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服刑人员的生活家属多久可以探视一次,

云南省第四监狱“情溢高墙 爱暖中秋”的集体帮教活动现场余雪彬摄
云南省第四监狱“情溢高墙 爱暖中秋”的集体帮教活动现场余雪彬摄
  中新网曲靖9月2日电(余雪彬)2日,云南省第四监狱的活动中心摆满座椅板凳,炒花生、荞饼、瓜子、月饼……一些应景中秋的食品摆放在桌上,百余名服刑人员与亲属坐在一起,提前过中秋。
  上午9时,监狱的大门缓缓打开,300多名服刑人员亲属陆续进入监狱,很多服刑人员家属还是第一次走进监狱。能和亲人围坐在一起过中秋,对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和高墙外的亲人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和长久的梦想。
  十监区的百余名服刑人员早早地坐在活动中心里等待着亲属,当亲属们陆续进入房间,服刑人员走到亲属身边,或紧紧相拥、或轻轻牵手、或娓娓而谈,不时用手擦去对方脸颊上的泪水,体会久违的亲情……当前位置:&&文稿类
梧州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解说词(服刑人员家属版)
来源:梧州监狱 &
作者: 覃一锋&
阅读次数:
& 洒向囚子全是爱 ――梧州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解说词(服刑人员家属版) 梧州监狱&覃一锋撰稿 各位嘉宾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进入梧州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示厅,我是引导大家参观的讲解员覃一锋。接下来,我将引领大家参观梧州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大家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 很多人受影视作品的影响,会以为监狱黑暗、恐怖。相信有不少服刑人员家属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很担心服刑人员在监狱里会不会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会不会挨打,会不会挨饿。下面我带大家参观梧州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的A区,通过这些珍贵影像了解平时发生在监狱里的实实在在的情况。 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缓解服刑人员的思亲情绪,在元旦、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里,监狱会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比如蒙眼击鼓、袋鼠跳等都是服刑人员非常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看,这张照片,大家笑得多开心!拔河、篮球比赛已经成为传统保留节目,每年都组织开展。由于监狱坚持开展监区里的兴趣小组建设,像照片里展示的打牌、下棋、练习书法这样的场景,并不是节日里才能看到,而是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也是屡见不鲜。丰富多彩的活动调节了服刑人员的情绪,丰富了生活,对培养服刑人员的健全人格也大有裨益。 大家现在转过身去,可以看到我们悬挂在墙上的一些书画作品,这些书画作品全都出自服刑人员之手。作品反映出服刑人员的审美情趣,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着监狱警察在日常改造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重视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人。通过盆栽、板报等美化狱内环境,通过编辑出版狱内报纸、学习三字经、二十四孝、举办感恩活动、手语操比赛、知识竞赛、升旗仪式、观看红色电影,以及建立阅读、书法、音乐等各种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来营造“积极改造、努力新生”的文化氛围,唤醒服刑人员知恩、惜福、感恩的心灵品质,促进他们实现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的升华。 看,这是监狱服刑人员自己组建的乐队,他们的必唱曲目是一支名为《好好过,好好活》的歌曲,非常受欢迎。该歌曲由服刑人员自己谱曲填词,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歌词反映服刑人员的心声也给人以启迪。这支歌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梧州监狱长期开展监区文化建设的成就,是监狱警察长期呕心沥血教育、改造罪犯,唤醒其良知,提高其审美的结晶。 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这个板块形象生动地告诉大家一名服刑人员刚进监狱时和即将刑满释放时这两个时间段在监狱里的改造生活。 从看守所来到监狱,首先要进行的各种检查和检测。一是个人物品的检查,像大家刚才感受到的那样,一些物品是不允许带入监狱内的,像首饰、身份证、玉佩等私人物品,监狱会登记造册,由服刑人员签字认可,待其刑满释放后再领走。二是身体检查,监狱会对服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同时,监狱还会进行文化水平测试和心理测试,并按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押分管。 新入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完以上检查和检测后,将在六监区入监分监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入监适应性训练,这些训练既包括队列行进、习唱改造歌曲,也包括岗前培训以及行为养成训练,通过这些适应性训练达到以下目的,一、使服刑人员尽快熟悉狱内设施,如短信平台怎么使用;二、使服刑人员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如按时作息、会整理内务卫生等;三、使服刑人员尽快适应监狱环境,如怎样与警官和同犯和谐相处,遇到问题怎么解决等;岗前培训可以使服刑人员更好地适应服刑中期的改造生活,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形成。 这些适应性训练完成后,经过验收,服刑人员将被分流到各个监区去继续完成法院判决的刑罚处罚。 等到他们还有三个月就刑满释放时,监狱通过狱政管理科调配,他们又统一回到六监区,这次去的是出监分监区。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监狱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回归训练,让他们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做好回归社会前的准备。这种准备既有技术的,也有心理的。监狱会请社会上有资质的院校来监狱上课,比如一些职业学校,教授他们一些实用的技术技能。图片展示的是今年摩托车维修班的上课场景。对于那些顺利通过技能培训的服刑人员,监狱会发放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利于他们出狱后找工作。大家看,这时当时服刑人员拿到证书正在端详的场景。出监前的回归训练还包括心理训练,教他们调节自己的心理,帮助他们在出狱后面对挫折时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态,做出适当的应对。 服刑人员能不能改造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一齐努力。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对如何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做了大量工作,不但如前所述在监狱里耐心教育服刑人员怎么做事、如何做人,还积极配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以及社会各界群众,包括服刑人员家属一起做好社会帮教活动。这个春风化雨暖高墙,泽沐囚子促新生的板面就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监狱在社会帮教工作上的心血和成果。梧州监狱的领导对此也是亲自上阵不遗余力。今天各位来监狱参加社会开放日活动本身就是梧州监狱重视服刑人员社会帮教最直观的例子。有各位服刑人员家属的积极配合,服刑人员一定能早日新生,更快地承担起一个儿子、一名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 这里展示的是服刑人员上课和接受个别教育以及受表彰的场景。监狱非常重视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思想转化。为使服刑人员更好地认罪悔罪,自觉接受教育改造,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梧州监狱执行“5+1+1”的教育改造模式,也就是5天劳动,1天学习,1天休息。不仅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术教育,还专门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调节服刑人员心理,释放不良情绪,教育服刑人员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适应监狱、适应社会。 大家请跟我来。这个板块是梧州监狱的前世今生。梧州监狱的前身是桐林监狱,日整体搬迁到梧州市苍梧县后更名为梧州监狱。通过图片展示,大家可以看到这两所监狱在设施上的明显区别,斗换星移,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精神,无论身处何地,我们的监狱警察都忠于法律、忠于职守,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无私奉献!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是绕着一张展台进行参观的,这张展台就是我们教育改造成果展的B区,展台上展示的是服刑人员进行劳动改造的成果,有服装、手套、彩灯、电子线圈、首饰等。看,这个心型的宝石图案是由服刑人员自己设计制做的,我们把服装以一家三口把臂同游的形式展出,也真实地反映出服刑人员渴望家庭温暖、渴望回归社会的心声!希望服刑人员的家属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敞开心怀,去感化这些迷途浪子,让他们真正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谢谢大家! & &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相关文章:监狱探视规定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是上海的,想到山东任城监狱探视亲人,由于是第一次,急切想了解一下关于探视犯人的有关规定。谢谢
你好,北京人在天津服刑,合法妻子能不能带孩子去探视,有没有夫妻生活的机会,谢谢
法律有没有规定一个月有多少次探视权
需要什么手续,多少时间,希望有人可以回答下,急! 在线等 还有一点,现在还没死亡,是病危,就是快死亡,法律上有法规子女,在服刑期间可以出来见最后一面吗?请详细点,很急。如果监狱同意,需要多少时间!
我可以理解成?所谓的一般情况就是意思说监狱潜规则?
哪些机关有权为监狱在押罪犯拍照,根据哪些法律条文规定?
打电话到看守所得知我朋友已经被送到省监狱执行了,可是家里还没有收到执行通知,请问这个执行通知跟去监狱探视有什么关系,济南工业南路省监狱的探视日期是哪天?
我老公因经济问题有可能判刑到第二监狱服刑,我不太了解有关的事宜请专家帮忙解答,谢谢。
您好赵律师!
我与前夫于2004年协议离婚,双方协定婚生女(7岁)由男方抚养,女方每月支付200元生活费,并且每月有探视女儿二次并带回与我共同生活二天的权利。几天后我把女儿接回家,次日再送回男方时,对方不同意接收,经村委会调解未果,我又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女儿变更抚养权随我生活,由男方承担女儿的生活费300元/月,教育费及医疗费双方各半承担。后由当地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婚生女儿继续随男方生活,由男方扶养、教育。男方自愿放弃女方的抚养费。协议...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我与对方在建设工程的合同之外又接了一些零碎的活,因没有签订合同发生争议,对方否认是我方干的,但是我方有结算单,被告现场负责人的签字,也申请了调去路基资料。我方可否申请法院要求对方出具证明材料,来证明其所否认的是别人所干的?对方如果不能出具证明材料,可否适用上述75条的规定?(注:对方是国有公司...
国家有规定学费未按时缴清就没学士学位证吗?
律师先生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家在市郊的一个村子,我家邻居在他家门外养了二十多只羊,夏天气味特别呛人,我老婆马上又要生小孩坐月子了怕受不了,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请问法律规定可以在居民区搞养殖吗?那又应该怎么靠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权利呢?
就这些问题,希望早日得到回答,谢谢! 那请问我们这种情况算影响邻居居住吗?您当前的位置:&&>&&
四川眉州监狱看望走访服刑人员家属
手机看新闻: 短信看新闻:
  四川新闻网眉山9月17日讯(记者 郑丽霞)昨(16)日上午,四川眉州监狱的党委成员一行在眉山市东坡区司法局局长的陪同下到东坡区永寿镇河塘村3组服刑人员杨某家中,看望慰问了78岁的老母亲和杨某的妻子,并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眉州监狱看望慰问服刑人员的亲属
家人希望杨某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亲属观看杨某的改造视频
  据了解,杨某,今年53岁,因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家中只有78岁的老母亲和杨某妻子在家,儿子在外地打工,生活十分困难。
  在杨某家中,眉州监狱的有关领导向杨某家人详细介绍了杨某在服刑期间的生活、改造情况。监狱干警将服刑人员杨某在监狱的生产生活情况、对家里人说的话摄制成的专题片,放给杨某的家人看。当杨某78岁的母亲通过电脑视频看到自己儿子在监狱里学习、生活、劳动的情形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老人老泪纵横地拉住监狱干警的手,反复地说:“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我做梦也没想到,儿子犯罪了,政府还牵挂着家里的事,领导还亲自登门看望我们。”
  随后干警让老人面对镜头说说想对儿子说的话时,杨某的母亲哽咽地说:“儿呀,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过你别担心家里,有困难时政府和司法局的干部都来帮忙,什么也不愁,你一定要好好改造,出来后重新做人!”
编辑:王飞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狱服刑人员的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