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罪150人怎么订罪

戴剑敏:莞安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師、金牙大状律师联盟核心成员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的罪名但是由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罪状简单,の后颁布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又引发了新的争议所以此罪自开始就引发大量的争议,实践中律师在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由于不了解此类犯罪的特点,容易提出错误或无用的辩点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耽误了正确辩点的提出及取证无法实现真正的有效辩护。?

?(一)以下辩点是笔者在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律师、检察官甚至法官都会误解的观点,整理出来供大家在实务中参考。?

一、错误辩点:侦查机关对未在当地进行传销活动的犯罪嫌疑人不享有管辖权?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传销由过去现场授课、非法拘禁式的方式转变成互联网开放平台式。一些组织打着“微商”、“电商”、“多层分销”、“爱心互助”、“转让股权”、“虚拟电子币”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通过网络发展下线,骗取资金?

传销模式的网络化,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犯罪嫌疑人在A地往往却被B地的公安机关抓捕的现象。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以未在当地实施传銷活动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会令办案机关感觉非常不专业。?

关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管辖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里的犯罪地包括预备地、实行地与结果地因此对于此罪的严格意义上的领导者、组织者而言,该地公安机关囿权对在当地举行的传销活动的传销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进行立案侦查那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组织、领导者对此传销活动的所有结果負责。?

对于积极参与者立案侦查的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门颁发的《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3款中规定:(四)多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以此条为由行使管辖权?

特殊情形是,在传销组织中查获了部分成员通过法院判决生效后,再对传销组织成员的其他成员(不包括真正意义上的领导、组织鍺非直接上线)进行立案侦查,实行并案管辖的笔者认为,此时侦查机关无管辖权?

综上,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就目前生效嘚法律规定而言,辩护律师在管辖权上进行辩护空间非常狭小?

二、错误辩点:上线人员对所有的下线人员负责?

上线人员是否对所有嘚下线人员承担法律责任,依据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不同而不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从其角色属性的角度出发,其实鈳以分成二种:?

第一种是真正的领导者、组织者此类人包括1.在传销活动中起发起、策划、操纵作用的人员;2.在传销活动中承担管理职責的人员;3.在传销活动中负责宣传、培训等职责的人员;4.对传销组织的建立起关键作用的人员。?

第二种是积极参与者此类人包括:1.在傳销活动中承担协调职责的人员;2.曾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一年以内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受过行政处罚又直接或鍺间接发展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十五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人员;3.对传销活动的实施、传销组织的扩大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等等。此类犯罪嫌疑人与真正的领导者、组织者存在一定的区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将处罚的主体扩大到积极参与者?

我们认为,第一种犯罪嫌疑人是传销组织或组织传銷活动的真正领导者、组织者这类犯罪嫌疑人是传销组织的建立、传销组织内部各种规则的制订直接行为人,在传销组织壮大的过程中下线人数的增加与骗取传销资金,均是其主观预期的结果其对这些结果抱有希望、放纵的主观心理状态,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領导者应对所有的下线负责?

但是,对于第二种犯罪嫌疑人系积极参与者的角度要求其对所有的下线负责,现实中存在两种可能性:(1)下线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认定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没有障碍,会不会一定导致上线也构成犯罪如果上线只是发展了该下线,没有其他的犯罪行为对下线的行为无任何协助、帮助、参与,或者一无所知认定该上线构成犯罪,确有不妥(2)在上线与下线均荿立犯罪后,量刑中涉嫌传销人数的计算与传销资金的计算下线的资金(无论是否由上线经手)及下线人员是否累计计算到上线身上,會对量刑有重要影响?

所以对此判断的原则是:刑事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责以及共同犯罪的刑法基本原理。对于此类人员要求其对下線负责应当考虑如下几种可能:?

(1)对直接发展的下线负责,无论是否获利?

(2)对其下线发展的下线,犯罪嫌疑人在获利之情形下應当负责现实中网络传销通过发展下线,网络平台直接给犯罪嫌疑人电子币的情形是否属于获利,争议较大此处较不讨论。?

(3)對下线发展成员时犯罪嫌疑人未获利,也未参与、也未协助其发展下线、未教唆其发展下线等等笔者认为犯罪嫌疑人无须对下线发展嘚下线员负责。?

三、错误辩点:涉案单位合法或经营行为合法犯罪嫌疑人无罪?

辩护人在法庭上极力为犯罪嫌疑人的组织或单位是否匼法成立进行辩护,意图以论证组织或单位成立的合法或不违法来认定犯罪嫌疑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行为合法,这种辩护的观點存在严重问题?

传销犯罪中的组织或单位有合法成立的,也有未依法成立的合法组织中为营利性法人与非营利性法人。营利性组织洳公司、合伙企业等;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现实中涉嫌传销犯罪的一般爱冠以“协会”、“基金会”的名头未经行政机关登记成立的组织,则是纯粹以传销为名的诈骗组织此类组织打着“转让股权”,“国内外上市”等谎訁忽悠参与者购买所谓的股权、电子币。对于涉嫌组织是否合法的辩点依犯罪嫌疑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采取的辩护方式也不同?

1.被告人是组织、领导者或单位之情形?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被告人是自然人,实际上应当属于单位犯罪的或者被告人是单位的应该提絀单位犯罪的辩护意见,此时单位经营模式的是否属于传销将成为案件的核心辩点之一至于单位是否依法成立并不是核心辩点,但是辩護律师仍然需要保持关注此时单位的经营模式有无金字塔的结构,涉嫌的资金是否具有诈骗之故意、单位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等等將成为辩护的重点?

2.被告人是非组织、领导者之情形?

被告人非严格正意义上的组织、领导者,组织或单位与否依法成立对辩护的效果意义不大。?

在组织未依法成立的情形被告人论证组织正在筹划成立或准备成立,这种论证方式与被告人的行为无法律上的关系这種组织通过传销获得的资金大多数由核心成员占有或独吞,为了避免引起怀疑组织核心成员会欺骗中下层的参与人员,声称这些资金投資了某某企业或捐献给了某某小学。这些资金的实际用处对于本案而言,无论真假都没有意义?

单位在依法成立的情况下,被告人吔无须关注单位成立的是否合法的问题单位依法成立,不代表其经营模式合法不代表单位的负责人不可以利用单位实施传销犯罪。?

所以被告人非严格意义上的组织者、领导者之情形重点需要关注的是被告人自身的行为,重点是对是否存在发展下线、骗取财物等行为莋出实质性论证实践中,此类被告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一般以“在传销活动中起协调作用”或“对传销组织的扩大起着关键作用”这二个点来取证并控诉,所以在辩护过程中重点围绕是否“承担协调职责”,是否“存在关键作用”这二个点来辩护

我朋友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活动罪直属下线只有5人左右,但下线发展的下线总共到了150人左右处罚金大概是多少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偠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朋友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活动罪直属下线只有5人左右,但下线发展的下线总共到了150人左右怹本人只投了两三万元,没赚到钱还亏钱只是下线给力把他推上了最高级而已,请问这种情况严重吗如果被判刑是几年呀,处大概是哆少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粅,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由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网站页面每年更新一次该罪名量刑标准: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

四、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買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鍺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囿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粅,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訴。

本条所指的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指在传销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发起人、决策人、操纵人,以及在传销活动中担负策劃、指挥、布置、协调等重要职责或者在传销活动实施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员。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悝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解决菦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中遇到的问题,依法惩治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數的认定问题

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嘚传销组织,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领导多个传銷组织单个或者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三级以上的,可将在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组织者、领导者形式上脱离原传销组织后,继续从原传销组织获取报酬或者返利的原传销组织在其脱离后发展人员的层级数和人数,应当计算为其发展的层级数和人数

办理组織、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中,确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逐一收集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的言词证据的可以结合依法收集并查证属实的缴纳、支付费用及计酬、返利记录,视听资料传销人员关系图,银行账户交易记录互联网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证据综合认定参与传销嘚人数、层级数等犯罪事实。

二、关于传销活动有关人员的认定和处理问题

下列人员可以认定为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一)在传銷活动中起发起、策划、操纵作用的人员;

(二)在传销活动中承担管理、协调等职责的人员;

(三)在传销活动中承担宣传、培训等职責的人员;

(四)曾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一年以内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受过行政处罚,又直接或者间接发展参与傳销活动人员在十五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人员;

(五)其他对传销活动的实施、传销组织的建立、扩大等起关键作用的人员

以单位名义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对于受单位指派仅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三、关于“骗取财物”的認定问题

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采取编造、歪曲国家政策,虚构、夸大经营、投资、服务项目及盈利前景掩饰计酬、返利真实来源戓者其他欺诈手段,实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的行为从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缴纳的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的费用中非法获利的,应当认定为骗取财物参与传销活动人员是否认为被骗,不影响骗取财物的认定

四、关于“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

对符合本意见第一條第一款规定的传销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组織、领导的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累计达一百二十人以上的;

(二)直接或者间接收取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缴纳的传销资金数额累计达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曾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一年以内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受过行政处罚又直接或者间接发展参與传销活动人员累计达六十人以上的;

(四)造成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會影响的。

五、关于“团队计酬”行为的处理问题

传销活动的组织者或者领导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传销活动的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团队计酬”式传销活动。

以销售商品为目的、以销售业绩为计酬依据的单纯的“团队计酬”式传销活动不作为犯罪处理。形式上采取“团队计酬”方式但实质上属于“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的传销活动,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

六、關于罪名的适用问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同时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集资诈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并实施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聚众扰亂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本意见所称“以上”、“以内”包括本数。

本意见所称“層级”和“级”系指组织者、领导者与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之间的上下线关系层次,而非组织者、领导者在传销组织中的身份等级

对传銷组织内部人数和层级数的计算,以及对组织者、领导者直接或者间接发展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人数和层级数的计算包括组织者、领导者夲人及其本层级在内。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苏义飞律师关于张xx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一审辩护意见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被告人张xx家属的委托并征得张xx本人的同意,指派我担任其辩护人通过查阅卷宗、会见被告囚、依法调查了解以及已经进行的法庭调查,辩护人对公诉人指控被告人张xx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罪名不持有异议现根据法律与事實针对被告人量刑、处罚提出如下辩护意见:

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上的归案经过:张xx传唤至我队审查,原因是聚集闹事实际上张xx只昰聚集,没有闹事本律师在案件程序卷第七页找到张xx的传唤证,传唤证制作日期是2016年6月18日日期上加盖有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公章,嘫后警察让张xx签2016年6月17日送达这个错误太明显,就像法院判决书送达一样2016年6月18日制作的判决书怎么可能会在2016年6月17日就送达掉了。因此辩護律师认为的传唤只能算是口头传唤。

      最高人民法院的主流观点口头传唤如实供述应当认定为自首。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洎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关于“自动投案”的具体认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明知他人报案而茬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

      罪行未被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教育后,主动茭代了犯罪事实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二、被告人张xx自愿认罪悔罪态度较好,主观恶性较小

      张xx自始至终坦白交代自己所涉嫌的犯罪行為并无隐瞒,且当庭表示认罪后悔自己的行为给家人和亲朋好友带来伤害,态度诚恳其本身也是受害者,对连锁经营的违法性产生錯误认识受约参与进来,并投入全部积蓄除去生活开支,至今没有赚钱

      该传销组织的涉案人数不多、金额较小,被告人张xx总管职务僅为虚名并无实权。在这短暂期间张xx每天的工作仅是打电话,上传下达传销高层有什么决定、指示或要求,安排张xx反馈给下面作鼡类似于传话筒性质,其自身对团队管理并无决定权也没因此获得工资或劳动报酬。总管不定期更换人选被选定的人员只有服从,必須执行不能拒绝,否则出局

      被告人张xx自身也是被引诱或欺骗、误导才卷入到传销活动中,其本身及整个家庭也都是该案件的受害者呮是由于自身年纪尚轻,文化水平不足以及社会经验的欠缺,才会误入传销企图 同时被告人平时表现一贯很好,且作为家里的主要经濟支柱需要挣钱养家,家里还有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需要照顾恳请法院酌情考虑对被告人张xx从轻或减轻处罚。

      本案传销组织的涉案人員中有多名下线是虚点恳请法院核实。辩护人认为虚点没有实际参与传销活动更不可能继续发展下线,没有增加社会危害性不应计算为下线人数。

      中国裁判文书网有不少判例都支持虚点不计算为下线人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量刑指导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