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团排名基于什么现实条件产生 资源,能源不能自给

李秉芮:日本将能源稳定供给放在第一位
  和讯消息 由汾渭能源及中国煤炭资源网主办的2015年第三届国际动力煤资源与市场论坛于11月13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会议得到了得到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海清算所,日本煤炭能源中心,国际能源促进会和易煤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届大会分为能源宏观经济、动力煤供给与需求、国际动力煤市场、煤炭应用与金融创新和国际动力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专题讨论五大环节。和讯期货参与会议网络直播。
  Jcoal日本能源中新信息战略室的李秉芮先生针对日本能源需求情况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主要从煤炭能源政策、日本煤炭的生产和进口和日本能源中心三方面来展开演说。
  以下为发言具体速记内容:
  李秉芮:大家好,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见面,说实在的,非常高兴。感谢咱们汾渭集团给大家一个见面的机会。我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能源需求情况,说实在的,我对能源是外行。这个方面我的了解不多,下面真正的内行是在那里坐着的九州大学的久井教授,我如果说介绍错误或者是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原谅。另外是我介绍的这些资料在日本经济产业的网站上和在日本的其他网站上都可以查到。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主要就三个方面介绍一下。一个是介绍煤炭能源政策,再介绍一下日本煤炭的生产和进口,另外是介绍一下日本的能源中心,尤其是Jcoal在中国开展的洁净煤方面的技术情况。
  这个能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是日本的煤炭对能源需求的变化曲线,70-2013年,日本的GDP增加了2.5倍,但是能源需求是从这个曲线上可以看出来增加的一倍左右,以至于现在已经谈到的,能源的需求和GDP的增长并不一定都是成正比的。因为效率提高了,同样的能源消费,生产更多的GDP。
  在60年代的时候,再一次能源中的消费量,日本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第一次超过了煤炭。这对日本的能源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日本把这次石油超过煤炭的事情叫做流体革命。60年代廉价石油的大量进口改变了日本能源的结构,日本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到了1973年,石油再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5%,也就是说在1973年的时候发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79年又发生了一次石油危机,整个七十年代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这对日本的能源需求造成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说对他的整个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多不立的影响。这个时候起,日本就把能源的稳定供给放在第一位,能源政策首先就是要保证能源的稳定和供给,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看出来了,也知道,日本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是是一个能源生产小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都依赖进口,特别是现在的煤炭,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依赖进口。所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给,就是稳定进口对70年代的日本来说是什么样的。
  那么到了80年代,经过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90年代以后,也就是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年代。在1990年发生了第一次海湾战争,这个时候日本政府提出来以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式,所以有必要对他的一些能源结构和能源政策进行调整,这个时候提出来经济发展的政策,就是说在稳定供给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经济效率。
  那么到了90年代,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到了2005年,东京议定书生效,这个时候日本在能源政策中又加了一条环境条款,这是整个的能源政策一直到2010年以前的能源政策的变化情况。
  那么提到日本现在的能源政策,就不得不提号发生在日本称作东京大地震。于是受大地震的影响发生了海啸,把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淹没了。现在受核电站爆炸也好,泄露也好,到现在还有11万人过着无家可归的避难生活。
  所以说核电站的泄露事故,爆炸事故,对日本的能源政策影响非常大的,发生核事故以后,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第一个就是说要马上停止所有的核电站,第二个就是说要有阶段的停止核电站,还有人说即便是需要核电站也不需要这么大规模的核电站,就是说要有限规模的核电站。当时发生日本大地震的时候,首相(简植人 音)他现在是彻头彻尾的反和派。所以日本的能源政策,现在的日本能源政策主要是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特别大。因为受这个大地震的能源,受核电站,核辐射的影响,很多的日本人,日本国民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表示了非常的关心,表现了一种恐惧,所以对国家和对一些与核有关的机关。都表示了不信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于去年四月份成立了一个能源长期需求评价委员会。经过了一年我的调查和研究,今年七月份调查报告已经出来了,这个调查报告上把当前的日本能源政策归纳的四条。把安全性当成是前提,把能源稳定供给放在第一位。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实现环境的调和与发展。
  那么把这四条的英文字母的首写字母揪出来就是一个S加上三个E,这是日本现在的能源政策,简单来说就是SEEE的能源政策。
  特别日本大地震以后,整个日本国民能源的安全非常关心,无论是对核电站,对现在的石油、天然气,甚至是风力发电的设施的安全性也表示怀疑,对他们抗击自然灾害的程度也表示不相信,这种情况下日本必须把能源政策里边把安全高于一切,把安全放在首位。然后2013年7月份开始,这个主要是对核设施来讲,实行比以前更为严格的新的标准。东京大地震之前,日本挺多的都是认为这要符合标准,就是安全,所以创建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自从大地以后,与这种安全神话的方式彻底决裂,分道扬镳。就是说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改进,追求世界最高水平的安全性。同时强化了对石油、天然气等等的设施的安全性。
  那么,刚刚说了这个日本能源政策里边有一个S加上三个E。第一个E是实现稳定供给。这个稳定供给无论是在平常时间还是说在非常时期,这个非常时期就是说像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保证能源的稳定供给。
  为了保证能源的稳定供给,70年代以后日本对能源的进口的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那么在70年代,也就是1973年,石油在进口一次能源中占的比例达到了75%,那么在石油危机以后,大家感觉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说就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从原来的75%降到了2013年的44%左右。同时提高了对天然气的进口,天然气进口量1973年的时候2%左右,但是现在已经提高了25%。煤炭从原来的百分之十几,一直稳定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几,所以煤炭是一直比较稳定的,大概在20%左右。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说也是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他要改善能源的自给率。因为日本很多能源,主要能源是煤炭,天然气,石油都依赖进口自己国产的能源不是太多,所以他们要在稳定进口的同时必须改善能源的自己率。右下角表上是日本能源自给率的情况,2010年的时候包括核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加起来大概是20左右。日本大地震发生那一年,由于很多的核电站都相继关闭,他的自给率只有百分之十一点几。2013年很多的核电站都关闭了。那么他们能源自给率只有6%左右。那么6%是什么概念?在这个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加盟国里面一共有34个加盟国,日本的能源自率中间是派到34位,占6%。最高是挪威,能源自给率是677%。然后一直是和。
  第二个E是经济效率型,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后,由于对化石燃料在不断的提高,从这个上面的图,三个圆盘图,大家可以看出来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日本对这次发电燃料的构成比例,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对发电燃料的乙醇度是76%,到了2010年,地震前一年已经降到了62%,到了现在,2013年化石燃料的比例又有大幅度的提高,到了88%,很明显比全世界的比例要高很多,全世界只有50%左右。
  那么也是因为对这个化石燃料的乙醇度提高造成了燃料成本上升,电价上升,这个体现了这个曲线,就是日本的电价的变化曲线。上边的蓝颜色的是民生用的电价,还有工业用的电价,包括工厂和大公司的情况。
  我们看一下从2010年以后,电价呈现一个急剧上升的状态。那么由于电价上升,当然给普通的国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同时也对这个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他的成本上升,如果他降低成本的话,就会导致社会不安定。所以在当前对化石燃料,乙醇度增加的情况下,怎么样降低电价,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由于对化石燃料,乙醇度的增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增加了,2010年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的京都议定书是1990年的排放量作为标准,2010年的时候,日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是基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但是发生了日本关东大地震以后,由于增加了化石燃料的,2011年的时候要进,比上一年度有所增加,2012年就继续增加,现在还是在继续增加。因为对化石燃料的乙醇度在不断的增加。
  刚才黄总也讲了,12月份在巴黎召开会议。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当然为了争取在这个国际会议上的话语权,所以说他要制定很严格的排放标准。但是他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他又制订了这么一个严格标准,所以日本在排放将来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这是2030年日本的一个能源需求情况的预测,这是今年2月份日本内务府发表了一个对这个经济预测的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当中,就有这么一张表,这个2013年是实际能源需求情况。那么在这里做了三种日本的发展模式,对日本将来的能源需求进行了一个评价。如果说按照经济增长1.7%的话应该按照这里面画箭头的斜线稍微有一点增加,但是考虑到将来实行一些节能措施,再一个是采用了加上能源什么的。所以2030年的时候,对这个能源的需求比现在有所下降。这是能源需求的情况。
  那么这里边方框里边的方图,2030年日本一次能源的供给情况。那么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对石油的需求要比现在要少得多,是吧?现在大概是44%,那么到了2030年对石油的需求约占30%的,对煤炭和现在差不多。对天然气现在是25%,将来是18%左右。提高核能和再生能源,这两项加起来,基本上是日本能源的自给率。日本在这个能源规划里面将来要把能源的自给率提高到24%左右,那么这两项加起来,提高到25%,这两项加起来就是23.4左右。
  另外通过增加再生能源和核电的比例,日本到2030年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现在降低22%,这是日本内阁服做了一个计算。第二个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煤炭和生产情况,在座的各位都知道,都有的人想日本可能没有煤矿了,说他没有了也可以。有一部分是小露天煤矿,2013年53万吨,是精煤,原煤的话,精煤率只有50%,稍微多一点,也就是说原煤产量一百万吨左右,这七个露天小煤矿生产65万吨。到了2014年煤炭的价格下降了,煤炭生产量有所提高,总产量增加到了213万吨,最近今年有一个报告。日本又增加了,也不能说是叫做露天矿或者是开采矿,增加了三万吨的产量。就是说以前一个洗煤厂洗掉的煤,追了一个13%,因为以前的洗煤不干净,把洗煤厂洗掉的重新洗一遍,每一年可以回收三万吨的煤炭。这样的话加起来算一煤矿的话就是八个煤矿了,搞一个洗煤厂,也不是煤炭,所以也是七个煤炭。日本的煤厂1952年的时候,这条红线是日本的煤矿时代的变化情况,有九百多个煤矿,煤炭产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5500万吨,和国内的5500万吨意义上有差异,他属于精煤。
  那么日本自从60年代的辉煌过去以后,煤炭的产量在不断的下降,像这幅图上黄颜色比较浅的这个是日本生产的生产量,上边的比较新一点的是精煤生产量,90年代以后日本就没有国产的焦煤了。大量是进口的焦虑和进口的动力煤。这个黄色的曲线是进口煤炭的比例,现在日本的国产煤只有占煤炭消费比例的0.6%,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都依赖进口,日本进口什么样的煤炭呢?蓝颜色的柱代表动力煤,浅红色的是焦煤。这个短的是无烟煤,动力煤略有增加,焦煤的进口量略有减少。现在2013年动力煤的进口量是大概一亿一千万吨,焦煤的进口量7800万吨,无烟煤的进口量是500万吨左右。
  他们煤炭都是从什么地方进口的呢?这个可以看处理,比如说2013年,日本的煤炭进口量是一亿九千五百万吨。和刚才王总的数据有一点差别,这个数据是我们自己统计的。这个煤炭进口最大的是澳大利亚,是最主要的煤炭进口国,占60%以上。第二个是尼西亚。这两个国家的进口煤炭占到80%以上,从咱们国家进口的煤炭是多少呢,51.2%。主要的焦煤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还进口了无烟煤,主要是澳大利亚、。
  而且现在整个煤炭进口量,中国只占1.2%,也就是说2013年的时候,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煤炭大概250万吨左右。但是历史上也曾经,我记得很清楚的,当时的日本煤炭进口量不到一亿吨的时候,九千多万吨,从中国进口的煤炭是两千多万吨,现在一直是从中国进口的煤炭没有持续的减少,现在只有二百多万吨,而且一般是属于无烟煤,进口动力煤以后干什么用呢?可以看出来80%以上都用于发电,另外一部分是用于烧陶瓷和水泥。
  日本的煤炭能源里面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这个煤炭在日本一次能源进口中,一直保持着百分之二十几的比例,而且这个石油是逐渐下降的,天然气是稍微有一点上升的。那么,这个将来,而且到2030年,煤炭还是保持着25%左右的稳定,所以煤炭在目前日本的一次能源中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根据2014年日本指定的能源基本计划,仍然把煤炭作为日本的主要能源。虽然这个温室气体排放比较大,但是在化石能源中是最便宜,在地缘政治中风险最小,在稳定供给和经济性方面,明显的优势。那么我们就看看他在价格方面到底有什么优势。这个上边这个图里边的蓝线是石油的一个价格变动曲线,中间的弧线是天然气,最底下是蓝绿色的是煤炭的价格变动曲线。因为从这个曲线可以看出煤炭一直是低于石油和天然气。一直稳定在这个低位上,底下这个表是发电成本的比较,就是煤炭和天然气的发电成本的比较。大概煤炭的每发电一度需要七个资源,天然气需要十四点几个。所以从发电成本上来讲,这个煤炭是比较便宜的。
  所以他在这个价格上是有优势的。另外是地缘政治中的这个关系,这个三个圆盘图。分别表示煤炭从什么地方进口。比如说2013年煤炭进口主要是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对中东的依存度几乎是零,没有从中东进口煤炭,2013年的天然气主要的进口国,包括从卡塔等等这些国家进口。对中东的依存程度有30%的天然气,石油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日本80%以上的石油从,阿拉伯,进口石油。所以对中东的依存程度非常高,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几。从中东进口主要是现在市场不稳定,这几年战事不段,另外还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再到日本。
  煤炭就不一样了,主要是来自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和,正好是环(,)这一圈,不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在地缘政治上比其他的能源更有进口性。2012年的时候,日本煤炭进口量达到了一亿五千万了,煤炭量的2%,还是四分之一左右,当时的印度的煤炭进口国里面在第八位,中国是排在第十位,占煤炭贸易量的0.3,自从2009年咱们国家的煤炭进口量是首次超过煤炭出口量之后,咱们煤炭进口量是快速增加,那么到了2012年,这个地方是统计2012年的数据,咱们国家就变成了第一煤炭进口大国。然后日本就变成的老二了。然后第三位是印度。
  虽然印度现在排在第三位,但是会在不久的将来,他会超越日本,变成第二。因为印度的经济发展,现在GDP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发现到明年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肯定会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煤炭进口国。
  那么另外的日本煤炭进口,面对着国内外的形势。现在面临的课题是什么,煤炭80%以上都是依靠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另外中国和印度对煤炭的进口对日本也有影响。另外是希望煤炭的不断上升也是有一点不一样。另外是国家资源保护对日本的能源进口有很大的影响。那么采取的一些措施,就是说保证这个煤炭的稳定进口,对他的这个原来的,主要的进口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继续保持同盟关系,强化友好关系。
  另外,他也要再重新找一些新的能源进口国,比如说像莫桑比克和蒙古。莫桑比克和蒙古对他输出能源的时候也提出了条件,比如说铁路。另外是格林也会成为他将来的煤炭进口国。另外美国和加拿大由于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可能将来会成为主要的煤炭出口国。那么下边我介绍一下日本煤炭能源中心在中国开展的工作。大家在座的各位对煤炭中心有长期的工作联系,也有不大熟悉的。我简单的说一下,日本煤炭能源中心是属于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个外国团体,主要从事一些信息搜集,对国家搞能源或者是煤炭能源政策的时候这个方面提出的建议。
  另外是他本身有几个搞具体事务的部门,一个是煤炭勘探,还有生产技术,另外是技术开发部,主要是搞洁净煤技术。另外是改造,我们能源中心财团法人,本身也是研究机构,所以要开展很多研究工作,必须和现在的110多家会员起来联系起来开展。
  当然日本现在已经没有煤炭了,对这个煤炭开采方面肯定是不大行。那么他们将来怎么样发展也画了一个蓝图,主要的在洁净煤技术,环保和发电方面。刚才黄总讲的时候也讲的电厂排出来的最主要的二氧化碳。那么日本现在煤炭能源中心的发展目标是CCS,把煤电厂排出来的二氧化碳搜集起来封存地下,现在借用在全日本已经完成了调查工作,可以有一百五十多处地层适合封存二氧化碳。
  那么在中国,搞了一些基础合作项目,主要是燃煤电厂的设备诊断和搞了叫做低碳生态环保矿区项目。另外,还搞了一些洁净煤技术方面搞了培训。另外是电厂的项目诊断,主要是和中电联一块儿搞的,和在座的各位会有所耳闻,另外是生态环保矿区建设项目,是在咱们这里搞的项目。一开始的规划是非常宏伟,也就是说从生产、加工、利用、节能、环保这一块都是一体化的项目。然这个项目是实施的一部分。
  另外现在正在实施的就是说中日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示范区和山东省淄博市签署了一个框架协议,对山东省淄博市的燃煤电厂和焦化厂进行一些技术改造,帮助他们脱硫和废水处理方面提供一些咨询。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秉芮给我们介绍了日本的能源状况。接下来我们请Castleton commodities International的马用功先生给我们讲讲国际海运动力煤市场的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HF044)
10/07 10:20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西方对中国能源投资爱恨两难 _ 南度度节能服务网
> 西方对中国能源投资爱恨两难
西方对中国能源投资爱恨两难
来源:海外网
除了与能源出口国直接合作之外,中国近年在保障能源进口安全上还有一个重要策略,那就是与欧美财团也加深合作,通过共享利益,在利用其技术和资源上丰富积累的同时,又能于内部直接对其反华意志和决心掣肘。
& &&中国仍能确保基本能源自给
& & 据观察者网文,近日,李克强总理开启上任后对英国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其中一项重要行程活动,就是17日与英国首相一起共同见证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BP)签署的一份价值约2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 &&根据这份协议,BP公司将依靠其全球资源组合,每年向中海油提供150万吨液化天然气,期限20年。这是中石油刚刚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签下中俄东段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世纪巨单后,中国在不到一个月中签订的第二份长期能源进口协议。虽然这次与之前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规模相形见绌,但仍然是罕见的巨额合同,两国总理(首相)出席见证的高规格就证明了这一点。也在同日,中海油还与壳牌公司达成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在油气石化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上展开全面的合作。
& &&不久前的中俄高峰会晤,和这次中英政府首脑会晤,展示经贸合作的重点都落在了能源(天然气)项目上,这显然不是一种偶然。
& &&自从1993年中国在数十年后第一次重新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开始,中国进口能源的规模一直在迅速扩大。到2009年,煤油气这三大主要化石能源中最后一项&&煤炭也转为净进口。2010年也许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和能源消费总量双双成为世界第一。而在今年,中国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短短二十年,中国对进口能源的需求就从微不足道发展到了如今绝对量已经接近世界第一。
& &&这对于能源出口国固然是天赐福音,可对中国而言,如何保证进口能源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则是一项从来没有经验,但必须成功的挑战。
& &&根据公开数据,到去年为止,在三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上,来自于进口的比例分别约占了8%、58%和30%。初看这些数据时,确实会觉得中国已经深陷对进口的依赖。也因此,海外一直都有一种很强的声音,认为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是中国在战略上的最大软肋。甚至有对华非常不友好的人士公开放言,当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或者对立时,只要扰乱甚至卡断中国的主要能源进口路线,就能迅速而有效地迫使中国屈服。这种观点看上去直观易懂,而且&不证自明&,使其在国内也相当流行。
& &&不过,实际上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远没有上述以为的那么脆弱。首先就是因为,尽管能源进口的绝对量已然很大,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供应总体上仍然立足于国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的初步核算数据,2013年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的能源消费总量折合总计为37.5亿吨标准煤,而其中约九成(34亿吨标准煤)是由国内资源供应的,只有10%左右来自进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除了俄罗斯、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地广人稀的传统能源出口大国外,中国仍然处在能源自给率最高的一组行列内(下图是国际能源组织IEA提供的近期相关统计比较)。
& &&进口能源多元化的布局基本确立
&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很大一部分能源消耗是用于为外国生产商品,甚至精炼后直接再出口。可以有把握地说,至今为止,中国仍能仅以本国资源就满足国内本身的基本能源需求。即使发生最坏的情况,能源进口的供应链突然在短时间内遭到全面破坏或阻遏,只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的程度仍然是有限的,而非毁灭性的。有这个底气在,用赤裸裸的强制手段全面阻碍中国能源进口,其收益和成本实际就不成比例,从而发生的概率无限接于零。
& &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真正在保障进口能源安全上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在于防范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不可预测的重大突变,例如地区战争或外交制裁,导致短时期内一些供应国部分或全部退出能源出口市场;以及技术和勘探发展停滞,可供经济开采的资源枯竭,部分能源种类陷入长期供应不足。
& & 而根据上世纪三次石油危机前后各国的经验教训,应对以上风险最有效也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分散进口能源的来源和管道,同时尽量多地直接控制或参股能源项止。越多元化的供应网就越具有抵御各种意外风险的能力。而直接控制或参股项目可以优先锁定长期的供应源。不过付诸现实,能源领域的博弈从来就不是简单纯粹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需求量如此惊人,要在经济代价允许的前提下,全面分散化、多元化就更是困难。除了需要大量人财物力资源的支持,保持战略上政策的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更是不可或缺的。
& &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也许是当今世界上最能坚持政策稳定性的国家了。早在刚开始转为能源净进口国的上世纪末,中国就开始在进口能源来源多元化上积极布局。而持续数十年至今不衰的经济奇迹,则赋予了中国越来越多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 & 尽管连许多国内的媒体都热衷于描绘中国在进口能源上面临的各种难题甚至&吃瘪&,有的还不惜夸张到完全失真。例如在利比亚战争时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投资损失惨重&&&实际上由于在卡扎菲时期,尤其在其统治最后的几年,中利关系非常冷淡,中国在利油气领域几乎毫无利益可言。可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投入和努力后,即使过程中不能避免地有过挫折,但中国进口能源的多元化格局还是已经逐渐成形。
& & 以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石油为例。这几年里以国家计,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已达48个之多。2013年,从一直是最大单一来源沙特的进口是5390万吨,基本与前年持平,多年来首次低于进口总量的20%。而由于中国公司拥有不少油田的产量权益,自伊拉克的进口则大涨了49.9%,达2351万吨,成为去年增幅最大的进口国。同时,尽管整个中东地区仍是最大石油进口来源,但所占比例已经从世纪初的70%左右下降到去年的49.8%,首次少于一半。
& & 非洲在近年上升为中国第二大石油来源区域,供应了近四分之一的进口。而这主要来自于中国积极主动的开拓。安哥拉原本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极少,但中国抓住安内战结束的重建机会,通过提供数十亿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建设贷款,成功地全面打入市场。现在安哥拉已经连续数年保持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的地位,每年可从其处稳定进口4000万吨原油,几乎相当于一个新大庆油田。苏丹(南北分裂前)则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中石油牵头组建的大尼罗河石油公司,将苏丹从一个贫油国变成了非洲不能小觑的石油出口国,同时也让苏丹一度高居中国第七大石油来源。
& & 此外,从周边直接接壤的俄罗斯、哈萨克,到美洲大西洋边上的委内瑞拉,同样也都接受了中国&贷款换石油&的合作办法,成为了中国稳定的重要石油供应国,与其它进口来源一起构成了中东、非洲两大来源之外的第三根支柱。而随着中俄、中哈、中缅多条油气管道的陆续建设与开通,中国西北、西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四大能源进口通道战略布局也基本成型,进一步增加了进口能源网的弹性和抗损性。近两年里,中国其实连续遭遇了原来的重要进口来源国伊朗和苏丹先后卷入国际纷争、石油出口锐减的冲击,但国内企业和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直接感受,证明了进口来源多元化策略已经初显成效。
& & 目前来看,中国石油消费增长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寻找更多进口来源的压力有所减轻。未来的进口能源增长重点很可能会转移到天然气、煤炭以及核燃料上。在这几个能源领域内,中国的主要进口对象是中亚、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卡塔尔等国,与石油的主要来源有所错开,进口能源的来源总体上将会更加多元,从而也将更加安全、稳定。
& & 面对中国能源投资,西方爱恨两难
& & 除了与能源出口国直接合作之外,中国近年在保障能源进口安全上还有一个重要策略,那就是与欧美财团也加深合作,通过共享利益,在利用其技术和资源上丰富积累的同时,又能于内部直接对其反华意志和决心掣肘。
& & 以这次中海油在英国刚签署的新协议为例,一方面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可靠而稳定的能源供应布局的一部分。毕竟尽管&中国三桶油&近年在包括海外业务的各方面,发展势头都极其迅猛,但与曾经位列&石油七姐妹&的BP和壳牌相比,无论是在勘探和开采领域的尖端技术上,还是在全球油气资源的储备上,仍然存有不小差距。双方合作使BP和壳牌赢得大把利润,中国获得能源供应和先进技术,确实是双赢。另一方面,卡梅伦则被强硬派攻击为前倨后恭,为了做生意就抛弃了&原则&。是什么&原则&被卡梅伦们抛弃了呢?显然,是打着&人权&之类旗号,公开孤立、遏制中国发展,维护西方绝对优势地位的原则。
& & 欧美当然不是完全不解中国的策略,有时候他们也能强行抵御,例如2007年中海油收购尼尔科公司的失败。但是追求利润的本性使得财团们不可能长期抵抗中国伸出的橄榄枝,而西方的体制又让财团们具有无孔不入的影响力。于是在财团的拖带下,西方与中国间的利益纠葛越深,对华态度也就越纠结。
& & 事实一再证明,充分利用中国巨大的投资和市场产生的吸引力,是打破西方国家根深蒂固的反华情绪,分化他们对华态度的最好工具。即使如今还不能治本,却也能有效遏制其再度冷战的冲动。尤其是中国复兴崛起已成为世界共识,韬光养晦已经无法再掩护中国被西方聚焦注视的现状下。
& & 近期在东欧的乌克兰和中东的伊拉克、叙利亚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变动,作为西方核心的美国却迟迟不愿直接插手干预,反而仍集中力量推动&亚洲再平衡&战略,将中国视为最具份量对手的态度已经昭然若揭。然而,与当年毫不犹豫将苏联公开确立为敌人的绝决相比,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甚至是现在在强硬极右翼支配下的日本,无论如何宣传鼓动,都无法推动整个国家将中国正式确立为敌手。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与苏联不同,苏联与西方在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几乎都是完全隔绝的,而中国却已经于不知不觉中,在西方主导的全球体制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砍向中国的刀子,几乎不可避免也会切到西方自己身上。
& & 如何向中国开战,哪怕是冷战呢?中国有无数人担心着&马六甲困局&,这当然是有理由的。但是西方无数人也在苦恼着澳大利亚式处境。也许在远离中国边境的大洋之上,西方确实仍有能力卡断中国的能源通道,但被卡住喉咙的真的只是中国吗?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澳大利亚一直是西方世界中对亚洲国家态度最强硬的代表。但堪培拉的政客和官僚们已经发现,意识形态和经济现实的分离,让他们制定的海军战略变成了&在中国切断中澳贸易航线的时候保护航线畅通无阻&的无厘头笑话。而类似的纠结在整个西方到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尼克松曾经说:21世纪西方将不战而胜。当时他主要针对的是苏联,但也暗示可以稍带上中国。不过从现实看来,胜且未必,战倒是已经举步维艰了吧。
转载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度度或南度度节能服务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南度度节能服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六大财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