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党关于基层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
 党政办 
&&&&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开创了成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制定了党在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民族干部、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等,实践证明,都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是正确的。做好基层民族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掌握好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特别是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
  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基本理论基础。只有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才能形成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立场,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理论,才能有助于保障我国民族法规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不断推进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 (1)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 (2)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着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也总是将这样或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以司乘之机。
&&&&& (3)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的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司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影响和妨碍社会整体的向前发展。
&&&&& (4)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明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2、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针
  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新世纪新阶段,党结合新的实践,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思想,在民族理论上又有许多新的突破。
  党的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1)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文化上有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我国各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且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还将长期存在,因此,制定和实施党的民族政策,必须首先从这种基本情况出发,使党的各项民族工作政策更切合我国各个民族发展的实际状况,为各个民族所接受,使之能够得到贯彻和执行。
&&&&& (2)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党的民族工作必须注意各个民族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建设和改革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它可能会给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根本地也突出地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问题上。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所以,处理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都必须牢牢掌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3)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长期的国家统一,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形成了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彼此交往特别是近百年反对共同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与合作,才能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也只有这样,国家的统一才能稳固,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如果国家不统一,民族不团结,就没有社会稳定,就无法进行经济建设,各民族也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发展。
&&&&& (4)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形成。民族平等,就是各民族,不论大小、先进和落后,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杂散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彼此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都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行为。民族团结是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决定的,也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必然结果。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任何民族一切形式的剥削,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利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
&&&&& (5)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历史选择。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自治、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是一种符合我国情况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制度。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把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照顾自治地方区域利益的关系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文明昌盛;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我国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差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原有基础薄弱,在一段时期内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可能有拉大的趋势。如果发展差距长时期不能妥善解决,就容易在民族关系上造成新的矛盾,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后果。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来解决。所以,我们处理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必须牢牢掌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3、党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
  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我们党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政策是: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既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民族、宗教无小事,要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分裂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1)要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要通过政策调节,加强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帮助。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各种项目,都必须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结合起来。同时,经济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少数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要通过共同努力使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2)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自治、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结合起来,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处理好国家整体利益与自治地方区域利益的关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是要认真贯彻伎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方面的法制;二是要继续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规划和措施;三是要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更加充实的内容。
&&&&&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和落实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国家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的力度,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在民族地区的投入和开发。要加强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与合作,加大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力度。要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真正得到实惠,尤其要抓紧解决那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市场机制的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民族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要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益。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坚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要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区的资源,建立一些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开发这些资源和建设项目,一定要注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把它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 (4)要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各级基层党的组织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照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制定培养计划,积极选拔优秀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进人各级领导班子,尤其要重视高、中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同时,要努力改善干部队伍的结构,培养更多的适应民族地区建设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
&&&&& (5)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在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吸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一方面,要尊重和支持各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采取各种措施,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帮助各少数民族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少数民族的体育和卫生事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各少数民族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克服本民族文化中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新文化。
&&&&& (6)依法处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在改革开放和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内部群众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 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解决这些问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及早发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二,必须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将人民内部矛盾激化成敌我矛盾,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同各种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坚决斗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对敌我性质的矛盾,必须坚决果断地依法予以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问题,则必须以化解、说服、教育的方式去解决。同时,要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把民事纠纷、刑事案件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区分开来。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必须坚决依法打击。第三,必须注意方法,讲究策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解决。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向广大群众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有关的法律和制度。对群众的合理要求,要认真解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参与群众较多的事件。同时涉及群众合理要求的一面,即使有过激行为,甚至违法行为,但在坏人没有充分暴露之前,要十分慎重动用警力,尽力做好劝导工作,以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和扩大。第四,必须标本兼治,深入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浏览次数:2584
】【】【】
版权所有: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
岳麓区信息中心维护制作
联系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人民政府
邮编:410206
建议屏幕分辨率: IE5.5以上浏览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克松|琼结县_凤凰资讯
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向巴平措指出,西藏地处边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原因,与全国很多地方还有较大差距,要与全国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目标一致,起点和条件不同。如何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面前的一大课题。希望自治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努力用好用活用足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加快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强民族团结,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巴平措表示,西
原标题: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听后十分高兴,他说,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民族地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自治区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肯定。如在全区开展的“双联户”工作,切实让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了及时落实,户与户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共保平安,邻里更加团结、社区也更加和谐。希望你们以拉日铁路通车为契机,发挥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致富项目,千方百计帮助沿线群众寻找发展路子,使拉日铁路真正成为各族群众的致富路、小康路。向巴平措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区幼儿园、中学和大学都开设了不同等级的藏语文教学课程,藏语文教学得到不断推进和前所未有的重视。走进日喀则地区实验幼儿园,游乐设施、多功能厅、音体室等教育配套设施齐全,教学楼走廊内还为孩子们精心布置了模拟厨房、美容院等娃娃之家。向巴平措边走边看,仔细询问学校师资情况和“三包”经费落实情况。幼儿园书记尼玛卓嘎告诉向巴平措,“学校目前有15个学前幼儿班、700多名学生,但仍无法满足日喀则市适龄幼儿学前教育需求,每年仅报名新生就超过1000人,只能采取抽签方式定生源。现在地区计划在市区再建3所幼儿园,缓解幼儿入园难问题。”向巴平措听后说,“教育是民生之本,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园难’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建公立幼儿园,就是让所有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希望你们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实现教育公平。”在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向巴平措详细了解学校建设情况和双语教学情况。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负责人告诉向巴平措,学校实施藏语文和汉语文的双语言双文化教育,采用自治区统一编著的藏文教材,每周开设一定学时的藏语文课,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用汉语教学,同学们对藏语和汉语的喜爱程度都是相同的。向巴平措听后十分满意,他说,“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希望自治区各级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体系,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尤其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为西藏的长远发展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广场便民警务站建于2011年11月,建站以来按照网格化管理布警,开展安全检查、治安巡逻等工作,共服务区内外游客、群众26万余人次,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走进警务站,这个只有4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摆放着测压仪、氧气瓶、急救包以及微波炉、轮椅等物品,墙上挂满了锦旗,不时有市民或游客走进来咨询。向巴平措详细了解警务站警械装备、治安巡逻、接警处警和服务群众等情况。“你们提供哪些便民服务?出现突发事件多长时间可以处置?群众是否配合安检工作?”“我们提供吸氧、急救、手机充电、咨询等便民服务,警务站实行24小时巡逻防控,实现‘1分钟警务圈,3分钟备警处突’,做到了白天看见警察,晚上看见警灯。”布宫广场便民警务站站长罗俊国说。向巴平措听后感慨地说,“布达拉宫既是西藏最响亮的名片,又是展示新西藏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前来观光或转经朝拜,在这里开展工作更具有挑战性。‘便民’两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且让群众满意,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便民警务站作为城镇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是便民利民的‘爱心站’、维护稳定的‘安全站’。希望广大公安干警以爱民、为民、便民、安民为宗旨,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通网格化管理的毛细血管,使网格化管理工作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平安和谐就在身边、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在身边。”在乃东县泽当镇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山南地区维稳指挥部和公安处110指挥中心、拉萨市城关区丹杰林社区,工作人员向向巴平措演示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和“联户平安、联户增收”工作情况。了解到通过网格化管理和“双联户”创建,做到了小事不出“双联户”、大事不出网格,不但密切了邻里关系,还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向巴平措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强化基层基础,整合资源,变“事后介入”为“事前掌控”,将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夯实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在日喀则地区藏医院、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向巴平措详细询问地区医院发展及藏医药科研等情况,他指出,藏医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使我区在藏医医疗机构、队伍、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对藏医药的认可和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希望你们继续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视藏医药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不断提高藏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使藏医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向巴平措非常关心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他专程前往吉汝拉康、日吾德庆寺、白居寺、扎什伦布寺、大昭寺,与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僧人代表、驻寺干部面对面交流,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白居寺是西藏少见的集格鲁、萨迦、布敦三大教派为一体的寺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管会主任西洛告诉向巴平措,“各级领导都把我们当亲人、朋友,为寺庙通水、通路、通电,为僧人办理医疗、养老保险,受到大家支持和拥护。我们深知,僧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理应遵纪守法。现在党和政府对宗教政策落实得很好,我们一定安心修行、提高造诣、维护和谐,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向巴平措勉励宗教界人士要精进学识、提高修养,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分裂破坏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寺庙和谐、服务好信教群众,继续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在藏期间,向巴平措先后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山南、日喀则、林芝地区及拉萨市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汇报。向巴平措对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今年是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周年,也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周年。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治藏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持续良好,为党和国家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符合西藏特点的配套法规,立法工作成果丰硕,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向巴平措指出,西藏地处边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原因,与全国很多地方还有较大差距,要与全国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目标一致,起点和条件不同。如何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面前的一大课题。希望自治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努力用好用活用足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加快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强民族团结,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巴平措表示,西藏的发展稳定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工作,调研组将认真总结西藏民族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客观向上反映,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为中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在藏期间,调研组一行还考察了乃东县结巴乡青稞加工基地、琼结县雅拉香布实业公司、拉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林拉高等级公路建设情况,贡嘎县吉雄镇德吉新村、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昌珠镇克松居委会,昌珠镇统筹城乡示范点、昌珠镇门中岗居委会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建设情况等。看望了和。自治区领导、周春来、丹增朗杰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段襄征分别陪同调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06655
播放数:357705
播放数:432602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