东沙漠、塔里木河流域以及内蒙额齐纳。现在因航天城坐落在额齐纳旗,央视做过充分报道,那里的胡杨“火”了。最初,我是准备去额齐纳的。后来,我买到一本介绍性的图册[王金摄影、胡杨撰文,《中国胡杨》]。作者说,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 ―― 我立即决定放弃额齐纳,去塔里木!我与小贺以及陆先生等人约定,在乌鲁木齐碰头。日,我第三次来到新疆。我们穿过库尔勒,沿着沙漠公路,走进塔里木胡杨林。路边,在高高低低的沙丘上,耸立着远远近近的胡杨。胡杨用每一片金黄的叶子,展示着人间秋色,守望着大漠黄沙。我们不断地驻足观赏,小贺与陆先生拍下不少照片。据说,沙丘最能体现胡杨的风范,也最能反映胡杨与沙漠的共存关系。维吾尔人给胡杨起了个名字,叫“托克拉克”,意思为“最美丽的树”。胡杨的美丽依附于严酷,生命再现于死亡,顽强又悲壮。为了抗干旱,挡风沙,耐盐碱,胡杨的根系超乎想像的发达,可深入地下一二十米,方圆一百米以上。树的内里无年轮,树的外表呈无规则纵裂沟纹,裂痕深如壑,看上一眼,血就热起来。进入树林深处,人便激动得无法控制,心在颤栗:惊骇,苍凉,绝望,恐惧,极具*感的犀利,足以击碎任何一个人的虚伪,乃至自尊。一切都是颠覆性的,太不可思议!胡杨有着哲学命题般的深刻和丰富,我能看它一生,想它一世。无论是色泽金黄,还是一片干枯,都是绝世高贵的姿态和神情,并蕴涵着悲剧性精神的内涵。这使我不由得联想起中国的赵氏孤儿,西方的俄狄浦斯王,含冤负屈的孤魂和无数忍辱负重的百姓。中国士大夫对荒芜、凋零、残破与颓废,一向有着高度的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如,家族的衰败,王朝的坍塌,生命的夭亡,一代文人的命运。而高贵的金色与酷烈的死亡 ―― 胡杨两个极端的呈现,为我们打开了辽阔的想像空间。这是一个久违了的想像空间!创伤,死亡,孤绝,宿命,都是永恒的概念,都是历史沉思的形式。它产生的神圣感和精神力量,超过文字。相关资料告诉我们,胡杨的用途极广,胡杨树叶可以喂养牲畜,堆积在地上的树叶,是很好的肥料。胡杨的树枝,是当地居民做饭的燃料。胡杨树干,是顶级木材。据说,世界上意大利顶级小提琴的琴身就是用它来制成。你若去尉犁县的罗布人村寨,随处还能看到用胡杨木垒建的房舍、羊圈,以及板凳、床、桌、面盆、独轮车、棺木等各种工具和用具。所以那里的人讲,在一片沙漠和持久的干旱中,谁看到了胡杨林,谁就找到了希望。我第一次听说,胡杨还有泪。那泪就是胡杨树上分泌出的一种汁液。“胡杨泪”可以解渴,风干后的“胡杨泪”,就是胡杨碱,牧民用它蒸面食,“熟”羊皮。这里,就更不用说胡杨林对防风防沙、改善生态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这诸多用途,是胡杨的突出优点,也是胡杨的极大不幸。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塔里木胡杨从五十二万公顷减少到三十五万公顷,约缩小了三分之一;到了塔里木河下游,则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林木自身的衰退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致。人性深处有一种野蛮的力量,无比顽强的胡杨在人类无比野蛮的面前,是多么地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啊。塔里木河公路其中的一段,叫砖砌路。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砖砌路。你能想像吗?铺路的几亿块砖全都是由塔里木河周边的胡杨木烧制而成!胡杨“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它为恶劣环境而生,为尊严而存。可惜,它遇到比恶劣环境更恶劣的人类。结果,胡杨败给了人类。它们死了,倒了,朽了,被烧成灰、制成砖,被我们踩在脚下。回到北京,我照常去附近的日坛公园散步。小路两侧的白果树,也是一片金色。白果树的黄叶也是很美的,但我已无激情。倒是有棵古松在秋阳下,默然站立,树的大半已死,而枯枝丫依旧停留在树上,不肯离去。看着心动,这有些像胡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关雪“梅兰芳”*对于一个不懂日文的中国人而言,最郁闷的事情也许就是在日本逛书店了。看着书架上的那些书名,大抵能够知道那是写什么的书;但是翻看内容,却也仅仅能够认出其中的那些汉字而已,似乎应了那句“热闹热闹眼睛”的老话。不过,每次访日,还是一定去书店逛逛,看看,也总会有些收获。例如,过去就买到过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以及《围城》的日译本,丰富了我的钱著收藏。这次访日,尽管匆忙,在大阪,我还是让陪同我的林和孝先生带我到旧书店去看一下。大阪的旧书店集中在一条铁路桥下面的商业区,名叫“阪急”。我发现,古旧书店的店名大多很有趣味:有一家叫做“古书肆梁山泊”[我读《水浒》,发现梁山好汉们似乎不怎么读书的],另有一家名“中尾松泉堂”,市招用篆书题写,瞧着就亲切。书店品种多样,且有自家特色。虽然不懂日文,但是那些透着古典书香气息、装帧典雅精致的出版物也的确令人爱不释手。在一家以经营初版书相号召的书店里,我发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纸面精装,带着封盒。书名叫《*山水随缘》,作者是桥本关雪。从封盒里将书取出,小心翻开,原来是作者在中国游览时写下的随笔,其中有不少作者自己画的插图。扉页之后,就是关雪画的梅兰芳“天女散花”的彩墨图。初版本,日期是昭和十五年六月,问林先生,得知是西历1940年。想不到,在日本这个侵华战争最激烈的年头,关雪在报章上连载自己游历江南、北平、山东、河北等地的见闻,随后结集出版。文体似乎很闲散,加之颇有中国绘画风格的插图,不免令人感觉与中国纷飞战火之间巨大的反差。晚上在旅馆上网,检索作者,才知道桥本关雪[]乃是日本画坛的一代,也是研究石涛以及中国艺术的专家。1928年曾在上海举办画展,与中国的不少艺术家过从甚密。傅抱石就有“写关雪意”、“仿桥本关雪访隐图”等名作。我对于绘画艺术是完全的外行。自己感到好奇的是,像关雪这样对于中国艺术与文化充满感情的日本人,对于日本侵华战争[包括日本人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之役]内心里是怎样评价的。章诒和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图书馆里,曾欣赏过日本近代画家的图册,那里面选有关东派领军人物桥本关雪的作品。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的山水和狐狸,尤其是狐狸,像人一样的美丽、灵性。很遗憾,他画的梅兰芳就不大美丽了。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戏曲在表现方法上,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对神形关系的把握,或神似,或形似,最佳境界是神形兼备。关雪画的“梅兰芳”,神不似,形也不似。从细节上讲,角色的穿戴、行头以及道具,都是错的。可以说,这出戏不是《天女散花》,倒像《黛玉葬花》里的“荷锄”。我觉得,这是桥本关雪的一幅小品,荒率又清寒,属于漫不经心的挥洒。但我依旧感动,感动于画家的精神。桥本关雪活了六十二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三十次来中国;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后来则由喜欢变为精通。“恨不生长在中国为中国人。”则是他的名言。在我们拼命西化、洋化、全球化的今天,读来竟十分凄凉。鄙薄传统,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并非从现在开始。即使是大文人,也是态度各异。下面讲两个小,从中可见这种差异之大。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雍容华贵,尚小云矫健倜傥,荀慧生伶俐妩媚,程砚秋则是浓浓的书卷气,以清素悦人。程砚秋的气质,显然与他自幼并长期地接受大名士罗瘿公的影响直接相关。程的艺术与人品,博得许多文人墨客、教授学者的青睐。画家徐悲鸿酷好程派,为其独特唱腔表演和内在精神气质所吸引。对此,徐夫人蒋碧微很是不能接受。她对朋友叹道:“悲鸿是自甘堕落了!”1948年,清华大学举行春节团拜联欢晚会。校方特别邀请程砚秋出席并演唱。那一年,程砚秋隐居在北平西郊董四墓村,为主持设立在玉泉山畔功德寺内的功德中学而奔忙劳碌。同时,他也向王吟秋等弟子专心授艺。接到邀请,程砚秋满口答应。2月24日下午,程氏夫妇先到吴景超教授府上。车未抵达,吴家和经济学家刘大中夫妇已在门前恭候。傍晚,吴景超设宴款待。晚上7时许,梅贻琦校长、朱自清、吴景超夫妇等人与全校教职员工,一起观看演出。四十四岁的程砚秋身穿青布长衫,清唱《锁麟囊》里的一段“二六”――“春秋亭外风雨暴……”第一句,就掌声雷动,满堂叫好。一段不行,再加一段,程老板几乎下不了台。这也是他一生中破例的不化装的清唱。当夜,朱自清随即赋诗两首,分赠程砚秋及其弟子王吟秋二人。他赠与程砚秋的,是一首七绝:??韩娥歌哭入云深,??老幼悲欢不自禁。??今夕琳琅闻一曲,??千人忘味各沉吟。据我所知,陈寅恪也是很喜欢戏曲的。即使到了晚年,他的眼睛失明,也照样去戏院听戏。留下的观剧诗篇,都很动人。当年的观赏者和表演者,都已远去;如今,老老小小无不沉溺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和消费文化的*里。回首前尘,不胜惶悚。六十年来家与国,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和我们的文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吴哥的绝世微笑章诒和没有读过高棉史,但我知道古高棉王国有个重要人物,叫^耶跋摩七世。他的英名传扬天下,并不在于以武力重新统一帝国的赫赫战功,而是因为他在旧都附近另建的一座吴哥王城。在位几十年的^耶跋摩七世[在位期约为年]是个建设之君,把新吴哥王城规划为方形的棋盘样式格局。他修建道路,把帝都和边远的国土联系起来,道路每十三至十六公里就设有驿站和诊所。他还修建旅馆、水库、医院以及许许多多的寺院庙宇。一座医院的落成碑文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君王深心充满怜悯、造福世间之情,立下誓言:‘愿以此功德,救拔投入轮回生死海的所有众生。愿后继高棉君王偕嫔妃、贵胄及亲友,得达无疾无患之解脱国土。’”拿这段话和我们的某些竣工贺词相比,似乎有着更多的感*彩。^耶跋摩七世也似乎想把他的高棉王国,搞成一个神权下的福利国家。吴哥王城中心高筑神庙圣山巴云寺[Bayon],又称巴戎寺,其规格小于吴哥窟[苏利耶跋摩二世开始修建,约在年间]。小贺拍摄的,正是巴云寺众多塔尖所刻雕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他把图片拿给我看,当时就觉得眼熟,不知在哪里见过。回家立刻翻书查找,终于在英国学者修 ??? 昂纳与约翰 ??? 弗莱明合著的《世界艺术史》里看到相同的图片,只是拍摄者选取的角度与小贺有所不同罢了。再查读相关的详细材料,才知巨型雕像很有可能是仿照^耶跋摩七世的面容,而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湿婆[Shiva,印度教主神]的模样。雕像是被神圣化,也是极其艺术化了的,体现出观音菩萨的面部特征:凤眼半闭,厚唇微启,呈沉思状,静观自在。四面脸 ―― 向东、向西、向南、向北,象征着^耶跋摩七世凝望四方,带着永恒的微笑。这个绝世的微笑,被后人称为吴哥的微笑,有人专门拿它和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相比,讨论谁的微笑更具诱惑力。雕像的面部巨大,有男性的力量,表现法力无边;面容是柔和的,是的外貌,凸显大慈大悲。在这里,世俗与性灵、神性与人性自然融合在一起。一个痴迷吴哥艺术的女摄影师告诉我:随着阳光强弱和投射角度的变化,人面头像的这些表情也随之变化呢!我想,要获此感受,恐怕需要无数次地去吴哥,去巴云寺了。小贺去吴哥,吴哥王国早已消失,雕刻工匠也没有了,连讲述吴哥故事的人也难寻踪迹。剩下的,就是石头,或散落,或堆砌。他只能把镜头对准石头,也正是无语的石头保存了吴哥和吴哥记忆。艺术、宗教的作用和力量,比出于政治目的修建的纪念堂、纪念碑、纪念馆似乎还要顽强、牢固。我们用眼阅读吴哥王城,看到的是惊心动魄的美感。若用心阅读吴哥王城,便会感到历史移动着缓慢的脚步一步步迎面走来。^耶跋摩七世一生的荣耀,浓缩在这里;长达几个世纪的吴哥王朝的兴衰,也汇聚在这里。巴云寺的雕刻工程从未完成过,但在^耶跋摩七世去世后,国情发生了变化,教派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反映方式也随之变化。时间久了,高棉雕塑中那令人震撼的硕大佛像就此成为一种遗传,流传到了泰国、缅甸以致更远的地方。但巴云寺 ―― 吴哥文明的最后光芒,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一任春光、夏暖、秋意与冬凉,^耶跋摩七世怡然地凝望四方,他凝望什么?也许古代文明和当下生命一样,充满秘密,也充满玄机。书包 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黑船上的汉学家(1)*日,日本浦贺港,四艘黑漆漆的大船突然从遥远的海面上直驶而来,引得岸上的人们一片慌乱。从船上悬挂着的旗帜,看得出这是美国军舰。头一年,荷兰人就曾透露,美国人有可能来这里强迫日本结束锁国,建立贸易关系。想不到,他们还真来了,而且如此气势汹汹!日本人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可怕的型制巨大、配备精良的军舰。可以想像,动武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于是只能和谈。率领舰队的统领是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战将,还是个擅长威逼利诱的谈判高手。次年2月,佩里又率领九艘战舰 ―― 差不多把美国海军四分之一的兵力都带来了 ―― 陈兵江户湾。巨大的威胁之下,日本终于决定签订条约,开放口岸,从此走上了融入世界之路。佩里率舰闯关的事件,史称“黑船事件”。这是日本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在一些历史书里,对这个事件缺乏相对细节化的描述,有的地方还存在某些悬念。例如,一般史书都说这是美日间的首次直接交往。但是,谈判是怎样进行的?假如各自说本国话,那么又是何人充当通译?黄遵宪的《日本国志》里写到这个事件,也不详细。近读卫斐列所编的《卫三畏生平及书信》,发现汉学家卫三畏[S. Wells Williams]正是佩里带去的翻译,并且是对于条约签订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要知道,此前作为传教士的卫三畏,已经在广州生活了整整了二十年。传教之外,他编辑出版《中国丛报》,还忙着编写英汉辞典《汉英韵府》。佩里率舰队是在日到达香港的,他很快拜访了卫三畏。理由再简单不过:因为要远征日本,就需要翻译,而他在美国就听说了,卫三畏懂日语!一个难得的可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人才。卫三畏的汉语,尽管十分精湛,但对日语却难称娴熟。他的夫人在一封信里说得很清楚:“他被人扣上了日语专家的头衔,但实际上他只是十年以前跟一个日本水手学过一点日语,并且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练习过。他的日语基础是如此薄弱,可以想像,成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往前追溯,据卫三畏日致安德森牧师的信以及吉利克《伯驾与中国的开放》一书,卫三畏接触日本水手的时间是十六年前的1837年,当时美部会计划将七名在外国海域遭遇海难的日本水手送回日本,顺便探查正处在闭关锁国的日本。那次他们乘坐的是名为“马里逊号”的商船,由于传教士身份敏感,卫三畏是作为自然学家的身份出行的。这次访问完全失败,因为日本人根本不允许他们登岸,也拒绝七位水手返国,还用炮火袭击他们。七位日本水手只好原船回到中国。其间卫三畏开始向这些日本人中的一位学习日语,甚至还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将《创世记》、《马太福音》等篇章翻译成日文 ―― 那的确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不管怎样,佩里将军还是对卫三畏深信不疑,反复劝说,甚至说这是这个大计划能否成功的决定条件,四十一岁的传教士兼汉学家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1853年5月启程,经过琉球,7月抵达日本。日美进入交涉阶段,或许语言真是问题,日本人忙从长崎找来一个会荷兰语的通译,才大致解决了相互沟通问题。双方很快达成妥协,在7月14日举行美国总统信函交接仪式,美方四百人[其中五十名官员,五十名乐师],日方一千五百名军人,五十名官员。双方举止得体,秩序井然。卫三畏说:“这是一次东方与西方的会晤,是国际交往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意味着美国参与亚洲事务的开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黑船上的汉学家(2)美日正式签约是在次年3月12日。据卫三畏的记载:“在举行签字仪式时,日方特使带来了三份日文本的条约,一份荷兰文译本,还有一份中文译本。我们则带来了荷兰文和中文译本各一份,英文译本三份。”其中,有个细节很重要:卫三畏熟悉《中法黄埔条约》,所以,美日条约的第九条就是根据他的建议,规定了日本须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 ―― 这也许是汉学家对于此次缔约内容的一个相当实质性的贡献。美日两国签署条约,相互居然要交换中文译本,这在中国之外的国际交往史上或许是很少见的情形,部分原因正是由于卫三畏的汉学家身份,在不通对方语言的情况下,双边都需要增添一个可沟通语言的译本来确保条约内容的准确。在最后签字时,双方核实中文译本,发现一方的译本多了一个字,就把它擦去了。签约时,不仅英文和日文原始文本,而且e种译本也要签署。签约之外,卫三畏还专门起草一份文书给日方,阐明西方世界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以及向西方开放对于日本的好处。这对于日本此后的开放政策或许也起到了某些作用。此后,也有“尊王攘夷”运动以及小规模的与列强的冲突[如1863年的“萨英战争”],但是大体而言,西方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对于日本而言,虽然条约也有对于主权的损害,但是通过这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毕竟还是幸运的。与之相比,中国的开放过程就艰难而曲折得多。从19世纪早期开始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与西方甚至崛起后的日本之间战争频仍,兵连祸结,条约丧权辱国,赔款动摇国本,领土惨遭瓜分,实在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多少有些无奈的是,中国在西方强权下的失败每每成为日本的借镜和警钟。日美条约能够和平签订,跟日本人获悉此前中国在与西方对抗中的惨败就有很大关联。佩里的船队从英国割据的香港出发本身的象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因对中国有着长久的观察,踏上东土的卫三畏也免不了把日本人和中国人两厢比照。他说日本的官员服饰“花花绿绿,相当怪诞,显示出他们的品位不高,比起中国的长袍差远了”。下面这段话,是他刚刚到达日本一周时给他弟弟的信中写下的:“和中国人比起来,日本人给人的感觉是更加理性,精力也更加充沛。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中国人那样舒适。他们的行动很不自由,也没有中国人那样有灵性。不过,与中国人相比,他们有着更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当这两个民族都认识到与别国进行交流的重要性以后,很可能日本人会在世界上为自己谋取到更高一些的地位。”―― 即使今天读来,他的话也值得我们三思。历史有如重复上演的戏剧。相隔近百年之后的日,美国军舰又一次来到东京湾。在“密苏里号”上,新一代的“佩里”麦克阿瑟将军及其他同盟国的九名代表与日方签订投降协议。“密苏里号”上空飘扬着两面美国国旗,一面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悬挂在白宫上的国旗,另一面,是专门从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那上面只有三十一颗星。它正是当年佩里将军的旗舰“波瓦坦号”上悬挂过的国旗。难怪历史学家道尔[John W. Dower]说:“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最疯狂的梦境中也想像不出的。”国旗是个细节,它的意义颇有一点象征意味,既能令人回想起“黑船事件”,也能让我们思考历史的承接与延续的微妙关联。1860年,卫三畏成为美国驻华公使馆[北京]临时代办,1876年退休。1877年返回美国,任耶鲁大学汉学教授,成为美国第一个教汉学的教授。这是后话,也是故事的收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张岱章诒和做学生的时候,读过《陶庵梦忆》。那是作为戏曲文学理论专业参考书而读,像一味药,遵医嘱吞服罢了。今天重阅,那感受就不是“一味”,而是千滋百味了。张岱活在明清交替之际,出生仕宦,衣食无忧,其经历和文字都值得玩味。四十岁以前,他在读书与享乐之间“摇滚”“摆荡”。王朝更迭,命运逆转,中年的他立志修史,携带着浩繁的明史手稿,辗转于江南山林庙宇。在困苦的物质条件下和痛苦的精神状态里,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历尽繁华,也阅尽苍凉。他太会玩,也太会写。张岱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自为墓志铭》]纨绔子弟的奢豪之举,有之;晚明名士文人的狂狷之性,有之。但是,你还不得不佩服这个张岱,经史子集,无不通晓;天文地理,靡不涉猎。所著除《自为墓志铭》中所列十五种之外,还有诗集、文集、杂剧、传奇等作品。其中《夜航船》一书,内容有如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条目。他的著述之丰,用力之勤,令你惊叹不已。这也使得他与一般纨绔、*名士彻底区别开来。事情的结局,常与本人的意愿相悖。张岱倾心于史,但并未以史书[《石匮书》]留名,倒是那些散文为其赢得盛誉。我爱读他的散文,生动,讲究,雅致,简约。祁彪佳不是说了嘛,别人用一二百字才能说完的事,到了张岱笔下,只需数十字辄尽情状。本事了得,这是什么功夫?即使用上电脑,我们也是望尘莫及。张岱的文章和他为人一样,有傲世刺世的锋芒,又有玩物玩世的谑癖。张岱的记性极好。少时听来的事情、看到的景致,皆藏在心。长大后一一写出。他的精妙文章,为后人保留了多少前朝旧事和生活样态。记得有一篇文章叫《西湖七月半》,描述的是杭州人逢七月十五游湖赏月的情景。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写景,而在于说人。由于游客太多,美景是无法欣赏了,张岱索性就在一旁看起人来。他的主题就是“看人”。文章写明五类“可看之人”。一类是峨冠盛筵的炫富者,一类是左右盼望的名娃闺秀,一类是浅斟低唱的名妓闲僧,一类是不衫不帻、羿性拥淖砗旱龋裴繁氏履欠荻弧⑶崴汕掖畔汾食煞值拿姥の叮翟诓皇俏颐茄У美吹摹上个世纪80年代,我随张庚先生去湖南祁阳县看目连戏的内部演出。这个被查禁几十年的剧目,以空前盛大的排场和无所不包的技艺再现于舞台的时候,我完全惊呆!单是“海氏悬梁”一折,自尽后的女子被吊在长竹竿的尾梢,在观众头上急速摆荡旋转的刹那,看客们面如鬼色。目连的母亲刘青提下地狱,游遍十八阎罗,一步一吟,押解的众小鬼甩出铁制飞杈向她的背后猛然刺去,我忙捂眼睛。越看越怕看,越怕越要看。全本目连戏从前要演八天七夜,整整一百块牌[即一百折]。1984年,由我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出面,把所有的艺人请出来,连七、八十岁老艺人都搬动了,勉强凑够四天三夜的演出。每晚散戏,顶着星月返回招待所,一路感慨,且夜不能寐,我不禁联想起以精细笔触描述目连戏演出盛况的张岱。张岱能躬身自省,觉得自己的人生前后充满矛盾,活在“七个不可解”之中。如“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话虽如此,其实他这辈子在成败得失之间,从来是坦然又凛然。在要紧处,也从未动摇或矛盾过的。张岱还说自己无一事不败,“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偏偏,这个“一事无成”的张宗子,成了明清第一散文大家。他以书写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终极价值。有人这样形容: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一个多么丰富、美好的男人。所以,我说: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张岱。《格列佛游记》里的党争*《格列佛游记》又名《在世界几个边远国家的旅行》,表面看来似乎是一部少儿读物。作者构思奇特,作品色彩斑斓。孩子们喜欢,成年人也喜欢。主人公格列佛向读者讲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经历,而每次都要碰到极其独特的情况。全书分四卷。第一卷,他到了小人国;第二卷,他遭遇大人国;第三卷,他在飞岛国游历;第四卷,他到了慧S国。情节自然是虚构的,但在虚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现实社会的明显印迹。让我颇感兴趣并产生联想的,是作者斯威夫特所描述的小人国里政党纷争,以及该国与另一国家之间的战争。这位卓越的讽刺作家展现了他的无与伦比的想像力和冷嘲热讽的功力。例如,书中说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起因,是吃煮熟的鸡蛋究竟应该从哪一头打破。在一个叫做利立普特的小人国里,两党激烈的争议居然来自对于鞋跟高度的选择。站在格列佛的手掌上,内务大臣描述了他的国家政党斗争的新动态:七十多个月来,国内两个政党一直相互争斗。一个党叫特雷姆克森,另一个党叫斯莱姆克森。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一个党的鞋跟低。事实上,据说高跟党更合古法,而国王却决意一切政府管理部门只起用低跟党人。你不可能不觉察,国王的鞋跟就特别来得低,至少比朝廷中的其他官员低一都尔[约合十四分之一英寸]。这两个政党的积怨非常深,他们从来不在一起吃喝谈话。我们估算,特雷姆克森即高跟党在人数上胜过我们,可政权在我们一边。我们担心的是,国王陛下的继承人王子殿下有点儿倾向高跟党,至少我们发现他的鞋跟一个高一个低,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白马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页28]以鞋跟高低区分两党,实在是奇妙之想。它让孩子们看得兴致勃勃,而大人们则明白所谓的高跟鞋是暗指辉格党,低跟鞋代表的是托利党。不过,我以为这种情节的设置也许还能反映折出斯威夫特的政党观念,或者是他对于英国当时政党纷争的挖苦。从另一个角度看,假如不同政党之间的冲突来自如此琐碎的习俗,也许会将国民的注意力吸引到既有冲突却又不至于导致分裂的那些事项上,而降低那些本来让人不共戴天的事项的重要性,最终将不同阶级和族群整合为一个共同体。在现代典型的两党政治国家里,政党打破了族群之间的界限,二者所争者,不外乎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税收以及社会福利政策、堕胎与安乐死以及是否容许同性婚姻之类。两党之间唇枪舌剑、面红耳赤,读者看得如醉如痴,大呼过瘾。不过,我仔细想来,这种以社会政策为划分界限的政党政治成功地淡化了血缘、阶级、宗教信仰等因素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增强了人们对于超越族群之上的国家的认同,也许可以说正是政治文明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标志。因此,现代党争的基础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走出那种部落血缘政治的初民社会轨道,用日常化甚至看似琐碎的事项去划分政党;另一个,与前者相关联,任何政党都要承认它不是神圣的,不是所有真理的垄断者,否则,其他政党就没有存在的任何空间,政治就不好玩也没法玩了。斯威夫特是个神学博士,后做过教士、牧师和副主教。想不到他留给我们的是伟大的文学创作,是一种把幻想与现实勾连在一起、把叙事和讽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与智慧。说知名品牌(1)*日上午,我从首都机场起飞,去往日本访问。北京到东京的飞行时间是三小时一刻钟,跟到广州时间差不多。航班属于国航与全日空代号共享那种,其实就是国航的飞机和机组人员。飞机上有几份当天国内的报纸,其中就有《环球时报》。有一篇文章,题曰“中国民族品牌哪里去了”。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之前上海的几种知名品牌 ―― 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以及蝴蝶牌缝纫机 ―― 的黄金时光,历数了后来合资过程中一些民族品牌 ―― 例如香雪海冰箱、沙市日化的活力28洗衣粉等 ―― 是如何遭到遗弃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个“制造大国”,却又是一个“品牌小国”。随后文章的作者们,又提出如何保护中国品牌。一位受访者说最重要的是要在质量和技术方面高人一筹。但是,困难恰恰在于,怎样才能在质量和技术上高人一筹?报纸预告,第二天还会再推出一篇相关报道:“外国如何保护民族品牌”。但是我不能第二天还赖在这趟航班上,不过,好在网络时代,跟踪阅读不成问题。第三天,我在网上看到了那篇后续报道。其论述,不外乎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和法国政府如何通过法律和行政努力,给品牌以保护和宣传,等等。但是,对于那些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响的品牌如何能垂之久远,却仍然是语焉未详。在飞往日本这个品牌大国的途中,我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尽管对经济学和产业发展,自己完全是外行,不过作为一个消费者,某些感觉还是有的。一年前在名古屋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之余,也曾参观过丰田汽车公司的产业展览馆和汽车博物馆,对于这家著名企业的创业史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在我看来,《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实际上,一个国家能够出现许多名牌产品乃是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政府对于著名民族企业和品牌的保护只是一个很次要的因素。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所有权制度。在今天,所有驰名全球的品牌几乎都是私有企业的创造物,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实行所有财产公有制或国有制的情况下创造闻名遐迩且持续久远的品牌,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还是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早在明治初期,日本就开始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财阀。像三井公司,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它早在17世纪就在京都、江户和大阪建有纺织品商店和贷款机构”。作为武士企业家的典范的岩崎弥太郎,利用藩中剩余船只创立了三菱公司,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极具声望的商业机构。但是,几乎没有一个驰名品牌属于国有企业。据汪公纪《日本史话》载,1890年之后,政府还将那些国营企业里最赚钱、最有前途者卖给民间,让私人经营,最终导致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其中原因不难理解,那就是国有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催生这样的品牌。试想,如果无论效益如何,企业主以及雇员的收入都是一笔恒定的工资,奖赏和惩罚都无法依据一种合理的标准分配,人们凭什么要努力地把产品做得精益求精?质量优异、不断地寻求消费者需要的满足的产品无从带来收益的提升,结果也只能是得过且过。从前,我们的解放牌汽车居然可以三十年如一日,正是这种体制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说知名品牌(2)一个品牌的培养离不开经营者的深谋远虑。商业的品牌跟大学一样,它的声誉要依赖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怎样的机制,能够让人们在很长时间里时刻不放松地去经营、去不断地推陈出新,赢得消费者的持久信赖,这个问题跟企业制度的设计有密切关系。胡适曾经感叹汉朝的太学当年何等盛况,但是却后继乏力,早早地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没有现代大学具有的确保其处变不惊、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保障正常运行的特殊体制。商业品牌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后,外国产品再次进入中国。我们吃惊地发现,许多字号都是我们百年前就遇到过的。爱立信,清末就进入朝廷的电话机。美孚1号,我小时候家里有一个装煤油的铝桶,上面就是那个熟悉的标志。当那些著名的日本企业又纷纷来华投资,不少人看到那些熟悉的标志,回忆起当年被这些公司抢掠到日本做劳工的悲惨经历。它们的字号居然历百年而不变,历百年而不衰。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那种通过家族纽带、血缘忠诚带来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是,现代管理的重心仍然要通过各种制度去维护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利益的忠诚。更不必说,像日本的情况所表明的那样,在维持企业声望于不坠的过程中,家族纽带的作用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民族品牌,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是最值得深入研究和建设的。品牌培育还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以确保那些苦心经营品牌的企业可以不受伪造侵权的影响。如果假冒伪劣盛行,一个李逵周围有无数个李鬼在,同时法律又不健全,或者虽然有法律,司法机构却不能独立和公正地揭露和惩罚李鬼,民族品牌一定会变成民族“伪劣”品牌,能够持续久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有一个看起来不大,实际上很重要的因素 ―― 即如何给品牌取外文名字的问题。在不同国家来往很少的时代,取名字只要注重本国语言的发音以及意义即可。而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越来越需要注意商标的跨国或跨语言问题。这一点,日本人也是觉悟很早的。参观丰田公司的时候,获悉丰田最早是生产纺织机械的企业,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生产汽车。开始仍然沿用从前的商标名称Toyoda,甚至第一批汽车的前罩标志上还有汉字“丰田”二字。但是,后来很快就改Toyoda为Toyota,这样对于西人而言读起来就更顺畅。汉字也不再使用。索尼公司如何费尽心力取名Sony也是脍炙人口的故事。观察日本的商标,大多十分注重字眼在一般欧美人看来的内心感觉,试想Sharp在英文里的“锋利的”、“敏锐的”、“灵敏的”等意义,作为电器的商标是再合适不过的;Canon是很古老的西方词汇,来自希腊文,最初意义是丈量用的木杆或尺子,后来引申为规范、尺度等,天主教会的法律便名为“Canon law”,用这样的词作为讲求精确的照相机商标,是何等地富于吸引力!反观我国的品牌,这方面就考虑较少。基本上就是把汉字拼音一下,“春兰”便是Chunlan,“长虹”就是Changhong,“恒源祥”就是Hengyuanxiang,“中华汽车”就是Zhonghua,凡此种种,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这样的字在不懂汉语的外国人看来没有意义。另外,一些名称我们自己会读,但是,像Hengyuanxiang或者Zhonghua这样的词,找些老外来读,大约十有*是读不出来的。读音都困难,又如何能够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驰名商标呢?当然,还有不少商标是意译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顾外人感觉硬译一气的现象。一个经典的误译是把“飞鸽”商标译成Flying Pigeon[pigeon是那种不能高飞、只供人吃的肉鸽],这样的产品如果能在西方飞得高飞得远,成为畅销产品,那肯定是个奇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只养仙人掌章诒和父亲喜花草树木,庭院里养的花木数也数不清,说四季有花香,是一点不为过的。他每次出差回家,带回家的东西有两样。一是书,二是花。在北方,植物的越冬是个大问题。为此,父亲在西跨院修了个花房,把娇嫩的花木集中到这里。要说漂亮,最漂亮的还是梅兰芳送的八大盆腊梅。干、枝、叶、花皆可赏可品。父亲去世后,庭院里的香与色,都进入了记忆。以后,我家搬到了水泥楼,住单元房。花木葱茏,四季有香,成为我心中的想像。家族的延续,靠血脉,也靠生活方式。父亲喜欢什么,我长大了也喜欢什么,很自觉,很奇怪,也很顽固。觉得这是章家印记,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为有此印记而自豪。于是,我在狭窄的阳台,也开始摆弄起花草来。植物是生命,来不得半点疏忽,植物不是子女,又不得过于认真。而我呢,时而疏忽大意,时而过分认真,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买几盆,死几盆;再买,再死。弄得阳台花无一朵,绿无一抹,却堆满一百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花盆。经过一番思考与比较,我认为需要更新品种。决定啥都不养,只养仙人掌。仙人掌那奇妙的外表和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惊叹和感动。越养越爱,即使仙人掌也常被我养死,死了一盆,补一株,成批死,成批补。我喜欢仙人掌的高大,粗直,锋芒,看了能感受一种气势、倔强和力量。我还喜欢仙人掌的安详宁静,对城市的浮躁,对人群的喧嚣,对时间的流动,它仿佛无动于衷,保持着近乎冷漠的疏离。现在许多办公桌和电脑桌边,都摆放着一小盆仙人球。据白领朋友说,是因为它养着不费劲,看着也舒坦,还能释放氧。仙人掌类植物全世界有两千多种,一半左右产在墨西哥。高原之上,任凭土壤多么贫瘠,气候多么干旱,它却总是生机勃勃,直指苍穹,构成墨西哥独特的风貌。一些长着芒刺的仙人球,寿命可达五百年以上,真是万寿无疆了。最大的仙人掌高十几米,重几十吨,远看像一座童话里的城堡。相传仙人掌是神赐予墨西哥人的,有“沙漠英雄花”的美誉。网上有人这样介绍:仙人掌有一颗外刚内柔之心。在造物之初,它原本娇嫩似水,稍一触碰便失去了生命。上帝不忍,遂在她的心上加上了一套盔甲,坚硬如铁,上面还带有伤人的钢刺。从此,再也没有人能看到仙人掌的心了,凡是接近她的生物都会鲜血淋漓。很久之后,有一位勇者要铲除这“恶物”,剑出刀落,仙人掌变成了两半,从中流出绿色的液体。原来,那是被封存的仙人掌之心,因无人了解那心中的寂寞,遂化成了滴滴泪珠。所以,仙人掌的花语是“坚强”。植物也可以诗意,也可以悲情。噢,我的仙人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陈姑娘,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1)章诒和日,我刚由乌鲁木齐返回北京,就得知歌手陈琳自杀的噩耗。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她就是我认识的“陈姑娘”。看到报纸刊出的照片,无可回避了,亡者就是陈琳,就是我的陈姑娘了。除了陈琳的前夫沈先生,几乎没有人知道我认识她,且是朋友。几天后,沈先生发来短信,说希望我能在她的追思会上讲几句话,让它随着歌声飘入天堂。我回复道:我会以文字的方式来表达。从死讯传来至今,我的心一直不平静,很想写两句。是悼亡,也是写给自己的。因为,死是所有人一致的归宿,早晚而已。记不清是哪一年,我到望京小区看望由重庆来的学者王康。客人太多了,多到谁也不认识谁。夜幕降临,大家围坐在几乎望不到尽头的长桌吃饭。突然,一个年轻女士把众人排开,一定要挤到我的旁边。她坐下了,微笑着自我介绍:“我叫陈琳。”这名字太平淡了,平淡到和她身上那件白布衬衫一样。旁边的主人做补充:“陈琳是流行歌手,挺有名气的,我们重庆人。”“我叫章诒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章老师,我知道你。读过你的书,多好的书哦!”吃惊不小,一个流行歌手。“真的吗?我非常感谢。”说罢,埋头吃饭。只顾和王康说话,便也不怎么注意她。没几分钟,我发现陈琳的位置空了,人呢?毕竟我和剧团、戏班打过多年交道,知道演员的情感状态。我放下筷子,跑到卫生间。果然她在那里,把脸埋在盆池,用手不断撩着自来水,冲洗自己的眼睛。她在流泪,在哭泣……“陈姑娘!”我轻轻地叫着。回转身,眼里挂着泪,脸上全是水,非常可爱。她说:“啊,‘陈姑娘’,多好听!章老师,你以后就叫这样我吧。”之后,她向我解释,自己喜欢哭。高兴,要哭;难过,也要哭。现在哭,是高兴,因为意外认识了我。我说:“你太年轻。成熟的艺人,都不这样。”“我不年轻,都三十多岁了。”我们一起回到了餐桌。重庆的菜,太辣。我能吃的只有放在眼前的油炸花生米。不一会儿,手机响了,临时有事。只得匆匆告辞。等电梯的时候,陈琳跑来,说:“章老师,能把你的手机号码给我吗?”就这样,我们手机短信频繁。她一天能发送十几条,每一条的落款都是:“陈姑娘。”一天,陈琳来电话,说要送我一件小东西,而且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她亲手做的。一下子懵了 ―― 自失去所有的亲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我最喜欢的?我们约定在友谊商店的咖啡厅碰面。陈姑娘来了:旅游鞋,运动服,布挎包,墨镜,素面,短发,任谁也猜不出她是个有些名气的歌手。她说,自己早到了,不过是坐在汽车里等我。我要了一杯美式咖啡,她只喝矿泉水。话没说上两句,她从挎包里取出一个塑料口袋,打开口袋,取出一个日式小陶碗。双手递到我的眼前,说:“章老师,你打开看看吧。”揭开碗盖:五香花生米,装得满满的。顿时,我联想起在望京小区餐桌上,只吃花生米的情景。“陈姑娘,你这样用心,我该如何谢你?”后来,我拿一条英式图案的丝巾以为回赠。她闹起来,说礼物太贵重,自己所赠不过是一碗花生米罢了。因为不公平,是绝对不能收的。不容分说,我把丁香紫颜色的围巾绕在她的脖子上,让她自己去照镜子。说:“不好看,管保退货。”陈姑娘,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2)她乖乖地去了,笑嘻嘻回来。红着脸说:“真好看呢。”我很感动,她性情率真,称她为姑娘,是叫对了。我们多次在咖啡厅碰面。陈琳送我的光碟,里面是她的演唱专辑。她还告诉我,在学习英文,幻想着能去美国专门学习流行音乐。自打听说我是一个人生活,陈姑娘就一百个不放心了。天天短信问我,早餐吃了吗?午餐吃的是啥?晚餐准备好了吗?我被盘问得像个罪犯,一日三审。一天,她打来电话。说马上开车来接我,家里炖了一锅鸡汤,鲜死了。她把丈夫介绍给我。沈先生很客气,将华丽敞亮的客厅让给我俩聊天,自己则躲进书房去了。家中的摆设,简单却不失精致,角落里有高尔夫球杆、网球拍。我觉得,陈琳的生活过得已经很爽了。不久,在无意中得知我的脚“崴”了。这下子,她比我急。非拉着我上她家去住几天。说,有个好按摩师等着呢!一次,我们谈到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她讲出自己多年的苦恼。我说:“任何父母都是有缺点的,甚至是过失。但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而孝敬老人则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所谓孝敬也很简单,比如,你看到重庆明天的天气是四十度,能不能打个电话问候家人;碰见大风大雨,能不能打个电话,提醒关好窗户。其实,父母要求子女的并不多,一声问候,就足以让他们眼泪汪汪。”陈琳很快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让我啼笑皆非的是她同样也关心我,只要北京刮风,下雨,高温,陈姑娘的短信就来啦:关上窗户没有?衣服穿暖了吗?煮绿豆汤没有?有一天,陈琳打来电话,让我猜她在干什么。我说:“你太难为人了。”她不无得意地说:“母亲病了,我在医院陪伴呢!”2006年,我送了本新著给陈琳。读后,她对我说:“和过去的艺人相比,我很知足了。但是在技艺方面与老前辈相比,那差得太远、太远了。我今后会努力,要把歌唱得更好。”我问:“怎么才算好,标准是什么?票卖得好,就算好?上了央视,也算好?还是获了奖,就是真的好了?”一连几问,她沉默了,表情变得很复杂,困惑又茫然。我知道陈琳有四川清音和扬琴的功底,于是,鼓励她走自己的路。我说:“戏曲,你就是再不会唱,也比半男不女的李玉刚强三分。”她说,自己现在也有点喜欢京剧了。我建议她先学梅派。没几天,她就在电话里给我唱《贵妃醉酒》,毕竟受过专业训练,一出手,就像那么回事。但是,她不时尚,既赶不上选秀的“超女”,也拼不过阴阳“怪胎”[注:不是指专业男旦]。人生的痛苦,有时候不一定是自己遭遇的失败,而是他人无端的成功。我甚至觉得鼓励陈姑娘上进,乃是绝大的错误。因为一个非顶级的歌手,越是有雄心,就越艰难,并潜伏着覆没的危险。今天也不同于“万恶的旧社会”了,从前的戏班子,演员按头牌、二路、三路顺序排列。现在,管你是大姐大,还是黄毛丫头,都站在第一排,竞争残酷,甚至不择手段,使出台下功夫。我也有对不住陈姑娘的地方。一次,她打来电话,正逢我与别人商谈事情。有些不耐烦的我,对她说:“你能不能先说到这里?”旁边的朋友插话:“什么人?”“一个歌手。”“你还认识歌手?!”对方惊呼。大概忘记关手机,陈姑娘肯定听见了。因为好几个月她没理我。她该生气!陈琳的热情如滚开的水,纤弱如纷飞的絮,温柔如缠绕的藤。一旦迎面扑来,叫你猝不及防。她急切地需要把爱分送给朋友,也急迫地需要被爱。在今天这样只讲利益的社会,陈琳的多情就非常令我担忧。我们从来不谈婚姻爱情问题,恰恰她的危机就发生在这里。陈姑娘匆忙再婚,我吃惊不小。我觉得她不是在重拾爱情,而是在寻找依赖。离婚后的陈琳,害怕孤独与寂寞。于是,寻找新的爱情,便成为她自我逃避的方式。应该说:因害怕孤独寂寞而去恋爱、通过别人以求得安慰是当代青年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没想到出道多年的陈姑娘也这样做了,把自己的幸福和未来都装进了婚姻。而依赖,很可能就是被利用或彼此利用。这是最危险的!难怪有人说:爱可以拯救,也可以毁灭。问题是当陷入爱情的时候,狂热中你能分得清是拯救还是毁灭?果然,婚后没几天,陈琳与丈夫就产生尖锐的冲突。激情消退,大梦方醒,她赠房、赠车的种种慷慨,都成为证明自己愚蠢的注脚。草率又失败的再婚,使她感到无比的悲愤和羞耻,这段时间,她几乎中断了与好友的一切往来。再有名气的演员,任你高居星空,光耀尘世,其内心都极其脆弱,不堪一击。婚姻的破裂和事业的艰难使陈琳不能自拔。何况,艺人从来都是掩盖真实的自我,而把笑脸、身段、歌喉,以及所谓的光鲜、轻松、快乐,抖擞出来。他们被别人观赏追捧,却并非被人痛惜关怀。他们那种无法向外人道来的凄凉、困顿、苦情和无奈,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下于打工仔。加之,陈琳性格内向又倔强,苦撑门面、苦水自咽的生活,就使得她格外痛苦了。一切都有限度,超过了限度,陈琳决定撒手!事情终于发生了,一个初冬的夜晚,陈琳做了自我了断,从九层高楼纵身跳下。陈姑娘把歌唱到黄泉路上,把爱弄到血肉横飞。离世的时候,她结婚刚刚三个月,这也使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年轻的岁月。“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等待着那最后孤独。”万不想,陈琳成名曲中的两句歌词,像谶语一样应验了。死亡是她最后的歌唱,也是最后的绽放,像蒲公英,貌凡而内秀,色素而至纯。花谢成絮,随风而逝,便再无踪影了。此刻,外面飘着雪,路灯幽暗,我的心特别凄凉。端木露西:蔚蓝中的一点黯淡章诒和从父母那里,我知道储安平原来的妻子叫端木露西[原名新民]。他们是光华大学的同学,有四个孩子。离异后,她常住上海 ―― 仅此而已。储安平很少对朋友谈及家庭。朋友知道他有两次婚变,谁也不便去问。只是在办理第二次离婚手续的时候,储安平到我家诉苦,说:女方离婚条件太高,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钱。现在,我与储家子女储望瑞、储望华保持往来,即使通话、聚会,我也从未打听过他们的生母。端木女士像个难解的谜,沉埋数十载。2009年7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举办了纪念储安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一个对储安平生平、思想及其评价的全面性、系统性研究的开始。与会的多为年轻学者,气氛热烈活跃。在团团热气里,端木露西的轮廓渐渐被勾勒出来。特别是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周蕾女士撰写的《端木露西的女性主义思想》一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储安平夫人的重要信息。端木不是一个普通女子!她出身富裕家庭,相貌端庄,有着独立思想和自主的性格。还在苏州中学读书时,就已十分活跃,演过话剧。她饰女主角,而男主角的扮演者,则是一表人才的蒋纬国。她与储安平于1934年结婚。翌年,在《中央日报》副刊创办的“妇女周刊”任主编,发表过《南开回忆》等文章。1936年,随夫到英国留学。端木曾对儿子望华说:“你父亲当初的英文还不如我,我比他好。但到了英国,我发现他的英文一下子好起来,连英国议会的激烈辩论都听得懂。”从英国回来,二人仍一起在中央日报社工作,社长是程沧波。夫妻关系的裂痕就因社长而起,端木与他的一段婚外情,闹得沸沸扬扬。绯闻让程沧波在1940年被迫下台。据说蒋委员长把他叫去训话,狠骂一通。于右任惜才,说“*无罪”,遂调程去监察院当秘书长。风波平息,储安平一家继续自己的日子。1940年11月,他们来到湖南安化县。储安平在那里的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教授,端木则担任该校附中校长。夫妻俩合办了一家“袖珍书店”。1943年,储安平主编“袖珍综合文库”丛书。收录了妻子的《海外小笺》。1944年,露西散文集在湖南蓝田编成。不想,书编完了,家庭也完了。这一年[也有可能在1945年],夫妻分手。1951年,端木任上海一所中学校长。1964年,提前退休。1998年,在上海病逝。端木后来再婚,丈夫是气象学家。我反复看这张结婚照,一个多好的男人,面白,身修,美丰仪。一个多好的女子,聪颖,优雅,有才情。为什么就合不到一起呢?望华认为,这是由于父母的个性都太强,谁也容不得谁。特别是母亲总觉得是父亲限制了她。其实,储安平多少也有责任。他太热心工作,太淡漠家庭。别说对妻子,就是后来他独自抚养四个子女,也是立足于孩子们的自立,而感情投入不多。望华说,1950年,为送大哥望英参军,父亲带一家人去外出吃饭,他算是生平第一次吃北京烤鸭。储安平也太简单,太朴素,乃至有些“抠门”。从小清贫日子过惯了,“一块豆腐乳要分几天吃”。就是以后当了主编,每天晚上回家,也是让保姆单为自己炒一碟小菜,无非是肉丝炒蒜苗之类。物质上不尚奢华是储安平一生的特点,也是难得的优点。但面对妻子,这样的习性还是优点吗?恐怕就很难讲了。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咏“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殊不知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任何婚姻,哪怕再和美,都可能潜藏着变数与危机。1940年,端木在经历那段与程沧波的婚外恋后,写下了有名的散文《蔚蓝中的一点黯淡》。文章里,有这样的话:“在现社会制度之下,我们不能否认在二万万多的女同胞中,无论她的阶级如何,十分之九的妇女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在家庭做主妇,做母亲的。”可见,她的心是不安的,也是不甘的。她向往的是蔚蓝,而自己眼前的状态则是黯淡。端木露西早晚会离开丈夫,离开孩子 ―― 一切都已注定。她平安地度过了后半生。事情到了最后,黯淡的到底是谁?是她,还是储安平?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乡事偶拾*70年代前期,“*”最激烈的浪头已经过去,不过所谓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依旧势头不减,而且无远弗届。我的家乡,胶东沿海的一个叫做姜格庄的村子,也不避偏远地经历着一场又一场运动的“洗礼”―― 批林批孔,批《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此起彼伏,不一而足。运动之中,我们村忽然时来运转,在山东省出了一个大风头。至今忆起,仍然回味无穷。我们村是个大村,当时人口已经三千有余了。全村人家清一色,都姓贺。不叫“贺格庄”而叫“姜格庄”,据说是因为土著姜姓被移民贺姓给鹊巢鸠占了。村系公社机关所在地,属全公社政治、文化和贸易中心,只是原来的重要性只体现在公社范围内而已。“*”时代,村党总支书记是全国民兵英雄,据说还到北京受到过伟大领袖的接见。他特别喜好文艺,在村里组织了颇具规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购置了全套的中西乐器。村子大,各种人才也相对多些,居然可以全本地演出好几出样板戏。宣传队之外,书记又花样翻新,建图书馆,办广播站,修起灯光体育场,开设政治夜校,甚至推行火葬,建了一座“劳动人民纪念堂”用来放骨灰盒。这样一来,村里的各种文化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且很快就远近闻名了。1974年,江青在天津树立了小靳庄这个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山东省革委会白主任到我们村考察一番,很满意,赞曰“山东的小靳庄”,随后又宣布作为山东对外开放单位。这一下名声大振,引来八方看客,百般新事。新华社派驻记者在村中常驻。一批批外宾来村里参观,了解经过“*战斗洗礼”的农村发生的巨变。记得当年的法中友协会长马季乔夫人还专程来村住了半年,作参与式考察。省地两级文艺团体不断地来演出。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山东的首映放在了我们村,至今我还记得那天在茫茫大雪之中看电影的场景。成为这种知名村庄让村民们眼界大开,也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图书馆里可以借书,激发了一些年轻人的阅读兴趣,尽管大多是浩然、张永枚这样的红色作家的作品。看电影也许是村民们最欢迎的娱乐了。只是那时电影太单调,除了发布时事新闻的《新闻简报》外,无非是“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青松岭》、《春苗》、《火红的年代》一类的故事片,反复上映的样板戏,还有朝鲜的《卖花姑娘》一类,所谓“越南的飞机大炮,朝鲜的又哭又笑,中国的新闻简报”。记得“票房”最差的是芭蕾舞剧《白毛女》,村民们怎么也无法欣赏踮着脚尖跳来跳去,话也没有几句的什么芭蕾舞,看了半天,那喜儿或大春也没“扒”出什么“雷”来。演出不过半,人就走空了,放映员也只好尴尬地收场回家。先进村庄的另一壮举是普及了高中教育。不过,那是一种劣质的普及,把原先初中学历的学校提升为“九年一贯制”的层次,教高中的老师都是此前教初中的那些。村里规定:本村每个孩子都可以义务读到高中毕业,代价是每个人也只允许在本村学校即姜格庄联中读高中,不得进入县立高中读书。教师层次不够,加上“反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我们的高中阶段就在造反、学剪果树枝和零星地上点课中间度过。回想起来,当时我承担的一份任务给了我很大帮助。每天中午放学后,我就到邮局取学校订的几份报纸,回到家,吃过午饭后,利用午间时间把报纸粗读一过。那时的报纸内容贫瘠,谎言充斥,不过两年多时间下来,或许还是多少提高了自己对于文字的感受和运用能力。结果,1978年高考,我成为全年级近百名学生里惟一考上大学的人。后来,“*”结束,村里热闹的气氛渐渐散去。外宾不来了,记者也班师回京,样板戏自然也消失了。土地包产到户,村民们获得了种植上的自主权,集体活动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物质生活品质也改善了,一年到头都吃小麦,不用再吃我最憎恨的地瓜[红薯]了。昔日高官进口车,开入寻常干部家。只是,过去那种集体生活的乐趣也消失了。几年前,我回乡,一位高中同学谈起今昔之比:“现在吃穿方面都是好多了,也自由,不过,从前大家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多有意思啊!”他说话时那迷茫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记。这的确是个很困难的问题。四手联弹全文阅读 作者:章诒和 贺卫方 《四手联弹》由www.niubb.net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四手联弹全文阅读页面。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遭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