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避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灾害人民需要自行出资买地建房吗?

关于印发《南康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09:21:47 & 作者:本站编辑 & &
&&& 康府办字〔2011〕97号
&&&&&&&&&&&&&&&&&&&&&&&& 关于印发《南康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
&&&&&&&&&&&&&&&&&&&&&&&&&&&&&&&&&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康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南康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县(市)之一,全市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根据《关于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92号)文件要求和全省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一次搬迁&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避灾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今年起,对全市所有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治理难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移民,主动避让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经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和相关单位的排查勘测,全市已监测确定有2551人、13所学校受地质灾害威胁。
三、基本原则
1、群众自愿原则。需要搬迁的移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主动申请搬迁。乡(镇、街道)负责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群众知晓政策、主动搬迁。
2、政府主导原则。避灾搬迁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
3、一次搬迁原则。对新建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确保安置点安全,做到一次搬迁到位,不形成二次搬迁。
四、实施步骤
1、核查搬迁对象。由市地矿局组织专家对全市进行搬迁对象核查,确定可能造成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居住点、村民小组和自然村,确定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户数、人数。各乡(镇、街道)在此基础上,对本地急需并自愿避灾的群众进行登记核查,确定准确的避灾搬迁点和人数。此项工作要在7月10日前完成。
2、制定搬迁规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避灾移民搬迁规划。不但要规划好移民的避灾,还要规划好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保证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此项工作要在7月25日前完成。
3、做好搬迁准备。努力做好迁出地和接收地的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落实和审批本年度的搬迁对象、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积极开展安置点用地的报批、征地、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报批和建设等。此项工作要在8月25日前完成。
4、有序组织搬迁。在完成好安置点房屋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后,组织移民户有序搬迁,及时拨付补助资金,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此项工作12月25日前完成。
5、组织检查验收。各乡(镇、街道)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避灾移民搬迁任务,并开展自查和总结工作,市扶贫和移民办在12月25日前对各乡(镇、街道)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进行验收检查。
五、规范操作
1、移民对象的认定。避灾移民搬迁的对象是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户申请,村推荐,乡审查,市批准&的程序予以认定,即先由农户自行提出申请,填写《移民扶贫搬迁申请书》,经村民大会或村委会讨论确定、张榜公示后,由乡(镇、街道)审查确定拟搬迁对象报市扶贫和移民办审定,并将审定后的移民农户名单在移民迁出地行政村张榜公布,确无异议后,组织移民对象填写《移民搬迁审批表》,经村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市扶贫和移民办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安置方式的选择。安置方式由移民对象自主选择。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安置模式:(1)集中安置。选择条件较好的地点实行就近或异地集中安置。就近集中安置时,移民耕种原有的耕地,经营原有的山林、河流;异地集中安置时,可通过转让、出售、租借、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原有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取得新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2)分散安置。选择市城区、圩镇和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进行分散安置。通过选购新、旧房,建造新房的方法,确保移民户迁出后安居乐业。(3)敬老院安置。将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老人安置在乡(镇、街道)敬老院。
3、迁出点和安置点的选定。一是迁出点的选定。要根据年度避灾移民计划,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避灾移民迁出点,对于经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区,要优先确定为避灾移民迁出点。二是安置点的选定。安置点由各乡(镇、街道)会同相关部门协商确定,由移民自主选择。集中安置点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要接受地干部群众的接受意愿,要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慎重选择,由各乡(镇、街道)与接收地村组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宅基地、耕地划拨、公共设施使用、移民后续管理服务等事宜。尽量做到&六近&,即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校、近医院。必须做到&一高两避&,即高于洪水线,避开地质灾害威胁,避开泥石流灾害威胁。分散安置要尽量选择市城区、圩镇和靠近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学校、卫生院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迁出点和安置地确定后,要将基本情况向申请避灾移民的农户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由他们自行选择。
4、集中安置点的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要坚持&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和分户自主建房。每个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必须达到10户以上。移民新村均要在进村路口等明显地段因地制宜建立永久性标示牌,标示&南康市避灾移民搬迁新村&字样。
5、补助标准和资金管理。避灾移民搬迁户的建房补助标准为人均4000元,其中省补助每人3500元,赣州市财政配套每人400元,本级财政配套每人100元。根据我市实际,充分考虑到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建房的公共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确定地质灾害移民扶贫到户资金补助标准为每人3500元,剩余500元用于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公共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建房补助资金,按《南康市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执行,移民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移民户。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和报账制管理。
6、资料档案管理。凡涉及搬迁移民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规划管理、指标分配、资金发放、进展情况、检查验收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市扶贫和移民办、各乡(镇、街道)都必须妥善保管,完善避灾移民搬迁档案管理制度,推进搬迁移民档案信息化管理。其中移民户的搬迁申请报告、安置点的选择情况、移民的公示、集中安置点的建点申请报告、移民户花名册、移民搬迁资金&一卡通&发放表、搬迁移民户档案等,要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档案整齐。
六、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扶贫和移民办、发改委、财政局、城乡规划建设局、矿管局、新村办、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供电公司为成员的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扶贫和移民办。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市扶贫和移民办负责避灾移民搬迁的组织和协调、计划和资金的协调、移民搬迁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市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移民安置有关的资源整合、合理使用。
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移民安置点新村建设的规划。
市矿管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搬迁安置新址评估、避灾业务指导以及安置用地的保障。
市财政局负责移民搬迁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
市新村办负责争取将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安置点的公路建设。
市水利局负责安置点的饮用水工程建设。
市供电公司负责安置点的用电建设。
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也要相应成立移民扶贫工作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其中移民点和安置点要分别指定1名副科级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协调和实施。
七、工作要求
避灾移民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治本为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隐患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宣传党和政府的避灾移民搬迁政策,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隐患的严重性,务必让群众自愿搬迁,务求隐患点整体搬迁。要做到宣传工作&四到户&,即: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规定宣读到户、群众疑虑解释到户。
2、加强协调配合。避灾搬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除正常工作开展外,还要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移民搬迁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政策和其它服务。
3、加强工作督查。市政府将适时组织工作检查组,对各乡(镇、街道)避灾搬迁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市扶贫移民办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业务指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搬迁任务。
&上一篇: 下一篇: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康区政务信息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康区政大楼十四楼
 邮编:341400袁州区芦村镇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实施方案_政务动态
&&&&&&&&&&&&&&&&
字号:&&&&&&&&
袁州区芦村镇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信息分类:政务动态
  文件编号:芦政发〔2012〕21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责任部门:芦村镇人民政府
袁州区芦村镇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
我镇是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地区,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镇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为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镇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镇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并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避灾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今年起,对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隐患点的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居住安全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根据我镇需要避灾移民搬迁的任务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今年在我镇的集凤村搬迁8户,44人。
三、基本原则
(一)自愿搬迁原则。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需要搬迁的移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申请搬迁。县市区政府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搬迁。
(二)政府主导原则。避灾搬迁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
(三)整体搬迁原则。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治理难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移民,主动避让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四、补助标准
避灾移民搬迁户的建房补助标准为人均4000元,其中省补助3500元,设区市配套400元,县(市、区)配套100元,直接补助到搬迁户的资金人均应不少于3500元。
五、实施步骤
(一)搬迁对象核查。在国土部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各地要对本地急需自愿搬迁的群众,进一步核查,确定准确的避灾搬迁点和人数。今年计划任务优先安排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隐患点群众,优先安排工作扎实、积极性高的地方。此项工作必须在8月2日前完成,并汇同〈移民搬迁申请书〉和《移民搬迁审批表》上交至扶贫移民办。
(二)制定避灾移民移民规划。在8月2日前,制定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包括移民搬迁的组织、搬迁对象的核实确定、安置点的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不但要规划好移民的避灾,还要规划好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保证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新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三)做好移民搬迁前期准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积极地宣传灾害隐患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宣传党和政府的避灾移民搬迁政策,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隐患的严重性,务必让群众自愿搬迁,务求隐患点整体搬迁。要做到宣传工作“四到户”,即: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规定宣读到户、群众疑虑解释到户。努力做好迁出地和接收地的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落实和审批当年的搬迁对象、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积极开展安置点用地的报批、征地、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报批和建设等。今年的搬迁安置前期准备工作8月底前完成。
(四)组织实施避灾移民。完成移民新建房屋的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移民户有序搬迁,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此项工作年底前完成。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避灾移民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治本为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镇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由镇地质灾害移民避灾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日常组织和实施工作由镇分管扶贫和移民领导牵头负责。有关村委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避灾移民搬迁工作。
(二)部门密切配合。避灾搬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扶贫和移民部门负责日常的组织和协调、计划和资金的协调、移民搬迁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搬迁安置新址评估、避灾业务指导以及安置用地的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移民搬迁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新农村建设部门争取将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交通部门负责安置点的公路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安置点的饮用水工程建设;电力部门负责安置点的用电建设;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三)严格规范操作。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严格规范操作,切实将此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确保移民安居乐业,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移民对象的认定。对象的认定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避灾移民搬迁的对象是居住在国土部门认定的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户申请,村推荐,乡审查,区批准”的程序。首先由自愿搬迁的农户提出申请,填写《移民扶贫搬迁申请书》。然后由村委会核实有关情况,召开村民大会或村委会讨论通过,确定拟搬迁移民对象,并在全村范围内张榜公示移民搬迁名单。再后,由镇政府审查并确定拟搬迁对象,报区扶贫和移民部门批准。最后,由区扶贫和移民办审查确定移民农户名单,并在移民迁出地行政村张榜公布(《移民资格公示样本》。无异议后,组织移民填写《移民搬迁审批表》,农户、村委会、镇政府、区国土资源分局、区移民办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安置方式,镇人民政府还应与搬迁户签订《移民搬迁协议书》
2、安置方式的选择。安置方式由移民自主选择决定。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安置模式:(1)集中安置。选择条件较好的地点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就地集中安置时,移民耕种原有的耕地,经营原有的山林、河流;异地集中安置时,可通过转让、出售、租借、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原有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取得新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2)分散安置。选择集镇和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进行分散安置。通过选购新、旧房,建造新房的方法,确保安居乐业。集中安置点的选址要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慎重选择。尽量做到“六近”,即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校、近医院。必须做到“一高两避”,即高于洪水线,避开地质灾害威胁,避开泥石流灾害威胁。集中安置户均安排宅基地40~140平方米,人均拥有0.5亩以上耕地或户均转移1个以上的劳动力,以及适量的菜地。分散安置要尽量选择乡镇和靠近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卫生院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点选择要尊重移民意愿,由移民自主选择。
3、集中安置点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和分户自主建房。每个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必须达到10户以上。移民新村均要在进村路口等明显地段因地制宜建立永久性标示牌。标示“江西省避灾移民搬迁新村”字样。
4、补助资金的管理。移民建房补助资金由扶贫移民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资金等整合构成,各项资金分别执行各自的现行管理规定。移民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移民户。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根据资金来源,实行项目管理和报账制管理。
5、档案管理。完善避灾移民搬迁档案管理制度,推进搬迁移民档案信息化管理。凡涉及搬迁移民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规划管理、指标分配、资金发放、进展情况、检查验收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交区扶贫和移民办统一妥善保管。移民户的搬迁申请报告、安置点的选择情况、移民的公示、集中安置点的建点申请报告、移民户花名册、移民搬迁资金“一卡通”发放表、搬迁移民户档案等,要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档案整齐、规范。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的避灾搬迁移民,还要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将有关资料录入建设部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政策扶持。避灾搬迁移民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完善库区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32号)中关于扶贫搬迁移民的所有优惠政策。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由移民扶贫、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以及交通、电力、水利等相关资金整合筹措。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将集中安置点的用土予以重点保障。
 &          袁州区芦村镇人民政府
   &        &  &&2012年5月16日
&&相关附件:
主办:袁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袁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袁州区信息服务中心 维护 宜春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制作第一章一、项目概况总 论1、项目名称: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何家院地质灾害避 让搬迁安置工程项目 2、项目地点:宁强县高寨子镇肖家坝村、何家院村 3、项目性质:地质灾害避险基础设施项目 4、项目建设单位:宁强县高寨子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管理办公室 5、工程概况: 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 程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20000 O,建筑占地 4020 O,总建筑面 积 8040 O,共有房屋 273 间,房屋建筑均为两层、已定安置 户 82 户, 未定安置户 9 户, 建二层建筑占地为 38 O的 25 户、 建二层建筑占地 45 O的有 66 户。其中:肖家坝村灾民集中安置点规划占地面积 14000 平方米, 可建成 198 间房屋安 置 66 户 264 人。何家院村灾民集中安置点规划占地面积 近 6000 平方米,可建房 75 间安置 25 户。绿地 3558 O,项目还包括安置点内配套的道路、供排水、电力、照明、通 讯等子工程。项目投资经估算为 万元,项目建设所需的道路、给排水、电力、弱电等基础设施资金 万元;农民住宅建 设资金 万元,以上资金来源于灾后重建中央基金。 6、土地使用: 为安置因地质灾害受影响的移民,建设该移民小区,项目用地 面积为 20000 O,按 750 元/O,估算土地费用 1500 万元。供地 方式:划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1 内 规划用地面积 容 单 位 O O O O O O O O O % 指 标
40 980 60 34.96 2 O % O 万元 万元/人
9502其中: 肖家坝村 何家院村 2 建筑占地其中: 肖家坝村 何家院村 3 建筑面积其中: 肖家坝村 何家院村 4 建筑密度 容积率 5 绿地面积 绿地率 6 7 8 道路与场地 总投资 单位功能投资 9 10安置总户数 安置总人口户 人7、项目可安置 91 户因地质灾害影响的移民,户均建筑占地面 积为 44.18 O、户均建筑面积 88.36 O,安置的总人口为 346 人。二、项目建设背景 何家院村位于宁强县城以东 8 公里,全村辖 6 个村民小组, 510 户 1454 人。“5.12”地震造成全村 319 户农房受损,经鉴 定需重建房屋的有 157 户,已拆除危房 132 户 375 间,避险搬迁 户 25 户,统一安置在何家院村五组灾民集中安置点。规划占地 面积近 6000 平方米,可建房 75 间安置 25 户 100 人。 肖家坝村距县城以东 7 公里, 13 个村民小组, 户, 辖 605 2305 人。“5.12”地震造成全村 584 户农房受损,经鉴定需重建房屋 的有 266 户,避险搬迁户 66 统一安置在肖家坝村三组灾民集中 安置点。规划占地面积 14000 余平方米,可建成 198 间安置 66 户 264 人。 经有关部门鉴定认为地质灾害的受威胁区域为宁强县高寨子镇肖家坝村一组、何家院村二组。根据地质灾害评估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大,范围内的建筑物须拆除搬迁。 1、地质灾害基本概况 地质灾害的受威胁区域位于宁强县高寨子镇,属中山区,地 层岩性为中上元古界碧口群绢云绿泥片岩,岩层多风化破碎(在 有临空面存在的情况下易发生岩质滑坡) ,自然坡角约 25 度,其 次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及第四系玉带河右岸一级阶地粘性土及砾 石类土,其结构松散,含孔隙水,受大气降水和玉带河补给,含 水丰富,该区域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易发生滑坡、 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仅在何家院二组及肖家坝村一组区 域内发现有第四系残坡碎石粘性土边坡两条,具体情况如下:边 坡(隐患,编为 HPl),位于何家院二组西侧。主滑方向 105°, 滑动面产状 105°S30°,滑床岩性为浅灰色晶屑熔结凝灰岩, 滑坡前缘宽约 150m, 后缘宽约 50m, 前后缘相距约 200m, 5-10m, 厚 滑坡体为残坡积碎石土及全风化凝灰岩,方量约 11 万方。 ,为中 型规模。滑坡中、后缘地裂缝发育,大致走向 lO°,长 20-30m, 宽 10-20cm,延深 l~2m。改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大。 边坡(隐患, 编为 HP2) 位于肖家坝村一组南侧, 长约 110m, 边坡高度 4-6m, 由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粘性土组成,边坡坡角 约 28°,边坡坡向 63°,边坡走向 153°。在村民修房开挖基 坑时裸露地表,在地震或强降雨时会发生浅层土质滑坡,会威胁肖家坝村一组多出村民住宅,危险程度高,危害性大。2、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边坡(隐患,编为 HPl)和边坡(隐患,编为 HP2)均处于蠕动 变形阶段,目前属滑坡隐患,由于滑坡中、后缘地裂缝发育,且 坡土体厚度较大,在强降雨时易引发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对下 方何家院二组村民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 综合判析该两处滑 坡现状稳定性差,危险性大。 3、稳定性及危害性分析 该两处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目前属滑坡隐患,由于滑坡 中、后缘地裂缝发育,且坡土体厚度较大,在强降雨或地震时易 引发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 对下方何家院二组村民的生命财产构 成极大威胁。综合判析该滑坡现状稳定性差,危险性大,对滑坡 区两侧的 24 户居民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肖家坝村一组有一条 近东西向的支流,采用涵洞过水,洪水期骤涨快退,具典型的山 区河流特点,在强降雨、洪水期及地震情况下,对公路下方涵洞 出口的 18 户构成威胁。 支流右侧 14 户居民房屋后发生小规模崩 塌,由于房屋靠近坡脚,崩塌堆积物已堆积在屋角,开挖边坡对 坡脚 3 户构成威胁。 目前两处滑坡稳定性差,危险性大,对本次调查的两村的村 民构成较大的威胁。 4、防治方案 根据“以人为本”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为了彻底消除地震 及其他自然灾害对两村农户造成的灾害,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该地形处在地震带边缘,危险性大,房屋结构简单,搬迁费 用较少,建议采用搬迁避让防治方案。 充分考虑迁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规划合适的地块,落实 安置用地指标,建设安置安置点。三、项目编制依据(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第 394 号令) ; (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工作的通 知》 (国土资发[2004]69 号及附件《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技术要 求(试行); 》 (3) 《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 71 号) ; (4)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 DZ/TO218~DZ/TO2202006 地质灾害 防治勘察、治理、检测范围; (5)宁强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宁强县人民政府 2002 年) 《 ( ; (6)宁强县高寨子镇肖家坝、何家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委托书。 (7) 《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11)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单价表》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 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程项 目总投资 3548 万元, 预计可安置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移民 91 户, 。 可安置人口为 346 人。项目是地质灾害避险基础设施工程,它的 建设将使肖家坝、何家院两个自然村摆脱地质灾害困境。 项目建设符合肖家坝、 何家院两个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的需 要,它的建设可使移民远离地质灾害的困扰,逐步走向小康。有 利于加快当地城市化进程。有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 了移民小区的基础设施, 为移民在优越环境下生产生活能起到良 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 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地质灾害 可划分为 30 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 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 为地质灾害。根据 2004 年国务院颁发的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 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 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移民小区安置点的建设将促进该区域资源的优化 配置,稳妥安置地质灾害造成的移民,减轻灾害对他们造成的影 响,使之尽快摆脱困境。 有利于地质灾害移民在新环境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 善与提高。 地质灾害移民小区项目的建设将促进莲都区地质灾害移民 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有利于移民工作计划的落实。 使移民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 以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 围绕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受地 质灾害影响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加强农村产业培育 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加快农村人口外迁步伐, 促进农民向二、 三产业有序转移, 推进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农民下山移民工程建设 进程。 第三章、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评述1、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于宁强县高寨子镇肖家坝村三组、何家院村五组。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程项目,在乡镇总体规划的范围内,与规划要求基本符合。2、自然条件概述 2.1、地形地貌肖家坝村三组地块属大巴山中低山区坡角地带,系玉带河左岸高漫滩与大巴山中低山区坡角交汇部位。 地形除北侧为斜坡 外,经回填现大部分地基基本平坦,野外钻探未发现影响拟建工 程场地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场地及地基是稳定的, 宜于本工程建设。 2.2、工程地质条件:该项目建设场址地势较平坦, 为地貌, 土层具二元结构,上部 2―4 米粉、细沙,允许承载力 80~120kpa,下部为砾沙, 卵石等,厚度 10―20 米,承载力为 200~300kpa。地表层均含水,属三层滞水,水量不大,一般地下水埋深 0.6~ 1.2 米。 地基土分三层:第一层杂填土,主要成分碎石、碎砖、卵块石及 粘性土等,厚度大约为 1.0 米;第二层粉质粘土,该层系洪积成土,分布广,厚度多介于 1.0-1.5 米;第三层碎石灰粘土,该层系早 期洪积成因土,分布广,厚度大(多介于 3.0 米) ,底部直接和 基岩接触,根据经验,该碎石灰粘土层承载力标准值 fk 多介于 250-275KPa 间,是一般民用建筑地基良好的持力层。 地基土土层结构比较均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采用浅基 础方案,选碎石灰粘土为基础持力层。 3、气候条件:高寨子镇属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 均气温 12.9℃,无霜期 247 天,年降水量 1009.8mm,境内水文条 件较好,地表水丰富,玉带河为主要河流,属汉江河水系,水利 资源丰富。 4、交通运输条件:西汉高速公路和城黄公路沿玉带河穿境 而过,但待建区域原为农田,工程前期需先建设施工便道。 5、 公用设施条件:村镇基础设施等需在建设中配套建设。 6、社会经济条件 高寨子镇位于宁强县中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以东 11 公 里,西汉高速公路和城黄公路沿玉带河穿境而过,总面积 108 平 方公里, 12 个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 辖 98 总人口 21000 人。 1996 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罗村坝乡和高寨子乡两乡合并为高寨子 镇。全镇辖区总面积 108 平方公里,已形成的镇区总面积约 1.5 平方公里。有 12 个行政村,98 个村民小组,有 5362 户,20077 人,其中,城镇人口 2948 人。有耕地面积 12480 亩,其中:水 田 9473 亩,人均耕地 0.71 亩,2005 年,工农业总产值 7061 万 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1000 万元,占 14%;农业总产值 6061 万 元,占 86%;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0 元。现有 3 个市级小康村,9 个县级小康村,2003 年高寨子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镇称号。 高寨子镇的发展,给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今年,高寨子镇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树立以人为本、民 生为重的行政理念, 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府行政的核心价 值,突出公共性和普惠性,把新增财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投 向公益事业,投向困难群体,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7、用地在镇总体规划范围内,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8、供水、供电、通讯条件 按照总体规划,区块周围的下列工作有待配套建设。 (1)供水:近期需打井供临时用,远期供水可由镇自来水 管网供水。 (2) 供电: 近期需建临时供电线路, 远期按规划要求从 10kv 电力网在该路段的接入点接入。 (3)通讯:近期需建临时供电线路,远期按规划要求的通 信网端口接入。 9、村镇规划与区域性规划要求:项目建设地符合村镇总体 规划要求。 10、 社会环境条件: 项目属地质灾害避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11、 法律支持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现行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 政府有关地质灾害避险建设的专项文件精神。 12、施工条件:项目施工条件一般,但土石方工程量较大。 13、地震设防:根据国家地震区划分带,属地震设防区范围 内。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一、概述 工程概况及范围 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工程在村镇范围内,按《村镇总体规划 修编》规划要求建设,移民安置点所在地块为农田。 设计原则 1、与周围地块建设相协调原则。路线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 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尽量与周围用地相协调, 以减少场地建设的工 程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2、在满足总体规划要求的条件下与区块给排水实际相结合 的原则,排水管道设计以保证区块和道路排水通畅为前提。 3、保证移民村农民从事生活与生活的交通便捷、配套基础 设施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二、房屋建筑工程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 程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20000 O,建筑占地 4020 O,总建筑面 积 8040 O,共有房屋 273 间,房屋建筑均为两层、已定安置 户 82 户, 未定安置户 9 户, 建二层建筑占地为 38 O的 25 户、 建二层建筑占地 45 O的有 66 户。其中:肖家坝村灾民集中安置点规划占地面积 14000 平方米, 可建成 198 间房屋安 置 66 户 264 人。何家院村灾民集中安置点规划占地面积 近 6000 平方米,可建房 75 间安置 25 户。绿地 3558 O,项目还包括安置点内配套的道路、供排水、电力、照明、通 讯等子工程。建筑布局尽可能利用地形的高低错落,减少土 方挖填,考虑公共设施相对集中布置同时,住宅单体建筑设 计体现“适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原则,从提高居住生 活环境质量,满足居住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创造可 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总之,根据住户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 力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节能设计,努力创造面 积适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居住 环境。移民安置点内的房屋建筑按统一设计的施工图由宁强县高寨子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建设。地上建筑均为二层,由户型面积由被安置移民户的人口决定,移民安置 户安置具体位置详见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房。三、小区道路 肖家坝、 何家院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安置工程项目 小区道路设计中,路线由《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其中路线交 叉,均采用平面交叉方式。道路平面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1、平面设计: 路线一全长 216.081 米,路幅宽度为 6.0 米; 路线二全长 91.20 米,路幅宽度为 4.0 米; 路线三全长 79.87 米,路幅宽度为 4.0 米; 路线四全长 47.74 米,路幅宽度为 4.0 米; 路线五全长 62.60 米,路幅宽度为 6.0 米; 路线六全长 152.71 米,路幅宽度为 4.0 米。 道路一:施工起点道路坐标 X:,Y:;施 工终点道路坐标 X:,Y:;路幅宽度为 6.0 米。路线二、路线三、路线四及路线六路幅宽度均为 4.0 米,路 线五路幅宽度为 6.0 米。 2、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依据规划道路标高并结合原地面高程, 道路交叉口高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道路纵断面尽量与地面 现状和地块规划结合,以减少土方工程量,保证相交道路的连接 顺畅。工程设计 路线一设置 3 处纵坡, 最大坡度为 1.70%, 最小坡度为 0.30%, 不设置竖曲线; 路线二设置 1 处纵坡,坡度为 0.30%,不设置竖曲线; 路线三设置 1 处纵坡,坡度为 0.30%,不设置竖曲线; 路线四设置 1 处纵坡,坡度为 0.30%,不设置竖曲线; 路线五设置 1 处纵坡,坡度为 0.50%,不设置竖曲线; 路线六设置 3 处纵坡, 最大坡度为 1.25%, 最小坡度为 0.35%, 不设置竖曲线。 3、 横断面设计:道路红线宽分 2 种,为 4.0 米、6.0 米; 道路横坡为自路中线向路两侧设置 1.5%横坡。 4、路基设计:道路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要有足够 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所经路段均为农田,遇有一水渠,场地内有 一水塘分布。在场地上如遇沟、渠、 水塘须将水抽干,清除淤泥, 疏排 30cm 块石,然后用统砂石分层(每层不≥30cm)碾压密实 回填至设计路基高;如遇农田则须清除耕植土 30cm 再回填,为 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路基回填料均采用统砂石。 路基顶面以 下填土及沟槽填土必须分层摊铺和压实。 路基土须达到下列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即: 填土高度 0~80cm 填土高度&80cm 挖方路段 0~30cm 压实度≥93% 压实度≥90% 压实度≥93%道路边坡填方采用 1: 1.5, 遇地质变化较大段应根据规范要 求调整放坡坡度。 四、工程管线 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 1、雨、污水管 雨、污水管采用的 D300-400 的波纹管,管道均为总长约 675m。 2、雨水检查井 雨、污水检查井采用
毫米砖砌矩形检查井。 3、污、雨水管连接形式 污、雨水管采用管顶平接。 污、雨水管基础采用采用 135°、C15 混凝土基础,砂砾石 垫层为级配砂砾石。 污、雨水管开挖边坡视具体土质确定。 4、污废水排水 排水量按生活给水的 90%计,则最大排水量为 14.6t/d。 排水方式:根据排放要求并结合建筑周围的地形地势,有效 便捷的将废水收集后并择取短路径进行排放。 生活污水经室外化 粪池处理汇集后统一排至东港路入口处道路上的市政污水管道 内。 5、给水工程 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 由东港路入口附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 一管径为 DN100mm 的进水管。 用水量估算 用水标准:50L/人?d,服务总人数按 300 人,时变化系数 为 1.5,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22.5t/d。 根据丽水城市给排水规划的要求, 考虑到道路纵坡及其他管 线要求。项目进水管径以最小消防管径 D100 作为其管径。 6、室外消防 在小区主通道上设置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 150 米的保护半径及 120 米的间距要求,室外消火栓采用直接供 水的低压供水方式, 管道压力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 不小于 10 米水柱(从地面算起) 。 7、电力与弱电工程 电力与弱电工程采用架空进线。 负荷分类及容量 本工程为三级负荷。 本工程用电负荷主要为空调用电、照明用电;按负荷密度 30VA/m (建筑面积为 14070m )计算得负荷为 422KVA;故选用一 台 400KVA 的箱式变压器一台。 电源自市政的 10KV 电网埋地引至小区内的户外型变电器, 由变压器降至 380V/220V 后引至各负荷点。 8、建筑物防雷、接地 根据国家规范及本工程建筑物高度与使用要求, 防雷等级为 三类。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 入,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本工程防雷接地采用 TN-S 接地制式,电力变压器按接地电 阻不大于 1Ω的要求单独设置接地体。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采用总等电位接地, 要求接地电阻不大 于 4Ω,可利用基础、承台及地基梁等中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实 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凡正常不带电, 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 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2 2 第五章一、环境保护 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环境保护本项目场址周围无大的污染源,环境质量好。 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期间对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噪声、粉尘的污染。 (2)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影响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与生活 污水。 3、环境保护的措施 (1)项目建设期间环保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方案中,必须制定出切实可 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报经有关部门审定后执行。 ①噪声影响的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物料车辆的声音。 a、对夜间噪声影响较大的施工设施在夜间应停止施工,如要赶 工期等需要施工,最晚不能超过夜间 10 时。 b、对于噪声影响大的搅拌设备,应放置在远离敏感点。 C、对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应加强维护管理,以保证其处于良 好的工作状态,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噪声。 ②粉尘影响的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会发生粉尘污染,主要产生于灰土拌和、施工材料 的运输等过程。 a、砼拌和设备应尽量远离居民区,且应该设置在下风向。 b、尽量争取集中拌和施工,并设置二级除尘装置。 c、需要时对料场加以遮盖,以使尘土飞扬减少。 d、在材料运输中,应尽可能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避免沿路抛 散。 e、对粉尘较多的运输材料道以及施工现场应配设洒水设施,定 时作洒水处理,以减少起尘量。并及时清扫路面,防止或减少二次扬 尘。 (2)项目使用期间环保措施 a、移民小区制定相应的保障环境保护与防止环境污染的制度。 b、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觉悟。 c、对安置点卫生实行专人管理。第六章节能措施 一、建筑节能措施 工程按现行国家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要求设计。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均考虑了有效的利用自然通风。 2、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 的面积不过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符合 有关规定。 3 、建筑外窗采用平开窗。 4 、建筑物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规定 《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验方法》GB7107 规定的Ⅲ级。 5、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符合有关规定。其 中外墙采用隔热性能好自重轻的新型墙体材料, 辅以保温砂浆等保温 隔热措施, 增加屋顶及底部楼板的保温隔热的构造层数, 经初步计算, 各项数值基本符合有关规定。 二、电气节能设计 1、照明功率密度值均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 ―6 要求设计取值。 2、照明光源选均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 2.2.3 要求。 3、照明控制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7.4―1~6 要求。 4、照明灯具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 5、 强化供电系统设计及无功补偿值与提高无功补偿的技术措施。第七章节水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的根本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 、 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等相关法规, 、 要求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政策, 要求项目建设必须充分评估水 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合理使用水资源。 1、节约用水原则 节水工作要实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先进技术与 常规技术相结合,强制节水与效益引导相结合的“三个相结合” 原则。 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 展节水型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加强用水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符合环保要 求的节约和替代措施,减少和避免使用过程中水的损失和浪费, 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的方针,提高水的 重复利用率,创建节水型楼宇,积极采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 纲》推荐的节水技术。 采取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取水 量和废水排放量。 杜绝“跑、冒、滴、漏” 。加强节水基础管理,制订节水计 划和规章制度。 优先选用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 中的设备,工程中拒绝不能满足国家节水要求的设备与装置。 建议设置雨水收集水池,将雨水用于冲厕与绿化灌溉用水。第八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与运行 第八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建设期的组织与管理 针对建设单位工程建设管理的技术与经验相对不足的实 际, 项目建设期的组织与管理采用由项目建设单位成立项目建设 工作班子。 按项目不同阶段聘请社会中介组织协助进行项目管理 的模式,力求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项目目标。 根据招投标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按招投标行政主管部门批 准的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按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 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资质好, 实力强,经验丰富等特点,同时施工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对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为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并实 现较高的质量, 本项目将按国家要求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监理公司 进行全过程监控。 二、组织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设置: 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坚持简单、适用、高效的原则,逐步 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实行单位工程建设领导小 组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宁强县高寨子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管理办公室为此专门成立了避险搬迁工作小组。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建设工期 建设工期一般是指从拟建项目工程开工之日,到项目全部建 成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时间,本项目在 期准备工作, 估算工期约 年未完成建设任务。 个月。 年内建设完成建设前二、实施进度安排 200 年 200 年 月底前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与审批。 月底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与审批。200 年 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与图审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200 年 施工单位。 200 年 2009 年 月底前完成项目施施工准备工作。 月-2010 年 月项目实施与竣工验收。 月底前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并通过招投标确定第十章 工程招投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1 年第 9 号令, 本项目须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与其他咨询服务单位。 一、 招标工作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规定》 (3)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 二、招标范围 本项目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以及重要材料等采购活动均实行招标形式。 三、招标组织形式 (1)招标机构:业主自身无组织自行招投标的能力,因此 由项目业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实施招标的相关工作。 (2)评标委员会:由从招投标中心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五 名专家以上(单数)组成的评标委员会。 四、招标方式 按照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有关要求,结合本项目特点,拟 采用以下招标方式: 工程的施工须采用国内公开招标。 设计监理等由于工作量较 少,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选择服务单位。 五、公告发布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发布暂行办法》 ,本项目初步 拟在汉中日报上刊登。 六、招标工作 根据国家原计委第 9 号令的要求, 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招投 标主管部门申报核准项目招标内容与方法,具体指标内容见下 表: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 招标组织形 项目 勘察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主要设备采购 招标范围 式 全部招标 全部招标 全部招标 全部招标 全部招标 全部招标 委托招标 委托招标 委托招标 委托招标 委托招标 委托招标 招标 招标 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 招标方式 备注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本项目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均 应严格通过招标投标来选择,以确保资质高、信誉好,有类似工 程经验的单位来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 确保项目保质保量顺 利完成。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估算 1、估算依据 业主对本工程项目的使用要求、意见及设想。 建安工程根据《陕西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市政工程投资 、 估算编制办法〈试行〉、 》《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 和类似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进行估算。 主要材料价格以市场信息价为编制依据。 土地费以经批准的实施方案中确定的价格估算。 项目设计方案 二、投资总额概算: 投资总额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概算为 3548 万元,其中:估算土地费用 1500 万元。 供地方式: 划拨。 建筑工程费用 元;其他费用 万元。配套设施工程 万元; 安装工程费用 万 万元。移民小区工程项目投资概算表见附件: 二、项目资金筹集 本项目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资金来源于灾后重建中央基金。第十二章财务可持续性评价1、单位功能投资(按可安置移民人员为基数) 单位功能投资=.25 万元/人 项目单位功能投资为 10.25 万元/人 2、单位功能投资(按建筑面积为基数) 单位功能投资=.4413 万元/O 项目单位功能投资为 0.4413 万元/O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建筑占地 4020 O,总建筑面积 8040 O, 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项目规划总面积 20000 O,建筑占地 4020 O,道路系统与场地建筑面积 9502 O ,项目还包括小区内 配套的供排水、电力、照明、通讯等子工程。项目投资经估算为 3548 万元。通过道路工程的建设,使安置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 完善,促进社会经济按计划实施。 项目建设符合肖家坝、何家院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的需要, 它的建设可使村民远离地质灾害的困扰,逐步走向小康。保障当 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预计可安置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移民 91 户,可安置人口为 346 人。它的建设可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品 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能起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同时 社会对项目认可程度非常高, 并且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和职能部 门的大力支持,各项条件都已具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实 施后均无社会风险。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程项 目规划总面积 20000 O,建筑占地 4020 O,道路系统建筑面积 9502O,项目还包括小区内配套的供排水、电力、照明、通讯等子工程。 项目投资经估算为 3548 万元。本项目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 3548 万元来源于灾后重建中央基金。通过道路工程的建设,使该小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完善,促 进社会经济按计划实施。 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 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程项 目的建设,可使 91 户 346 人得到可靠安置,促进当地社会经济 按计划实施。 宁强县高寨子肖家坝、 何家院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工程项 目建设条件成熟,方案合理可行,符合规划、项目资金可落实, 预测社会效益良好,本项目的建设开发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建议进入下一工作程序。
地质灾害搬迁报告―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