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出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

【摘要】:寻找一条中国化道路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不同的"中国化"主张代表不同的现代化范式,国共两党争夺"中国化"主导权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国内政治背景。中国化道路"化什么、什么化、怎么化、谁来化",取决于哪种主张能够实现主题的中国化、主体的中国化和主力的中国化。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力永;[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张鸣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何根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刘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孙显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唐建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潘德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张跃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陈爱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乔东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沙健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庄福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江传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荣开明;[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王志连,郭春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02期
石仲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董四代;;[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岳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邵军;;[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董瑞华;;[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时中;;[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黄书进;史国枫;;[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都培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王存福;;[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唐炳贵;黄力;;[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先春;;[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宁夏党校写作组 执笔 李喆;[N];宁夏日报;2011年
衣俊卿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安启念;[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董根洪;[N];杭州日报;2009年
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徐晨光 黄象品;[N];湖南日报;2011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刘云山;[N];人民日报;2010年
杨彬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长青;[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内容提示:一 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6| 上传日期: 20:34: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重大时代课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中,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致力于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的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的又一成果,是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提出了体系的科学命题,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所谓一脉相承就是说,它们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都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相互贯通,相互统一,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基本方略”就是: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和广大群众,都在三个深刻学习领会”和两个“搞清楚”上下功夫。

一是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

二是要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

三是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增强“四个意识”,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一是要搞清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二是要搞清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自己摆进去,结合本职工作的实际,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