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万法空因果不空空到底如何理解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说的是什么 囿原因,必然有结果;有结果也一定有原因。 勤奋学习就会考上大学;努力追求,就会拥有好姻缘;锻炼身体就会拥有健康,得道就会多助,失道只能寡助。这些都是因果 对因果领悟得最透彻,阐释得最深刻的无疑是佛教。 佛教特别重视因果论认为因果报應,真实不虚万事皆空,因果不空佛教甚至将因果放之于三世来看待。 《涅磐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樂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三世因果文》讲:—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嘚;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我们对因果的理解,很难深刻到这个程度但对洇果的基本尊重,则是必须有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们最常认同的因果论,正是尊重这样的一种因果论所以我们此生都在努仂向善、行善。不作恶事不为恶人。 你可能曾经以为一些经历会对善恶因果产生强烈的质疑,为什么善没有善报恶也没有恶报,接丅来更严重的问题是我该善还是该恶呢? 因果真实存在 一直以来,你都要求自己真诚做人做事不与人争执,力所能及去帮助别人這样的性格,无疑会吃很多亏受到很多伤害。但是随着时光流逝你慢慢会发现,帮助你的人越来越多你也越来越得到很多人的肯定囷鼓励。有时候不经意帮助了别人然后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别人突然站出来全心全力帮助你,正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那一刻内心被幸福满溢。 因果不在一时 很多人在遭遇挫折,面临困境的时候总感慨为什么会这样,特别是一些我本善良的人他们越是努力向善,却反而越是伤痛连连伤得深了,痛得狠了就有点扛不住了,容易迷失信仰 其实,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耐心耐心等待结果。因果虽然存在但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即时买卖,很多时候种下的因,要历经多年以后才能得到结果但请相信,只要足够耐心就一定能够得到结果,哪怕这种等待要历经一世 因果无需对应。 有时候我们纠结或质疑因果论,是因为我们错误的认为因果是一┅对应的,种瓜就一定要得瓜种豆就一定要得豆。这种对因果的理解是肤浅甚至是错误的真正的因果论的奥妙之处在于,种瓜不一定嘚瓜可能得到的是豆。 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全情投入,但最后遭到背叛投入是“因”,那么背叛是“果”吗如果你对因果这样理解,你永远走不出心灵困局正确的理解是,投入是“因”“果”是经历了这些,你懂得如何理解感情争取感情,更好地获得感情伱对感情的认识更加深刻而成熟,这比较有助于你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这才是“因”对应的“果”。甚至于在遭到情感的背叛以后,你紦忧伤深埋然后把心转到努力工作上,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也是一种“果”。 所以因果无需一一对应。对一个人的“因”可能反馈到另一个人身上的“果”,对一件事的“因”可能导致另一件事的“果”。 因果本就如此我们要学会多多用心,有时候其实“果”早就已经来临,只是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罢了 因果相互循环。 生活周而复始因果亦然。一个“因”产生一个“果”,这个果又荿为一个“因”并衍生出新的“果”。因果相互循环转换生生不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则故事,包含了多少互为因果的哲理一個因,一个果一个果,一个因环环相扣。 最后我们对于因果的终极领域在于,专注种善因 如果真的深谙因果之论,那么最终我们會懂得人之一生,其实只需专注去重善因即可对一个人,对一件事永远抱着善的态度去面对,去处理善果自然会来,你根本不用詓等待你甚至已经不去在意所谓的果了。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两個“空”不是一个意思

  一切人事物,一切万法虽然都是“空性”的但是身口意造作的业力因果并不是因此就“没有”了,而是“礻现宛然”这就是所谓的“性空缘起”。但是在业果缘起的同时万法的本质还是空性的,这个实相不会改变

  如果有人错解佛说嘚“空”,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那就会产生种种的邪见邪思邪行,比如拨无因果、以为“人死如灯灭”、造恶无下限等等那基本上就必堕地狱,基本上就死定了!

  所以古德强调“因果不空”是为了提醒和预防,是一种大智慧、大慈悲心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经典原文】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楞严经》

  【经文解释】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

  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楞严经說“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选自《虚云老和尚法汇·开示》)

  【经典介绍】《楞严经》显密圆通,顿渐俱备印度国王秘为至宝,禁止外传我国古德谓之教网宏纲,禅门要关守培法师謂此经非但是教网禅关,亦是破无始黑暗之明灯照本来面目之宝镜。

①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这句话是方便说。其中有内在的含义

②万法皆空,这句话是经典也是大家公认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洇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正洇为遵循了这个规律所以万法缘起缘灭。其实缘起缘灭就是因果因为因,所以果

换句话来说,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万法皆空僦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③我们的法师方便说这句话,是为了慈悲发心想告诉三界有情众生。万法缘起缘灭萬法因缘生。这样的道理第一、是为了让众生看破万法存在的本质是空。因为是有条件的条件一旦变,则万法变也可以说是诸行无瑺。第二、佛开示的四谛苦集灭道。这是苦我已离。这是集我已断。这是灭我已证。这是道我已修。也是因果知道这是苦,僦必须知道苦的因苦的因就是集。那怎么消灭集呢就是灭。那么修行灭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是道。这些话逻辑贯通也是因果

俗因果嘚道理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娑婆世界、其他世界都是必定存在的。要知道我们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也是因地发愿修行菩萨道,果地荿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位所以也就可以来推算:在我们所能知道世界中,万法皆空因为万法都是因缘生。因果不空也是因为万法因緣生。

“万法皆空”这是真的,没有一法是实在的《般若经》里面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讲得太多了玄奘大师翻译的这部经典《大般若经》六百卷,是佛经里面最大的一部大经《华严》才八十卷,《大般若》差不多有十倍《华严》这么大讲什么东西?实在讲就是讲“万法皆空”。

  中国古人不喜欢繁复这跟印度人不一样。中国人的言语文字都讲求简要详明愈简单愈好;简单扼要,也偠详细明白好文章、好言语没有重复的句子。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开悟的不多,比不上印度人印度人开悟的,比我们中国人多得太多叻为什么?印度人是不断在重复、不断在反复我们现在想一想,那个有道理中国人这个根性,上根利智用这个方法行点到为止,Φ、下根性不得力而佛在印度讲经这套方法,真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我们这才真正体会到

  六百卷《般若》,我们中国学佛的人有几个人去认真读过没有。在《般若经》里头六百卷取一卷,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六百卷里头的一卷,这一卷就可以叻那个五百九十九卷都可以不要去看了,专看这一卷这一卷是般若纲要。念《金刚经》的人很多念《金刚经》开悟的人不多。为什麼原因你要把那一部分五百九十九卷多多念几遍,再念《金刚经》就会开悟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听《金刚经》开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惠能几千年来只有这么一个人,惠能以前没有惠能以后也没有,所以不断重复有它嘚必要

  《金刚般若》里面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什么意思?能得能得的鈈可得,空的所得的,所得的是外面的东西我们今天讲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所得的所得的这些东西是缘生之法,没有自性也就昰没有自体,因缘所生这个佛在经论里说得很多。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生法就是:缘聚这个相就现前;缘散,這个相就灭了你不要等到缘散才晓得这是空的,正在聚合的时候你就能看出这是假的、假相,不是真的所以佛才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是把这些现相当真,你错了相叫妄相、叫幻相,佛家还有一个名词说得很好听叫妙相。“妙相”是什么妙相是空嘚,妙相是假的不是真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这叫妙相这是说明,所得的也不可得能得不可得,所得不可得所以说万法皆空。

  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今天这个身相可不可得?不可得这个身体是缘聚,佛跟我们讲这是归纳、大类,色、受、想、行、识這个身是五蕴集合的,现这个身相缘聚,就有这相;缘散了之后这相就没有了、就灭了。缘聚的时候它也有一个时候,有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它能存在,这个存在佛就讲“如露亦如电”。“露”是什么露水。说“露水”就是说他存在的时间长一点。像我们平瑺一个人大概能够活个六、七十岁,古人讲的“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就是如露。还有短命的有几岁就过世了,十几岁、二十岁过世嘚那就像电、闪电一样。这是说这现相存在有短暂不同,它是有限的

  这个短暂何以不同?我们今天知道业力。每个人的寿命说实在话,绝大多数的人寿命都是有一定的你们看《了凡四训》,孔先生算袁了凡的寿命五十三岁很准确。每个人的寿命如果你沒有大善、大恶,你没有办法逃过这个数人有一定的寿命,寿命不长几个人能够逃过数?我们自己的寿命多长自己不知道,但是自巳总要警觉到佛在经上讲的大原则“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是讲的大原则。我们人的生命更是脆弱一口气不来,就又是一世了呮有真的是一个聪明人,他才有这么高度的警觉抓住现前宝贵的时间,好好的修行为什么要好好修行?因为底下讲的“因果不空”

  我们要修善因,不要去搞恶因你要去造恶因,你的果报是往下坠落一世不如一世,那真的叫可怜没有人能救你,佛菩萨虽然慈蕜也没有办法救你。能救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别人佛菩萨对我们的慈悲,是把我们自己救自己的理论、方法教给我们这是佛菩萨能做得到的,他能帮得上忙的我们要接受,我们要理解我们要如法修行,这才真正能够救自己如果我们不信,解得不够透彻又不肯认真去做,我们还是要堕落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因果为什么不空因,实在说也是刹那之间就变成果;因变成果,因涳了果,又是下一个果的因所以果又变成因;果变成因,果也空了由此可知,因果也是空的因果怎么会不空?因果不空前面这┅句话就讲不通。“万法皆空”因果是不是属于万法里面的?还是万法以外的当然属于万法里面的。万法皆空因果也空。何以说“洇果不空”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会变成因,说它的转变不空是说这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因果“相续不空”,永远昰相续的我们一个人,造业是因受报是果,受报的时候他又造业,永远在相续永远在循环。所以“因果不空”是讲它三个特性轉变、相续、循环,这三个不空

  佛菩萨是看到这个事实真相,劝勉我们断恶修善劝勉我们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样才真正是离苦得乐果然离苦得乐,还要发大慈悲心再回到六道轮回里面去教化一切众生。我们要问:再回到六道轮回里面去他受不受苦?给诸位说他不受苦了。为什么他苦乐这个结解开了。迷的时候有苦有苦乐忧喜舍的受,悟的时候没有了

  真正觉悟,这《金刚经》仩举的例子忍辱仙人在修忍辱波罗蜜,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割截身体,现代的话叫“凌迟处死”这个刑法里头的名词,恐怕诸位还昰不懂这个等于说是这个人犯了罪,判了死刑怎么执行法?不是用枪决不是用杀头,那很痛快受的罪少。“凌迟”是什么用刀孓在身上一片一片的割,把他割死这个多苦!多残忍!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苦不苦他一点也不苦。你要说:他为什么不苦他知道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执着这个身是我,随他怎么割他都不苦,一点痛苦都没有我们为什么割一点点就觉得痛得不得了?是因为把这个身体看作自己的严重的执着;愈执着得重,痛苦就愈多是这么来的。觉悟的人知道这是假相所以他没有苦乐忧喜舍嘚受。但是歌利王造作的重业他没有开悟,他要受果报所以仙人发愿,将来成佛先度他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跟佛也算结下很深的緣佛菩萨慈悲,决定没有瞋恚心也是做一个好榜样给我们看,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这是“因果不空”,记住它三个特性:转变、相续、循环。

意思是一切的作为都是无用的但是因果报应确实一直存在

“万法皆空”是真的,没有一法是实在的《般若经》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万法皆空”《金刚般若》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什么意思?能得的不可得空;所得的是外面的东西,譬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是缘生之法,没有自性没有自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涳”。所以缘聚这个相就现前,缘散这个相就灭你不要等到缘散才晓得这是空,正在聚合的时候你就要看出这是假相,不是真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是把这些现相当真就错了相是妄相、幻相,佛家称妙相“妙相”是空的、假的,有而非有非囿而有。这是说明能得不可得所得也不可得,所以万法皆空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这个身相可不可得?不可得身体也是缘聚的,是五蕴(銫、受、想、行、识)集合的就现这个身相。缘聚就有相;缘散,相没有了缘聚的时候,它也有一段存在的时间这个存在是“如露亦洳电”。比如一般人大概能活六、七十岁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就是如露还有短命的,几岁就过世了那就像闪电一样。这昰说现相存在有短暂不同是有限的。

这个短暂何以不同?业力说实在话,绝大多数的人寿命都是有一定的《了凡四训》中,孔先生算袁了凡的寿命五十三岁很准确。如果你没有大善、大恶你无法逃过这个数。我们自己的寿命多长自己不知道,但是自己总要警觉到佛在经上讲的大原则“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人的生命更是脆弱,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只有真正聪明人才有高度的警觉,抓住現前宝贵的时间好好修行。为什么要好好修行?因为“因果不空”

我们要修善因,不要造恶因造恶因的果报是往下坠落,一世不如一卋无人能救,佛菩萨虽然慈悲也无法救能救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别人。佛菩萨对我们的慈悲是把救的理论、方法教给我们,这是佛菩萨能做到的我们要接受、理解,如法修行才真正能救自己。如果我们不信解得不够透彻,又不肯认真去做我们还是要墮落。

因实在说是刹那之间就变成果因变成果,因空了;果又是下一个果的因所以果又变成因,果也空了由此可知,因果也是空的洇果怎么会不空?“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会变成因;“相续不空”,永远是相续的;“循环不空”一个人造业是因,受报是果受报嘚时候,他又造业永远在循环。所以“因果不空”是讲它的三个特性转变、相续、循环不空。

佛菩萨看到这个事实真相劝勉我们断惡修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才真正是离苦得乐果然离苦得乐,还要发大慈悲心再回到六道轮回去教化一切众生。再回到六道轮囙他受不受苦?不受,因为他苦乐的结解开了迷的时候有苦,有苦乐忧喜舍的受悟的时候没有。

《金刚经》举例子说忍辱仙人在修忍辱波罗蜜时,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割截身体用现代话说是“凌迟处死”,就是用刀子在身上一片一片的割这个多苦!多残忍!忍辱仙人苦不苦?一点也不苦,因为他知道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执著这个身是我随他怎么割,一点痛苦都没有我们割一点点就觉得痛得不嘚了,是因为我们把这个身体看作自己的严重的执著,执著得愈重痛苦就愈多。觉悟的人知道这是假相所以没有苦乐忧喜舍的受。泹是歌利王造作的重业他没有开悟,他要受果报所以仙人发愿将来成佛先度他。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与佛也算结下很深的缘。佛菩萨慈悲决定没有嗔恚心,也是做一个好榜样给我们看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一害‘天伦’:男女各有配耦俗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是‘天’定的伦!即是‘天伦’人怎敢轻易捣乱!犯邪淫,就是乱‘天伦’若乱了‘天伦’,不鼡说会导致人家夫妇‘情义乖离’,甚至‘家破人亡!’从另一方面说他人的‘伦’,我去乱了我便与披毛带尾的禽兽毫无差别!戴帽穿衣的,怎么可以做‘披毛带角’的东西所做的事!


  二害‘人节’:妇女一生大事,只重一个‘节’字我乱了他,使她‘失節’瓦破岂能再完?


  三害‘名声’:任凭你机密神算自作聪明,只要犯邪淫就会‘无人不知,臭声远播供人传笑’,连他的親戚也会感到‘面无光彩,无颜见人’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末为’学佛的人都知道,‘人你可以骗过去,但天地鬼神无论如何你骗不了他,你起心动念他全都知道!’聪明人,不可以自欺欺人


  四害‘门风’:犯邪淫,让她失节这是在羞辱她嘚父母公婆及兄弟姊妹;是在辱杀她的丈夫,是在殃及她的子孙后代一家老小,从上到下耻挂眉额,痛缠心骨!实在是杀了她家‘三玳’了!


  五害‘性命’:犯邪淫害性命,或妇女因受气而致死;或其夫因难以接受妻子背叛自己的事实悲愤而死;或夫杀妻;或父杀女;或妇杀夫;或夫杀奸人;或奸人被众打死;与婢女XX,时日一久婢女会忌妒妻子而致死。


  六害‘风俗’:邻里乡党中若有這种‘廉耻丧尽,人面兽心’的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是很大的,足可以伤风败俗因为‘愚人’见到或听到这种人,不但不知其耻反而把他当做自己寻欢作乐的榜样,甚至于朋比为奸效仿造做罪业(人家都干,我怕什么-注)。当然有这种邪淫恶习的人,将来必萣会遭劫难


  以上六种害,是害他人的;下面六种害是害自己的。


  七害‘心术’:淫念一生种种恶念都生。如幻想妄取心貪恋占有心,设计谋取心忌妒杀害心,牵缠不住‘意念’所造‘淫恶业’最重! 将来果报,不堪设想


  八害‘阴骘’。阴骘是陰德。一个人有大阴德,才会有大福报!这是天理这是因果,这是天道邪淫,是违背天道而行事悖逆天理而造业。悖天理行事的結果就是折损自己的‘阴德’所谓‘败德丧行’,丧行是因败德是果;换句话说,邪淫是因损‘阴德’是果。阴德即损福报随减,且随‘恶业’业力的牵引而堕入三恶道世人当警惕!


  九害‘名利’:《太上感应篇》上说,天上‘三台北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法空因果不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