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可能会成为女权主义社会吗?现在阴盛阳衰吗?

女性如何成为百万富婆
  美国很多研究显示,女性在投资上更具耐性和理性。今日的美国社会为女性拥有更多财富开辟了无限的商机,女性不依赖男人照样可以步入富人的行列。
  工薪族女性变百万富婆不是梦
  个人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在美国应属于高收入的人群,如果一名女性的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那也可以说是收入不薄,应当算是个小富婆。在美国,18岁以上的女性共有11488万人,那么到底有多少职业女性的个人年收入会在10万美元以上呢?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美国女性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人数为309万人,占18岁以上女性人数的3%。
  如果说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就可称之为美国的小富婆,本文所要谈的女性致富经则要大大提升小富婆的标准。一个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可以拥有100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这应当说是名副其实的小富婆。以一个现实中的美国空姐为例,看看美国的女性如何不靠男人让自己在财务上真正做到独立。谈到空姐,人们脑海里自然是一幅美女图,年轻、漂亮,而空姐要想致富,嫁给富人似乎是个理想之途。但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位美国空姐致富的秘诀不是靠自己的脸蛋和身材,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认和追求。
  女性致富的现实与梦想
  美国有一位空姐,暂且用茉莉莎来称呼她。茉莉莎21岁的时候有一个梦想,在她35岁的时候要成为百万富翁,也就是拥有100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对于一个工薪族成员,就如同千百个你我他一样,仅靠每月那点薪水要在十几年之内成为百万富翁,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按照投资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这件事,又有机会成为可以完成的任务。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投资市场,根据投资的回报率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年在美国股票市场投资33000美元,按照美国股票市场历史上的平均回报率计算,15年之后她的可投资资产可以达到100万美元。
  对于茉莉莎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而言,参加工作后的收入每个月也就是三四千美元,在纽约也只能是住500美元的公寓,一年的收入扣除花销所剩无几,如何还能拿出3万美元去做投资?但茉莉莎的人生哲学有一条值得肯定:女人自己要争气。别以为空姐只能靠着漂亮脸蛋吸引个富爷才能发家致富,女人的本事不比男人差,关键是看有没有自己的梦想和下决心去实现它。
  美国空姐成百万富婆实例
  茉莉莎虽然是空姐,但她的工作性质却提供了很大的弹性,也就是她有机会从事第二份职业。在很多职业人士眼里,一辈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舒适的中产生活就算实现了生活的梦想。在一部分成为富翁的美国人中,他们也是依赖所从事的职业养家糊口,但他们能超越过着普通中产生活的突破口并不是单纯依赖上班族的薪水,而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和技能来扩展收入来源。所以茉莉莎为实现自己的富婆梦一开始就走出了正确的一步,这一步就是理财学上所说的扩展收入来源。茉莉莎的第二份兼职工作为她带来了投资的资本,同时她也利用航空公司为员工提供的401K福利,将退休基金账户纳入投资的渠道。
  中国人常讲功夫不负有心人,资本市场的功夫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真金白银(22.51,0.04,0.18%)。市场虽有千变万化,但稳定的投资市场终将为投资人提供回报。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大妈”狂购黄金(.10,1.54%)击败华尔街大鳄的消息,最终可能是以大妈们只能将黄金饰品代代相传而无法让钱生钱的结果收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民众缺少稳定投资市场的现实,民众有钱,但缺少稳定的投资保障,最后也只能买黄金饰品这种看起来不会贬值的金属来做心理安慰。
  2007年底,美国遭遇金融危机,股市一泻千里,美国人财富随着房市、股市的双重危机大幅缩水。今年是2013年,危机后的第6个年头,美国股市的道指、纳指全部创历史新高。美国九成的都会城市房价全面回升,房市的春天即将到来。这一切表明资本市场展现了亮丽的一面,稳定的投资市场恢复了它的基本面。茉莉莎也很幸运,在资本市场上经历风雨,但最终屹立不倒。当她35岁时可投资资产达到了100万美元,这时她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一种选择是,她可以不必再作兼职工作,一份空姐的收入维持舒适的中产生活已不成问题。茉莉莎的1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每年靠分红和利息可为她带来125000美元的收入。日子就这么过,上班属于耍票,资本投资收入可以玩票。茉莉莎还有第二种选择,将100万美元可投资资本用来做养老的安全阀,不用在日常生活上而是投入资本市场后任其增值,如果是这样,到65岁退休时,茉莉莎的退休金可达到2300万美元。
  女性致富先要确定生活目标
  一般人谈到投资理财,给人的印象是只在钱上打转转,而投资理财的基础离不开人对生活的定义和目标。比如一个人的目标是每个月有2万美元用来购物、想买啥就买啥。而另一个人的想法是有温暖的家庭生活,和孩子在一起度过美好时光。还有的人的目标是30岁就不当打工族,余生用来周游世界,活得潇潇洒洒。在现实生活中,更多人想的是做个小买卖,养家糊口。其实这些都是生活目标,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投资理财方式和准则。
  在投资上人们最常见的理解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钱才是投资高手,但那是资本大鳄的赚钱手法。作为家庭理财,投资实际上是应成为一种通过财富增长实现生活梦想的工具,这就需要理智地投资,而不是投机。在生活中,人们要购买住房,要养育儿女,要供养孩子上大学,要操办孩子的婚事甚至要为儿女买房,儿女的事完了,还有孙男孙女。这些都是家庭生活离不开的事,也是离不开钱的事,所以不论是投资还是理财,实际上还是围着这些目标转。在家庭理财上,当每一分钱拿出来用作投资时,首先应思考的还是如何实现家庭的生活目标。
  不必依赖嫁富翁也可成富婆
  作为女人,茉莉莎在致富的道路上遇到了所有女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找个富有的男人嫁了,那可是不用费尽心思就可过上好日子的最佳途径。美国富人中有2%的人是靠婚姻成为富婆和款爷的,这说明女人通过婚姻致富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可行之路。但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仅依赖婚姻致富道路未必通畅。茉莉莎最初提出她在十几年内成为百万富翁的规划时,,她的家人和朋友异口同声地告诉她,女人想成富婆最好的办法就是嫁给大款。
  从资本市场规律来看,那是认钱不认人的地方。股票、债券、房地产、专利、商标、版权并不会事先分辨是男的还是女的拥有它,资本的运作只是产生利润,而不会因性别不同造成产出的歧视。茉莉莎在35岁就可以成为百万富婆,说明女性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可以不依赖嫁人也可以变得富有。而且现在美国的趋势是,更多的男人选择“嫁”给小富婆,看起来阴盛阳衰慢慢会成社会的主旋律。美国女性解放最初是靠性解放起家的,几十年后,女性真正的解放已转化为经济上独立,甚至是在收入上要超过男性。
  趁早投入实为成功投资秘诀
  茉莉莎在21岁时就考虑到投资,这反映了一条美国投资市场的铁律:越早投资越容易赚大钱。美国理财专家认为,越早投资的人越容易成为富人。资本市场的赚钱有一个复合效应,投资时间越长和投资金额越大对积聚财富越能产生正能量。例如,一个孩子刚出生,父母为这个孩子建立了1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如果投资回报率是10%,当孩子到了股神巴菲特现在的年龄,他会拥有多少财富呢?听起来够吓人的——1800多万美元。
  中国人喜欢快速致富,投资股市恨不得一夜就成百万富翁,但结果被套牢,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负翁”。国人的投资理念在某些点上与美国的投资哲学有些不同。美国人投资讲的是长期效应,看重的是复合效应,尤其是长期投资效应。比如投资1万美元,每年的回报率为11%,10年后的收益为167220美元。同样的钱、同样的回报率,如果投资时间为40年,投资人的收益将会接近582万美元。
  扩大财源成现代理财正能量
  谈到家庭理财,更多人的做法是省吃俭用。即使在美国这样的社会,经济危机后所展现的消费变化也凸显减少消费成为民众新的生活方式。现代的理财观点则认为,仅靠节衣缩食无法成为富有之人,要想更多地攒钱、更多地投资、更多地消费,其不二法门是扩大财源,招财进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固守某一种职业,工薪族依赖老板每月所付的薪水过日子,一辈子下来依然是个工薪族。当然保住饭碗很重要,但如果能在稳固第一职业的情况下,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辟第二份职业将会有助于实现富人梦。
  茉莉莎之所以有资本投资,第二职业的收入使她如虎添翼。在不影响第一职业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发挥“余热”,就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投资资本。日常生活中,如果说到攒钱的秘诀,人们的第一反应多是少花钱,就能攒下钱。但工薪族收入毕竟有限,一个月收入1万美元的叫他每个月攒1万美元似乎是强人所难。如果这个人开辟的第二职业每个月能收入1万美元,这种额外收入将会成为致富的基础。美国的情形与中国或许有些不同,在美国人们从事第二职业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你有精力,干3份、5份工作也行。这里最主要的一点是,第二职业不要在时间上与第一职业相冲突。美国做得较多的第二职业是房地产经纪人、作家、网络销售以及挨家挨户推销产品,而最有可能广进财源的方式是自己弄个小买卖,最后慢慢或许会成为一个企业家。
  女性考虑婚前协议很重要
  英国的一份调查显示,该国女性百万富翁的人数将在2020年超过男性,到了2025年英国的女性将占有全国60%的私人财富。现代社会,女性比男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要高,进入名校的比例也要高,而且让男人汗颜的是,女性的寿命要比男性长。“女性力量”正式进入现代社会,虽然说还不至于回到母系社会,但女人的力量正在发威。女性过去主要依赖三种方式获得财富:嫁给富人、继承财产和离婚获得财产。但这些方式已经落伍了。现代女性获得财富的手段也是三种:独立的收入、当老板发财和投资。根据调查,80%女性拥有的财富是自己赚来的,这就叫独立自主,而人也就有了底气。
  婚前协议过去是富有男人最常见的保护财产的方式,因为在美国离婚比结婚还容易,女人致富的一条捷径就是嫁给富人,七老八十没关系,财产有多少才是命脉。而且女人可以随时闹离婚,只要有个合理的借口就行。但现在更多的西方国家是女性当家,女人有钱了,就涉及到如何保护财产的问题。婚前协议最大的好处是当婚姻到了无可救药的时候,女性婚前积攒下的所有财富不会被瓜分(如果婚前协议中有明确规定)。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了爱,也充满了钱。爱是无私的,但钱却是双刃剑。这年头没钱万万不行,但铜臭味太浓也熏得慌。所以保护财产应像保护生命一样,因为那是一个人的血汗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女人地位最高的国家有哪些?_百度知道
女人地位最高的国家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女人幸福指数最高?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曾经历过漫长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但留在人们观念中最深的还是来自于男人主导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体系。比较起来,女性的地位在世界不同国家差距还是很大的,女人地位在一个国家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国民素质。下面,不妨根据我掌握的部分信息,将世界上女人地位最高的国家和最低的国家给予排排座次,说的不对,请专家们矫正批评。1、瑞典。瑞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在1986年,瑞典的32个部长中一度由女性占据了其中的16席。据说在瑞典的对外贸易中,女人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2、挪威。与她的北...
瑞典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在1986年,瑞典的32个部长中一度由女性占据了其中的16席。而瑞典妇女在社会活动中比男人更活跃,据统计,在瑞典的对外贸易活动,女人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  挪威  与她的北欧邻国瑞典一样,同享“女权国家”的声誉。除了在议会中,在谈判桌上与男人一较高低之外,她们在其他领域领域也不甘落后。挪威女性的吸烟率与男性基本持平,而女足的注册会员甚至超过男足。在北欧旅游的人,往往会发出一种感叹:“他们的男人都到哪里去了?”  新西兰  2000年,新西兰宪法规定的五个最高职位:国王(由英国女王兼任)、总督、总理、议长、最高法院院长均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周要闻回顾
我来说两句在中国,未来 10 年,女性地位是不是真的要超过男性了?
特别在北上广城市,很多男性地位在下降,那么未来(10年)女性地位是否有可能超过男性?如果超过了,对男性有什么影响呢?如果没有,这个结果是否有可能?
按投票排序
111 个回答
如果你把人生分为几个阶段,我们可以分解人生,来看中国女性地位是否真的很高:1,胚胎时期、新生儿时期2,幼儿/儿童时期3,受基础教育时期(小学、中学)4,受高等教育时期(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5,择业时期/就业时期(大学或者硕士毕业之后)6,退休/老年时期1,胚胎时期、新生儿时期在很多研究中,有一个衡量女性地位的权威指标,叫做“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的同时,有多少个男婴出生。如果没有进行人工选择的话(一般来说,在不发达国家的首选性别选择方式,一般是保留男婴),那么应该会有102-107个男婴出现(来源:wikipedia )在中国, 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 (来源:中国政府网:)也就是说中国女性地位非常之低,当父母知道这是女婴的时候,有相当部分的父母,会选择遗弃或者流产、杀死这三种方案。在2012年,据世界银行估计,就连我们普遍认为较为歧视女性的印度,人口出生比为1.08。但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出生比是1.19。(当然,要是再把轮奸和受教育程度之类的算上,印度的女性地位确实不如中国。但是也是50步和100步的关系。)(来源:wikipedia )2,幼儿/儿童时期如果有朋友去过福利院探望小朋友的话,也会发现里面的女孩,有很多健康的幼女。但是男童,就基本上是有残疾的。也就是说,女童即使健康也会被父母遗弃,而男童如果健康,就会很少被遗弃。如果您没有去过福利院的话,也可能会见过欧美的“收养旅行团”,他们基本上都抱着女童(当然也有很残疾的男童)。在北师大和新西兰共2005年共同做的研究中,也写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所调查的的8 个国有福利院, 对3857 名儿童拥有监护权。在这些儿童中, 女童2126 名, 性别比为81.14 : 100 , 这个性别比与1998 年人口普查的出生性别比104.11 : 100 相比, 女性的比例较大, 可以提示女童遭到遗弃的可能性较大”(来源:)当连生存权都没有保障的时候,又何谈“尊严和地位”等更高属性的追求呢?3,受基础教育时期(小学、中学)在衡量女性地位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受教育程度。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的2002年数据显示,亚洲几个国家来说,对于初等和基础教育来说,日本韩国的女性入学率和男性相等或甚至略高,印度不如日本韩国,中国还不如印度。在10-14岁的学龄辍学儿童中,女童占了57.9%。在10-14岁从未上过学的儿童中,女童占超过60%(来源:)在研究生的学历获得者中,在中国,男性占70%,女性占30%。4,受高等教育时期(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作为一个女性,如果你非常幸运的没被父母厌弃、非常幸运的有条件上学,最后在高考的时候,也有可能遭遇性别不公和歧视。比如,高等学校会“以男生比例太低”为借口来提高女性的分数线,“2012年7月有媒体报道,多所高校存在分性别划投档分数线的情况,而且女生分数线明显高于男生”(来源:)2012年,在广东省,中国政法大学理科女生投档线632分,比男生投档线588分高出44分;又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理科女生投档线620分,比男生投档线585分高出35分。同时,一些非国防生专业也分性别划定分数线,且女生分数线高于男生。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科女生高出男生14分,理科高出15分。(来源:)这些大学解释自己赤裸裸的野蛮的性别歧视时,都会用“平衡男女比例”来为自己辩白。可是,比如在基本上历年来清华计算机系,都是男生比例远大于女生,2011年入学的112个男生,17个女生,这时候,招生人员就忘记了“要平衡男女比例”,就没有给女生降低分数线。是不是很讽刺?(来源:)5,择业时期/就业时期(大学或者硕士毕业之后)之后,等你大学毕业的时候,中国女性在就业、择业中继续受到阻碍和歧视。比如,2014年,上海基层公务员/警察考试,男性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99.8,女性的合格分数线为120.0。(来源:)近期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来源:)6,退休/老年时期衡量女性地位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老年贫困率。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33.1%,其中男性劳动参与率为42.8%、女性劳动参与率为23.8%。从性别角度看,女性在领取退休金上的比例只是男性的1/2,但在依靠其他家庭成员供养上则超过男性1倍,女性主要依靠家庭提供养老。(来源:)总结:硬性的歧视和女性地位低下,就可以用数字来描述。中国女性,在人生重要的6个转折点或者阶段,比较男性来说:
------ 在出生时,更容易被剥夺生命;------ 在幼年时,更容易被遗弃;------ 在花季时,更可能受不到/中断教育;------ 在高考后,更可能接受挑剔的审查,而落榜;------ 在毕业后,更可能找不到工作;------ 在老年时,更容易陷入贫困。在谈论“女性”这个整体的话题上,用“我的几个走遍世界的朋友认为”,“我的爸爸认为”,“我的妈妈认为”,“我看见好色的老板对公司的小秘书车接车送”,“我丈母娘让我买房子”,“邻居阿姨是一个女大款”,“上次我在知乎上被几个女权主义者围攻了”,“张三的老婆把他揍了一顿”……这种对个体的描述方式都是缺乏说服力的。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统计数字后面,带给你的感触和思考。因为这些看似冷冰冰的数字,都是他人(她人)的沉默的人生。
女权视角已经很多人说过了,那我就来阐述一下极左的视角,可能会令人感到不适,得罪了。先说结论:随着Capitalism的复辟,男权也在复辟,而非像题目所说的那样,在衰弱。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最早的女权主义著作是怎么形容女权社会的女性的,18世纪的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她的著作《女权辩护》里面是这样说的:男人只要慷慨地打碎我们身上的枷锁,并且满意于跟一个有理性的伙伴共处,而不是满足于她们奴性的屈从,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发现我们是更规矩的女儿,更深情的姐妹,更忠实的妻子,更有理性的母亲——总而言之一句话:更好的公民。反过来,她在同一本书里面是这样形容男权社会的女性的:像培植在过于肥沃的土壤中的花草一样,力量和用途都为“美”而牺牲了;而那些绚丽的花朵,在使好品评的观众感到赏心悦目以后,远在它们应该达到成熟的季节以前,就在枝干上凋谢,不受人们重视了。我把这种华而不实的原因之一归之于一种从论述教育问题的书籍得来的错误教育体系,与其说这些书籍的作者把女性看作是人,不如说他们把女性看作是妇女。他们更渴望把她们变成迷人的情妇,而不是变成深情的妻子和有理性的母亲。作者在书中详细论述了错误的教育体系对女性的异化作用,阻碍了她们自由全面的发展。那么,什么社会需要一些片面发展的情妇,而非全面发展的妻子呢?我想答案就是阶级社会,贫富差距很大的阶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统治阶级的男性可以占有很多资源,包括所谓生育资源。其实,每一个男人都更需要一个理性的妻子。上层男性也有,他们有一个正妻为他分担压力,生育子女以便继承他的财产,但只需要一个。其他人,则沦为情妇。妻子这个本不应该有任何分工的领域,却产生了分工,而分工,自然就会导致异化。这个社会有三种矛盾:阶级、性别和种族,最后一种在我国并不明显,这里只说前两种。性别矛盾体现在,男性占有了本该由女性享受的教育资源,从事了本该由女性的从事工作机会,获得了本来有女性获得的荣耀,最后得到了本该由女性得到的收入。最终女性不得到不通过婚姻制度,来其i去男性的救济,而男性救济给女性的财富,本就是女性创造的或者应该有女性创造的。而阶级矛盾则更加尖锐,统治阶级占有了本由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用这笔财富圈养了本该由无产阶级迎娶的女子,并把这个女子异化为了情妇,而非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房子或许是最通俗的例子,土地是无产阶级的、货币资本则来自无产阶级缴纳的所谓“房屋预售收款”,然后转化为了物质资本,劳动力同样是无产阶级额提供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都是无产阶级所提供的,但是产品制造好了以后,统治阶级却要占据大部分,无产阶级反而只能占据小部分,甚至欠下了债务。要知道,那些房子是在我的土地上,那我的钱雇佣工人、购买材料而建立起来的,我却不是成品的拥有者,这是“谁投资谁受益”的法治市场经济吗?不,这是Capitalism!有人曾经这样嘲笑马克思,他们声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即使不公的社会,底层人们也能享受到丰富的物质,不会再有阶级矛盾,不会有人在谋求社会主义。马克思当时用“茅草屋和宫殿”的故事来反驳,说明了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当基本需求满足时,人们还会谋求更高的需求,所以矛盾会一直存在。我想马克思错了,一百年之后的这个社会,依旧存在着阶级矛盾,但并非由于对更高层次需求的追逐,反而是因为最最基本、最最低级、低级到都有点难以启齿的需求——生育权。因为在这一基本人权方面的不公,所以人类社会依旧存在阶级矛盾,而且这种不公不可能被经济发展所抹杀。以上就是我的答案,谢谢大家。
有生之年想必是看不到了。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影响啊~如今的女性不仅面临着来自男性的压力,还有部分未开化的女性拖后腿。更糟糕的是,如今这个价值文化多元交织的时期,传统观念与现代观点碰撞。女性失去了传统文化对其的保护之后,还是被要求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怎么说?就是作为现代女性,不仅要像男性一样能挣钱,还同时要照顾家庭孩子。最好还要长得好看,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秀外慧中,能挣钱养家还要善于持家各种善解人意……男性,社会主流认为能赚就行了。而同样是单身能挣的大龄女性不小心就可能被认为是灭绝师太斗战剩佛@( ̄- ̄)@……这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女性地位的下降了。咱也没指望反超了,十年太短,还不够我毕业工作了攒栋房子。权益这种事,路漫漫其修远兮。若有一天社会不认为女性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男性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不论性别,尊重她们的选择与生活方式。那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而自己终将是那历史上的一粒尘沙。
打开电视看看新闻联播,清一色的黑色西装老头,从没变过的画面。
很有可能,女人占优势的母系社会维持了几万年,男人占优势的父系社会才维持了几千年。人的社会地位由他所在的群体贡献的生产力决定。女性在地位最高的时期是母系社会,那时男人只是用来当守卫与苦力,女人凭借采集,手工与经营,地位高处男性。由于弓箭与农具的发明与应用,男人的狩猎与耕种成果超过了女性,社会地位也就高过了女性。接下来是部落战争与兼并,男人的斗争天赋,决定了男人支配社会资源的分布。现在的情况,则是在信息化时代,男人相对于女人的体力优势在逐步失去生产力上面的作用。在智力方面,两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现在女人再就业上面的不公正对待,那是男权社会的最后余光,因为支撑男权社会的经济因素已经消失了。
2014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中,排名前五的北欧尚且不敢说自己在十年后就能实现男女平等,在亚洲都排不到前十位的中国呢?
很遗憾,在中国,未来10年,女性地位不可能更高,反而可能降低……(虽然我本人是个不是女权的女权主义者)有人说剩女……剩女是社会现象,剩女本身有各种成因不能一概而论说就是要求太高……说这话的男人明显是葡萄酸。但是剩女这个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来一段时期的反思潮,以我的年龄,可见大约3代人之间思想的变化,如今整个社会又在潜移默化的给女性施加影响,希望更多的回归家庭。实际不过是希望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留给男性……不过,再过个20年,也许又不一样,也说不清。
我是一个女儿,我不在乎我爸地位顶天,我只希望他快乐并且还活着。顶天立地,为家争光,望子望己成龙,夺下话语权,也像粘稠的雾霾,包裹住一个个小男孩。所以这个老年儿童如此脆弱,他连走出家门的勇气都没有。总之我看到身边的成年男人,跟女人比起,要走出逆境时,他们花的力气比女性大,过去的教育给男人心灵的雾霾更稠更粘。我看到我身边的男人都像是被困在高空的小男孩:不许哭。男子汉要顶天立地。我慢慢长大,我有了一个爱哭的妹妹,她跟我那时候好像,一到家庭聚会不知什么时候你就看她咧着大嘴哭,她哭的时候整张脸就剩个大嘴了,真讨厌。男孩就更可怜,不许哭!男子汉要顶天立地。我有一个堂弟,每隔几年都会打电话跟我借钱,张口必说“姐,我要出人头地,我要为杨家争光,姐,我马上就要成功了,来借我点钱。”我们男人要顶天立地,我相信他说话的时候是真想为家争光。我爸爸一直自认为是思想进步的年轻,他还是时刻准备着出人头地,为家争光,以便从他父亲那儿夺下话语权。他还说,望子成龙扯淡,我们要望己成龙。但他差一点就给我取了个叫“敲月”的名字,当我为了抄作文翻开一本书,他立马递了本诺贝尔获奖小说全给我。他是家里唯一不对我飞刀子的人,我第一次写了篇小说,在学校得了奖,美滋滋给他看。他把我捧到天上。这么一捧,我就停不下来。后来他讲你那第一篇小说,哪叫小说呀,那就是一个故事梗概。可是他知道要是当时给我一嘴巴,我就又不知道跑哪去了。但他对待我妈时却带着软刀子,我妈也写作,我妈格局很小,我妈就写她爸她妈我爸她种花她养猪她同事这点破事,小时候我也跟我爸一起向我妈甩刀,你这个小格局的妇女。每当吃完饭,我妈叫我洗碗,我爸说,“你洗,她怎么能洗碗呢”。言下之意,你这个小格局,心怀不了天下的女人洗碗吧,我女儿的时间得留着夺诺奖。我心里笑,我只是写着爽,我可拿不了诺奖。他再老一点的时候告诉我,“其实女儿也可以抵个儿子。”什么是儿子?顶天立地,心怀天下,改变世界,最起码也要为家争光,这些都是谁他妈教的。我爸爸这样进步的青年,骨子还是他那个爹,还是跟自家女人赌气的小男孩。如今看我妈的QQ空间,她写的那些小花小草小人小事就是我看到的这个世界啊。那些年看过的书都忘了,好多不明觉利的文字也忘了,只是在我自己看见过、听见过、感受到过之后,才零零碎碎重新想起来,才真正流进心里。而爸爸这个小男孩,拼命架着自己冲向天空时,他总显得有点无力。我爸爸在生意失败之后,拒绝朋友的帮助。拒绝他曾经的兄弟给他的工作,但却没法再拒绝朋友给他的米面和烟,他吃不上饭了,但要他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去面对亲朋,这恐惧吓坏了他。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父亲,他本想用成功后的钞票撂倒暴力、强权的父亲,结果这48岁的小孩给吓坏了。他还跟我说,他是一个老年儿童,我当时只觉得这个创意很好,可以做成广告呀。每次我爷爷的摩托车响起,我爸拿起烟就往房间里冲,一会就看见窗开了条缝,他走没?爷爷骂骂咧咧走一圈,他其实想关心下这儿子,可一张嘴就是那些恨铁不成钢、望子不成龙的刀子。谁他妈说我们要成钢?这是爸爸给他妈妈写的信,像被困在高空的小孩。
等哪天国家明令禁止男人赤裸上身再说等哪天国家把强奸罪中限于女性那项去除再说
10年?开什么玩笑。。什么时候女性超过30岁而不被家里催嫁了。。再谈男女平等吧。。。
站着尿尿么。。。
女性地位超过男性?等到暴风资讯里都是美男的那天再跟我说!————————————————————————————————————————鉴于有同学在答案里发表意见认为这和男女地位的差距无关,特在此补充说明:到了网页上全是美男的那天,男色消费就成了主流,也就代表男性处于附属地位,需要通过外貌讨好女性来获得附属价值。两性地位中,一方能通过实现个人价值来证明自己,另一方却需要从性格(乖,温柔,顺从,装傻不发表意见)到外表讨好异性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你觉得哪个地位高呢?当下更多女性开始通过职场提高自己的地位,因此男色消费得以兴起,不少长相寒碜也不收拾且自尊的国男就开始小心眼的各种排挤嘲笑颜好受欢迎的年轻男偶像,这就叫嫉妒啊,只有意识到自己也处于被挑的地位才会萌生这种嫉妒吧。所谓“女人善妒”的传统说法,本质上也就是起源于女性地位低下,只能通过外貌这项先天的指标而非后天人为可以取得的努力来博取尊重,这种单一的价值标准是对女性人格到能力的蔑视,是对女人的不尊重。因此我呼唤男女审美上的平等,我期待女性可以挺直腰杆,赚自己的钱,然后对不入眼的男性理直气壮的说出实话:你真丑~
等到某一天,丈母娘不再要求必须买了房才能结婚,才能说明男女地位一样了。。丈母娘要求买了房子才能结婚,这是一种为了女儿能有一个有保障的生活,这种想法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男人们不能苛责这种关心、爱护女儿的想法。但是丈母娘,甚至是很多女儿也有这种不买房不结婚的想法,这种想法至少反映了:1、女人不愿自己付出努力获得房子;2、女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一套房子的还比较困难,至少相对于男人来说是困难的。我想实际中,第二种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只有提高女人的地位,让他们获得不依靠男人就能获得很好的生活、生存、生育资源的时候(对于这句话,请轻拍),这时候才能说女人的地位达到或者说超过男人的地位。到那时,男人也不用这么累了,男女平等么。。。。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提高女性地位,男女平等还有很厂的路要走。。。有人说女人地位超过男人的,这种情况有,但是相对于“在中国”这个大前提下,提高女性地位这件事还做的远远不够好。
只是针对最高票列举的一系列看似冷冰冰严肃的数据提出一些质疑,能否求证过后再来开黑呢?这么离谱的数据你们也相信真让人觉得好笑~1月8日,联合国在官方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发表多篇微博,列举女性在理科方面受 到的歧视,其中提到:“在中国,中国政法大学在招收理科新生时,女生的录取 分数线比男生高出40多分。”这条微博随后被广泛转发。
  3个半小时后,中国政法大学迅速通过微博回应:我校本科招生严格根据考生 的高考成绩、一贯表现和报考专业的顺序(没有专业级差),综合考虑,择优录 取。除国防定向生招收专业、侦查学专业以外,其他各专业在第一批次录取,不 限制男女比例。不存在联合国微博中所言之情况。
  联合国微博披露的数据是否可信、来自哪里?中国政法大学是按照性别来确 定录取分数线的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按男女性别确定录取分数线?
  【调查】从未分别统计男女生录取线,录取只有分数一个标准
  对于联合国官方微博所说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刘长敏老师 表示,“这一说法不值一驳。”
  据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宣传中心查证,学校官方之前从未按照性别统计过录取 分数线,也从未按照性别公布过录取分数线,之前也从未有机构或个人向学校宣 传部或招生办公室咨询过相关问题。
  在实际录取时会不会按照男女划线呢?“这不可能,我们从未按照男女生单 独划线录取。”刘长敏表示。
  “只有在录取结束后,我们才能知道最低录取分数线。”中国政法大学招生 办举例介绍,假设中国政法大学在某省某专业招20人,那么第二十名的分数便是 最低录取分数线,如果第二十名是女生,就会出现男生最低录取分数比女生高。 “男生、女生的录取分数线都是由高到低统一排出来的,不会按男女生单独排分 。”
  “有时候最后一名分数是并列的,从人性化角度,我们会把并列的学生都录 取。”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表示。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有关招生工作文件中明确要求高校不得擅自规 定男女生录取比例。
  事实上,正是严格按照分数录取,导致该校本科生女生人数远多于男生数, 男女生比例“有些失调”。“仅根据学校统计,2012级招收的本科生中男女比例 是1∶1.77。”刘长敏表示。
  为了获得明确的录取分数情况,记者多方努力,拿到了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 在广东省的详细录取名单,其中文理科共招收92人,提前批本科招收14人,第一 批本科招收78人。在第一批中,理科生共35名,其中男生16名,最高分661分,最 低分639分,女生19名,最高分658分,最低分639分;文科生共43名,男生与女生 的最低分数分别为632分和626分,不存在多少分数差。
分数线差“40多分”说法来自何处?
  【调查】来自南方某报关于“提前批”的报道,“提档线”被误读为“录取 分数线”
  对于何年、何省、何专业出现“40多分”的分差,联合国官方微博语焉不详 。
  为查证“40多分”的来源,记者检索发现,隶属于联合国新闻部的“联合国 电台”网站,曾发表该网站记者在日的报道《女性在科技领域代表性 不足 劳工组织强调改变态度》。原文说:“在中国,中国政法大学在招收理科的 新生时,女生的录取分数线为632分,比男生的588分高出40多分”。
  记者对比发现,联合国官方微博涉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内容与这段话高度相似 。针对“632分”、“588分”、“40多分”等关键词,记者继续检索,发现先后 有南方都市报日的报道和纽约时报中文网日的报道,以 及大众日报和检察日报等相关报道。其中,南方都市报报道时间最早,纽约时报 中文网也是引述该报的报道。
  该报原文内容为:“记者查阅对比发现,招收国防生的高校以及部队院校, 男女生最高可相差40多分,如中国政法大学理科女生投档线632分,男生投档线 588分,高出44分。”
  也就是说,报道最初谈论的是“招收国防生的高校以及部队院校”等提前批 录取的专业,后来演变为普通招生情况;而原来说的“投档线”,也被传成了“ 录取分数线”。
  据记者了解,投档线跟录取线并非一个概念。投档线是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 最低分,中国政法大学规定“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为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 ,按照100%计划予以录取”;录取线才是学校最终招录的分数线。
  此外,由于中国政法大学有的专业在全国招收人数也就四五十人,分到某省 可能也就两三个人,那样也容易出现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较大的情况。“这种属 于特例。”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宣传中心说。
提前批录取为何有特殊规定?
  【调查】国防、侦查学等专业,一般去较艰苦危险岗位,对男女有要求,且 在招生章程中明示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介绍,根据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在广东的招 录情况,在占数量绝大多数的第一批本科生中,男女生录取总分差不多,而且女 生实际录取人数明显多于男生。主要引起误解的是提前批,其中侦查学专业是培 养特殊行业人才的,在理科类招生计划中明确是招收男生2名、女生1名,是特殊 行业对性别的实际需求导致,并无性别歧视。
  “国防定向生、侦查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去较为艰苦危险的岗位,按 照规定在提前批录取。参照的主要因素依然是高考成绩的排名。”刘长敏解释说 。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对部分特殊行业或者岗位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按照特 定程序,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可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但是学校需在招生章程 中予以明示,同时应严格控制招生数量。
  教育部规定,目前允许高校确定男女比例招生的特殊专业,包括3种类型:与 特定职业要求紧密相关,且职业对男女比例有要求的专业,如军事、国防、公共 安全类专业;从保护女性的角度,适当限制女性报考,如航海、采矿等专业;个 别招生数量有限且社会需求有一定的性别均衡要求的专业,包括部分非通用语种 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等。记者 杨文明 贺林平 赵婀娜 本期栏目统筹:肖潘潘
10年?开什么玩笑。。什么时候男性娶老婆不用买房买车了。。再谈男女平等吧。。。
自从父系社会以来,男性主宰世界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尤其在中国,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尤其在孔子思想的统治之下,妇女地位一直处于从属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女性运动的兴起,女性崛起从此开始,随着代表封建社会的清王朝的倒台,随着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中国女性开始了觉醒,从五四运动直到现在短短的百年时间里,中国女性崛起的趋势大大超过了西方女性,最近公布的《2012胡润女富豪榜》中,最引人注目之处莫过于,在“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前5名中有4名来自中国,前10名中有7名来自中国,这个惊人的数据是对中国女性经济地位提升的最好证明,尤其是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再次成为世界女性首富。  从这个现象来看,中国女性地位已成为世界女性崛起的榜样,有专家由此指出,中国女性地位正在超过男性,事实真是如此吗?丁丁认为,中国女性地位确实正在崛起,似乎撑起了中国社会的半边天,但整体超过男性还有待时日。  从政治角度来看,虽然在近百年来,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的政治女性,如秋瑾、杨开慧、向警予、蔡畅、吴桂贤、吴仪等风流人物,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纵观当今中国政坛至中国官员队伍,女性还处于配角阶段,还仍然是一种点缀。在中国,女性地位要想超过男性,政治地位不解决,难以说明中国女性地位正在超过男性。  从经济领域来看,虽然在当今的商界,中国女性无处不风流,在许多领域已经走向了世界的前列,从全世界女富豪排行榜可以看出中国女性在商界的英姿,但纵观整个经济领域,男性主宰经济还是最主要的部分,何况这种排行榜只针对女性,并非男女混合排名,这种排名只说明中国女性在世界女性中的地位,所以,女性虽然在经济领域正在崛起,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男人统治经济还是可能的。  从科学领域来看,虽然女科学家、专家的比例有所提高,也在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纵观中国科学领域的来头人,大多还是男性,女性仍然只有很小的比例,多数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只能当助手和配角,中国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不要说比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就在中国国内要想有更多的话语权,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从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虽然我们的女性在文化体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各种体育比赛来看,中国体育处在阴盛阳衰的阶段,总是女性拿到的奖牌比男性多,但这种对比也是区分性别的,只是性别之内的比赛,只能说明中国女性崛起的步伐超过世界女性,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文化和文艺方面,虽然女性的话语权高了许多,而且也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和文艺方面的人才,但由于传统观念依然强劲,孔子思想依然在人的脑海里占据一定的地位,女性并未真正统治文化艺术领域,相反,依然还处于相对从属方面。  从普通人的工作岗位竞争事看,虽然许多岗位女性有优势,但由于女性的天然生理结构,女性在工作竞争中依然处于劣势,许多单位在招聘中有歧视女性的现象,所以,中国的女强人往往有许多方面的牺牲,要么终生不嫁,要么终生不育,要么家庭不幸福,从央视名主持小丫的情形来看,女性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所放弃,所以,女性往往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放弃家庭为事业,要么放弃事业为家庭。而男性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能够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  从家庭地位来看,虽然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一些家庭的女性甚至占据着主导地位,从离婚率越来越高来看,女性在性、经济等方面可以大胆的对男性说不,说明了女性在家庭的地位正在走上长升趋势。尽管如此,但男人主宰家庭还是普遍的方式,子女从父姓这个方面虽然有所松动,但依然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家庭,这就是一个家庭男性地位高的最根本表现,而且大多数的家庭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尤其在中小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这种家庭模式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从学习领域来看,虽然现在的女性上学比例很高,从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比例,从49.2%到50.86%到50.36%,但仍然只是平分秋色,虽然女性在学习方面比男性更强,但并不说明女性地位就比男性高,因为现在中国是独生子女家庭,按照目前的经济条件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基本上能够做到有学可上,但在边远的农村和山区,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男孩上学的比例仍然比女孩高。==============================
你先问问以下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注意,是权利不是权力)平等了没有: 作为胎儿、婴儿,生存权平等了吗? 作为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平等了吗? 作为成年人,工作机会与薪酬平等了吗? 作为社会成员,公共话语权与参与公共活动权利平等了吗?最基本平等都没达到,你还跟我谈超过。
分两个方面一二线城市 尤其是北上广 女性地位远超于男性我几个走遍世界的朋友(有男有女)都认为,这些城市的女性地位也许是全球最高的。主要表现为:1.受教育权利完全平等,找工作权利相对平等(工程之类的行业,确实女性体力条件有限制,可以理解)2.结婚要求男性提供房子3.要求男性经济实力超过女性4.嘲笑男性群体(性方面、品位方面)是可以的,但是嘲笑女性群体你试试5.女性拥有选择权,要当职场女性还是家庭主妇都可以被社会接受,但舆论压力下男性几乎只能选择事业6.大街上女人打男人,没人管;男人打女人,呵呵。但在此外的三线及以下县市和农村地区 女性地位还是很低的由于没实际经历过 只能道听途说的举点栗子1.有些地方女性依旧不能上桌吃饭2.夫妻中如果不孕不育的是男方,婚姻依旧能够维持;如果是女方,婚姻多半会破裂3.男生花心一点,可以被谅解;女生交的男朋友多了一点,那就会被认为不检点(这情况在一线城市也存在,但好很多)[感受到我在遣词造句上对女性的偏袒了吗!我也得罪不起女人啊~]但是北上广毕竟是少数啊 大量的人口依旧分散在广袤的国土所以十年内中国整体的女性地位不会有提升PS:我大成都从来都是女性主导的!家庭核心都是女哒!孩子是可以跟妈妈姓的!女人是可以强X男人的!男人是得做饭的!以上--------------------嘛 我一直觉得一线女性地位高的原因 是因为女人们一边高举男女平等大旗 然后又一边哭诉自己是弱势群体需要保护(于是我说了这句话 你们又该说了歧视女性了 呵呵)--------------------嘛~不管觉得我是道出了心声也好,觉得我满嘴喷粪也好知乎本来就是个给大家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所以不认可我意见的朋友们 反对+没有帮助就好_(:з」∠)_莫要言论攻击 我很玻璃心的
我觉得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这个比较容易解决,女性在学历和就业收入上超越男性,未来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第二,科学技术可以解决女性生育受年龄限制,而且要耗费两年时间的问题。这个科幻片有介绍啦~~~第三,现在中国适婚人群男生多10%,已经造成屌丝疾呼最女生难了。如果多30%呢??
中国太大,难说。但是在知乎,女性地位完爆男性。只要你在知乎发表任何不坚决支持女权主义的言论,你一定被喷。只要你在知乎发表任何可能被认为是歧视女性的言论,你一定被喷。而且是被某些大V喷。直男癌,大男子主义的屎盆子立马扣下来。然后她们呼朋引伴,“看,捉住一只苍蝇。拉黑。啊,这个我早就预防性拉黑了。”如果你说,我对女权主义保持中立,她们会说,就是你这种人阻碍了历史的进步。如果你说,我反对女权主义。那完蛋了,她们会用各种方式攻击你,还要在专栏里把你挂出来示众。甚至,你说我支持女权主义,她们会说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在我看来,她们就是一群散发语言暴力的复仇者。她们仇恨男性沙文主义者,但她们不泯灭仇恨,而是传递仇恨。用最尖锐,刻薄,尖酸的言论,把这种仇恨散布开来。她们得理不饶人,只要发现有一个男人言论不当,立马红了眼,群起而攻之。多可怕。她们根本不是在宣传女性主义,根本不是在搞女权运动,她们就是在输出语言暴力。她们的言论,不仅对女权主义的宣传毫无益处,而且容易招人反感。看看人类平权运动的历史,有那一次是靠着嘲讽和辱骂而获得胜利的?在知乎上输出语言暴力,无疑是最愚蠢的方式。再看看国外女权主义者的素质吧。我是女权主义的支持者,我对目前知乎上的性别相关话题感到不满。目前已经形成的所谓政治正确干扰了很多人正常的答题,有的答主因为水平不够、专业概念不清晰,而被群嘲。有的答主因为帮男人说话,而被群嘲。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知乎良性讨论,限制了独立思考,妨碍言论自由,并且让很多人的时间线上充斥了不堪入目的人身攻击,本来好好的一个问题变成了女权主义者对男性沙文主义者的一场群嘲/围观/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我希望知乎上关于女权的问题能有一个更好的讨论环境,女权主义者们看到男性沙文主义者不用理他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大动干戈。希望各位女权主义者可以像知乎上一些 社科专业phd 女性一样,认真地讨论问题,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盛阳衰的同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