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离休干部还能转回中国现役军人有多少吗

查看: 6181|回复: 1
军队干部转业政策规定
上尉,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4 积分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498 小时
一、总的原则  1.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2.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  3.国家设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机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市(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机构。  4.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
  二、安置地点  1.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2.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4年的;  (2)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3年的;  (3)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  (4)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3.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4.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也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自主择业的;  (2)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的;  (3)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4)因战因公致残的。  5.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也可以到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以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  6.因国家重点工作、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单位以及其他工作需要的军队转业干部,经接收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符合安置地吸引人才特殊政策规定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该地区安置。
  三、工作分配与就业  1.担任师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以下职务(含科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且军龄不满20年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采取计划分配的方式安置。担任团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职务且军龄满20年的转业干部,可以选择计划分配或者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  2.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其德才条件和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专长安排工作和职务。  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其他担任师、团级职务或者担任营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上述规定,合理安排。  3.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应当按照其在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需要的可以安排行政职务。担任行政职务并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地方工作需要和本人志愿,可以安排相应的行政职务或者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4.国家下达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年度增人计划,应当首先用于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编制满员的事业单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实际接收人数相应增加编制,并据此增加人员工资总额计划。  5.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对有的岗位,也可以在军队转业干部中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安置。  6.对计划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其军队等级安排相应的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并给予3年适应期。企业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计划,根据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志愿进行分配,企业安排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并给予2年适应期。军队转业干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或者有固定期限劳动、聘用合同,用人单位不行违约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7.中央和国家机关京外直属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时完成所在地党委、政府下达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需要增加编制、职数和工资总额的,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8.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政府应当采取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向用人单位推荐、纳入人才市场等措施,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9.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社会上招聘录用人员时,对适合军队转业干部工作的岗位,应当优先录用、聘用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  10.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体的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视情提供低息贷款,及时核发营业执照,按照社会再就业人员的有关规定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税费。
  四、待遇  1.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待遇按照不低于接收安置单位与其军队同等条件人员的标准确定,津贴、补贴、奖金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退休时的职务等级低于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的,享受所在单位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退休待遇。本条规定不适用于到地方后受降级以上处分的军队转业干部。  3.计划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和津贴、补贴、奖金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和所在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4.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享受相应的待遇。在军队从事护理、教学工作,转业后仍从事该职业的,其在军队的护龄、教龄应当连续计划,享受接收安置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  5.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发给退役金。团级职务和军龄满20年的营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的月退役金,按照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为计发基数80%的数额与基础、军龄工资的全额之和计发。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一年,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1%。  6.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下列条件和标准增发退役金:  (1)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或者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分别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5%、10%、15%。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  (2)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15年、20年以上的,分别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5%、10%、15%。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  本办法第三十八条和本条各项规定的标准合并计算后,月退役金数额不得超过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基础、军龄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之和。  7.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调整的情况相应调整增加。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的月退役金低于安置地当年党和国家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月退休生活费数额的,安置地政府可以发给差额补贴。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被党和国家机关选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停发退役金。  8.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停发退役金。区别不同情况,一次发给本人生前10个月至40个月的退役金作为怃恤金和一定数额的退役金作为丧葬补助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遗属生活确有困难的,由安置地政府按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定发给生活困难补助金。  9.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所在单位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政治待遇;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安置地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的有关政治待遇。  10.军队转业干部在服现役期间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比照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享受相应待遇;被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者荣立一等功,以及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比照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享受相应待遇。% R- L: `6 c0 s% e) P) I
  五、培训  1.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是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  2.对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当进行适应性培训和专业培训,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在安置前组织性培训。培训工作贯彻&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和&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  3.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的专业培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按部门或者专业编班集中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军队转业干部参加培训期间享受接收安置单位在职人员的各项待遇。  4.自主择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主要依托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具体实施,也可以委托地方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承担具体工作。负责培训的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加强定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竞争能力。  5.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主要承担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适应性培训和部分专业培训,以及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从事社会服务的收益,主要用于补助培训经费的不足。  6.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支持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对报考各类院校的军队转业干部,应适当放宽年龄条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应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投档。
  六、住房保障  1.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及军队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改革现行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逐步实行军队转业干部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和社会会,以促进军队建设、维护军队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  2.基本原则  与国家及军队房改政策衔接配套,坚持编筹规划、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合现负担的原则,体现对军队转业干部的优待。军队转业干部享受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地方人员的各项住房待遇。  3.住房供应保障  (1)保障方式。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主要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现有住房或租住周转住房,以及修建自有住房等方式解决。  (2)房源供应。安置地人员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按要求为军队转业干部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对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前提供房源;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后的一年内提供房源。所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应当做到选址合理、质量可靠、设施配套。  (3)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安置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安置单位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应优先向军队转业干部出售。军队转业干部购房面积由其根据家庭支付能力自主决定。  (4)租住周转住房。对于安置地暂难以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全适户军队转业干部、配偶无住房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金确有困难的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提供周转住房供租住。 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或购买适当数量的住房,作为军队转业干部的周转住房,重点解决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  (5)购买军产住房。租住售房区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及春配偶确无其他住房的,可按军队现有住房出售管理的有关规定购现有住房。  (6)修建自有住房。各地应结合小城镇的改造支持和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建造、翻修自有住房。军队转业干部自建住房,享受国家和安置地人民政府有关自建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  (7)住房档案移交。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配偶的住房情况和住房需求,由军队团(含)级以上单位干部、财务、营房部门审核上报。军队转业干部住房档案与其本人档案材料一并移交地方。  (8)退还军产住房。租住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或者配偶已购买或租住地方住房,以及已修建自有住房或采取其他方式解决了住房的,应及时退还军产住房。  4.住房补贴  (1)住房补贴来源。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转业后在地方工作期间的住房补贴,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按有关规定解决。  (2)住房补贴对象。2000年及其以后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及其配偶,未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居工作房价购买住房或未参加集资建房的,可按规定申请住房补贴;已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参加集资建房给予货币补差的,按军队有关规定执行。配偶已租住地方住房的,可按房改成本价购买,购房实际建筑面积达到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分别按军队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给予货币补差;按经济适用住房购其配偶现租住住房的,夫妇双方可以按规定分别申请住房补贴。  (3)住房补贴方式。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住房补贴暂行办法》([2000]后财字第18号)规定计发,计发时间截止到军队停发工作的下一个月。安置地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高于军队基本住房补贴基准房价的,由军队按规定计发地区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的住房补贴,由接收安置单位按照体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4)住房补贴申请。军队转业干部申请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应如实提供家庭住房情况等有关资料,由本人所在团(含)级以上单位营房部门会同干部、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办理。  (5)住房补贴发放。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军队团(含)级以上财务部门在军队转业干部离队时发给个人。其中,租住军产住房的,退还军产住房时计发给个人。  (6)配偶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配偶的住房补贴按其所在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已实行住房补贴制度的单位应按国家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划拨、支付。 夫妇均为军队干部,一方转业需要购买住房的,留队一方可以申请住房补贴。
  七、社会保障  1.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视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其服现役期间的医疗等保险费,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接收安置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向等条件人员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待遇;计划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障,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3.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未被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期间的医疗保障,按照安置地党和国家机关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家属安置  1.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的工作,安置地党委、政府应当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与军队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发出报到通知。调入调出单位相应增减工资总额。对安排到实行合同制、聘任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应当给予2年适应期。适应期内,非本人原因不得擅自违约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2.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子女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地政府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体的,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并按照国家和安置地促进就业的有关规定减免税费。  3.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和未工作的子女可以随调随迁,各地公安部门凭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的通知及时办理迁移、落户手续。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由安置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安排;报考各类院校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军队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以随调一名已经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各地在办理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落户和转学、入学习事宜时,不得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  4.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随迁配偶、子女,已经参加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其社会保险关系和社会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并转移或者继续支付。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照国家和安置地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在线时间1 小时
嗨,最准确的政策还是日中央颁布的21号文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条例》,但是十几年来全国各地方均没有按此文件执行,特别是里头第二十三条,“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按通常理解所谓的相应职务,部队的团级应该是相应于地方的正县级的,师一级应该相应于厅级,但是十几年来,就说郑州市吧,正团职干部都是安排的副县级岗位,有的是副县实职岗位,即所谓的领导职务,有的是安排为副县级调研员,即非领导职务,更有甚者像三个开发区那就更扯淡了,市委组织部安排过来的副调研员,他们还要重新安排到各部门的副职岗位上,也就是正副科的岗位,其实这典型的就是一种阳奉阴违的表现,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县一级也进入了第二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就想,党中央的政策都不执行,或说执行起来都打折扣,党的路线都不执行,还讲群众路线,真是笑话民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关于军队部分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各项经费标准问题和有关规定》的通知
&&纯文字版民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关于军队部分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各项经费标准问题和有关规定》的通知
日,民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重庆、沈阳、武汉、大连、西安、哈尔滨、广州市民政局,各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军委直属各院校政治部、后勤部(院务部),武警总政治部、后勤部: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号文件精神,军队部分离休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以下和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以下以及相当职级的离休干部) 移交地方后,暂时保留军籍(不发军服),其生活待遇原则上保持军队离休干部的标准,所需的各项费用,当年剩余月份的由军队一次拨给地方的安置部门,具体办法由民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现将《关于军队部分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各项经费标准和有关规定》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附:关于军队部分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各项经费标准和有关规定
一、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地区性工资补助和生活费补贴,不包括从事有毒有害等专业性的岗位津贴。基本工资按中央军委[1980]3号文件执行; 地区工资补助和生活费补贴均按总后勤部(65)第15号文件执行(见附件之一)。
二、公勤费:师职以下离休干部,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3]政干字第4号文件规定执行。发放标准,按1984年参联字2号文件规定,每人每月发给一个公勤人员全费的四分之一。领取护理费的不发公勤费。领取公勤费的离休干部,个人生活需要管理部门料理的,按规定交费(见附件之二、三)。
三、服装费:离休干部不发军装,按标准发给服装费。一九八五年移交地方的,当年的服装费由军队一次发给本人,团职干部温区、热区的每人549元, 寒区的每人560元;营职以下干部温区、热区的每人171元,寒区的每人270元, 从一九八六年开始,由安置地区民政部门按标准逐月发给服装费。一九八六年以后移交地方的,从移交的下个月起按安置地区军队标准逐月发给服装费。标准为团职干部每人每月:温区、热区12元,寒区13元;营职以下干部每人每月:温区、热区6元,寒区 9元(寒区、温区、热区的划分,见附件之四)。
四、交通费: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3]政干字第4 号文件规定执行,师职以下干部每月发15元。用车按规定收费。收费标准,在限额车公里( 师职以下干部每人每月8 0公里)以内用车的,每车公里收费0.05元;超过车公里限额的,吉普车每车公里收费0.20元,各型卧车、旅行车每车公里收费0.25元。
五、副食品价格补贴:根据总后勤部(79)后财字第1663号和总后财务部(79)财工字第713号文件规定,按安置地区的规定标准执行。
六、肉食差价补贴:按安置地区的标准执行。
七、粮价补贴:按安置地区标准执行。
八、洗理费:按总后勤部(1984)后财字第204号文件规定执行,每人每月发给2元。
九、房租、水电补助费:每户每月补助8元,按当地居民标准交纳房租和水电费。
十、住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总后勤部关于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和本人按军队干部交费标准(每人每天0.5元)的差额部分发给本人。(见附件之五)。
十一、粮、食油供应标准:粮食按本人定量,食油按每人每月1.2斤发给。 从移交的下个月起由安置地区的粮食部门按上述标准供应,并享受当地政府规定的同职级干部各种优待,包括副食、紧俏商品从优供应。
十二、离休干部移交地方时,由军队将家具费、安家补助费以及离休干部( 及随迁家属)前往居住点途中所需的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托运费和伙食补助费等, 按照军队有关规定和标准,发给本人。
十三、医疗费:根据总后勤部(1985)后财字第15号文件规定,离休干部每人每月20.60元。根据总政治部、总后勤部(78)后卫字第1915号文件规定,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后其无工作的直系亲属继续享受医疗包干,医疗补助费每人每月2.2元,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前参加革命工作,转为随军家属的,移交地方后仍享受免费医疗,医疗费每人每月2.5元。移交当年剩余月份的医疗费, 由军队一次拨给安置地区的卫生部门。
十四、福利费:根据中央军委(1970)15号文件规定,按干部工资2.5%( 西藏军区、西沙部队、乌鲁木齐军区的阿里和塔什库尔干地区按4%)提取福利费, 由管理单位掌握开支。
十五、探亲路费:军队离休干部,根据总政治部、总后勤部(81)政联字第4 号和总政干部部、总后财务部(81)政干字第175号、财事字第289号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2)后财字第475号文件规定,享受探亲待遇。在移交当年未享受探亲假,也未发给探亲路费的可由军队按规定的标准,将探亲路费发给个人。(见附件之六、七)。
十六、宿舍取暖补贴费:按安置地区的现行规定执行。
十七、残废金:按民政部,财政部民[1984]优22号文件执行,移交当年的由军队发给本人。
十八、护理费: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4]参联字2 号文件执行,即:个别生活不能自理,经大单位批准发给护理费的,亦按公勤费全费标准发给。但公勤费或护理费只能享受一种。
十九、特需经费: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号文件执行,每人每年按150元,由离休干部管理单位掌握开支。
二十、机动费:按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1)后财字第929号文件执行, 每户每月补助6元,由离休干部管理单位掌握开支。
二十一、公杂费:按总后勤部(1985)后财字第15号文件规定执行,每人每月1.10元,由离休干部管理单位掌握开支。
二十二、差旅费:按每人每年77元计领,由离休干部管理单位掌握开支。
二十三、政治工作费:按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78)政联字第9号和(1983) 后财字第229号以及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4)后财字第553号文件规定,每人每月2.25元。当年由军队划拨给地方的政治工作费,根据总后勤部财务部(81)财事字第024 号通知,按标准的87.8%(不包括八四年增加的订阅报刊费每人每月0.6元),即2.04元计算。
二十四、给养器材费:按总后勤部(1985)后财字第15号文件规定执行,每人每月0.45元,由离休干部管理单位去掌握开支。
二十五、一九五五年前后复员仍为随军家属的女同志,其生活待遇按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 982)政干字第233号文件规定执行(见附件之八)。
二十六、丧葬费:按当地党政机关同职级干部的标准执行。
二十七、抚恤金:一次性抚恤金,按财政部、民政部(79)财事9号、民发(79)2号文件规定执行,并继续按总政治部、总后勤部(65)总政干字第541号、(65) 后财字第869号文件规定,享受牺牲病故后六个月内工资逐月照发给其遗属的待遇(见附件之九)。
二十八、 遗属生活补助费:随军干部遗属生活补助费, 按总政治部、 总后勤部(1982)政干字第64号和(1984)政干字第493号文件规定执行。(见附件之十、十一)。
二十九、离休干部去世后,配偶在世时按总后财务部(84)财事字第236号文件规定,领报有关公用经费(见附件之十二)。
三十、军队离休干部移交地方时,当年所带的各项经费中不包括丧葬费、抚恤费、遗属生活补助费和离休干部去世后有关公用经费。
附件1:总后勤部关于军队干部的地区工资补助的规定
(经军委第243次办公会议批准,(65)第15号文件)
……对军队干部的地区工资补助规定如下:
一、军委颁发的军队干部的工资标准,军队干部不论驻在哪类工资区,都一律执行。鉴于目前国家还有工资类区的划分和地区补贴等情况,对驻第7类(含) 以上工资区的军队干部也需要按工资类区的划分,给予适当的地区工资补助。……为了便于各单位执行,根据上述原则,制定各级干部的地区工资补助标准表(附后)。
二、军队干部不论驻在哪类工资区,凡当地国家机关行政干部有生活费补贴或各种地区津贴的,军队干部也按照国家机关同级行政干部相等的补贴金额发给补助( 例如):乌鲁木齐地区国家机关行政21级干部每月有18元2角的生活费补贴,当地军队21级干部也同样给予18元2角的地区工资补助)。此项补助,由各有关军区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报总后勤部备案。
三、对驻在少数边防、高原地区的军队,如当地无国家机关行政干部、无生活费补贴或各种地区津贴,而生活环境条件又很艰苦的,需要给予地区工资补助者,可由各有关军区根据驻地条件,提出补助标准,报总后勤部批准后执行。
本规定自日起执行。从执行之日起,原来的高物价地区的生活补助费、边疆地区薪金补助等,同时废止,旧标准高于新标准的部分,一律不予保留。
附件2: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在离休干部中实行公勤费、交通费、装费的通知(摘录)
(1983)政干字第4号
一、公勤费
公勤费标准。一个公勤人员按当地一个普通机械行业二级工的标准工资额计发:正军职以上干部每人每月按编配公勤人员数计发;副军职干部每人每月按二分之一个公勤人员费计发;师职以下干部,每人每月四分之一个公勤人员费计发。领取护理费的不发公勤费。
离休干部领取公勤费后,个人生活需要由干休所、管理部门协助料理的,按规定交费。
二、交通费
交通费标准。编配有专车的干部每月发给50元,军职干部每月发给30元,师职以下干部每月发给15元。
离休干部用车,实行车公里“定额包干”。即按照编制车辆数的油料指标、车公里限额,除管理单位预留五分之一作为集体活动使用,其余按每人每月所领交通费数额换算成车公里票,发给本人,乘车交票。交通费每半年结算一次,节余归己,超支自负。
离休干部领取交通费后,除开会、听报告、外出作传统教育报告、上级组织谈话,以及抢救危重病人用车免予收费外,其它用车一律收费。收费标准:在限额车公里以内用车的;每公里收费0.05元;超过车公里限额用车的,吉普车每公里收费0.20元,各型卧车、旅行车每公里收费0.25
元;到体系医院看病用车,单程在十公里以上的,按十公里收费。
离休干部私事用车,在外停留时间超过三小时的,每一小时加收0.5元。 空车返回时同样收费。私事用车一律不跑长途。
离休干部病故后半年之内。,配偶可以继续享受离休干部的乘车待遇。半年之后。停发交通费。离休干部的家属、子女不得享受离休干部的乘车待遇。因事急需用车的,按规定交费。
三、服装费
服装费标准。离休干部不领军服的,按规定的标准外价拨价(基本同市场价)发给服装费。
四、配有专职公勤人员和专车的离休干部,是否实行公勤费、交通费办法,由本人选定,确定后一般不再变更。
五、实行公勤费、交通费开支的经费,在干部工资科目中实报实销。服装费在被装购置费内报销。
附表:全军统一的军队干部驻第7类至第11类工资区的地区工资补助标准表
------------------------------------------------------------------------------------------
每人每月地区工资补助标准(元)
|----------------------------------------------------------------------------
------------|------------|------------|------------|--------------|------------------
一、二、三级|
------------------------------------------------------------------------------------------
:附件3: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军职以上干部发放公勤费的通知(摘录)
(1984)参联字2号
二、发放标准
(一)……离休的师职以下干部按四分之一计发。公勤费的具体标准详见附表
(二)个别生活不能自理,经各大单位批准发给护理费的,亦按公勤费全费标准发给。但公勤费或护理费只能享受一种。
附表:公勤费标准表
----------------------------------------------------------------------------------------------
------------------|----------------|--------------------------------------------------------
上海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浙
|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
|省、贵州省
------------------|----------------|--------------------------------------------------------
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
|龙江省、福建省(不包括列入三类的地区)、广东省、(不
|包括列入三、四类的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甘肃省(不包括列入三类的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福建省的厦门市
广东省的广州市、汕头市、海南岛
甘肃省的玉门市
------------------|----------------|--------------------------------------------------------
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
附件4:被装物资供应的气候区域划分
(一)寒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和河北的宣化(含)、山西的大同(含)、陕西的榆林(含)、甘肃的兰州(不含)以北地区以及四川的二郎山以西地区。其中黑龙江之黑河以北,内蒙、新疆之中苏、中蒙边境和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之三千五百米以上高原地区为高寒区。
(二)温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和河北的宣化以南、山西的大同以南、陕西的榆林以南、甘肃的兰州以南地区及四川的二郎山以东,贵州的毕节地区,云南的昭通、丽江、迪庆、怒江地区和东川市。
(三)热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除毕节地区)和云南省(除昭通、丽江、迪庆、怒江地区和东川市)。
(四)一个师(或独立团)分驻两个气候区时,其服装发放按何区标准执行,由军区决定。标准中各个气候区域内提到的北部、南部的具体划分,亦由军区确定。
附件:各省、市、自治区气候区内的县(市)和南、北部的具体划分。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赤城县、康保县、张北县、尚义县、崇礼县、万全县、怀安县、宣化县、宣化市、围场县、丰宁县。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阳高县、左云县、右玉县、怀仁县。
陕西省:榆林县、府谷县、神木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佳县、米脂县、子洲县、绥德县、吴堡县、清涧县。
甘肃省:武威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永登县、臬兰县、景泰县、天祝县、张掖县、山丹县、高台县、乐民县、临泽县、肃南县、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嘉峪关市、玉门市、酒泉县、安西县、金塔县、敦煌县、阿克塞县、肃北县、夏河县、玛曲县、临潭县、舟曲县、碌曲县、迭部县、卓尼县、宕昌县、岷县。
四川省:木里县、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松潘县、阿坝县、壤塘县、若尔盖县、黑水县、红原县、汶川县、理县、南坪县、茂汶县、康定县、丹巴县、沪定县、九龙县、雅江县、乾宁县、甘孜县、色达县、炉霍县、道俘县、新龙县、白玉县、德格县、邓柯县、石渠县、理塘县、稻城县、得荣县、巴塘县、义敦县、乡城县。
其中,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之三千五百米以上高原地区,新疆、甘肃、宁厦、内蒙、黑龙江的呼伦贝尔盟、吉林的哲里木盟的中苏、中蒙边境地区和黑龙江之黑河以北地区均为高寒区。
(1)温区北部:
北京市及所属各县。
河北省除寒区地区。
山西省除寒区地区。
陕西省除寒区地区。
甘肃省除寒区地区。
四川省:绵阳县、德阳县、锦竹县、江油县、青川县、广元县、旺苍县、剑阁县、遂宁县、蓬溪县、梓南县、中江县、梓潼县、北川县、三台县、安县、平武县、盐亭县、射洪县、雅安县、荥经县、石棉县、芦山县、名山县、汉源县、天全县、宝兴县、西昌县、冕宁县、会东县、米易县、宁南县、会理县、盐边县、德昌县、盐源县、昭觉县、美姑县、金阳县、普格县、布拖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越西县、沐川县、健为县、峨眉县、洪雅县、丹陵县、峨边县、马边县、灌县、彭县、什邡县、邛崃县、崇庆县、大邑县、浦江县、酉阳县、秀山县、万源县、通江县、巴中县、南江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乐山县、青神县、井研县、夹江县、彭水县、武隆县、渡口市 。
贵州省:毕节县、金沙县、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县、水城县。
云南省:昭通县、鲁甸县、大关县、盐津县、绥江县、镇雄县、威信县、巧家县、彝良县、永善县、会泽县、华坪县、永胜县、丽江县、宁蒗县、中甸县、德钦县、维西县、贡山县、福贡县、碧江县、泸水县、兰坪县、东川市。
(2)温区南部:
上海市及所属各县。
四川省除寒区和温区北部地区。
(1)热区北部: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乐昌县、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曲江县、连南县、连山县、连县、乳源县、蕉岭县、平远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县、灵川县、资源县、灌阳县、龙胜县、兴安县、全州县、三江县、融安县。
贵州省除温区北部地区。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县、富民县、晋宁县、呈贡县、玉溪县、华宁县、通海县、峨山县、澄江县、易门县、江川县、曲靖县、马龙县、富源县、陆良县、寻甸县、路南县、宣威县、师宗县、罗平县、弥勒县、泸西县、宜良县、嵩明县、沾益县、临沦县、双江县、凤庆县、沦源县、云县、镇康县、永德县、耿马县、保山县、昌宁县、施甸县、腾冲县、潞西县、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瑞丽县、龙陵县、下关市、大理县、永平县、鹤庆县、洱源县、祥云县、巍山县、漾濞县、云龙县、剑川县、南涧县、弥渡县、宾川县、楚雄县、牟定县、元谋县、禄劝县、大姚县、永仁县、南华县、武定县、碌丰县、双柏县、姚安县。
(2)热区南部:
广东省除热区北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除热区北部地区。云南省除温区北部和热区北部。(根据总后军需部一九七六年七月《被服装具供给标准(汇编)》整理)
附件5:总后勤部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辽宁省(除三类区以上地区)。吉林省(除二、三类区)
|--------------|----------|------------------------------------------------------------------
吉林省的靖宇县。黑龙江省(除四类区以上地区)。内蒙古自治
|区的昭盟、哲盟(除五类区)。
|--------------|----------|------------------------------------------------------------------
辽宁省宽甸县。吉林省安图县松江以南地区,集安、长白、和
1.47|龙、延吉、珲春县、浑江、图们市。黑龙江省北安市。内蒙古自治地
|区赤峰、通辽市。
|--------------|----------|------------------------------------------------------------------
辽宁省沿海:海洋、獐子、广鹿、大长山、小长山、石城、长兴岛。
黑龙江省孙吴、逊克、嘉荫、萝北、绥宾、同江、抚远、饶河、虎
|林、密山、鸡东、穆棱、东宁、爱辉县、绥芬河市。内蒙古自治区东
|四盟(其他类区除外)。
|--------------|----------|------------------------------------------------------------------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边防一线分队。
|--------------|----------|------------------------------------------------------------------
黑龙江省呼玛县。内蒙额尔古纳右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
1.62|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满州里市,科右前旗阿尔山一带的宝格达
|山、伊尔施、三果山、三一敖山、冻死人山。
|--------------|----------|------------------------------------------------------------------
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和黑龙江省爱辉县的边防一线分队。
1.72|辽宁省沿海:大鹿、小鹿、三山、大耗子、小耗子、褡连、大王家、小
|王家、洪子东、乌莽、■蛸、哈仙、塞里岛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省(除二、三类区)。
|--------------|----------|------------------------------------------------------------------
河北省的承德、张家口地区(除三、四类区);保定地区的来源、
山西省雁北地区的天镇、应县、浑源、广灵、灵丘县;忻县地区
|的忻县、平原、代县、静乐、繁峙、五台、定襄、昌梁地区的离石、柳
|林、方山、临县、中阳、交口、石楼、岚县;太原市的娄烦县。
|--------------|----------|------------------------------------------------------------------
张家口地区的康保、沾源、张北、尚义县。
山西省吕梁地区的兴县;雁北、忻县地区(除二类区);大同市。
内蒙古自治区(除四类区以上地区)。
|--------------|----------|------------------------------------------------------------------
河北省丰宁、围场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哈纳尔、壤黄、正镶
1.45|白、正兰太、太仆寺、西乌、察右后、伊金霍洛、准格尔、杭锦、乌
|审、鄂托克旗、多伦、化德、东胜县,乌海市、包头市白云矿区。
|--------------|----------|------------------------------------------------------------------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阿巴嗄、东乌、达茂联合、四子王、苏
|尼特右、乌拉特中、乌拉特后旗、二连市。
|--------------|----------|------------------------------------------------------------------
五类区范围内的边防一线分队。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阿拉善
|--------------|----------|------------------------------------------------------------------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阿拉善右旗边防一线分队。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山东省(除海岛)。
|--------------|----------|------------------------------------------------------------------
山东省南长山、北长山、养马、镆铘、杜家岛。
|--------------|----------|------------------------------------------------------------------
山东省庙岛、大黑山、小黑山、大竹山、小竹山、砣矶、大钦、小
1.62|钦、北隍城、车由、■矶、高山、崆峒、刘公、鸡呜、苏山、千里岩、
|长门岩、大管、灵山、朝连、大福岛、南隍城、大公。
--------------|--------------|----------|------------------------------------------------------------------
江苏、浙江、安徽省和上海市(除二类区以上地区)。
|--------------|----------|------------------------------------------------------------------
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金寨县、祁门、石台县。
|--------------|----------|------------------------------------------------------------------
沿海岛屿:定海、崇明、横沙、长兴、东西连、泗礁、大巨、岱山、
1.47|东长涂、普陀山、钓山、小竹山、桃花、朱家兴、六横、洞头、岙山
|岛、温州市。
|--------------|----------|------------------------------------------------------------------
沿海岛屿:檀头、上大陈、下大陈、南关、北关、大盘寺、凤凰山、
|小巨山、五奎山。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沿海岛屿:花乌、嵊山、枸杞、金鸡、黄龙、庙子湖、鼠浪湖、葫
1.67|芦、大洋、小洋、薄刀嘴、南几、北几、达念山、车牛山、平山、白节、
|洛华、羊毛洞、青滨、东福山、北渔山、南渔山、积谷山、大戢山、佘
|山、浪岗、鸡骨礁、秦山、开山、南韭山、雀儿岙、披山。
--------------|--------------|----------|------------------------------------------------------------------
|--------------|----------|------------------------------------------------------------------
福建省三明、建阳、龙溪、龙岩地区。
|--------------|----------|------------------------------------------------------------------
福建省福州、厦门市、晋江、宁德地区。
|--------------|----------|------------------------------------------------------------------
福建省沿海(含湄州、南日、平潭),福州市闽候县。
|--------------|----------|------------------------------------------------------------------
福建省沿海:大、小、角屿、海屿、青屿、台山、西洋、北霜岛。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
--------------|--------------|----------|------------------------------------------------------------------
|--------------|----------|------------------------------------------------------------------
广西自治区(除三类区以上的地区)。
|--------------|----------|------------------------------------------------------------------
广西的防城、宁明、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县、凭祥市
广东的梅县、韶关、肇庆、湛江、汕头、惠阳、佛山地区、广州市。
|--------------|----------|------------------------------------------------------------------
广东海南岛,南沃、上川、下川、巫州岛。广西涠州岛。
|--------------|----------|------------------------------------------------------------------
广西中越边防一线分队,斜阳岛。
广东东瑁洲、西瑁洲、三门、大辣甲、南澎、茫洲、乌猪洲岛、海
|南榆林地区。
|--------------|----------|------------------------------------------------------------------
广东省蜈蜘和西沙群岛。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贵州省,云南省(除二类区以上地区)。
|--------------|----------|------------------------------------------------------------------
云南省的文山州、红河州;迪庆大州中甸县;丽江地区的宁蒗
|--------------|----------|------------------------------------------------------------------
云南省富宁、麻坡栗、西畴、马关、屏边、绿春、镇康、潞西、瑞
|丽、陇川、龙江、腾冲县;畹町镇,河口、金平、江城、澜沧、景洪、
1.52|勐海、耿马、沧源、盈江、泸水、德钦、勐腊、勐连、西盟、磐江、贡
|山、福贡县。
--------------|--------------|----------|------------------------------------------------------------------
四川省的成都、重庆、自贡市、温江、绵阳、乐山、雅安、内江、南
|充、达县、万县、涪陵、永川、宜宾地区。
|--------------|----------|------------------------------------------------------------------
四川省渡口市、凉山州、茂汶、汶川、理县、泸淀县。
|--------------|----------|------------------------------------------------------------------
四川省甘孜、阿坝州。
|--------------|----------|------------------------------------------------------------------
四川省石渠、色达、白玉、德格、理塘县。
|--------------|----------|------------------------------------------------------------------
四川省若尔盖县。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陕西省(除延安、榆林地区)。
|--------------|----------|------------------------------------------------------------------
陕西省的延安地区。甘肃省的兰州市、平凉、庆阳、天水、定西、
1.38|武都(除宕昌、岷县)地区、临夏州。宁夏自治区(除固原地区、同
|心、盐池、陶乐县和石嘴山市、贺兰山地区)
|--------------|----------|------------------------------------------------------------------
陕西省的榆林地区(除镇北台)。甘肃省的武都地区的宕昌、岷
|县、张掖、武威地区(除景泰、天祝、古浪县);洒泉地区(除四类区
1.44|以上地区)。宁夏自治区的固原地区、石嘴山市和同心、盐池、陶
|乐县。青海省的西宁市和大通、民和、阿中、湟源、乐都、互助、化
|隆、循化、贵德县。
|--------------|----------|------------------------------------------------------------------
陕西省榆林地区镇北台。甘肃省景泰,天祝、古浪县,峪嘉关
|(含)以西区地(析六类区)。
|--------------|----------|------------------------------------------------------------------
宁夏自治区贺兰山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甘肃省的甘
|南州,肃北、阿克塞县。青海省(除其他类区)。
|--------------|----------|------------------------------------------------------------------
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祁连县以西山区(不含县址),格尔木
|市,兴海、天峻、海晏、刚察、久治、班玛、昂久、称多、河南、泽库、
1.92|甘德、玛多、扎多、治多、达日、曲麻来县。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同北县管辖的边防地区一线
|--------------|----------|------------------------------------------------------------------
青海省玉树、果洛地区。
--------------------------------------------------------------------------------------------------------------
陆勤伤病员伙食标准
--------------------------------------------------------------------------------------------------------------
--------------|--------------|----------|------------------------------------------------------------------
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伊牵、昌吉州,阿克苏、和田、塔城地区。
|石河子、奎屯市。
|--------------|----------|------------------------------------------------------------------
哈密、吐鲁番、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均除其他类区)伊牵东
|麻扎、康苏沟、拉那提以东山区。库车龙口以北山区。
|--------------|----------|------------------------------------------------------------------
哈密、塔城、叶城地区和伊梨、博尔塔拉、昌吉州所属各边防
1.62|县、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南山,乌苏巴音沟,和静巴仑台,吐鲁
|番煤窑沟,托克逊以西山区。
|--------------|----------|------------------------------------------------------------------
阿勒泰地区所属各边防县。乌什县。
|--------------|----------|------------------------------------------------------------------
三类区范围内的边防一线分队。克孜静苏州、乌恰、阿克陶、阿
|图什、阿合奇县。
|--------------|----------|------------------------------------------------------------------
阿勒泰地区边防一线分队。
--------------------------------------------------------------------------------------------------------------
注:此件根据(1982)后需字第194号《关于调增部队伙食标准的通知》、(1984)后需字第561号《关于增加部队粮食定量的通知》、(1985)后需字第10号《对驻边防、海岛、高原和经济特区等部队给予伙食补贴的通知》、(84)后需字106号《关于调整部队伙食标准的通知》整理。
附件6: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军队现役干部探亲待遇的规定
(81)政联字4号日
根据国务院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颁发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精神,结合军队的情况,现对军队现役干部探亲待遇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夫妻分居两地的干部探亲,仍按总政治部一九六三年四月二日《关于妥善安置军官家属的规定》执行。即:干部爱人未随军的,干部每年可休假探亲一次,假期为三十天。干部爱人每年也可以来队一次,往返车船费如地方不能报销的,可由军队报销。
二、未婚干部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因战备或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予假期的,或者干部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夫妻在一地生活的干部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四、以上探亲假期是指在家停留的时间,往返路途时间除外。干部探亲的往返车船费由公家报销。此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7:总政干部部、总后财务部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军队现役干部探亲待遇的规定》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81)政干字第175号
财事字第289号
为便于各单位贯彻执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军队现役干部探亲待遇的规定》,现对几个具体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军队现役干部探亲待遇的规定》中所称父母,包括自幼抚养干部长大,现在由干部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二、夫妻分居两地的干部,如每年只是干部回家探亲,其爱人不来队探望的,干部探亲假期可适当延长(不超过十五天)。
三、对夫妻分居两地的干部,每年应主动安排他们探亲,如因战备或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予假期的,爱人又未来队探望,在第二年安排干部探亲时,可一次给假六十天。
四、干部与父母亲、爱人分居住三地,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干部可每年探望爱人一次,每四年探望父母一次。在一年内既符合探望爱人,又符合探望父母的,原则上一次给假,假期为四十五天(路途时间除外),其往返车船费,顺路的按最远探亲地点报销,不顺路的可分别报销。
干部的父亲或母亲有一方与爱人居住在一地的,干部不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五、夫妻在一地生活的干部,每四年探望父母一次的假期,一般应在第四年安排;如家中遇有特殊情况,经组织批准,在这四年的任何一年都可以探望,但下次探望的时间应从第五年算起,不得依次提前。
六、夫妻在一地生活的干部调动工作,其爱人不能随迁的,干部调动的当年,只准许夫妻一方享受探亲假待遇。
七、未婚干部利用探望父母的假期一并回家结婚的,假期为三十天(路途时间除外),往返车船费准予报销,但当年不再报销探亲的车船费;其爱人当年来队探望的车船费如地方不能报销的,可由部队报销一次。
干部的未婚妻(夫)来队结婚的,其车船费如地方不能报销的,可由部队报销,但当年不再报销来队探望的车船费。干部当年回家探望爱人的往返车船费,准予报销一次。
八、干部探亲往返途中,从晚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在车、船上过夜六小时以上的,准予购买火车硬席卧铺票或轮船三等舱票。乘坐使用空调设备的火车时,另外加收的空调费准予报销。白天乘坐轮船时,准予购买四等舱位票或比统舱高一等舱位票。
九、干部探亲往返途中,受交通条件所限,对于无直达车次,必须中转乘坐车船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中转住宿费超过规定住宿标准和天数的,其超过部分由本人自理。
途中连续乘长途公共汽车或其它民用交通工具,夜间停驶必须住宿的,其住宿费按上述规定报销。
途中遇到意外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塌方等,造成交通暂进中断,其等待恢复交通期间的住宿费,可凭当地交通机关证明和住宿费单据报销。
十、干部探亲往返途中,从部队驻地至车站、码头和从车站、码头到家,以及中转换车(船)、住宿时,必须的市内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可凭据报销。乘坐出租的车辆费由本人自理。
十一、干部探亲往返途中,行李物品寄存费、托运费等,以及趁便游览或因其他私事绕道等开支的费用,均由本人自理。
十二、干部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如为减少途中时间,或者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个人自理。本通知自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军队现役干部探亲待遇的规定》颁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8: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妥善解决一九五五年前后复员女同志政治、生活待遇和转业女同志不再回军队安置的通知
(1982)政干字第233号
根据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央军委一九五三年七月发了《关于处理妇女同志转业及调整妇女同志工作的补充指示》,国防部又于一九五五年一月作出了《关于处理和留用妇女工作人员的决定》。在军委指示和国防部的决定颁发后,军队的女同志,大部分转业到地方安排了工作,有一些留队改为军队职员,还有一些复员转为随军家属。二十多年来,这些转业和复员的女同志,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在安置和处理这些女同志的问题上,也出现了某些混乱。有的单位擅自把个别女同志收回部队,恢复军籍,不适当的提高待遇,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今后不能再这样办。考虑到复员后仍为随军家属的女同志中,有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有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党为军队建设做出过贡献,而且有的因负伤致残,现在又年老多病,实际困难较多,需要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应有的关怀和照顾。同时,近几年来,有部分留军队当职员和转业地方工作的女同志,来信来访要求收回部队,恢复军籍,或离退休后由部队安置。为此,经中央军委批准,现将解决这些女同志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和照顾那些复员后仍为随军家属的女同志。可根据她们原在部队时的职务、级别,按规定吸收她们听报告、参加学习和其它一些活动。同时,要关心她们的医疗和身体健康,使她们安度晚年。她们逝世后,由其所在单位妥为安葬,丧葬费列入“抚恤费”项内报销。
二、一九五五年前后复员现仍为随军家属无固定收入的女同志,在国家没有统一规定之前,可根据她们的不同情况,发给生活补助费: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入伍(含同期参加革命工作,下同)的,每人每月六十元;一九四三年一月一日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入伍的,每人每月五十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到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入伍的,每人每月四十元,符合以上条件已领取遗属生活补助费的同志,也发给此项生活补助费。建国以后入伍的,如生活上确有困难,所在单位可给以适当的不定期的救济。凡领取生活补助费的人员,需经各大单位政治机关批准。生活补助费从本通知公布之日起由她们所在单位发给。经费开支列入“福利费”专项报销。
三、凡改为职员留在军队工作的女同志,不再改为现役军人。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这些同志中符合离休条件的,由其所在工作单位进行安置;符合退休条件的,由其所在工作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并移交政府民政部门安置管理。
四、凡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女同志,一律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不再收回军队安排工作。
附件9: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的通知
(79)财事9号
民发(1979)2号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予以调整。现将新的抚恤金标准列表附后,请与本通知一并转发。
新的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自日起实行。凡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在日以后牺牲、病故的,他们家属的一次抚恤金都按照这个标准发给。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在日以前,日《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件》、《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件》公布以后牺牲、病故的,其家属如果尚未领到一次抚恤金,仍按1955年制定的标准发给。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在上述1950年公布的3个条例以前牺牲、病故的,不论其家属曾否领过抚恤, 都不发给一次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予以优待补助;烈士家属未领过烈属证的,经过一定手续,可以补发。
过去有关牺牲、病故抚恤的规定与本通知有抵触的,都按本通知执行。
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抚恤标准表(日起实行)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
--------------------|--------------------------------------------------------|------------|----------------
中央机关司(局)长、副司(局)长,省级机关局长、副局
|长,地区专员、副专员、以及相当职务以上的干部,或行政
|14级以上的干部。
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处(科)长、副处(科)长。县革委会
|主任、副主任,以及相当上述职务的其他干部,或者行政
|15至18级干部。
--------------------|--------------------------------------------------------|------------|----------------
中央机关、省级机关科员,县革委会局长、副局长,公社
|革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相当上述职务的其他干部,或
|行政19至20级干部。
连排职或21
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办事员,县、公社革委会一般干部,
级以下干部
|或21级以下干部
班长、战士级
------------------------------------------------------------------------------|------------|----------------
参战民兵民工
--------------------------------------------------------------------------------------------------------------
注:1.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民警,他们的牺牲、病故抚恤金按照军队的标准执行;其他人民警察的牺牲、病故抚恤金按照军队的标准执行,比照办法由公安部另定。
2.由国家财政补助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牺牲病故抚恤也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3.本表级别按民政部、财政部民(1984)优43号文件的规定作了变动。
附件10: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调整随军的牺牲、病故干部遗属生活补助费的通知
(1982)政干字第64号
为使随军的牺牲、病故干部遗属的生活不低于一般水平,经中央军委批准,现对他(她)们的生活补助费标准,特做如下调整:
一、未满十六岁或虽满十六岁但在校读书或因残疾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子女,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二十五元(不含物价补贴二元,下同)。
二、牺牲、病故干部配偶,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按干部生前的级别计发生活补助费。即:十七级以下干部的妻子每月发给三十元;十六级干部的妻子每月发给三十五元;十五级干部的妻子每月发给四十元,其余以此类推逐级增发五元。
三、牺牲、病故干部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母亲年满五十五岁,或虽未满上述年岁,但身体残废,长期患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二十五元。
四、上述牺牲、病故干部遗属生活补助费总额不得超过干部生前的工资,如超过者则按干部生前工资发给。他(她)们的生活如遇特殊困难时,可给予临时救济。
附件11: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少数随军遗属领取生活补助费可不受干部生前工资总额限制问题的通知
(1984)政干字第493号
一九六五年、一九七九年总后财务部曾规定“牺牲、病故干部遗属生活补助费总额不得超过干部生前的工资,如超过者则按干部生前工资发给。”一九八二年四月总政、总后联合通知又重申了这一规定。鉴于少数子女较多的随军遗属不能按照实际人数领取生活补助费,她们的生活比较困难,经研究确定:少数工资收入低、供养人口多的随军遗属,领取生活补助费不再受干部生前工资总额的限制,而可按规定享受供养的人口领取生活补助费。
附件12:总后勤部、财政部关于离休干部去世后有关公用经费领报的补充通知
(84)财事字第236号
为落实三总部[1983]政干字第165号《关于试行“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第十二条关于离休干部去世后,其配偶仍在的有关公用经费领报的规定,特作补充规定如下:
一、离休干部去世后,配偶(不是军人或军队职工者)在世时,各大单位可向总部继续计领人头部分的公杂费、给养器材费、政治工作费、水电费、烤火费,直至配偶去世之月为止。
按人头分配和计领的差旅费、军事训练费不再领报;离休干部医疗补助费是对老干部本人的特殊照顾,老干部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按规定享受医疗包干,因此,不再另领一份卫生事业费。
二、水电费、烤火费,由各大单位按自己制订的标准对干休所实施供应;其它经费应按全军统一标准发到干休所。
三、上述费用在上报决算时,应在有关科目中单列一项核算。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役军人子女中考加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