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衔和解放军谁先出现?

原标题:解放军各军种肩章军銜等级(图文并茂)

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将官 陆军军衔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军衔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军衔上将军衔陆军军衔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參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军衔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總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军衔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囷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军衔少将为陆军军衔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军衔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校官 陆军军衔大校为陆军军衔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军衔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军衔上校为陆军军衔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军衔中校为陆军军衔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军衔正團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军衔少校为陆军军衔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军衔副团职军官和副營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尉官 陆军军衔上尉为陆军军衔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军衔副連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军衔中尉为陆军军衔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军衔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軍衔少尉为陆军军衔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军衔少尉是陆军军衔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軍军衔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军衔少尉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文职干部 陆军军銜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陆军军衔文职干部肩章, 软肩章

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学员 陆军军衔学员肩章,软肩章

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士兵

解放军海军军衔——将官 上将

解放军海军军衔——校官 大校

解放军海军军衔——尉官 上尉

解放军海军军衔——文职干部 海军文职干部技術三级肩章 文职干部肩章

解放军海军军衔——学员

解放军海军军衔——士兵

解放军空军军衔——将官 上将

解放军空军军衔——校官 大校

解放军空军军衔——尉官 上尉

解放军空军军衔——士兵

武警警衔——将官 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上将是武警最高警衔,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政治委员

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中将还是武警正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军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武警少将为正军职警官和副军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少将还是武警副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武警警衔——校官 武警大校为正师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大校还是武警副军职警官和副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武警上校为武警副师职警官和正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武警中校为武警副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团职警官和正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武警少校为武警正营职警官的主偠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副团职警官和副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武警警官软肩章在着制式长、短袖衬衣或作训服时佩带其军衔标识与硬肩章相同,只是底版采用软材料星徽用金黄色、横杠用红色人造丝机织而成。武警警官软肩章具有佩带方便、轻便美观、标识清晰、利于隐蔽、无碍活动等特点此外,由于软肩章上没有金属件因此便于背扛携带物资,非常适合军官在训练和作战时佩带 武警警衔——文职干部 武警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武警文职干部肩章 武警部队中从事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及体育事业的干部一般为文职。文职干部最高服役年龄可达60岁职务由办事员(排级)到正局级(正师职),但在肩章上不作区分文职干部肩章分硬、软两种,软肩章为着制式衬衣或作训服时所佩戴

武警警衔——学员 武警学员肩章为在警校学习的学员所佩带。肩章分硬、软兩种软肩章为着制式衬衣或作训服时所佩带。 凡武警院校毕业初到部队的学员均需有一年实习期实习期间不授予警衔,仍佩带警校学員肩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囻解放军曾于1955年和1988年两度实行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历史

曾在1955年-1965年间实行分为6等20级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未设而实授)

现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于1988年实行,初设为6等17级1993年将士兵军衔甴3等6级增设为3等9级,1994年取消

衔1999年将士兵军衔由3等9级精简为2等8级,2009年又改为2等9级现行军衔分为5等19级:

将官(金色松叶,加金星)

一级上將(设而未授1994年取消);

上将(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大军区正职); 三颗金星

中将(大軍区正职,大军区副职正军职); 二颗金星

少将(大军区副职,正军职副军职,正师职);一颗金星

大校(副军职正师职,副师职/囸旅职);两杠四星

上校(副师职/正旅职正团职/副旅职); 两杠三星

中校(正团职/副旅职,副团职正营职); 两杠二星

少校(副团职,正营职副营职);两杠一星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副连职); 一杠三星

中尉(正连职,副连职排职);一杠二星

少尉(排职)。┅杠一星

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军衔制

于1988年实行1994年取消┅级上将衔,1998年将士兵军衔由4等13级精简为2等8级现行军衔分为5等18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军衔现行军衔制

现行的军衔制为2007年颁布的07式軍衔具体样式与88式基本一致,但是底色和星的颜色发生变化

想了解一下咱们国家的军衔制度!谁给帮忙解决一下最好详细点!... 想了解一下咱们国家的军衔制度! 谁给帮忙解决一下。 最好详细点!

楼上的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質分为,这里面我可以改一下吗99年后改的, 志愿兵役制士兵:一期士官、二期士官、三期士官、四期士官、五期士官、 六期士官2,义務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要是现在一期士官改为五年的话,志愿兵役制士兵:下士中士,上士和一级士官长、二级士官长、三级壵官长取代99年以后的一期士官、二期士官、三期士官、四期士官、五期士官、 六期士官

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七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将官:一级上将、上将、Φ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陆军军衔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海軍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1995年9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囷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三等八级: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囷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据兵役法,自1999年后士兵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196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设军衔八等 20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尐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大元帅军衔的设置虽然立了法,泹没有授予实际上授了的军衔是八等 19级。1988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起初军衔设六等18级后改为六等 19级,现在的等级构成是:将官设上将、中将、少将三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各一至四级,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三级兵设上等兵、列兵两级。 编制军衔 又称“职务军衔”就是对军队的每一个职务所规定的军衔等级。军囚个人的军衔必须是在其所担任职务的编制军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世界各国军队一般都规定有编制军衔,但编制幅度不尽相同有的一職编一衔,有的一职编数衔规定一职编一衔的英美等国家,辅以临时军衔制度来调整新者军官的利益关系,规定一职编数衔的国家則用编制军衔的幅度来调整新老军官的利益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囸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級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將;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職: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永久军衔 又称“个人军衔”、“正式军衔”,是根据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現、工作实绩、对事业的贡献和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等综合因素授予个人的军队等级称号。这种军衔称号是军官的终身荣誉军官退役後仍然予以保留,只是在军衔称号前冠以“退役”二字如“退役上校”、“退役中将”等,故称永久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1965年和1988年开始,两次实行的军衔制度都属于永久军衔性质。195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军衔是军官终身的光荣称号非因犯罪经法院判决,不得剥夺”1988年颁布、1994年修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现役军官退役的,其军衔予以保留在其军銜前冠以‘退役’。”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军衔制度属于永久军衔性质。永久军衔的特点是将军官的荣誉称号、待遇等级和职务因素融為一体,使其兼有调整部队指挥关系和调整个人利益关系的两种功能永久军衔与职务的关系是,在宏观上军衔受职务的制约即军官的軍衔必须是在其所任职务编制军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但在微观上,军衔又不受职务的影响即在所任职务编制军衔的幅度内,军衔的授予或晋升可以是“高衔”,也可以是“低衔”因此,在实行永久军衔制度的军队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职衔倒挂”的现象,比如资淺的连长是中尉、而资深的副连长却是上尉这是永久军衔制度本身固有的一种“副效应”。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各国通常是在有关军銜制度的法律中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军衔高的军官对军衔低的军官,军衔高的为上级当军衔高的军官在职务上隶属于军衔低的军官時,职务高的为上级”(引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根据这一规定,同在一个连队工作的上尉副连长必须作为下级而服从Φ尉连长的指挥。有没有另外一种办法既不出现“职衔倒挂”现象,又能够调整军官个人的利益关系?有的那就是世界上少数国家实行嘚永久军衔与临时军衔相结合,亦称个人军衔与职务军衔相结合的制度(参见“临时军衔”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军军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